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课

2024-08-23

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课(精选12篇)

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课 第1篇

但优质课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它是离开具体的教学环境抽象出来的一种教学样本, 是离开水的鱼。我们在对其定性、评价时往往不能将其放入实践的长河中加以观照, 往往忘记教学效果是长期一贯的、系统的、常态的许多课融合而成的。所以如果我们把一堂课仅仅作为一个独立的抽象的对象来把玩, 对一堂课加上许多科学的限制, 要求优质课异常完美、纯粹、高级, 它就会失去对于常态教学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在评价一堂课时必须考虑实践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 在高举人本主义旗帜的新课改的今天, 后者显得尤其重要。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 对本次赛课, 我想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享受的语文课堂

优质的课堂, 应该是青春飞扬的歌唱, 是生命狂欢的舞台。一堂好的语文课, 一定是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课。要让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 途径很多。

我们这次比赛许多老师都注意调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吴晓燕老师送鸭蛋给学生的策略, 梅海艳老师生动的体态语言, 齐雅芬老师富有激励性的诱导式的教学语言, 齐雅芬老师这样对孩子们说:“这么好的句子是不是该读一下呀?”胡雪光老师讲《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时联系生活中人的脆弱, 程超老师和王德峰老师的朗诵, 赵志君老师换字对照法的运用, 特别是华中师大附中黄桢老师充分地恰到好处地利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 利用昆剧影视片断加深了学生对剧情的体验, 对人物心理的把握, 她还非常专业地唱昆曲, 一段《牡丹亭》“姹紫嫣红开遍”激发了多少学生对昆曲的热爱!再比如黄老师让演春香的学生学鸟叫,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再现了春香的调皮模样。还比如贵阳李玲老师分组表演时采访“弟弟”的手段, 非常适合引导学生深入体悟人物心理。胡健老师上最后一堂课《蔚蓝的王国》, 胡老师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概括、“锦囊妙计”等手段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这一切都很好地服务了教学, 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管教学如何改革, 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 让学生上语文课如沐春风, 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都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目标。

当然, 影响学生兴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比如教师的精神状态、提问的艺术、教师的教学语言、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等, 这些我将在下面作专门的分析。

二.设问的教学智慧

提问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提问得当与否往往关涉整堂课的成败。艺术的提问要能步步推进, 简明扼要, 纲举目张, 又要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我特别喜欢河北石家庄赵志君老师、杭州的于海雁和华师附中黄桢老师的提问方式。先看赵老师的提问, 他问“‘黄花’能换成‘黄叶’吗?”一对比就既能很快的让学生明白景物描写和景中的人、情应该和谐, 应该符合整体的美, 又很幽默, “马儿迍迍的行, 车儿快快的随”中的“迍迍”“快快”也不能换, 因为换了就写不出一对恋人两心相印、难舍难分的内心感受。学生说:“好像女的被抛弃了”, 很轻松很幽默, 效果很好!杭州的于海雁老师的提问非常有高度, 她一开始就说:“逻辑学家的言行是不是符合逻辑?”这个带有貌似矛盾性的问题, 既统摄全课, 又很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于老师利用这个题目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筛选信息, 然后水到渠成地提出第二个问题:“金岳霖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让学生自然地得出金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人的答案, 而老师适时地点睛:这是一位哲学家的哲学人生。接下来于老师抛出本节课的另外一个主要问题:“本文的题目是“金岳霖先生”, 作者却花了大量的笔墨去介绍王浩以及作者为其作画的事, 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是老师从学生预习的问题中筛选出来的, 此时问题从关注金岳霖一个人投向了金岳霖的身后。无疑, 作为人师, 作为个性自由的学者, 其人格光芒会从他的学生身上折射出来。讨论完金岳霖先生之后, 于老师进一步问“西南联大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学生水到渠成地产生了对西南联大的想象, 学生从仰望一个人到仰望一群人, 仰望一个时代。华中师大附中黄桢老师的问题非常自然巧妙, 她找几个学生表演, 然后很亲切地说:“我采访一下, 你表演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你准备怎样读?”通过分角色朗读自然地指导了学生的朗读, 同时又自然地引出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让学生用一个“闹”字概括了矛盾的表现形式。接下来黄老师问:“杜丽娘有没有闹?”然后问杜丽娘打春香“是不是假打, 谜底在哪里呀?”让学生依据文本得出杜丽娘也在含蓄地闹的结论, 这就比我们生硬的提问人物性格好多了, 她的提问好像不是提问, 好像在亲切的聊天。再比如黑龙江的齐雅芬老师在上《记承天寺夜游》时设问:“作者为什么在初冬之夜走出户外?”当学生从作者心情等方面回答之后, 老师适时地简洁地点拨“这是内因, 有外因吗?”把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引到对月色的描写上, 然后问:“文中哪个句子是描绘月色的?”“你喜欢这个句子吗?如果喜欢, 请说说它好在哪里?”师生细读月色描写句段之后, 又进一步扩展到我国古典诗歌中描绘“月”的诗句。以上三位老师的提问不仅步步推进, 统摄全篇, 而且简洁明确, 入木三分。

本次赛课大多数老师的提问都非常智慧, 简洁而科学, 准确而深刻, 激疑激趣, 富于张力, 长于体悟, 是本次赛课极显艺术性的一幕。

三.书声琅琅的课堂生态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学语文无疑是要多读的, 一首传诵千古的诗, 一篇脍炙人口的短文, 一节课下来学生不读不背, 显然是令人遗憾的。本次赛课的一大亮点是大多数课堂都书声琅琅, 老师们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读”, 以“读”推进教学, 以“读”建构课堂, 使本次赛课呈现出书声琅琅的喜人景象。

本次赛课的“读”呈现出多种形式:分角色读, 齐读, 单人朗读, 分任务多人诵读, 自由读, 对照读;分段读, 全篇读;默诵, 放声读;初步感知读, 强化体验读;拟声读, 平实读。多数教师对诵读都有指导, 从字词的读音, 到情感的把握再到朗读技巧的运用, 指导都非常具体有效, 其中教师的示范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初步感知文意时, 齐雅芬老师作了示范朗读, 然后指导学生读, 随后进一步齐读, 这样既对课文进行了整体体验, 又学习了诵读艺术, 还积累了词语, 处理非常恰当。大连的钟梅老师采用了纵情读、自由读等诵读的形式。南昌的吴晓燕老师则在多次诵读之后, 师生齐读, 而于海雁老师采用的默读形式非常适合需要深入体悟的文本。吉安的胡雪光老师采用了教师配乐示范读、配乐齐读、放声自由读等多种形式, 反复读, 整堂课均充满读书声。安徽的程超老师更是以读带讲, 以读推进教学, 教师对诗歌情感把握、朗读技巧的指导步步推进, 把玩具体, 尤其是程老师充满磁性的浑厚的男中音示范朗诵为整堂课增添了魅力。徐州的徐崇伟老师引导学生对关键词语反复品读, 通过师生一道对学生“读”的评价, 深入体验李白的情怀。黄桢老师的“读”也是匠心独运, 教师以采访的形式先期指导学生把握角色的性格特点, 并举例玩味, 使接下来的分角色朗读的任务完成得格外出色。泰安的王德峰老师又是一位诵读高手, 王老师的配乐朗诵声音浑厚、感情充沛, 对关键的地方, 如“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采用示范读、齐读、重读等形式反复品味, 直到学生完全领悟准确为止。江苏南充的胡健老师运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沉醉于“蔚蓝的王国”之中。

本次赛课的参赛老师们以教学内容为依据, 分别采用了相应的诵读方式, 都非常重视“读”的功效, 以“读”带讲, 以讲助“读”, 使本次赛课的舞台上自然焕发出浓郁的语文味, 书声琅琅无疑是一种极佳的语文课堂生态。

四.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本次的赛课都是开放的、现代的语文课堂, 以生为本、平等对话成为自觉, 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 接受性学习与探究合作相得益彰。

以人为本的课堂体现在教学设计时认真备学生。杭州的于海雁老师设问来自于对学生的调查, 真实常态, 教课不是成人的假想, 而是认真的备学生, 这样才知道我们应该教什么, 学生应该学什么, 学生对我们的语文课有些什么期待?怎样去满足他们。

以人为本的课堂体现在实施教学时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王德峰老师与学生一起辩论每节诗是否应加一句话, 展现了学生可爱的青春风采和富于创造的个性。吉林的刘利辉老师以小组活动的方式, 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都充分地尊重学生。胡健老师让学生评价自己的朗读, 他和学生的对话完全是以平等的口吻来完成的。比如他以一种十分俏皮的声调说:“能不能和老师比一比?”“敢不敢评价老师?”“老师读有不公平的地方, 老师读的时候有音乐。”本次赛课大多数课堂始终充满激励性的亲切的教师评价和沟通的用语, 民主之风劲吹是本次赛课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以人为本的课堂就是开放的、学生活动充分的课堂。本次赛课堂堂开放, 答案不求唯一, 教师不谋权威。学生对问题的质疑, 生成性的教学情境都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引导。比如大连的钟梅老师让学生走下舞台采访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 了解全国各地的民情风俗, 确实是十分鲜活而开放的一招。我们这里说的学生活动充分并不是某些名师特指的学生思考训练时间多, 我们说的活动充分是指学生提出疑问、探究问题的组织活动充分, 是完全开放而自主的组织形式。

