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范文

2024-07-20

燕赵文化范文(精选11篇)

燕赵文化 第1篇

一、 地形气候谚语

河北省地处华北腹地, 地形复杂多样, 包括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地貌类型, 因而民间流传有很多这方面的谚语, 如, “爬坡到九岭山, 伸手摸见天”、“王母观, 离天三尺三”和“上了韩王山, 脑袋顶着天”是分别夸张石家庄境内海拔1250米的王母观和邯郸涉县的韩王山, “狼山高、虎山高, 赶不上五虎岭的半山腰”是说保定西部多山的特点, “出了平门, 步步高升”意思是出了张家口西城门 (俗称平门) , 即通往坝上高原, 地势渐高, 这些谚语都反映了河北省西部山多山高的地貌特征。

河北的气候属于北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 四季分明, 寒暑悬殊, 大部分地区多风多沙, 尤其是张家口的风沙不仅大且持续时间也很长。来自张家口的谚语“坝上一场风, 年初到年终”、“张家口宣化, 风大沙大”、“一年一场风, 从春刮到冬”、“来到张家口、大风刮人走”等等,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

二、农副产品谚

河北中部、东部、南部多为平原, 比较有利于农耕生产, 农业因而成为传统产业, 由此产生的农耕文化也成为燕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谚语体现了河北百姓以农为本的特点, 如, 来自保定涿州的“农业兴, 百业旺, 粮食不收断百行”, 高阳的“七十二行, 庄稼为王”, 安国的“农是百行本”以及邯郸的“千业百行, 庄稼为强”等谚语, 都体现了农业在河北的重要地位。

自然环境中的天气和土地、人的智慧和勤劳等都与农业有着紧密的关系, 充满智慧的河北百姓创造了许多谚语来描述这些关系。如, 邯郸的“春旱谷满仓, 秋旱断种粮”和“伏天有雨万物收, 伏天无雨万物丢”, 涿州的“头伏凉, 荞麦豆子上满场, 头伏热, 荞麦豆子只几个”, 定兴的“收豆不收豆, 但看正月二十六”等谚语反映了农民对气候影响的重视;张家口的“宁舍千金金有价, 不让寸土土生金”, 定州的“寸土寸金, 地是老根”, 丰宁的“庄稼百样巧, 地是无价宝”等谚语反映了河北农民对土地珍贵的认识;邯郸的“黄土掺黑土, 增产二成五;黑土掺黄土, 增产一石五”, 衡水的“河沙压碱土, 一亩顶几亩”等谚语反映了河北农民利用土壤增产的经验;曲阳的“一滴水, 一粒粮, 水里就把粮食藏”, 安国的“人治水, 水利人, 人不治水水害人”, 廊坊的“花期不灌, 减产一半”等谚语反映了河北农民重视以水利建设发展农业;承德的“三春不如一秋忙”, 定州的“抢秋夺麦”、廊坊的“秋争日, 夏争时”, 平山的“麦子夹生割、谷子要熟透”等谚语既反映了河北农民对农耕要领的掌握, 也反映了河北农民的勤劳。

农作物的类型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农耕特点。河北的粮食主要包括小麦、玉米、谷子、高粱、水稻、黍稷和豆类, 其中以小麦、玉米和谷子为主, 因而反映这些农作物的河北谚语最多。比较典型的谚语有保定的“麦是本色土”, 安国的“小麦胎里富, 底肥是基础”, 成安的“麦田多鼓捣, 胜过施肥料”, 丰宁的“玉米种重茬, 结得好又大”, 邯郸的“豆见豆, 六十六”等。另外, 还有一些反映蔬菜水果的谚语, 如, 保定的“种菜如绣花”、“生地茄子熟地棉”, 唐山的“要想吃大蒜, 地要锄八遍”, 邯郸的“雨后就换水、黄瓜早到嘴”, 沧州的“岗地柿, 洼地柳, 枣树栽在沙窝里”等。

农耕文化是河北燕赵文化的厚重基石, 农副产品方面的谚语不仅反映了河北农业生产的特点, 同时反映了河北农民对农业生产经验的认识和总结, 反映了以农为本的河北人民在辛勤劳作中形成的吃苦耐劳、纯朴善良的品德。

三、生活风俗谚

河北人民对自己的家乡故园有着极深的眷恋, 这一乡土观念在河北谚语也有丰富体现。如, 张家口的“好出门不如赖在家”, 邯郸的“出门一里, 不如家里”, 唐山的“出门多, 受罪多”, 承德的“家里是个宝, 外头是棵草”等等。

许多生活习俗虽非科学, 但从中可以反映出一个地方民众的生活心理。如在张家口北部山区, 如果搬家时不吃糕, 被认为很不吉利, 影响未来的生活, 因此有“搬家不吃糕, 一年搬三遭”的谚语;在保定唐县一带, 给别人缝穿在身上的衣服时, 要让对方嘴里咬着小棍儿或咬着手指头, 当地人认为这样可以避免针扎到身上, 因而有“嘴里叼着棍儿, 缝衣不出事”的谚语。谚语“端午节, 挂葫芦”反映的是保定安新县的一个习俗, 古人认为五月容易发生瘟疫, “挂葫芦”可以驱除瘟疫。

河北地区的婚葬习俗在谚语中也有体现。比如在新婚时, 一般是找一位多儿女的吉祥人把红枣、花生、栗子撒在婚床上, 边撒边念“一把栗子一把枣, 小的跟着大的跑”, 为的是祈求新婚夫妇早生子。在保定定州一带还有“新媳妇入洞房, 老嫂子来扫炕”的习俗, 或许是为了姑嫂和睦。同样办丧事时也有一些讲究, 比如在石家庄井陉县有老人去世后, 已出嫁的女儿、侄女等用面团做成一猪一羊的样子作为祭品, 当葬礼结束后, 羊留下, 猪带回, 这就是谚语“回猪不回羊”的含义。“孝年不挂红”是指家有父母去世后的春节, 家里不贴春联、不挂红灯, 也不给他人拜年, 表示对故去者的怀念和哀痛。

总之, 河北谚语生动活泼、通俗简练, 它以农耕文化为根基, 以民族风情为衬托, 蕴含着深刻丰富的内容, 渗透着河北人民的智慧, 是燕赵文化名片式的浓缩体现。本文只以地形气候谚、农副产品谚、生活风俗谚为例做了粗浅分析, 今后我们应更加重视其收集、整理和分析, 使它在弘扬传统文化和建设精神文明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武占坤、马国凡《谚语》,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3

陈丽冰《宁德方言熟语与地域文化》,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武占坤《中国谚语集成.河北卷》,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3

《河北风物志》,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5

燕赵旅游文化的功能翻译研究 第2篇

燕赵旅游文化的功能翻译研究

本文首次将燕赵旅游文化的汉译英作为分析素材,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与燕赵旅游文化的汉译英实践相结合,以探讨燕赵旅游文化汉译英翻译的`有效途径,促进燕赵文化的对外交流.

