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项目范文

2024-06-23

土地整治项目范文(精选12篇)

土地整治项目 第1篇

关键词:土地整治,监管模式

1 前言

土地整治作为促进土地资源重新配置、增加土地利用效益和提高土地供给能力的重要途径, 对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土地整治事业的发展, 人们对土地整治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也不断深入。自1999年《土地法》把土地整理纳入法律规定以来, 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得到较快发展, 各项有关土地整治的政策、法规陆续出台, 例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 (TD/T1011-2000)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规范》 (TD-T1012-200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 (TD-T1013-200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等。土地土地整治工作进入了管理模式转型和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时期, 大量的项目如何监管, 工程质量如何保证, 质量控制如何进行, 资金使用如何发挥最大效益, 土地整治成效如何提高, 是当前土地整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国家对土地整治项目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资金投入的增加,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经过10几年的不断完善和改革, 已经形成了土地整治项目监管比较完整的基本程序, 为促进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大规模的土地整治是新形势下的新任务, 涉及面广, 过程复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相对于当前形势和要求,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还存在不适应和不完善的地方, 制约了土地整治项目监管工作进一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有待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

2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现状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是以项目承担单位为主体, 政府部门为投资代表, 工程监理单位为中介的项目监管体系, 每个组成部门应当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当前, 土地整治项目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主要是采取政府监管和项目责任主体监管两种形式, 如图所示:

2.1 政府监管

具体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授权机构来实施, 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可行性研究论证、规划设计评审、施工图审查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评审机构来完成。施工阶段委托监理机构进行工程质量监督,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进行抽查。验收阶段的竣工验收由项目所在地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完成。

2.2 项目责任主体监管

项目承担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是项目工程质量的责任主体。项目承担单位作为项目业主, 对工程的监管贯穿于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各个阶段;施工单位作为项目工程的实施者, 对技术交底、材料核验、质量文件记录等方面进行自我监督;监理单位受项目承担单位的委托, 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活动进行监督。

3 项目监管存在的问题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经过10多年的发展, 项目监督管理模式逐渐完善, 从国家到地方对土地整治项目的监管力度也越来越大。但是对于新形势, 当前监管模式在管理实践中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 亟待完善和改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3.1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缺乏系统性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无论是可行性研究的论证、勘察和设计的审查、施工质量的控制等等, 都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是行政单位, 项目监管工作无论从政策安排、机构设置、还是人员配备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缺乏系统性, 监管流于形式, 科技含量低, 执行力度不够。再者由于监管工作处于行政委托的尴尬境地, 停留在阶段性和突击性的检查层面, 监管工作只能是“雷声大, 雨点小”, 达不到监管的预期目标。

3.2 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过于微观

现行土地整治项目的监督管理没有一个专业的监督机构, 日常监管工作主要依靠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通过查看图纸、检查项目施工现场、核查资金使用账目等方式检查项目, 对存在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这样的做法过多地替代了项目承担单位的项目工程控制管理, 导致项目承担单位认为只要通过上级部门检查就万事大吉, 因而疏于对自己所承担项目的自控管理, 难免会使监督工作的全面性受到约束, 无法对项目的工程质量、工期进度、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核验、评定和控制。

3.3 项目工程监督管理范围过于狭隘

目前土地整治项目的监管主要是项目工程的质量监督。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施工单位资质、施工图、施工许可证, 对工程质量进行施工前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监管主要依赖于监理机构,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阶段建设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抽查。但是项目勘察、设计、招标代理机构、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的工作质量并没有得到有效监管, 从而削弱了对土地整治项目其他责任主体的约束力,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整治行业的健康发展。

3.4 项目监管机构缺乏专业性

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从前期的可研、规划设计到实施阶段的勘察设计、施工质量、进度控制、投资管理, 都需要监督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技术素养和管理业务水平。但是土地整治项目多由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承担建设任务, 根据项目需要临时组建管理班子, 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大多管理人员不是专业人才, 不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不熟悉项目建设程序, 甚至缺少起码的工程建设知识, 所以容易导致投资浪费、建设效果差, 没有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3.5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缺少法律规范约束

监管工作对于土地整治项目能否朝着预定目标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部分省份已经出台了有关土地整治项目的工程建设标准、验收规程、质量评价标准, 为项目监管提供了一定依据。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GXTDHB-2007-1) 、《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技术规程 (试行) 》 (GXTDHB-2007-2) 、《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质量评定规程 (试行) 》 (GXTDHB-2007-3) 。但由于国家尚未出台国家层面的关于土地整治方面的法律法规, 导致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项目承担单位、招标代理机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工作弹性, 也使得土地整治项目的监管工作缺乏一定的执行力。另外, 对违法违规的单位和个人惩处不力, 存在“重检查、轻处罚”的现象, 对发现的问题查而不处, 或者以整改代处罚, 或者以罚款代替责任追究。监管的不到位, 导致建设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4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模式构建设想

4.1 构建项目监管体系

土地整治项目是一项综合性工作, 需要国土、财政、地方政府、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审计单位等多个单位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效果。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土地整治监管体系, 使项目管理系统化、常规化、连续化, 形成项目监管特有的机制, 明确各建设行政专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的质量监管责任, 严格落实有关法律法规, 可以使项目监管工作有据可依, 必将大大提高监管的执行力。通过各项制度的落实, 使项目实施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管理转变, 不断完善和强化监管措施, 加大监管检查和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从而确保项目始终运行在健康的轨道上。

4.2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模式的总体思路

现行土地整治行业管理实行的是政府监管和项目责任主体监管并立的方式, 不利于整体绩效的发挥。“管办分离”能够有效地推动公共服务, 提高公共服务的整体绩效水平, 进一步释放和激发体制活力。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 监管工作应及时调整思路, 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甚至社会监督制约。新形势下的土地整治项目监管模式应体现为政府宏观和间接监督管理, 依靠中介机构进行微观和直接监督控制。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应由“划桨者”逐渐变为“掌舵者”, 通过建立和健全法律体系、法规条例和规范标准, 规范和约束项目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 从根本上把握和加强工程质量。而把项目质量监管完全委托给中介机构, 不再承担直接管理工程质量的微观技术责任, 不对工程质量做任何直接的合格评价, 而是采取对施工图审查机构、监理公司等中介机构所做的合格结论进行抽检核查的方式来达到间接调控目的。

4.3 土地整治监管组织机构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政府监管部门在项目监管上的全身退出, 必然要求社会化的监管机构登场, 重新构建一种新型的项目监管组织机构就成为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的趋势所在。例如, 今后的土地整治项目监管工作应包括有勘察设计资质管理机构、施工图审查机构、监理单位、质量监督机构、检测机构等, 它们分别对项目的各个环节实施质量控制, 但是其中任何一家机构都无法独立胜任项目全过程监管工作, 只有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 成立土地整治项目监管事务机构, 通过这个机构对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的质量管理、风险控制和监督整改, 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质量管理机构的作用, 同时避免与现有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发生激烈碰撞, 避免各质量管理机构之间的职能交叉, 节约了成本。

4.4 建立土地整治项目监管长效机制

土地整治项目的质量不仅仅依靠监管, 更重要的是要靠一套好的制度来保证, 应建立项目监管长效机制, 用制度引导、制度激励、制度约束、制度规范来保证项目监管到位。要全面加强项目监管机构建设, 加强项目监管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 实现市场和现场的双向互动。一是要完善市场准入制。认真制定勘察、设计、施工企业的资质和质量管理规范, 把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作为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 通过市场约束有效地增强各企业的质量责任意识。二是建立市场诚信体系机制。在加强各市场质量主体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工作的基础上, 完善市场主体的信用档案, 建立起各企业、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 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渠道公示, 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行为的评价体系, 进行科学量化评价, 将考评结果与市场准入及经营挂钩, 实现对企业资质的动态管理。

4.5 建立土地整治项目监管奖惩机制

监管工作的优劣, 直接关系到土地整治项目的好坏。应建立

健全与土地整治项目的有关法律法规, 规范土地整治项目的投资管理活动, 维护建设市场秩序。一要规范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 从源头抓起, 负责项目可行性研究、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资金使用等部门和单位, 都应有相应的责任约束, 使得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监管有法可依。二是要督促各承建单位依法履行职责, 严格遵守建设程序, 履行合同约定, 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原则, 认真担负起质量责任, 切实把好质量关。对不遵守法律法规给项目建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有关人员, 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4.6 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的财务管理

我国土地整治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有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收入部分和土地复垦费。如何使土地整治项目的资金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用, 做到“财尽其用”, 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土地整治项目的资金量较大, 加之缺少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管, 土地整治项目成了某些腐败分子的“唐僧肉”, 导致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混乱、招标流程不规范、工程造价失控, 最终导致土地整治的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因此必须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的资金监管:一是完善定额, 确保预算规范。规范化的预算更准确更切合实际, 使项目工程量与资金拨付相符合, 便于资金的使用监管。对使用中发现现行定额有问题的情况, 要及时收集上报国土资源部门修改完善。二是健全土地整治项目财务专项制度。做到按项目单独设立专帐, 实行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专户核算, 封闭式运行, 坚决防止各级政府部门直接或间接干预项目实施。三是加强对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 对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交付阶段实行全过程审计监督。要把对项目资金的审计作为重点, 把审计当做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将审计工作与土地整治项目同步进行, 促进项目管理和廉政建设, 提高投资效益。

4.7 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监督管理

科学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法是有效实施工程质量监管的重要保证。随着“3S”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相关数据动态监测系统的建立, 利用全野外数字化测量系统、机助成图系统和先进软件等进行现场属性调查和实地数据采集, 加快了数据的更新速度, 使土地整治项目的数字化监管具备了硬件条件。近年来, 国土资源部陆续启动了“金土工程”、“一张图工程”, 使得土地整治项目监管“天上看, 地上看, 网上管”的监管模式成为可能, 有望实现高科技监管格局, 最终实现项目监管的数字化。

5 结语

耕地资源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 土地整治是增加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同时, 通过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 可以改变村庄面貌、改善农业生态小气候、提高农业用地的集约度, 从而达到综合整治的目标。我国土地整治事业正处于管理模式调整和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时期, 建立一套科学的土地整治项目监管制度体系, 成为确保项目运作规范、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的基础。有了制度的保证, 加上组织结构的严格执行以及其他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 一定能够把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好、实施好、最终达到预期规划目标。

参考文献

[1]高世昌中国土地开发整理监管研究[J].资源与产业, 2008 (10) .

