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对比效果研究

2024-09-22

水稻品种对比效果研究(精选7篇)

水稻品种对比效果研究 第1篇

1.1 试验地

试验地设在洪河农场水稻高新科技示范园, 土壤类型:平地白浆土, 质地:粘重, 有机质:4.7, PH:6.0, 养份含量:中等。

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 每处理面积200m2。插秧规格9×3寸, 穴株数3~5株。调查取2点, 每点面积1平方米。

1.3 试验材料及处理:

处理一:垦稻16;处理二:垦稻17;处理三:龙粳20;处理四:龙粳24;处理五:龙粳25;处理六:龙粳26;处理七:龙粳27;处理八:龙粳28;处理九:建A-182;处理十:合03-907;处理十一:龙花04050;处理十二:合选04-112;处理十三:联选05-1;处理十四:龙粳21;处理十五:龙丰05-191;处理十六:龙交04-908;处理十七:合粳1号;处理十八:龙育05-158;处理十九:龙品0211-2;处理二十:龙花00-835;处理二十一:空育131为对照。

2 育秧、田间管理及主要技术

2.1 育秧

4月8日人工摆盘。催芽:人工催芽, 32℃破胸、25~28℃催芽、13℃晾晒。播种:4月15日机械播种, 播量135g/盘。

2.2 本田管理

基施尿素2.2kg, 磷酸二铵5.4kg, 钾肥 (60%) 4.2kg/亩, 硅肥4kg/亩;追肥尿素5.1kg, 钾肥6.3kg/亩;除草、防病常规管理。

3 气候因素影响

今年2~3月份总降水量为42.8mm, 对水稻育秧工作影响不大, 但4~5月份平均气温10.75℃, 较利于秧苗生长, 各处理秧苗素质均较高无病害发生。6月至7月降水明显增加, 达到283.5mm, 仅7月份降雨量就达到178.6mm, 但7月份月平均气温仅有20.5℃, 温度是今年水稻病害发生较轻的主要因素之一。

4 调查与分析

4.1 秧苗素质调查表

如表1所示:各处理品种在苗期均无病害发生, 各处理秧苗整齐度均较好。其中处理三、处理四、处理十六和处理二十株高表现较高, 表现出这四个品种苗期生长旺盛, 百株秧苗地下干重处理二、处理八和处理十八表现最高分别为2.0g、2.0g和2.3g。根条数处理一、处理四、处理十四、处理十六和处理十八表现最高为12条, 在今年秧苗素质调查中各处理地下根系普遍好于往年。

4.2 各处理生育期调查

表2数据显示:处理七和处理十三出苗时间最晚比对照多两天, 处理四和处理二十最早比对照早一天。返青时间处理四、处理九和处理十五表现最早比对照早一天。成熟期处理一最晚, 其它处理无明显差异, 各品种在本地区种植均能正常成熟。

4.3 病害情况调查

如表3数据所示:处理三对稻瘟病的抗性最差, 病害等级为2, 其它处理和对照的病情等级都小于等于1。胡麻斑病在今年各品种的田间表现上均未发生。对细菌性褐斑病的抗病性表现最好的是处理十二, 发病率表现为0, 其次是处理十九、处理六和处理二十。在各处理的抗倒性状方面, 只有处理九发生轻微倒伏现象, 其它处理倒伏基数为0。

4.4 考种情况调查

今年各处理田间试验中, 除建A-182有轻微倒伏现象外, 其它品种均未发生倒伏现象, 各处理株高差异暂不做比较。在穗长表现方面, 处理四表现最高为23cm, 其次为处理三穗长21cm。平方米穴数处理十一和处理十表现最高, 分别为661穗/m2和637穗/m2。实粒数表现最高的是处理十四, 其次为处理五, 第三是处理十二, 实粒数分别为82粒/穗、79粒/穗、78粒/穗。空瘪率表现最低的是对照和处理二分别为17.5和17.9, 其它处理空瘪率均在20%以上。在千粒重表现上, 最高的是处理二十, 其次是处理十九, 第三是处理十七, 千粒重分别为27.7g、26.3g和26.1g。在亩产表现上, 比对照增产最多的分别为处理六、处理十四和处理十五, 亩产分别为618.3kg、598.2 kg和586.7kg。

