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合理运用范文

2024-09-04

资源合理运用范文(精选12篇)

资源合理运用 第1篇

解读教材通常分四步:第一, 文本究竟说了什么;第二, 文本想要说什么;第三, 文本能够说什么;第四, 文本应该说什么。中学生阅读教材由于语词障碍较少, 往往自以为已经读懂了文章, 教师的工作就要引领学生探索似懂非懂的问题, 理解貌似浅显的语句, 在对教材深层次的阅读中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乐趣, 这也是教师运用教材资源、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

一、关注注解, 正确解读教材

教师如果匆匆阅读教材就忙着找资料、上网搜教案, 一定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其实教材本身也提供着资源, 比如注解与插图。研读教材时如果能充分运用教材编辑者给予的这些资料, 也能为师生正确解读教材提供帮手。

例如《登泰山记》, 大部分教学参考资料都将其定位为:描绘了泰山顶上所见的壮丽雄浑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可是写泰山日出优秀的文章还有很多, 更不要说赞美祖国山河的典范文本了, 那么编选《登泰山记》作为课文有何意义?在教学中, 笔者在疏理文章脉络、读通文章字句后, 引导学生关注文后几个日期时间的注释: (1) 丁未; (2) 戊申; (3) 晦。这样学生自己就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姚鼐会冒着风雪历时一个月, 在除夕这天登泰山?”试想, 在新的一年, 站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泰山之巅, 观旭日东升, 定是一种非比寻常的心境。若再联系写作此文的背景资料:作者时年43岁, 从京师辞官归隐。辞官而无愠色, 登高而望远。这就绝非热爱祖国山河这么简单了, 而更多的显现为面对得失荣辱旷达超然的胸襟。在几个文后注解的帮助下, 学生得到了与先前不一样的解读, 更感受到了文本背后作者的思想, 由此可见, 由注解引发的问题对于解读文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语言资源, 合理加工教材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恐怕离不开对语言的品味, 教师要让学生读出语言深处的美。语文新课标有这样的概括:“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理清思路, 理解主要内容, 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中的意义和作用。”教学的有效性除了选择恰当的方法, 教学内容的选择更是不容忽视的重点。教师除了要带领学生感知文章写了什么, 还要让学生思考为何这样写。同时, 教师还必须思考以一种怎样的方式让课文内部的有效资源和学生互动起来, 从而让学生摸索语言规律, 获得言语智慧, 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在品味语言方面, 除了寻找到文眼即关键字词来正确解读课文, 还可以运用漏词、改词等方法, 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课文语言运用的妙处。

如《秦俑漫笔》, 篇幅不长, 文字浅显。初读之后, 多数学生已经能理顺文章结构, 概括文章主题了。如果教师不重视对文本内部有效资源的开发, 和学生的认识保持在一个层面上, 文本的学与不学、读与不读也就没了区别。文本内部的有效资源在哪里?在内容的层面上可以进行引申, 在语言的层面上有无可以借鉴的方面呢?带着这样的思考, 一位教师在大声朗读中发现文中描写秦俑的短句较多, 读来铿锵有力, 准确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于是教师选择了文中的原句:“射士, 右膝跪地, 左膝弯曲, 双手在右侧作持弓状, 身稍侧转, 直观前方。”将其改编为长句:“武士俑当中有射士, 他的右膝跪在地上, 左膝弯曲着, 他双手在右侧作持弓状, 并且他的身体是稍微侧转并且直观前方的。”然后请学生大声地读, 并且比较朗读的感受。这样让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重读了文章, 在字里行间有所发现, 从而感知文本是“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 (用短句) ”而不“那样写 (用长句) ”。教师对看似平常的文字进行了很好的挖掘与合理加工, 让学生体会到: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是为不同的情感表达服务的。

三、用好“空白”资源, 鼓励个性解读

文本很多时候会为阅读者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 这是读者在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 激活读者的思维, 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 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进行有个性的理解。教师完全可以运用这方面的学习资源, 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小说与记人叙事的散文常有意犹未尽的结尾, 开发这些小说资源, 让学生续写或者改写结局, 然后交流比较, 这样, 课文会从书上走进学生的心里。一些经典篇目, 可以利用作者有意无意留下的“空白”, 让学生联系文中内容, 发挥想象力进行续写。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回来了……”;鲁迅的《故乡》“二十年后宏儿与水生再次相逢……”;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无数的窃窃私语传入皇帝的耳朵, 好不容易坚持到游行结束, 回到皇宫, 他会怎么办呢”;等等。学生在续写的过程中, 必然会添注自己的理解, 并与文本进行对话。西方一位著名的神学解释学家H.奥特说, 在诗歌和艺术中, 存在着一种“创造性的空”。而对这种“创造性的空”的理解和填补, 往往是一种生命体验与阅读感受的契合。

如苏雪林的写景散文《溪水》, 该文文笔优美, 作者想象新奇, 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秋天的景色。在作者笔下, 溪水是活泼的少女, 红叶是一个淘气的男孩, 红叶落入水中, 溪水带着树叶流动。在作者眼里是少女在“恶作剧”, 以此体现了溪水之活泼、红叶之可爱, 为让学生加深理解, 一教师有意在此环节留白, 让学生借助自己的想象思考:溪水在流淌, 红叶落入水中, 卷入漩涡, 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并为之设计两者对白。学生兴趣大增, 溪水与红叶之间的对话惟妙惟肖, 很好地刻画出二者的性格, 下面是学生习作之一:

莫名地跌入溪水的小红叶余惊未定又被溪水推搡着到了漩涡之中。

小红叶竭力挣脱, 原本泛红的树叶更红了:“溪水姐姐, 你这是干什么呢?”

“呵呵呵, 别怕别怕, 我和你闹着玩呢!”轻柔的溪水转动着, 漩涡时而大时而小。

迷失了方向的小红叶, 跟着漩涡转了起来, 涡儿越来越小, 速度越来越快, 小红叶快湿透了, 灿灿的红变得透亮起来。“溪水姐姐, 我好晕好晕……到底怎么了?我要回家, 回家!”

