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方法范文

2024-06-04

写作教学方法范文(精选12篇)

写作教学方法 第1篇

学生学好教材中的基本知识, 才能更好地去习作, 去解决写作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因此, 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提前预习课文的好习惯, 指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尽量结合自己获取的知识去解决一些课本中的问题, 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 在上课时和老师或者同学交流、讨论。此外, 教师还要让学生认真听讲、勤做笔记, 对课本进行反复阅读, 把一些不懂的问题理解透彻。在课后, 教师也要布置适量的作业, 当学生完成后要及时对其进行检查, 有利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温故知新。另外, 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 多看一些有利的书籍或者报纸, 及时了解最近发生的一些实事新闻, 这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学生读的书多了, 写作时自然也就会有更多的素材, 写起来也就更加流畅了。因此, 在扎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 教师还要多鼓励学生多看一些好书、多学习, 为自己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角色扮演, 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语文是一门以情感为基础的学科, 在学习时, 学生既要掌握好一些最基础的知识, 还需要培养情感。在语文作文教学中, 教师还要合理设置情景,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深化学生的有效理解,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去提高自身的情感价值。比如, 在指导学生写《母爱》这篇作文时, 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开展, 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然后再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关于母爱的表演活动。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真实情况讲述并表演自己和母亲间发生的一些故事或者是有关母亲的一些事迹等在开展主题表演活动过程中, 教师不要规定过多的条框, 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 让学生将生活中的母亲的形象模仿出来, 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通过扮演角色, 学生也能真切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能很好理解日常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爱。教师通过设计这样一个生活化的场景可以让学生在形象化的表演中产生情感共鸣, 既丰富写作题材, 又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刻画人物形象

对于人物的刻画, 掌握一定的技巧是很重要的。想要将人物的情感表达出来, 这需要一些方法, 描写人物需要抓住几个特点;一是要抓住人物品质方面的特点。比如此人是否热爱集体、诚实守信或者喜欢助人为乐等。二是要抓住人物技能方面的特点, 如这个人的特长有哪些等。三是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通常所说的开心或者悲伤等。四是对人物外貌的描写等, 如高、矮、胖、瘦等。在描写人物的外貌时,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人物的穿着打扮、长相等进行描述。如“一个穿着美丽的公主裙的姑娘, 她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头发”。通过这样的描写, 人物的外貌特点一下子就清晰了起来。学生有时候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将人物的外貌和性格对比进行写作, 也可以将人物的性格通过对比鲜明地表现出来。如“这位姑娘恶狠狠地对我说”, 这里的描写就会向读者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这位漂亮的姑娘说话是凶巴巴的, 证明其性格不像她的外表, 使读者在心中形成反差。此外, 学生也可以抓住人物的行动进行描写, 一连贯的动作等描写能够将人物的性格特点突出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对重点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突出来, 心理活动描写可以是无声的, 也可以是有声的, 在描写的过程中, 学生根据写作的需要自行进行选择。

四、强化语言表达, 注重系统思维能力训练

作文写作过程中的素材收集主题的提炼、内容结构的安排等都离不开思维的运转。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强化对学生思维训练,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让每一位学生树立独立写作的意识, 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注意观察生活。这样, 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也才会更加有深度, 而不是浮于表面。另外, 语言表达顺畅也是高水平作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优美顺畅的语言能够为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因此, 可以这么说, 语言功底也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也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多布置一些仿写训练, 让学生善用一些修辞注重对细节进行描写, 学会引用一些名词名句等, 引导学生能够表达得言之有理, 言之有物又言之有情。

写作水平的高低能够反映一个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师既需要进行大胆的改革, 又需要在作文教学中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教学原则, 探究出一些新的适合学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实践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 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多鼓励学生阅读一些好的书籍, 让其通过多种渠道及时的了解一些重要的事件、随时更新自己的资料库。教师还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学生写作, 以便更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让学生爱上写作,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扎实的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 也是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表现。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大标准。作文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重点中的重点, 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一个难点。因此, 教学时, 教师对作文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技巧

参考文献

[1]吕丹梅.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11) .

[2]赖业伟.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3 (5) .

写作过程和英语写作教学 第2篇

摘要:在我国的写作教学中,结果教学法一直很流行,然而,它的不足之处已很明显。随着现代语言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写作过程教学法诞生了。它给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本文根据Murray提出的写作三过程,分析了教师在各阶段充当的角色,并尝试提出各阶段学生有效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过程教学法;英语写作教学;角色定位

一、引言

近年来,写作教学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已经逐渐达到与阅读,听力,口语等教学持平的地位与重要性。但写作教学在课堂上教学方法的单一性,评价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还是普遍存在。如何有效地讲授英语写作是所有国内英语写作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作者认为,每一名英语写作教师应该思考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什么是写作?

是否存在学习英语写作的理想方法?

在英语写作课堂上,写作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本文旨在应用一种过程教学法这一写作理论来回答以上几个问题。

二、什么是写作?

国内外学者对于写作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学者们却对一点达成共识,即写作是在思维的参与下用语言表达的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Emig, 1983),Murray(1980)将这个写作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写前阶段(rehearsing),写作阶段(drafting)和后写作阶段(revising)。

写前阶段即是作者选择写作重点,回忆收集并记录观点和想法,为写作做准备的阶段。写前阶段被视作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语言输入,即阅读分析有关材料,占有材料,掌握事实;交流观点;拓宽思路,集思广益;拟写作提纲。

写作阶段是初步构思成熟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该过程不仅是指导学生提炼语言,安排文章结构的过程,同时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其中教师在母语―目的语的思维训练与文章逻辑结构安排的指导过程中尤为重要。

后写作阶段主要是修改与反馈。修改是让学生有机会对自己作品进行再思考、再升华,是真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阶段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是循环往复的进行的,即在论文起草的过程中,写作者会不断地浏览已经写好的内容并进行适当的修改;修改草稿也是下一个草稿的写前阶段。对于这一点,Campbell(2004)做了很好的比喻。她认为写作过程类似弹球游戏。和弹球在球盘上活动的无定向性类似,每个作者开始写作后,构思、搜集材料、起草、修改和定稿这些活动没有先后顺序,往往根据写作的需要跳跃、重复或省略。

三、是否存在学习英语写作的理想方法?

在中国,写作领域仍以结果教学法为主流,即大部分教写作的老师仍以学生最终能写出一篇完美的文章为教学目的。当学生们苦思冥想,无从下笔时,他们只能劝导学生先写出提纲,相信通过这种办法就可以轻松地写出文章。笔者上大学期间,过程教学法有所发展,但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课上讨论上。但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笔者发现无论是草拟提纲还是单纯的课堂讨论,都不足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障碍而使写作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受过程教学法的启发,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强调写前准备阶段在学习写作中的重要地位

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写作,学生首先需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过程中。当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写作活动中很关键。因为,很多时候学生是愿意参与实际的写作过程以达到提高习作技能的目的的。但每一个学生可能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写作兴趣和英语水平不同而遇到不同的困难,这些困难在第二语言写作教学中具有普遍但也存在明显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特别是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写前调研,搜集资料,从而避免学生由于写作中的困难而丧失学习写作最初的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授景物描写时,可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报刊杂志或教材文学作品中写景的段落,尽量收集生动形象的词汇和短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在段落的作用。教师最好能在课堂上在列举一些例子帮助学生对景物描写有一些新的思路。比如:教师可以借黄昏的景物描写提示学生,这样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表现人物的孤独落寞。比如,faint moonlight and many street lamps(淡淡的月光和昏暗的路灯);There was a wide emptiness over road and sidewalk.(街道上空无一人);dusk had fallen heavily over the scene(暮霭沉沉)。讲授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景物描写也要有目的性,特别是描写的景物要做精心的挑选。同样是黄昏,如果要表现温暖人心的感受,选择的景物相应的就应该变为golden sunlight(金色阳光);dusk caresses the homestead(黄昏亲吻着故乡的田园);the lane where streetlights had just been lit(华灯初上的街道)。同样是光,moonlight和sunlight给读者的感受截然不同,同样的streetlamps也给在景物描写中表达写作者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情绪;同是dusk使用不同的细节词比如前面的heavily给人一种压抑感,但后面的caress 给读者沁人心脾的温暖的感受。写前阶段其实也是为了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使学生能够为动笔写作筛选更合理的素材。

2.通过读写结合来开展实际写作

写作应当是人们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人们需要通过写作来释放情绪,寻求解脱。第二语言学生虽然在语言上有障碍,但同样希望通过写作表达感情。但是也正是因为语言障碍,第二语言学生很难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这也是教师们在重点批改点评文章的拼写和语法错误的重要原因。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增加大量的描写文和记叙文的练习,要求学生注意写作这一类文章的细节处理。比如:学会使用具体词汇,学会恰当地运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学会运用细节进行描写。

例如:要求学生描写一个害羞的女孩,学生们大都能想到诸如shy,be ashamed of等数量很有限的形容词或短语。教师应当启发学生,表达害羞的,还可以使用到更多其他的词性的词语,比如:名词shyness,self-consciousness,动词blush,当然,仅仅介绍这些词汇,或者讲解这些词汇是不够的,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去查阅字典,了解这些词汇的具体用法。关于细节描写,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去回忆身边害羞的人群,提示学生从中总结出这类人的行为表现,动作特征细节去表现害羞。教师也可适当地提供一些学生不常使用的词汇或短语,如动词fidget(坐立不安),fuss(拨弄)、名词murmur(喃喃自语)、fair cheeks(苍白的脸颊)/ rosy cheeks(红红的脸颊);然后组织大家讨论以获得可以帮助描述人物害羞的细节,学生之间的讨论在写作过程中起着突出的作用。集体讨论让大家审视各自不同的观点,从而提供给每个人筛选更合理素材的机会。最后,再引导学生去实际写作,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畏难情绪。

读写结合的教法更能帮助学生开拓写作思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想象书中描绘的人物和场景,然后再让他们创造新的情节和角色。阅读优秀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不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对世界的看法,也会使学生有新的写作思路。

