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的概念与分类

2024-05-25

游乐的概念与分类(精选10篇)

游乐的概念与分类 第1篇

英语句子中的主语通常是在谓语动词之前, 其结构一般是“主语+谓语”, 语法上称这种语序为自然语序。但有时出于语法结构或修辞的需要, 常把句子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倒转过来, 这种语序在英语中就被称为倒装语序, 其作用是强调逻辑次序中次要的部分, 使句子中的某个成分突出, 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英语的倒装分为部分倒装和完全倒装。其中部分倒装指的是将谓语的系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部分置于主语前, 其句式顺序与普通的疑问句相同;而完全倒装则指将谓语动词完全置于主语前。倒装句是一种语用性很强的句法重组手段, 是英语特有的句法现象, 可以对新旧信息编排的先后顺序进行重组和调整, 从而确保语篇信息的编排上下衔接、前后连贯, 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语义整体。从句子成分来看, 倒装语序主要是主谓倒装, 但由于表达者出于不同的目的和考虑, 英语句子中的其他成分, 如宾语、表语、状语、补语也可以倒装。从用途上来分, 英语倒装可分为语法 (结构) 倒装和修辞倒装两大类。所谓语语法倒装, 是指主谓语的颠倒或句子其它成分的颠倒, 这种倒装一般是强制性的。而修辞倒装, 则是为了强调, 或者为使上下文紧密衔接, 或者为保持句子结构的平衡匀称等目的而引起的倒装, 这种倒装通常是选择性的, 是由于表达效果上的需要而出现的倒装。本文通过大量的例句详细介绍和分析了英语倒装中的语法倒装及修辞倒装的种种情况, 以期能为英语学习者学好、用好英语倒装提供些帮助。

二、语法倒装

1.英语中的疑问句包括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反意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等。这些疑问句通常都使用倒装结构 (除对主语或主语之定语提问的特殊疑问句外) , 这是语法结构的需要。例如:Have you seen the film? (你看了那部电影吗?) (倒装语序) ;Who works the hardest? (谁工作最努力?) (不用倒装) 。

2.以副词here, there, now, such等开头的句子, 当其主语为名词时, 通常主谓要倒装, 如果句子的主语是人称代词, 则不倒装。当这些词位于句首, 且谓语动词为动词be和come, go等表示移动或动态的不及物动词 (但是在倒装句中, 谓语动词come和go一般用一般现在时, 而不能用进行时态) , 或是stand, lie, live等表示状态的动词 (表示存在) 的时候, 句子要全部倒装。例如:Now comes your turn. (现在轮到你了。) (完全倒装) ;Here they are. (他们在这儿。) (不用倒装) 。

注意:在这类倒装句如“Such is life. (生活就是这样的。) ”中的such其实为表语, 真正的主语是其后的life。例如:Such is his nature. (他的本性就这样。) ;Such were his words. (这就是他所说的话。) 。另外, 副词或介词+with+其他成分是一种表示祈使命令的倒装结构, 句中省略了动词。例如:In with you! (你进来!) ;Off with your caps! (脱掉你们的帽子!) 。

3.当虚拟条件句的谓语含有were, had或should时, 可以把它们放在句首, 同时将if省略, 形成部分倒装。例如:Were I Tom (=If I were Tom) , I would refuse. (如果我是汤姆, 我就会拒绝。) 。

4.当so/neither/nor用来连接不同的人或物, 表示都具有 (或不具有) 相同或类似的情况, 即前面所说的情况也适合于后者时, 可用部分倒装。例如:—Tom can speak Chinese. (汤姆会讲汉语。) —So can Mary. (玛丽也会讲汉语。) 。

但是, 若是对同一个人或事的情况表示肯定或同意而重复时, 不能倒装。例如:—Li Lei is good at his lessons. (李蕾的功课学得好。) —So she is. (她的确学得好。) 。

5.结构“so/such...that...”引导状语从句, 当so或such提到句首时, 则其后的主句须用倒装语序。例如:Such a good girl is she that we all like her. (她是一个如此好的女孩, 我们大家都喜欢她。) 。

6.否定词no, nor, never, 或半否定词hardly, little, few, 否定词的短语not until, in no time, hardly...when..., 及表示时间、次数、顺序、频度等副词如many a time, often等位于句首时, 一般须部分倒装。如:Neither do I know him. (我也不认识他。) 。

7.以there开头的句子, 须使用倒装结构。例如:

1) 表示“……有……”之概念的“There+be+主语”结构, 例如:There are three books on the desk. (桌上有三本书。) 。

2) 用于正式文体, 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there+不及物动词十主语”结构, 当主语不明确而又是一个很长的名词短语时, 往往使用这种结构。例如:There entered a strange little man. (走进来一个奇怪而身材又矮小的人。) 。

另外, 在叙述性和描绘性的书面语中, 这种结构若带有地点状语, 而且把这种状语放在句首时, 可以用省略there的倒装结构。例如:In the cottage lives a family of six. (在这幢小茅舍里住着一家六口。) 。

8.当“only+状语”位于句首时, 其后习惯上要用部分倒装。其中, only后的状语可以是副词、介词短语、从句等。例如: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do it well. (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好。) 。

注意:在only的后面作状语的是从句时, 从句不要用倒装, 要部分倒装的是主句;而当“Only+主语”在句首时, 则不用倒装。例如:Only when it rains do you feel cool. (只有下雨时才觉得凉爽一点。) (主句倒装, 从句不用倒装) ;Only he knows the answer. (只有他知道答案。) (不用倒装) 。

9.as/though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 一般须用部分倒装。而由它们引起的倒装具体可分三种情况:表语、动词原形及状语的倒装。

(1) 表语的倒装。一般直接将表语提前到句首, 其中的动词通常为连系动词, 也就是说位于句首的名词是其后连系动词的表语。另外, 要特别注意位于句首的名词前习惯上不用冠词, 即使其前有形容词修饰也不用冠词。例如:Child as/though he is, he knows much about the society. (尽管他还是个孩子, 但是他对这个社会却很了解。) 。

(2) 原形动词的倒装。 (1) 动词前面带有情态动词时, 只将行为动词提到句首, 而这些情态动词保留在原处。 (2) 若动词前面没有情态动词时, 应在动词原来的位置加上助动词do的适当形式。 (3) 用于这一句型的动词一般是不及物动词, 而不能是系动词或及物动词。例如:Swim as/though he can, he can’t swim so far. (尽管他会游泳, 但是他游不得那么远。) 。

(3) 状语倒装。例如:Hard as/though he was working, he didn’t pass the exam. (虽然他一直在努力学习, 但他还是没有通过那次考试。) 。

注意:这类倒装的让步状语从句可用as, though来引导, 但不能用although来引导;但是, 未倒装的让步状语从句则可用though, although来引导, 而不能用as来引导。也就是说, although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不能倒装, as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必须倒装, 而though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可以倒装也可以不倒装。另外, 上面提到的倒装结构有时也可用来表示原因, 区别的办法主要看句子的内容:让步从句的内容大多数与主句在意义上相反, 而原因从句则与主句之间有因果关系。

10.however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位于句首一般也要倒装。however为连接副词, 引导让步状语从句, 其意义和作用相当于no matter how。however后面接形容词或副词, 其基本结构为“however+形容词/副词+主语+谓语”。例如:However cold it is, she always goes swimming. (无论天气多么冷, 她总是去游泳。) 。

三、修辞倒装

英语修辞倒装的五大功能是:强调、承上启下、制造悬念、平和结构、使描写生动。修辞倒装作为一种语法手段多用于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 能加强语气, 抒发情感, 密切上下句的逻辑关系, 更清楚地表达作者的思想。