5 结论

5.1 由于气候因素影响, 今年水稻倒伏现象明显轻于往年。

在今年试验表现中, 建A-182发生轻微倒伏, 其它各处理均未发生倒伏现象。今年试验表明株高的差异对产量因素构成因子没有明显影响。

5.2 对细菌性褐斑病的抗性方面, 龙丰05-191和垦稻16抗病性表现最弱。

5.3 实粒数表现高的三个品种分别为龙粳21、龙粳25和合选0 4-112, 其中龙粳25的抗病性较差;

合选04-112的平方米穴数表现较低, 分蘖能力相对较弱, 但抗性较强, 全生育期未发生病害和倒伏现象, 以上几个处理的综合性状与对照相比表现较差。

5.4 在亩产表现方面, 龙粳26、龙粳21和龙丰0 5-191的产量表现较高, 龙粳26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龙粳21和龙丰0 5-191的空瘪率偏高。

摘要:试验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 研究垦稻21等二十一个品种 (品系) 在应用水稻“三化”栽培模式下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 旨在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结果表明龙粳26、龙粳21和合选04-112综合表现较好。

水稻品种对比效果研究 第2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广东省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试验基地进行, 试验田土壤质地为黏土, 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水平。

1.2 试验材料

参试常规优质水稻品种有5个, 其中3个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品种, 即齐华占、金农丝苗及固广占;1个由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航天育种研究中心育成品种, 即华航31号;1个由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品种, 即粳籼89。

1.3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1年晚造进行, 共设5个处理, 每个参试品种为1个处理, 以粳籼89作对照 (CK) 。7月14日播种, 8月1日移栽。小区面积19.95 m2, 移栽规格 (株行距) 19 cm×20cm, 3~5苗移栽, 试验按统一按同一科学化栽培水平管理, 科学施肥, 并及时防治病虫害。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主要性状特征

从表1可以看出, 在5个参试常规优质水稻品种当中, 生育期比对照种粳籼89短的有齐华占, 相差1 d;其余品种和对照种相当或稍长, 大约相差1~2 d。

从株高方面看, 所有参试品种都比对照品种要矮, 最矮的品种金农丝苗为92.5 cm, 比对照品种矮22.4 cm;其余品种矮1.9~15.0 cm。从每穗总粒数来看, 固广占粒数最多, 达175.3粒, 比对照品种多出15.1粒;而华航31号的粒数最少, 仅116.0粒。结实率方面达80%以上的品种有齐华占、华航31号、粳籼89 (CK) 、固广占等, 其中华航31号的结实率最高, 达91.0%, 千粒重也最大, 达23.4 g;金农丝苗的千粒重最小, 仅17.3 g。

2.2 产量

水稻的产量取决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等因素。从表1可以看出, 在5个品种中, 只有华航31号和固广占比粳籼89 (CK) 增产, 其中华航31号平均产量达6 790.5 kg/hm2, 比对照种粳籼89增产7.1%, 居第1位;固广占平均产量为6 525.0 kg/hm2, 比对照种粳籼89增产2.9%, 居第2位;其余品种均比对照种粳籼89减产, 减幅为1.9%~4.4%。

2.3 稻米品质

参试各品种品质由广东省技术监督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 参试品种各项指标各有差异, 从7项主要米质指标来看, 有6项指标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水平的品种有齐华占、金农丝苗、华航31号和粳籼89。经品尝, 认为金农丝苗、齐华占2个品种的米饭柔软, 有饭味, 口感好;固广占、华航31号的米饭软硬适中。

2.4 抗性

参试品种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由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 耐寒性由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采用人工气候室模拟鉴定。经鉴定, 齐华占苗叶瘟2~4级, 穗瘟2.5~4.5级, 抗稻瘟病, 中B、中C群和总抗性频率分别为78.1%、95.8%、86.9%;白叶枯病Ⅳ型3级, Ⅴ型3~9级, 中抗白叶枯病。金农丝苗苗叶瘟2.3~3.0级, 穗瘟6~7级, 中感稻瘟病, 中B、中C群和总抗性频率分别为77.78%、82.35%、80%;白叶枯病Ⅳ型1~3级, Ⅴ型5~9级, 中抗白叶枯病。华航31号苗叶瘟1级, 穗瘟1.5~3.7级, 抗稻瘟病, 中B、中C群和总抗性频率均为100%;白叶枯病Ⅳ型5级, Ⅴ型9级, 中抗白叶枯病。粳籼89苗叶瘟2.8级, 穗瘟2级, 高抗稻瘟病, 中B、中C群和总抗性频率分别为87.5%、100.0%、93.4%;白叶枯病Ⅳ型3级, Ⅴ型7级, 中抗白叶枯病。固广占苗叶瘟1.0~1.7级, 穗瘟2~3级, 抗稻瘟病, 中B、中C群和总抗性频率分别为84.40%、91.70%、88.58%;白叶枯病Ⅳ型3级, Ⅴ型7级, 中抗白叶枯病。

