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2024-09-19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精选12篇)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第1篇

一、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发展现状的的因素。

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发展可以从经济因素, 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阐述。

1. 经济因素

经济投入是义务教育发展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但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 无论政府还是家庭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都是非常有限的。

一是政府投入少, 教育经费短缺一直是困扰农村教育发展一个根本性问题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和教育观念的差异性以及自然环境条件的千差万别, 农村教育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二是农民为教育投入的资金较少,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民对教育的投资热情减弱, 只想让孩子辍学务农或外出打工, 以便为家庭增加一部分收入。

2. 教育因素

一是农村教育发展模式单一, 农村教育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 不能很好地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教育实际上是普通教育和以升学为主线的金字塔型结构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益和效率导向下, 加之社会成员之间获得社会财富的差异, 容易导致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与质量的不均等。

二是教育目的功利性太强, 义务教育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和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双重任务。由于我国特殊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结构之间的巨大差异, 后者又被大大强化。所以, 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后, 只要成绩不特别突出, 家长便会让孩子辍学外出打工。

三是教学质量差, 尽管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取得重大进展, 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 教学质量不高。 (1) 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无法与城市相提并论, “黑板+粉笔”仍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 实验仪器、图书等严重缺乏; (2) 农村教师大多是大专、中专毕业生, 还有一些未受过师范教育的具有初中或高中学历的代课教师, 整体素质较低, 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农村教师的待遇低, 工资拖欠现象比较严重, 这也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导致部分教师教学不专心, 责任心不强; (3)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成绩差, 在校受老师和同学的歧视, 在家得不到家长在学习上的帮助, 失去学习的兴趣。

3. 社会环境因素

一是农民认识不够, 农村生产力落后, 很多农民仍然认为知识无用。农民追求教育的动机, 来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在我国, 传统的小农经济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 生产机械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还普遍较低, 农民缺乏对教育需求的动力。

二是教育的社会作用在农村难以体现, 农村人口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教育改变生活的示范和刺激效应难以呈现。农村与外界沟通少, 相对封闭, 农民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城镇居民优越的生活情况知之甚少, 即便有一些了解, 也会认为城乡根本就是两个世界, 没有可比性。因此, 他们比较的对象仍是农民, 因为大家文化水平相似, 生活条件和境遇相当。

二、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对策

树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首先落实到义务教育上来的思想, 克服阻力, 战胜困难.强化政府行为, 加强部门协作, 完善管理体制, 保障经费投入, 促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政府撤出对农村义务教育微观层面的管理, 维护和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落实相关政策法规, 构建阐释法规与指导实践的理论, 释解困惑的政策。⑴学校依法自主办学, 校长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科学正确实施对中小学的管理。⑵建立强有力的地方政府行为, 加强地方政府, 包括省、市级人民政府, 对当地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增强认同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坚定行政意识, 有力而有效地贯彻落实。

二是实行多元化办学模式。⑴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公平地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 促进公办与民办学校的公平竞争当, 民办教育在我国发展基础教育的过程中主要为解决政府经费短缺而采取的一项改革措施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机制的建立, 缓解了国民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公共教育经费日趋紧张的局面。⑵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农村税费改革结台起来,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体制、人事问题都涉及到经费问题。

三是基础教育质量问题。⑴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问题日益突出, 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教育质量差距日益扩大, 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阶段受教育机会的均等。⑵国外实行的“轮岗制”等制度可以为我们所借鉴。我国大中城市与小城市之间, 小城市与农村乡镇之间也可以试行“轮岗制”农村教育应该彻底摒弃农村义务教育以升学为目的的做法, 重新建构农村的义务教育体系, 形成农村义务教育上升到“成职普及”、“初、高中普及”、“农科教普及”相结合的良性教育运行机制, 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逐步实现县-镇-村逐级资源分配的公平性。⑶实现县域内中小学教育公平, 县级政府首先要综合考虑和预测乡镇、农村生源分布、经济和城镇化进程等因素对教育的需求和影响, 在此基础上做好全县农村中小学发展规划, 把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提高农村中小学校长能力入手, 加强培养、选拔和培训工作。通过制度建设和创新,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

摘要:“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 而农村教育又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分析了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 并对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亟需改革提出建议, 以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

基础教育管理 第2篇

《基础教育管理》

满分100分

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教研组和年级组的工作完全相同,所以一般学校只设置其中之一。

2.教育领导者队伍的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质量的总体提升。

3.目前实行的教师职务聘任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聘任制。

4.当前学科课程中的综合课程及其选修方式受到人们的重视。

5.中小学德育管理计划是德育管理者、教育者对未来德育及德育管理目标的追求在行动上的选择。

6.委托课题是指有关部门委托研究的课题,这类课题属协作性质,它对于完成一些规模较大的科研项目没有益处。

7.当前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有六个渠道;概括起来就是“财、税、费、产、社、基”六个字。

