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协调教学范文

2024-08-17

课程协调教学范文(精选12篇)

课程协调教学 第1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物理化学,课程协调教学

化学教学具有复杂性特点, 特别是不同的教学在针对不同学生的时候教学模式具有差异性特点。合理配置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课程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整合教学资源在基础教材课程体系上不断的进行课程教学完善, 构建双方之间的联系纽带。将两者之间存在的重复点转换为关联教学。

1 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课程协调内容

1.1 整合教学知识点

根据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之间的关系, 对教学知识点进行整合。结合教学的实际状况内在的重复知识点要优化。特别是在物理化学中知识点的应用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回顾。整合之后的知识点能够体现教学大纲的重点, 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进行课程设计。能够使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都具有可操作性, 这样能够避免学生单调的接受化学知识, 更好的引导学生开展化学学习。

1.2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要增加学生的创新实践环节, 在教学中要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换课程教学功能, 由知识的单一讲解转变为教学引导。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主要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 优化教学方式, 更多的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使学生能够在独立的环境中开展化学问题的思考。例如在无机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平衡教学知识点构造, 针对化学计算方法进行总结, 比较不同的教学模式。能够在整体上确认化学基本情况。物理化学要结合课程主要内容, 重点讲解基础知识。理论性较强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的知识点异同比较, 总结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不同的条件下开展化学计算, 另一方面在整合教学内容的时候优化课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 增加教学实践功能, 设计合理的综合实验。学生通过实验教学将会提升科研能力, 是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重要体现。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未来化学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1.3 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

整合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之后, 教师要根据教学主要内容适当性的增加两门课程的专业知识点, 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样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开展化学学习。扩充的知识点并不需要系统的进行讲解, 可以简单地进行说明。增加学科教学的前沿性, 为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的推动力。要对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了解, 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实际问题。在无机化学中对于污染的处理与物理化学中有着明确的区别, 物理化学主要讲解的是相关概念, 为学生介绍临界流体, 无机化学讲解萃取技术以及降低污染的措施。在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学习中都需要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协调, 使学生能够明确教学的主要内容, 针对教学的重点协调双方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潜在的矛盾, 使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既能够相互促进同样能够差异存在。

2 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课程协调教学方法

2.1 重点教学

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课程协调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资源的优化整合。不能够简单的对知识点进行划分, 要掌握一定的方式进行讲解。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教学内容上会出现重复, 并且限于学生知识水平, 需要使学生能够明确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的主要问题。注重教学主要内容, 将部分内容在特定条件下系统的带入到教学主体中。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在限定条件下研究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 重点传授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基本知识, 为学生开展化学研究奠定基础, 同时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应用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

2.2 统筹教学

无机化学主要研究的是无机化合物, 是化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 与有机化合物相对。物理化学是在物理学科与化学学科基础之间发展起来的将化学现象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物理理论进行实验, 构建化学体系, 总结归纳化学的基本发展规律。是化学科学重要理论基础。物理化学能够反映化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在无机化学中需要解决氧化还原反应, 但是在物理化学中将要描述电化学的知识体系。两者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能够解决化学的基本问题。对于两者理论知识要进行合理的分配, 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规划。

3 结束语

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 教学模式简单, 并不适合新时期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无极化学与物理化学课程协调教学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根据教学的主要内容结合实际情况, 对于知识点进行有机配合, 实现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教学相连接。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构建统一协调的课程。协调教学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使学生能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深入性理解, 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扩展科学思维。

参考文献

[1]王小兵, 卢文贯, 任健敏.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课程整合与优化初步探讨——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J].大学化学, 2014, 4, 28.

[2]张海永, 许德平, 张庆武.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课程的协调教学[J].化学教育, 2015, 6, 18.

课程协调教学 第2篇

教育实践课程是师范生锻炼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职前教师丰富实践经验的重要途径。10月8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要求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完善教育实践课程管理,确保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和质量并在具体的课程设上规定,无论是幼儿园、小学还是中学,无论是专科还是木科,教育实践环节(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课时要达到18周。但是反观当前,“教育实践课程一般仅为8到10周,仅占全部课时总量的6%左右,课时比例严重失调”[2],这远远低于《课程标准》提出的18周的课时预期。一方面是教育部门强烈呼吁延长教育实践课的时间、提高教育实践课的质量,而另一方面则往往是教育实践课在现实流于形式。按道理说,师范生进行保质保量的教育实践,是师范院校培养教师人才必须陨璧氖导课程,也是师范生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但是,为何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呢?我们不禁会担心,《课程标准》关于延长教育实践课时的设想能z保质保量地落到实处呢?毋庸置疑,加强教育实践环节是培养合格教师的必然路径,但是应然与实然出现了矛盾,理想与现实发生了冲突,面对困境,教师教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己经迫在眉睫。教师教育政策是一个教育价值导向,而“价值分析的来源是利益分析,因为价值来自满足人的需求的客体即利益,利益是价值存在的基础,正是不同利益的存在,才产生不同的评判价值”教育实践课的实施过程也存在着一系列的利益群体,木文试图对其中关涉的利益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寻求制度设计上的突破,以促成教育实践课的有效实施。

一、利益视角中的教有实践课程问题的分析框架

以利益的视角分析问题,我们首先必须明确“利益相关者”的概念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最初来于经济学领域,美国经济学家弗里的经典定义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标过程影响的人“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公司管理时提出的一种主张,该理论认为:所有的受企业影响的利益相关者都有参与企业决策的权利;因而,企业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考虑其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目标应是集体利益或企业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根据以上的分析,教育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可以理解为教育实践课程对其产生利益影响的所有人或群体。教育实践是在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下,由师范院校安排师范生在实践单位实施的课程。所以,教育主管部、师范院校、师范生和实践单位是教育实践课设计、实施过程最密切的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进而决定了各自在教育实践课程面前所采取的态度和行为。作为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考虑到每一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通过必要的政策措施使得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得到协调与和解,从而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二、教有实践课程实施的利益之维

(一)教育主管部门的利益诉求

教育主管部代表的是国家和社会,追求的是公共利益,即所有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这是国家开设师范专业的宗旨,目的就是要培养合格的教育教学人才。因此要求保质保量地进行教育实践,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当前在中小学校中反映出的新入职的教师缺乏教育经验、教学水平总体偏低的情况,这就进一步迫使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加大教育实践力度,以保障我国教师的.基木水平。

(二)师范生的利益诉求

面对激烈的就业压力,谋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可能是学生更为关切的利益,因此考研或者尽可能多地参加招聘活动对他们来说则显得更有吸引力。尤其是教育实践课往往集中安排在第七学期,此时正是考研复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就业招聘会集中的时期,学生要同时担负着教育实践课、考研、就业等多方面的任务,权衡之下,学生更多地会选择应付教育实践课,将更多的时闽和精力用在考研复习和求职之中。

(三)实践单位的利益诉求

教育实践课不仅要安排学生到中小学课堂中见习观摩,更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走上讲台进行教学的实习。由于师范生教学经验和能力的欠缺,他们常常会出现讲解不到位、甚至讲解错误的情况,这无疑会使实践单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受到负面影响。特e是一些重点学校的毕业班,对考试学科师范实习生更是谨愤对待,担心影响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升学率。为了学校身发展的利益,很多实践单位学校便会排斥安排师范生入校进行实践,即便安排,也很难会保证实践课程所要求的课时。另外,接收师范生进行教育实践,无形中会加大学校辅导教师的工作量,这也是实践单位学校选择扪斥的原因之一。

(四)师范院校的利益诉求

对师范院校来说,他们徘徊在私欲和公益之间。一方面,他们要求代表和实现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有关规定,理所应当地维护师范教育、教师教育的科学化、正规化,阂环矫妫他们也很看重木校学生升学、就业的情况,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校0身的声誉和自身的发肢。不难看出,师范院校处于左右为难的夹缝之中,是否真正保质保量地实施教育实践课程,对于他们来说着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三、教有实践课程实施中的利益凼境

