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技术创新能力

2024-05-28

内部技术创新能力(精选11篇)

内部技术创新能力 第1篇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资格,认证

1 工作背景

人才是一个组织生产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最具活力、最重要的核心资源, 对于一般性生产型企业, 又大致分为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三个不同类别, 无论从行业企业自主管理, 还是相关国家职业规范, 经营管理和技能操作这两支队伍建设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培养考核与综合评价晋升机制。相比较而言, 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能力和专业工作胜任度的考核评价, 并以此为基础的岗位任用, 尚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和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 大多常见以职称评审模式替代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考量、以国家通用的执业资格证书作为用人单位专业水平认定、以粗放型的工作能力认可替代规范全面的岗位资格认定等现象。为此, 创立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岗位资格考核评价体系, 全面掌握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综合胜任能力, 针对性地改进和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管理, 促进组织培养和专业人员不断加强自我学习, 提升专业工作能力, 对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工作内涵

认证工作要坚持以专业技术岗位实际所需专业基础理论和业务实践能力为重点, 对组织内部众多的专业类别分别实施多维度针对性考核, 综合考察工作水平和履职能力, 并以考促培、以考促学, 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工作能力的持续提升。认证工作以一定的时间段为周期, 取证和周期复审持续进行。所有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和后备任职人员, 必须通过岗位资格认证考核合格, 方可聘用上岗, 确保人岗适配, 最大效率地发挥人才作用。要更加注重认证结果的有效应用, 以此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对该项目工作的正确认识和参与态度, 促进自我提高完善的主动性, 推动专业人才队伍管理, 奠定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基础。

3 工作方法

3.1 做好总体设计, 确保方案合理有效

为了全面客观地对专业人员做出客观评价, 结合专业工作特点, 设计认证考核工作主体环节, 通常可包括以下五项工作节点, 一是要求认证对象个人提交专业工作技术报告、工作业绩、技术成果和荣誉奖项等相关专业工作材料, 并组织进行评审, 形成综合成绩之部分, 占比20%;二是组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有关规章制度、工作程序、规范标准等卷面考试;三是组织相应生产实际和管理能力水平卷面考试;四是针对专业工作特点, 组织相关实际应用操作考核, 以上三部分根据专业不同分设分值比例, 总占比50%;五是进行专业技术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答辩, 占比30%。

3.2 加强宣传引导, 提高人员思想认识

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是企业生产中坚力量, 担负着重要的生产经营和技术管理责任, 在员工队伍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技术权威性, 综合考核对优秀人才来说无疑为一次展示能力, 成长发展的良好机遇, 但对日常工作责任心一般, 业务水平不高的人员, 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恐惧”心态和怕“丢面子”思想。为此, 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 宣传开展岗位资格想基础。二是工作负责部门在统筹组织推进的同时, 要落实专业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 针对各专业特点, 细致筹划, 深入研究工作思路和操作方法, 做到方案准确合理可行。三是要引导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工作要求, 正确处理日常工作与认证考核的关系, 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认真准备, 积极参与, 为认证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创造条件。

3.3 突出能力业绩, 构建考核评价机制

首先明确认证要求。每一次专业认证前就考核的目的和原则、对象和时间、内容和方式、相关要求及结果应用等提前明确告知, 要做到认证考核人员全覆盖、现状全掌握。其次, 要认真研析论证每个专业考核大纲、胜任能力标准和提升标准体系, 力求知识点的全面、深度的适宜、与专业工作实际的紧密结合, 以此达到认证标准既是考核的标准, 更应成为专业人员特别是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提升和事业发展的方向指引。第三要细化考核方式。坚持重能力、重实绩, 坚持让干的好的人, 应该有好的结果指导思想, 针对每一专业特点, 选定权威专业专家, 研究专业模块合理划分, 确定所应掌握的与认证工作相匹配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要求与难度系数, 科学把握认证考核的内容和形式, 力求贴近专业实际, 符合专业特点, 在各个考核环节上, 突出相应考点, 做到各有侧重, 考核体系有机统一。第四要规范考核标准。按照对本企业本专业工作掌握情况、所取得的工作业绩与实际效果、获得的成果荣誉等级等, 制定量化评价标准, 供客观评审评分。第五要借助认证工作, 积极组织各类专业技术知识题库的汇集, 完善企业自编教材体系, 弥补培训考核基础的“短板”。

3.4 强化培训学习, 实现认证目标宗旨

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资格认证, 一方面可以达到规范劳动用工管理, 加强人事基础工作目的, 更重要的方面还是体现在充分利用认证这一手段, 强化组织培训和专业人员自主学习, 把认证真正作为促进能力提升的有效推力。为此, 认证综合考核前的有关培训学习统筹部署, 则显得尤为重要。在认真组织考核大纲和专业岗位胜任能力标准研定基础上, 围绕知识和能力体系, 以混合式培训方式, 组织专业系统培训、内部帮带、业务技术交流、个人自主必修课程和对照标准的补缺性学习等。培训的组织要充分调动发挥专业主管部门、高层次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作用, 通过组织内部考核管理, 落实培训责任, 提高培训质量, 实现真培训、真考核、真兑现的培训管理要求。

3.5 规范考核程序, 确保过程结果公正

通过对考核每一环节的严格把关, 确保考评程序和结果的客观公正、透明公开, 全面真实地反映专业人员岗位胜任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 真正“让干得好的人考得好”。一是在技术报告和工作业绩考评环节, 明确提出材料提供的内容方向及格式式样, 细致制定评分标准, 如针对技术报告中所从事专业工作面的阐述, 按照对专业工作情况全面掌握、较好地掌握、一般性了解和不了解等层级, 制定相应分值。采取专业评审组集中审阅, 分别打分, 加权计算、再行评议方式, 确定该环节评价最终结果。二是在卷面考试环节, 按照考试出卷规则, 临时通知出卷人员、选定企外出卷地点、集中封闭出卷、切断对外通讯、考前1小时完成印卷印封、纪委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监督等, 确保试卷不泄密。在试卷试题构成上, 尽量统一和完善题型组成, 符合成人考试特点, 以客观分析判断为主, 各类试卷均涵盖安全环保、企业文化、公文写作、计算机应用等知识。邀请企外行业专家参与试卷组卷、审阅, 确保试卷质量和考试的公平公正。严肃考试纪律, 严格考务管理, 对各类考场通常发生, 以及可能发生的新型异常情况, 作出预判和处理方案, 严格做好封名流水阅卷工作。积极做好考场及周边环境的布置, 及时开展宣传报道工作。三是结合专业实际特点和需要, 安排实际应用能力测试。四是技术答辩环节, 明确评价内容、标准、时间和问题数, 增加生产或技术复杂度评项, 做到人人过堂, 对分组答辩评价出的优秀和不合格两类人员, 评审组集中再行评议, 确保专业水平认定的客观公正。

3.6 强化结果运用, 突显正负双向激励

一要与现岗位任用、晋职晋级、薪酬待遇密切挂钩, 促进专业技术人才能干事, 干成事, 人才与事业同步发展的人才工作目标的实现;二是可从中发现人才, 实施重点培养, 促进科学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梯队的形成;三是鞭策止学, 淘汰“南郭先生”。其中, 对认证考核综合成绩合格者, 颁发内部应用的专业岗位资格证书, 统一编号, 入册管理;对未通过认证考核的人员, 尤其是领导干部, 责承所在单位实施告诫谈话, 组织开展专项强化培训, 落实一对一帮带, 安排三个月后不合格项补考工作, 对于仍不能通过考核者则调离原岗位, 低岗任用, 易岗易薪, 并与职称评审或其他岗位晋升任用等挂钩。同时, 通过对岗位资格认证考试结果的全面分析, 从中找出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薄弱环节或重要缺项, 对各专业主管职能部门提出进一步深入强化培训的要求, 作为培训需求, 做出培训方案, 修订和完善培训计划, 积极组织实施, 进一步提高培训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4 实施效果

4.1 通过认证考核, 可以极大地促进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学习, 勇于实践的热情, 增强工作积极性, 推进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改进和提升;同时, 为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年轻人才指引了专业技术发展方向, 促进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梯队的形成, 初步实现“培养一批、储备一批、激励一批”的人才工作格局。

4.2 通过认证考核, 可以全面分析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序列现状, 包括自然结构、能力水平结构等多维度结构状况, 基本掌握该支队伍在专业管理和技术水平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不足, 进一步明确今后人才培养工作的方向, 实现人才管理模式创新。

4.3 通过认证考核, 可以体现企业在专业人才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的管理基础, 如科学有效、系统全面的各类专业岗位知识与能力胜任模型建立、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系列化专业技术知识题库的完善、现代化一流生产企业专业管理思想理念和程序标准等, 可以充分检验企业在以往的培训工作中, 系统性、计划性、针对性实际成效。这些都是今后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需要高度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晓平, 张敏.基于胜任力的培训师培养课程体系探讨[J].继续教育, 2011 (07) .

[2]周萍, 单文博.职技高师继续教育“对接实习、对换培训”实习模式探索[J].继续教育, 2011 (06) .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研究 第2篇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研究

作者:毕秀玲 刘昂

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16期

一、引言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尚未出台较详细、完善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而设计框架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提供合理、实用、切实可行的参考标准,利用其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审计质量。要设计出便于所有内部审计人员查阅和学习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必须使框架中的职业胜任能力结构和人员层次结构与我国国情相符。对于前者,国内外内部审计协会和专家学者进行过诸多研究,并形成了较一致的看法,且在某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发挥了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水平的重要作用;对于人员层次结构上的研究,诸如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等发达国家也已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规定,并结合职业胜任能力结构发布了自己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相比之下,我国对于内部审计人员层次结构的研究相对匮乏,尚未形成较完整的结论。受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制约,我国除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外,专门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的企业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研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层次结构,对设计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人员层次结构具有一定代表性。笔者在分析、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某国有大型企业为例,通过对其内部审计部门机构设置情况、人员层次和各层级人员的职责差异与任职资格要求进行分析,提出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人员层次结构设计的见解。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成果 1999年,IIA发布了《内部审计职业胜任能力框架》(Competency Framework for Internal Audit,简称CFIA),这是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全球首个覆盖全面且分层次、成体系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根据所在层级和工作年限,又将内部审计人员划分为“首席审计师”、“经验丰富的审计师”和“新内部审计员工”三类,其中“首席审计师”又包括“首席审计执行官”和“审计主管”;“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包括“审计经理”和“高级审计管理者”;“新内部审计员工”包括“内部审计师”和“新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经验少于1年)”。由于员工所在层次不同,其工作重点和工作范围也不相同,则对于同一项职业胜任能力而言,不同层次的内部审计人员针对此项胜任能力被要求掌握的程度也有差异。如,与商业发展生命周期相关的知识对于首席审计执行官和审计主管来说非常重要,需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熟练掌握,而对于审计经理而言并非极其重要,只需能够理解并运用即可,对于刚刚加入内部审计部门的新员工则只需了解。比利时内部审计协会于2010 年发布了《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和任务》(Competency Framework & Tasks for internal auditors)手册。在人员的层次划分上,该框架将内部审计人员划分为新内部审计师、有经验的内部审计师和内部审计主管三个层次,与CFIA的六个层次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减少。这与其本国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有重要关系。澳大利亚内部审计协会于2010年发布了《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该框架按照四

个层次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区别要求,分别是新内部审计师、有经验的内部审计师、内部审计主管和首席审计执行官。人员层次的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组织的实际需要而进行适当改变。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外而言,国内关于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人员层次结构的研究文献很少,只有陈佳俊和贺颖奇(2009)在其设计的中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中,将内部审计人员层级简单分为内部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管理者,并分别给予了在职业胜任能力上的相应规定。我国关于内部审计人员层次结构的分析研究与国外相比十分欠缺,为了使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更方便实用,研究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层次结构十分必要。

三、理论基础

(一)合理合法的权力基础是组织得以维系的基本 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哲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其管理学著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中明确而系统地指出,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的权力为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地维系组织的连续和目标的达成,即:成员有固定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组织实行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关系是对事不对人;成员选用做到人尽其才;成员明确工作范围及权责;成员按职位支付薪金,有升迁制度。组织理论中的等级系统观点、必须规定明确的成员工作职责的观点,要求组织对从事同一职业的工作人员按照等级赋予相应的职责,且等级越高,权力越大,职责范围也越大,对工作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要求也就越高。根据这种观点,要设计某一职业的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必须按照等级层次,对处于不同等级的工作人员,在职业胜任能力的范围和掌握程度上进行有区别的规定,以保证工作人员所具备的职业胜任能力与其职责范围和工作重点相匹配。

(二)企业人员能力结构模型基础 法国“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对企业人员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进行了系统化分析。在其设计的企业人员能力结构模型中,规定第二层次为职责性差别能力结构,即对处于不同职位和地位的人员,从六个方面的能力分别进行规定,如表1所示。根据韦伯的组织理论和法约尔的职责性差别能力结构模型,要设计符合实际工作情况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必须根据相应不同层级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工作重点,在职业胜任能力范围和掌握程度上进行有区别的规定,形成纵向体系,以适应不同层次内部审计人员为顺利完成其使命而对职业胜任能力的需要。

四、国企内部审计部门职位结构分析:以我国东部地区某大型国有钢铁上市公司为例

(一)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设置 该集团公司审计机构成立于1985年,2000年以前称审计办公室,2000年改为审计处,同时,撤销工程预决算审查处,其工程决算审查职能及相关人员划归审计处。审计处管理工技岗位定员15人,其中科级职数4个。现在岗职工15人,其中中层领导干部3人,科级4人,一般职工8人,全部为管理工技人员。审计处内设机构三个:经济责任审计科、管理审计科和工程结算审计科。如图1所示。