8.新建的普通中小学校,校址应选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

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经实现了全部免学费。

10.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完全禁止收取择校费。

1—5DBBDA6—10CABCC

1—5×√√√√6—10×√√××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当前在基础教育均衡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一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如教职工工资标准、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对薄弱学校的资金扶持制度等。二是加大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促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如以学区为单位实现学区范围内教育资源共享,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城乡一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等。三是建立师资交流机制,如建立校领导定期轮岗制度、教师交流制度、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教等制度。四是建立扶贫济弱机制,如建立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制度、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制度、完善农民工子女就学制度等。五是改变普通高中的招生办法,将普通高中的招生指标拿出一部分,平均分配到区域内的各个初中,让各个初中的毕业生都有机会升入比较好的高中,同时也淡化了小学升初中的择校压力和热度。六是建立监督评估制度,依法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行为。七是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以公办学校为主,来解决他们的就学困难。

2.基础教育经费的特征有哪些?

(一)公益性

(二)必需性

(三)特定性

3.简述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组织变革阶段。

第一,现实“危机”阶段。发现教育现状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感到需要改革的迫切性,做好改革的准备工作:一是创造改革的条件,包括人力和物力资源;二是根据已有条件构思改革的基本思想。

第二,决定阶段。一是宣传改革的意义,使有关的决策者充分理解改革的设想;二是明确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包括改革的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方法和技术;三是验证改革设想的可行性范围或限度。若可行性小,及退回到前一步,继续补充和修改原方案;若可行性达到满意或最优标准、限度,即通过一定的法规手段和相应的舆论宣传推行改革设想。

第三,实施阶段。影响改革实施的因素很多,包括制度、资源、人事、经济、政治等,实施改革要考虑组织外部的社会大系统,还要把改革的方案转化为可操作的程序,并说明具体的要点,对有关人员进行训练。

第四,反馈调节阶段。这是指把变革方案的执行结果及时反馈到决策或者管理机构,其目的在于控制和调节改革方案。

就某一具体的教育改革来说,一般要经过六个步骤,即提出或发现问题,收集并处理资料,拟定备择方案,选优最佳方案,确定改革行动,反馈评价。

4.简述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

首先,按照国家统一编制的课程文件要求管理教学。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础性文件,其中对于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实施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其次,遵循教学过程的特点来管理教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打下基础。

再者,遵循教学原则来管理教学。教学原则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对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

最后,了解新课改,把握教学管理改革的方向。学校管理者的教学管理就是从宏观层面把握现代教育理念,特别是当前我国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并将其体现、应用于日常的教学管理中。

5.如何做好教学质量管理工作?

教学质量是指学生经过一定期限的学习后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教学质量管理就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协调和控制,促使教学效果达到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所规定的要求。做好教学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做到:第一,要全面、完整的认识教学质量。要全面看到学生的发展,以此作为指导教学的基础。第二,教学质量管理需要认清教与学的关系。把教与学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三,教学质量的管理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教学质量的提升应该体现在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第四,教学质量管理要体现一种全过程的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因此,要采用系统的观点看待教学管理工作。第五,确定全员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教学需要全体教职员工都参与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工作。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举例说明我国基础学校实施的教师激励管理策略。

2.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我国一般将教师激励的策略分为:物质激励、目标激励、制度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以及信息激励等。

3.物质激励是指运用物质的手段使受激励者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物质激励有资金、奖品等,通过满足要求,激发其努力生产、工作的动机。它的出发点是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具体到教师管理而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普遍提高全体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来调动教师积极性;二是建立一定的物质奖励机制,奖励那些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

4.目标激励就是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使被管理者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激励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学校目标,将学校发展的愿景与教师的工作实践和未来的个人发展联系起来,从而使教师能够充满希望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为学校愿景的最终实现贡献力量。

5.制度激励是指通过设定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促进激励对象与激励主体的互动,制度激励的内容包括民主管理制度、责任制度、信息沟通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荣誉制度、人才开发制度等。在教师管理中,中小学管理者通过完善校内民主制度的建设,促使教代会充分发挥作用,使教师能够在重大的学校决策中发挥作用。同时,通过构建校内完善的沟通制度也有助于校长和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促使教师更为投入地开展工作。

6.情感激励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气氛的一种管理方式。在教师管理中,学校领导通过与教师谈心、家访、探病、交朋友与教师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情感联系,真诚地帮助教师解决困难,以一种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实施管理,能够促使教师情绪激昂地投入工作。

7.榜样激励是指领导者选择在实现目标中做法先进、成绩突出的个人或集体,加以肯定和表扬,但要求大家学习,从而激发团体成员积极性的方法。通过学校领导的以身作则以及发现、总结和宣传校内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为广大教师提供积极工作、努力进取的参照和范例,从而激励教师奋发向上。

