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古国范文

2024-06-25

神秘的古国范文(精选4篇)

神秘的古国 第1篇

在克里特岛的首府伊拉克利翁 (Heraklion) 博物馆, 有一只“世界上最大的碗”, 其实它直径不过10厘米, 大小不过一个我们的汤盆。只是气场很大:这只陶碗里的雕塑都是立体的, 底部站着一位牧人, 他的羊群层层叠叠一直蔓延到碗边, 由近到远呈现出逐渐模糊的透视变化。

这只碗透露了从爱琴海的第一个文明米诺斯文明 (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1450年) 开始, 人们已经关注到了“碗型”的特征:由扇面环绕的原始碗状, 可以放大位于碗底中心的声音和形象。也就是当牧人站在碗底, 碗边上的所有的羊, 哪怕是最高处的, 也可以轻易听见他召唤它们的声音。碗底是声音和权力的中心, 不论场面多么盛大, 只要把它们放进一个“碗”里, 就变成一台可控的戏。

对碗型的关注, 后来造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发想之一。希腊圆形剧场—一只巨碗, 盛放得下宫殿和战争, 神界和地狱、人性罪恶的深渊和命运迷茫的海洋。

世界上第一个圆形剧场是雅典的狄奥尼索斯酒神剧场。它的前身是露天合唱表演队在古市集 (Agora) 的空地上搭起的木头看台。合唱团由50名普通公民组成。在公元前520年左右, 开始在歌曲之间穿插一些台词, 那个出来念诵台词的人叫泰斯庇斯 (Thespis) , 也是第一个发明并成为“演员”的人。直到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 (Aischulos, 公元前525-公元前458年) 开始, 才把合唱人员裁剪了三分之一, 增加了一名演员。这从“一”到“二”是戏剧史上最关键的变化, 因为从此正式产生了“对话”。后生一点的索福克勒斯, 最多也只使用过3名演员, 而且里面常常包括剧作家本人。

不过古市集中的这个木看台在公元前495年的戏剧比赛中倒塌了, 于是人们在雅典围城的南坡, 依照天然地势, 选择了一个可以重建剧场的地方。关于酒神剧场的整体建设时间, 专家们从未获得一致意见, 不过大家公认在舞台区域发掘出的是公元前6世纪的遗迹, 而观众区又明显是公元前5世纪的建筑结构, 至于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某些部分, 则是罗马时代的重建结果。

所以我们必须从时间上确定一个坐标来考察属于古希腊雅典文化的剧场, 不二之选是公元前5世纪的后70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 至今留存的全部希腊悲剧, 都在这段时间产自雅典这一座城市。

Unit.2 希律·阿提库斯剧院

公元前5世纪向来被称为“古希腊的文艺复兴时期”, 可它同时也是被两场战争和一场瘟疫覆盖的世纪:希腊诸邦与波斯之间的希波战争 (公元前499年-公元前449年) , 以及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公元前431-公元前404年) 。前一场战争成就了雅典, 使之成为万邦之首, 促进了城邦民主制度的建立;后一场争霸战争中, 城邦民主腐化, 再加上公元前430到公元前427年的一场大瘟疫, 雅典人口死亡过半, 最终导致了雅典帝国的崩溃。

在任何一场战争中, 祭奠酒神的节日和戏剧比赛都从未中断过。有人曾经责难雅典人, 在家国有难的时候, 还在演出喜剧和闹剧 (羊人剧) , 而剧作家阿里斯多芬的回答是:“那就是我们的生活, 是所有战士为之献身的原因”。而战乱导致的权谋相争、生死无常、血腥屠戮或是仁慈宽解, 从来都是刺激戏剧性的永恒动力。

在大碗里各安其位

在公元前5到4世纪, 这个最早的碗状圆形剧场初具规模。碗底是舞台 (orchestra) , 也就是演员、合唱队及舞蹈表演的地方。对他们发出的声音有扩散效果的, 就是碗壁斜坡式的座位, 同样距离, 声音可以放大到平地的两到三倍, 所以在古代剧场中, 你会觉得远处的人有不相称的大嗓门。而且这种放大效果越往高处越明显, 在最底层的VIP座声音反而会削弱, 因此要想使音效平均一点, 舞台必须和前排观众也拉开距离。

