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球运动范文

2024-08-11

铅球运动范文(精选11篇)

铅球运动 第1篇

关键词:铅球,儿童少年,运动员,选材

1 选材的身体形态要求

由于投掷铅球需要绝对的身体力量, 这就要求运动员身高体壮, 能够在直径2.135米的圆内, 通过滑步或旋转, 由肩上将铅球推出去。为了达到好的成绩, 应以身材高大、肌肉结实、臂长肩宽、胸厚手大的为主要条件, 上体和下肢的比例是否合理, 但不是绝对的。双臂的臂展长度最好要大于身高, 躯干和大小腿部肌肉发达的孩子为理想的选材。

2 选材的发育情况要求

把发育迟缓作为选材的首要条件, 年龄10~12岁之间的儿童少年为宜;要求身体健康、无病史及遗传病史, 身材高大, 肌肉结实, 身体比例匀称, 上肢粗长, 下肢有力。不应该选拔发育过早, 提前发育、基本成熟的儿童少年。因为早发育儿童少年的身高、体形已经基本定型。身体不能够再发育、再生长, 这样的运动员没有发展前途。虽然短时间内通过训练, 可以提高运动成绩, 但是把这样的运动员输送到省体校优秀运动队后, 只能停留在以前的运动水平。很难再提高, 不论对运动员本身来说, 还是对教练员来说都是弊大于利的。为了不发生和少发生这类的事件, 应尽可能选拔那些发育迟缓的孩子。例如:男孩的嗓音未变、喉结未起、唇须未显、腋毛和阴毛未现等身体第二性征还没有发生变化的特征, 作为选择的重要依据。

3 选材的身体素质指标

首先对孩子进行30米计时、立定跳远、纵跳摸高、投掷实心求、前后抛实心求等项目的测试;观察孩子的灵敏性、爆发力、协调和柔韧性, 选拔那些跑得快、跳得远、跳得高、投得远的儿童少年。在测试时, 观察孩子跑的步频和步幅, 摆臂是否协调一致, 跳的过程动作是否连贯协调, 爆发力好不好, 投的远度如何, 能不能把下肢、腰腹和上肢的发力协调起来。通过测试, 有目的去选拔理想的专项铅球运动员——跑得快, 动作协调, 柔韧性好;跳得高, 灵敏性强, 下肢有力量;投得远, 爆发力强, 动作协调。

目前, 我国铅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还明显落后世界水平, 要改变这种局面, 就要求我们教练员从儿童少年的选材抓起, 要经常下基层学校, 多走多看, 和学校的体育教师搞好关系, 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基本资料。发现和挖掘那些身材高大, 有前途的儿童少年, 及时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训练, 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

综上所述, 铅球运动员的选材, 要通过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选择出来的苗子, 潜力大, 成材的机率高, 作为业余体校的基层教练员, 困难多, 任务艰巨, 需要脚踏实地的工作, 切实作好孩子及家长的思想工作。明确目标, 针对儿童少年的身体特点, 科学选材, 系统的训练, 更好地为优秀运动队培养出优秀人才。

运动员简介:赵勇超, 男, 99年2月5日出生, 身高1.78米, 体重85公斤, 臂展1.83米, 身材匀称, 结实有力, 特别适宜做铅球运动员。 (见表1)

参考文献

论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 第2篇

【关键词】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

A Study on the Specialized Strength Training of Male Shot-Putters

HAN Kai-bao

(Zhengzhou Sports School, Zhengzhou 450000, Henan)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in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pecialized strength training for male shot-putters. It find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training methods is the best way to quickly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and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Keywords】 shot-put athletes, specialized strength training

力量训练是铅球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体训练之一,力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其他素质的发展,影响到正确技术的掌握和专项成绩的提高。为此,铅球教练员都特别重视力量的发展。但从所了解的铅球运动员中,其力量水平的提高仅靠一般力量的训练方法,对专项力量训练认识不够深刻,训练安排不合理,以至运动员的肌肉块练大了,而成绩得不到提高。本文就从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原则、方法和手段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

1 专项力量训练基本原则

1.1 从实际出发原则

根据运动员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年龄、训练年限、训练时期来安排训练和训练方法,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

1.2 全年安排原则

力量训练必须贯穿全年训练的原则,在适当地安排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上有所侧重。

1.3 专项专门能力的原则

力量训练必须重视发展快速力量。在发展绝对力量的同时,必须使其最大限度转化为专门能力。

2 铅球运动爆发力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在推铅球过程中必须尽可能快速地从准备姿势加速到最大速度将球推出,这需要肌肉发挥最大的力量和速度。因此,在发展专项力量时应注意发展肌肉的爆发力。

2.1 爆发力构成因素

要增强铅球运动员的爆发力,提高投掷成绩,首先必须清楚爆发力的构成成分。爆发力就是以最短的时间、最大的速度克服一定的阻力的能力。用公式表示:爆发力=力×距离/时间,既爆发力大小的因素为力量和速度两个方面。要增强爆发力就必须发展快速力量。如果过分强调绝对力量的训练,就会形成大块僵硬的肌肉,这样就会妨碍技术的发挥和速度的提高。所以在训练中,要深入细致地评定力量和速度的比重,并合理地安排到训练计划中去,以获得最有效地提高爆发力的方法。

2.2 爆发力训练的原则

2.2.1 与技术动作一致原则

铅球运动的爆发力主要表现在最后用力阶段,因而在选择练习时要注意动作的路线、方向要与最后用力一致,动作的幅度要与技术相一致,动作的速度尽可能接近或达到技术要求。

2.2.2 全面发展原则

推铅球是一个协调性较强的运动,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要求从下到上将力集中在器械上。因此,在训练中要全面发展上肢、躯干、下肢等肌群的爆发力。

2.2.3 超负荷原则

依据生理与超量恢复原理,在练习时发挥最大力量的任务及训练时期,科学地安排练习的时间、运动量、运动强度。

2.3 铅球爆发力训练的方法

按练习的性质分为:一般性爆发力和专门性爆发力两大类。

2.3.1 一般性爆发力训练方法

1)各种负重练习:负杠铃半蹲、全蹲、抓、挺举和卧推。练习要求:动作速度快,负荷强度70-80%,练习2-3组,每组练习3-6次,间歇时间3分钟。

2)各种跳跃的练习: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五级、十级跳,30-50米单腿跳、跨步跳,单腿跳-跨步跳-单足跳-跨步跳,跳深练习。练习要求:采用最大强度的练习。如记时跳,记距、记步跳。

2.3.2 专门性爆发力训练方法

杠铃向上、斜上、正前推举,坐姿、立姿、斜仰卧单臂举哑铃,坐姿、跪姿(两人一组)推实心球,橡皮条做最后用力,橡皮条做小腿收拉的练习,按重、标准器械、轻器械循序做最后用力练习。练习要求:1)动作保持快速;2)动作幅度要大;3)练习强度较大,组数、次数以能保持练习速度为宜。

总的来说,在铅球爆发力的训练中,教练员必须认识重负荷阻力和高频率训练的作用和意义,选择的重负荷阻力训练一定要在快速的动作中完成。中等负荷或轻负荷的练习的动作结构一定要与铅球的技术动作结构相近或相似,使肌肉之间的协调性更趋于完美。在训练中,教练应建立轻、重负荷训练之间最适宜的比例关系,防止走极端。冲击性的训练方法对爆发力的提高有较好的效果,但容易受伤。

3 强化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如果增强不相适应的多余的肌肉力量,则会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要掌握好专项力量练习的要领,要使专项练习中的作用方向与推铅球动作中所使力的方向一致。

3.1 摆腰

摆腰练习法是用来发展铅球运动员的转体能力。具体动作做法如下:双膝微屈,双手握住杠铃片(或哑铃等),然后躯干左右回旋,开始时用65%的强度,快速反复做10-20次,逐渐增加强度,减少次数共做6-8组。

3.2 卧推

卧推握距要与肩同宽。这样练习时力的方向与推铅球的直线方向相一致。在做卧推时,一般做10-20组,有效组的要做6-8组。有效组是指:在当天训练中最大强度的80-90%。

3.3 全蹲和半蹲相结合

铅球运动员的腿部力量很重要,它是发力的根基。不仅仅是要有劲,更重要的是爆发力,全蹲练习属于全幅度训练,可使肌肉充分收缩和伸长,从而有效地增强肌力。蹲时应注意膝关节屈的角度要比推铅球最后用力的屈膝角度大10度,还应注意到半蹲的屈伸方向要与推铅球时下肢发力方向相一致,这样练习的结果会使腿部肌肉的爆发力的作用更集中、更有效。