8.信息激励是指利用数据库、信息资料,宣传媒介等来公开成绩与不足,使人们在横向与纵向比较中,明确目标,受到鼓舞,达到教育目的。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先进学校、请外校教师来学校传授经验,以及向教师推荐报纸杂志有关教育改革的信息资料,使教师在不断的信息交流中,体会教育的现实转变,促使教师更为积极地工作。

9.以上激励策略之间都有所联系,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在实施具体的激励措施时能够综合运用,依据学校发展的实践选取合理的激励策略。

2.阐述当前国外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基础教育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视

进入90年代,基础教育的作用和意义非同以往,基础教育受到广泛和高度的重视。新的发展观念使教育的作用更加突出。1990年3月,在泰国宗滴恩举行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最重要的议题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出“全民教育”的新概念。在这一新的概念下,此次会议对90年代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满足全民的基本学习需求,仅靠加强现存的基础教育是不够的,它需要一种“扩大的设想”。这种“扩大的设想”要求世界各国在现行基础教育服务范围,除了加强正规学校教育渠道外,提倡有效利用各种非正规教育渠道,以保障每一个体的基本权利。同时,它也强调世界各国必须注重基础教育的质量,即学习者所获得的实际学习结果和所具有的相关性。90年代以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均被提到各国的重要议事日程之上,普及和提高成为各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两大艰巨任务。

(二)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基础教育近年来的新进展作了总结,其中包括:学前教育正在发展中国家取得明显进步,第一级和第二级教育的毛入学率继续上升,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但是,教育机会在国家、地区及男女之间存在的差异依然明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与最不发达国家在第二级教育上的差异相当大。从根本上说,教育上的差异反映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和人口整体素质上的差距。因此,为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世界各都纷纷加大基础教育的普及力度,不断扩大基础教育受众群体。

(三)义务教育年限逐渐延长

义务教育年限逐渐延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普遍事实。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1年《世界教育报告》统计,在有数据可查的169个国家中,义务教育中值年限为7-8年,一般是从非洲的6年到北美、欧洲和前苏联的10年,其中义务教育延长至第二级教育第一阶段(初中)的国家比义务教育只包括第一级教育的国家更多。1998年的《世界教育报告》则显示:在有数据可查的171个国家中,义务教育的平均年限为8年,非洲的平均年限已达7.2年,北美、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平均年限为10-12年。

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1998年出版的《教育概鉴――经合组织指标》一书指出,在绝大多数经合组织国

家中,所有年轻人实际上已经享有至少11年的基础教育,只是参与的模式不尽相同。多数国家开始义务教育的年龄为5-6岁,完成年龄在14-18岁之间。由于失业危机的增加,以及不具有充分教育准备的青年难以顺利就业,那些16岁完成义务教育的国家越来越倾向于将学生继续留在学校,直到他们完成高中教育,即离校年龄逐步趋于17或18岁。

(四)为适应新的社会需求而调整课程结构

世纪之交,全球处在激烈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技术的变革和发展潮流中,教育为此面临巨大的挑战,而课程结构的调整将直接关系到教育能否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发达国家首先起步,从维护本国和长远利益出发,积极进行课程的改革和充实。

强化科学教育首先受到重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1989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提出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该《计划》的扉页上对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做了这样的阐述:“在下一个人类历史发展阶段,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将发生迅速的变化。科学、数学和技术是变化的中心,它们引起变化,塑造变化,并对变化作出反应。所以,科学、数学和技术将成为教育今日儿童面对明日世界的基础”。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也是一个主要的趋向。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认识到,在追求技术文明的同时,继承和弘扬人类传统美德和优秀价值观念同样极为重要。因此,许多国家在调整课程结构的改革中,再次注重对未来社会公民道德、情操和品行的培养,通过伦理、哲学、文学、历史等学科,强调认识和汲取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以民族的、健康向上的文学、音乐、传统文化丰富和充实现代学校课程,以陶冶情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第3篇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改革  思考

应当说,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成绩斐然,它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我们看到,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如影随形。本文立足于对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认识,分析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和实践作为,提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一、对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认识

概念是我们思考问题的起点,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对涉及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概念进行说明。

我们知道,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它的基础性和教育内容的基本性构成了培养良好公民的基点。从范围上看,基础教育包括初中以前的各种教育形式,但高中阶段教育就实际情况而言还不属于基础教育,因为它还远没有达到普及和普惠的程度。

“体制”一词原从生物学而来,意思是生物器官各种形式的配置。[1]后来这个词引入政治学、管理学领域。从组织管理的角度,体制一般指的是各类机构的设置、权限划分及隶属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制度。那么,教育管理体制就是在教育领域中各类机构的设置、权限划分及隶属关系等诸方面的制度。

