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语文学范文

2024-07-21

功能语文学范文(精选12篇)

功能语文学 第1篇

诗歌之美有三个特征:形象性、动情性、愉悦性。美育教育中的审美活动是人们对于美的东西进行欣赏和感受, 在愉悦心情中受到熏陶而改变自己, 把美的认识内化与自身的过程。我国古代诗歌由于其不同的表达对象给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 让人的心情为之振奋, 道德为之震撼。

一、景色描写——用美景感染心情, 熏陶情操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唐代诗人杜甫用短短四句话28个字给人们展现了一副从天到地, 从静到动, 层次分明的壮阔场景。诗中所描述的画面铺陈万里悬挂天际, 超过任何色彩的描绘, 诗中所含故事, 超过几卷书所能描述。可以想象广阔的西岭冰雪封山, 也可以想象船行万里, 人无故事无限。“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作者前两句描写了自己游览山水的闲情逸致, 后两句更是表达了自己乐在其中, 陶醉于心的美好心情。“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作者不仅写到了生机勃勃的眼前美景, 感受了当时欣欣向荣的生活画卷, 更是缅怀了历史陈迹中的王朝, 寄托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前两句是写的生机勃勃, 欣欣向荣, 后两句却突然带来一种凄然而又恬静之感, 也许当年奥巴马登长城之后称向中华文明致敬之时, 也许也有“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叹。会不会也多一份恬静呢?

二、边塞诗歌催生读者无尽的爱国情怀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人描述了征战疆场的将士置生死于度外, 在战争间隙饮酒庆祝场面, 展现了将士视死如归的报国情怀, 最后一句诗句更是描述了战争之惨烈和悲壮, 读过这首诗, 自然会想到和平之不易, 也会激发每一个人的爱乡爱土, 热爱祖国的情怀。“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作者用短短四句诗写到了边关的荒凉, 边关的征战, 从古到今的征战和牺牲, 秦时明月, 说明在秦的时代这里就属于祖先征战之后占领的疆土, 汉时关, 说明这在汉之时也是战争的关隘, 万里长征人未还, 说明在作者作诗的当下, 这里正进行的不休不止的战争,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写了现今战争处于被动或者反映人们对于当朝的失望, 或是作者反映着人们对于战争的厌恶, 也写出一个书生的无奈, 寄希望于早已逝去的威猛将军镇守边关。“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弥留之际的念念不忘, “北定中原”“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弥留之际的悲壮感染多少代人热爱国家的统一, 激起多少人的乡愁, 激起多少人的爱国情怀。

三、甜美的田园诗令人流连忘返, 怀念雅致的田园生活

田园诗, 以其安静雅致的田园生活的描述, 引人入胜, 令人向往悠闲自在、温馨雅致的田园生活。“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这种自然之美, 这种清新和新鲜估计在雾霾困扰中的国人读读都能闻到新鲜空气的味道, 感受到望梅止渴的效果。“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作者在这首诗里反映出来的安逸和慵懒估计现在的城市孩子根本体验不到, 在农村, 要是有个下雨天往往不上学不干农活, 孩子可以慵懒地睡上大半天, 即使是起来也是玩水玩草, 总之, 农村孩子似乎玩的很多, 但是很多玩耍是在干农活时候的“副业”, 只有雨滴滴答答出不了门的日子里, 那才是睡得踏实玩的踏实, 毫无牵挂的那种安逸和舒适,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作者是被鸟叫声唤醒的, 夜里风雨较大, 作者安逸起床, 作者毕竟不是孩童, 在安逸和慵懒中还是有点牵挂, “花落知多少?”

四、情意浓浓的赠友诗, 让人对人与人的友谊充满向往和追求

古代诗歌描写了生活中大小种种, 各种涉猎, 其中非常感人的有赠友诗和思乡诗。“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后两句被现代人用来比拟深深的友谊。“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更成为现代人常引用的诗句, 2013年, 习主席访问拉美时, 更用“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谈论虽然相距遥远, 但源远流长的中拉友谊。也许拉美人不能完全了解这句话的意思, 但是这句话随着习主席和中国人的热情, 已然成为世界名句。美育主要凭借审美活动来进行, 就要以美为媒介, 通过审美, 把美印入受教育者的身心结构, 把美的尺度变成人的内在尺度, 任何美都是以形象为载体, 通过形象去表现, 审美者凭借审形象而审美, 所以美育的形象性, 要求特别重视感性形式特征, 注意形式感的培养。

从文学功能看《诗经》 第2篇

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文学的价值是文学功能存在的内在依据。文学的功能是有很多的,最基本的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此外还有凝聚功能、益智功能等。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功能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具有整体性,体现在文学对人的情感、理想、信念、道德、人格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对于陶冶情操、鼓舞士气、提升境界是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的。

《诗经》是我国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其是周代礼乐文化中产生的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这部文学作品具有帮助人获得社会和人生知识、加深对人和社会理解的认识功能。《诗经》中的《七月》这首叙事诗,它虽然是一首用于祭祀活动的诗歌,但却较为全面地描写了西周初期的社会风貌,通过描写农民一年的劳动过程,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以及阶级关系的真实情况。还有《将仲子》这一篇章,诗中描写了一个女子因家庭与社会的压力和干涉,而不能与自己的恋人相会的痛苦心情和矛盾心理。这首诗通过对人物矛盾心理的描写反映在旧礼教的桎梏下恋爱不自由的主题。在《诗经》中还有很多篇章能帮助我们加深对人和社会的理解,可以让我们观风俗、晓人情,从这些诗的内容中我们也可以知道一些关于古代的人的一些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和在这个环境下人的命运等,从而引发我们思考。

文学作品包含着一定的政治、道德、哲学和宗教等方面的内容,而在这些内容中渗透着作家爱憎赞否等思想感情倾向,作者所表达的自己的情感会引发读者的一些共鸣,也会在这些方面对读者起到一个启蒙和教化功能。在《诗经》中,《新台》这首诗是卫国人假托齐女的口吻来讽刺卫宣公本来是为儿子娶妻,最后却占齐女为己有的不道德的行为,揭露了统治阶级伦理道德的虚伪和生活的腐朽。《载驰》一篇内容是许穆夫人听到卫国被灭的消息,决定到曹地慰问卫君,并计划向大国求援但却遭到拒绝。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复杂而细腻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刻画了抒情主人公真挚热烈、沉郁悲壮而又缠绵悱恻的爱国情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关切故国命运而又有远见卓识的爱国者形象。诗中洋溢着的爱国情感也常常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爱国之情。《诗经》中的《氓》是一首被喜新厌旧的丈夫无端抛弃的女子的自伤之诗。全诗通过回忆倒叙的手法,叙述了女主人公婚姻悲剧的全过程,成功塑造了一个忠于爱情、吃苦耐劳、性格刚强的中国古代妇女形象,同写爱情的还有《柏舟》一篇,塑造了一个感情炽烈、大胆追求婚姻自由的妇女形象。这些诗在一定程度上赞扬了古代女性的自我觉醒意识,坚强不屈的精神和追求人性自由的勇敢行为,这在女性地位低下的时代是具有震撼人心的教育力度的。《诗经》中的许多诗对读者都起到了一定的教育功能,对他们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还增强了他们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也促使了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学作品中的认识和教育功能很重要,但却不能一味地强调认识和教育功能,因为文学作品中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都是通过读者不同程度的审美体验才得以实现的,所以文学的审美功能也很重要。文学的审美功能是指文学具有沟通文学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美感和情感需求,使人获得精神对现实的超越、实现审美理想,推动促进个性和才能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功能。在《硕鼠》这首怨刺诗中,诗人把统治者比做贪婪凶残、人人厌憎的大老鼠,是一首带有控诉性质、体现了强烈底层意识和愿望的诗作,也正是这种坦率、真诚的控诉,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社会公正和美好生活的渴望,从而在读者心中形成巨大的情感张力,使这首诗在审美上的力度得到了加强。《芣苢》一篇用了“采”、“有”、“掇”、“捋”等六个动词,就把妇女们采摘芣苢时的欢愉之情流露出来,语言质朴无华,和谐自然。而且会让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的同时不禁想象出古代妇女们劳动的样子。在文学作品中,文学的审美功能会让读者更好地把握文学形象及思想内涵,这也是将作家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转化为读者精神财富的必经之路。