以人为本的课堂就是充满“爱”的课堂。对学生的尊重, 平等对话等环节的落实需要教师饱含着“爱”的情感来完成。本次赛课许多老师上课都是激情飞扬、分外投入的, 尤其是胡健老师, 每一个音调, 每一句话语, 每一个表情, 每一个动作, 都流露出对学生十分的喜爱, 你看他说“哦, 心灵怎么驾驶小船呢?”“最后一句我们还可以陶醉一下。”“享受吧?真享受。”十分俏皮, 十分亲切, 声调中似乎传递出一颗童心在抚慰四十颗童心的真挚情意。

马克斯·范梅南说:“教育学就是痴迷人的成长的学问。”语文这样一门人文色彩特别浓郁的学科尤其如此, 首先要关注人, 而不是知识, 这是我们时刻应该记住的原则。

五.人文馥郁的语文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 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标”除了语文运用能力之外, 对人文性的目标要求分外醒目。人文精神培养自然是语文课必须承载的使命, 语文学习就是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浸润着人文情怀, 提升生命的境界。一堂好的语文课, 往往能看出老师朝这个方面的努力。人文精神的培养表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方面。

这次14堂课, 无论是对李白生命情怀的探究, 对汉字魅力的体验, 还是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无不闪烁人文的光芒。比如海南省三亚市榆林八一中学梅海艳老师执教《汉字的魅力》, 通过精读课文,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汉字的伟大意义, 并利用多媒体播放北京奥运会的精美画面,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再比如华中师大附中黄桢老师在讨论完“为什么要闹?”这一问题之后, 动情地说:“二八年华, 青春的生命不属于自己啊!”体现出黄老师对人文的贴心体悟。最后黄老师以“我一生爱好是天然”这句话结束全课, 号召学生“妙赏人生”, 特别是她唱的昆曲片段非常专业动听, 的确让学生爱上昆曲了, 这篇课文教的是昆曲《牡丹亭·闺塾》, 唱的也是昆曲《牡丹亭·惊梦》, 这一段拓展不仅为课堂增添了无限魅力, 也把本课思想内容的挖掘引向了深层, 是极其恰当的, 应该说这是一堂很美的课, 一堂才情四溢的课!现在总有一种极端的观点, 好像语文课就不能唱不能跳, 不能拓展。一唱一跳, 一拓展, 就会被认为是作秀, 或者认为这不是语文课, 是思想课, 其实工具性和人文形式是不可分割的, 就如人的灵魂和肉体的关系, 抽掉了肉体灵魂还怎么依存呢?又如花和花架的关系, 没有了花要花架干什么呢?在常态的语文课上, 捶桌子打板凳, 挤眉弄眼, 手舞足蹈, 表情举止夸张, 插科打诨, 讲些故事或笑话都常常是需要的, 语文课不能过于纯粹, 过于高级, 否则就会流于枯燥且没有境界。语文课的任务自然是听、说、读、写, 这是语文的内核, 但是在这些基本的工具性要求之上, 还应该有一层更多包容性的更丰富的东西, 不然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本都选意蕴丰富的文章呢?还比如于海雁老师和学生讨论完金岳霖的性格特点后, 把学生的目光引向了一个时代, 一群人。于老师很自然地给学生介绍了西南联大一些教授的轶事, 比如一次, 警报拉响后, 教授们纷纷奔向防空洞。同为西南联大教授的沈从文也飞速奔向专设的防空洞。被刘文典看见后就叫他站住, 说:“沈从文, 你跑什么跑?如果我炸死了, 就没人教《庄子》了, 你炸死了, 有何关系?”讲到这里, 学生的视野豁然开朗, 那是一群怎样的思想自由、个性张扬的可爱的学者啊!那个灾难重重的时代也许因为这一群人而露出了春天般的笑脸!最后于老师用一种十分平静而坚定的语气说:“也许是这群人点燃了这个时代!”

于海雁老师结束全课后又给学生推荐的那本书———徐白柯《民国那些人》是本次比赛中的一个亮点。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读书, 努力地拓宽学生的视野,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九江市不少学校现在读《论语》、做札记的读书活动就做得非常好。我们要记住:不是我们在教学生语文, 而是那些大家的流淌千年而不朽的动人篇章在教学生的语文。这无疑是语文的人文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次赛课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成果, 比如有的老师善于咀嚼语言, 品读细腻。再比如很多老师教学语言生动丰富, 充满感染力, 充满对学生的激励。

六.值得商榷的地方

咀嚼语言不够深不够细, 学生懂得不透彻, 有的课还可以玩味一下细节。

比如“曾经沧海难为水”, 是以重写轻, 说明乡情之深如爱情一样。语文课一定要咀嚼、玩味、涵咏语言!

这次赛课课堂结构平面的较多, 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较少。有些课的课堂结构的梯度性还可以更明晰些。有些课假如通过抓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孤独, 课堂结构就会很简单明晰, 结果因为不断旁溢反而杂乱了。

有的课教师经营的氛围和文本感情基调不合。有的教师教学语言始终高亢, 和课文凄美的整体情境不吻合。

不少课过于关注预设, 不注重生成。比如学生出现预设之外的反应或回答了, 有的教师不能作灵活处理, 还在回顾准备好的优美台词。有的教师急于表现自己的朗诵才情, 却吝啬赞美学生的朗诵才华, 失去了一次让学生亲近语文的机会。

社会企业需要怎样的大学生 第2篇

目前对当代大学毕业生22项质量指标的综合评价显示,当代大学生相对优秀因素有爱国热情、专业水平、知识结构、适应能力等;相对不足因素有计算机使用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身体素质、文明修养、合做精神、敬业精神等;绝对不足因素主要是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写作能力、科研能力、自知之明。

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以下不足值得注意:

其一,在处理“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关系上有失偏颇。由于以往我们一直强调大学教育是一种“成才”教育,因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如何为人处理的“成人”教育,致使毕业生在“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合作精神”特别是“心理素质”和“自知之明”等方面有所欠缺。其二,在能力培养方面未能与时代的发展合拍。用人市场对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显现出明显的不满。

其三,忽视对“科学精神”的培育。大学传授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的精神

因此,应当考虑建立高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改进“成人”教育措施;大幅度增加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特殊能力”培养,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植。

曾几何时,大学生找工作时,工作能力是首要条件,而用人单位判断其工作能力的依据,不外乎实践经验、学习成绩等,于是,大学生的求职简历上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实践经验,附上了越来越多的证书,大学生们相信,这些都是他们找到好工作的保证。但是,个人的品德修养和个人基本素质已成为大学生们求职的新砝码。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时,看中的不是大学生拥有几本证书,他们更看重其个人基本素质、实际工作能力及个人品德修养三个方面。大学生固然应该有一定的才气,但是优秀的大学生更应有优秀的品格,做到谦虚不谦卑。从用人的角度看,最怕不务实的学生。

随着就业压力的日渐严峻,大学生们“被迫”地降低了自己的心理定位,但这样的定位只是“心理”的,真正在做的时候,还是会暴露出好高骛远的本性。大学生应该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要有务实的工作态度,企业最怕眼高手低,目无章法的大学生。企业最担心大学生进公司后,一些基层实际的工作不愿做,还心高气傲,对那些工作经验丰富但学历比自己低的老师傅不尊重,不愿虚心请教。更可气的是,有的人眼里根本没有公司的规章制度,经常旷工,领导批评他几句,立刻掉头就走,搞得公司有时连正常的运转都成问题。

现在尤其是一些较大的企业,更是把大学生的协调意识、团队协作能力放在首要地位考查。“许多大学生工作能力不错,但是普遍有个大问题,可能跟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有关系,就是喜欢单干,没有一种团队精神。我们是一个大公司,如果每个人都没有相互合作的精神,企业就没法拧成一股绳,企业文化的形成也无从说起。”

财贸管理分院

会计1040

语文教育需要怎样的逻辑 第3篇

徐江先生在《“完璧归赵”逻辑思维批判——〈廉颇蔺相如列传〉另类教学思考》(以下称“徐文”)一文中开宗明义:“对《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解读应该立足于教学生认识到蔺相如不是‘智勇兼有的英雄,而是一个罔顾赵国安危、心中只有物(和氏璧)的冒险主义者。”这个论断对于稍有点中国古代历史知识和文学常识的人来说可谓是闻所未闻不可思议;徐先生进一步指出:“实事求是地说,从表面解读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强暴的人物形象,其教育价值远远低于认识他的冒险主义倾向及引导学生怎样看清这一面。”当然,徐先生并非是在“一点正经没有”的抬杠子,他严肃指出这个结论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这需要从逻辑学角度进行分析,我们要用逻辑思维种好‘语文田。”

一、一套似是而非的“逻辑”

徐江先生祭出的“逻辑”共有四条——条条都违反逻辑。

其一,“由‘充足理由律判断蔺相如请缨赴秦的承诺是虚假的”。

徐先生认为蔺相如没有充分的条件保证,所以他的“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的承诺是违反逻辑上的“充足理由律”的,因而也是“虚假”的。蔺相如明明已经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做到完璧归赵,但徐先生认为“那纯属偶然,是秦王大意造成的,或者是秦王从本心上并非有诈璧之意”,所以仍认定蔺相如当初的承诺是“虚假”的。在这里,徐先生将他认为的蔺相如出使(活动)准备的“不充足”作为逻辑上的“理由”的“不充足”,实在有点牛头不对驴嘴——就算这二者等同,徐先生怎能认定蔺相如的出使活动准备不充足呢?徐先生认为,要遵循逻辑上的充足理由律,就应该“对情况有基本的分析,有应对的预案。但蔺相如没有,只有一个承诺”。这个断言实在是太武断了。蔺相如说“王必无人”不就是分析吗?他提出奉璧西进如果城入赵会怎么样,城不入赵又怎么样,这不是两套应对方案吗?也就是有预案嘛。至于他两套方案具体内容是什么,出使前他并没挑明;蔺相如也没有说出为什么他坚信自己的方案一定奏效,而万一他的方案失败他是否还有其他预案——不说出并不等于没有!至于最后蔺相如实现“完璧归赵”,就算是“纯属偶然”,它仍然是一个承诺,而且是一个已经实现的承诺——曾经作出并且已经实现的承诺怎么仍是一个“虚假的”承诺呢?——仅仅由于它“不合逻辑”?这是哪门子“逻辑”?

