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试验范文

2024-06-18

农药试验范文(精选11篇)

农药试验 第1篇

关键词:西瓜蚜虫,农药,防效试验

西瓜蚜虫 (瓜蚜) 是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及露地西瓜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其主要刺吸西瓜的茎、叶及嫩枝汁液, 使叶片出现卷缩、黄斑或全部枯黄枯死等症状。同时, 可导致西瓜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 严重影响西瓜的品质和产量。为有效防治西瓜蚜虫, 在施药技术上进行了探索, 选取常用的6种杀蚜剂与不施药地块分7个处理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在高密市双羊镇东张秋村赵明山大拱棚西瓜田进行。该地块长势良好, 面积0.27 hm2, 品种为京欣1号, 预计产量3 000 kg/667 m2以上。

1.2 试验药剂选用

在选择试验药剂时, 选用近年来当地瓜农常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抗蚜威、毒死蜱、啶虫脒和吡虫啉, 从中筛选出符合绿色食品西瓜使用的药剂。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7个处理。处理1:5%啶虫脒乳油2 500倍液。处理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处理3: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处理4:4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处理5:40%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处理6: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处理7:CK。设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共21个小区, 小区面积50 m2, 试验小区设置见表1。于2014年4月2日采用喷雾方法, 喷雾要达到整株西瓜淋洗的程度, 整株西瓜内外喷淋均匀。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施药前, 调查每个小区的虫口基数, 施药后1 d、3 d、5 d, 调查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

药效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施药前后不同日期活蚜数量调查

由表2可看出, 各处理西瓜施药后1、3、5 d活蚜虫数量较对照减少幅度均较大, 其中以处理2西瓜活蚜减少幅度最大, 处理1次之, 而处理7西瓜活蚜量不降反升。

2.2 各处理西瓜喷药后不同时期蚜虫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

表3的结果表明, 施药1 d后, 各施药处理防效均为50%左右, 药效不理想。施药3 d后, 除处理4防效不足80%外, 其他施药处理均为90%左右, 以处理2防治效果最好;处理1次之。施药5 d后, 各处理均表现较好的防治效果, 说明施药5 d后药效达到了高峰。其中处理1和处理2防治效果达到100%。

2.3 对西瓜的安全性

用药后西瓜生长正常, 无不良反应, 并无药害产生;西瓜样品化验分析结果, 农残符合要求, 说明以上六种农药对西瓜生产安全。同时, 根据观察对周围环境和天敌安全。

3 结论与讨论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 第2篇

第一条 为了保证农药登记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真实性,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管理,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申请农药登记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登记试验。

开展农药登记试验的,申请人应当报试验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农业部门)备案;新农药的登记试验,还应当经农业部审查批准。

第三条 农业部负责新农药登记试验审批、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认定及登记试验的监督管理,具体工作由农业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承担。

省级农业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药登记试验备案及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省级农业部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承担。

第四条 省级农业部门应当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时将登记试验备案及登记试验监督管理信息上传至农业部规定的农药管理信息平台。

第二章 试验单位认定

第五条 申请承担农药登记试验的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或经法人授权同意申请并承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具有与申请承担登记试验范围相匹配的试验场所、环境设施条件、试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样品及档案保存设施等;

(三)具有与其确立了合法劳动或者录用关系,且与其所申请承担登记试验范围相适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配备机构负责人、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试验项目负责人、档案管理员、样品管理员和相应的试验与工作人员等;

(五)符合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

(六)有完成申请试验范围相关的试验经历,并按照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运行六个月以上;

(七)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 申请承担农药登记试验的机构应当向农业部提交以下资料:

(一)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考核认定申请书;

(二)法人资格证明复印件,或者法人授权书;

(三)组织机构设臵与职责;

(四)试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标准操作规程)清单;

(五)试验场所、试验设施、实验室等证明材料以及仪器设备清单;

(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名单及相关证明材料;

(七)按照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运行情况的说明,典型试验报告及其相关原始记录复印件。

申请资料应当同时提交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

第七条农业部对申请人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查,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者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资料的,予以受理。

第八条 农业部对申请资料进行技术评审,所需时间不计算审批期限内,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九条 技术评审包括资料审查和现场检查。

资料审查主要审查申请人组织机构、试验条件与能力匹配性、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关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适宜性。

能力等情况进行符合性检查。

具体评审规则由农业部另行制定。

第十条 农业部根据评审结果在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符合条件的,颁发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 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证书有效期为五年,应当载明试验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住所、实验室地址、试验范围、证书编号、有效期等事项。

第十二条 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证书有效期内,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名称或者住所发生变更的,应当向农业部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交变更申请表和相关证明等材料。农业部应当自受理变更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变更决定。

第十三条 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证书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农业部重新申请:

(一)试验单位机构分设或者合并的;

(二)实验室地址发生变化或者设施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

(三)试验范围增加的;

(四)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 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证书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从事农药登记试验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六个月前,向农业部重新申请。

第十五条 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证书遗失、损坏的,应当说明原因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及时向农业部申请补发。

第三章 试验备案与审批

开展农药登记试验之前,申请人应当向登记试验所在地省级农业部门备案。备案信息包括备案人、产品概述、试验项目、试验地点、试验单位、试验时间、安全防范措施等。

第十七条 开展新农药登记试验的,应当向农业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资料:

(一)新农药登记试验申请表;

(二)境内外研发及境外登记情况;

(三)试验范围、试验地点(试验区域)及相关说明;

(四)产品化学信息及产品质量符合性检验报告;

(五)毒理学信息;

(六)作物安全性信息;

(七)环境安全信息;

(八)试验过程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九)试验过程需要采取的安全性防范措施;

(十)申请人身份证明文件。

申请资料应当同时提交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

第十八条 农业部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资料,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农药登记试验不需要批准的,即时告知申请者不予受理;

(二)申请资料存在错误的,允许申请者当场更正;

(三)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者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四)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者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资料的,予以受理。

农业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四十个工作日内对试验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进行审查,作出审批决定。符合条件的,准予登记试验,颁发新农药登记试验批准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条 新农药登记试验批准证书应当载明试验申请人、农药名称、剂型、有效成分及含量、试验范围,试验证书编号及有效期等事项。

新农药登记试验批准证书式样由农业部制定。证书编号规则为“SY+年号+顺序号”,年号为证书核发年份,用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顺序号用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新农药登记试验批准证书有效期五年。五年之内未开展试验的,应当重新申请。

