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场所的建设

2024-06-30

群众文化场所的建设(精选11篇)

群众文化场所的建设 第1篇

一、群众文化场所现状

1. 文化部宣布, 今年年底之前, 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

文化馆 (文化站) 将全部实现向公众免费开放, 中央已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经费列入制度性预算当中。财政部、文化部也联合下发相关文件, 对这些免费开放场馆提出了具体措施和要求。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这些文化场所将全部免费开放, 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人可以轻松走进文化殿堂。以这样的方式彻底还原文化场所的公共产品本质, 来体现其公益价值, 这无疑是一种公共管理的善政。文化场馆作为展现我市悠久历史文化, 精神文明风貌的重要窗口之一, 其安全设施、服务态度都代表了整个城市的形象。各个场馆负责人均表示下一步将对所辖区域加强管理, 规范服务, 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 对各种存在的问题进行强化整改, 为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出一分力。

2. 在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的今天, 许多社区居民开始注重夜间文化活动。

但是, 居民的这一愿望因为条件因素受到很大影响, 居民大院无场地, 社区居委会无空间, 每到夜晚, 有的居民在立交桥下迎着急速穿梭的车辆扭起大秧歌, 有的在社区找个有路灯的人行道跳起健身舞, 被市民称为“马路文化”。根据调查, 阻碍社区居民夜间文化活动开展的根本原因, 在于社区缺少活动场地。因此, 长期以来居民抱怨, 社区无奈, 街道无能为力, 解决社区文化场所成了一个难题。

3. 一些中心在服务内容、时间、空间方面存在欠缺。

一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活动项目规划或具体实施方案上存在问题, 具体而言:

(1) 内容单一, 不能适应多数居民的文化需求;

(2) 公益性不突出, 有些规定好必须开展的公益性项目没能很好地开展起来, 导致非公益性活动项目过多, 损害社区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3) 对公益性项目宣传推介力度不够, 有相当比例的社区群众不知晓。

(4) 有的活动项目在社区居民普遍有空的节假日却不对外开放。

(5) 有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地处偏僻, 有的活动场所狭小, 还有的甚至出租挪作营利性用途。

4. 一些中心面临资金上的困难。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运行经费主要来源于区、街 (镇) 两级财力投入。虽然近年来区、街 (镇) 政府相关的财政投入在增加, 但仍然无法满足中心的各种运作成本上涨, 加之部分街道的财力保障有时不够稳定 (如有些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经费没有列入正式预算) , 更使一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经费存在难以为继的风险。

5. 一些管理者与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不够高。

少数管理者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单纯理解为文娱活动中心, 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 主观上存在一定的忽视心理, 使中心失去吸引力, 周围居民对中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明显不足。有些中心的工作人员不足;一些工作人员未经专门化、职业化培训, 服务手段原始, 服务意识差;专业人才缺乏, 如园艺、烹饪、舞蹈、书画等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另外, 管理者与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很多管理者、工作人员来自不同领域, 在思想意识、原工作背景、教育背景、能力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加之没有重视必要的培训, 使中心的工作开展受到限制。

6. 管理机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模式上, 上海市还处在进一步探索过程中。目前较常见的三种管理模式为:

(1) 间接管理模式。街镇不直接参与管理, 组建或聘请某家社会组织对中心进行管理。

(2) 直接管理模式。街镇对中心进行直接管理, 街镇派行政人员直接负责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工作, 委派机关干部担任活动中心负责人。

(3) 混合管理模式。这是街镇通过自主管理与委托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这些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没有解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主体身份问题。因为目前多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仍属于非独立法人单位, 致使其在人事、财务等方面遭遇很多困难。

二、如何加强群众文化场所的管理

社区文化活动场所是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 有利于社区文明建设和发展, 还能加强邻里关系, 为居民情感沟通提供交流的平台。所以说, 社区文化场所亟须得到充分利用和建设。笔者认为, 不妨从两个方面下手, 第一, 由政府拨款兴建社区文化场所, 同时, 还要得到行业的支持, 比如驻地单位, 进行资源最大化整合;第二, 社区文化活动项目要“接地气”, 即形式多样, 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准绳, 考虑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 并在活动项目、活动时间上进行灵活调整, 比如, 报刊和书籍及时更新, 打造一些年轻人喜欢的项目, 利用周末、放假时间开展一些活动。

一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较好的激活与发挥了县文化馆、图书馆、文馆所、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阵地作用, 启动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与“农家书屋”建设;组建了县业余文化艺术团并充实了文艺骨干, 各类专题文艺演出和庆祝活动不断增多;群众性文化活动明显增强, 广场大众健身操、交谊舞等活动较好满足了城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二是形成文化管理机制。先后逐步建立完善了日常检查、公开查处、行政督察等机制, 落实了检查整治责任、夯实了检查整顿任务, 公布举报电话, 做到了有报必出必核必查必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 先后出台了《音像制品经营守则》《歌舞娱乐业经营守则》《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守则》《电子游戏经营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并与文化经营业户签订《守法经营责任书》, 使文化市场及文化娱乐服务场所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三是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按条例、按程序, 采取公开审批流程、递交文字材料、组织现场验收、联合审核审批的方法, 严格了市场准入;按时限、按要求, 分类登记造册, 及时核对证照, 做好了定期审验工作;抓教育、抓监管, 印发法规条例, 组织现场学习, 健全监管制度, 惩处违规违法行为;抓重点、抓整治, 将日常监督与专项整治结合。四是加强安全管理。1.全县文化娱乐场所必须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法人为安全第一责任人, 强化登记备案管理工作;2.全面规范文化娱乐场所经营行为, 必须按《文化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文化娱乐场所管理办法》的要求, 合法规范经营、健康发展;3.加强安全管理, 落实好物防、技防、人防设施建设, 特别是落实保安员的安全管理责任, 确保安全;4.强化员工管理和信息上传, 确保每日经营管理和安全工作情况适时录入系统并上传;

5. 强化监督管理, 从严查处场所内违法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农村文化场所建设调研报告 第2篇

在侯家沟社区、兰家疙瘩社区走访中,群总普遍反映没有文化设施。我便利用休息时间对全县和平时所到之处的文化场所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整理归纳,以供参考。

一、社区文化场所现状及思考

吉县现有的文化场所,我调研期间去过的有文化广场,小广场,西关广场、锦屏山公园、清水河沿岸。这5个公园为所在社区,乃至全县城的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在对这五个场所进行研究后我得出以下结论:

1、文化场所需要足够的面积。相对来说,小广场人员聚集但是环境限制使其承载能力有限。

2、文化场所要远离交通要道。锦屏山公园山上适合晨练,人来人往,但是山下却很少有人驻足,主要原因首先交通繁忙不安全,其次是汽车尾气多,空气质量不好。

3、文化场所要交通方便。清水河沿岸是一个近水的好去处,却因为进出不方便,大大限制其功能发挥。

4、文化场所要有足够的设施。西关广场的篮球场,就吸引大量篮球爱好者专程前往。

二、吉县居民在社区文化场所进行的主要项目

1、锻炼身体。跑步、做操、散步、打拳,尤其是早上。

2、踢毽子。吉县好多人喜爱踢毽子,在吉县现有的社区文化场所活动的大都是踢毽子的,踢毽子受场地、风力、人员等因素限制小,只一个毽子,投资小,几个人围一圈就可以进行,随时可加入,随意可退出,加上入门技术含量低,成为很多人热衷的项目。

3、滑板和轮滑。这是小孩子喜欢的项目,特别是在文化广场,到处都是轮滑的孩子。

4、跳健身舞。参加此类活动的多为中年妇女。他们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有人教,有固定的舞步。

5、其他活动。这段时间有不少大人带小孩放风筝,这项活动具有季节性;也有些打羽毛球之类的活动。

三、在医院搬迁后原址建立文化活动场所的可行性探究

1、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新华西街主干道,靠近学背后村委,远离滨河路运输干道,交通方便安全;医院搬迁后将腾出大片土地,面积适中。

2、服务辐射范围广。桥南广场改为自由市场后,现在新华西街紧缺文化活动场所,建成后将辐射自县委以下到一中门口所有社区,包括现在在建的两处高层住宅楼。部分桥南片区的居民也能受惠。