3 结论与讨论

(1) 华航31号品种的产量居5个品种首位, 主要是与该品种分蘖力强, 长势繁茂, 株型紧凑, 剑叶稍长、直, 穗大着粒疏, 抗逆性强, 结实率高, 千粒重高, 后期熟色好, 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等相关。

(2) 固广占品种的产量居第2位, 与该品种株型紧凑, 剑叶短、挺直, 长势繁茂, 整齐度好, 叶色浓绿, 结实率较高, 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较高, 着粒较密, 丰产性较好, 抗逆性强, 适应性强等特性密切相关。

(3) 粳籼89 (CK) 的产量居第3位, 该品种株型适中, 叶色浓绿, 剑叶长直, 长势茂盛, 整齐度较好, 但植株稍偏高, 抗倒性稍偏弱, 结实率较高。自从审定推荐作为对照种以来, 许多常规品种在产量方面很难超过它。因此, 在生产上也得到专家和农民的青睐, 由于20多年来, 其各方面性状都在不断退化, 渐渐被其他品种取代。

(4) 齐华占、金农丝苗2个品种的产量都比对照种粳籼89减产。齐华占的株型较好, 抗性能力强, 适应性较强;而金农丝苗的米质较好, 丰产性较好, 增产潜力也比较大, 2010年通过审定, 经鉴定现已推广为超级水稻品种, 并且于2012年早造参加了国家水稻区试。剑叶短、中直, 综合性状2个品种表现较好。

(5) 通过对5个常规优质水稻主栽品种的对比试验, 得出华航31号、固广占、齐华占、金农丝苗的综合农艺性状较好, 丰产性较好, 结实率较高, 稳产高产, 田间生长情况较好, 长势繁茂, 抗病性和抗倒能力强, 适宜在肇庆地区大量推广种植。但是由于各局部地区间的温度和气候略有差异, 对品种的选择也不同, 而且要根据各品种的遗传因素和综合性状来挑选, 使得每个品种都发挥其最大的增产潜力, 这样才能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给农民带来极大的效益。因此, 应针对每个品种的生育特征, 总结一套合理科学有效的栽培管理方法, 为大力推广这些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胡志彬, 张秀英.川南优质杂交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5) :7797-7798, 7813.

[2]吴忠厚, 吴毓谦.四川省水稻品种应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种业, 2008 (7) :52-53.

[3]刘细平.全州县杂交水稻新品种引进试验结果分析[J].农家之友:理论版, 2010 (3) :16-17, 41.

[4]田定科, 高崇友.几个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引种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21) :111, 113.

[5]黎勤.杂交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J].广西农学报, 2010 (2) :5-7.

水稻钾肥品种对比试验 第3篇

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红卫农场科技园区, 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 土壤有机质含量48.9g/kg, 碱解氮172mg/kg、速效磷31.3mg/kg、速效钾87mg/kg, pH值为6.39。供试水稻品种为空育131, 腐植酸多元钾肥由肇东市生产。

试验采取大区对比法, 不设定重复, 分别设立2个钾肥品种:生产上常用的33%硫酸钾和腐植酸多元钾 (含K2O≥20%、腐植酸≥15%、有机质≥20%) 。试验共设2个处理, 处理1每公顷施尿素120kg、磷酸二铵150kg、硫酸钾180kg;处理2每公顷施尿素120kg、磷酸二铵150kg、腐植酸多元钾肥75kg、硫酸钾105kg。田间管理同大田常规。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调查结果

从田间生育进程上看, 两种施肥方式在抽穗过程和熟期上基本一致。从返青速度上看, 处理2 (硫酸钾+腐植酸多元钾肥) 的返青期为5月28日, 处理1 (硫酸钾) 的返青期为5月29日, 处理2比处理1提前1d返青。

