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范文

2024-09-21

农业文化遗产范文(精选12篇)

农业文化遗产 第1篇

目前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理解还不统一。尽管有的学者因此将农业文化遗产作为全球重要独特农业遗产保护项目(简称GJAHS)简称的专有名词,但笔者还是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应该从更广泛的意义理解和使用,即农业文化遗产则是与农业相关的文化遗产或文化景观遗产,是先辈们留下来的与农业相关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事物或现象。

二、农业文化遗产开发是南京农业旅游发展的必然需求

南京市自2002年以来,旅游农业已初步形成“一圈、三带、四区”的发展布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旅游产品体系,培育了一定规模的客源市场,游客接待人次每年均增长数十万人,而旅游接待收入每年环比增长超过30%。但目前南京农业旅游对文化内涵挖掘不足,要想实现“十一五”期末将南京建成“旅游农业全国名城”的目标,还需积极开发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产品,保护传统农业文化,维持农业产品多样化。

三、南京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特点

(三)遗产类型以非物质类农业文化遗产占优势

资源来源:作者整理

从文化的角度看,农业文化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精神)文化。从上表中可看出,在南京地区,农业习俗、农谚、农歌农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与品位都占优势。如六合农谣《鲜花调》改编的《茉莉花》已成为江苏省乃至中国民歌的代表,多次在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申奥、申博等许多重大场合奏响,在国外甚至享有中国“第二国歌”之誉。

农业民俗则品种数量多,知名度大。不少民俗还如被誉为“江南一绝”的手狮舞分别于1993年、1996年获得了第四届国际民间舞蹈(秧歌)节最高荣誉金玫瑰大奖和全国群众文化最高奖“群星奖”,1999年参加了匈牙利夏日国际民间艺术节。改编后的“采菱舞”获得维也纳世界青年联欢节银奖等。

(二)南京农业文化遗产分布相对集中

南京郊县高淳是民俗文化保存最好的地区,上报的新项目占总项目的三分之一,农业旅游集中的溧水县、江宁、浦口、六合远离市中心的郊区也是南京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区、重点区,这种分布特点有利于农业文化遗产与其它农业旅游资源一起整合性开发。

(三)南京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交流性明显

南京地跨长江两岸,是我国南方与北方文化交流之地,同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农业文化遗产也有明显文化交流的烙印。如方巷人走北和高淳方言和当地目莲戏中原味分别反映了河南和西安为代表的中原文化留传下来的影响。还有些农业文化遗产如江浦手狮舞源于江浦县永宁地区老百姓与太平军官兵在生产战斗之余的一种文娱活动,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文化影响。

(四)南京农业文化遗产及其环境景观多样

南京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江南丘陵交界处,集平原、山丘、河流、湖泊于一体,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能资源充足,历来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地区和商品粮基地之一。长江两岸也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之一。6000年前,古代人已在这里耕作生息,农业发展历史悠远,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

四、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构想

在大众旅游时代,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设计也不必赋予太多文化负重和刻板说教。据调查,南京农业旅游者大多是城市居民,学历较高,年轻化,年龄集中在35岁以下。“绿色”、“环保”、“健康”、“参与”“生活”、“个性”等现代旅游理念受到他们的青睐,由此开发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可使旅游者得到快乐、健康、个性的经历。因此,在遵循文化遗产的通用的保护原则与方法基础上,还应该针对市场需求与南京市农业文化遗产的地方特性,引入一些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一)生活化:渗入农民与市民生活

1. 自主性与引导性相结合,重视农民参与。

农业遗产旅游有别于一般游乐事业,它的发展需要农村人文与自然生态作为根基。在充分调动农民积极参与农业遗产旅游发展的同时,由于农民的思维特征是实用理性,他们重模仿,缺乏创新,要对农业遗产旅游的可行性进行引导。

2. 有机融入南京市民的文化生活,积极利用市场影响。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南京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常规的文化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才能为旅游者理解、认同与喜爱,成为一种“活”的文化遗产得到传播与发展。

(二)教育化:开发与传承教育相结合

目前,许多农业文化遗产面临传承危机,难以满足大众化旅游的需要。这个目标决不仅仅由列入各种形式的“遗产名单”和有限的大型演出所能解决的,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应该被更广泛的认识与学习,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认识与学习对其传承起着核心作用。而在寒暑假不少学生家长没有时间照看孩子,使孩子长假期无聊,沉溺于网络等不良行为,因此,如果可以在寒暑假开设农业文化遗产学习的旅游产品,对传播农业文化遗产与丰富青少年生活皆有利。

(三)参与性:重视大众旅游时代的旅游需求

在大众旅游时代,主流的旅游产品并不宜精英化,对表演动作不复杂的农业民俗文化,可以将表演与观众学习、参与、竞赛结合在一起开发“菜单式”选择性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的参与需求。

(四)品牌化:科旅互惠创品牌

南京是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被国家9个部委列为中国投资硬环境"四十优"城市之一,要充分利用科技力量,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与科研。

(五)综合化

1. 资源整合。

南京农业文化遗产分布性和缺乏高品级遗产系统的特点也决定了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品综合开发的方向,必须走生态建设、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和现代农业科技开发互相促进的道路。

2. 地区联动。

目前,南京农业文化遗产的主要客源以周边的城市市民为主,因而城乡联动的农业节庆宣传效果会事半功倍。如2006年9月16-17日在市内白马公园举行的第二届南京农业嘉年华,火爆异常,短短两天,就吸引26万市民观赏农业文化展览与演出,成为各郊区县的节庆会场的宣传窗口,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南京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渠道。

另一方面,由于南京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交流性和外来影响烙印,因而可以联手相关地区进行文化旅游活动,如寻根问祖文化游等以弥补其规模与品位上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闵庆文.关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中文名称及其他[J].古今农业,2007,(3).

[2]黄焱.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护与利用[J].江苏农村经济,2006,(7).

[3]韩燕平,刘建平.关于农业遗产几个密切相关概念的辨析——兼论农业遗产的概念[J].古今农业,2007,(3).

[4]李涛.全省首家旅游农业协会成立,南京100多景点“抱团”[N].南京日报,2007-05-16.

农业文化遗产 第2篇

[关键词]福建晋江花生;农业文化遗产;休闲农业;开发;对策

所谓的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的生产体系。晋江花生文化系统是福建省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之一。晋江生产花生历史悠久,以衙口花生最为驰名。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流逝,农业文化遗产的与时俱进,与休闲农业的共同发展,对提高当地人民收入水平和促进社会进步都有重要意义。

1晋江花生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价值分析

1.1生态价值

晋江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水热条件好,土质肥沃,适合花生生产。从热量上看,晋江年均气温18℃,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达到两千多个小时,从水分上看,晋江年降水量达到五百多毫米,地下水资源丰富,所以无论从热量还是水分,晋江这片土地的气候环境都满足花生对生长发育的需求,使晋江产出的花生颗粒饱满,品质良好。

1.2经济价值

作为福建传统花生生产区之一,晋江平均每年花生种植面积达到2666.67多hm2,年产值达到4亿多元。在晋江,兴起了花生种植潮,不少老百姓从事花生出口贸易,走向致富路。晋江花生品质极佳,市场遍及菲律宾、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侨聚集的东南亚国家,得到消费者的热捧。因为花生供不应求,花生厂商扩大了生产规模,开拓了更多的销售渠道。为满足海外市场需求,晋江厂商加快了对海外业务的开展,晋江花生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每年的花生销售为从事该产业的人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1.3社会价值

晋江花生酥脆可口,受到人们的喜爱,每逢到了春节,都拿来款待来客,一致得到好评。闽南人的早餐也是离不开美味花生仁汤和炒花生。秉承闽南小吃的传统工艺,用天然地下泉水煮,日晒而成,香脆可口,入口回甘,多吃不上火,是海内外晋江人热爱的传统食品之一,寄托着他们的家乡情。晋江花生香脆可口,逐渐成为老百姓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1.4文化价值

晋江花生作为当地著名的特产,是闽南饮食文化的重要特色代表。在众品牌中,永兴牌衙口花生表现突出,被评为“消费者满意产品”,荣获福州土特产品牌银奖,在海内外有着广大的客户群体,大部分都是外出求发展的华侨同胞,将思乡之情寄托于花生之上。花生代表了远在海外晋江人对故土对亲人的美好思念之情。在2016年12月,福建晋江花生农业文化系统入选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2晋江花生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开发条件分析

2.1优势

2.1.1地理交通优势。晋江花生农业文化遗产地位于泉州市内,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三面临海,港湾众多,沿岸海域广阔。晋江的海运、空运、铁路、公路设施齐全。目前,晋江航空港已成为国际航空港。如此优越交通环境,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利于休闲农业的发展。2.1.2经济条件优势。休闲农业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兴起,将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旅游活动相结合,区域经济水平的高低影响了休闲农业资源的开发水平。晋江连续20多年都是福建县域经济的领头羊,多年来一直在全国百强县市名列前茅,拥有100多个驰名商标、拥有最多上市企业的县级市,为花生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开发提供很好的经济条件。

2.2劣势

2.2.1花生病害。该地常发生花生疮痂病。该病影响了花生正常的生长,导致花生产量锐减,优质花生收成严重不足。2.2.2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晋江市花生休闲农业才刚刚兴起,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政府对休闲农业宏观规划不足,缺乏休闲农业激励机制,在休闲农业对现代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上认识不足。该产业从业人员大多以农户为主,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相应专业人才。基础配套设施不足,花生遗产地周围配套设施都做的不到位,游客容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缺乏蔽日遮雨的场所,缺乏停车场,缺乏休憩场所等问题限制了其现代化的发展。这使得花生遗产地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遇到瓶颈,很难在现代化休闲农业模式上取得突破。

2.3机会

2.3.1政策机会。目前,市财政以拨款资金、项目申报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农业转型企业,以扶持补贴的方式帮助企业及农户增加新设备,改进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晋江市相关农业部门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帮助农户走出销售难的困境,晋江市农业局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对农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将会促进农产品销售数量增加,促进晋江农业的转型和发展。2.3.2市场机会。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随之提高,消费观念改变,人们想要放松旅游的心态越来越强烈,回归大自然成了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以致休闲农业的市场需求旺盛。2009年晋江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5.12亿元,近几年同样以高速度增长,这意味着晋江休闲农业有着极强的市场潜力,有着让人看好的未来。2.3.3信息时代推动农业发展。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农业正向“生态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高级人才的投入,使得休闲农业向新的水平层次发展。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只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互联网+农业”模式便于许多农户及企业解决各样问题,便于指导客户的旅游和推销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可以有效提高现代休闲产业的运行效率。

2.4挑战

2.4.1种植成本高。晋江的花生生产基本上以产户为主,近年来,人力成本逐渐提高,且花生采收季节又恰好在高温的三伏天,作业环境辛苦,有些企业及农户请不到工人,制约了晋江花生的生产,许多农户开始减少对花生的种植面积,花生产量减少,以致晋江花生市场开始清淡,价格一度走低。同时晋江花生机械化生产的研发和推广面临着发展困境,先进设备不足,使得花生生产过于依赖人工,从而导致高成本低回报。2.4.2周边地区休闲农业竞争明显。晋江地处泉州市,泉州市休闲农业发展迅速,安溪县的生态休闲农场,惠安县的民俗风情园都具有典型的休闲农业特色,并且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据报道,泉州市较大规模市级休闲农业点已达70多个,这无疑形成激烈的多地竞争格局。差异特色化成地区与地区之前重要的竞争手段,不仅仅比拼物质产品的质量,还比拼所提供的服务水平。

★ 安溪导游词精选

★ 安溪游记作文

★ 安溪茶叶的调查报告

★ 安溪恩的离别感言

★ 福建高温补贴

★ 经典福建旅游导游词合集

★ 福建地名谜语

★ 福建高考作文题目

★ 福建中考分数线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中国 第3篇

至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增至36个,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15个国家。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悠久的农业历史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距今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种植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业生产后,很多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农作物和饲养牲畜起源于中国。《诗经》中描绘了古时农业大发展、春耕夏耘秋收的农耕景象:“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诗经·周颂·载芟》云:“春藉田而祈社稷也。”每逢春耕,天子都要率诸侯行观耕藉田礼。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创造与发展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在长达上万年的生息发展过程中,凭借着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和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不仅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保障了百姓的生计,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由此衍生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中国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早响应者。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保护项目,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按照FAO的定义,GIAHS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些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就在FAO提出GIAHS概念不久,中国就积极响应,经过农业部和中国科學院的共同努力,成功地于2005年将“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推荐成为首批GIAHS保护项目。并随后与FAO合作,在全球环境基金(GEF)的支持下,开展了GIAHS保护的探索与示范。十年间,先后有11个项目得到认定,数量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中国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佳实践者。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在GIAHS申报与保护、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促进遗产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遗产地居民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和全社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科学研究与科普宣传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涌现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特别贡献奖”“亚洲模范农民”等先进人物,也使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的重要抓手。