“淘气鬼, 为什么不听妈妈的话自己跑出来呀?”溪水放慢了速度, 可依旧不停地打着转儿。

“我错了, 错了, 我要出去, 回……回……家……家……”小红叶的身子越来越湿了, 透亮的红又成了湿透的暗红, 溪水、泪水打湿了自己的身子。

溪水, 笑嘻嘻地松了手, “以后要乖, 不然姐姐就陪你玩这个游戏!”

晕晕的小红叶被平缓的溪水一路承着, 回了家。而溪水, 依旧欢奔着前进!

从学生的习作中, 我们能够感悟到课文中溪水与红叶的可爱, 能够体验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远教资源 第2篇

随着远程教育资源站点在农村中小学校的普及,远程教育如一缕春风,吹醒了小学语文教师,大家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远程教育如一池活水,使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更加灵活;远程教育如催化剂,使小学生的素质快速提高。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自从普及远程教育以来,坚持使用现代远程教育,受益匪浅。下面,我将把使用现代远程教育的情况与其中的思考谈一谈,与从事语文教学的同仁们共同探索怎样更好地利用远程教育上好语文课。

一、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教学参考资源进行备课,辅助教学 从现代教育形势来看,教师脑中以及手中的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远程教育给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就不再是信息源。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参与者和导航者。学生知识的获得不再主要靠教师讲授,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讲人,而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导者。在农村学校为教师们提供的教学资源都是以“教学参考书”或者“教案”为主,教师的思路不能打开,只能采取原有的方法去教孩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受到局限而不能大胆地尝试语文教学的改革。但是远教资源中的“教学参考”资源,打破了教学参考书的局限性和有限性,还能帮助教师走出教学的陈旧圈子,大胆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革新,教给学生实用的语文知识。同时,远教资源中的课文背景、作者情况、图片资料、课件等丰富的辅助资料,减少了教师在备课中繁琐的资料查找过程,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时间。

二、运用远教资源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启迪学生创新思维,自主探究,让学生素质快速提高。

1、直接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是一种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实用价值高的直观性教学。如学习《北京亮起来了》,我们这儿的孩子甚至教师去过北京的都很少,更别说见过迷人的北京的夜景。要教学的话就很有难度,我便直接在远教资源中去下载课件向学生提供北京夜景中的各种图片,这样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有了真切感受,帮助学生深切理解课文所描述的内容,这堂课很容易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2、充分利用远程资源合理的教学设计,恰到好处的教法,新颖的环节与提问艺术,从而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形成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优化语文课堂,让学生乐学、好学、爱学。如在教学《蜜蜂引路》一课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列宁认真观察路边的蜜蜂从而找到养蜂人的家的这一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精神,同学们还兴致勃勃地画出了列宁行走的路线。我把同学们的答案用课件展示出来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

我还曾记得在教学《捞铁牛》一课时,我担心学生不能通过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体会怀丙捞铁牛的过程,我就在远教资源中找到了课件,演示了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巧妙地捞起沉在黄河中的铁牛的过程,使学生由衷地感受到怀丙和尚不愧是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索精神。学习中,学生指出了怀丙和尚的做法中有不合理的地方,认为这样做不但费事,还很有可能将河道阻塞。我让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他们兴致勃勃,自由讨论,纷纷为怀丙和尚出谋划策,找到了更完善的捞铁牛的方法:“准备四只相同的大木船,两只先装满泥沙划到沉铁牛的地方,架好架子,扣住铁牛,另两只空船分别靠在旁边,让水手们把泥沙铲到空船上,这样原先装泥沙的船慢慢浮起,铁牛就被捞起。原先的空船此时装满了泥沙,再用这两只船搭架子、扣铁牛,等前两只船把铁牛送到岸边划回来,再分别靠在这两只船的边上……这样流水作业既可以少花一半时间捞起八只铁牛,又可以不将泥沙铲入黄河,保持河道的畅通”这时候,我把学生想出的好办法输入电脑演示出来,学生的创新成果得到及时反馈。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更增添了自主探究的劲头。

又如,在引导学生看图写话时,我发现一幅图很难让学生打开思路,我便在电脑上设计一些动画形式的课件展示图画以外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后,说一说,再动笔写一写,这时学生就不会感觉无从下笔了。这些一流的教育教学资源,既让我们的学生享受到了高品质的教育,更使我们的学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真是帮了教师,活了课堂。

三、运用远教资源在课堂中创设审美氛围

如何创设良好的审美氛围,使学生和教师一起,完成从教学关系向审美关系的转化和升华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呢?笔者作了一些尝试,利用远教资源,如课文朗读资料,教师和学生一起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用读怡情,从而感受作品的美,获得良好的效果。如教学诗歌《草》时,先让学生听名家朗读,然后分析诗意,理解“离离”一词,学生很难从字面上领会它的意思。我把课件打开,让学生欣赏原野上茂盛的小草,借以我在一旁的解说,学生很快就明白了“离离”一词原来是讲小草茂盛的样子。通过展现小草从生长到枯萎这一动画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了小草那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不屈不挠的高尚品格,从而更好地理解了全文。还有教学《欢庆》一课时,我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去读、去欣赏、去领会、渐入佳境。使学生们悟出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还悟出了每个中国人都应有爱国情怀,每个中国人都应为十月一日这一神圣的节日而庆贺。在语文课教学中,我还选取了全国人民欢庆国庆的影视、音乐选段,根据情况穿插于教学活动中,达到渲染课堂审美气氛的作用。教材中许多诗歌都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资源合理运用 第3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

一、片段摘录

片段1:

师:哪些同学会画圆?(了解学生画圆的经验,很多学生举手)

师:你能在纸片上画出地球美丽的形状吗?

生:能。

师: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画圆的经验?