[2]胡建忠.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应建立奖惩机制[J].国土资源导刊, 2008 (2) .

[3]陈炼, 孟展, 肖颖.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财务监管, 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以江苏省为例[J].资源与产业, 2009 (11) .

土地整治项目情况汇报 第2篇

中共柯街镇委员会柯街镇人民政府

(2012年5月21日)

各位领导:

下面,我就柯街镇2009年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实施效益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柯街镇土地整治项目区范围北至沙坝村峨头山坡脚,南至芒赖村,东上部以三八沟、橄榄沟为界,西以西大沟为界。东西宽

8.13公里,南北长8.6公里。项目涉及沙坝、柯街、大地、芒赖等9个村,2万多村民,项目建设规模778.5公顷,项目建设投资1637万元,柯街项目区内共5个标段,在工程高峰期时有82个工组,1200多名工人上工。

该项目于2009年12月28日启动,2010年4月30日竣工,历时120天。为了实施好建设项目,柯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了土地整治领导小组,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氛围,建立各种制度,严抓工程质量,确保了整个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柯街镇土地整治项目完成改扩建三.八沟12.6公里,改扩建西大沟5.8公里,改扩建橄榄沟0.9公里;支砌排灌沟渠68条,39公里;建设生产道路19条10.27公里;坡改梯面积1600亩。

二、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工程布局主要完善项目区内水利配套设施,同时做到田间道路布局合理,实现“旱能灌,涝能排,产能运”,形成田、路、渠配套,打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项目实施前,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耕地面积778.5公顷,现有耕地产出率较低,甘蔗产量平均4吨左右,香料烟亩产均为100公斤左右,种植水稻亩产量600公斤左右。

(一)经济效益明显。项目实施后,形成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高稳产农田,农业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新增耕地面积24.1公顷,新增耕地率到

3.1%,使耕地总面积达到802.6公顷,原有耕地耕作条件、灌溉条件得到改善,经过整理的土地保水、保土、保肥性能提高,使项目区土地的开发程度,利用程度和土地的产出率都到了极大的提高,耕地的产出率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甘蔗亩产量从4吨提高到6吨左右,亩产值可增840元;香料烟亩产量从120公斤提高到140公斤,亩产值可增加360元;水稻单产600公斤提高到750公斤,亩产量增150公斤,亩产值可增330元。

(二)社会效益可观。项目建成后极大的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节约了劳动力,合理配臵了灌溉渠系,提高了渠系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耕地质量进一步提高,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

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三)生态效益显著。项目本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进行规划、实施。项目实施前,项目区排水不畅,雨季的洪水、暴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降低了土壤肥力,以致农业生产条件差。通过土地整治、配套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和田间道路体系,使项目区的防洪排涝与抗旱能力得到实质性增强。提高了项目区耕地产出效果和土地利用率,将对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山区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四)管护措施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效益评价 第3篇

关键字:土地整治;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0.012

Abstract: Land consolid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land quality.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evaluation can ensure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land consolidation,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Shawan County Song Sheng Temple village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eventually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economy, society and ecology, that Song Sheng Temple village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Key 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evaluati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土地整治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质量的重要途径[1]。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土地的有限性限制了经济发展,人口多土地少的矛盾日益凸显。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发展就离不开建设,建设就会占用有限的耕地。因此,中国政府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为完成此目标就需要开源、节流、挖潜,然而这些都离不开土地整治[2]。

土地资源已经成为人们所依赖的物质基础。高速的经济增长离不开土地,经济发展中大量的耕地资源将被建设发展所占用。为更好地贯彻既有粮食又要建设的基本方针,只有深挖土地资源的潜力,开展土地整治项目有利于对于农村建设和耕地保护,更有利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可持续发展[3]。

随着土地整治项目的大范围开展,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也就显得为重要。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不仅可以发现项目区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为今后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如今,我国土地整治效益评价工作开展相对土地整治事业比较滞后,仍存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技术过于单一等问题。笔者通过对沙湾县宋圣宫村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效益评价和实证研究,构建其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相近项目的开展提供借鉴。

1 区域概况及指标处理

1.1 区域概况

沙湾县虽地处自治区天山北坡经济发展带中段,交通十分便利,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但全县土地利用率并不高,需进一步开发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区域经济发展。项目区位于沙湾县金沟河镇,项目区建设规模为160 hm2,现状耕地132.28 hm2,占建设规模的82.67%;农村道路占地4.07 hm2,占建设规模的2.54%;农田水利占地1.16 hm2,占建设规模的0.73%;工业废弃用地16.44 hm2,占建设规模的10.27%。整治后,耕地面积148.68 hm2。

1.2 项目区土地综合整治评价指标的构建

依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根据宋圣宫村土地整治项目,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基准层3个指标是经济效益(Kl)、社会效益(K2)、生态效益(K3),指标层为12个指标,如表1。

1.2.1 指标 权重的确定经过对各位专家填写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表比对,请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用1~4的标度作出判断,1为重要,依次降低。通过构建判断矩阵和矩阵列规范化,最终计算出矩阵的最大特征向量,经一致性检验后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4](表2)。

1.2.2 土地综合整治评价指标隶属度矩阵的确定 本文隶属度评判标准为对每一个评价指标进行5级的评判,例如农业总产值指标,有优、良、中、较差、差5级评判标准,其中有2位专家作出良的评价,3位专家作出中的评价,则记为[0 0.4 0.6 0 0]的判断矩阵。

在本文隶属度构建过程中,首先将各评价指标定量和定性分析后,根据隶属度评判标准整理成问卷形式发放给专家,请5位专家进行评判标准,最终作出模糊统计分析,计算得到指标的隶属度,建立模糊评价矩阵[5]。

设土地整治前R1为经济效益隶属度矩阵,R2为经社会效益隶属度矩阵,R3为生态效益隶属度矩阵。土地整治后R1,为经济效益隶属度矩阵,R2,为经社会效益隶属度矩阵,R3,为生态效益隶属度矩阵。

经计算得出,项目区经济效益分值为土地整治前62.24分,土地整治后72分,说明该项目的实施在农民增产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区社会效益评价分值为土地整治前50.84分,土地整治后80.6分,说明土地整治对当地社会效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项目区生态效益评价分值为土地整治前47.96分,土地整治后70.18分,说明土地整治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 结 论

通过沙湾县宋圣宫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笔者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方面对项目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共选取12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沙湾县宋圣宫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前后的12个指标对比计算,运用模糊数学模型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得出结论如下。

第一,通过土地整治,沙湾县宋圣宫村的经济效益评价分值由整治前的62.24分提高为整治后的72分,社会效益评价分值由整治前的50.84分提高为整治后的80.6分,生态效益评价分值从整治前的47.96分提高为整治后的70.18分。充分说明通过土地整治沙湾县宋圣宫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了较大的改善。

第二,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对废弃厂区的土地平整,增加了项目区内的耕地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通过对灌溉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增大了对水资源的利用,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万茂.土地整理的产生、内容和效益[J].中国土地科学,1997,11(S1):62-65.

[2] 吴次芳,费罗成,叶艳妹.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路径[J].经济地理,2011,31(10):1718-1722.

[3] 祁瑶,蒲春玲,陈英杰,等.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阜康市滋泥泉子镇为例[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3):557-564.

[4] 刘洋,谭文兵,陈传波,等.土地整理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164-166.

[5] 王栋.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以安定区苏家岔流域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3):557-564.

[6] 邓李杰,鞠禄娟,李金伟.农村土地整理实施后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技术经济,2007(1):82-83.

[7] 杨红,陈百明,高永,等.城市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探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3):50-56.

[8] 秦道堪.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6):28-29.

[9] 李展,彭补拙.江苏省吴江市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研究[J].资源科学,2000,22(3):70-73.