3、促进学背后村城镇化建设。广场建成后,学背后地段将空前繁华,促进学背后村向从棚户区高层住宅搬迁改造。

根据吉县居民在社区文化场所进行的主要项目,以及其他县市文化广场的实际情况分析,在场所建设上可以考虑一下几点:

1、广场尽量设立个观礼台。有观礼台方便搞活动。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什么的都可以演;放个电影,搭个戏台能有个场地。

2、平整不需要到处是台阶。在广场活动的小孩多,有台阶容易受伤,更不利于轮滑。

3、设立一些简单的体育健身设施。场地足够的话,也可以考虑设立几个乒乓球台,或篮球架。

4、在广场的边上设立门球场。门球是老年人中间最流行建设活动,在我见过的文化场所大都设置了门球场地。老年人时间充足,平时,门球场就是广场的人气场。

5、在广场护栏等位置设置文化栏。昔阳的松溪公园里有一组计生文化雕塑,描述一个人从襁褓到耄耋,每个阶段一个雕塑,期间点缀大量名言警句的石牌,十分引人注目。

四、对文化活动场所的作用几点思考

1、引导群众走上健康向上的生活道路。文化活动场所可以把居民凝集在一起开展文艺、体育、科技、图书等各种活动。风气正了,人心齐了,打麻将赌博的没了,想致富要致富的人多了。

2、培养了大批文艺人才。文化活动场所在满足了群众精神需求的同时,也为当地培养了大批文艺人才。

3、化解了干群矛盾。在文化活动场所的活动中,基层党组织可以因势利导,把各项工作与文化活动融合在一起,号召力和办事成效就会大大提高。党员干部也因为经常参加活动,深入群众,社区矛盾也有新的化解之路。

我国避灾场所建设的思考 第3篇

关键词:防灾减灾 避灾场所 建设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各级政府及全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越来越重视,国家减灾委明确提出建设社区避灾场所的要求,避灾场所建设更是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城市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早已从多次地震、火灾等城市灾难性实践中充分的体现出来,成为抵抗自然灾害、提供避难场所的“生命绿洲”[1]。城市绿地在灾害实践中可以作为居民避难疏散场地,同时也可以阻挡火势的蔓延和细菌的传播,减轻建筑物倒塌及物体坠落的危险,支援避难生活,作为地标,救灾指挥和医疗救助场所,救灾设施及物资基地,运输通道以及复旧和重建的据点等[2]。

我国对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起步较晚,2003年10月才建成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几年来,国内一些城市陆续开始建设避灾场所,如北京、深圳、厦门等城市。避灾场所建设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地质环境、易受灾害种类以及城市公园绿地数量等方面有很大关联。到目前为止全国在避灾场所建设方面还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已建成的避灾场所在规模、人均占有面积、硬件设施配套、选址等情况也大不相同。

据了解,日本是最早规划建设应急避灾场所的国家之一。在日本,只要是居民区就都设有应急避灾场所,大多是经特别设计、达到防灾标准的学校或体育场馆。一旦灾害发生,居民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根据统一的应急标志找到最近的应急避难场所,从而较好地保护自身安全。美国城市住宅的60%建有地下室,州以下政府用的“紧急活动中心”已建成5万多个,其他公共掩蔽工程达到20多万个。最大的新奥尔良民防掩蔽工事可容纳10万人,内设办公室、寝室、粮库、药品库、电站及供水、卫生、净化和空调等设施,还设有防震和抗冲击波的防爆门。瑞士的民防设施是世界上最完备的,其民防掩蔽工程按地区和城市划分,相互连通,开设有地下指挥所、地下医院、救护站等,并储备饮用水和粮食。

一、避灾场所建设分类

避灾场所按用途分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紧急避险转移的避险性避灾场所,另一类是作为长期避灾为用途的安置性避灾场所。

1.避险性避灾场所的功能与特点。避险性避灾场所重点体现紧急避险转移功能,适用于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前后的过度时期。面对突发事件,从居民紧急疏散避灾角度来分析,避险性避灾场所距离近的特点发挥重要优势作用。避灾场所越靠近社区,居民逃生所需时间越短,发挥的作用越大,逃生效果越明显。

2.安置性避灾场所功能与特点。安置性避灾场在发挥紧急避险功能之外,重点体现便于政府安置救助的功能。受灾群众安置相对集中,不仅便于管理,也可大幅节约政府救助成本,提高救助时效,更有效地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避险性避灾场所和安置性避灾场所应同步规划建设,使二者共同发挥作用,互为补充,绝不可重视一方,轻视另一方。

二、避灾场所建设选址原则

根据避灾场所的功能与特点等实际情况,避灾场所建设的选址应重点满足以下几个原则。

1.安全性第一原则。避灾场所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项目施工选址安全,必须要经过各涉灾部门严密论证,开展必要的安全性鉴定工作。一定要远离地质灾害易发区、泄洪区、低洼易积水区,避开高压线路及各类建筑物倒塌范围等危险地段。

2.人员集中,就近避灾原则。避灾场所应选择在辖区内人口密度大,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设,以便大多数群众就近避灾。避灾场所的辐射半径也是避灾场所建设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以避灾场所为中心,辐射周边,辐射半径过小,则需建设的避灾场所数量大,对土地的使用方面要求较高;辐射半径过大,群众避险转移路途较远,到达避灾场所所需时间较长,避险安全性相对较低。

3.整合资源,平灾结合原则。在建设避灾场所时,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改造,避免重复建设投入资金造成浪费。可充分利用大型公园,广场、体育场(馆)、学校操场、人防工程以及社区文体广场,加以必要的应急设施相配套。这些公共场所在平时发挥其自身价值的同时,在灾害发生时即可转变为避灾场所的功能。

4.道路交通便利通常原则。避灾场所建设要在充分考虑受灾群众紧急避险逃生与转移安置时交通问题的同时,也考慮到政府在实施大规模灾后救助期间各类救援车辆及直升机通行问题。

三、配套设施与管理制度

不是随意找一块空地,设立一个标志牌就可以叫做避灾场所。从避灾场所的功能与实现的目标来看,避灾场所是需要有一整套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管理制度来保障的,对于小范围受灾或临时避险转移的角度出发,避险性避灾场所主要面对受灾群众临时性、过渡性避险,而安置性避灾场所面对的是中长期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比避险性避灾场所要求更高,功能更完善。安置性避灾场所要解决应急指挥、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卫生防疫、垃圾清运等方面问题,且配有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应急通信广播中心、应急医疗救助中心、小型救灾物资储备库;安置区主要设有住宿区、数量相当的固定(流动)厕所以及消防设施。

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各项管理工作、规范工作程序、建立救助预案、加强物资储备,满足受灾期间群众安置需要。

参考文献:

[1]邱健,江俊浩,贾刘强.汶川地震对我国公园防灾减灾系统建设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8,32(11):71-77.

群众文化场所的建设 第4篇

一、项目概况

施甸县甸阳镇蒋家寨村文化活动场所不仅是村民的公共活动空间,也是村内的集中绿化景观区域,为村民提供公共开放的休闲场所。本项目建成之后受益总人数为2345人,其中包括移民人数683人,本建设项目估算总投资50万元,资金来源移民专项资金,没有直接的财务效益产生,主要是通过间接的国民经济产生一系列的相关效果。包括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使村民有娱乐场所、推动文化产业建设进程等效益。同时还能丰富移民群众文化生活,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奠定基础。本项目预计建设120m2的砖混结构文化活动室、350m2的建设活动场地, 此外,还包括绿化、亮化、围栏等的建设。

二、项目总体设计

1.场地概述

该场地施甸县城东南方向约15KM,场地原为空地, 周围无管线管网,属新建场地。拟建筑物高一层,砖混结构,占地面积约20.00m×6.44m;拟建场地属高原低山斜坡地貌,用地范围最大高差5.10米,建设地段高差1.10米,场地为弱膨胀性红粘土地基,未发现墓穴、暗坑、土洞、液化土、地裂缝、滑移、岩溶、岩溶塌陷、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隐患。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4.1.1条,拟建场地属抗震一般地段。场地和地基稳定,可进行本项目的建设。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无空气污染源,空气质量良好;项目区域内噪声源主要为社会生活源,声环境一般。项目用地为施甸县甸阳镇蒋家寨村委会用地,用地内没有原生态植物存在,对周围生态环境不造成影响。该建设项目所在地的供水、排水、电力等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已基本完善。