我们进一步理解,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就是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各类机构的设置、权限划分及隶属关系等诸方面的制度。在这里,其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确立和划分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管理权力;在中央和地方,基础教育管理机构是以什么形式来进行设置的;这些形式的管理机构其隶属关系如何等等。

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和作为

实际上,人们对建国后和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分析和研究还是十分的丰富。这些加深了我们对当前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认识,更促使我们立足于当前的宏观背景,分析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积极作为。

1.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

根据教育的外部关系原理,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与社会的大环境紧密相联。认识到这样的大环境有利于我们加快推进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1)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当前的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下,知识和信息的更新和传播的速度和内容相比较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已大大加快。有人做出估计,知识更新速度在18世纪以前的频率是每80-90年更新,19世纪60年代更新的频率是每50年更新,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则是每3至5年翻一番。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现有知识每年在以10%的速度更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一个人墨守已有的知识,抱残守缺,注定要被社会所淘汰。

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的生产力构成呈现了根本的变化,从劳动者来看,信息社会需要的是大批脑力劳动者;从劳动工具来看,信息社会凭借的主要是智能工具,如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从劳动对象来看,信息社会需要处理的是大批数字化和集成化的信息。信息社会下,我们必须看到知识和信息的更新并不是自动进行的,而是通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来完成的。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提供了我们未来所需知识、技能、思考的基础。从目前来看,我国基础教育在学生知识传递、价值观塑造、制度规训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而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学生思想的启蒙以及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方面却显得比较缺位。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

不久前闭幕的党的“十八大”为我们在接下来的五年社会各个领域的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和对人才创新型的需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于是,从国家层面,我们实施了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

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必须扎实推进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施。如果说,我们以前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的话,那么我们今后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依靠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是具有重要优势的资源。对此,有学者指出,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物质资源具有折旧性,而人力资源具有存量和增量的可再开发性,并可以转化为其他社会财富。[2]因此,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关键是培养具有可再开发性的人才,并且,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无论是人力资源强国战略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都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新的战略性思考。

2.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作为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基础教育体制在以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注重教育的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基础教育微观管理机制稳步推行。

(1)基础教育宏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到了2002年,国家在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上,对农村基础教育给予了特别关注,我们也能从国家当年颁布的有关文件中找到类似的表达。这就是由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这份通知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作出了明确的表述,即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这份通知也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明确自身责任,对农村义务教育进行必要的管理和引导,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必须给予特别的关注,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持续稳定投入。

可以看出,从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过程来判断,我们也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不断的完善,从最初“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的确立,以及到后来的完善,再到当前全面系统地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可以说,我们一步步在接近、一步步在达到我们既定的目标,这充分说明,国家对于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现实国情的深刻认识。从各地的实施效果和反馈情况来看,改革确实带来了权力的下放,地方政府获得了相应的权力后,他们解除了紧箍咒,能够大胆、果敢地因地、因时制宜,从而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教育措施,从根本上提升了教育质量。

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基础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已经进一步完善,并发育成熟,这个体制我们可以描述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省、市、县三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2)基础教育微观管理机制稳步推行

我国基础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确立后,就需要在客观上对微观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胡锦涛总书记主政的十余年来,义务教育各项微观管理和运行机制稳步推行。

人们欣喜地看到,国家领导人的新政也体现在教育领域,他们关注教育的公平,关注教育的均衡发展。于是,教育部在2005年5月25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今后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3]此后,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他们把它作为一项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而且也研究制定出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不仅如此,国家对于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就在2005年12月24日,国家颁布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该通知所做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规定深得民心,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这种政策我们可以概括为,第一,从2006年开始,国家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在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于这些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国家还给予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第二,从2006年开始,打算利用5年的时间,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要求,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与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第三,在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基础上,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将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同时进一步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

同时,为了提高广大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的待遇,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国家进一步完善了保障教师工资水平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起按实绩和贡献分配的激励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兑现了基础性绩效工资。

可以看出,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和作为为我国基础教育微观管理机制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看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师工资水平保障机制等相关制度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体制改革。

三、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的方向

应当看到,对于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我国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并且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则纲要》为接下来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我们拟结合对《规划纲要》的认识,分析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努力和完善。

第一,注重建立分权与担责相结合的机制。

分权方面,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走向以县为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主要负责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对政策的把关上,不应在学校具体的教育教学和人财物上做过多的干预。同时,在敏感的人事管理方面,要积极推行教师、校长聘任制,取消教师铁饭碗和校长行政级别制,有效设置教师岗位,积极推行竞争上岗;通过公开招聘,择优聘任校长,实行校长组阁制。