其二,“由‘矛盾律判断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行为本身是错误的”。徐先生认为蔺相如出使前曾经跟赵王说过,即使秦国诈璧也要“宁许以负秦曲”,但是后来他在发现秦王有诈璧迹象时却“不许”秦了,因此认为蔺相如“背离了出使前确立的外交原则”;并进一步指出:“‘矛盾律要求人们在进行决策和执行决策时,一般情况下相对稳定、连贯、一致,不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变幻不定,出尔反尔。”徐先生首先是将他所认为的“出使原则”强加给蔺相如进而推导出蔺相如“违反”该原则——因而也“反逻辑”。蔺相如出使前跟赵王说那席话包含有“不在乎秦国是否有诚意,不在乎和氏璧是否失去,就是要满足秦国的一切合理不合理的要求以免冒犯秦国”这样的出使原则吗?蔺相如说:“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从中可以得出的“出使原则”应该是“如果秦国有诚意就平等交换(璧和城),如果秦国使诈就坚决维护赵国的财产安全和国格尊严”。蔺相如后来也确实按这个原则跟秦王斗智斗勇并且成功维护了赵国的国家利益。怎么就说蔺相如违反自己的出使原则呢?蔺相如就算说过“宁许以负秦曲”,但在具体实践中见机行事采取适当的策略维护赵国利益,这有何不可呢?只有蔺相如之前代表赵国答应过秦国进行璧、城交换,但待秦国真的割城给赵国,蔺相如却临时起意不同意用和氏璧去交换了,这才算是“出尔反尔”啊!蔺相如看到秦王无意换城有心诈璧之后,急中生智将和氏璧拿到手并成功送回赵国,这确实冒着巨大的风险,但是因此而说他“罔顾赵国的安危”则完全是罔顾事实。蔺相如是在根据自己对当时形势的准确判断特别是对秦王心理的准确拿捏的基础上,辅助以高超的口才和恰当的策略取得外交胜利。正是他(还有廉颇等)表现出来的超凡勇气和智慧让秦国对赵国不敢轻举妄动,在极不利的力量对比中成功保护了赵国的安全。你可以认为蔺相如的做法是冒险,他的成功有侥幸的一面,然而无论如何也不能认为蔺相如是不负责任地将赵国带向绝境。历史上这样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果断出击创造奇迹力挽狂澜的英雄豪杰还少吗?一概以“违反逻辑”之类想当然的推断说他们是“冒险主义”,何以服众?

其三,“根据‘选言判断为秦王设计正确的选择”。徐先生首先帮我们普及一个逻辑常识:“所谓‘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的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接下去徐先生就来一段雷倒天下逻辑学老师的高论:“蔺相如作为特使对秦赵之前的璧城交易方案应该有几种可能的清晰预测:或秦国真的以十五城易璧,或赵国说服秦国停止这个活动,或赵国提出新的操作方式(比如以谷物作交换),或以送礼的方式以图与秦国建立友好关系。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并不在其列,它是不该发生的事。”徐先生在这里煞有介事罗列的“几种可能”其实蔺相如两句话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城入赵……,城不入赵……”徐先生提到的四种“可能”事实上都没有超出“入”与“不入”这两种可能。并且,徐先生的“清晰预测”还违反逻辑分类原则——每次分类只能按一个标准。徐先生列举的后三种“可能”都无法明确秦国是否真的以十五城易璧。这样的分类标准就是多元的、混乱的,因而也就是无效的。另外从常理和事实上看徐先生所提出的后三种“可能”或者是蔺相如已经做了的,或者是不可能存在的“可能”,所以以此来批判蔺相如是无效的——“或赵国说服秦国停止这个活动”这个事情蔺相如已经做了,只是他的“说”诉诸于“王道”并辅之以死抗争,而交易确实也是停止了,真实达到了“说服”的效果;假如秦国本来就是想空口许诺交换,想来个空手套白狼,给他璧却不给你城,那提出“或赵国提出新的操作方式(比如以谷物作交换)”不是又回到原点了吗——给他璧他却不给你谷物!至于“或以送礼的方式以图与秦国建立友好关系”更是滑稽——假如秦王说要赵国送和氏璧这个“礼”作为建立友好关系的条件,那赵国该怎么办呢?答应还是不答应?秦王想诈的正是和氏璧,赵王想留住的也正是和氏璧,但却不知如何做到!蔺相如根据对形势的判断决定“铤而走险”,全部关注点都在如何保住赵国的财宝不被掳掠,怎么反而说“完璧归赵”不在蔺相如要完成的出使使命的行列中呢?!

其四,“根据‘假言判断构建‘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从正反看‘完璧归赵”。所谓“反事实假设思维法”据徐先生说这是他自己提出的一种思维方法,“那就是按照与原事件关键因素相反的的运作方向去设定条件,作文学性虚构想象,去分析可能发生的情况”。他还提出了一个公式:“假如……不……,而是……,那么就……”根据这个“公式”,徐先生就对“完璧归赵”作了“反事实假设想象”:一是对秦王“礼毕而归之”的冷处理做反向思维,包括“盛怒之下的秦王会杀了蔺相如,以赵国骗人为由,发兵邯郸,要求赔偿”;或者是“扣押蔺相如,同时派使臣作严正交涉,责备赵王,要求赔偿”——根据这样的“反事实假设”徐先生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管是外交交涉,还是大兵压境,秦强赵弱,这些被动局面都是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可能惹的祸。置赵国于危机之中,存一璧又有何用呢?”徐先生还对“奉璧往使”进行“反事实假设”:一是“不奉璧”,也就是“空手单车西入秦”,并认为“至少是没有‘归赵与‘不归赵的问题了,也不会发生骗秦王了”。为了让反其道而行之更加的“彻底”,徐先生还提出“不仅不是‘奉璧往使,而且要让秦王主动打消‘以城易璧的念头”。徐先生为此提出让蔺相如仿效烛之武说秦伯,并设计了两套说辞,信心满满地说“前者谏秦王罢以城易璧,后者思以谷易璧”。最后下结论:“这都是双方可以接受的,自然没有风险。”以上徐先生的“假言判断”也真是假得很不靠谱。既然是假设,当然不要求一定是现实的,是真的。但是不能简单以一种假设否定另一种假设,更不能以某些“看起来很美”的假设来否定看来不怎么“完美”的现实。徐先生就是没有想到,或者是故意忽略——“不奉璧”、“空手单车西入秦”,成功劝说秦王“罢以城易璧”以及“思以谷易璧”可以作为假设存在的选项,而蔺相如的“奉璧往使”和“完璧归赵”也同样可以作为以上“假言判断”的选项——所不同的是蔺相如的“选项”变成了现实;另一方面,徐先生所提出的这些“假言判断”选项我们同样可以进行“反(事实)假设”!对徐先生的“盛怒之下的秦王会杀了蔺相如,以赵国骗人为由,发兵邯郸,要求赔偿”以及“扣押蔺相如,同时派使臣作严正交涉,责备赵王,要求赔偿”我们都可以做这样的反假设:秦王虽然会恼怒和氏璧被蔺相如从自己的手中拿走并护送回赵国,但是迫于舆论压力,他不会轻易为一块本不属于他的璧玉而杀死一个使臣攻打一个国家,因此“盛怒之下的秦王会杀了蔺相如,以赵国骗人为由,发兵邯郸,要求赔偿”不会出现;秦王对自己想诈璧心知肚明,所以一旦被蔺相如看出并且点破自己没有诚意做交易时,自知理亏的他会知难而退选择忍让,所以,“扣押蔺相如,同时派使臣作严正交涉,责备赵王,要求赔偿”无理无据,是没有的事……徐先生可以对蔺相如的选项做“反事实假设”,我们也可以对徐先生的“假设”进行“反假设”。所不同的是,徐先生作的是“反事实”的假设;而我们的假设——其实也就是蔺相如的“假设”,是得到“事实”检验和支撑的“假设”!