3.教师指导学生互改作文,升华学生的文章

在指导学生互改作文之前,教师需要做大量的计划和准备工作,对整个写作过程也要有透彻的理解。比如,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写作题目最好能要求学生必须了解与生活相关的某个社会问题。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这些有一定难度的写作任务,在学生动笔之前,教师给他们提出建议,告诉他们如何查找参考资料,如何有步骤地开始写作。学生完成初稿后,再组织全班在课上按照所提供的具体修改指南分组互相修改初稿。在课上,为了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认真的修改他人的文章,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进度,了解他们的困难,随时给他们提出指导意见。学生互相修改作文的做法已得到需要写作教育专家的赞同。他们认为,学生一旦接受了这种方法,就会在撰稿时不自觉地把同伴也作为读者对象,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为教师一个人而写(Mittan,1989)。另外,集体讨论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反馈信息。

互评法存在一个问题:由于学生间语言水平差异大。有时提出的问题不够准确,以致不少同学对互评法持怀疑态度。而且大部分修改集中在语言,语法方面,主题表达与结构方面的改动则相对较少。所以,教师必须设置具体的修改指南,传统的修改指南一般分为几个项目:如词汇、语法、篇章结构、行文连贯、主题表达等。笔者建议修改指南做得更细致、更周到些,可以参照下面的模式(Mckay,1984):

表1 互评指南表

四、英语写作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笔者一直在强调过程教学法在第二语言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但笔者并不意指完全摈弃结果教学法,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学生的需求调节使用这两种教学法。第二语言的学生的写作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比如他们不理解第二语言参考资料,缺少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词汇量的积累等,这时教师要借鉴自己所经历的困惑、发现、成功或失败来指导甚至影响学生。笔者就曾以自己的一次写作的亲身经历,用了两个支撑段(supporting paragraphs)来支持引入段的中心观点(thesis statement),但其中的一个段落与中心观点完全无关,另一个段落缺少主题句(topic sentence),这是显然违背了结构统一性(unity)的要求。通过这个经历,使学生很快了解到写作中相应的几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意识到写作中结构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写作的写前阶段,教师尽量扮演一个亦师亦友的角色,用自己学习时期学习写作的困惑和体会使学生对写作有更深刻的体会。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合适的写作范例或者供学生展开激烈讨论的话题从而开拓写作思路,这对学生确立论文观点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们通过阅读和讨论对于所写的话题有了新的认识,也丰富了写作素材。要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明确写作题目、日程安排、互评指南等。要将写作教学计划做到完善,做到容易操作,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任务设计者,指导者。

在后写作阶段,特别是第三部分讨论的学生互评阶段,教师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助手、故障排除者和顾问。当然,学生的互评不能完全取代教师所做的反馈。传统的做法是教师用红笔批改学生作文中的错误,然后给出评分。现在提倡的是师生单独面谈(Goldstein & Conrad, 1990),让学生本人真正意识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师生之间的面谈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能一次即可,可能进行几次。比如,某学生完成第一稿后,在学生互评以确定该社工写作目的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适,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等问题后,教师再同通过面谈来检查该生文章中的语法错误。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第二语言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只期待教师给他们纠正语法错误的传统观念。通过学生互评、教师面谈及教师评改等实践形式慢慢引导学生改变对写作的认识,让他们明白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语言无误,更重要的是内容充实,文体恰当,拓展有序。

五、结语

写作是一种技能,需要通过实践掌握。讲授写作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给予他们指导。虽然写作,特别是英语写作免不了一些机械的写作和语法练习,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文字交流这一手段,让他们运用英语有效地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因此,写作教师要通过自己设计的任务或活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同时提高他们的鉴赏力、想象力和批判力。此外,写作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过程教学法无疑对写作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师生共同付出的辛苦会带来更大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Campbell, J.2004.Teaching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Interacting with Text.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 Emig,J.1983.The Web of Meaning: Essays on Writing, Teaching, Learning, and Thinking.New York: Brynton/Cook.[3] Mckay, S.(ed.)1984.Composing in a second language.Rowly, MA: Newbury House.[4] Mittan, R.1989.The peer review process: Harnessing students’ communicative power.In D.Johnson and D.Roen(eds.), Richness in Writing: Empowering ESL students.White Plains, Ny: Longman.[5] Murray, D.1980.Writing as process: How writing finds its own meaning, in Donovan, T.and W.McCelland(eds.), Eight Approches to Teaching Composition.Urbana, IL: NCTE.[6] Goldstein, L.and M.Conrad.1990.Student input and negotiation of meaning in ESL writing conferences.TESOL Quarterly 24: 441.作者简介

李杨,(1982-),女,汉族,湖北孝感人,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语用学、英语教育。

胡杨,(1983-),男,汉族,湖北浠水人,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

激发写作兴趣 提高写作方法 第3篇

关键词:积累;随感;兴趣;作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314-02

一、积累素材,随机训练

1、让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携手

(1)从课文中挖掘素材,丰富训练。从课文中挖掘素材来丰富写作训练,学完课文后,有针对性地布置小作文,不仅能巩固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能有目的地进行写作训练。从课文中挖掘出略点、隐点、续点和触点进行扩展、补充、接编和改写。如在《心声》学完后,让学生针对“李京京被老师拒绝后在小树林中的心理”这一略点进行扩展,针对“赵小桢在公开课前一天向妈妈讲述京京偷听朗读演练的事”这一隐点进行补充;针对“公开课后京京给爷爷写的一封信”这一续点进行接编。这样学生有话可说,也很乐意,既对学生进行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的训练,又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写作也因此变得很轻松。

(2)教学中抓住契机,多写随感。新教材有许多课文,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肯定会与之产生许多共鸣,碰撞出耀眼的思想火花。这是相当有价值的契机,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样的契机,指导学生写一些随感,这样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也自然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2、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多听新闻,多阅报刊,以便有感而发

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关心时事,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学生把报纸上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让他们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

二、多活动多交往,长见识增感情,激发写作兴趣

1、组织课外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如果长期困在课堂写作,他们就会产生“如在鸟笼中”的感觉,对作文产生厌倦情绪。为此,我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外活动。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让他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激发他们的写作情感。组织学生参加野炊活动,写出真人真事,真情实感。让学生多留心生活中的点滴事情。比如,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

2、加强师生交往,培养学生兴趣

学生喜欢教师,就对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反之亦然。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素质,使教学受学生欢迎。另一方面要关心、爱护、帮助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消除教师与学生的不信任感,密切师生关系,加深师生感情,使学生了解教师,相信教师,尊重教师,从而对教师所教学科产生兴趣。学生跟教师交流思想,就会认真完成作业任务,增进师生情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三、训练时多教作文方法

1、巧设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所设题目要能够使学生感到“有用”、“有味”和“有望”,要使他们感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如半命题目和自由作文都能让学生有话可说。

2、提供写作范文,激发写作兴趣

模仿和借鉴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必由之路,教师可以有选择地提供范文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借鉴。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能力。选好范文供学生模仿和借鉴,学生容易写出好文章。学生有了成功感,大大增强了写作的兴趣。

3、加强审题训练,多审题精写作

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审题,作文审题是否正确,写作前应审类型、审引语、审话题、审要求。具体地说,在平时的训练中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准确审清题意。针对不同的话题题型,对作文提供的引语、材料,尤其是话题的中心语的内涵要理解准确,才能在正确范围内选材作文,纵横驰骋而不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满足话题全部的要求。对不同的话题作文题目,有的考生容易只看中心语而忽视了材料或引语及要求中的其他信息,结果在作文中造成明显的硬伤。正确的做法是兼顾各种要求,尤其是体裁,表达方式、字数、出现人名、校名怎么办等等。审题时要看清哪些条件是开放的,哪些条件是限制的。

(3)以小见大,选取最佳切入点。话题作文中话题的宽泛性决定了以小见大是话题作文拟题、立意、选材、构思的最佳法宝。从“话题”所饱含的意蕴生发开去,围绕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中最能吸引人的最有说服力的材料搜理出来,或叙事写人或写景状物,或发表见解展望前景。

语文教学内容很多,不可能要求学生大量写作。所以多审题,精写作,所费时间不多,学生写作能力又得到培养。实践,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4)巧拟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的题目可以概括全文内容,可以体现全文的思路,可以蕴含文章的主旨,可以表明全文的特色,能给人以清新脱俗,耳目一新的感受,能一下子就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阅读的兴趣。如何快速准确地拟好话题作文的题目呢?

1、拟题四原则为准确、新颖、小巧、简洁

如课文《秋魂》、《背影》、《驿路梨花》等。

2、拟题手法:

(1)添加因素法。如 “老师”话题——《新来的老师》、《老师的眼睛》

(2)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反诘等修辞手法拟题,使题目显得生动、鲜明、贴切。如:“心愿”话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明喻、“电脑”话题——《告别“网事”》

(3)仿套名句法。翻新改造名诗名句,成语俗语,仿用套用当前流行的影视、歌、书的标题,使标题新颖别致,具有独特的魅力。如:“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思念”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设置悬念法。就是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扣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文章内容的强烈愿望。如:“男孩女孩”话题——《我与203室不得不说的故事》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作文评讲活动

1、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

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在课堂中大声朗读一遍,再由学生及教学当场评议。因为学生在大声朗读习作时,不但能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而且能锻炼他们的朗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及时的信息反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

2、学生互改、自改相结合,教师鼓励、点评

创设“写作场”提高写作教学实效 第4篇

一、把关子

把好学生写作的兴趣关,对营造高效的“写作场”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认清学生的思维特点。比如,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打开了网络世界的大门,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梦幻般的想象,有着无穷的认知欲望。针对这个特点,开展相关习作的教学,学生的兴趣就会得到提高。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有的学生擅长对往事的回味,总能在那些如烟似雾的过去中体味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很强,对于同样一件事情,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理解;有的学生对他人的经验世界非常着迷,而且总能感同身受,情感丰富。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倾向,从正面引导他们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如教学《家乡的风景》这一作文课时,针对班级中学生的家乡地域差别很大这一特点,笔者设计了“我来夸夸我的家乡”环节。同时,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对家乡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又精致地设计了一系列介绍不同学生的家乡的PPT,并且让他们亲自来介绍。然后,再由同一地方的其他同学补充介绍,最后在情味渐浓、趣味横生的交融中达到了激发写作兴趣这一目的。