(二)内部审计机构职责 该企业总审计处主要负责制订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管理规定,编制内部审计工作规划和计划,并组织贯彻实施;对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实施财务审计、固定资产审计;对所属二级单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合规审计、基建工程审计、物资采购审计、投资项目审计、风险审计、内部控制审计、专项审计等审计业务;根据需要选聘社会审计机构,并对其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评估等。各下属审计科则根据本单位的主要功能实施具体审计工作。经济责任审计科主要负责对集团公司及所属二级单位实施财务审计、固定资产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物资采购审计等审计业务,并根据需要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管理审计科主要负责制订相关审计工作制度、管理规定,编制内部审计工作规划和计划,对集团公司及所属二级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根据需要选聘社会审计机构,并对其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评估,管理审计项目台账、审计项目档案、审计软件,编制审计统计报表;工程结算审计科主要负责对集团公司及二级单位的基本建设工程和重大技术改造、大中修、技术开发、福利设施修缮、环境绿化等工程项目实施基建工程审计、合规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

(三)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责任 该集团审计处有一位处长和两位副处长;经济责任审计科有一位科长和一位科员;管理审计科有一位科长和两位科员;工程结算审计科有一位科长、一位副科长和一位科员。每位内部审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都不尽相同,该集团公司进行了逐一规定。

(1)审计处处长主持审计处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审计制度;主持修订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制定公司审计规划、审计工作计划;负责审计项目的立项及审计人员的安排;检查和考核审计工作质量;审定上报审计报告等文稿资料;落实内部审计监督方针;负责本处管理体系工作的组织领导,保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等任务。两位副处长,一位分管基建、技改、大中修等项目结算审计工作,编制项目结算审计计划、方案,组织实施审计;协助处长不断完善工程结算审计的管理制度和投资控制的措施;对分管的工程结算审计工作进行检查,对其准确性、合理性负责;协助处长完成全处审计工作计划、汇报、总结等文字材料的起草撰写工作和精神文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绩效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工作;贯彻落实内部审计监督方针和目标等。另一位副处长协助处长分管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算和风险管理审计工作,起草审计计划并组织实施;评价风险隐患,提出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建议措施;检查评价审计项目的完成情况;协助处长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及培训计划。

(2)经济责任审计科科长主持该科管理行政工作,执行审计计划,起草公司二级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方案并执行;执行公司或处领导安排的专项或综合的财务会计和经济业务审计指令;起草审计报告、完成审计报告的科审;负责审计工作计划文字材料的起草;保持本科室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等。经济责任审计科科员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执行审计计划,完成领导分配的对公司二级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参加并完成上级安排的专项或综合的财务会计和经济业务审计任务;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起草审计报告并完整归档;负责审计资料及数据的统计整理编报工作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等。

(3)管理审计科科长的岗位职责与经济责任审计科科长基本相同。管理审计科第一位科员负责劳资、人教、保险、计生、工会等工作;负责全处审计统计资料、公文的编辑整理上报,负责OA办公网络、文件档案管理;会议准备、办公设备用具的管理工作,其余职责与经济责任审计科科员相同。第二位科员负责内部审计制度修改、审计规划的起草、本处文字材料的起草,其他岗位职责与第一位科员相同。

(4)工程结算审计科科长执行审计计划,负责组织对公司和二级单位的基建、技改、大中修、绿化及福利设施修缮项目结算进行审计;执行公司或处领导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算审计、专项或综合的工程项目资金、经济效益审计指令,起草审计方案并组织实施审计;参加公司有关工程项目、大中修项目和其他项目承包合同的招投标工作;负责对本科审计的工程结算和审计结果的检查、复审、验收、考核;其他岗位职责与其他科科长相同。副科长主要协助科长完成其职责。工程结算审计科科员认真履行审计监督检查职责,执行审计计划,按时完成领导分配的公司和二级单位的基建、技改、大中修、绿化及福利设施修缮项目结算审查任务;按时完成上级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算审计、专项或综合的工程项目资金、经济效益审计任务;参加公司有关工程项目、大中修项目和其他项目承包合同的招投标工作,其他岗位职责与其他审计科科员相同。

(四)实例分析 根据该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职责规定和各层次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职责的规定情况可知:(1)从内部审计机构上看,审计处与各审计科之间的职责差异较大。审计处对所有类型的审计项目的计划、实施实行统一管理和考核,执行整个公司层面上的内部审计管理职责;下属各审计科则主要执行各种类型的审计任务,编写内部审计报告,执行二级单位层面上的内部审计实施工作。机构职责的侧重点不同,决定了对处于不同机构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要求的差异。因此,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应当首先从人员层级上区别处级和科级领导。(2)从不同层级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职责规定上看,各审计科科员的职责与科长、副科长的职责也有类似差异。审计科科长主要对科内负责的审计项目执行起草、管理等事务,副科长则协助科长进行其本职工作,科员则主要执行各种内部审计项目的实施及科室的基础性工作(如档案管理等)。因此,在框架设计中,应将普通内部审计科员与科级领导相区别,分别在职业胜任能力要求和培训方面进行规定。此外,案例中审计处处长和副处长在职责上同样有所区别,而副科长的主要职责虽然是协助科长,按照法约尔的职责性能力结构理论,对相同的职责,对不同层级的人员在相应的能力要求上依然要有所区别。由于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对各层级内部审计人员在各方面职业胜任能力上的掌握程度要求十分细致,足以体现对同一机构内不同层级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要求上的区别,因此,在设计框架时,可将处级和科级层次的内部审计人员进一步细分为处长和副处长、科长和副科长四个层级。最后,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发布的CFIA中的层级划分方法,在普通内部审计科员层次上,应将工作经验在一年以下的内部审计人员单独划分出来,在职业胜任能力上给予更多基础性要求以保证框架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五、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人员层次结构

设计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应当将内部审计人员分为处级领导、科级领导和普通内部审计科员三大等级。其中处级领导、科级领导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位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具体层次;普通内部审计科员以一年工作经验为界限,进一步划分为新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经验在一年以下)和内部审计师(工作经验在一年以上)两个层次。如图2所示。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按照人员层级进行区别规定,既方便各层次内部审计人员对框架的查阅和学习,而且可以框架为标准,方便评估各层次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水平,并有针对性地对欠缺之处提供后续教育,达到全面提升各层次内部审计人员各方面职业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佳俊、贺颖奇:《中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11期。

[2]屈耀辉、郑石桥、章之旺:《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研究现状及其分析》,《中国内部审计》2011年第8期。

内部技术创新能力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12-02

一、《章程》的价值取向

大学治理的核心是要建立和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载体和最高纲领。确定一所大学的基本治理构架,需要通过制订章程,科学划分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二级学院(系部)、行政与学术、党委与校长等之间的关系,不断完善大学“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办学”的现代大学制度。

(一)强化办学自主权

根据《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1号第五条规定:高等学校的举办者、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以章程明确界定与学校的关系,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与发展原则,落实举办者权利义务,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娄底职院《章程》明确:学院由娄底市人民政府主办,业务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学院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院长为学院的法定代表人。这一规定明确了高校的法律地位,即独立法人;明确了依法享有自主办学权,即在政策法律范围内享有人事聘用权、收入分配权、干部管理权、资产配置权、学术自治权等等。

(二)完善高职院校治理结构

1.以章程为依据推进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现代高职院校就是依法治校、规范治校、民主治校。那么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就必须以章程为依据,通过制度明确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分院(系部)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模式,确定教授、教师、学生代表应具有的参与管理与决策决定权。

2.以章程为依据,规范各部门和岗位工作程序。无论是行政权利对行政事务的管理,还是学术权利对学术事务的管理,都离不开正当的程序。如项目建设应履行:立项论证——院长办公会确定——经费预算——项目申报——财务审计——财政评审——进入采购等程序。

3.以章程为依据强化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处理好组织内各方利益主体的合理诉求,就必须明确师生的权利与义务,并让师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和对学校管理与建设的意见。这些内容章程中都做了具体规定。

(三)明确学院与社会的关系

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必须开放办学。怎样处理好学院与主办者——政府、行业、企业的关系,《章程》规定:学院面向社会成立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建立健全理事会成员之间相互协商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理事会在学院治理中密切联系社会、扩大民主决策、争取社会支持、完善社会监督的作用,搭建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平台;发挥校友的作用等。如:职教集团、娄底职院校友会等都还运行得不理想。

二、准确理解《章程》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领导体制是提升治理能力的核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章程》明确了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党委是学院的领导核心,院长是学院行政主要负责人,在党委的领导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组织实施党委有关决议,全面负责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如何处理好党委和行政的关系:首先,必须明晰“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各自的职责。归纳起来党委就是“把好方向,抓好大事,出好思路,管好干部、人才、建好党的组织”,院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必须贯彻执行党委的集体意志,在党委的领导下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全面负责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其次,必须明确党委、院长办公会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制度与规则的设计应充分发挥党政班子的集体智慧,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

(二)大学文化是提升治理能力的灵魂

一所大学之所以谓之大学,是因为它具备大学文化基因,能有效履行大学的使命。同样,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大学文化”是其高等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其有效履行高等教育使命的关键要素。我院秉持“学以致用、自强不息”的院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爱国敬业、尚德坚韧、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就是要坚守自由独立、崇尚理性、人文关怀、学术自由、学术自治、教授治学。在管理方式上,由“传统的学校管理”向“现代院校治理”转变;在管理理念上,由“以管理者为中心”向“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在管理制度上,由“经济人假设”向“自我实现人假设”转变;在组织结构上,由“一元科层制组织”向“二元学术组织”转变。

(三)制度体系建设是提升治理能力的关键

实现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的核心目标。大学内部治理的变革与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要着重突出大学作为治理主体的重要地位,构建科学决策、权力制衡、学术治校、民主参与、有效监督的大学治理结构,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建立基于治理过程控制,由内部评估和外部监督构成的内部治理自律机制。实现路径则在于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师资队伍、资源集聚、资源配置、管理服务等关键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实践探索。

1.制度设计:

(1)要求:一是合法性。即要有政策法律依据,以《章程》为依据。二是合理性。即从学院实际出发,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三是公平性。即要平衡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四是适宜性。即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反复适用并具有普遍约束力,不适宜时就要及时修改,完善和创新。五是协调性。即制度间要彼此衔接,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六是可行性。即方便操作,举例说明我院制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①权利部门化。②程序简单化。③内容不协调性。④职责交叉性。

(2)程序:调研——法律依据——拟稿——征求意见(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修改后提交院长办公会(或党委会)讨论决定——教代会(党代会)通过。

2.制度执行:

制度落实是关键,制度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有好的执行机制作支撑。我认为制度执行要注意三个“度”的把握: ①规范执行的尺度,即把握执行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②掌控执行的速度,即执行制度要讲时效。③强化执行的力度,即执行制度态度要坚决,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要逐步建立起科学民主的目标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

三、主动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常态

(一)强化治理理念

“学校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通过垂直的科层制组织结构和一定制度措施,依靠行政强制性手段将学校的事、人、财、物管好,使其符合管理者的意志,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管理一般以管理者为中心,管理主体单一,权利运行往往是人治的、单向度的,管理方式都是行政命令式的。而“学校治理”则是指学校的多元利益主体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依法依规整合、协调各种办学资源,探寻教育教学规律的过程。治理一般以教师为中心,治理主体多元化,权利运行系统化、法制化和多向互动,组织结构扁平化。

从学校治理的内涵来看,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职院校是学习和研究应用性学问的场所,是应用性学术性组织。可以说,“学术”是高职“高等性”的基础,也是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实践逻辑,现代院校治理必须遵循学术规律。由以管理者为中心向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由行政单向度管理,向多元民主协商转变,营造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由人治向法治转变,通过理性的制度约束和激励师生的行为,有效配置办学资源。

(二)提升治理能力

提升治理能力,关键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从治理体系的构成要素看,不仅包括物的要素、制度的要素,也包括人的要素,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要素更具有根本性。因此,实现高校治理现代化,就必须实现人的素养现代化。首先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只有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提高了,才能改变“牧民”思维、“官本位”意识、官僚主义作风,才能树立领导就是服务、公平正义、科学规范的理念。如制度落实就得领导带头。通过思想文化建设使广大师生员工形成与高职院校现代治理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总的来说,人的素养提升,一靠学习,二靠教育,三靠制度。

(三)树立四种意识

一是主体意识。就大学内部治理而言,治理的主体是各方利益主体,包括校领导、中层干部,也包括教师、教辅人员、行政工勤人员、学生。学校每一员都是治理者,只是岗位不同,职责各异。成功不是取决于起点,而是把握转折点。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主体意识,具有责任担当精神,树立乐于奉献思想,内化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大局观念。

二是大局意识。大局既是共同利益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所谓顾大局,既要看眼前利益,更要看长远利益;既要想个人利益,更要想集体利益;既要服从正确领导,更要勇于出谋划策;既要着眼个人发展,更要为他人发展提供帮助。我们要旗帜鲜明的反对“以我为中心”的利己观,显失公平的处世观,消极被动的无为观,不愿担责的懦夫观。

三是规矩意识。无规矩不成方圆。学院章程就是规范,制度就是规矩,我们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起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所以我们必须严格按政策法规办事,按规定程序办事,用《章程》指导我们的办学行为。

四是看齐意识。“看”有对照学习之意,而“齐”是为榜样标准。大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小到学院发展,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院党委行政的决策部署上来,同时包括向身边的优秀人物看齐。