第四章 登记试验基本要求

第二十一条 农药登记试验样品应当是成熟定型的产品,具有产品鉴别方法、质量控制指标和检测方法。

申请人应当对试验样品的真实性和一致性负责。

第二十二条 申请人应当将试验样品提交所在地省级农药检定机构进行封样,提供农药名称、有效成分及其含量、剂型、样品生产日期、规格与数量、储存条件、质量保证期等信息,并附具产品质量符合性检验报告及相关谱图。

第二十三条 所封试验样品由省级农药检定机构和申请人各留存一份,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其余样品由申请人送至登记试验单位开展试验。

第二十四条 封存试验样品不足以满足试验需求或者试验样品已超过保存期限,仍需要进行试验的,申请人应当按本办法规定重新封存样品。

第二十五条 申请人应当向农药登记试验单位提供试验样品的农药名称、含量、剂型、生产日期、储存条件、质量保证期等信息及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属于新农药的,还应当提供新农药登记试验批准证书复印件。

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应当查验封样完整性、样品信息符合性。

农药登记试验单位接受申请人委托开展登记试验的,应当与申请人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

第二十七条 农药登记试验应当按照法定农药登记试验技术准则和方法进行。尚无法定技术准则和方法的,由申请人和登记试验单位协商确定,且应当保证试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农药登记试验过程出现重大安全风险时,试验单位应当立即停止试验,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并报告试验所在地省级农业部门,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八条 试验结束后,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应当按照协议约定,向申请人出具规范的试验报告。

第二十九条 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应当将试验计划、原始数据、标本、留样被试物和对照物、试验报告及与试验有关的文字材料保存至试验结束后至少七年,期满后可移交申请人保存。申请人应当保存至农药退市后至少五年。

质量容易变化的标本、被试物和对照物留样样品等,其保存期应以能够进行有效评价为期限。

试验单位应当长期保存组织机构、人员、质量保证部门检查记录、主计划表、标准操作规程等试验机构运行与质量管理记录。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省级农业部门、农业部对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和登记试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一)试验单位资质条件变化情况;

(二)重要试验设备、设施情况;

(三)试验地点、试验项目等备案信息是否相符;

(四)试验过程是否遵循法定的技术准则和方法;

(五)登记试验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情况。

发现试验过程存在难以控制安全风险的,应当及时责令停止试验或者终止试验,并及时报告农业部。

发现试验单位不再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责令改进或限期整改,逾期拒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达不到规定条件的,由农业部撤销其试验单位证书。

第三十一条 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应当每年向农业部报送本执行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报告。

第三十二条 省级以上农业部门应当组织对农药登记试验所封存的农药试验样品的符合性和一致性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将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报告农业部。

第三十三条 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出具虚假登记试验报告的,依照《农药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现有农药登记试验单位无法承担的试验项目,由农业部指定的单位承担。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7年8月1日起施行。

新农药杜邦康宽试验小结 第3篇

【关键词】农药;杜邦康宽;试验;稻纵卷叶螟;二化螟;防治

杜邦康宽-氯虫苯甲酰胺的化学结构具有其他任何杀虫剂不具备的全新杀虫原理,能高效激活昆虫鱼尼丁(肌肉)受体。过度释放细胞内钙库中的钙离子,导致昆虫瘫痪死亡,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活性高,杀虫谱广,持效性好。为探明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等效果,为推广提供依据,2009年进行了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20%康宽悬浮剂(成份:氯虫苯甲酰胺,美国杜邦公司);80%锐劲特水分散粒剂(成份:氟虫腈,德国拜耳公司);46%锐霸可湿性粉剂(成份:杀虫单苏云金杆菌,湖北天泽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王店镇史店村七组,该区域为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地势平坦,土壤为第四纪黄色黏土,水源方便,肥力中等,前作为油菜茬口。试验在农户史久村等农户相邻三块田进行,田块面积大小相同,栽培水平相近,每块田面积0.2hm2。种植水稻品种均为两优6326,旱育保姆育秧方式,全部旱育抛秧。5月4日播种,5月24日抛栽,每平方米抛秧苗23~24蔸。基肥每公顷施水稻1号配方肥(N:P:K=16:5:7)600Kg、大粒锌3000g,病虫防治时间和要求按照本市发布的病虫情报进行防治。

1.3 病虫发生情况

(1)一代二化螟发生程度为大发生(5级),越冬代蛾高峰期5月8~20日,一代卵孵高峰期5月20日~6月1日。防治时间为5月20~25日和6月5~10日。

(2)二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为4级,小苞盛期为7月8~15日;二代稻飞虱发生程度为4~5级;二代二化螟发生程度为5级。防治时间为7月8~12日。

(3)三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为大发生(5级),7月27日~8月10日出现大量小苞(水稻抽穗前后);三代稻飞虱发生程度为大发生(5级),7月24日~8月10日为低龄若虫高峰期;三代二化螟发生程度为大发生(5级),卵孵盛期为7月19~29日、高峰期为7月26日。防治时间为7月26~30日和8月5~8日。

(4)四代稻飞虱、四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为4~5级,三代二化螟发生程度为3~4级(水稻灌浆期)。 四代稻飞虱低龄若虫盛期为8月18~25日;四代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盛期为8月16~20日;三代二化螟蛾盛期为8月13~24日,卵孵盛期为8月20~31日。防治时间为8月18~22日。

1.4 试验与方法

试验设3个处理,采用大区对比,不设重复;施药用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施药后每个处理随机调查,调查时间和对象:6月20日调查枯心苗、7月20日调查枯心苗和百蔸卷苞、8月20日调查白穗和百蔸虫苞。

1.4.1 处理1

每公顷用杜邦康宽30代(150ml)兑水450kg喷雾。施药时间为5月23日、7月8日、8月5日;

1.4.2 处理2

每公顷用锐劲特30代(30g)兑水450kg,施药时间为5月23日;每公顷用锐霸30代(750g)兑水450 kg,施药时间为7月8日;每公顷用锐劲特30代(30g)兑水450kg,施药时间为8月5日。

1.4.3 处理3(CK)

每公顷用锐霸30代(750g)兑水450kg;施药时间为5月23日、6月10号、7月8日、7月26日、8月5日。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调查

一代二化螟防治效果于6月20日田间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1和处理2的防治效果相近,但处理1比处理2防治成本毎公顷少45元;处理3危害较重,但防治成本较高,每公顷比CK1高135元,比CK2高180元。

2.2 二代螟虫的防治效果调查

二代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于7月20日田间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表2表明,处理1百蔸卷苞和枯心苗最少,防治成本最高,每公顷比CK高90元;处理2和处理3CK的防治成本一样、都较低;试验表明處理2的防效较好。