二、做样子

在作文教学的备课中,笔者将写下水文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这是教师为创设“写作场”在教学观念上的改革措施。通过写下水文,教师把握作文教学的深浅,了解学生习作的难易,确立或更正了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达到最优化的教学结构。在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在课前写下水文,以全面把握作文教学的脉搏。同时,还能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诵自己的作文,不光以文传文,更是以情传情,以情激情。当然,也可以在课堂中写下水文,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写作进程,边写边和学生交流自己的心得和困惑。如写一处景物,笔者写了一篇名为《仙儿孔》的文章,让学生猜内容。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激发起来,各种各样的猜测此起彼伏,有的说是一个洞,有的说是一块玉,有的说是一种动物,有的说是一个人……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最后,笔者提了个条件:当你们自己的习作完成了一半时,老师就公布答案。很快,学生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完成后,他们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有那么快的速度。当笔者揭示答案——家乡的一处泉水时,学生都感到十分惊讶,并开始体味这个题目的精妙,有几个站起来直说:“题目出得真好,很有吸引力。”“光看这个题目,还真不知道是什么,和泉水联系起来,一思考,觉得真妙。”他们就这样侃大山式地评价起来。然后笔者鼓励他们说:“请你们相信自己的才能,超越自己,超越老师。”这样,下水文不仅仅是一篇文字,还成了一部会说话的播种机,帮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编织了一个一个习作的梦。

三、搭台子

“写作场”的原理告诉我们,对写作的主体而言,氛围对写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良好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发挥写作的水平。因此,笔者积极地搭台子,有针对性地创设写作的氛围。对率先寻得写作思路,有突出写作灵感与强烈写作积极性的学生,给予先写的“照顾”,并提供不一样的写作环境,如让其在教师办公室写作,学习环境的改变既强化了这部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诱发了留在教师的那部分学生的写作兴趣。再如,“灵感俱乐部”的设立,即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写作构思,写作创意,从而形成更为丰富的写作经验。像这样发挥写作主体本身的能动效应,让兴趣培养兴趣,让灵感牵动灵感,让经验传递经验,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大限度地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

四、递条子

“递条子”是我们在研究了“写作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后,采取的一种措施。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迟迟动不了笔;有的学生停停写写,效率极低;有的学生总是先想好一个题目,再开始写文章,有时为了想出一个好的题目,要花费很长时间,常常导致写作时间不够;有的学生为了借一块橡皮、吸墨水而拖拖拉拉。教师观察到这些情况就悄悄地递个纸条,以鼓励其增强写作的信心,提供写作的思路,纠正不良的习惯。教师此时此刻以学习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走进他们的写作天地,从本质上把握指导写作的脉搏,调节学生写作的神经。比如,对一时文思断裂导致小动作不断的学生,可递这样的小纸条:写文章一时不知怎样写下去是正常的,你再好好想想,肯定能继续写下去的,一定要有信心啊!如果碰上作文底子本来就不好的学生在发愣,则可以递这样的条子:请你放开胆子写,老师绝对喜欢你自己亲手写的文章,等你写完了,我们再一起修改文章吧!像这种留言,由于它的即时性方便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使交流文字化,从而便于学生自查、自醒、自勉,反复地从“条子”中取得积极的指导意义。对于教师而言,也为研究个体的写作发展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五、静场子

创设“写作场”,着力为学生渗透“宁静致远”的意识。“教室里咳嗽一声或打个喷嚏,都会像炸弹爆炸一样。”这是对一个极其安静的教室的形容,那么,怎样才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呢?笔者首先晓之以理,通过反面教育来实现这个目标:有意识地录下了学生课间吵闹的声音,然后将其播放出来,并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写作。开始时,有的学生还很好奇,但随着笔者加大音乐干扰的力度,没多久,他们就承受不了了。由此,他们就深刻地体会了安静的写作环境的重要性。其次,要导其行。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在语文教学中,都注重引导学生保持安静,如争当班级小绅士、小淑女的活动、教室卫生投标制、怎样让扫把下岗、班级粉尘与小学生健康的关系调查研究等活动的开展,将娴静、文雅、卫生、环保的意识潜移默化地根植到学生的潜意识中去。当学生都能够珍惜这种安静的氛围的时候,他们也就有了一定的自觉性了。实践证明,教师在引导学生养成“安静学习”的习惯时,要狠下功夫,切忌时断时续。

写作教学方法 第5篇

写作技巧:三步五条

1:审题(明确题意)2:选材,确定中心 3: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在以上基础上注意以下五条: 1:题目(新颖,命题作文例外)2: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龙头凤尾)3:用词妥当,修辞正确。(力求语言的准确

生动)

4: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让人读着顺畅,有一气呵成之势)5:巧设布局,详略得当。如果能文情并茂那更好。文:指文采,文笔 情:指感情考场作文写作技巧

五分钟审题、十分钟构思、四十分钟成文 一、五分钟审题

1.确立准确的内容

看到作文题目后,我们该写些什么?这是所有命题作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思维的发散:具体到考场作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散自己的思维:

①把握话题作文,仔细审题,充分利用作文题中的提示性语言,来获得写作内容。

②围绕话题展开多层次联想,多角度拓展写作内容。

A.类似联想:由话题出发,联想到与话题同类或相似的事物,从而确定写作的内容。

B.内敛式联想:给一些宽泛型的话题添加一些限制成分,缩小话题的外延,明确写作的范围。

C.逆反式联想:从话题的反面着手,确定写作的范围和内容。

D.虚实转换联想:有些作文话题往往是从缤纷繁杂的现象中抽象出来的一些概念,既有虚的一面,也有实的一面。

思维的归纳:即表现内容的确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下面两点:

①要写自己熟悉的内容;

②要写自己驾驭得了的内容:由同学们的认知水平、思想深度乃至于语言表达能力所决定。

通过思维的发散和思维的归纳,一篇文章的表现内容得以最终确立。

2.突出明确的中心

为了明确点明中心,我们可以在文章内容构思好以后,围绕中心编写几段话,将它们安插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是文章的过渡、转折的地方,既提醒自己不要偏离中心,也提醒阅卷老师你有明确的中心意识。

①表现中心的确立存在一个是否符合题意的问题

有些同学在审题时能够注意准确把握话题的范围和内涵,但是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围绕中心铺展渲染的意识,结果是要么中心涣散,要么表现中心偏离题意。

②我们还要注意培养自己明确点明中心的意识。

为了明确点明中心,我们可以在文章内容构思好以后,围绕中心编写几段话,将它们安插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是文章的过渡、转折的地方,既提醒自己不要偏离中心,也提醒阅卷老师你有明确的中心意识。

表现中心的确立有品位高低之分

①要有深刻的思想:对科学的世界观有必要有所了解,掌握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使自己作文的立意做到深刻。

②要有小中见大的眼光:对平凡的生活现象进行

深刻的思考,有独到深刻的见解,才能够使文章中心的确立不同凡响。

④要有化实为虚的能力:在立意时展开联想和想像,跳出材料的束缚,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借助于虚拟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就可以迅速打开思路。

⑤要有时代意识:恰当地联系时代内容,就能有效地提高文章中心的品位。需要提醒的是,话题的时代特色是融在文章之中的。

⑥要有新颖的角度:通过跳出思维定势,采用逆向思维,来求得与众不同的立意。二、十分钟构思

⒈确立合适的文体

如果所写作内容比作人的躯干,写作中心比作人的灵魂,那么文章的体裁就应该是一件衣服。一件既合身又得体的衣服,能恰到好处地烘托出身体的美和穿着者审美眼光的高妙。

文体的选择

①根据话题的特点来确定文体。

②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确定文体:大多数同学在文体上都有自己的偏好和特长,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在考场上扬长避短,尽量选用自己熟悉、擅长的文体,取得最佳效果。由于生活经历和阅读面的不同,同学们所掌握的写作题材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类型的写作题材,我们也应该选择不同的文体。

文体的要求

一.记叙文

A.要处理好叙事详略的问题。

B.要处理好叙述与描写的关系。

C.要加强点题意识:文章只要能在关键处加上一些画龙点睛的语句,对话题和中心加以强化和突出,它们完全可以成为一类卷。

二议论文

A.议论文中的叙述要简洁。

B.议论文中的议论要有针对性。

⒉探究下笔的角度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侧面都能折射出特有的精彩。同样的材料,我们只要运用得当,也能表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来。

视角转换

同样一件事,观察者的身份、角度、立场、观念、态度不同,得到的印象和结论也不会相同。

写作步骤指导

一、认真审题

考场上,要写好作文,获得高分,必须尽快进入写作状态。看到题目时,要聚精会神,不慌不忙,镇定沉着,并且告诫自己,经过长期的准备,自己无论是在材料积累方面,写作技巧方面,还是写作速度方面都已胸有成竹,只要自己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就一定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来。

在进入状态后,应该立即审题。首先,把作文题仔细默读一遍,然后从作文的范围、立意、文体等方面进行审查。审题一定要认真,如果是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一定要把所给的作文材料、提示语、话题(话题作文才有)和作文要求等认真地默读一遍,对重点的字句还应该字斟句酌,否则会“一步走错,全盘皆输”。

审题时对于所给的材料要明确它的寓意,对于提示语要抓住其显性信息(给予明显提示的词语),挖掘其隐性信息(含义深刻的词语),对于所给的话题,要明确它的现实意义,对于文体要求要明确体裁,如果体裁不限,可以选写自己最拿手的文体,但不要写出非驴非马的文章来。