与经济领域一样,教育政策的利益分析同样是从利益的视角叫答“利益如何分配、分配给谁等问题,根据各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我们可以从公益――私益的向度对以上四个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归类,教育主管部门属于公益群体,师范生和实践单位属于私益群体,而师范院校则属于复合利益群体。他们相互之间甚至木身在面对教育实践课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进行着激烈的利益权衡,从而陷入困境。

(一)教育实践课程实施中私益与公益的冲突

教育部门要求保质保量地实施教育实践课,木意

是提升每个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提升整体的教育质量。但由于我国现阶段就业压力甚大,对每个学生来说,更看重的是尽早地抢占有限的工作岗位,而保质保量的进行教育实践,往往会耽误求职的机会;面对学校自身的生存压力,对于实践单位学校来说,更看重的是木校的升学率,而过多地为教育实践课提供场所,则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一方面是国家公益,一方面是个体私益,两者孰轻孰重难以评判。而实际当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保证以及受到市场运行机制的影响,更为实惠的私益群体了上风,教育实践课只得流于形式。

(二)教育实践课程实施中私益与私益的博弈

从长远利益的角度来看,教育实践课按质按量的实施是为师范生和实践单位学校都能够接受的。对于师范生来说,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有助于谋得更好的职位,有助于今后更顺利地从事教育工作;对于实践单位学校来说,为师范生提供实践平台,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有益于学校在招聘教师时,面对水平更高的可待选择群体。但是两者都涉及到同级竞争,处于理性的选择,也就有了各自的利益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我若此刻认真进行教育实践,而别人却奋斗在考研或者竞聘的关键期,那么无形当中,我便把稍纵即逝的机会让给了别人;但我若此刻放弃教育实践,那么至少我还是有机会去竞争深造或者就业的机会。因此,学生在与他人的升学和就业的竞争中往往会消极地对待教育实践。对于实践单位学校亦如此,在与其他学校升学率的比拼中往往也会尽可能地排斥师范生的教育实践。

(三)教育实践课程实施中复合利益群休的自我权衡

师范院校作为教育实践课实施中联系两端的利益复合体,既要考虑国家的公益,也要考虑到个体的私益,因此师范院校往往处于暧昧的观望与摇摆之中。表面上师范院校积极响应教育主管部的规炬,要求学生认真落实教育实践、努力联系和安排实践单位,但实际上,面对学生和实践单位的抱怨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特e是木校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状况直接与学校的声誉相关,而即便是严格规范教育实践也未必能换来实习学生和实践单位的一丝赞许。于是各师范院校更是为学生复习考研、竞聘工作大开绿灯,教育实践课也自然而然地形同虚设。

四、教有实践课程实施中利益协调的制度创新

教育实践课程实施中表现出的种种利益困境,症结在于利益主体和利益需求多元化的格局下,没有能够形成多元利益的协调。结果教育实践课程的命运则是:上面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其宣传得轰轰烈烈,下面的师范生和实践单位将其排斥得结结实实,而中问的师范院校则在两级徘徊中犹犹豫豫。因此,而对不同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争斗,教育政策不能以“规矩”或“禁令”的方式一刀切,而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改变利益争夺的结构,实现教育利益关系格局的调整;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促成多元利益主体的相互信任与和解。

(一)多方协商优化教育实践环节的课程结构

教育实践课程流于形式的一个原因是课程木身存

在着结构性问题,括见习课程与实习课程的比例如何、实践课程安排在哪一学期、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如何协调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仅关系到教育和课程0身逻辑的科学性,也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密切关联。因此新的课程政策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优化课程结构。比如,适当地提前开设实践课程,或者像有些学者提出的那样,“将教育实习分为三个阶段,分e设置在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让毕业生在最后一学年有充分的实践和精力准备考研或者就业;尽量避免选择实践单位学校的毕业班进行实习,可以通过见习的方式实践毕业班的教育教学活动等等。

(二)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缓和支付结构

师范教育就是要培养合格的教师,这也是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木意,从这一角度出发,就是向利益天平上的公益性一边倾斜。为了使各利益相关者愿意为落实教育实践课程这一目标服务,那么就需要在政策上对带有私益性的利益群体进行必要的补偿,以弥补他们在服务于公益性标时所支付的代价。比如,对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的师范院校、积极接收师范生进行实践的学校以及热心辅导师范生进行教育实践的一线教师进行表彰、在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对按质按量完成教育实践的师范生给予物质奖励测评加分,抑或在相应的工作招聘中帮助推荐等等。

课程协调教学 第3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 问题 内容 协调 关系

一、初中政治教学中的问题概述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问题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问题设计作为当前的系统工程,是指教师把全面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对学生学习的科学预设结合起来,精心提炼问题。在实际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有效的问题看似是自发的,其实是老师随机应变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的反应。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的把握初中政治教材,了解学生,不但要对关键问题做出计划,还要预设学生初中政治课上生成问题,把课上生成问题转化为对教学目标有关问题,以引导学生的讨论走向已拟定的方向和结构,促进学生的参与,促成头脑风暴,激活学生思维。有效的问题设计,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推进教学进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自身对业务的钻研及教学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问题和课程内容的关系

(一)初中政治教学问题设计是教学内容的核心价值体现

在传统教学中知识本位的价值目标指导下,以教材知识为目标,以灌输为主,学生只是知识的储存器。教师就应该满足学生的这种强烈愿望。也就是说教师要启动学生思维,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发现知识,即必须经过大脑思维才能得到知识。

初中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扩展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这是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它是基础学科之一,更是一门德育学科。作为基础学科,政治也像其他学科一样,也有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传授这些知识也是教师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把三维目标设计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仍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更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特点决定的。这个目标的实现不是单从教师本人对学生情感的关注与重视,关键是要靠“问题设计”本身对学生的作用来看是否注入情感性的体验,问题不只是用来解决的,更在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是否有所改变或者更加认同,进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初中政治教学问题设计是教学内容展开的基本保证

1.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内容结构设计的需要

初中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时间设计,是上课前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预先设置,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讲完这项内容再讲哪项内容,是对课堂教学的实施作了前提准备。合理关联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教学目标的高度达成。初中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大方面内容,而学生活动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再加上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其中政治教师在课前的设计环节最为重要,怎样让整个课堂更顺畅,学成更能容易接受,需要“问题设计”来进一步细化落实。

初中政治教学结构设计的内容如何落实,需要一系列问题串来组织。如何设计好问题?认为,问题来自阅读教材,深挖教材,设计来自思考,在阅读教材中独立思考或者与其他老师相互交流最有利于问题的发现,进而影响教学结构实施的效果。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是服务于教学过程实施展开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两个主要因素,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课堂效果是否良好的关键因素。课堂教学活动既不是教师的一言堂,也不是“放羊式”学生单边的活动。而问题正是师生互动的纽带,包括教师在课前预先设计的问题,还有课堂生成的问题,都有利于教学结构设计的落实。也就是说,教学结构的设计比较笼统和抽象,是否具有操作性要靠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只有通过教师在阅读教材时,有针对性的设计一节课中的的一个或多个可探究的重点问题,如何解决问题采用何种方式,以及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都要认真的思考,在这样的思考中,就形成了有先有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活动程序,使课前的教学结构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2.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互动的需要

课堂教学互动是指师生、生生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的保证。大家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互动,课堂就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这与新课程改革理念是相悖的。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在师生与生生互动中展开,如果学生没有看书没有发现问题时,老师不应该讲解;学生看书了却没有发现问题时,老师不应该讲;学生看书了发现问题却没有思考时,教师也不应该讲。此外,当教师本身没有发现问题没有认真思考时不讲,以免误人子弟。因为这几种情形都不可能有真正的互动,课堂教学互动不是自发形成的。有些教师为了达到互动,通过问题轰炸,学生成了回答问题的机器,结果是表面活跃,徒有形式,内容空洞。因此我们应该反思几个问题:这样的互动有效吗?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的回答有没有促进教师的成长?有没有新问题的产生?由此可见,课堂互动不是自发的,需要教师认真的备教材、备学生,找出学生与教材的切合点。

不管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就需要教师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教师所提问题一定要能引起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创新。同时,教师还应要求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不能只看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自圆其说即可;教师所提问题还要具有针对性,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重难点设计问题,或者要针对某层次的学生来设计问题,切不可无的放矢;教师所提问题难度应适中,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问题,高质量的问题不是高的学生一头雾水的问题,而是学生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才能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冉.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李莉莉. 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3]王红军. 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4]吴美慧. 问题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5]罗匀. 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D].广西师范大学,2007.