观众席被称为“theatron”, 意思是用来观看的地方, 这就是“theatre”的起源。在希腊语中, “注视 (theoros) ”, 也等于外国使节, (ambassador) , 先来看看当时的观众席, 起初土台上的木板凳全部换成了石椅, 之间发展出走廊, 可以区隔座位的区块, 还方便人们走动, 整体可容纳大约一万四千到一万六千名观众。观众席有非常明确细致的分区:雅典的10个部落各有各的座位, 中央区则有500个座位属于当年被选来执政的“五百人议事会”。由于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权进入议事会, 所以坐在中央区享受表演也是鼓励公民参政的一项奖励。有一区属于“ephebes (即将入伍的年轻人) ”, 还有一区为外籍和外邦人专属。最前面的大理石VIP座则是给外国使节、各个部落的首领、城邦褒奖的英雄、戏剧比赛的裁判等特殊尊贵人群坐的。但是其中最豪华的, 饰有人形雕塑的座位, 永远属于主持酒神祭祀的大祭司。

整个剧场的座位, 就是城邦不同政治身份人群的划分图, 是城邦社会的自我表演和呈现。歌舞场中央出现了一个酒神祭台, 场地后方, 在舞台和后台之间有一层布幕, 用来作最早的舞台造景 (skene) , 后来逐渐发展成木制、石制, 最后在罗马时代索性建成一座长方形小屋旅游, 供演员休息准备。不过我们考察的时代, 演员还都是从布幕或木头墙后面出来的, 据说这道墙也有扩音的效果。由于距离遥远, 演员们需要穿高跟鞋和鲜艳的衣服以引人瞩目, 还要不断变化手拿的面具, 这些面具代表不同人物, 但是都有一张巨大的张开的嘴, 演员把眼睛放在这张嘴的后面, 以便观察舞台上的情势。

看戏是国家福利

夏朝之前的神秘古国 第2篇

这个意外发现让我国考古工作者异常兴奋,于是开始了对“良渚文化遗存”的第二次大规模发掘,并陆续获得了许多新的重大发现。

发现中华第一古城

“良渚文化遗存”是上世纪30年代人们在今浙江省北部、江苏省南部环太湖地区发现的距今约5300年的文化遗存,其范围覆盖了约半个中国。由于它最初发现于杭州市的良渚镇,所以考古专家们把它命名为“良渚文化”。由于当时国内战乱,所以考古发掘不够深入细致。半个世纪以后陆续进行的新挖潜,才为人们逐渐揭开了“良渚文化”的神秘面纱。

在对“良渚文化遗存”诸多的发掘中,最惊人的发现莫过于良渚古城的发现。

古城大致以良渚遗址区内的莫角山遗址为中心,东西长约1500米至1700米,南北长约1800米至1900米,略呈长方形,南北方向,占地面积近290多万平方米,面积和北京颐和园差不多。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多,宽度40米至60米,比西安古城墙宽2到4倍。城墙底部先垫石块,上面堆筑纯净的黄土。

在城里,人们还发现了一个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人工营造的土高台,高台上有许多夯窝以及成排的柱洞,说明上面曾经有大型建筑。另外高台上还有6个供祭祀时用的大土坑。从其位置、布局和构造来看,高台有“中心祭坛”的性质。

从大的视野看,良渚古城南北有山,而且古城的南北墙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还有两座小山。因此,考古学家推断,良渚人在建城时显然对地理位置经过精心勘察和规划。而从古城的建筑布局和内部建筑来看,这座古城应当是目前中国被发现的同时代古城中最大的、也是时代最久的一座,堪称中华第一古城。

神奇的徽标与奇妙的文字

随着挖掘的持续进行,中华第一古城的许多秘密又不断被发掘了出来。

考古学家发现,良渚文化遗存中的许多祭祀天神的玉器上,有个“神人骑兽”图案非常特别。图案是一个头戴羽冠、身披战袍的神人或武士骑在了一只猛兽的身上,神人双目圆睁,龇着牙显示出威严的样子;他的坐骑是浑身布满花纹的猛兽,猛兽也露出獠牙,双爪弯曲地俯在人身前。如在一件被考古学者称为“玉琮王”的祭祀用的玉器上,它的四个面竟然刻画了八幅这种图案。这种图案在象征军事首领权威的重要标志——玉钺上也有。这就表明这种图案具有徽章的作用,甚至有可能是我国最早的“国徽”!

自2012年8月开始,考古学家对从良渚文化遗传中收集到的608个刻画符号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有些符号出现的比较集中,但并非杂乱无章;有些符号单个存在,而且笔画较多;还有的几个组成一组,有一组连在一起的6个符号,其中有3个是相同的,这明显是表达某种意思的一句话。那些单个的符号很像一件件事物,比如旗帜、鱼虫等。整理还发现在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大多在烧前形成,石器上的刻画符号与陶器上的多有相似之处。这些符号如果是普通划痕的话,那应该比较散乱,而不会在某个地方集中出现,而且普通划痕也不会如此规整。

据此,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些符号实际上是一种较为成熟且初具系统的文字,而且如甲骨文一样,是象形文字,不是会意文字。史学界之前普遍认同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3600多年,而良渚文化遗存的文字良渚文字的发现,实实在在地将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美玉环绕的墓主人究竟是谁?