二、大胆立意

“意犹帅也”,对于作文的立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它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立意不对就会前功尽弃,立意不好就会大为逊色。而作文要获得高分,立意时就应该大胆。大胆,就要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的热点,把握时代的脉搏,如以德治国、以法治国、执政为民、西部开发、祖国统一、反腐倡廉、反恐怖以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这些都是读者所关心的。关注热点,道出大家的心声,才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把握时代脉搏,抒发真情实感,才容打动读者。当然,这种关注和把握应该通过侧面来反映,艺术地加以表现,而不是空喊几句口号。

三、慎重选材

立意决定之后,就要很好地围绕主题选择材料。选材时,应该持谨慎的态度,对材料百般挑剔,选取那些自己最熟悉的、最受感动的、最能反映主题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自己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亲身经历的,或者是耳闻目睹的,也可以是从书本上、报刊上、影视中、网络里得到的。应该记住,只有最熟悉才能信手拈 来,只有最受感动才能抒发真情,打动读者,只有最能反映主题,才能使文章具有表现力。

四、快速构思

选择好材料之后,应该马上考虑怎样去安排这些材料。写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可以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事理顺序来安排材料,写议论文的,可以按事理顺序(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来安排材料,此外,还要注意那些该祥写,那些该略写,做到既先后得当,又祥略适宜。

五、巧拟文题

“题好一半文”,好的文题应该简明生动、新颖独特,为此,应该精心设计,认真推敲,仔细琢磨。能够体现新意的文题通常有下列几种:

1)以题显旨:例如,《选择博爱》(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

2)推陈出新:例如,《谏屈原书》(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

3)点石成金:例如,《毒剌》(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

4)数学式:例如,《7-1=0》(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

5)巧用修辞:

(1)引用式:例如,《诚信,直叫人生死相许》(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

(2)比喻式:例如,《诚信,人生的通行证》(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

(3)比拟式:例如,《诚信,生命因你而美丽》(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

(4)呼告式:例如,《朋友,请带好你的护照》(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

(5)反问式:例如,《若有诚信,夫若何求》(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

(6)仿句式:例如,《诚以养德,信以修身》(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

(7)双关式:例如,《生命“诚”可贵》(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

六、巧妙开头

开头切忌讲些无关紧要、偏离题意的话,要尽快入题,吸引读者。为此,可以巧设悬念,以发人深思,可以引用诗词,使诗情洋溢,可以讲述故事,引人入胜,可以引用名言,使文采斐然,还可以蕴含哲理,耐人寻味……总之,开头要有统摄全篇、点明题旨、先声夺人的功效,这样才能吸引读者。

七、学会转折

作文时,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同学总觉得无话可写,以至所写的文章容量小,字数达不到要求,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作文的质量。这是不懂得转折入题,思路不开阔的缘故。其实,转折入题很简单,只要紧扣主题展开联想和 引申,张开想象的翅膀,由古到今,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正面到反面,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让自己的思路驰骋于古今中外,荡漾于天地四方,不就事论事,就会视通万里,觉得有很多东西可写。转折入题,不仅能使自己思路开阔,还能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瑰丽多姿,让人看了爱不释手。

八、段首概括

考场作文,时间有限,老师评卷的时间也很有限,在每个段落的开头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内容,既能使文章思路清晰,又能让读者(包括评卷老师)一目了然,既然如此,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九、锤炼字句

我们懂得,文章有文采才有可读性,才有感染力,为此,写作时应该锤炼字句,努力做到字斟句酌。考场作文由于时间有限,真正做到字斟句酌是比较难的。但是,恰当地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恰当地使用特殊的句式(设问句、反问句、排比句、对偶句、倒装句、假设句等),恰当地引用名人名言,同时,在句子的运用上做到长短结合、整散结合,文白结合,就会使文章熠熠生辉。

十、篇末点题

在写作上,我国自古就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所以,好的文章,除了开头要好,中间容量要大之外,结尾还应该像“豹尾”那样简短有力。使文章结尾简短有力的方法很多,可以呼应开头(或题目),使首尾一贯,可以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可以画龙点睛,使主题升华,可以卒章显志,点明主题……总之,结尾要做到精采有力,简洁扣题。这样,才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除了努力做到上述十点之外,还应做到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因为写作其实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读者(包括评卷老师)也是不能拒绝美的

写作技巧就是表现的技巧、方法,是作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有效艺术手段。写作技巧受限于作者的世界观、艺术观,同时又作用于他的写作实践,为写作活动服务。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中考作文最先映入阅卷老师眼帘的就是作文的开篇,一个精彩的开头,会给你的文章打下个好的得分基础,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考场作文的开头方式。

一、题词摘要

短小简洁,含蓄蕴藉的题记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它往往会成为我们理解作品的“金钥匙”。它有时使用名人名言来增加文章的哲理性,有时会用文章中的关键句子来吸引读者的注意,有时是对文章标题的阐释。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内涵。有时还用诗句“点睛”让文章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通过它我们可以深入把握文章主旨,深度理解作者感情。

怎样在作文中巧妙地使用题记才能使之与内容珠联璧合呢?

1.使用问句,激发兴趣。题记如果以悬念形式出现,很吊读者胃口。

2.阐释题目,引出内容。有时文章的题目比较“虚”,比较“大”,只看题目找不到作者表达的重点,这时如巧妙用一个题记就可以把文章的具体内容阐释出来。

3.巧妙引用,彰显底蕴。如果引用名人名言、俗语格言、诗词名句等作为文章的题记,不仅让文章深邃隽永,还可以展示你的文化底蕴和语言修养。举例示范: 片段一

你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欢乐。

——泰戈尔

文章的题记引用泰戈尔的话明显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起到了诠释题目和统领全文的作用。片段二:

我想化作一朵流浪的彩云,飞翔在古典文学的长空里。

——题记 汨罗江畔

汨罗江畔,我无意识停留,便望见屈原在江边痛哭,仰天长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乌江水边

我哀叹着,惋惜着,被风轻轻地推动着,我飞到了乌江水边……

——《我想化作一朵流浪的云》 本文的题记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更引出了下文的内容,吸引了读者的兴趣。片段三:

我们在逐渐失去所有的记忆,名字是,年龄是,连爱过或痛恨过的人也是……

——题记

王家卫的电影《东邪西毒》里的一句台词说: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什么都可以忘掉,以后的每一天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那你说这有多开心。

——《行走在铭记与忘却的边缘》 本题记用意味深长的话引出了话题,夺人耳目,引人深思,启发读者不断阅读下去。

二、巧引妙改

巧引妙改使文章的开头妙趣横生。先说巧引,文章开头即引名言,引用后可以稍作阐释,在此基 础上提出论点。这样,能够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加强文章论述的权威性。再说妙改,在文章的起笔处,对行业术语、流行语、歌曲、名言、诗文等进行引用,改写进入自己的文章。有的同学是妙改诗句、成语或俗语拟题。如——“五心”插柳柳成荫,理直气“和”,这样的题目令人浮想联翩。

举例示范: 片段一:

有人说,老师像蜡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有人说,老师像春蚕,至死丝方尽;有人说老师是园丁,培育一代代新人。我不知道该怎样来形容,但如果真要比作,我要说,老师,您是灵魂的工程师,是感动的化身,是天使。

把老师比成蜡烛,把老师比成春蚕,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你我都是这样,在这些列举中,在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里,我们不仅仅找到了一种欣慰,也是在这些小事中,于细致之处见精神,深刻理解严爱相融的老师形象。

片段二:

我坚信你一定听说过——“生于夏花之灿烂,死于秋叶之静美。”

从孕育生命,到萌芽,到绿的生机,到另一种美的境界……化作春泥更护花,有着这个过程,已很美,美到每个细节,在加上文章里透露出的浓浓的“诗词韵味”,很是感人。

三、阐释含义

在文章开篇,将标题火相关概念含义解释一下,明确全文中心,如《习惯》开头这样写道:“‘习惯’一词可谓尽人皆知,小至个人、家庭、村落,大至民族、国家,都有各自的习惯。”这种开头逻辑严密,适合于那些逻辑性强,善于推理的学生。如《中学生应有创新精神》的开头这样写:“创新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创新精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我们中学生应当具有这种精神......”直接阐释题目,让人明白“创新”的含义,然后提出中心论点,进而论述论点,文章层层递进,富有条理。片段一:

序:原以为我和天天不会分开,但并不是如此,哼着“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我又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我与天天的距离好远,我本人在第二排,而她却在第六排,好大的距离?要在一年前,我可是班里的大高个,比天天高一头。唉,都是个头惹的祸?不料有一个新的搞笑同桌。

——《他,真有趣》

文章的结构安排是与众不同的,以序开头,这样一来,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下面的文字紧紧围绕“有趣”展开,把握写作的重点,要求反复强调。片段二:

我们为着沧桑的历史而心情激昂;我们为着历经磨练的历史而感慨万分,心中奏响着历史之曲,明白了磨练的真谛,因为:

磨练的乐曲如沙漠中的绿洲,滋润着跋涉者干涸的意志;

磨练的乐曲如黑暗中的灯光,燃亮了夜行者渺茫的希冀;

磨练的乐曲如高耸如云的山峦,树起了观光者伟岸的榜样。

——《沧桑•磨练•历史曲》

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从历史中发掘了亮点,文章排比开头,渲染气势,奠定了作者行文的基调,把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对其含义的思考品味说了出来。片段三:

“山东及时雨,孝义黑三郎”,“仗义疏财,忠肝义胆”,“梁山呼保义,郓城宋公明”,这一切的声音,都在共同呼喊着一个名字——宋江,一个父兄中“孝字为先”的孝子,一个朝廷眼中“水泊草寇”的顽劣之徒,一个由“忠”和“义”交织而成的历史碑文。——《阅读宋江》

起笔列举事实如数家珍,表明了作者课外阅读的广泛与深入,很好地展示了小作者阅读积淀,也为文章开头增加了不少文采,文章用典型事例表现了宋江的仁义并给予高度评价,并割腕叹息宋江的愚忠和梁山好汉的凋零,分析有理有据,论断有度有节。

四、开门见山

文章开头不转弯抹角,一针见血点明写作主题,如《师说》,如吴晗的《谈骨气》,这种开头方式,开宗明义,简洁明了,统摄全文,尤其适用于写议论文。片段一:

我来到了宏村,那个我向往已久的梦幻之地。

一切都是真实的,可似乎一切又都是虚渺的,像梦境一般清澈、纯美。

南湖的水始终都是这样澄澈、宁静,一池碧水衬着远处粉墙黛瓦,湖边点缀着三两成群的学生在写生,时间空灵到几乎静止。

——《梦里宏村》

起笔开门见山以“梦”来抓取自己心理的一种记忆与情感。好!文章的开头是巧妙的,写出了生活给予自己的美好的东西,先写水,就抓住了宏村最大的特色。片段二:

一缕银丝令我感动。

这几天,一直辛苦伏案工作的母亲肩膀酸了,于是我帮她按摩。窄小的肩膀却撑起了我每日的吃喝拉撒,在这疲倦的肩膀上面,我看到了一个女人的职责。突然,一绺白发赫然“跳”入我的眼帘,是这样的多,是这样的白,我不禁觉得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一样,又苦、又涩、又甜、又酸……我自责:是不是我这几次考得不好,令您操心?是不是事情太过繁重,我无从帮忙,令您劳心?是不是我的将来,令您担心?