3.4 大小球练习

大小球练习是最接近实际的专项力量练习。小球是指小于标准球(7.26kg)的铅球,大球则是重于标准球。练推小球可利于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利于发展快速力量,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练推大球则利于整体专项力量的发展与运用,使不断增长的专项力量得以充分发挥。

4 结论

1)铅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必须遵循力量训练原则,重视发展爆发力。在发展绝对力量的同时,必须使其最大限度转化为专门能力。

2)在专项力量训练中,尤其要抓好摆腰、卧推、屈腕、全蹲(与半蹲相结合)的练习,它们直接影响铅球运动成绩。

3)大小球训练是最有效的增长专项力量的方法,一般应先练习小球形成技术动力定型,然后再用大球去适应,最后在赛前用标准球适应,这极有助于取得好成绩。

4)既要强化专项力量又要全面发展,专项力量必须通过合理的技术去发挥,掌握合理的技术又要求其它身体素质(如速度、耐力、灵活性、柔韧性等)。为此,强化专项力量的同时要注意配以适当的拉伸练习和其它练习,以达到均衡发展的目的。

现代铅球运动训练的要求和特点 第3篇

关键词:现代铅球运动,训练要求,训练特点,不同重铅球,训练活动

有效的训练不仅是铅球运动员掌握必要技术手段的保证, 也是避免运动员在训练或竞赛中产生身体损伤的主要措施, 推动训练活动的全方位高效开展是教练人员非常重视的问题。而就现代化的训练活动来讲, 它们都具有极高的针对性以及定量化、节奏性、适宜性等特点, 因此, 铅球运动各项训练活动的开展也必须结合这几方面的要求, 然后有效地推动专项训练的积极展开, 才能最终达到对于运动人员的切实有效的训练。本文则具体地从铅球运动训练活动的相关要求以及其训练所具有的特点, 还有利用不同重量铅球开展重点训练的问题出发, 详细地探讨了现代铅球运动的训练相关问题, 以求推动铅球训练活动更加优化的实施。

1 现代铅球运动的训练活动要求分析

随着当前时期整体田径运动对于运动员素质以及技能要求的不断提升, 以及运动员自身身体条件的转变, 推动有效的现代化训练活动的开展, 已经成为铅球运动员以及教练人员都必须努力实现的事情。现代化的训练活动要求各项训练的开展要具备其应有的针对性, 且能够达到对于运动强度的精确定量以及对于训练节奏的准确定位, 同时借助于适当运动负荷来开展, 这样才能够使训练的水平得以切实地提升并达到对于铅球运动的现代化训练要求地全面满足。本文下面具体分析一下现代铅球运动对于训练活动的各项要求。

首先, 铅球教练人员必须从各个方面对铅球运动所具有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 力争达到对于其规律的有效把握及认知, 从而使训活动能够达到从技术方面的有效训练, 保证每一项训练都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 铅球运动对于正确的用力顺序具有严格的训练要求, 训练人员要将其具体的训练方法与这种要求密切结合, 从而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展开不同用力训练, 才可以使训练活动实现实效性。再比如, 铅球运动对于运动强度以及负荷量等也存在着明确的规定, 锻炼人员必须根据这种规定来采用周期性的训练方法推动不同强度、不同负荷的运动开展, 使运动员在不损伤自身身体机能的基础上, 达到对于各个方面的训练目标的有效达成。因此, 训练人员在开展训练活动之前, 必须切实地做好对各项运动规律的分析。

其次, 铅球运动的训练必须具备科学完善的训练计划方案。优化的训练方案作为训练活动的指导, 直接贯穿在训练活动的全部过程, 并且能够为未来的训练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是整个运动训练中最为基础也最中心的环节, 也是教练员利用根据训练目标的制定以及具体达成而调整训练活动的必要的道路指引。因此, 教练人员开展现代化的铅球训练活动, 必须首先编制完善的方案, 从而使运动员得以全面避免训练中潜在的各种不利因素, 并达到对于其自身潜能及优势地深度挖掘。此种训练方案必须从教育学、训练学、心理学、人体科学等各方面出发, 争取含盖住训练者需要的各项理论指导, 比如, 教练员要利用心理学知识来为运动员展开具有心理针对性的训练, 从而帮助运动员突破心理阈限, 达到在竞赛中的超常发挥。

2 现代铅球运动具备的训练活动特点

铅球教练人员在做好对于铅球运动规律的分析以及训练活动的方案设计之后, 还必须针对其在现代具备的训练特点来具体地开展训练, 才能够保证其训练活动真正达到应用的效果。因此, 本文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现代化的铅球训练所具有的训练特点。

(1) 现代铅球运动实现了从比赛次数方面的不断增多, 而且其比赛对于各方面功能的要求也逐渐拓宽, 这就要求训练活动的具体开展切实地达到对于多比赛次数及宽比赛功能的全面满足。而教练人员在这种环境下开展铅球运动训练, 可以将现场比赛作为其具体的训练载体, 即从比赛中选择一些具备较高投掷训练强度的比赛来展开推铅球的训练。这样就可以全面地借助于赛场上所具有的独特氛围, 使运动员在浓烈表现欲望以及争胜欲望的趋势下达到对于各项技术动作的突破性训练。

(2) 现代铅球运动对于训练活动开展的要求从技术方面、力量方面、专项能力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加强了对于这几方面训练的综合性训练要求, 即周期内的训练活动必须能够从这几个方面同步实施达到对于运动人员的有效锻炼。因此, 教练人员必须要通过有效的研究分析, 将技术训练、身体力量训练以及专项能力训练交叉地协调安排在同一个训练周期内, 使周期内的训练切实达到对于训练任务的完成。

(3) 现代铅球运动的训练活动着力地凸显了对于强度训练的重视, 而且还要求其专项技能训练的开展必须具备较高的适应性。铅球具有其自身的重量, 必要的强度训练是训练活动中必不可少的, 而随着新时期的各项比赛活动的不断增加, 强度的训练变得更加重要。同时, 专项技能训练一直被训练者贯穿在整个的训练过程中, 即将专项训练与基础训练结合开展, 长时间的基础训练完成之后再实施专项训练, 此种训练理论可以为运动员提供专项训练的必要基础。但是, 目前的铅球运动的训练要求逐渐加强了对于此训练的适应性要求, 即要避免这种训练在整体训练中的不合理插入。

(4) 现代铅球运动要求训练活动的开展具备更为显著的个性化, 即要求训练活动能够以人为本, 全面遵从每一个运动员自身体制以及能力基础的差异来具体地开展训练。因此, 训练人员要着重在每一个单元的训练计划中插入针对不同运动员体质状况的个性化针对性训练, 帮助个体运动员在基础训练完成之后, 实现对于自身运动潜能地进一步挖掘和提升。

3 不同重量的铅球专项训练活动研究

铅球运动不同于其他的球类, 其自身具有不可忽视的重量, 教练人员在实施完成技术训练之后, 还必须着重加强对于不同重量的铅球运动的专项训练, 使每一个运动员都能够根据其自身素质的不同, 实现对于不同铅球的承重力的有效适应。就目前此项不同重的训练活动的具体开展状况来讲, 以全年为训练周期, 其重铅球的训练一般占到32%~34%, 而标准重量与轻重量的则分别占到35%~37%、30%~32%, 而铅球重量的增减一般控制在1~2kg的范围内, 不能随意增减。本文下面就对不同重的铅球专项训练进行具体分析。

一方面, 就目前铅球运动的不同重专项训练方法来讲, 它主要是采用了数学模型方法, 即借助于斜抛运动的公式、能量守恒定律、功率原理等来为运动员训练构建投掷的模型, 从而达到对于运动员训练的实时有效调整。教练员在为训练人员制定数学模型训练方法时, 一般借助最大以及次重大的投掷功率训练方法来实施, 次最大的功率则由最大功率重量减去标准的铅球重量, 再乘以7 0%~8 0%, 然后再加上标准的铅球重从而得出, 这种次投掷中重量对于运动员的重量训练而言, 应该是最为有效的首选重量。需要注意的是, 教练员必须根据不同运动员所具有的运动水平以及身体素质来为其确定最佳的训练重量, 从而使每一个运动员都能够得到最优化的训练。

另一方面, 铅球运动的不同重专项训练对于滑步推球技术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此项技术将直接影响到铅球运动的具体参数, 教练员为不同水平的运动适当的延长投掷距离, 能够使其专项运动训练达到进一步地潜在优化提升。如教练员可以为12~14岁的男少年选用具有3~4kg重的铅球或其他相同重量事物进行训练, 而女少年则可以利用2~3kg重量的, 在这种适当的重量基础上, 为他们延长有效的投掷距离, 能够使他们的速度以及力量都得到切实地锻炼。同时, 还需要注意的是, 教练人员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来为处于学习阶段的运动员选择不同重的铅球, 使其重量呈现由轻到重而逐渐递增的方法, 从而使运动员获得其全面提升而需要的基础动力技术。对于巩固阶段的运动员来讲, 由于他们都已实现了身体素质及技术的不同程度的完善, 教练员就要侧重于使用标准铅球来对他们进行训练。

4 结语

铅球运动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的运动项目, 其具体的训练不仅有对于技术方面以及对于铅球重量方面的要求, 还需要从其非线性运动的本质出发合理的设定具体的投掷距离, 才能够使整体的训练活动得以完善地达成。因此, 教练员在开展现代化的铅球训练运动时, 必须从全方面出发来对此项运动进行综合地考虑分析, 争取通过优化的训练方案的制定达到对于运动员的有效锻炼。

参考文献

[1]鲍彩霞.浅析如何提高推铅球技术动作中的速度节奏[J].少年体育训练, 2010 (5) .