土地整治项目 第4篇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简介

《浏阳市沿溪镇大光居委会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2010年度湖南省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项目区位于浏阳市沿溪镇北部的大光居委会,东与金桔村交界、南与礼花村相接、西与东盈村相临、北靠大光湖村,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3°47'12"-113°48'57",北纬28°22'06"-28°23'13"之间。

1.2 项目基本指标

项目区建设规模155.48公顷,属丘陵区,大光河由北向南流经项目区,将区内分为河东、河西两大片,区内沿大光河两岸地势较平坦,耕地地面坡度4°以下;靠山少部分农田为冲垄形,地形较复杂,区内海拔高程在121.00~166.00m之间。项目新增耕地5.64公顷,新增耕地率3.63%;建设用地置换面积1.75公顷,建设用地置换率1.13%。详见表1。项目总投资为1211.29万元,其中湖南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专项资金693.63万元,亩均投资2974元/亩,其他部门配套资金517.66万元,来源于浏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资金。

2 项目完成情况

2.1 工程量完成情况

项目区土地平整面积及土壤改良为91.04公顷,占建设规模的58.55%;新建、改建田间道总长为5.00公里,其中水泥路面有1.02公里,新建、改建生产路19.67公里,项目完成后田间道路通达度达80%,新增和改善机耕面积378.39亩,占建设规模的16.23%;新建、改建的各级灌溉渠道、排水沟及灌排两用渠道长度总和为105.68公里,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2332.00亩,项目区所有农田均有水可灌,新增和改善农田防涝面积2146.08亩,占建设规模的92.03%;新修机耕桥2座,人行桥17座,沟渠人行桥板16处;新建、改建的涵洞、渡槽及倒虹吸共367座;新建、改建的各类水闸共137座;沉砂池1座,下田坡道190座,农田防护挡土墙230.70m。

2.2 项目成效指标

本文针对项目涉及到的大光居委会以及项目受益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大光居委会主要针对项目区农民各项收入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以期找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对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收入的贡献程度。受益农户共随机选取了10户,主要针对项目区内农民对工程建设、村基层组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的满意程度等进行调查。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项目建成后,项目区耕地质量等别提高一个等级,新增粮食产能1500公斤/公顷,项目区内受益总人数为3000人;平整工程、田间灌排工程的极大的提高了项目区耕地的机械化操作率,流转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强。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土地流转面积有55.35亩,土地流转出去后,农民每亩田可收益350元;大部分农民在土地流转出去之后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他们会选择出去务工,根据问卷调查,项目区务工人员的总收入1732500元,农民人均新增农业年纯收入为639.17元,土地整治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了90.37%,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了项目强农富农的目的。

3 项目特色与典型做法

(1)与周边项目交相辉映,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大光居委会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与2008年长沙市投资实施的项目区南部礼花村连成一个整体,与2006年长沙市投资实施的项目区东部金桔村隔山相望,形成一个大的农业经济圈,为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两型社会的建设,为大光居委会及周边农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引导、聚合各类涉农资金,推动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促进耕地规模化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同时,积极破解新农村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等用地难题,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本次项因新增耕地5.64公顷,新增耕地率达3.63%,有效地保护了耕地和基本农田;另外,大光居委会共有20户农户进行拆迁,集中安置在光辉居民点。项目区建设用地拆旧地块(主体房屋拆迁地块及拆迁房屋周边的空坪隙地)面积2.07公顷,扣除居民安置占地面积0.32公顷,项目区通过拆迁安置后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1.75公顷,建设用地置换率为1.13%。拆旧地块大部分复垦为旱地,为项目区新增了耕地,从而提高了农用地的收益。通过归并零散居民点,减少生活垃圾排放,从而改善村容村貌及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并盘活农村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3)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集体土地流转有机结合的典范。此项目推动了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有效破解经济建设用地瓶颈的“两换”方案,即农民以宅基地换钱、换房集中居住,进而复垦宅基地以换取其他地方的建设用地指标;农用地靠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进行流转,农民将土地长期转租,集约经营,以换股、换租、换保障。通过“两换”,盘活了农村集体土地,改善了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了土地效益最大化。

(4)此项目是传统意义上的土整项目与土地开发项目有机结合的典范。项目实施前,项目区内部分疏林地树木已无经济效益,浏阳市国土局配套投资将其开发为旱地。通过项目的实施,现已有3.69公顷的疏林地开发为旱地,种植了玉米,实现了土地效益的最大化。

(5)土地整治项目与远近期规划相结合,促进大光居委会“两区”的形成。项目实施后,大光河沿线土地引进公司进行流转,种植了优质水稻,形成了集观光、产业于一体的“观光农业区”;甜山环线种植优质水果、大东河东边鱼塘饲养生态鱼、富岭休闲山庄发展农家乐和建设生态休闲中心项目,形成“生态休闲区”。“两区”交相辉映,形成了大光居委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6)维护农民权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成功与否,必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认同,因此在实践中,必须要注重建立和完善以农民为主体的项目机制。《浏阳市沿溪镇大光居委会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由浏阳市国土局牵头,建立了农民意愿表达机制,让农民全面参与项目规划、建设和管护的全过程,落实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项目完成后,农民对工程建设质量满意度达到了96%,对村集体组织推进土地整治项目情况满意度为99%,94%的农民认为项目建成后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生活便利度,汇总加权平均后农民对项目的总体满意度达到了98%。

(7)协调配合。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能实现的,浏阳市国土局在项目前、中、后各环节分工明确,不仅发挥了国土资源局的主力军作用,同时还建立了协调机制,多方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形成合力。除了关注项目的建设情况外,在项目建成后,几大部门通力合作,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帮助农民引进良种、肥料等生产资料,帮助农户实现土地流转,增加农户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8)可持续利用。只有做好管护措施,实现工程的长期高效利用,才能发挥土地整治项目的真正作用。《浏阳市沿溪镇大光居委会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成后,落实了项目管护措施和管护责任,健全了管护机制,如今各项目管护责任明确,管护机制完善,管护措施健全,管护资金落实,高标准农田带来的效益也逐渐显现出来。

4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情况汇报 第5篇

章丘市国土资源局

(2012年10月24日)

一、项目基本情况及进度

章丘市黄河乡等三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涉及到我市黄河镇、高官寨镇、水寨镇三个镇的26个行政村及1个权属单位。该项目农用地整治部分总面积3666.07公顷,新增耕地201.63公顷,预算总投资1.46亿元。目前已支出工程施工费6705.87万元。建设用地整治部分拟将项目区内的21个行政村合并为6个社区,可产生周转指标2793亩。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10]73号),按照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的安排,我市于2010年10月完成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0年11月5日济南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对可研报告进行了评审,2010年11月12日,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对项目资料进行了审查。我们根据省市审查意见,对资料进行了修改完善。2011年1月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与山东省财政厅联合下发鲁国土资字[2011]167号文件批准该项目立项;2011年2月我们会同有关技术单位完成了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2011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鲁政土字[2011]909号文件批复了该项目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部分;2011年7月山东省财政厅与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联合下发鲁财综[2011]71号文件批复了该项目的农用地整治部分。2011年5月14日,章丘市政府召开了项目开工动员会。截至目前农用地整理部分现已招标33 个标段,其中:黄河 19个标段,支出工程施工费4095.82万元;高官寨14个标段, 支出工程施工费2531.83万元;水寨镇1个标段,支出工程施工费78.22万元。

农用地整理部分已完成的工程内容为:土地整平77亩,淤地760亩,路沿石1156米;打井511眼,排水沟9677米,提水站1座,新建涵管251座,桥66座,水簸萁2个,涵洞9座,配电室37座,梯形渠道5510米,闸20座,砌筑渠道基础4919米;安装潜水泵583台,变压器37台,管理机17台,射频卡控制器592套,移动排水设备3套,固定排水泵4套,高压线5710米,地埋电缆100944米,低压管道331194米;新修砼路66652.2米,已完成整个项目规划总工程量的65%.建设用地整治部分需整治旧村21个,涉及的黄河镇、高官寨镇两个镇都成立了拆迁安置指挥部,高官寨镇已完成了进村入户调研和拆迁群众签字工作,黄河镇已完成进村入户调研,群众签字过半,现已制定初步建设实施方案,确保年底前开工建设。

二、项目建设的主要做法

1、坚持市场化运作,严格落实五项制度。

一是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确保国土局对项目的管理。二是严格落实公告制,项目实施前,在项目区公示的基础上,充分征求群众意见;项目实施中,刊登招标公告,吸引有资质和施工能力的队伍参加竞标,优化施工队伍,确保工程质量。三是严格项目招投标制,所有标段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借助政府公共资源交 易平台,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公开、公平、公正选择施工队伍。四是严格项目合同制,明确施工责任,加强合同规范管理。五是严格监理制,通过招投标,确定山东泰山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为本项目的监理单位。

2、坚持高标准建设。

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完善配套设施,在完成方田化的基础上,项目区全部要求达到“沟、渠、路、林、桥、涵、闸、井、泵、管、电、卡”等配套,对主要道路全部硬化和加厚处理,混凝土路面均在18厘米以上。二是提高保护标准,实现了“三下地一封闭”。即输水管道下地保护了管道,节约了田间沟渠占地;电力线缆下地保护了电力设施,防止了触电事故发生;水泵下地、机井全封闭,确保了井泵安全,做到了“见水不见泵、用电不见线、浇地不见管、农民浇地刷卡”。三是坚持加强防盗设施建设。对所有电线,采取电缆下埋、加固防盗等措施;对变压器,专门设计建设了双层配电室。完善的防盗系统和责任到人的防范机制,确保了项目区内的资产设备运转正常,又给项目区所在乡镇的日常管护减轻了负担。

3、坚持严格监管。

施工中除聘请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外,我们还实行主管部门、镇、村、户四位一体监督模式,即部门专业人员巡回抽查监督,镇技术人员现场监督,村干部、村民代表跟班监督。为确保建设高质量工程,聘请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对监理单位进行监督,真正做到了立体化、全方位监督。

三、项目建设采取的主要保障措施

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市里成立由国土、建管、房管、信访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指挥部)设在国土局,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黄河镇和高官寨镇分别成立项目区建设工程指挥部,负责落实各项具体工作,重点负责做好群众工作。