——《令人感动的亲情》

亮点能以一句极为类似的话“一缕银丝令我感动”领起全文,在结构上就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意;而且这话语用心含情,有深刻的表现力,知道“抓取生活细节,展示个人的观察与思考”,也是写好考场作文的取材必经之路。片段三:

一种语言总有一段源远流长的历史,一种语言总是一段独独的历史,一种语言总是在一段历史中熠熠发光,语言和历史就是血肉相连,共生共荣的,探寻历史,会发现语言的魅力。感受母语,会发现历史的博大。——《根——语言》

文章第一段以简练整齐的句式,奔放的情感论述母语和历史之间血肉相连,共生共荣的紧密联系,发人深省,令人满意。片段四:

英国戏剧家毛姆笔下的《面纱》是神秘动人的。

电影中的英伦爱情隔着一层从康河的涟漪荡漾出的雾,恍若披上一层面纱,含蓄内敛。殊不知,这对来自异国的爱与秀丽的漓江山水会有怎样的碰撞;殊不知,爱到离别时的辛酸,一切待我为你撩拨那用爱织就的面纱……

——阅读《面纱》

文章开门见山,直接抓住中心内容来写,将全文内容主旨在开头即揭示出来,让人把握住作者行文的方向。

五、对比转折

写文章,你可以先写一种“优美”“轻松”“甜蜜”,再紧接着写一种截然不同的“粗俗”“沉重”“痛苦”,这样一来,以“对比”的形式开头,好处是通过对比,帮助人们判断是非曲直,从而有力支持论点,展示自己的观察,积累和思考。“文似看山不喜平”在文章开头有意识设计曲折变化,给人极大的思考回味空间。片段一:

苍穹是那样的广阔、无垠,淡蓝的墨调弥散在上面,那一朵朵流云,闲适地流动;那一只只鸟儿,欢乐地歌唱……这是多么美妙的一副水彩,诗意而空灵。可,为什么,我,总见不到那浪漫的蓝天?阻隔我视线的,是叠嶂的巴山蜀水,还是那一座座倒塌的废墟?钢筋混凝土轰然而下,那双眸中的蓝色天幕瞬间北灰尘与黑暗遮蔽,耳边萦绕的再也不是嘤嘤的鸟鸣,而是生命在生死边缘的痛苦呻吟。

——《仰望蓝天》

把两种不同的视觉发现对比着写,在比较详细写了秀美山河后,在来用“问”的形式来写“灾难”“灾害”的影响。这样一来,能在“对比”中引人深思。

写好记叙文——写人篇

我们从小学接触作文开始,最早写的就是记叙文,一直到初中,我们还是不断地在写记叙文,记叙文可以分为写人记叙文和叙事记叙文,怎样写好一篇写人记叙文呢?我们平时的写人记叙文中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解决问题之后,采取怎样的步骤可以写出一篇好的写人记叙文。这一切,我们将在此篇中给予指导。

记叙文可以说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一种文章,在写作时也是最早接触的文体,记叙文看似所有人都可以写,可是记叙文真的很容易吗?我们遗憾地发现很多同学都存在种种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一、故事老套陈旧。写老师,一定是挑灯批改作业,雨天送我们回家;写父母,总是冒着风雪背着我们去看医生;写朋友,总是最初要好,然后有了误解,最后又好起来了。亲爱的同学们,这是一个现代社会,别让80年代的流行统治我们21世纪的头脑,别人嚼过的馍馍已经索然无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伟大的,后来的效仿者常常落入“东施效颦”的嫌疑。

二、塑造的人物过于模式化。汉语是一种伟大美丽的语言,汉语词库里用来形容人的形容词不胜枚举,很遗憾,我们大部分同学写人的时候,都把人写得很完美,缺乏真实的感觉,妈妈总是慈祥,爸爸总是严厉的,老师总是充满关爱的,没有缺点的人物是不饱满的。

三、写作技巧有待提高。(1)缺乏对人物的描写,使人物显得干瘪。(2)叙述太过平淡,不带情感,缺乏感人的力量,连自己都不能感动的作品是没有办法感动别人的。(3)表达方式太单调,只有平板的叙述,如同白开水,索然无味。

综合这些问题,我们要对症下药。现在我们写作通常都是课堂作文,讲究即兴发挥,要写好作文,却需要课外的功夫,这课外的功夫,就是我们要走的第一步路。第一步:课外的功夫

同学们可以发现一般来说作文写得好的同学都比较喜欢阅读,或者有良好的摘抄习惯。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会觉得生活平淡,无物可写,这样的观念是错的。生活不是平淡的,即使是平淡的,也有很多细微的震撼过你,让你心情波动过的事情,我们觉得生活平淡只是因为缺乏观察,缺乏用心体会;更经常的是,即使我们身边出现了让你为之一动的事情,由于缺乏记录的习惯,我们常常让好的材料擦肩而过;此外,除了生活的真实,我们可以从别人写人的文章中获得灵感,看看别人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可以作为借鉴;也可以把别人描写过的人物作为一个人物模板,联想到其他你身边这样的人,哪怕以阅读后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物作为自己写作的对象也可以,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虚构的真实并不比真切的真实效果差。总言之:

1.观察生活,用心体会。

2.随身携带笔记本,不错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灵感,任何一个感动你,让你震惊的瞬间。

3.从阅读中模仿人物的刻画,从阅读中汲取材料。第二步:确定好中心

既然是写人的文章,同学们一般会选择自己熟悉的人来写,那么选择哪一个人不会成为问题,会成为问题的是,怎样描写这个人,很显然,按照我们老一套的写法是不行的。写人通常都是为了表现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更深入,可能是为了赞颂或者批判这个人,表达对这个人的怀念;又或许,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描写,来以小见大地反映社会背景,比如说《孔乙己》就是这样。因此,我们写人的记叙文可以确立这样几个中心:

1、单纯表现某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赞颂或批判这个人的品质特征;

3、通过回忆“我”与这个人的交往,表达“我”对他的怀念;

4、通过对某个特定人的描写,来表现这个社会上和他具有同样的特征的一群人,反映一个社会背景。

通常来说,我们选择前三种中心比较多,第四种中心如果可以写出来,便是十分出彩的,但因为主题较大,很难把握。第三步,确定几个人,几件事

写人记叙文可分为写单个人、写两个人和写群体的。写单个人可以“以一事写一人”或“以多事写一人”。写群体的文章就像是《谁是最可爱的人》,实际上是写一个团体的共性,我们不主张大家写群体。其余的几种模式是各有千秋的,也有其要注意的重点。

(1)一事一人

这样的记叙文通过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要求事情具体、生动,因此我们要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的最典型的事件,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能使自己感动的事情来写,要求这个事件表现的是这个人物最典型的特征,或者这个人的多个特征在这个事件中慢慢呈现出来。就好像,我们摄影的时候,镜头慢慢推进,人物在叙述的过程中慢慢丰满起来。

(2)多事一人

初中记叙文要求的字数是600字,因此我们用多事写一人,也是有限制的,通常是两三事,如若超过四五事,那么这样的文章就让人生厌了,因为写的事情太多,只能匆忙一笔带过。这样的文章要求详略得当,段落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写多事通常也就代表着多角度,一个人身上的不同的几个特征;当然,并不排除用相互联系的几件事情来写一个人的某一方面典型性格。

(3)两人文章

通常都是为了体现两人之间的某种情谊或人物间的新型关系,写这类文章之前要弄清两人之间的联系和主次地位,意识到两个人物之间应相互映衬,相互影响。

我们谈到这个步骤是因为只有确定了要写几个人,怎样写,知道写的重点应该是什么,才方便我们真正动笔的时候有备无患。请同学们参考下篇,我们将谈到正式动笔时该如何下手。[编辑本段]写好记叙文——写人篇(中)

在上篇中,我们讲了动笔之前应该准备的步骤,包括素材的准备、中心的确定、人物和事件的确定。这篇我们将要主要讲到的是审题、拟题、选材、结构四个步骤,把这四个步骤完成,等于把这篇写人的文章的整体框架搭建起来了,本文将告诉你怎样做好这四个步骤。第四步:审题。

审题是个老掉牙的话题,但是我们在这里依然强调出来,是因为很多同学还是不厌其烦地犯着不切题意的毛病,关键在于我们同学缺乏审题能力和正确的审题方法。正确的审题应该做到三点:

1、看题目要求是写人还是写事,如果是要求写人的文章,叙述的重点就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人物;如果是写事的文章,人只是其中的主角,主要是通过整个完整的事件来突出主题。

2、看题目限定的范围。在题目中也许已经限定了写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人。如《我的辅导员》就限定了必须使用第一人称;有的在材料中要求写你身边的人;有的材料要求写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人的不同表现;有的题目是《爸爸变了》就要求你写以前和现在爸爸的不同样貌。

3、看题目有没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指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比如说一篇文章叫做《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题眼是“喜欢”,你不可以大量笔墨来写我多么崇拜这个人,喜欢和崇拜是不同的情感。《奶奶的微笑》题眼在于微笑。

第五步:拟题

一般来说鲜明的要求写人的记叙文都已经给出题目,大部分是命题或者半命题,当然也存在让你拟题的可能。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拟一个好题目,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怎样拟好写人记叙文的题目呢?