[6]刘凤娟.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7]陈立慧. 问题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8]徐志平.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设计”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课程协调教学 第4篇

开放型教学是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中束缚学生发展的因素, 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规律, 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新型教学实践。近年来, 我国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学生参与为主线, 而中职专业课又在此前提下, 探索以能力为本位, 以实践为主线的新途径。在外贸业务协调课程的学习中,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 以能力为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的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利用翻转课堂、项目导向、合作探究等方式, 指导学生采用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归纳总结等方法开展学习, 教师在“做中教”, 学生在“做中学, 学中做”, 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开放型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 设计微视频, 创设自主学习平台

在上课之前, 笔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并预先准备微视频, 学生在自主预习教材知识的基础上, 观看视频, 并完成一份学生任务卡, 了解本堂课应知应会的知识点。比如在《FOB术语》一课的学习中, 根据教学大纲及学生实际情况, 通过课外观看视频, 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卡, 从而对FOB术语的含义, 以及买卖双方风险、责任、费用负担的划分等知识, 有初步的认识。又如, 在《海洋运输方式》一课的教学中, 笔者在课前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大纲, 确定本课的重点知识为班轮运输的定义、特点及班轮运费的计算, 难点为班轮运费的计算。接着, 笔者按要求制作了6分钟的微视频, 供学生课前学习班轮运费的计算, 并完成笔者布置的任务。采用翻转课堂方式, 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自主进行知识的学习, 体会自我学习的乐趣, 享受成功的喜悦, 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外贸业务协调课程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且抽象, 课前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 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到学习该课程并不难,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进行《海洋运输》一课的学习中,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周末回家的交通方式来导入, 坐公交车回家类似于海洋运输中的班轮运输, 坐出租车回家类似于租船运输, 以此类推, 通过公交车的固定时间、路线、站点、车费, 让学生自己得出班轮运输的固定航线、固定船期、固定港口、相对固定的运费率的“四固定”特点。又如, 在《进出口交易磋商的程序》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购物时的情景, 得出购物过程一般包括询问价格、卖方报价、讨价还价、成交等过程, 从而得出进出口交易磋商的程序:询盘类似于问价、发盘类似于报价、还盘类似于还价、接受类似于成交,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交易磋商的内容。通过情境教学, 教师创设了有利于教学的场景, 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三) 任务驱动, 实施项目

采用“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 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在单个任务中, 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的形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在上课过程中通过先易后难、层层推进的方式, 从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展开, 延伸到买卖双方交易中相关的案例分析, 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海洋运输》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通过课前视频及课堂提问, 让学生先掌握班轮运输的定义及特点。班轮运费的计算是学生的难点, 笔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思考坐公交车回家时如何计算车费, 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推导班轮运费计算的步骤及公式, 从而真正掌握班轮运费的计算方法。通过任务驱动,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并经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难度,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提升了各方面的能力。

(四)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在外贸业务协调教学中, 笔者在课前按学生“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根据学生学习基础、技能水平等合理搭配, 分成学习小组, 每组5人, 按长方形围坐, 在启发引导之后, 让学生面对面进行小组讨论。在组内交流之前, 每个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自学, 接着, 再通过多样化方式进行组内交流。总之, 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讨论阶段, 教师参与小组学习, 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出必要的指导、调控。每个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任务, 以小组合作竞赛的方式自主完成练习, 以此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开放型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一) 翻转课堂激发兴趣

本课程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手段,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微视频学习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 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 翻转课堂的实施让学生在课前、课中始终处于思考问题和探索知识的状态, 使学生思维活跃, 分析深刻,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 并且能够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探索新知, 在课堂练习中不断提升学习的能力。

(二) 情境教学提高效率

采用情境教学法, 通过对不同情境的设置, 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 使外贸业务协调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情境中得以完成。在学习相关的内容时, 采用连环情境让学生一直融入角色中, 更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这样达到了教师在课前为此预设的目标:始终把学生主动学习放在中心位置,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寓教于乐”, 使课堂教学真正高效地展开。

(三) 任务驱动提升能力

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 改变了以往“教师讲, 学生听”, 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 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新型学习模式。在教学中, 通过任务的解决,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激发他们的未知欲望, 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整个过程围绕“做中学, 学中做”,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四) 小组合作培养创造力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 有利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与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 促进学生间的融洽关系, 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提高了课堂效率。小组合作学习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由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起督促、帮助作用, 强调学生专业素养的培育。

《全面协调发展工业》教学设计 第5篇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内容,在我国共有九大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登;四大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同学们知道我国的第二大产业是什么吗?

生:.........略

师:工业。

课程协调教学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衔接 计算机教学改革 中高职衔接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169-01

为了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解决加快经济发展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从2010年开始,面向广东省的中职毕业生或中职学历的社会在职人员,自主选拔录取到相应专业进行培养,招生模式从“自主选拔”即将过渡到“三二分段”模式。

课程的衔接是协调发展自主招生职业教育的首要问题,针对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衔接,本人筛取了2010级和2011级从中职学校录取的计算机网络、模具制作、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多个教学班,展开了多种方式的调查活动,其数据均采用SPSSV15进行分析。

调查1: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任教老师进行沟通讨论,了解学生在机械制图与CAD、可编程控制器、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及网络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的学习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调查2:本次参与问卷的学生是213人,在18个选择题中,侧重于计算机相关课程,大体归类为:“中高职课程的协调性”、“升到高职后的学习效果”和“在高职学习提高职业技能效果”,学生的满意程度都很低。

调查3:走访了全省多所职业中学及技工学校,了解当前中职教育各个专业对计算机相关课程的理论要求和技能培养方式,对照中多所高职院多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调查4:从中职招收的学生与普通高考招收的学生相比,不管是计算机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还是相关的技能训练考核成绩,中职升学的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从调查数据分析可知,中高职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衔接发展绝不是中职与高职两个系统的简单链接,而是两个系统在计算机相关课程上兼容性的繁杂适配。由于缺乏中高职人才培养上的沟通,在计算机相关课程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1 计算机课程培养目标不衔接

调查所知,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中职课程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偏重于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存在着“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现象,而高职课程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加强了“更广、更深的理论学习,注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与中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对独立,没能建立其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衔接。

2 计算机课程设置不衔接

(1)许多计算机方面的课程,相仿或重复学习现象突出。学院目前尚未与生源的中职学校制定统一的各专业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缺少有效的沟通,造成了计算机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造成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较薄弱。有的学校上课时大部分时间让学生练习打字,忽略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语言设计等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尤其是涉及到数学、英语等基础性课程知识,更是一筹莫展。这与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存在的“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现象有关,反映出中高职计算机课程体系构建的思想和原则在衔接上的必要性。

(3)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重复。在专业技能培养与实习训练方面,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在层次内涵上是有区别的,实际教学却不然,调查中发现有的计算机相关科目技能训练定位较低,实践训练项目与中职相差甚少,重复训练的项目较多,衰弱了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的学习积极性。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中,计算机相关课程在策略上必须打破传统的追求知识系统化的束缚,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只有以企业工作过程的需求来设置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最终教育目标,才能充分发挥整合功能。

第一,构建完整的中高职计算机课程沟通职业教育体系,要坚持“遵循规律、服务需求、明确定位、系统思考、整体设计、构建体系、科学布局、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形成中、高职的合理定位,统筹安排。

第二,优化计算机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要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推进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

第三,重视计算机课程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衔接,充分体现中高职计算机教育本质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中高职计算机教学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特点。培养目标都主要从行业的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规范中去确定,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计算机应用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培养高端技能型计算机人才。

第四,衔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层次结构,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模式,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适合采取“纵向延伸”和“纵横拓展”模式。

第五,在课程内容衔接方面,聘请中职校的专业教师和相关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一同制定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案和内容,确定计算机相关学科的教学顺序和实施方案,既要避免中高职计算机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该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计算机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第六,构建统一的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实现职业技能全面衔接。中职阶段进行初、中级计算机职业认证培训学习,获取初中、级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书;进入高职阶段,则要获取中、高级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密切关系,实施中高职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衔接,对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沟通职业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宇波.北京市中高职衔接的现实进展与模式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5.