1.为了强调。

在英语修辞中, 强调的形式有很多种, 如使用词语强调或强调句型。有的在正常语序中得不到强调的句子成分, 在倒装中可以得以实现。如强调谓语、表语、宾语、状语、分词、不定式等, 可将这些成分提前。为了强调而倒装的英文句子往往可以通过语法倒装的手段来实现, 其表现形式一般有:在以here, then等副词开头的句子;以only+状语或状语从句置于句首的句子以及以not, little, hardly等具有否定意义的词或词组位于句首的句子 (但否定副词用于修饰主语例外) , 等等。例如:Below is the department store. (下面是一家百货大楼。) (强调的是状语) 。

2.为了句子之间衔接紧密,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有时倒装可把前一句说到的人或物, 或与前一句有联系的人或物在下一句紧接着先说出来, 从而使前后两句在意思上的关系更加清楚, 衔接更加紧密, 语义上更加连贯, 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The picture shows an engine partlycut away so that the cooling system can be seen.Around the enginecylinder is a water jacket. (此图显示出一台发动机的局部剖面, 以便使人能看到冷却系统。在发动机气缸的周围, 有一只水套。) 这个例句中的第二句话开头把表语“around...cylinder”置于句首, 而把主语“a water jacket”置于句末, 是为了承接上句的“an engine”, 后者引出下句中的“this jacket”。

3.为了制造悬念, 渲染气氛。

在新闻或文学创作中, 有时为了内容的需要, 或是为了强调, 作者常常运用倒装来制造悬念, 渲染气氛。再如朗费罗 (Longfellow) 《雪花》中的一节:“Out of the bosom of the Air, Ou of the cloud-folds of her garments shaken, Over the woodlands brown and bare, Over the harvest-fields forsaken, Silent, and soft, and slow, Descends the snow.”分析:在这一节诗里, 诗人富有创意地运用了倒装。在前五行中, 诗人堆砌了七个状语, 状语连续出现而主语和谓语却迟迟未露, 造成一种悬念效应。全节读罢, 读者才对诗歌的主题恍然大悟, 从而收到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4.为了句子结构平衡。

英语修辞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尾重原则。在语言使用中为了避免产生头重脚轻、结构不平衡的句子, 我们常将句中较长的成分后置, 即采用倒装语序, 从而使得句子结构保持平衡。这种倒装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1) 主语很长, 且有很长的后置修饰语 (如同位语或关系分句) , 而谓语又很短, 为了使句子平衡, 避免句子“头重脚轻”, 可将谓语或状语提前, 句子用完全倒装语序。例如:Under the big tree was sitting an old farmer. (大树底下坐着一个老农夫。) 。

(2) 主语很长, 表语短, 为了保持句子平稳, 可把表语和谓语都提到主语前。例如:Such would be our home in the future. (我们将来的家就是这个样子。) 。

(3) 宾语太长, 且修饰成分长, 可将宾补提前;例如:He considers impossible what is possible. (本来可能做的事, 他认为不可能。) 这句话的正常语序应为“He considers what is possible impossible.”但是由于“what is possible”较长, 故将宾补“impossible”提前。

5.为了描述更加生动形象或抒发情感的需要。

有时为了使叙述或描绘更加生动形象, 增加语言效果, 可将表示方向的副词或拟声词置于句首, 句子采用全部倒装的语序 (主语为人称代词的句子除外) 。例如:Up went the rocket into the air. (嗖地一声火箭就飞上天了。) ;Bang came another shot! (砰!又是一声枪响!) 这两个句子使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 且对动作的描述生动逼真, 从而使句子看起来简洁明快。再如,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韩麦尔老师最后在黑板上写下一句话“VIVE LA FRANCE”。此句翻译成英文应该是“Long live France”, 这句简单的话语使用英语倒装句不仅仅是语法的规定, 体现了强调的作用, 更充分体现了普通的法国人民对母语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由此可见, 某一倒装句有时不止有一种修辞功能, 也会有两种甚至更多, 只有细心的读者才能领悟到它的“神秘”。

四、结语

倒装是英语中一个重要的修辞手段, 在英语中使用的频率较高, 它的使用不但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形式, 而且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因此, 了解并掌握倒装句各种句式的用法, 不仅会提高我们对英语语言的欣赏能力, 而且对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将大有裨益。但是由于英语倒装句形式多样, 种类繁多, 并且在很多情况下, 一个倒装结构句不单只有一种功能, 而是“身兼数职”。所以, 要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倒装结构, 就必须要了解各种英语倒装结构的具体的语法特点及不同的修辞功能, 并把它们运用到实际生活英语中去,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和体会英语倒装的确切含义及其具体用法。

参考文献

[1]郝福合.原形动词位于句首的倒装现象初探[J].科技英语学习, 2007, (1) :49-51.

[2]刘锐诚.学生实用英语高考必备[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

[3]徐广联.大学英语语法讲座与测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4]张春芳.英语倒装结构的类型与翻译[J].科技英语学习, 2007, (12) :54-58.

[5]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劳动关系的概念与分类 第2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劳动法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愈加活跃,用人形式也更为灵活多样,例如:媒体经常报导的“租赁劳动力”的作法,“非正规部门的就业”,离退休人员的反聘,专项工作的对外承包等等。致使近些年来在劳动人事工作领域,人们越来越多地遇到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方面的问题。现就此问题谈点儿看法,以求探究真谛。

一、劳动关系的概念与分类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其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遇有个体工商户雇请帮工的情形,则个体工商户属于用人单位的范畴。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七项必备条款和双方自主协商的约定条款。

按实现劳动过程的方式来划分,劳动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实现劳动过程的劳动关系,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由用人单位直接组织劳动者进行生产劳动的形式,当前这一类劳动关系居绝大多数;另一类是间接实现劳动过程的劳动关系,即劳动关系建立后,通过劳务输出或借调等方式由劳动者为其他单位服务实现劳动过程的形式,这一类劳动关系目前居少数,但今后会逐年增多。按劳动关系的具体形态来划分,可分为常规形式,即正常情况下的劳动关系;停薪留职形式;放长假的形式;待岗形式,下岗形式;提前退养形式,应征入伍形式等等。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类,可分为国有企业劳动关系、集体企业劳动关系、三资企业劳动关系、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等等。按劳动关系规范程度划分,可分为规范的劳动关系(即依法通过订立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未订立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事实上以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的情况),和非法劳动关系(如:招用童工和无合法证件人员;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等情形)等。

二、劳务关系与劳务合同

劳务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其主体是不确定的,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劳务关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通过劳务合同建立的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该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和其它形式。其适用的法律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劳务关系、劳务合同是一种顾名思义的通俗称呼,在《合同法》中是没有这类名词的。属于承包劳务情形的劳务合同,似可归属法定的“承揽合同”,属于劳务人员输出情形的劳务合同,似可归属法定的“租赁合同”。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不同,没有固定的格式,必备的条款。其内容可依照《合同法》第12条规定,由当事人根据具体情况自主随机选择条款,具体约定。

三、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当劳务关系的平等主体是两个,而且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自然人时,它的情形与劳动关系很相近,从现象上看都是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支付劳动报酬,因此两者很容易混淆。还有一种派遣劳务人员或借用人员的情形,致使两个单位之间的劳务关系与派出或借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紧密地交叉在一起。这是它们相联系的一面。

在劳动关系调整工作中,时常遇到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并存的情况,弄清两者的区别,对于做好劳动人事工作,正确适用法律、妥善处理各类纠纷,显得特别重要。从整体上看,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主要有五点:

(一)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可能是两个平等主体,也可能是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二)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也就是说,劳动者除提供劳动之外,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服从其安排,遵守其规章制度等。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虽然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实际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用人单位是强者,劳动者是弱者。而与劳动关系相近的劳务关系两个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或者说是经济关系。即劳动者提供劳务服务,用人单位支付劳务报酬。彼此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而是一种相对于劳动关系当事人,主体地位更加平等的关系。

(三)劳动主体的待遇不同。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而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

(四)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而劳务关系则适用《合同法》。

(五)合同的法定形式不同。劳动关系用劳动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是书面的。而劳务关系须用劳务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除书面的以外,还可以是口头和其他形式。

四、劳务关系的现状与运用

目前,与劳动关系相近的一类劳务关系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用人单位将某项工程发包给某个人员或某几个人员,或者将某项临时性或一次性工作交给某个人或某几个人,双方订立劳务合同,形成劳务关系。这类从事劳务的人员,一般是自由职业者,身兼数职,自己通过中介机构存放档案,缴纳保险。二是用人单位向劳务输出公司提出所需人员的条件,由劳务输出公司向用人单位派遣劳务人员,双方订立劳务派遣合同,形成较为复杂的劳务关系。具体说,用人单位与劳务输出公司是一种劳务关系,劳动者与劳务输出公司是一种劳动关系,而与其所服务的用人单位也是一种劳务关系。这种劳务关系的情形,有人称之为“租赁劳动力”。

三是用人单位中的待岗、下岗、内退、停薪留职人员,在外从事一些临时性有酬工作而与另外的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务关系。由于这些人员与原单位劳动关系依然存在,所以与新的用人单位只能签订劳务合同,建立劳务关系。

四是已经办手续的离退休人员,又被用人单位聘用后,双方签订聘用合同。这种聘用关系类似于劳务关系,但又不完全是劳务关系。有人又称之为特殊劳动关系。

游乐的概念与分类 第3篇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概念;技术方法

生态恢复是指生态系统的自动化,减轻负荷压力,通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进而促进组织、恢复的一种正常有序发展的状态,主要适用于受自然环境及人类破坏造成的环境恢复和重建工作。随着“生态恢复”概念的引进,为水土流失治理领域以及土壤结构改良等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

生态修复的历史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在对生态修复的探讨与研究中,其涉及到的概念包括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恢复、生态改进等,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认识与见解,因此,该概念并未形成实际的应用结论。

对于生态修复的概念主要来源于我国和日本,有日本学者认为,生态修复是一种通过外界力量使受损生态系统得到修复、重建和改进的过程。为了减少生态系统的受损、破坏,必须实行生态系统的修复,通过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加速生态系统的恢复,使其正常、健康、稳定的运行。这一概念的提出,强调要在人工调控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建立自动化组织与自调功能。生态重建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压力的冲击受损后达到原始状态的重建。生态恢复是指生态系统在通过自身组织与调节之后恢复到主导地位的一种本能式的状态。而生态改进是指生态系统在外界压力受损后进行改进,利用人工特点,降低生态系统因自然特点造成的受损。

目前,我国已将生态修复应用到多个领域,包括环境、农业、园林、水利等,界定和统一生态修复概念在市场环境中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为保证生态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达到规范化:一是统一“生态”的概念。介于人类生活空间给人类生存、生活以及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响,对自然环境中阳光、温度、空气、土壤以及地质稳定性等因素的结合加强重视较为必要。二是生态系统应用的通用性。概念的统一,使得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对于不同领域的应用不会产生歧义,且使得生态系统在不同领域中达到健康稳定的状态。

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类型

2.1广义水土保持修复类型

广义水土保持修复类型包括:生态系统退化坡面修复、生态系统退化河流修复、生态系统退化水库修复、生态系统退化绿洲修复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矿区修复。退化坡面修复是指对耕地、草地、荒地等退化区域的生态修复,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的关键;退化河流修复是指人为操作导致的河流退化生态修复,需根据河流地域的面积、汇水部位以及沟道搭建形成的生态系统,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组成部分;退化水库修复是指大型水库保护区的生态修复;退化绿洲修复是指对内陆平原、山川、河流为中心的生态修复;退化矿区修复是指对矿物环境废弃矿地的生态修复。

2.2狭义水土保持修复类型

根据生态修复作用力的不同,狭义水土保持修复类型包括:一是自然生态环境修复,即通过生态系统自身调节和组织所形成的生态修复过程;二是人工与自然结合的生态修复,即以人工辅助为基础,联合生态系统自身调节和组织功能所形成的生态修复过程。

3.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3.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方法的广义性

3.1.1生态系统退化坡面修复

生態系统退换坡面修复的技术方法是通过对农作物耕地肥料的增加,对绿色植物以及氮作物实行轮作、间种,预防化学物质的侵蚀,增加对生物治理等。退化坡面生态系统主要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加强重视,正常的灌木、草地等生态系统的年限达到5-8年,才可以健康有序、稳定地进行修复。

3.1.2生态系统退化河流修复

受自然环境影响,地质较差的环境极易出现土壤的侵蚀,造成退化。河流生态系统因修路、开矿、工业废水以及生活垃圾等污染,使得退化河流不能达到一定的休养。因此,减少人工操作的河流直线化、增加多样化河流生态环境是措施之一;其次,在河流两岸种植生物隔离带,既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增加河流中的营养成分。

3.1.3生态系统退化水库修复

退化水库修复生态系统可以采用与退化河流同样的方法进行修复,不仅可以保护水库周围环境免受污染,同时还可以让水库的水分得到良好保持。

3.1.4生态系统退化绿洲修复

一方面合理利用水资源,做好补水工程的应急工作,将生态系统的需水量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对土地结构的调整,缩小绿地面积,使人工绿洲和自然绿洲的比例均等。

3.1.5生态系统退化矿区修复

对于退化矿区生态系统的植物、土壤已经严重受损,植物生长由于缺乏足够营养而形成的退化现象,应对土壤进行覆盖与整合处理,增加营养元素,去除损害物质,选择地质适应力较强的土壤进行间种和草种。

3.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方法的狭义性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方法的狭义性包含两方面意思:一种是采用自然修复法,即封禁法,减少生态系统小面积的受损程度。另一种是采用自然环境与人工相结合的方法,与封禁法形成互补,减少大范围生态系统的受损程度。

4.结语

水土保持对于土壤严重侵蚀,维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水土保持不仅是生态修复的一种形式,更是在其理论基础上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有效依据。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有着一套专业的技术体系,对生态系统退化的重建和改进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因此,不管是广义上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还是狭义上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都为生态系统修复工作的提出和实施创新了工作理念,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

【参考文献】

[1]刘利年.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水土保持,2014,06:4-6.

[2]徐红兵.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与原则[J].南方农业,2014,12:80-81.

[3]艾晓燕,徐广军,韩守.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与原则[J].中国水土保持,2010,03:44-45.