1、通常我们以写的人为题,这样可以一目了然让人了解你是在写人,在题目中,也可以加入一些修饰语,把这个人的主要特征写入,如《可爱的老爸》;或者把我对一个人的情感写入《难忘的他》,这里面“我”基本上是不对人物进行议论的。

2、如果你在文章当中要强调你对这个人的主观感受,可以在题目中表现,用上“我最尊敬的……”,“让我感动的一个人”等。

3、如果你在文章当中要强调一个人的变化过程,你可以写“他变了”,“张小宝新记”、“浪子回头金不换”等。

4、如果你强调两者的关系和交往,可以写“一起走过的日子”,“最好的朋友”、“永远难忘的情谊”等。

人物角度的作文题形式多样,除常见的直言式外,还有比喻式:如《我身边的雷锋》;倾诉式:《老师,您听我说——》;赞叹式:《他是好样的》;陈述式,如《我最了解他》等。这里我们只是谈到了一些传统的拟题方式,是为了避免同学们单纯地求新求异,而最后以文题害文。要做到文题创新,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请同学们继续关注我们的巧学网。

第六步:选材

在上篇中我们提到了同学们在选材的普遍问题,可以说选材是写人记叙文的一个坎儿,很多同学就摔倒在这里了,我们说选材创新不能只是塑造完美的人物,当然也要注意选材创新不等于描写社会阴暗面,总体来说,我们的文章都是要积极向上的。审卷老师讨厌那种大而空,而且不切生活实际的材料,如写父亲冒风雪骑着自行车送我去医院,这样的事情发生在21世纪几乎是不太可能,打的已经变得非常便利了。那么,我们怎样选材呢?

1、写生活的小细节。要写父母,其实是最容易的,每天生活在一起,注意一下生活的细节就可以找到无穷的材料,爸爸每天等你自习回家做夜宵,或者为了你改掉了一个怀毛病;妈妈有时候很唠叨,可是和你却情同姐妹。看似不经意的东西,其实已经包含着爸爸妈妈的爱在里头了。不论写谁,我们都可以考虑从一些生活小细节入手,然后扩大加以描写。

2、以写人反映时代新风貌,要写一个人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请摆脱陈旧的套数,要明白,时代日新月异,每天都出现新人新事,比较于自己小的时候,身边的人从各方面是不是也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比如说竞争意识变强后,人怎么变化了。

3、写某个具体时期或者某个具体地点的人,在特殊时期的人,常常会表现出特殊的状态,如非典时期,你身边的人怎样表现的?在不同的社会地点,一般人们表现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家的和在办公室的爸爸一定看起来很不一样。

第七步:结构

怎样给一篇文章搭上一个好的框架,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要怎样写,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确定了我们在开头、主体和结尾分别应该写什么。孙子兵法云:“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意,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熟能穷也。”作文结构是深层的东西,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我们的写人记叙文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

1.引入:人物外貌描写+点明题旨

2.蓄势:从不同的角度选取

3.揭题:详写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内涵的一件事。

4.点化:紧扣题旨或议论或抒情。

此篇中,我们已经把写人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架下来了,在下篇中,我们将谈到怎样写人,才可以使文章显得生动。

人物是写人记叙文的重点,写人记叙文的目的就是要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怎样写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怎样让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动人心弦呢?每个人有不同的面貌,不同的语言、行动,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因此写人第一宝典就是描写。

人物的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第一、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

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

进行外貌描写有几大技巧:

1、简笔勾勒特征;

2、运用修辞手法;

3、寄托作者爱憎;

4、一人几幅肖像;

肖像描要注意两点:

一、肖像描写不是说把一个人,从眼睛写到鼻子,从鼻子写到嘴巴,从嘴巴写到耳朵,从耳朵写到头发,从脸写到身材。通常我们只是选取这个人的外表上一个最最鲜明的部分进行特写,比如说,写眼睛,鲁迅说要“画眼睛”。“画眼睛”是写人物肖像的关键。他在《祝福》中14次写到样林嫂的眼睛,而每一次眼神的变化,都透露出人物当时的心理和性格的变化。我们不是说都要写眼睛,而是说鲁迅用了“画”这个字,强调对人外貌最具有特征的部分的特写,通常写人的外表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性格服务的。鲁迅写祥林嫂是“画眼睛”,但也写了祥林嫂 “花白的头发”(表现其悲惨的命运);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重点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是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反映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

二、肖像描写切忌公式化、脸谱化。一般情况下,“人如其面”。然而人的内心与外貌并不总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灵美。通常外表和人物性格的反差可以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比如说:《牛虻》中的中年牛虻,就是瘸腿,面部丑陋,有刀伤痕。《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美丽俊俏,却心狠手辣。

第二、通过人的语言来写人。

1.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人物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的,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鲁迅先生指出:“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如《孔乙己》当中的孔乙己总是“之乎者也”,在文章当中描写一个农民说的道理,言语一般都是朴实的,如果你写得文绉绉的,显然就脱离了生活实际。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孔乙己说的话就处处表现出了他的酸腐气。

第三、通过人物的行动写人。

人物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人物的性格发展的逻辑。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和性格的表现,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施耐庵要 塑造武松的性格,就安排了一回“景阳岗武松打虎”,全是写武松怎样“打”,从行动上描写出武松谋略的机智和武艺的高强

在描写人物行动的时候,应该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第四、通过人物的心理写人。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思忆联想、梦境幻觉等。

不是每篇文章都适合出现心理活动的,我们在写心理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

一、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产生的心理活动,记得《卖炭翁》中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本来寒冷的冬天,卖炭翁纵然身上衣衫单薄,为了卖炭只能希望天更冷一些。

二、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例如高尔基的《母亲》最后一章所写尼洛夫娜发现暗探时一刹那的动摇、害怕,以及内心冲突,直到坚定、沉着。

第五、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物的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极为有用。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茅盾也认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因此写人的记叙文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

同学们都知道环境描写分为两类:

(一)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 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抓住景物特征描写。

2、要选好写景的角度。

3、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应该有意识地把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4、可以采用对比方法写景。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5、自然景色可以暗喻某种社会环境,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

(二)社会环境猫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社会环境描写应该注意几点:

1、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我们所处的时代常常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比如很多典型的世纪新人,新新人类,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产生的。

2、必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鲁迅在写《祝福》时,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鲁镇的风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我们讲述了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能够善用我们的这几种描写方法,我们笔下的人物一定可以从干瘪逐渐丰富,跃然纸上的。

记叙文文体知识

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

(1)以时空变化划分

(2)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

(3)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

(4)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

2.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系(思想感情)来答

在结构上: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

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

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

补充:

童话一般情况下是记叙文,但是也可以用议论的方式来写作。。

技巧

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写作教学中写作兴趣的培养 第6篇

【关键词】写作教学;写作兴趣;写作水平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而在语文教学法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

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用自已的眼,用自已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出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需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兼战术”中苦沉浮斗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应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绝。

三、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四、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应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了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五、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是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六、多写片段,多记日记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应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七、鼓励写作,推荐发表

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名曰《春芽》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为之评奖,造成“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分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写作教学方法 第7篇

一、注重英语词汇的积累

常言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词汇是英语写作的基础, 没有丰富的词汇积累便无法进行写作教学, 教师首先需要重视英语词汇的学习和积累, 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词汇积累的方法有很多。最为普遍的是看图记单词。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图片, 然后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例如, 教师拿出了一张小姑娘唱歌的图片, 指导学生学习girl、sing、happy等词语, 并且让学生针对这一画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进行组词造句, 很多学生经过思考便写出了诸多句子, 如“The girl is singing. She is good at singing. She is very happy. She has long hair and big eyes. She is my best friend, I always like playing with her.”等等。通过图片教学,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 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鼓励学生进行课内课外阅读

英语教材是练习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最好的教材, 但是仅仅通过课本向学生讲解和传递的知识十分有限。除了教材之外,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 向学生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课外读物, 例如《疯狂阅读》、《小学双语周刊》、《英语角》以及《小学英语周报》等等, 从而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优美句型,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开阔学生的视野,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西方文化和风俗习惯。每个学生的喜好和兴趣不同, 他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课外阅读书籍和作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适当辅导和帮助的基础上, 还可以鼓励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 并针对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个性特点设置一些课外阅读作业。例如,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 应该减轻学生的阅读压力, 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尽量选择200个单词左右的课外英语文章进行阅读, 而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 则可以适当地提高阅读要求, 将一周阅读的词汇量增加到400字以上。阅读书籍和内容可以不做限制, 无论儿童读物, 还是期刊杂志都可以当做阅读材料。同时, 为了督促学生完成阅读量, 教师还可以制定阅读表格, 让家长帮忙进行进行监督, 并签字。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专门准备一个小本作为阅读笔记, 记录和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型、文章等, 并运用英语来写出自己的读后感, 从而间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三、提供写作案例要求学生进行仿写

小学生英语水平有限, 对于写作格式和结构也缺乏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 仿写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最为基础和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小学英语写作的课堂上, 教师可以以教材的文章为范本, 对课文结构和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然后要求学生以教材文章为范例进行仿写。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样式, 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加深印象和理解, 而且还能够向他们提供写作素材。例如, 以译林版新教材英语5A Unit 4 Hobbies为例, 文本是以Mike为叙述者, 先介绍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然后介绍了朋友们的兴趣爱好, 呈现了“like doing...”, 这样也引出了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不同形式。在学完这个文本之后,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模仿文本, 写两篇小作文:My hobbies及My friend’s hobbies。这样很多学生就能够充分借鉴并引用文章中的句型进行遣词造句, 并合理安排自己的文章, 对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使用有更深入的理解。这种仿写模式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 减轻了学生的写作压力, 深受学生的欢迎, 容易使学生产生自信心, 提高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和热忱。