课程协调教学 第7篇

《网页设计》作为西安翻译学院的公共课程,是为了教授学生如何综合运用网页的知识及网页的操作方法来建立网站。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是测量学生的知识能力,评价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往网页设计课程考核普遍采用“期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模式”。“平时成绩”指学生到课率、课堂和作业情况,无法全面考核学生平时表现;“期末考试”一般采用的考核方式是上机考试,属于终结性考核制度。

传统网页设计考核模式的弊端有以下几点。第一,期末上机考试即终结性考核的成绩仅反映学生对某次考试完成情况的考评,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以此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做出的考评是缺乏全面性。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考核方法忽略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是对学生懒惰行为的变相纵容。第二,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加强技能训练,而考核方式却疏于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期末上机考试侧重于某些知识点的考核,无法反映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而教师就上机成绩进行评估容易忽视学生的设计思想、设计过程、团队协作直到完成一个整体网站的设计能力的考查。第三,传统模式中的考核指标尚未量化,学生成绩的评定一般由任课教师一人负责,这些因素致使考核主观成分过大。如果沿用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网页设计课程改革的成效必然大打折扣。为了更真实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制定基于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课程考核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各个高校普遍对该课程进行改革,摒弃传统的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割裂的“两张皮”式的教学模式,将网页设计的各环节的任务作为教学情境,采用案例化教学、情景化教学。

2《网页设计》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思路

为适应案例化教学、情境化教学的需要,克服传统考核模式的弊端,必须对课程考核模式进行改革。

对于《网页设计》课程的考核体系,本着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应设定四大转变:终结性考核向形成性考核转变;侧重于部分知识点的考核向综合能力考核转变;考核个人向团队与个人考核相结合转变;老师个人评价向多样化评价转变。

1)终结性考核向形成性考核转变。

形成性考核可以将学生在教学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评价,纳入考核模式。这样的考核模式,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2)侧重于部分知识点的考核向综合能力考核转变。

综合能力评价可以记录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它涉及到课堂上学习态度和课下的学习态度,这也是间接培养学生自觉能性的一种手段。所以“综合能力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评价,纳入考核模式。

3)考核个人向团队与个人考核相结合转变。

在学生的考核中,除了考虑个人因素外,更应该引入团队考核,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合作的力量。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合力”,人为的把学生的学习割裂成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来考核,这样不仅不能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的协作能力的发展。团队考核,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课程整体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快速提升。

4)老师个人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

多元化评价主要表现在成绩给定的多元化和考核内容的多元化。在考核过程中,成绩给定要从综合各种因素及指标来考虑。要分组考核,组内考核;要体现任课教师的成绩核定考,也要考虑学生自评;要从完成质量,创新性,创造性及学生的参与情况来着手考虑。在考核内容上,既要包括理论和基础知识,又要涵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思考、辨析能力,还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状况与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突出综合性结合各种考评方式和指标来进行考核。

3《网页设计》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意义

《网页设计》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将给学生带来如下几方面的锻炼和提升,同时更真实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1)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升。老师个人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这样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特定方案的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锻炼。

2)学生动手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多元化评价和团队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注重了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调动了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

3)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普遍提高。改革后的考核模式要求小组非常重视团队合作精神和各阶段的研究,从查阅资料准备设计素材、布局到方案设计、实现都经过仔细考虑、琢磨;组内讨论气氛热烈、分工合理、成员默契配合,团队协作能力达到了锻炼和提高。

4)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4 结束语

改革后的《网页设计》课程考核模式,不仅注重了平时和上机训练,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平时的学习压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变被动的应试学习为积极的探索研究。由于网页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它目标明确,实践性较强,制定基于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课程考核模式是必然的、可行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冯小安.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125-126.

课程协调教学 第8篇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南菁高中”)创办于1882年,其前身是我国清朝江苏学政兼兵部左侍郎黄体芳在左宗棠协助下创办的“南菁书院”。清末,它是江苏全省的最高学府和教育中心。百余年来,南菁高中校名几经更改,校址数次搬迁,但学校文化传统和办学精髓却始终未变。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其中包括蒋新松等10位院士和10位将军,汪曾祺、顾明远、沈鹏、曹鹏等一大批文学家、教育家、艺术家。近年来,学校凝练了“以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办学思想,确立了“为国家民族培养未来强者”的育人目标,形成了“自主为先、学科培优、审美见长”的办学特色,提出了“有思想、会表达,有责任、敢担当,有爱心、能宽容”的南菁气质要求。为落实学校的育人理念,南菁高中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艺术资源开发了美育课程。2011年,南菁高中被确定为江苏省唯一的美育课程基地,美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逐渐系列化、体系化,以美育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协调发展成为南菁高中的价值追求。

一、美育课程价值的多维审视

“课程”这一术语源自古罗马战车竞赛的“跑道”一词。[1]对此进一步理解,课程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履历”或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包括教与学的活动、计划、实施与评价。一所学校选择什么样的课程,是基于学校的传统和特色,体现着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南菁高中的美育正是基于促进师生幸福成长的办学追求,为每位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机会,让学生在课程的实践中提升个体的生命境界,成就美好的生命和幸福的人生。其美育课程价值追求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促进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近代以来,古典教育关注人自身完善的人文性传统被逐渐淡化,知识传授和技艺的形成已成为现代教育最突出的特点;过于强调应试性和专业性,使教育背离了其原初价值追求,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价值性的发展方向被遮蔽。正如席勒所说:“在现时代,欲求占了统治地位,把堕落了的人性置于它的专制桎梏之下。利益成了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服侍它,一切天才都要拜倒在它的脚下。”[2]当代学生出现的人文素质偏低、艺术素养不高、重理轻文、高分低能等现象,尤其是基础教育忽视人文素养培育的现象,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全面展开和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重大转型。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越来越需要兼具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从科学素养看,现代工业需要能驾驭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工具的高素质劳动力生产智能、个性、创意的产品。同时,现代生产需要合作、分享,需要在生产中更加凸显人的价值,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生产的重要特质。从人文追求看,“人自身的需要”成为现代生产的终极价值追求,人不是物质的“奴隶”,而是自我的主人。由此,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命题就是如何通过教育进一步高扬人的价值需要,进而引领人的行动,走向智慧创新、主体关照的新阶段。因此,“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变得十分迫切。

正因为我们被“物”所包围,我们被欲望所牵引,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媚俗和商业气息的所谓“美”,所以我们才迫切需要换一种思维关照自己的情感、灵魂与他人,关照这个静默不语却不断变迁的世界。[3]真正的教育就是要以个体发展的完整性为指向,让学生兼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正如席勒所说,美育的目的不是单纯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通过美育使受教育者具有协调和谐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状态,为各种能力的高度发展和充分协调提供基础。[4]美育是充分发挥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意识,帮助受教育者在关心物质利益的同时,也追求精神价值;在追求知识技能的同时,也重视内心世界的丰富;在寻求个人需要满足的同时,也尊重社会与他人的需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必然导致人的畸形成长,更不用说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融合科学思维与艺术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首先,美育能促进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人的思维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的想象能力,形象的想象能力在人的思维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是由已知形象创造出未知形象。想象力是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外来的审美信息或审美对象进入人的审美视野后,人凭借其个性化的记忆、想象和情感,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象。因此,审美活动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性特质。在欧美一些国家,艺术教育被明确定义为一种创造性教育。[5]科学研究有赖于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力,表现为凭直观形象进行模拟和推理。例如,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A.L.Wegener)正是根据“大西洋两岸边海岸线相似,非洲西海岸和南美东海岸像一张撕成两半的纸”的形象观察,凭借想象力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牛顿凭借对“苹果落地”的想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这种活动机制恰恰也是人审美能力的重要表现,直接发生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