二、逻辑意义上的语文之真

任何一个学科其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都必须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上。语文学科是最需要加强逻辑教学的,“我以为中小学语文教材问题多多,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学生掌握记叙和说明的能力,过少过低地要求学语文最该有的思辨能力,致使语文课教学占课时最多、教师配备也最多,教学效率却低下,培养的是一批又一批缺乏思辨能力的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所以,“真语文”必须也必然包括逻辑意义上的真。

(一)语文教育需要“真”逻辑

通俗而言,逻辑可以认为是言说的“内在规定性”,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言说规则。由于遵循共同的逻辑,人与人交流才能彼此理解,甚至是操不同语言的人,也可以通过翻译而实现有效交流。我们不能凭着自己的好恶来任意篡改、违反、取消或创制逻辑。所以,有这么一种说法,逻辑是不可打败的,唯有逻辑才能打败逻辑。这也就是说,一旦进入逻辑范畴就必须按照其规则运行,任何违反逻辑的言说都自动导致被逻辑所否定,自证错误。逻辑是不容挑战,也是无法挑战的,这就是逻辑“不可打败”之意。“逻辑”被打败只能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它是非逻辑,所以说“唯有逻辑才能打败逻辑”,也就是真逻辑打败假逻辑。作为一个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强调追求真、善、美——这其中的“真”有真话、真诚、真实、真义、真理等多种含义,当然还包括逻辑意义上的真——语文教育需要逻辑,而且是真逻辑而非披着“逻辑”外衣的假逻辑。实事求是地说,由于意识不强或者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训练,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不讲逻辑或者逻辑讲得不好并不少见。所以,徐江先生希望从逻辑的角度来参与到对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有关问题的探究,这可以看作是对语文教育一块短板进行弥补的尝试,是十分难得,应该欢迎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徐江先生一本正经地用非逻辑乃至反逻辑的方法在语文教育中宣讲逻辑,用意也许并不坏,但现实的结果却让人不敢恭维——语文教育需要真逻辑,不需要披着“逻辑”外衣的似是而非的假逻辑。真的逻辑必须是自洽的,它必须始终如一是它自己,不能人为地任意进行篡改和演绎。如讲“充足理由律”,不能认为自己的理由才是充足的别人跟自己的观点不一样其理由就一定不充足;讲“矛盾律”就要看到别人跟我们不一样的主张也可能存在其内在一致性、合理性而非真的矛盾;讲“选言判断”就要承认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判断可能预设不同的选项且既可能同真也可能同假;讲“假言判断”就得承认我们可以对某些事实进行“反事实假设”,但也必须允许别人对我们的“反事实假设”再进行“反假设”——用事实来反“反事实假设”不仅在逻辑上是对等的,而且它由于得到事实的检验而“自证”正确,这就是所谓的“事实胜于雄辩”。如果有谁认为某些事实“有违”逻辑从而无视事实的存在,那就无异于要证明“雄辩胜于事实”——如果这也算“逻辑”的话,那也只能是“强盗逻辑”——当然不是什么真的逻辑。要特别指出的是,事实与逻辑分属不同范畴,追求逻辑的前提是尊重事实。用逻辑来质疑、否定事实(包括史实)要么是无效的,要么就是虽然“有效”却是无意义的。

(二)语文教育有“自身的逻辑”

大的原则上说,语文学科必须遵循逻辑、符合逻辑。我们在此说语文教育要有“自身的逻辑”并非说语文学科真的有另一套逻辑,而是说逻辑在语文学科中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逻辑在语文教育中的贯彻、分析等要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不能为讲逻辑而讲逻辑,不能纯粹从“逻辑”的角度来看待和评判一切语文现象。要注意区分逻辑与艺术的关系。文学艺术也讲真实,但是这种“真实”与逻辑上的“真实”是不能等同的;语言表达必须符合逻辑,然而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性语言就不能一味用逻辑去分析和“较真”。这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常识,然而徐江先生一讲起逻辑来似乎连这个简单的常识也忘掉了。文学作品中夸张、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是不能用逻辑去分析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不能抛开具体环境、人物的心理、情感等因素纯粹从逻辑的角度去透视。不可想象,如果对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也进行“逻辑分析”,认为百尺高的楼就是在古代也不算高,但“手可摘星辰”却是极为高的,按徐先生的“逻辑”,李白在这里是否也违反了“矛盾律”呢?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分析他不符合“三段论”?《廉颇蔺相如列传》虽然是史学作品,但是《史记》不仅是“史家之绝唱”还是“无韵之离骚”——作为一部史学巨著它同时具有极高的文学成就!太史公为人物作传时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对传主往往有生动传神的文学性刻画和塑造。不考虑历史背景,作传者的情感、志趣、史观等因素,将这一切“悬置”之后再对史学著作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纯逻辑”的剖析推理是不得要旨的。

语文教育要有逻辑思维的训练,要有一定逻辑知识的普及,要有逻辑意识的培养。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让学生注意遵守逻辑,强化逻辑。真的对立面是假。学生阅读浅有知识背景不够的原因,而逻辑思维薄弱也是影响我们深入解读文本的重要障碍。加强语文学科的逻辑性首先要加强语文教育研究中的逻辑性。平心而论,徐江先生算得上一位追求真语文的学者。徐先生特别喜欢从逻辑乃至哲学的角度来探讨语文教育教学问题。相比较一般经验总结性文章来,徐先生的文章往往有较强的理性思辨色彩。只是,如果罔顾语文学科特性,仅凭着对逻辑的偏好乃至只是一知半解就没完没了地言说就可能言多必失。最好还是像维特根斯坦一样,对不可言说保持沉默。

我们需要怎样的语文课堂儿童立场 第4篇

那么语文课堂上, 教师应怎样站稳儿童立场呢?

一在要求上不是迁就和放任

儿童立场, 简单的理解就是换位到儿童的地位上看待和处理我们需要进行的教育工作, 以此来创造课堂, 创造儿童精彩的童年。

那么儿童立场, 可否理解为尽量迎合儿童快乐的需求, 只有儿童快乐的事情, 我们才去做呢?答案是否定的。儿童立场不是在教学要求上对孩子的迁就和放任, 不是溺爱, 不是放纵, 更不是去创造一种纯粹玩乐的童年和灾难性的发展方向。

教育就其本质来说, 是对儿童的发现和引领, 是对尚不健全的生命给以渐进的成全, 而不是一步到位的完成。我们面临的是儿童的世界, 我们的教育要看到这个儿童世界。真正的儿童立场, 应是在了解儿童世界的基础上, 遵循儿童发展规律, 为他们现时和将来创造尽可能的幸福和美好。为此, 我们的课堂若要站稳儿童立场, 就要在内涵上尊重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要求, 在方式上尊重儿童的认知方式, 用发展的眼光期待和引领儿童创造精彩的童年和精彩的人生。

二在内涵上尊重儿童的认知水平

如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中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对这篇文章的解读, 一般围绕两个方面: (1) 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2) 从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中感受他们“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但有的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着力于“赞美德国奇丽的风景和不同的民情风俗, 反思自己国家与德国在民族素质和文化层面的差异, 并试图提出学习他人、改善自身的有效途径……”虽然这样的文本解读站点很高, 教师自身充满了对“民族大义”的勇敢担当, 但在实际教学中, 课堂行进非常艰涩, 儿童的理解也很牵强和吃力。 (2) 我们一厢情愿地要求学生跟老师一起另辟蹊径地读课文, 读出成人化的高深莫测来, 结果教学成了强加和牵引。当这种强加和牵引脱离儿童的认知水平, 离开儿童的世界足够远的时候, 这个课堂就不是儿童的世界, 这个教学的过程就不是一种平等的对话, 这样的课堂生活也谈不上是精彩的儿童生活。究其原因, 是我们的教育立场站错了, 站在了成人立场, 而非儿童立场。

三在认知方式上尊重儿童

如在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上, 一位老师问小朋友:“花儿为什么会开?”一位小朋友说:“她睡醒了, 想看看太阳。”第二位小朋友说:“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 看谁穿得最漂亮。”第三位小朋友说:“她想听小朋友唱歌”……最后, 有一位小朋友问:“老师, 您说呢?”老师想了想, 说:“花儿特别懂事, 她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她, 就仰起她的脸, 笑了!” (3) 教师的本意是要让孩子懂得, 春天来了是花儿开放的原因。但是孩子理解错了, 也许教师提问的失当是主要原因。但是, 孩子们独特的认知方式酝酿了许多美好的回应和解答, 倘若教师予以完全的否定或者不置可否等等负面的应答, 那么留给孩子的将不是美好, 不是精彩, 更不是生命诗意的对话, 而是成人立场的生硬的显现……这里, 教师从儿童最初认知世界的好奇和纯善, 以儿童的视角和姿态守护着课堂, 使课堂和儿童的心灵紧紧地贴在一起。这样的课堂, 这样受到尊重的童年生活的片断是精美的。尊重儿童的认知方式才能站稳儿童立场。