创意型服务业的概念与分类研究 第4篇

关键词:创意型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意产业,概念,分类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创意逐渐成为当今新型服务经济不断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基础。例如, 全球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高附加值, 并以5%的速度递增, 在一些国家增长速度更快, 美国达14%, 英国为12%[1]。创意型服务业, 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 简称KIBS) , 日益显现出未来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功能, 在创新系统中担当日益重要的功能角色, 引起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对这类新兴服务业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 其内涵、分类和特征尚未统一, 导致统计口径不统一、产业政策不连续、政府施力点模糊等一系列问题。如果研究对象没有明确通用的定义和分类, 也会影响进一步的深入讨论。为此, 本文提出创意型服务业 (creation-oriented business service, 简称CoBS) 这一新兴概念, 专门探讨其概念和特征, 解释内涵和外延, 并提出具体分类。

1 创意型服务业的概念界定

创意型服务业的出现是服务业不断分化和内涵不断丰富的结果。尽管这一概念从未正式提出, 但与此相关的一些提法已有较多应用, 如创意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等, 这些概念之间存在较大交叉, 这也为创意型服务业的提出奠定基础。毫无疑问, 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2], 以此类推, 创意型服务业正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具有特别创意性的行业。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指那些知识密集度高, 依靠新兴技术与专业知识, 具有较明显的客户互动特征的商业性公司或组织, 具有高知识度、高技术度、高互动度和高创新度的特点[3]。创意型服务业作为特殊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除了具有KIBS的普遍特征外, 应具有自身特点。由于创意型服务业与创意产业一样具有创意的本质特点, 因此, 本文首先对创意产业进行综述, 希望从中总结出创意型服务业的内涵、特点。

1.1 创意产业的概念和特点

创意产业最早由英国文化、传媒与体育部 (DCMS) 正式提出——“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 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 使这些活动发挥创造经济效益和就业的成效” [4], 该定义对各国创意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之后十余年中, 创意产业概念不断发展, 大体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派 (表1统计了文献中出现的创意产业外延) 。前者以Caves为代表, 从文化经济学角度将其定义为提供具有广泛文化、艺术或娱乐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5]。后者以Howkins为代表, 从商业经济角度出发, 认为专利、版权、商标和工业设计等四部门共同构成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1]。在此我们不讨论是Caves的定义过于狭隘还是Howkins的界定太过宽泛[6], 但无疑, 将文艺与科学区分得泾渭分明, 没有在创意产业中给科技留下一席之地未免有失偏颇;而Howkins的贡献在于根据历史趋势, 将某些科学中的研发活动也纳入到创意产业中来, 从而有效解决科学与文化分离的问题。

事实上, 创意产业可看作文化和商业的交叉行为, 两者边界模糊, 很难清晰界定[7]。许多学者将创意产业看作以创意产生为圆心, 以其他相关产业为外围的同心圆, 包括核心创意产业、应用型创意产业、其他相关产业等[8], 对创意产业的界定呈现广义化趋势。而Florida则提出创意阶层概念, 他认为创意阶层分为“具有特别创造力的核心”和“创造性的专职人员”, 前者包括科学家、高校教授、设计师、建筑师等, 后者包括高科技、金融、法律及其他各种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专职人员[9]。从人力资本角度界定创意产业, 从而避免创意难以衡量的难题。

同时, 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归纳出创意产业的特点。有学者从经济学视角总结创意产品的特征:需求不确定性;独特性和差异性;注重纵向区分;价值难以衡量;创意者高度关注自己的产品;创意产品的完成需要多种技能或特殊技能;时间对创意产品的传播销售意义非凡;有些创意产品具有存续持久性与营利长期性等[5][7]。另外还有一些学者总结了创意产业的特征, 张京成认为创意产业内部各行业交融, 产业外部与其他产业部门联系密切;创意产业重视文化、科技与传统产业结合, 增加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和科技贡献率;创意产业以创新为依托, 居于产业价值链高端;依靠思想、技术、制度原创的有偿受用, 更新转让, 从而换取更大的利润[10];厉无畏通过与传统产业比较总结创意产业具有创新性、渗透性、高增值力、强辐射力、高科技含量和高风险等特征[11]。孙福良等认为创意产业具有独特性与创新性、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多样性与差异性、越界性与高端性、市场性与动态性等特点[12]。

但总体而言, 虽然目前理论界和实践界对创意产业概念做出诸多界定, 但对于其内涵界定、分类标准仍未形成共识, 并且更多停留于定性层面。尽管Florida和MERIC分别提出了“欧洲创意指数”和创意产业的三条定量标准[9][13], 但这些指数难以量化, 可操作性有待商榷。并且由于创意产业贯穿于三大产业, 行业众多且分散, 因此本文集中界定在创新系统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创意型服务业。

1.2 创意型服务业的内涵和特征

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是通过实践从对象的众多属性中, 抽出特有属性概括而成[14], 因此我们先总结创意型服务业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界定其内涵和外延。

(1) 创意型服务业的特点

创意型服务业不同于传统服务业, 也非提供可编码化产品的制造业, 不同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理解。本文总结前人研究, 认为创意型服务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高创造性。创意型服务业以创意作为服务的核心内容[15]。其投入为富含个人创造力、想象力的精神要素, 产出是具有实用功能的服务产品[16], 以具有象征性知识和感性知识的、涉及价值和价值观、兼有文化性和商业性的混合物为经营内容[17], 是技术、商业、创造的融合体。同时, 创意型服务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人[18], 其从业人员主要是知识型员工, 拥有能激发出创意灵感的设计高手和特殊人才, 即创意阶层[9], 其服务/产品中包含大量的隐性知识[19], 因此, 创意产生往往是个人行为, 虽然创意的传播和运用过程是集体行为。高创造性是创意型服务业的本质特征。

2) 高渗透性。由于高创造性, 创意型服务业天生具有很强的渗透性, 能够跨产业部门、跨职业[20], 可以说渗透性是它最明显的外部特征[11]。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渗透:一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创意型服务业产业链横向延伸广, 从传统三个产业几乎所有行业和企业的价值高端部分独立出来, 成为为其他产业提供创意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但纵向拉伸短, 创意的创造、制造和扩散往往由不同行业完成。因此, 在组织形态上, 创意型服务业往往以价值链取代生产链组织生产, 打破传统产业边界, 与不同产业发生横向联系, 形成以创意产生为核心, 以生产、扩散等其他相关产业为外围的同心圆式的产业组织结构[18]。二是创意型服务业各部门间渗透融合。它打破了传统部门界限、行业边界, 致使各部门相互融合渗透。特别是随着ICT的发展, 创意型服务业的服务内容和应用的业务融合不断涌现, 不同部门在价值链上实现新的分工协作, 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和产业融合[21]。

3) 高增值性。一方面, 创意产品本身具有高附加值。与传统产品的一次性价值生成不同, 创意型服务业提供的服务富含高度的创造性, 能够赋予其产品以观念价值, 在流通过程投入客户资本, 在消费过程引起客户共鸣, 因此, 在生产、流通甚至是消费过程中都可能产生价值, 形成价值的积累和转化。并且, 创意型服务业在生产创意产品的过程中, 人力成本和研发费用投入一般要远高于后期的成本投入, 而且是一种沉没成本。一旦成功, 在复制创意产品时, 每增加一个数量的生产, 其成本很小, 甚至趋向于零[22]。另一方面, 创意型服务业的商业价值更多的需要通过激活相关产业的增值潜力、提升相关产品的价值空间来实现[1]。由于高度的渗透性, 创意型服务业可以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产业的重组整合, 寻找提升第二产业, 融合第二、三产业新的增长点, 促进二产三产化、创意化、高端化、增值化, 从而促进了产业的升级换代[23]。