2.3 水稻灌浆期虫害的防治效果调查

水稻灌浆期间三代二化螟、四代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于8月20日田间调查,调查结果见表3,表3表明:处理1的百蔸卷苞和活虫最少,处理2的的白穗率最少,而且处理1和处理2的防治成本较CK低,处理1和处理2防治成本每公顷分别低180元和270元。

2.4 对作物及天敌的影响

试验表明:各处理施药后,水稻都没有出现药害症状,而且对水稻生长安全。6月20日和7月20日调查各处理间田间蜘蛛网均较多,没有明显差别。8月20日调查处理1的蜘蛛网数量明显增多,每公顷比处理2和处理3分别多825个和875个。

3 小结与讨论

杜邦康宽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害虫的效果好,且持效期长,对水稻天敌安全。锐劲特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最好,成本较低。从防治成本和效果两方面考虑,建议在生产实际中,水稻秧田用锐劲特施出嫁药,药效好,防效高;水稻晒田复水前后和抽穗前后用康宽防治两次,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效果好,防效高。

参考文献:

[1]李春曦.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11(04).

[2]周守才.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防治棉红蜘蛛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

[3]杨眉、邵凌云、于凤泉等.4种杀虫剂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

[4]刘继生,何小龙,胡祖勤等.8%氯氰菊酯微囊剂防治松褐天牛药效试验[J].江西植保,2011(02).

[5]万兆忠.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的效果[J].农技服务,2011(05).

[6]刘锋羽,王涛,曾龙等.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防除水稻二化螟试验.湖北植保,2009(1).

MBR处理农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第4篇

农药废水是极难降解的工业废水。随着农药种类和产品结构的变化, 农药废水的成分也发生了变化, 农药废水毒性大, 浓度高, 成分复杂, 废水的处理难度大。在农药废水的处理中, 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存在氨氮去除效率低, 对微生物毒性大等问题[1], 而膜生物反应器集高效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反应器的生物降解作用于一体, 对农药废水的处理有较强的针对性。楚小强等人利用膜生物反应器对农药废水进行处理研究, 其研究的农药废水单一, 原水中COD较低, 并不具有广泛性[2]。

本文通过采用由好氧活性污泥和纤维膜组件组成的MBR系统对4种不同产品的农药废水进行处理研究, 考察该系统对不同农药废水的去除效果, 从而为农药废水的深度处理及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 试验部分

2.1 试验装置与流程

图1为本实验流程图, 如图所示, 本装置在实验室自行组装, 容积20L, 中空纤维滤膜放置在好氧反应器中, 好氧反应器内活性污泥取自城市污水厂氧化沟中好氧污泥, 在反应器底部以穿孔管鼓风曝气, 采取曝气30 min, 停曝10min的方式运行。人工控制进出水, 由于农药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及难降解的有机物, 选择水力停留时间 (HRT) 为24h, 在整个运行期间除取样分析外不排泥。MBR出水采用抽吸15 min, 停抽5 min的方式运行, 以减少对膜组件的污染。反应器实际上兼具活性污泥法和膜分离两种处理过程, 因此, 该工艺是这两种处理方法的有效结合。

2.2 分析项目与方法

本试验分析项目包括常规项目和废水中农药成分分析, 常规项目包括系统进出水的COD, 氨氮及p H, 均采用标准方法进行分析[3] (见表1) , 废水中农药采用气相色谱分析。

2.3 试验废水

本试验采用的是昆山某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的农药生产清洗废水, 由于该公司在不同时期生产不同的农药品种, 各时期产生的冲洗废水中成分含量也不同, 本试验采用了生产不同农药的四种清洗废水。其水质情况如下:不同废水的COD, 氨氮都不相同, 但是COD和氨氮呈正相关的关系。同时每种废都含有不同种类的农药, 其农药含量较高, 也证明了其具有一定的毒性。

3 结果与讨论

为了了解MBR对农药废水的处理的稳定性, 采用20天为一个周期对一种农药废水处理。本试验废水的p H值在7左右, 属于微生物处理污染物的合适范围, 因此实验过程中没有调节废水的p H值。

3.1 下面介绍下膜生物反应器对氨氮的去除

原水氨氮浓度212 mg/L, MBR上清液浓度为70 mg/L~80mg/L, 膜出水氨氮浓度为15 mg/L~20 mg/L, 氨氮其去除率稳定在79%左右。当进水氨氮较小时, , 其氨氮去除率比较稳定。

当原水氨氮浓度175 mg/L, MBR上清液浓度为70 mg/L~75mg/L, 膜出水氨氮浓度为10mg/L~15mg/L, 氨氮去除率为83%~85%。

当原水氨氮浓度400mg/L, 由于氨氮的浓度较高, 以及农药废水的毒性, 对硝化菌产生毒害作用, 前5天的氨氮去除率只有74%, 经过6~10天的驯化, 系统硝化功能稳定, MBR上清液浓度降到100 mg/L~110mg/L, 膜出水氨氮浓度为20mg/L左右, 氨氮去除率稳定在77%左右。当原水氨氮浓度691mg/L, MBR上清液浓度110 mg/L~120 mg/L, 膜出水氨氮浓度为30 mg/L~40mg/L, 其氨氮去除率仅有74%。

综上所述, MBR系统对农药冲洗废水中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进水中氨氮浓度小于200 mg/L时, 其去除率能达到80%以上。但当进水中氨氮浓度较高时, MBR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会因为农药废水的对硝化菌的毒性而降低, 氨氮去除率随之降低。要使氨氮能够达标排放, 还需进行深度处理。

4 结语

4.1 MBR对农药废水的去除具有通用性, 农药废水进水COD的增加, MBR膜出水会随着增大。

当进水COD浓度达到8000 mg/L时, 膜出水COD浓度还能保持在200mg/L左右, 说明反应器有着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4.2 MBR对农药废水的氨氮的去除有较好的效果, 随着进水中氨氮浓度的增加, 其氨氮去除率会之降低。

并且膜出水的氨氮还只能达到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 还需要后续的工艺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摘要:采用一体式MBR处理4种不同农药废水, 系统考察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膜生物反应器对农药废水中的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当进水氨氮分别为212 mg/L、175 mg/L、400 mg/L、691 mg/L时, 其氨氮去除率分别为79%、84%、77%、74%。MBR对农药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会随着农药废水中氨氮浓度的增大而降低。