美育能促进人整体创造能力的培养,包括创造欲望、动力,创造性实践技能与创造性思维意识。赫胥黎认为,能够从科学的推理中感受到优美、美妙和乐趣,能够从文学艺术欣赏中感受到理智,是受教育的最佳境界。[6]科学的思维与艺术想象力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很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往往源于人对艺术和美的追求。科学家往往遵循本能追求美而获得深刻的真理。美育是体验性与参与性高度融合的活动,是富有想象、直观感性、自由表现、饱含感情、身心投入、注重过程的愉悦体验。

美育活动能促进受教育者心理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人的各种能力、知识与技能得到全面发展。“优美的山野令人心旷神怡,它使我们的精神从人生的忧愁中解放出来,赋予我们以勇气和希望。奔流不息的大河使僵化的思维活跃起来,得以扩展死板的思维范围。郁郁葱葱的大森林还诱发出万物之源一—生命的神秘感,唤起对生命的尊重意识。”[7]人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潜能就是在这种对生命激情的唤醒中实现的。可见,美育不仅激发了人类巨大的潜力,发展了人类的技能,而且使人类的审美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

当前,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关键是具有广阔审美视野和较高创新素养的人才,因为这一产业的核心竞争是对人审美需求的满足。审美需求是想象力与实用性的统一,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思”是不同于工业时代的“新式竞争”。[8]诚如美国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赵勇所言:“中国正致力于由低端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向以创新为主的知识型经济模式转化。一个由创新驱动的社会一定是由创新型的社会成员组成的。而创新型人才绝不会是来自那些强迫学生们背诵考试标准答案,或是看学生能否反刍那些以填鸭方式教给他们的知识,来作为奖惩方式的学校。正因此,中国决心要把应试教育改变成为素质教育。”[9]我们所追求的素质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能力培养,而应该走向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和价值引领,让学生的成长具有美的意旨,充满想象力,追求美的表达。

(三)培育人的健康情感和审美观念,唤起人对生命价值的执著追求

价值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价值追求,让人类不断摆脱自我的束缚,走向更宽广的精神高地,进而追求人生价值的充盈和生命尊严的神圣,这与美育目标是一致的。美育正是通过审美体验活动培养人的健康情感和丰富深刻的审美观念,进而提升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自觉地追求充盈卓越的审美人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理论。而学校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泛滥和社会对教育的功利化诉求,让教育很难真正充满诗意,教育培养人的使命被弱化了。因此,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的课程,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对美的思考和对价值的渴求。“人之为人不仅在于人有不同于动物的生理结构,更体现在人具有独特的创造能力以及对自身价值和意义的不懈追求。人不满足于仅仅解决温饱问题,满足于口舌之快和本能欲望,更追求有品质的精神生活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超越现实,追逐自己的人生理想。”[10]

康德认为,真正的德行只能是根植于原则之上,“它就是对人性之美和价值的感觉,这样就概括了它的全部。唯有当一个人使自己的品性服从于如此之博大品性的时候,我们善良的动机才能成比例地加以运用,并且成为德行美的那种高贵的形态”[11]。学校如何致力于德性和人性的培养呢?对此,南菁高中提出现代性学校建设,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现代化为根本出发点,提升学校教育的主体性价值。其具体包括教育场域中师生的价值观念、道德认识、知识结构、精神气质等内容的现代性转变,而这些价值理想都必须借助学校教育生活的重构来完成,如课堂如何渗透美育的理念,彰显人的现代性和社会现代性的要求,建设生成性、人道性、民主性的理想课堂;课程如何系统整合,引领学生在课程的学习和体验中去理解美、欣赏美,进而去创造美等。

对审美情感的培育,可以让人心灵更加美化,使人的精神境界更加高远,进而使人的审美素养和人文情怀达到完美统一。近代西方哲学认为,人的心灵与精神领域可以分为认知(cognition)、情感(emotion)和意志(will)三个方面,情感既包含着理性与认知的因素,又勾连着意志与欲望,在二者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所以在教育领域中,美育起着勾连精神领域知、情、意的重要作用。虽然脑科学、心理学还不能完全解释创新思维的特点和创新活动的过程,但通过考察科学领域有着重大贡献的杰出人才可以发现他们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对科学探究非常感兴趣,有献身科学的专业操守和责任感,善于合作等。这些品质的培养不仅仅依靠专业知识学习,更需要从小对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审美情感教育,需要引领学生走向求真、扬善、唯美的人生境界。

二、美育课程开发路径:以美育重构校园生活

美育功能的实现方式,不是靠抽象的思想灌输,也不是靠理性的认同与接受,而要靠主体的自觉参与、认同与选择,这是在主体的感性体验和情感评价过程中实现的。南菁高中遵循美育规律,充分发挥学校文化艺术资源的育人功能,构建综合性的美育课程体系,形成了学科全面渗透、课程综合调整、教育全过程覆盖的美育特色。

(一)以学校文化涵育师生的精神气质

品位高雅的学校文化具有和谐、包容的特质,处处给人以愉悦的美感,陶冶着师生的性情,孕育出师生心灵深处对美的无限追求。但让教育成为一件快乐的事的美好愿望却一直没有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自由精神长期被压抑。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始终走不出应试教育的藩篱;以考试评价代替学业评价、分数至上的教育思维背离了教育的本质,以至出现“绿领巾”“吊瓶班”等教育怪象。

学校教育应为师生营造愉悦的环境,引领师生追求崇高的价值。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领师生过一种浪漫的校园生活,使学生乐学好学,教师乐教善导。学校的建筑、一草一木都应该被赋予文化寓意,体现出学校的办学追求,让人陶醉其中并受其浸润。雕塑、楹联字画、文化景观,甚至学校的铃声、场所的命名、道路指示牌,都可以作为文化的符号,阐释学校对美的追求。师生精神面貌是一所学校最显性的标志,朴素大方、文明有序、尊重包容、相互关爱、互相悦纳应是校园师生精神面貌的特质。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校园就会洋溢着自由创造的精神和蓬勃活力。

(二)以学科全面渗透传递教育对美的追求

美育虽然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非常重要,但在中学生课业负担本来就非常繁重的情况下,美育不能再依靠增加内容、占用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来实现。因此,南菁高中将学科渗透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路径,将美育的要求与学科教学相融合,赋予课堂教学丰富的审美价值追求。学校主要通过充分挖掘学科中蕴含的美的元素,在基础学科教育中进行美育渗透,让学生喜欢并享受学习。课堂不仅为了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更包含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培育功能。因此,美育内容在学科中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对课堂教学价值的深层建构,如语文的语言之美、数学的思维之美、外语的异域之美、物理的简约之美、化学的变幻之美、生物的生命之美、历史的智慧之美、地理的自然之美、政治的辩证之美、音乐的赏心之美、美术的悦目之美、体育的健康之美等。

南菁高中要求教师将美育渗透与课堂教学改革结合起来,构建充满美学意蕴的课堂教学生态,改变课堂枯燥无味的局面。这也符合学科教学规律。例如,数学的结构美、对称性和简洁性都具有美的意蕴,这种对数学美的追求能促进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可见,美育在学科中的渗透具有双重价值,它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能让其发现学科中美的意蕴,激发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兴趣。