考古学家认为,良渚文化遗存的瑶山遗址、汇观山遗址、反山遗址等多个大型墓葬中,最难破解的就是反山遗址墓葬了。

反山遗址墓葬算是那个时代最高等级的大型墓地了,墓地当今位于杭州市区西北区域,墓地是在人工堆筑的大型土墩上营建的,南边是男墓,北边是女墓;墓穴较宽大,有棺椁类葬具。随葬大量珍贵器物,90%以上是玉器,还有石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墓地出土的玉器品种之多,玉质之好,用玉量之大,是迄今为止我国同类发现之最。

最为奇特的反山墓葬是编号为M12的墓葬。在这个墓坑里,700多件玉器铺满了整座墓坑,被称为良渚“玉琮王”、“玉钺王”的两件超大型玉器就在其中。有玉琮,说明墓主人拥有神权,有玉钺,说明墓主人拥有王权,而同时拥有超大型的“玉琮王”和“玉钺王”,应该说明墓主人是顶级的、集神权和王权于一身的人物了。

莫非M12的墓主人就是良渚的最高统治者吗?接下来的墓葬研究似乎证明了这一点。在反山众多墓葬中一共出土了5把玉钺,其中M12、M14和M20墓葬出土的是钺柄上下两端各有饰物的玉钺,这其实说明此三墓的墓主人权位等级最高,他们生前一定是“三巨头”。而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三个墓葬在排列成蛇形队列的墓葬群中的特殊位置:M14是东起第一墓,M12位置居中,M20位置最靠后。这个次序排列其实也说明,M12很可能就是帝王墓,墓主应该就是良渚古城的最高统治者。

古城支撑的是一个美丽富足的古国?

既然良渚遗存范围跨越了半个中国,而且有城墙高筑的城池,有自己的文字和独特徽标,还有集神权和王权于一身的最高统治者,这说明良渚古城支撑的不太可能是一个小部落,而可能是一个文明古国,良渚古城也可能恰恰就是这个古国的首都。

如果说良渚文明古国真的是存在过,那么它应该是在中华青铜文明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文明,而且是新石器时代文明的顶峰时期,同时作为一个国家,它除了有自己的文化外,生产力水平也应该比较高才对。那么事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从考古发掘来看,当时良渚的农业已经相当先进,不但懂得种植水稻,还制造了三角形石犁来耕地,这就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那时候的人们已经开始饲养家蚕,进行丝制品的纺织。如在良渚地区出土了一些丝和绢的织物,还有玉石制成的纺轮,证明我国的先民们早在5000年前就穿上了丝绸制成的衣服。良渚出土的陶器生活器皿也非常精美,玉器加工工艺非常独特,以至于用今天现代化的坚硬工具去模仿,都很难达到那时的加工水平。

既然当时的良渚已经具备了最高统治者、大巫师、军队、手工艺者、农民,说明当时有了明确的社会分工和等级划分,而且城池和宫殿的存在,也是等级和王权存在的标志,说明良渚当时已经是国家了,良渚古城其实支撑的是一个美丽富足的文明古国。如果后续的考古发现真的能进一步证实这个推论,那么中国朝代史的开端就应在夏、商、周之前,加上良渚了。

寻找中华第一古城的历史脉络

如果中华第一古城真的支撑过一个文明古国,那么这个古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否有过记载呢?

传说在三皇五帝时代南方有一个国家被称为“羽民国”,因其国民崇拜鸟而得名,而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海经》和《淮南子》等典籍里,都提到过这个羽民国,其描述的羽民形象,与良渚徽章上的头戴大羽冠的形象可以相互印证;而考古学家们根据出土的良渚文化文物推定,良渚人梳着高发髻。如果高发髻也算人头的一部分的话,那么良渚人称得上是《山海经》所谓的“长头”,如果算上羽冠的话,那头就更长了。于此,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二者可相互印证。此外,典籍所述的羽国的地理位置与良渚所处的太湖流域也可以相互印证。有学者据此推测,良渚徽章上的神人有可能是战神——蚩尤。传说九黎族能征善战,他们的首领蚩尤更被族人奉为了战神,而羽民国应该就是九黎族建立的。