[2]刘占锋.浅析现代铅球运动训练的要求和特点[J].新西部, 2010 (7) .

[3]曲春海.快速提高铅球成绩的有效训练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 2010 (4) .

[4]王广海.高考体育特长生改进铅球技术的有效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 2010 (3) .

[5]唐开荣.推铅球力量训练研究综述[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7 (1) .

[6]于智芳.关于铅球运动员技术训练的几点思考[J].山西体育科技, 2008 (Z1) .

[7]迟庆斌, 朱世娟.铅球运动过渡技术的关键[J].山西体育科技, 2007 (3) .

词语铅球造句关于运动 第4篇

(1)田径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用手托住铅球,然后用力推出去。(2)田径运动使用的投掷器械之一,球形,用铁或铜做外壳,中心灌铅。

二、铅球造句

1、他创造了铅球的新纪录。

2、我看起来一定像是刚被奥运铅球砸中额头(呆傻相),因为朱莉突然之间柔和下来。

3、如果你知道了铅球的精确方向以及它在离开奥运会运动员的手时速度的大小,那么你就可以用一个线性方程去精确地预测它能飞多远。

4、除了常规的体育活动,比如跳远、疾跑和推铅球,你将会发现更多的独特的游戏,比如“投棒”、或“投重物”。

5、然而,世界上的系统几乎都比推铅球复杂得多。

6、世界大师锦标赛日前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世界上最年迈的女运动员——一位100岁老太获得铅球比赛的冠军。

7、1992年夏季残奥会上,她一人斩获4枚金牌,残奥会,她获得铅球银牌和马拉松金牌。

8、在世界室内田径赛铅球项目中,中国选手黄志红第一次试投就以18.09米的成绩获得冠军。

9、为研究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成绩预测的效果,建立人工神经预测模型,对铅球运动员的成绩进行评估和预测。

10、投掷类项目,如铅球、铁饼、标枪、链球都需要极强的力量性和协调性。

11、然而,她在上周日的推铅球比赛中掷出的4.07米(13英尺4.2英寸)的成绩不仅让她获得了金牌,而且还打破了一项世界纪录。

12、我扔铅球扔得可远了,教练说了,人出去了不算啊!

13、本文探讨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李梅素在攀登训练过程最后高峰的冲击阶段的训练规律。

14、在体育科研领域,针对铅球投掷项目的动力学数据采集手段和设备目前十分匮乏。

15、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爆发用力阶段相关运动环节及铅球的速度节奏进行了研究。

16、指出关于铅球最佳投掷角计算公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计算这一角度的精确方程和数值解。

17、最近当奥运圣火在比赛古代的诞生地同时也是掷铅球比赛的场地点燃时,在捕捉过去的瞬间,没有一丝狂喜。

18、在过渡阶段,我省运动员身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都有较大的下降而且过渡阶段时间明显偏长。

19、旋转推铅是推铅球的方法之一。

20、他会扔铅球吗?

21、采用文献分析和实验法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模式进行比较,并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对如何选择相应的技术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22、两个铅球,分别处在某个硬杆摆的末端,绕着一根柱子旋转。

23、在推铅球技术教学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动作,对初学者学习掌握正确的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24、几个杀死很容易,只需要很少的努力,直到他遇到了一个成员,俄罗斯女子铅球组。

25、专项素质训练是铅球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26、针对体育教学过程,教师对铅球教学较普遍的忽视以力量练习为主的发展学生身体素质锻炼。

论初中田径运动员铅球投掷力量训练 第5篇

【关键词】初中生;铅球训练;力量协调;探讨

一、前言

铅球在老教材上是必学内容,现在体育保健教材上的投掷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实心球的学习,但是参加运动会田赛中铅球是田赛中开展项目之一,学生选择性强。加上学生投掷基础较广。从小学到初中在课堂上都有接触。所以学生对铅球也比较熟悉。在投掷项目中,要想取得铅球好成绩,铅球推出的初速度是主要因素之一,而出手的速度又取决于出手力量及蹬,转,送髋,挺胸挥臂整体动作的一气呵成协调配合有关。在爆发力中人体力量起主要作用。铅球投掷仅仅技术好是不够的;没有力量素质就很难获得出争的初速度。所以正确认识力量在铅球投掷中的主要作用非常重要。作为老师,教练员应正确认识力量训练的方法、分类才能使学生掌握这门技术和有效地提升成绩。

二、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阅读法,找出符合初中学生铅球投掷力量训练的方法,然后总结出提高铅球提升训练的有效方法和科学依据。

三、研究分析

1.铅球投掷中力量练习的重要性

什么是力量。力量是人体肌肉收缩或张力来克服阻力的能力。在铅球投掷中学生的投掷成绩取决于学生的力量因素。力量是基础,是前提。我们如果力量弱小,让学生手持7.26kg的铅球,由于铅球的重量让学生动作施展不开。身体不协调,这样就无法保证整体动作完成。所以如果技术掌握好了,我们对学生进行力量训练是进一步提高成绩的手段。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推铅球的技术可以花几节课先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然后徒手练习,再可以持3千克球或者实心球进行练习。一般学生可以掌握技术要领了。但是力量的进步是缓慢的,是有时间的。

2.力量训练的方法

根据初中学生好动,有种渴望求知欲,再加上模仿性比较强这样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不但要使制定的计划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对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力量训练得到持久性,和全身肌肉得到综合协调发展。做法可以采取:

(1)有效利用器材练习

(2)建立练习点,提高学生力量训练兴趣的方法

(3)间歇性训练方法

(4)针对性力学训练法

3.铅球力量型训练的主要手段

(1)速度力量的训练手段

速度力量是指肌肉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是速度与力量的有机结合。爆发力是快速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张力已经增加的肌肉以最快的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速度与力量结合构成速度力量,与耐力结合构成速度耐力。我们铅球技术中所需的就是速度力量中的爆发力。任何发展最大力量的方法也适应于发展爆发力训练,爆发力的练习负荷特征是:负荷强度一般采用70%-90%,练习组数3-6组,每组5-6次,每组间歇3分钟。如果是运动员一般安排18周力量训练分配如下:前6周从事跳绳练习,中间6周进行大重量的杠铃训练,后6周进行深跳训练,这是前苏联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手段。我们初中学生的铅球投掷可以根据要求不同做模仿。方法练习手段如下:

①立定跳远,跨步跳,交换跳,弓箭步跳。还可以安排跳绳等等练习。

②头后双臂屈伸:双手握哑铃或杠铃片。重量为男生10—15kg,女生5—10kg。要求屈伸协调,动作到位。

铅球训练力量的方法很多,在练习中主要考虑学生的身体负荷,要有足够的间歇时间,上课后要彻底放松,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消除疲劳,让学生能够快乐接受练习。

(2)辅助训练教学的有利手段

我们在教学训练中注重力量训练的同时,也应该抓住辅助教学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师只看到加大负荷的训练,经常出现学生受伤多,对训练影响大,最终导致教学失败。这问题应该引起教师在铅球力量训练教学中的注意。我们可以在上述中加入辅助性力量练习。既安全又有效。又能让学生对上课感兴趣,对发展肌肉力量有提高。

①角力。两人一组,让学生面对面弓步站好,右手相握做角力游戏此法可以发展手臂力量。特别是全身反应力,灵活性。

②单脚跳、蛙跳等教学游戏,通过安排趣味的力量辅助练习。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练习。教师也从中发展学生的相对肌肉力量练习,一举两得。

(3)专门投掷力量训练

铅球属于重器械,铅球投掷专项力量要求重要体现在腰,腿,上肢与手腕方面。整个动作对力量的要求迅速,有效地把以上各个部位力量连贯起来,传各个分力合并为作用与同个方向上的一股合力,然后作用于铅球上。所以在教学中专门力量训练非常重要,是铅球成绩的决定因素。