(三)以课程整合构建学校美育的理想平台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围绕学科结构进行,分科教学容易忽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求知精神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审美和创造的欲望没有得到应有的激发,导致生命活力和求知动力的逐步弱化。对此,学校要整合课程,实施全面的教育,而课程整合与学科渗透也是学校美育的有效载体。

首先,在美育实施途径上,学校要确保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并突出艺术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有机融合。其次,课程整合强调课堂教学向更全面的综合教育课程模式转变,更加强调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有研究人员指出:“加强学科统筹,一方面是因为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特殊意义;另一方面,长期以来,重智育,轻德育、体育、艺术教育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12]最后,将美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舞台,去感受社会美丑,在丰富的审美体验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审美素养。

南菁高中美育课程整合的主导思想强调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均衡化的课程设计观、动态生成的课程实施观、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等。必须强调的是,无论开展何种形式的美育实践,要实现何种美育目标,都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去发现、体验课程中所蕴含的美。学校要将师生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纳入常态化教学,打造活动型课程、交互型美育课程群,促进学生向“求真”“求善”“求美”的多元方向发展。

三、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以教育成就师生的人生幸福

学校文化说到底要为师生营造一种愉悦的环境,引领人的价值追求。朱邦芬院士在谈到中美教育的差别时认为,中国教育哲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对于大多数学生的比较规范的课堂教学和比较严格的课外练习,美国教育哲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为少数天才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和非常好的环境。[13]杨振宁先生也曾深刻地指出:“一般来讲,对于多数学生,90分以下的学生,中国的教育哲学比较好,能够训导他们成才,少走弯路,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至于90分以上的学生,他们常常不大需要训导。对于这些学生,美国的教育哲学一般能够提供更多的空间发展他们的才能。”[14]这表明,少数天才学生的成才主要得益于学生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文化环境。当前,部分中学将升学作为学校发展的唯一价值取向,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和被教育奴役的对象,夸美纽斯把这样的学校称之为“人才的屠宰场”,其中的教育生活毫无美感可言。真正的教育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以诗意的教育追求去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探求未知世界和创造美好人生的欲望。美育是情感的教育,是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相协调的教育,是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的教育,它通过解放和提升人的感性来培育健康人格,改善人的审美品质。

以美育重构学校生活,让师生在美的体验中成就未来,正是南菁高中的教育愿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言:“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领域,一面又是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15]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构建审美的教育生活,能够积极影响人的情感、意志、追求,给人以想象、启迪,予人以喜悦、同情;审美的教育生活是师生在校园生活中创造、参与和享受的过程,是人与人、人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是一种“应当如此的生活”。

南菁高中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来进行审美课程体系建设的。历经沧桑的百年南菁,以其融合历史与现代的校园风貌,为学生提供了美的生活学习环境;学校独有的沈鹏艺术馆、明远书屋、邢秀华书法艺术馆、民间艺术珍宝馆等全国知名艺术场馆,是学生美育的丰富资源。南菁高中的美育课程体系建设依托这些独有的文化艺术资源全面展开,其课程开发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器物研究,对艺术品的形式展开具体分析,突出科学的“求真”精神;二是文化研究,对艺术品的时代内涵、风尚与文化精神展开讨论,突出伦理的“求善”意识;三是鉴赏研究,对艺术品所展现的美感进行个性化的分析,辅以艺术创作实践,使学生得到富有个性的美育熏陶,突出个体感性经验的“求美”效果。学校开设有书画鉴赏、建筑环境与文化、陶艺、插画、建筑模型设计、欹器的探究与复制、文物鉴定与考古、人机互动的审美模型等课程,这些课程使南菁高中校园充满了“美”的气息。今后,南菁将构建立体的美育课程体系,让美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

党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这一高瞻远瞩的时代教育强音指导下,美育要以培养富有审美眼光、保有艺术敏感、怀着天真之心的“人”为最终目标,成就师生的生命幸福。加强美育、立德树人,是党在中央文件中对包括南菁高中在内的所有学校提出的殷切期望,也是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南菁高中将坚守全面育人的价值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摘要:美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其价值体现在对完整的人的塑造。美育能促进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人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从而成就幸福的人生。学校是对青少年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以美的价值追求重构校园生活是学校美育实践的应然方向。南菁高中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路径是:以校园文化涵育师生的唯美情怀,以学科全面渗透传递教育对美的追求,通过课程整合构建学校美育的理想平台。

课程协调教学 第9篇

一、在现行班级教学下的尴尬“遭遇”

1. 学生感受的“严重不对称”。

在每学期的评教评学活动中,从学生接受调查的回答中,我总是惊异于学生“发射”与“接收”两种情感感受的“严重不对称”。在被调查学生中,90%以上选择对老师的喜欢程度是“很喜欢”与“比较喜欢”自己,约20%选择感到老师“不太喜欢”自己,约40%选择不知道老师是否喜欢自己。我还曾随机选取一些选择“不知道”的学生,去询问老师对这些学生的感觉,结果老师们常常认为这些学生很不错,老师很喜欢他。

这种不对称的信息无疑在向我们表明:学生对老师有“好感”,对老师很满意,但学生自己个体却感受不到老师对自己的“喜欢”;有些老师一直认为一些学生很不错,或者说很喜欢这些学生,但是学生却感受不到。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班级整体教学中,缺少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的意识与时间。

2. 课堂教学中“两端”学生一样“疲惫”。

课堂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境:反应快的学生对老师的授课内容能很快把握,但老师生怕一部分“沉默的学生”不能理解而要反复讲解,反应快的学生会逐渐表现得倦怠;对学习本身就“兴趣不足”的同学,面对老师的讲授,往往充当“泥人”与“看客”,缺乏主动参与的激情。结果导致后进生愈不会,老师愈讲解,老师愈讲解,“尖子生”愈是学得兴趣索然,最终使得班级中“两端”的学生都很“疲惫”。老师们也常在这样的教学漩涡中陷入“疲惫”。

3. 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班级教学的出现是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集体学习中的“横向比较”已使现在的小学生越来越感到学习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在单调、统一的教育模式下,现代各具个性的学生已不能完全适应这样的教学形式,他们需要的是灵活的,更切合自己“品味”的个性化教学。

二、对班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互补与协调的理论探索

纵观教育的发展历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概括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个别教学,一类是集体教学。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班级教学的局限性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其中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它只按照班中占多数的中等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潜力去取舍教材、确定教法、安排教学进度,把优生和后进生置之不顾或少顾,它缺少个别教学那种适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我国现行的班级教学与应试教育的结合更是强调学生的共性,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它以牺牲全体学生的个性作为代价去换取少数“精英”,使得教学难以见到个性的光彩。且禁锢学生个性的做法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从根本上来说是违背教学规律的,使教育陷入功利化的泥潭里。

事实上人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不可能是千人一面的,人与人之间总存在着差异。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将人分类或淘汰。所以教育一直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如何用更好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去促进人的发展与提高。

三、班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互补与协调的方法探求

1. 隐形分类,分层教学。

班级教学中,我们可以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隐形分类,分层教学。所谓隐形分类,就是教师在不让学生知晓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爱好、品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将学生进行分类。不让学生知道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剔除分类带来的负面因素。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学生分为优生、中生、后进生三组。对分类的学生,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他们施以不同的目标要求。有了不同的目标定位,教师就不会因为后进生不能及时完成教学任务而使教学驻足不前,也不会因为优生的轻松掌握,而盲目加快教学的节奏;同样教师不会因为后进生不能完全掌握教学内容而“心情烦躁”,也不会因为优生的熟练掌握而疏于指导。

2. 合理“结对”。

在充分了解班级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具体的要求是:每一名优生必须与一名后进生结成帮扶对子。结成对子以后,可以将“帮扶对子”安排坐在一起,后进生在学习上接受优生的指导,优生有义务与责任去帮助后进生。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老师的辅导负担,更重要的是让优生享受到了当“小老师”的滋味,而后进生则有了能与他平等交流的一对一的学习督促者,在班级整体教学中有了个性教学的“小天地”。