作 者:吴楚炫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刊 名:社会科学论坛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2)分类号:H0关键词:旅游资料 燕赵文化 汉译英 功能派翻译理论

河北高等院校燕赵文化教学初探 第3篇

关键词:河北高校;燕赵文化;教学初探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154-02

燕赵文化教学尚处于摸索阶段,至目前就河北高校而言尚未有正式的燕赵文化课程供学生选择。目前各个高校的外语专业普遍开设了西方文化概论课程,对于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也仍然处于一个摸索阶段。英语课堂上,中国文化所选教材版本也不尽统一,各出版社教材各有利弊。课题组成员在中国文化教学的基础上,针对燕赵文化的独特特点,将燕赵文化和中国文化内容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力求通过学生对于燕赵文化的兴趣和了解,提高学生文化输出能力和文化自觉性。

一、突出燕赵文化核心内容

燕赵文化教学首先要建立在燕赵文化核心内容的理解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燕赵文化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核心内容,同时有具备燕赵文化的独特特征。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和燕赵文化的核心内涵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以齐鲁文化,中原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为主要组成部分。其中燕赵文化以其独特特征,区别于其他区域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将燕赵文化的核心内容以一种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燕赵文化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对于燕赵文化的内涵,课题组成员进行过梳理,严格定义燕赵文化的内涵似乎是一件比较困难的工作,但从几个方面去归纳总结燕赵文化可以成为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在讲授这一章节的时候由于理论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比较好的方法就是从几个方面概括燕赵文化的特征。同时在各部分讲授燕赵文化的特征时也可从细节反应燕赵文化的核心内涵。这样就更便于学生了解燕赵文化的核心内涵。

二、培养学生文化输出能力

文化输出能力是指要培养学生表述本国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能力。和以往英语课堂上的西方文化学习知识语言相比,文化输出能力无论从语言和知识方面都可以更为锻炼学生,同时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和西方文化相比,学生对于中国文化和燕赵文化知识相对熟悉一些,虽然部分内容学生需要从知识的角度填充,但大部分内容学生比较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从培养学生文化输出能力角度进行教学,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对于文化输出能力的培养明显要比燕赵文化的核心内容感兴趣。

文化输入能力的培养需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方式。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往往要采用较高的要求,因为高年级的学生英语语言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要求,对于本国和本地的文化也相对比较了解,所以燕赵文化教学的实践就相对来说比较顺利。相比之下,其他专业的学生由于英语语言的能力显得稍差些,文化输出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相对比较难一些,但由于燕赵文化本身学生比较了解,对于燕赵文化兴趣也较高,所以培养兴趣,兼顾能力往往也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学生文化自觉性培养

文化自觉性这一文化理念是由著名人类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这一理念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具体来说,文化自觉性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通过自主的适应,取长补短,确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燕赵文化教学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性,由于目前中国的文化状态处于以中华文化为核心,同时并存着其他文化形式。燕赵文化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的自觉性。

在燕赵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性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在熟悉燕赵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课下查找相关资料,课堂有选择的对燕赵文化知识材料进行输出能力的训练,学生会不自觉的对于中国文化和燕赵文化产生认同感,同时通过学习分析中国文化和燕赵文化的特征,可以从一个比较科学的角度认识燕赵文化,这对于树立一个正确,完善的文化观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协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在燕赵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由于本身燕赵文化就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讲授燕赵文化的过程中不可能不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学习好燕赵文化也存在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两者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其关系十分紧密,所以处理好燕赵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就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认真地梳理了燕赵文化知识,同时对比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燕赵文化内容,认为在文化内涵的角度上看两者的内容比较接近,而在其他方面燕赵文化所具备的独特性相对比较明显。比如燕赵当地的旅游,书法,建筑都有其独特的特征,这些内容都可以充分体现燕赵文化的独特特征。

燕赵文化教学作为一个新鲜的事物仍然有很多内容值得研究和尝试,在强调文化输出能力,文化自觉性的社会发展时期,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对于中国文化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佟贵银:弘扬燕赵优秀文化传统 提高河北文化软实力[J]。 河北大学学报,2011,5(36):77。

[2]孙金群 刘麦田:论燕赵文化内涵的形成原因[J]。学术周刊,2011,4:196

[3]聂树峰:燕赵文化三题[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34

[4]刘蕊:《燕赵文化》[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

[5]杨泽江:《燕赵文化丛书》[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作者简介:马宏(1977—),男,汉族,河北定兴人,硕士,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浅析河北梆子艺术的燕赵文化内涵 第4篇

1、燕赵文化的发展

燕赵之地泛指今太行山以西、黄河以北、燕山山脉以南的广大地区。从地理环境上来看, 燕赵文化是一种平原文化。历史上的燕赵是从战国时期发展来的, 燕赵文化也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但是三家分晋, 产生了燕、赵、韩三国, 由此可见, 燕赵文化是由周晋文化发展而来的。燕赵地区经过历史的沉淀和聚积, 以及慢慢形成了具有慷慨悲歌、好气任侠、舍生取义等特点的独特文化特质, 那里的人们性情耿烈、热爱国家、凛然正气、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同时也不乏一些具有强烈官本位意识和保守思想[1]。河北梆子作为原生态的戏曲艺术形式, 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了燕赵文化的一些精神特质。

2、河北梆子中燕赵文化内涵的体现

2.1 保家卫国的爱国情结

燕赵地区位于中原农耕和游牧的交界处, 民族和文化的冲突必然会对燕赵地区的地方文化产生影响。在唐代发生“安史之乱”之前, 北方的战争中的参与者大多都是燕赵人士, 他们在战争中占有主动权, 这些战争对于燕赵地区的文化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然而, 在“安史之乱”之后的战争, 燕赵地区则是受到了巨大的破坏, 是他们的灾难, 尤其是宋元之后, 游牧民族在战争中充分爆发了其掠夺性和破坏性, 使燕赵地区的人民饱受战乱的苦楚, 激发了燕赵儿女誓死抵抗的激情。在河北梆子中, 大量传统剧目的题材就是取自于这个时期[2]。大多反映了燕赵儿女保卫国家的信念和决心, 其中以杨家将的故事最为典型。在杨家将的一些列戏曲集中, 主要宣扬了杨家一门忠烈, 从杨衮到杨继业, 以及杨宗保、杨彦昭、杨怀玉等几代人的忠君爱国、抵御外贼的爱国思想和行为, 其中还包括佘太君和穆桂英等出色的杨门女将。另外还有反应岳飞抗金的《诛仙阵》等出色的戏剧, 突出表现了生于乱世的英雄, 不顾个人安危, 平息边患、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

2.2 慷慨悲歌的文化底色

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燕赵文化的美学范式与中原文化和关陇文化以及齐鲁文化等都有着很大的不同。燕赵地区居住的人民比较杂乱, 多为胡人和汉人结合的后代, 因此在血缘和文化中都融合了彪悍慷慨之风。当年, 燕太子丹为荆轲送行的时候, 荆轲曾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燕赵之风的慷慨和侠义。当然, 这种慷慨悲歌之情并不是无病呻吟, 而是当时社会苦寒历史条件下文化激变的结果, 是一种孕育了民族性格和特点的心理情结, 在艺术表现中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审美情趣。河北梆子对燕赵文化的这种特质也有突出的体现, 比如, 河北梆子中的一个经典剧目《赵氏孤儿》, 它演绎了韩厥、公孙杵臼、程婴等人在邪恶与正义殊死交锋的紧急关头, 敢于挺身而出、临危受命、生生取义, 用自己的一腔热情, 甚至于自己的生命去捍卫人间的正道。充分体现了燕赵文化中的任侠思想,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程婴的角色, 他通过十数年的忍辱负重, 担负着卖友求荣的骂名, 将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赵盾之子抚养成人, 对于他来说哦, 最重要的不是敢于去拼死, 而是珍惜有价值的生命[3]。