科学高效的管理和服务是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治理能力的关键。高校要牢牢把握住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将“深化高校机关改革、提升管理服务效能”作为全面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结合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敢于打破利益格局,加快建立以“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精简高效”为内涵的高校机关职能运行体系,努力创建以“学习型、服务型、效率型、节约型、廉洁型”为目标的新型高校机关,真正回归大学本质,切实转变高校机关职能,不断提升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简介:

内部技术创新能力 第4篇

1.1 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技术并购内涵

技术贸易中的技术并购 (Technology-motivated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是一种使企业能够跟随最先进技术发展趋势的有效途径, 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战略 (John Hagedoorn, 2002) [1]。技术并购被视为一种有计划、有选择的引进那些企业未拥有或未掌握的有用技术 (Sang-Gon Kim和Kong-Kyun Ro, 1995;Vadake Narayanan, 1998;Rosemarie Ham Ziedonis, 2004;Sourafel Girma, 2005;Kozo Kiyota和Tetsuji Okazaki, 2005) [2,3,4,5,6], 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 (Lambe C.Jay和Robert E.Spekman, 1997) [7]在企业的技术获取中, 技术并购作为技术获取手段仅次于内部R&D, 是最重要的外部创新方式之一 (Julian Lowe和Peter Taylor, 1998) [8]。

技术并购本身的目的在于获取对方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资产, 目前, 众多高科技公司通过技术并购获得新的创新资源, 而非高科技公司通过技术并购则可以进入新技术行业。对于相关概念界定, 刘合理和唐元虎 (2002) [9]重点提出了技术并购内涵所引出的效应, 包括技术扩散效应、技术协同效应、技术超越效应、技术“归化”效应、整合效应以及套利效应等。侯汉坡 (2009) [10]在明确技术并购定义和重要作用的基础上, 关注技术并购和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将基于技术并购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定义为一个根据企业自身需求的判断, 通过技术并购和整合推动持续技术创新, 当创新成果投入市场获利后, 会刺激企业继续寻求新的产品或服务市场, 从而产生新的技术需求, 并再次进入技术并购的循环过程, 并且提出了基于技术并购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概念模型。

1.2 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技术并购知识维度

1.2.1 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技术并购知识内容

企业基于技术的并购内容主要包管理知识、括技术知识和经验知识等, 它是多方面的。技术知识包括理论层面与应用层面的显性知识。经验知识与管理知识则多是从实践中产生的隐性知识。

技术并购能够加强显性知识的摄取和转化, 同时需要重视隐性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经验知识与管理知识等隐性知识往往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隐性知识的吸收直接决定了技术学习的成效。技术并购的核心任务之一便是积累隐性技术知识, 充分消化现有技术。只有当企业的知识和信息不断流转, 才可能完成知识的积累和创造。

1.2.2 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技术并购中知识资本互动的层次

企业技术并购后知识资本互动包括三个层次:个人之间的互动、研发团队之间的互动以及并购方企业与目标企业在战略层面的资本互动 (如图1所示) 。并购后个人之间的学习属于操作层面的知识资本互动, 主要包括员工通过实践来积累知识、技巧及经验。并购后研发团队、项目组之间的互动属于应用层面, 它使并购双方企业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开展合作研发工作。并购双方企业层面的知识资本互动属于战略层次, 其核心在于并购后专利与技术的共享和交流以及制定企业并购后技术学习的各项规划。

不同层面的知识资本互动是相辅相成的。为了给并购后的企业创造适宜的内部学习环境, 应该加强各方面的交流和互动, 只有更好地推动企业在技术并购后知识资本各层次的互动, 才能提升企业技术学习的效率。

2 技术并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内部动力机制及其创新效应

在剖析技术并购内涵及其基于知识资本互动各维度的基础上, 论文提出基于知识资本的企业技术并购的内部动力机制, 其中包括知识资本的外部累进与更新、知识资本内部协同以及知识型人力资源与组织的动态构建,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技术并购内部动力机制的三类模式, 具体包括技术增强型、技术互补型与技术多元型技术并购。由此, 进一步分析阐述了技术并购的聚合、学习及外部效应内部化等方面的创新效应。

2.1 基于知识资本的技术并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内部动力机制

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需要与外部环境进行资源、信息和知识资本的交流, 但企业自身拥有的技术等知识资本往往难以支持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由此, 需要通过并购获得目标企业的资源, 尤其是目标企业拥有的知识资本, 是企业既快捷又有针对性地获取技术等知识资本的捷径。

由此可知, 企业技术并购的动力机制以获取目标企业的知识资本为核心, 包含实现知识资本的外部积累与更新、知识资本内部协同与知识人力资源与组织的构建三方面。在基于知识资本的技术并购内部动力机制中, 在知识资本累进与更新基础上的知识资本协同是并购成功的关键, 通过协同机制实现双方知识资本的优化、知识资本结构的调整, 提高知识资本的质量。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企业技术并购的最终目的, 并最终实现价值创造 (如图2所示) 。

知识型人力资源与组织的构建为知识及技术的累进与更新和知识资本协同提供组织保障。知识型企业并购的三个主要动力机制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在实现并购目标上是互为支持的。

2.1.1 知识资本的累进与更新

技术并购为企业知识资本和技术的积累与更新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安排和制度安排。通过新设合并、吸收合并, 资产收购以及股权收购等收购方式, 并购方企业可以拥有并控制目标方企业技术资源。通过这一组织安排, 可以把两个具有不同知识资本积累程度的企业结合在一起, 通过知识资本的更新、共享与协同, 实现更多的知识创新。通过技术并购达到知识资本和技术积累与更新的动机, 还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发挥预见性的作用, 预测外部环境变化的趋势, 提前通过并购做好知识资本的储备和开发工作, 创造性地引导和满足顾客的需求, 从而较之竞争对手确立市场竞争优势。

2.1.2 知识资本内部协同

技术并购的融合过程, 会产生知识资本转移、共享以及互补等多种非线性作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并购双方之间的差异会通过融合协同逐渐转变为合力与动力, 推动双方协调一致地发展, 创造出新的知识资本。技术并购双方知识资本的协同, 作为技术并购动机中的重要过程, 其关键是双方知识资本的相互作用, 打破原有的企业界限, 采取多种方式对知识资本系统进行整合, 通过对不同来源、层次、结构以及内容的知识资本进行综合和集成, 使单一的知识资本通过整合提升形成完整的知识资本体系。

2.1.3 知识型人力资源与组织的动态构建

技术并购过程中对并购后知识的转移, 最容易流失的资源是知识员工。采用团队式的组织模式, 可以通过其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够适应未来组织多变的要求。技术并购企业在整合过程中寻求与目标方企业构建知识团队, 围绕着共同的目标, 打破组织原有界限, 将知识员工具有的知识进行整合, 充分发挥知识的互补作用, 以此实现技术并购后知识资本的快速积累和知识创新。

技术并购方企业通过并购寻求获取目标企业的知识型人力资源与组织, 通过重新构建, 保持原组织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可以做到保留团队的知识创新能力, 为并购后的企业继续创造价值。因此, 获取目标企业的知识团队并通过整合进行充分协同是并购方企业进行技术并购的动机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 并购方企业所构建的知识团队是一个动态的组织, 原因是其在技术整合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是多变的, 知识更新速度也是快速变化的, 因此, 知识团队也必须及时调整, 以适应变化。知识团队的动态调整,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有的知识团队中的人力资源进行调整, 优化知识结构, 增加知识存量;另一方面是根据发展需要,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重新构建新的知识团队, 以实现知识的持续创新。对此, 并购企业的知识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开放系统的优势, 从外部及时获取信息进行自身调整, 以提供合适的知识产品来应对外部变化。所以, 并购方企业通过并购获取目标企业的优秀知识员工, 为构建动态知识团队提供组织安排, 为动态调整提供人员。

2.2 基于技术并购内部动力机制的并购模式

2.2.1 技术并购模式的研究进展

技术并购的模式研究多集中于对影响企业技术并购模式选择的因素以及技术并购的整合模式方面。

Neslihan Alp、Birol Alp和Yildirim Omurtag (1997) [11]对技术获取的识别、选择、获取与应用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模型构建。Shiu-Wan Hung和Ruei-Hung Tanga (2008) [12]表明, 在所有涉及的影响因素中,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技术并购选择模式的最重要因素。Prasad Padmanabhan和Kang Rae Cho (1996) [13]通过比较内部R&D, R&D联盟以及外部技术并购三者各自的影响因素来研究技术并购的选择模式。

2.2.2 基于技术并购动力机制的模式分析

论文以所获取目标方企业的技术与并购方企业核心技术的关系将技术并购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技术增强型、技术互补型与技术突破型技术并购。具体的划分标准为:

增强型技术并购为当并购方企业所获取的目标技术属于其核心技术的范围, 是对企业现有核心技术的深化, 使其更具有行业技术的领先性。

互补型技术并购为当并购方企业获取的目标技术属于其产业的范围内, 但却在其自身的核心技术范围之外, 属于对其现有技术的补充。

多元型技术并购为当并购方企业获取的目标技术既不属于其产业范围, 同时也不属于其核心技术范围, 企业实施技术并购完全是从一个较高的起点涉足新的技术领域, 实现其在业务战略上的突破。

图3所示为企业基于技术并购动力机制的三类不同并购模式。

以下是对此三类技术并购的详细阐述:①技术增强型技术并购

以下是对此三类技术并购的详细阐述:

①技术增强型技术并购

企业通过技术并购来获得自身主导产业深入发展所需要的核心技术就是增强型技术并购模式。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 很多企业通过运用这些高新技术在资金实力、资产规模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最核心完备的技术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拥有的, 这客观上阻碍了很多企业的长远发展, 这些企业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 必须获得自身主导产业所需的核心技术, 最关键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技术并购。通过这种方式并购成功的案例有很多, 其中最典型的是在2001年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 (HYDIS) 所持的STN-LCD及OLED业务。我们都知道在显示器行业, 液晶和等离子技术是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 但是我国对此的研究并不多, 不具备这项技术。通过技术并购, 京东方成功的拥有了这项技术, 完成了自身的技术突破, 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②技术互补型技术并购

企业通过技术并购获得自身主导产业的一些非核心、补充完善性技术就是互补型技术并购。通常一个产业的核心技术不止一种, 一个企业如果拥有其中的一项核心技术, 要想得到更大的技术优势, 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获取另外一种核心技术, 这就需要进行技术并购。这种并购方式一般出现在技术互补型企业之间, 比如华为在2002年初对光通信厂商Opti Might进行收购, 弥补自身在光传输领域的不足;随后又对网络处理器厂商Cognigine进行收购, 弥补自身在交换机和路由器核心处理器方面的不足。通过这样一系列技术并购, 华为弥补了自身以前的一些不足, 加强了自身的技术优势, 其市场竞争力一定会得到大大的加强。

③技术多元型技术并购

突破型技术并购是企业快速进入新产业领域并获取该领域核心技术的重要手段, 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并购获得自己非主导产业所需要的核心技术。由于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 现代很多的企业都在想方设法的寻找发展机会,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瞄准在自身的非主导产业。企业通过技术并购可以以很高的起点进入该产业的竞争领域, 因为企业已经得到了该领域的核心技术, 同时也大大的节省了研发部门的时间和精力。

2.3 技术并购内部动力机制的创新效应

2.3.1 技术并购的聚合效应

企业通过技术并购方式可有效地突破技术创新阀值、实现技术创新中的规模经济、减少技术创新中的投资风险是技术并购的聚合效应的主要表现。

要想有效地突破技术创新阀值, 利用技术并购提升创新规模的方式可以实现。技术创新遵循阀值效应, 阀值理论表明, 创新成果产生的前提是企业R&D人员和投入超过某一阀值。利用技术并购, 并购双方企业的研发力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这样的形势下, 企业双方的发展空间一定会得到增大, 创新资源也会得到更有效的配置。技术并购企业双方有着不同的技术积累, 利用技术互补原则, 更容易产生新的技术创新成果。再加上实行技术并购的企业, 其研究开发规模也会增大, 技术创新效率也会因此而提高。

2.3.2 技术并购的学习效应

技术并购的学习效应主要表现在:降低技术学习成本以及组织学习以实现组织学习的速度效应。

①降低技术学习成本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 必须拥有自己的资源和技术, 而要想拥有自己的资源和技术, 只能通过学习的方式, 如果只是依靠自己投入资源来得到知识的话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通过技术并购就可以降低技术学习成本, 它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最佳形式, 通过技术并购企业能够迅速的取得竞争优势, 快速的跨入行业领先地位。

②技术并购可以实现技术创新中的组织学习

在企业技术并购中, 并购方企业可以实现技术创新中的组织学习, 以此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因为一些隐性技术只有通过广泛的共同磋商和实践才能有效转化为知识累积。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的技术转让是不够的, 而要靠独立进行开发既慢又难。

技术并购双方企业通过加强两方的沟通和交流, 可以形成一种适当的开发体系, 会更加容易的获得技术和技术诀窍。

③技术并购可以实现学习的速度效应

技术并购中学习的速度非常重要。伙伴之间相对地位的变化在技术并购中表现得最明显, 因为不同伙伴学习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技术并购在促使并购双方企业间的组织学习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技术并购可以提供转移多样化和互补性知识所需的灵活性和更多的协调。但是并购方知识管理能力必须能够应对知识创造所需条件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不仅与多样化的知识及其关系有关, 而且与知识创造、知识转移和融合的过程所需的协调有关。技术或知识的跨国界转让并不只是纯粹的复制, 因为知识创造是内部产生的知识与所吸收知识的结合。

2.3.3 技术并购促使创新外部效应内部化

企业技术并购的创新外部效应内部化体现在使技术创新的外部资源经过共享以及整合得到升华。创新的“外部性”也叫做创新的“溢出效应”。换句话说,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本或收益也有可能是自动地“外溢”到其他生产厂商或消费者手中, 而不仅仅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反映出来, 这就是技术创新外部效应的集中体现。