生:我会用圆规画圆,把有针的脚固定旋转一周,就得到一个圆。

生:……

片段2:

师:大家能用圆规在准备的纸片上画出一个圆吗?(学生动手画圆,展示互评)

片段3:

师:你们能在纸上画一个比第一个圆较小的圆和小得多的圆吗?为什么?(学生先动手画圆,再讨论)

师总结:大家都说得很有道理,圆的大小是由半径决定的。

师:你们能在纸片上的不同位置画出几个一样大的圆吗?为什么?(学生操作、展示并讨论)

师总结:通过动手实验发现,圆的位置是由圆心决定的。

片段4:

师:请同学们用剪刀把你画在纸上的圆剪下来,摸一摸它的边沿,看看是直的还是弯的?谈谈你的感受(学生用事先准备的剪刀剪圆,剪后再摸一摸)

生1:圆的边缘是弯的。

生2:圆是一条封闭的曲线。

师:请同学们把剪下的圆对折很多次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1: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生2: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中心相交。

师:这些折痕我们把它叫做“直径”,折痕相交的那一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心”。

片段5:

师:谁能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生:镜子、碗、篮圈。

师:谁能举例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运用了圆的特征?

生1:车轮。

生2:圆形花坛。

生3:在平地上许多人围在一起看一个人表演,站成一个圆形。

……

二、案例反思

新课程改革是春风,是兴奋剂,是及时雨,更是一次教育革命,它要求全社会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打开沉寂的“课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课改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要求。说直白一点,就是要求我们与时代同步,与生活同行,将一切人类文明和生活点滴均作为我们的课程资源。而农村经济水平的长期滞后缓慢发展,很显然难以与城市相比。比如在校园设施、音像资料与信息技术等方面应该说只是起步,很难推广与运用,可以说大多农村数学教师面对新课改一脸茫然。他们不是不想利用,而是不能利用。难以想象如果我们的新课改恢复到以前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会是怎样一种尴尬?当然,社会总是在进步,教育资源也肯定会有平衡共享之时,农村教师应该静下心来,努力工作,开拓创新,积极发掘选择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圆的认识》这堂课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实用理念,如果说课堂是一则“小品”,那么合理、有效地运用农村现有资源来充实课堂,使我们的课堂远离花哨,充满生活的实在,最终农村数学课堂教学也必会出“精品”。

资源合理运用 第4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传统文化,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方面具有综合性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国学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富有无穷的魅力,能够使人类文明和社会更加进步,它的更大魅力在于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的灵魂和品质。在中职学校开展国学教育活动,正确地运用到语文课本中,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强大功能,用文化来宣传和教育学生。

一、国学教育的内涵及必要性

首先对国学的内涵进行科学的界定,国学原本是古代教育机构的称谓,是中国古代最高的学府,国学作为思想学术概念使用开始于西学东渐之后,是与西学相对应的概念,也称之为“中学”。国学教育定为传承中华文明思想和文化,培养民族的精神,国学是具有中国特色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国学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开展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把国学教育运用到语文课本中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华文化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语文水平,帮助中职生培养理想的人生目标,提高修养道德,对今后进入社会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雅的人文精神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高职生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如今高职生的文化教育重点是面向高职生的整体素质,职业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创造技术人才的重担,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来塑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实现对心灵的塑造。在对中职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曲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在喜庆的日子里放烟花爆竹,也有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就是中国的一些古董,而且这些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冷漠。不知道其中传统节日的来历,无视这些节日的存在,甚至对一些西方传统节日特别跟风。孔子四科中德行排在第一位,其中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必须要德育为先,但是纵观现如今的中职学生,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美德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欠缺,这些学生也懂得其中的道理,但是真正做起来就难了。中职学校在扩大招生和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其他文化知识的传授,很多教师只顾着升学率和就业率的提高,认为一些与专业知识不相关的诗歌和古诗,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详细地讲解,其实良好的文化一旦脱离了学生主体,也就失去了它作为文化的魅力。

三、中职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

国学最根本的是思想,是中国一体化的和谐文化,是贯穿中国历史进程的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等为核心的八大思想道德。职业学校中的一些学生认为只要知识和能力丰富了,就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竞争。其实不然,步入社会,不仅需要中职生很强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的是高尚的道德品质。中职学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地。那么我们在教育中利用国学中的琴棋书画陶冶学生的情操,修身养性,能够化导学生的内心。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等人生哲学和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去树立崇高的理想,如何表达合理的原则,如何去锻炼坚强的意志,为今后进入社会做好铺垫,学生在接受国学教育中人文素质也相应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中职学生中实行国学教育不是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应该从国学的无限魅力中吸取更多的灵魂和品质。

职业学校应该把中职生的教育与育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将国学普及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利用广播、学报、校刊和网站来推广国学教育活动,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举行各种相关的艺术活动,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国学文化的内涵,让他们在顺应西方文化的同时感受到与之相比毫不逊色的中国优秀文化,使中职学生得到更好的道德教育,弘扬国学,推动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晓丹.加强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0).

合理运用媒体进行教学 第5篇

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电化教学。分别在复习、新授、巩固这三个教学环节上,运用电化教学,突破重点、突破难点。

众所周知:幻灯作为一种视觉媒体,比较直观。在教学中,我通常结合每课的对话内容自制幻灯片。教学26个字母的同时,从归纳字母读音入手,开始逐步接触音标;讲清字母和音标的区别,讲解一些简单的发音要领;结合所学的单词,对其音标进行分解,或单因素拼读,或留头去尾;使学生初步分清开、闭音节和长、短音;教学过程中随时总结各种读音规则以及字母组合、重读、连续、浊化、失去爆破等有关知识。利用幻灯片给出相应的图片。

英语课中合理地运用这些电化媒体进行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是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合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语文教学 第6篇

一、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这是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第一要素。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给学生以新、美、奇的艺术感受,特别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学生的年龄小,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不够,不能完全地理解这些课文的内容,更无法深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只靠教师的一张嘴和一支粉笔教学,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一头雾水,在思想和感情上达不到共鸣。远程教育资源中生动有趣的游戏、图文并茂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当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兴趣、一种需求,语文教学将是一件快乐而有趣的活动。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我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把大海和海岛的美丽风光及“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浓厚,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教学《鸟的天堂》时,我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用课件展示大榕树的枝繁叶茂、鸟儿婉转的鸣叫,带给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享受,让学生感受鸟的天堂,增强学习兴趣。