文学作品有认识、教育和审美功能,也有娱乐功能。文学的娱乐功能指的是文学可以给人带来身体快适、心情愉悦、精神自由的功能。《诗经》中的诗大多采用了赋、比、兴的写作手法,《诗经》的篇章整齐,回环往复,富于音乐美,诗句以四言为主,排列划一有序,分章明显,章与章之间讲求平衡、匀称、有节。如《月出》一诗重视声韵效果,多用双声、叠韵字,表现出了宛转的情思和优美的音节,为读者描绘出了月下美人绰约风姿和诗人劳心幽思的动人形象。《静女》一篇,诗人通过细节描写、双关语及移情于物的手法的运用,把一对恋人的约会场面写得生动、活泼,充满欢愉而幽默的情趣。同时,姑娘天真活泼和小伙子淳朴憨厚的性格,也在这富于戏剧性的场面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文学作品中的娱乐功能能够让读者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快乐感,寓教于乐,能更好地把《诗经》的认识和教育功能发挥出来。

文学“丑”形象的美育功能 第3篇

一、感“丑”而知善

任何文学形象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成功的文学“丑”形象则会使读者感而恨之。如《药》一文中的康大叔是一个凶残的刽子手,“满脸横肉”、“眼光凶残得像两把刀”,身披玄色的布衫,散着纽扣,“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其外表甚“丑”;“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蛮横贪婪的语言,“这是色好的。色好,色好”的恬不知耻的吹嘘实在令人作呕;再有那一只手摊着,一只手撮着滴血的馒头的野蛮动作实在叫人憎恶不已。我教学时引导学生先感知其外表的丑,再认识其内心的丑,学生对反动统治阶级帮凶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厌恶憎恨感,从而激起对夏瑜等革命者的同情、理解,对华老栓夫妇的愚昧而悲叹,这正是一种善心。教师引导学生感知分析的过程就是学生感情受到熏陶的过程,即是审美能力得以提高的过程。

二、以“丑”育美

文学作品中的“丑”形象是生活之“丑”的典型化,具有较强的美学意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类文学“丑”形象,教育启发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类自身。如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人物产生的时代背景:即十九世纪末,沙皇统治摇摇欲坠,镇压人民所造成的阴沉郁闷气氛,其卫道者死守阵地,仇视一切新生事物;其次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滑稽的衣着、行为、心理,理解其顽固专横、因循守旧,害怕新生事物的性格特征,再次引导学生认识别里科夫这一典型形象正是即将灭亡的反动统治阶级的本质特征的生动塑造,一切因循守旧者的代名词,具有广泛的概括和极大的艺术力量。通过分析,让学生对人物产生嘲笑和憎恨,对新生事物的赞美和歌颂,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三、以“丑”衬美

美丑对比是文学艺术的重要表现方法,以“丑”相衬,美的自然就显得更美。教学中,使学生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激烈冲突中唤起正义感,在强烈的道德震撼中激发其意志,提高其品格,这就会起到很好的道德教育作用。分析周朴园形象时,引导学生理清作品展示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了解周朴园在各种矛盾冲突中的种种心理变化和表演,认识周朴园的自私、虚伪、凶残、狠毒等丑恶本质,学生就会感受到正是由于周朴园的彻头彻尾的丑恶行径,“坏到不能再坏”才致使侍萍、大海等下层劳动者肉体、心灵的极端痛苦,使其悲惨生活显得更为悲惨。通过美与丑的对比,激起学生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怜悯和同情,逐步养成除暴安良、扶弱济困,甚至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美好品质。

美的不一定是好的,丑的并不一定不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文学的“丑”形象,深入挖掘文学“丑”形象的艺术美,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文学批评的功能 第4篇

今天, 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讨论一下文学批评的功能问题。

借用言语行为理论的术语来说, 文学批评不仅仅是以言述事, 即不仅仅是要告诉人们, 某部文学作品或者某种文学现象是怎样的, 更重要的, 它是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 也就是说, 文学批评通过对某件文学作品、某种文学现象的分析评判, 最终是想要告诉读者应该怎样读, 想要告诉作家应该怎样写, 文学批评是要对文学、对社会发生实实在在的影响。文学批评真能发挥这样的作用吗?读者真的可以从文学批评论著中学到怎样读, 作家果真可以从文学批评论著中学到怎样写吗?于是, 就产生了文学批评的有效性问题。

若干年来, 我们听到对于文学批评现状不满的声音, 那也就是对于文学批评有效性的怀疑。这种声音, 来自读者, 来自文学界, 也有来自文学批评界自身的。产生这类不满, 常常是拿当前的文学批评与心目中理想的文学批评, 与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为人们所钦佩、所赞赏的文学批评比较之后做出的。这类不满, 在我看来, 很多是有道理的, 是有事实依据的。不过, 与以往的文学批评比较, 需要做历史的分析。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 文学批评有很不相同的处境、地位;决定文学批评发生社会效应的大或小、快或慢、显或隐的, 不仅在它自身, 还会受制于、甚至是更要受制于客观条件。

文学批评最风光的时候, 要算是十九世纪中叶的俄罗斯。涅克拉索夫有一部中篇小说《铁石心肠》, 很写实地描述“文学青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次与大批评家别林斯基见面的情景。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初执意不肯去见作为文坛领袖的大批评家, 别林斯基听到几位朋友对陀氏处女作的赞扬也还颇为怀疑, 是热心的涅克拉索夫从两个方面大力撮合推动, 才促成了那次会面。此前, 涅克拉索夫激动地向别林斯基推荐说, “又一个果戈里将要出现”时, 别林斯基还没有看到《穷人》的手稿, 不以为然地回答, “你以为果戈里是能够像蘑菇一样, 几个晚上就能培育出来的吗!”他犹豫地拿起手稿, 读了第一页就放不下, 一口气读完马上说, “只有天才, 才能在二十五岁写出这样的作品”。这样的看法被转告给陀思妥耶夫斯基, “年轻小说家沉思的脸上, 顿时闪耀着幸福的光辉”。随后他被带去见了别林斯基, 当面听到对他作品的激情的评论、细致的分析。陀斯妥耶夫斯基说, “这是我一生中最隆重的时刻, 此时发生了决定着我终生命运的大转变”。在那几十年里, 别林斯基对普希金、对果戈里、对莱蒙托夫的评论, 车尔尼雪夫斯基对谢德林、对列夫·托尔斯泰的评论, 杜勃罗留波夫对冈察洛夫、对屠格涅夫、对奥斯特罗夫斯基的评论, 发生了多么及时、多么巨大、多么深远的作用呀!那个时候, 有谁还会否认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呢!俄罗斯的革命民主主义时期, 从贵族知识分子主导转变为平民知识分子主导, 列宁说, “别林斯基是在我国解放运动中完全代替贵族的平民知识分子的先驱”, “达到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水平”。要知道, 社会智力的分布, 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很不一样, 因之, 民族的先驱者在不同时期集中地出现在不同的精神生产领域。十九世纪中期, 站在时代前列的平民知识分子, 通过文学批评来推动社会变革, 如别林斯基所说, “批评早已成为我们公众迫切的需要了, 任何一份杂志, 任何一张报纸, 如果不辟出批评和书报评述的专栏, 就不能够继续存在”。所以, 才会有许多睿智的而学识渊博的, 富有人格魅力和献身精神的天才, 把全副精力放在文学批评事业上, 觉得这样做会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好的实现。这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上, 是一个特例, 并不是任何时期都能有类似的环境。国家不幸诗家幸, 文学批评地位的突出, 是苦难的俄罗斯酝酿大变革时期历史的选择和安排。