2.总体平面布局

本项目用地呈多边形,总用地面积2906.00m2,用地紧邻村庄道路,在地块南侧另设置4.00m宽出入口;活动室位于地块西北侧,院区内主要场地供村民活动使用,总计硬化面积112.30m2;院区绿化工程主要分布在地块西侧、南侧和西北角;场地四周布置方钢透空围栏。总体布局的原则为尊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综合考虑周边环境条件进行合理布置。在用地范围内综合考虑了建筑、道路、广场、绿地等内容,对活动场地进行了功能分区和退台处理。在总体布局上建筑充分考虑地形的因素,考虑到邻里交往,而设计了中心围合交流、休闲区,建筑彼邻而建, 与村庄相连,建筑前后错落成丰富的视觉景观。在充分考虑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一个结构完善的有机整体。该建筑总体平面布置沿用中国传统的布局法,充分考虑冬季日照,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充分利用夏季自然通风,建筑朝向为南偏东21.4度。在总平面规划设计中设置有一条贯穿南北的步行主轴线,且设置有集散广场,西南侧为主要人行出入口,东侧设置步行出入口;场地与南面的一条机动车道连接,路面宽为4米,场地内设有回车场地满足消防及疏散要求。

三、建筑设计与实现

1.建筑设计概况

施甸县甸阳镇蒋家寨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工程项目主要由活动室、活动场地、绿化工程和亮化工程四部分组成。其中,活动室和活动场所是最为主要的设计内容,绿化和亮化工程则为次要设计内容,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活动室和场地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对建筑风格的把握, 使整个建筑突现显出徽派建筑的风格,以下是具体介绍:

(1)活动室设计

活动室为单层建筑,建筑面积120.03m2,层高3.0/3.8m,建筑总高度6.3m。活动室平面呈一字型,中间3间为活动室,两端分别为值班室和储藏室,各房间之间通过外廊连通。活动室屋顶为悬山式,中间略高于两端,屋面上覆盖小青瓦,墙体主要部分刷白色涂料,台基贴面贴深灰色文化石,门采用90系列喷涂仿木色铝合金白玻门,窗为90系列喷涂仿木色铝合金白玻窗。风格的设计以当地民居为基础,充分吸取传统民居的优点,借鉴当地民居的传统文化,吸取外来的精华,以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为主,同时熔入提炼后的传统建筑手法精髓,采取挑、错、退等传统民居手法,取得丰富的立面造型及立面效果。在色彩处理上以传统的徽派民居风格的清淡雅致为主,墙以白色为主,门窗以深色搭配,屋顶以灰黑色坡屋面。形体上错落有致。建筑体形尺度宜人,力求形成传统民居所围合的活动空间。活动室的整体外观如下图所示:

(2)活动场地设计

活动场地面积为350m2,其中,场地硬化面积为112.3m2,场地四周布置方钢透空围栏。活动场地不仅是村民的公共活动空间,也是村内的集中绿化景观区域,为村民提供公共开放的休闲场所。

(3)绿化工程设计

绿化工程主要分布在地块西侧、南侧和西北角;选取广玉兰、香樟为主要绿化树种,金叶女贞、红花檵木等灌木穿插种植在生态护坡区域内。在规划区内拟以灌木为主,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树种,注重植物的高低搭配和四季变化,丰富和美化环境,以便在统一的大环境中形成具有人性化、亲切感的绿化空间。

(4)亮化工程设计

在活动广场四周布置LED太阳能路灯(40W),并在遮光严重的部位设置太阳能风光互补路灯,灯杆高10.0米,其余部位灯杆高4.5米。太阳能路灯的安装间距为15~20m。

2.建筑详细设计

(1)立面设计

建筑总高度6.50米(由入口处室外标高至屋脊中部)。活动室屋顶采用中间略高于两端的悬山式屋顶。 外立面(墙漆)墙面做法参照西南11J516-5310/90 (5311/91),外装修选用的各项材料其材质、规格、颜色等均由施工单位提供样板,经建设单位确认后进行封样,并据此验收。

(2)墙体工程设计

内外墙均采用240mm厚免烧砖砌块和M10砂浆砌筑,所有墙与梁、柱与墙体连结处加钉30X30mm小网钢丝网片(缝两侧各150)。外墙粉刷1200mm高的防水砂浆,防止外墙溅水潮湿。外墙基层做法:107胶水泥砂浆拉毛。凡墙上预留孔洞,安装完毕后须用C20细石砼填实,然后再做粉刷饰面层。内外墙身防潮采用三层水泥砂浆防潮技术,建筑外墙均采用防水涂料。

(3)屋面工程设计

活动室屋面上覆盖小青瓦,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 防水层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4.0mm)。为确保屋面防水工程质量,必须使用符合技术标准的、有施工操作规范的防水材料,并严格按照《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2012)的要求施工。屋面上预留孔洞必须在防水层施工之前完成,以免事后打洞而出现渗漏。

(4)门窗工程设计

本项目建筑风格为仿古建筑,所以门窗造型选材分别为90系列的喷涂仿木色铝合金白玻门和同系列的喷涂仿木色铝合金白玻窗。门窗的选用应执行《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以及《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的要求。门窗须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公司设计制作,门窗型材断面厚度及其节点均由厂家进行强度验算确定。门窗的抗风压、气密、水密、保温、隔声等性能等技术参数必须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除门窗过梁利用结构梁外,其余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按二级荷载选用。凡门窗构件、栏杆扶手、内外装饰构件等都应连接稳固。

四、结语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制度 第5篇

组长:姚思维

组员:刘辉、邰进文

一、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孽生条件的措施,与有毒、有害场所保持规定的距离。

二、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有与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原料处理、加工、包装、贮存等厂房或者场所。

三、应当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洗涤、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

四、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防止生食品与熟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五、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其它用具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洁。

六、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包装容器、工具、设备和条件必须符合卫生要求,防止食品污染。

七、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

八、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九、卫生许可证要挂在醒目处,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持有效合格的健康证上岗。

十、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工作衣帽穿戴清洁。

整合资源多种渠道建设校外活动场所 第6篇

现状无法改变,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发挥出青少年活动中心这一全县唯一的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

“六个学会”是育人的本质,也是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我们从自身挖潜力、积极整合资源,建设了以下一些公益性活动场所,极大地发挥了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作用。

一、立足自身场所整合建设“青少年科技智汇馆”

青少年科技智汇馆是我们活动中心整合现有场所资源建设的公益性校外活动场所。场馆分为五个区域:科技展品展示区、科普展览区、科普电影放映室、青少年科技实践室、科技小社团室外活动区。目前,科技展品展示区、科普展览区、科普电影放映室已经完成投入使用。“壁挂式科技馆”30个套件包括了立体成像、勾股定理、温差发电、纳米材料、手摇发电、神奇的普氏摆等。青少年不仅可以看到先进的科技成果,如半导体温差发电、透气不透水的布等,还可以参与体验,亲自测量自身汗液产生多少化学电,勾股定理、双曲狭缝的直观演示更是把数学问题变得一目了然。壁挂式科技馆由于结构独特,布展和撤展非常方便,占地面积小,克服了青少年活动中心面积小的缺点。同时,此套设备因拆装简易,可以带至乡镇各学校,方便开展流动青少年宫活动。科技智汇馆按“玩起来”、“动起来”的设计理念,将努力建设成为普及科学知识、开展校外科技知识学习的重要场所。目前,科技智汇馆固定周末、暑期免费向全县青少年开放。

二、整合资源建设青少年民俗传统项目体验基地

青少年民俗传统项目体验基地位于仙居县淡竹乡中心小学内,该校原本是九年一贯制学校,近几年因校网撤并,初中已经撤销,只剩下小学。而且,小学的在校人数也很少。我们通过与教育部门协商,整合利用现有闲置校舍及活动场地建设青少年民俗传统项目体验基地。青少年民俗传统项目体验基地设置了以下一些项目:

1.竹制品制作:根据淡竹竹资源丰富的特点,开设课程。用竹子做成各种竹制品,如竹筒、弓箭、刀枪、竹篮、竹椅以及各类竹玩具……

2.捣米:把谷子放到捣臼里,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把一粒粒谷子捣成米,让孩子们感受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懂得要愛惜米饭。