那么,这个文明古国后来又是如何消亡的呢?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在4000年前发生了一场大规模战争,战争的结果是蚩尤领导的九黎族部队被炎帝、黄帝的联军打败,其本人也被杀死,羽民国从此被中原的新文明吞并了。还有学者认为,4000多年前中国发生过很大规模的洪水,羽民国很可能受到了灭顶之灾。大禹带领人民治水成功之后,在会稽山举行诸侯大会,借机杀掉了当时的羽民国国王,羽民国的灾民从此接受了中原夏王朝的统治……

神秘的古国 第3篇

民主的小道具

构建起雅典城邦文明的, 除了理念, 还有形形色色奇思妙想的工具, 这些工具流传至今, 作为一种具象, 向我们讲述古雅典人对民主的追求决非想象, 它们确确实实地存在过。在雅典的古市集博物馆里, 可以看到一些辅助雅典城邦政治的著名小工具。

水滴发言定时器:你有权发言, 但长话必须短说

其中看上去最简单的, 莫过于水滴发言定时器。它其实就是一个双耳陶杯, 大概可以装水400毫升, 底部有一个滴漏用的出水口。一杯水流尽需要大约六分钟。这个时间是用来限制人们的发言时间的。

雅典人不是第一个以流水计时的民族, 从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到古代中国, 人们早就发现了流水和固定时间之间的关系。

雅典人的贡献在于, 第一个把流水计时和“说话”这件事情联系起来, 这样就保证了不论日夜阴晴、室内室外, “说话”这件事情都有个最公平的基础:时间, 从而使这一杯限时滴漏的水与民主发生了重大的关系。

民主执行的要义在于人人平等, 这点对于执行全民直接民主的雅典城邦尤其重要。而民主体现的重要方式又在于言论自由, 人人可以发表对城邦统治、法律执行的意见。

所以, 为了保证每个人在重要选举、集会或审判时的言论自由和公平, 我们可以放心地说, 是古雅典人第一个发明了民主的小工具:水滴发言定时器。

亚里士多德

陶片放逐

石碑小球签选机:

选举就像买彩票, 当选只是随机撞大运与水滴定时器形成对比的, 是相当复杂的签选机器。一块雕出一排排缝隙的石碑, 石碑的一侧附有一条长管子, 管子内有黑白两色的小球, 按顺序代表着不同排的参选人, 小球的色彩表明是去做公务员还是陪审员——这就是用来签选出公民代表、公共机构职员和法院陪审员的机器。

用来插进这些缝隙的, 是一张张长11厘米, 宽2厘米的薄铜签 (Pinakia) 。铜签上刻有不同的符号, 表示铜签持有人的户籍以及他所具有的资格, 还会大写出他的姓名。当铜签插满之后, 管子开始释放出小球, 一次一个, 决定着某排参选人的去向。

这个机器在当时可谓极其复杂, 它从技术过程上彰明了古雅典人的民主与现代民主之间的巨大差异之一:民主过程基本靠随机偶然的签选 (sortition) , 而不是以多胜少的票选 (election) 。亚里士多德曾经明言, 如果是抽签选的, 就是民主;如果是投票选的, 就是少数人统治。

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说法来源于一种自信:雅典城邦的公民都具有同样的品德和才能, 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都可以参与国家事务, 不可能有低于这个要求的公民存在。但是另一方面, 万一出现了才华能力高于一般公民的人怎么办?另一个小装置将回答这个问题, 答案可能会让你吃惊:才华高的人必然野心大, 权力会流向他, 这样就破坏了民主, 所以必须把这样的人驱逐出城邦一段时间。

黑陶片放逐法:

谁本事大谁滚蛋, 城邦驱除野心家这个装置是一堆黑陶器的碎片, 大多是陶器的底部, 上面刻着不同的人的名字。这就是公元前5世纪城邦盛行“陶片放逐法”的物证。

陶片放逐法由克利斯提尼于公元前6世纪末创立。要实行一次陶片放逐, 必须在每年春天, 发动至少6000千人以上的非常公民大会, 由口头表决来看有没有必要这样做, 也就是看有没有野心家真正危害了“城邦和公民的自由”。如果大家觉得有必要, 就再召开一次公民大会。

人所共知, 古希腊很早就有发达的制陶工艺, 发给每个人的一块陶片, 是工匠作坊的报废品或家用垃圾砸出来的, 所以这种政治工具十分有机环保。然后大家在陶片上, 刻下自己认为最可能背叛和伤害城邦者的名字。陶片质地不硬, 往往从身边捡块石头就能往上刻字。