有人认为, 中国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文学批评胜于后半叶。新世纪之初,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一本《中华文学评论百年精华》, 选文五十九篇, 作者五十四人。本来, 百年前半与后半时间基本相等, 但“出版说明”中说, 该书的编选, 重在“理性之态度、独到之眼光、精妙之见解”, “以此为尺度, 本书多选现代文章, 少选或慎选当代文章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此书所收当代批评家对当代作品的评论确实很少。这里, 首先, 我们可以说, 五六十年代也有不少对创作产生了正面良好效应的评论文章。例如, 茹志鹃的《百合花》先后两次被退稿, 发表之后, 茅盾对这一新人新作很快作出热情而精当的评论。茹志鹃后来回忆说:“已蔫到头的百合, 重新滋润生长, 一个失去信心的、疲惫的灵魂又重新获得了勇气、希望, 重新站立起来, 而且立定了一个主意, 不管今后道路千难万险, 我要走下去, 我要挟着那个小小的卷幅, 走进那长长的文学行列中去。” (《说迟了的话》) 几十年过去了, 《百合花》依然散发芬芳, 茅盾对它的评论依然闪烁温煦的智慧之光。欧阳文彬等评论家也及时地给予茹志鹃恳切的评论。1979年《保卫延安》重新出版的时候, 杜鹏程将已故的冯雪峰1954年所写的长文印在卷首, 那篇文章原题《〈保卫延安〉的地位和重要性》, 向文学界和全国读者介绍了这部小说。八十年代以后, 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有了更多更好的合作互动。总之, 在当代文学史上, 产生良好效应的文学评论还是可以举出很多的。

其次, 也不能不承认, 在我国, 五六十年代, 文学批评的社会关注度远比现在要高, 惟其关注度高, 在那个时候, 批评家下笔之时受到的约束牵扯就多, 那不是高质量的文学批评丰产的时期。老资格的批评家张光年先生在他的文集评论卷的“引言”中说, 建国后到文革前, “这期间文坛多事, 我的笔杆随头脑而左右摇摆”, 所以, 有一些文章就不能收进文集了。那些文章不能只说是无效, 而是产生了后来写作者回想起来也不愿意看到的负面的效应;另一些应时之作, 也只是产生短期效应, 时过境迁, 就成了明日黄花。张光年先生是优秀的诗人, 有多方面的学养, 他在1959年发表的《谁说“托尔斯泰没得用”》、1961年发表的《题材问题》, 在当时很有震动、安抚和鼓舞作用;但客观的环境使他在那时难以有很多有效的、值得本人和读者珍惜的批评文章。

至于当前的文学批评, 去年, 我从《光明日报》一篇文章上读到的说法是——“乱象纷呈”, 主要指的是:资本势力入侵、权力干预、圈子化, 表现出来有廉价吹捧、文风晦涩或者空话套话连篇, 等等。我想, 对于这类不满之声, 在表达同感的同时, 不必停留于情绪化地加以谴责, 而要冷静地探讨其滋生的因由和矫治的方策。

如今的文学, 比之过去, 是大大地丰富了, 大大地复杂化了。文学批评也需要相应地作出调整, 用一种类型、一种标准、一套思维方式的文学批评来应对各色各类文学, 已经很不适宜, 已经是无法胜任了。实际上, 存在性质上有差异的文学批评, 它们有高下之别、雅俗之别、深浅之别、精粗之别, 但其中很多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我们只能在其适用范围之内, 对它们的有效性提出各不相同的要求。

现今与过去的重要区别之一, 是文学生产与文化产业建立了密切的关系。文学出版社是企业, 要按照企业的规律运作。文学作品在出版社印制出来, 在作为精神生产果实的同时, 还具有了商品的性质。海德格尔在《林中路》里说, 贝多芬的四重奏的乐谱放在出版社的仓库里, 和地窖里的土豆没有两样。此语似乎是对缪斯的大不敬, 却是一个无法否定的冷冰冰的事实。出版商要把这些书, 包括最优美最高雅的诗歌、乐谱卖出去, 兑换成金钱, 收回成本, 并且还要收获利润。所以, 出版商要努力推销, 希望能有文学批评参与帮助推销, 也在情理之中, 从商业上可以说是正当的。只要出版商和愿意与出版商配合的文学批评家不违背商业道德, 不将劣质作品、平庸作品冒充精品, 社会就要对此容忍和接受, 甚至也可以是欢迎。现在的问题是, 文化产业和别的利益方起主导作用的, 与营销运作相联系的文学批评, 和不与商业营销粘在一起的、独立的文学批评, 如何区分开来?这就好比是商家做广告是合法的、正当的, 而质量检查机构的认证报告与商业广告必须截然分开。此外, 广告法规也有规定, 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和刊载的新闻必须明显地区别开来。软性广告隐匿其广告性质, 目的是增强读者的信任度和认同感, 但结果却往往使作为载体的报刊权威性降低、丧失。如今被人们诟病的, 是近一二十年越来越常见的, 在带有明显促销色彩的新书发布会、作品研讨会上发表的那些口头评论和随后集束的、整版的文学批评里, 隐性广告在里面占了很大的比重。是否可以设想, 坦率地让这类评论以广告的面目出现, 让广告作为广告, 评论作为评论, 各自显现真实面貌?鲁迅就为他自己翻译的《苦闷的象征》、为自己翻译的《毁灭》和曹靖华翻译的《铁流》撰写过广告, 刊载于当时的报刊。在《鲁迅全集》里, 文学书籍广告远不止这两则。我们的文学批评家为什么不可以实名做广告?这样, 作者不必摆出论道衡文的郑重、庄严的架势, 读者也不会对它们的学理深度有过高的期待, 对它们多讲优点、少讲弱点可以有所会心, 读后不会产生失望的感觉。出版商看重这类评论在拉升销售码洋上的有效性, 而广告写得好, 同样会对读者起到引导作用, 帮助读者选择自己所需要、所喜爱的作品。对于怀有更高要求的读者, 可以从作为严密科学思维和敏锐艺术感受的成果的严肃的文学批评论著里, 满足自己的需要。

文学批评需要区分评论对象, 区分接受对象。传播学强调分众传播的必要性, 文学批评家执笔之时, 不能不考虑为谁而写, 目标受众模糊不清, 其有效性就大受限制。比如说网络文学, 它的生产方式、写作目的和写作态度, 与传统的作家创作迥然有异。能够对《白鹿原》《尘埃落定》作出引人入胜的评论的批评家, 面对《盗墓笔记》《千年泪》很可能捉襟见肘、无从置喙。老实说, 我对把网络文学纳入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评奖范围, 有些不解。很难想象一种奖项无所不包, 囊括全部文学。日本有直木文学奖和芥川文学奖, 一个专评大众的、以故事情节取胜的, 一个专评纯文学的, 以艺术探索见长的。纯文学作家有的自视很高, 但如果参评直木奖, 多半是会落选的。这样不同的文学作品放在一起, 如何比较?文学批评对几类不同作品, 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尺度, 批评家发表的见解, 在各自的范围里产生不可彼此取代的效果。