2.3 古朴浓厚的民俗文化

燕赵之地民俗古朴, 同时也兼具保守的文化特点, 这正是燕赵是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的结果, 当然也正是这种特点使当地的人们更为质朴和醇厚。通过“梆子”这两个字我们就能看出河北梆子的质朴性。河北梆子是农民艺术之花, 其创作者大多为民间的艺人, 他们是燕赵古朴民风的继承着, 在戏曲艺术创作中也融合了这种特点。这主要是通过河北梆子特殊的声腔技艺还有原生态的伴奏乐器来体现的[4]。比如, 经典剧目《打金枝》中, 尊贵的唐王在见到汾阳王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谦逊, 以及面对女婿的时候所体现的温馨, 体现出的是一种民间普通民众的幸福和美满。

3、河北梆子的文化艺术价值

河北梆子从产生至今已经有将近二百年的发展历史, 在它最开始形成的时候, 中国正处于没落的清代, 当时列强入侵、军阀混乱, 内忧外患使劳苦大众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再加上当时官场的腐败更是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人民内心强烈的愤懑需要找到发泄的出口, 百姓心中的疾苦也急需一个可以诉说的平台, 河北梆子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行程的。它不仅具有西北高原本身具有的豪迈和粗犷, 同时还饱含着华北平原地区凄苦哀怨, 成为人们吐露心声的一个重要方式[5]。另外, 作为一种戏曲表演艺术, 河北梆子在宣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总结语

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同时也是一个地区、一个省份的灵魂, 这种特殊的艺术不仅是对该地区独特的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文化特质等方面的集中体现, 同时也是地方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一种体现。河北梆子融合了燕赵地区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因素, 成为独具特色的、体现燕赵地域文化的一种戏曲艺术, 在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有重要作用。

摘要:河北梆子作为我国北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代表性剧种, 它经历了多次兴衰变化, 在山陕梆子的基础上, 将河北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因素融合在一起, 形成了具有浓厚燕赵乡土气息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河北梆子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厚的文化内涵而广受人们的喜爱, 堪称农民艺术之花。本文主要阐述了燕赵文化的发展历程, 并重点对河北梆子中体现的燕赵文化保家卫国的爱国情结、慷慨悲歌的文化底色以及古朴浓厚的民俗文化进行探讨, 对河北梆子的艺术文化价值加以肯定。

关键词:河北梆子,燕赵文化,燕赵精神,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春香.燕赵文化的传统内涵与当下解读.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01) :55-57

[2].杨震;郝士超.关于戏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3 (06) :108-110

[3].王梓铭.由“老调”看地方戏剧的生存与发展[D].河北大学.2009:16-18

[4].袁树平.发扬燕赵文化优良传统提升河北文化统战软实力[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 (04) :45-47

燕赵丰碑课标 第5篇

栈道小学 2012、9

传统节日课标

一、课程设置意义:

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以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和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慷慨悲歌。尤其是燕赵儿女,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涌现出无数烈女壮士,留下了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篇章。

学校作为传播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在从中央到地方号召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思想教育、增强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今天,依托住在挂云山脚下的地理优势,我校选取了挂云山六壮士、狼牙上五壮士、冉庄地道战、董存瑞烈士陵园、革命圣地西柏坡五段燕赵先烈战斗献身的事迹作为校本教材,为的就是让学生们牢记历史,以先烈们为榜样,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燕赵大地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二、课程分解:

一年级:通过观看相关电影、电视剧,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知道故事大概过程。

二年级:能够叙述事件经过,讲给同学和家人听。

燕赵文化 第6篇

关键词:燕赵文化,地域性,传统建筑,文化产业

1 燕赵大地拥有令人瞩目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

燕赵大地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是神州华夏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 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和丰硕厚重的文化积淀。

河北各地古建文物历史跨度悠远、遗存类型丰富。远古时期有旧石器时代的泥河湾遗址群 (距今约200万年, 是除东非古人类遗址外世界上最早的文明遗址) , 还有新石器时代的磁山遗址 (距今8000多年) , 涿鹿县则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黄帝城———涿鹿故城。上古时期有商周之际的邢地故城, 春秋战国的燕下都遗址、赵邯郸遗址、中山古都遗址及代王城遗址等著名城址。中古时期之后, 两汉留下了以满城汉墓为代表的一批重要陵墓, 北朝北齐时期有响堂山石窟等佛教胜迹, 隋代有桥梁史上的旷世杰作安济桥 (世界桥梁史上第一座敞肩拱石桥, 也是国内最古老的拱桥) , 唐代留下了国内罕有的木构古建筑正定开元寺钟楼, 宋辽时期河北各地有塔影林立的佛教建筑 (尤以正定隆兴寺之建筑艺术为最) 。封建后期, 则有以承德避暑山庄 (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 和外八庙 (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庙群) 、保定清西陵这样的宏伟建筑群体作为河北传统建筑文化的圆满终结。

2 河北传统建筑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然而, 同丰富的古建筑遗存现状相比, 河北地方传统建筑历史文化及其保护利用方面的专门研究却显得零散而不成系统。国内外学界对河北地方古建筑的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 表现为凤毛麟角的个案研究。解放后, 随着考古学、历史学研究方法的逐步科学化, 河北古建的实例研究渐而深入系统 (如50年代末明定陵发掘研究、响堂山石窟测绘研究、60年代末中山靖王墓发掘研究等) 。80年代后至今, 文化学思维体系更为整体地支撑着古建筑研究, 不同历史阶段的代表性艺术类型 (如先秦古都、两汉墓葬、北朝石窟、宋辽寺塔、明清苑囿等) 得到更多的关注。

学术界的以上研究为澄清河北地区古建历史面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憾和研究空白: (1) 多是对古建筑 (群) 个案的形制、空间、功能、艺术手法进行研究, 缺乏整个河北地域的纵向文化嬗变研究及同其他地域文化相比较的横向关联研究; (2) 至今还未有关于“河北地区古建艺术”的综合性研究, 也未出现按照建筑类型系列进行的专门性研究, 这与河北这一古建文物大省是极不相称的; (3) 缺乏专业交叉贯通的综合研究, 未能从文化产业推进与建设燕赵文化大省的战略高度对河北古建文化艺术进行深入考察; (4) 关于河北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方面, 罕见从全省文物遗存的角度进行整体策略的探寻。

3 加强燕赵传统建筑研究的战略框架

3.1 有待开拓的研究空间

由上可知, 深入地进行燕赵传统建筑文化研究需要更加体系化地建立整体研究框架。首先, 基础性工作是梳理从上古至明清河北地区的建筑史实, 蠡定古建历史分期。基于此可进行古建文化类型及特质的归纳, 建筑艺术与技术特征的探析, 文化源流演变的考论。进而, 应探究“儒、释、道”文化体系对燕赵传统建筑创作意匠及艺术风格审美取向的影响, 河北地区古建筑的生态思想蕴含, 地域文化特色及与周边地区建筑文化比较, 古代城市、建筑艺术创作对当代设计的启示等诸方面内容, 综合阐释燕赵地方古建艺术成就。

加强燕赵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 还应在断代性研究的基础上, 集中探讨都城与宫殿、寺庙佛塔、园林、陵墓等系列核心内容的纵向发展流变脉络。不同类型的传统建筑因各具自身的文化特质而使河北古建的分类研究成为必要, 这种纵深式研究能更为透彻地把握各种类型古建筑的发展嬗变规律。