有趣的是, 古雅典民主在进行负面裁决的时候, 靠的是票选而不是签选, 也就是说, 古雅典人傲慢地认为他们的公民具有同质普遍的善与优秀, 而在恶与野心方面, 就不是同质普遍的了。

统计完之后, 被点名最多的人, 必须自动从雅典放逐10年, 不得带走财产, 但是其财产也受城邦保护, 以备他归来继续生活。这种方式在希波战争之前, 很有效地预防了个人阴谋夺权, 保护了雅典公民的自由和民主, 亦表现了雅典的无比自信, 他们从来认为, 自己的城邦制度是所有城邦中的模范, 所以, 只要把那试图破坏这种生活制度的人放到雅典之外去体会体会, 就足够扑灭他那无谓的野心, 让他重新归来做个规矩的雅典公民。而且, 陶片上的文字表明, 雅典当时确实是文化程度相当高的城邦, 至少全体享有公民权的人 (不包括未成年人、妇女、奴隶和外邦人) 都能读会写。

不过, 这种以多胜少的票选方式, 必然有作弊者出现。考古工作者曾在同一地点发现了一批制作工艺、笔迹、陶土质量都统一的陶片儿, 而这几百块碎片的底部都刻着同一个人的名字——显然, 有人买通上百人要放逐这个倒霉鬼。所以, 最古老的贿选, 没发生在选领导的时候, 而是发生在选罪人的时候。不过这两种时刻发生的贿选所导致的后果没什么差别, 都导向了制度的腐败。

苏格拉底在公元前339年拒绝被放逐, 而宁可选择饮鸩自尽, 倒不是因为他受不了雅典之外的生活, 而是因为那个时候的雅典, 已然不是可以实行直接民主的一城之邦, 而成为必然腐败的帝国。陶片放逐法也随之成为党派竞争的工具, 从而走到了它的尽头。

神女和神妓

去希腊的人都会去德尔菲 (Delphi) , 这是古希腊人认定的世界中心, 是他们衷心信任的最高神谕 (Oracleof Delphi) 的产地。从帝国战争, 到个人恩怨, 都可在此见分晓。颇有深意的是, 在神庙入口的石碑上, 刻着“认识你自己”。

德尔菲位于希腊中部的帕尔纳索斯山南坡, 距雅典170公里, 距科林斯湾10英里, 海拔2457公尺, 灰黄色的石灰岩山脉干燥壮丽, 上山路窄, 很多地方都只能单行, 遗址下的Arachova小镇冬季是滑雪胜地。此地在古代并不好来, 所以从未遭受战火困扰, 公元前373年一场地震使其一蹶不振, 公元392年又被罗马皇帝迪奥多西作为异教崇拜而下禁令。

关于人到底能不能认识自己, 德尔菲神女的故事可以给我们不少提示。

神女被通称为皮媞亚 (Pythia) 。这个名字来源于她们的家乡——此处的小村庄Pytho, 而村庄名又来自一条巨蛇皮同 (Python) 。这条巨蛇原本在此守护着忒弥斯的神谕。但是阿波罗意欲使此地人民尊崇自己, 就射杀了皮同, 将忒弥斯庙改为阿波罗庙。从此, 这位殖民者阿波罗的神谕就必须经过美丽的新傀儡——神女皮媞亚来向世人传达。

苏格拉底

德尔菲博物馆雕塑

科林斯湾

陶片放逐

初始, 阿波罗要求的皮媞亚, 都是从邻近村庄里挑选出来的18岁以下、从未受过教育的处女。每个月的7号, 她要身着丝绸盛装, 一手执一个浇葡萄酒、奶或橄榄油用的小浅碟儿, 一手拿一枝月桂, 坐在一个高腿三脚凳 (tripod) 上工作。这个三脚凳正好跨过一条冒出蒸汽的地缝。由于德尔菲位于两个地质断层的交汇处, 地下富含沥青的石灰岩释放出大量乙烯气体。人吸入这种气体就会将神经麻痹, 出现幻觉。祭祀团队中有一个在外伺候的男预言师, 会皮媞亚在此时的呻吟或自语, 直接翻译成六步音脚的韵文, 这便是德尔菲的神谕。

最初, 皮媞亚的工作可以直接面对求神谕者进行, 我们可以想见他们眼中的场景, 这场景翻译到当代来就是:一个未尝禁果的怀春萝莉, 身披彩绸, 坐在酒吧高凳上, 于身下冒出的干冰雾之中不停地扭动呻吟, 手上拿着一鞭月桂, 盘子里滴落滑腻美味的液体……这些来到德尔菲的人, 无一例外都是强壮男子, 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克服这里地形的险峻崎岖和长途跋涉的劳苦。所以, 后果可想而知, 他们不断地“偷”走小神女。这种事故, 数次让德尔菲陷于瘫痪。