本文前面提到《光明日报》关于文艺批评“乱象纷呈”的综述, 那里说到, 某些文学作品研讨会的参加者很少有能将作品认真研读完的, 却依然能作出“精彩发言”。这是阻碍文学批评有效性的一个大敌。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结果公布之后, 我看到, 有几位富有才华和学力的批评家发表谈话说, 评审时的阅读不一定非得一字一字阅读, 凭借丰富的阅读经验, 部分地浏览, 对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可以做出考量。对此, 我很感惊讶。一次评奖的短时间, 不可能把所有参评作品都细读细品, 这是实情, 完全可以理解, 但解决之道是改进评审办法。不能以此认定, 大略翻阅便作出褒贬取舍的判断为正常的文学批评工作方式。我们都听说过, 阎立本看张僧繇的绘画, 第一次说“定虚得名”。自己不放心, 第二天再看, 说:“犹是近代佳手。”第三天再看, 感叹:“名下无虚士。”欧阳询偶见路旁晋代索靖所书古碑, 揣摩良久, 离去数百步又返回, 卧宿其旁, 三日方去。在这生活节奏急速的时代, 格外要提倡宗白华式的美学散步。宗先生自述在西洋名画前一坐就是一个小时, 心里不断默诵中国古代诗词, 忘情于艺术天地。批评家对文学文本沉潜往复, 而不要为快餐式的速读辩护。普列汉诺夫说, 好的文学批评可以使得优秀作品给读者快感大大增加, 并且有深刻的理解。倘若批评家本人都没有深入作品的境界, 如何引导读者体味作品的精髓思想和新颖创造呢?

功能语文学 第5篇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都有追求美欲望,而追求美却潜蕴着人们不竭的积极动因。很简单,如果学生不能感觉到语文的美之所在,就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了语文学习的热情,也就没有了学好语文的动因。因此,让学生发现、感受和体验语文教材的美,对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因,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学生觉得语文课中充满了美,他们就会不断努力去发现,他们就会主动去学,刻苦去钻研,这样一来,学生的语文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我们知道,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的然美、社会美、语言艺术美因素,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就是 “潜在的引导力量”它可以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意识和行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的教育,关键在于挖掘出教材中“美”的因素,调动学生的审美注意力,通过感知与体验,在对课文美的接受与观照的双向流动中获得美感。

一、积极利用语文教材中自然美的功能,激发学生充分感受语文课中的美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的个别性显著地表现了一种属性。如明月、彩虹、红花、绿叶,以及鸟兽虫鱼、园林田野等,都是自然产生的美,本身就是美。自然美包括:形态美、色彩美、声响美和人文景观美。自然美是人们在其审美经验中所常常接触的,有其巨大的魅力。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穷莲叶接天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展现出一幅幅令人陶醉的自然美景;如朱自清的《春》中随着春天脚步的走近,“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文中所描绘的景物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生机盎然柔和温馨的江南令人陶醉。

又如《天山景物记》中皑皑雪山,澄澈的溪流、辽阔草原构成别具一格的北疆画卷,又如《故乡的榕树》中汲水的少女,鸭子、石桥、汩汩的溪水,老榕树则组成了特有的南国风光,《绿》展现的是大自然生机盎然之美,《荷塘月色》则表现的是令人遐思的大自然的朦胧之美……。只有对这些自然美的因素认真加以开掘,才能呼引学生的审美注意,开拓其视野,丰富其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引导学生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美,激发学生探究语文的学习兴趣

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的美,一般称为社会美。社会美广泛存在于生产劳动、社会斗争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涉及到社会美的内容。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峻青的《海滨仲百夏夜》等;特别是文学课反映和表现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可以算得上博览社会生活美的殿堂,如《荷花淀》对水生嫂编席的描写“女人坐在院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让人体会到劳动的美。《木兰诗》中的木兰深明大义、刚毅勇敢、勤劳善良、不图功名而又胸怀柔情,不愧为人人称道的巾帼英雄。《孔雀东南飞》情侣间的深切爱恋。《致橡树》平等、忠贞的爱情。《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让人体会到人际关系中的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表示的环境美,可以使人怡情悦目,体会人与环境融为一体,物我两忘的意境。

三、努力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语言艺术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因

语言艺术是以语言为塑造艺术形象的物质媒介,其艺术形象,人们是无法看到、听到和触摸到的,而在语言的指导下,通过欣赏者的想象和理解,才能体会和感受到的。可以说,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艺术美,基本上是属于语言艺术美。

艺术美因其特殊性,使人易于感受到它的美,通过对艺术美的欣赏,易于提高人的审美感受的敏感性。

如刘禹锡的《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人庭树,孤客最先闻。”看似在写由远而至的秋风,实际上是在抒发独处异乡的孤寂愁苦之情。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愈锤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作品中的语言铿锵有力,激越飞扬。大量的排比、反复、叠句的运用,使西北汉子在黄土高原上的忘情奔放、狂野倾泻表达得酣畅淋漓。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骈散交错、语言节奏富于变化。开头结尾的叙述文字用散句,庄严而质朴;中间写景状物多用骈句,辞彩华美,音韵和谐:议论抒情再用散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样骈散交替,叙议结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引导学生读出语文课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进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读出美,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美读:1、读出音韵美: 2、读出意境美: 3、读出情感美;美读极富节奏感和旋律感,以声传情,将文学中的情感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此来打动听众,给人带来审美愉悦。教学时,我们可透过课文优美语言的本身,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美;通过优美的文辞,让学生审视高远素雅的画面,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形象地写了出来,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深切思念家乡之情。

发挥语文学科优势,渗透美育功能 第6篇

一、字形美的渗透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变革和发展,到今天演变为一个音形义的有机统一体,这是拼音文字所无法比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汉字美的本源,而这种美诉诸人的感觉当是其优美的字形。汉字的本源是图画,象形字是从图画演变而来的。并且象形造字法是其它各种造字法的基础。所以,在汉语知识的教学中,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笔者特别注重汉字形体美的渗透,使学生从感观上获得汉字的第一美感,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如经常给学生讲历代书法家的故事,有选择地推荐书法作品让学生临摹、练习、分析,如柳体字、颜体字。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附录部分也有不少关于书法的内容。如七上的《写好硬笔行楷字》,七下的《临摹、欣赏颜体书法》,八上的《欣赏王羲之书法》,八下的《欣赏唐人草书》,尤其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笔者经常让学生欣赏并临摹。到名胜古迹参观游览时与学生一起欣赏那些与天地融为一体的碑刻壁题,学生常常为先人一点一画的功力所折服,在碑林石刻间流连忘返。这样,学生感受到的不再是枯燥的笔画,而是充满个性的铁画银钩,令人折服的美妙架构,因而练字的自觉性、积极性很高。有位同学曾深有体会地说:“我们不只是在练字习字,更如置身于美的天地,感受美,接受美的熏陶。”

二、情感美的渗透

美育是逐步引向深入的。有了对汉字的形体美的初步感知之后,对字义的认识,对诗、词、歌、赋、散文、戏剧、小说等所抒发的情感美的认识和感受,便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所谓美育就是情育,学生对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有了了解,产生共鸣,受到教育和鼓舞,那实际上就是接受了情感美的教育。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精选了不少讴歌美、抒发美好情感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选择不同类型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课文,感受美。如朱自清的《背影》、胡适的《我的母亲》、莫怀戚的《散步》、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等课文,都体现了亲情美,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学生读了这些作品,掩卷深思,联系社会现实,不可能不受到亲情美的熏陶。