4) 高创新性。创意型服务业都广泛使用高新科技, 都注重知识密集型劳动和体验[15], 因而创新活动在创意型服务业中极为普遍, 并常以隐性创新 (hidden innovation) 的形式存在。CIS4报告统计结果显示, 约78%的企业创新频繁, 将50%的收入投入到新产品开发[24]。同时, 创意型服务业以人为核心生产要素, 并具有高创造性、高渗透性、高增值性的特点, 其创新必定与普通服务业创新不同。事实上, 众多学者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方式来研究创意型服务业的创新策略[25]和创新类型[15][26], 涉及商业模式、战略、产品、过程、组织等方面。例如, 创意型服务业往往提供独特的服务, 以用户为基础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17], 因为客户本身拥有很多知识和能力能够帮助交付最佳解决方案[28];技术是创意型服务业关键的传播要素[18], 其创新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ICT等高科技的运用, 日常活动中包含了大量特殊领域的技术知识[29];由于创意型服务业涉及咨询策划、设计等诸多知识密集型行业, 其核心生产要素又是人、信息、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 导致创新保护困难重重;创意型服务业以价值链代替生产链组织生产, 创意产品必须重塑传统产业系统才能实现其创造财富的商业化结果, 组织创新不可避免, 等等。

2 创意型服务业的界定

根据上述特点, 本文认为, 创意型服务业是指源自个人创造力和专业技能, 借助高新科技手段, 提供高附加值服务, 具有高度融合性并且创新频繁的商业性公司和组织。简言之, 即具有高创意附加值和高部门渗透性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同时, 借鉴前人的研究, 特别是Florida和MERIC (创意产业三条判断标准, 一是创意产业与文化相关;二是创意型企业应是具有新型的文化创意和运作方式的公司;三是创意产业的创意型员工应超过同类传统行业的10%。) 的思路[13], 本文尝试提出两条评判创意型服务业的建议。

第一, 创意自古有之, 并且几乎所有行业都存在创意, 但本文认为, 只有当创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才能从传统产业中分离出来, 成为独立的产业或行业, 即所谓创意型服务业, 否则只能称之为创意性活动。但事实上, 创意本身很难衡量[30], 因此建议从创意价值入手, 只有当创意价值超过服务业产生的平均创意价值的一定比例, 该行业才能被认为是创意型服务业。

第二, 创意来源于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人力资本是创意型服务业的一个关键因素[31]。根据Florida提出的创意阶层和MERIC提出的创意型员工概念[9][13], 该类员工越多, 创意价值越多。因此本文认为, 只有当创意型员工比例超过服务业平均创意型员工比例达到一定比例, 该行业才能被认为是创意型服务业。

基于上述创意型服务业特征的划分, 参考前人研究, 创意型服务业主要包括三大类:研发、设计、咨询策划 (图1) , 结合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02) , 对应地包括三大类, 八子类 (表2) 。本文下半部分将探讨创意型服务业的范围和分类。

3 创意型服务业的分类

已有文献对创意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的分类尚未达成共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1) 理论界尚未准确把握这些新兴概念, 特别是创意产业概念最早出现在政府报告中, 分类的理由和依据模糊不清; (2) 各国/地区对服务业的统计口径迥异, 学者们只能就既有数据进行分类研究; (3) 研究者因关注问题不同而拥有不同研究视角, 导致对分类各执己见[3]。创意型服务业隶属于创意产业, 并与创意产业大量重合, 因此本文先对创意产业已有分类进行评述, 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意型服务业的分类方法。

3.1 分类维度探究

分类必须小心谨慎地选择那些特别重要的特征作为标准[32]。由于创意产业内容宽泛, 属性特征也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不同。现有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根据产生过程, 创意产业可分为六类:创造、制作、传播、展览、归档/保存、其他 [26]。继而又进一步将其分为创造部门 (工业咨询与设计, 软件咨询与提供, 自然/社会科学研发, 以及建筑、广告、摄影、市场调查和公共关系) 、制造部门 (出版、以及其他与制造业相关的中介产品生产部门) 、传播部门 (通信传播、与零售批发相关的中介部门) [24]。

根据产生效能不同, 可分为技术基础型的创意活动 (如软件、工程设计等) 和产生更多心理效用的创意活动 (如广告、时尚设计等) [24]。

根据部门关联度, NESTA选取九个创意部门, 将其作为提供中间产品和服务的部门, 使用投入产出法, 衡量创意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联系的强弱[33]。

根据创意来源不同, 可分为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意[11]。

3.2 创意型服务业的分类

正如前文所述, 创意型服务业具有强烈的渗透性, 不仅与传统产业在互动中渗透, 同时创意型服务业部门之间也相互渗透, 在渗透融合中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根据创意型服务业的现实特点, 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 本文认为, 从部门关联度角度分类是简单可行, 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为了反映创意型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 本文根据创意型服务业外延, 对应的在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中选取计算机和软件业、专业技术及其他科技服务业、科学研究事业、商务服务业等四个行业, 其中专业技术及其他科技服务业、科学研究事业对应于科技服务业。通过比较完全消耗系数, 从商务服务业到科技服务业在产业关联度上总体变化趋势是由强到弱 (如表2) 。

4 结束语

游乐的概念与分类 第5篇

工业清洁对许多从事清洁行业的人员已经是个熟悉的字眼,对于工业清洁的技术.知识文章随便在哪个关于清洁行业有关的网站都能浏览到。但是对于工业清洁的重要概念却是许多人所忽略的。

一、概念

物体表面受到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而形成的污染层或覆盖层称作污垢,去除这些污染物或覆盖层而使其恢复原表面状况的过程称为清洗。工业清洗即为工业生产设备、交通工具、航天、航海设备等提供的清洗服务。

二、分类

1、按清洗作用和原理:化学清洗,物理清洗,微生物清洗;

2、按清洗范围:工业清洗,民用清洗;

3、按清洗对象所处状态:投产前清洗,不停产清洗,停产检修清洗

历史概念的分类和理解方法 第6篇

一、历史人物

解读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对于历史人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和理解:一是要弄清历史人物的阶级性,即他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二是要总结归纳历史人物一生的重大活动,包括积极和消极的活动;三是要理解历史人物的主要思想,包括积极和消极的思想;四是要和相关历史人物进行对比分析;五是要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评价要客观、全面、公正。例如:孙中山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孙中山一生的重大活动是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晚年和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创建黄埔军校,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发展。孙中山的主要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这也是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将孙中山和同一时期的康有为、陈独秀、毛泽东等历史人物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在活动和思想上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加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

二、历史事件

对于历史事件,我们可以从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条件)、事件的经过(内容)、事件的特点、事件的意义(影响、作用)、事件的教训(启示)、对事件的评价等方面去把握和理解。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同时,要注意历史事件本身的内涵、外延以及与同类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从中产生感悟。例如:在学习新航路的开辟时,除了做常规性的分析外,还要和中国明朝时期郑和的远洋航行进行比较,从而使思路更加开阔。

三、政党、组织、团体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有一些重要的政党、组织、团体,是历史学科要求掌握的重要内容。学习政党、组织、团体时,我们需要掌握其成立的时间、主要领导人、性质(即代表的阶级利益)、纲领(路线、奋斗目标)、主要活动,特别要把握其主要功能。例如: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成立,主要领导人是孙中山等,是全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三民主义是其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其奋斗目标,其主要活动是领导了辛亥革命,其功能是组织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发动武装斗争,推翻清王朝。

四、路线、纲领、政策、口号

这部分内容一般比较抽象,较难记忆和理解。学习时要注意其制定者或提出者的阶级属性、提出的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并结合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分析其含义,弄清其意义、影响和局限性。要准确记忆路线、纲领、政策、口号,就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划分层次、分条记忆。例如:中共一大制定了党的纲领,即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从纲领的制定者和纲领的内容看,它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纲领制定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洋军阀统治十分腐败,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剧,革命的对象必然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这样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纲领的内容、意义以及它的局限性。纲领的三部分内容层次分明、依次递进,如果分条记忆,更能提高记忆效果。