所以阿波罗神征选神女的规则应时而改:必须是50岁以上的、品行无瑕疵的女人。然而毕竟太阳神也是美的神祗, 况且帕纳索斯山也是缪斯女神们的老窝, 从面子上来说, 还是得让她们穿着少女的美艳服饰。德尔菲果然扩大了神谕的安全生产规模, 最旺的时候有3个神女同时在石缝上哼哼唧唧。

那个时段大约是公元前8-7世纪, 正是泛希腊世界扩张殖民最活跃的时候。关于阿波罗抢夺神庙、塑造皮媞亚的故事, 应该正是那时人们的创造——他们非常希望自己的神就是一个抢夺者和殖民者, 而神女则从新政开始, 从一个纯洁的当地的代言人, 成为后来重视效率和安全的熟手。希腊人用这一切回馈给神谕, 表示他们非常“认识自己”。

从遗址下来, 路过德尔菲小镇, 零落的店家都在出售羊毛制品和小石雕像。如果你在店里抬头向上, 可以看到一种女人布偶, 这是当地世代制作的经典产品, 也是我最得意的人偶收藏之一:最吸引人的特点是低胸长裙勾勒的胸线, 那是我见识过的人偶里最丰满优美的, 熟女风姿完胜芭比。她们穿着鲜艳的当地棉纱制成的长裙, 我收的那个人偶, 裙长就有60厘米, 据说最长的超过一米, 所以必须悬挂在高高的屋梁上, 让你的生活笼罩于石榴裙下。

她们还有一个最迷人的地方:面色冷峻, 丝毫不带笑意, 彷佛时时在用冰冷的声音提问:“你到底是谁?”老板的英语不太能听懂, 但他总会反复讲一个你最好懂的词:Pythia。

神妓是女神安抚人欲的工具, 最简单的是享受肉体, 付出金钱。而战争、竞技、买卖……世间何事不与欲望相关呢?另外一个地方也被女性恩典笼罩, 只是这个光环来自阿弗洛狄特。

科林斯 (Corinth) 处于连接希腊大陆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科林斯地峡上, 拥有面向爱琴海的萨罗尼科斯港口, 和面向亚德里亚海的科林斯湾港口, 既能垄断希腊的南北陆上贸易, 又能打通两海的国际贸易。它一直是古代希腊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情况和深山中交通不便、穷困封闭、人烟罕至的德尔菲样样相反。

科林斯是古希腊最著名的骄奢淫逸之城, 是阿弗洛狄特的崇拜中心以及妓女的活动中心, 以至于当时人们用“Corinthiazomai”来代称妓女。和现代港口城市不同的是, 古希腊毕竟是个信神的世界, 这些妓女不在码头游荡, 而大多数生活在科林斯卫城之上, 一座高山顶上的阿弗洛狄特神庙中, 因而被称为神妓。这座神庙的遗迹如今只剩下一根柱石, 很难想象当时的雄伟规模, 因为最繁盛时, 其中光是神妓就供养了一千多名。

如果认为买卖双方都只是把女神当成敷衍的借口, 就很难体会古希腊的信仰是怎么回事。先说女人们的信仰, 她们投身的是阿弗洛狄特女神, 她们挣得的银子除了生活所需, 其余都上交给神庙祭司。这祭司也是女性, 职能之一就是做“神鸨”, 她们最初也是卖身以奉神的。每个男子来到这里, 首先都要敬拜阿弗洛狄特, 他们认为神妓是女神安抚人欲的工具, 最简单的是享受肉体, 付出金钱;拜神的目的十分具体, 比如乞求战争获胜、运动会夺冠、出海顺利等, 虽然阿弗洛狄特是主掌情感、肉体美和一切欲望的女神, 但战争、竞技、买卖……世间何事不与欲望相关呢?