三、自然美的渗透

热爱生活,是从热爱自然开始的,而自然之惹人喜爱,乃是因为她的不加雕饰、浑然天成的美。祖国江山之美无需多说,很多文学作品都描写了这一点。初中语文教材中,恰恰就精选了这样的艺术精品。在诗词中描绘山水的千古绝句有“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江山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等。现代写景抒情作品有朱自清的《春》、鲁迅的《雪》、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但如何让学生真正领略到大师们作品当中的奥妙呢?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方法外,笔者常运用先进的声像设备,把文字转换成清晰优美的声像画面,让学生直接感受课文流露的自然美景。如在讲述朱自清的《春》时,就播放了配画的朗诵录像,学生一下子就陶醉了。课后,有位学生说:“今天学了课文,看了录像,才发觉原来没有留意的春天是如此的美丽。美,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

就这样,通过对艺术作品中自然美景的感受,学生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同时也培养起对身边一草一木、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爱护花草,支持绿化,维护公共场所的整洁,保护园林、文物设施的完整美观,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

四、社会美的渗透

社会美的内涵极其丰富,但社会美主要是指社会关系中人的性格美、行为美等。语文美育是一种定向教育,就是要按照正确的审美意识,从总体上给予正确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沿着与整个社会的审美意识相一致的方向发展,做到扬善惩恶。《威尼斯商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范进中举》等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都包含了丰富的美学内涵。人类所创造的美也属于社会美的一部分,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故宫》《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老师都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分析、挖掘它们的社会美。

当然,笔者认为中学生社会美内涵的焦点,应是对国家和民族、对社会和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兹不赘述。

教育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心灵交流过程,而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流,美育是一种情感的教育,老师对美的传播,也需要建立师生间美的情感沟通网,并通过学生的尊师感情发生作用。所以老师在实施美育渗透时,还要想方设法塑造自己的美的形象,使自己的言行能够起到美的榜样。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中既学到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同时又受到美的熏陶。

浅谈《大学语文》的德育功能 第7篇

一、大学生德育的现状

值得肯定的是, 各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尤其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 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思想, 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缺乏人生目标、理想信念模糊、公德意识不强、道德意识弱化、以自我为中心、过分重视个人利益、拜金主义思想严重等。“重智轻德”的思想仍有不小的市场, 严重妨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另外,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较少, 主要依赖“两课”进行, 形式单一, 用远离实际的理论替代社会实践和自身体验的摸索, 无法起到引导和启迪的作用。

二、《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2004年8月, 全国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108所高等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 有107所学校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 在这些学校中, 连续开设《大学语文》超过20年的有30所, 有58所学校把《大学语文》定为“必修课”。这表明, 《大学语文》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然而, 有关《大学语文》教学的负面报道也屡屡见诸报端。比较典型的是《光明日报》2004年2月13日A3版“光明视点”栏目中刊登了一篇报道———《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文中这样写道:“既缺乏思想政治课的权威性, 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 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 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其实, 面临“尴尬”境地的远不止《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在2005年“中国语文教育高峰论坛”上, 与会的200多位语文教育专家、知名作家对语文教学的现状表示不满, 认为语文教育的效率不高, 社会对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语文学习糟糕状况反应强烈, 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日俱减等, 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我们知道, 20世纪20年代~50年代初期中国的大学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了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的《大一国文》 (同今之《大学语文》) , 而且师资力量雄厚。例如:当年的西南联大, 众多知名教授像清华的朱自清、闻一多、浦江清, 北大的罗庸、游国恩、沈从文等都曾从事过国文的教学工作。这一时期无疑是语文教学的辉煌时期。而20世纪50年代因接受前苏联的教育模式, 各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 (系) 调整、专业调整, 文理开始分家, 再加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大学语文》在高校讲坛上被迫长期中断。后来, 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 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于1980年率先开设《大学语文》, 其后各高校陆续恢复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曾一度停滞, 到90年代中后期情况才有所好转。然而, 这种状况直到今天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牌大学的著名教授、学者纷纷指出, 无论是在重点大学还是在普通大学, 《大学语文》都面临着一种难以摆脱的边缘之境, 有的高校甚至出现了《大学语文》要被取消的危机。

不管是对《大学语文》持肯定态度的人也好, 还是持批评和观望态度的人也好, 大家对这门课程在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基本上是认同的。这就为在这门课程上深入挖掘德育因素、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德育渗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大学语文》在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有利条件

《大学语文》虽然不像思想政治理论课那样能够直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但同样可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 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提高政治觉悟。”和其他课程相比, 《大学语文》具有更加便利的条件。

首先, 《大学语文》相对于其他学科在教材内容方面体现出的丰富性、广博性是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有利条件。教材内容上至天文地理、星际宇宙的探索, 下到日常小事、心灵轨迹的摹写, 古今中外、上下纵横, 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辉煌在其中, 人生之路的探索点滴在其中, 它对激发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有着重要作用。同时, 这些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 凝聚着人类的进步, 沉淀着人类追求理想、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等内涵, 是对社会生活全方位的辐射, 其中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 充分挖掘《大学语文》中所蕴涵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能够引领大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 建构正确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及社会正义感,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

其次, 《大学语文》可以发挥独到的道德教育功效。道德是完善自我、协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其核心是行为的对与错、欲念的善与恶。文学以其生动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耐人回味的意境来感染读者, 使之获得丰富的美感体验, 并在此艺术享受中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读者的行为观念和心态。道德最大的秘密是爱, 亦即削弱一些我们自己狭隘的私欲, 而把别人在思想、行为或人格上的美视做自己的美, 珍惜它、赞叹它。要成为一个至善的人, 需要有深广的想象力或同情心, 才能设身处地, 把同胞的苦乐当做自己的苦乐。古今中外的伟大作品都有益于身心和德行。读着杜甫“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的诗句, 同情心能不油然而生?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转变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增进他们对人生、对社会、对民族、对世界的理性认识, 使他们具有健康的情感、充实的精神世界。

最后, 适宜互动的《大学语文》课堂更易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培养大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 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众所周知, 大学课堂普遍缺少互动, 多数情况是教师天马行空地讲, 学生无动于衷地听。而《大学语文》教学则容易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率先在大学校园进行课堂形式的改革。

四、在《大学语文》中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 切实提高教师的素质

目前, 全国各高校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大学语文》的师资严重短缺, 不仅数量严重不足, 而且高水平的教师更是寥若晨星。不设中文专业的高校存在这一问题似乎可以理解, 而设有中文专业的高校同样存在这一问题便让人匪夷所思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的不完善和人们的惯性思维。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很难有传统意义上的明确的研究方向, 自己觉得低人一头, 同事认为是中文专业不过硬, 学生则感到可有可无, 因而他们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成果申评等方面往往吃亏。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任课教师的积极性, 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其他教师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职业期待和积极性, 而后者又是影响更为深远的大问题。因此, 要解决《大学语文》师资问题, 一方面要从量上增加, 另一方面要从质上提高, 进一步改善《大学语文》的教师结构, 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提高了, 对学科性质的认识加深了, 那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内容就更加理直气壮了, 相应的方式也会更加灵活。我们要高度评价教师在《大学语文》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作用。因此, 《大学语文》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

2.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这门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结合实际,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例如:在《大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表现崇高人物形象的文章,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精心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接受这些人物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优秀品质的感染熏陶。还有许多经过千百年锤炼至今仍放射着奇光异彩的格言警句, 处处闪耀着中外哲学家、文学家的思想与智慧的光辉, 展现了他们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世界的认知, 能激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有着超乎寻常的感染力。教学中要准确提炼文章的主旨, 完整把握作品的灵魂,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熏陶。