尤需关注的是建筑文化研究与地方经济与社会效益实现的关联性问题, 而在这方面目前表现出明显欠缺。故而, 研究中应将建筑历史学、古典建筑艺术学与其他相关学科 (如文化学、社会学、文物保护学、旅游经济学等) 的紧密结合。这种多学科的优势互补有助于真正实现文物价值的效益转化, 推动河北文化产业大省的建设。

3.2 加强燕赵传统建筑保护力度, 创造整体和谐的研究环境

以推进河北文化产业为归宿的传统建筑研究离不开良好社会环境的支持。我们应强烈呼吁并力争创造一个关注文化、尊重文化乃至是崇尚文化的整体社会环境, 切实抓好我省各地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古建筑保护是研究、开发和利用的基本保证, 然而当前我省 (乃至全国) 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对历史建筑的有效保护仍然缺乏有力措施。鉴于此,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有关古建文物保护策略的构想以供参考。

3.2.1 大力推进河北古建测绘及数字化存档工作

河北是古建文物大省, 然而眼下许多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没有数字化的测绘成果, 省级以下者更是无从谈起。古建筑测绘是文物保护、研究、修复、开发、利用的基础性工作, 需要每年投入相当的人力、时间和财力去持续不断地经营。目前这一工作在河北省内尚未展开, 极少数的古建测绘工作只是在建筑修缮前的必要环节, 这对于庞大的测绘需求量而言仍是杯水车薪。在一些发达国家, 一般都设立专门的古建测绘机构, 而我国至今尚无。鉴于此, 笔者倡议我省文保部门应与高校间展开合作, 全面推进地方传统建筑测绘及数字化存档的进程。

3.2.2 建立健全的建筑文物保护机制

首先, 应建立和完善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体系。其次, 各级文保部门要把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同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结合起来, 根据各自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实际状况, 对每一处文化遗产都要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规范保护程序, 建立和健全保护机构, 落实保护责任制, 促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3.2.3 正确处理好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的属性, 因此, 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做到合法、合理、科学。我们在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上必须处理好以下两大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我们对传统建筑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是掠夺的、破坏的方式,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剥夺后人对资源的享用权, 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二是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遗产保护的关系, 尤其是要正确对待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任何地方都不能把文化遗产当做一般的经济资源进行开发, 把经济效益视为唯一目的, 不能只顾赚钱而不顾它的社会功能、社会效益。

燕赵文化 第7篇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依据2004年国家下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把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目前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基本等同于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比,中国的文化产业内涵界定的角度不同,主要从产出的角度、从所提供产品及服务的精神文化性质着眼,只要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产业,都是文化产业。而文化创意产业,除了服务于个人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外,还服务于生产领域提升产品附加值、经济发展中提升产业结构的要求,明显突出“生产性服务业”的性质。

一、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自2007年河北省提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目标始,两年来,河北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打造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增添了新的活力。另外,燕赵大地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在此背景下,河北的地缘优势也日益显现:环绕京津两大都市,东临渤海,具有出口兼海口的地缘优势,处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原等四大行政区域的连接地带,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拥有1亿多人口的直接消费市场。随着近几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的不断完善,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文化产业的地缘优势仍将充分展现。在河北省提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目标后的两年时间里,河北经济形势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巨大成效,项目建设市场化机制初具雏型。这样,文化创意、创新、创业的环境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就为立足燕赵大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优势。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河北经济发展较快,近几年,文化产业在河北省新的主导产业体系中发展迅速。2006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34.8亿元,比上年增长43.5%,占全省GDP的2.01%,比上年提高近0.4个百分点;从业人员达到57.8万人,比上年增加7.6万人,增长15.1%。2007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340亿元,比2006年增长45%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将接近2.5%。从发展速度看,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增长率已经超过钢铁等其他主导产业的年增长率,成为新的“领跑”产业,迅猛增长的态势已经显现。

(一)从文化产业及分行业增加值情况看,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较好

2006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分行业增加值增长前4位情况如下: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比上年增长68.3%,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业比上年增长56.8%,文化用品设备销售业比上年增长48.8%,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增加值为54.8亿元,比上年增长45.7%。从2006年文化产业发展分行业情况分析,除出版发行业外,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和文化产品设备及相关用品制售业已成为“新星”产业,而动漫产业和节庆产业虽然未在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中显示,但2006-2007年发展迅猛,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大好局面。因此,将动漫、节庆会展、文化休闲娱乐、文化产品制售等四大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新星”给予重点培育和扶持,成为2008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产业。

(二)新兴文化产业得到发展

动漫游戏业是中国重点扶持的新兴文化产业。据国家文化部预测,未来5—10年,中国动漫市场至少还有1 000亿元的发展空间。河北省2007年动漫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发展势头迅猛而强劲,大项目纷纷落地,签约额超过60亿元,体现出环京津发展的地缘优势。2008年,又进一步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动漫游戏基地和园区,支持和促进了“产、学、研”一体化,推出一批动漫精品,拓展产业链条,开发动漫游戏形象等相关衍生产品。

(三)文化及相关产业所涉及行业有所扩大

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省共有文物单位216个,文物保护单位3 553处,其中国家级168处,省级494处,市县级2 891处;有建成开放的博物馆46个,各类艺术表演机构228个,艺术表演场馆92个;有群众文化机构2 231个,其中群艺馆、文化馆175个,乡镇文化站2 056个,公共图书馆156个,藏书总量1 351万册;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4万余家;有图书出版社7家,去年出版图书2 201种;音像出版社5家,出版录音制品97种,录像制品148种;全年出版期刊216种、报纸66种(不含校报);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18.6亿份,各类杂志4 214万册,图书1.7亿册。2008年全省公共广播节目94套、电视节目179套,制作广播剧224部、276集,电视剧9部、243集。

(四)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但高素质文化人才缺失问题比较突出

2005年全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包括个体户)50.2万人,比上年增加12.2万人,增幅32.1%,占全省所有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41%,比上年提高0.31个百分点。但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缺失已成为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性障碍,特别是缺乏文化产业品牌的市场组织和中介人才,新兴文化产业的人才更缺乏,文化产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

二、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资源利用不足

燕赵区域内固有的历史文化、现代科技文化资源和基础设施资源未得到充分发掘、整合和利用。比如古城保定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丰富的古代历史文化遗存,开发过程中,对古代历史文化遗存用力多,如满城陵山汉墓、荆轲遗迹、清西陵、直隶总督署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和利用,也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而对近现代历史文化遗存却开发利用不足,如近现代遗存中,除去“跟着老电影去旅行”而形成的三处红色文化景观外,像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定县平民教育实验、高阳勤工俭学运动等近现代史上影响深远的事物或事件很少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至于与之有关的历史遗存更被淡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遗憾!以燕下都遗址和紫荆关关城的开发来说,北京早已被称作“燕京”,而燕下都仍默默无闻;八达岭、居庸关名闻海内外,而同为长城重要关隘的紫荆关却飘零无闻。还有“三国遗迹”中的三义宫、张飞庙。“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家喻户晓。在2007年湖北襄樊市“纪念诸葛亮出山1 800年庆典系列活动”闹得沸沸扬扬,据说唐国强、易中天均应邀出席庆典。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的“义”,不亦应在其含义的诠释中得到宣扬么?由此看来,河北省在对历史文化资源内涵的发掘、利用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二)优势文化创意产业缺乏龙头带动作用

