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因素范文

2024-08-08

规模因素范文(精选12篇)

规模因素 第1篇

通过研究以前学者对影响因素的选取并且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 发现我国金融发展规模主要受经济因素、经济结构因素、政治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资本投入的影响。其中经济因素主要表现为GDP的发展水平, 经济结构因素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贡献率, 政治因素主要表现为当年政府财政支出与当年GDP的比率, 社会环境因素城镇化水平, 资本投入主要表现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金融发展规模的直接因素, 二者呈现出反比例关系;经济结构因素是决定我国金融发展规模的一个因子, 第二产业贡献率增加, 相应的金融发展规模也会增加;政治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我国金融发展规模的两个间接因素, 政府财政支出与金融发展规模呈负相关关系, 二城镇化水平与金融发展规模成正相关关系。资本投入也是一个影响金融发展规模的重要因素, 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的增加会引起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 反之, 缩小。于是最终确定了以衡量金融发展规模的麦氏指数 (M2/GDP) 为被解释变量, 以经济因素、经济结构因素、政治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资本投入为解释变量的计量经济模型。

模型初步设定为:

Yi=β0+β1X1i+β2X2i+β3X3i+β4X4i+β5X5i+Ui

其中Y表示麦氏指标 (M2/GDP) 、X1表示经济因素 (GDP) 、X2表示经济结构因素 (第二产业贡献率) , X3表示政治因素 (当年政府财政支出与当年GDP的比率) , X4表示社会环境因素 (城镇化水平) , X5表示资本投入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 、Ui表示随机误差项。

根据参数估计结果得出回归方程为:Yi=-1.204-0.051X1i+0.004X2i-0.415X3i+0.076X4i+0.043X5i

1 实证结果及分析

在经济学和统计学层面上进行检验。

1.1 经济意义检验

β0=-1.203629, 表示在剔除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资本投入等因素的影响下, 金融规模指数Y为负值, 由此可见金融发展规模的大小与上述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同时, β1=-0.051033表示金融规模指标随着GDP的增加而减小, β3=-0.414663表示金融规模指标随着财政支出随GDP的增加而减小。

同样。β2=0.00388, 表示金融规模指标随着第二产业贡献率的增加而增加, 第二产业贡献率每增加一个单位, 金融规模指数增加0.00388个单位。同时β4与β5为正数表示金融规模指标随着城镇化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1.2 统计学检验

1.2.1 拟合优度检验

R2=0.975664, Adjust R2=0.968904

上述结果说明, 估计的样本回归线方程可以解释96.89%的估计模型, 拟合优度较高, 很好地拟合了样本观测值。

1.2.2 T检验

(1) 提出假设。

H1:βi不全为0 (i=1, 2, 3, 4, 5)

(2) 比较T值。

查T统计量表可知t0.025 (18) =2.1

T t0.025由上述估计结果可知:

β1的t统计量绝对值=3.987797>2.1=t0.025 (18)

β2的t统计量绝对值=1.458102<2.1=t0.025 (18)

β3的t统计量绝对值=0.410845<2.1=t0.025 (18)

β4的t统计量绝对值=8.596195>2.1=t0.025 (18)

β5的t统计量绝对值=3.349615>2.1=t0.025 (18)

(3) 分析结果。

有上述结果可知:t1、t4、t5绝对值都大于2.1, 所以否定H0;t2、t3的绝对值都小于2.1, 所以接受H0。

1.2.3 F检验

(1) 提出假设。

H1:βi不全为0 (i=1, 2, 3, 4, 5)

(2) 比较F值。

查F统计量表可知:F0.05 (5, 18) =2.77。

由上述分析结果知, 线性回归方程F统计量的值=144.333>2.77=F0.05 (5, 18)

(3) 分析结果

由上述结果可以得出:拒绝原假设, 肯定备择假设, 总体回归方程是显著的。

2 得出结论

(1) 在剔除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资本投入等因素的影响下, 金融规模指数为负值, 由此可见金融发展规模的大小与上述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2) 金融规模指标随着GDP的增加而减小, GDP每增加一个单位, 金融规模指数减少0.051033个单位。由此可见, GDP的发展水平对金融规模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3) 金融规模指标随着第二产业贡献率的增加而增加, 第二产业贡献率每增加一个单位, 金融规模指数增加0.00388个单位。第二产业贡献率衡量的是工业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 第二产业贡献率越高, 说明我国工业化水平越高, 进而带动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

(4) 金融规模指标随着财政支出与GDP比率的增加而减小, 比率每增加一个单位, 金融规模指数减少0.414663个单位。在金融规模发展的过程中,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守夜人的政府, 必定会对金融规模的发展起到适度的干预作用, 一般情况下, 政府干预的越多, 金融市场发展的自主性就会越差, 运作效率就会越低, 从而影响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

(5) 金融规模指标随着城镇化率的增加而增加, 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单位, 金融规模指数增加0.076204个单位。城镇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城镇化水平越高, 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越高, 这就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故金融发展规模会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扩大。

(6) 金融规模指标随着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每增加一个单位, 金融规模指数增加0.042631个单位。社会固定资产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 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随着我国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发展的进程, 政府预算投资在投资总额中的地位迅速下降, 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 私人储蓄通过银行贷款渠道和资本市场投资, 已经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 私人自筹资金投资以及外资投资在总投资的地位逐步提升, 对我国的金融规模的发展壮大发挥了积极作用。

3 解决措施

3.1 争取信贷支持再上新台阶

各家银行要发挥好融资主渠道作用, 争取今年信贷规模稳定增长, 大力开展创新型业务, 提供综合性融资服务。

3.2 多层次利用资本市场

进一步推动企业上市融资, 扩大债券市场融资总量, 积极利用保险资金。

3.3 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创新

创新项目融资机制, 支持面向“三农”的金融创新, 积极谋划、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实验区工作, 推动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 支持在重点领域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

3.4 下更大功夫完善金融体系

加快引进各类金融机构, 加快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 推进城市金融机构向市县延伸, 提升政府投融资公司发展水平, 积极引进金融人才。

3.5 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积极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坚决守住不发生地区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影子银行的监管, 依法打击各类违法金融活动, 积极稳妥做好各类违法案件处置, 确保金融稳定、社会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严厉打击失信行为。

参考文献

[1]谢家智, 王文涛.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率:影响因素与传递机理[J].财贸经济, 2010.

[2]喻平.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4.

[3]谢伏瞻.研究促进金融业加快发展的对策和措施[D].中国地质大学, 2003.

[4]邓淇中.区域金融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及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 2011.

我国城市土地储备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第2篇

关键词:城市土地储备;土地储备规模;宏观调控

土地储备制度是强化政府土地供应机制,增加建设用地有效供给,增强政府调控土地市场能力,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土地资产的优化配置,也是盘活存量土地资产,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有效手段,是政府经营城市、调控市场的重要途径,是政府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种管理机制。现在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存在多样性,土地使用历史遗留问题多,土地权利关系复杂,土地储备资金有限,这些外部因素均对开展城市上地储备影响较大,土地储备的实施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影响土地储备顺利进行的因素也很多,有必要对这些因素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增长时期,以工业化为基础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与城市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大。无论是人口规模的扩大,还是城市经济规模的增大,都意味着城市用地面积的增加,也就意味着对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增加。对于某一区域而言,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充足的资金支持下,确定的土地供应量是多少,就要求至少应储备多少土地。只有达到足够的土地储备量,政府才可能对土地一级市场有宏观调控能力,使土地市场良性运转。

二、资金数量 土地收购储备过程既是土地流转的过程,又是资金循环的过程,同时土地资产自身规模庞大,使得以土地作为对象的土地储备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撑。目前各地的启动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一般是在土地储备制度建立时,政府财政拨给一部分资金作为资本金或周转资金。如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于1997年8月成立初期,政府财政拨款4000万元作为土地储备中心的启动资金;青岛市土地储备中心于1999年7月成立初期,市财政向土地储备机构注入注册资金20万元,周转资金2000万元;沈阳市土地储备中心的启动资金为5000万元。但是,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其土地收购储备拨款的数量一般有限,且投入时间有较大限制;另一途径是商业银行贷款,是收购储备中心所特有的城市土地垄断供应权的性质以信誉担保方式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这是目前各城市土地收购储备资金的最主要来源。由于土地收购储备是一种政府行为,信誉度高,银行放贷是建立在政府的国有土地资产上的。储备土地一经出让,就能回收土地出让金,银行放贷形成的资产呆账、坏账风险很小,因此,各商业银行竞相向土地储备机构贷款。土地储备机构运营资金基本上都来自于银行贷款。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银行与土地储备中心将面临很大风险。相对而言,后一种形式的市场化程度更高,灵活性更强,能在时间和强度上满足土地收购储备所必须的资金。不仅如此,在土地收购储备机制运行过程中,信誉担保贷款是一种重要的融资形式。但是,银行贷款的利息压力太大,增加了土地储存成本。在获取启动资金后,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即行开展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并通过收购储备的土地向金融机构再行抵押、融资,以进一步强化土地收购储备的力度。此外,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发育,可以通过发行土地债券、上市等方式向投资大众募集资金。同时也可以通过租赁融资,将储备土地临时出租,收取租金。土地收购储备中心的另一个资金来源则是土地出让增值收益。土地出让收入扣除土地收购,开发,储备支出,即为土地出让增值收益。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目的之一是增加财政收入,增加政府对城市建设的投入,所以土地出让增值收益的一部分应作为土地储备资金继续用于土地储备增值,但是总的来看这种方式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尚不足以成为土地储备主要而稳定的资金来源。