四、结论和建议

(1)我们在对初中田径运动员铅球训练中,力量训练最重要的是把力量与速度很好结合起来,才能转化为速度力量,在教学训练中应考虑初中学生身体发育特征,把身体局部的力量与全身的速度力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不要急于求成,让学生快乐学习,最后发展为自主学习,这样我们的目标才能达成。

(2)在教学训练中力量练习应与技术相互结合。力量教学最终要为成绩,为技术服务;不要造成力量与技术分离,脱节,最后有了力量没有技术,成绩还是上不去。

(3)对初中学生铅球投掷教学训练中力量训练可以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与手段,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体育与健康.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3]陈笑志.速度力量的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5)

[4]曲春兰.对推铅球力学分析【J】.牡丹江大学报,2007.(10)

论初中田径运动员铅球投掷力量训练 第6篇

铅球在老教材上是必学内容, 现在体育保健教材上的投掷学习内容比较简单, 主要是实心球的学习, 但是参加运动会田赛中铅球是田赛中开展项目之一, 学生选择性强。加上学生投掷基础较广。从小学到初中在课堂上都有接触。所以学生对铅球也比较熟悉。在投掷项目中, 要想取得铅球好成绩, 铅球推出的初速度是主要因素之一, 而出手的速度又取决于出手力量及蹬, 转, 送髋, 挺胸挥臂整体动作的一气呵成协调配合有关。在爆发力中人体力量起主要作用。铅球投掷仅仅技术好是不够的;没有力量素质就很难获得出争的初速度。所以正确认识力量在铅球投掷中的主要作用非常重要。作为老师, 教练员应正确认识力量训练的方法、分类才能使学生掌握这门技术和有效地提升成绩。

二、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阅读法, 找出符合初中学生铅球投掷力量训练的方法, 然后总结出提高铅球提升训练的有效方法和科学依据。

三、研究分析

1.铅球投掷中力量练习的重要性

什么是力量。力量是人体肌肉收缩或张力来克服阻力的能力。在铅球投掷中学生的投掷成绩取决于学生的力量因素。力量是基础, 是前提。我们如果力量弱小, 让学生手持7.26kg的铅球, 由于铅球的重量让学生动作施展不开。身体不协调, 这样就无法保证整体动作完成。所以如果技术掌握好了, 我们对学生进行力量训练是进一步提高成绩的手段。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推铅球的技术可以花几节课先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 然后徒手练习, 再可以持3千克球或者实心球进行练习。一般学生可以掌握技术要领了。但是力量的进步是缓慢的, 是有时间的。

2.力量训练的方法

根据初中学生好动, 有种渴望求知欲, 再加上模仿性比较强这样的特点, 在教学中, 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 不但要使制定的计划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对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力量训练得到持久性, 和全身肌肉得到综合协调发展。做法可以采取:

(1) 有效利用器材练习

(2) 建立练习点, 提高学生力量训练兴趣的方法

(3) 间歇性训练方法

(4) 针对性力学训练法

3.铅球力量型训练的主要手段

(1) 速度力量的训练手段

速度力量是指肌肉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是速度与力量的有机结合。爆发力是快速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指张力已经增加的肌肉以最快的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 速度与力量结合构成速度力量, 与耐力结合构成速度耐力。我们铅球技术中所需的就是速度力量中的爆发力。任何发展最大力量的方法也适应于发展爆发力训练, 爆发力的练习负荷特征是:负荷强度一般采用70%-90%, 练习组数3-6组, 每组5-6次, 每组间歇3分钟。如果是运动员一般安排18周力量训练分配如下:前6周从事跳绳练习, 中间6周进行大重量的杠铃训练, 后6周进行深跳训练, 这是前苏联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手段。我们初中学生的铅球投掷可以根据要求不同做模仿。方法练习手段如下:

1立定跳远, 跨步跳, 交换跳, 弓箭步跳。还可以安排跳绳等等练习。

2头后双臂屈伸:双手握哑铃或杠铃片。重量为男生10—15kg, 女生5—10kg。要求屈伸协调, 动作到位。

铅球训练力量的方法很多, 在练习中主要考虑学生的身体负荷, 要有足够的间歇时间, 上课后要彻底放松, 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消除疲劳, 让学生能够快乐接受练习。

(2) 辅助训练教学的有利手段

我们在教学训练中注重力量训练的同时, 也应该抓住辅助教学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师只看到加大负荷的训练, 经常出现学生受伤多, 对训练影响大, 最终导致教学失败。这问题应该引起教师在铅球力量训练教学中的注意。我们可以在上述中加入辅助性力量练习。既安全又有效。又能让学生对上课感兴趣, 对发展肌肉力量有提高。

1角力。两人一组, 让学生面对面弓步站好, 右手相握做角力游戏此法可以发展手臂力量。特别是全身反应力, 灵活性。

2单脚跳、蛙跳等教学游戏, 通过安排趣味的力量辅助练习。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练习。教师也从中发展学生的相对肌肉力量练习, 一举两得。

(3) 专门投掷力量训练

铅球属于重器械, 铅球投掷专项力量要求重要体现在腰, 腿, 上肢与手腕方面。整个动作对力量的要求迅速, 有效地把以上各个部位力量连贯起来, 传各个分力合并为作用与同个方向上的一股合力, 然后作用于铅球上。所以在教学中专门力量训练非常重要, 是铅球成绩的决定因素。

四、结论和建议

(1) 我们在对初中田径运动员铅球训练中, 力量训练最重要的是把力量与速度很好结合起来, 才能转化为速度力量, 在教学训练中应考虑初中学生身体发育特征, 把身体局部的力量与全身的速度力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 不要急于求成, 让学生快乐学习, 最后发展为自主学习, 这样我们的目标才能达成。

(2) 在教学训练中力量练习应与技术相互结合。力量教学最终要为成绩, 为技术服务;不要造成力量与技术分离, 脱节, 最后有了力量没有技术, 成绩还是上不去。

(3) 对初中学生铅球投掷教学训练中力量训练可以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与手段, 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体育与健康.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3]陈笑志.速度力量的研究[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15)

铅球运动 第7篇

关键词:铅球训练,力量训练,初中生

在过去旧教材当中,铅球这一体育项目被列于一定要学习内容的范畴之内,而目前在一些有关于保健以及体育的教材上,所讲述的学习内容相对而言难度较低,其主要内容是进行实心球的相关学习以及训练,但是考虑到铅球项目也在运动田赛比赛当中,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并且可以看到初中生普遍都有比较好的投掷基础,从小学一直到初中的义务教育阶段都在体育课堂的学习中有过一定程度的接触和训练,并且中学生对铅球的相关信息也有很深入的了解。要想在投掷铅球的项目当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要首先考虑到如何处理铅球推出时的初速度这一主要因素与最终成绩之间的关系,而铅球推出时的初速度和学生的出手力量以及蹬、转、送髋、挺胸挥臂这一套整体动作是否连贯、合理、协调具有很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体力量对爆发力的大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一般情况下仅有高超的铅球投掷技术是不能取得优异成绩的,推出的初速度的提高还需要很好的力量素质。因而,在铅球投掷的过程中对力量的正确认识,将会对最终训练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力量训练的方法以及分类,应该能够被相关教练和老师熟练地掌握,从而能够让学生有效提高成绩和掌握铅球投掷的技术。

一、研究的方法

在整个研究的过程当中,主要采用了查找和阅读文献资料的方法,找到有利于初中生进行铅球力量训练的方案,从而进一步归纳提高力量训练方法当中所存在的科学依据。

二、分析和研究

(一)铅球投掷当中力量训练的地位

一般情况下对力量的定义是,人体肌肉收缩或舒张来克服阻力能力的大小,而在铅球投掷的过程当中,中学生最终的投掷效果以及成绩的优劣都是由学生的力量来决定的。所以可以说力量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和重要的基础。学生的力量如果太弱小,则手持7.26kg的铅球会导致学生不能正常地施展动作,不能使身体协调地动作,也就无法完成投掷铅球的整体动作。因此如果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握相关技术,那么下一步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手段就是对其进行力量训练。可以看到,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利用几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对推铅球技术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之后开始徒手进行练习,合适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持实心球或者3千克球进行训练,在这样的方法之下可以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相关的技术要点。但是学生的力量进步速度是比较缓慢的,需要投入一定程度的时间和精力。

(二)力量训练的具体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及教练要能够结合中学生有强烈求知欲、模仿能力强以及好动的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所制定的计划也要对以上这些问题进行很好地分析和总结,计划的具体内容要能够符合学生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教练或老师要通过有效地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使其乐于主动参与到训练的过程当中,从而确保训练的持久以及全身肌肉的协调、综合发展。具体的方法包括间接性的训练方法、针对性力学训练法、建立练习点从而提高学生力量训练兴趣的方法以及合理地利用器材进行训练。