企业之间通过技术并购, 进行协同研究开发, 减少了承担的技术创新费用, 最后取得技术创新成果, 可有效地解决技术创新中外部性的问题, 使“外部效应”内部化。

技术并购的创新外部效应内部化主要表现为:第一, 大大提高了合作创新的工作效率;第二, 它消除了不同企业在合作研究开发中相互不信任而出现的机会成本;第三, 它消除了合同交易必然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技术相互依赖而互相导致的高交易费用;第四, 技术并购还使企业对研究开发成果的外部效果的可占有性得到很大提高, 使涉及许多部门的创新收益内部化。

3 结论

论文主要分析了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 通过对技术并购内涵的阐述, 剖析技术并购的内容以及企业技术并购中知识资本互动的层次等维度。

其次, 基于知识资本理论就技术并购的内部动力机制从知识资本的外部累进与更新、知识资本内部协同以及知识型人力资源与组织的动态构建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 提出在知识资本的外部累进与更新方面, 技术并购为知识资本外部积累提供有效的组织安排和制度安排;在知识资本内部协同方面, 技术并购的协同通过转移、学习、共享以及互补等方式共同实现;在知识型人力资源与组织的动态构建方面, 技术并购能够使并购方企业获取目标企业的知识型人力资源与组织, 并进行动态重构。由此, 提出基于技术并购动机的技术增强型、互补型以及多元型技术并购模式。

内部技术创新能力 第5篇

关键词:能源工业;煤、电、油、气;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引言

目前引起能源供应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个三方面:一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的模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投资规模较大,产品产量增加较快,对能源的需求过大;二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还很低,制约了能源的利用率的提高;三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能源价格机制没有形成。这三个原因中的核心问题仍是中国的能源管理体制不完善,没能解决好能源工业内部的市场失灵。能源工业内部(煤、电、油、气)价格的扭曲不能客观反映资源的稀缺性,进一步传导了能源工业内部(煤、电、油、气)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合理。一方面是煤炭企业获得暴利,另一方面是发电、炼油企业大面积亏损。由于中国是以煤炭和石油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二者占能源总消耗的90%左右,天然气和其它能源消耗仅占10%左右。随着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二次能源消费中火电消费不断上升几乎占煤炭消耗的60%,石油、天然气、电力消费结构的升级带动能源加工转换的力度不断加大,使产业联系日益密切。因此,要想理顺中国能源工业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必须深入考察中国能源工业产业联系。

怎样才能解决中国的能源供给约束问题呢?可持续发展观认为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基础之上,它追求的目标是,既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得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衡量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指标。这一理论的运用也不断渗透到各个行业,因此,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通过对中国能源工业内部(煤、电、油、气)的现状进行分析和产业关联评判,选择考察经济效率情况的指标,如劳动力生产率、单位产值能耗等,选择考察产业关联情况的指标,如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价格波动率等,选择考察产业科技、环保情况的指标,科技投入强度、废物处理率等,建立一个能源工业内部(煤、电、油、气)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对中国能源工业内部(煤、电、油、气)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形成一个“分析诊断——制度与政策调整——实施评价——再分析诊断——制度与政策再调整”的政策支持循环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能源供应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框架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评价能源工业内部(煤、电、油、气)可持续发展准确可靠的基础和保证,也是正确引导能源工业内部(煤、电、油、气)可持续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因此,能源工业内部(煤、电、油、气)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不能是任意一组指标的简单碓砌,必须遵循系统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二)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的具体内容

能源工业内部(煤、电、油、气)的快速增长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在指标体系中要体现总体经济发展的情况。能源的稳定、安全供给能力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故此评价指标体系中必须包含能源稳定、安全、清洁状况的相关指标。当前科技创新能力低是制约中国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所以把科技创新能力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是必要的。综合以上因素,能源工业内部(煤、电、油、气)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第一,经济发展状态。能源工业内部(煤、电、油、气)的可持续发展总体状态既要反映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反映经济发展潜在竞争能力,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本文选择了下面六个评价指标:x1总资产贡献率、x2成本费用利润率、x3全员劳动力生产率、x4单位产值能耗指数、x5产业集中度、x6行业人均收入来进行描述评价。(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金总额×100%,成本费用利润=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劳动力生产率=产业增加值/平均就业人数×100%,单值能源消耗指数=能源消耗总量/产业总产值×100%,产业集中度=产业中产量排在前3位企业的产量之和/产业总产量,工资总额/平均就业人数×100%。)

第二,稳定、安全状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是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正常需求的能源供应保障的稳定程度。能源使用的安全性是指能源消费及使用不应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任何威胁。因此我们选择了下面六个指标:x7储采比、x8对外依存度、x9消费强度、x10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x11储备度、x12价格波动率进行评价。(储采比=年底剩余可采储量/当年产量,对外依存度=年净进口量/本国年消费量,消费强度=一国的年消耗总量/该国当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该能源的年消耗总量/一国能源的年消耗总量,战略储备度=战略储备总量/国内每天消费量,价格波动率=(某一期间某能源的最高价-同期同种能源的最低价)/同期同种能源的平均价)

第三,清洁状态。主要目的是评价废物排放与处置情况,具体由废物排放强度、废物治理和废物最终处置状况构成。因此本文选择了下面六个指标:x13废水排放达标率、x14单值废水排放量、x15废气处理率、x16单值废气排放量、x17固体废物处理率、x18单值固体废物排放量进行评价。(废水排放达标率=废水排放达标量/废水排放总量×100%,单值废水排放量=废水排放总量/工业总产值×100%,工业废气去除率=(工业烟尘去除量+工业粉尘去除量+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工业烟尘去除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粉尘去除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100%,单值废气排放量=废气排放总量/工业总产值×100%,固体废物处理率=固体废物处置量/固体废物产生量×100%,单值固体废物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行业总产值×100%。

第四,科技创新状态。技创新是促进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就是缺乏先进的技术来支撑。本文选择了下面六个指标:x19R&D投入强度、x20科技投入强度、x21新产品产值比重、x22微电子设备所占比重、x23人均专利申请数、x24人均发明专利拥有数进行评价。(R&D投入强度=R&D支出/产品销售收入×100%,科技投入强度=科技活动经费/产品销售收入×100%,新产品产值比重=新产品产值/行业总产值×100%,微电子设备所占比重=微电子设备原值÷生产用设备原值,人均专利申请数=专利申请数/行业平均就业人数,人均发明专利拥有数=发明专利拥有数/行业平均就业人数。)附注:1万千瓦小时=1.23吨标准煤,1吨标准煤=700万千卡,1吨煤炭=0.714吨标准煤,1吨石油=1.43吨标准煤,1千立方米天然气=1.33吨标准煤。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收集

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7)、《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07)。

(二)运用stata10进行主成分分析可得表1、表2

由表2可知,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100%,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处理结果的置信度达到100%。充分说明可作主成分分析。

从特征根来看:第一特征根最大,占总变异的1/2以上,前三个特征根占总变异的100%,故取前三个主成分进行分析;其它特征根几乎为0,说明变量间可能存在共线性。从特征向量来看:第一特征向量上,指标x1、x2、x3、x5、x6以及x11、x12、x13、x17、x23、x24的得分比较高;说明第一特征向量反映的是以经济为主兼顾综合的指标,第二特征向量上,指标x9、x10、x12、x17、x18和x20、x21的得分比较高;说明第二特征向量反映的是以稳定、安全为主兼顾清洁、科技的指标,第三特征向量上,指标x5、x6、x7、x13、x14、x16和x22的得分比较高;说明第三特征向量反映的是以清洁为主兼顾经济、科技的指标。

(三)计算因子得分可得表3

根据三个主成分因子的得分情况,可以大致判断出中国能源工业内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ASD。从表3可以看出,在能源工业内部可持续能力因子得分最高的是油,其次煤、电、气。油在第一主成分上得分是最高,由于第一主成分占总权重的54.6%,所以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煤在第二主成分上得分是最高,第二主成分占总权重的34.7%,它反映的是以稳定、安全为主的指标,综合得分排第二。电在第三主成分上得分是最高,由于第三主成分占总权重的10.7%,它反映的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指标,综合得分排第三。气的综合得分最低。

四、主要结论

第一,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子得分最高,说明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子得分虽然排在第二位,受限于中国油的储量有限的,国际市场又没占主导地位,所以目前煤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仍首位。

第二,(火电、水电、核电)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子得分排第三,说明当前火电不环保,水电不经济、核电发展慢。气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子得分排第四,说明中国的天燃气开发利用率较低。

第三,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子得分是煤、电、气的4倍,说明油同它们之间的替代性差,煤、电、气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煤、电、气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子得分都是负值,且得分相当。说明这三个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且替代性较强。

参考文献:

1、Cho,W.G.,NamK,PagánJA.Econo-

micgrowthandinterfactorinterfuelsubstituti-

oninKorea[J].EnergyEconomics.2004 (26).

2、Jones,C.T.,Apooleddynamicanalysisofinterfuelsubstitutioninindustrialenergy-

demandbytheG-7Countries[J].AppliedEconomics,2004(7).

3、夏梅兴,忆文.上海市经济发展与能源弹性系数变动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6(1).

4、刘山.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与能源安全[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2(5).

5、戴彦德.核能应成为能源发展主流[J].绿叶,2005(8).

6、严陆光.发展大规模非水能可再生能源积极构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J].中国软科学,2008(2).

*基金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2008)国家发改委(国家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项目,006)。

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第6篇

一般来说, 内部控制是由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其全体员工实施的, 为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约束、规范企业管理行为的准则, 是减少风险的重大措施。实施内部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及不法行为, 有利于保证资产安全、完整, 经营成果与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保护投资者利益。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起步较晚。内部控制制度的形成主要由政府、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行业监管机构等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指引所推动。我国风险管理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996年12月, 财政部颁发《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

1999年8月, 保监会颁布《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指导原则》;

2001年6月, 财政部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试行)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 (试行) 》;

2001年1月, 证监会颁布《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2002年9月,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2002年12月, 财政部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贷款 (试行)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 (试行) 》;

2006年12月,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颁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2008年6月,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下面, 笔者将结合最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介绍所在公司是如何通过构建和实施内部控制体系, 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实现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

内部控制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及监督5个方面构成。

(一) 控制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 塑造企业文化和正确的价值观, 并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工作能力, 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控制环境的因素具体包括:正直守德的价值取向、对员工胜任能力的关注、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公司组织结构、职权和职责的分配、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

(二)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就是分析和识别威胁所定目标实现的风险。经济、法律及管理的环境等内外部因素不断变化, 企业主动发现和处理由于情况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是很有必要的。

(三)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 是管理层识别和评估风险后, 为控制这些风险所实行的针对性措施。控制活动包括授权审批、核对、关键绩效指标、资产安全控制及职责分离等各种类型, 又可以分为人工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两大类。

(四) 信息与沟通:内部控制的全过程都需要高质量的信息以及顺畅的沟通。高质量信息具有内容相关、正确、提供及时以及便于获取等特征。企业不仅应致力于提升内部沟通的有效性, 还应关注与企业外部的沟通问题。

(五) 监督:是由适当的人员, 在适当及时的前提下, 评价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的过程。这一活动由持续监督和个别评价所组成, 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能持续有效的运作。

二、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以中国金山联合贸易有限公司为例

(一) 编制《内部控制手册》

1. 编制《内部控制手册》的格式与要求

建立内部控制体系须编制《内部控制手册》, 把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及监督5个方面需实现的目标完整地体现在《内部控制手册》中。

《内部控制手册》包括总则、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矩阵、权限指引、检查与评价考核办法、附则6个部分。

(1) 总则。总则是对内控制度的概述。

(2) 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是手册的主要内容, 它包括了企业的各项重要业务, 基本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相关业务的重要环节。在编制《内部控制手册》时, 我们按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分为18个业务流程, 具体是进口、出口、国内贸易、人工成本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管理、货币资金管理、筹资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承兑汇票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安全环保、税务管理、编制财务报表、利率汇率风险管理和合同管理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的格式分为4个部分:

A.业务目标

业务目标包括经营目标、财务目标和合规目标。经营目标是指与企业有效使用资源相关的目标。财务目标是指与企业编制可信赖的财务报告有关的目标。合规目标是指与企业遵循法律法规相关的目标。

B.业务风险

业务风险包括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合规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可能会导致经济效益流失或资源丧失的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可能会造成财务信息错报的风险。合规风险是指可能会导致监管部门处罚的风险。

C.业务流程步骤与控制点

业务流程将企业的经营与财务活动分解成各个业务流程步骤。每一个业务流程步骤由一个或多个控制点构成。控制点内容包括该业务涉及的部门及其岗位职责、本步骤工作过程描述、上一步骤和本步骤控制结果等。

D.相关制度目录

相关制度目录是指涉及具体流程的企业外部法规、上级和企业重要的内部管理制度。

(3) 内部控制矩阵。内部控制矩阵包括财务报告计划矩阵和业务控制矩阵。计划矩阵旨在将会计报表项目和事项与业务流程建立联系, 以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合理保证对外披露的会计报表真实可靠。业务控制矩阵针对每一控制点, 明确其业务目标、业务风险、控制点、适用单位、不相容岗位、控制点分值、相关资料、相关制度索引、会计报表认定、会计报表项目。

(4) 权限指引。权限指引针对各业务流程中关键环节, 明确公司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总经理班子、副总经理和部门负责人的管理、决策权限。

(5) 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公司每年统一组织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综合检查。依据《内部控制手册》和《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 对各部门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