从当前国内城市土地储备资金筹集情况看,储备机构自有资金有限,大部分城市土地储备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土地的储备量大小直接受银行资金投放量的影响。资金不足构成开展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瓶颈,直接决定着土地储备机构的土地储备能力。

中规模生猪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第3篇

关键词:生猪生产;中规模;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3-0072-03

我国是猪肉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民生经济,是国家重要的消费和经济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猪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猪肉生产和消费国。辽宁省养猪业已经跨入全国十大主产省之列,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对生猪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了解生猪生产规律,对于促进辽宁省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辽宁省生猪生产现状分析

2012年,辽宁省猪肉产量达230.2万t,同比增长1.9%;全年生猪出栏量达2 728.5万头,同比增长2.9%;年末生猪存栏量为1 592.6万头,同比增长0.5%。辽宁省生猪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饲养条件相对较差、饲料转化率低、使用违禁饲料及添加剂、技术服务和监督管理水平低、疫病控制难、生猪生产的波动性大等。

就辽宁省而言,全省生猪饲养规模化程度较低,在规模饲养中又以小规模饲养为主,饲养规模达到100头以上的大中规模饲养的场(户)数大幅下降;而中规模生猪养殖效益水平最高,在全省的占比逐年上升,对于养殖户的规模化和趋势发展具有向导作用。

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的分类标准(2004),将中规模饲养划定为:一年内生猪饲养头数为100~1 000之间的饲养组织形式。立足辽宁省中规模生猪生产,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为挖掘和发展辽宁省生猪的潜在市场空间、提升产业价值提供理论支持。

2 辽宁省生猪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2.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实地调研。调研地点选择辽宁省主要生猪生产村镇,以使结果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共发放调研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13份,有效率为94.17%;调研时间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

在影响生猪生产风险的5项指标中,能繁母猪占比的先行期是11个月,活猪价格的先行期是12个月,仔猪费用的先行期是7个月,头均饲料费用的先行期是12个月,头均防疫费用的先行期是1个月或12个月。

2.2 基本情况分析

2.2.1 基本信息 被调研养殖户中,男性占76%,女性占24%;户主年龄在40~50岁的所占比例最多、为35%,其次是50~60岁、占26%,30岁以下占8%,30~40岁占15%,60岁占16%;受教育程度方面,高中程度所占比例最多、达到38%,中学占34%,小学及以下占15%,大专及以上占13%;有务工收入的占12%,无务工收入的占88%;有土地收入的占87%,无土地收入的占13%。

2.2.2 养殖技术和信息获取渠道 养殖户的养殖技术获取渠道方面,通过自身实践的占88%,与周围邻居、亲属交流的占5%,通过相关媒体如电视、报纸、网络等继续学习的占7%;被调研养殖户中,定期参加由政府或者相关企业举办的培训讲座的占83%,没有参加相关培训的占17%;在83%参加培训的养殖户中,参加1次的占54%,2~3次的占30%,3次以上的占16%。

2.2.3 利润情况 养殖头数为200~500、能繁母猪为10~25头的养殖规模,头均净利润最大,可达到220元;养殖头数为500~1 000、能繁母猪为25~50头的规模,头均利润为197元;养殖头数为100~200、能繁母猪为5~10头的规模,头均净利润为175元。整体而言,此次调研的平均头净利润为195元。

3 模型构建与分析

3.1 研究方法

生猪出栏数与能繁母猪占比、活猪平均价格、仔猪费用、头均饲料费用和头均防疫费用等因素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这些因素与生猪出栏数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相关性大小还不确定。本文选取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在模型中引入随机因素,将模型数据带入SPSS软件中进行处理,以获取科学回归结果。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表达式为: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i1D1+βi2D2u

式中:Y为辽宁省生猪出栏数,是被解释变量;β0为常数项;β1,β2,β3,β4,β5,βi1为自变量X的偏回归系数;X1表示能繁母猪占比,X2表示活猪平均价格,X3表示仔猪费用,X4表示头均饲料费用,X5表示头均防疫资料费用,X6表示死亡损失费用;D为虚拟变量,代表疫病和国家政策,疾病出现D1取1、不出现取0,了解国家政策D2 取1、不了解取0;u为模型的随机扰动项。

3.2 计量模型估计及解释

将统计数据输入到SPSS软件中,以生猪出栏数为被解释变量Y,以能繁母猪占比、活猪平均价格、仔猪价格、头均饲料费用、头均防疫费用、死亡损失为解释变量X,以疾病和政策为虚拟变量,得出线性回归结果(见表1)。

即:Y=2 031.899+0.920X1+5.458X2-0.970X3-1.372X4-2.060X5+0.004X6-41.224D1-3.214D2。

由回归分析结果可见:拟合优度R2=0.801,表明这些变量联合起来能解释生猪出栏数变化的80.1%;方程总的F值=24.086,因此这种联合影响是显著的,其回归结果均为合理预期范围内。虽然数据难免存在误差,但此次调研数据能反应客观的生产实际,回归结果表明拟合优度很高,方程总体结果较好。

nlc202309030600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研分析,得出结论:1) 生猪疾病影响情况。能繁母猪占比的系数为正,符合理论预期。指数方程中X1的系数为0.920,表明能繁母猪占比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则12个月后生猪出栏数将增加0.92个百分点。2) 市场价格。生猪的市场价格直接决定了生猪养殖的收益和风险。市场价格X2的系数为5.458,表明市场价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则12个月后生猪出栏数将增加5.458个百分点。3) 精饲料费用。精饲料费用是中规模生猪饲养过程中的最主要投入,约占生产成本的69%。饲料费用的方程系数X4为-1.372,表明饲料费每上升1个百分点,则12个月后生猪出栏数下降1.372个百分点。4) 仔猪费用。仔猪进价对中规模生猪生产的影响程较大。X3系数为-0.970,表明仔猪费用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7个月后生猪出栏数下降0.970个百分点,可适当增加其投入来提高生猪效益。5) 防疫费用。防疫费用在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小,因而其对生猪养殖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其系数为负,符合基本预期,即随着防疫费用的增加,生猪出栏量将不同程度减小。6) 疾病和政府政策。疫病如果发生会迅速上升为生猪生产的主要风险因素,也将给农户带来巨大损失,甚至使其退出市场。近年来,国家颁发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生猪生产养殖,对生猪产业扶持力度较大。

根据回归分析结果,针对中规模生猪生产养殖提出以下意见:1) 适度鼓励增加能繁母猪数量。能繁母猪是养猪业的基础,是保障生猪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要适度鼓励养殖户加大对能繁母猪的饲养,使能繁母猪数量保持在合理区间,以保障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2) 增强市场透明度,做好生猪价格保护措施。生猪产业属于需求弹性较大行业,其价格的上升会降低养殖户的整体收益。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采取支持价格措施。3) 集中资金鼓励和引导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对种猪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提高生猪生产效率,为生产者提供系统的生猪市场及原材料市场供求信息,从而减少生产的盲目性,保障市场供给。4) 切实做好疫病防治工作。由于我国养殖基础薄弱,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尚不健全,因此一旦出现疫情,我国生猪养殖业便“惊慌失措”,且损失惨重。因此,要加大疾病的防治和预防工作,重构动物群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加大监督力度,建立生猪免疫档案。

规模养羊的制约因素和对策 第4篇

1 制约养羊业发展的3个要素

养羊业能否快速发展, 由市场因素、品种因素、技术因素3个要素决定, 只有这3个要素都处于最佳状态, 并相互作用才能使规模化养羊成为畜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要而可行的项目, 使养羊业快速发展成为现实。

1) 市场因素。近年, 羊肉产品消费量逐年增加, 由于羊繁殖率低、生长速度慢, 羊肉产品的增长速度不能满足人们对羊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短期内不会大幅滑落, 羊肉市场价格居高。因此, 激励更多的人进入养羊业, 目前已具备了养羊业快速发展的市场潜力。但也不能盲目跟风或扩大养殖规模, 应充分做好肉羊市场调查和分析, 以防羊市过热, 羊价下跌或卖羊难的现象出现。

2) 品种因素。如传统的山羊养殖, 山羊的品种多为地方山羊品种, 个体小, 生长发育速度慢, 如果开展规模化养羊, 全部成本都计算在内, 不但没有利润, 还会亏损。据资料显示, 利用肉用山羊良种———波尔山羊和当地山羊杂交, 杂F1代3~9月龄体重是当地羊同期体重的2倍左右, 杂交模式的推广, 饲养效益均比过去提高1倍以上, 因此引进和推广高产肉羊良种和杂交品种, 是发展肉羊规模化养殖的必由之路。

3) 技术因素。羊具有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 每天都要消耗一定的饲料来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羊只有在满足其自身的能量消耗后才能生产羊肉、羊奶等畜产品。因此, 要使羊顺利生长、繁殖和生产较多的肉和奶等产品, 必须遵循其生长、发育、繁殖的特点和规律, 采取一系列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繁殖及人工授精技术等诸多项配套技术。