燕赵区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如以西柏坡为主的红色旅游资源和以赵州桥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但这些优势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而转化为经济优势。出版和广播、电视业在国内外的传播地域和影响力还十分有限,不具备区域影响力,特色还不够突出,品种还不太丰富;旅游业潜力有待挖掘,带动作用不尽明显。

(三)主导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新兴创意文化产业仍是弱势

目前河北省文化产业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产业领域,特别是集中在文化用品设备生产、出版发行、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设备销售行业上。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网络文化服务、动漫游戏业等新兴创意文化产业仍是弱势,目前仅有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大学亿万泰科技公司、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少数动漫产业园区和基地,从业人员偏少,生产规模偏低(见表1)。

(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量过低,多种原因制约了文化消费需求的释放

河北省目前文化消费相对比重下降、总量过低的状况还是比较突出,2005年,河北省发布了《关于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文化投融资格局开始出现明显变化,初步形成了投资多元化局面。但文化产业发展过多依赖国有资本推动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国有资本约占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总量的近70%,中国港澳台和外资占固定资产的10%,民间资本占固定资产的20%。国有资本在产业发展投资中的比例超过2/3,民间资本和外资不足1/3,而且较大规模的投资只集中在印刷业、娱乐服务业等个别行业中。

三、燕赵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

(一)发展目标与原则

鉴于东南沿海省区的有效经验,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目标是,立足燕赵大地,将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朝阳产业作为燕赵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构建环京津两大都市及沿渤海区域的创意文化产业聚居区。在发展原则上遵循政府引导与企业自主相结合,软能力和硬能力相辅并行,传承历史文化与文化创新相结合,个性化发展与错位竞争合作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品牌相结合五大原则。

(二)发展策略

1. 开发燕赵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燕赵大地文化资源十分丰厚,在很多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仅石家庄市周边区域就拥有“古、绿、红、新”四类文化资源优势。赵州安济桥、革命圣地西柏坡、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盛誉。民间艺术方面拥有京、评、梆、丝、晋、豫等多个戏剧剧种,大量的民间歌曲和舞蹈,其中较为著名的民歌舞蹈小戏有:小放牛、井陉拉花、晋州管伞、束鹿战鼓花钹、木板大鼓、辛集童子花钹、石家庄丝弦等。另外,辛集、井陉、藁城市耿村分别有“农民画之乡”、“拉花之乡”、“民间故事之乡”的美誉。因此,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打破部门分割、区域分割和行业垄断,从全省发展的全局上整合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2.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科学管理机制。

在新形势下,创意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必须转向通过制定法规、政策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以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用经济杠杆调节不同文化经营主体的利益关系,引导和促进文化企业改善生产经营,逐步加大文化市场的开放力度,逐步开放并最终允许非文化系统的、各种所有制类型的社会资本——财团、企业、基金会及其他合法的企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参与和经营包括报刊业、出版业、广播电影电视业等在内的核心文化产业,通过引进新资源和新机制,盘活国有文化资产存量;有计划、有步骤地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运用联合、重组、兼并等现代企业的资本运作方式,优化和提升原属国有文化资产,调整现有不平衡的单极化文化经济利益关系,给国有文化企业创造一个更完整的市场环境,促进其竞争能力的迅速提高。动员民营资本和民间力量,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国有文化资产的清算、转移、重组和扩张。

3. 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培育一批条件成熟、潜力巨大的新兴文化产业增长点。

在全省开展一批文化产业特色县(市、区)试点,进一步弘扬燕赵文化、塑造河北形象。从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先进省份经验看,选择一批区位条件典型、文化资源特色明显、经济发展有一定基础、邻近巨大消费市场的县(市、区)作为文化产业特色县试点,是一条重要发展路径。开展文化产业特色县试点工作,可以充分依托当地资源及其他优势,有效地结合省里的政策、资金的扶持,迅速发展适合自身的文化产业领域,探索不同类型县域发展文化产业的模式,有利于迅速提高县乡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缩小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差距,为全省各县市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提供经验和教训,提供推广的思路和措施,同时也有利于省级层面探索不同地域、不同特点的县域文化产业分类指导的模式和方法。建议省委宣传部牵头,省直有关部门协同配合,选择一批文化产业特色试点县,出台试点县扶持政策和办法,率先在全省建设一批文化产业新兴增长点。

4. 打造精品,重视人才培养。

随着中国的文化市场已逐渐出现与世界文化大市场接轨的趋势,河北省的文化产业正面临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只有抓住时机推出河北省自己的文化品牌,才能在即将到来的国际化的竞争中赢得市场。而品牌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必须培养一大批出类拔萃、德艺双馨的文化专业人才,留住一大批既熟悉艺术,又懂得市场运作、善于管理的文化经营人才。全面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培养未来文化创意的消费者和创造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整整一代乃至几代文化创意的消费者和创造者,但是,传统教育模式不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给未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留下了巨大的隐患。从学龄前的儿童到最著名的科学家或艺术家,每个人都是有创新意识的。新天地公务员考试研究院建议教育部门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远景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尝试制定一个推进中小学文化创意教育的远景规划,旨在使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拥有发展创新性潜能的机会,使我们这个社会的每个个体的创新才能从其孩提时代开始就得到鼓励,从而开辟个人多种发展的可能性。

“创意是产业之魂,产业是创意之根”。东南沿海各省份已经走在河北省前头,研究和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河北省来说是十分紧迫的文化工程,潜心找准河北在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上的着力点,充分发挥燕赵区域文化优势,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借鉴现代品牌经营方式,发挥大众传播的作用,创造出属于河北省自己的知名文化品牌日显必要。

摘要:为了使燕赵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我们应采取制定优惠政策,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培育一批条件成熟、潜力巨大的新兴文化产业增长点以及打造精品,重视人才培养等发展策略。

关键词:燕赵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知名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艾丰.用创意文化改变发展模式[J].中外企业文化,2002,(10).

[2]陈晓永.京津冀产业发展功能定位与产业集群空间分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6).

[3]佟贺丰.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启示[J].科技与管理,2006,(6).

燕赵文化 第8篇

一、优秀的燕赵精神为河北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价值共识和内在动力

从内涵上, 河北文化以燕赵文化为主体, 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文化的地域性是区域的物质环境与社会结构交互作用的结果。燕赵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形成了以个性鲜明的燕赵人文精神为核心的燕赵文化, 如为国为民勇于担当、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和任侠精神、学习和包容精神、科学和创新精神等。随着时代的前进, 这些精神内涵和表现形式不断流变和发展, 形成河北爱国抗日精神;西柏坡实事求是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新时期热爱同胞、无私无畏, 互助奉献的抗震救灾精神等。这既体现着燕赵文化的优秀传统, 又具有不同时代的特点和内涵, 丰富和发展着河北精神, 并在不同的时期, 以不同形式滋养着燕赵儿女, 决定着燕赵儿女的精神个性和河北文化特质。河北人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共识就是建立在燕赵文化基础上的, 而构建价值和精神认同, 是形成河北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前提, 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内容。只有在对燕赵文化形成、发展及内涵的反思和自觉中, 才能找到和确认符合时代发展的精神和价值认同, 深刻认知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和方向;才能客观、清醒地认识至今还影响我们的燕赵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有的放矢地克服其消极影响。如由于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中央集权政治, 相对于奴隶制度是颠覆和发展, 为儒家“忠君”思想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为了和服务最广大人民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