2.2产量性状调查结果

从结实率上看, 配合硫酸钾使用腐植酸多元钾肥的处理结实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硫酸钾的处理;在病害上, 两个处理的叶瘟、穗颈瘟发病较轻均为1级;没有倒伏现象发生;鞘腐病发病率处理1为5.6%, 处理2为4.7%。

从产量调查结果可知 (见表1) , 处理1和处理2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基本相同, 平方米有效穗数上, 配合腐植酸多元钾肥的处理比单独使用硫酸钾的处理多12.5株。处理2比处理1每公顷增产73.5kg, 增产率为0.9%。

3小结

a.钾不仅在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方面有重要作用, 而且对体内同化产物的运输和能量转变也有促进作用。

b.两种肥料从生育进程和产量结果上看, 基本没有差别;在鞘腐病上配合硫酸钾使用腐植酸多元钾肥的处理发病率要低些。

晚季杂交水稻品种对比试验 第4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选择在福建省武平县城厢镇始通村, 属黄底灰泥田, 肥力中等均匀, 排灌条件良好, 光照充足, 前作烤烟。

1.2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福丰优336、钰优180、乐优3301、福龙两优29、圣丰2优651、花两优86、两优3156 (ck) 共7个品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 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 其中以两优3156作对照, 3次重复, 共21个小区, 每个小区面积30m2, 随机区组排列, 四周设置保护行, 密植规格20cm×26.7cm, 每丛插二粒谷秧苗。

1.4 田间管理

各品种于6月17日播种, 7月15日插秧, 秧龄28d。7月14日每667m2施17%碳酸氢铵35kg, 60%氯化钾5kg, 12%过磷酸钙20kg作基肥, 7月21日每667m2施46%尿素8.5kg, 12%过磷酸钙20kg, 60%氯化钾3.5kg, 并拌施抛栽灵 (35%苄嘧磺隆·丁草胺可湿性粉剂) 60g进行大田除草, 穗肥在8月20日667m2施46%尿素2.5kg, 60%氯化钾1.5kg。水桨管理做到浅水插秧, 薄水分蘖, 够苗烤田, 浅水抽穗扬花, 后期干干湿湿, 防止断水过早。做好螟虫、卷叶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细条病等病虫的防治工作。成熟时考查经济性状, 各小区单独收割, 单独晒干。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试验结果 (见表1) 表明, 福丰优336、钰优180、乐优3301、福龙两优29、圣丰2优651、花两优86、两优3156 (ck) 每667m2产量分别为605.9kg、560.2kg、539.0kg、498.7kg、477.3kg、464.8kg、493.2kg, 产量经方差分析, 各品种产量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福丰优336、钰优180、乐优3301每667m2产量比对照两优3156分别增产112.7kg、67.0kg、45.8kg, 增产22.85%、13.58%、9.29%,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福龙两优29每667m2产量比对照两优3156增产5.5kg, 增产1.12%, 差异不显著, 圣丰2优651、花两优86比对照两优3156显著减产。

2.2 产量构成因子

2.2.1 有效穗

参试品种每667m2有效穗在14万穗以上的品种有钰优180、圣丰2优651等2个品种, 其中钰优180达17.54万穗, 列第1位, 有效穗最少的品种为花两优86, 每667m2有效穗仅为12.42万穗。

2.2.2 总粒数

参试品种每穗总粒数在170粒以上的品种有福丰优336、乐优3301、花两优86、两优3156等4个品种, 其中福丰优336达195.1粒, 列第1位, 每穗总粒数最少的品种为钰优180, 每穗总粒数仅为138.1粒。

2.2.3 实粒数

参试品种每穗实粒数在140粒以上的品种有福丰优336、花两优86、乐优3301、福龙两优29等4个品种, 其中福丰优336达170.1粒, 列第1位, 每穗实粒数最少的品种为钰优180, 每穗实粒数仅为114.9粒。

2.2.4 结实率

参试品种结实率在84%以上的品种有福丰优336、福龙两优29、花两优86等3个品种, 其中福丰优336达87.2%, 列第1位, 结实率最低的品种为圣丰2优651, 结实率仅为75.8%。

2.2.5 千粒重

参试品种千粒重在28.5g以上的品种有钰优180、两优3156、乐优3301、圣丰2优651等4个品种, 其中钰优180达29.5g, 列第1位, 千粒重最少的品种为花两优86, 千粒重仅为26.6g。