3. 重视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然而, 我们不得不承认, 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阅读内容上, 都不能令人满意。事实上, 大学生求知欲旺盛, 接受能力强, 应根据这些特点, 配合语文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 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教师可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点评, 在作品所蕴涵的人文启发下引领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 影响学生精神生活的选择, 倡导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提高其综合素养。

《大学语文》课程对大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加强道德修养、把握人生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已故教授孟二冬女儿孟菲的回信中, 赞扬孟二冬教授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 在三尺讲台上讲授和传承中华文化, 以自己的模范行为诠释和躬行中华文化的精髓。总书记的话, 不仅是对广大教师的勉励, 而且应当成为《大学语文》教师的追求目标, 在教学中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对大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加强道德修养、把握人生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搞好《大学语文》教学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大学生德育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虽然该课程本身具有明显优势, 但是其德育渗透的范围和途径仍需进一步开拓。

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研究 第8篇

第一, 语文工具性体现语文教育的使用功能

有研究结果表明, 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解答数学应用题中起主要作用。尽管阅读能力和计算能力对于成功地解答应用题都起作用, 但阅读能力比计算能力起的作用更大。也就是说, 学生阅读能力强, 他的数学成绩也会相对地好, 由此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凡是以言语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其学习成绩与语言学科的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

那么在语文教育中如何突出其使用功能呢?

首先, 《语文课程标准》把“识字与写字“列为语文学习之首, 足见其基础性和重要性。字好比一个人的名片,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写字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技能。写一手好字, 不仅能磨炼学生的意志、耐力, 而且可以不断提高人的审美情趣, 也能给他人美的享受, 这也渗透着语文审美功能的教育。

其次,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在课堂上, 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熏陶和启迪, 获得审美的享受。在阅读教学中, 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 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敢于发言, 敢于表演;组织好各种阅读活动, 激发阅读兴趣, 掌握阅读技能, 进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

再次是写作兴趣的激发与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是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乐于动笔, 易于表达, 引导他们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注重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既注重真情的流露又不排斥一定的文学虚构, 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倡导进行个性化写作, 鼓励自由表达, 放开种种束缚, 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最后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是融听、说、交际于一体的训练, 是训练听话、说话能力的一种形式。其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在各种实际活动中,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在课堂中要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 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重视其充分参与, 从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第二, 语文的人文性体现语文的教育功能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 而且还具有人文性。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是统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 就要使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语言作为载体它所载负的文化科学知识, 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感内涵及审美意义。提倡人文性, 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人文教育, 当然不是要把语文课教成思想修养课、道德品质课或其他课等等,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 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 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 以培养学生, 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语文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德育教育、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及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等方面。

(一) 深入挖掘语文教材, 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对传播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语文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

(二) 辨词析句, 挖掘深层意义, 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文以载道”, 文章的思想意义和给人的启迪作用是通过词语和句子的组合来表现的, 所以如何抓住某些关键性的词句, 进行深入辨析来挖掘其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意义, 这便是语文课中德育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

(三) 文学熏陶和艺术体验, 提高鉴赏水平, 发展审美能力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 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新课标建议) 。

(四) 借助朗读, 品味丰富内蕴, 陶冶情操

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 鼓励学生多诵读, 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五) 从写作观点入手, 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语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寄寓于字里行间, 你每读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 每欣赏一枝花、一片叶、一个人物, 都会呼吸到它的思想和意义。语文的意义也不是靠理性的方式把握和获取的, 而是通过语感, 通过感受和体验内化到主体的世界里去的。

语文教育重视学生积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体现语文教育的发展功能。

语文教学中“扶”的功能 第9篇

由于学生认知理解能力有限, 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疑难问题。如果让学生直面困难, 那对他们来说, 就是一种强加的被动行为, 很难在脑海里留下痕迹。如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扶”, 就可促使学生在教师巧妙的点拨下, 受到启发, 再依靠自己的努力而突破难点, 从而化解难题。

2. 引正思路的功能

教学中, 当发现学生思考问题出现偏差, 有的甚至离题较远时, 教师要以“扶”进行微调, 帮助学生改正思路, 使其少走弯路, 步入正题。

3. 拓展思维的功能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经验浅, 容易片面理解内容, 机械运用知识。如果教师能巧“扶”, 可诱其变更思维角度, 拓展思维空间。

4. 整合知识的功能

小学生由于对知识的驾驭能力有限, 难以对知识进行有条理性的整理, 缺乏整体印象, 通过“扶”可促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集成点、连成线、组成面、构成体, 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发挥情感功能促进语文教学 第10篇

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 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就我长期教学实践的探索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一、努力发挥教师自身情感的作用, 以情动人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课堂教育是主阵地、主渠道, 学校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同时, 每节课安排40分钟。怎样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到缩时增效, 这就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 要我们做到认知和情感协调发展。情感具有感染功能, 即一个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予影响的效能, 这好似物理学中的“感应”现象, 再加上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 决定了教师自身的情感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具体地说, 为师者必须具有“三爱”情感, 即热爱教学岗位、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热爱自己的学生, 这是衡量一个教师个性心理品质是否健全的重要内容。

教师工作是一个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无私献身精神的工作, 语文教师肩负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任, 更应潜心于本职工作, 这种情感对学生有耳濡目染的影响力。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教好自己所教的学科, 而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情感对学生的影响。其实, 教师的这种情感到情感的感染功能的作用, 会引起学生的情绪体验, 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对教材冷漠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情绪, 使其所讲述的材料好像和学生之间隔着一堵墙”、“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 他的学生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的感情”。

情感还具有迁移功能, 即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去, 成语“爱屋及乌”是对这一独特的情感现象的生动而典型的概括。正确运用这一功能于教学之中,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态度。“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在教学中, 教师热爱、理解、尊重学生的挚爱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 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反映, 继而又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功课上。尤其是语文教师, 要与学生接触交谈, 一是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二是能促进教学中师生情感的交流, 三是能使师生的知识、才能得到互补。如我班陈旭同学, 身体不好, 常常因病请假, 我就利用休息时间为他补课。老师的爱生之情成了他学习语文的动力, 原来对语文并不感兴趣、语文基础较差的她对语文兴趣颇浓, 成绩提高得很快。再如, 我的女儿在小学四年级前语文成绩不是很理想, 用很多时间也写不出一篇象样的作文来, 五年级的时候换了一个语文老师, 一学期下来, 她的语文成绩提高很快, 我寻找其中的原因。一次开家长会, 我听了她语文老师的谈话, 发觉她很注意平时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特别是对性格内向的孩子会有意识地去引导他们相信自己能学好。可见情感功能的发挥, 在平时的教学中是何等的重要。

二、移情入境, 体现情境美

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就是调动学生感情, 启迪学生思维, 使学生为作品中的形象、意境乃至情节、结构、词句所打动所感染, 诱发其感情上的共鸣。

精心设计导语, 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景中去。古往今来, 多少诗人曾用彩笔描绘春天迷人的景色。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大家熟悉的。像这样的导语, 既能描绘出文章的内容, 又有把学生诱导到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中去的作用。

利用图片、绘画的直观性, 再现美的意境。文学作品是借文学语言形象地反映生活的艺术, 它是通过描绘生动如画的景物, 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 表现意蕴深邃的思想来感人的。因此, 讲解课文要让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让意境在他们心中冉冉升起, 使视觉所形成的兴奋状态逐步扩大, 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 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