2 规模羊场应具备的条件

1) 物质条件。饲料是养羊的物质基础, 饲料供给不足, 是制约规模养羊的主要因素。1只成年羊每年大约需要800~1 000 kg的草饲料, 规模的养羊生产, 只有在饲料的数量和质量得到充分保证的前提下, 才有可能获得好的生产效果。发展规模养羊, 必须强调“以草定羊”。

2) 配套技术。科学的配套技术是办好规模羊场的先决条件。办好规模羊场需要综合应用多学科的先进技术, 如选择合适品种、提高品种质量、提高饲料的质量和利用率、科学饲养管理和防治疾病的技术措施等。因此, 要重视技术培训或引进专业人才, 实现管理人员知识化、专业化, 发挥人才优势。

3) 经营能力。养羊生产者不仅要掌握科学养羊技术, 还要懂得科学的经营管理, 应建立市场观念、产品质量观念、经济效益观念及生态观念等, 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变小农经济的副业生产为规模经营的羊商品生产, 建成产供销相结合的羊商品基地。使生产经营有主动性, 落实好职工责任制, 各项管理工作做到标准化、制度化。

3 办好规模羊场的对策

1) 准备必要的草料资源。规模化肉羊养殖需要大量的粗饲料, 包括稻草、玉米秸秆、花生秧、豆秆及番薯藤等农作物秸秆, 青干草等养羊必备的粗饲料。丰富的农作物秸秆或青草资源是筹建规模养羊场的必要条件。因此, 应当充分考察本地的饲料资源, 只有具备了丰富而廉价的农作物秸秆或牧草资源条件, 才能放心地筹建规模养羊场。

2) 预算合理的资金需求。办好规模羊场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养羊的规模越大、生产水平越高, 需要的资金投入就越大。资金投入, 一方面是用于养羊的基本设施, 包括羊舍、运动场、水电路、青贮池、饲料仓库、兽医室、饲料加工设备;另一方面是作为生产经营流动资金, 包括种羊购入、饲料支出、管理成本和饲养员工资等。从投入建场到第1批商品羊出售一般情况下应在1年以后, 需要准备充裕资金并做到合理分配, 合理使用, 切忌有钱建场, 有钱引种, 无钱饲养, 无钱发工人工资, 导致半途而废。资金投入应以“合理预算、适度规模”为原则。

3) 建设科学的养羊栏舍。考察成功的规模羊场, 在心中有谱后, 根据现有的条件进行规划设计。设计和建造科学规范的养羊场是经营规模养羊场的最基础要求。在引种前, 根据设计的规模按每只羊每天1.5 kg干草或4.0 kg青草, 备足牧草、饲料, 配套的饲料加工机械以及兽用药械、常规药品等。

4) 选择适应的优良品种。引进优良品种首先要了解羊品种类别、生产方向、生产性能和原产地的表现, 其次要了解原产地生态条件、饲养方式, 才能选择适宜本地饲养条件的优良品种。

5) 做好充分的技术储备。引种前必须到有关专业培训部门进行系统学习, 或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系统掌握养羊知识, 做好技术准备。成功经营规模羊场应掌握的几个关键技术措施如下。

(1) 饲养成本控制技术。一是学会青贮、氨化、盐化、碱化等先进秸秆处理技术降低饲草成本;二是应用和推广割草机、粉碎机、柔丝机、青贮机械等新型机械降低饲料加工成本;三是开发和利用当地农副产品, 如菌糠饲料、中药渣、酒糟、豆腐糟等降低饲料成本。

(2) 疫病防治防控技术。规模化养羊场的羊群数量相对集中, 羊发病率相比散养的高, 加强疾病防治成为规模养羊技术中的关键环节。羊病一般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 做好疾病防疫防控工作, 只有确保羊场疾病不发生或少发生, 才能保障规模养羊场的盈利。

(3) 繁殖率和成活率提高技术。提高繁殖率和成活率是规模养羊场增加出栏量和提升养羊效益的关键。羊的繁殖率和成活率除品种自身因素外, 还应注重考虑一是防止近交造成繁殖率和成活率的降低;二是防止母羊怀孕后互相顶撞而流产造成繁殖率和成活率的下降;三是应减少母羊群中空怀母羊的比例。

规模因素 第5篇

根据本文的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这一指标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储蓄会进一步增加,这会有助于国债适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第二,国债发行作为弥补赤字的一种方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1994年中央政府出台《预算法》,在《预算法》中规定政府不得向银行透支或通过向银行借款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以后,发行长期和短期国债成为弥补财政赤字的唯一方法。自此,可以说财政赤字是影响我国国债发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从模型中我们看到,当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时候,会降低对国债的需求,使得国债发行量减少。通过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我们知道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国债规模一项重要因素。一方面,经济的增长,国家经济实体的提升会使得国债适度规模上升,另一方面,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政府收入更多,也会减少对国债发行的依赖,这样,国债规模便趋于良性的循环状态。

规模因素 第6篇

摘要:财政支出的规模深经济发展影响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合理的财政支出规模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研究广西财政支出规模的现状对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1978年以来财政支出与GDP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广西财政支出规模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财政支出规模;现状;影响因素

目前,关于国家、地区间财政支出规模的研究,国内外相关学者做了大量的实证分析,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理论规律。其中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的“瓦格纳法则”最为有名,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支出必定会以比产出更快的速度增长。对广西财政支出规模进行深入分析对广西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广西财政支出规模现状分析

(一)绝对财政支出规模

随着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从1978年-2013年广西绝对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1978-1994年广西GDP总量从1978年的75.85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1198.29亿元,增长了14.8倍;1995-2013年广西GDP总量从1995年1241.83亿元增长到了2013年14378.00亿元,增长了11.58倍。地方财政总支出由1978年的20.78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124.92亿元,增加了5倍;地方财政总支出由1995年的140.59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208.67亿元,增长了22.82倍(见表1)。

表11978-2013年广西财政总支出及其占GDP的比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4);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编,《广西统计年鉴2005》。

(二)相对财政支出规模

从相对财政支出规模上来看,广西财政总支出占地方GDP的比重,阶段性呈现出“V”型增长。

图11978-2013年财政总支出占GDP比值的变化趋势

第一阶段是1978-1986年,广西财政总支出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7.40%,下降到1982年的13.50%,之后又上升到1986年的20.33%。第二阶段是1987-2002年,广西财政总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87年开始下降,一直降到1996年的9.25%,之后又开始回升到2002年的17.10%。第三阶段是2003-2013年,从2003年开始下降到2005年的15.00%之后,持续回升,2012年达到最大为22.90%,但2013年又呈现下降趋势。1978年到1994年以来广西相对财政支出规模有所减小,但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政支出相对规模总体上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见图1)。

(三)广西财政总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变化分析

综合广西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1978年以来,广西经济发展和财政支出处于不断上升阶段。

图21978-2013年广西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变化趋势

1994年以前广西财政总支出增长率波动较大,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财政总支出增长率波动较小。1994年以前广西财政支出绝对数增长缓慢,其中有10年财政支出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特别是1979-1981年三年间,广西财政支出增长率为负数。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广西财政支出增长率绝大部分年份超过GDP增长率,可以反映出1994年分税制改革对不发达地区财政支出的扶持力度加大。从整体上看,广西财政总支出绝对数增长率高于GDP的增长率(见图2)。

(四)财政总支出对GDP的弹性变化

财政支出弹性反映了某一年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该地区财政支出的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当财政支出弹性系数大于1时,那么财政支出增长较GDP增长快,说明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财政支出相对规模扩大;当财政支出弹性系数等于1时,那么财政支出与GDP保持统一比例增长,说明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变,财政支出相对规模不变;当财政支出弹性系数小于1时,那么财政支出增长较GDP增长慢,说明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财政支出相对规模减小。

表2广西财政总支出对GDP的弹性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4),《广西统计年鉴2005》相关数据整理,计算得来。

1978-1996年,19年间,财政支出对GDP的弹性除了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和1993年这五年大于1以外,其余14年均低于1,其中有三年财政支出弹性为负数,最低为-1.08。自1997-2013年以来,财政支出对GDP的弹性只有2003、2004、2005和2013年小于1,其余年份均大于1,最大达到5.08。综合来看,财政支出对GDP的弹性波动范围非常大,在-1.08~5.08之间。由此可以说明,广西财政支出增长对GDP的增长敏感度高,且广西财政支出规模自1997年以来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见表2)。

二、 影响广西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因素

广西财政支出规模无论是绝对财政支出规模还是相对财政支出规模,都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影响广西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

(一)经济因素。影响广西财政支出规模的经济因素主要是指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的非正常时期和科技发展水平。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1995年以来,广西经济增长速度普遍低于财政总支出增长速度,而财政支出规模绝对量和相对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息息相关的。随着广西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支出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不断扩大,政府对科技投入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广西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

(二)社会因素。广西处于经济发展落后的西南部,广西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严重,医疗卫生设施不完善,农村劳动力剩余等问题,会对财政支出不断提出新要求,迫使广西财政支出规模不断上升,且未来广西财政支出也会更偏重于解决就业、医疗卫生、农村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即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及其老龄化、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镇化等因素,会迫使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三)政治因素。影响广西财政支出规模的政治因素主要是政府干预。如2008年金融风暴,为了维持经济的发展,政府通过财政等经济手段干预经济生活。2007年和2008年广西财政支出结构中工商业金融等事务财政支出分别为71.24亿元和106.66亿元,金融风暴之后,政府为了调控经济,降低了工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2009年支出仅0.4329亿元。由此,可见,政府干预会严重影响财政支出规模。(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孙长清、李晖.基于经济增长的财政支出最优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广西财政厅课题组.广西财政支出结构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2(17):14-18.