2.3 生育期

参试品种生育期在131~138d之间, 其中福丰优336生育期最长, 为138d, 比对照两优3156迟熟6d, 乐优3301生育期136d, 比对照两优3156迟熟4d, 福龙两优29、圣丰2优651生育期均为132d, 与对照两优3156相同, 而钰优180、花两优86最短, 均为131d, 比对照两优3156短1d。

2.4 株高和穗长

参试品种株高在116~125cm之间, 最高的是福龙两优29, 为125cm, 比对照两优3156高8cm, 圣丰2优651最矮, 为116cm。各品种穗长22.5~24.5cm之间, 福龙两优29最长, 为24.5cm, 圣丰2优651最短, 为22.5cm。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 福丰优336、钰优180、乐优3301、福龙两优29、圣丰2优651、花两优86、两优3156 (ck) 每667m2产量分别为605.9kg、560.2kg、539.0kg、498.7kg、477.3kg、464.8kg、493.2kg, 参试品种福丰优336、钰优180、乐优3301每667m2产量比对照两优3156分别增产112.7kg、67.0kg、45.8kg, 增产22.85%、13.58%、9.29%, 增产效果显著, 综合农艺性状较好, 可以在武平县进一步示范种植。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武平县种植的高产水稻品种, 引进6个品种与两优3156作对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福丰优336、钰优180、乐优3301每667m2产量比对照两优3156分别增产112.7kg、67.0kg、45.8kg, 增产22.85%、13.58%、9.29%, 增产效果显著, 综合农艺性状较好, 可以在武平县进一步示范种植。

水稻品种对比效果研究 第5篇

目前,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分局水稻面积不断扩大, 水田机械化程度高, 插秧机品牌不断更新, 因此, 通过对高速插秧机与普通插秧机两种插秧机本田插秧效果进行对比试验, 以从中寻找出适宜的且较为经济实用的插秧机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09年在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分局前锋农场科技园区进行, 土壤类型为白浆土, 肥力中等, 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为pH 5.61, 碱解氮93 mg·kg-1, 有效磷30.06 mg·kg-1, 速效钾132 mg·kg-1, 有机质3.33%。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制水稻。常年有效积温2 380~2 450℃, 无霜期130 d左右, 属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 年平均日照时数2 500 h, 年降水量550~650 mm。

1.2 材料

供试插秧机械为日本洋马VP6高速插秧机和延吉六行插秧机。

供试水稻品种为空育131, 主茎11片叶。

1.3 方法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计, 共设4个处理, 每个处理1 333 m2, 处理1为日本洋马VP6高速插秧机插秧, 插后不补苗;处理2为对照, 延吉六行插秧机插秧, 插后不补苗;处理3为延吉六行插秧机插秧, 插后补苗;处理4为人工插秧, 插后不补苗。

试验按照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进行栽培管理, 插秧用苗一致, 同一天插秧, 同一天补苗, 插秧规格30 cm×10 cm。

水稻生育期间调查田间生育性状、病害发生情况, 成熟后每个处理取样3点, 每点1 m2调查理论产量并进行效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插秧质量比较

由表1可知, 处理1的插秧深度为1.8 cm, 接近于正常的插秧深度 (2 cm) , 而其它处理的插秧深度均低于处理1, 人工插秧深度最浅, 为1.3 cm。处理1的伤根率明显低于处理2和处理3, 但高于处理4, 说明机械插秧的伤根率比人工插秧的高。处理1的漏插率最低, 其次是处理3和处理2, 处理4的最高, 说明人工插秧的漏插率普遍高于机械插秧的。处理1返青速度最快, 比处理2和处理3的早4 d, 比人工插秧的早2 d。试验调查结果表明, 高速插秧机的水稻插秧质量要明显好于普通插秧机的, 同时也优于人工插秧的。

2.2 水稻叶龄跟踪分蘖比较

由表2可知, 按照寒地水稻叶龄指标计划管理对试验各处理的分蘖进行调查, 处理1的叶龄为5.5, 明显高于其它处理, 相差0.4~0.5个叶龄。处理1的基本苗数显著低于处理2和处理3的, 但是分蘖茎数高于处理2和处理3的, 相差3茎·穴-1。处理4的基本苗数低于处理2和处理3的, 为3.5株·穴-1, 分蘖茎数为16茎·穴-1, 比处理2和处理3的高1茎·穴-1。各处理之间株高无显著差异。