借助音乐, 创设情境。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通过音乐创造场景和氛围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形象, 理解体会到美的意境。如教《周总理, 你在哪里》一诗时, 在播放缅怀周总理的音乐中, 发出对周总理的深情的呼唤, 引起学生对总理的无限思念。

在情感教学中, 教师必须带有明显的情感体验进行朗读和泛读。进入角色的朗读, 抑扬顿挫的节奏, 声情并茂, 富有魅力;时而澎湃激越, 直抒胸臆;时而低沉咽郁, 蕴意浑长;时而明丽舒畅, 惬意入情……这样的朗读, 学生就会借娓娓动听的声音气息, 进入情境。

为发挥情感教育功能, 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刻地去体验、把握课文表现感情的情境、基调,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用教学语言感染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朗读、提问、解说, 以至站立的姿势和表情都要体现作品的思想感情这个基调。此外, 以表演的方式 (如编课文剧) , 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导入情境都不失为调动学生情感的有效方法。

三、吸引学生情感注意与真诚的激励性评价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常以微笑环视教室, 走进课堂, 常运用身体语言来配合教学。对于表现差或不喜欢发言的学生, 就可充分利用面部表情去吸引他们, 用点头或幽默动作给他们以鼓励、勇气和提示。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 这其中“激励性评价”就是教师通过情感的一种教学方式, 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表扬和鼓励, 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在课堂上, 当教师发现学生的进步之后, 要毫不吝啬地给学生积极的评价, 这样就能让学生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爱好, 快乐、积极地学习和生活, 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由衷地热爱语文。

四、关心与情感培养

目前, 我们农村普通学校,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离校距离有远有近, 个人目标有大有小, 个性心理与品质都不同, 因此, 教师需要尊重学生, 特别是后进生, 更需要教师的加倍理解和关心。作为教师, 必须深入学生当中去, 随时了解掌握情况, 理解、尊重学生, 用真心、爱心、诚心来关心学生。随时给他们一句鼓励的语言、一声节日的祝福, 一条祝福的信息。法国著名作家安德列莫洛亚说过:“美好的语言, 胜过礼物”。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第11篇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育人;综述

【中图分类号】G633.3

1 前言

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注重培养学生听读写能力,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注重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更强调合作探究,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和实践能力。作为一种创造性学习,注重学生自主、实践、合作等能力的培养。综合性学习的提出,为语文的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实际上,就语文学科属性而言,本身有育人的功能。在此基础上,综合性学习的提出,使这一功能得到催化升级,文章由此展开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2 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语文教师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同时是民族精神弘扬的奠基人。新时期,语文教学紧跟时代步伐,有必要重塑语文教育模型。而这个模型可简单陈述为:素养——养成。实际上,语文呈现的不单是冰冷的文字,更有表情达意的部分。也就是,语文教学只讲语言文字,是不现实。同样,需要情绪、情感、价值观、态度。由此,富有情感的语文教学,就为语文学科的育人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中专学校致力于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发展需求的,既可以加入劳动大军,又可以进入专门人才队伍的综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德育是进行有效职业教育的基础,也是实现素质教育,达到职校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承担着比普通学校教育更重的德育任务是因为职校更应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学生品格情意的发展。语文在职校教育中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对于即将踏上社会的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语文不仅是学习的工具,而且是做人的工具、生活的工具、工作的工具。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文基础训练,以弥补他们薄弱的语文基础,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充分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

3 语文综合性学习“育人”方面的体现

3.1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人文性”更多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注意情感的熏陶和感染,重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作为设计的主体,自主组织活动形式,自主设计活动程序,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而且,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个体及群体的要求,不在像课堂要求的那么严格,相对比较明确而宽松。学生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探索,沿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2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更加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更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有着明确的支配权和控制权。同样,在细化的教学单元中,学生选择较为感兴趣的内容,独立完成,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比如:讲述革命题材的文章,可以将其细分如下内容:收集革命名言警句;撰写英雄故事读后感;讲述革命故事等等,经细分的内容,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设计、开发、行动、体验,甚至去创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将全方位展示每个学生的进步和成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3 学科整合提升综合素质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学习应逐步拓宽领域,主要跨学科的整合,在不同内容的学习中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获得现实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且,综合性学习的最终目的,也在于能在不同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实际应用,确保能在不同领域应用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实际上,就语文本身学科特点而言,教材中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事的道理。有的激励学生扬起自信自强的风帆;有的启迪学生珍视身边的幸福,体会人生的真谛;有的让学生体悟古朴真挚的爱情,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爱情观。这些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好的参照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到这些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阅读鉴赏,心灵感悟,能体悟到书中人物的人格魅力,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进而将这些人物奉为自己人生的楷模,引导自己前进的方向。由此,学生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人文素养得以提升。由于学生处在各自不同的成长环境,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因此他们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是不同的。语文教师不能一味将自己的价格观强加给学生,一味强调认识的统一。比较聪明的做法是,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案例时,注意它的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为宗旨。

3.4 增强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信息时代的来临,作为财富呈现给大家的同时,既需要大家去掌握,更需要我们能在杂乱的信息中,分析处理,调整工作思路,确定最新的工作目标。较之前,语文教学更重视知识的传承,被动接受式的去学习,很大程度上不需要学生寻找资料,处理信息,学生更多承担的是被动接受的角色,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在收集、利用、处理信息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为完成某一课题,需借助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采集、处理信息,并能恰到好处地处理信息,用已掌握的语文知识自己的课题,对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 盛旺. 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性质 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7(07)

[2] 蔡灏淳. 對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问题的思考[J]. 语文教学通讯. 2005(07)

[3] 聂鸿飞. 固本扶正: 综合性学习中怎样把握语文因素[J]. 语文建设. 2004(10)

强化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审美教育,审美能力,审美品位

大学语文是面向高校各个专业开设的一门旨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通识课程, 通过对中外文学经典的阅读、欣赏与品位, 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趣味。因此, 大学语文课程具备工具性、实用性和审美性, 而在这其中, 审美性是最重要的功能载体, 是普及人文精神的第一要义。要将审美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 提高大学生对于美的欣赏、感悟能力, 让他们在发现文学作品内在之美的同时, 也能得到人文熏陶, 培育和完善健全人格, 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审美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审美教育, 又称之为美育, 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 审美教育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 美育始终不脱离美的形象, 而与此同时, 又通过美的形象的情感感染作用发挥美育的功能作用;其次, 审美教育是一种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教育, 是以美启真, 以美入善, 以美化情;最后, 审美教育是对人的全面培养和塑造, 达到美育的最终目的, 是追求人的和谐、自由的发展, 实现人的丰富性[1]。