企业设置内部控制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提出考核意见。

(6) 附则。附则包括业务流程适用部门、《内部控制手册》配套规章制度目录、员工守则等。

2. 编制《内部控制手册》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合规性原则

合规性是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 全面性与系统性原则

《内部控制手册》涉及公司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其内部监督和控制贯穿于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全体员工。公司的每一个员工既是内部控制的主体, 又是内部控制的客体;既要对其负责的作业实施控制, 又要受到其他人员或制度的监督与制约。

《内部控制手册》使公司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形成既相互制约又具有纵横交错关系的统一整体, 确保各部门和各岗位均能按特定的目标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 最终实现公司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

(3) 内部牵制及不相容原则

内部牵制是指在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以及各岗位之间所建立的互相验证、互相制约的关系, 属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征是将有关责任进行分配, 使单独的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对任何一项或多项经济业务活动没有完全的处理权, 必须经过不相容的其他部门或人员的验证、核对和制约。

(4) 权责明确、奖惩结合原则

根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能与性质, 明确各部门及人员应承担的责任范围, 赋予相应的权限, 制定操作规程和处理程序、手续, 确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等, 使权有所属、责有所归、利有所享, 避免发生越权或互相推诿的现象。

(5) 成本效益原则

在内部控制活动中贯彻成本效益原则, 就是要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或管理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要实行有选择的控制, 要努力降低控制成本, 尽量精简机构和人员, 改进控制方法和手段, 提高效率。

(6) 可操作性原则

《内部控制手册》必须符合公司实际, 无论是业务流程控制点的设置, 还是授权项目权限的确定, 都要考虑实际管理工作中是否可行, 保证其可操作性。

(7) 包容性原则

《内部控制手册》是公司依据现行各项管理制度的规定, 为控制风险而编制的一系列业务流程控制体系, 内容涵盖经营、财务、监督、检查等方方面面。《内部控制手册》要尽量避免与其他制度相矛盾。确实脱离实际的其他各项管理制度, 应及时修改、完善, 并以《内部控制手册》规定为准。

(8) 信息反馈原则

确定与控制工作有关的人员在信息传递中的任务与责任, 规定信息的传递程序、收集方法和时间要求等事项, 建立严密的记录和报告等信息反馈系统。

3. 编制《内部控制手册》的体会

我司是2005年起实施内部控制体系的。刚开始是使用母公司的《内部控制手册》。由于母公司是生产型企业, 许多重要业务流程和关键控制点与我司差别较大, 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内部自查时业务流程穿行测试难以穿透, 造成未执行控制点的比重较大, 引起了对内部控制实质有效性的质疑。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 认识到要有效地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必须制定一套符合本公司经营管理现状的《内部控制手册》。在征得母公司同意后, 编制了本公司的《内部控制手册》, 报董事会批准后于2006年施行, 此后每年修订一次。

编制、修订《内部控制手册》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梳理经营管理重要的业务流程;

(2) 整理现有的规章制度与实际操作的差异情况, 确定需增订和修改的规章制度;

(3) 借鉴编制《质量管理手册》思路与做法, 将业务流程和控制点的设置与《质量管理手册》中的三级文件“作业指导书”的规定相结合;

(4) 部门和员工的参与度要高, 要充分听取执行控制和被执行部门的意见。

(二) 修订规章制度

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手册》都是企业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也是内部控制体系的组成部分。企业的绝大多数规章制度与风险防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我司在2006年编制《内部控制手册》时, 同步进行全面修订规章制度工作, 以避免规章制度与《内部控制手册》相互矛盾。以后每年在修订《内部控制手册》时, 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整理, 对不适应的及时加以修订。

三、内部控制的实施

(一) 每项经营管理活动须按《内部控制手册》和规章制度规定执行

内部控制的实施始终伴随着公司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活动, 这需要公司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严格遵守企业的《内部控制手册》和规章制度, 业务流程的控制点须留存资料或留下操作痕迹, 使之具有可追溯性。

(二) 每季度开展自查, 每半年接受母公司检查

每季度开展自查和每半年接受母公司检查方法基本相同, 其主要内容有:

1. 对每一个业务流程进行穿行测试。

对每一个业务流程进行穿行测试是检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对业务流程进行穿行测试前要编制“各业务流程检查底稿”, 该底稿共有10栏目, 前8栏内容与“各业务内部控制矩阵”前8栏内容一致, 即分别为“业务目标”、“业务风险”、“控制点”、“适用单位”、“不相容岗位”、“控制点分值”、“控制点相关资料”和“相关制度索引”, 第9、10、11栏目要另外添加, 其名称分别为“得分值”、“已执行记录”和“未执行原因”。

检查按“各业务流程检查底稿”的序号逐一对应控制点的要求进行, 能执行控制点要求的即获得对应的分值, 并在“已执行记录”栏中写上合同号、凭证号等验证资料名称;未能执行的或部分未能执行的不能得分, 分值为“0”, 并在“未执行原因”栏中写上未执行原因, 复印留存未执行控制点的验证资料。

2.

分析留存未执行控制点的验证资料, 写出未执行控制点的情况报告。

3. 提出整改意见。

(三) 对每次检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和跟踪

查出的问题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严格执行控制点要求;另一种情况是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 原有的控制点要求已不适应。对于前一种情况, 必须整改,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跟踪整改完成情况。对于后一种情况, 要在分析认定的基础上, 确定对《内部控制制度》和规章制度的修改。

(四) 开展内部培训和竞赛

实施内部控制体系, 除了以上必须做的工作外, 对员工开展教育培训也很重要。一项制度的推出, 要顺利执行, 必须对员工开展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可根据预期的效果开展全员培训、小范围培训和把教育内容挂企业内部网上由员工进行自学, 也可开展知识竞赛等, 不拘形式, 以达到目的为准。

四、实施内部控制,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内部控制实施4年后, 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得到了增强, 经营业绩管理水平获得了提升。

(一) 风险防范意识得到增强

1. 业务经营之前扩展与深化对供方、客户的评价

传统的供方一般只涉及货物供应方, 而现在的供方概念已扩展为货物供应方、物流企业、银行等, 而物流企业又可扩展为运输、仓储、货代报关、快递公司等, 这些供方的合格与否对企业的风险防范至关重要。因此, 需要对所有供方进行评价, 同样对客户也要进行评价。评价内容除了对企业的背景资料、资质、证照、报表等进行审核外, 还需对其日常的交往情况进行跟踪, 以动态考核方式来判断该企业的状况, 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2. 科学地开展业务合同签约前的评审

业务合同签约前的评审是保证合同顺利执行的重要环节, 它以《合同评审表》的形式来体现, 其反映的信息除了所签的合同内容外, 还反映了该笔业务预期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资金使用等情况。《合同评审表》的评审程序是先由业务员填制, 报业务部经理审核后, 送贸管部、财务部审核, 再报 (副) 总经理 (按权限) 审批。经过审批的《合同评审表》是合同执行的依据, 如果合同执行时发生变化则须重新评审。业务合同签约前的评审工作有效地降低了合同执行风险。

3. 规范了物权凭证、重要单据的交接与保管

物权凭证、重要单据的交接与保管是商品流通企业经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采用L/C、D/P等形式结算, 国际贸易实际是一种单据买卖。国内贸易中以银票换提单的形式也已相当普遍。因此, 物权凭证、重要单据的交接与保管是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物权凭证、重要单据的交接需把握两个要点:一是要识别物权凭证、重要单据的真实性;二是要辨别物权凭证、重要单据交接人身份的合法性。对于这两个要点的把握, 稍有不慎即容易产生风险。物权凭证、重要单据的保管必须有两人以上, 由不相容岗位来操作, 如银票的保管, 一个人负责记账, 另一个人负责保管银票, 以起到相互制衡、防范风险的作用。

4. 形成了业务部门每季度对产品经营方案进行分析的惯例

对产品经营方案进行分析是提高业务经营能力的重要保障。古人云: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要想自己经营的产品立于不败之地, 就要研究国际国内市场结构、行情走势、供应渠道、目标客户、竞争对手、自身的优劣势等等。只有分析透彻、决策正确、措施得当, 业务经营能力、抗风险能力才会提高。几年来, 公司各业务部门每季度对产品经营方案进行分析已成为一项惯例, 业务部门的业务经营能力正不断得到增强。

(二) 经营业绩管理水平获得提升

1.“两个结构调整”的成效

“两个结构调整”是指业务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1) 产品结构调整

自成立至今的20年间, 我公司所经营的产品虽然基本上以母公司的需求为主, 但其间还是揽接了不少母公司以外的代理业务。由于经营战略目标不明确, 公司核心竞争力很难提高, 经营风险却很大。为改变这一状况, 公司提出业务结构调整目标:经营自己专业的产品, 做大单一产品规模, 提高市场占有率, 培育核心竞争力。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 公司经营的产品从几十种优化至十种左右, 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所经营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个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已近50%, 母公司以外的业务已超过1/2, 经营范围覆盖华东地区。

(2) 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公司在实施业务结构调整的同时推出了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举措。基本思路是:引入社会用人机制, 以人为本、以岗定薪、双向选择, 发展业务以提高员工素质, 依靠高素质员工发展业务。经过几年的实践, 员工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在经营业绩逐年增长的情况下, 员工人数却从2005年初的81人精减至2008年67人, 员工的平均年龄从2005年初的40岁下降至2008年的35岁, 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2007年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起步于2005年, 与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为同一年。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是以控制供应、生产经营、销售等过程的质量, 来保证产品 (服务) 质量, 以引导企业自我完善、持续改进, 最终提升经营管理, 它的内审、外审和认证程序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法非常相似, 由于两个体系实施时所控制的载体为同一个, 所以两个工作体系相辅相成。经过2年质量管理体系的贯标认证工作, 公司于2007年初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3. 获“重合同、守信用”AAA级

“重合同、守信用”评级工作是由上海市工商协会组织的, 由专业中介机构参与评审的一项活动。评审工作除了要检查企业合同的签约、履行情况外, 还要检查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报告、资质、证照等资料, 旨在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经过严格评审, 公司2005~2007年连续3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AAA级单位。

4.2005~2008年的经营业绩

经营战略正确与否与公司做大做强息息相关, 内部控制体系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与否与公司健康发展密不可分。经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公司已走出弱不经风的病态, 正朝健康向上的方向稳步发展。2005~2008年营业收入年环比分别增长11、13、11和12 (预计) 亿元, 经济效益逐年增长, 且保持了逾期应收账款为0的记录。

IT能力内部结构及其作用关系研究 第7篇

1 IT能力概念及结构

IT能力是利用IT资源从事一定的任务或者活动, 完成企业的预期目的和目标, 从而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系统。基于IT在企业内的应用过程, 企业战略与IT战略整合、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业务运行和IT系统使用整合是对IT资源协调配置等进行的一系列的活动, 表现为各种子IT能力, 这些子IT能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形成了IT能力。所以IT能力内在结构可以划分为战略整合能力、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IT系统使用能力。

1.1 战略整合能力

企业战略与IT战略整合能力是指企业战略、IT战略与内外界环境三者之间动态的相互匹配、相互协同。一方面, 企业战略、IT战略不是孤立存在的, 是存在于企业的整个内外大环境中, 内外部环境是企业战略、IT战略的实施基础和指挥棒。企业战略与内外部环境的整合就是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资源和能力等确定企业的经营方向、经营范围和经营目标;IT战略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整合就是指根据外部环境、内部IT资源和IT能力确定信息系统和技术范围的发展蓝图。另一方面, IT战略必须支持企业战略, 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及时、可靠的业务运作支持, 使企业获得或者维持竞争优势。IT战略规划必须为企业寻找新的战略机会, 以IT系统为主导, 将IT系统的优势转化为运营中的优势, 引导企业战略的制定。

1.2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包括业务流程与IT系统的整合, 也包括新旧IT系统的集成。IT就是业务流程优化的最根本手段[4]。业务流程的优化需要有大量的IT做支撑, 应用于业务流程优化的鉴别、评估和实施阶段中;企业从IT中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必须依赖跨系统应用和跨部门应用, 甚至跨公司的应用, 所以必须对信息系统进行集成。

1.3 IT系统使用能力

信息系统使用是指用户利用信息系统的某项或多项功能来完成企业经营管理任务的活动[5]。信息系统使用可以分为常规化使用和创新性使用[6]。常规化信息系统使用是指信息系统已经被员工所接受, 变成员工日常工作的使用工具, 员工按照既定的功能对信息系统的持续化使用;信息系统创新使用是基于现有IT系统的创新性应用, 是指系统用户挖掘并拓展信息系统本身更多功能用法的使用行为。不同于日常惯例或习惯性使用方式, 用户信息系统创新使用通常是个体员工有意识地、主动地对信息系统进行的深层次思考活动。

2 IT能力内在结构作用关系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2.1 战略整合能力与IT系统使用能力的关系

企业战略与IT战略整合程度高, IT系统切合企业战略的需求, IT使用人员会深入明白IT系统对企业战略的涵义, 迫使他们适应新的系统, 再根据企业的现实需求对IT系统进行创新性的使用, 所以战略整合能力对IT系统使用能力都有着正向的影响。另外, Ron经过研究, 得出有用性感觉和易用性感觉影响IT系统使用的情况[7]。企业战略与IT战略整合程度高, 必然会有IT人员参与到企业战略规划过程中, 对IT系统的有用性和易用性感觉高, IT系统使用能力也会增强。因此, 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H1:战略整合能力对IT系统使用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2.2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及IT系统使用能力的关系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强, 意味着IT系统从业务流程的目标和现状中获得系统的功能性和系统性需求, 从而指导着IT系统的建设。与战略整合能力一样, 高水平的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 IT系统就会切合企业业务的需求, 形成对企业业务的支撑, IT系统就不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对IT系统的使用水平也会大大增强。Delone和Mclean学者认为, 信息质量和系统质量影响用户的满意度水平, 从而影响用户对IT系统的使用[8];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水平高, 信息质量和系统质量相应地也会好, 从而可以影响IT系统使用能力。所以, 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H2:业务与IT系统整合能力对IT系统使用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3 战略整合能力与业务流程及IT系统整合能力的关系