农业文化遗产 第4篇

关键词:福州茉莉花,农业文化遗产,休闲农业,开发,策略

自福州茉莉花农业文化遗产地申报成功后, 在繁荣景象的背后也暗藏了危机。茉莉花种植产业可能会遇到多重困难, 为了保护和发展福州茉莉花农业文化遗产地, 掌握茉莉花历史背景, 熟知茉莉花, 我们将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对茉莉花农业文化遗产地进行分析, 通过提高福州茉莉花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价值, 对其进行开发, 针对开发途中历经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福州市花的茉莉花, 应当为福州所用, 可以发展为福州茉莉花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 为福州增添光彩, 带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最终从开发路径着手, 不断创新, 为福州延续源远流长的茉莉花文化, 破除危机。

1 福州茉莉花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挖掘

茉莉花为福州市花, 拥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伴随着历代中华儿女共同成长, 几乎与古城福州同在。经过漫长的成长过程, 福州以奇特的山川灵气孕育出了清雅超脱的福州茉莉花茶造就了天下茉莉花茶的发源地。茉莉花成为福州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带动了福州的农业经济, 使茉莉花产量位于我国之首, 茉莉花更是福州的特产, 其质量也位于全国榜首。2014年4月29日,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农业文化遗产地申遗成功。作为都会, 有特点才有魅力, 茉莉花便是彰显福州本性魅力的一个主要元素。2012年福州辖区茉莉花种植面积达0.1万hm2, 茶园面积0.91万hm2, 茉莉花茶产量1.1万t, 产值17.85亿元人民币, 带动农户增收8亿元。福州茉莉花经过长时间的栽培和管理, 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茉莉花茶制作、保存工艺以及与茉莉花茶相关的习俗、医药、茶艺方面的文化特征。

2 福州茉莉花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开发条件分析

2.1 优势

2.1.1 茉莉花生长环境优越。

福州地处中国的湿润地区, 常年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冬暖夏凉,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阳光充足, 气候条件优越, 适宜植物的栽培种植。福州在光、热、水、土资源等方面与其他茉莉花种植区相比优势明显, 为茉莉花的生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福州是典范的河口盆地, 而盆地中间的冲积平原为沙壤土, 土壤肥沃, 水分充足, 加之日夜湿差大, 扦插茉莉比较容易存活, 且茉莉花的质量相当好。盆地周围山地的海拔大多在600~1000m范围内, 日照时间短, 散发出射光, 云雾围绕, 非常有利于种植茶树;恰似因为福州这种特定的气候条件培养出具有特色的单瓣茉莉花。长期以来, 通过利用地理优势和各种自然资源, 福州形为了沿河种植茉莉的格局。

2.1.2 茉莉花茶品质纯良。

茉莉花茶品质纯良的原因是由于种植的茉莉花品质高。花农精心培育出品质优良的茉莉花茶提供生产, 栽培茉莉花工序层层紧密, 茉莉花茶以绿茶中的烘青、红茶为主要原料, 经过加工且干燥的绿茶与含苞欲放的茉莉鲜花搀和酿制而成, 最终形成的再加工茶。主要是由花农种出的茉莉花色泽黑褐而富有光泽, 叶底匀嫩柔软, 条形条索紧结壮实, 泡出后的茉莉花茶色泽黑褐且富有光泽度, 茶清香扑鼻而来。茉莉花茶外形秀雅, 经久耐泡, 香气浓烈, 持久度较长, 泡饮鲜醇爽口。为保证品质纯良的茉莉花茶, 在种植地附近专门设立了试验区, 以供专业人士的研究。培育出有质量保证的茉莉花茶才能真正进入市场, 让人们享受正宗茉莉花茶的味道。

2.1.3 茉莉花历史悠久。

福州茉莉花最早出现在印度, 在西汉时被传入福州, 受到人们的喜爱, 到如今福州茉莉花已被广泛种植。在西汉时, 福州被称为“东冶巷”, 那时候一些国家会向我国纳入贡品, 而这条“东冶巷”就是纳入贡品的其中一条道路, 茉莉花极有可能就是通过这条道路作为贡品传入福州的。福州茉莉花栽培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背景, “茉莉之乡”乃福州当之无愧的头衔。在八十年代以前, 福州生产的茉莉花就远销国外, 当时福州茉莉花已闻名世界, 西方人更是对福州茉莉花茶赞不绝口, 为如今的茉莉花茶出口打造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 福州茉莉花茶对内销售占比也十分大。北京人常喝的“京味”茉莉花茶正是“福州味”。

2.2 劣势

2.2.1 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近年来, 福州的农业用地在不断减少, 农业用地的用途广泛, 不仅仅可以用来种植培育农作物, 提供农产品, 还可用作城市的绿化用地, 净化和点缀城市。福州经济不断繁荣, 人口也随之增加, 大多的农业用地扩张成居民用地和工业用地, 使得茉莉花种植面积急剧减少。另外, 导致茉莉花种植面积减少的另一间接原因是茉莉花的产量下降, 要生产出品质好的茉莉花, 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资源, 而雇佣的花农的劳动价值不变, 需要的劳动力时间增加, 打击了花农的生产积极性, 使生产效率降低, 由此导致茉莉花产量下降, 种植茉莉花的面积减少。这将大大限制了福州休闲农业产品的规模化开发, 导致休闲农业产品规模小, 景区景观单调等弊端。

2.2.2 茉莉花缺乏产业规划。

福州大多数休闲农业缺乏科学、专业的整体规划, 农业资源虽然丰富, 但资源优势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茉莉花产业分布不集中, 对市场的定位不够准确, 产业特色不突出, 产业支撑力度不大。由于规划的滞后已经带来了一些严重的后果, 例如基础设施滞后、卫生状况变差、粗放的经营模式以及经营层次变低等后果。伴随着其他地区的茉莉花茶的市场不断扩大, 市场竞争也随之加大, 这会对福州茉莉花茶产业的利润产生直接的影响。地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 茉莉花茶销售的价格差异大, 每个地区种植的茉莉花质量也有所区别, 这将打击了销售量较低的地区对茉莉花茶的创新和改造, 甚至减少投入量, 这样的恶性循环会加重福州茉莉花茶产业的衰落。

2.2.3 自然灾害影响种植。

福州地处中低纬度, 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湿润, 温度适宜, 四季如春, 日照充足, 降雨量充沛, 这本应该是提供发展休闲农业的有利优势。但在最近这几年, 福州温度已超越重庆、杭州、南昌, 夏季一天中最热的温度更是高达40℃以上, 又为盆地地形, 常出现热岛效应, 再加上6~9月为台风季节, 最大风力可达12级, 暴风、暴雨天气多, 福州内涝严重, 这对茉莉花的种植大大增加了难度, 甚至破坏了茉莉花的种植地, 对茉莉花休闲农业旅游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 也对游客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2.3 机会

2.3.1“生态福州”战略提供契机。

福州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政府开始打造生态福州, 并提出“生态福州”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为福州发展茉莉花休闲农业创造了机会, 打造生态福州从建立绿色福州、打造宜居福州、成就智慧福州三个方面着手。绿色福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争取让市民享受更优的绿色服务, 让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宜居福州: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智慧福州:实现低碳生活, 政府将大力支持发展智慧福州,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福州”战略将会大大吸引外来游客, 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 为福州打造美丽城市, 福州茉莉花作为福州市花, 应植入福州的各大旅游景点, 促进发展福州茉莉花休闲农业, 为福州营造一个优良的旅游大环境。“生态福州”战略为福州茉莉花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3.2 政府的大力支持。

发展茉莉花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 得到福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福州市具备完善的基础和有利条件。通过政府的努力, 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具备, 科学技术提升, 信息传播迅速, 人力资源丰富, 政府给予较大的财力支持, 这些条件充分为发展茉莉花休闲农业提供必要的科技、信息、人力、资金、市场等要素支持, 更加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优势条件。目前, 福州正在加强各层次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 争取打造出具有特色优势的规范化农产品。福州市仓山区茉莉花种植面积最为广泛, 以仓山区为种植茉莉花的中心, 带动周边地区大力栽培茉莉花, 建设大规模的福州茉莉花栽培园区, 为发展福州茉莉花茶产业提供更多的原料。

2.3.3“海峡西岸乡村游”的助力。

自2006年起, 福建省的旅游发展动向朝着海峡两岸出发。我省位于海峡西岸, 给福建省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海峡西岸乡村游”这一战略推动了我市茉莉花休闲农业的发展。2010年福建省将对一百个旅游村、五十个旅游小城镇、五十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五十个A级旅游区进行提拔、培育和储备, 评选出一批旅游名镇和旅游名村。以A级旅游区为介质, 发展乡村旅游根据区位地理。与此同时, 推广出福建省十五个左右发展比较好的乡村旅游景区 (点) 作为典范, 带动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

2.4 威胁

2.4.1 休闲农业竞争强。

福州茉莉花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的发展, 受到厦门、漳州、泉州、三明等地区休闲农业的挑战。其中厦门市便是福州发展茉莉花休闲农业的强大竞争对手之一, 厦门市旅游行业十分发达, 旅游客源源源不断, 不仅仅是外来游客, 大部分也来自省内的旅客, 厦门市的全国休闲农业与城镇旅游示范基地已达九个, 漳州持续打造“田园都市, 生态之城”, 长泰县陈巷镇雪美现代农业示范区一家休闲农业观光园——绿港园, 成为长泰乡村旅游的“新宠”。三明市清流县海峡两岸中华桂花文化园, 与福州茉莉花休闲农业齐头并进, 可谓是度假的好去处, 以桂花为主题, 集休闲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和传统文化交流为一体。面临周边地区的挑战, 福州茉莉花休闲农业受到了严峻的威胁。

2.4.2 其他类型旅游的威胁。

仅依靠发展福州茉莉花休闲农业远远不够。福建省旅游资源丰富, 山海相依, 拥有多方面的海岸和港口, 景色宜人的岛屿, 姿态万千的海蚀石乳景观, 加之沿海众多拥有历史丰富的名胜古迹, 成为人们所向往的旅游胜地。众所周知的海中绿洲东山岛、国家重点旅游风景区的海坛岛、太姥山、清源山、鼓浪屿和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岛以及闻名遐迩的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客家居民土楼等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对福州发展茉莉花休闲农业构成了威胁, 所以为了让福州茉莉花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在旅游方面站稳脚跟, 可以大胆创新与其他旅游资源相结合, 充分利用周边资源, 在茉莉花休闲农业里增加新的元素。

3 福州茉莉花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开发路径探析

3.1 开发茉莉花的观赏价值

茉莉花不像水仙花那般俊丽清秀, 也不像牡丹花那样华丽珍贵, 茉莉花以其独特的欣赏价值, 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青睐, 驰名中外, 不少文人雅士为之倾倒。茉莉花拥有嫩绿的叶色, 纯白的花色, 可为人们提供观赏的价值, 可将茉莉花种植成盆栽放在室内作为点缀, 也可在庭院、阳台种植小面积的茉莉花, 加上创新的点将茉莉花加工成装饰品。为了达到茉莉花所具有的观赏价值, 政府可规划建设关于茉莉花的主题公园或展示园, 增强茉莉花生产园的现代化。茉莉花花期长达六个月, 其自身有很大的吸引力, 可充分利用其花期长, 招揽更多游客观赏茉莉花。

3.2 开启福州茉莉花之旅

茉莉花旅游具有色、香、姿、韵等独特特点, 这是其作为旅游景观而能够吸引游客的一个原因。目前, 花卉旅游成为展览、节假日、生态旅游中的创新项目, 且发展前景广阔。现如今, 花文化产业创新以花卉旅游开发为主, 吸引居民参与花文化建设, 创新花产品并打造知名品牌, 具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价值。进一步促进茉莉花文化的旅游发展产业。开发茉莉花旅游产业过程中, 将结合茉莉花各方面价值与花艺展示相联系起来, 在花艺展示时植入茉莉花园图片的LED展示, 游客可在参观茉莉花艺展示过程中与专业人士一起动手学习茉莉花栽培, 购买以茉莉花为主题创作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工艺品。一方面向游客显示了福州茉莉花产业之兴盛以及达到宣传福州茉莉花产业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推进了茉莉花传统产业向创新休闲旅游业的转型。

参考文献

[1]许琳玲, 许长同.福建茉莉花茶产业发展分析[J].中国园艺文摘, 2011 (01) :49-51.

[2]张东清.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4) :12-15.