四在发展要求上尊重儿童

有教育专家说:“不教也会的, 不教;教了也不会的, 不教;不教不会的, 教了才会的, 我教。”我觉得这是尊重儿童认知水平的表现, 是站在儿童立场上的表现。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们却并不能轻而易举地掌握这个尺寸。那么怎样算教了才会呢?怎样算教了也不会呢?如在《桂花雨》的课堂教学中, 薛法根老师让学生练笔, 写一写当远离家乡的时候, 家乡的哪些事物能够让小朋友 (杭州的) 特别思念家乡?学生写到了——茶还是家乡的香, 月还是故乡的圆, 虾还是故乡的鲜……在完成了句子交流之后, 师生将十句话连起来读, 老师说这是一首诗。这个过程, 难道我们教会学生写诗了吗?句子, 学生是会写的, 学到了, 但诗恐怕是没有学到的, 是没有学会的。那么, 按理说就是“教了也不会”的东西, 那就不该教了?后面的环节都是多余的?然而, 这个教学环节, 首先是让孩子们对文本主题的认识和升华, 由对文本的理解提升到对生活的认识。其次是在进行诗歌创作的审美熏陶, 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诗歌是美的凝聚、升华、结晶, 从而提高审美趣味, 爱上诗。最后才是在教学生写诗, 作为写诗的教学仅是一种渗透。学生的确没有学会写诗, 但是让学生粗略地、直觉地感受到了创作诗歌的过程, 即便现在不会, 将来学习诗歌的写作却可能容易一些。倘若永远不教, 等到哪一天学生有点会写诗了, 等到他 (她) 达到“教了才会”的水平时, 可能她 (他) 已经没有了学的机会。再者, 只是教“教了才会”的, “教了也不会”的就不教, 那么学生怎么能从完全不会, 登上那个“教了才会”的平台呢?人的学习恐怕都有一个从完全不会, 到偶尔接触, 到略知一二, 到“教了才会”的过程吧。婴儿什么话也不会说, 我们就当他们什么都会说, 什么都理解地对她 (他) 说很多话, 介绍很多事物和人给他们。结果, 婴儿真的什么都会说, 什么都理解, 什么人都认识。若不是这样, 难道等婴儿生理上完全长大了就自己什么都会了吗?似乎不是这么回事。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成人扫盲班, 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将成人文盲培养成知识分子的——虽然这些人都长大了, 教起来比孩子更容易学会。目不识丁的人长大之后再教育, 终成高级知识分子的例子不是很多。童第周只是晚学了几年;高尔基则属于自幼自学成才的。鲁迅的母亲是个例子, 从文盲到能够看懂鲁迅的文章, 评价鲁迅的文章说:这个鲁迅好像很有名气, 我看看文章写的就像我们身边的事情,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大意如此) 。但是, 鲁迅的母亲终究还是不会写作。

一切都等到孩子“教了才会”再教, 恐怕是危险的。狼孩是个特殊的例子, 孩子的语言一旦失去最佳的发展年龄, 就永远失去了语言的能力。我们难道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明, 我们的孩子永远在“教了也不会的就不教”的环境里长大, 不会失去一些东西, 从而成为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狼孩吗?

那么, 是不是要完全推翻“教了也不会的就不教”这个观点呢?不是!我只是想说, 真理越过一步就会成为谬误。尊重儿童的发展要求, 又密切关注儿童的世界, 是我们在课堂上站稳儿童立场的题中之意。有些内容教了学生可能仍然不会, 但对他们的发展而言可能很有意义, 学习的过程可能也很吸引他们, 这样的内容也可以渗透着教, 甚至灌输, 就像薛法根老师教的诗歌教学。站稳儿童立场看似不容易, 其实也不难, 根本的区别标准就是离儿童世界的远与近。

摘要:教育应该站在儿童立场。语文课堂要站稳儿童立场, 不是在学习要求上迁就儿童, 而是在教学的内涵上尊重儿童的认知水平;在教学的形式上尊重儿童的认知方式;在发展要求上尊重儿童的需要。

关键词:语文课堂,需要,儿童立场

注释

1成尚荣.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J].人民教育, 2007 (23) :6

怎样让学数学成为学生的自我需要 第5篇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彭 冰周英

如果一个人的学习是“自我需要”而不是外力的强迫,那么,他的学习热情与能力将会提升到最佳状态,也就能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此,我们可以说:“自我需要”是一个学业有成的人的第一驱动力。那么,到底怎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学数学成为“自我需要”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得出这样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关注学生——产生“自我需要”的前提

现代课堂教学观的核心就是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或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选择、意志努力、喜怒哀乐等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与学生进行知识的对话,而且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让学生获得心灵的快感、心灵的宁静和心灵的满足。因此,特别要:

关注心灵。“学生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老师要转变观念,打破常规,确定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树立新的学生观,建立亲切、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诚挚的爱作为师生心灵相通的纽带。这种爱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相信他们的能力,理解他们的情感。比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当学生在情境中得出:11-9=?时,师:象这样的题目怎样很快算出结果呢?拿出学具我们一起来边摆边发现,看看能发现那些不同的计..

算方法?比一比,我们谁发现的方法多而且又简便。老师简短的几..

句话,既提出了问题和要求,又包含着信任与期待、深情与激励,特别是“我们”两字,象一条温情的智慧纽带,把老师和学生的情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学生的学习心态调节到“我能行”的状态之 1

中,形成宽松的、民主的学习氛围,老师和学生之间没了心理距离,情感上就容易产生共鸣和共振,同时学生就拥有了探索的“心理空间”。经过学生的自主积极探究,不仅在较短时间内发现和得出多种计算“11-9”的方法,还以充分的理由说出其中比较简便的方法,教学效果非常好。只有这种充满情感与智慧交织的数学课堂,学生才能从中获得精神愉悦和心灵满足,从而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才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始终充满乐观、进取的心态,进而激发起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

恰当赏识。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开始渴望自我肯定与外部认同,这是一种要求自我人格和能力得到承认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小学生,这种心理需求更为强烈,最大的愿望是得到赏识。赏识是藏在心里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爱。笔者认为,这种爱是学生遭遇困难时的一种鼓励,是学生“做错了”时的一种合理宽容,是风平浪静日子里的一种扬帆开进的动力。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还要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和表现欲望,释放他们的潜能。比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不管学生的想象“偏离”航线有多远,要肯定他们的“独出心裁”,提倡他们的“标新立异”,鼓励他们的“异想天开”,允许他们的“节外生枝”,容忍他们的“胡思乱想”,常用的语言:“你的想法非常有创意,如果„„就更好了,再试一试一定有惊奇发现”。这样的氛围,不仅给每一个学生都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思维空间,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师生间的心灵沟通与心灵交流,学生的积极、上进的心态也由此而得到发展,自我需要意识就更为强烈。

二、体验成功——产生“自我需要”的根本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和欣慰,便会激起无数追求成功的愿望和信心”。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觉得“我能行”,尽力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力求为每个学生搭建起成功的平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使他们燃起自信的火焰,满腔热情地学习、探索、创造,为学生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因此,特别要为学生:

满足需要,提供成功的机会。不断地让学生获得成功是促进他们产生“自我需要”的根本方法。特别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更要关注学生的认知需要,善于设疑、激趣,善于制造学生在认知上的“不平衡”,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出示4只气球,让学生反复数这四只气球,只要

学生报出几,老师马上就说出数到第几只气球,并带领学生验证,立即激起学生对新知的好奇,“悬念”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自我需要”的内驱力。兴趣盎然的学生们自觉开始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摆放学具和主动地计算,在学生通过努力探索逐步发现规律并获得成功时,一种“我也会”“我真行”的自豪感和学习的幸福感写满了一张张小脸。随着学生的兴趣正浓时,老师又引导学生观察他们得出的一组除法算式和计算结果:9÷4=2„„1;10÷4=2„„2;11÷4=2„„3;12÷4=3;13÷4=3„„1;14÷4=3„„2„师:观察这些除法算式和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比一比,谁观察得最仔细。随着成就感的增浓而正渐渐消退的兴趣再一次被激发了起来,学生观察时的认真态度,惟恐看掉一个数字一个符号。最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发现了“余数比除数小”这一规律,直到后面的多层次练习,学生还是兴致勃勃,毫无倦意。

因材施教,搭建“自我需要”的平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有感足,儿童的先天秉赋和生活经验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而在教学活动中,又必须为每个学生都提供成功的机会,使不同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有所获,特别是学困生。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创造机会让他们自我表现,表现自己的学习“才能”,引导他们领略到学习的愉快,欣赏自己成功的快乐。只有在学习成就中激起旺盛的求知欲的情况下,这些学生才会有学习兴趣。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来设定和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对优秀生要善于维护和保护他们原有的积极进取心态,并不断为他们创设新的起点;对学困生,要多加呵护,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条件,使他们也能成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实现“因材施教”,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因势利导,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起成功的平台。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表述或操作以鼓励为主、赞许为主,即使学生表述不完整或者不正确,但对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也给予肯定,在旁人的帮助后,再请他表述一遍,也给予诚恳的赞许,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学生的作业可以因人而异,在数量和要求上各有不同,对做错了题的学生,当其改正以后再给以评价。这样,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成功的机会,成功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里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潜质,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创造才华,课堂才会

充盈着生命的活力,才会精彩分呈,老师也才会享受到教学的幸福。

与人合作,创造“自我需要”条件。我们现在的小学教育面对的几乎是独生子女,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如果在学校里因为学习成绩差或未受到老师的特别关照,他们的承受能力就非常差,情绪就会很失落,甚至可能出现令人难以预料的举动。那么,数学课堂教学我们怎样来调节学生的这种心理呢?笔者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设置挫折教育的情境,创设合作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与同学的不断交流与合作、不断互相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情和真情,从而愿意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与合作。例如,学习了《认识图形》后,要求学生两人一组用不同的材料在3分钟内得到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看那些组的同学配合最好,得到图形的方法多而速度快。有些组先分工,各自用不同的方法得到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有的是两人配合,得出图形。这样,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每个人也就有成功的机会,使每个人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学生之间不仅可以看到别人的优点,正确认识自己,而且逐渐学会包容他人的缺点。整个过程,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既达到了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这种积极的态度又刺激学生去寻求或创造,形成良性循环。

三、激励评价—产生“自我需要”的动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良好学习心态的一种策略和手段。有效的评价,可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树立信心,扬起成功的风帆。那么,怎样的评价才有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笔者认为: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努力做到:

评价内容多元化。新课程需要的评价主体和内容是多元的。就评价内容而言,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可以从不同方面反映数学课程的学习内容,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展示其自主探究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使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例如,在《认识图形》一课时,笔者就设计了:“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说一说”、“找一找”、“比一比”等几个评价内容,这样,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数学课程的内容,同时,也注意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自由选择方式进行活动,活动中,学生不仅兴趣高,效果好。在“计算课”的教学时,通过从:“计算方法多样化”、“计算方法合理性”、“计算速度”、“计算结果”等几方面进行评价,使学生不仅对计算题在保证了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基础上,还极大地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评价方式多样化。因为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差异,学生的思想、爱好、智力、性格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用统一模式去衡量,或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评价时应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个体的实际特点,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就等于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在多元的评价方式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抓住学生都想当明星的心理,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在自评、学生之间赏识性互评和老师鼓励性评价的基础上,设计多种明星标志--星星榜:“小话筒”(代表声音动听和表达清楚),“大问号”(代表爱提问和善质疑),“感叹号”(代表解决问题的思路灵活多样),“笑脸”(代表积极参与),“五星”(代表作品或作业好)。如果一节课几种奖章都得到的个人或小组,就是本节课最闪亮的小明星。这样的评价,不仅使每个学生都达到了心理满足,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赏识性的互评,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去赏识别人,发现别人的优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用心聆听的好习惯。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了学习兴趣。

评价语言具体化。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如果老师对学生评价的语言笼统,就难以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具体可感的语言情境,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使他们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出,从而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达到教育者期待的结果。例如,对回答问题语言哆嗦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很到位,表达清楚完整,如果把„„省去,再添上××就更简练了;对有错误但又孕含点滴创新的思路,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给予鼓励,保护这难得的创新火花。

评价过程及时化。评价过程及时化,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真切关注与尊重。我们常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现象:某个学生回答

问题后,由于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期目的,在没有得到老师的任何评价后,就坐了下来。试想当时,这位学生怀着积极的心态参与教学,却得不到教师的鼓励,日后,他还会这样积极吗?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及时评价,不但让学生能及时认识自我,激发学习欲望,而且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总之,“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使学生更加自信,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① 曹才翰、章建跃 ·《数学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②毕恩材·《数学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怎样上好“学生”的语文课 第6篇

【关 键 词】“学生”的语文课;目标;范例;方法;氛围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152-02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以学生为本,上好“学生”的语文课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前不久我很有幸听了一节优质课《父母的心》,整节课形式简单却意味无穷,课后反思良久,我总结出几点本课的精华所在,以期今后能成为自己的示范。《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说,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父母子女之间亲情的故事,这类主题学生较易理解。因此,本课老师将重点放在对小说相关基础知识的梳理和概括上,使学生学会研读一篇小说的方法。这一点是这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教者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给学生一个具体准确的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订立准确,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如何才能制订较为准确有效的教学目标呢?长久以来,很多教师根据自己的文本解读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概括性强,可实施性低。例如,很多教师依据教参将本课目标订为:(1)体会文中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2)理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特点。(3)初步学习以对话方式表述的作用。这样的教学目标范围过大,可谓想要“面面俱到”,结果导致“一面不到”。这样导致教学目标的激励作用无法实现,学生等于无目标可遵循,课堂效果大打折扣。本课老师显然在这方面下了一番功夫,不仅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具体,以学生为本,同时目标的提出也循序渐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首先,教者让学生讲述本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一篇小说情节曲折,内容丰富,学生在初读文章后确实很难讲述清楚。该老师马上引导:“想不想学习如何清晰、完整地讲述一个故事?”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顿时被激发了出来,这时老师就出示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学习能够清晰、完整地讲述一个故事。其次,当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找出文章中的关键情节,能够完整讲述一个故事后,老师又提出:“想不想具体生动地讲述一个故事?”学生在第一个目标完成后已产生了自信心,此时老师出示第二个教学目标:学习能够具体、生动地讲述一个故事。这两个目标具体准确,看似简单,而达成这两个目标却渗透着小说三要素的要点、细节描写的作用等在小说阅读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这两个目标从学生着手,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引导,可实施性强,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欲,学生参与热情极高,很好地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因此,给学生一个目标,他们会带给我们很多惊喜。

二、给学生一个清晰明确的范例

目标确定后,在教学活动中,要想使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教师还应当研究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他们的个别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成教学目标。本课是八年级的一篇课文,八年级学生对于小说的理解层次还较浅显,如何让他们能很快地理解一篇小说呢?本课教师给了学生这样两个范例:(1)出示“小说阅读知识线”,帮助学生快速地找到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通过这个范例让学生明白讲清故事要素即能够清晰、完整地讲述一个故事。(2)出示“小说阅读知识树”,让学生根据知识树找出每个环节的细节、关键词并板书,最后再让学生根据板书讲述这个故事。这个范例教会了学生如何具体、生动地讲述一个故事。因此,给学生一个范例,可以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读懂一篇文章,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给学生一种有效指导的方法

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本课文章的阅读到对同一类文章的理解有帮助,即能通过《父母的心》一文了解小说,引导学生将小说知识概括化、系统化。在完成两个教学目标的同时,本课教师提了这样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1)请讲得不清晰的同学再一次看知识线来讲,为什么在几分钟内就能讲清楚了?引导学生在原文中圈画并总结出讲清小说三要素才可以将一个故事讲清楚这一规律。(2)根据板书思考怎样将故事生动、具体地描述出来?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圈画出相关的细节描写、关键词,同时让学生总结可以圈画的是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蕴含人物情感的动词、形容词等。通过这两个简单的问题,该老师教给了学生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给学生一种有效指导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

四、给学生一个积极轻松的氛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在教师的关怀与鼓励中,才能使之体验到学习的进步,获得学习的自信,享受成功的乐趣。本课教师在这一点上也做的非常成功,给整节课带来了一个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首先,一上课老师就让同学们把学习资料全部收起来,将印好的文章发给大家,告诉大家今天要求大家不借助任何注释来学习一篇文章。学生顿时来了兴趣,这种新颖的方式吸引住了大家,同时他们也都跃跃欲试,想了解如何能不凭借任何注释去学习一篇文章。其次,快乐的课堂要有快乐心态的老师,教师的一举一动,神态表情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课堂。在整节课上,该教师始终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引导学生情绪向良性发展。学生在这种放松的情绪之下,进行了一次快乐的学习之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尤其是对于学困生,他们很有成就感。第三,充分尊重学生。引导的基础和引导的前提就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敢讲话,才会产生共鸣。以前听课时经常看到一些教师拿着备好的教案,当学生回答了问题后,即使加以肯定了,却仍按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答案板书或展示,这样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思考,打消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一节课最后只能变得死气沉沉,成为教师的“独角戏”。本课教师特别珍惜学生的智慧火花,及时将学生回答的内容板书到黑板上,同时每次问题的提出都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领到自己的问题上来,整节课学生参与的热情极高。

如何让学习语文成为学生个人的需要 第7篇

一.创设适当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情感

积极、健康、愉悦的情感, 能促进人的思维活动, 更有利于增加课堂效果, 因而课堂上本人对学生“动之以情”, 努力使学生能够融入其中, 进而激发他们的情感, 为更好地“晓之以理”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创设愉快的兴趣教学氛围, 恰当地引导学生的好奇心, 使其兴致盎然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 为讲授新课做好铺垫。本人觉得激发学生情感的方法有许多种, 这里就列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1、通过放小资料片、录音或生动的讲解, 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 使之受到感染与陶冶, 更好地解读文本的内涵。如讲授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课《蜡烛》一文时, 本人把很多有关二战的图片投影给学生看, 另外讲了两个有关战争的小故事, 让他们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体会战争的残酷性, 体会现代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2、找一件能引起学生丰富联象的物品, 使学生睹物思情。如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课《父母的心》一文时, 让学生把父母送给自己的一件珍贵礼物或与父母的合影拿来, 讲述一段难忘的经历, 体会父子、母子之间深挚的感情。初中生正处于未成年和成年的年龄分界, 他们稚气未消却又充满了独立的意识, 迫切希望以成年人的姿态面向家长和社会, 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经常与父母发生冲突。这节课结束后, 收到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很多学生在练笔中谈了自己和父母交流过程中的矛盾, 认识到自己在很多方面的不足, 表示以后要和父母多交流。

二.走上讲台演讲,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习语文要听、说、读、写四者并重。”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就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环节。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口头锻炼的机会很少, 但他们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 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为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 满足他们的心理要求, 本人在早读课上让学生花十分钟的时间讲解一篇古文或一首古诗。这样, 学生不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又能学到文言文的知识。台下的同学有的听得入神, 有的会抱以热烈的掌声。这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 还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学生的阅读面广, 眼界开阔, 积累的知识多了, 学课文时, 针对问题也能发表自己的见解了。事实证明:这种走上讲台, 面向全体学生的做法, 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同时对他们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改变作文教学模式, 让学生不再惧怕作文

教学实践表明, 学生对语文学习最大的惧怕就是作文, 这是个老大难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本人尝试了很多方法。如坚持每星期让学生写一篇随笔。随笔写作 (自由状态下的写作训练) 是高考作文的最好准备。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为话题作文, 可以说, 它与随笔的释放性、任意性有某种相通之处。随笔写作提倡学生自主拟题, 将自己平时的所见、所感、所思都用笔记录下来, 任意发挥。这样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在平时作文训练时, 创设多样的作文形式, 不再拘泥一点。比如在上完《麦琪的礼物》后, 本人让学生用10分钟的时间来描写夫妻双方收到礼物时的场景。这就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尽可能的把自己放入到那个情境当中去。这只是一个片段描写, 并不需要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 第8篇