2、尊重群众意愿,全面发动动员。

对搬迁村群众进行广泛动员,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通过召开村民会议等各种方式,广泛进行政策宣传讲解;安排镇、村干部进村入户,面对面向群众宣讲和解读有关政策,营造良好氛围。我们在充分征求搬迁群众对社区建筑风貌、平面布局、道路交通、户型格局等规划设计方案的意见、建议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完善。初步确定黄河镇、高官寨镇两镇实行统一安置方案、统一安置标准,并且将在实施村进行安置方案的公示。

3、进一步完善建设制度。

社区建设公开招标确定施工单位,成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监事会,由拆迁村群众选举产生监事会成员,对工程招标施工放线、公共设施项目建设、工程质量等开展监督并形成书面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建设工程款支付必须经项目议事会、监事会成员签字认可后,方可支付,保证项目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

五、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实施受农时、气候的影响较大,今年汛期持续时间长,黄河镇、高官寨镇地势低洼易涝,项目区积水影响工程施工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进度。

2、项目区涉及的工程内容多,前期规划设计中施工设计部分比较粗糙,细节部分需要基层技术人员逐步完善,这样就很难避免交叉施工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3、项目亩均投资过低,前期规划中存在许多低于目前济南市级项目的工程设计,在实际操作中不受群众欢迎(例如:1.为控制预算成本,项目区规划设计中没有井房,群众反映射频机防破坏问题和耕作时使用不如以前醒目方便;2.为控制预算成本,项目区规划了111条计117.4公里泥结碎石路,前期施工的17段泥结碎石路经过7、8月份几次强降雨,已经出现了冲刷槽沟、露石松散等问题,群众意见较大,目前已按程序申请项目部分工程设计调整)。

4、目前项目区内旧村拆除、复垦工作尚未开展,复垦区域内的田间道路、农水设施等工程建设尚无法进行勘测、施工,不但影响了复垦区域内的工程进度,而且因为道路接茬、管电分布的原因影响了周边一部分区域的工程开展。

5、该项目农用地整治部分要求2012年底完工,但投资计划于2011年的7月下达,用18个月的时间,其中还包括雨季、冬季等不利于工程施工的时间,完成1.46亿(其中1.12亿的工程费用,包含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和不可预见费)的落实投资难度很大。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农用地整治部分: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认真落实规划设计,进行大标段招标,合理安排标段,尽量避免交叉施工。同时加快招标进度,加大施工管理力度,争取于2012年底前高质量 完成农用地整治的建设任务。

2、建设用地整治部分:建设用地整治部分在2014年底前完成,时间紧、任务重。目前项目实施的条件已经具备,我们将尽快细化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完善规章制度,加快社区建设及旧村拆除进度,争取在项目工期内完成建设任务。

浅析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 第6篇

关键词:土地;项目建设;质量管理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涵盖范围比较广泛,涉及面也较多,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就必须分解,细化,这样才能确保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工程的质量。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包括:设计阶段的合理规划和布置;勘察阶段;工程开工以及工程的实施;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适时的监理抽查;工程完工后的自检以及竣工验收等等,各方各面都对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严格的考验。

一、 建立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团队

想要做好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人员。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成功的三要素,其中人就是要素之一。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具有综合性,必须建立管理团队来保证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有序而高效的完成。

(一) 、根据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工程规模、施工工期等等,成立相应的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现场质量管理项目部。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项目部的人员组织机构大致可以: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施工组长;项目质量管理人员;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项目施工班组长;项目内业部。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责任为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工作出色的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所以作为一名土地整治项目建设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人员必须懂技术,在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对于现场的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执行,不能掺假;以身作则,为工人竖立良好的榜样。

(二)、明确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制定人员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优秀的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团队不仅要求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管理人员本身优秀,懂技术,善管理而且还需要制定合理的人员管理制度来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二者结合,才能更好的做好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

首先全面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人员管理条例和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项目管理体系;其次根据工作岗位的职责,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将质量管理工作细化,分解到每一个岗位工作中,在执行起来的时候效率更高更快;然后对于违反人员管理体系的管理者必须做出相应的惩处,这样才能确保人员管理体系制度能够顺利的实施以及对所有人员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

二、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施工工期不能延后,必须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土地整治项目的建设,所以必须合理有效的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工期,即合理的安排项目建设的施工进度,每天按质按量的完成。

(二)、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质量管理目标的明确。这个主要是在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对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把控,力求做到最好,符合国家的统一标准规范。另外,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项目部的管理人员首先必须对其进行自检,核查是否符合国家统一标准规范规定,然后再由现场的监理人员进行核实,力求保证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符合规范规定。

(三)、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有专职,懂安全技术的安全工程师对整个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安全工作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安全管理工作也是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质量管理工作的内容不仅包括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工程质量,还要求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避免出现人员伤亡的问题。因为如今倡导的都是文明施工。

(四)、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文明施工。主要要求在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出现或是尽量少出现人员的伤亡情况、现场文明施工用语标牌的展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文明教育以及现场施工环境的干净整洁度等等。

三、科学组织,统筹安排,加强质量管理中的过程控制,确保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高效出色的完成。

(一)、细化,分解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每个分部,每个分项的质量管理工作。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工程量庞大且面广,整体统一质量管理工作难度以及强度都很大。所以必须细化和分解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分成若干部分,然后将这些细化后的质量管理职责按照岗位职责分给各个岗位的管理人员,由各个岗位的管理人员对其分别负责和管理,落实各个部分的质量管理职责。如果哪部分出现了质量管理问题,直接找其负责人就可以了,简单,高效。

(二) 、加强在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工作,策划先行, 使每道工序都要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交底,明确标准,明确要求。

在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项目部的管理人員要切实的做好对工人以及班组长的技术交代工作,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设计变更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各个施工班组长,对现场施工及时进行调整,且项目部的管理人员要经常到现场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工序进行检查,进行技术指导;在对每个工序施工之前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人员都必须根据质量管理目标和施工规范编制符合规范规定且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的施工方案;每个施工部位在施工之前都必须有相应的技术交底,这样做是确保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三) 、把控好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材料质量

工程开工之前,材料先行。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的好坏直接与项目质量的好坏挂钩。很多豆腐渣工程的形成就是因为偷工减料导致的。在材料这关的把控上,主要可以从材料的外观,品质;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商家的资质报审;材料的检验报告等方面检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洪涛.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探讨[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71-73.

[2]韩玉强.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探析[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04:146-147.

[3]韩育强.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探讨[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2:183+187.

[4]吉理.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监理思考及探讨 第7篇

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 土地整治已经成为一项可以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性基础工程。从1999年我国开始实行土地整治项目的10多年来, 全国土地整治工作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全面推进阶段, 在补充耕地、保护耕地资源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在1984年引进工程监理, 1988年开始试点, 1993年逐步推开,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法律形式作出规定, 明确国家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 从而使建设工程监理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全面推行阶段, 传统自建自管的项目管理逐渐转变为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管理模式。建设工程监理行业已经发展为我国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监理的主要内容是控制工程建设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 进行工程合同和信息管理, 协调有关单位间的工作关系, 即“三控两管一协调”。

土地整治监理, 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企业, 接受项目承担单位委托, 根据土地整治的文件、合同及相关法律法规承担其项目管理工作, 代表项目承担单位对承建单位的建设行为进行监控的专业化服务活动, 使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建设按照预定的进度、投资、质量标准进行, 确保土地整治行为的可行性、科学性和经济性。

2 当前土地整治监理困境及主要问题

2.1 当前困境

土地整治项目监理是工程建设活动进一步分工的结果, 是一种新兴的监督管理制度, 目的是为了有效控制项目工程质量、施工进度以及工程投资。在土地整治项目工作开展的初期, 国土资源部于2000年11月下发的《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土资发[2000]316号) 中, 明确提出“项目实施应实行公告、工程招投标、项目法人、工程监理等管理制度”, 尤其对落实项目实施管理的“五制”之一, 即工程监理制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土地整治工程监理比建设行业监理起步要晚, 属于现代引进借鉴的新生事物。随着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逐步规范实施, 监理工作也得到逐步规范和细化完善, 国土资源部和地方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也逐步出台了相应文件和规定, 对监理制度的落实、招标方式、合同形式等方面做了要求, 使得监理工作有章可循, 监理质量得到较好保障。土地整治工程监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极大困境,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监理服务整体信誉度不高、监理市场不规范、政府部门工作机制不够健全等等。

2.2 主要问题

2.2.1 市场行为不规范

(1) 监理取费过低

2007年, 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文明确规定了监理收费标准, 施工监理费的计费基数为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和联合试运转费之和。2012年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编制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中,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监理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作为计费基础, 采用分档定额计费方式计算, 各区间按内插法确定。

单位:万元

注:计费基数大于10亿元时, 按计费基数的1.085%计取。

但在土地整治行业, 各地的监理收费标准并没有完全统一。如广西壮族自治区, 土地整治工程监理费按工程施工费的1%~1.5%计算, 其中, 投资额1000万元以下 (含1000万元) 取大值, 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 (含3000万元) 取小值, 投资额1000万元~3000万元按内插法确定, 监理费的计费基数为工程施工费, 不包括设备购置费等, 计费基数偏低。总的来说, 与其他行业相比,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监理的取费标准相对较低。收费低是诸多问题的诱因, 伴随而来一系列问题, 如监理服务范围缩小、监理企业之间的资质“挂靠”、压价竞争、监理质量不高、服务不到位等等。