四、引入情境教学法

把情景教学法引入写作教学, 不仅可以创设生动的课堂, 同时还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对语言的学习极为有利。教师可以从细微入手, 如通过对一幅画、一则寓言、一个故事的描述, 激发学生的童真、童趣, 创设这样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 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五、构建完善的写作评价机制

学生在完成英语写作时, 教师需要对其文章进行批改和评价。构建完善的写作评价机制, 对学生的文章进行合理评价, 能够使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和优点所在, 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文章, 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对作文的评价和评语能够对学生的写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评价, 多采取鼓励性语言, 对于学生的进步表现予以表扬和肯定, 以便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 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中去。

写作教学方法 第8篇

关键词:写作教学,写作技术,传授,写作技巧,培养

一、前言

对于写作技术的传授和写作技巧的培养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二者是一个互相结合的过程,是由模仿和练习写作技术进而形成写作技巧的过程。所以,对于写作技术和写作技巧在写作教学中的地位和关系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以下进行探讨。

二、写作技术与写作技巧的概念

(一)写作技术

写作技术就是在写作中需要用到的一些技能和方法,并且要有一定的熟练程度。对于写作技术的把握通常情况下是通过模仿和强化获得的,对于写作技术的训练是在写作训练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其中包括对整个文章进行模仿写作,还有对一些比较具有特点的语段或者句子进行仿写,并体会其表达效果。要向模仿的目标迈进,通过模仿,将其中的技术学习到,所以写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机械性的特点,这是学习者需要接受的,尽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这一点是最基本的属性。

(二)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是建立在写作技术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写作技术的灵活运用,并适当地添加一些自己的想法,具有创新性,可以说,没有写作技术就没有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通过反复地写作而从中取得的,在对写作技术的训练中形成的一种能力和素养,并能够灵活使用,形成一种自觉性。

要掌握写作的技巧,就要有相应的写作基础,并且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重视积累,这样在写作中才能够有话说,形成一种支撑。

学习者对于写作技巧的把握和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着写作的成熟程度。所以,技术和技巧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的,存在阶级性,并且密不可分,是相互联系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将二者混淆。

三、目前写作技术传授与技巧培养存在的不足

在当前的写作教学中,对于写作技术的传授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整体的写作教学中,难以凸显出写作技术的概念,其实写作技术和写作技巧是不可分割的,在目前的写作技术传授和写作技巧的培养中,写作技术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写作技巧涉及得比较少。

在上文中,对写作技术的掌握进行了阐述,主要是依靠模仿和训练进行强化,在操作方面也比较简单,教学中难度也不大,不需要非常复杂的前期准备,所以写作技术比较普遍地存在于写作教学当中,但是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到本质,长时间下来慢慢地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这两个概念的混淆。

四、写作技术传授的方法

在写作技术的教学当中,要坚持写作技术的传授,但是又不能够单纯地只涉及写作技术方面。应试作文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技术方面规范了一个标准,确定了一个导向,所以在对写作技术进行传授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将各种有效的方法运用起来,为学习者形成写作技巧奠定基础。

可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建立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模式,使用合理的方法将学习者的知识面拓宽,对写作技术和写作技巧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加强领悟,要将知识和能力有效联系起来,并使之升华。

五、培养写作技巧的措施

写作技巧是一种综合性素质的培养,不仅要有充分的写作基础,还要有一些写作之外的相关能力,比如生活能力、思想能力等,在进行写作技巧的培养时,要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具备写作的技巧。这种培养是比较复杂的,需要课堂上的内容丰富一些,需要准备的东西也相对来说比较多,比较难以操作。

写作技巧的培养过程,是对学习者写作方面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形成写作的技巧,这样学习者就能够在自己的文章中将所学到的技术和技巧灵活运用进去,形成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提高了写作的水平。

六、总结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写作要素分析 第9篇

一、从生活和读物中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离开生活的著作将是无本之源, 泛泛之作。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 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因此, 教师要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山中避雨》一文中, 如果作者不设身处地去实地体验, 就不会有“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这句话了。如果鲁迅先生对生活没有切实的感悟, 那么就不会写成真切的《风筝》。写作要反映现实生活, 要走进生活去体验。书籍是前人对现实生活进行体验、思考和加工的人类文化精髓, 读前人的文章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积累写作素材, 借鉴别人写作的思路和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选取那些具有感染力而且很风趣的读物,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是语文写作教学任务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农村初中学生在语文写作练习中, 没有太多的课外书籍可以阅读, 所以对教材的依赖性比较强, 教师应该利用好每篇文章, 在课堂教学中将精选的文章尽可能地发挥其文质兼美、语言生动、意蕴深沉、启发性的作用, 学生可以仔细地阅读和欣赏。“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说明读书越多, 写作的素材越多, 文章写起来比较容易。写作教学也能使学生留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 感悟生活, 这样写作的素材也就逐渐地增多, 提高了写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激发写作欲望和培养写作兴趣

写作作为一项脑力劳动, 学生有了写作的素材不一定就会写出东西, 也就没有写作欲望。因此, 教师要尽可能地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例如, 2012年4月, 在青海玉树的地震中, 我们看到了许多孩子失去了父母和家园, 站在地震后的废墟上, 望着远方, 眼睛里流露出一片茫然。2013年在岷县地震中, 一个年仅12岁的小男孩失去双亲和奶奶在一起, 当在父母下葬的那一刻, 小孩那种镇定的表情, 我们觉得小孩能够面对现实, 是个多么坚强的小男孩啊, 从而激起了我们的诸多感慨。写作没有兴趣就如吃饭时没有食欲, 这样的情境下去创作不会写出好的文章。兴趣是写作最好的老师, 在写作之前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写作中去, 才能提高写作的质量。

三、打开写作思路, 用真情去写作

作文质量成为衡量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尺度, 如何引导学生将平时积累的知识点应用到语文写作中去, 提高写作质量是语文写作教学的重点。在写作中用平时的语句去表达写作中的思路。如在《语文新课标 (上) ·中学教材全解》第一单元能力素养测试中的作文材料是:“亲爱的同学们, 当你们走出校园时看到的一个场景、一个细节, 听到人们的讨论, 这些触动着你的心灵, 引发你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丰富了你的社会经验, 这些有助你进入社会伴你成长, 丰富你的人生经历。在课堂上要求你以‘走出校园’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题材不限。”从写作材料上来看, 写作的内容接近现实生活, 接近自然界, 学生可以进过思考加工, 从资料库中提取积累的资料素材组织撰写一篇比较好的文章, 学生也可以走出校园亲自感受一下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在写作素材提取之后可以组织材料进行写作, 写作的文章体裁要素主要包括:一是文章所写的材料;二是写作文章的目的;三是文章中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根据以上对材料的分析得出最有利于本文写作的优势是记叙文和议论文。

通过语文写作教学的引导, 学生也很容易掌握写作的目的和要求, 便可以确立写作的文体和表达的方式, 可以从平时积累的资料中获取写作的素材。在写作中, 文章的思想是不可忽视的事情, 思想是写作的灵魂, 其影响整个写作的过程, 缺乏了写作的真实情感就失去了写作的灵魂。在《背影》这篇文章中, 朱自清运用白描手法, 其描写的语言比较朴实、简练和自然, 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有辛酸和悲伤之意。作者在文中描述了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文章的写作结构引导学生用朴素的语言、坚定的立场、鲜明的观点和真挚的情感去写作, 使写作更加得真实和感人。

四、设置创作渠道

在此以仿写来谈谈创作渠道的设置。“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 有法可循, 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依然保持着善于模仿、乐于模仿的特征, 因而启发学生进行模仿写作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法。在学生下笔写作前先找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表现手法等类似的文章作为范例让学生阅读欣赏。从中找到类似自己的情感寄托, 再现自己的生活实践, 并以此为参照, 用写仿文的方式达到由模仿来激活自己的思路, 再根据自己的构思来写作的目的。语文课之所以肩负着学生写作教学的重任, 正是因为它对学生语言实践和发展具有无可否认的借鉴和模仿价值, 能以课文为范文引领学生借鉴课文的内容与形式进行语言、结构的模仿练习既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谋篇布局的能力, 同时也能挖掘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力。在模仿中有创新, 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之, 初中写作教学就得让学生深入生活, 从生活的实践体验中激起写作欲望, 打开写作思路, 然后创设写作渠道, 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耀杰.关于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水平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1) .

[2]陶丽君.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初探[J].科技信息, 2010 (1) .

[3]吕艳华.多媒体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 2013 (19) .