这里的社会管理不是仅指政府行政管理, 或社会控制意义上的社会管理, 而是指社会与学意义上的为了维护和平衡人民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安全、公正、和谐与发展, 由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团体、个人协商参与的, 具有价值认同的内在动力的, 他律与自律协同作用的管理模式。因此要发扬优秀的燕赵精神, 学习和吸纳现代文明成果, 克服燕赵文化的消极影响, 站在基层广大人民的立场, 以为了和服务最广大人民为出发点, 而非谋个人或集团利益的立场来指导、谋划、创新和优化社会管理, 这是改革、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 才能实现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和目标。

首先, 以为了和服务最广大人民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 才能坚持管理为民的正确方向。坚持管理为民, 才能诚信管理, 实事求是的正视问题和决问题, 切实维护人的尊严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其次, 坚持管理为民, 才能建立管理者与基层群众有效交流的沟通机制。深入了解群众, 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 尊重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采取平等的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和矛盾, 在宪法法律框架内实现基层基层自治;人民才能相信和支持管理者,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 形成社会向前的合力。其次, 以为了和服务人民为出发点进行社会管理创新, 才能真心有效地为人民服务, 党内才不会形成利益集团。我党正是在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指引下, 任用愿意能够为人民服务的、而非利益熏心、勋公肥私的干部, 遵循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路线, 避免因轻民扰民、贪污腐败、矛盾激化引起的社会动荡, 赢得人民支持, 凝聚克服困难的力量,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要成功改革、创新社会管理同样需要坚持这一立场和宗旨。其四, 只有坚持人民立场, 才能有效破除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以权谋私, 有效保持党的纯洁性, 防止群体性腐败, 提高党的领导力。

三、尊重和发挥人的本质力量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哲学基础

从人的本质的层面讲, 愿意就是生产力。所以, 尊重和发挥人的本质力量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在被恩格斯称之为具有天才的世界观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 马克思又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前者, 马克思从本体论的意义上把人类与其他动物却别开来, 后者把作为个体的人区别开来;清晰阐明了二者的关系, 即因为人类的主客观相统一实践活动, 才会形成社会关系, 而个体人只有生活在社会关系中, 才会拥有人的自由自觉性;因为人具有自由自觉性, 所以社会关系才会不断被改善, 因为社会关系的不断优化又促进着人的潜能的发挥和人的本质的完善与发展。因此, 能动性、创造性和构建谐人际关系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 发挥人本质力量是为了由自在走向自为, 有封闭走向联系, 有隔阂冲突走向和谐。所以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不单是为了有效的社会控制和秩序, 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和满足不同层面群众的多样化需要, 促进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 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更有序地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合法权益和安全, 促进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向, 就是要创造条件化解矛盾, 促进社会公正与内在和谐社会关系建立与维系, 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民众参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更好地维护和实现人民合法权益。历史经验表明, 长期违背和压制人的本质力量, 是社会动荡的重要内因。所以, 要坚持在尊重人的本质力量的前提下, 来理解和实施社会管理创新。

(一) 实事求是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

每一种创新都是以实事求是为前提的, 有了实事求是即科学的精神, 才能认真研究和尊重作为区别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自身的运行规律;才能踏实研究我省省情, 主要矛盾, 人民需要等实际, 真实地面对问题, 不被教条框住, 不被人言所困, 不为困难所吓倒, 有的放矢的变革创新, 如同胡服骑射;才能掌握并运用社会发展规律, 开辟发挥社会自身的管理、服务和教育功能的路径, 加强不同社会管理主体的沟通与衔接, 在我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指引下, 结合地域文化、生产力水平, 制定适合我省实际和人民需要的管理规划, 有效创新社会管理理论、思路、方法和实践;才能赢得人民信任和支持, 激发民众能动性创造性, 凝聚人民力量和智慧。

(二) 发动群众, 勇于实践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条件

创新是在理论联系实际, 不断在学习、反思、总结、升华和解决新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完成的, 不是主观臆断、想象出来的, 没有反复实践, 就不会有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方式的成功创新;创新社会管理实践的主体是广大干部群众, 所以只有在实践中, 才能处理好社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依靠民众、教育民众、提到民众认知和觉悟水平, 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如抗日战争时期, 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 智勇的河北人民同仇敌忾, 创造性地发明了地道战、地雷战等战术方法, 有效地保护自己实力, 消灭敌人。

(三) 服务社会和人民, 维护社会和谐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

表现在, 第一, 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 充分发挥社会自身自我服务的功能;第二, 突出发挥行政机关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的不可替代性。社会本身永远不可能脱离它所依存的经济政治文化大环境, 其本身的管理的有效性范围具有有限性, 有些是社会自身无法自足的事情, 对此, 只有由国家行政机关, 或在行政性社会管理主动参与和支持下, 才能进行有效管理服务。第三突出不同社会管理主体的服务性和衔接性。管理主体可以不同, 但其立场应该是一样的, 就是社会管理的目的不仅仅为了控制社会, 更是为了服务社会和人民, 引导民众和社会向着更加公正、健康与和谐的方向发展, 进一步促进人的本质的完善和发展。为此, 要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主体、内容和方法, 建立不同社会管理主体之间相互衔接和相互补充的有机服务管理机制。通过创新社会管理, 解决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增强人们满意度和幸福感, 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民众投身社会建设, 服务社会的热情, 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 尊重民众的主人翁地位是实现基层自治管理的思想和政治前提

基层自治是基层群众对于事关自身利益的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在党的领导, 政府协调下, 在法律框架内参与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过程。随着社会化和民主化程度提高, 尊重民众的主人翁地位, 成为落实基层自治管理的思想和政治前提。首先, 我国现行宪法第一章, 第二条, 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了人们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我们党和政府以及任何管理主体必须尊重人民主人翁地位, 在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人民主人翁作用。其次, 经济体制的转型, 使社会结构、人口流动、生活环境等发生很大变化, 经济、社会事务纷繁复杂, 单靠国家机关和原有单位管理已经无法覆盖和满足人们权益保障和利益多元化的实际需要, 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当事人在内的多方协同管理, 需要发挥人民主人翁作用。其三, 河北文化中的包容特性, 成为实现基层自治的文化和心理基础, 有了心理和认知上的包容性, 社会主体才会彼此尊重, 才能协商、自治。其三, 广义的基层自治管理包括基层自主性管理和参与性管理, 在法律框架内, 民众自主决策和实策或有序参与与其利益相关的决策与实施等过程, 在民众有序协商参与和自主性管理中, 体现主人翁地位, 实现民主权利, 维护自身和社会利益, 为社会和谐与发展做贡献。为此, 应重视民众自治能力和有序参与能力的培养, 有序参与平台的搭建和有序参与环境的营造, 提高自我教育和服务能力, 只有自主性才能更好发挥其实践能动性, 体现人民性;只有人民性才能维护和提高管理者权威性。

四、以爱国爱家、服务互助, 诚信科学、求实创新、法治民主的精神是创新河北社会管理的价值共识和方向

爱国爱家是燕赵文化的传统, 也是凝聚一切力量的最基本的价值共识, 就像台湾老兵, 尽管他们与大陆在意识形态方面, 有诸多不同和分歧, 但当看到“四郎探母”时, 却与大多数大陆人有完全相同的家国眷恋情。

服务互助是社会管理的目的和精要, 社会管理坚持诚信科学和法治民主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与社会, 促进互助、助人自助与社会和谐。是爱国爱家的具体体现。