在担责方面,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在简政放权,分权化的同时,应当强调省、市、县各级政府和各级学校的绩效责任担当,如果没有相配套的分权、责任担当体系,很难形成高效率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这一点美国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在美国,他们建立了教育效能委员会,对学校绩效进行考核,对未进行有效担责的学校采取相应措施。[4]我们可以积极扶持非盈利组织发展,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注重提升基础教育管理质量。通过建立基础教育相应的管理机制,提升教育质量。

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贯穿在中小学的日常教学中,摒弃应试教育模式,真正培养有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其次,注重教育评价。提高国民素质是基础教育恒常的价值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彻底改变以考试为标准的效益评价体系,建构全面、系统、动态、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方面,应充分考虑全面性,不能仅仅考虑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要关注其他方面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在评价标准方面,因为内容的多样化,也必须倡导标准的多元化,因此,就不能仅仅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排名;在评价方式方面,也应该朝多维化发展,不能单纯由政府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而应引导社会和公众参与基础教育质量的监督和评价,建立各级各类学校不同的评价标准,从根本上确立和保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三,注重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注重学前教育发展,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保证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入园。同时,要加大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市一类园的创建力度,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

第四,注重教育适度超前的优先发展。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关键领域,人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足见它与其它领域存在天壤之别。

从国家层面来看,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就是教育的优先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从现实层面来看,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城镇化,这正是基于我国不断流动的人口大军而做出的现实选择。随着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学生成长对教育基础设施的要求,需要在发展教育时坚持适度超前原则。例如在新城镇化建设中推进教育步伐和规划原则,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时兼顾不同受教育对象对教育权利的需求;比如农村人口发展趋势对定点布局的要求,按照适度超前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运转规范化,这些都必须要靠与教育有关的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超前规划,超前投入,早做工作,做有效的工作[5]。

————————

参考文献

[1] 王锋.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

[2] 谢炜.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内涵、挑战及路径选择.云南社会科学,2011(3).

[3] 袁贵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回顾(2002-2012).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蒋友梅.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三次改革及未来改革趋向.现代教育管理,2010(3).

[5] 杨同玲,帅相志.新世纪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析.科学与管理,2011(1).

[作者:李晶晶(1977-),女,天津人,硕士,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院学院讲师。]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第4篇

一、对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些认识

基础教育体制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建立起来的基础教育机构及其有效运行的基础教育规范体系的统一体。它是由基础教育的机构体系与基础教育的规范体系所组成的。前者是实体, 后者是实体运行的机理[2]。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应包括教育行政体制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两大范畴, 其中, 教育行政体制解决的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政府与学校等的关系问题,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决策体制、执行体制、咨询体制和监督反馈体制, 它所解决的是学校内部运作及其各种管理关系问题[3]。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侧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行政体制的沿革及对改革的启示。

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伴随着管理权力与责任的下放乃至下放至乡镇, 又逐步向县级政府乃至省级政府“回归”进行的。总体而言,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制体现出社会性与自身规律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多变性的统一、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实体与程序的统一等特点[2]。

二、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及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阶段性文件中, 1985年, 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对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作了明确的规定:“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 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 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这就明确了基础教育的地方管理权限。本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调是:中央向地方放权, 政府向学校放权。《决定》指出, 在教育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上, 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统得过死, 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政府应该加以管理的事情, 又没有很好地管理起来。”这次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拉开了序幕, 对后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6年, 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规定“义务教育事业, 在国务院领导下, 实行地方负责, 分级管理”, 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基础教育领域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管理权力划分, 但对具体权限上比较强调中央级教育行政的管理, 比如, 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教课书的审定等等均由国务院政府来确定, 而对地方的职责权限相当模糊[3]。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地方负责, 分级管理”这一原则。为了适应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199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 《纲要》指出:“深化中等以下教育体制改革, 继续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基础教育领域通过不断完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 逐步打破了过去由国家包揽办学、过度集权的体制。本阶段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解决政府的缺位问题, 在“地方负责, 分级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次基础教育体制改革扩大了地方办学的自主权, 有效地调动了地方办学的积极性, 同时也增强了地方办好基础教育的责任感, 但在“地方负责”的职责权限的具体落实上还有一些障碍。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则又一次为上述教育管理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1999年6月13日, 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提出了“根据各地实际, 加大县级对教育经费、教师管理和校长任免等方面的统筹权”。2001年5月29日,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在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上, 对农村基础教育给予了特别关注, 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 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这次决定将原来的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省、地、县、乡四级管理的体制, 改革为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省、地、县三级管理为主的体制。2003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把农村教育当作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 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对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进行补助。2005年, 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提出了2006年在西部地区、2007年在全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免费的目标, 并确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05年,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 加大了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政策在实践中得到切实落实。2006年,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普及性和免费性[4]。2007年,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这一阶段的基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围绕“教育公平”这一主题进行, 并不断地发展完善, 重点是如何促进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公平与发展。