(2) 监理范围狭窄

监理资质表明监理企业具备全过程项目管理的资格和能力, 监理工作本已涵盖“三控两管一协调”的工作职责, 由于社会以及建设单位对工程监理制度理解的局限性, 导致建设单位缩减监理服务的范围, 土地整治监理企业不能承担设计咨询、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合同管理等项目管理中的阶段性工作, 从“三控两管一协调”被压缩到仅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现状, 实施监理的阶段由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理转变为仅施工阶段的监理, 生存空间极为狭小。同时, 由于项目前期监理的缺失使得整个工程监理工作在可行性研究、施工图设计等方面无法进行, 直接导致施工阶段设计变更较多, 加大监理工作难度, 工期失去控制, 预算超出范围, 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影响整个项目工程建设。

(3) 监理企业压价竞争

目前,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监理招标采用最低价中标的评标办法, 在竞争监理业务时, 很多建设单位不是优先考察监理企业的资质、人员素质, 而是以最低监理收费作为选择监理单位的唯一标准, 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因费用低满足不了监理日常工作, 监理人员的配置难以得到保证, 只能通过采取减少人员数量、降低监理人员层次和减少监理工作范围来降低监理的工作成本。压价竞争的结果势必会造成监理质量不高、监理行业信誉度降低以及行业吸引力的丧失, 从而严重影响监理企业的发展。

(4) 监理资质挂靠

土地整治工程监理行业是新兴行业, 发展时间较短, 监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多数企业实力很弱, 企业的内部组织、规章和责任制度不够健全, 监理市场尚未形成以技术和信誉度取胜、优胜劣汰的公平竞争机制, 市场运作不规范、不成熟。大多数监理企业在生存压力之下, 只着眼于眼前利益, 短期的选择是通过低价策略来争夺监理业务, 进而扰乱监理市场, 挂靠、借用资质、“承包”经营的情况非常普遍, 企业长远发展机制不完备。由于监理企业缺乏以技术取胜的竞争意识, 承接业务主要靠人际关系以及竞相压价, 行业间恶性竞争激烈, 抗市场风险能力低, 企业发展难以为继。

2.2.2 缺乏行业规范

土地整治自推行工程监理制以来, 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 如《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0]282号) 、《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土资发[2000]316号) 、《关于印发〈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3]21号) 、《关于印发〈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3]122号) 、《关于适应新形势切实搞好土地开发整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6]217号) 等, 对落实监理制、细化和规范监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部分地方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也出台了相关工程监理办法和规定, 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监理暂行办法》, 对监理机构设置、监理范围和内容、监理合同和监理程序、信息管理、责任与处罚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 但较多地还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规范市场, 缺少土地整治工程监理行业规范、技术规范和管理办法, 因而在规范土地整治监理工作管理方面的力量十分薄弱。

2.2.3 缺少考核评价管理制度

我国土地整治工作开展时间不长, 制度上还不够完善, 特别是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 还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统一的诚信体系标准, 对于监理单位、监理人员的监管还缺少具体的管理规定和量化标准考核评价办法。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管措施和办法, 使得部分监理单位有机可乘, 在一个地方违规监理, 但是换到另一个地方照样干而没有受到应有的制约和惩罚, 严重影响了整个土地整治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2.2.4 监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土地整治工程监理行业发展不过10余年, 因而土地整治工程监理人才并不多。土地整治项目规模大、远离城市, 项目建设涉及专业多, 情况复杂, 条件艰苦, 而现有的监理队伍素质不高或者责任心不强, 而且大部分不具备土地整治工程专业技术知识, 而是从不同专业转换而来, 实际担负监理工作的大多数是工作时间不长、经验和能力还欠缺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监理工程师的数量和素质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需要。土地整治监理队伍普遍缺乏土地整治专业知识, 专业技术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再者由于监理收费低, 为降低监理成本, 监理队伍并不固定, 有项目时才聘请监理人员组成临时机构, 队伍缺乏稳定性, 专业配套不全, 监理工作不到位, 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 工作能力不强, 造成监理的诚信和责任缺失, 监理经验积累和监理人才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2.2.5 监理地位不高

监理作为独立的第三方, 本应代替政府或者社会对建设单位实施监督职能, 体现为工程监理制度的独立性。但是由于政府监管部门、项目承担单位和施工单位对于实行工程监理的意义和重要性缺乏认识, 因而对监理地位以及各方的关系认识模糊。其中项目承担单位作为监理活动的参与主体之一, 其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监理企业的监理行为。项目承担单位轻视监理、忽视监理单位的作用, 将监理企业视为自己的工具, 左右监理人员的工作、消弱监理权利的情况非常普遍, 致使监理人员的工作难以开展、落实, 工程建设各方关系不协调, 监理效果不理想。“大业主、小监理”的模式使得项目承担单位过多插手干涉监理人员的具体工作, 导致监理人员有职无权, 影响监理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监理“独立第三方”的地位逐步丧失。

2.2.6 监理服务较为单一

土地整治项目涉及面广, 包括有国土、水利、农业、公路、林业等多个行业项目, 建设工程种类繁多, 需要的是能够涵盖以上工程的监理机构, 但是目前土地整治工程监理的供给较为单一, 一般是水利、工民建、市政等相近行业, 监理对象也仅为田间道、生产道、水渠、拦河坝等单项工程, 无法满足土地整治工程监理需求多样化的要求。尤其缺少土壤质量标准, 造成土壤质量监理盲区, 使得因土地整治项目广泛实施土地平整而引发的“熟地变生地”的现象尤为突出, 群众意见很大。土地整治工程监理单一化跟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带来的后果是, 监理企业供给过剩, 项目承担单位需求不足, 从而造成监理企业压价竞争、扰乱市场的情况, 影响了监理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3 建议

3.1 规范监理市场、创造良好的监理工作环境

土地整治市场不规范导致的监理范围狭窄、监理企业压价竞争、监理资质挂靠等问题的原因, 归根结底是监理费用过低。确定合理的监理收费标准是规范监理市场的首要条件, 维持监理企业的基本利润是保证土地整治工程质量的基础, 因此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应尽快重新制定土地整治监理行业的收费标准, 保证监理企业完成监理工作的最低费用和基本利润, 适当提高监理费用, 以便吸纳社会上更多的监理单位来参与土地整治工程监理, 从而调动监理人员的积极性, 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监理水平, 确保监理市场有序、规范地健康发展。

3.2 加快制定监理行业规范

目前, 我国土地整治行业现有的一些管理办法和规定, 虽然对落实工程监理制提出了相应要求, 但是还不够完善和系统, 特别在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的建设监理规定、施工监理规范、监理表格、监理单位资质管理、监理人员考核管理办法、监理合同范本等方面应逐一细化、落实。制定全面、可操作性强的监理管理法规、技术规范以及标准体系势在必行, 通过制定土地整治有关法律和技术规范是进行工程监理的有效手段, 用制度和技术标准来规范监理市场, 保证监理工作的实效性。

3.3 重新定位监理、提高监理行业素质

监理的定位决定了监理行业的出路和发展, 只有拓展监理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 还监理“专业化、高智能的有偿技术服务”之性质, 才能促进行业素质的整体提升。土地整治工程监理应改变仅限于施工监理的局面, 定位于全方位监理的项目管理模式, 涵盖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招标代理、竣工验收、试运行和项目后评价等各个阶段, 不仅要具备质量控制的能力, 还要具备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的能力, 除此之外, 还要应用经济控制手段、合同控制手段和法规手段, 以满足全过程监理和咨询的需要。土地整治工程质量好坏与监理人员素质高低关系密切, 监理企业应注重自身建设, 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监理队伍, 真正担当起全过程监理。首先是合理配备人员专业结构, 土地整治专业特点决定了监理的服务面广, 涉及工程类别多, 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建筑和交通等等, 在人才结构上要根据实际需要配备水利、建筑、交通监理工程师。其次是人员素质培训, 如经常组织项目管理知识培训、专题性培训等, 从业人员也要及时、主动地掌握土地整治相关政策理论和法律法规, 为项目承担单位提供高质量的监理服务。

3.4 加强监理市场监管

监理制度是代替社会或政府实施监督的一种方式转移, 是将政府对业主和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转移到市场机制中。建立完善、系统化的土地整治行业监理市场管理机制, 逐步形成以行业规范代替行政责任的管理体制是监理市场发展的最终目标。一是规范监理的招投标制度, 平衡行业供求关系, 消除恶性竞争的市场混乱局面, 力求招标公平、公正、透明化。二是加强监理市场动态管理, 常态化地对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的执业信息和市场行为进行跟踪和监管, 严格执行监理单位准入和退出制度, 建立完善的信用标准和制度, 对违法监理企业采取清出制度, 实现优胜劣汰, 净化监理市场。加强企业资质管理, 将违法违规行为列为监理企业资质审查和年检的重要内容, 规范和制约企业行为。三是实行监理工程师登记、培训制度。凡是持有建筑、交通、水利等相关行业监理工程师资格证的人员, 必须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备案, 并经土地整治业务培训合格后才能从事土地整治监理工作;四是建立和完善诚信体系, 为建设单位提供一个评价和选择监理单位的服务平台, 同时也极大促进监理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五是监管部门应强化竣工备案制, 对于工程监理应招标而不招标、有挂靠和转包的工程, 一经查实, 不予验收备案。