娱乐活动的需要起源于人的生物性需要,对于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游戏本身就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识字教学如若赋予生动活泼的游戏情境,必能使学生因识字活动适应了他们的娱乐需要而愉悦,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识字学习中。如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编写者深谙小学生的心理,教材中设计的转盘游戏识字、韵语情境识字等形式就因适应了寓学于乐的娱乐需要而深受学生的欢迎。转盘一转,同一个字就会与不同的偏旁组成不同的字,而这一连串的形声字又全藏进了一首诗、一幅画中,识字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识了一定量的字,学生不再满足于看图画书、听故事了,而渴望像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那样读文字书。这种渴望必然扩大识字的内在雳要,教师要及时满足学生的需求,鼓励他们自己读书,并利用晨读、活动课等时间,让他们读给同学听,使他们在成功体验的推动下,通过读书去招呼熟字,去约会生字,去形成主动识字的良性循环。

二、从关注审美、探究等需要出发,引导学生积极阅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对美好的事物更是异乎寻常地敏感和喜爱。阅读教学若能对学生的审美需要予以足够的关往,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思维和情感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必将促使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更好地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如教学《燕子》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美丽动人、充满情趣的审美境界,获得深刻的体验与感悟,我不但用放大的课文插图再现情境,而且以充满魅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绪:“这是小燕子看到的春天的美景。现在就请同学们做燕子,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的景色这么美,你们得仔细欣赏一下。”由于进入了角色,眼前的图画一下子罩上了情感色彩,同学感同身受,切己体察,用小燕子的目光观赏这充满春天气息的田野,对语言的感受立即敏锐、丰富起来。强烈的审美感受又激活了他们储存于大脑中的关于春天的表象,学生边如小燕子穿行于柳枝间、飞翔在田野上,边偷快而生动地描述自己看到的春天景色,课文中的语言仿佛复活了。这样的教学,对语言的“内省”、“外现”都与审美紧紧牵手,与情感联姻,与学生的内在需要相适应,阅读又怎能不像磁石般深深吸引那一颗颗向善、爱美的灵魂呢?

三、从顺应表情达意的需要出发,鼓励学生自主写作

写作是“自鸣天籁”,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是对生活认识的结晶。文章从来都是源于兴趣和情感的需要,所谓“情动而辞发”。写作教学应该遵循写作规律,关注习作主体,顺应学生抒写真情实感和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需要。巧设情境,创造条件,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人生感受,不断引发写作的冲动和表达的欲望。

在作文教学中,针对课文内容,有意识地将探究性学习由课内延伸至课外,由校内延伸至校外。如学了《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一文后,组织学生或实地调查,或走访专家,深入了解本地环境保护的现状。不少学习小组主动撰写了调查报告,并就具体问题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向市民发出书面倡议。

四、从强化沟通交流的需要出发,促使学生乐于交际

人是群居的动物,天生就有与别人沟通交流的需要,小学生也不例外。教学若能强化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他们就会在强烈需要的驱动下高效、能动地交际,奇言妙语自会如清泉喷涌,不可遏止。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9篇

一.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 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人的潜意识都存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潜质。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 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不同, 人对客观事物便抱有不同态度。有积极的, 包括愉快、满意、喜爱等等;有消极的, 包括厌恶、愤怒、憎恨等等。对于学生, 情感有时成为学习的动力, 有时却成为阻力。在学习中, 情感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同时存在。如果教师能够利用积极的情感, 抑制消极的情感, 要让学生学好语文, 并非难事。基于上述认识, 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十分重要。

首先, 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给予鼓励, 赋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理解和热爱学生, 对教师来说, 大而言之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 小而言之则是教师的修养, 是师德。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和赏识, 这种出于真心的“赏识”, 一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就会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 这种“赏识”的对象包括学生学习语文的各个方面。比如说朗诵、写作、阅读等。在表达形式上, 可以在接触、交谈 (交谈环境要适宜, 气氛要和谐) 中, 对他们表示一种信任和赏识, 以产生情感上的促进作用, 激发学生形成兴奋中心, 产生自信。随之要给予具体的、有效的指导或帮助。一旦发现学生取得教师所期待的进步, 教师要及时地表示肯定或赞同, 以便为下一次新的进步做好心理准备。

其次,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 学习有些掉队, 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 应实施“倾斜政策”。当然分寸要得当, 要使全班同学理解教师的用意和诚心。如果在尊重这部分掉队学生自尊心方面处理得慎重, 科学, 不但能激发他们迎头赶上的信心, 而且能自然地融洽师生之间、差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感情, 使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当然, 决不能因此而对他们有所迁就和放松, 而且更应该从严从实要求。而这个“严”“实”又是植根于教师对学生纯真的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之中, 使学生也能理解和接受, 达到动之以情的效果。再次, 应充分运用表扬的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学习语文的具体好处, 激发他们产生乐于学习语文的心理, 从而重视语文学习。同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消除语文难学的偏见, 尽快摆脱学习语文束手无策的困境。

二.调动内外因素,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 有兴趣, 才能高高兴兴地去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使遇到困难, 也能自觉钻研, 加以克服, 并把它当成乐事来做。

1.通过各种途径, 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

兴趣的形成和巩固, 要建筑在明确的目标基础上。要利用各种形式, 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懂得学好语文的重要意义, 进而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 把语文学习与个人前途、家庭利益、国家四化建设、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使他们为自己学不好语文而内疚、自责, 从而激发学好语文的动机, 使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

2.以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激起学生的共鸣, 进而感染学生, 逐步形成学语文的兴趣。

如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 善于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主动创造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等。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有美感享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要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情感和美感作用, 并辅之以得当的教材处理如动情的朗读引导、恰当而富于启发性的提问、清晰美观的板书等等。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欢迎你上语文课, 喜爱语文课, 学语文的兴趣也将会日益形成和加深。

3.创造条件, 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的机会, 从而激发对语文的兴趣。

如组织学生出小组墙报、班级黑板报、办手抄报、讲民间故事、成语接龙、答记者问竞赛等。事实上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特长和优势, 有的字写得清楚, 工整, 有的普通话讲得标准, 流利, 要让他们尽情发挥语文的特长。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细微的进步, 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鼓励, 并与其他同学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当学生要完成一项任务之前, 教师要估计到他们会遇到的困难, 并及时给予热忱的启发式的指点和帮助。如果说存在“兴趣—克服困难—成功”的公式, 那关键一环就是“克服困难”, 教师必须把好这一关, 既不能包办代替, 更不能袖手旁观。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 第10篇

一、引导填充法

有些课文篇幅较长, 情节较为曲折, 对于小学生来说, 难以把握课文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书读百遍”, 不掌握好方法也难以“其义自见”。面对这样的文章, 利用引导填充法可以使学生快速把握课文的主要线索, 读懂课文内容, 降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如《景阳冈》这一课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23回改写的, 课文篇幅较长。因此, 可以让学生先读课文, 然后教师设计思路让学生填充:课文记叙了 (武松) 在 (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 后, 趁着酒兴上了 (景阳冈) , 然后遇见 (老虎) 并 (赤手空拳打死猛虎) 的故事, 表现了 (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 的英雄性格。学生通过阅读然后完成填空, 就能够抓住课文主线,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又如《给予树》这篇课文, 故事情节比较曲折, 如果让三年级的孩子直接说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对于多数孩子来说, 有一定的困难, 且不能表述完整。此时就可以采用引导填充法, 一边默读, 一边完成:时间 (圣诞节前夕) , 妈妈 (给五个孩子每人20美元买礼物) , 其他哥哥姐姐都买了礼物, 只有 (金吉娅买到一些棒棒糖) , 因为她 (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 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 , 妈妈为她 (感到高兴) 。这样的填充题既可以梳理课文内容, 又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还可以理清文章的写作线索, 有利于教师抓住作者一系列的情感变化逐层展开教学。对于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较弱的低年级学生来说, 采用引导填充的训练方法, 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边读边思考, 从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合并段意法

合并段意法是指先逐段概括各段的大意, 然后将各段落的大意连接、合并在一起。这个方法适用于一些段落大意较为明显的课文, 可以用合并段意的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 这是高年级最常用的方法。如《大自然的启示》之“‘打扫’森林”一文, 总共6个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一目了然, 因此, 可以采用合并段意法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第一自然段写新上任的林务官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第二自然段写护林工人把林子“打扫”得宽敞又洁净;第三自然段写“打扫”后的森林遭了殃;第四、五、六自然段写森林被毁是因为“打扫”森林破坏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使得害虫大量繁殖, 没有天敌, 破坏了生态平衡。把这六个自然段的段意简单合并之后, 学生就概括出了主要内容:林务官下令“打扫”森林, 破坏了生态平衡, 使得害虫大量繁殖, 森林渐渐被毁了。再如《赵州桥》一课, 第一自然段总体介绍;第二自然段写赵州桥雄伟;第三自然段写赵州桥美观;第四自然段是对赵州桥的评价。把这四个自然段的段意简单合并之后, 课文的主要内容就可以概括为:本文总体介绍赵州桥, 再具体写赵州桥的雄伟、美观以及对赵州桥的评价。利用合并段意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不但条理清晰, 而且言简意赅, 学生一学就会。此法更适用于中高年级的学生, 对于有一定概括能力的学生,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逐段概括, 然后加以合并。

三、提问答疑法

顾名思义, 在训练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 也可以使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 只要学生顺着问题回答, 就可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低年级阶段, 对于一些篇幅不长、内容并不曲折的文章和对于概括能力较弱的低年级学生来说, 概括主要内容采用提问答疑法简单明了, 效果明显, 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比如《掌声》这篇课文, 就可以采用提问答疑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掌声”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第一次掌声有什么作用?第二次掌声又起到什么作用?用问题的明确化来缩小学生需要探索课文内容的范围, 从而简化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提问的形式概括主要内容, 不仅学生学得轻松, 教师也教得轻松。