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远程教育资源具有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图片、背景音乐等素材创设出符合语文教学要求的情境,积极营造语文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如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查找与课文联系密切的内容与材料,深入体会课文中不同角色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在表演前和表演时就会尽量地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加进去,创造力、想象力都能发挥出来。通过这样的表演,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减轻了负担,学习的主体性也体现了出来。当学生不仅仅是一个读者,而是一个创造者时,就能独立地完成教学任务,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想远程教育资源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运用,从根本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在课前精心准备,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出精彩的CAI课件,通过操作简单,集图、音、色等为一体的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以往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讲评作文往往令老师大伤脑筋。教师要将有代表性的文章、段落在课堂上一一朗读给学生听,但是教师乏味的朗读,往往使台下的学生昏昏欲睡。教师在课前可做好精心准备,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将有代表性的段落、句子输入电脑,配上悦耳动听的音乐,在精彩处用红色的字体显示,在不当之处用闪烁的方式显示,并实时进行增、删、变、换等批改,扩大交流的范围,及时沟通思想。

四、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扩大教学容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受教学资源缺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大量的课堂时间常常被很多与课堂教学内容无直接联系的事情占用。用粉笔抄写板书,用简陋的教具演示教学内容耗费的时间太长。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预设性能好的特点,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加课堂的密度,使课堂实现声、色、形、态的大融合。课堂教学的容量扩大,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给学生传递了最多的信息,学生掌握的知识多了,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高。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结合远程教育资源丰富的特点,有效利用远程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资源合理运用 第7篇

关键词:水价,价格杠杆,节水

【文章摘要】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 是市场配置资源最重要的信号, 也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社会进步和发展都与水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严重缺水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价格杠杆——国家通过一定的政策和措施促使市场价格发生变化, 来引导和控制国民经济运行的手段。本文以水价为研究对象, 利用经济学中价格杠杆作用来阐述其与节水的关系。

地球上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并非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悠悠岁月, 聪明的祖先在和水相伴中学会了治水、用水、节水。保护水如同保护生命, 人与水和谐相处, 构成了美好的大自然生态环境壮观景象。

但是, 随着时代变迁, 全球气候变暖, 冰山日趋溶化, 水源消耗加大, 严重缺水已成为世界上不可避免的现实。

党中央、国务院高屋建瓴, 确立了科学发展观, 制定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等一系列战略方针政策, 绘就出建设节水型社会宏伟蓝图, 一场轰轰烈烈地节约用水活动在神州大地展开。

水是不可替代的生命之源, 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作为商品的自来水,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 才能充分体现水资源的稀缺性, 并通过价格杠杆作用促进节约用水。

一、科学、合理的水价是促进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 由于政府按照福利事业管理模式来管理水价, 执行低水价政策, 水价不能起到调节水市场供求矛盾作用, 导致水价低于实际成本, 供水企业连年亏损, 一方面影响了供水企业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水价偏低, 用户感受不到水资源的紧缺, 导致用户的节水观念淡薄, 出现穷水富用, 造成用水过程中的大量浪费和城市污水大量排放, 使水资源紧缺趋势更加严峻,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整体利益受到损害。据我县自来水公司统计, 水价每提高一元钱, 用水量下降近10%。因此, 为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 应加快水价改革、逐步调整水价, 使之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城市供水企业的发展。

二、科学、合理的水价能够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自动调节水资源供需关系, 缓解水资源的供求矛盾

水价作为经济杠杆, 是水的经济价值的体现, 对水资源的供需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的城市供水价格主要是从供水企业的角度, 以成本补偿为基本的定价原则。作为商品的自来水, 价格背离价值, 既不符合商品定价要求, 也违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原则, 因此有必要遵循价值规律进行水价改革。但同时水价改革必须建立起根据市场供求、成本变化、不同用水阶层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工业节水水平等及时调整的水价形成机制, 否则, 就会陷入水价不合理状态, 起不到积极的调节作用。把水价调整纳入各级政府物价计划, 因地制宜地推行季节性水价、阶梯性水价, 实行分质供水, 优水优价。水价调整的原则是逐步使居民生活用水保本微利, 单位企业用水合理计价, 以增加供水产业的活力和推动节水工作深入发展。实施非居民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收费制和生活用水阶梯累进加价收费制度, 完善污水排放收费制度, 建立稳定的节水技术改造发展基金以增加节水投入。通过这一系列的经济手段, 可有效调节水资源供需平衡, 遏制水资源浪费, 促进污水减量排放, 推动合理用水。

三、科学、合理的水价, 能够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合理的水价格能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保护、节约起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 而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主要手段则是价格杠杆。据专家测算, 当水价占家庭收入比例超过1%的时候, 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而我国目前的这一比例远低于1%。企事业单位也是如此, 水价 (包括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 只是占到生产成本和经费开支的很小一部分, 难以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 也直接影响了各单位建设节水设施、利用节水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的积极性。只有通过改革, 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让水价真正、全面地反映水资源的紧缺程度, 反映水资源的供求关系, 才能引导人们自觉调整用水数量和产品结构, 促进水产业的发展, 把有限的水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和效率最高的环节, 从而实现水资源在全社会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四、科学、合理的水价, 是营造节水产品发展空间和建立良性节水机制的基础条件

完善相关节水措施, 创建节水长效机制, 通过水价改革能有力地促进节约用水和污水再生利用。可以刺激一些工业用户寻求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来降低用水量, 鼓励人们采用节水器具和技术, 促进节约用水。通过开发利用“城市第二水资源”即建立污水处理厂, 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铺设中水管网, 合理制定中水价格, 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

资源合理运用 第8篇

一、重组结构, 增强习题的实效性

【题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3页练习八。

1.306÷3 360÷3 680÷4

608÷4 517÷5 403÷8

262÷6 564÷7

2.700÷7 7200÷9 4000÷8

880÷4 600÷2 5400÷6

550÷5 390÷3

关于计算的练习课是比较难上的, 因为大量的计算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 从而丧失学习兴趣。一位老师执教这节“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练习课时, 先复习了除法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然后按照课本的习题按部就班地练习。从学生的练习反馈可以看出, 对于除法计算, 学生基本没有障碍。应该说这是一节比较朴实的家常课, 可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计算的练习课怎样上才能使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书上大量的习题又该如何处理?计算课教学在锻炼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又怎样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带着这些思考, 针对学生平时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再结合书本练习, 我试着对教材呈现的部分习题进行了重组和加工。