文化遗产保护(终稿) 第5篇

2.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

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

可移动文物包括国有馆藏文物和民间收藏文物;国有馆藏文物包括珍贵文物(一级、二级、三级文物和一般文物)

不可移动文物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他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未公布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3.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1)信息化加快现代信息传播:信息传播网方便人们之间的互动,面对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弱势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缺乏明确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不自觉地保护与发展,就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2)城市化引发城市建设高峰:片面的城市化率决定论,以致出现“城市化急躁症”,追求城市规模的高速增长,忽视文化生态和人文精神,忽视文化城市的培育,导致城市中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和源远流长的历史街区逐渐消失(3)全球化伴随文化霸权主义: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侵蚀加剧,大部分人受霸权主义影响,对自身民族特色文化缺乏文化认同,失去自身文化价值观

4.城市文化环境存在的问题

(1)城市建筑文化的粗鄙化倾向(2)城市景观设计的浅薄化倾向(3)城市历史传统的虚拟化倾向(4)城市消费观念的奢华化影响(5)城市休闲方式的低俗化倾向(6)城市娱乐活动的商品化倾向

5.简述城市文化(1)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外显,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它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市容市貌、市民素质、社会秩序、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2)城市文化从文化的定义推理演绎,城市文化是人们在城市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3)城市文化从城市本身的特征进行定义,它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具有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

1论述:城市要关注“文化生态保护”

(1)由于发达国家占有的金融市场、信息科技和军事资源的份额不断增多,文明的交融与交流难以平衡,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在全球文化传播的版图上日趋边缘、模糊。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城市文化发展必然出现趋同的趋势。反而,在日益变小的世界里,人们更加渴望体会自己城市文化的差异性,维护自己城市独有的精神文化领域,关注文化生态保护,旨在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促进相互间的交流(2)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使城市经济发展富有文化内涵,城市社会环境形成文化生态,城市生活质量突出文化个性,城市民众发展追求文化品位,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给予自身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以更多关注,给予先进文化、有益文化以更好的生态环境,给予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以更加有效地抵御(3)一些城市规模发展较快,但是同时却忽略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文化能源的供给相对于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言,已经形成战略性短缺。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社会以及不同群体的文化差异等复杂原因,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市场。文化需要坚守,更需要传承和传播,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恢复文化生态的色泽,使民众在文化权益上各得其所,在文化享有上各获其利,在文化创造上各显其能,使文化生态的生成与发展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2.旧城改造到历史城区整体保护

(1)历史城区保护的反思与探索:回顾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和教训时,国际社会特别强调大规模改造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作用。在社会经济不发达时,传统建筑遭受的主要是大自然的破坏。而在今天,对传统建筑的人为破坏大大超过了对大自然的破坏。可持续发展思想和人居环境观念的兴起,也促进了“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演变。人类对城市现代化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可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功能性为特征。第二阶段以有机性为特征。第三阶段以可持续性为特征。归纳起来,城市现代化概念有四方而含义: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以人为木,三是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四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整体保护”突出历史城区特色:“整体保护”就要对历史城区的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在认真分析特色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整体保护方案。我国历史城区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保存状况各不相同,整体保护规划要摆脱以形体规划为核心的西方现代主义规划思想的深刻影响,重视城市的历史与现状,杜绝因强调功能区与用途纯化,而追求统一设计、统一建设、避免一次性大规模推到重建的再次发生。合理控制发展规模是历史城区整体保护的必要前提,特别是在确定人口规模方面要有前瞻意识。(3)增强历史城区可持续发展活力。历史城区是城市之根、文脉之木和风貌之基,要保护好历史城区的整体空间格局,道路网骨架和街巷布局等传统空间形态,强化城市传统轴线、天际轮廓线、重要景观线和传统街道对景观走廊等历史空间记忆的标志特征。

3.论述城市文化的结构要素:城市文化有其特定的文化系统或体系,它由众多的子系统构成,由其表现出的不同层次就是文化结构(1)空间要素: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组合状态,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是城市社会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城市空间结构一般表现为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和城市形态三种形式。城市文化结构的空间要素体现出城市密度、布局、形态的不断发展演变(2)时间要素:人类的历史是延续不断的,城市随着时间的前进,进行着不断的更新与发展(3)制度要素:城市的制度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中层结构,是城市文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表现形式(4)生态环境意识:它是城市文化结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成为发展主流。生态环境意识的强弱对城市文化优化发展影响深远(5)城市特色文化:城市走特色文化培养创新之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向。因此,要合理定位城市特色,挖掘城市特色文化精神的内核,并努力保持和维护城市特色文化(6)经济发展状况: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影响着城市文化结构的发展构成,因此要合理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分布(7)城市人口要素:城市人口是构成该城市的社会主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又是城市的服务对象,城市人口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城市文化的推进和发展,使人与自然、人与城市和谐共生

1.思考:三亚城市文化

地理环境:三亚是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三亚地理环境极为独特,三面环山,形成怀抱之势,山、海、河三种美景自然融合。三亚市区有东、西两条河流穿过而过。三亚地处南中国海交通要道,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

民族风情:三亚市是汉、黎、苗、回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以黎、苗、回为主,其中黎、苗族的文化尤为突出,黎、苗族的居民保持着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风土人情。

城市定位:三亚应当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热带风光特色、现代化的国际性滨海旅游城市,将三亚城市建设定位为“热带滨海国际旅游城市”。三亚城市的性质、功能是“旅游”,特色是“热带滨海”,建设档次与发展目标是“国际水平”。

城市结构:“一心”:旅游服务中心。“两轴”:沿滨海形成的旅游产业发展轴,沿迎宾大道的城市生活发展轴。“两节点”:月川行政服务节点,荔枝沟交通服务节点。“五片”:指旧城片、月川片、鹿回头片、临春片、海坡片。“多组团”:指田独、红沙、榆林、六道等相对独立地区。

2.三亚落笔洞遗址保护

农业文化遗产 第6篇

本刊讯 (记者 郑景顺 胡毅) 2014年7月5日-6日,法国勃艮第大区索菲亚副主席率法国勃艮第葡萄园申报世界遗产考察团在农业部国际合作中心童玉娥主任陪同下到福州考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交流活动。期间,索菲亚一行参观了帝封江湿地闽榕茉莉花种植核心保护区、春伦集团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涌泉寺千年古茶园等地,对福州古代采用石垒梯田种植茶叶、自然灌溉、保护水土进行考察,充分了解福州茉莉花茶的传统工艺,欣赏茶艺表演,品尝福州茉莉花茶。

6日下午,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吴依殿、勃艮第葡萄园竞选世界遗产协会主席奥伯特签订了《农业文化遗产合作交流备忘录》,正式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合作关系。《农业文化遗产合作交流备忘录》实现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等方面的共同利益,加强了两个各具传统、各具特色、各具优势的农业文化遗产的合作交流,双方将共同谱写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

国家林业局等三部门联合部署对林业贷款贴息补贴进行专项检查

本刊讯 6月25日,财政部、国家林业局、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林业贷款贴息补贴使用管理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全面部署林业贷款贴息补贴专项检查工作。

《通知》要求,7月1日至9月30日,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林业厅(局)和银监局联合组织对本地区2011-2013年度林业贷款及贴息补贴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及问题整改,同期,财政部会同国家林业局、银监会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有关省区进行重点抽查。《通知》明确了检查方式、检查范围与检查内容,要求各地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检查工作,加强组织领导,通力合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并进一步完善林业贴息贷款项目监督管理制度和相关工作措施,以切实把林业贴息贷款项目的监管落实到位。

食品安全法首修“重典”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本刊讯 6月23日,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拟用“重典”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法实施5年来首次修订,修订草案保留了现行食品安全法的基本框架,对现有的一些条款作出重要修改,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等重要表述,完善食品追溯等重要制度,并新增了大量条款,对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网络食品交易等现实问题作出新的规定。

法国勃艮第大区与福州市农业文化遗产交流开展活动

本刊讯 (记者 郑景顺 胡毅) 2014年7月5日-6日,法国勃艮第大区索菲亚副主席率法国勃艮第葡萄园申报世界遗产考察团在农业部国际合作中心童玉娥主任陪同下到福州考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交流活动。期间,索菲亚一行参观了帝封江湿地闽榕茉莉花种植核心保护区、春伦集团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涌泉寺千年古茶园等地,对福州古代采用石垒梯田种植茶叶、自然灌溉、保护水土进行考察,充分了解福州茉莉花茶的传统工艺,欣赏茶艺表演,品尝福州茉莉花茶。

农业文化遗产 第7篇

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相对于其他类农业文化遗产是农业文化遗产研究非常重要的方面。如何有针对性地保护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套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或是与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概念相似的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评价标准是否可行?这些成为急需思考的问题。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评选标准侧重于农业生产系统, 强调农业景观、生产系统的突出性。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的评价体系则更加注重村落的生活系统评价。而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是指那些具有完整的农业生产生活系统, 兼顾建筑风貌、农业景观、保留传统农业技术的农村聚落。无论采用哪种评价标准, 都不利于保护那些在农业景观、建筑设施并不是特别突出的村落, 但在整体的生产、生活系统非常完善的农村聚落 (通常这类农村聚落也是目前最容易受到破坏的部分) 。如何为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设计合理的价值评估体系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

1 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评价的意义

2002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动旨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Globally Important Ingeniou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 , 中国先后有中国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等11个传统农业系统被列为GIAHS试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农业文化遗产, 呼吁保护这些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有学者提出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即GIAHS, 广义农业文化遗产可分为遗址类、物种类、工程类、景观类、技术类、聚落类、工具类、文献类、特产类和民俗文化类[2]。

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是基于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所提出的, 是农业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一类。具体指保留了较长的历史沿革, 即村落选址、建筑风貌未有大变动, 具有独特农业景观, 保留传统农业技术, 完整的农业生活和生产系统。可分为农业聚落、林业聚落、畜牧业聚落和渔业聚落等类型。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刚刚引起人们关注的遗产类型, 人们对其了解还不多。如何对这种遗产进行保护, 采取何种遗产利用模式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然而, 在这些研究之前, 必须先对其价值进行判定并开展定量化研究价值研究是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基础, 以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及管理提供依据[3]。

1.1 明确保护的价值

如今, 人们过分关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强调专业化的生产与全球市场的作用, 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忽视系统外部性特征以及行之有效的适应性管理策略, 导致了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的盛行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引起了生产力水平的下降, 带来了生态安全的风险, 丧失了相关的知识和文化体系, 造成了生态恶化-经济贫困-文化丧失-社会动荡的恶性循环。因而对于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是首要任务, 明确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态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在理论上为保护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传承发展提供依据。

1.2 提供发展的依据

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包含农业聚落、林业聚落、畜牧业聚落和渔业聚落等。不同聚落类型蕴含的价值结构比重不同, 对应的发展模式也不同。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更加清晰的判断不同类型, 为保护和发展提供依据。

2 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评价框架的构建

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整体的农业文化单元, 农业生产系统、农业生活系统相互交织融合。因此, 在构建价值评价框架中应强调从这两大系统出发, 从历史、艺术、文化、社会、经济、科学和生态7个方面, 对聚落的整体价值进行综合评价。见图1。

2.1“两大系统”:价值评价的出发点

作为一种农业文化遗产,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其价值评价体系。其内容主要包含两大系统:农业生活系统与农业生活系统, 这两大系统并非各自分离, 而是相互交织融合, 内部要素流动, 形成活态的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体系。

2.1.1 农业生产系统

农业生产力决定要素按其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来分, 可分为劳动者-农民、劳动对象-农田、劳动资料-农业资料、生产科技-农业科技和生产管理-农业社会管理等基本要素, 具有自然与社会属性的5要素所组成的系统, 称之为农业生产系统[4]。

2.1.2 农业生活系统

农业生活系统主要强调的是在农业生产的历史长河中,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需要和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 逐渐产生由村落布局、民居建筑、民间艺术、宗族信仰、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等, 用来维系农业生活。

2.2 价值构成:评价指标设计的落脚点

2.2.1 历史价值

历史价值是指农业文化遗产在历史进程中与其有关联的人类农业活动所代表的发展变化及相关信息, 体现明显的时代特征, 蕴含着相关历史时期多方面的信息[5]。历史价值是为评估聚落文化价值的重要程度而提出的标准, 按悠久 (久远性) 、知名度、稀有程度。具体可以根据聚落建成时间, 农业历史时间来判断其久远性。与相关名人、历史事件、设计者的关系体现了知名程度。稀有性和原真性则表现在聚落原本所存在事物的独特性。

2.2.2 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主要指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反映在民居建筑、民俗艺术、农业景观等。民居建筑的类型、特点、地方特色是衡量建筑艺术价值的重要指标;民俗艺术种类特色、保持现状构成民俗艺术价值的重要元素;景观价值主要表现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尤其是农业景观的吸引力。