3.磨豆浆:整个过程让孩子们亲身感受浸泡豆子,然后用勺子把豆子放进磨石中,经过一遍又一遍的转动磨盘,才能把豆子碾碎,并慢慢地溢出豆渣,再用过滤网把豆渣隔开,放进锅里煮沸,才能喝到香甜的豆浆。

4.包粽子:让学生亲手包粽子,指导教师随机讲述粽子的由来,并手把手教导包粽子的方法。

5.泥塑:让孩子们用泥土塑成各种各样的动物、人物、自然景物等,然后再在上面绘上图案,变成了一件件小艺术品。

6.种植园:主要用来种植各种花草和各种蔬菜,让学生翻土、播种、施肥、采摘,体验劳动过程,还可以让学生认识作物的生长条件、环境、生长过程,以及与人类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7.体能乐园:用木头、绳索搭建一个供学生活动、体验、锻炼的体能乐园,如“步步高”、“艰难险阻”、“空中飞人”、“走高跷”、“滚铁环”等项目,让学生放心、放松、自由的参与体验,通过蹬、攀、抓、滑等方法完成各项目。

目前,“步步高”、“艰难险阻”、“空中飞人”、“走高跷”、“滚铁环”等项目设施设备已经安装到位,其他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十一月可以全部完成。

三、继承传统,共同建设仙居县青少年针刺无骨花灯制作实践基地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民间称为“唐灯”。其工艺源自唐代,整个花灯不用一根骨架,只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张黏贴接合,再盖上全用绣花针刺出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经13道精细工序制作而成。2006年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自挖掘后向公众亮相以来,先后多次获奖,曾荣获“中国民间艺术品博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等多项荣誉,素有“中华第一灯”之美称。目前,此项传统工艺因无法市场化、缺乏资金保障、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困境。

目前,我县职业中专、皤滩小学(针刺无骨花灯发源地)陆续开展了针刺无骨花灯制作社团建设、学习。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动与两个学校取得联系,资源共享,使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针刺无骨花灯制作实践基地成为城区中小学生学习传承针刺无骨花灯工作的基地。同时,与县文广新局联合组建专家咨询团,专门聘请了热心于花灯事业,对花灯制作有一定研究的专家,作为花灯制作小社团的咨询团参与花灯制作。还在全县招募一批骨干成员,主要负责花灯历史发展过程和制作方面等的内容收集工作、介绍花灯的发展过程和传授制作方法。设立了“灵感信箱”,接受对花灯制作过程中的新思路、新想法、新制作方法、新花灯造型的投递。将收集到的花灯知识,整理成稿,编印教材,建立仙居县青少年针刺无骨花灯制作实践基地,组建青少年针刺无骨花灯制作小社团,意在为“中华第一灯” 针刺无骨花灯免遭失传提供一个传承的平台。通过实践活动,帮助我县青少年认识花灯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花灯的制作过程,掌握简易花灯的制作方法,促使被誉为“神灯”的针刺无骨花灯制作技艺能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在建设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坚持公益性原则。作为政府投资设立的青少年专门活动场所,要始终坚持“公益性”不变,结合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做好青少年活动中心公益品牌文章。以上三个场所在建设过程中都得到了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究其原因,公益性的定位起了决定性作用。

现代餐饮场所的文化消费研究 第7篇

究其原因, 是因为现代消费者的对产品的消费不仅是餐饮本身的诉求, 在物质需求满足的情况下, 对精神需求有了更高的追求。而餐饮经营者也深知, 过去是建立一间餐馆, 如今已是建立一个餐饮品牌, 打造餐饮文化的时代。对效益的追求, 也是从过去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转为如今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追求的统一。

现在的餐饮场所注重文化打造, 精神产品占经营内容的更多比重。餐饮场所的文化消费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菜品为中心的精神产品

基本温饱问题解决后, 国人对菜肴色香味的更高追求自是不用多说, 中国的饮食文化本身就是博大精深, 选料、调味、火候早已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 菜品品质的量化与个性化。

很多连锁餐饮品牌为保证统一品质, 都成立菜品研发部门, 一是为了创新, 保证有合格新菜满足顾客;二是为了量化, 将所有菜的烹制手法、主配菜及调料质量都予硬性规定以保证不同城市的不同门店菜品质量都在水准之上。比如近年来在各城市都很走俏的辛湘汇、外婆家这些人均消费并不高的店, 各个城市的门店都没被当地饮食同化原因就在于都配有统一的研发部门。

当然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 很多城市的胡同或弄堂里, 藏着一间又一间的私房菜, 顾客蜂拥而至, 甚至提前多日预约。所提供的菜品, 往往以老板的看家菜为招牌, 不容商量, 一来绝不开分店, 限量生产, 二来别人也学不来, 很多手艺都是传了几代人, 不留神某道菜就大有来头, 不留意店主就非等闲之辈。这样的私房菜, 绝不量化。

(二) 菜品的趣味性文化。

菜品的文化还体现在趣味性上, 川菜馆的晾衣白肉, 半尺见方上好猪肉白水煮熟, 睡刀薄片, 肥瘦相间, 青瓜对半剖面, 片成与肉同样薄度, 一片白肉, 一片青瓜依次悬挂在竹制架子上竹架下放搁置蘸汁与细切胡萝卜丝。取青瓜白肉卷萝卜丝蘸汁食之。造型有趣, 口感清爽。有时, 造型与器皿还不够传神, 做菜工序也搬至桌前, 供顾客观赏之。俏江南有道江石滚肥牛, 便是将烧热的石头上桌, 玻璃容器中放好加热完成的热油搁置石头之上, 在顾客眼前下蒜姜爆香, 再下新鲜肥牛片与蔬菜, 用油的余温和石头的比热差完成烹制过程。

(三) 菜品中的历史文化。

父辈经营的餐馆里有一道菜“素大肠”被评为“安徽名菜”, 其来历也颇有意思。1937年祖辈为避战乱 (俗称“跑鬼子”) 至安徽省天长市老永丰门开了一家饭店以维持生计。为了给苏皖边区抗日义勇军志士葛许光送饭, 祖父将饭菜包在豆腐皮里送至战地。建国后, 为忆当年, 祖父在豆腐皮包饭基础上, 创作了“素大肠”一菜。揭豆浆头层皮子晒干, 糯米蒸熟, 加入虾米、青菜、香菇、酱油等材料, 再用豆腐皮包裹拌制成功的糯米成卷, 下油锅炸至金黄, 捞起切开装盘。外层皮子酥脆, 内层糯米软糯, 咀嚼后菜香满溢, 香菇、虾米、淡淡的酱油又使得口齿留香, 层次分明, 深受食客喜爱, 已成为了家乡一道名菜。食客们在品菜之余, 也会以菜为媒, 叙上那么一小段历史, 这大概就是菜品中所附着的历史文化价值所在了。

二、撇开菜品, 就餐环境也是餐饮场所精神文化消费的核心内容

以就餐环境环境为载体的精神产品内容体现在:

(一) 餐饮场所外部环境选择。

对于餐饮业经营者来说, 租金本身是营业成本中很大一部分。一个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俱备的餐饮空间选址上一般为颇具特色的区域, 有的傍山依河, 有的处于气氛较好的商业街区或文化园区, 这是因为这些区域一般经济发展比较成熟, 精神文化需求相对较高, 精神经济也相应的有发展空间。上海新天地、南京1912、成都宽窄巷子, 不乏个性餐厅点缀其中。正如宋元时期的瓦舍勾栏本是易聚易散的商品交易之地, 却酒肆茶楼林立, 成为相对固定的城市经济中心及艺术中心。

(二) 内部的审美追求。

偏重文化气质的餐饮空间内部更为讲究, 不一定奢华至极, 但一定费劲心思, 一桌一椅一草一木皆经过深思熟虑。也有不少餐饮空间由专业设计团队全程打造, 区别于过去的空间设计这些团队将品牌VI与空间集合, 将品牌所有视觉元素甚至是整个餐饮品牌的CI贯彻其中。完美的团队, 将品牌文化承载于小到logo设计、字体选择、菜单排版, 大到整体装修风格之上。对于食客来说, 现代餐饮场所也需要这样的赏心悦目, 因为很多餐饮空间不再是一个只是吃饱饭的地方, 不管是亲情聚会, 或是朋友闲聊, 还是宴请宾客, 选择的场所更是一个易于交流、增添氛围的空间。