1.填一填、算一算:在阴中填入一个数字, 然后选择其中一道题进行计算。

517÷□=□06÷3=6□0÷4=

由于学生选择的数字各不相同, 这就给教师提供了相机处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的契机。比如, 最高位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 需要看前两位, 由此也可判断出商的位数;中间或末尾不够商1时, 要商0;被除数的中间或末尾为0, 且前一位除后没有剩余, 可直接商0等。处理好这些问题, 既能调动学生参与计算的积极性, 又帮助学生复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2.抢答:由教师 (或学生) 在□里填入不同的数字, 判断这道题的商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是比几十多还是几百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思考:□中填几时, 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

这两道题的练习目的在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算与估算能力, 而开放的练习形式, 无疑又增加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与挑战性。

4郾要使517÷□的商是两位数, □里最大 (或最小) 填几?要使商是三位数呢?

实践证明, 上述重组取得了较好的练习效果。如果教师布置练习的目的仅仅是通过训练使学生获得某种知识和技能, 那么学生对习题的反应只会是机械的模仿和操练。表面上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技能, 实际上一味地练习使学生陷入计算的题海之中, 会让他们觉得练习枯燥无味, 降低了学习效率。因此, 我们更应该关注通过练习指导学生发现各类计算题的特点, 明确计算思路, 自主探索最佳算法。所以对于类似的练习, 我们应该精心设计, 巧妙组织, 把单调乏味的计算练习课上出新意、上出实效。

二、增添情境, 突出习题的生活性

【题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6页“做一做”。

在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教学中, 经常碰到商估大还是估小的问题。教材中出现了两种思考方法, 既可以把260看作240, 也可以把260看作280。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被除数要‘估大’一点还是‘估小’一点”, 我把这一题稍加改动, 数据不变, 只是情境换成了用“卡纸做灯笼”和“租船问题”。

1.一共有260张卡纸, 每4张做一个灯笼, 大约能做多少个灯笼?

学生的答案集中在以下三个:60, 70, 65。我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生1:我把260看作240, 240衣4=60, 大约做60个灯笼。

(大多数同学听完都点头表示认同, 也有一部分同学有不同意见。)

生2:我把260看作280, 280衣4=70, 大约能做70个灯笼。

生1:不能做70个, 如果做70个, 就需要280张卡纸, 超过题中260张了。

(通过生1的解释, 大家都意识到, 答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 而60更符合实际情况。)

做灯笼是估小, 那其他情况呢?我又出示了第二题, 但数据不变。

2郾三年级有260名同学去租船游玩, 每条船限坐4人, 大约需要租几条船?

受前一题的影响, 这道题一出示, 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把260看成240还是280上来。因为有了第一题的铺垫, 很多学生不再盲目地猜测, 而是思考如何根据实际问题来选择估计值。

生3:这道题应该把260看作280, 如果看成240, 答案就是大约要60条船, 可实际上60条是不够的, 因为一共有260人60条只能坐240人。

生4:估计少了, 船租少了, 到时候就有部分同学没坐的了!

生5:要是租多了怎么办呢?……

学生的交流是那样精彩, 我想这是因为他们有了精彩的探究素材和宽松的交流空间。这个练习, 通过增添生活情景, 不但起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 而且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解决问题, 使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问题与生活的相关性。

三、改变形式, 挖掘习题的探究性

【题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P32) 练习六。

估算一下, 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

90-11 31+50 23+41+29

99-17 38+39 100-10-12

在估算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遭遇学生“先算后估”的尴尬。这样的估算又有什么价值呢?而学生之所以一再“先算后估”, 其实是根本没有掌握估算的方法, 更不知道估算的意义。 (一位老师对下面一道练习的处理方法。)

师: (出示3□+50) 3□+50的得数可能是几十多?

生1:可能是80多。因为方框里最大能填9, 39+50不到90, 所以是80多。

生2:因为3□的个位上不管是几, 加上50与个位上的0都没有满十, 不用进位, 所以可能是80多。

师:真棒!那38+3□的得数可能是几十多?

生3:可能是60多。

生4:不对, 可能是60多, 也可能是70多。

师:怎么有时是60多, 有时是70多呢?

生5:要是方框里填0或者1, 结果就是60多, 要是方框里是7或者8这些数, 结果就是70多了。

师:谁能明白他说的意思?

生6:如果个位上的数相加没满十, 就不需要进位, 这样结果就是60多;如果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了, 就需要进位, 这样结果就是70多了。

师:一位小朋友在估算38+39时, 说得数比80大, 你们同意吗?

生7:不对, 比80小, 因为这两个加数都不到40, 所以相加后也不到80。

师:同学们真不错, 一下子找到了估算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翻到课本32页, 估计一下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

一节课下来, 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 分析得有理有据, 也没有出现“先算再估”的尴尬局面, 整堂课充满了浓浓的探索味。所以, 只要我们教师重视和善于挖掘习题隐藏的潜力, 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增加习题的探索内容, 就可以让练习在巩固新知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适当拓宽宽度, 追求习题的发展性

【题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6页练习六第3题。

在学生初步体会到“被2、3、5除余数为0”的数的一些特征后, 教师追加了两题:

1. 在□里填一个数字, 使它被2除余数为0, 被5除余数也为0。

2□ 4□ 7□

465□ 12□

学生练习后反馈得出:末尾是0的数, 同时被2、5除余数都为0。

2.在□里填一个数字, 使它被2除余数为0, 被3除余数也为0。

2□ 4□ 5□

12□ 26□

对学生来说, 这一题比较难, 我让学生同桌边讨论边填写, 然后反馈交流。

生1:我先想被2除余数为0的数, 它的个位上是0、2、4、6、8, 然后再分别填进去看看它能不能被3除余数为0。

生2:我发现这些数都是双数。

师:是的, 这些数还有一个共同点, 你能试着找找吗?