2.2.3 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是指农业文化遗产在长期农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积淀而形成的特有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 能够带给人们休闲、审美和教育等影响。农业民俗服务于乡村本身, 对乡村社区本身产生和谐作用, 有助于农村地缘共同体的建立[6]。具有完整的文化单元的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 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地方性宗教礼仪、村落风俗、农耕文化及饮食文化等。文化的传承性、文化多样性和特色性是评估因子。传承性体现在本地风俗习惯的延续现状, 多样性从地方民俗种类判断, 而特色性从其是否有文化的“物态形式”判断。

2.2.4 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是聚落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 最明显的体现。对于其价值的评判可以从凝聚力、归属感、教育价值、示范价值。教育价值和示范价值主要体现聚落的生产生活文化对于人的教育功能。例如, 可持续发展、生态循环、天人合一等人与自然共生的文化教育功能。以及传统农业文化、农业知识技术的传授。社会价值是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聚落主体“人”的感官性体验。

2.2.5 科技价值

科技价值是指聚落为了维持农业生产系统的运转, 支持农业生活系统, 历代农业生产知识的积累, 包含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农具发明、农业技术的创造等。科学技术价值分为科学性和技术性。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与聚落相关科学研究。技术性表现在传统农业技术的传承和应用。

2.2.6 经济价值

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表现在聚落直接间接经济之合。直接经济价值主要包含聚落的农林牧渔农业生产、手工艺品、土特产的收入。间接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依靠聚落本身的特色所进行的经济活动, 如旅游开发、乡村旅游等。

2.2.7 生态价值

生态价值是指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对于人的生存发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型服务功能方面的价值, 是农业生产系统对于人类所具有的“环境价值”。因此, 聚落的生态价值主要包括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农业生产生活与自然的协调性、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3 个案研究:陆巷古村的价值评价

陆巷古村地处苏州东山岛, 背靠莫厘峰, 面向太湖, 与太湖西山遥遥相望。始建于南宋, 村内遗存明清建筑30座。牌楼、民宅、院落等为传统的江南风格。现村中约有居民150余户, 家中多妇孺留守, 主要经济来源果树种植、旅游产业、渔业和农作物种植。

3.1 价值评价体系设计

3.1.1 评价标准

价值评估的内容不同, 侧重不同。打分的关键是从微观具体性质入手, 在分值分配上不琐碎, 使评估不至陷入繁琐的大量分值中, 便于得出的结论从宏观衡量全局。

3.1.2 分级打分

为了便于最终的价值评价, 在分等级的基础上, 不同的等级对应了不同的分数段。0~1、2~3、4~5、6~7、8~9这5个层次, 对应差、较差、一般、较好、好采用数字打分的办法, 最后得出总分, 获得准确、灵活的评价结果。

3.1.3 修正系数

包括两方面内容, 对评估人员来讲, 评估人员所学专业不同、熟悉历史遗产的程度不同、文化修养存在差异、职业也有所不同。在评估时, 为确定代表性, 对每人的结果加以权重。采用了熟悉1;较熟悉0.75;一般0.5;不熟悉0.25的熟悉程度系数, 对每个评价者的评估结果加以调整[7] (见表1) 。

3.2 价值评价结果

针对陆巷古村的价值评价中, 民居建筑遗存、民俗艺术、经济收入以及农业技术等客观可调查价值方面, 按照调查实际的数据填写。评价所涉及的村民对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主观感受项, 采取确定最高分值参考对象, 比对打分的办法。通过两次实地调查, 对陆巷的价值评价结果见表2、表3。

陆巷始建于南宋, 拥有近千年的碧螺春茶种植历史, 传统香山工匠风格的明清牌楼、民宅、看台等建筑。悠久的历史, 丰富的物产, 陆巷被誉为“太湖明珠”。拥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可达7分。

村落整体呈“水瓶状”肚大口小的福袋布局。背靠莫厘峰, 面向太湖, 东有寒古山, 西有箭壶, 内有溪流。现存30所明清建筑, 保存完好的“六巷一街”的紫石街“会元”“解元”“探花”三座木石牌坊, 以及以惠和堂 (王鏊故居) 、粹和堂、会老堂为代表的清建筑群。建筑历史悠久, 布局独特、实用性强, 并建有相应的公共文化空间祠堂, 整体价值较好。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方活生生的象征。陆巷古村不仅具有独具苏州特色的评弹、碧螺春制茶、蛋壳雕工艺, 也有以“东山台阁”为代表的表演艺术。

民俗艺术种类繁多, 且独具特色, 具有很高的传承价值, 但是在实地调查过程中, 传统民俗艺术传承现状差强人意。民俗艺术的整体价值在5~6分。

陆巷以种植茶、杨梅、枇杷为主要作物, 烟波浩渺的太湖, 四季陆巷各有不同美景。春天里, 茶园、杨梅树和枇杷树生机盎然, 陆巷置身于绿色的海洋。待到枇杷丰收时节, 漫山遍野, 星星点点, 黄色的小灯笼点亮整个山间。枇杷收获后, 杨梅便成熟了, 叶底的杨梅装点整个陆巷, 点点酒红的陆巷与碧绿的太湖交织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因此, 陆巷的农业景观艺术价值极高, 参照云南哈尼梯田的农业景观艺术, 可达8分。

在文化价值评价方面, 陆巷传统的轧神仙庙会、春节表演以及本地的民间信仰都独具特色。但随青壮年大都选择去苏州务工, 逐渐出现传统文化衰落迹象, 传统节日, 传统民俗的传承现状惨淡, 文化价值一般。

陆巷居民对于陆巷的文化认同感极高, 言谈举止中自然流露出身为“陆巷人”的自豪感。陆巷民风淳朴、邻里和谐。调查中也发现, 陆巷在周围村镇的口碑很好。社会价值方面综合考察可达6分。

“天人合一”的科学思想在陆巷的农业生产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农业种植中, 沿用传统的物种, 并没有大面积采用良种, 杨梅、枇杷的口味独特。农业技术也是采用传统的套种、引水上山等方法, 其农业科学价值整体价值较好。

2013年陆巷人均年收入为22 765元, 家庭年收入超过20万元者约占1/10。主要的农作物有枇杷、杨梅、橘子、茶叶等。茶叶收入最多可以占到农业收入的80%~90%。村中农家乐年均收入20万~30万元, 最多有40万元, 村里共有约50家农家乐, 成立了“农家乐协会”。经济收入整体较好。

相对于周庄、乌镇而言, 陆巷开发程度较低,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游客垃圾问题。原生态的农业生活方式, 统一管理的公共街道职业清洁, 生态可持续发展, 合理耕种, 保存传统物种, 使用农家肥。协调性、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以及丰富的物种保证了陆巷较好的生态价值。

总体而言, 从农业生产系统和农业生活系统, 对陆巷的历史、艺术、文化、社会、经济、科学、生态的方面整体评价, 可以发现陆巷的整体价值约在7~8分, 其中陆巷的生态价值极高。

4 陆巷古村价值利用的问题及建议

4.1 问题

4.1.1 遗产所有者与价值利用者存在利益冲突

2007年陆巷村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随后在旅游公司和村委会的协同下开发旅游业。凭借悠久的历史文化, 独特的村落景色、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长三角地区的游客。游客购买50元的门票, 可参观遂高堂、惠和堂等露天博物馆。门票收入村委会、旅游公司、各堂主三方分红。

旅游业的发展为陆巷一部分从事旅游产业的村民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 家庭年收入逾20万元, 也比较倾向大力开发陆巷旅游产业。但同时, 未从事旅游业的村民, 对旅游开发带来的游客随意采摘果实带来经济损失, 游客垃圾等问题, 明确表示反对陆巷古村过多的旅游开发。

4.1.2 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未能充分利用

陆巷三面环山, 面向太湖, 大部分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是种植碧螺春、杨梅、枇杷、橘子等作物。良好的生态环境, 科学的种植方以及引水上山的管道设置保障果品的优良。但是, 质量上乘的枇杷、杨梅、橘子销售并不如意, 相对于畅销全国的碧螺春茶, 并没有直接销售渠道, 也没有独特的标签。虽然近年来, 陆巷开发旅游业, 但对于当地果农的经济收入并没有太多提升, 由于缺少文化附加值, 陆巷本地农业特产销售低迷, 经济效益差, 农民收入低。

4.1.3 遗产利用与文化传承相脱节

陆巷的旅游开发方式是露天博物馆观光性模式, 展示陆巷的民俗风情、手工艺品、建筑格局、历史事迹和儒商文化等。但随着大多数青壮年外出谋生, 村内留置的大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和10岁以下的孩子, 聚落“空巢化”现象严重。传承传统民俗技艺的人越来越少, 本地的民俗文化正处于失传的境地。而露天博物馆的开发形式仅限于将原有的民俗技艺固态展示, 没有考虑活态性传承, 存在严重的传统文化消亡的危险。

4.2 建议

4.2.1 发展遗产旅游

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 不能盲目的追求单一的经济增长, 应当均衡各种价值, 在综合价值认定的基础上, 合理地对聚落进行规划, 以“保护性”开发为主, 在开发基础上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又反哺聚落的保护, 切实提高聚落村民的经济收入, 提高村民保护积极性, 形成聚落保护—发展—保护的良性循环。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是指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传统农业精华展示给旅游者, 通过环境和体验教育增强人们对于传统农业的认识;同时, 可以将农产品等作为旅游纪念品进行销售, 极大增加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的经济收入[8]。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 开发其独特的田鱼文化、民俗文化、华侨文化, 提高本地村民经济收入, 吸引年轻人留在村中, 积极投入到保护与开发农业文化遗产中去, 并且极大的增加了村民的聚落归属感和自豪感。

4.2.2 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发展生态农业

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和传统农业技术发展多功能的高效生态农业, 提升其文化附加值, 是农业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比于发展农业遗产旅游而言, 虽然其发展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并不突出, 但其直接受益者为当地农民, 社会效益更加突出, 因此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事实上, 生态农业就是运用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建立起来的, 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农业。

传统农业生产系统所处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环境较好;同时, 由于系统内部协调机制的独特性, 使系统具有生产有机农产品的先决条件。陆巷的农业生产最主要是果树种植和茶叶种植, 农业生产生态环境良好, 当地农民坚持传承传统品种, 较少使用农药, 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生态条件。通过, 科学的指导当地农民发展生态农业, 成立销售合作社, 在村委会牵头下, 有效解决销售难、价格低、无特色的问题, 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

4.2.3 发展创意农业

创意农业的特色和模式在于能够整合传统农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资源, 通过创意把当地的民俗艺术、农产品、农业技术与市场需求有机联结起来, 形成良性互动, 为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其重点在于将农耕文化和农业生产过程的有机融合, 将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过程赋予文化内涵和价值, 使农产品变为商品、礼品, 赋予产品更多观赏和收藏价值, 达到思维创新、模式创新、功能创新的开发效果, 创造创意农业独特增收模式。同时, 创意农业产品所表现出的特色化、品牌化、艺术性, 不仅提高了传统农业的文化含量, 还必将在转变人们的思维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诸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 结语

通过发展遗产旅游、生态农业, 创意农业将村民经济发展、文化生活和农业耕作串联在一起, 可以有效地传承本地的传统文化。良好的经济收入不仅可以带动更多地人留在陆巷, 还会让更多的年轻人传承陆巷的文化和记忆, 让农业文化遗产真正成为村民的财富和精神家园。

摘要: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类重要的“活态”农业文化遗产, 综合评价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是正确保护与利用这些珍贵遗产的依据。根据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和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 提出从“两大系统、七大价值”即农业生产系统和农业生活系统两大系统, 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科技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综合评价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 并以苏州陆巷古村为例进行了综合价值评价, 为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基础和依据。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评价,乡村聚落,苏州陆巷古村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传统村落, 2013 (1) .

[2]李明, 王思明.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实践探索[J].中国农史, 2011 (1) .

[3]孙业红, 闵庆文, 等.“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 (4) .

[4]张立峰.农业生产力与农业生产系统结构关系的讨论[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 (4) :880-883.

[5]李明, 王思明.多维度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构成研究[J].中国农史, 2015 (2) .

[6]赵立军, 徐旺生, 孙业红, 等.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 (6) .

[7]朱光亚, 等.建筑遗产评估的一次探索[J].新建筑, 1998 (2) .