讲诚信不仅是燕赵文化的优良传统, 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管理的重要法则。事实告诉我们, 信守承诺, 诚信管理是提高社会管理效率地前提。没有诚信, 就不会有官民之间, 商人客户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即人与之间的相互信任, 就易有欺诈与摩擦, 难以达成共识或拖延达成共识的时间, 增加各方交往沟通成本, 造成不守信用带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损失和风险。讲科学, 就要认真研究现在社会管理特点、规律和需要, 深化对社会管理本质和规律的认知, 明确社会管理的目的和目标, 注重将最先进的科技手段运用到社会沟通、管理和服务上, 根据社会发展特点、规律、具体省情和客观实际, 创新社会管理主体、内容、方法和体制机制, 促进社会管理效率提高和目的的实现。

求实创新,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 会出现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 要实事求是地研究分析和面对, 在坚持为了人民和服务人民这一正确方向的前提下, 创造性地寻求和开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民主的精神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 体现为民众对整个政治过程的知情和有序参与, 以及管理者对民众的主人翁地位与合法有序参与的尊重和支持;法治精神就是依法办事的精神。社会管理要依法进行, 要根据我国宪法律精神, 构建较为完善的社会管理法律体系, 明确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社会管理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培养管理主体的法律信仰, 依法管理和民主管理的素养, 培养民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 通过有序民主参与的途径, 发挥各部门、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提高其自律性。这样社会管理才能把服从性和尊重人民自主性、创造性结合起来, 把管理合法性与服务性结合, 把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有序参与管理结合起来。

摘要:燕赵文化为创新河北社会管理, 提高河北社会管理水平, 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和启示, 我们要寻找、认识、整合我省文化优势资源, 从现实需要和燕赵历史文化积淀中寻找创新管理的力量, 进一步明确创新河北社会管理的方向。

关键词:燕赵文化,河北,社会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9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96

燕赵文化 第9篇

一、广阔燕赵的地域范围

“‘燕赵诗风’中‘燕赵’是个定语, 说明它与燕赵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是燕赵大地独特的格调。”2“燕赵”是一个历史区域, 用现在的行政区不能准确定位。顾名思义, 燕赵之地大体是以战国时期燕、赵两国的疆域为主要组成部分, 还包括夹在其中的中山国。在汉代, 燕国统归幽州, 因此又称为“幽燕”;赵地属于冀州, 现在河北省又简称为“冀”。大致来看, 燕赵大地北控长城、南至黄河、西靠太行、东临渤海。

二、独特的燕赵文化精神

燕赵地区北边与游牧民族交接, 南部又沟通中原汉民族。“处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冲突和融合的最前沿”3。二者的碰撞和交融成为独特文化精神形成的推动力。随着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 燕赵人在生活方式和思想性格上具有明显的鲜卑化倾向。草原游牧民族的擅长齐射、尚武崇侠、狂傲不羁、张扬进取的阳刚豪迈深深渗入了他们的性情之中。同时, 随着统治者以儒学之道治国, 他们也接受着农耕文化下产生的儒文化的熏陶。荀子、董仲舒都是燕赵大地上生长的儒学大家。因此, 在“豪侠慷慨”的基础上, 燕赵文化又延伸出“质朴尚实”的气质, 产生了儒雅敦厚的燕赵人形象。唐代诗人韦应物也在《送崔押衙相州·顷任内黄令》中这样赞美燕赵志士:“礼乐儒家子, 英豪燕赵风”。

三、游牧战乱中的豪侠诗风

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 又称韩昌黎, 便是因为他的祖籍是河北昌黎。他曾作《送董邵南序》, 其中写到“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游牧生活培养了诗人的气质, 燕赵志士骨子里更多透露着一丝粗犷和果敢。处于兵家必争之地, 人们便多了一分敢作敢为、先于天下的豪迈气质。司马迁所描述的“慷慨悲歌、尚侠任气”4成为燕赵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它构成了唐代诗风的底色。咏侠诗和边塞诗成为唐代燕赵诗风的典型表现。

唐代燕赵诗人的咏侠诗多歌颂侠客行侠仗义、舍生取义、心胸磊落的精神。李白有“赵客缦胡缨,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之句, 这首《侠客行》展现的就是燕赵侠客的侠义之风。晚唐时期工于五言的苦吟诗人贾岛也是豪气纵横的燕赵人, 他的《剑客》是咏侠诗的经典, 写道“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他寄情于剑, 气宇轩昂, 简短几句却极具力度, 抒发内心的潇洒豪情。“盛唐的诗人们……对于歌咏民族战争, 特别感到兴趣, 不论哪一个作家, 至少也得吟几首出塞诗……他们都以‘出塞曲’为主题, ‘出塞曲’在当时诗坛上占着极重要的位置。在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看来, 可称‘出塞曲’为唐代民族诗歌的结晶品。”5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言, 边塞诗是唐诗中的“结晶品”, 而燕赵精神为唐代边塞诗注入了重要的灵魂内涵。唐代边塞诗成就最高的是燕赵诗人高适, 粗犷豪迈的性情使得他的诗句顿挫跌宕, 气贯长虹。他在燕赵大地的养育中沉淀、完成了大量的边塞诗, 如《燕歌行》《别董大》《别韦参军》《塞下曲》《蓟门行五首》等。豪侠诗风在其中展现地淋漓尽致。

四、儒家影响下的质朴格调

燕赵地区自汉代开始崇尚儒学, 受到儒家文化忠实正义、仁治德政、忧国忧民的思想内涵的熏陶, 形成了古朴醇厚的民风。虽然唐代文坛以浪漫主义为主流气氛, 但是粗犷的燕赵人依旧保持一身正气, 发扬务实的精神。正如上文提到的, 燕赵文化延伸出了“质朴尚实”的诗风。

燕赵之士, 皆守信重义之士, 他们敦厚老实, 重义轻利。初唐名将魏征, 河北巨鹿人, 是“重信义, 轻功名”的模范。在早期《述志》诗中用了“季布一诺”的典故, 说明了“言必信, 行必果”的重要性。魏征的诗风刚正, 大气凛然, 一扫柔媚之态。他的一首《述怀》将北方的浑朴的气势注入南朝的绮丽之中, 气势宏阔, 立意高远。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价该诗云:“气骨高古, 变从前纤靡之习, 盛唐风格, 发源于此。”6他提倡改革流丽文风, 在诗中流露着质朴的正义感。同时, 燕赵诗人也都是爱国之士, 关心百姓疾苦, 极具同情心与忧患意识。在盛唐诗人中, 高适不仅长于边塞诗的豪迈, 在其中也崇尚实用意义, 为人民说话。《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中一首这样写道:“朝从北岸来, 泊船南河浒。试共野人言, 深觉农夫苦。去秋虽薄熟, 今夏犹未雨。耕耘日勤劳, 租税兼舄卤。”真实反映了广大农民在赋税、徭役和自然灾害的重压之下, 终年劳苦, 却颗粒无收, 颠沛流离的种种不幸。唐代诗人刘言史, 邯郸人 (今处河北省) , 擅长叙事诗。他的一首《苦妇词》极尽描写黎民被虐的惨象, “必当负严法, 岂有胎孕篇。游畋复释麛, 羔兔尚免鹯”写骄横官吏对孕妇仍要滥用刑法, 泯灭人性, 还不如猎人与鹯鸟。语言质朴犀利, 为民伸冤。

总之, 燕赵的独特地域带来了牧文化与农文化的交融, 侠儒相生, 豪实互持, 对唐代诗风产生了举重若轻的作用。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燕赵大地上的仁人志士谱写着一曲曲慷慨嘹亮的乐章, 成为唐代诗歌发展的动力之源。

摘要:由于燕赵独特的地理位置,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相互交融。战乱纷争与儒家统治下, 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浸染着诗人的品格性情, 对唐代燕赵诗人的诗风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千古悠悠燕赵侠风, 其豪侠慷慨的诗风突出表现在咏侠诗和边塞诗中, 为唐诗风骨注入血肉;敦厚正直燕赵儒子, 关注现世, 关心民生。其凛然正气的笔端流出质朴尚实的诗风。

关键词:燕赵大地,地域文化,唐代诗风,影响因素

注释

11.刘勰.文心雕龙[M].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8.