从近30年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效果来看, 由“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的确立、完善, 到全面系统地落实“以县为主”, 基本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的发展。改革逐步把权力下放给地方, 让地方政府能从当地的实际出发, 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教育措施, 从而提高了各地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这正是体制改革的初衷所在。当然, 这一系列的改革也有其不合理的地方, 如:对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理解和操作走入了误区。有些县并没有很好地统筹和管理基础教育, 而且由于层层权力下放, 导致对基础教育的财权、事权、人权上出现了失控现象。尤其是在乡镇管理一级, 县级政府缺乏对乡一级的有效监督和约束, 于是出现教育财权、事权的滥用。因此, 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仍需要在“由地方负责”这一改革思路上进一步完善, 在广大农村地区切实落实“以县为主”、以县为基础的教育行政体制[3]。

三、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1.各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之间管理混乱、职责不清

科学合理地划分各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是搞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在教育行政机构与学校的关系上, 长期以来, 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直接干预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学校内部管理过程的情况十分严重, 致使教育行政组织机构工作繁杂、任务繁重, 以致内部机构设置日益庞大, 机构精简困难。这实际上是没有摆正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与学校关系的结果[5]。当前应理顺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 建立合理的教育行政组织机构。各部门应明确各自的职责, 不能越俎代庖;认真执行、指挥与服从上级的决策;努力减少不必要资源的浪费和信息流通过程中的“失真”现象。

2. 权力下放加剧了各地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权力的下放主要围绕财政权力而展开。学者吴志宏不赞成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层层下放式的地方负责制。他认为在当前的改革中, 由于教育财政权的过度下放, 地区间的差异已经形成并将越来越大, 导致一些地方经济不堪重负[6]。马凤歧也注意到了地方分权的不足, 比如:由于我国各地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条件差别很大, 各地对教育重视的程度不同, 所以, 由地方来筹集教育经费, 将使各地教育经费之间有很大的差距, 不仅威胁到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 而且使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严重的教育经费短缺现象;其次, 相对于中央政府人才济济而言, 地方教育管理机构中, 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也有很大的欠缺[7]。这就使得各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悬殊, 对教育的投入差别巨大, 直接造成了教育发展不平衡。从目前我国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 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长期以来低水平、发展不平衡的教育现象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 目前我们应先解决县域内的不平衡问题。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 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应设立基础教育的扶贫基金, 在财力上向贫困地区倾斜, 帮助这些地区发展基础教育[8]。第二, 加强县 (市) 政府统筹、监管力度, 明确各部门的权力和职责, 以免出现交叉管理和空档管理的问题, 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并不断地完善体制。第三, 在管理权限上, 明确县级教育、人事、财政等有关部门的责任, 合理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提高办事效率。第四, 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 公平地在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城市和乡村学校之间对政府提供的教育资源 (如经费) 进行分配。对义务教育, 要由政府财政承担教育经费, 确保所有适龄学童都能平等接受教育[9]。

3. 体制的社会化和地方化需坚持和完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 加快步伐, 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 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有利于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利于调动各级政府、全社会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有利于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此外, 我国幅员辽阔, 不同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很不平衡, 因此, 各地办教育的能力, 对教育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 我国基础教育管理权限划分的立足点只能是“照顾差异, 共同发展”[10]。在未来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 中央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坚持因地制宜的方针, 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

4. 合理定位权力下放的范围和限度

纵观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上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其根本并不在于某些权力该不该下放给地方, 而在于权力下放的范围和限度问题。为了更好地调动地方办学的积极性, 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促进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有效实施, 1985年, 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 明确提出“简政放权”, 究竟权力下放的范围有多广, 限度有多宽, 却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调动地方办学的积极性, 但是权力的下放, 也不是放得越多越好。在基础教育管理方面, 放权由地方负责, 投入方面政府缺位十分明显, 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教育的公共性、公益性和公平性, 加大了基础教育的城乡差距、地方差距和阶层差距[11]。因此, 在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中, 应科学地划分各级地方政府教育部门的职责权限, 努力做到职责分明, 权限清楚;政府要加大微观方面的放权, 将具体的运营权力移交给学校;此外,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 由过去的指导角色转为现在的服务角色。

参考文献

[1]萧宗六, 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2]李宜江.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特点与走向.教育评论, 2007 (7) .

[3]中央与地方职责权限划分的教育行政体制研究.教育管理研究, 2009.

[4]褚宏启.我国基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简评.中小学管理, 2008 (11) .

[5]程斯辉, 刘居福.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版) , 1996 (5) .

[6]吴志宏.两种教育行政体制及其改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9 (3) .

[7]马凤歧.教育政治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8]梁永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趋向的分析.现代教育论丛, 2004 (6) .