五、科技、文化成果

科技、文化成果是历史学科的重点学习内容。对这部分内容,采用列表法、列举法、归纳法掌握,效果较好。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科技、文化成果:时代、作者(发明者)、作品(成就或思想主张)、地位(影响)。例如,我们可用列表法归纳我国古代的主要医学成就。

文化遗产概念与分类之我见 第7篇

一、文化遗产的内涵

文化遗产是一个较难进行界定的词汇。从文化上来看其可以表示民族发展所穿凿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而这些财务的不断传承就形成了文化遗产。例如我们常说,尊老爱幼是优秀的传统美德,也是优秀的文化遗产。而胡适先生也曾在演讲中将文化遗产等同于文化传统。从法律上来看,文化遗产最初的界定是文化财产,其表明文化遗产是一种财富。对其内涵的界定不同也成为其发展的主要问题。笔者通过对文化遗产资料的收集等手段,以浅见对文化遗产的内涵进行下述总结,文化遗产是物质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结合的产物,其是具有艺术、历史价值或者能够反映民族生活的知识和实践的传统文化形式。其中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历史遗留的古代遗址、艺术品、诗词歌赋或建筑式样等能够体现历史,彰显其艺术价值的物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其通过民俗、礼仪等将传统知识传授下来。这些宝贵的知识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文化遗产的概念

文化遗产最早是在1972年联合国组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上提出的,在当时并未对文化遗产赋予内涵,而是以延展的形式对其进行限定,该限定定义如下,首先文物定义,其实质历史、科学和艺术等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价值的建筑物、图画等,再或者是具有考古性质的铭文以及窟洞的结合体。例如中国的石窟寺、秦始皇陵的俑像雕塑等均属于文物范畴。其次就是建筑群定义,其实从历史、艺术和科学角度观察,在建筑式样和环境上有着明显价值的建筑群。例如我国的曲阜孔庙、北京故宫以及承德避暑山庄等均在此范畴。最后就是遗址,其是从历史、审美和人类学角度看具有价值的考古遗址,例如较为出名的古希腊遗址、古巴比伦遗址等。

在后来人们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在2003年联合国将文化遗产正式分为两种,其分别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在这上面却与联合国组织的规定有所不同,如今我国往往把文物等同于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物质文化遗产上一直强调“突出普遍价值”来进行描述,这就使得一般或者较为重要的遗产并不能够列入文化遗产中。而我国则不然,在2007我国颁布的文物保护法中明确表示,我国对文物的认知仅是要求是遗物、遗存且其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或者其能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体现了我国的文化遗产着重程度为“重要”而联合国为“突出”,这句说明“世界遗产”大多是从各个国家的遗产中得到的。总结来说,我国所说的“文物”概念与联合过教科文组织规定的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并不一致,联合国所指仅为一些具有突出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在本文中文化遗产的概念仍按照联合国教科文颁布的原文概念,即为“该遗产能够被作为人类创造或自然进化表现和明证并具有考古、历史、艺术、科学或技术价值和意义的一切可移动物品”[2]。

三、文化遗产的分类

文化遗产从本质上来看其实是一个平台,其从多个领域和学科进行研究,这就能够看出研究其研究的广泛,但在当下各领域见得联系却并不紧密。这就使得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较为困难,传统的非物质和物质分类又不能够使人们进行很好的认知。所以,为了更好而对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认知,笔者对我国当下的文化遗产进行了浅见的分类。基于遗产的性质,笔者认为当下我国的文化遗产可以由四个属性进行区分,其分别为记忆、物质、技术以及社会。首先物质性文化遗产主要指古建筑和遗址等,例如故宫、颐和园等。该属性的文化遗产主要特点就是其承载的生产的文化已经消亡,其并不属于传承和复兴的问题,而是属于后人对那段历史的回顾,和对该遗产的保护。其次,记忆性文化遗产其需要人们对其进行传承和复兴,如果中间出现断层,就很难在恢复。其主要是体现民族的社会文化内涵,其受到社会文化变迁的束缚力较小,如果能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就能够让其传承下去例如,最近较为火热的朱仙镇年画,其就为典型的记忆文化遗产[3]。技术性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传统的技术文化,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该类记忆往往都是师门之间相传,如果师门凋零就使得很多技术文化遗产都消亡,但也有一些技术传承消亡后通过院里的分析将其恢复,例如传统的陶瓷制作技术,很多历史上较为出名的釉色或品种的制作记忆都出现失传,但依靠当下先进的科技技术,也是该技术得到了还原。再比如川剧变脸技术,如果其中间出现传承断绝,就很难在让其进行复兴。社会性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一些具有乡土气息的建筑或服饰,该类遗产对文化的结构影响较大,很难进行实质性传承和复兴[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下我国对文化遗产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人们对其概念和分类等也没有很好的认知,这就导致研究、传承较为困难。所以,必须要对我国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出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的分类方案,从而实质性对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复兴。这样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学术研究的价值,还能够让民族精神传承、凝聚,共同为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熊寰.略伦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与方法论[J].内蒙古大圩艺术学院学报,2016(2):9-13

[2]宋丽华,董涛,李万社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问题解析与体系重构[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3):86-92

[3]秦璇,新媒体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艺术传承[J].决策探索月刊,2016(3):77-78

内部控制缺陷概念、分类与认定 第8篇

内部控制缺陷的概念界定与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息息相关的, 即缺陷的存在对目标的实现构成了障碍。这些目标可以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 “内部控制的设计存在漏洞、不能有效防范错误与舞弊, 或内部控制的运行存在弱点和偏差、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与舞弊的情形”。而美国界定的内部控制缺陷仅与财务报告相关, 缺陷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 (1) 内部控制是否不能阻止或监视会计账户的错报; (2) 潜在错报的程度是否由缺陷所导致。

二、内部控制缺陷分类

1. 按缺陷产生环节分类, 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当某项控制或若干项控制的设计或运行不能使管理层或员工在日常履行其职责, 及时防止或发现差错, 则说明存在着控制缺陷。当存在设计缺陷时, 表明必要的控制或控制的必要成分缺失, 无法达到控制目标或者现有的控制设计不当, 即使按设计执行后仍无法满足控制目标。运行缺陷是指设计有效 (合理且适当) 的内部控制由于运行不当 (包括由不恰当的人执行、未按设计的方式运行、运行的时间或频率不当、没有得到一贯有效运行等) 而形成的内部控制缺陷。

2. 按缺陷重要性程度分类, 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与一般缺陷。

重要性取决于控制是否存在无法避免控制目标偏离的因素和这些因素导致的缺陷与目标偏离程度的直接因果关系。重大缺陷 (也称实质性漏洞) 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的情形。

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 但仍有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的情形。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控制缺陷。判断和认定内部控制缺陷是否构成重大缺陷, 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 影响整体控制目标实现的多个一般缺陷的组合是否构成重大缺陷; (2) 针对同一细化控制目标所采取的不同控制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3) 针对同一细化控制目标是否存在其他补偿性控制活动。

3. 按缺陷与财务报告呈述的关系, 分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相关的重大缺陷是指“一个单独的缺陷, 其独自或通过与其他重要缺陷的共同作用, 导致无法防止或发现年度或中期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并且该可能性大于微小 (程度)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需关注账户核算类缺陷、账户核对类缺陷、原始凭证类缺陷、期末报告类缺陷和会计政策遵从类缺陷。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通常是会计层面的, 主要表现为对特定账户余额及交易过程、收入确认类的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应用、期末报告的陈述等会计控制的缺陷, 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实质性测试来辨认, 如对或有负债的核算控制缺乏、对应收账款证券化计划的控制缺乏、对新会计准则应用或现有会计准则适用于新交易方面的控制缺乏等。