第一, 大学语文所选取的各个篇章, 是经过历史沉淀的经典作品, 这些作品是那个时代文学家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的再现与传达。以《春江花月夜》这一名篇为例, 张若虚将春、江、花、月、夜五种优美意象融合在一起, 构筑起一个梦幻般的美的意境, 读来令人心旷神怡。这首诗从月升写到月落, 把现实景象与心中梦境结合在一起, 随着月下景物的不断推移, 诗人的感情逐渐舒展, 虚实相间, 情景交融。明月初升至渐高时的春江夜景, 江海相连, 花月相映, 意境波澜壮阔, 诗人久久地站在这明月之下, 不由得产生出一丝感伤, 吟诵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人生感喟。在诗人笔下, “白云”的飘忽不定, 正如游子行踪的漂泊难驻, 这一片悠悠白云, 足以使人不胜其愁。“天意高难问, 人情老易悲”, 谁家的游子乘着一叶扁舟在外飘荡, 谁家的思妇又在哪座楼上想念着远方的情郎?游子之情, 闺阁之怨, 在这一唱三叹的诗歌韵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落月西沉, 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流连情绪不断增加,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落月的余晖洒满江树, 牵引着人的情思, 月已落, 夜将尽, 在这花香四溢、江潮涌动的美好夜晚, 只有哀怨未了、诗情未了。通过对这首诗人赏析, 我们可以明显体会到弥漫在春江花月之夜迷人景色之后的离愁别绪, 诗人所创作出来的各种诗歌意象与情感体验相互交融, 营构出一个美的意境, 让读者在如梦如痴的审美体验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诗情画意与人生哲理, 进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第二, 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体现在对真与善的追求方面。美以真和善为前提和基础, 美离不开善, 因为人的任何实践创造活动, 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社会功利要求, 或者满足人的物质生活要求, 或者满足人的精神生活要求;美离不开真, 因为人的实践活动都是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的。大学语文课本中选取的优秀作品, 往往穿越千年历史, 通过记言记行, 彰显春秋大义。以《国语》为例, 其记言生动逼真, 虽寥寥数语, 极尽简略, 却蕴含深刻哲理, 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其中著名的“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段, 记述周厉王荒淫无道, 引发“国人”对他的强烈批评, 召公劝谏其从善如流, 他不仅不听, 还变本加厉, 以高压政策镇压民众, 结果引起“国人”的反抗, 将他赶下台, 并流放于彘地。全文行文简略, 先以“虐”“怒”“喜”等字刻画出厉王的愚蠢与残暴, 结尾仅以“流王于彘”四个字交代, 简洁深刻, 形神俱现。召公的谏辞, 又以比喻手法点出寓意, “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川壅而溃, 伤人必多”。综合看, 全文有形象的描述, 有理性的论证, 有哲理的反思, 可谓真善美合一的典范。因此, 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语文课堂, 重视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 将审美教育与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 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这是开展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应有之义。

第三, 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 最终目标是培养健全人格, 塑造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 意为“面具”, 指戏剧中演员所戴的特殊面具表现了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把面具指义为人格, 实际上说明人既有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 又有某些外部未必显露的东西, 这些稳定而又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 使人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倾向, 表现为一个由里及表的、包括身与心在内的、真实的个人。大学语文课本中的很多名篇, 都体现了主人公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气质和人格精神, 以《世说新语·任诞》为例, 其中刻画了众多具有高洁品性的人物形象, 体现了他们高于常人的人格品质、审美趣味和思想境界。王徽之雪夜访戴的故事可谓脍炙人口, 大雪纷飞的夜晚, 突然想起远方好友戴安道, 即乘小船夜访, 经过一夜的长途跋涉, 来到戴的门前, 却又悄然返回。“乘兴而行, 兴尽而返”, 这看似随兴所至、率意而为, 实质体现了王徽之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人格气质, 呈现出的是一种超功利审美趣味。桓伊擅长吹笛, 有“笛圣”之称, 王徽之偶遇桓伊, 便让其演奏一曲, “弄毕, 便上车去。主客不交一言”, 他们的目的在于艺术并不在于人, 为艺术的目的既已达到, 所以两个人亦无须交言。《世说新语》所刻画的人物, 言行一致、个性鲜明、人格高尚, 绝无虚伪造作, 这种审美人格影响巨大, 广为后世称颂。

二、加强大学语文审美教育功能的对策建议

当前, 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被定位为基础性的公共课, 处于边缘化地位, 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与此同时, 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功能也被逐渐淡化和消解。如何加强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拓宽大学语文的发展路径。

审美能力是一种在生活、自然、艺术中发现美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获得与审美经验、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2]。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他们的知识水平、文学素养存在密切联系, 要通过大学语文教学, 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文学欣赏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如戴望舒的《雨巷》一诗, 借助古典诗词“丁香空结雨中愁”幻化出一个丁香姑娘, 渲染一种低沉而优美的淡淡哀愁, 通过运用常用的象征艺术手法, 创造出富有诗意的审美意象。学习这篇课文, 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 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更需要理解常见的文学表现手法, 从而达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深层目的。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必须转换思维方式, 拓宽大学语文的发展路径。首先, 要重新定位大学语文的课程属性, 在承认其工具性、实用性的基础上, 重点突出其中的审美价值功能, 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除中文专业以外各学科的专业必修课, 规定所有大学生都必须学习这门课程, 引导他们感受母语魅力, 提高审美水平。其次, 随着通识教育的普及推行, 大学语文可以转化为多种人文学科的普及型课程, 借助通识教育发展自身, 这就对大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 他们除了具备丰富的文学知识、敏锐的审美能力、高超的教学技巧外, 还要融会中西文化, 贯通文史哲。最后, 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择, 充分发展个性, 博学多识, 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自主学习, 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二) 选取优秀文学作品, 提升大学语文的审美品位。

经过艺术加工, 优秀文学作品凝聚着人类审美意识, 超越现实生活的局限性,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现实中的美事物不是人人都能随时欣赏的, 经过艺术的再现, 却使人人都能随时欣赏了。”[3]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历史积淀物和物化形态, 优秀文学作品提升了人类情感, 这种情感在改造和疏导庸俗、不健康的情感的同时, 也净化了人的心灵, 化解了人在现实中的压抑和紧张情绪。对大学生而言, 大学语文课堂不是强迫性地灌输和训斥, 而是富有情感、润物无声的审美感化过程, 在这种审美化的情绪体验中, 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影响, 塑造美好心灵和完美人格。因此, 大学语文对于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 一方面要选择富有代表性、充满正能量的优秀文学作品, 所使用的大学语文课本应是被广泛认可和好评的优秀教材, 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 广大老师应时刻关注和寻找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因子, 创造出丰富生动的审美意象,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如白居易的《长恨歌》, 这篇表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历史名篇, 是一首抒情成分很浓的叙事诗, 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 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通过教学活动, 不仅可以了解白居易诗文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更要学习诗歌叙事、写景和抒情相结合,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达技巧。紧扣爱情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开展课堂教学, 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他们潜在的审美需求, 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力、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改变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高校开展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就是通过学习欣赏优秀文学作品, 强化课内外的审美实践活动, 让大学生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 提升艺术修养和品味, 陶冶心灵和情操, 培养良好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一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应充分利用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成果, 将现代科技运用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广泛开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 一些多媒体器材如电脑、音响、投影仪、互联网等设备, 新颖直观, 信息量大, 不仅教师操作方便, 学生也感兴趣, 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要教会学生感知美、体验美、欣赏美, 以优秀的文学作品感染和鼓舞学生, 激发他们对美的憧憬和兴趣, 特别是现在许多优秀文学作品被拍成电影、电视, 改编成话剧、小品等, 更快速便捷地传播更多优秀、美好的审美观念, 这些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传播途径和表现方式, 更容易为大学生认可和接受, 可以在课堂上广泛采用。二是利用现代传媒, 改变大学语文的讲授方式。一直以来, 大学语文教学沿用传统课堂讲授方式, 老师照本宣科, 学生被动学习, 不仅老师因循守旧, 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 而且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一些现代传媒, 如QQ、微信等, 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 可以引入课堂教学。老师在上课前, 可以通过QQ、微信告知学生上课内容, 并布置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收到信息后, 为解决问题必须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 充分预习, 积极准备, 以应对老师上课时的检查与提问。这种教学模式的革新,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广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从内心深处纯净思想、升华感情, 与一切美的事物产生共鸣, 从被动地感知美、欣赏美转变为主动地追求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王一川, 主编.美学与美育 (第二版) [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8:90.

[2]范川凤.大学美育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7.

上一篇:幼儿教育及幼儿教师下一篇:绝对值三角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