[9]赵中建, 马开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教育发展研究, 2004 (12) .

[10]张燕玲.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与思考.琼州学院学报, 2009 (3) .

创新教育管理理念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第5篇

创新教育管理理念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本文论述了学校教育管理理念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规章制度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当前,社会各项改革不断推进,学校教育管理也应不断创新,树立以生为本的新理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科学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作 者:赵东升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附属中学,陕西宝鸡,721007 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 英文刊名:NEW WEST 年,卷(期): “”(1) 分类号:G64 关键词:教育管理   教育理念   管理措施  

基础教育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 第6篇

关键词:班级服务管理 现实意义 指导理论 原则 任务 策略

一、班级管理现实意义

在中小学《教育学》教材中,有班级管理专门章节的阐述,按照教材阐述的班级管理原则、方法、策略去组织班级管理,应该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可义务教育学校班级管理现状反映出很多问题。

教师都不愿意当班主任,认为难以应对家长,不好管娃娃,学校压的任务太繁杂。实际班级管理中,许多班主任没有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立足安全不出事,在管理内容上,大部分只满足安全、清洁、纪律等,很少用心、用思想管理班级,全校一个模式,没有创新,没有班级特点。管理方式上,大多班主任处于权威地位,从班规的制定、班委的确定、管理的实施、过程的监督、学生的评价,都班主任说了算。大部分学生是被管制的奴隶,没有参加班级管理的机会,学生循规蹈矩,依赖性强,创造性和独立性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无从谈起。班主任自己也常常陷于杂务之中,疲惫不堪。再者,管理方法上,班主任大多仅凭经验,凭主观意愿来管理班级,没有或很少考虑学生感受,常用批评、辱骂、惩罚等教育学生。很多学生没有班风学风概念,目中无班规、班纪,起立时不站不坐,集合时慢条斯理,比赛时无激情,无所谓输赢,上课铃声已响,无动于衷,边走边说。班主任做了很多工作,但效果并不佳,事倍功半。

班级管理中,没有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少先队、团组织、班委会的力量,争取和利用家庭不够。同时,有的学生父母双双外出,他们寄居亲戚朋友家,或由隔代祖辈监护,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负担。

基于理论与实际的不吻合,笔者作了一些实践探索。

二、班级管理理论基础

关于班级管理研究理论,早有专家学者论著,利用网络手段搜索,很快会搜到很多名家名说,如魏书生著有《班主任漫谈》,周达章、金莹主编有《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季成钧主编有《班主任工作基本技能训练》等,对班级管理已有深入研究。还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思品新课程标准》等政策性文献。这些著作,用于我们进行应用性研究作理论支持,非常丰富。

在班级管理中,对笔者影响最大的是魏书生的《班主任漫谈》,以“博爱”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理念,信奉“一靠民主,二靠科学”思想,具体工作中,遵循管理原则,明确管理任务,研究管理策略,从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博爱”源于生存的价值取向,源于对国家民族、对教育事业、对班级每个学生的责任追求,这种“爱”需要建立在不计回报的“付出”基础上,没有这种“爱”,很难做好班主任(班级管理),或者说做好班主任工作很累。

“以人为本”指管理班务,一切以学生为主题,以尊重学生为起点,以服务学生为目的。

“一靠民主,二靠科学”是魏书生班主任工作精髓,“民主”含四个方面: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互助关系,互相帮助,发展每个学生的人性和个性,决策过程一定要民主。“科学” 包含三个系统: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总结反馈系统。

三、班级管理基本原则

1、坚持方向原则。1994年1月24日,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是我们新时期班级管理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2、坚持生本原则。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管理目标的确定,班级文化的定位,管理体系的建立,管理机构的确定,活动载体的选定,等等,都以学生发展、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

3、坚持民主原则。民主,民众主见也。班级管理以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为宗旨,这要求我们在管理服务中,不能为难学生,各项管理活动不能强加于学生,要尊重和遵从学生认知基础,尊重学生情感努力方向,遵从学生对服务管理方向认同,即使一时不达,也得遵从和尊重,只有通过努力逐步影响和提升。班级服务和管理,要充分听取学生主见,学生意见当然不统一,这就有集中过程,形成统一“主见”,这形成统一主见的过程,就是影响提升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成长发展的过程。影响统一学生认知的过程本身也是服务管理过程。

4、坚持科学原则。即讲究方法原则。要求管理服务宏观上树立“有法”观念,树立 “无定法”思想,更要求服务管理微观上讲究策略,讲究细节。科学方法可以省力,可以省事,事半功倍,细节决定成败。科学性,还包括全面管理全面服务原则,注重全体,注重全面,关注个性和后进。也包括协同管理,调动群团力量,团结学科教师,利用家长社会等。另外还有情感管理和心理管理原则,建立沟通机制,走进学生内心,让学生可敬可亲,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5、坚持超前原则。反映班级管理服务者驾驭班级能力,源于充分掌握学生和学校、社会、家庭,对学生知根知底。要求班级管理具有超前预见性,选择科学方法,合理的推进程序,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意外,以便有效矫正。