关键词:MBR,农药废水,氨氮

参考文献

高毒农药替代制剂对棉铃虫示范试验 第5篇

高毒农药替代制剂对棉铃虫示范试验

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全面禁用后,为了筛选出防治棉铃虫的高效低毒替代药剂,南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安排.湖北省农药检定管理所委托,我站在黄冈市黄州区进行了多种替代农药大田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作 者:姜干明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冈市植保植检站,黄冈,438000刊 名:农药科学与管理英文刊名:PESTICIDE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年,卷(期):30(10)分类号:S482.3 S481+9关键词:

农药试验 第6篇

摘要:以CS长效剂、5%安索菌毒清、25%灭腐灵、菌杀特及果腐康为试验药剂,进行了不同药剂处理防治苹果树腐烂病试验,结果表明,CS长效剂和25%的灭腐灵是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较理想的药剂,治愈率达93%以上,建议在苹果产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苹果树;腐烂病;CS长效剂;药效

苹果树腐烂病是影响果品产量、品质和结果寿命的重要病害,有苹果树癌症之称。目前,市场上用于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农药很多,但大多数毒性比较高,且残留期较长。为了满足绿色果品生产的需要,笔者从多种农药中筛选出了5种低毒、污染小的农药做比较试验,以便找出低残留、无污染、高防效的药剂。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果园概况

试验在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果园进行。该园面积为2.66hm2,土壤肥力中等;主栽品种为15年生红富士,2m×4m株行距,树势较弱,近两年腐烂病、枝干轮纹病发生较重。

1.2试验药剂

CS长效剂由咸阳长效植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5%安索菌毒清,由沈阳万林安索科技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25%灭腐灵,由河北冠龙农化有限公司生产;菌杀特即“9281”,由西安近代农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果腐康由青岛阳光农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3试验方法

试验于2007年3月17日进行,共设6个处理:处理1,涂抹CS长效剂;处理2,涂抹5%安索菌毒清30倍液;处理3,涂抹25%灭腐灵50倍液;处理4,涂抹菌杀特即“9281”5倍液;处理5,涂抹果腐康6倍液;处理6,病斑刮除后不涂药做对照。试验重复6次,每处理随机选取树势相近的植株6株标记,共计36株。每株有正在发病的病斑4~7个不等,按处理编号并于树上做好标记。于花芽萌发前(3月17日),先对病斑进行刮除。刮治方法是用锋利的小刀在病斑的周围向外延出1.0cm划“隔离圈”,把隔离圈内的病斑彻底刮净,然后用毛刷将药剂分别涂于病斑刮面上,涂药范围超过刮面2~3cm,隔1周后再涂1次药。于2007年10月15日调查结果,测出愈伤组织的形成宽度,并计算出其平均值为最后形成的宽度。

2结果与分析

不同农药对家蚕的残毒与中毒试验 第7篇

目前市场上农药品种繁多, 所含成分复杂, 对各种病虫防治效果较好, 且残毒时间长, 对农业病虫害防治有利。因家蚕属于昆虫, 为了保证蚕作安全, 多种农药不宜在桑园病虫害防治中使用。本次试验旨在从多种农药中筛选出适合桑园病虫害防治使用的农药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农药:

分别包括有机磷农药、菊酯类农药、生物源农药、软体动物类农药、复合类农药和杀菌剂等共17个品种 (见表1) 。

1.2 试验地点:

南充蚕种场江村坝桑园进行。

1.3 试验时间:

2007年春作不同农药浓度梯度残毒期与家蚕中毒症状试验, 2007年春季和夏季作了几种因素对残毒期影响试验, 每季所供农药品种相同。

1.4 试验方法

1.4.1 桑树试验区组设计 试验以单株桑树为一试验点, 每3株为一个小区。每个小区内依浓度低、中、高设置3个浓度梯度。每个农药品种配一个小喷药器, 浓度由低到高分别喷洒。每小区间隔2株桑树, 防止喷药混杂。

1.4.2 残毒试验方法 喷药后4 h开始取叶, 作养蚕中毒试验。喷药后15 d内每天上午、下午各采叶试验一次, 15 d后每天上午10时前采叶试验一次, 每区试验到无中毒为止。一个月以上残毒期农药, 以养蚕季节为试验段, 残毒时间100 d以上停止试验。

1.4.3 不同气象 (晴、阴、雨) 的试验浓度为该试验区的中间浓度, 未设浓度梯度, 其设置方法仍每个农药品种间隔2株桑树。

1.4.4 农药残毒界定为:以试验桑叶饲养不出现任何中毒反应为讫止残毒时间。

1.4.5 家蚕中毒反应试验:以供试农药中间浓度直接配兑添食所反应出来的中毒症状。

1.4.6 桑树长势试验:长势繁茂, 亩桑条数在5000条以上, 亩桑条长9000 m以上。长势稀散, 亩桑条树在4000条以下, 亩桑条长7000 m以下。

1.4.7 不同地势试验:分别在通风向阳的坡地和地势平坦的平坝桑园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农药品种对家蚕残毒比较

农药品种不同, 其残毒时间差异很大。有机磷类农药残毒期在2~15d之间。菊酯类农药残毒期较长。杀菌剂、软体动物类杀剂对家蚕基本无毒性。不同农药对家蚕中毒症状各异。其残毒期与中毒症状见表1。

由表1可知, 根据农药残毒时间长短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类。残毒期短的农药有:敌敌畏、辛硫磷、三氯杀螨醇、克螨特、蜗克星、多菌灵、托布津、氧化乐果、暴蚧, 其残毒期在2~10d内。残毒期居中的农药有:敌百虫、甲胺磷、乙酰甲胺磷、年有余、金螨剑、阿维菌素, 其残毒期为11~16d。残毒长的农药有:无敌蛙、溴氰菊脂等, 其残毒期在16d以上。

2.2 试验表明, 适宜于桑园病虫防治要求残毒期为短期、中期类农药。

残毒期长的农药对于要用叶的桑园应慎重选择使用。对于封园不用叶的桑园可以选择残毒期长的农药。金螨剑、年有余、暴蚧、阿维菌素、无敌蛙为复配农药, 其成分含量复杂, 在桑园病虫防治中要慎重使用。

2.3 因农药品种不同, 对家蚕的中毒症状各异。

其不同农药中毒症状仅供家蚕中毒诊断参考。

2.4

同一品种农药的不同浓度残毒时间差异为1d左右。

2.5 同一品种农药因季节、天气、长势、地势不同, 差异在0.5~1d, 试验结果见表2。

试验表明:农药残毒时间长短以该品种的内在成分为主。不同季节因温湿度条件不同反应出差异:晴天温度高、湿度小, 则农药残留时间比阴天或雨天短1 d左右。枝长茂密桑园比枝条稀散桑园农药残毒时间长1d左右。地势高燥通风向阳桑园比地势低洼、通风不良桑园, 农药残留时间少至1d左右。