(三)铅球力量训练的主要方式

肌肉迅速爆发出力量的能力即所谓的速度力量,联合了力量和速度两者。快速力量的体现方式之一即是爆发力,主要是指张力增加的肌肉在速度最快的情况下对阻力的克服能力,力量和速度两者的结合形成速度力量,而耐力和速度两者的结合则组成速度耐力。而在铅球投掷训练当中的技术层面上,速度力量之中的爆发力是最被需要的。所以,所有增加最大力量的方式和方法对于训练爆发力也是十分合适的,其练习过程中有如下的特点,一般情况下采用70%~90%的负荷强度,每次要练习3到6组,其中每组练习的次数为5到6次,组间休息3min。一般情况下,对于运动员要安排18周的力量训练,跳绳练习的时间为前6周,大重量杠铃训练在中间的6周,深跳训练在最后的6周进行,此方法使按照前苏联运动员的训练方式进行的。结合初中生的具体身体素质,可以对他们安排不同程度的模仿训练。练习方法和方式如下:第一点,安排立定跳远、交换跳、跨步跳、弓箭步跳以及跳绳等练习;第二点,安排学生进行头后双臂屈伸的运动,让学生双手持杠铃片或者哑铃片(女生持重为5~10kg,男生持重为10~15kg),运动过程中确保动作到位、屈伸协调合理。

(四)辅助训练的教学模式

在训练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对力量进行训练,同时也要实施辅助教学的办法。由于很多教师只注意加大负荷训练而导致很多学生受伤的情况发生,并且对训练质量和进度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结果最终结果是教学的失败。类似的问题应该为相关的教育人员敲响警钟,为了训练的有效和安全应该在其中加入辅助性练习的环节。这样也能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和发展肌肉力量。

辅助训练的具体方法如下:角力。将两个学生分为一组,两个人面对面站好,呈弓步站立同时右手互相握住。此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手臂的力量,尤其提高学生的全身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以及灵活性。单脚跳和蛙跳等趣味力量辅助的练习游戏。这类方法能够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达到提高学生的相关肌肉力量的目的。

(五)有针对性的投掷力量练习

铅球投掷是一种重器械运动,投掷的专项力量的要求主要在腿、腰、上肢以及手腕这些关键部位上体现。整个动作要求力量迅速、连贯,能够把上述部位的力量相结合、连贯,从而形成同一个方向上的合力并作用在手中的铅球上。因此,在铅球投掷训练的过程当中,进行专门的力量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决定着最终成绩的好坏。

三、建议和结论

首先,可以看到的是在整个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铅球投掷训练的过程中,把速度和力量进行有效、合理地结合是力量训练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好的速度力量。此外,在相关的教学训练过程当中,教师或是教练应该对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和身体素质情况加以考虑,相应教学方法的开展要能够将学生全身速度力量与身体局部力量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同时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思考,而不能急于很快就取得明显的效果。教师或者教练应该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并且逐步发展成为自主地参与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最好地达成教育者最初所期望的目标。

其次,在整个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铅球投掷训练的过程中,技术的训练和相应的力量练习要进行充分和有机的结合。教师或者教练应该意识到力量训练的教学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技术和学生的成绩而服务的,所以,一定要确保力量和技术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防止出现脱节的现象,尤其是如果学生有了力量却缺少技术,将会导致依旧不能提升成绩。

第三,在整个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铅球投掷训练的过程中,教师或者教练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个体的身体情况有选择地制定或是模仿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和方法,做到在整个教学环节当中灵活地安排训练项目,进行多样的变化,从而促进中学生能够在训练当中进行全面的发展和进步,为培养体育类型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丽君.论初中田径运动员铅球投掷力量训练[J].文理导航,2014,(01):84.

铅球运动 第8篇

关键词:铅球,背向滑步,衔接技术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李梅菊、科尔扎连科、科里维约娃等国内外著名铅球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2) 分析法;

3) 数据法。

2 衔接技术的特征和要求

2.1 衔接技术在背向滑步推铅球中的作用

在抛物线运动中, 我们可以知道器械的飞行远度与器械飞行的初速度和出手关系两者相比之下, 器械飞行的初速度对器械飞行的远度更有决定性的意义。两者又是通过衔接技术结合起来, 发挥威力的。可见, 衔接技术是铅球投掷技术的重要环节, 是沟通滑步技术与最后用力技术的关键, 恰当的把握这一技术环节是完整推铅球技术的核心。

2.2 滑步动作对衔接技术的影响

滑步的目的是使运动员对铅球最后用力做的预先的加速, 并为最后用力创造有利的身体姿势, 滑步不仅能使身体快速向投掷方向移动, 更重要的是要为最后用力的衔接技术做准备。因为在滑步推铅球的整个技术动作中, 各个环节都是相互配合, 互相影响, 任何一个环节的改变都能影响其他环节的效果。因此, 衔接技术与滑步技术紧密相关, 受滑步动作的影响。

从表一中看出, 由于滑步开始瞬间李梅菊的右腿蹬地角从77.70减少到59.02;右髋角从78.62减少到73.34;两大腿加角从144.20减少到123.41;右脚高度从.07减少到0.48, 滑步时间也随之间少从0.156减少到0.111。这些数据的改变对李梅菊的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也必然有利于衔接技术的完成。例如李梅菊的右脚蹬地角度的变小, 使身体重心起伏减小, 从而使身体重心能低而平稳的向投掷方向移动, 这种姿势为衔接技术的进行做好了准备, 便于在衔接阶段为加大铅球速度提供条件, 也直接影响到最后时躯体扭紧动作的形成, 以及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右脚离地时, 左脚离地高度的减小意味着滑步的速度快, 左右脚先后落地的衔接技术做得到位。这样使滑步时间减少, 为滑步后左侧支撑创造了条件。另外, 右髋角的适当减小, 也有利于滑步的低、平、块, 有利于衔接技术的顺利进行。所以滑步动作的好坏影响着下一步衔接技术能否顺利进行。

2.3 衔接技术与重心移动轨迹的关系

高质量的衔接技术, 保证人体在高速而复杂的运动中的平衡性、连续性, 减小了预行速度与爆发速度间的夹角, 因此有利于速度的利用、力量的发挥、动作的协调, 最终提高了总体效应。

2.4 衔接技术与工作距离的关系

我们知道, 要想提高铅球的出手速度, 在增大肌肉力量的同时, 必须努力增大投掷的工作距离。只有提高了工作距离, 动作表现的连贯协调, 才能有较好的成绩。而工作距离的长短,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衔接技术的实效性和经济性。娴熟合理的衔接技术可以使参与做功的有关肌群充分得到伸展和拉长, 从而发挥出最大力量, 进一步提高铅球出手初速度。

2.5 滑步阶段与过渡阶段的关系

过渡阶段是指滑步后右脚落地到左脚落地的那一段, 他是完整推铅球技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这个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后用力的效果。这个阶段只要是保持或增加器械在滑步中获得的速度, 缩短滑步与最后用力的时间。因此如何尽量减少铅球预先速度的损耗率也就是最大限度的提高滑步速度的利用率, 保持或适当增加器械在滑步中获得的速度, 是铅球投掷技术发展和训练有待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以往大多数教练员在学生在训练时往往都会刻意追求出手角度, 千方百计提高学生出手高度, 这样导致了学生在投掷过程中肘部下拉, 形成了撮球的错误动作, 还有一些追求绝对力量的训练都是存在弊端的, 这样也不是说提高不了成绩, 只是说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好在提高成绩了, 为此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并合理利用力学等物理现象, 借鉴吸取外国的经验教训, 在训练中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合理衔接, 注意滑步过渡阶段的技术的衔接, 注意在滑步中获得速度上作文章, 寻找完善的过渡阶段技术动作结构, 在此基础上保证最大限度发挥。

2.6 速度转换方向的分析

完整的推铅球技术是不断使铅球加速直至最后以最快速度将铅球推出的程。推铅球的加速节奏非常重要, 而衔接技术是动作节奏的关键, 要充分利用前阶段获得的速度, 把它转变成最后用力的速度。根据力学原理, 制动脚快速地于身体重心的前面进行强有力的制动支撑, 使下肢继续向前运动, 利用动量的传递加快了上体和器械向前运动的速度, 有利于利用惯性进行快速有力的投掷。可见, 在衔接技术要求制动脚快速落地, 在制动脚落地瞬间, 制动脚给地面一个作用力, 地面必须相应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支撑作用力作用在制动脚上, 并沿着制动脚通过踝、膝关节传递到制动侧髋部, 使另一侧髋部向前做加速运动, 如动力腿工作正确, 就使人体的髋以制动侧的髋部为轴另一侧向着投掷方向转动。由于投掷运动采用连续转动动作, 根据运动链原理, 在髋轴的转动牵引下, 使动力侧的下肢、躯干和肩轴按顺序向投掷方向转动, 从而使滑步的水平速度转换成人体的转动速度。动力侧的髋部向着投掷方向转动。这样的动作既能使人体保持较低的身体重心, 又能使转动动作平稳进行, 还可以减小滑步速度的损失, 从而使滑步速度顺利地转换为身体的移动速度。由于动力腿的积极工作和人体向前的惯性, 迫使制动腿落地瞬间膝关节充分伸直, 左脚落地瞬间, 膝关节伸直获得制动!随后便稍有主动弯曲, 配合右侧动作的进行, 利于速度的转换。