[3]张明喜.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研究,2008(1)

[4]胡斯.新经济形势下对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若干思考[J].经济问题研究,2013(1):164-165.

[5]袁叶龙.广西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11(4):139-141.

规模因素 第7篇

我国外汇储备余额早在2006年9月末就突破万亿美元, 至2009年3月, 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了19 537.41亿美元。历年外汇储备表显示, 在1979年之前, 我国外汇储备从来没有超过10亿美元, 甚至在几个年头还是负值。但随着我国启动改革开放, 经济持续增长, 贸易高速发展, 以及我国长年内需不足, 导致外汇储备一直保持增长态势, 且增长的速度快, 强度大, 详见下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 1999—2000年, 由于亚洲经济危机的冲击, 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缓慢, 资本流入增长较少;但2001年以后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速加大, 2003年突破千亿美元, 进入2006年, 在我国实行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之后, 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不但未减反而继续上升, 第一季度增加562亿美元, 总规模超过日本, 居世界首位, 2007—2008年, 外汇储备更是以每年近5 000亿的增速增长。

单位:亿美元

美国《纽约时报》的社论曾用“中国的里程碑”来评论中国万亿外汇储备。中国坐拥万亿美元外汇储备, 是国力的具体表现, 也为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上佳的安全系数, 尤其是对日后中国放宽资本金, 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 可起护航作用。近两万亿美元巨额储备, 意味着我国有着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我国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但是, 如果外汇储备构成不合理或者增长超过适度区间, 就不可避免地降低资源使用效率, 甚至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

二、模型建立及分析预测

目前, 国内外理论界普遍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确定, 在国际有关外汇储备规模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经济实际, 考虑代表性变量:外汇储备 (FR) 、出口规模 (IP) 、贸易差额 (IOP) 、年均汇价 (A) 、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BD) 、外债余额 (DEB) 。由于个别因素2008年的数据还未公布, 所以选取数据区间为1984年至2007年。建立回归模型, 分析这些因素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及其影响力大小, 模型形式为:

(一) 模型的参数估计

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OLS估计, 最初结果如下:

由于R2近似等于1, 而且F=906.464, 远大于F0.05 (5, 16) =2.85, 故可以认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与上述5个解释变量间总体线性关系显著, 但是变量IOP、BD、DEB的参数估计值的t检验值较小, 未能通过检验, 故可以认为解释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另外, 外债余额 (DEB) 的系数为负值, 与实际的经济意义相悖, 表明模型中各解释变量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二) 消除多重共线性 (逐步回归法)

1. 运用Eviews软件, 计算出各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

从下面的相关系数矩阵中可以看出, 各解释变量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其中FR与IP的相关系数最高, 达到0.9913;BD与A的相关系数为0.9548;IP与DEB的相关系数为0.9284。

2. 确定初始模型

运用OLS方法逐一求FR对各个解释变量的回归, 对结果进行分析, 得出外汇储备 (FR) 与出口总额 (IP) 的线性关系最强, 效果最好, 因此, 选择初始回归模型结果为:

即:当年出口额、年平均汇价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系数分别为1.178887、1.008839, 常数项为-94.082。并且模型显著通过了各项统计学检验。

(三) 经济分析

1. 基于上面的回归模型, 出口总额 (IP) 是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决定因素, 出口总额每增加1个单位, 将引起外汇储备增加1.1788个单位。我国的出口总额从1984年的261.40亿美元连年上升至2008年14 285.5亿美元, 增速相当迅猛。由于国内消费需求扩大缓慢, 因此只能依靠连年保持30%以上的出口增速来支撑国民经济的高速运行, 这就导致了经常项目顺差的不断扩大。

2. 汇率 (A) 变动也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决定因素, 结合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汇率水平的变动, 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 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 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是有管理的, 这意味着必要时中央银行可以入市人民币汇率进行适当干预。一般地, 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干预的目的在于减少汇率大幅度波动给实质经济发展带来的干扰, 而非改变汇率的长期走势。目前, 人民币汇率逐渐走低, 吸引国际游资的进入,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增加。

(四) 模型预测

前文得出的回归模型:FR=-94.082+1.178887IP-1.008839A

首先, 对模型进行回顾预测, 预测区间为1996年至2007年, 将各年的出口总额和平均汇价代入模型, 得出逐年的外汇储备预测值, 再将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对比, 拟合效果如图1, 模型的预测效果相当不错。

其次, 利用有条件的预测方法对2008年的外汇储备进行预测, 并与实际的数据进行对比。2008年中国出口额14 285.5亿美元;平均汇价为:694.44。将其代入到回归方程, 得到2008年中国外汇储备的预测值为:16 051.91。2008年底我国实际外汇储备额为19 460.3亿美元, 实际值比预测值高出了3 409亿美元, 这说明如果按照模型预测的增长趋势, 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远远超过了历史平均水平。

三、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正、负效应

首先, 从积极方面看, 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对外清偿能力, 增强货币当局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能力, 同时为正在进行的贸易和金融改革 (特别是资本账户自由化改革) 提供有利的条件, 减少这些改革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另外, 自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来, 除少数年份外, 我国国内需求总体上较为疲软, 甚至在较长时期内为通货紧缩所困扰。过去几年里, 通过外汇储备积累而实现的基础货币供给, 对于缓解通货紧缩压力产生了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

其次, 从消极的方面看:

1.外汇储备过高, 加大, 美、日和欧盟的许多国家相继在不同场合要求人民币升值, 这将不可避免的导致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弱化, 出口增长放慢;另外, 人民币汇率的强大升值压力, 为投机者提供了稳定的汇率预期, 不断有国际“热钱”资本潜入国内进行套利套汇活动, 导致外汇储备虚增, 使国内资本市场聚积更多的风险隐患。

2.高额的外汇储备, 改变了货币供应机制, 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外汇储备是由货币当局购买并持有的, 而外汇占款是构成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体部分。外汇占款的增加导致了基础货币量的增加, 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 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 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对于外汇占款, 中央银行往往只能采取被动冲销措施, 以保持相对稳定的货币供给。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多, 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对冲操作的压力不断增强。尤其当出现回收货币的速度跟不上外汇占款增加的速度时, 对冲操作效果不明显, 且可供操作的工具又有限,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局限性, 给我国货币政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外汇储备是一种实际资源的象征, 它的持有是有机会成本的, 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等于国内资本生产率减去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率。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美国的国债和美国财政部债券。目前, 美国国债的平均收益率远低于国内的平均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此外, 我国在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同时每年还以高成本从国外大量引进外资和借取外债, 等于是以低价将国内资金转到国外给外国人使用, 同时, 还以高价从国外借入资金, 其潜在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

4.巨额的外汇储备会使我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优惠贷款, 根据IMF的有关规定, 成员国发生外汇收支逆差时, 可以从“信托基金”中提取相当于本国所缴纳份额的低息贷款, 如果成员国在生产、贸易方面发生结构性问题需要调整时, 还可以获取相当于本国份额160%的中长期贷款, 利率也较优惠。相反, 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这些优惠低息贷款, 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国家提供帮助。

四、对策建议

(一) 控制外汇高速增长的政策建议

1. 减少外贸顺差的税收政策, 如进一步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 开征出口税等。

这一对策的主要好处是比较符合国际贸易组织规则, 并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通过一定程度上的抑制出口, 减少贸易顺差从而减慢外汇规模的增长速度。

2. 减少外币热钱流入及外汇投机的税收政策, 如酌情开征外汇交易税 (托宾税, Tobin Tax) 。

由于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来自资本项目或热钱流入, 开征外汇交易税对于热炒人民币升值有釜底抽薪的作用;而且如所征收的外汇交易税能用于社会安全保障基金或其他公益项目, 这一措施有一举两得的好处。开征外汇交易税有操作上的困难, 并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外贸有负面影响, 而主要障碍恐怕还是有悖于主流意识形态中对于自由贸易及自由市场的信奉。

(二) 减小高额外汇储备负效应的政策建议

1. 可以用庞大的外汇储备购买石油和黄金等大宗商品, 更多地将这些钱用于发展中国的教育或其它基础建设上。

花旗银行最近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外汇储备偏高的最大原因是中国国内的储蓄率高于投资率, 庞大的储蓄持续将资金导向投资, 强劲的内地产出继而引致强劲出口。因此, 对症下药的方法是把部分外汇储备向社保基金以及医疗系统注资, 改善目前两项保障的庞大资金缺口, 以此加强消费信心, 从而减少储蓄的比例, 释放购买力。

2. 可以将巨额外汇储备投资在外国有价证券上, 如政府证券、机构证券, 也可以做直接投资;

规模因素 第8篇

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国家为债务人,从社会上筹措资金来解决财政需要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我国的国债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从而起到调节财政收支不平衡、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财政赤字以及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等作用。自1981年起,我国重新开始发行国债,国债规模也日趋扩张,尤其是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连续6年实施了以财政扩张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增发国债促使投资的增加。2005年后,我国国债发行量一直处于7000亿以上,然而,面对我国国债规模的日益庞大,本文对影响国债规模的经济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从而引发对我国适度的国债规模的思考。