三、不少餐饮场所同时也是艺术演出场所, 更是体现了当今消费者的文化消费需求

在很多精神产品附着于餐饮场所的菜品或空间等物质产品之上时, 很多环境不错的餐饮空间也成为了新型的演出场所。其实, 很久前的欧式餐厅就出现了音乐歌舞表演助兴, 老式的中餐馆同样出现裹很多一边听戏或评弹, 一边饮酒作诗佐餐的场景。随着城市居民精神消费需求的增长, 很多新型餐饮场所的艺术表演反而成为主体, 而喝酒或餐点成为附属品。这些餐饮空间作为艺术场所, 成为剧院、美术馆等大型艺术场馆的填充, 构成了城市文化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现代餐饮场所是美食消费的场所, 更是一个精神文化载体, 承载着经营者的个性意识与审美趣味, 也承载者消费者对精神产品的追求。在商业艺术化的过程中, 经营者应在保证赢利前提下, 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更好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向民.精神经济[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群众文化场所的建设 第8篇

1.1 场所理论及其精神

场所理论,其本质在于对物质空间人文特色的理解。“空间”是有边界的或者是不同事物之间具有联系内涵的有意义的“虚体”,只有当它被赋予从文化或区域环境中提炼出来的文脉意义时才成为“场所”[1]。“场所精神”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它源自于罗马人对场所守护神的信仰。场所不分大小,均有自己的守护神,守护神赋予场所及生活在该场所的人们生命与活力,伴随他们一生,并决定他们的本质与特征。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NORBERG-SCHULZ)在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概念。在他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这本书中,诺伯格·舒尔茨提到:“场所这个环境术语意味着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组成的有意义的整体。这个整体以一定的方式聚集了人们生活世界所需要的具体事物,这些事物的相互构成方式反过来决定了场所的特征,使人们产生归属感的建筑空间就是场所,建筑对人的行为、思想、情感所产生的意义就是场所精神。”

1.2 历史文化街区复兴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历史文化街区是人们生活的聚落地,是城市与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整体的环境风貌特色体现着城市的文化与历史内涵,营造出独特的历史感与场所感,反映着城市发展的脉络[2]。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城市文脉的延续性,体现场所精神。

2 历史沿革与现状特征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两万年以前,也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1796年~1820年随着“京旗移垦”和“封禁政策”的解除,山东、河北和山西的汉族人开始移民东北地区,在此落户,促进了东北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至19世纪末,哈尔滨已形成近百个村落和渔村。1896年~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

哈尔滨市道外区是历史悠久的老城区,地处哈尔滨市的中北部,据史料记载,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前后,在现在南头道街一带形成的傅家甸村落便是道外区的前身;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清政府在傅家甸设立滨江厅;1913年正阳街(今靖宇大街)修通,民族资本开始在这里活跃繁荣,道外区现存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的优秀代表大多出自这一时期。

哈尔滨市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老城区道外区的中部,总面积为53.11 hm2,规划区内由1条主街(靖宇大街)和10条辅街构成。主街为东西走向,西起景阳街,东至十道街,总长1 029 m该街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历史建筑遗存,其中有保护建筑28处,是我国特有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在哈尔滨最为集中的街区,此外还有很多折衷主义和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同时道外历史街区具有浓郁的传统商业氛围,其间分布着诸如“老鼎丰”“老上号”“同记商场”等众多老字号。该地区民俗文化同样丰富,包括北方特色的皮影戏、曲艺、评书、二人转等民间文艺活动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业。然而随着城市的演变及地方经济的衰退,历史街区现存很多问题:用地结构不合理,人口密度过高,人均居住面积严重不足,交通组织混乱,人车混行,绿化严重不足,市政设施严重缺乏,建筑老化现象严重,危旧房屋比例大,院落内部混杂,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

3 道外历史文化街区复兴过程中场所精神的体现

3.1 保护历史街区的风貌

3.1.1 历史建筑及院落空间

道外历史街区的建筑,不仅承载了哈尔滨中外结合的建筑文化,更是老道外商贾云集历史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极其珍贵的物质文化资源。其空间布局保留了民族传统的形式,而建筑风格则融合了欧洲各时期建筑艺术手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常会看到欧式建筑常有的廊柱、山花、云朵、拱形门、圆形窗,但在门檐下、屋庑旁又常会发现中式的如意、龙凤等雕刻作品。其建筑样式是耐人寻味的,体现出中西文化交融渗透的脉络。在“中华巴洛克”建筑立面的身后,是传统的“四合院式”空间,主要以商住混合功能为主,“前店后厂”或“上住下店”形成了道外传统商市的主要特色。在道外历史街区复兴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建筑及传统院落空间的保护与更新,使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得以延续,从而增强街区的识别性,界定出一个有意义的场所。

3.1.2 街道空间

依据原有的城市肌理,按照传统的街道空间进行复兴。保留街区亲切、人性化的尺度,为街道游客提供安全的步行环境,形成连接性较好的步行网络系统。增强街区的场所感和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如街头绿地、公园、生活性广场等,吸引本地的居民以及外地的游客,为人们提供交流、见面、休憩的场所,增强街道空间的活动能力。简·雅各布斯(1961年)提出把人们引向大街能够带来生气与活力。成功的历史街区都是以人气旺盛为特点的,只有当人和活动回归街区后,历史街区才能实现真正的复兴。

3.1.3 地域特色的街景

在历史街区复兴过程中,为丰富街区形象、体现街区特质,应注重保留街区地标性或是具有历史感的街景,积极利用旧的路牌、老式街灯、钟表等,营造出具有历史感的街区氛围。街区地面的铺装应恢复为原来的方石路面,增强街区的地域特色,在休闲空间设置一些雕塑小品,还原一些真实的历史场景,以此来建立起人与街区的情感联系,使历史街区具有较强的归属感与识别性。

3.2 恢复历史街区传统的商市功能

道外历史街区不仅具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同时以传统的商市形式著称,传统工商业是该地区繁华的重要力量,代表着哈尔滨地区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缩影。街区集中了哈尔滨市多家商业、饮食业和医药业、文化娱乐等多行业的工商老字号,在经过百余年的沧桑洗礼之后,至今保留下来的主要有同记商场、享得利眼镜店、老鼎丰食品店、老仁义馆、三友照像馆等店铺。

街区复兴过程中应体现传统商业的特色,对现有的老字号加以保护与整修,发挥其影响力,带动整条街区经济的发展,还要恢复一些现已不复存在的老字号,重现其当年的辉煌,唤起人们对于历史的回忆。同时挖掘道外地区的传统餐饮特色,形成传统饮食一条街,延续地方的饮食文化。结合街区的建筑及环境的整治与保护,丰富其商业功能,使历史街区成为集特色商贸、旅游、休闲、娱乐、餐饮、居住于一体的特色街区。这样通过保护其建筑遗产保留了场所特色,通过复兴场所的记忆和再生经济活力又延续了其特有的场所精神[3]。

3.3 体现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道外历史街区除商业、手工业发达外,其文化活动之多在哈尔滨居于首位,民国时期曾有“独冠关东”之称。早在清朝末年就已出现了演出曲艺、戏曲的茶园,至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茶园就有数十家之多。1938年~1945年又兴建了一些剧院,如新民曲艺社、馨香茶社等,上演一些曲艺、评书、二人转等特色文化活动。

在历史街区复兴过程中结合一些老字号茶园、剧院的修建,如哈尔滨历史上有名的辅和茶园、畅叙楼、神州大戏楼、新舞台等选择适合的院落,恢复老字号及内部的民族文化形式。复原一些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了的景观,如临街的老戏台、小型戏楼、茶楼以及皮影戏制作与表演店铺等,表演中国传统戏曲、曲艺、皮影戏、二人转等民间传统艺术,再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挖掘传统的手工艺品,结合保护性改造安置扎纸葫芦、捏面人、剪纸、制作风筝等地方手工艺品店铺与作坊等。

同时挖掘老道外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名人文化、移民文化、饮食文化等,通过建立民俗博物馆、街区雕塑小品等形式展示于游人面前。并且在节庆日子里举行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让人们对道外历史街区的民俗文化形成认同感,延续城市文脉,增强历史街区在哈尔滨市的凝聚力。

4 结语

场所精神表达了场所独特的特质,它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人们只有通过在生活空间中的体验,才能感受到不同类型的场所特征,从而理解到场所的本质。道外历史街区复兴关键在于尊重场地原有的场所精神,在保留街区历史风貌、传统商市氛围和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丰富街区的活动与体验空间,使人与历史街区建立起一种联系,从而传递出场所特有的场所精神而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摘要:以哈尔滨道外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运用场所理论,从历史街区的风貌、传统的商市功能、特色的民俗文化三方面出发,探讨在复兴过程中如何挖掘场所的历史记忆,延续地方特色及文化内涵,体现场所精神。

关键词:场所精神,历史文化街区,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M].朱子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12-113.