2.3 水稻生育期情况比较

由表3可知, 试验各处理水稻插秧期为5月22日, 随着水稻插秧后生育进程的推进, 处理1的返青期、始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都明显早于处理2和处理3的, 返青期和成熟期提前5 d, 始蘖期和抽穗期提前3 d。处理4的水稻插秧后各生育进程要晚于处理1的, 但是早于处理2和处理3的。表明, 日本洋马VP6高速插秧机比延吉六行插秧机性能好, 水稻插秧后返青速度快, 成熟期提前。

2.4 各处理水稻抗逆性比较

由表4可知, 试验各处理的倒伏程度均为0级, 没有发生倒伏;水稻稻瘟病发病率均为0, 说明稻瘟病无发生。各处理之间其它病害均无明显的变化趋势, 处理1的纹枯病、鞘腐病和褐变穗的发病率均高于处理2的, 而细菌性褐斑病低于处理2的;处理3的鞘腐病、细菌性褐斑病和褐变穗的发病率均高于处理2和处理4的。

处理4的鞘腐病、细菌性褐斑病和褐变穗均低于处理2, 且发病率为所有处理中最低。处理1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综合抗病能力相对较弱。

2.5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比较

由表5可知, 试验各处理之间的平方米穴数、每穴株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化趋势不显著, 各处理之间的产量构成因素都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通过对试验各处理的理论产量进行计算表明, 与处理2相比较, 处理1的理论产量最高, 达到9 441.8 kg·hm-2, 增产率为17.5%, 其次是处理3的, 增产率为8.2%, 理论产量最低的是处理4的, 为8 465.6 kg·hm-2, 增产率为5.4%;各处理之间的理论产量极差为1 407.0 kg·hm-2。

2.6 各处理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机械插秧作业费按市场价格750元·hm-2, 人工插秧按市场价格1 200元·hm-2计算, 与处理2相比, 处理1的经济效益、净增效益最好, 净增效益2 351.25元·hm-2, 其次是处理3的, 为918.75元·hm-2, 处理4的净增效益低于处理2的。从工作效率上看, 相比对照, 处理1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益最高, 分别为0.39 hm2·h-1、290.00元·h-1, 机械增效益为140元·h-1 (见表6) 。

注:补苗费用150元·hm-2, 水稻稻谷时价1.90元·kg-1。

3 结论

相比普通插秧机, 高速插秧机具有插秧质量好, 插秧后返青速度快, 分蘖茎数多, 生育进程提前、增产增效以及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但综合抗病能力相对较弱。日本洋马VP6高速插秧机比延吉六行插秧机净增效益2 351.25元·hm-2, 机械增效益140.00元·h-1。

为了提高寒地水稻的插秧质量, 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应该根据水稻面积迅速增加的实际情况, 及时对插秧机机型进行更新换代, 提高水稻插秧的机械化技术, 以适应当地水稻种植快速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昌林, 夏传义.敦化市水稻育插秧技术推广现状及建议[J].农业机械, 2008 (31) :37.

[2]杨国军.寒地水稻插秧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0 (12) :10.

[3]王永军, 王文强, 王乐宝.寒地水稻缩垄增行合理密植[J].垦殖与稻作, 2003 (4) :21-22.

[4]杨洪身, 许桥良, 李彦明.辽宁省水稻机械化插秧:二十年后再次掀起高潮[J].农机市场, 2005 (11) :28-29.

[5]吕长文.日本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引进及其应用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 1981 (2) :18-25.

晚季杂交水稻品种筛选对比试验 第6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选择在福建省武平县十方镇叶坑村树饶下, 海拔高度285m, 属黄底灰泥田, 肥力中等均匀, 排灌条件良好, 光照充足, 前作烤烟。

1.2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全优3301、广优2643、天优673、福龙Ⅱ优863、广抗优3301、谷优3301、Ⅱ优1273、天优3301、内航优148、谷优1186、金农2优3号、特优125共12个品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2个处理, 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 其中以Ⅱ优1273作对照, 3次重复, 共36个小区, 每个小区面积20m2, 随机排列, 四周设置保护行, 密植规格20cm×22cm, 每丛插1粒谷秧苗。