单位(亿元)

二、文献回顾

自国债重新发行以来,国债已从最初为弥补财政赤字逐步偏向于作为一项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以促进经济增长。随着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日益增大,对国债发行规模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国内的很多学者曾运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对我国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

杨大楷、朱世武、陆虹(1998)通过采用相关分析法对各个经济因素的变动方向和联系程度进行研究,得出了国债发行规模和所选取的8个因素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各因素的相关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国债余额、居民储蓄额、贷款余额、国民生产总值、国债还本付息额、财政收入、财政赤字、预算内投资规模。随后,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从定性的角度解释了国债发行规模和国债余额相关程度最高的原因。

李灿等(2000)选取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储蓄S等相关因素,直接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预测国债在未来几年内的发行规模,但未能考虑到宏观经济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存在很强的非平稳性,因而未必能对国债的发行规模进行准确的预测。

朱世武、应惟伟(2000)通过建立国债发行规模的AR-GARCH模型,采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考察国债发行规模和国内信贷规模、国内生产总值、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等8个经济变量的关系,从而得出中央财政收支而非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

在前人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着眼于定量研究的方法,根据1990-2007年度中国的经济数据,首先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就影响我国国债规模的主要宏观经济因素展开计量分析,找出影响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

三、数据选取

本文以1990年—2007年度的历史数据为依据,建立回归模型,运用eviews3.1分析软件,对我国国债的发行量与相应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研究,其中统计数据来源于各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

四、模型变量的选择

国债规模的大小受诸多经济因素的影响,本文只选取宏观方面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初步选取的数据变量如下:被解释变量为当年国债发行额(Y)、解释变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 (X1)、国家财政收支差额(X2)、到期国债还本付息额(X3)、国债年末余额(X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X5)。下面对各解释变量作以详细的说明:

1、经济发展水平:

一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受制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债发行的潜力就越大。从选取的近20年的样本数据来看,我国GDP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随之增长。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

2、国家财政收支情况:

发行国债的最初目的就是弥补财政赤字,所以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支出都会影响着国债的发行。如果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则发行国债的可能性规模就较小。这里选取财政收支差额即财政赤字来衡量国家的财政收支情况。

3、到期国债还本付息额:

随着国债规模的扩大,国债的还本付息额也不断增加。而我国政府每年新发行的国债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偿还旧债,在2001年国债的还本付息额突破了2000亿元。因此,国债的还本付息额也是国债发行规模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4、国债年末余额:

国债余额是国家未来要兑付的代价,若一国累积的国债余额过多,则会对国债的发行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力。

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

国债余额占当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例为居民应债能力,一般来说,居民应债能力越高,国债发行的可能规模越大。故把该因素也列为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中。

五、建立模型

运用Eviews 3.1软件,从样本数据的散点图中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和各解释变量存在着近似线性的关系,从而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单位:亿元

其中,Y:当年国债发行额,X1:国内生产总值GDP,X2:国家财政赤字,X3:到期国债还本付息额,X4:国债年末余额,X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C:随机误差项

下面对样本数据包括上述全部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如下:

其中,R2=0.983098调整后R2=0.976056 F=139.5793DW=0.689657

六、模型的调整

由上述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知,R和调整后R都非常高,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在显着性水平为5%下,X3的系数显着性水平较低,未通过t检验,故去掉变量X3。X5的系数虽然显著性水平较高,但不符合一般的经济发展规律,故去掉变量X5。因此,对剩余的变量作回归分析如下:

其中,R2=0.93792.0调整后R2=0.924617 F=70.50511DW=0.799213从经济意义的角度来看,各个解释变量的系数均大于0,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但由于X1和X4的相关系数为0.974687,具有高度相关性,且变量X1的系数未达到显着性水平,故需要去掉变量X1,对剩余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其中,R2=0.937319调整后R2=0.928962 F=112.1536DW=0.714261经Eviews计算,在显著性水平为5%下,各个系均达到显著性水平。由于DW只能判断是否一阶自相关,下面采用LM检验法检验模型的相关性。由下表可知,nR2的伴随概率为0.24,认为此时的模型解释变量之间不具有自相关性。从R2和调整后R2的数值来看,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各个解释变量的系数都已达到显著性水平。而且采用White检验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可以认为原回归式中的残差不存在异方差。

Breusch-Godfrey Serial Correlation LM Test:

White Heteroskeelasticity Test:

下面对国债发行量(Y)、国家财政赤字(X2)、国债年末余额(X4)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到,在5%的显著水平下国家财政收支赤字(X2)、国债年末余额(X4)和国债发行量(Y)具有单向的前者到后者的Granger因果关系。

经过以上的估计和检验,可以认为拟合的模型基本达到标准,各项要求均通过检验。

七、相关经济变量序列的检验

1. 对相关经济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由于经济变量存在非平稳性的特点,可能会使得由普通回归方法估计得到的模型存在“伪回归”的问题,因此,本文运用ADF检验值法对上述经济变量Y、X2、X4进行单位根检验,确定它们的单位根阶数。

根据上表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国债发行规模Y、国家财政收支赤字(X2)、国债年末余额(X4)均存在二阶单位根。

2、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协整关系检验

该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上述回归方程是变量之间的协整方程,由于协整关系反映了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因此该回归方程也是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长期均衡方程。

八、结论

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国家财政赤字和国债年末余额,这说明了我国国债发行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体现了国债的基本职能。由于国债发行规模又受年末国债累积余额的影响,又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债发行的压力。国债累积余额和国债发行的相关程度很高,但债务余额是发行者在一个会计年度终了时的总负债额,它通过两方面影响着国债发行的规模:一是通过发行新债,用其中的一部分来偿还旧债,二是庞大的债务余额的累积制约着新债的发行规模。这不仅不利于国债发挥弥补财政赤字的基本职能,也这些无疑对决策者在制订国债发行决策时发生影响。实际上,这也说明了国债的存量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国家每年在安排国债发行计划时,既要考虑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又要顾及我国财政承受能力和财政风险。同时,政府应注重制定并实行稳健的国债政策,合理安排国债的期限结构以及合理规划国债资金的投资方向,并尽可能地提高国债资金的运用效率,减轻国债累积余额的压力。适度控制国债规模,充分发挥国债功能,在此基础上,使国债发行规模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总体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大楷、朱世武、陆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财经研究》,1998(4):14-19

[2]龚仰树.《关于我国国债数量规模的探讨》.《财经研究》1998(1):9-14

[3]朱世武、应惟伟.《国债发行规模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0(11):49-57

[4]吕冰洋、崔兴芳.《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经济因素分析》.《财经论丛》2005(5):58-62

[5]夏德仁、李念斋:《货币银行学》(第二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规模因素 第9篇

(一) 国外相关研究

Adolf Wagner提出政府支出扩张理论, 他把导致国家支出增长的因素总结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率以及公共品需求的收入弹性。近年来公共选择学派的兴起将公共支出规模影响因素问题重新成为学界新的研究热点, 该学派通过研究官僚机构的行为模式和决策程序提出如公共雇佣者投票理论、中间投票理论和官僚政治理论等来解释公共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针对政府的公共支出规模影响因素问题, 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其他的相关理论, 包括消费偏好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多因素影响理论以及不平衡增长理论。

(二) 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大致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实证分析:

(1) 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因素 (胡锋、吴俊培, 姚莲芳等) ; (2) 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王玥娟、段超等) ; (3) 多因素分析 (杨继和柳柯杰等) ; (4)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分析 (常世旺等) ; (5) 人口因素分析 (徐曙娜、姜鑫等) 。

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公共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作了深入研究, 形成多种理论体系, 但是公共支出规模的扩张除了共性的影响因素外,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还存在自身个性的因素, 在此方面国外学者研究有限;国内学者较多深入研究了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对我国公共支出规模的影响, 并且研究结果莫衷一是, 经济发展水平与公共支出规模的关系尚存不明, 而对于政府职能和经济体制改革这两个因素分析较少;国内有学者对我国公共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因素分析, 但局限于各个因素对我国公共支出规模的影响程度, 没有对我国政府公共支出规模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分析。

二、影响我国公共支出规模的因素分析

在公共支出规模影响因素的分类方面, 国内学者常采用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与社会因素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与以往的分类方式不同, 笔者从七个方面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结合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发展的影响因素的自身特点, 力求对我国政府公共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作出较为系统全面的理论分析。

(一) 人口因素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过多的人口支配稀缺的社会总资源, 作为社会总资源的一部分, 公共支出的规模必然受我国人口发展现状的制约, 因此, 人口因素一直是研究我国公共支出规模的必要因素之一。

1. 失业率因素

失业率主要从两方面影响我国的公共支出规模。一是直接效应, 失业率的增加直接导致我国社保基金中失业保险支出规模的增加, 同时也会影响公共支出中转移支付规模的增加;二是间接效应, 失业率的增加说明部分生产资源效率的降低, 导致社会总产出的下降, 扩大了我国政府投资和政府购买的规模, 从而影响我国公共支出的规模。

2. 城市化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城市化率水平逐年提高, 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化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劳动力的大量涌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加剧了原本由城市化率高造成的公共拥挤成本, 加重了政府支出在医疗保障、社会安全、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投入规模。