快乐写作,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谈 第10篇

一、留心观察,感悟生活

有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苦思冥想,似乎搜索枯肠,半天仍然写不出几句话,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最关键的问题是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针对学生的这一状况,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留心观察世界,认识到自然界事物的变化。

大千世界是学生们取之不尽的写作源头。教育家陶行知也主张:“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日出日落等等,皆可成文。譬如,春夏季雨水的特点有所不同,所以有“春雨贵如油”、“夏季暴雨骤至”等不同之说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疑问:你们认为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一样吗?然后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让学生回忆他们印象中不同季节雨水的特点,并用一段话描述出来。在写作训练中,不用每次都让学生完整地写作一篇作文,可根据情境设定,写作一个段落或写出几组对话的方式。依此,能减缓学生对写作的惧怕,并能让他们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从个人留心观察积累的素材出发,逐步培养其对写作的兴趣。

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与习作有关的活动。比如郊外游览赏落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日落时,夕阳西下的景致。每隔几分钟,太阳光线及周围光晕有着怎样的变化,然后大家再一起讨论,这样就对落日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如果在这一境况下,再让孩子们以“夕阳”、“落日”为题练习写作,自然他们就不会“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二、扩充阅读,丰富文库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俗语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是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读”不仅包含课堂上教师精讲的课文,还包括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细读、精讲课文,让学生知晓文中字词组合的巧妙,语句间饱含感情的丰富,段落间起承转合的自然。如教学《匆匆》一课,朱自清先生诗化的语言让人回味无穷:“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含义之后,可以让他们模仿文中的句式,练习写作自己匆匆度过的日子。另外,在讲解之时,还应该做到读写结合,并以读促写。如在学习《狼和小羊》的故事之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续写或改写狼和小羊的故事。这样,不仅巩固了他们对课文的学习,而且锻炼了写作能力,有益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除了课文之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当代的,还是古代的;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科普读物,都应该鼓励学生去读。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遇到名言佳句就摘记下来。久而久之,读得多了、记得多了,写作能力自然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三、多方评讲,激励提高

《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对于一篇习作,师生同评,生生互评,不失为一种激励方法。譬如,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教师把优秀之作挑选出来,在课堂上宣读。让学生评价这篇文章能否成为范文,是否比他们的习作优秀,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样,就能调动起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在讨论中,他们通过比较,能对自身的写作水平有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再通过讲解自己对文章的评语,能加深他们对此类写作的认识。在下次习作中,他们就能拓展眼界,力避上次的不足,吸取讲评之精华。

不过,在讲评中教师要适当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一些学生出现的点滴进步,教师都应该在课堂中点到,这样就能激励学生更加认真、更有兴趣地投入写作。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互评,也就是说采用小组互评、邻桌互评等方法,让小朋友们也当一回“老师”,这也是激发起他们自主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然后,教师把经过学生们评价的优秀习作收集起来,再仔细批改,看看学生们的评价是否得当,并在课堂上进行点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能力的提高亦非一时就能快速提升,但是若长期持之以恒,留心观察、勤于思考,扩充阅读、积累素材,多写多练、激励信心,一定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写作,在写作中感受快乐!

摘要: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善于引导并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快乐写作的信念。为此,教师可以采用鼓励学生留心观察、感悟生活,扩充阅读、丰富文库,多方评讲、激励提高等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写作,在写作中感受快乐。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写作要素探讨 第11篇

素质教育的理念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有着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集中优化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并主动学习的能力,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学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对知识和素材进行优化的积累,语文写作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从要素的积累、运用以及架构这三个维度,集中阐释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对于写作要素的控制,旨在优化初中语文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写作要素

对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来说,除了课文知识讲解外,教师还要辅助学生建立自主表达情感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写作要素,并辅助学生强化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认知。语文写作并不是辞藻和语法的累积,而是要有基本的文章理念和语言的感召力。因此,教师要强化对于语文写作教学中写作要素的讲解和收集,进一步助力学生优化学习。

一、写作要素的优化积累

中考对于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力的考核是多方面的,不仅针对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多的是考核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以及语文素养,而这其中考核标准最为严格的就是作文的书写。语文写作要求学生在事件表述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情感渗透,既要把事情说清楚,更要挖掘事件背后的情感要素。但是,目前初中生的写作情况并不是很好,许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表达的素材,纵使是有千般情绪却不知道怎样组织。针对这样的教学困境,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积累要素的能力。其实最直观的素材库就是语文课本,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就要提升学生积累素材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片段式的素材积累,实现逐渐从语段的临摹到自主的创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建立自主的素材库,并且要经常组织学生之间进行素材的分享。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文章中对于小亨特的心理变化描述的非常细致,从最开始的体弱怯懦,到得到帮助后脱险的喜悦,都饱含作者对于人物的细致化刻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语段进行必要的摘录,然后再布置相应的作文进行临摹,学生可以在实际的运用中体会心理活动的描述对于文章整体基调的影响。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建立基础素材库,对相应的句子和片段进行汇总。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小组教学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建立素材的分享机制,促进班级整体语文写作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二、写作要素的优化运用

任何一篇文章如果只是炫技的优美词汇却没有基本的情感主线,都不能称为是一篇优秀的文章,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的同时也要辅助学生对作品注入个人的真实情感。教师不仅要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和鼓励学生对于周围的事物进行认真的观察,也要指导学生对细节进行表述,并在表述中强化情绪情感的表达。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支持,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感而发,将情绪和情感自然地贴合在自己的文章中。在进行课文的讲解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与实际生活进行比较,充分刺激学生的代入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迁移,从而更好地完成作文的写作。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济南的冬天》文章中老舍先生对于冬天的表达不仅是景观上的描述,也深刻地流露了对于冬天的热爱,是借景抒情的代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整体的文章内容和情感进行分析,并且要求学生对冬天进行情境的关注。教师在课程结束后,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教学任务,鼓励学生在冬天来临时能进行基本素材的收集和整理,为之后的写作奠定基础。教师要将教学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语文的基础学习。

三、写作要素的优化架构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写作教学时,除了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整体写作架构的学习。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组织能力,能对收集到的基本写作资料进行优化的整合。一篇好的文章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文章主线,并且要围绕主线建立一个完整的故事,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建立基本的写作提纲,保证文章基本框架条理清晰。并且,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写物时设置清晰的形象结构,写景时设立完整的景观结构,写人时设定基本的故事结构等等,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文章脉络结构的指导和梳理,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完成整个文章的写作。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社戏》中,鲁迅先生对于整个故事的描述层次特别分明,并且这一课也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情节结构来分析小说。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结构中详略的结合,保证故事的结构和表达既简洁又丰富。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任务型教学,保证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力,在对文章进行基础建构时能更好地建立任务意识。另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具体讲解之后,要对整体文章进行总结,保证学生在阅读后对文章有自己的思考。

【结 语】

总而言之,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教学意识和教学理念,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集中力度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力,鼓励学生大量的收集相应的语文素材,建立完整的素材体系。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将情感融汇在相应的文章中,更好地助力初中生进行语文写作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魏玉珍.试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写作要素【J】.教育界,2014(12)

【2】王安秋.明确目标,加强方向指导,实现初中语文的有效阅读【J】.新课程·中学 ,2013(29)

写作教学方法 第12篇

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是由思想理论修养、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和语言表达这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构成的。而职高生由于基础差, 他们的作文往往是人云亦云, 大话、空话、套话连篇, 词不达意, 无真情实感。多数人面对作文题无话可说, 搜肠刮肚, 三言两语即草草收场。追本溯源, 我认为这些毛病是过去应试教学中作文重形式、轻内容, 脱离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造成的。

根据职高生的实际情况, 在每单元的作文训练时, 我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题目使他们有内容可写, 有感可发。

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 我要求他们多观察生活, 善于思考生活, 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多读、多写。观察是基础, 写作是表现, 而思考是贯穿在整个过程中的。

观察, 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比较有系统的、主动的、有意识的知觉活动, 是人们对外界物体或现象的整体的一种直接反应。观察是认识和发现客观事物的基础, 是人们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窗口, 观察可以获取和积累第一手材料, 是人们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鲁迅说过:“此后如要创作, 第一必须观察。”巴金说:“五十年来我在小说里写人, 我总是按照我的观察、我的理解, 按照我所熟悉的人, 按照我亲眼看见的人写出来的。”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要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 首先要从观察社会中具体的人、景、物开始。社会生活的中心是人, 生活就是各种各样的人的活动, 在观察中首要的就是人, 在小作文《同桌》中, 大家都能对现在的同桌写四五百字, 但他们只能对同桌的外貌、语言、行动上观察和描写同桌, 评讲时, 我对同学指出, 观察人物虽是从外表开始的, 但绝不能停留在外表上, 要通过人物的外在特征去探索内在的个性。随后, 我布置学生再写一篇《自画像》, 要求观察自己, 写出自己的个性特征。比上一次作文有了明显的进步。许多女同学写出了自己文静、善良的特点, 言之有物, 生动感人。我又引导她们, 为什么女同学比较文静呢?这些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呢?根据这些问题, 许多同学作了修改, 比上一次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的校园是非常美丽的, 新生刚来学校时, 对一切都非常好奇, 常四处走走, 我就早早地布置了第一篇大作文《校园风景线》, 指导他们对于景物的观察既要注意观察整体, 也要观察局部, 应将两者结合起来, 还要注意观察的立足点和角度;并简单介绍了我们学校的建设、发展过程。有许多同学课后观察时还画了一张学校的平面图, 作文课时就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写了。写时我又指导他们不要为描写而描写, 要确立主题。于是, 有的同学表达了对学校的热爱和在此学习的幸福感;有的同学感受到了创业的艰辛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抒发了要好好学习, 将来有所作为的豪情。内容都十分充实。

当然, 作文仅仅做到有内容可写还远远不够, 要把作文写好, 还必须有知识的积累、材料的储备, 还必须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借鉴写作技法, 这就要求学生广泛地阅读。

观察所获得的是直接感知的写作材料, 而阅读获得的是间接经验。职高生的直接生活实践在范围和程度上都是很有限的。因此, 阅读是他们获得可言之物的重要途径。叶圣陶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之后, 知识更加丰富了, 眼界更加开阔了,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更加发展了, 审美修养更加提高了。广泛地深入阅读, 可以使人在范文中学习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

我除了在分析课文时常常联系写作, 把课文的精彩之处运用到写作中外, 还要求他们充分利用手中的图书借书证, 多看好书, 多摘抄, 多思考, 多写心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思考的越多, 他们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就越多, 他对认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 而你, 当教师的人, 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慢慢地, 在开学初写的《自画像》中的“我和大家一样都是祖国的花朵”和《军训》中的“解放军叔叔给我们军训”这样幼稚的话再也不见了, 结尾中常见的“好了, 就写到这儿吧!”这样的“蛇尾”也绝迹了。在大小作文的反复练习反复摸索中, 学生不断积累了经验, 逐步提高了自我需要能力, 掌握了写作技巧。正如巴金所说:“什么是技巧?我想起一句俗话:‘熟能生巧’”。

上一篇:口译记忆下一篇:业绩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