一阵思考后, 生3把手举了起来:这些数都是6的倍数。

下面很快有学生表达了赞同意见, 有些还在草稿纸上演算起来。

师:是的, 如果一个数能同时被2、3除都没有余数, 那么它被6除也没有余数。

……

“2、3、5的倍数的特征”是五年级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这个练习时, 通过增加两道拓展题, 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下,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实践操作, 丰富习题的体验性

【题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页练习一第3题。

在以往的教学中, 学完长度单位这一单元后, 在练习中往往会出现“一棵大树高10 (厘米) 或者爸爸身高172 (米) ”这样令老师哭笑不得的答案。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学生方面来看, 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 生活中低年级的学生很少接触到;从教师方面来看, 主要是老师讲得多而学生动手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我在处理这道习题时做了以下尝试:

1.比一比。在尺子上看一看, 比画一下, 1厘米、1米各有多长。

2.找一找。找一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 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米, 分别量一量。这一“比”一“找”不仅是让学生借助尺子知道1米、1厘米各有多长,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找出自己熟悉的物体中哪些长度大约是1米, 哪些长度大约是1厘米, 帮助学生建立起牢固的参照 (物) 系。从尺子上的1米、1厘米延伸到实际生活中的1米、1厘米, 学生对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就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 而是活生生的了。

3.估一估。要让学生学会估计一般物体的长度, 首先要让学生心中有一把尺子, 也就是要教会学生用参照物去衡量, 从而得出比较准确的结果, 这样对1米、1厘米的认识就更深一层了。

4.量一量。先估计, 再量出铅笔的长度、本子的宽度和粉笔盒的高度。借助参照物, 让学生先估计物体的长度, 再用尺子去度量物体的实际长度, 然后进行对照、调整, 不断修正自己“心中的尺子”, 真正知道度量一个物体用厘米还是用米比较合适, 这样, 在实际应用中学生的长度观念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资源合理运用 第9篇

一、实现有效上课面临的主要问题———合理整合、运用教材资源的必要性

1. 我们学校是镇级的农村中学, 教材以外的校内教

育资源如音像资源、实物资源等和校外的各类教育机构、各种教育渠道相对匮乏, 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有效上课的实现。

2. 农村中学生知识面较窄, 社会实践经验较少, 各方面能力都不尽如人意, 影响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3. 农村学校的教师接受各级各类新教育教学理念培

训的渠道少,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采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活动, 出现了低效教学, 甚至无效教学。

为了克服外界环境存在的不利因素, 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出发, 合理整合、运用教材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已是势在必行。

二、实现有效上课的前提———合理整合教材资源

所谓“合理”是指所整合的教材素材, 是依据新课标, 从教学目标出发, 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所选择的教材素材对突出学习重点与突破学习难点, 表现出独特的支持性, 对正文内容起到明显的学习支持作用;选择的教材素材是学生感兴趣的, 有问题可想、有话可说的, 它能增加学生参与的内在动因, 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整合教材素材的具体方法如下:

1. 重组教材素材

教材中有不少素材是带有行为指导性的, 但教材素材指导原则性较强, 相对缺乏生活性和针对性, 因此,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这样的素材要重新组合。如, 在“共筑师生情感桥梁”目题下, 教材在正文内容的前、后分别设计一个教学活动, 前面的活动以漫画的形式形象设计了三个情境:一是老师批评小鹏做操不认真, 小鹏认为老师在找他的碴儿!二是课堂上老师解几何题的方法错了, 我要不要跟老师说?怎么说?三是明明是教室值日生, 却被老师冤枉不打扫干净走廊垃圾。后面的活动用图表的形式设计了三个情境:一是指出老师的错误, 二是对待老师的批评, 三是被老师冤枉时。面对这三个待解决的问题, 要求学生讨论与老师沟通的方法。这个活动设计的问题涉及面广, 针对性不强且原则性较强, 增加了学生操作的难度。如果把两个活动进行重组, 就可以降低学生的操作难度。于是, 在前面活动原有设问的基础上, 笔者增设了一个问题:此时, 你怎样与老师沟通, 既能消除烦恼, 又能增加师生情感?把两个活动综合起来, 既有效发掘了教材素材的内涵;又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发散思维。

2. 替换教材素材

对于不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远离学生生活与知识背景的素材, 学生往往不太感兴趣。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在整合素材时可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的素材去代替教材素材。如, 在《发掘自己的潜能》的目题下, 教材设计了“成功企业家用语言激励自己”和“一个孩子用沙子堆城堡激励自己”两个情境, 它们都远离学生的生活, 于是笔者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取代之。素材:刘翔,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用12秒91, 创造了中国人在男子110米栏项目上的神话!成绩的背后是艰苦的训练, 他以自己心目中的偶像———美国跨栏王阿兰·约翰逊为学习榜样, 每天都进行耐力长跑训练……工夫不负有心人, 刘翔战胜了自己的偶像。赛后记者采访刘翔的夺冠技巧时, 他说:“每次比赛之前, 我都会对自己说我相信我是最棒的!”设问: (1) 刘翔有哪方面的潜能? (2) 刘翔怎样发挥自己的潜能?

通过替换素材和设计有梯度的综合性问题, 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转换教材素材

教材素材从呈现方式上看主要是文字、图画等, 这样的素材给学生以静态感。教师可以活化静态素材, 真正使素材有声有色。如, 在《因礼仪而优雅》目题下“常规礼仪姿态”的教学设计中, 让学生在明确“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行走姿态”的要求和欣赏其图片的基础上, 请三位学生到讲台, 把三种姿态分别表演出来, 其余的学生都充当评委。通过表演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并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从而让学生的“知、行”统一起来。

4. 延伸教材素材

课堂小结是整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小结操作恰当, 能对该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借助教材素材进行课堂小结, 即对选中的素材作适当的延伸拓展, 可以使素材的效用最大化, 可以实现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知识转化过程, 也可以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提高教学效果。

如, 在“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的教学设计中, 用来进行课堂小结的素材是:小堂喜欢钻研电脑技术, 听说制造病毒的黑客都很聪明, 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技术实力。他先攻击同学的信箱, 后又攻击一些知名的公司网站, 竟连连得手。正当他在电脑屏幕前洋洋自得的时候, 冰冷的手铐送上门来, 他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笔者设计增加了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小堂, 你将怎么做才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答: (1) 正确对待好奇心, 提高辨别觉察能力和抑制诱惑能力, 学会自我保护; (2) 遵守网络道德、友善待人; (3) 上网要遵守法律, 不做违法的事情。)

三、实现有效上课的落实———合理运用教材资源

1. 体验式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 从而推动学习价值的认同与内化, 并进而体现在以后的生活之中。进入初中后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有了一定的新体验与感觉;教材出示了素材并配了相关的图画;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 再写出1~2条体验。如:进入中学后, 我还遇到的新鲜事, 拥有的新体验有: (1) ; (2) 。

2. 讨论式

一定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载体, 离开这些载体就会导致课堂讨论的形式化, 有些教材素材完全可以作为讨论的支撑点。如, 在“我给老师画个像”的教学内容中, 笔者选用的素材为: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现代社会中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日益多样。讨论题:在知识的学习上, 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取代老师的作用吗?