这些男子其实深深信赖女神, 为此还会奉上独特的祭品:新的神妓。一位名叫Xenophcn的男子曾发誓, 如果女神让他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得名, 他就奉献50名女子来, 其后愿望实现, 他加倍偿还自己承诺的数目。一位叫斯特雷波的斯巴达人曾经说:“这些女人和奴隶都是各地男女奉献的, 由于这些女人, 城里挤满了人, 财富也日益增加, 各地来的船长们都在这里挥霍。”所以, 哪怕是后来占据此城的朴素禁欲的斯巴达人, 也对神妓们心怀感激, 因为她们“对人亲切”而使人民蒙惠。他们每年为阿弗洛狄特主办盛大的节日:Aphrodisia, 这也就是神妓们的节日。

这种人神共在、灵肉相犒的希腊式信仰, 在罗马时代当然会遭到基督徒的猛攻。著名的代表就是使徒圣保罗, 他曾两次造访科林斯, 为这个城市建立起最初的基督教团体。

圣保罗第一次来到科林斯是公元50年左右, 停留了大概18个月, 据说他天天站在神庙山下市集 (agora) 中的一个台子上布道, 那里是通往神庙的必经之路, 而且是科林斯人聚集交易的地方, 圣保罗日日目睹的邪恶刺激可想而知, 不过, 他的布道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愤而写出语气急促恳切的《哥林多书》 (分前后两篇, 哥林多就是科林斯) , 把科林斯这个城市永远烙在了圣经上。也使后世基督徒永远反感这座城市的某些历史, 有人称之为“东西方罪恶的渊源”。

现在你可以明白, 如此盛大的神庙, 为什么到今天, 所有的遗迹就只剩一根断裂的石柱。我爬上那么高的山顶, 觉得一点都不值得。值得慰藉的是远眺湛蓝的科林斯湾, 它的闪烁仿佛是人欲和神意之间的无穷折射, 反映出古希腊文化的独特光感。 (完)

神女皮媞亚

魅力古国神秘美酒 第4篇

法国有句谚语——男孩喝红酒,男人喝波特,要想当英雄,就喝白兰地。这充分体现了白兰地在众多酒类中的王者风范。提起白兰地,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法国干邑。但若谈到亚美尼亚白兰地,往往知之甚少,对亚美尼亚这样的高加索小国会酿造出素有“酒中之王”美誉的优质白兰地半信半疑。实际上,亚美尼亚白兰地丝毫不逊于法国干邑。

世上第一棵葡萄树

亚美尼亚之所以能酿造出高品质白兰地,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无与伦比的生态环境。北纬40度被国际公认为葡萄种植的黄金纬度带。亚美尼亚中南部的阿拉拉特州和阿尔马维尔州正处在这一纬度。阿拉拉特谷地更是全年光照超过300天,平均海拔700米,降雨少,昼夜温差大,极利于葡萄生长。每年9月至10月,葡萄甜度达到18%—20%,是酿造高品质白兰地的绝佳原料。特别是19世纪中后期,葡萄根瘤蚜肆虐欧美时,亚美尼亚的葡萄种植业侥幸躲过一劫,保留了葡萄最原始、醇正的味道。

好水出好酒。去过亚美尼亚的人,一定会对这个国家水质的纯净印象深刻。亚美尼亚城市大街小巷有很多精致的小喷泉,供行人直接饮用。亚美尼亚的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工业污染小,捷尔穆克地区的矿泉水更是远销欧美40多个国家。亚美尼亚白兰地多采用南部地区的高山冷泉水,纯净、清冽的山泉水赋予亚美尼亚白兰地独特的品质和口感。

酿酒工艺对《圣经·创世纪》中有这样的记载,诺亚方舟停靠在阿拉拉特山,洪水退去后,诺亚下山来到阿拉拉特谷地,在那里种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棵葡萄树。《圣经》里的传说为亚美尼亚的葡萄和白兰地增添了传奇色彩。

白兰地的品质十分重要。亚美尼亚享有“葡萄酒发源地”的美誉。亚境内曾出土6000多年前的酿酒设备。公元前9世纪乌拉尔图王国(在今亚美尼亚领土上出现的最古老的国家)时期,亚美尼亚人的祖先便已熟练掌握葡萄种植和采摘技术,并沿用了上千年。

亚美尼亚现代酿酒技术始于19世纪后期。1887年,亚美尼亚大商人塔伊良在古埃里温城堡上建起亚美尼亚第一座白兰地和葡萄酒工厂,最初年产量为1200桶,完全采用法国技术酿造。由于当时亚美尼亚没有铁路,白兰地销路不佳,年事已高的塔伊良忍痛割爱,于1899年将酒厂卖给了俄国大酒商舒斯托夫。舒斯托夫投巨资建造新车间,从法国购置专门的蒸馏设备和橡木桶用于生产和储存白兰地。后来,酿酒大师谢德拉基扬到酒厂工作,亚美尼亚白兰地发展进入“黄金期”。很多著名的亚美尼亚白兰地品牌都是由谢德拉基扬研制开发的。苏联时期,亚美尼亚更成为苏联和东欧地区最主要的白兰地生产基地,产量在数十年间猛增17倍。