在技术动作上主要体现为:滑步阶段摆动腿的动作平、直、低、快;后脚落地后用前脚支撑;支撑阶段转髋移动重心, 控制上体上抬, 依靠髋部和大腿的收缩实现两足积极着地, 突出加快左脚着地, 以缩短衔接阶段时间, 提高速度利用率。上述技术动作保证了铅球出手后的远度, 在最后用力前行成了良好的侧弓姿势加长了工作距离, 动员了身体更多的肌群参加更多最后用力动作, 有效地调解了前后两大技术, 达到了积蓄力量和速度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运动成绩。

2.7 从身体姿势方面分析

评价衔接技术的好坏不能只看运动员与器械能否获得较高的速度, 还要看运动员能否使整个身体姿势处于最优的发力状态。衔接技术持续的时间很短, 要求尽量缩短右脚着地至左脚着地的时间, 只有加快左脚着地的速度, 右脚才能积极蹬伸推动髋部移动。右脚负荷增大, 为积极支撑的蓄力和加快身体重心移动的速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右脚落地后, 要加快左脚着地速度, 建立稳定的左侧支撑。在左脚落地后, 髋已被推到前面, 减速制动了, 这从线性制动原理可知, 髋部制动固定, 便加快了上体、右臂、球向前的速度, 提高了最后用力的速度。在这过程中, 要适当控制上体、左臂的抬起, 使整个动作有利于形成最后用力前的良好姿势。使球底远离出手点, 这样不仅加长了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 而且能动员更多肌群预先拉长, 准备参加最后用力工作!从而达到积聚力量和速度的目的。

我们知道, 如果最后用力距离越长, 出手速度就会越大。因此, 过去许多人都认为, 要提高出手速度, 就必须加大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 要求超越器械做得如何完善, 但结果却不尽人意。这是因为这种过分要求加大距离, 仅仅强调某一环节, 必然会破坏技术的衔接和连贯, 破坏运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反而造成速度下降。因此, 完美的技术应该追求的多是因素合理匹配。

2.8 滑步与最后用力得正确快速衔接

中学教材中把滑步推铅球技术分成预备、滑步和最后用力三个基本阶段, 滑步为了获得最后用力前铅球的初速度, 但是要使这个初速度对铅球出手后飞行起更大作用, 就必须和最后用力阶段铅球获得的加速度叠加创造最佳成绩。而叠加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滑步动作和最后用力两个技术的正确衔接。有些说法把滑步和最后用力说成是不同的两个阶段, 但在实际的训练教学中应该注意到两者的衔接, 就好像如果说完成技术的过程把滑步和最后用力中间没有合理地衔接, 那就会出现停顿, 本来滑步和原地推铅球的区别就是为了最后一个加速度促使他的飞行诡计变得更远, 可是如果衔接不好那等于没有进行滑步反而出现停顿把力给分散了, 最后用力后成绩反而不如原地推铅球的远度。所以说在滑步技术中最关键的就是衔接技术。

3 结论

1) 滑步技术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衔接技术的效果。

2) 衔接技术的好坏, 影响着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转换及滑步速度的利用。

3) 衔接技术与预行速度、重心移动轨迹及工作距离等存在着密切地关系。

4) 衔接技术虽然是滑步过程中演变最快的一种技术, 容易被人忽略, 但是它起到的作用实际上是很重要得, 它决定滑步后的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勇.推铅球滑步和最后用力衔接技术叫法探讨.贵州科技, 2000.

[2]刘嘉津.对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衔接技术球速理想值的探讨.青少年田径训练.

[3]冯林对背向滑步推铅球过渡阶段的技术分析.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0.

[4]张华光, 卢雁.我国部分推铅球运动员技术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0.

[5]马明彩, 南仲喜, 田径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6]陈支越.对铅球滑步中摆动腿与蹬地之间易犯错误动作的因果关系分析[J].体育科技, 2001.

[7]刘嘉津.对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衔接技术球速理想值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2.

铅球运动 第9篇

本研究中三名运动员全部采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方式,国内外专家和教练均把这种投掷方式分为三个阶段,预摆和滑步阶段、过渡阶段和最后用力阶段,本研究只针对最后用力阶段对三名受试者分别进行分析总结。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见表1)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星镐钛高速录像采集系统,对运动员现场投掷进行定点拍摄,一台摄像机置于投掷圈的后侧位,另一台摄像机置于投掷圈的右侧位,两机主光轴夹角约为90O,在正式投掷前提前开机,投掷结束后停机,完整地拍摄投掷的全过程,将所得录像运用“SINI”运动录像快速解析系统,迅速、准确地标出运动员的运动学参数。对所得数据在Window XP计算机利用Exce12000进行平均数、标准差计算,采用Excel图表制图等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得出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背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的介绍

最后用力阶段是指过渡阶段结束后,左脚着地至最后铅球出手瞬间这一阶段。它是最主要也是最复杂的阶段,它在获得滑步阶段取得预先速度的前提下,既要有较合理的超越器械动作,又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动作,这一阶段直接关系到出手速度、角度、高度,决定器械的飞行距离。

为便于比较和分析,一般把最后用力技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侧弓的形成,即超越器械。它是指从左脚着地时,躯干和上体不急于发力,而是争取为最佳的用力效果作准备。右腿继续用力蹬转,推动髋部向投掷方向移动并转动,躯干与上肢动作随之被动进行转动,使髋部相对固定,肩横轴即将转至与投掷方向平行,此时整个身体有关肌群被充分动员,侧弓形成。随后进行爆发性用力,直至铅球出手为最后用力的第二阶段。

2.2 最后用力第一阶段的运动学分析

2.2.1 肩轴转动角度与髋轴转动角度对比

最后用力第一阶段主要任务在生物力学上表现为下肢带肌肉及关节向投掷方向的扭转并做有力的支撑,而身体的左侧则被充分地拉长。从图1看,田迎春、许中楠的肩转动角(23O,26O)均小于髋转动角(25O,32O),这说明他们下肢带的转动幅度大于上肢带,因而造成左侧肌群被拉长;而张珩的肩转动角(37O)大于髋转动角(34O),也就是说这名运动员超越器节械的效果并不理想,即肩部过早地向投掷方向移动而影响了形成充分地超越器械动作。

2.2.2 最后用力第一阶段结束时的一些技术参数分析

由表2可知,最后用力的第一阶段结束时,三名运动员的右髋速度分别达到3.03m/s、2.66m/s、3.01m/s,田迎春、许中楠右髋速度较快,说明他们右髋水平方向支撑反力比较大,推动髋部比较积极;而张珩相应右髋速度较慢,说明他右腿用力推动髋部不是很积极。此时3名运动员右肩速度分别3.87m/s、4.57m/s、3.79m/m。张珩的右肩速度较大,右髋速度较慢,说明他躯干抬起和转动幅度较大,有主动发力的迹象。即肩部过早过多向投掷方向移动,而影响了充分超越器械。许中楠右髋速度不是最大的,但他的右肩速度是最小的,说明他上体控制最好,超越器械的效果最好。

表2可知,最后用力第一阶段结束时,3名运动员的右膝角是:123O、137O、127O,张珩的右膝角偏大,表明这名运动员的右腿向上蹬伸较大,右腿蹬伸较大使上体过早抬起,这对投掷臂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有着不利的影响。抬起较大,其他两名运动员对上体控制相对较好。

2.3 最后用力第二阶段的运动学分析

2.3.1 最后用力第二阶段运动员重心水平位移的分析

在此阶段应尽力增加铅球水平方向上的运行距离,由表3可知,身体重心水平位移田迎春、张珩、许中楠分别为:0.26m、0.30m、0.28m由此可见三人中田迎春身体重心前移最少,身体重心滞后必然会影响最后用力的向前性,导致重心滞后的原因是下肢向前蹬伸用力不积极,表3可知,3名运动员在蹬伸结束时右膝角分别为:145O、118O、115O,田迎春的右腿蹬伸不积极,导致重心后滞,身体向前性不好,从而影响了最后用力水平方向上的工作距离。