通过介入具体素材进行讨论, 学生能做到有的放矢, 有话可说, 有效解决问题, 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文知识, 培养学生能力。

3. 活动式

初中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 也乐于在活动中接受新知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活动式学习相对受学生的欢迎。根据教学实际, 活动式教学从类型上可以有动手型、动脑型和动嘴型。如, 在教学“感受家庭温暖”时, 组织两个活动, 一是学生“与同学交流自己在家庭中感受到的温暖和激励”, 二是学生写“给父母寄言”。通过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感悟式

学习中真正引领学生有感而发, 使学生的情感发生积极的变化是我们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目标。这些感想建立在一定的素材与情境中更现实。如, 在教学《诚信的智慧》目题下的“诚实与说谎”时, 笔者精选一个教材素材并增设一个问题: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 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但她还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接诊的医生说:“你的病并不严重, 只要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治好。”问题是:从医生的行为中你有何感悟? (答: (1) 诚实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 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 (2) 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 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 说些“善意的谎言”。这时诚实与说谎又是不矛盾的。) 通过活动, 有效地突出了教学重点, 同时较好突破了教学难点。

5. 友馈式

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开展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起点。而学生反馈是比较真实的教学起点, 有助于全面、客观地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已有经验。我们只有关注了学生的现状与需要, 才能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如, 在教学“世界文化之旅”之前, 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三个预习题目: (1) 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什么来历?有哪些传统食品?有什么习俗? (2) 请你列举五个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 (3) 你知道哪些具有国家代表性的东西?课前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有好有坏。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 笔者对本节课做了合理的定位, 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学活动, 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

合理运用人物同期声 第10篇

但是, 同期声如果应用不当, 到处滥用, 效果常常是适得其反的。由于被采访对象不同, 文章体裁各异, 同期声中的人物语言内容也各不相同。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 我感觉电视同期声的人物语言如果能够做到通俗、简洁、准确、鲜活, 才能发挥其作用, 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一、力求准确避免枯燥

电视同期声人物语言准确, 是指事实准确, 一是一, 二是二, 不能主观臆断, 要恰如其分, 不能随意夸大事实。

一次, 一位年轻的记者到一家研制稻壳燃烧炉的个体企业采访, 企业负责人为增强宣传效果, 使产品尽快上市, 在接受采访时把燃烧炉的功能说得很完美, 夸大了设备的使用效果。结果, 节目播出后, 就引起了一些观众的质疑, 一些本打算购买产品的用户放弃购买的想法, 顾虑就是负责人把产品说得太好, 可见, 被采访对象的语言是否恰如其分, 对达到何种宣传效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电视新闻中人物同期声表达不准确还有另外一种情况, 那就是记者为了追求上稿率, 无限度地夸大事实, 编造假话、大话, 并让被采访者按照自己的这种想法就表达, 以达到新闻效应。这样不但会使被采访者处于尴尬境地, 更会给电视台造成负面影响, 有损媒体公信力。

因此, 在运用人物同期声时, 新闻记者一定要做到严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树立正确的新闻观,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真深入地采访调查, 把握第一手材料。只有这样才能辨别真伪, 才能准确地反映新闻事实。

电视同期声中的人物语言力求准确的同时, 绝不能刻板、干瘪, 枯燥无味。如果能合理运用几个生动真切的人物同期声, 即使是一、两分钟的新闻, 也会让观众感觉有张有弛、色彩丰富。

二、力求简洁避免单调

电视同期声中人物语言的简洁是指被采访对象表达的语言要言简意赅, 用精炼的语言简洁明了地说明要表达的意思。如果一条电视新闻本应该在两分钟以内就能充分说明新闻事实, 而同期声中的人物语言却啰啰嗦嗦地占用了一分钟, 所表述的内容又与解说词交叉重复, 这样的新闻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足够的信息量, 浪费了观众的时间, 是对观众的不尊重, 也违背了新闻的宣传宗旨。

在采访过程中, 常常遇到这种情况, 尤其是一些领导的同期声, 长篇大论, 记者出于尊重和敬畏, 在新闻中就把领导的讲话和盘托出, 不做删减, 让观众产生厌烦感, 也就失去了宣传目的。又人说, 简洁是才能的姊妹。电视新闻中人物语言的运用一定要简洁, 但也绝不是简单、单调, 而是要言之有物, 言简而意丰, 言简而理深, 言简而情长。

三、力求通俗避免浅薄

我们的电视面向的是广大观众, 由于受众群体的文化水平不同, 对语言的接受能力各异, 所以我们在记录“生活之声”、“真实氛围”时, 人物语言一定要通俗易懂。平时我们写文章, 涉及人物对话, 常常会记录下特定环境里胡特定语言。也就是说, 什么人说什么话, 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电视新闻同期声中的人物语言也是如此。

一位专家不可能完全用口语化的语言讲述专业常识, 但在新闻同期声语言中一定要尽量用观众明白、理解的通俗的语言表述专业术语, 不能让观众看新闻像猜灯谜。同时, 也不能让一位文化水平不高, 表达能力有限的被采访人满嘴都是华丽的词藻, 按照记者的授意讲一些生僻难懂的词汇。就像采访一位水稻种植户时, 让他讲讲如何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取得高产的, 他的语言就不能像一位水稻专家一样专业语言颇多, 层次分明。