苏联解体后,亚美尼亚白兰地企业身处困境,但仍执行严苛的生产标准,从葡萄种子的筛选、种植到葡萄采摘、发酵都有一整套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储酒橡木桶,亚美尼亚基本采用本土化生产,精选当地百年橡木作为原材料,由顶级桶匠进行切割、浸泡、组装和烘烤,工序极为复杂,在确保白兰地品质的同时,又打造出独属亚美尼亚白兰地的香醇。

斯大林酒诱丘吉尔

亚美尼亚白兰地在欧洲市场的推广更堪称经典的营销案例。早期,亚美尼亚白兰地主要市场是俄罗斯,在其他国家鲜为人知。舒斯托夫雇佣一批俄国人,让他们穿着华衣锦服,远赴欧洲各国高档餐厅消费,就餐时只点“舒斯托夫”白兰地和红酒。当时的酒店服务生对这种酒闻所未闻,都表示无法提供。这些食客便大为不满地说道,连“舒斯托夫”都没有,怎么能称为高档餐厅呢?随后拂袖而去。一时间,各国高档餐厅都认为“舒斯托夫”白兰地和红酒是贵族新宠,是优雅与品味的象征,开始四处搜寻、高价大量采购。亚美尼亚白兰地成功打入欧洲市场。

1902年,法国巴黎举行白兰地和葡萄酒国际盲品大赛,舒斯托夫送去了名为“Phin Shampain”的亚美尼亚白兰地样品参赛。最终,“Phin Shampain”力压法国干邑白兰地夺得金奖。当评审们发现获奖的白兰地竟然不是法国酿制,而是来自遥远的亚美尼亚时,都惊叹于亚美尼亚白兰地品质之高,并授予舒斯托夫在自己的白兰地酒标标示拉丁文“干邑”的权利。在此后的各种国际品酒大赛中,亚美尼亚白兰地都战绩不俗,获奖无数。

随着亚美尼亚白兰地渐渐为人熟知,其粉丝越来越多。1912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钦点舒斯托夫酒庄酿制的白兰地为俄国皇室御用酒品,亚美尼亚白兰地自此进一步确立了高端路线。1928年,高尔基到访酒庄,不禁幽默地赞叹亚美尼亚白兰地独特的品质,“从阿拉拉特酒窖爬上来比翻越阿拉拉特山还要难!”

1945年雅尔塔会议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成功开展“白兰地外交”。他用亚美尼亚白兰地招待酷爱白兰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丘吉尔赞不绝口。此后,斯大林每个月都会给丘吉尔寄去一箱亚美尼亚白兰地。有一次,丘吉尔发现酒的味道跟以前有所不同,便向斯大林抱怨,斯大林不得不把已流放到西伯利亚的酿酒大师谢德拉基扬调回酒厂,于是丘吉尔又喝到了醇正的美酒。谢德拉基扬不仅被恢复党籍,还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迎来第二春

苏联解体给亚美尼亚白兰地产业带来灾难性冲击。解体初期,亚美尼亚白兰地严重滞销,国际市场份额逐年下降。亚当局多管齐下,重振曾经引以为傲的白兰地产业。1998年,亚政府将埃里温白兰地酒厂出售给法国佩尔诺-里卡尔公司,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销售渠道,借此重新打开欧美和独联体市场。1999年,亚美尼亚政府制定了白兰地生产标准,将亚美尼亚白兰地的品质通过法律形式加以固化。根据新标准,亚美尼亚白兰地必须采用阿拉拉特谷地的葡萄作为原料,并在亚美尼亚进行分灌;同时根据在橡木桶中窖藏的年限,将亚美尼亚白兰地细分为普通、经典、典藏三个档次。2002年,亚美尼亚富商察鲁基扬获得了阿拉拉特白兰地-葡萄酒-伏特加酒厂所有权,并投入巨资对酒厂进行修复扩建,同时借鉴古书中的记载和家族酿造秘方,对亚白兰地酿造方法进行升级改良,并于2003年开始向市场推出全新的“诺亚白兰地系列”,推动亚美尼亚白兰地再度走向辉煌。

若有机会去亚美尼亚,一定要斟上一杯琥珀色的白兰地,轻轻摇晃,让酒体沿着杯壁缓缓滑落,然后深嗅酒香,再细细品上一口,体味小众的亚美尼亚白兰地带给你的惊喜和与众不同。

上一篇:非农化下一篇:攻击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