[2]赵明.历史街区复兴中的社会问题初探[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

群众文化场所的建设 第9篇

随着现代城市国际化、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场所精神的缺失日益严重,这一现象已经成为景观环境中最普遍、引起大众关注的问题,场所精神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它与情感化设计和人性化设计有着共同的含义[1]。

场所精神最早应用在建筑理论研究中,它的本质意义是尝试在技术的时代从更广泛的视角,重新去认识建筑存在的本质,同时又与环境心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在如今体验至上、注重精神需求和情感交流的时代,城市景观设计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对环境的功能需求,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在心目中建立起场所感。

2 场所精神概念解析

2.1 场所观念的内涵

对场地最原始的阐述是一个纯自然的状态,没有任何的意义,场地并不等同于场所,只有人与场地相互发生了作用,才使得场地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场地的自然属性和人类生活结合在一起,自然和人文处于共生的体系中,它的意义也就会随之而产生,这时,场地就变成了场所。场所代表着一种真实的存在,因为人们的参与,场所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和功能。因而,只有人与所在场所进行互动,参与并且投入真实情感,才能创造出最具人性化的空间[3]。

2.2 场所的特征

场所精神指人们在场所中体验到的总体气氛,即场所特征和意义的体现,不同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构成特定的场所独立性,场所精神体现场所创造者们的生活方式,同时赋予场所一种总体的特征和气氛。人们对场所的体验通过定向和认同两种方式,“定向”使人清楚的了解自己在空间中的方向,使人产生安全感,而“认同”则指了解自己和场所之间的关系,使人产生归属感。所以,通过人对场所的体验,场所精神的意义也就随之产生,场所精神才是场所的本质意义。

3 项目的内容特性对于场地设计影响的适用条件

3.1 场所的感知

人们常常通过对场所信息进行接收—识别—贮存—加工系列过程从而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和事物,通过感觉和知觉接收场所信息和识别它们。人们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而心理学上常常将感觉和知觉称之为感知,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后的体现。景观的场所精神对于一般场所来说,人们更多的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触觉对景观环境进行感知[4]。

3.2 场所的体验

3.2.1 认知

认知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它在心理学上是指当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眼前的时候,确认这种事物的心理过程。心理学通常认为认知是人与环境交往传递机制的关键[5]。

3.2.2 归属感

在通过人们对场所的认知和对场所的体验后,会不由自主地对场所产生感情因素,而正是由于这种感情因素,归属感随之产生,归属感的产生常常受到不同的人文背景影响,受到不同的认知过程和不同的载体,综合作用产生的。它的产生并不是以对场所高度熟悉为前提条件,只有在人们对场所有了深刻的体验、充分的感知和认同的基础下,才能获得所处场所的归属感[6]。

4 对于宽窄巷子隐园前广场场所精神研究

4.1 项目背景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3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于20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8年6月,为期3年的宽窄巷子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修葺一新的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末民初风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组成[8]。本次调查地点为宽窄巷子隐园前广场。

4.2 问卷调查

在对场所精神调研前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问卷调查带来的游人场所感分析,问卷调查一共50份,针对经过该广场的游客进行抽样调查并统计数据,实发50份,回收50份。

问卷调查结果简析:①来宽窄巷子的人群中,85%是第一次来,并且家庭式的旅游占到游客人数的90%。主要目的为观光,15%本地人或生活在周边的人群,主要目的为见朋友、喝茶为主。满意度在问卷总数中占80%,其理由是有古街风貌,植物搭配形式美观、富有文化内涵,雕塑以及建筑物造型优雅,适宜拍照留念。不满意度占20%,其理由是建筑物过于呆板,植物造景少,商业化严重导致四不像。②在广场停留的人群中,40%是进行拍照留念以及欣赏广场风貌,40%是能够进行短暂的休憩,10%喝茶见朋友,10%准备通往地下停车场。同时多数人认为该广场的休息坐凳太少,人多造成拥挤。少部分认为缺少活动场地、垃圾桶以及小卖部等。

4.3 景观空间及景观元素与场所精神的表达

4.3.1 场地尺度与场所精神表达

该广场为由一个丁字路口以及建筑围合,广场横纵方向街道总面积约572 m2,其中广场面积约126 m2。广场横向长12.0m,宽10.5m,横向街道宽7.5m,长29.0m,纵向街道宽6.0m,长38.0m,街道两侧建筑高度约为6m(图1)。根据芦原义信在外度空间尺度给出的参考公式,D/H(场地宽度与周边建筑高度比值)=1~2之间,属于亲切尺度,同时该场地为一处小型广场,场地的大小局限了人们的活动,使得该广场的场所感更加亲切且归属感强烈,人们漫步其中会产生愉悦感。

4.3.2 场地空间与场所精神表达

该场地东北以及西北侧为半开敞半闭合空间,以多种活动形式为整个场地带来活力,该角包含了多种业态形式,包括具有本土特色的商店、购买礼品的商店以及停车场入口;场地东南以及西南侧为封闭空间,带来了想要停留的感觉,临近建筑的街道较窄,有结合座椅的树池以及景墙分割,尺度较小,认同感以及归属感强烈。整个场地的既有一定的围合感,也具备开放空间的活动特质。让场地充满活力(图1)。

4.3.3 活动形式及业态分析与场所精神表达

在宽窄巷子隐园前广场开展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类:游览观赏、拍照、掏耳朵、停车、休憩、喝茶、观看艺人表演。通过对活动形式的分析发现隐园前广场内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可以通过招募街头艺术家这种方法为公共综合广场增加活力,避免高度同质化且高使用强度的公共空间的越来越多。从活动形式与场所精神的表现来分析,该场所归属感并不强,让人停留的时间不久;同时场地周边业态并未保留宽窄巷子特色,文化活动空间带来的场所感较弱,故场所认同感不强(图2)。

4.3.4 景观配置与场所精神表达

该广场周边建筑外景观设施较为完善,整体风格统一,具体树种有:银杏、榆树、广玉兰、紫薇、迎春花、八角金盘、吊兰、桂花、山茶花、鹅掌柴等。配置较为丰富,色彩搭配合理,视觉效果良好,带给空间较强的渗透性和交融性,本土植物带来的归属感强烈。

4.3.5 人流活动与场所精神表达

通过手绘场地平面简图,选择在隐园门口为视角,在固定的时间内对场地人流走向及人数进行统计,发现并分析场地内出现人最多的区域以及人流的大致流向。通过比较以及记录,能直观地看出场地内部归属感强烈的区域:树池、喷泉、咖啡店、停车场、拱形景墙等。

5 结论

在隐园前广场的调研中,景观的空间以及景观元素给人带来了不一样的场所体验感。空间的开敞程度、人流的集散区域、植物景观的配置搭配、景观小品的氛围营造以及游人的真实感受反映出该场地的场所精神。广场尺度较小,有一定的休憩空间,景观配置良好,同时具体的景点、业态、休息设施都十分到位,人们在广场内有良好的包围感以及归属感,小场地的包容体验也比较明显。场地的人流量虽然较大,但本身由“丁”字路口打散开的广场在对人流集散上起了一定积极作用,在宽窄巷子文化背景下的导向作用以及业态资源丰富的基础上,也给人带来一定认同感和归属感。

摘要:指出了场所精神是人们在特定的场所中体验到的总体气氛,即场所特征和意义的体现,不同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构成特定的场所独立性,场所精神体现场所创造者们的生活方式,同时赋予场所一种总体的特征和气氛。对成都宽窄巷子隐园前广场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其场所精神的形成关键以及影响要素,阐述了场所精神在宽窄巷子隐园前广场在场所环境中具备的特性和氛围,同时对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对成都宽窄巷子隐园前广场进行了调研及记录,以期对通过感性的感受和理性的思考去分析广场所营造的场所精神提供帮助。

关键词:场所精神,城市广场,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卢美婷.场所精神在中山岐江公园的表现[J].广州工业大学学报,2014(5):6.