3. 多交流。

新课程理念强调老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不要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权威,更不能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而应亲近学生,与学生交朋友。课间老师应多参加学生的活动,与学生一起做游戏,寻找时间与学生多交流,哪怕与学生拉拉家常,都会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重视。与学生说话,或走路相见时,老师拍拍他们的肩,拉拉他们的手,让他们享受到师爱的温暖。在班级教学之外,这种师生亲近式交流,能拉近师生彼此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一份特殊“感情”。

4. 设立专门辅导时间。

班级中的后进生或一些特殊学生,班级整体授课对于他们来说效果很差,有针对性地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面对老师一对一的教学,后进生更容易定下心来,将身心融入到老师的讲解中去。因此,老师可以每天辟出15分钟的专用时间来辅导学生,也可以不定时对学生个体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5. 实施弹性化的作业。

老师布置作业时应做到让优秀学生“吃得饱,吃得好”,让后进生“不厌食,想吃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质与量上可以有所区别。且老师们可以经常性地布置一些实践活动作业,这类作业既能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又能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质与量上没有明显的差别,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6. 让每位学生个体都有成就感。

课程协调教学 第10篇

一、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学生一旦感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就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极大的兴趣。但是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他们往往不能敏锐地发现语文知识中蕴含着含义深刻的句子, 这就需要教师精选课内外的素材进行点拨。

每年中央电视的春节晚会成为国人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大餐。由于编导的努力, 这些节目优中选优, 适合不同年龄和阶层, 为人们喜闻乐见。我们在教学中精选优秀的语言类节目作为提高学生兴趣的经典素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 让学生感受的祖国语言的强大魅力。《不差钱》中本山的语言幽默风趣, 尤其是2013春节晚会上蔡明口吐“毒舌”的尖刻、犀利……我们在任课之初通过精心备课, 精选素材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语言的强大魅力。学生也会有羡慕、模仿、乃至试图超越。

课内教学中我们挖掘文本语言的强大魅力。课文《爸爸和书》描写了作者的爸爸公司倒闭了, 一家人生活清苦, “爸爸”在“买书”和“乘车”中让作者挑选, 作者选择了“买书”。结果作者在步行及其疲惫的情况下, “爸爸”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怎么样, 乘车还是比走路强吧!”小作者突然感觉到爸爸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含着泪”说的。多么感人的三个字———“含着泪”, 自言普通到了极点, 但是却蕴含着爸爸多少酸辛、自责、无奈啊。通过这样的分析便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魔力。

二、打破传统教学观念, 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师习惯于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习惯于把学生当做自己被动的教学对象, 当作知识的承载体。对学生不敢放手, 总想扶上马再送一程。因此, 我们要把学生在课堂教学的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 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和个性特长, 把学生引入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大课堂———放手让学生亲近生活, 走向自然。在生活的大舞台上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变无条件地接受教科书和教师的观点为有选择性地接受。鼓励学生对现成的结论“鸡蛋里找骨头”, 不迷信古人、不迷信教师、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权威。在语文教学中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 更应该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改变重视学生思维的结果为重视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过程。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循规蹈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优劣的的重要标准。对于那些不受传统模式束缚, 敢想敢干, 不盲从, 爱钻牛角尖儿的学生要正确引导;对于那些在习作中能够标新立异, 善于独立思维的, 敢于表达真情实感的学生, 即便是观点偏激, 也不要视为“异己”而将学生打入冷宫。在鼓励激发他们潜在的创新能力的前提下, 正确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紧密结合起来, 并在学习中获得和谐发展, 获得学习的愉悦。

三、教师教学要举一反三———善于迁移

迁移, 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辨认事物之间存在相似性的能力。从创新的成果看, 任何一项新的发明或者创造, 它只能是在同的基础上“变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那就必须让他们掌握认识相似的原理, 并且能够按照相似的规律去思考解决问题。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非常重视对学生说的迁移和写的迁移, 比如在教授《第一场雪》时我们让学生“把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联系自己的生活写一段话, 写出自己玩学时的心理和感受”, 在干燥寒冷的北方下雪是极为平常的, 下雪的情境时刻都有, 因此我们要抓住时机, 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出校园, 和现实亲近, 和雪结缘。面对雪景, 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 分不出哪里是山, 哪里是河, 树木上的串串雪条银装素裹, 分外妖娆。学生和自然的亲近使他们对自然界的雪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已经超脱了课本的“雪”, 使学生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有了质的突破。学生的思维认识彻底得到了解放, 而且课文中的语言学生也能够随即应用, 是课文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实现了从写到读的迁移。

在学《游子吟》的时候, 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慈母”对“儿女”的那份挚爱, 我首先让语文课代表领读, 且要求领读时做到声情并茂, 然后让学生逐词逐句地进行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丰富的想象, 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体会谈到母爱的神圣慈祥。但是逐词逐句翻译课文未必能够让学生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而利用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进而有效的进行说话的迁移,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会不时地闪现。

四、紧密结合教材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 往往以有限的文字反映一个故事, 即短小精炼, 而这些故事能提供更加广阔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资料作为依托, 要理解课文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我们要根据课文教学内容的特点, 有选择有目的地开展课外阅读。

如《詹天佑》这篇课文写了詹天佑目睹了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京张铁路”的修筑权, 在事关民族尊严的大节上, 詹天佑毅然地承担起了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总工程师的任务。学生对于这一当时的社会环境, 复杂的历史背景模糊不清, 对于那段科技的落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无法理解, 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课前, 我组织了学生广泛的阅读詹天佑的相关知识, 及那个时代的背景材料。比如记叙詹天佑的《少年詹天佑》《在美留学的日子》等等。这样的阅读, 由课文的这一个“点”扩展为较大的“面”, 学生的精神空间不断扩大, 精神探索的欲望和能力不断增强, 于此相伴随相统一的是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增加, 领悟能力不断提高。

课程协调教学 第11篇

【摘要】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大主要职能,是高校快速发展的两翼,是代表学校办学实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教学和科研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矛盾,表现出一定的相对性和条件性。本文分析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关系,探讨怎样通过科研促进教学,以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教学;科研;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274-01

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及高校领导和教师力图解决和协调的问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产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研究成果,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服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三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其中,人才培养是根本,教学是中心,科研是支撑,只有正确处理好三者关系,抓住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才能促进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1 科学研究对教学工作的作用

1.1 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科学研究是获取学科前沿知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开展科学研究除了推动学科的发展,更在于可以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提高。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吸收和综合本学科的学术成果,并且把它们尽快地转化为本科教育的优质资源,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1.2 科学研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把科研引入本科教学过程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任务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1.3 科研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大学教学应该向学生讲授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提供本学科正在解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科研项目向研究教学方面倾斜,那么科研就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方法和更先进的工具。因此为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科研,然后再回到教学实践中去,这就是一个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循环。通过科研可以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2 教学对科学研究的作用

2.1 良好的教学是科研的基础

首先,教学有助于理清思路使科学知识系统化。其次,良好的教学有助于增强科研活力产生新的研究课题。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有很大意义。教学和科研是教师的两项基本任务,这个问题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确实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2.2 教学是科研的进一步延伸

在科研上富有学术成果的教师参加教学工作,既能使他们以最新的学术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反过来他们又能在教学中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在科研工作中有更宽广的思路。这是促使中青年教师安心参加教学工作的内在动力,这也是教学与科研最本质的联系。

2.3 教学带动科研水平的提高

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发挥科研优势,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形成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没有完全脱离科研的教学,也没有完全脱离教学的科研。教学实践活动永远是科研创新的源泉,科研创新是教学提高的重要途径。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可以得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 教学与科研互动。提高教师自身整体水平

教学是立身之本,科研是强身之源;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延伸和提高。教师只有把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互动,才能实现教学和科研工作综合水平的提高。