3. 人口老龄化因素

我国已经迈入人口老龄化时期, 人口结构老龄化、社会生育率低、社保基金发展迟缓成为未来我国公共支出必须要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人口老龄化影响着我国经济活动的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各个环节, 人口老龄化不仅导致家庭代际结构的变化, 而且也逐步改变我国传统家庭赡养的养老方式, 目前, 我国养老保障负担比较大,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支出增速超过收入, 同时老年医疗保险消费支出高速增长, 这些因素都给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很大的向上压力。

4. 财政供养人口因素

我国财政供养人口包括各党政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军队及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 若按公共支出的规模来划分, 我国公共支出中的供养人口还包括基本社会保障中老年人, 残疾人等社会群体。若广义的财政供养人口增加, 会增加我国公共支出的负担。

(二) 收入分配因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收入分配问题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公共支出发挥着对初次要素收入的再分配作用, 因此, 收入分配因素影响着我国公共支出的规模。

1. 人均收入因素

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 从1978年至今, 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居民收入的人口自然增长弹性逐步增加, 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居民在许多方面对政府公共产出的要求也会提高, 从而增加了我国公共支出的规模。

2. 基尼系数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平衡性问题越来越突出, 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会加剧社会矛盾的激化, 数据显示我国基尼系数自2000年起不断增加, 有学者指出2011年我国预期基尼系数将到0.5, 突破0.4的国际警戒线, 基尼系数的扩大将增加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在收入分配、转移支付等各个方面的支出压力。

3. 公共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因素

我国居民公共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差别在于地域性, 我国城镇居民公共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较大, 但是边际弹性小;我国农村居民现阶段公共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小, 但是随着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覆盖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农村居民对未来公共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预期将会增加, 从而增加我国公共支出规模。

(三) 经济发展因素

国内外多数学者研究分析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公共支出的规模, 原因在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各经济主体的活动更加复杂化, 经济活动的频繁增加了对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如制度, 法律完善和建设等方面的需求, 从而增加了公共支出的规模。

1. GDP因素

我国近期一直采用GDP水平作为衡量我国经济发展的标准。韦邦荣、杨玉生研究认为中国财政支出与GDP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关系, 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及短期动态调整机制。因此GDP水平的提高增加了我国公共支出的规模。

2. 市场化和开放度因素

市场化指数反映了改革进程中政府职能转变的程度, 研究表明, 一个国家市场化发展的程度较高, 社会总资源中政府分配程度较低。开放度衡量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 客观上要求政府扩大职能范围, 如政府需要参与国际活动、抵御意外冲击等, 从而影响公共支出规模。

(四) 政府职能转变因素

政府公共支出规模遵循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 政府职能的转变影响事权, 进而影响公共支出的规模。

1. 政府职能范围因素

根据十七大报告, 我国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减少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干预, 提升民营经济活力, 政府职能的范围将缩小, 这将导致政府对社会总资源的分配比例下降, 因此会逐步减小我国政府公共支出的规模。

2. 政府行政规模和运作方式因素

研究通常以政府人员的规模和政府所占有的社会资源 (罗森) 来衡量政府的行政规模, 政府行政规模的扩大会增加政府公共支出的规模;政府的运作方式是指政府维护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基本手段。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深化和政府制度的完善, 我国政府的运作方式将逐步由以行政权力为中心转变为以规则制度为中心, 运作方式的完善将减少政府所分配资源的浪费, 从而减少公共支出的规模。

3. 政府行政效率和廉政指数因素

政府的行政效率一直为公共选择学派所诟病。政府行政效率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影响公共支出的规模, 一是政府行政效率直接影响公共产品的产出, 从而影响公共支出的规模;二是政府行政效率会间接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不必要的资源和效率的损失, 进而影响公共支出的规模;廉政指数衡量一国政府的廉政程度。腐败问题不仅会增加公共资源无谓的流失, 同时会激化社会群体矛盾, 二者都会增加我国政府公共支出的规模。

(五) 财政体制改革及政策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府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由建国时期的“全能政府”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有限政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财政体制改革及政策梳理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影响我国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比例, 从而影响我国公共支出的规模。

1. 财政政策有效性因素

在传统思想、政府职能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我国政府拥有的庞大社会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 我国经济发展的每次波动都会伴随政府购买、投资为主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

2. 财政分权及地方政府间竞争因素

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深化了我国财政体制改革, 中央财政收入逐步提高, 造成事权下移、财权上移的局面, 地方财政支出资金紧张, 我国政府转移支付制度限制了地方政府增加支出的需求, 从而影响我国公共支出的规模;广义的“以脚投票”加剧了地方政府间竞争, 竞争的加剧又增加了地方政府的产出, 进而影响公共支出的规模。

3. 财政收入因素

我国长期以来遵循“以收定支”的原则, 财政收入的增加影响了我国公共支出的规模, 同时地方政府预算必须平衡, 不得赤字的规定限制了地方政府的支出需求, 从而影响了公共支出的规模。

(六) 社会需求结构因素

不同时期社会总需求的结构存在着差异性, 而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也不同, 在社会经济发展初期, 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例一般较大, 而社会发展的中后期, 政府公共支出逐渐趋向于退出微观领域, 加大对民生方面的投入比例;同时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社会需求结构也不尽相同,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公共支出的规模。

(七) 公共支出结构因素

现阶段我国公共支出结构还在不断完善, 我国公共支出结构中有些分类支出具有刚性, 而像民生类支出在公共支出整体结构健全过程中弹性较大, 因此公共支出结构也会影响我国公共支出的规模。

三、结论

综上对我国公共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作出较为系统全面的理论分析, 而要探究各个因素对我国公共支出规模的影响程度及相关性的分析需要借助统计学相关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 对此,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公共支出规模的计量选择

我国学者在研究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影响因素问题时所采用的公共支出规模计量选择口径主要有小口径、中口径和大口径, 由于大口径包含预测变量 (制度外支出等) , 使计算结果不准确, 因此基本采用小口径和中口径两种。小口径的公共支出规模为预算内支出, 中口径的公共支出规模按预算内支出和预算外支出计算。在此建议参考采用OECD对中国公共支出规模的计量口径, 即预算内支出+预算外支出+债务支出+基本社会保险之和, 这样可以较为全面的计算我国公共支出的规模。

(二) 影响因素的计量选择

由于综上规范分析得出的影响因素较多, 针对每一项影响因素必须选取准确的具有概括性的计量变量, 同时对于一些抽象的影响因素, 如政府职能范围、政府行政效率等, 因素所选取的计量变量较为复杂, 甚至无法选取相关的计量变量, 因此, 各个影响因素的变量选定显得尤为重要。

(三) 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经济活动不是单一独立的, 各个经济变量之间有时会有不同的相关性, 因此在选定各个影响因素变量进行计量分析时, 需要注意各个影响因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具有相关性的变量往往暗含着经济活动之间必然的联系, 因此在实证分析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影响因素时, 要注意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参考文献

[1]王雍君.中国财政支出实证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2]段超.我国10年间公共支出规模扩张的原因分析—基于1995一2006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 2009 (5) .

规模因素 第10篇

露天矿山生产规模是露天矿区开发技术决策要素的核心, 其他技术决策均围绕生产规模来决定, 例如, 矿区总平面布置、设备规格、劳动力数量和投资等。这些要素一旦确定, 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有的矿山投产后,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其关键技术决策要素不断变化;有的因各种原因迟迟达不到设计生产规模, 造成资金及人员的浪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矿山生产规模确定过程中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 同时也反映出对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和长期性。一般影响露天煤矿矿山生产规模的因素包括:市场需求、资源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其他条件。

1 资源储量约束

1.1 设计规范的限制

按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需要, 将露天矿的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划分为3类5级并按此制定了相应的露天矿工程建设标难。为了保证露天矿有足够的服务年限, 按可采储量计算服务年限时, 要考虑一个储量备用系数。储量备用系数是露天矿抵御可能发生风险的一项措施。例如, (1) 地质资料的准确性不足; (2) 开采工艺的适应性不强; (3) 突然发生的滑坡等事故。这些都使可采储量减少、服务年限缩短而造成损失。另外, 也为生产发展留有一定余地。根据工程设计研究利地质勘探阶段, 结合煤层的复杂程度, 储量备用系数大致可按下面方法选取:规划设计 (地质普查) 一般取1.3-1.4;可行性研究 (地质详查) 一般取1.2-1.3;初步设计 (地质精查) 一般取1.1-1.2。

合理的服务年限应能充分发挥设备和工程设施的效能, 使投资和生产成本最低;合理地利用资源, 一方面, 避免服务年限过长使露天矿生产能力偏低, 或是矿田划分密度偏稀, 提前占有勘探资金和储量价值;另一方面, 同一矿区内如有两个以上的露天矿可以接续开采时, 每个露天矿的服务年限可小于相应的规定, 但是全部接续的服务年限必须达到上述标推。

关于矿田储量、矿山产量规模及服务年限的关系, 我国有关部门在技术政策及设计规范上做了具体规定。矿山服务年限应满足:

式中:T为一定产量规模下的矿山服务年限, a;Q为矿田境界内矿石工业储量, Mt;K为储量备用系;A为矿山生产规模, Mt/a;Tg为规程要求的矿山服务年限, a。

在矿山服务年限满足设计规范所要求的矿山服务年限时, 矿山的最大产量规模为:

式中:Amax为露天矿设计规范服务年限下最大年生产规模, Mt/a;Tmin为露天矿设计规范规定的最下服务年限, a。

1.2 按泰勒准则可达到的生产规模

根据国际著名的露天矿山经济寿命与矿田储量关系经验公式:

式中:T为矿山经济寿命, a;P为矿田境界内煤炭储量, Mt。

上式实际提出了矿田储量、合理矿山规模与矿山经济寿命之间的匹配关系, 则露天矿合理产量规模为:

2 技术约束

2.1 按开采强度可达到的最大生产规模

露天煤矿开采强度受到矿床赋存条件的限制, 不可能是无限大的。根据矿山的具体条件, 可能选用开采工艺和主要设备, 不同的矿山生产工艺所能达到最大开采强度差别也很大。这些工艺和设备所能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 制约着矿山生产规模。开采强度是露天矿山优化设计的重要内容, 圈定开采境界和进行产量规模优化一般是在所能达到的开采强度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 由开采工艺的开采强度决定的露天矿生产规模为:

式中:L为露天矿采区工作线长度, m;υ为矿山推进度, m/a;h为矿山开采的煤层平均厚度, m;γ为露天矿采出原煤容重, t/m3;t为露天矿煤层开采损失系数;f为开采过程中的矸石混入系数。

按工作面设备性能所能达到的水平推进度:

式中:υ为水平推进度, m;n为道路每年移设次数;A为采掘带宽度, m。

2.2 按主要生产环节可达到的最大生产规模

露天矿山的生产是由矿岩松碎、采装环节、运输环节、排土环节等环节组成的串联系统, 各个生产环节利用均衡剥采比折算成生产能力:

式中:Ki为各生产环节折算成生产能力, Mt/a;Si为各环节生产能力, Mm3/a;ne为均衡剥采比, m3/a。

各生产环节的生产能力制约着露天矿的规模, 露天矿的生产规模应满足:

式中:K1为穿爆环节生产能力, Mt/a;K2为采装环节生产能力, Mt/a;K3为运输环节能力, Mt/a;K4为排土环节能力, Mt/a;K5为原煤入选能力, Mt/a。

2.3 按外部条件可达到的生产规模

外运条件是限制矿山生产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露天煤矿多数处于内蒙古、陕西、山西和新疆地区, 交通十分不便, 承受不了长途运输的费用负担。虽然运输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但也受到资金的限制。在有条件时, 可以采用就地利用矿石来改善外部条件提高露天矿可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 如建设露天矿坑口电厂。

此外, 矿山规模还可能受到其他条件的制约, 如供水、供电、疏干等。外部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当矿山规模受条件约束而变得不合理时, 应考虑改善条件, 提高外部条件能满足的生产规模。

3 经济约束

3.1 市场规模

市场需求量是影响矿山生产规模的最关键因素。市场需求量大, 才能进行大规模建设。反之, 没有市场需求或需求最很小, 就不能上马或不能建大型矿山。因此, 在确定规模之前, 必须对市场供求关系进行详细调查、预测, 弄清矿石产品有多大市场、矿山建成后能有多大的市场份额、了解用户对产品质量有何具体要求等。

3.2 投资规模

矿山规模往往受到资金条件的制约, 即所谓有多少钱开多大矿。资金短缺时, 固然可以通过借贷来弥补资金的不足, 但贷款是要支付利息的。因此, 必须计算矿山偿还本息的能力。投资条件规模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A为生产规模, Mt/a;L为可能获得的资金, 百万元/a;C为单位投资, 元/t。

3.3 效益

矿山的生产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在一定范围内与产量无关, 可变成本与产量成比例关系, 矿山的最低效益应该盈利或至少不亏损, 则保证矿山效益的最小规模应为:

式中:A为保证矿山有起码经济效益的下限规模, 万t/a;Cd为固定总费用, 元/a;K1为考虑规模对固定费用影响的系数;Cc为可变的单位费用, 元//t;K2为考虑不完全成比例的调整系数;m为煤炭销售价格, 元//t。

从上式可以得出:矿山固定费用越大, 就越需要增大矿山的下限规模, 来分摊固定费用。反之, 矿山的市场价格越高, 矿山的下限规模可以减小, 也不至于引起矿山的亏损。

4 其他条件

矿山生产特别是露天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如可能占用大量耕地, 破坏生态环境, 造成地下水位乃至地表沉降, 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等, 这些不利影响以及人们对改善生存条件的要求, 会不断促使国家、地方政府对采矿作业做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的限制, 最终会影响到矿山的建设规模。

5 结束语

总之, 合理确定矿山的生产规模 (即经济规模) , 其实质是进行规模经济评价, 使所确定的矿山规模符合规模经济的规律而获得规模效益, 并应避免出现规模不经济带来收益递减的损失。

摘要:露天煤矿生产是一种经营活动, 符合一般企业服从规模经济的规律。规模经济是生产过程的规律性现象。在给定的条件下, 建设规模决定其生产经营综合经济效益是否达到最佳。一般认为, 生产规模越大, 生产成本越低, 经济效益越好, 但生产规模对于露天煤矿, 生产规模不是越大越好, 规模太大, 材料供应和产品运输发生困难, 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都将相应地加大, 并露天煤矿生产规模越大, 建设周期越长, 投资风险相对加大, 这些因素均需反复测算和比较。因此, 露天煤矿要利用规模经济的基本规律, 实现经济规模。

关键词:露天矿区,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市场需求,资源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条件

参考文献

[1]张瑞新, 梅晓仁, 高永胜.露天开采规划决策系统及其应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3, 32 (3) :270-273.

规模因素 第11篇

关键词:中小规模猪场;生产效益;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27-0166-02

随着国家政策向畜牧业倾斜,生猪养殖作为一个大众性产业逐渐兴起,加之近几年利润较高,更多人投资养猪,各地兴起了许多中小规模的养猪场,这给我国养猪行业带来新的活力。但猪场设计不科学、生产效率低;生产工艺不科学、种猪利用不合理;饲养管理不科学、计划性不强;特别是技术落后、卫生防疫不科学等,导致疫病威胁严重,给广大的养猪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这大大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1猪场生产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

1.1养殖观念落后

部分投资养猪者看到目前养猪效益较好,对养猪业发展形势和生产技术缺乏了解,凭传统经验和部分从他处学来的所谓“经验”就盲目进行养殖生产。没有先进科学的养殖观念,造成生产效益低下,导致失败。

1.2引种问题

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由于受检测技术水平的限制,绝大多数中小规模场,没有实行自繁自养,都是靠从外地购进苗猪回来饲养,什么时候有合适的苗猪就购回,或多或少,购回后没有任何隔离,就放在同一猪舍内,购回的苗猪来源不清、防疫情况不清,检疫不严格,导致疫病随引种带入及传播,疾病循环感染,有时因购进苗猪把关不严,死亡率很高。因此,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如从外地引种,在引种前必须做好调查,重点了解疾病情况,尽可能地相对固定引种地方。

1.3疫苗因素

疫苗运输、贮存不当。光照太强;温度过高或过低;疫苗瓶内进空气;超过有效期等都会导致疫苗的效价不足甚至失效。

疫苗本身缺陷。有血清型差异,有些病原的血清型较多。不同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免疫作用,免疫接种时没法选用与本地流行毒(菌)株相对应的血清型疫苗;疫苗被污染,经疫苗传播疾病。

疫苗使用不当。如疫苗稀释液不当、疫苗稀释浓度不当、疫苗中混入配伍禁忌的药物或其他疫苗、对稀释过的活苗没有及时用完、免疫接种过程中出现洒漏或漏注情况,有些疫苗病毒性灭活是油乳剂疫苗,容易引起注射器定量控制失灵,使注射剂量不准等,都会引起免疫失败。

1.4消毒不当

消毒工作经常流于形式,导致消毒效果不明显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猪场不重视消毒工作,没有一个完整的定期消毒制度,或少消毒甚至没有消毒,或消毒不全面,起不到消毒效果。而猪场片面强调消毒的作用,尤其是生猪发病期间,每天几次带猪消毒,造成猪舍湿度过高,使猪处于应激状态,促进了疫病的发生死亡率。

1.5环境因素

污染严重的中小型养猪场,遍及城郊和乡村,有的猪场不重视粪污的处理和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严重,猪长期处于恶劣的生长环境中,从而引发呼吸道等疫病。

1.6免疫失败

在实践中,猪群经过免疫接种之后,往往还会继续发病,这就是所谓的免疫失败。概括而言,导致猪免疫失败的因素包括:疫苗、免疫程序、生理状况、营养、药物与毒素、饲养管理与环境等因素。

1.7生理状况

个体差异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不同品种甚至相同品种不同个体,对同一疫苗的反应强弱也有差异,有些个体生来就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的影响猪群的某些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病原能损害猪体的某些免疫器官,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应激猪群发病时或多或少的对其造成应激,导致其免疫应答能力降低。

1.8药物与毒物因素

性激素对免疫应答有抑制作用,如睾丸激素、雄激素等对猪的免疫应答都有一定的影响。地塞米松、痢特灵、氯霉素、卡那霉素及某些磺胺类药物等对于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影响猪的免疫应答。一般来说,活菌苗免疫接种的同时不能使用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物;免疫前后两天内不能对猪舍消毒。

1.9管理与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密度、通风、有害气体浓度等;运输、转栏、换料、用药等这些问题处理不当会对猪只产生应激,从而对免疫应答产生影响。