农业文化遗产 第8篇

2012年,我国启动“传统村落保护”来保护和传承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每个传统村落各自具有特色的优势文化遗产或脱颖而出,或独具光彩,其中一类是拥有突出价值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特征。例如:佳县泥河沟村拥有(GIAHS)“佳县古枣园”,(GIAHS)“哈尼梯田(元阳核心区)”存有82个国家级的传统村落,从江县下江镇高仟村是(GIAHS)“江侗乡稻鱼鸭共生系统”示范地等。

此类传统村落因拥有农业遗产资源和价值,受到关注并拥有更多发展机遇。实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村落发展的双赢是此类传统村落面临的核心问题。研究分析泥河沟村遗产系统构成和价值,保护发展的困境、机遇与挑战,探讨泥河沟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方法,为促进相关农业遗产资源型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 泥河沟村遗产构成及价值

2.1村落概述

泥河沟村位于陕西省佳县东北部的黄土高原腹地黄河中段晋陕峡谷西岸,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典型的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户籍人口806人,常住人口450人,村域面积9.3 km1。存有世界上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3.24km2)的千年古枣树群,被誉为“天下红枣第一村”2。2014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定佳县古枣园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同年12月,泥河沟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红枣种植加工为主要产业,并延伸出“枣”为中心和标志的耕作技术、枣信仰、枣习俗、枣礼仪等独特的文化体系,被称之为“枣缘社会”3。(见图1,图2)

2.2地传统聚落景观格局

2.2.1景观格局

泥河沟村是中国传统村落选址“依山造屋,傍水结村”4风水理念的典型。村落坐落于三面环山、南面黄河的小峡谷中,车会河自西向东流向黄河,形成传统风水学上乘的“藏风、聚气”选址形态。以河流流向、山体走势为依托,群山、河流、聚落和古枣园组成一个“山—水—村—林”的山地传统聚落立体景观格局,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黄土高原村落景观。村落以古枣园为资源保护核心区和农业耕作区,聚落为生活区,河流为水源保障,群山为生态保障区。(见图3)

2.2.2传统建筑特色

村落建筑依山就势地布局在沿河走向的两侧山体半山腰上,避风向阳,利于作物生长,同时可避免雨季山体滑坡和水涝。以“武开章故居”和“武开章纪念亭”为核心向西北两侧分布形成拱卫之势。民居建筑60%以上是窑洞建筑并形成窑洞群落。村里存有不可移动文物13处,包括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清代建筑“武开章故居”、古戏楼和庙宇。相对完整的民居建筑和丰富的历史遗存是地区生活方式、历史文化的真实体现,也是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和弘扬。(见图4)

2.2.3水资源智慧循环利用

泥河沟村干旱缺水,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水土流失夹带的泥沙在车会河、黄河形成土壤深厚肥沃的滩地,为古枣园枣树生长和留存提供良好的立地生长条件。水系和枣园水分蒸腾上升形成降雨,通过黄土高原土石地质的水源涵养和储存,由重力作用下渗于河滩地的古枣园内。因此,大部分降水和地表径流被吸收和涵养,蓄积水源并形成稳定的富含腐质营养的土壤,为林下生物多样性提供适宜的生长空间,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提高生物循环速度。良好的水循环机制是枣业生产、绿色基础设施和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见图5)

2.3农业遗产资源——GIAHS佳县古枣园

GIAHS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5。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位于黄河中游的佳县是大枣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地方,枣树成为当地家庭的‘救命植物’。在植被稀少的高原地区,枣树具有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能够防沙和促进水土保持,被视为全球创新、可持续发展和适应的典范。”6作为GIAHS的佳县古枣园,是泥河沟村民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创造出的人与枣林和谐共生的文化系统,是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天然基地7。

2.3.1生物多样性

泥河沟村有400多年的枣树栽培历史,是中国枣树原产地、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源地。古枣园现存古枣树1100余株,包括野生型、半栽培型和栽培型3个酸枣品种群、13个枣的品种群共35个地方品种。泥河沟村展现“完整的从野生型酸枣、半栽培型酸枣、栽培型酸枣到栽培枣的驯化过程”[刘某承,闵庆文.佳县古枣园.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10.P22.],是枣业发展的重要种质资源库。

2.3.2生计意义

红枣被称为“铁杆庄稼”“保命树”“救命粮”,食物保障和生计意义重大。据调查,红枣占村民收入的80%以上,枣农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户均达到2万以上,少数能达到10万以上,是真正的“摇钱树”。

2.3.3生态功能

古枣园有环境适应、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净化空气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价值。据研究,枣林可有效降低风速(28.6%~45.5%),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可调和气温和湿度(生长季林下温度低2.8℃~4.4℃,湿度增加3.7%~9.2%)8。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对古枣园的产品收益、保持土壤、防止泥沙淤积、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等经济价值进行定量评价,其生态系统价值总量为17.2204亿元8。

2.3.4旱作农业技术典范

泥河沟村在枣树的繁殖栽培、枣园管理、采收晾晒、加工贮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最具代表性的是“枣粮间作”:因地制宜的改变单一的农作物平面布局,利用枣树和农作物的生长时间和生理学差异,通过乔木和农作物相结合形成“共生互助”的“枣园复合生产系统”(见图6)。“间作”技术是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高效旱作农业,是维持生物多样性,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多样化产品的现代生态农业典范。

2.4“枣”文化体系

“佳县古枣园”是融会自然与文化的生态文化复合体,体现在耕作生产、知识传授、祭祀节庆、宗教礼仪等社会生活文化行为中,形成村落乃至整个区域的地域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泥河沟民谣:“金蛋蛋,银蛋蛋,不如咱家的红蛋蛋。”村民坚信:古枣园里千年枣树就是护佑泥河沟人的神树。传统饮食有枣糕、枣炒面、枣果馅、枣焖饭、枣酱、枣蜜、醉枣等。新年祭祀要拜枣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新年挂枣串,窗花里有枣,春联里也有枣。新人嫁娶时,长辈给新人撒红枣、送枣串。

3. 泥河沟村保护困境、挑战与机遇

GIAHS和“中国传统村落”双重荣誉的到来为泥河沟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泥河沟村与大部分传统村落一样面临发展困境。

3.1困境

(一)空心化严重。

传统枣业收益难以维持生计,青壮年外出务工,村落空心化和老龄化严重。全村806人,常年在村158人,其中111人年逾花甲,是管理900亩耕地和1000亩枣林的主力军,无法精细科学地照顾古枣园。据走访调查,离开的年轻人大多不愿回村从事农业生产。

(二)枣园管理不合理。

古枣园内老枣树居多,品种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弱,老化、病虫害问题突出。园内树体保存完好的仅43株,占调查株数的29%10。科技和科研投入不足,枣园在品种培育、栽培、加工等方面均存在问题。

(三)发展动力不足。

青壮年的外出使村落生产生活缺乏活力和发展动力,传统的民俗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也基本停滞出现传承断代。受区域自然条件、区位偏远、信息闭塞等影响,科研体系缺乏,价值认识不足,社会宣传和推广效益不佳。

3.2机遇与挑战

(GIAHS)和“传统村落”的入选为泥河沟村带来了宝贵机遇和发展平台。2015年10月,由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RCRA)协同原本营造、中国农业大学(GIAHS)调研团队共同打造的“枣缘社会”展亮相北京国际设计周11。佳县政府牵头打造“古枣园”休闲农业旅游和“千年油枣”品牌战略计划已启动。仅2015年国庆假期接待游客1000多人,迎来旅游发展新机遇和开启魅力展现的新篇章。

泥河沟村发展的现实矛盾是村民追求快速脱贫致富与古枣园经济效益相对缓慢。泥河沟村与一般的传统村落不同在于:村民的生活生产与活态的农业文化遗产融为一体。如果村落荒芜,古枣园荒废,农业文化遗产就失去存在价值,村落发展也无以为继,这正是泥河沟村面临的最大挑战。

4. 泥河沟村保护和发展对策

4.1保护和发展目标

无疑,“佳县古枣园”是泥河沟村保护发展的核心,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是首要任务。而解决“村民致富的迫切性和枣园保护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实现枣园的动态保护和村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保护发展的根本目的。

依据FAO和农业部提出的GIAHS“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等相关规定相结合,将传统村落、农业遗产和现代产业串联起来实现“传统村落”和“农业文化遗产”的“共荣”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于村落自然山水格局,以“枣园”为媒,以“农耕文明”为魂,以民俗旅游、“农业文化遗产”的体验和教育平台,实现“枣园保护、产业发展、农业增收、生活美好、生态保护”,泥河沟村打造成为黄土高原红枣文化和现代红枣产业生态发展的示范基地和展示窗口。(见图7)

4.2保护和发展策略

4.2.1整体保护——“枣园风情”山地聚落

整体性的保护,不仅包括古枣园、古枣树,更包括传统栽培、加工储存等技术,还应包括“山—水—村—林”自然生态格局,生活生产场景和文化氛围的保护。

(1)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坚持“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修建护坡、沟渠等防灾设施,降低夏季洪涝灾害的可能性,保护村落原生自然环境。车会河水系生态景观治理,提高防洪、蓄水防旱和景观功能。

(2)GIAHS保护。建立古枣园生态保护区,增加科技和经济投入,改善粗放型管理方式,致力于解决古枣树老化、病虫害管理。对古枣树建档,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利用古枣树旺盛的生命力和奇特的自然景观,营造独具魅力的古枣园风光。

(3)民居建筑保护。重点修缮武开章故居等文物保护单位,采用“修旧如旧”和传统营造手法对局部和部分构建的修复和更换。现存和正在使用中的窑洞建筑,保存其传统风貌特色,对内部空间结构和功能进行采光、通风、取暖、加固等改造,满足现代建筑条件要求。

(4)配套现代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包括饮水安全、污水排放、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等,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保障村落生态环境和旅游业的发展。

4.2.2活态传承——农耕文明与传统文化

农耕文明与传统文化是存续生产生活之中,工作着的“活态”文化遗产是村落鲜活的力量和动力。

(1)农耕文明活态传承。现代枣业要注重对传统枣业技术的推动和借鉴,拓展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提高系统效益和适宜能力。推广“枣粮间作”的立体种养模式,扩大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

(2)引导宣传。结合“农业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保护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枣文化”和“传统文化”遗产能更好地被展现,也使世人能更好的接触和感受其魅力。

(3)社区参与。通过教育、宣传手段,树立村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文化遗产保护、建立经济收入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的遗产发展形势,让村民成为遗产的直接受益者和保护者,形成社区与遗产之间互利共生,从而主动积极的投入枣园保护、文化传承的工作。

4.2.3适度利用——“农业遗产”活化为“生产力”

(1)挖掘价值。挖掘作为“GIAHS”的“佳县古枣园”和作为“传统村落”的“泥河沟村”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景观生态等价值,拓展旅游、科教、景观等功能,既是泥河沟村当下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发展的契机。

(2)健全保护发展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分级管理”等体制,强调“生产性保护”对于古枣园的重要性,建立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机制,探索农业生态补偿、特色产品开发、完整红枣生产和销售链条、农业乡村旅游开发等多方面的途径。

(3)适度开发。整合村落资源适度开发和利用,“活化”文化遗产,能够增强枣业发展后劲,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实现在利用中保护和传承。

5. 结语

泥河沟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农业遗产资源、传统文化是一个复合的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农业生态体系,是“枣—人—村”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针对目前枣园和村落保护和发展现状,其保护和发展应以山水格局为基础,以农业文化遗产为载体,以传承“枣业”“枣文化”为目标,结合“遗产旅游”和开发,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实现村落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转化“农业文化遗产”为“生产力”,最终实现泥河沟村“枣园保护、产业发展、农业增收、生活美好、生态保护”的美好乡村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陕西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古村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9.P35.

[2].http://sn.ifeng.com/lvyoupindao/youzixun/detail_2013_05/25/836359_0.shtml凤凰网.[3]

[7].孙庆中,佳县泥河沟村以农业遗产延续“枣缘社会”,世界遗产[J].2015.11

[4].马丽,郭温溪.传统村落风貌的保护方式探索——以浙江宁海县许家山村为例[J].装饰,2016,(第1期).

[5].吴莉,焦洪涛.法律视野中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J].中国科技法学年刊,2008,(第1期).

[6].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FAO组.世界农业.2014.

[8][9][10][11].刘某承,闵庆文.佳县古枣园.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10.P22.