3.5 提高监理地位、维护监理独立性

工程监理的独立性表明监理企业是从社会监督者的角度出发为项目承担单位进行项目建设管理活动, 监理独立性缺失的根源在于监理人权利和责任的失衡, 项目承担单位的不规范行为阻碍了监理人工作的独立性。因此, 首先要从制度层面理顺监理人权利和责任的关系, 保证监理人能够正当行使权利。监理单位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实施监理活动, 项目承担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依照合同约定接受监理单位监督和管理土地整治项目, 同时, 监理单位也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再者, 政府部门要健全监理约束考核机制, 以相关法律为依据, 实现监理人工作规范化, 对于监理人信誉档案和等级评分, 严格监理人的准入和淘汰机制, 杜绝越级监理甚至无证监理的现象。最后, 还应加强监理工程师技术能力的培养,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才能获得项目承担单位的信任和认可, 完全地将监理工作职责交由监理人, 监理工作的独立性才能得到保证。

4 结语

工程监理制的推行对土地整治项目的工程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在项目工程质量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由于土地整治监理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跟其他行业的工程监理相比, 还存在较大差距。土地整治监理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是要加强法制建设, 监理走法制化道路;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向全方位、全过程发展;三是适应市场需求, 优化工程监理企业结构;四是加强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五是与国际惯例接轨, 实现监理国际化。只有在政府、行业和企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 加强土地整治监理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 提高监理水平, 深化对监理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监理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地位, 摆脱监理行业存在的困境, 土地整治监理行业才能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唐新民.监理行业面临的困境及改革发展探讨[J].建筑经济, 2012 (10) .

土地整治项目 第8篇

土地整治工作初期, 土地整治项目资金多为国家投资项目。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往往在立项环节比较下功夫, 项目立项后, 对项目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虽然, 近年来国家、地方出台了不少的相关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实施办法, 但是随着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项目施工单位会钻一些项目立项的漏洞, 项目设计常常出现变更情况, 对资金管理也存在影响。主要表现为:招投标阶段, 投标书内容空洞, 投标事项不具体;土地整治项目施工阶段缺乏规范的土地整治专用的项目工程施工合同, 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各阶段应签署正规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勘界测图、土地重估与登记、拆迁补偿等合同;由于项目施工单位对项目工程管理、工程建设标准、项目预决算等方面及不定性因素缺少预判, 项目施工进度有时无法按照实施计划进行, 缺少项目变更约束机制, 导致项目工程, 项目预算、项目实施进度频繁变更;财务管理规范不明晰, 对不可预见费、项目核算会计制度界定不明确, 资金审批程序及专业审计报告不规范等, 常常出现:个别地方以拨代支, 专账核算不到位, 实行县乡两套账核算等现象。

为更有效的管理土地整治项目资金, 更加规范地为土地整治项目服务,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 谈一谈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的对策。

1 健全管理制度, 细化资金管理

规范的制度始终是监督和管理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的法律保障。土地整治项目资金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资金使用的规范与安全。现行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是总纲, 对于具体的问题和环节还需要精细化制定一些实施细则, 对同一类问题, 应有统一的解决方案, 逐步完善项目招投标法律法规、项目规划审批规程、项目变更约束机制、规范项目合同、项目资金使用规范、项目决算规程、项目验收等级标准等, 逐级负责、科学管理、有序推进, 实现项目资金管理精细化要求。

2 进一步完善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会计核算体系

进一步完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会计核算体系, 适时制定项目资金会计专帐核算细则, 明确专账核算的基本要求, 规定核算的基本原则, 规范会计科目的设置, 结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的性质、特点和资金运行的需要设定, 建立专业合理的会计核算内容体系和符合项目资金管理要求的报表体系。实现对项目资金的全员、全面、全程管理, 国土、财政、乡镇府、纪检、监察、审计对相关费用的使用建立项目工程资金使用联合审批流转机制, 公开项目使用内容及进度。

3 提高资金管理专业化水平, 加强内部监督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强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实行国土资源部、财政部门双渠道监督管理。随着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数量和规模的增多, 项目建设资金数额巨大, 专业化、科学化的审计监督显得尤为重要。项目资金的拨付程序、内容、进度均应列入国土、财政、审计部门联系性、日常性监督检查工作, 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成为既熟悉资金管理财务制度与规定, 又熟悉土地整治项目规划、预算编制、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工程管理的基本要求的复合型专业人员, 相关土地整治项目规划专业人员也应通过全面学习, 了解项目资金收支管理及会计核算办法, 财务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要相互学习, 了解、熟悉彼此的业务, 提高项目资金管理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将项目资金的内部审计作为重点日常性审计工作, 通过互检、内部审计的形式, 确保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规范有序运行;要建立项目验收由省级国土、财政部门委托审计制度;引进外部审计机制, 所有的项目竣工验收时必须要有项目竣工结算的外部审计单位做出客观、科学的结论;在项目实施中的资金监督管理中, 发现问题必须及时纠正, 提倡民心工程, 将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进度、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施工情况, 向社会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

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是一项专业性的资金管理制度, 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会遇到一些问题与难题, 在项目日常审计中, 也会出现一些资金管理的问题, 需要财务部门加强重视, 以制度为保障, 以科学、专业的规划为目标, 科学严谨地管理好每一分钱, 让土地整治工作成果在农村落地生花, 让这项民心工程惠及更多的农村, 建设一个秀美的新农村。

摘要: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规范化管理是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前提保证。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实证研究等方法, 针对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的管理现状, 提出一些探索性的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方式, 希望对土地整治项目整体运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土地整治,资金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陈秀英.农村土地整理资金管理问题自议[J].厦门科技, 2010 (5) :44-47.

[2]徐瑞华.关于创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方式的探讨[J].会计师, 2010 (01) :26-27

[3]宗建岳,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土地, 2009 (5) :60-61.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探讨 第9篇

一、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内涵与现状

我国的《土地管理法》对土地整治的定义是:政府相关土地管理部门, 按照政策规定, 采用行政、法律、工程、技术等措施, 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以及未利用的土地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治理, 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毁损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 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从以上定义, 我们可以看出, 土地整治是一种改变土地不利生态环境条件的综合措施, 是强化集约用地、盘存量土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成为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配置的重大战略。

总体来说, 当前我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多级土地管理部门, 形成了合理完备的制度与管理体系, 从而保证相关政策的实施和预期目标的实现。长期以来我国各部门坚持“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基本原则, 以及以土地的整理和复垦为重点, 坚持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 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 极大地改进了我国土地的利用模式, 提高了利用效率, 促进了经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当前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是一项区域性的地方土地整治活动, 它涉及的地域面大, 人口众多, 不仅关系到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方式, 而且对于区域内自然生态的好坏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产生不可预见的损失甚至灾难。因此, 对于当前土地整治项目建设与发展现状的反思和评估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根据本人的土地管理工作经验, 当前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土地规划设计工作有待加强

当前, 我国土地规划设计主要是村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水利、林业、农业等各项活动。他们虽然在各自的管理权限范围内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然而各个规划活动之间的统筹、衔接、协调不够, 呈现出各自为战, 政出己见的局面, 这成为制约土地整理的重要因素。

(二) 土地整治行业规范不够完善

土地整治工作业的较快较好发展是近几年的事情, 与建筑、水利等行业相比, 其相关政策、标准及规范还不够完善。具体工作出现的问题往往缺乏解决的标准和依据, 参照其它行业政策、标准又不完全符合实际, 这给从事该项工作的有关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和压力。

(三) 工程实施管理有待提高

当前的土地整治工程主要包括灌溉工程、土地平整工程、排涝工程、防洪工程、泵站工程、渍害田改造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土地培育工程等等。因此, 土地工程实施管理是一项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农机、交通、环保等诸多项目的综合性建设活动。

然而, 目前该领域内施工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总体上呈现出技术落后、观念陈旧, 尤其是工作的责任心不强, 缺乏创新与变革意识, 从而导致施工中的综合管理能力无法跟上我国当前土地整治事业快发发展的步伐, 无法发挥多种工种之间的协调能力和优势效果。

(四) 土地整治监理监管不到位

目前, 从事土地整治监理监管和管理效果评估的工作人员不仅数量有限, 而且技术与硬件设备都跟不上, 加之很多土地的商业化运作, 一方面导致项目总监理不到场、代表不到位、监理工程师专业不强、管理人员业务不熟悉等, 而且导致一系列腐败现象的产生, 既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工程质量和监管力度, 尤其是造成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甚至破坏严重等等。

(五) 工程的验收不及时, 检验标准不完善

土地整治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大致来说主要分为工程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部分, 中间验收包括单位工程验收、分部的工程验收、单项工程验收。由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工期过长、变更较多甚至施工单位故意隐瞒事实等原因, 导致管理单位验收工作的滞后以及验收不力等现象, 使很多不合格的项目逃脱整治。

三、当前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有效应对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当前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制度性、体制性不完善的原因, 同时也有具体管理活动、管理观念上疏忽与滞后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 统筹规划建立对设计单位的考核体系

统筹规划建立对设计单位的考核体系具体来说也就是一方面要把握好规划立项关, 坚持统筹规划, 解决村镇建设布局难题;另一方面要把握好方案设计关, 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 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补充完善, 反复修改, 力求做到科学合理, 效益明显。最后, 还要建立对设计单位严格的考核制度, 既 (下转第187页) (上接第183页) 要大胆引进企业化的运作管理模式, 同时也要提升优秀设计人才、土地管理人才的地位, 对工作业绩突出的通知给予各种奖励, 从而在土地管理单位内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这是做好当前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关键所在。

(二) 搞好工程实施管理制度建设, 塑造优质精品工程项目

正如上文所说, 土地整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项目, 它既涉及到施工单位、业主方、设计单位, 同时也涉及到政府的招标管理单位、监理单位、农村集体组织等诸多部门。要想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完善健全的工程实施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 当前我国政府相关的土地管理部门可以采用三种制度形式, 即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项目招标制、项目建设监理制、工程管护责任制等措施, 从而达到“有人管、有钱管、管得住”的目的, 塑造优质精品工程项目。

(三) 强化群众管理的地位和重要性, 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要突显群众在工程监管中的重要性, 比如在一些地方性的特殊项目中, 可以让群众自己推荐一些责任心强、德高望重、乐于助人的人担任项目施工监督员, 在经过一定的培训之后, 进入工地实现管理, 从而消除群众对于土地运用工程质量的疑虑, 而且还能对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除此之外, 还可以强化管理工程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监管单位以各种相关规范为依据, 牢牢掌握监理控制权等等, 从而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

除了以上三项措施之外, 政府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相关管理部门还要建立统一而严格的验收标准, 加强工程验收管理, 完善验收手段和方式, 使竣工验收制度化和规范化, 及时展开工程中间验收等等, 提供土地整治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潘书才.论当前建设工程监理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建设管理, 2008, (12) .