2规模猪场生产效益的措施及建议

2.1重视猪场安全体系建设

猪场规模虽小,但要注意猪场的内外环境,场址应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供水供电方便、有充分自然隔离条件的地段,猪舍要求通风、向阳、干燥。猪舍应远离居民区,猪舍周围应植树种草,彼此独立,间距10 m以上。

冬季的猪舍除垫稻草外,还要用保温灯、保温箱等设施提高环境温度。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如淋浴、加大通风等;降低饲养密度,以0.25 m2/头的密度较适合;粪便不能随处堆放,应及时转移。

2.2重视市场信息,规范引种程序

不少小规模猪场因引种不慎常常引入疫病,造成猪场乃至地区性的疫病发生和蔓延。到外地引种前,特别留意商品猪、仔猪、饲料的价格,要对当地的疫病情况作全面的调查了解,并到畜牧农业部门登记备案,引入后要向检疫机关报检,并经必要的隔离饲养和免疫接种后方可进场混群饲养。

2.3科学管理

猪场防止疫病传播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实行封闭式管理。一是控制人流物流;二是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三是科学防疫,新建猪场选址要科学合理。

可以几个猪场共同聘请一名富有经验的兽医,要求兽医每周来场检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隐患,及早处理。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按照单元式设计,确保每一个小单元全进全出,从而减少污染。

2.4注重消毒

消毒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疾病发生的措施,任何人进出猪场都要穿工作衣并严格消毒,有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实行规范消毒,空舍时正确的消毒操作程序是:清理→冲洗→刷刮→药物消毒→熏蒸消毒→空圈50 d。熏蒸消毒时,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32 mL、水16 mL、高锰酸钾16 g。

2.5注重免疫注射

中小规模场按猪场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切实做好仔猪黄白痢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高致病性蓝耳病、链球菌病、口蹄疫、猪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免疫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2.6做好药物保健工作

仔猪在出生后应采取“注射+饮水加药+饲料加药”的保健方案,即选用长效抗菌药物,如长效土霉素、氟甲砜霉素针剂、第三代头孢等,在一、三、七日龄进行肌肉注射以防止仔猪早期感染细菌性疾病;在诱食阶段,仔猪的饮水中添加可溶性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以防止呼吸系统的早期感染;断奶前后的仔猪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如强力霉素、利高霉素、氯甲砜霉素等以防止断奶仔猪衰弱综合症的发生。在断奶后3~4周需在饲料中添抗菌素以防止仔猪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猪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附红细胞体病等。

2.7做好驱虫工作

猪场内猪附红细胞体病、仔猪渗出性皮炎等疾病大面积的发生,都与寄生虫有着重要的关系。中小型猪场和养猪专业户对驱虫工作认识不足,而导致猪场的附红细胞体等疾病连绵不断,导致死亡率大大增加,经济效益直线下降。仔猪在45~60日龄和75~85日龄分别进行一次驱虫,每次在饲料中添加阿维菌素连喂一周。如果育肥猪的体表寄生虫明显时,也可以用l%的敌百虫进行喷雾驱虫,但在使用时应注意先清洗圈舍与猪只,待干燥后方可进行喷雾驱虫。

3结束语

在中小规模养猪场,要对猪群饲养管理、环境、消毒、免疫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对各种资料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找出主要矛盾,得出客观科学的解决办法,降低成本,从而达到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目的。

Small Scale Pig Farm Production Benefit Influencing

Factor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Xu Daguan

Abstract:The pig-breed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quick, in the countryside the small scale pig farmer, the development is specially rapid, but the small scale raises pigs the raising condition to be bad, the pig farmer guards against consciousness not to be strong. Must sharpen the small scale pig farmer's struggle for existence ability and the synthesis production benefit, must enhance the single end pig to the equipment, the location percentage, the expansion existing space, the improvement living environment, enhances the pig group the whole healthy degree, reduces disease’s occurrence, thus maintains the pig farm overall benefit does not reduce.

试论我国金融发展的规模及影响因素 第12篇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现状与规模

我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要不断的推动金融业技术改革,引进专业人才并加大培训力度,从长远利益考虑,可以减少融资成本,技术的提升会促进经济的良性增长。从经济体制革新的角度出发,认为金融体制的革新必然会形成新的金融格局,得出金融体制的改革会推动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我国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已经渐渐成熟,但是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也没有哪一个结论和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在有些研究结论的指印之下,譬如,金融体系的规模和效率对经济的增长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就使得金融业的发展只关注规模的扩展和效率的提升而忽略了金融具体业务的质量。所以,在这些严重不一致的理论引导之下,我国的金融业的发展变现为:规模不断扩张、金融体系质量明显不高。随着金融体制的转变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经济的增长对金融行业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金融体系的效率已经成为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也是相关也就课题应该努力探究的方向[1]。

二、我国金融发展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金融发展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联系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普遍关注。对于国外学者来说,主要考查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总量之间的影响关系,金融发展会带动市场经济结构的变化,所以国外学者认为金融的发展只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侧面因素,他们主要研究的重点放在产业的发展,很少涉及产业的结构和体系。通过研究金融的发展规模和产业成长之间的联系,国外学者发现,金融的发展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所以在外来资本融资成本不断下降的情况之下,新企业便会迅速崛起,这也同时体现了新的产业增长的形成,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金融市场体系的欠缺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投资和企业的成长,金融发展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业的规模和产业的集中度。在相关的研究中可以发现,金融体系主要分为美国主导式金融体系和德国主导式的金融银行体系。

在推动经济不断增长的层面来看,不必探究哪一个体系更加科学或先进,但是,在促进企业的成长方面,两种模式各有不同的积极意义。两者都认为一旦企业的投资趋于成熟,银行体系便会先进于金融体系。在金融体系欠发达地区,金融体系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成长空间较大的企业,对于可能会迅速衰退的企业则无人问津。国内学者对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并不太多,研究发现,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水平相对落后,金融结构的调整速度缓慢,这严重阻碍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滞后,导致金融和经济的增速放缓。

三、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900)

金融体系作为一种复杂网络系统,金融系统的主体金融中介(银行、证券公司等)充分动员国民储蓄资源,广泛吸收和积聚社会储蓄,通过自身金融体系的中间运作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速度,把资金配置到资本边际效率最高的项目中去,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说金融系统最大的特点是不确定性、风险性和非线性的特征,存在“门槛效应”,是多投入、多产出的生产系统。

1、金融市场的开放性程度

开放的金融市场能够使得本国的金融企业参与到国际金融的竞争中去,进而可以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也必然带动一系列的经济效应。金融体系相对较弱时,提前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会严重影响本国金融企业的发展。所以,在本国的金融体系尚不完备的阶段,要适度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对于金融对外开放度的控制,有关学者也做过相关研究,金融的开放度直接反映对外投资开放度,也是以WTO的开放度来衡量。对外金融贸易的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只不过两者分别注重资本和市场贸易。

2、金融体系的效率

金融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效率息息相关。金融发展贸易能够冲击甚至打破国内金融市场的垄断,同时能够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市场,推进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整体水平。我国金融体系效率的提升决定这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程度,进而影响着金融的发展。

3、外资的流动以及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

专家指出,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发展中的优势地位的参数是FDI,我国学者同样指出FDI和金融发展之间相互促进。在研究中是把海外的投资总量直接流入到外资中进行计算的。金融发展是整个经济发展的一部分,金融的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贸易发展的结构、措施以及规模都会金融服务贸易产生影响。所以外资的流动以及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对整个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4、金融的相关政策

金融体系的效率影响这金融的发展,国家的金融政策对金融体系的效率产生影响,进而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国际金融的相关政策主要设计金融行业的监管,金融体系的创新以及金融服务贸易的调整等。金融相关政策是整个金融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金融政策可以引导金融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定,金融的消费者会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而参与其中,金融行业的生产者必须严格按照法律和相关规范进行安全生产。同时,金融的相关政策会对外来的金融投资者产生影响,只要政策限制,就会降低外企在国内金融中的竞争,同时在经济疲乏的时候,可以大体提倡外资的入驻,这样可以冲击国内金融的发展,在竞争中完善自己的产业结构、提升自己的不足、借鉴外企的成功经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每天都在经历不同的变化,只要牢牢把握影响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四、结语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金融体制的改革明显落后于经济体制的革新,而且随着金融行业发展的不段深入,开放性模式使我国的金融体系效率还有巨大的改进空间,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还需加强,资源浪费、专业人才流失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明显阻碍了金融体制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所以,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不应局限于金融规模的扩大,更加要注重金融质量的提升,使各个层面有序发展。金融体系效率的区域性差异显著,金融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使得金融资源快速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使得地方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被拉大,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该从金融整体水平的提升上出发,不断的促进地方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进而提高整体金融体系效率,保证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金融体系效率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取决于金融效率的提升,所以相关政策的引导同样不可偏废。

参考文献

[1]余官胜.东道国金融发展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基于动机异质性视角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03:138-145.

[2]霍伟东,邓富华.金融发展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08:145-15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规模因素】相关文章:

我国城市土地储备规模影响因素分析07-01

以经济学模型论流动人口规模的影响因素09-14

培养规模05-05

用户规模05-12

控制规模05-15

规模优化05-23

流转规模05-30

集聚规模06-07

规模部署07-08

学校规模07-09

上一篇:实施难点下一篇:应用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