综上所述, 不同农药品种其残毒期差异很大。桑园治虫要根据养蚕用叶时间合理安排使用农药。在使用时, 要充分考虑影响药效的其他因素。为了保证蚕作安全, 其残毒期应以上限时间计算, 对施过农药的桑园在大量采叶饲养前, 最好采集不同点的桑叶, 用少部分蚕做残毒试验安全后方可大量采叶养蚕。

3 小结与讨论

因试验规模有限, 我们仅对不同品种农药进行了残毒试验, 未对同一农药品种的不同生产厂家的农药进行比较, 现行农药市场新品种农药较多, 我们也不能逐一进行残毒期生物试验, 我们试验范围内的农药品种, 基本可以满足桑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用药要求。

几种生物农药防治平贝母锈病试验 第8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作物为紫花平贝;供试药剂采用25%阿密西达SC,2%菌克毒克AS,4%农抗120AS,20%粉锈宁WP。

1.2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乌马河区西岭林场平贝地,种植年限8年,面积427.2 m2,播种量500 g·m2,底肥猪粪,土质黑壤土。6月25日播种,翌年4月15日返青。上年锈病发病率30%~35%。一般粘壤土,植株密度大,老栽地,管理粗放,秋冬清园不好的地块发病重[1]。锈病在多雨年份,田间杂草多,施氮过多时,容易大发生[2]。2005年进行药剂田间对比试验。2006年进行生物农药不同浓度、不同防治时期试验。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2%菌克毒克AS 200、250、300倍液;25%阿密西达SC800、1 000、1 200倍液;4%农抗120 AS600、700、800倍液;20%粉锈宁WP 1 000倍液(参照);清水对照。施药时期分发病前期、初期、中期,共11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 m2,试验区总面积99 m2。

1.4 试验方法

1.4.1 药剂品种对比试验

2005年5月20日进行生物农药防治锈病第一次处理,5月30日第二次用药,6月7日第三次防治。对参试药剂进行防效对比试验,筛选最佳药剂。

1.4.2 不同药剂不同使用浓度对比试验

2006年参试生物农药分别设三个不同浓度梯度,于5月11日、5月19日、5月26日进行三次施药处理,采用喷雾器进行常规喷雾。每处理区插上标志牌,喷雾时用薄膜相隔,防止交叉着药。清水对照。

1.4.3 不同发病期防治试验

分别于平贝锈病发生前期、初期、中期进行药剂处理,选无风晴天上午叶面喷雾,清水对照。

1.5 试验调查与统计方法

施药前调查发病率、病情指数,5月11进行第一次调查,5月19日进行第二次调查,6月1日进行第三次调查。采取棋盘式调查法,单位面积内随机取样,平均调查98株。计算各小区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按各处理的平均病情指数增长率计算实际防治效果,各处理间的防治效果用新复极差法进行比较,并进行F值测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对比试验结果

总的看,参试的生物农药阿密西达、农抗120、菌克毒克与化学农药粉锈宁,防治效果均高于对照,其中,以阿密西达防效最高,平均防效达到90.1%;依次为农抗120,平均防效为88.1%;菌克毒克平均防效为85.2%;化学农药粉锈宁防效为74.7%。生物农药防治效果比化学农药提高10.5~15.4个百分点,与对照比较均表现差异显著,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见表1)。

2.2 生物农药不同浓度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见表2),各药剂品种不同浓度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但是总的防治效果表现显著。

阿密西达分别以800、1 000、1 200倍液的浓度防治,第一次药后7 d调查,防效为:98.0%、97.4%、92.5%;农抗120分别以600、700、800倍液的浓度防治,第一次药后7 d调查,防效为:91.3%、88.4%、86.7%;菌克毒克分别以200、250、300倍液的浓度防治,第一次药后7 d调查,防效为:90.7%、89.0%、85.8%。在第二、第三次防治后调查,不同浓度防效有差异,较高浓度优于较低浓度,但表现不显著。

2.3 不同发病时期防治效果

在防治时期上,生物农药表现提早防治效果好。发病前期防治效果:依次为阿密西达95.7%;农抗120,88.8%;菌克毒克88.5%。平均防效91.1%。发病初期防治效果:依次为阿密西达89%;农抗120,81.2%;菌克毒克80.5%。平均防效83.6%。发病中期防治效果:依次为阿密西达82.8%;农抗120,73.6%;菌克毒克72.6%。平均防效76.3%。

总的看,在发病前期和初期防治,效果好于发病中期(盛期),防效提高7.3~14.8个百分点。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见表3)。

3结论

通过田间小区药剂对比试验表明,生物农药防治平贝锈病效果显著,无药害现象发生,对环境有较好的相容性。在防治时期上,对平贝锈病应提早用药,在发病始期防治效果最佳,当病情发展到中后期(盛期)防治效果明显下降。从药剂不同浓度防治上,可在发病初期选用较低浓度,随着病情发展适当调高浓度,可降低防治成本。三种生物制剂防治平贝锈病均有显著效果,但阿密西达表现极显著,建议下一步进行防治示范,作为主要技术在生产上推广。菌克毒克和农抗120两种生物制剂可做为预防并治疗药剂,在发病前期或初期防治,亦可与粉锈宁混合或交替使用,提高防治效果。

摘要:分别用25%阿密西达SC、2%菌克毒克AS、4%农抗120AS防治平贝母锈病,与化学农药粉锈宁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阿密西达防效为90.1%;菌克毒克防效为88.1%;农抗120防效为85.2%,粉锈宁防效为74.7%.生物农药防治效果比化学农药提高10.515.7个百分点,与对照比较均达到差异显著、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阿密西达,菌克毒克,农抗120,平贝锈病,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苗建才.最新农药使用技术手册[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2:743-744.