22 .夏传才.论燕赵诗风[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年5月.

33 .韩成武, 赵林涛, 韩梦泽.燕赵文化精神与唐代燕赵诗人、唐诗风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年11月.

44 .司马迁.二十五史·史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55 .宗白华.美学散步·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关爱母亲健康燕赵行 第10篇

本次活动将启动300万元费用切实解决基层妇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女性的健康质量,增强女性的健康教育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让更多的妇女了解宫颈疾病的预防。

[活动日期]

自2006年3月1日起至2008年2月结束。

[普查对象:]

20-70岁女性。

[普查项目:]

妇科常见检查、真彩阴道镜检查、B超检查及省内首家引进TLT宫颈细胞学检测。

[普查方式:]

医院接诊和“母亲健康快车”下乡(社区)普查相结合。

[普查顺序:]

到各级妇联或东方中西医结合医院领取“万名妇女宫颈疾病免费普查预约卡”或电话联系报名——拨打东方中西医结合医院电话0311-85516666预约普查时间—按预约时间到东方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普查——取(寄)普查结果和医生建议。“母亲健康快车”普查由当地妇联预约集体普查。

[普查时间及注意事项:]

燕赵文化 第11篇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燕赵,传统文化,传承,对策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提出京津冀区域合作到到2015年4月30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同时,北京与津冀在交通、产业、金融资本、人才教育和信息等方面的资源融和,将形成共赢发展的战略支撑体系,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为周边地域的发展提供沃土。

京津冀地域毗邻,燕赵传统文化一脉相传,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根”在当代商品经济时代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如何更好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和谐人文环境,这是本论文要着重研究的。

燕赵文化的界定与主要特征。“燕赵”起源于距今2200多年的春秋时代,据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地理著作《禹贡》记载,“燕赵”在古时属冀州之地,春秋时为燕、晋诸国,战国时为燕、赵、中山以及魏、齐等国。燕赵大地北控长城,南界黄河,西倚太行,东临渤海。涵盖今天的京、津、冀地区。燕赵文化最早出自唐代韩愈《送董邵南序》:“自古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慷慨悲歌,是燕文化与赵文化共同的、主导的精神,其内涵又包括雄强豪放、刚烈奋发、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等属于人性的阳刚之美的内容。燕赵文化是在燕赵大地的历史传承中自然形成的,它是一种客观在,必然会体现于燕赵人民的历史与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诸如思想、观念、道德、风尚、吏治、民情等等方面,也贯注在这块土地上的文学、艺术以及建筑、技术之中。

近年来,我省多次组织关于河北文化的专题研讨,但基本上是对燕赵文化历史考证和现象研究多,本质和综合性研究少,很少系统地研究探讨燕赵文化的成因、特征及其继承和发展,因而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没有得到很好的统一,也一直没能形成与时俱进、共同认可的文化主体和文化精神。前几年,曾提炼出了“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近几年,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王书利在《三冀文化”当成为河北主流文化一关于准确定位河北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建议》中把燕赵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八个字:和谐、忠诚、慷慨、开放。和谐就是融洽和睦,团结协作;忠诚就是指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对朋友等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慷慨就是充满正气,性格豪爽,情绪激昂,乐善好施不吝啬;开放就是学习借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以上对燕赵传统文化主要特征的研究和概括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值得我们借鉴。燕赵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毕竟产生于农业经济的土壤,精华糟粕同生共存。对现在的商品经济有不适应的成分存在,在改造不良作用的成分与商品经济互动发展方面要加大研究力度,融合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平等、自由、契约、等价交换等理念,与时俱进,挖掘精华,弃其糟粕。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在得以传承的同时又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除了对优秀燕赵传统文化凝练与时代接轨的研究不够充分以外,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产业链尚未形成,这也是燕赵传统文化在传承发展方面需要加大力度研究的。下面以保定市为例,谈谈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一些思路做法。

保定有看优厚的地缘优势,又化底蕴深厚。大然的地理优势就是距离首都北京和天津比较近,保定和北京相距140公里,和天津相距145公里,距离河北省省会石家庄125公里。因此保定要在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的基础上,依托保定历史文化优势,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建设现代城市文明。这几年,保定市政府要秉持整体化、特色化的理念指导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产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协调各区县独有品牌,明确定位,大力支持曲阳石雕、安新苇编、易水砚、定瓷等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引导文化产业规模化布局、集约化发展;重视保定体育特色,积极开展游泳、篮球、空竹等体育产业积极承办各类赛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如安新高跷、定州龙灯、顺平桃木剑等,充分挖掘多种艺术资源,借助保定深厚文化底蕴与地方实际,有规划的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集群和聚集区。

综合以上分析,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形势,对于燕赵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一、政府要转变观念,要树立文化产业意识,优化顶层设计,确立优秀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新格局。要树立优秀文化产品不仅是一种精神产品,也是一种特殊商品的观念,文化不仅能盘活经济,增加经济效益,激活经济链条,还可有效提升该区域文化品位,提升该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要优化投资方式,在投资方面要积极吸纳社会投资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注重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多层次的投资体系,进行广泛的深度的融资。

二、深度挖掘历史凝聚优秀的燕赵文化,利用文化的深层底蕴及厚重感开发富有创意的文化产品,积极倡导文化产业化的精品主题。同时,要下大力气调整文化产业化结构,走集约型的经营模式。

三、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交流,加速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应充分利用京津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消费等各种资源优势,强化文化产业的区位优势,对燕赵文化资源进行传统开发的基础上,应结合现代科技成果和关注社会需求,提升其商业价值,形成新的特色和增长点。

四、发挥高校培养文化传播人才与文化传承功能。文化企业应充分认识到高校的优势,加大对高校文化传播活动的支持和投入,高校在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同时应积极参与到河北省“文化强省”的建设中来,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底蕴,为地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作出贡献。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开放的姿态接受地方大众文化,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同时抵制不良思想和思潮的侵蚀,选择性批判性地整合接纳吸收地域文化中的合理部分,剔除其糟粕,形成高雅积极健康的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层次的校园文化。同时,校园文化具有导向、辐射等作用,又能引领地域文化的前进方向。高校应该长期重视地域文化资源的传承发展,地方高校大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责任和义务。

五、创新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方式。信息时代下,网络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目前这方面还显得薄弱,因此,以网络为平台保存、传承传统文化,通过网游、动漫等多种形式传播燕赵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六、加强农村文化传承方面的支持与引导。燕赵文化所在的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历史文化遗产占很大比例。政府应从政策到资金方面加大支持推动与引导的力度,科学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休闲旅游业,促进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使文化的传承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叶茂章.网络时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上一篇:图形处理系统论文下一篇:注重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