[2]鹿心社.论中国土地整理的总体方略[J].农业工程学报, 2002, (1) .

[3]王国丽.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前期工作的对策研究[J].国土资源, 2010, (3) .

[4]赵建宁.我国土地整治公众参与现状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4) .

土地整治项目 第10篇

项目区位置:项目区土地集中连片, 总面积2388.4368ha, 位置为大地直角坐标系X5207751.882~X5207301.373, Y44458512.524~Y 44460180.890。项目区的总面积2388.4368ha, 基本农田2013.8081ha, 其中水田724.1954ha, 旱田1289.6127ha;建设规模2235.7631ha, 项目实施后, 基本农田面积达到2019.7815ha, 其中水田867.0605ha, 旱田1152.721ha;新增耕地5.9734ha, 新增耕地比例0.25%。

2设计方案

本项工程主要由土地平整、喷灌工程和田间道路设计构成。本次主要介绍喷灌工程设计。

3喷灌工程设计

3.1灌溉制度

3.1.1灌水定额计算。 (1) 设计净灌水定额m净。

式中:

m净——设计净灌水定额, mm;γ——计划湿润层土壤干容重, g/cm3, 为1.35g/cm3;h——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 cm, 取40cm;β1——适宜土壤含水率上限 (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比) , %, 取田间持水率θ田=23%的90%;β2——适宜土壤含水率下限 (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比) , %, 取田间持水率θ田=23%的65%;η——灌溉水利用系数, 为0.88。经计算得:m净=29.9mm=19.9m3/亩。 (2) 设计毛灌水定额m毛。毛灌水定额为:

3.1.2设计灌水周期T

式中:

T——设计灌水周期, d;Ia——设计耗水强度, mm/d, 取4.5mm/d。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经计算得:T=29.9/4.5=7d。

3.2工作参数

3.2.1一个工作位置的灌水时间。按下式计算一个工作位置的灌水时间t:

式中:

t——一个工作位置的灌水时间, h;m——设计净灌水定额, mm, 29.9mm;a———喷头布置间距, m, 18m;b——支管布置间距, m, 18m;qp——喷头设计流量, m3/h, 3.1m3/h;ηP——田间喷洒水利用系数, 取0.88。经计算得:t=3.54h, 一个工作位置的灌水时间t取3.5h。

3.2.2一天工作位置数。按下式计算一天工作位置数nd:

式中:

nd——一天工作位置数;td——设计日灌水时间, h, 取14h;t——一个工作位置的灌水时间, h, 3.5h。

经计算得:nd=4个。

3.3管道系统设计和流量计算

喷灌系统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Q——喷灌系统设计流量, m3/h;qp——设计工作压力下的喷头流量, m3/h, 3.1m3/h;np——同时工作的喷头数目, 个, 11×2=22个;ηG——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 取0.98。经计算:Q=68.2m3/h。项目区机井出水量为80m3/h, 满足要求。

3.4管道水力计算

位于典型区南侧的灌溉区域为最不利灌溉区域, 对其进行水力计算。

3.4.1竖管水力计算

竖管为镀锌钢管, 高度1.5m, 竖管的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算, 竖管的沿程水头损失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h竖——竖管水头损失, m;hf——竖管沿程水头损失, m;hj——竖管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算, m;f——摩阻系数, 钢管取6.25×105;L——管道长度, m, 1.5m;Q——流量, m3/h, 3.1m3/h;d——管道内径, mm, 25.5mm;m——流量指数, 1.9;b——管径指数, 5.1。经计算得竖管水头损失:h竖=0.59m。

3.4.2支管水力计算

支管为等距多孔管, 进口流量为支管上的各喷头流量之和, 按下式计算支管沿程水头损失:

式中:

h——多喷头支管水头损失, m;F——多孔系数;hf——无旁孔出流时的沿程水头损失, m;hj——支管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算, m;f——摩阻系数, 涂塑软管取0.505;L——管道长度, m, 198m;Q——流量, L/h, 3.1×11×1000=34100L/h;d——管道内径, mm, 90mm;m——流量指数, 1.75;b——管径指数, 4.75;N——喷头数量, 个, 11个;X——多孔管首孔位置系数, 即支管入口至第一个喷头的距离与喷头间距之比, 为0.5。经计算得支管水头损失:h支=1.71m。

3.4.3分干管水力计算

分干管的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算, 分干管的水头损失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h干——分干管水头损失, m;hf——分干管沿程水头损失, m;hj——分干管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算, m;f——摩阻系数, PE管取0.505;L——管道长度, m, 300m;Q——流量, L/h, 34100L/h;d——管道内径, mm, 90mm;m——流量指数, 1.75;b——管径指数, 4.75。经计算得:h干=2.6m。

3.4.4干管水力计算

干管的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算, 干管的水头损失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h干——干管水头损失, m;hf——干管沿程水头损失, m;hj——干管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算, m;f——摩阻系数, PE管取0.505;L——管道长度, m, 650m;Q——流量, L/h, 68200L/h;d——管道内径, mm, 110mm;m——流量指数, 1.75;b——管径指数, 4.75。经计算得:h干=20.9m。

3.4.5泵管水力计算

机井水泵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算, 机井水泵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h泵管——机井水泵管道的水头损失, m;hf——机井水泵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 m;hj——机井水泵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 m;f——摩阻系数, 钢管, 取6.25×105;Q——流量, L/h, 为68.2m3/h;d——管道内径, mm, 为110mm;L——管长, m, 为20。

经计算得:h泵管=1.63m。

4结论

土地整治项目 第11篇

关键词:通榆县;土地整治;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9.066

1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土地整治范围偏窄,以土地整理为主

通榆县已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以土地整理为主,主要目标是补充耕地,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尚未普遍展开。由于通榆县地质条件复杂,已实施的土地开发项目规模普遍不大,所补充的耕地多为旱地,且水源问题难以解决,耕地质量不高。

1.2 土地整治内容不全面,项目建设标准低

以往开展的土地整治项目以补充耕地为主,农用地整治仍然主要以田块平整、水利配套、完善道路为主,很少涉及土地权属的调整,整治后的破碎化程度仍然较高,达不到一定的集中连片规模,无法满足规模化经营的要求。目前,土地整治已由增加耕地总体数量为主,向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综合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转变。由于全县土地整治方法为单一的沙压碱工程(客土回填),限制了没有土源地区进行土地的整治。

1.3 设计项目存在缺陷,未得到及时调整

对设计方案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设计缺陷导致道路整治不能满足道路施工规范和实际要求;土地平整过程中,表土剥离后,未对其进行压实处理,导致保水性能变差,土地地力降低;在变更方案未批准前不能开展下一步的工程施工,导致工程停工。

1.4 土地整治公众参与程度有待提高

由于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农民的宣传不够到位,很多农民对土地整治工作不够理解,有的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农民群众的不理解会使一些人在土地整治工作结束后对自己的土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改造,有的甚至破坏他们认为没用的设施,使得土地整治工作的成果化为泡影。缺少农民参与直接影响该阶段的工作效率,因当地的农民对地形、地块具体情况、水资源状况等一些情况最为熟悉,仅依靠相关技术人员到实地进行勘测和分析,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同时消耗了大量的资金。

1.5 土地整治资金运行体制不完善

目前开展的土地整治工作是由国土、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等各个职能部门分头操作,致使各项支农资金不能有效整合,资金的综合效益没有充分得到发挥。同时缺乏标准统一、措施配套的整治平台使土地整治工作进展缓慢。通榆县的土地整治基本上仍然停留在“政府无偿投入、农民无偿收益”的局面,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和农业的机制尚未建立。

2 建议

2.1 拓宽土地开发整治范围,转变土地开发整治形式

通榆县应在土地开发整治范围上,将单纯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田、水、路、林、村进行全面综合整治,将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综合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转变;在整治目标上,应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建设性保护耕地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在整治手段上,应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工程、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转变,使土地整治管理模式有了显著改变,综合效益有了质的飞跃。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推进建设用地整治;以提高绿色生态环境为核心,加快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整体推进改善生态环境;以土地集约利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推进村镇建设用地整治;以通榆县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为依据,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