农药试验 第9篇

1 推广郴州市绿色植保新农药的意义

郴州目前使用生物农药品种、数量很少, 主要品种为井岗霉素、阿维菌素及其衍生产品, 2007年生物农药使用量约370t, 占农药总使用量的4.8%, 远远低于全国总体水平。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 导致抗药性害虫大量增加, 特别是近10年来, 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斜纹夜娥等多发生害虫对菊酯类、有机磷类化学农药抗性增加了几十倍甚至数百倍。由于大部分化学农药是广谱性的, 喷洒到田间, 不光杀死害虫, 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同时, 农药使用过程中形成严重的污染, 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和农产品安全。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全市农作物病虫鼠害生物面积从80年代146.67万hm2次扩大到近200万hm2次, 增加了27个百分点, 年稻谷损失高达2.8万t以上。另一方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具有天然、绿色、营养的绿色食品的追求日益增强, 近年来, 全市绿色食品生产蓬勃兴起, 而绿色食品生产对化学农药的施用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如何降低农作物病虫危害损失, 确保农业生态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适应绿色食品生产要求, 进行农作物绿色植保配套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已成为我市植保战线的一个新课题。

2 绿色植保新农药的试验示范情况

绿色植保新农药试验示范及配套技术推广2009年为湖南省植保植检站计划项目, 在我市宜章、永兴、安仁、资兴、苏仙、北湖六个县 (市、区) 开始实施, 2010年绿色植保配套技术在全市推广。2009年首次在我市宜章、永兴、安仁、资兴、苏仙、北湖六个县 (市、区) 实施完成绿色环保型新农药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 (托盾) 、苦参碱、2%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绿清灵) 、20%氯虫苯甲酰胺 (康宽) 、15%茚虫威 (凯恩) 防治柑桔、茶叶、水稻病虫害试验示范, 试验研究表明, 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 (托盾) 、苦参碱两种植物农药防治柑桔红蜘蛛、茶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蠖具有良好效果, 可以在我市柑桔、茶叶等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产区推广使用;绿色环保型新农药绿清灵防治水稻纹枯病、柑桔溃疡病、柑桔蚧壳虫和稻纵卷叶螟具有良好效果;绿色环保型新农药康宽、凯恩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效达96.7%和95.4%。经试验示范, 研究筛选出绿色环保型新农药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 (托盾) 、苦参碱、2%十八烷基三甲氯化铵 (绿清灵) 、20%氯虫苯甲酰胺 (康宽) 、15%茚虫威 (凯恩) 5个可分别在柑桔、茶叶、水稻等主要农作物上推广应用。

3 绿色植保新农药的配套技术推广情况

研究组装了全市柑桔、茶叶、水稻绿色植保配套技术, 2009~2010年在全市推广绿色植保配套技术面积6.95万hm2, 其中水稻5.252万hm2, 柑桔1.41万hm2, 茶叶2713.33hm2;新增产量49373t, 其中稻谷36818.4t, 柑桔12467.4t, 茶叶87.2t;降本增效新增经济效益14811.8万元, 其中水稻9367万元, 柑桔4320.6万元, 茶叶1124.2万元。稻谷、柑桔、茶叶产品经湖南省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和郴州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检测, 无农残超标, 产品质量合格, 达无公害农产品以上技术标准, 其中永兴县冰糖橙、宜章县脐橙、资兴市柑桔、资兴市茶叶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县。

4 推广绿色植保新农药的主要技术措施

(1) 坚持植物检疫生态调控技术为前提农田、果园、茶园必须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技术规程和要求进行选择和建设, 注重生态防控农作物病虫害。新引进的品种, 必须实行严格的植物检疫。

(2) 坚持农业防治技术为基础积极、认真地推广应用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 实行农作物健康栽培, 增强农作物自身抗病虫能力。

(3) 坚持物理防治技术为补充积极推广应用灯光诱杀、黄板粘虫、性诱剂、水果套袋等技术。

(4) 坚持生物防治为重点。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是绿色植保的核心技术, 也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最有效措施。本项目试验研究的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0.36%苦参碱植物源农药首次在郴州引进推广应用, 对柑桔红蜘蛛、茶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蠖均有显著防治效果。

(5) 坚持以绿色环保型化学农药防治技术为保障。试验示范筛选的高效、微毒低残留农药2%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绿清灵) 、美国杜邦“康宽”、“凯恩”均属绿色环保型新农药, 在郴州属首次引进试验, 示范和大面积推广。绿清灵防治柑桔蚧壳虫、柑桔溃疡病、水稻纹枯病均有良好效果。康宽、凯恩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及水稻螟虫均有显著效果。化学防治必须严格执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安全间隔标准, 推广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指标施药。

5 结果与分析

经过2年实施, 在全市主要农作物水稻、柑桔、茶叶上推广绿色植保配套技术面积6.95万hm2;新增水稻、柑桔、茶叶产量49373t;降低农药人工成本3160万元, 新增产量效益11651.8万元, 降本增效合计14811.8万元。具体分析如下:

5.1 经济效益显著

5.1.1 降低了生产成本。

两年来, 通过全市绿色植保新农药试验示范区和对照区或农民自防区对比, 由于绿色植保新农药试验示范以及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配套技术的推广, 田间 (园内) 病虫害发生大幅度减轻。试验示范区都实行了专业化统防统治, 防治时间准、药剂对路, 提高了防治效果, 减少了施药次数;施药器械先进, 避免了过去施药过程中跑、滴、漏的浪费现象, 提高了科学用药水平, 降低了人工成本。据统计, 绿色植保新农药试验示范区比对照区或农民自防区平均减少用药2次, 平均每亩节约农药成本15.3元, 全市共节约农药成本1595.5万元;每人每台机动喷雾机每天能施药0.67hm2, 加上减少用药2次, 平均每亩可节约人工成本15元, 全市共节约人工成本1564.5万元。二年合计示范推广绿色植保配套技术节约农药和人工成本3160万元。

5.1.2 增加了经济效益2009年全市示范推广绿色植保配套技术面积合计1.

20万hm2, 其中水稻0.76万hm2, 柑桔2673.33hm2, 茶叶933.33hm2;新增产量6409.4t, 其中稻谷4404.4t, 柑桔1982t, 茶叶23t;比对照区或农民自防区增加经济效益2023.8万元, 其中水稻860.8万元, 柑桔873万元, 茶叶270万元。2010年示范推广绿色植保配套技术面积5.832万hm2, 其中, 水稻4.69万hm2, 柑桔1.134万hm2, 茶叶2046.67hm2;新增产量42963.6t, 其中稻谷32414t, 柑桔10485.4t, 茶叶64.2t;比对照区或农民自防区增加经济效益9628万元, 其中水稻6334.2万元, 柑桔2600.6万元, 茶叶693.2万元。二年合计示范推广绿色植保配套技术面积6.95万hm2, 其中水稻5.252万hm2, 柑桔1.41万hm2, 茶叶2980hm2;新增产量49373t, 其中稻谷36818.4t, 柑桔12467.4t, 茶叶87.2t;比对照区或农民自防区增加经济效益11651.8万元, 其中水稻7215万元, 柑桔3473.6万元, 茶叶963.2万元。