实现教学和科研的互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第一,自我互动求质量。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新课题、引发新思路,进而带动科研的开展。第二,横向互动求合作。这是指教师之间要建立长期的学术交流机制,通过专业培训班、集体研讨、宣读论文、学术报告等形式,及时了解相关科研动态,互相取长补短,开阔眼界。第三,师生互动求创新。这是指鼓励和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4 针对激励机制提出的改革措施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制度改革,使科研和教学活动能够健康发展,真正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4.1 均衡科研和教学的重视程度

学校对教学活动采取的奖励性质和设置方式的限制较多,对科研活动的奖励形式则要丰富得多,大部分教师都想利用更多的科研成果来获取更多的奖励。对于有兴趣、有奉献精神的大学教师,学校应该为他们创造必要的条件,只要给予与教学活动同等的待遇他们就会自觉地为科技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4.2 树立高校排名的合理导向

社会对高校的评价方式,但评价标准仍具有很大的趋同性,科研成果仍处于核心地位,甚至是评价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标准的单一性使高校更加重视科研活动,从而忽视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

4.3 加强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如果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一个较为精确的测度,那么就可以通过增加对教学活动的激励来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学质量评价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十分薄弱的一个环节,我们必须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教学工作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

4.4 职称评定的正确引导

知识的创新、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师们在学术上深入钻研,并把研究成果展现出来。但是,不能忘记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教学活动中同样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与努力。我们在评定职称时可以采取教学和科研两步走的措施。

我们需要做的是从长计议,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参照别国大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充实和完善我国大学现行的教师评价机制,确立一个符合我国长远利益的、科学合理的、公正的教师评价体系。对科研和教学活动的激励进行充分权衡,在做好大学教书育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宗让,姚继涛.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2期,2006年6月,3841

[2]王东武.科研与教学互动并进的理论探索与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卷第2期,2007年4月,169-172

[3]曾繁华,杨晓佩.高校科研与教学互动提升研究生办学质量的机理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月,第6卷第1期,148-149

[4]陈学胜.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激励机制的权衡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年3月,第10卷第1期,82-84

[5]宋宇飞,沈卫康,汪木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大众科技,2008年第8期(总第108期),164-166

课程协调教学 第12篇

运动生理学家相关研究发现, 人对身体的感觉和运动是由对侧大脑半球支配:左侧的活动是由主管形象思维的右脑指挥, 而右侧的活动则是由主管抽象思维的左脑协调。因此, 在提高大脑整体协调发展水平方面, 体育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 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中, 要抓住运动项目特点, 结合教学实际, 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左右肢体的协调发展, 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一般来说, 绝大多数学生两只手的灵活性已经有了明显差异, 大多数是右手好于左手。学校体育课中径赛、游泳、体操等项目, 有部分动作两手同时对称运动, 其他许多项目, 如田赛、篮球大多是以单侧运动为主。上体育课时, 学生一般习惯于用自己较灵活的右手。这样, 不灵活的左手反而锻炼得更少, 不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 也不利于其智力发展。另外, 左手的活动, 会加深支配右手神经中枢的抑制过程, 即“负诱导”, 左侧的活动能促进右侧疲劳的恢复。因此, 有必要在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身体的协调发展, 具体做法如下:

一、相关知识普及化

将相关的生理学、运动学、美学知识进行讲解, 达到普及的程度:让学生了解人脑左右半球的分工;知道人的右利手由后天养成;让学生明白用左手进行锻炼的益处;掌握对称、比例、平衡等知识。尤其是“对称”, 这是人体健美的基本原则, 古希腊的艺术家和哲学家一致视“身体的均衡发展, 肢体的对称协调”为美的最高境界。风靡世界的健身健美运动, 格外讲究体形匀称, 比例适当。NBA巨星“魔术师”约翰逊的成长故事也颇耐人寻味, 当年中学就读时并不突出, 能在一百多篮球好手中脱颖而出, 被校队教练相中, 就是凭借既能用右手打球, 又能用左手上篮的全面技术。

二、教学内容区别化

不同的教学内容, 对左右肢体协调运用的要求也不一样。我们可以简单地分为三类, 并予以区别对待:

1. 对称肢体同时用力的练习

足球:头顶球、掷界外球、胸部停球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投篮

排球:垫球、传球、拦网

田径:立定跳远、蹲跳、双手抛掷实心球

体操:俯卧撑、双杠臂屈伸、引体向上、慢翻上、前滚翻、后滚翻、支撑跳跃、挂臂摆动屈伸上等

2. 对称肢体轮流交替用力的练习

这类练习, 要求左右侧协调用力, 共同完成动作, 如:

足球:侧面抢截、运球

篮球:运球

田径:跑、交替单足跳、跨步跳

体操:双杠支撑移行等

3. 单侧肢体用力的练习

足球:射门、脚的传接球

篮球:单手投篮、背后运球、转身运球

排球:发球

田径:跳高、跳远、跨栏、推铅球、推实心球等

练习中要强调另一侧肢体的辅助作用和配合作用, 如右手投掷时左手的制动作用, 对完善技术动作, 提高投掷成绩非常有效。让学生体验没有左侧肢体帮助下的动作感受。学生掌握好优势肢体后, 可进行一些劣势肢体的练习, 通过增加练习次数或负荷量, 逐步提高要求, 并多加鼓励, 以保证与优势肢体齐头并进。

总之, 运动中无论是对称肢体用力, 还是单侧肢体用力, 都需要左右脑协调。教师要尽量多选择对称肢体同时或轮流用力的练习。而在单侧用力占主导的项目中, 多选择出两侧都需要用力的练习, 做到“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三、课堂设计多样化

1. 体育游戏趣味性设计

对原有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时, 规定只允许用左侧肢体完成游戏动作, 是独辟蹊径的创编方法之一。左侧肢体的练习往往因学生的不“顺手”而手忙脚乱, 大大增添了游戏的乐趣, 激发运动的兴趣。

2. 竞技教材换边性设计

竞技运动项目经过加工成为教材, 是新课标的要求和趋势。我们不但要求学生能用右侧肢体完成动作, 换个边, 用另一侧肢体也要能完成。如学习左右脚都能起跳的跳高、跳远, 左右手都能完成的投掷等, 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

3. 课堂教学新颖性设计

设计一节只准许用左侧肢体完成所有教学内容的体育课, 要求学生在整节课都用左侧肢体, 如左脚踢毽子、跳橡皮筋, 顺时针的弯道跑等等。这样的课对学生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左右肢体, 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勇于创新, 敢于摆脱以往的羁绊, 大胆尝试“左侧肢体课”。实践证明, 新颖的“左侧肢体课”可行、可操作。

4. 教学比赛平衡性设计

在足、篮球的教学比赛中, 要关注个体差异。对于“明星球员”, 或实力明显高出一筹的球队, 规定左脚的射门、左手的投篮才能得分, 以使大家在相对“公平”的条件进行比赛。真正的“高手”会在这样的比赛中, 从不适应到适应, 技能和心理都得到很好的锤炼。

5. 考试方法全面性设计

对体育技能、技巧技术评定时, 需要对左侧动作进行评定, 并占一定比重。考核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时, 同样也不能忽略左侧肢体, 如左手的运球、投篮, 左脚的射门, 左手持实心球的投准、投远, 右脚的跳高、跳远测验等等。这种全方位的考试设计, 会把体育教学中实施左右脑并用推向一个高潮。

体育教学中通过左右脑并用的实践操作, 学生动作的协调性明显提高, 完成动作的信心倍增。而有意识加强左侧肢体锻炼, 直接作用于右脑, 使学生的右脑功能也得到有效开拓。这是无疑, 一项益心、益体、益脑的大胆尝试。而这样的教学, 越早开始效果越好。

参考文献

[1]人体生理学教材编写组.人体生理学[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 1995, 12.

[2]朱万银.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7.

[3]朱利安.罗宾逊.薛绚译.人体的美学[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0, 11.

[4]许冠忠等.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程改革策略[J].体育与科学, 2005, 4:78-80.

上一篇:操纵策略下一篇:宜居性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