2.3.2 最后用力第二阶段铅球垂直方向上高度的比较

由图2可知,在最后用力出手瞬间田迎春、张珩、许中楠铅球的高度分别为:2.69m、2.86m、2.72m,而3名运动员铅球垂直方向的位移增量相应为:1.19m、1.02m、1.23m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许中楠的铅球出手高度虽然没有张珩高,但铅球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增量却大于张珩,这是由于他在最后用力前铅球高度控制较低(1.49m);而张珩由于在最后用力前上体没控制好,最后用力前铅球高度较高,影响了他们铅球上升高度,从而影响了铅球出手时最后工作距离。

3 结论与建议

3名运动员田迎春、许中楠在最后用力第一阶段的技术是较好的,他们在开始最后用力阶段并不是急于抬高和转动上体,右腿向前积极用力推动髋部,通过增加髋的转动幅度使左侧肌群处于拉紧状态,为最后的肌肉爆发用力做好准备。张珩对上体控制不好,技术不合理,影响了超越器械的效果。

最后用力阶段就是要把运动员的技术和爆发力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运动员只需要利用合理的技术,尽量加大最后工作距离,并且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利用人体发力肌肉的爆发力将器械推出,以获得良好的成绩。

摘要:本研究通过使用三维影像采集系统和高速运动录像解析系统对黑龙江省最优秀的三名男子铅球运动员投掷铅球的全过程进行采集和解析,并对最后用力阶段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三维运动学分析,找出每名运动员存在的不符合生物力学的技术错误,为教练员指导训练提供帮助。

铅球运动 第10篇

摘要:对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相关运动环节及铅球的速度节奏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身体重心和铅球运动速度曲线在过渡阶段的分合对提高运动成绩有重大的作用;过渡阶段摆动腿快速落地缩短单支撑时间是尽快形成双支撑进入最后用力的关键;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在双支撑前便开始最后用力,有待于提高向下运动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关键词:优秀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技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G824.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994-03

铅球运动是一项集动作速度、力量、爆发力和协调能力于一身的竞技运动项目,同时,它又是一项重器械的力量性投掷项目,铅球项目的技术相对比较复杂。近百年,世界田径运动格局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铅球运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可大赛中优异的运动成绩几乎都被欧洲的男女运动员所包揽,相比之下,我国的铅球运动成绩却徘徊不前,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比赛中,要想使铅球技术水平不断跃向更高层次,创造出优异成绩,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无疑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在铅球项目的运动训练中,如果没有对技术进行全面、系统地认识把握和崭新的深入研究,就不可能认知其训练的本质,从而就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本文试图对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主要技术特征进行研究,针对他们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动作提出正确的评价方法来综合评定。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我国优秀男女28名铅球运动员为对象(表1),其中男子15名,女子13名,运动员均采用背向滑步推铅球。

1.2材料仪器采用日本松下M90高速摄影机,均在28名男女铅球运动员比赛现场的正右侧面进行三次定点拍摄, 摄像机距投掷圈中心点14 m,拍摄频率为50帧/s,镜头高度1.25 m,且主光轴与投掷方向垂直,机内无时标,拍摄频率在比赛前后用拍摄电子秒表的方法进行校正,三次定点拍摄时比赛天气均为晴,风速小于3 m/s,拍摄环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内容具有很高的可比性,将拍摄所获得的录像资料采用生物力学平面定点解析的方法在爱捷运动分析仪(eimg7.1)上进行量化分析,得到所需运动学参数。

1.3主要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运动技术高速摄影与影片解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

2结果与分析

在推铅球的完整技术动作中,人体经过滑步使处于静态的“人—球”体系进入动态,以获得一定的预定速度进入过渡阶段,过渡阶段是从右脚滑动结束到左脚落地,即是滑步的延续,更是最后用力的准备,其主要任务是在尽可能减少“人—球”体系运动速度损失的基础上,为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发挥做好充分准备,并使身体处于最佳的发力状态。

2.1铅球运动速度与运动员身体重心速度变化的特征在铅球项目的过渡阶段,运动员身体重心和铅球运动速度曲线(图1)在滑步与过渡两个阶段的分界点附近出现重合,进而形成一种渐分渐合形态,两条曲线出现重合后按同一方向共同发展,并过渡到最后用力阶段,两条曲线再度分合对提高铅球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当铅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成或即将形成最后用力姿势后,运动员应该有一个下肢的快速发力,使身体形成最大限度的扭紧、肌肉拉长状态,即身体形成“弓” 态,以便推球时能发挥身体最大力量,这一技术动作在铅球运动速度与运动员身体重心运动速度曲线变化中表现为:两条曲线重合后运动员身体重心运动速度曲线超过铅球运动速度曲线,理论上讲运动员身体重心运动速度曲线向上超出铅球运动速度曲线越大,说明运动员身体扭紧越充分,肌肉被拉得越长,越可能创造理想成绩,本测试的运动员两条曲线的差值最大为0.644 m/s,充分证明他们创造好成绩的根源所在。

在过渡阶段,铅球运动员右脚的前脚掌着地后,运动员的重心合速度立即呈下降趋势,这说明运动员在未过渡到全脚掌着地之前,便开始了制动缓冲过程,在过渡阶段结束瞬间,运动员重心速度均小于滑步结束右脚着地时的身体重心速度,且在过渡阶段中运动员身体重心的水平、垂直速度均呈下降趋势,垂直分速出现负值,表明右腿伸肌做退让性工作。另外,运动员滑步结束右脚着地后,重心速度下降至波谷的持续时间有差异,证明运动员之间右腿伸肌做积极退让性工作存在着差异,其主要产生原因有2个方面:1) 从解析的影片中观察到,运动员在整个滑步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腾空,身体腾空后的再落地,地面给右脚的反作用力和脚的运动方向相反,在该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右腿伸肌做退让性收缩,表现在数据上为重心水平速度下降,垂直负速增加;2) 滑步阶段的运动主要是增加水平速度,而最后用力阶段不仅要保持增加水平速度,而且还要增加垂直速度,人体工作方式的改变必须在过渡阶段完成,最后用力阶段时的神经反射和肌肉的退让性收缩必然影响过渡阶段身体重心速度的变化。

铅球速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影响铅球速度变化主要有身体重心速度和上体前倾角的变化。铅球运动员在滑步和过渡阶段只有很好地控制上体,才有利于加长最后用力工作距离及运动员不停顿的过渡到最后用力阶段,计算中发现运动员姜某某在过渡阶段铅球速度增加很多,通过录像可见她在滑步时上体控制较好,几乎与地面平行,但到过渡阶段左脚着地前,上体开始抬起,造成铅球过早加速,影响了最后发力,而贾某某在过渡阶段时上体控制较好,与此同时,右腿及时推动右髋向投掷方向移动,缩小两速度差,使各肌群有一个牢固的支撑点,为最后有力垂直距离增大打下良好的基础,故铅球速度的变化不但和髋部动作有关,也与滑步开始和结束时躯干角有关。

2.2铅球运动员髋、膝关节运动学特征我们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本次测试的铅球运动员左右两髋及两膝关节的速度与重心水平速度R左髋=0.498, R右髋=0.516,R左膝=0.667,R右膝=0.457,水平达到P<0.05,说明髋关节与膝关节的速度与铅球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呈显著性相关关系,所以,铅球运动员的髋部与膝部技术动作是过渡阶段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铅球运动员在过渡阶段,其右髋均水平速度有下降(表2),在右脚着地后,左髋水平速度大于右髋水平速度,左髋速度快是滑步动作的延续,有利于左脚迅速下插,左髋速度越快,髋横轴越能迅速地从与铅球投掷方向垂直变为与铅球投掷方向平行,当左脚落地后,右髋水平速度又超过左髋水平速度,右髋速度的加快有利于右膝内扣,为最后用力做好力学方面的条件准备,说明左脚刚一着地,右侧便开始加速,有利于髋轴迅速向铅球投掷方向移动,而此时肩部基本未动,下肢运动先于上肢运动,最终形成躯干的充分扭紧产生超越器械的技术动作。