业务流程与IT系统的整合水平较高, 表示IT系统与业务的结合能力比较强, 从而能充分体现出IT的价值, IT的价值会被企业领导者、业务人员所认可和理解, 在企业的战略规划和IT战略规划时, 促进企业选择正确的IT系统, 利用新兴的IT技术潜能保障企业战略与IT战略的整合。学者Luftman等在研究战略整合的驱动和限制因素时, 就发现了业务与IT的伙伴关系、IT了解业务是战略整合的驱动因素, 而IT与业务缺乏紧密联系、IT不了解业务等是战略整合的限制因素[9]。因此, 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H3: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对战略整合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 IT能力内部结构作用关系的理论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2.4 控制变量的选取

企业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企业IT能力可能会受到企业规模、企业的成立年限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选定企业规模、企业成立时间两个变量为控制变量。

3 研究设计

3.1 测度变量

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初步构建IT能力测度指标, 邀请20位相关领域专家对初始指标进行修正与完善, 选择本地的一些企业进行小范围发放样本;对收回的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 删除掉一些意义重复或者不能准确反映被测变量的指标, 反复修正以后形成正式的测度指标。战略整合能力包括战略规划能力 (共5个条目) 、战略支撑能力 (共3个条目) ;业务与IT系统整合能力包括IT与业务流程整合能力 (共4个条目) 、IT与组织结构整合能力 (共3个条目) ;IT系统使用能力包括常规性使用能力 (共3个条目) 、创新性使用能力 (共6个条目) 。

本研究采用企业员工总数作为企业规模指标, 为了消除波动性, 企业规模用近三年的员工平均人数来表示;企业成立的时间用实际值来表示。

本研究的测度指标均采用Likert5分制量表, 分别用1~5表示。问卷要求被调查者根据企业此属性指标的实际表现进行评分, 分值越低表示此指标实际表现水平越低, 分值越高表示此指标实际表现水平越高。

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回归方程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本次样本企业的选择主要是分布在上海、北京、广州、江苏等部分信息化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内企业。此次调查问卷涉及到通信、机械、电子、商业零售、医药制品、化工、钢铁、电力、汽车、金融等行业。本次调查主要发出问卷350份, 其中填答不全的无效问卷90份, 有效回收问卷260份, 回收率为74.2%。调查时间为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

4 结果分析

4.1 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采用Cronbachα值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分别检验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战略整合能力的Cronbachα为0.82,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的Cronbachα为0.92, IT系统使用能力的Cronbachα为0.87。一般来说, Cronbachα值大于0.7就表明信度较好。本研究的检验结果显示各量表的信度较高。通过验证性因子的拟合指数可以看出:χ2/df小于2, 绝对拟合指数GFI大于0.9, RMSEA小于0.05, 相对拟合指数CFI大于0.9, 各项指标均达到可接受程度, 模型拟合良好, 故各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

4.2 实证结果和分析

对于原始数据, 使用SPSS19计算战略整合能力、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IT系统使用能力测度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选用相应的统计软件LISREL8.51对模型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出的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指数如表1所示, 各个因子之间的路径系数如表2所示。

从表中的拟合指数可以看出:χ2/df小于2, 绝对拟合指数GFI和AGFI大于0.9, RMSEA小于0.08, 相对拟合指数NFI为0.896, 接近0.9, CFI大于0.9, 综合各项指标考虑, 达到可接受程度, 可以认为整体模型拟合度较好。

(1) 战略整合能力对IT系统使用能力的影响分析。从表2中可以看出, 战略整合能力对IT系统使用能力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174, 对应的t为5.325, 通过显著性检验, 假设H1得到支持。

以企业成立时间、企业规模为控制变量, 战略整合能力为自变量, IT系统使用能力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 企业成立时间对常规性系统使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而对创新性使用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规模无论是对常规性使用或者创新性使用都没有显著的影响;战略整合能力对常规性系统使用能力影响显著, 而对创新性系统使用表现并不显著。

注:N=260 Standardized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are shown;*p<0.05;**p<0.01;***p<0.001

(2)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对IT系统使用能力的影响分析。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对IT系统使用能力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236, 对应的t为4.342, 通过显著性检验, 假设H2得到支持。

以企业成立时间、企业规模为控制变量,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为自变量, IT系统使用能力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如表4所示。

注:N=260 Standardized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are shown;*p<0.05;**p<0.01;***p<0.001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对常规性使用能力影响显著, 对创新性使用能力影响不显著。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越强, IT对业务流程的支撑性就会增强;IT部门对IT系统的价值和风险了解得也就越透彻, 对系统的易用性和感知性就越强, 常规性使用也会表现比较明显。实证结果和目前IT系统使用理论研究成果是一致的。

(3)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对战略整合能力的影响分析。业务流程与IT系统的整合能力对战略整合能力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205, 对应的t为8.542, 通过显著性检验, 假设H3得到支持。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对战略整合能力的正向影响充分显示了业务流程与IT系统的整合有利于促进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对IT系统的价值及风险认识, IT项目的目标和计划也能由业务部门和IT部门联合确定, 企业战略与IT战略达成整合。

以企业成立时间、企业规模为控制变量,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为自变量, 战略整合能力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如表5所示。

注:N=260 Standardized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are shown;*p<0.05;**p<0.01;***p<0.001

从表5可以看出, 企业成立时间、企业规模对战略规划能力、战略支撑能力均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对战略规划能力、战略支撑能力影响显著。可以得知, IT对流程的支撑、对组织结构的影响有利于业务部门对IT的价值有较深的认识, 则在战略规划时对IT项目的风险和价值能有平衡的认识, 能够选择适合企业未来发展和解决现实问题的IT系统, 保持企业战略与IT战略的战略规划方向、规划目标一致, 促使企业战略与IT战略达成整合。

5 结论

本研究以企业规模、企业成立时间为控制变量,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并分析了IT能力内在结构作用关系。IT能力是由战略整合能力、业务流程与IT系统整合能力、IT系统使用能力组成的系统, 在IT投资实践活动中, IT能力的培养要围绕三者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

本文的研究也引出了很多值得将来研究的问题, 例如不同行业的IT能力内部结构作用关系是否遵循同样的规律?IT能力如何作用于企业绩效的机制?IT能力是由IT资源组成的系统, 影响IT能力的关键资源都有哪些?随着IT投资的日益增多, 相信IT能力理论及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摘要:IT能力定义为由IT资源组成的系统, 是企业从IT投资中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将其内部结构划分为战略整合能力、业务与IT系统整合能力、IT系统使用能力, 对三种能力之间的作用关系建立理论结构模型并提出相应的假设;以国内260家企业为调研对象,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回归方法对理论结构模型进行检验, 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IT能力,能力结构,作用关系,结构方程模型

参考文献

[1]BRUCE DEHNINGA, THEOPHANIS STRATOPOULOS.Determi-nants of a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due to an IT-enabledstrategy[J].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2003 (12) :7–28

[2]BOU-WEN LIN.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value crea-tion:Evidence from the US banking industry Technology in Society[J].2007 (29) :93-106

[3]杨道箭, 齐二石.基于资源观的企业IT能力与企业绩效研究[J].管理科学, 2008, 21 (5) :37-45

[4]卞志村.信息技术发展与组织结构变革.现代管理科学[J].2003 (4) :50-51

[5]秦敏.基于创新视角的复杂信息系统使用及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 2009

[6]王玮.信息技术的采纳和使用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7, 19 (3) :48-55

[7]DAVIS, D FRED.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 1989 (9) :319-340

[8]DELONE, MCLEAN, 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J].The QuestFor Depend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1992 (3) :60-95

内部技术创新能力 第8篇

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关键瓶颈

调研发现, 随着合作社业务的拓展和参与市场化程度的提升, 其发展中的资金缺口也日益扩大, 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关键瓶颈。

第一, 限制了合作社业务的拓展。从合作社的业务类型看, 主要集中于农业生产和农资采购环节, 少数合作社涉及资金互助业务。其中, 受访的14家合作社中有9家合作社从事粮食、蔬菜、水果等种植业, 2家合作社主要从事猪、牛、羊等养殖业;另外, 广州贵子田种养经济合作社和山东冠县万顺甜玉米专业合作社既有养殖业又有种植业, 河北省遵化市惠民农资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农资销售和资金互助业务。同时, 只有3家合作社对农产品进行了简单的初加工, 如北京绿菜园专业合作社对蔬菜进行初级包装后, 销售给对接的超市;安徽怀远县星技粮经作物种植合作社对社员生产的富硒大米进行加工和精包装;山东省文登市远峰果蔬专业合作社将花生、玉米、大豆、紫番薯、黑土豆进行组合包装, 注册了“远峰”牌黑五类产品, 并将甘薯加工成粉条。其余大部分合作社目前仅限于种植和养殖类, 以农资采购、技术服务和组织销售为主, 很少有涉及农产品加工领域。其根本原因在于合作社经济实力弱、整体盈利水平低, 受资金短缺的限制, 难以将业务向农产品加工、流通和营销等领域拓展。如河南德胜苗木专业合作社计划明年开始进行核桃的深加工, 但这将需要1 050万元资金, 如何筹集到这笔巨额资金是合作社面临的最大难题。

第二, 阻碍了合作社经营规模的扩张。受访合作社中, 种植业规模最大的是安徽省怀远县星技粮经作物种植合作社, 种植面积为2 666.67 hm2;规模最小的是北京市亦庄常新种植专业合作社, 种植面积仅为10 hm2, 两家合作社经营的土地面积相差267倍。养殖业规模较大的是吉林延边长白山天台养猪专业合作社, 饲养生猪15 000头;以及广州贵子田种养经济合作社, 种养殖面积为333.33 hm2。规模最小的是内蒙古汗乌拉牧业专业合作社, 共有牛羊1 300只。14家合作社中涉及到土地流转的有8家, 其中面积最多的为山东省文登市远峰果蔬专业合作社, 土地流转面积33.33 hm2;最小的为北京绿福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 土地流转面积只有1 hm2。各地土地流转价格差异较大, 如山东冠县的土地流转价格为18 000元/hm2,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和辽宁省铁岭县为4 500元/hm2。由于资金不足, 加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诸多限制, 受访合作社的土地流转面积均较小。总体来看, 经济实力较强或有金融机构支持的合作社相对容易扩大经营规模;而缺乏金融支持, 且自身实力又不足的合作社, 其经营规模就很难扩大。

第三, 制约了合作社的辐射带动。辐射与带动能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职能与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 可以从它的覆盖范围及入社成员数量来体现。受访合作社中, 入社成员的数量从40户到5 000户不等, 如北京亦庄常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有40户, 而河北遵化市惠民农资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已达到5 000户, 两者相差近100多倍。从地域来看, 现有合作社的覆盖范围大多以本村和本乡镇跨村为主。其中, 社员都是本村的合作社有4家, 本乡镇跨村的有4家, 本区跨乡镇或本市跨县的有5家, 而山东省文登市远峰果蔬专业合作社覆盖范围扩展到本省的文登、荣成和乳山市等多个地方。调查显示, 盈利能力强的合作社对社员的吸引力更大, 其覆盖范围、社员数量和带动能力也会随之不断增强;但随着覆盖范围和产业规模的扩张, 合作社的资金需求不断增加, 资金匮乏便成为合作社产业辐射带动的关键制约因素。

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不完善, 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累与融资

当前, 由于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致使合作社在争取金融支持方面面临诸多困难。

第一, 治理结构设计不合理, 限制了合作社融资能力。合作社在市场准入与管理方面比一般企业要求更宽, 导致合作社普遍运行不规范, 法人治理机构存在缺陷。合作社自身独特的制度设计是其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承贷主体不明确,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难以被认可。根据规定, 合作社财产被量化到成员账户下, 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使得合作社股金不稳定, 实有资产难以得到金融机构认可, 进而又导致合作社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受到限制, 降低了合作社资信水平, 致使贷款增加难度。二是成员主体地位决定了合作社资金有限。合作社成员主体大多是自身经济实力不强的农户, 加上农业产业的低效, 也决定了他们的投资规模严重偏低。而为了吸引更多农民入社, 大多数合作社设立的入社条件普遍较低。如受访合作社中有9家社员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入社, 会费标准最低为10元, 最高为1 000元;其余5家合作社社员以自有的土地或牲畜等非货币物质入股, 出资额均较低。三是民主管理原则不利于吸引大额出资者。合作社“一人一票”绝对平等的民主管理制度能保障社员的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 但投票权与入股份额不成正比的局限性也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这些制度设计上的缺陷造成了合作社资金筹集困难。