非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缺陷, 可能影响公司目标如经营效率、资产安全性及合规性等, 或间接导致财务错报, 通常关注内部控制五要素的细分。需要特别关注公司层面缺陷, 指整个控制环境或财务报告过程中的缺陷, 对财务报告控制有浸入性效应, 如管理层越权、无效的控制环境、无效的审计委员会等。

三、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仅简单地将内部控制缺陷划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与一般缺陷, 没有明确各缺陷的认定标准, 更没有厘清各类缺陷之间的关系。事实上,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之争议, 如同会计准则应为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的争议一样。监管层之所以未能在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里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做出明确界定, 采用原则导向的认定, 仅针对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里的活动流程提出应循原则, 但并不力图回答所有问题, 而是留给企业自行抉择, 研究确定适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具体认定标准。这主要是考虑到监管对象在企业规模、行业特征、经营规模、发展阶段、风险偏好等方面不尽相同, 因而不适宜采用规则导向的认定, 即包含大量的例外、大量的明线测试、详尽的解释和操作指南。但笔者认为, 对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宜采用规则导向。另外, 公司可能出于趋利避害的自身利益考虑将重大缺陷“内部消化”, 原则式的规范思路显然不适合应用到此类负面信息的认定上。此外, 现行审计准则中重要性水平的判断也可以借鉴。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一般可以量化, 视该缺陷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重要程度来确定。这种重要程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该缺陷是否具备合理可能性导致内部控制不能及时防止、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错报;二是该缺陷单独或连同其他缺陷可能导致的潜在错报金额的大小。在研究定量标准时, 可以参考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方法, 围绕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所使用基准及比例三项关键因素进行分析。重要性水平, 主要是基于对构成财务报表的任何一个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错报最小汇总数。在确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基准时, 需对主体的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项目以及基准的相对波动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具体见表1。

相对而言,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具有涉及面广、认定难度大的特点, 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参照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 合理确定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定量和定性认定标准。其中: (1) 定量标准, 既可以根据缺陷造成直接财产损失的绝对金额制定, 也可以根据缺陷的直接损失占本企业资产、销售收入或利润等的比率确定; (2) 定性标准, 可以采用控制自我评估 (CSA) 程序, 如对内部控制环境、内部信息沟通以及一些控制活动等无法使用定量标准认定的内部控制缺陷时, 通过集中有关专业人员和业务岗位人员就内部控制缺陷对影响目标实现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讨论, 并根据事先准备好的评估标准, 综合考虑缺陷发生的次数、性质、风险重要性水平以及评价者对业务价值和目标的理解、工作经验等因素, 对各纬度因素进行打分。当缺陷综合评分值在一定区间时, 则该缺陷被相应认定为重大、重要或一般缺陷。

操作过程中, 关注关键控制点, 如重要的对外投资、购买和出售资产、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募集资金使用和信息披露事务、对控股子公司管控等。定性标准主要根据缺陷潜在负面影响的性质、范围等因素确定。具体见表2。

需要强调的是, 为避免企业操纵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一经确定, 必须在不同评价期间保持一致, 不得随意变更。

参考文献

[1].杨有红, 李宇立.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会计研究, 2011;3

设计知识的构造和概念的分类 第9篇

今天的设计呈现出非常不均的形态,其原因是设计受到执行的支配。这样的现实妨害了设计的客观均衡发展。

设计知识分为设计认知和设计执行两个领域。设计认知是关于什么是设计的知识,通常被系为设计研究或设计科学,也可称为设计理论;设计执行是关于如何来做设计的知识,通常被系为设计实务领域,也可称为设计实践。所以将这两个领域结合时便形成了设计知识体系。

当下,设计行业呈现出过度的将设计倾向于执行的状态,久而久之将会给设计行业带入窘境。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矛盾在于将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两个领域分裂对待。也就是说,在缺乏对设计基本认知的情况下就展开设计活动。然而,在缺乏对设计的基本认知的情况下也可以做好设计的思维方式的形成更值得我们思考和反省。

正因如此,设计执行论重于设计认知论的看法已悄然形成,对设计的种种认知仅局限于是否已将其执行。从更为广泛的角度中来看,设计是世界认知的一部分,基于这样的意义,设计知识的领域也随之扩大了。为此,客观的理解设计的性质和分类是必要的。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以理解设计知识的客观均衡性为出发点,提出了设计的基本构造和方向。

2.设计知识的构造

2.1.设计知识的形态和领域

设计知识是由多种多样的构成要素所组成的。正如前面所提及的从大的知识角度划分,可以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一个是关于设计是什么的知识,另一个是关于设计如何做的知识。前者是从认知的角度称呼,后者是从方法的角度称呼,但无论何种区分都是基于对设计的研讨和兴趣。理论知识是针对设计理论兴趣的结果,方法知识是针对设计实践兴趣的结果。兴趣的差异造成了知识结构的差异,当这种差异分化开来时,设计的两个领域便随之形成,即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

2.2.设计知识的相互作用

设计知识是相互作用的。从设计的认知知识和方法知识的关系来看,用一般的表述的话即为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和实践在很久以前便开始应用于人类行为的基本领域。亚里士多德“以希腊人特有的思维的制作图式”将人类活动分为理论 (theoria) 、实践 (praxis) 、制作 (poiesis) 三种,分别对应的理智能力是智慧 (sophia) 、实践智慧 (phronesis) 和技艺 (techne) 。这里指出理论是直接的认识,实践是道德上的行为,制作是物质的生产。将此代入设计中来看设计知识属于理论,设计方法是属于实践或者制作的。

进一步关于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是不仅仅局限于静态的区分,他们相互产生影响并以辩证的关系发展。理论可指引实践的方向,实践可起到检验理论的作用。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这是最具代表性的关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的阐述。但是这样的构造在设计领域中能否有很好的认知形成或者是否能够自动形成呢,这是此篇论文的基本问题点。换句话说,设计就是谈论什么是设计,该如何去做设计,以及两者是否能结成有机联系的问题。从“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的关系来看,二者是相互作用,互相依存的。因为没有“设计理论”的“设计实践”只能是盲目的。反之,没有“设计实践”的“设计理论”也只是空洞的。

3.设计知识和概念的分类

依据设计知识如果不面向设计领域内部,那么就面向设计领域外部的这一观点来划分,又可将设计知识划分为固有知识和关联知识。前者是以设计领域中自我产生的知识为核心而形成的,后者则是相互跨学科的知识的结合。前者如果在前面出现的设计理论中适用的话那后者就是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文学、社会科学、技术学等多种领域互相交叉后扩大了的知识领域。当然,这样的区分是相对的,也是相互融合的。

3.1. 设计知识和概念的关系

概念是原本不存在的,是设计知识大量积累筛选精炼的结果,但它也不是绝对存在的,是经过无数次的加工不断完善的。设计知识的完善也是设计概念的完善过程,设计知识的重组也会导致设计概念的更新和划分。

3.2. 根据设计群的类别来划分的概念

为了观察设计概念的分类,将其划分为固有知识群和关联知识群,这样以群的概念分列开来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使我们更直观的了解设计知识的分类。从属于两群之下的多种设计概念也相应而生。

3.2.1 设计的固有知识

设计研究,包括设计理论、设计历史、设计批评、设计方法论等。

设计实践,包括视觉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企业设计、顾问设计、公共领域的设计、独立设计等。