[10].刘某承等.佳县千年古枣园的环境适应性及生态功能研究.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农业文化遗产 第9篇

农业文化遗产(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种,是农业的智慧结晶和代表作。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景观生态系统,是人类与土地协同适应而长期形成的。但是,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大量机械化的耕作模式形成,对这些杰出而脆弱的传统农业文化和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中国拥有大量农业文化遗产,相关学者也做了很多研究如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1)-(3)、分类(4)-(16)、功能与价值评判(7)、保护与利用(8)(12)、旅游开发(13)-(15)、资源调查与地理分布等(16)-(17)。对此可以发现国内外主要有两方面研究:一是农业文化遗产内涵及其保护途径方面。二是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方面。其中主要论证研究合理开发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各要素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重要作用。

然而,现有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表现在:一是国内外学者偏重于以理论分析形式讨论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及保护方法等(18)。二是国内外学者忽略了“遗产层面”的研究(19)。三是将农业文化遗产视为一种稀有资源,发展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但遗产开发风险评价国内外尚未有学者进行研究(20)。

基于以上研究的不足,本课题将在现有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动态管理的理念,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识别出发,以太湖流域———无锡雪浪山茶园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保护与开发的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为景观类农业文化遗产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风险预警。

二、研究区概况

(一)苏南地区景观类农业文化遗产介绍

苏南地区是江苏南部地区的简称,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无锡和苏州。苏南地区的农业历史源远流长,拥有7000多年的农耕历史。作为中国农业的重要起源地之一,苏南地区拥有多种多样的农业文化遗产。其中景观类农业文化遗产有无锡雪浪山古茶园、苏州东山橘林以及太湖网箱养鱼和珍珠养殖景观等(4)。

(二)雪浪山景区介绍

雪浪山,又名“横山”,位于无锡市西部山区,南濒太湖,因宋代位于山顶的雪浪庵而得名。雪浪山自宋代开始产茶,盛于明清。早在清代,《无锡金匮县志》就记载“横山雪浪庵有茶数十株,山僧于谷雨前采之,曰本山茶,香味不减洞庭碧螺春。”乾隆年间(1736—1795),经刑部尚书秦惠田引荐,将本山茶列为贡茶。

刘馨秋与王思明(2013)在《江苏茶文化遗产调查研究》(21)中参照农业遗产的分类标准并结合茶文化遗产的自身特点将江苏茶文化遗产分为六个主要类型:特产型、遗址型、景观类、文献类、技术类和民俗文化类,并由此展开成14个基本分类和47项主要典型代表。其中无锡雪浪山本山茶属于AA历史名茶类别;无锡雪浪山茶园属于CB野生茶基点类别。

如今,雪浪山已成为一个集农业、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园,由农业生态景观以及历史人文景观两部分构成。雪浪山茶园是其农业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周边的千亩茶田相连。根据耿祝芳(2015年)《江苏古茶树资源及其文化价值初探》显示:“目前无锡雪浪山尚存有300多年树龄的古茶树148株,古茶母株树大如伞,叶小如雀舌。由于该批古茶树与西湖龙井茶源于同宗,因此无锡当地素有‘龙井茶叶虎跑水,雪浪茶叶二泉水’之说,并且雪浪山古茶也是目前无锡现存有记载的最早种植的茶树(22)。”除此之外还有无锡贡茶文化馆、书画博览馆等可供游人参观。目前已经开发较为成熟的景点包括雪浪山薰衣草园、贡茶园,状元系列文化景观以及山顶品茗项目等。游人既可以登临山顶的御茶楼览景品茗,也可在茶园中体验采茶、制茶、泡茶的乐趣,还能在茶艺馆中欣赏传统的茶艺表演。

三、评估体系构建

(一)风险识别

农业文化遗产开发风险评价的基础是风险识别,开发的目的是保护与传承。我们站在保护与传承的角度,可以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客体、主体和环境三个方面展开风险识别,并从中选取评估指标。

1. 主体风险。

主体风险是指在开发中,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对象———评估的农业主体所包含的所有农业要素,如传统景观、农业知识技术等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影响。即开发干扰和破坏了农业文化遗产原有的、自然的种植或生长机理,引起其本身景观或技术的残缺乃至其特征消失。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农业的定义中,除普遍熟知的农业技术知识和自身文化以外,还包括有一定历史和技术意义的农业景观和自身生产系统(23)。因此根据其内涵,认为主体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农业景观生态系统和农业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2. 客体风险。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国家、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发区经营者、社区居民和游客等在内的综合性、多层面活动。因此,影响文化遗产科学合理的开发和管理的风险因素很多。根据在保护主体上的主要工作与角色性质的不同,又将客体分为开发客体与参与客体。开发客体就是对主体开发管理直接负责的组织,参与主体主要有政府、游客,而同样是参与到主体开发保护工作中的社区居民,由于是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归入环境一类。各种不合理的行为应该得到规范和约束,这样才能较大程度地减少对遗产的不良影响。无论是参与客体还是开发客体,主要风险受观念、体制、行为三方面约束与影响(24)。

3. 环境风险。

农业文化遗产的存在与发展依托周围良好的环境与所在地文化经济的支持,同时也会反过来促进周围的经济文化发展。无论从结果还是开发过程来对开发风险进行衡量,环境风险都是不能忽略的。环境风险来源于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

(二)评价指标选择

1. 主体指标。

衡量一个农业景观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环境是重要指标。而景观类的农业遗产,其景观的美感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选取生物多样性、非生物环境提供的物质能量、景观的美感度三个指标来衡量农业景观生态系统在开发中所受的风险。王思明(2010)认为,“农业遗产是一项综合体系,大致包括农业遗址、农业物种、农业工程、农业景观、农业聚落、农业技术、农业工具、农业文献、农业特产、农业民俗等10个方面(25)。”因此,我们选取农业民俗、农业技术、农业景观三方面,具体为民俗信仰的保存丰度、生产工艺、原始景观的保留度三个指标来衡量原真性。

2. 客体指标。

农业遗产开发与保护组织的工作质量是衡量开发风险的首要指标,如果开发的组织没能树立和谐的开发观念,建立良好的体制,开展合乎持续发展理念的行动,开发就是失败的,一切评定就没有意义。衡量开发客体工作具体分为三方面:一是开发项目的投入。主要包括开发管理机构、开发管理技术、开发设施、开发资金。二是开发制度及执行力度。主要是一些破坏性行为的约束条款,包括游客量的控制,保护性条款的完善性,限制性项目的控制。三是开发规划。包括开发前的开发范围和线路,开发后的后期检测与调整,贯穿整个项目的开发理念(26)。

而参与客体,对政府的衡量主要是当地政府支不支持、持什么样的态度,指标包括:监督与引导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保护性人才、开发理念。游客能为主体的开发保护带来经济效应,但不当的参观行为也会对景观造成破坏。其指标包括:参观行为、保护理念、限制性保护条款的遵守。

3. 环境指标。

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周围社区与农业景观的融合度,社区居民素养,社区自身形象,群众认同感。吴忠宏等研究发现,居民基本认知以及对遗产开发的态度决定了遗产的发展质量。遗产所处的社区居民在遗产保护中既是主体,也是被保护者(27)。因此我们不能忽略其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影响。而反过来,开发恰当的文化遗产会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带来贡献:一是打造了更好的社区形象,社区的名声得以提高。二是提升了教育与文化,可以促进社区居民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自然环境指标包括:周边自然环境受污染程度、周边植被等与农业景观的融合度。对主体的开发与保护还包括其周边自然环境的治理,这项工作质量不高,保护工作就没有做到位。经济环境指标包括营业收入与对周边经济的带动状况。一个保护得好又开发恰当的景观,肯定会增加景区的收入,同时会带动周边的经济效益。

四、模型构建与数据分析

(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针对27项指标构建了开发风险评价的分析模型,模型主要分3个层次。

1. 目标层A。是模型的最终核算和决策最终目标,即开发风险综合值。

2. 准则层B。是该模型指标要素层的分类要素,即核算开发风险综合值的4类,包括主体、开发客体、参与客体、环境。

3. 指标层C,模型中核算、开发风险综合值的具体指标P。

由层次结构模型可得四个判断矩阵A-B、B2-C7~13、B3-C14~19、B4-C20~27。本文采用1-9标度方法。

(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公式CR=CI/RI,RI为随机一致性比率。如果CR<0.1,则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就不通过。由下表CR<<0.01,所以一致性检验通过(见表2)。

(三)权重分析

根据层次分析法,将数据输入yaahp软件得到如表3所示的各因子权重值。

(四)评价指标的赋值说明与专家评分结果

雪浪山的开发风险指标包括主体、开发主体、参与客体、环境在内的4个综合指标以及27个单项指标(见图1)。为每项评价指标的权重乘上每项的得分之和,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Ai=∑(bijwij),i=1,2,3,4;j=1,2,3,…,n Yi=∑Aii=1,2,3,4

式中Ai表示4个方面的归一化特征值,bij为影响第特征的j个归一化评分值,Wij为影响第Ai个特征的第j个权重,Yi表示雪浪山开发风险总分。本文的指标权重采用参考已有文献与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利用yaahp软件得出,每个指标的归一化评分值采用邀请专家评分的方式得出。每项指标评分得分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得分从高到低分布表示开发风险从低到高排列。根据各等级的划分计算雪浪山开发风险评分总得分Yi,Yi得分在4至5分区间表明开发风险较小;得分在3至4之间表明开发风险一般;得分在2至3之间表明开发风险较大;得分在2以下说明不适宜开发。

本文共邀请了5位专家分别就雪浪山开发风险的每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并将每位专家的打分求平均值作为该评价指标的最后得分。专家的评分结果如表4所示。

利用yaahp软件计算得出雪浪山开发风险得分为3.169 3,该得分表明雪浪山景观类农业文化遗产开发风险一般,需要根据现有的状况以及未来规划作出进一步改进。

五、结论与对策

结合闵庆文等人在2011年提出的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开发理念(27),应从生态补偿、有机农业生产和可持续旅游发展三种主要途径着手进行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生态补偿是指在开发过程中应重视政府“有形的手”的调控作用。有机农业生产则是要在开发过程中着力提升有机农业产品的价值。可持续开发理念强调要在发展当地旅游业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切实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避免过度开发。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本课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结论并提出对策:

(一)客体风险的规避

无锡雪浪山茶园的开发存在主体、参与客体、开发客体和环境四个方面的风险,其中又以开发客体的风险最大(权重为0.501 9)。而该风险中的开发理念、后期检测与调整、监督与引导方面所占风险相对偏高,其权重分别是0.070 2、0.095 1和0.113 7,结合专家的评分可以论证这一点。因此雪浪山茶园在开发过程中要发挥政府作为“有形的手”的调控作用,帮助开发商树立“可持续开发”的开发理念,并在开发过程中积极监督和引导开发商的行为,避免过度开发。

(二)主体风险的避免

主体风险权重为0.118 3,其中的开发项目投入这一指标所占的权重为0.165 3,而专家的打分为2.8,分数较低。建议茶园管理部门加大对雪浪山的生态补偿与开发投入,切实增加当地茶农的收入。另外,也需要提高雪浪茶园的生产工艺以及景观美观度。着力于提升有机农产品的价值,将农产品(雪浪贡茶)以及生态环境(雪浪茶园)进行捆绑销售,借此提升美誉度,开发更多的旅游资源。

(三)综合风险的规避

根据打分情况,参与客体(0.269 7)和环境(0.110 1)两个因素虽然占了一定权重,但是开发风险并不是很大,其中只有环境因素里的营业收入指标分数是2.8。说明雪浪山茶园需要结合景观类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整合附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大力宣传、打造具有苏南太湖流域特色的旅游主题,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其营业收入。

总而言之,景观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需要秉持动态保护开发的理念,在开发过程中规避存在的开发风险,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景观类农业文化遗产长远的发展之道。

摘要:作为较早有人类居住和较早从事农业、畜牧业的苏南地区,存在许多景观类农业文化遗产。对其开发与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保留生态农业景观,传承高价值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然而过度的开发会适得其反。本文将重点识别苏南地区景观类农业文化遗产开发风险,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建立开发风险的多级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无锡雪浪山茶园为例,为雪浪山茶园农业文化遗产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风险警示。同时,根据评价结果,从农业文化遗产自身的保护与传承角度出发,结合市场需求,建立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旅游开发模式。

农业文化遗产 第10篇

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是包容再利用的系统工程。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又分为可移动遗产和不可移动遗产。在中国, 不可移动遗产有三类——第一类是世界文化遗产;第二类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第三类是全国、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移动遗产包括国有馆藏和私人收藏文物。受世界遗产体系的影响, 文化景观、工业遗产等多种遗产也被纳入文物保护范围, 丰富了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的种类。上述均属于文化文本范畴, 但是文化遗产保护不应仅仅停留在文化文本范畴, 而是应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即“文化文本—文化资本—文化商品—文化产业”, 我们把这样一个过程看作动态文化遗产保护的系统工程。

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要将遗产传承下去, 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文化遗产不是在真空而是在不断产生新的需求的现实社会中保护和传承, 我们面对着诸如在开发中保护等无法回避的课题。城市的发展并非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立, 世界城市的发展已经要求将文化作为城市新生的重要支撑。