[2]李宁.场所精神营造研究:从研究日本地方美术馆开始[J].中央美术学院学报,2014(5):13.

[3]郑晓山.场所精神的保持与延续:历史街区场所设计程序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9):12.

[4]吴威.园林的场所精神初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5):7.

[5]郑晓山.场所精神的保持与延续:历史街区场所设计程序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4.

[6]汤剑阳.杭州城市更新中的历史街区开放空间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7]章宇贲.行为背景:当代语境下场所精神的解读与表达[D].北京:清华大学,2012.

[8]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J].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3(4).

[9]周诗诗.历史街区保护背景下场所精神及居民认识研究: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群众文化场所的建设 第10篇

关键词:场所营造,空间层次与品质,活动支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代美术馆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它们不仅仅是艺术展示场所,更是学习和娱乐的场所;不但吸引大量的公众前来参观,更是研究者专心研究和获得广泛知识的场所。文化领域的竞争在各城市和地区间悄然进行,作为重要的文化建筑,美术馆建筑发展迅速。它和城市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建筑本体的创作更需要从城市场所营造的角度进行考虑,而不再局限于界限明显的空间体系。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以及城市生活的载体,美术馆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城市空间体系的介入、美术馆本体功能空间的独特场所营造及对公众活动的支持。

一、基于城市的空间场所序列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彼得·卒姆托总是强调影响其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建筑的场址,“它的性格,它的特征,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要素都对建筑的设计选址和选材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也决定了建筑形式(1)”。对文化建筑创作基于城市环境的场所营造尤为重要,更应该依据所处的环境气氛而存在,营造特定的场所感。古希腊建筑在多山的地理环境中塑造了一个个或神性、或人性为主导的场所,神庙、剧场、卫城都传达着特定的意念,是西方古典建筑对场地属性的经典表达。中国古典建筑也极重视建筑选址及整体布局,强调天人合一。从现代建筑的优秀作品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场地属性是建筑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建筑布局对城市肌理或景观构成、周围环境而言并非是偶然存在,而是具有深思熟虑的逻辑性。只有在合适的环境中,营造适合一栋房子的空间和场所氛围,才可获得一种诗意的品质,建筑结构层次的展开才有意义。

建筑界面是建筑与城市的边界,城市与建筑空间的渗透、转换、融合或对立都在界面处理中得以实现。建筑围合或开放,都是对城市空间表达出不同态度,例如,柯布西耶在萨伏伊别墅中通过底层架空表达对自然的尊重,又通过空中庭院开放其内部空间。在大量优秀的现代建筑作品中,建筑本身也常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广场、街道、绿地或水面等。建筑语言可以和音乐类比,或连续或跳跃的音符表达着舒缓、紧张、跳动的旋律;抑或可以与绘画类比,庭院等开放空间表达了留白的艺术魅力,它们让城市与建筑互相融合,让城市空间适当喘息。

石家庄市美术馆独特的场所特性在于其与城市道路的紧密衔接、所处城市绿地公园一角的独特方位及基地内遍布的成年树木(其中雪松、玉兰、国槐为珍贵树种)。建筑以城市空间作为参考框架,从总体布局上看,建筑主体分为展览展示、画院办公和教育培训三个部分,场址用地规整,用地面积相对较小,项目功能要求相对复杂。为了使公园与建筑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形成“场中有馆,馆中有园”的优美意境,充分体现建筑与园林的互动关系,设计尽量削弱美术馆庞大体量对周围环境的压力,在有限的用地上采用集中布置的方式,建筑主体后退交通主干线裕华西路,在楼前形成尺度适宜的广场,既为人流集散提供了必要的场地,缓解大量集中人流对交通的压力,也为研究、交流等使用者提供安静的场所环境。主要展厅部分顺应地形设置于用地西侧。画院办公部分设置于用地东北区域,教育培训部分设置于用地东侧二、三层,入口均位于相对较为安静的苑东街。这样的布局使得展示陈列部分与办公培训部分合理分区、互不影响。

设计之初,场地内现有参差错落的树林及珍贵树种即被当作重要的设计要素用以唤起场地精神(图1)。设置于基地东南角的美术馆主入口恰巧避开了树木茂密的区域,使绿树掩映中的美术馆能在城市观赏界面上凸显出来。在展厅周围及庭院中设置水面,使得建筑与公园有了天然屏障,又得到良好的倒映效果。水似乎由内庭院流出,在建筑周边汇成汪汪一壁的水面,获得“半潭秋水一房山”的意趣。场地内的珍贵树木被保留下来,借助设计手段形成以古树为背景的中心庭院和树院,同时用曲折有致的回廊将建筑各部分连接起来,营造“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趣。

二、空间的层次与品质

形式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元素,空间才是现代建筑的不二本质。“‘好的建筑应该吸引人,让人滞留或行走其中,陶醉于自己的体验’,无非是要给人创造体验的机会……它通过自身的空间和审美力量表现着自己的存在与价值(1)”。美术馆场所感的营造同样体现在其内部空间当中,表现为空间序列以及公共与私密间的微妙关系。

今天,人们去美术馆并非全是为了专心致志地研究或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更多的是寻求一种新的生活体验。很多情况下,美术馆建筑本身的品质比其展品更具有吸引力,如弗兰克·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贝聿铭设计的法国卢浮宫扩建工程,其意义已超越博物馆本身,给城市带来更多活力,给生活带来更多的生机。美术馆的空间本质是为人的活动服务,不同的使用者在建筑当中都应当获得良好的建筑体验。这些体验构成一栋建筑的集体记忆,成为城市中一处特定的场所,而建筑的内部结构因此才变得意义非凡。建筑的尺寸和尺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这种体验,带给人们或亲近或疏远的感觉;光线也是美术馆设计的重要因素,它赋予建筑空间和艺术品特殊的魅力,并引导人们的思想。

我们想象这样一栋建筑,它静默于城市的一角,在车来车往中洁身自好,我们触摸它温柔厚重的墙体,倾听它的声响,嗅到花草的芬芳,封闭或是开放,室内外交融体验。

透过窗,古老树木继续它的年轮增长。内部结构顺序展开,或亲近、或疏远、或紧凑、或松散,形式并不重要,光线连同空气一并流入,或明亮、或暧昧,艺术品、空间、抑或时间,共同谱写生活的篇章。

美术馆公众活动的空间主体是展示空间、公共空间及交通空间。公共空间也称为开敞空间,多为人们大量性活动需要而设,具有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和便于交流的特性,也具有建筑的领域感和场所特质。传统美术馆严格区分各功能空间和交通空间等,而新的趋势是模糊它们之间的界限,使其相互融合,具有多重价值。石家庄市美术馆通过功能体量的不同处理形成生动的群体造型,同时形成多个风格不一的院落,并与城市交融。宽大的门厅成为从城市进入美术馆的第一重空间,它不仅承担人流集散、接待等功能,更是美术馆的交流核心,也可作为特殊展示场所。在这里,楼梯间不再是独立联系要素与展厅脱离设置,天桥、直梯、旋转梯等设计要素使交通空间作为一个美学要素加以突出。开放的门厅和交通系统提供给人们一种全新的富有动感的空间内容,使参观者处于一种运动状态中,也时刻处在别人的观望中,人本身也成为美术馆独特的展示对象(图2)。

对美术馆的展示空间而言,展品与展示空间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设计的重点。艺术与现实之间需要保持一种距离,人与自然环境的交流以及光线和展品的关系决定了展示空间的品质。美术馆展示空间发展经历一系列的变革,从采光模式上看,现代科技的影响使人们对全人工照明方式产生质疑,自然光得到重视和大力推广。石家庄市美术馆展览陈列部分,根据展品布置的特殊要求,采取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力争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光,以节约能源。一层展厅受平面布置与建筑结构形式的制约以人工照明为主,利用展厅西侧一、二层间建筑的错台,通过屋顶天窗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形成独特的富于意境的光环境;二层主要以自然采光为主,辅以人工照明,利用屋顶均匀分布的高侧窗(南向高侧窗为磨砂玻璃)将天空漫射光均匀柔和地引入室内,使展厅内部形成符合展览要求的良好光环境(图3,图4)。