第二, 资本报酬有限的利润返还原则既不利于吸引外部资本, 又造成公共积累相对不足。在利益分配上, 合作社所得盈余除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外, 其他可分配盈余应“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 (额) 比例返还, 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按照合作社法的规定,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按照章程规定或者成员大会决议从当年盈余中提取公积金, 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或者转为成员出资。同时, 对当年可分配盈余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 (额) 比例返还, 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 而不是按照股金 (出资额) 比例进行分配。这种资本报酬有限的利润返还原则既不利于吸引外部资本, 又造成公共积累相对不足。再加上农业产业回报周期长, 更难以吸引外部资本投入。如受访14家合作社的平均利润率不足30%, 除3家合作社因为成立时间较短尚未盈利以外, 另有相当一部分合作社处于亏损状态。如北京西红寺种植专业合作社因为管理不善及自然灾害等原因连续三年亏损, 损失额达300多万元。在盈余分配上, 由于没有利润或合作社与社员没有共同利益, 有5家合作社没有进行利润分配;同时, 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并没有对公积金提取比例做出具体规定, 其余9家合作社中只有5家提取了公积金, 提取比例从5%~25%不等。因此, 合作社在发展初期, 通过内源性融资和自我积累很难解决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问题, 必须借助外部金融机构的支持, 来扩大产业规模和拓展业务领域。

第三, 合作社内部管理模式不同, 致使信贷风险存在较大差异。受访的14家合作社中, 有9家采取“统一指导、分户种植 (养殖) 、统一销售”的松散型管理模式, 3家采取“统一种植 (养殖) 、统一管理”的紧密型管理模式, 另外2家实行“统分结合”的混合型管理模式。从不同管理模式的资金需求看, 采取“分户种植 (养殖) ”组织模式的合作社资金需求以单个农户为主, 资金需求分散, 且单笔额度较小, 成分复杂;由于这种模式内部管理松散, 无法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组织优势, 增加了信贷风险的不可控性。如北京绿福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采取分户种植的模式, 就面临着从社员那里收不到菜而无法履行订单的违约风险。而采取“统一种植 (养殖) ”组织模式的合作社资金需求以合作社为主, 由合作社统一贷款, 因其内部管理更紧密, 便于对生产和销售各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能有效减少由于需求分散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风险不可控性, 也有利于业务拓展。如北京绿菜园合作社从社员手里租赁土地, 然后通过统一修建蔬菜温室大棚, 再由社员承包种植, 这有利于合作社对农资采购、品种结构、技术操作和销售等环节进行统一管理。但这种组织模式对合作社的运营能力、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均要求较高, 尤其是土地流转的成本较高。而由于资金需求集中, 风险也相对集中, 一旦发生风险, 所导致的损失也会更大, 加上传统的农业贷款额度较小, 往往难以满足合作社的融资需求。对于金融机构来说, 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利用合作社的组织优势, 来有效化解信贷风险。

第四, 财务管理不完善, 降低了金融机构向合作社发放贷款的意愿。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 合作社的财务状况是金融机构对其进行评级、授信、放贷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指标。调查显示, 除了吉林延边长白山天台养猪专业合作社没有专职的会计人员, 其他合作社都有会计人员。但有专职会计人员的合作社只有6家, 其余7家都是外聘的兼职会计。10家合作社定期向社员公开财务情况, 其中5家合作社每年都采取召开社员代表大会的形式公开财务;4家合作社因其经营规模更大, 故按月公开财务情况;辽宁铁岭县东山龙须菜中药材开发专业合作社按生产季度进行定期公开。另外4家合作社并没有向社员公开财务状况, 主要是因为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共同利益少, 且部分负责人往往以合作社之名, 行私人企业之实。虽然大部分合作社都有会计和财务报表, 但真正能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 (试行) 》进行生产经营成本核算的合作社很少, 真实经营情况难以判断, 使得金融机构无法通过财务报表对合作社的市场盈利能力进行真实准确的考察评估, 为金融机构评级、授信以及风险监控带来较大困难;加上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具有自然风险和价格风险, 金融机构在对其发放贷款时面临着收益不能完全补偿风险的情况, 因而更不愿意向合作社发放贷款。

完善治理结构,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

当前, 应通过完善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 建立合理的资金筹集与积累机制, 规范利益分配制度, 以弥补传统合作社的制度缺陷, 进而提升其直接融资能力, 促进合作社业务的拓展和综合效益的不断提升。

一是完善合作社治理结构, 探索推行合作社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及管理层的职业化。尝试突破“一人一票”民主制原则, 对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合作社, 如农产品加工、物流和市场营销等产后环节, 可拿出一定比例的投票权作为投资股表决权, 鼓励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领办、创办和投资合作社, 提升合作社资本实力。完善附加表决权制度, 对于出资额或与本社交易量 (额) 较大的成员, 经营决策可实行“一人多票制”, 权益决策可按“一人一票”的原则表决。在股金筹集上, 可以根据生产交易或加工业务量确定合作社的投资规模, 然后算出总股本和接受社员的数量, 每个社员根据自己与合作社的未来交易量来购买交易权股, 但限制最低与最高持股额, 不允许少数社员占多数股份;合作社社员一般不能自由退社, 只能将股份转让。在合作社的日常管理中, 逐步探索推行合作社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及管理层的职业化。

二是科学设定合作社利益分配制度, 扩大出资额盈余分配比重。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社利润分配制度, 对劳动性利润和资本性利润进行明确区分, 建立以生产者为主体和以股份二次返利为根本的分配体系。在盈余分配时, 提高公积金的法定留存比例, 合理提取部分风险基金, 增强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有条件的合作社可以通过社员大会投票等形式实行鼓励社员将盈余分配所得保留在合作社内, 转为股金或存款形式继续发挥作用, 并专款专用, 以丰补歉, 达到以社养社、加快发展的目的。同时, 在盈余按成员与合作社交易量 (额) 比例实现部分利润返还的同时, 扩大股金 (出资额) 比例盈余分配比重, 提高投资人的投资积极性。

三是引入外部监事, 规范合作社财务管理。合作社在从事经营管理过程中, 应严格贯彻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 (试行) 》中的财会制度和会计准则, 组织好各项资金活动, 建立健全的财务报表制度, 处理好各种财务关系, 准确记录和反映其生产经营和财务运行情况。在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的同时, 引入外部监事, 对合作社的财务报告、年终盈余分配方案等进行认真审议和全程监督, 使合作社的财务情况公开化、透明化, 为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打下基础。

内部技术创新能力 第9篇

关键词:能源工业,煤、电、油、气,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引言

目前引起能源供应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个三方面:一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的模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 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投资规模较大, 产品产量增加较快, 对能源的需求过大;二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还很低, 制约了能源的利用率的提高;三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能源价格机制没有形成。这三个原因中的核心问题仍是中国的能源管理体制不完善, 没能解决好能源工业内部的市场失灵。能源工业内部 (煤、电、油、气) 价格的扭曲不能客观反映资源的稀缺性, 进一步传导了能源工业内部 (煤、电、油、气) 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合理。一方面是煤炭企业获得暴利, 另一方面是发电、炼油企业大面积亏损。由于中国是以煤炭和石油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二者占能源总消耗的90%左右, 天然气和其它能源消耗仅占10%左右。随着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 二次能源消费中火电消费不断上升几乎占煤炭消耗的60%, 石油、天然气、电力消费结构的升级带动能源加工转换的力度不断加大, 使产业联系日益密切。因此, 要想理顺中国能源工业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 必须深入考察中国能源工业产业联系。

怎样才能解决中国的能源供给约束问题呢?可持续发展观认为健康的经济发展, 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基础之上, 它追求的目标是, 既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 个人得到充分发展, 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不对后代得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衡量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指标。这一理论的运用也不断渗透到各个行业, 因此,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 通过对中国能源工业内部 (煤、电、油、气) 的现状进行分析和产业关联评判, 选择考察经济效率情况的指标, 如劳动力生产率、单位产值能耗等, 选择考察产业关联情况的指标, 如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价格波动率等, 选择考察产业科技、环保情况的指标, 科技投入强度、废物处理率等, 建立一个能源工业内部 (煤、电、油、气) 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 对中国能源工业内部 (煤、电、油、气) 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形成一个“分析诊断———制度与政策调整———实施评价———再分析诊断———制度与政策再调整”的政策支持循环体系, 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能源供应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框架

(一)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评价能源工业内部 (煤、电、油、气) 可持续发展准确可靠的基础和保证, 也是正确引导能源工业内部 (煤、电、油、气) 可持续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因此, 能源工业内部 (煤、电、油、气)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不能是任意一组指标的简单碓砌, 必须遵循系统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二) 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的具体内容

能源工业内部 (煤、电、油、气) 的快速增长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因此, 在指标体系中要体现总体经济发展的情况。能源的稳定、安全供给能力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故此评价指标体系中必须包含能源稳定、安全、清洁状况的相关指标。当前科技创新能力低是制约中国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所以把科技创新能力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是必要的。综合以上因素, 能源工业内部 (煤、电、油、气) 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第一, 经济发展状态。能源工业内部 (煤、电、油、气) 的可持续发展总体状态既要反映当前经济发展水平, 又要反映经济发展潜在竞争能力, 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本文选择了下面六个评价指标:x1总资产贡献率、x2成本费用利润率、x3全员劳动力生产率、x4单位产值能耗指数、x5产业集中度、x6行业人均收入来进行描述评价。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金总额×100%, 成本费用利润=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劳动力生产率=产业增加值/平均就业人数×100%, 单值能源消耗指数=能源消耗总量/产业总产值×100%, 产业集中度=产业中产量排在前3位企业的产量之和/产业总产量, 工资总额/平均就业人数×100%。)

第二, 稳定、安全状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是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正常需求的能源供应保障的稳定程度。能源使用的安全性是指能源消费及使用不应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任何威胁。因此我们选择了下面六个指标:x7储采比、x8对外依存度、x9消费强度、x10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x11储备度、x12价格波动率进行评价。 (储采比=年底剩余可采储量/当年产量, 对外依存度=年净进口量/本国年消费量, 消费强度=一国的年消耗总量/该国当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该能源的年消耗总量/一国能源的年消耗总量, 战略储备度=战略储备总量/国内每天消费量, 价格波动率= (某一期间某能源的最高价-同期同种能源的最低价) /同期同种能源的平均价)

第三, 清洁状态。主要目的是评价废物排放与处置情况, 具体由废物排放强度、废物治理和废物最终处置状况构成。因此本文选择了下面六个指标:x13废水排放达标率、x14单值废水排放量、x15废气处理率、x16单值废气排放量、x17固体废物处理率、x18单值固体废物排放量进行评价。 (废水排放达标率=废水排放达标量/废水排放总量×100%, 单值废水排放量=废水排放总量/工业总产值×100%, 工业废气去除率= (工业烟尘去除量+工业粉尘去除量+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 / (工业烟尘排放量+工业烟尘去除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粉尘去除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 ×100%, 单值废气排放量=废气排放总量/工业总产值×100%, 固体废物处理率=固体废物处置量/固体废物产生量×100%, 单值固体废物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行业总产值×100%。

第四, 科技创新状态。技创新是促进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就是缺乏先进的技术来支撑。本文选择了下面六个指标:x19R&D投入强度、x20科技投入强度、x21新产品产值比重、x22微电子设备所占比重、x23人均专利申请数、x24人均发明专利拥有数进行评价。 (R&D投入强度=R&D支出/产品销售收入×100%, 科技投入强度=科技活动经费/产品销售收入×100%, 新产品产值比重=新产品产值/行业总产值×100%, 微电子设备所占比重=微电子设备原值÷生产用设备原值, 人均专利申请数=专利申请数/行业平均就业人数, 人均发明专利拥有数=发明专利拥有数/行业平均就业人数。) 附注:1万千瓦小时=1.23吨标准煤, 1吨标准煤=700万千卡, 1吨煤炭=0.714吨标准煤, 1吨石油=1.43吨标准煤, 1千立方米天然气=1.33吨标准煤。

三、实证分析

(一) 数据收集

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007)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07) 、《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2007) 。

(二) 运用stata10进行主成分分析可得表1、表2

由表2可知, 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100%, 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处理结果的置信度达到100%。充分说明可作主成分分析。

从特征根来看:第一特征根最大, 占总变异的1/2以上, 前三个特征根占总变异的100%, 故取前三个主成分进行分析;其它特征根几乎为0, 说明变量间可能存在共线性。从特征向量来看:第一特征向量上, 指标x1、x2、x3、x5、x6以及x11、x12、x13、x17、x23、x24的得分比较高;说明第一特征向量反映的是以经济为主兼顾综合的指标, 第二特征向量上, 指标x9、x10、x12、x17、x18和x20、x21的得分比较高;说明第二特征向量反映的是以稳定、安全为主兼顾清洁、科技的指标, 第三特征向量上, 指标x5、x6、x7、x13、x14、x16和x22的得分比较高;说明第三特征向量反映的是以清洁为主兼顾经济、科技的指标。

(三) 计算因子得分可得表3

根据三个主成分因子的得分情况, 可以大致判断出中国能源工业内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ASD。从表3可以看出, 在能源工业内部可持续能力因子得分最高的是油, 其次煤、电、气。油在第一主成分上得分是最高, 由于第一主成分占总权重的54.6%, 所以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煤在第二主成分上得分是最高, 第二主成分占总权重的34.7%, 它反映的是以稳定、安全为主的指标, 综合得分排第二。电在第三主成分上得分是最高, 由于第三主成分占总权重的10.7%, 它反映的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指标, 综合得分排第三。气的综合得分最低。

四、主要结论

第一, 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子得分最高, 说明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子得分虽然排在第二位, 受限于中国油的储量有限的, 国际市场又没占主导地位, 所以目前煤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仍首位。

第二, (火电、水电、核电)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子得分排第三, 说明当前火电不环保, 水电不经济、核电发展慢。气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子得分排第四, 说明中国的天燃气开发利用率较低。

第三, 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子得分是煤、电、气的4倍, 说明油同它们之间的替代性差, 煤、电、气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煤、电、气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子得分都是负值, 且得分相当。说明这三个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 且替代性较强。

参考文献

[1]、Cho, W.G., NamK, Pagán J A.Econo-mic growth and interfactor interfuel substitution in Korea[J].Energy Economics.2004 (26) .