3.2.2 设计的关联知识

设计教育,包括素质教育、专门教育、社会教育等。

设计政策,包括设计兴国政策、公共设计政策等。

设计和产业,包括设计经营学和市场营销、设计产业化。

设计和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设计、数码技术和设计。

现代社会和设计,包括产业社会和设计、大众社会和设计、消费社会和设计、为了社会的设计、公共领域和言论、设计和政治宣传、设计批判论、可持续性设计等。

设计知识是以多样的形态发展而成的,为了掌握如此细化发展的设计,针对知识则需要全方位的理解和接触,这是关于设计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以及设计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的理解。如何将此类知识通过概念化的方式具体的显露出来也是要我们从事设计行业的人时刻思考的问题。通过这样的结合,设计行为一定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充满意义。

参考文献

论电磁痕迹的概念、分类及其特征 第10篇

1 电磁痕迹的概念

根据物质交换原理,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周围的客体发生作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留下手印、足迹、工具和枪弹痕迹等常规痕迹同时,通过某种电子设施,其主动的或被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遗留或存储在电子设备记忆系统中的信息与数据,称之为电磁痕迹。电磁痕迹的载体有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网络、存储设备等。比如说,根据无线电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工具在使用(包括开机后的待机状态或与其他用户保持通信的状态)过程中会向外发射信号,这些信号会被记录在有关载体上,就如同一个走在沙滩生的人的脚印被记录在沙滩上一样。这些被记录在载体上的信号就是电磁痕迹。人类的肉眼无法看清楚电磁痕迹,但通过先进的仪器和设备能提取、显示电磁痕迹,如犯罪后在现场环境中留下的热像,这是一种空间的红外图像,本质上也是物质转移的结果,属于电磁痕迹的一种。在电磁痕迹中,记录在载体上的信息和数据可能是犯罪活动情况的语言、文字、图像、数字等信息资源,并可供公安机关侦查、了解、掌握作案人犯罪过程、证明案件事实。视听资料和电子证据其物理本质都属于电磁痕迹,是电磁痕迹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2 电磁痕迹的分类

依据存储电磁痕迹的载体不同,可将电磁痕迹分为以下几类:

1)通讯电磁痕迹:

通讯电磁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利用或携带通讯电子产品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储存在通讯电子产品中的各种痕迹。通讯工具传递着无形的信息,无论是否接通,都可以指明一个方向,发现一个线索,为缩小侦查范围提供帮助。另外,通讯信息能够反映一个人的交际范围、常用的联系人及其亲密程度。一类是存储在犯罪嫌疑人使用过的固定电话中的通话电话号码、时间、地点、次数和通话时间等信息资料;手机存储的资料除了固定电话存储的资料之外,还有最近发出和接收的短息。另一类是移动通信工具在开机后的待机状态中会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保持联络所形成的电磁痕迹。

2)视听图像电磁痕迹:

视听图像电磁痕迹是指通过视频、音频和图像等存储设备记录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各种电磁信息痕迹。较早的存储设备有录像带、录音带、磁带及光盘。目前,刑事侦查中常见的视听图像电磁痕迹主要包括视频监控录系统、数码照相机、数码录像机、MP4、录音笔等设备记录和存储的各种电磁痕迹。现阶段,视频监控系统随处可见,如街道的十字路口、高速公路关口、银行、超市、旅馆等重点区域存在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对治安卡口、交通要道、大型聚集场所、治安复杂区域、重要单位等部位的治安动态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3)计算机网系统电磁痕迹:

互联网为人们进行虚拟社会交往提供了一个平台。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聊天、发邮件、娱乐、购物、求职等活动,当然也可以实施犯罪。计算机网络系统电磁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利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进行犯罪而遗留的电磁痕迹,包括移动硬盘、U盘、光盘、软盘上存储的各种信息以及QQ聊天、MSN聊天、发送电子邮件、网络游戏而存储的各种电磁信息痕迹。这些信息痕迹对于侦查犯罪嫌疑人的个人信息、活动轨迹、作案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同伙情况提供了一种渠道。

4)智能卡类电磁痕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卡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智能卡应用于各领域,如金融服务、证券业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险、教育事业、电子商务、行政管理等。常见的智能卡有银行卡、行用卡、医疗卡、公交卡、学生饭卡、购物积分卡、会员卡等。智能卡类电磁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存储在智能卡内的各种电磁信息痕迹,如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等。

5)资金流转电磁痕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间资金流转的数量和频率日益增多。在当今社会,金融业务绝大多数以非现金形式结算,主要通过银行柜台、ATM机以及网上银行等实现资金的流转。资金在流转的过程中,在机器和网络上产生相应的电磁交换数据,同时留下相应的信息痕迹,这就是资金流转电磁痕迹。通过挖掘资金流转电磁痕迹,可以跟踪资金的流转方向和痕迹,为打击洗钱、传销、非法经营等犯罪活动提供一定的线索。

3 电磁痕迹的特征

电磁痕迹的产生必须以一定的电子设备为载体,以数据信号为特征,以电磁形式记录和反映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犯罪所留下的痕迹与证据。电磁痕迹的内容以数据信号为表现形式,其保存、复制、更改和删除依托有关设备和软件来完成。与犯罪现场上的手印、脚印等传统痕迹相比,电磁痕迹具有以下特征:

1)高科技性。电磁痕迹与传统痕迹相比,存在以下显著的区别:其一、承痕体不同。传统痕迹的承痕体存在于我们的平常生活当中,种类繁多;电磁痕迹的载体主要是高科技电子产品、设施和材料,如通讯工具、存储设备、计算机及其网络。其二、记录犯罪人的信息、揭露犯罪过程的机理不同。传统的痕迹以其形状、特征、属性及其变化从而达到作为证据的目的;电磁痕迹以电磁信号形式记录有关数据,通过读取、复制、保存、显现等手段达到为刑事诉讼服务的目的。

2)客观反映性。电磁痕迹可能无法被肉眼观察到,但借助于一定的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能够将其客观地显现出来,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电磁痕迹的客观反映性。和传统意义上的痕迹相比,电磁痕迹主要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保存在相关的设备和仪器上。在案件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通过一定的形式以及运用有关的专业知识能够提取这些电磁痕迹并借助一定的设备显示出来,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从而达到为侦查破案服务的目的。

3)精确性。电磁痕迹主要以二进制数据信息的形式存在,因此电磁痕迹对人和事物反映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电磁痕迹能够全面地、真实地反映犯罪人的体态相貌、实施犯罪的过程、使用的犯罪工具、乘坐的交通工具;准确地记录犯罪人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以及在犯罪现场遗留的物品等细节;利用这些细节特征能够缩小侦查对象的范围,对于有的案件,利用电磁痕迹能够判断出侦查对象。以上几点是电磁痕迹作为侦查证据所具有的优势所在。

4)动态性。传统意义上的痕迹,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常被破坏,从而失去作为证据的价值,影响案件侦破工作。电磁痕迹存在形式决定了其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可以完整地或部分地被复制和移动,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及时地保存电磁痕迹;另一方面,电磁痕迹又可以彻底地被更改和删除,这也为犯罪嫌疑人掩盖犯罪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侦查人员用充分利用电磁痕迹侦查破案时,分析收集到的电磁痕迹是否是原始的电磁痕迹,是否被删除或编辑,掌握其动态性趋利避害。

5)相关性。电磁痕迹的相关性是指通过载体记录其所遗留的时期和时间,这种时间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原空间性。利用电磁痕迹信息所反映的时空关系,分析犯罪嫌疑人作案期间活动区域,直接认定案件的侦查对象。电磁痕迹的相关性还有以下表现,即通信联络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一般是有目的性的,这种目的性被电磁痕迹以某种形式记录下来。利用电磁痕迹信息所记载的相关性来掌握某个人的社会交往情况,能够为快速寻找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一种手段。

4 结束语

上一篇:教学资源获取下一篇:用爱架起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