在过渡阶段,运动员左膝水平速度一直呈持续下降趋势(图2),与重心水平速度显著相关,说明积极的向前下方摆插左腿有助于提高重心水平速度;左膝的垂直速度在过渡阶段为负值,说明运动员左脚下落的积极,而左脚的快速下插,不仅能使双支撑得以形成,使重心在滑步时获得的速度尽可能的保持,而且容易形成超越器械的动作,这是有利的技术动作;而右膝的水平速度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右脚着地后伸肌积极退让,右腿速度下降,但右膝很快向前方转动,使下肢的运动开始加快,水平速度回升,说明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右腿落地后积极内收,内旋,带动膝和小腿向前移动较及时,较好的弥补了速度的损失,而右膝垂直速度为负值,说明重心向下减速显然右腿退让工作不足,因此,有待于提高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向下运动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2.3铅球运动员右膝角度的运动学变化特征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在过渡阶段时的右膝角度均显示了较为一致的变化规律,即滑步结束右脚着地后曲线下滑,经最大缓冲后上扬,而达到最大缓冲的时间运动员之间最大相差0.08 s,说明运动员缓冲地面冲击力能力这一技术环节存在差异,有明显的不足有待加强。为了深入研究,我们进行了右膝角度与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垂直速度及合速度相关性分析(表3),结果显示,此过程中右膝的伸展角度变化与重心合速度、重心的垂直速度增加值高度相关(P<0.01)、与重心的水平速度增值相关(P<0.05),说明运动员右腿的蹬伸有利于身体重心速度的提高,运动员双支撑前右膝角度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即开始了右腿的蹬伸,说明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在双支撑前便开始了最后用力。

3结论

1) 铅球运动员身体重心和铅球运动速度在滑步与过渡两个阶段的分界点附近出现重合现象,运动员按同一方向共同发展,对提高运动成绩有积极的作用。

2) 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右膝垂直速度为负值,即重心向下减速,右腿退让工作不足,有待于提高向下运动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3) 在过渡阶段,铅球运动员右膝的伸展角度变化与重心的合速度、垂直速度和水平速度增加值相关,说明运动员双支撑前右膝角度发生变化,即开始右腿蹬伸,证明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在双支撑前便开始最后用力,这是有利于身体重心速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张英波.推铅球现代投掷技术与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4] 段世杰.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国家体育总局,1999.

[5] 熊西北,等.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6] 北京体育科学学会.教练员训练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7] 马明彩,等.田径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 王步标,等.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9] 许耀球,等.田径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北航出版社,1990.

[10] 冯晓东,等.铅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11] 袁作生,等.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12] 崔允龙,等.推铅球技术研究与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13] 文超.田径热点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14] 王倩.田径技术诊断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未来[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15] 王庆跃.我国铅球技术生物力学分析[M].成都:四川省教育出版社,1990.

[16] 王少春,等.九运会铅球冠军王智勇的力量诊断方法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

[17] 刘明.推铅球运动项目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山东体育科技,2002.

[18] 杨存斌.当今“中国铅球技术”的力学分析[J].体育数学与体育系统工程,1991.

[19] 王倩,周华锋,刘茂辉,等.对两名不同水平男子铅球选手投掷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3):404-406.

青少年铅球运动员基础训练的重要性 第11篇

县、市级业余体育学校是竞技体育最基层的业余训练点, 是我国训练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担负着竞技体育苗子的最初发现和选拔, 并对条件较好的体育苗子进行系统训练以打好基础向更高级训练点输送的重任。该阶段的运动员一般都是11~16岁, 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是运动员的基础训练阶段。青少年铅球运动员初期训练阶段, 由于他们的身体发育不成熟, 因此在训练期间, 首先必须培养他们对铅球运动的兴趣, 抓住他们训练的敏感期, 进行有效的训练;同时青少年运动员还要学习文化, 所以训练时间较少。因此, 青少年铅球运动员的训练, 对每一个基层教练员提出了新课题。

一、徐州市青少年铅球运动员基础训练实施过程调查分析

通过对徐州市铅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人数22人, 年龄在11~16岁之间, 最长训练年限是4年, 最短是1年, 分析整理后得出结论 (见表1) :徐州市铅球运动员的基础训练主要是从速度练习、力量素质、耐力练习、柔韧性练习、协调性练习等方面来进行, 但是在整个基础训练过程中, 专项力量训练所占比例过多, 致使青少年过早专业化训练, 而这阶段本该是发展全面身体素质时期, 应全面发展运动员的素质。

二、力量素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力量素质是铅球运动员最重要的素质, 但在青少年基础训练阶段, 务必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为首要目标, 然后不断提高其专项力量素质, 在青少年时期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才有希望培养高水平铅球运动员。发展力量素质, 应充分利用生理解剖知识、力学知识, 多采用接近或近似于铅球肌肉用力顺序练习, 这样有的放矢, 针对性强, 效果更佳, 又节省体力和时间, 少走弯路。

问卷调查表明:22名铅球运动员在调查中反映同一个问题, 在训练中经常采用的手段就是专项力量练习, 而且在力量训练中重视大肌肉群的训练, 忽略小肌肉群的协同发展。对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等身体素质重视不够, 导致铅球运动员日后肌肉僵硬, 柔韧性和协调性较差。

三、过早的专业训练导致的问题

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 虽说具有承受大运动负荷的能力, 但疲劳出现过早, 长时间堆积会使运动员对训练产生厌烦, 容易引发损伤, 致使运动员在基础训练阶段基础没有打牢, 在后期高水平发展阶段, 也会缩短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调查问卷表明:在训练中80%的运动员经常会产生厌烦感, 55%的运动员曾有过腰部、膝盖部位的身体疼痛。

四、青少年铅球运动训练各素质运动比例安排

当前青少年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中存在问题较多, 项目大多千篇一律, 运动员易产生厌烦情绪, 积极性不高, 因此在基础素质训练中, 训练方法应该多样化, 练习内容花样要多一些, 也可采取游戏形式进行, 或组合练习, 速度、灵敏、力量混合练习 (具体运动素质比例安排见表2) , 效果更好。

青少年铅球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课, 对放松这方面普通重视不够, 应加强放松和整理。训练后恢复是训练中一个重要环节。不重视结束部分放松整理活动, 这直接影响本次课的质量和下一次课的衔接, 长久不重视放松, 直接影响身体各部位肌肉弹性和爆发力, 也极容易受伤。因此, 课的后半部分, 应有目的地安排按摩, 课后依据条件安排水浴、蒸气浴、桑拿浴, 或药物恢复都是非常必要的。

五、基础训练应加强速度和柔韧训练

身体素质是专项技术动作的基础, 身体素质薄弱, 训练无从谈起, 专项技术动作很难高效率地完成, 所以在训练安排中, 前面的主要任务是降低体重 (体脂) , 就是把多余的脂肪在训练中一点一点消除, 逐渐结合运动员本人的身体特点及体重, 各关节肌肉韧带力量等实际情况安排训练, 达到身体匀称, 强壮有力, 然后是提高心肺功能, 发展短距离速度和协调性, 并且要兼顾下肢支撑力量的训练, 在速度训练中要逐渐加大力度。训练初期, 由于年龄小, 是专项练习的最佳时期, 而速度的练习是专项练习最关键的因素, 所以速度练习每周安排3~4次, 每次安排5~6组, 每组间隔时间4~5分钟。而心肺功能训练主要安排有氧训练, 每周安排2~3次, 每次1500~2000米。也可以安排篮球、立定跳远、跨栏等辅助训练内容。

六、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

力量训练包括一般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 专项训练是核心。作为投掷运动员, 要想创造高水平的运动成绩, 只靠专项技术而没有强大的力量做保证是有困难的, 而力量又必须有合理的专项技术才能表现出来, 特别是在已经掌握合理的专项技术这个阶段, 要齐头并进。力量训练一是要把握轻负荷的快速有力的爆发力练习, 如30%~40%重量的快速动力性练习, 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快速收缩能力;二是绝对力量练习, 此种练习一般不要过多, 且次数要少, 避免力量上去了, 而肌肉僵化;三是协调性练习, 一般方法有跳跃练习、跨栏、负重深蹲等, 还有轻负荷的等长性练习, 增强韧带的舒展性。

七、结论与建议

1.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主要设计者

教练员对训练工作的发展方向、某一阶段内训练内容都制定出计划, 并与运动员密切配合, 通力合作完成训练任务。

2. 青少年运动训练特点和专项规律有机结合起来

青少年运动员基础训练关键在于在训练过程中, 要将青少年运动训练特点和专项规律有机结合起来,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系统训练, 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合理安排青少年铅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3. 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即便是对某一练习手段来说, 也不能孤立、静止地对待, 应结合基础理论知识,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系统地分析处理问题, 真正做到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摘要:铅球项目曾经是我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的田径强项, 有着良好的训练体系和后备人才基地。徐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是竞技体育的最基础的业余训练基地, 目前被评为国家铅球铁饼项目高水平训练基地, 是我国训练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阶段的运动员一般都是1116岁, 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是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

关键词:基础训练,身体素质,少年阶段

参考文献

[1]万国臣, 孙晓艳.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的研究[J].才智, 2011 (4) .

上一篇:等效导热系数下一篇:生态造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