21世纪将是城市的世纪, 而我们的城市现状如何?刘易斯·芒福德 (Lewis Mumford) 在《城市文化》中尖锐地批判了控制着巨大城市的金融机关、官僚机构、媒体的三位一体的构造, 提倡重视“生命和环境”的“生命经济学”, 主张“再建充实人间消费活动与创造活动的城市”。[1]20世纪80年代, 随着既有资源减少与制造业衰微, 对欧洲许多城市来说, 一再追求经济发展的超大城市已经不能应对经济危机的威胁, 文化成了救星。

1978年, 英国出现了主张创意城市的团队“传通媒体” (Comedia) , 团队的创始者是查尔斯·兰德利 (Charles Landry) , 团队早期在英国的许多工作都与城市中独立新媒体的发展有关。团队进行调查与可行性研究, 就私营与小区电台的制作、播放和接收提供建议, 出版并销售书籍, 涉足电影、电视、多媒体、音乐、设计、手工艺与剧院等各行业。团队强调文化产业的价值, 而文化产业环环相扣, 目前已经完成了全球500多个城市规划项目, 出版了100多种出版物, 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团队。查尔斯·兰德利2000年出版的代表作《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一书中阐述了一种崭新的都市策略和规划方法, 并检视人如何在城市内发挥创意去思考、规划并行动, 探讨了如何借助人的想象力与才华, 使我们的城市更适合居住并生气勃勃。[2]

创意城市的倡导者认为, 创造良好城市的重点在于充分利用资产以及那些戏剧性扩增的公认的城市资产。城市资产与资源可能是:①硬件、实质、有形的, 或软件、非实质与无形的;②实际与可见的, 或象征性与不可见的;③可计算、量化并可预测的, 或是与认知及意象有关的。其中, 人才和文化是重要资源。城市文化资源包括历史、产业及艺术遗产, 代表性资产有建筑、城市景观或地标等, 此外还有公共生活、节庆、仪式, 或是传说等地方特色和固有传统。创意不仅是利用这些资源的方法, 更能帮助其增长。文化遗产是城市以往创造力的总和, 是凸显城市文化独特性的依据, 一旦城市拥有从交通系统、教育到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 理想地以最佳典范为标杆后, 便能靠举足轻重的差异、多元性与独特性来自我推销。[2]

我们已经可以看到21世纪的城市发展对于文化资源的迫切要求。城市以文化为发展重点, 要求最大限度地掌握文化资源的状况并发挥其作用。珍视文化遗产这项最大的资源, 把握文化和开发的平衡, 是对城市管理者能力的检验。

二、文化遗产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的系统

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提出了“适应性再利用 (Adaptive Reuse) 方法是适当的。”1979年《巴拉宪章》明确了“适应性再利用”的概念:即对某一场所进行调整使其容纳新的功能, 其关键在于为建筑遗产找到适当的用途, 这些用途使该场所的重要性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和再现, 对重要结构的改变降低到最低程度, 并且这种改变可以得到复原。“适应性再利用”的提出拓展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外延。使得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意产业建立了联系。如果我们把“创意城市”的发展观纳入到文化遗产保护范畴之内, 便可以得到其外延, 即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从文化文本经过档案、研究、调查、评估成为文化资本, 还要通过创意、生产、销售等环节变为文化商品, 再从文化商品形成文化产业 (1) 。

第一个过程是从文化文本到文化资本。

文化文本是未被整理和评估的遗产, 人们往往不是很清楚其是否具有价值, 需要通过档案收集、现场调查、综合研究、评估分析来还原其本来的资源的意义。

前文所述“传通媒体” (Comedia) 的早期大部分工作是在英国对文化产业进行调查和可行性研究, 这使他们对文化的亮点有最深刻的了解, 同样之于文化遗产, 不论物质还是非物质资源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建筑遗产有不同的等级, 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属于地方体系的历史风貌建筑, 也有不在体系内的历史建筑。对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评估, 结论可能是每个部件都具有重要保留价值, 但是对于不在体系内的历史建筑, 我们也应该把它看作是一种资源, 同样要进行价值评估, 保护其中具有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的部分, 并且在如此前提下发挥更多创造力。查尔斯·兰德利认为, “城市必须重新评估自身的资源与潜能, 继而促成必要的全面改造流程, 而这本身就是个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行动。”[2]

文物研究者进行的主要就是这方面的工作。目前我们针对文物进行的保护规划或者修复工程, 虽然也有展示规划的部分, 但大都是以文化文本向文化资本转换为前提而进行的保护。

但是仅仅具有文化资本是不够的, 城市发展和保护的矛盾在于处理好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再利用问题。

第二个过程是从文化资本向文化商品的转换。

这个转换是文化遗产进入经济循环的关键。从文化资本向文化商品转换涉及创意、生产、销售等环节, 而文化遗产与新的文化商品不同的是, 文化遗产本身已经存在资本, 在保证本来的价值不减低的前提下通过创意实现价值增长可能更为复杂, 这也正是本文所强调的:在活化利用的同时不损失原有遗产的价值 (即保值问题) , 并且通过创意设计达到增值的目的。查尔斯·兰德利提出“文化深度” (cultural depth) 的概念, 意指文化遗产是有文化深度的资源, 是长期积累形成的, 是其他城市不可取代的城市特征定位标志。但是也并不是说新兴文化产业不能建立文化深度, 比如电影与媒体产业, 还有信息科技经济组织, 都是在洛杉矶和硅谷等新兴地区生的根, 但是比较起来, “某些地方有源自历史的文化深度。而借由确立特色, 让城市运用成年累月的古色古香感, 以及靠市民自豪感所激发的信心, 都能使历史焕发新生。它能赋予机构权威感与可信度, 就如波士顿坐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群聚学府般, 这让它变得具有自我强化能力。由于声誉, 尤其是教育界的声誉需要长时间建立, 因此不会轻易被新兴的城市或机构所夺走”。[2]比如天津曾经有九国租界, 也是近代工业先驱城市之一, 北京则是古都, 它们的城市特征并非新兴城市所能取代的。

不仅要保持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文化深度, 还要使之增值。创意是实现保值和提升文化资本价值的过程。所谓增值是在文化遗产原有的价值基础上添加新的价值。芝加哥大学教授契克森·密哈伊 (Mihaly Czikszentmihalyi) 曾说“创意等于文化的基因变化过程”。[3]从历史角度来看, 使城市命脉得以存续的, 正是能挑战传统界限的创意。在1983年出版的《传统的发明》一书中, 作者认为传统当然不全是真理, 许多传统的确含有谎言的成分, 但是不断和重复会使它们变得珍贵与崇高, 关键不在于它们曾经是谎言, 而在于它们从谎言变为传说的过程。[4]文化遗产现在的价值定位也包括今天人们的认识过程, 而这个过程还在延续, 创意就是延续传统的过程。

创意经济涉及四种“创意产业”的创造性产品交易——版权业、专利业、商标业、设计业, 在文化遗产的再利用方面最多的可能与设计有关。创意有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大卫·斯洛斯比 (David Throsby) 曾在《文化经济学》一书中将文化遗产的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 非使用价值中则包括有创造性价值, 也就是说文化遗产赋予了创造者想象和创造的空间[5], 这是对一个新的设计所没有的恩赐。那么, 该如何处置遗产所内涵的资产?“在某个人手里, 它们会爆发潜能, 但在另一个人手中, 它们则遭到闲置, 或是一事无成[2]”。今天中国的很多城市不仅使遗产遭到闲置, 更有甚者无视遗产资源, 彻底破坏遗产。

中国的遗产保护和利用中有“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概念, 这是中国的特色。公共文化事业是指政府或者公共团体出资的非盈利的再利用部分, 如利用为博物馆等, 这样减弱了单独由文化产业带来的对文化遗产的利益追求的强度, 但是不论哪种出资形式, 被利用的文化遗产都是消费的场所, 博物馆也是文化商品, 不论应用于文化产业还是公共文化事业的遗产, 都需要对文化遗产进行保值和增值。

一系列文化商品的连锁构成文化产业。文化产业 (cultural industry, 也称文化工业) 的基础理论来源于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的“文化研究”, 其典型特征是把文化生产纳入了文化研究的范畴, 研究大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 其理论研究促进了实践, “文化产业”成为通用词。因为“创意”包含了更丰富的含义, 因此又出现了“创意产业”一词。创意产业又和创意城市连接。查尔斯·兰德利提到群聚与创意区:在富有创意的地方, 群聚 (clustering) 举足轻重, 而这些地方往往被称为创意特区 (creative quarters) 。对“创意经济”与创意氛围来说, 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技术与支持性基础设施的汇集。[2]创意阶层 (creative class) 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理查德·佛罗里达 (Richard Florida) 在《创意阶级的兴起》一书中, 阐述了对一个创意城市应该有创意阶层的支持。[6]创意阶层包括设计师、科学家、艺术家与脑力劳动者等, 也就是在大家眼中需要用创意来从事自身工作的人。这些人最关心的, 就是“地方的质量” (quality of place) 。

我们在台湾看到这样的例子, 台北利用废旧工业遗产设置了文化创意基地, 将其命名为URS (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s) 文化创意基地, 这些基地集聚了大学的研究者、艺术家、设计师等, 并通过设立基金会来管理运营, 政府仅仅从政策上把控, 并且提供基础设施修复所必须的最低限经费。这些基地像身体的穴位一样, 刺激一点带动全身, 激发全台北的活性。这是台北申请世界创意城市所付出的努力的一部分。北京也设置了十大创意园区, 其中著名的“798”就是利用工业遗产发展形成的, 起初这里作为中央工艺美院搬迁的周转地集聚了大量的艺术人才, 形成创意氛围, 在中央工艺美院迁离后依然成为艺术家们喜爱的创意集聚地, 这让我们深思今后应该如何有意识地培养这样的创意集聚区。数量众多的创意集聚区应该是创意城市的基础。联合国在2002年设立了创意城市联盟, 中国的深圳、上海、成都、哈尔滨、北京、杭州都先后成为世界创意城市, 但是这些被冠以“世界创意城市”的城市还需要更有意识地深化其创意城市建设。

三、适应性再利用中文化遗产保护的要点

在中国对于文化遗产进入市场是存有争议的, 反对的原因是担心不能很好地把握真实性原则而破坏了文物。的确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传承文化, 并不是为了满足商业要求,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实现文化遗产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也是使文化遗产更好地为现代人服务的途径。但是其核心是不能丧失其真实性。目前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衔接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 缺乏充分的价值评估

缺乏历史和现状调查、缺乏价值评估的现象十分常见。笔者所在的研究中心对过去十年近代建筑改造案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撰写了《我国工业遗产改造案例之研究》, 我们发现大部分案例缺乏历史调查、价值评估的过程, 从统计的结果来看, 50个案例中仅有8个案例对改造对象的价值评估信息进行了明确的介绍, 其余案例仅是对其价值进行了概述, 甚至并未有提及。[7]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形成和建立对文化遗产的价值的正确认识。

在亚洲, 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的台湾省都有十分系统的历史建筑调查报告书, 由政府委托大学研究者或者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并撰写的, 这是保证遗产价值的关键。但是中国内地在这方面并不规范, 2004年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集价值评估和策略制定以及展示为一体, 并没有专门的调查报告书, 当然也没有专项经费。

价值评估也应该是贯穿于整个文化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过程。在从文化文本到文化资本的过程中要有价值评估, 在从文化资本到文化商品的过程中也应该有再利用完成效果评估。价值评估是在适应性再利用中确保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关键。

2. 急需懂得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创意人才

创意城市需要创意阶层, 人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但是就文化遗产的再利用来说, 更缺乏既懂得文化遗产保护又懂得创意设计这样两者兼顾的人才, 这是未来教育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

文化遗产的跨学科特征需要从事文化遗产类创意设计者具有跨学科知识, 但是目前无论是大学教育还是设计单位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目前学科之间的界限依然十分严格, 不能满足文化遗产保护对于跨学科人才的要求。就建筑学本身而言, 大多数高校以往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教育与文化遗产保护脱节, 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建筑历史也被当作选修课程, 大部分设计优秀的学生不愿意进入和建筑历史相关的研究室深造,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也是为了新建筑设计设置的。目前只有同济大学在本科就设置文化遗产保护专业,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也开始这样的尝试, 西北大学设置了侧重考古学的文化遗产学院。目前中国没有文化遗产保护资质制度, 不具备遗产保护知识的建筑师也可以从事除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外的规划和设计, 而且从事文物保护的专业人员除了修缮设计之外很少接触创意设计。