[2]、Jones, C.T., Apooled dynamic analysis of interfuel substitution in industrial energydemand by the G-7Countries[J].Applied Economics, 2004 (7) .

[3]、夏梅兴, 忆文.上海市经济发展与能源弹性系数变动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 2006 (1) .

[4]、刘山.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与能源安全[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2 (5) .

[5]、戴彦德.核能应成为能源发展主流[J].绿叶, 2005 (8) .

内部技术创新能力 第10篇

摘  要:内部审计委派制人员要具有良好的能力素质。人的能力素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长期学习和工作实践经验积累的总和。提升能力素质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指导原则,要与《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卫生行业的改革发展、与时俱进地做好医疗服务工作相一致,坚持知难而进的指导原则,且要要具有过硬的业务能力素质,应不断明确提升内部委派审计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内部审计委派制;业务能力;与时俱进; 提升途径

人的能力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长期学习和工作实践积累的总和。当前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提升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党和政府都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促进其素质与能力方面在不断提高与攀升。

一、提升能力素质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指导原则

(一)强化内部审计机构能力素质的基本原则要与《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相一致

《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指出“内部审计活动应该独立,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应做到客观”,《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也指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审计业务的能力,是做好审计业务工作的前提基础。这就要求委派的内部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审计专业理论、业务知识、且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审时度势地准确把握国家的审计法规、吃透国家的政策精神,正确有效行使审计业务职能,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的作用,在审计业务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中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指导性原则是做好审计业务工作的前提基础。委派的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要理解和把握国家卫计委对医药卫生战线逐步实现内部审计委派制的重要性的认只,是为进一步贯彻与落实国际与国家的审计法规,独立于各管理层,极大地发挥国家在卫生领域投资在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有效性和作用性。

(二)要坚持与时俱进地为卫生行业的改革发展服务的指

导原则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特别是大型公立医院的营运发展情况时刻也在不断变化,为确保大型公立医院为人民的健康做好医疗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职能作用,这就要求对委派的内部审计人员要随着情况的发展与变化就得与时俱进地转变审计观念,根据医院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改变,要不断更新审计理念、调整审计的指导原则、以适应服从和服务于大型公立教学医院的发展和国家政策调整的需要,是做好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随着我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市场的逐步开放,许许多多的新事物、新观念、新思想、新技术将不断涌入到公立医院的改革发展中,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委派的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审计的知识结构,加强审计工作的法规与国家在每个时期的政策学习与研究,不断打破常规的旧观念,倡导消化新东西、不断挑战与提升新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具有与时俱进地知难而进的指导原则

在审计工作中要树立有所为的新观念、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勇于创新,实现审计的方式方法、思想观念和行为观念的与时俱进,在审计工作的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适应新时期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确保国家卫计委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委派制的跨越式发展。着力要解决与确立一个公正、公平、公认、科学的审计评价标准,要依据国家和各地域出台的与审计规则方面有关的政策、规则、工程量计算标准、劳动定额框架标准、税率标准、管理费用标准、利润标准,规范统一一致的审计业务技术与审计方法,是确保审计业务开展工作的独立性与权力性的有效保证。二是审计证据的收集要具有客观实在性存在有难度性。审计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没有统一的尺度与标准,特别是国家有许多腐败案例它走的招标程序与路径都是正确的,但只有在执行过程中对产品的品牌和对工程项目中合同工期及分项目的签证发生了改变,因签证的合理性而没有合法性,给国家的投资额度的增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确实也有不少。投资方签证的改变大多都是由被投资方的利益而引起的。各种变更签证的动因有的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业务能力不熟悉及对市场的了解不够深入造成的是有的;也有的是审计人员与投资管理方及投资方勾肩搭背而造成的,有些项目是审计人员事先没有参加,审计机构情况不明也有不少。若是后两种原因是投资方的管理者出于是有目的活动,其审计证据收集的正确性是难以保证的,使得审计证据的取证增加了难度性;三是效益审计的标准欠缺统一性、方法性。

二、委派的审计人员要具有过硬的业务能力

(一)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掌握要明、要细、要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二条规定“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委派的内部审计人员要具有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做好审计业务工作的基本功,这是对审计人员最基本的专业技术要求。也就是说委派制的内部审计人员对公立医院营运情况、医院法人的政策水平与观念等情况及医院职工对领导层政策水平、管理能力、廉政、勤政意识的应相与公认度及反应情况是好还是差、是优还是劣,特别在医院营运的管理上是否存在有偏差与问题,都要有一定的掌握和全面的了解,便于在审计业务开展活动中有驾驭的方法与能力,始终处于主导与主动地位;

(二)审计人员知识方面的能力要全面、要广泛

首先要深刻认识到当代社会信息量大、传播快、知识信息变更快、更新快、发展快,这就要求委派的内部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与发展,必须要以严谨求实态度,契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博览群书、丰富知识、积累知识,为开拓审计工作的新局面适应时代的发展履职承职;二是对审计法规制度要熟悉。审计工作的法规制度是审计人员判断审计项目是非曲直的一把尺子,依法审计是审计人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熟悉会计制度和审计业务工作准则及会计准则,并要掌握与审计相关联的法律条文和行业规章,且能准确理解其基本精神,才能具有对审计事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经得起法规制度和历史的检验;三是审计专业技能要精细。审计工作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领域,事项需要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层次呈现多学科、多领域状态,才能有效适应审计领域深层次、多情况、多问题的正确处理,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无论是审计和会计专业毕业生,还是其它专业人员出身,在审计战线均有用武之地,就得不断学习、深钻细研、努力实现知识更新换代、能使审计业务工作在原专业上成为问不倒、难不住的专家型人才。

(三)创新科学的审计方法,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指导原则

真实合法的审计是一切审计业务开展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没有真实合法的审计,发挥内部委派审计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1],在审计的方法上要正确处理好效益、合法、真实三者的关系,就要大力开发和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迅速提高内审人员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开发设计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建立审计作业平台,以审计方法的创新,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内部审计风险。同时要深刻领会审计组织赋予对所有审计职能部门和审计人员明确审计的权限、职责,使内部审计人员直接归属上级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由上级机构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相应的考核和使用,以确保内部审计在方法上所确立的结论和建议能得以有效执行,合符国家内部审计准则与要求。

三、委派的审计人员要具有扎实全面的工作能力

(一)在审计工作中要有严谨认真科学务实态度

在大型公立医院的营运发展中、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委派制的能力与水平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基准,提高委派内部审计组织及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对于确保医疗卫生战线的大型公立医院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深刻认识审计工作委派制的特殊性,决定了委派的审计人员必须具有求真务实性、独立性、权威性、客观实在性的综合素质,具有全面扎实的审计工作的业务能力及契而不舍的工作作风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前提。在项目审计中要不折不扣、一丝不苟按照国家政策法规及审计行业法规贯穿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严格按审计程序和审计章程办事。也就是要在实施具体审计任务的过程中,委派的审计人员要放下架子、静下心、专心致志投入到项目的审计中,按时、保质完成审计组织交结的任务,把项目存在的问题查真实、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委派制的作用。

(二)在审计工作中对审计工作要严谨、一丝不苟

项目通过审计后的数据的统计、不能有任何的差错与不对,能经得历史复查与检验。要深刻认识审计工作的复杂性、严谨性、客观实在性、政策法规性。审计的主体和内涵主要是与人、数、事、物相融合,是一项既认真又细致且复杂繁琐的工作,只要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差错,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有较高的把审计工作做细、做深、做透的综合能力素质,做到在项目审计中一丝不荀、细致严谨。

(三)在落实审计结果与结论时要注意方法性、技巧性

注重运用先进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包括风险评估的重要性确定,正确把握内部控制制度的政策 度、科学性分析性与有效性,在审计工作中在与被审计单位在对话时既要敢于亮实情,做到诚实、公正、正派、可靠,又要注重在与其对话中的方法性、策略性、技巧性、原则性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对待,更要坚持原则性、把握政策性,基本做到一视同仁。

(四)要有提升与发挥团队作用的能力

在审计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团队的作用发挥很重要,团结与合作就是力量。人们必须结合在—起,将个人的才能、创造力和精力投注到团队中,才能有可能发挥最大的作用。①要认识当今的审计工作复杂、政策性强,个人的力量存在有相当的局限性。在审计业务中发挥团队的执行力与创造力比单打独斗的个人力量要大得多、强得多;②要建立能发挥团队的影响力、作用力,达到高绩效的审计工作团队。审计工作是一项集体性工作,需要依靠审计人员的集体智慧。也就是让审计团队成员彼此合作,激发团队成员创新审计意识,获致独到且具有一致性的审计工作成果与绩效。在团队中的分工协作,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立足岗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力争在团队中实现每个人的价值,抛弃利己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团队意识。③审计组织中的每个成员要自觉服从审计组织及领导的工作安排。在审计实施阶段,要根据工作进展和情况变化作好审计人员力量分工的调整,且审计组织中的每个成员要自觉服从、主动协助他人工作,相互之间要注意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共同为审计组织的整体利益与目标的实现而履职尽责。

四、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抓好集中组织培训

卫生卫计委直属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委派试点工作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要求“从委派的方式与方法、委派机构及人员的管理与领导、工资关系、考核办法、人员交流的原则,以及牵头的部门与单位、委派人员的时间及待遇”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与要求。特别对委派到的审计组织及审计人员都要集中3~6个月的审计业务技术教育培训与学习。通过教育培训学习能进一步熟悉审计人员委派工作的管理、准确掌握国家审计政策、审计法规、审计事项的内容、重大经济事项和经济政策变更、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支出、重大合同协议方案、重大诉讼情况、以及其它需要报告的事项形式与方法,审计报告及审计例会的形式,审计的职能与权限,且明确了在审计报告中的主体责任。对审计基本理论、审计组织内容、范围、技术及内审法规准则等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内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二)审计组织要不断组织审计人员加强业务与技术学习

委派的审计机构及组织要科学掌握审计法规、吃透国家对审计的要求与精神,要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每周得组织一次碰头会,让所以的审计人员汇报在审计项目的执行情况及履职水平,以及在审计项目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难点问题、凝点问题、关键点问题进行研讨,针对存在的问题,是否受审计法规还是政策的影响、还是被审计单位的违规及违纪问题、还是国家的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的违规违章问题,以及是否是审计业务技术不到位出现的问题,正解查出所存在问题的来源及存在的根源,对问题的提出通过研讨会进行分析与归类,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的措施与办法。委派的审计组织要每月组织1~2次审计方面的业务技术学习,不断了解国家在内审方面的最新动态、先进经验、审计技术与方法、上级组织相关文件精神及医院各种文件方面业务学习,促使内审人员知识不断更新,有利增强委派的内审人员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的水平不断提高。

(三)对委派的审计人员可采用走出去进行业务技术培训与学习

要全面提高内审委派人员的综合素质,走出去参加全国举办审计人员的学习培训班,是有利于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方法。①通过培训,对加强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使他们能熟练掌握审计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并可在培训中通过互相研讨与交流,可获取许多审计方面的信息、并能为解决在审计工作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提供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与方法;②通过教育培训能扩大与提高内部审计的业务规范。科学建立内部审计执业规范、实施三级复核制度,且以内、外部检查制度的严格遵循,有利严格按程序执行审计;③通过培训且能进一步熟悉审计、经济管理、经济法规等相关知识。提高内审人员的查证能力、协调能力及表达能力提供支撑与帮助;④通过培训有利于建立一套审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内审人员及其工作质量的定期评比与考核,是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感、责任感、使命感的需要。

参考文件:

内部技术创新能力 第11篇

今年以来, 股份公司积极落实总公司党代会和职代会精神, 全面推进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依据国家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要求, 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运营管理环节, 形成了30个一级流程、130个二级流程、359个三级流程和534个关键控制点的风控体系管理架构;完成了公司主要业务的控制矩阵、不相容职责分离矩阵和权限指引表的编制工作;提出制度修订、完善意见47项。截止到目前, 股份公司已完成了《风险控制流程手册》和《风险控制评价手册》编写工作, 初步构建了股份公司风控体系基础平台。

在贯彻落实“三创”交流会精神中, 通过再学习、再交流、再讨论, 股份公司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 建立科学有效的风控体系是规范企业管理的内在需求, 是提升管控能力的必要举措。通过落实风控体系建设各项工作, 持续改进和优化管理, 扎实有效地规避企业运营风险, 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当前首钢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 这项工作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围绕风控体系建设, 股份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具体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高标准落实各项工作。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 能否快速、扎实、高标准推进体系建设, 各级领导是关键。各级领导和业务骨干要扎实深入日常业务, 亲自组织、直接参与;要通过体系建设,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经营管理层和专业主管部门要通过健全规章制度, 形成风险防控基本工作规范, 把风控责任落实到位, 确保发挥实效。二是加强学习, 准确把握风控体系管理内涵, 进一步提高风险防控意识, 把风控体系建设与优化管理流程相结合, 建立符合企业规范的运作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三是切实抓好体系运行阶段的各项工作。在系统试运营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各级管理骨干的作用, 通过体系运行, 不断形成风险控制文化理念;掌握风险识别、业务流程描述、控制实施及评价审计等核心管理手段;推动技术与方法的学习, 达到体系建立和培养团队的双重目标。四是结合目前正在实施的协同办公平台建设项目, 利用信息化手段, 优化和固化业务流程, 与现有管理体系进行深度对接、协同和融合。五是对前期风控体系建设工作做好总结, 为搭建钢铁板块风控体系管理平台提供借鉴和参考。

上一篇:现代建筑设计的新趋势下一篇: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