5.2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5.2.1 增加了防治效果, 降低了环境污染, 确保了农产品质量

安全通过多项植保技术的科学集成, 示范区施用化学农药减少2次以上, 并提高了防治效果。水稻示范区病虫为害损失均控制在3%以下, 其中:二化螟防效达89%以上, 比非示范区高8.8%;纵卷叶螟防效达92%以上, 比非示范区高18%;稻飞虱防效达86%以上, 比非示范区高10%;纹枯病防效达80%以上, 比非示范区高12%。柑橘红蜘蛛防效达94%以上, 比非示范区高18.8%;潜叶蛾防效达92%以上, 比非示范区高10.2%;介壳虫防效达88%以上, 比非示范区高9.5%;溃疡病防效达80%以上, 比非示范区高12%。茶园有虫 (伤) 叶率为7.33%, 比对照区13.00%下降5.67个百分点;病叶率为8.33%, 比对照区15.00%下降6.67百分点。

5.2.2 提高了植保植检工作的地位。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农民的普遍欢迎, 他们对“空中挂灯、园中插板 (黄板) 、田间喷生物药”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使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提高了对植保植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了植保植检工作的社会地位。

5.2.3 降低了病虫抗性, 保护了病虫天敌, 实现了农作物病虫

的可持续治理多项植保技术的综合运用, 以及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新农药的推广应用, 解决了过去长期使用单一农药防治病虫产生抗药性的问题, 同时保护和利用了病虫天敌, 实现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据调查, 安仁水稻示范区内蜘蛛数量约7.2头/㎡, 比非示范区增加56.5%;青蛙数量平均5.5头/㎡, 比非示范区增加64.8%。

农药试验 第10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剂制备

1%苦参碱乳油, 赤峰市帅旗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用量为0.1 ml/㎡, 1 000倍液喷雾;

1.2%烟碱·苦参碱乳油, 赤峰市帅旗农药有限公司生产, 用量为0.1 ml/㎡, 1 000倍液喷雾;

0.32%印楝素乳油, 沈阳东大迪克化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用量为0.12 ml/㎡, 1 000倍液喷雾;

0.1%阿维菌素和100亿活芽孢/克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桂林集琪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用量为0.125 g/㎡, 1 000倍液喷雾;

10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 重庆重大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用量为真菌原药0.1 ml/㎡与1 ml真菌稀释液混合配置。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设在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塔山乡段木丛村, 试验地为天然草原, 面积3 000亩。草原类型为暖性灌草丛类, 平均高度11 cm, 盖度84%, 地形为坡地, 坡度为25度。供试草原蝗虫多为3龄前期。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5个处理区和1个对照区, 每个处理区3次重复。每个处理区均用纱网围成长2 m、宽2 m、高1 m即面积为4㎡的封闭小区。利用捕虫网随机捕捉供试蝗蝻投入试验区内, 每个处理区蝗蝻总数为60头, 即每15头/㎡。

1.3 试验方法

选择无风天气, 利用手动小型喷雾器对每个处理区分别喷药, 当天全部完成喷药作业。喷药后3、7、15、30 d分别对各处理区进行样框调查, 每个处理区用五点取样法进行样框调查, 计算平均虫口密度, 并记录数据。

1.4 数据计算与处理

计算虫口减退率, 以空白对照处理区虫口增减率计算校正防效, 计算公式如下:

对照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用Duncan氏新复极差法比较处理间防效差异的显著性。

2结果与分析

注:防治效果一项中小写字母a、b、c、d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的显著性;大写字母A、B、C表示表示在0.01水平上差异的显著性。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 几种生物农药各处理在药后3、7、15、30 d对草原蝗虫表现出不同防治效果。施药3 d, 5种生物农药防治效果均在26%以下, 其中印楝素和阿维·苏云菌防治效果较好, 分别为25.77%和25.33%;施药7 d, 几种农药防治效果均在42%以下, 其中阿维﹒苏云菌和烟碱·苦参碱防治效果较好, 分别为41.35%和34.1%;施药15 d, 5种生物农药防治效果均达到46%以上, 其中苦参碱和烟碱·苦参碱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63.64%和64.23%;施药30 d, 各药剂防治效果均达到60%以上, 其中烟碱·苦参碱和苦参碱防治效果最好, 分别达到82.88%和85.11%, 印楝素和阿维·苏云菌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0.58%和75.45%, 最低为金龟子绿僵菌, 防治效果为63.36%。

通过方差分析可以看出, 施药3 d金龟子绿僵菌防治效果显著低于烟碱·苦参碱、阿维·苏云菌和印楝素, 但与苦参碱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施药7 d金龟子绿僵菌防治效果均显著低于其他4种生物农药;施药15 d金龟子绿僵菌防治效果逐渐上升, 和其他4种生物药品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施药30 d苦参碱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生物农药, 苦参碱和烟碱﹒苦参碱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阿维﹒苏云菌防治效果略低于烟碱﹒苦参碱, 但无显著差异;金龟子绿僵菌防治效果显著低于其他4种生物农药, 但与印楝素防治效果差异未达到极显著水平。

3结论与建议

3.1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 施药后30 d, 五种生物农药对草原蝗虫均表现出较好防治效果, 其中苦参碱乳油和烟碱·苦参碱乳油防治效果最好, 分别达到85.11%和82.88%, 可以作为辽西防治草原蝗虫首选生物农药;其次是阿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75.45%, 印楝素乳油70.58%, 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60.36%。

3.2五种生物农药对草原蝗虫的致死速率均较慢, 在施药后15 d才能达到50%左右的防治效果。但阿维.苏云菌中含有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中含有绿僵菌, 可以在田间反复侵染繁殖, 真菌数量不断积累, 具有持续控制作用, 也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3]。

3.3从防治成本考虑, 印楝素乳油价格较高, 建议在辽宁省大面积开展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时不宜优先考虑。

摘要:利用生物农药在辽西天然草原进行了蝗虫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苦参碱乳油和烟碱苦参碱乳油防治效果最好, 分别达到85.11%和82.88%, 其次是阿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75.45%, 印楝素乳油70.58%, 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60.36%。苦参碱乳油和烟碱苦参碱乳油可作为辽西地区防治草原蝗虫首选的生物农药。

关键词:生物农药,草原蝗虫,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术环, 刘慧林, 高晓鹏.2011年辽宁省草原灾害预测与防控对策[J].现代畜牧兽医, 2011 (4) :48-50.

[2]懂辉, 高松, 农向群等.应用绿僵菌与锐劲特防治蝗虫的效果[J].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 (17) :3543-3545.