1.4 田间管理

各品种统一于6月18日播种, 7月18日插秧, 秧龄30d。7月17日, 每667m2施17%碳酸氢铵35kg, 12%过磷酸钙15kg作基肥。7月25日, 结合化学除草每667m2施15%乐草隆50g加15:15:15三元复合肥30kg, 60%氯化钾5kg作分蘖肥。水桨管理做到浅水插秧, 薄水分蘖, 够苗烤田, 浅水抽穗扬花, 后期干干湿湿, 防止断水过早。做好螟虫、卷叶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细条病等病虫的防治工作。成熟时考查经济性状, 各小区单独收割, 单独晒干。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试验结果 (详见表1) 表明, 参试品种每667m2实割干产超过600kg的品种有金农2优3号、谷优1186、特优125、天优3301等4个品种, 其中, 金农2优3号达651.6kg, 列第1位, 比对照品种Ⅱ优1273增加91.3kg, 增产16.29%;谷优1186达630.8kg, 列第2位, 比对照品种Ⅱ优1273增加70.5kg, 增产12.58%。产最低的品种为广优2643, 每667m2实割干产仅为498.0kg, 比对照品种Ⅱ优1273减产62.3kg, 减产11.12%。

2.2 产量构成因子

2.2.1 有效穗

参试品种每667m2有效穗在18万穗以上的品种有谷优3301、广抗优3301、Ⅱ优1273、广优2643、金农2优3号、福龙Ⅱ优863、谷优1186等7个品种, 其中, 谷优3301达19.20万穗, 列第1位;有效穗最少的品种为内航优148, 每667m2有效穗仅为15.30万穗。

2.2.2 总粒数

参试品种每穗总粒数在150粒以上的品种有天优3301、特优125、内航优148、金农2优3号等4个品种, 其中, 天优3301达173.11粒, 列第1位;每穗总粒数最少的品种为广优2643, 每穗总粒数仅为126.64粒。

2.2.3 实粒数

参试品种每穗实粒数在120粒以上的品种有内航优148、特优125、天优3301、金农2优3号、谷优1186、广抗优3301、天优673等7个品种, 其中, 内航优148达133.10粒, 列第1位;每穗实粒数最少的品种为广优2643, 每穗实粒数仅为102.40粒。

2.2.4 结实率

参试品种结实率在80%以上的品种有谷优1186、广抗优3301、福龙Ⅱ优863、谷优3301、金农2优3号、Ⅱ优1273、内航优148、天优673、广优2643等9个品种, 其中, 谷优1186达86.64%, 列第1位;结实率最低的品种为天优3301, 结实率仅为75.99%。

2.2.5 千粒重

参试品种千粒重在29.5g以上的品种有内航优148、福龙Ⅱ优863、金农2优3号、天优3301、谷优3301、天优673等6个品种, 其中, 内航优148达31.7g, 列第1位;千粒重最少的品种为广抗优3301, 千粒重仅为27.9g。

3 小结

水稻品种对比效果研究 第7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为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区近年主推面积较大的小麦品种共24份(见表1)。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5年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北科技园区进行。采用大区对比试验,不设重复。每小区10行,行长12m,每株3~5苗,行距30cm,株距12cm。4月13日播种,5月23日插秧。全生育期氮肥施尿素260kg·hm-2,基肥∶蘖肥∶穗肥按照4∶3∶3施用;磷肥施磷酸二铵100kg·hm-2全作基肥施用;钾肥施硫酸钾120kg·hm-2,基肥∶穗肥按照6∶4施用。灭草、防病虫等管理同当地生产田。

1.2.2 调查项目及方法

于7月中旬开始调查各品种抽穗期。9月初调查各材料株高、每平米穗数、倒伏情况、稻瘟病。9月下旬取样晾晒,11月初考种测定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指标。9月末小区单独收获、晾晒,10月末脱谷,测定产量。整精米率测定:先碾磨成精米,再通过直径为2.5mm谷物筛选称重。数据分析采用DPS和Excel软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品种的抽穗期及田间综合表现

由表1中可以看出,有2个品种抽穗期为7月20日,12个品种抽穗期为7月21日,10个品种抽穗期为7月22日,所有品种正常抽穗,未发生早穗、延迟抽穗现象。从田间综合表现来看,整体叶瘟、穗颈瘟发生较轻,未影响到正常生长;后期降雨稍多,致使多数品种发生倒伏,其中达到20%倒伏品种1个,达10%倒伏品种2个,达5%倒伏品种9个;有一个品种在田间表现结实率偏低。水稻倒伏后稻株互相重叠覆盖,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有效叶面积大大降低,影响通风透光,降低光合效率,茎叶容易霉烂,谷粒霉病,甚至导致穗上发芽,影响稻米品质,产量明显下降。水稻倒伏后对后期田间管理和收获也产生较大影响,不利于进行机械收割,增加了收获成本[2,3]。