2.2 丰富土地整治内容

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田工程标准,确保项目实施后基本农田实现“四化”,即机耕路网络化、排灌渠硬底化、主干道林网化、农田方格化,耕地质量不断提高。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重点加强田间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田抗旱排涝能力。推进土地平整工程,耕地面积集中连片,改善农业机械化作业条件。优化田间道、生产路系统,提高道路的荷载标准和通达度。推进防护林网工程建设,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加强耕地地力培肥工程,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积极倡导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2.3 完善土地整治权属管理制度

土地整治是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平台,同时也是一项涉及民生的工程权属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完成各项工程措施,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和原有的土地权属的基础上,进行现状踏查、地籍调查、权属变更调整、土地登记等工作,稳定农民集体承包经营权。权属管理是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土地权利人的切身利益。权属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权属调整,做好土地整治工作中的权属调整工作,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着力点。

2.4 加强土地整治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度

土地整治项目 第12篇

一、土地整治绩效评价试点工作

1. 土地整治绩效评价。

传统的土地整治主要是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 改变土地的生态环境, 以建立新的有利于人类生产活动的生态系统平衡,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使土地资源能永续利用。随着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深入, 土地整治内容从传统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扩展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两方面, 实质就是土地综合整治——以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 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

土地整治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 对年度内已竣工验收土地整治项目所取得的建设成效、组织管理效率和公共效益, 作出公正、客观的综合判断。土地整治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和完善已形成的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 为形成绩效评价制度和考核体系、指定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提供依据。

目前国内相关学者已经对土地整治绩效评价开展了研究, 展炜等利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 建立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体系, 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整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而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对较弱。陈超、吴莹等对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

2. 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试点工作。

全国土地整治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浙江大学作为全国土地整治绩效评价课题研究承办单位介绍了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阐述了试点评价工作的范围、目的、原则、组织形式、工作程序、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与会代表围绕绩效评价工作定位、评价对象、评价主体及评价指标体系等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完善意见和建议。选取浙江、湖南、宁夏、山西、黑龙江五省 (自治区) 为试点, 开展土地整治绩效评价试点工作。

土地整治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和完善已形成的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 为形成绩效评价制度和考核体系、指定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提供依据。通过试点评价工作, 对试点地区土地整治建设成效进行汇总分析, 以更好地总结经验, 扩大宣传, 改进管理工作。

试点省 (自治区) 按照《试点阶段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手册》的要求, 对本地土地整治成效进行分析、绩效进行考评, 形成本省 (自治区) 的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汇总成效、提供典型、分析考评结果, 找出问题, 并结合本地实际和重大工程、万村整治示范工程等提出修改意见。

目前, 各试点的绩效评价工作基本完成并报送国土资源部, 以后将力争确定一套适用性强的指标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二、黑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概况

2000-2009年, 黑龙江省经批准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共373个 (表1) , 其中国家级项目205个, 占55%;省级项目168个, 占45%。土地整理项目272个, 复垦项目87个, 开发项目11个, 开发复垦项目1个, 后期转入地质环境治理复垦项目1个, 其他项目1个。全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预算总额601391万元。2000-2004年投资规模较小, 2005-2009年投资规模较大 (图1) 。2000-2009年全省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规模达37.5055万公顷, 新增耕地6.79万公顷。其中, 重大工程项目共投资134972.65万元, 建设规模总计72237.46公顷。从总规模和新增耕地面积来看, 农垦系统、哈尔滨市、大庆市、绥化市占前四位。截至2008年底, 黑龙江省土地整治累计增加粮食产量3798万公斤, 增加农民收入6516万元, 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千亿斤粮产工程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

三、绩效评价试点项目特征分析

1. 类型特征。

按照试点项目性质, 将所选取的20个试点项目可分为三类: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一般土地整理项目和土地复垦项目 (表2) 。在20个试点项目中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有9个, 总规模16063.27公顷, 总投资18466.88万元。一般土地整理项目10个, 总规模12695.6公顷, 总投资14617.51万元。土地复垦项目1个, 总规模985.0公顷, 总投资4180万元。三种类型的土地整理试点项目在建设规模及投资总额方面的对比度见图2与图3。

从试点项目不同类型建设规模上看, 基本农田比例最大为54%, 占20个试点项目建设规模总体的54%, 一般整理项目建设规模为43%, 比例较大, 复垦项目建设规模为3%, 比例最小。从试点项目不同类型投资比例看, 基本农田投资额为50%, 一般土地整理项目投资额占39%, 复垦项目投资额占11%。复垦项目建设面积占20个试点项目总面积的3%, 而投资额占比为11%, 反映出复垦项目的难度。

综合建设规模及投资额分析, 表明了20个试点项目建设是以基本农田和一般土地整理项目为主, 充分反映出国家和省政府对农民“吃饭田”、“保命田”的重视程度。

2. 空间分布与农业土地特征。

根据地形地貌特征、气候状况及耕地情况黑龙江省农业土地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为三江平原, 土壤肥沃, 盛产小麦、大豆、水稻等, 粮食商品率占50%以上。黑龙江农垦区均分布于此, 如黑龙江农垦洪河农场土地整理项目、农垦二道河农场土地整理项目、农垦宝山农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等分布于三江平原, 具有建设规模大、新增耕地面积多、高效益的特点。中部为丘陵地区, 是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与张广才岭、小兴安岭的过渡地带, 海拔稍高、地形有一定起伏, 土壤较肥沃, 但由于丘陵绵延, 对农业耕作有一定的影响。如嘉荫县乌拉嘎镇土地复垦项目, 延寿县加信镇、玉河乡土地整理项目等分布在中部丘陵地带。西部为松嫩平原, 地域平坦宽阔, 降水偏少, 半干旱气候, 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如大庆市红岗区杏树岗镇土地整理项目处在地波状起伏的低平原, 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 盐碱地多。

综上分析, 黑龙江省土地整治绩效评价工作选取的20个试点项目分布于不同的地貌区, 农业用地特征各异, 因此试点项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

3. 试点项目地市覆盖率。

本次土地整治绩效评价选取的20个试点项目分布广泛, 涉及到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鸡西、伊春、鹤岗、黑河和绥化9个地市, 占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69.23%。绥化试点项目最多, 为5个。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各2个, 大庆、鸡西、伊春、鹤岗、黑河各1个。绥化管辖县市较多, 辖区内为典型的丘陵地形, 且总体经济水平较低, 因此选取试点项目较多。其余8个地市试点项目数量相差不大, 反映出试点项目选取的普遍性。

4. 地方特色。

(1) 垦区特色。黑龙江垦区分布在全省11个地市的56个县, 土地总面积5.62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土地的11.9%, 其中耕地面积226.9万公顷。垦区为我国规模最大、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 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牛奶及乳制品加工基地。绩效评价试点项目分布在黑龙江垦区的有4个, 且为国家级, 它们分别是:农垦共青农场二十四队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 (农垦宝泉岭分局) 、黑龙江省农垦宝山农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 (农垦红兴隆分局) 、黑龙江省农垦洪河农场土地整理项目和农垦二道河农场土地整理项目 (农垦建三江分局) 。垦区试点项目总规模为7117.21公顷, 占试点项目总数的23.93%, 预算总额8267万元, 为总数的22.18%。垦区4个土地整理项目在规模、预算总额两个方面的比例均为试点项目总数的1/5强, 整体看垦区土地整治项目规模大, 投资比重高。 (2) 贫困县特色。黑龙江省土地整治绩效评价20个试点项目中有5个项目分布于贫困县, 延寿2个, 泰来、桦川和明水各1个。项目区内配套基础设施薄弱, 现有的水利、林网和交通设施不完善, 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 经济效益不明显。土地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利用, 还没形成结构合理、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贫困县试点项目体现了全省农业生产的薄弱环节, 代表了经济水平低、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的贫困县特征。贫困县试点项目总规模为6241.51公顷, 为试点项目总数的20.98%。预算总额6672万元, 为总数的17.87%。由此可见国家关注贫困县的发展。

四、结论

当前土地整治绩效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期, 虽已形成评价指标体系但还不完善, 需要通过试点项目进一步研究。对试点项目土地整治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和完善已形成的绩效评价指标, 为形成绩效评价制度、科学管理、规范操作提供依据, 为土地整治绩效评价工作的推广奠定基础。黑龙江省土地整治绩效评价选取的20个试点项目, 类型齐全, 包含了基本农田项目、一般土地整理项目、土地复垦项目。空间分布合理, 东中西部都有分布, 农业用地代表性强, 平地和坡度等皆有。地市覆盖率高, 此外试点项目还反映了黑龙江省的垦区和贫困县特色。总体看, 试点项目的选取科学合理、代表性强。

摘要:目前正在开展土地整治绩效评价工作, 黑龙江省是全国五个试点省之一。黑龙江省的土地整治绩效评价试点工作顺利完成, 从试点项目看具有四大特征:一是试点项目类型齐全, 包含了基本农田、一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二是空间分布合理, 农业用地代表性强, 东部三江平原、中部丘陵地带、西部松嫩平原都有项目;三是地市覆盖率高, 全省13个地市中有9个地市有试点项目;四是体现了地方特色, 试点项目在黑龙江省的垦区和贫困县有分布。总体看, 试点项目具有代表性、科学性, 能够全面反映黑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特征, 有利于土地整治绩效评价工作在全省顺利开展。

关键词:土地整治,绩效评价,试点项目,黑龙江

参考文献

[1].吴次芳主编.土地利用规划[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0

[2].展炜, 何立恒, 金晓斌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33)

[3].陈超.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6

上一篇:模拟经营竞赛下一篇:新形势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