农药试验 第11篇

1 试验田条件

试验田设在河北省辛集市辛集镇裴辛庄村裴建涛秋延后番茄2个大棚。该大棚种植28年, 蔬菜根结线虫发生已有10余年历史, 在清除病根残体、不使用病土病苗、日光高温土壤杀虫等农业措施之后, 每亩底施金路德高效三胺 (N>18, P>18) 70kg, 黄腐酸钾55.7kg, 腐熟的牲口粪6方。于2014年8月7日进行田间试验, 在旋耕一遍后施入各小区的药剂, 之后旋耕2遍充分混合。8月9日栽种西红柿秧苗。大棚内所有农事管理符合科学管理措施、相同一致。

2 试验药剂及处理

为了保证试验田耕作期间小区可控, 分组设在东、西两个大棚。

2.1 西大棚

A:培根菌剂 (有益菌) 粉剂, 河北方舟农业科技公司生产、提供。设2kg/亩, 8空面积201.6m2。

B:施立清 (10%噻唑磷) 颗粒剂,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提供。设2kg/亩, 8空面积201.6m2。

C:自然对照, 按照当地农民传统栽培模式:1.8%阿维菌素乳油, 江苏克胜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农户自购。设1 750m L/亩, 中间3空面积75.6m2。

D:空白对照, 3空面积75.6m2。

小区排列如下图:自西向东

2.2 东大棚

A:线灭 (胶状芽孢杆菌, 10亿CFU/m L) 悬浮剂, 新沂中凯农用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设9kg/亩, 5空126m2。

B:肯邦线尊 (0.5%阿维菌素) 颗粒剂, 泰山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设3kg/亩, 5空面积126m2。

C:金龟二代 (加一号微生物菌剂) 中微量元素肥料, 山东淄博如成科贸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设70kg/亩, 6空面积151.2m2。

D:自然对照, 按照当地农民传统栽培模式:1.8%阿维菌素乳油, 江苏克胜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农户自购。设1 750m L/亩, 3空面积75.6m2。

E:空白对照, 3空面积75.6m2。

小区排列如下图:自西向东

3 药效调查方法及计算方法

3.1 分级标准

0级:根系无虫瘿;1级:根系有少量的小虫瘿;3级:2/3根系布满小虫瘿;5级:根系布满小虫瘿并有次生虫瘿;7级:根系形成须根团。

3.2 药效计算方法

4 结果及分析

2014年12月30日于番茄收获后拉秧时, 在处理区和对照区随机取样, 每小区取5点, 每点连续刨取10株番茄, 分级调查根系的发生程度。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东大棚的培根2kg的平均病情指数为96.15, 平均相对防效2.74%。施立清2kg的平均病情指数为9.16, 平均相对防效90.59%。生产对照阿维菌素1 750m L的平均病情指数为0.28, 平均相对防效99.71%。空白对照的平均病情指数为97.35。

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施立清2kg防效显著低于生产上使用的阿维菌素1 750m L的防效, 显著高于培根2kg的处理。培根2kg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

西大棚的线灭9kg的平均病情指数为0.28, 平均相对防效99.00%。肯邦线尊的平均病情指数为17.66, 平均相对防效36.79%。金龟二代70kg的平均病情指数为5.33, 平均相对防效80.94%。生产对照阿维菌素1 750m L的平均病情指数为0.28, 平均相对防效99.00%。空白对照的平均病情指数为27.94。

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线灭9kg与生产对照阿维菌素1 750m L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肯邦线尊3kg、金龟二代70kg均显著低于生产对照阿维菌素1 750m L。金龟二代70kg病情指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

5 结论与讨论

5.1 试验效果

线灭9kg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与生产上采用的1.8%阿维菌素乳油1 750m L防治效果相同, 平均防效均为99.00%, 可以作为阿维菌素的产生抗药性之后的替代方法。其次是施立清 (噻唑磷) 颗粒剂2kg平均防效90.59%, 金龟二代 (特) 70kg平均防效80.94%, 防治 (控制) 效果显著。肯邦线尊 (阿维菌素) 、培根 (有益菌粉) 效果不理想。

5.2 应用建议

在清除病根残体、不使用病土病苗、日光高温土壤杀虫等农业措施之后, 使用线灭、金龟二代有助于提高番茄线虫病防效。

线灭有效物质为蜡质芽孢杆菌, 能诱发植物过氧化物酶 (POD) 、多酚氧化酶 (PPO) 和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 提高植物自身免疫能力, 并有解磷能力, 对于长期大量使用氮磷钾肥造成的营养成分不均衡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通过定植占位对土壤传播的细菌性病害有很好的控制作用[6,8,9]。线灭低毒、低残留、不污染环境、使用安全, 值得大面积应用推广。金龟二代 (特) 为金龟二代中微量元素肥和一号微生物菌剂混配, 具有补充土壤中微量元素、平衡作物营养、激发植物自身抗虫物质的合成等作用[10], 提高防控效果。同时还能提高土壤团粒结构、修复土壤板结的功能。现代有害生物控制的理念应该首先考虑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对环境友好的非化学农药的防治方法, 不应该优先考虑化学农药。

参考文献

[1]刘善勇, 张广霞, 朱淑仙.蔬菜根结线虫的防治技术[J].江西植保, 2005, 28 (2) :75-76.

[2]刘伟, 冯朝明, 常云燕.线灭防治黄瓜根结线虫试验初报[J].现代农村科技, 2012, (03) :52.

[3]任玉娟.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河北农业, 2014, (11) :36-37.

[4]刘刚.可用于防治蔬菜线虫病的杀线虫剂[J].北京农业, 2005, (03) :11.

[5]毛爱军, 柴敏.主要蔬菜根结线虫病及其防治技术[J].长江蔬菜, 2003, (08) :39-40.

[6]魏学军, 杨文香, 刘大群, 等.蔬菜根结线虫生防菌的筛选[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8 (5) :66-69.

[7]孙德胜.用石灰氮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J].农业知识, 2007, (32) :10.

[8]郑云峰, 李建生, 邱美强.根结线虫生防菌研究进展[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6, (11) :62-65.

[9]连玲丽.芽抱杆菌的生防菌株筛选及其抑病机理[D].福建:福建农林大学生物系, 200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农药试验】相关文章: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03-12

农药风险05-26

果蔬农药07-03

农药行为07-04

农药毒性07-04

农药质量07-21

农药管理08-18

农业农药09-07

农药信息09-07

农药应用08-27

上一篇: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方法下一篇:创造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