有些新闻在采访过程中, 记者为了省事, 在了解了基本事实后, 按照自己的意图, 为被采访者编写采访词, 词语书面色彩很浓, 加上被采访者紧张, 说的又不是自己想说的话, 从镜头中反映出来的效果就是生硬、呆板、不可信,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成了一条失败的新闻。

要想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我们的记者除了要掌握一定的新闻采访知识外, 采访作风必须端正、采访功底必须扎实。当采访开始时, 就要根据具体情况, 适时拍摄, 将被采访者真切、生动的语言采录下来, 才能让新闻增色添彩。即使是先采访后拍摄, 也要认真记录下主人公的真实表达, 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

当然, 我们这里所说的通俗不是随便的, 肤浅的, 这种认识是浅薄的。电视新闻同期声中的人物语言要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群众的语言是丰富的, 是生动活泼的, 是富有表现力, 从朴素的语言中一样能反映大道理。但不是所有被采访对象的语言都是如此, 我们一定要合理地选择, 避免粗俗的语言出现在荧屏上。

四、力求新鲜避免花哨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新, 一条电视新闻不仅要事实新, 形式新, 同期声中的人物语言表达也要新。在采访中, 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某单位的具体工作做得不错, 让领导讲讲他们的经验做法吧, 可是领导一开口就是, 在什么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在什么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在什么领导的关心下等等的官话、套话, 还有就是, 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什么, 二是什么, 三是什么。本来是一条很有新闻价值的新闻, 就因为人物同期声这种陈旧、老套的表达方式而黯然失色。

鲜活是新闻的生命力, 记者要敢于对这种表达方式说不, 用镜头和笔捕捉最鲜活的画面和人物语言。但追求新鲜的同时, 也不能为了标新立异, 而违背新闻真实性, 切忌同期声人物语言花里胡哨, 让观众反感。

资源合理运用 第11篇

随着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远程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越发的重要。黑板、挂图等辅助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要求。因此,怎样把课堂教学和远程教育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的课题。

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媒体技术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全过程,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备课人、课程内容和技术能力来确定是否需要,用多、用少要取决于是否真正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在应用时,应该对所使用的表达手法、方式,考虑问题的角度、提出的问题、举出的例题、练习的习题等严加斟酌,仔细剖析,而不仅仅是求形式走过场。应根据具体要求,创造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提供有利于学生主体、主动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刺激的对象。充分利用其特点激发和带动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另外,在已有软件很难符合教师的教学意图和知识本身的科学内涵时,教师要根据自己对教材处理的思想,自己编制辅助教学课件,克服机械引用的弊端。这样,对教师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不仅要对教材、教学、教法有很深厚的功底,相应还要求具备较深的计算机素养。

只有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才能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心理研究表明:7至13岁的儿童思维正处在从具体的形象思维方式向抽象的逻辑思维方式过渡,但其大部分仍是具体形象思维。这就决定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点落在形象事物上。远程教育资源正是以它独特的“魅力”将学生吸引住,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全新的途径。色彩斑斓的画面和逼真的音响效果,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兴趣激励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充分的发挥,推动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突出教学课程中的重点

要处理好课堂教学容量和学生承受能力的关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教材区分出不同类型的知识,对教材内容具体处理,缩短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的差距,认真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画辅助教学无疑能够加大课堂容量,但由此必然带来知识的累积速度与学生理解掌握程度之间越来越大的矛盾,因而不要误入“题海”的怪圈,应当增加学生讨论的机会和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还有,动画辅助教学信息通过屏幕来展现,画面停留时间短,所以重点内容不仅要增加重复次数,而且还应通过书面表达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消化,教师应及时处理最好是和学生共同讨论出现的问题,增加教师之间的交流,从多角度认识事物,从而提高学生能力。解决教学重点和教材难点,是教学的关键,如果处理不好,就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为学习主体提供了学习实践可能

任何时代的教育总是以学生掌握知识、学习技能为主体的,而学生技能的获得是离不开知识的进一步实践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多媒体应用,为教学提供了很为方便的辅助手段。但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替代教师主导性的作用,更不能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许多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偏离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制约了多媒体课件功能优势的发挥,甚至起了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一味地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而不注重实效;一味地追求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全盘托出,全然不顾学生的思维锻炼,也不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主体性的发挥。长此以往,学生对很多知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上,而综合、概括、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势必影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一个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练,无不需要实践的锻炼。实践是人的能力和精神得到多方面自由发展的生生不息的源泉,是发挥儿童主体意识和创造力的最有效的手段。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创造了实践条件,提供了实践可能。

合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课堂主导者,课件制作者而言,既要考虑到知识处理的科学化、直观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还要不拘泥于技术水平的高低和既有思维框框的限制。由于制作者本身固有的思维局限性,表达手法和方法也缺乏多样性,所以应该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学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才能启动创新意识,才能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远程教育资源提供的丰富的感性材料,给每个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支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与学科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知识开辟了新的途径,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它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为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不仅要考虑到知识和技术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观念和意识的更新。要科学、正确地研究和探索现代化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真正减轻学生负担,推动素质教育进程,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茶店镇中心学校)

合理运用学具,提高教学效率 第12篇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教师通过操作学具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变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把8个梨(图片)分成2份,会出现4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人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教师操作学具,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42÷3,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

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学生能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从而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而且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三、使用学具,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1. 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条件。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处在信息时代,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教师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 动手操作,可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等获取知识的能力。

操作学具能使物质的外部操作(物化)过渡到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内化,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比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几何模型,运用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如:利用学具操作,学生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公式。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指出,通过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可使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为智慧活动。

3. 学具的使用,因师生互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局面。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教育部《关于我国数学课程研制的初步设想》指出,要通过数学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数学结论,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学具的操作,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共同制定解题计划,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策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和同学之间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讨论,学习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师生可利用一些三角形(其中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具,采用拼接法、度量法和幻灯演示法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等。

四、使用学具,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具,可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教学“同样多”时,让学生先摆5朵红花,然后让学生一个对一个地整齐摆放,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指导学生通过剪、拼等操作活动,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指导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等等。

上一篇: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下一篇:沥青路面摊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