3. 需要营建创意氛围

建立一个互相协作的平台十分重要。政府机构条块分割, 部门之间缺乏协调, 例如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行政管理体制分割, 文化遗产归文化局, 文化产业归宣传部, 产权所属更是复杂, 造成文化遗产保护系统的不连贯, 严重影响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可持续性再利用。因此我们主张管理部门打破布局界限, 建立一个官产学研、市民、媒体的平台, 更好地促进沟通。除了机构之间打破条块分割, 学界打破专业局限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此外, 加强弹性管理、创造宽松的创意环境等也都是今后应该努力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准备出版第三版建筑设计资料集, 其中很大的变更是加入了文化遗产改造和再利用的部分。很多大学和机构参与了这个工作, 促进了对文化遗产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的思考。笔者有幸参加了近代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部分工作, 借此机会梳理了一下思路, 提出如下操作程序路线 (图1) 。

首先信息采集要对资源有充分的了解, 包括历史调查、现状调查等相关信息采集。

价值评估包括建立价值评估体系、价值评估标准和价值评估方法。

分级包括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系统, 对于非国家、非地方体系的历史建筑要特别注意, 因为这部分更容易被拆除。

保护策略是根据价值评估并针对不同等级的遗产指定保护策略。保护策略常见的有修缮保护、适应性再利用、保养维修、异地迁建等, 这里重点讨论适应性再利用的问题。适应性再利用需要根据对建筑、环境或者设备的评估制定相应的策略, 确保其真实性。

根据《巴拉宪章》适应性再利用应该使遗产的重要性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和再现, 对重要结构的改变降低到最低程度, 并且这种改变可以得到复原。

文化遗产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相结合更多的不仅仅限定于遗产本身, 更重要的是在确保遗产本身价值的前提下和现实社会需要很好地结合。而且文化产业不是一个文化商品, 而是创意集聚区。查理德.佛罗里达定义了推动经济发展的“3T”要素:技术、人才和宽容度 (Technology, Talent and Tolerance) 。发展创意集聚区也需要具备这三要素。此外为了维护文化遗产的寿命, 需要有遗产管理平台进行监测, 这个平台的信息不仅包括再利用的遗产本体, 也包括用户的社会信息。使用后评估也是应该进行的研究。

在这个路线中, 我们还应该注意不断地反馈, 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更多需要专家审查, 而在创意的过程中更多需要创意阶层的参与。

参考文献

[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岭, 李翔宁, 周鸣浩译.郑时龄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查尔斯·兰德利.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杨幼兰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Czikszentmihalyi M.Creativity: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6

[4]E.霍布斯鲍姆, T.兰格主编.传统的发明.顾杭, 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4

[5]Throsby D.Economics and Cult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6]Florida R.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New York:Basic Books, 2002

文化河南:“活”着的文化遗产 第11篇

朱仙镇年画就是其中之一,它的传承故事,可以写出一部厚厚的乡土小说。

走进朱仙镇年画一条街的几家“老字号”里,随便聊聊,都能聊出好多精彩的故事:明清民间,谁记载了朱仙镇年画的风光无限,让后人浮想联翩;解放前,谁学会一手印刷的手艺,就能把媳妇娶进门; “破四旧” ,谁偷偷把几块雕版藏在地窖里,侥幸躲过收缴烧毁;改革开放,谁费尽心思,把躲到外地的“老手艺”请回来重新开张……

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大故事里,有努力,有合作,有分歧,有矛盾,纠结熔合在一起,让我们窥见一个民间文化真实鲜活的生命状态,直至今日,依然如此。

一辈子都在琢磨这门手艺的朱仙镇年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郭太运老人,就不怎么认同如今镇上那些极力扩大经营效益的“作坊”:“技艺上‘毛病太多,不合‘老规矩。”对3个弟子,他更是要求极严:“我不是保守,但传承就要个原模原样,这里面一板一眼都有文化讲究,中国的东西,有很多是不能简单靠‘数据化就可以保留下来的。”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的张继中,却更相信自己的路子,把家传的万同老店办成了公司: “要有新形式、新面孔、新设计,有现代生活气息,赶上社会潮流。不然,怎么发展? ”与此相应,他还用上了电脑印刷技术,把新式朱仙镇年画批量推销到保险、房产、金融等企业,生意颇为兴隆。

严谨的“活体传承人”,变通的“活化传承法”,在今天的中原大地,一个古老的文化符号,映射出多姿多彩的走向,反而更显其生命活力。这些不同的走向,同时存在,同时延伸,共同成就着河南文化的勃勃生机。

为了发掘更多朱仙镇年画这样的民间文化遗产,河南下了大功夫。

10年来,通过河南省文联等单位组织的“中国民间文化之乡考察”“河南‘老字号认定与公布”“河南民间文化资源普查” “河南濒危戏曲全省汇演”等一系列大工程,中原地区极大一部分民间文化遗产,经过梳理和选择,重新在人们眼前活跃起来,成就了一幅特色鲜明的河南文化地图——

农业文化遗产 第12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 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身具有遗存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要素, 在二者的关系上, 遗存价值越大, 潜在的经济价值也越大。因此, 我们在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时, 一定牢记首先要实现其遗存价值, 其次才能谈得上经济开发。[2]但是, 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其遗存价值呢?笔者认为这需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生活的充分接轨, 加大对现代生活的渗透和影响, 使之充分的发挥其经济价值并融入现代生活里面, 具体来说, 可以从这三方面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长期传续下来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追求。其博大精深, 丰富多彩的内涵, 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3]他主要包括: (1) 口头传说和表述, 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 表演艺术; (3)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它的类别主要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4]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的是人类在进化发展的过程中, 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与文化信仰, 他并不是一个被淘汰或落后的文化现象, 很大程度上他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精神、一种创造力、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是现代人了解世界文化融合发展与继承优良传统的必要程序。因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1年正式开始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活动, 每两年为一次。[5]中国作为有着5000年未间断传统的文明古国,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最早缔约国之一, 中央政府于2005年连续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重点部署, 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国家“文化遗产日”等具体的保护工作思路。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能确定文化特性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在保障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

我国的昆曲和古琴等已被评选为世界非物资文化遗产, 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民歌长调等, 这些成绩令人感动、鼓舞的同时, 不免让人深思, 问题犹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化中占据着何等的地位, 它们目前的境遇如何, 现在的人们又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类似这样的问题并不为人所陌生, 多数情况下当问题摆在面前了, 真正让你花大量精力去研读、进行不确定能否产生回报的投入时, 很多人就退却了, 或者迫于压力照本宣读、形式主义, 不注重地域性及个案的不同特点, 模仿成功案例的运作方法, 最后的结果无疑是适得其反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 就已存在, 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 可真正被概括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以与物质遗产相提并论, 获得这样高的认识, 这是近几年的事。为什么具有悠久历史, 对人类有重要影响的非文化遗产到现代才被提升为重要认识?难道是人们对金钱名利看淡之后, 向往安详复古的生活状态吗?我想不然, 记得曾经偶然一次看到的语言——“精英文化的霸权”, 正因为是单一性的保护, 或是现实所必然的理由需要, 从而主动地去遗弃一些地方性文化遗产, 忽略非文本性质的遗产。从农村出来的我们这一代人, 头脑中依稀记得婚礼、丧礼等一些活动中的场景, 像这些非文本的东西在今天看来已只剩微弱的回味, 用不了多久便连记忆也将成为一种奢望。

虽然我们有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 依然敌不过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尤其是在保护的进程评估中, 放在首要位置的便是经济利益, 而商业化的保护模式, 却是现实生活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其中, 就是绝大部分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人群与团体、个人与机构, 会将思想习惯性的转向利益回报甚至于投资风险的考虑, 完全商业化的进行所谓的保护工作。其结果, 可能出现由于失败, 丧失再次投入和保护的信心, 也有可能使文化整体遗产遭到分散撤离, 使之变质, 或最终导致再一次的被发展的工业、城市所替代, 再一次消逝与遗忘。

贵州表面可以作为成功的案例, 其运作所产生的效应能有多大的生命力?纯粹的商业化开发带动其他产业, 最后文化遗产自身的意义和长远发展又在哪里?因为保护的中心最终是发展, 当世人关注他了, 经济由此上来了, 城市扩张了, 工业强大了, 文化遗产的商业推动力减弱时,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也就会发生逆转, 从我了解的贵州各地方涉及的遗产保护内容中都不约而同的上演着这样相同的情景。

贵州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侗族大歌, 侗族琵琶歌、铜鼓十二调、苗族古歌、苗族芦笙舞、木鼓舞、花灯戏、侗戏、布依戏、刻道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多彩贵州这个平台发光发彩。他所涉及的内容有: (1) 贵州美丽富饶的旅游景点展示; (2) 贵州少数名族服装、风俗、节日等的介绍; (3) 少数名族专有的特色技能比赛 (如苗族同胞们的蜡染、刺绣等) 这涉及贵州的方方面面, 比如有长征文化, 阳明文化, 少数民族风情, 国酒文化, 茶文化等。旅游产品有苗族蜡染, 茅台, 都匀毛尖茶, 安顺三刀, 水晶等”。[6]数以百万记的人, 从这个产业链当中获取了经济上的甜头。正在他们笑得合不拢嘴的时候, 试问, 这还是人民自愿和有意识的在保护传统行为吗?他已经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商业运作, 他的生命力让人担忧, 他只是起到了暂时性的保护。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商业化的利与弊。因此, 我们在运用商业手段的同时, 也应该切切实实的把文本中关于重点是保护、永久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落实到位。商业化运作所产生的价值已经体现, 而定位却有些许晃悠, 如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已经体现, 可真正的坐标却不明确。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时, 我们更应该注重并强调文化现象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应该改变商业化运作在保护过程的中心地位, 地方性的个人和团体需要加强其执行力, 绝对不能照本宣科, 完全模仿, 在经过了对文化遗产的统筹归类后, 重点考虑对这些遗产“为什么保护”“怎么有效地保护”的问题, 也就是对要进行保护对象的历史、价值、意义、以及如何落实确定中心点的考虑。看看贵州最为成功的范例——酒文化, 以国酒茅台领头的各类酒文化早已名闻遐迩, 赢得了市场和声誉。可是还有多少人在把制酒看成文化, 看成遗产, 哪里还能看见亲朋好友聚会, 大碗大碗畅饮的情景, 这些酒被穿上了品牌的衣服, 高档酒是元首们享有的, 中低档酒是名流人士出得起钱的人享用的, 其他人就望梅止渴吧。再如少林寺信仰文化, 他的历史地位、发展进程影响了多少代人, 而今天听得最多的就是对他的价值评估, 怎么筹划着品牌上市融资。现在走进少林寺, 那里还是简单的信仰啊, 早已转变为价值、效益了。虽然我们不可能摒弃商业化的运作, 可是商业化成功保护需要放弃文化遗产自身的意义和特点作为条件的话, 这就是一种狭隘的保护, 不完整和不成功的保护。

我们看到了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利用与效应, 也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广泛性以及在保护的旗帜下存在的弊端, 是执行力不够?是现实社会追求的必须途径?还是商业化的腐化产物?不管是怎样的原因, 我想在保护过程中必须考虑和强化落实以下问题。

其一:弱化商业的中心地位, 始终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为主导地位, 反对纯粹以商业开发为目的的遗产保护, 从而对文化遗产造成毁坏性的行为。

其二:改变由地方政府独立领导、开发商经营的模式。反对只有开发前效益评估没有事后和文化效应的监测评估体系;应该大量的发挥民间团体的力量, 倾听民众的呼声, 监督反映以传承文化为根本性目的行为落实。

其三:大胆创新, 联系实际情况, 杜绝照本宣科, 形式主义。不能笼统的认为不同地区, 不同形态的文化遗产都能以商业化的运作方式进行保护。

其四:加强从上到下的执行力建设, 各级团体、组织态度积极;认真研读、总括地区现有的文化遗产体系并进行分类评估作为一个地区文化的整体, 商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效益, 最终也要有一个合理的再分配制度, 不能只重收获不重投入, 总的来说就是长远考虑, 传承为主, 积极创新保护机制, 杜绝商业化领导一切的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严肃的议题, 经济效益、工业化、城市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现实阻碍, 纯粹商业化带来的利与弊, 上面有政策, 下面有对策, 落实中的不得力, 眼睁睁看着一批批绝技和文化消逝。因此, 商业化的运作手段应摆正其坐标、加强执行力建设、充分发挥民间团体的力量, 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在科技不断发展, 现代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 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生存危机。本文以多个案例为启发,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现代生活的渗透性角度出发, 浅析如何更好的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渗透性,坐标与价值,商业化

参考文献

[1]王松华, 廖嵘.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232.

[3]肖静.高艳玲.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三江侗族大歌为例[J].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6 (2) .

[4]刘茜.试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 2005, 2.

[5]朱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 背景, 问题与思路.

上一篇:传统与新兴的融合之美下一篇:有效策略中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