2.2 各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及出米率结果分析

从表2中可知,各品种株高在80~98cm,多数品种在90cm左右。穗长变化为15.1~21.8cm,多数品种集中在18cm左右。每平方米穗数变化较大,为386.8~593.6穗,多数品种在500穗左右。穗粒数变化在93.49~145.80粒,多数品种在116粒左右。说明各品种间分蘖和成穗特性不同,有分蘖少大穗型品种,有分蘖多穗数型品种,还有二者兼顾型品种。结实率的变化从83.55%到96.98%,多数品种在93.25%左右。千粒重的变化为24.25~27.88g,多数品种在26g左右。小区实收产量在29.68~34.92kg,平均值为32.13kg,产量高于平均值的品种有龙粳26、龙粳31、龙粳46、牡丹江29、牡丹江30、垦稻17、垦稻26、垦稻27、垦粳5号、三江1号、三江5号。整精米率高于70%的有龙粳20、龙粳25、龙粳27、龙粳29、龙粳31、龙粳36、龙粳39、龙粳40、龙粳46、牡丹江25、牡丹江26、牡丹江29、牡丹江30、垦稻27。

2.3 农艺性状与产量、米率相关性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株高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与穗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株高增加,穗长相应变长,穗粒数显著增多,穗数显著减少,适度增加株高,调控穗数,可以提高产量。穗长与穗粒数和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穗数和整精米率呈显著负相关。穗粒数与千粒重、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穗长增加会使单穗粒数增多,对产量提高有利,同时导致穗数和整精米率明显减少,在保证整精米率的条件下,如何协调好大穗与穗数的矛盾关系是产量提高的关键。

3 结论与讨论

在该试验条件下,所有参试品种抗稻瘟病较好,整体叶瘟、穗颈瘟发生较轻,未影响到正常生长。后期降雨稍多,致使多数品种发生倒伏,其中龙粳39倒伏面积达20%,龙粳25、垦粳5号倒伏面积达10%,龙粳27、龙粳29、龙粳40、龙粳43、牡丹江26、牡丹江30、垦稻20、垦稻27、三江2号倒伏面积达5%。倒伏是水稻体内因和外界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生产实践中,选择矮秆、茎粗、根系发达的品种,通过旱育稀植技术,培育壮苗,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茎秆理化性状,可以有效降低倒伏的发生。龙粳41结实率在田间表现偏低。产量表现较好的品种有龙粳26、龙粳31、龙粳46、牡丹江29、牡丹江30、垦稻17、垦稻26、垦稻27、垦粳5号、三江1号、三江5号。出米率较高的品种有龙粳20、龙粳25、龙粳27、龙粳29、龙粳31、龙粳36、龙粳39、龙粳40、龙粳46、牡丹江25、牡丹江26、牡丹江29、牡丹江30、垦稻27。因此,在选择品种时首先要考虑品种的适应性与抗逆性,其次是要产量和出米率兼顾,同时还要根据品种特性采取相对应的栽培管理措施,才能实现高产稳产的目标。

孙岩松分析了寒地近百年来水稻品种株型演变趋势,认为寒地品种株型已从高秆、少蘖、大穗演变到矮秆、多蘖、短穗,预测今后寒地水稻株型育种目标应是向矮秆、多蘖、大穗型发展[4]。通过本研究发现,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水稻品种选育的关键是协调好大穗与穗数的矛盾关系,同时要保证较高的整精米率。适当增加株高,可以有效增加生物产量,有利于产量提高。调控穗数,增加粒数,提高品种抗逆性为主要育种目标。

参考文献

[1]潘国君.寒地粳稻育种[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2]松江勇次.移栽和倒伏时期对稻米食味理化特性的影响[J].日本作物学会纪事,1991,60(4):490-496.

[3]宋冬明,贺梅,孟巧霞,等.寒地水稻倒伏因素浅析及应对措施研究[J].北方水稻,2011(6):53-55.

上一篇:区角游戏材料下一篇:通信光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