四、扩展文题法

在小学阶段, 有许多课文题目就阐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由此, 教师可以根据课题之意引导学生对文题进行扩展, 使文题内容更加充实明了, 从而达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目的。采用此法必须先让学生通读全文,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以题目为中心, 在文章中寻找相关的内容, 并将这些内容用自己的简练语言进行概括, 最后将概括出来的意思串联成一两句话, 这便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如教学课文《老人与海鸥》时, 我们可以根据课文题目提出这些问题:“老人指的是谁?”“他与海鸥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文章表达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什么情感?”……学生经过看书认真思考后回答:这位老人是一位普通的昆明市民, 名叫吴庆恒;老人天天徒步20余里到翠湖喂海鸥, 与海鸥成为好朋友;老人死后, 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鸣叫, 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表达了老人和海鸥之间深厚的情谊。把这些意思串联起来就是:一位昆明老市民吴庆恒, 他10余年如一日坚持每天徒步20余里到翠湖边喂海鸥, 并与海鸥成了好朋友。老人去世后, 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鸣叫, 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 文章表达了老人和海鸥之间深厚的情谊。此概括方法主要适用于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草地夜行》等。

五、找中心句法

有些文章, 其文中的某一重点句就是课文主要内容的提示, 如《桂林山水》的中心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彩色的非洲》的“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中心句后, 稍作调整加工就能得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文章的重点句不是某句话, 而是有好几个重点句, 即每段都有重点句, 这就需要在段内提炼归纳才能精确概括。如《威尼斯的小艇》中的各段重点句:小艇的样子和速度快;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小艇的用途。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要把这几个重点句进行归纳整理后意思才完整, 还有的文章其重点句不是一句话, 而是某一段, 如《钓鱼的启示》倒数第二段末尾的这句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 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该段就是文章重要内容的提示, 教学时我们一定要留心。

六、串联要素法

凡记叙文大都具备记叙文的六要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此类文章时, 务须引导学生找出这些要素, 然后把它们串联起来便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如笔者在上《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 是这样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要素, 然后将之串联起来的:时间 (1994年) 、地点 (美国洛杉矶) 、人物 (父亲及他的儿子) 、事件的起因 (发生了一次大地震) 、经过 (一位父亲用徒手在废墟中挖了38个小时) 、结果 (救出他的儿子及儿子的14位同学) , 将之串联为:1994年, 在美国的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 一位父亲抱着坚定的信念, 冒着生命危险, 历尽艰辛, 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 终于救出儿子和其同学的故事, 歌颂了伟大的父爱, 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对于这类文章的内容概括, 不需要把六要素都详尽地叙述, 只要能简洁说出事件发生的经过就行了。在串联中还需对各要素加以综合整理, 再加上一些衔接性、结构性的词语, 把句子说通顺。

怎样让学生成为语文课的探究者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者;发现问题;小组合作

高中语文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随着高中语文课堂改革的深入,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但对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审美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有很大欠缺。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因此,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的探究者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是我在高中语文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仅与大家共勉:

一、引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教师习惯于问题提出后不给学生留足够思维空间,甚至有的不留思维空间,习惯紧紧追问学生,急于说出答案,很明显,这样不能引发学生深思,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学生能力的发展,时间长了,很多学生就会认为知识没有新鲜感,他们自以为知道得很多了,因而学习动力不大。因此,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时,我常常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就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唤醒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的主动探究者。例如,在学习《劝学》一课时,我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大大的“劝”字,问学生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是“劝告”,于是我又加上一个“学”字,再问这个字的意思,这时,学生领悟到的应该是“劝勉”之意,接下来,我没有给学生讲解本课的重难点,而是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自己提出问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我们的学生本来是勤学好问的,他们往往善于发现新鲜事物,可是,我们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和大自然的奥妙,整天不厌其烦地讲解,学生于是就成了学习被动者,丧失了询问问题和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力,更谈不上积极探究了。因此,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时,我总是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学习《为了忘却的纪念》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者纪念什么人?为什么要纪念他们?”问题抛出后,我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这时,他们有的读课文,有的小组合作,有的查找资料,个别学生还打开教室的电脑搜索起来——他们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很高。

三、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

传统“一言堂”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遏制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成为束缚学生的桎梏,怎樣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这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关键,语文学科有着独到的特点,有的语文知识和生活很贴近,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往往一知半解,那些理性知识学生又不感兴趣,他们难以领悟,难以理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我常常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分析、自己讲解、自己补充,这比我们的“一言定天下”效果好多了。例如,每当考试结束,我总是习惯给学生仔细分析试卷,分析后让学生更正,可是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学生的错误学生没有独立分析,没有自己消化,即使我们教师讲多少遍学生也记不牢。因此,在学习高中语文教材时,每次考试完成后,我都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考试反思,提出努力方向,并对错题给予纠正。这样,学生就有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就有了自主探究的热情。

四、让学生自主制订学习计划

高中生的心理还是不成熟的,学生进入高中,他们往往对未来停留在不切实际状态,甚至还在盲目之中,这种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语文学习,好多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所以,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时,我总是根据学科特点,让学生自主制订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确他们在高中学习期间,语文学科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每个学期有什么任务,每个月有什么目标等等。比如,在学期开学之初,我总是根据学生基础,让他们制订名次计划,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名次,为达到这个名次应该有什么样的计划等。这样,学生就有了自主权利,他们都会根据自己的特点量力而行,都会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总之,要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探究者,就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能学”“想学”“会学”中坚持学,使学生彻底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这需要我们教师的不懈努力和不断探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究自主学习法,争取让自主学习成为高中语文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的探

究者。

参考文献:

[1]王佳佳,胡志刚.试谈“指导—自主学习”下的中学语文[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2).

[2]江正华.浅析在语文活动中激活学生的思维[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2).

[3]费惠珍.有效性:语文课教学的“命脉”: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科研论坛,2010(02).

[4]许宗新,陈丽君.设置课堂教学情境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0(01).

语文课堂应怎样张扬学生的个性 第12篇

1. 教师要精心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阅读教学问题的创设,教师要切记“答案的唯一性和统一性”,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 而且要尽最大可能地拓展其思考的空间。因此, 在设计问题时, 应考虑问题对学生思考空间大小的影响,是否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彰显。例如,教学“去年的树”一课时,教师可以这么问:“一棵树和一只鸟是好朋友。鸟儿为他唱歌,树天天入神地听着。转瞬间,冬天来了,鸟儿要到南方去了,她答应树,第二年春天再来为树唱歌。可是,当鸟儿真的飞回来的时候,树却不见了。他会到哪儿去呢?这对好朋友还会再见面吗?”这是个弹性空间很大的问题,学生则依据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想象力,说出了很多答案。有的是悲伤的结局,说鸟儿永远也没见到大树,有的是皆大欢喜的结局,说:“树又回来了,他们成了永远的朋友,再也没分开。”学生的想象力让教师很难预料,因而开放性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让每位学生的个性都得以张扬。

2. 让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语文教学中,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是一味地“教教材”,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允许他们出现错误,并能发现错误,互相纠正错误,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勇于挑战。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我为了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引导他们在小组里排演课本剧,分角色扮演廉颇、蔺相如等人物。学生根据故事中人物性格特点来表演。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分人物角色,背台词,准备道具,再排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忙得热火朝天。结果上台展示的时候,表演都很出色,将人物形象演得栩栩如生,个个真像小导演一样,课堂真正出现了平等、和谐的气氛。

3. 让学生多参与自主实践活动

我认为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是学习语文的一条重要途径,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有课内和课外两种:课内活动主要有听、说、读、写、画、演、唱、跳等;课外主要有阅读实践活动,如阅读报纸杂志、阅读名篇、阅读优秀传统文化等。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访调查、设计广告词、纠正广告错别字,等等。书面表达类活动如写观察日记等。参与这些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不知不觉中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4. 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我在语文教学中,尽量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以旧探新,以新固旧,运用这种知识迁移的方法,让学生丰富自己的心理活动,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如学习“马踏飞燕”一课时,学生根据图片和录像,对宝物的外形特点和象征意义有了大概的了解。我根据课文内容以“马踏飞燕,我赞美你”为题,鼓励学生不受原文约束,说出自己的认识。说话练习中,学生想象丰富,结果是“百花齐放”,这样既培养和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进一步张扬。

5.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张扬他们的个性,教师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最关键的。例如:一年级单韵母a,o,e,i,u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发音方法用PPT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体会,反复练习,便能很快掌握发音要领。为了牢固拼音字母的发音,教师可采用多种练习方式,像找朋友、拼音宝宝送回家、拼音节、采蘑菇等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既学会了拼音,又在游戏中学会了生活常识。

6. 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这是每个老师在课堂中想做和必做的环节,学生的大胆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意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一个好的答案更有价值,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说明孩子的思维是开阔的、灵活的,并且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和理解能力。看到这些可喜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多鼓励学生发问和追问,大胆地提出问题。教师还要善于启发激疑,如教学《将相和》一课时,在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时,教师可以边叙述故事边提出这样的问题: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璧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国之意。这时的蔺相如能将和氏璧从秦昭王手里要回来吗?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更广。他们的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培养和张扬。

上一篇:书籍装帧的设计方法下一篇:语文复习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