三、对公众活动的支持

“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目标之一都是为人们的生活等各种活动提供良好的场所和物质环境,并帮助定义这些活动的性质和内涵(2)。”文化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为公众活动提供空间支持,因此,行为的连续性和文化体验尤其值得关注。

行为连续性是指人们从城市进入建筑并在其中进行各种活动保持连贯,构成连续的知觉体验。建筑内外之间、不同楼层之间甚至不同功能用房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根据其公共与私密程度产生不同的交流性。层次丰富的灰空间可以将不同空间联系和融合,并消除彼此间的隔阂,人的活动也变得流通而连续。石家庄市美术馆入口中庭安排在南侧,形成以中庭—中心庭院—画院办公为轴线的序列空间。门庭共享空间高大而明亮,具有城市公共空间的尺度,它联系着各个功能空间,形成流动的空间序列,为各种活动提供支持。公众在此可以休憩聊天,可以欣赏临时展览,也可以欣赏内庭院景观或者城市景观。建筑与城市取得和谐统一,公众活动获得连续而丰富的空间支持。展厅的设置同样考虑连续合理的行为支持,展览陈列部分置于入口大堂西侧二层高的体量内,形成并列的六个展厅。各层展厅均可独立布展,一、二层的专业性展厅可由设置于大堂西北侧的走廊直接到达,既可独立布展又可与其他类型展厅充分联系。在举办综合大型展览时,各个展厅可通过连廊及休息厅相连,整体形成单线程的展览流线,有效避免了展览人流交叉,提高了整体建筑的使用效率。展示空间可灵活划分,完整的空间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展览的需要。环绕大厅的连廊同时具备展廊功能,虚实相间的展墙活跃了整个室内空间,形成了穿插渗透的流动性展示空间(图5~图7)。

公众活动除了要求空间提供形式与物质承载以外,还要求空间所表达的思想与文化内涵,和公众的感觉、情绪、文化体验相融合,这样的空间才具有场所精神,才能形成人们心中的深刻记忆。石家庄市美术馆在进行户外空间营造时对此进行了充分考虑。外环境中平缓的水面、尽端的乔木与草坪、为行人提供休憩的台阶坐凳,使参观者在进入建筑内部时沉浸于一种安静的气氛中,目的在于逐步滤去外在城市的忙乱与喧嚣,使心灵自然过渡到平静宁和。不同主题、大小的院落之间也并非隔绝,而通过南北两侧的高透明度玻璃相互渗透,同时各部分保持相对的私密性。界面的透明化可以消除建筑与其外部场所的边界,消除两种空间的隔阂,加强空间的层次感和纵深感,实现内外空间的渗透、转换、融合,也使内外空间产生视觉上的联系,使建筑和城市取得直觉关联一致,从而获得秩序和认同(图8~图10)。

四、结语

美术馆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涉及建筑布局、空间、形态及展品陈设、游线组织、采光照明、展品保护等一系列专业问题,本文仅从一个侧面—空间场所营造的角度探讨了美术馆设计的相关理念。在石家庄市美术馆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文化建筑和城市周围环境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设计不仅塑造空间,更塑造空间中的环境气氛及品质,这个所谓的“场所精神”激发了人们的知觉,应当成为创作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大师》编辑部.彼得.卒姆托.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吴爱民.郭恩章.张昕.透明的城市——玻璃与金属在现代城市中的运用.北京:城市规划,2002(09)

群众文化场所的建设 第11篇

其实, 从以下的一些数据, 就可以看出网吧对社会贡献的价值:截至2007年, 全国现有依法设立的网吧已经突破11万家, 网吧所拥有的各类计算机设备近千万台, 网吧行业容纳了约上百万名人员就业, 年产值超过250亿元, 网吧行业为相关产业带来的间接经济收入超过1000亿元。同时, 他还带动了电信、餐饮、娱乐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网吧业也是IT业发展的助推器, 电脑设备、网络游戏、电子竞技、软件业及服务器制造等因网吧业的蓬勃发展有着巨大市场。网络已是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年轻人, 如果学不会电脑, 不会使用网络, 很难想象如何适应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由于互联网行业迅猛发展, 我国网民人数也在迅速增长, 目前已达2亿人, 近30%左右的网民在网吧上网, 对于那些没有电脑或付不起昂贵包月上网费的网民来说, 网吧无疑是他们畅游网络空间的最好窗口, 最经济的方式。网吧已成为我国普及互联网知识、计算机知识及信息化传播的重要阵地, 在传播科技信息、倡导健康娱乐方式、解决下岗人员再就业、推动文化信息产业发展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因此, 可以肯定地说,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网吧行业, 在提高现代服务整体水平, 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也许有人会说, 网吧里充斥着许多色情、暴力的内容, 这话不假。但这不能全部归为网吧的问题, 只要网上存在这些不健康的内容, 通过别的途径上网照样会受到它的毒害。网吧业是在互联网的带动下新兴的一项产业, 在发展初期, 由于市场不规范, 疏忽管理, 人们好奇心强, 使得网吧业畸形发展。一些网吧业主在利益的驱动下, 不规范经营, 接纳未成年人, 超时营业, 甚至提供暴力、色情和赌博等不健康服务, 这些情况直接影响了网吧的声誉, 造成了许多人“谈网吧色变”, 称网吧为“电子海洛因”。由于青少年涉世不深, 自我约束力不强, 有些未成年人因迷恋网络耽误功课甚至导致精神分裂, 有的陷入“网恋”受人欺骗, 有的连续上网而致脑死亡, 更有甚者为筹钱上网而联伙打劫, 不但让网络吞没了他们的求知的心智和善良的情感, 也吞噬了他们宝贵的青春, 极少数人更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成为网游的牺牲品。

2006年3月山西省方山县取缔县城内所有网吧, 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它成为全国绝无仅有的开通了网络却没有网吧的县城, 方山县也因此在全国出名。尽管取缔网吧的出发点, 可以看成是拯救网瘾少年一个善良之举。但是, 这种行为却是一种被善意所蒙蔽的冲动, 是不理性的做法, 虽然对拯救网瘾少年, 对上网学生家长是件高兴的事, 但它也直接侵害了网吧业主的利益, 剥夺了无钱购买电脑的网民上网工作、学习、娱乐的权力。网吧需要治理, 问题严重的网吧可以取缔。但是, 取缔的理由必须充分, 不能仅因为预测的危险和内心的善良, 就将其“一刀切”。如果我们以全面的视角看待网吧的作用, 就会在看到其危害性的同时, 也看到其本身固有的正面作用。同样, 如果我们从辨证的角度衡量政府取缔网吧的行为时, 就会看到其臆断背后的不合理性。

其实, 应该客观地、辨证地分析网吧, 看待网吧。网吧的出现, 的确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威胁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在缺乏规范管理和职业操守的现实下, 网吧的负面功能可能会大于其正面的功能。但任何事物既然存在, 就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一棒子把它打死。只要通过完善管理来引导其规范经营, 网吧的负面影响就可以消除。北京“蓝极速网吧”失火造成多人死亡, 国家开始重视这个行业, 2002年《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颁布后, 相关部门开始了对网吧市场进行整治, 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网吧管理, 比如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聘请义务监督员、对经营者进行培训以及上街宣传法规条例等等, 积极探索网吧的长效管理机制, 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近日, 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 (2007) 》显示, 我国青少年网瘾群体的比例为9.72%, 比2005年11月发布的数字减少了3.48%, 这是近三年来我国青少年网瘾比例首次下降。青少年网瘾比例的首次下降, 是整个社会积极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的结果, 反应出党和国家采取监管政策和网络业界的行业自律已经产生良好效果。

目前, 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仅为12.3%,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超过了60%, 我国的互联网行业仍需加速发展, 迎头赶上。对于那些, 中低收入的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人群, 网吧提供了最便捷、最廉价的上网环境, 这也是“以人为本”具体体现。“方山无网吧”的事实已经存在, 但我相信, 方山一定会再有网吧。网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中国正朝着信息化社会的目标迈进, 而网吧是实现信息化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 是助推器。作为互联网的终端, 网吧为经济的发展, 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上一篇:乳腺癌患者护理分析下一篇:武术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