四、班级管理基本任务

1、了解班级学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了解班级学生是班级管理前期基础性工作。了解学生尽可能全面,含学生身体状况,是否有隐形或传染性疾病,还有学习基础、兴趣特长、学习品质,也含饮食、卫生、装束习性,还含思想道德品质、理想追求、意志情感,另外还有家庭状况及周围社会环境。特别注意留守学生、残缺家庭学生、病残学生的情况了解。

2、管理机制建设。班级管理机制建设就像电视剧的演职员分工一样,当然,对学生进行班务服务管理分工,要考虑学生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个性、体质等等,我们学校运用魏书生教育思想,让所有学生分担一份班级服务管理工作,之后,对不同工作提出不同要求和工作管理方法,让学生有其位,有其权,知道自己干什么,怎么干,还要慢慢指导学生工作策略,学习以服务的态度管理工作。

3、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反映一个班级追求和特色,能够增强凝聚力,提升精气神。我们学校每个班级有自己的班名、班训、班歌、班旗、誓词、班规,各有特色,学校把班级文化建设作为班级管理一个重要指标。

4、评价机制建设。评价机制包含评价内容和评价机构、评价操作。评价内容应包含衣、食、住、行、勤、言等,包括学生在校方方面面,由内容管理服务人员对全班每个人员考核,人人都是被管理者,人人也是管理者,天天考核,日积月累。每期根据加分扣分代数和评定等级。

5、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日常管理,分别确定班内所有工作评价周期,有的每天一个周期,有的星期一个周期,有的个月一个周期,人人参与服务管理,人人接受管理和考核,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工作好坏也有人评价。

6、班级阵地管理。含教室布置美化、黑板报、桌凳摆设、班具放置、门窗管护、教室卫生、撤离路线等安排。

7、班级活动管理。含大课间活动、体育活动、素质教育“个十百千万”、校园特色文化(笔者学校以咏诗、书诗、唱诗、画诗、舞诗)、运动文娱赛事管理。

8、专项工作管理。除常规工作外,也有专项工作和临时任务,我们学校专项工作有安全管理、公物管理、清洁管理、装束管理、班务分解、学习品质、寝室管理、班级文化、素质教育“个十百千万”、消费管理、花草管理、图书管理、课间活动等。

9、教育力量管理。班级管理中除管理学生外,还有对班级任课教师的协调,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利用和协调,也有学校大环境管理资源的利用。

五、班级管理基本策略

1、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召开班会,组织学生自我介绍,学生填写问卷调查表,个别谈话,组织情境活动,通过活动展示学生思想、能力、情趣等。

2、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学生、家长、各科教师之间校讯通交往平台,便于及时发布信息和相互沟通。

3、建立服务管理网络,穷尽班级内部事务,招募班级内务管理服务志愿者,根据学生自愿、能力,分给每个学生一份或几份班务工作,明确管理服务内容、要求和方法,还教给一些策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都是班干部,人人都是老百姓。班级就是一个社会。

4、建立评价制度,组织学生各自根据管理服务内容制定奖励和处理办法,班主任负责调整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奖惩力度,建立监督机制,负责对各项管理服务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和评价。

5、建立计划管理系统,每学期开学,班主任组织学生分项讨论,设计工作目标,明确任务,设计处置方法,推荐管理人员,班主任根据学生意见补充修订,再通过班会,有管理人员补充完善,组织讲解宣传执行。

6、建立监督检查系统,开学要组织班级班子换届,通过全体学生讨论,选举产生班委干部,根据相近原则和班级干部人数,把所有班务工作分成几块,每位干部根据各位管理服务人员“勤”和“效”进行督查考评,每位班干部既要和普通同学一样有管理服务内容,又要督查所辖工作。

7、建立怂恿激励机制。工作中,可以利用学生不服输的心理,在鼓励时,引导学生居安思危,存在很大被赶上和超过的危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优势,努力克服不利因素,保持领先水平,在对待暂时落后局面时,指出差距很小,分析赶超有利因素,增强信心,教给方法,鼓励赶超,两边煽动,形成保先赶先竞争格局。

8、建立榜样影响机制。根据学生管理服务情况,通过考核评比,定期评先星级管理服务志愿者,通过校园之声、橱窗光荣榜、给家长送喜报等方式肯定先进,树立榜样,激励学生。

9、建立代谢机制。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实行各项工作管理服务者轮换,既有利于学生体味各项工作辛苦,又有利于克服学生长期从事一项工作产生厌烦情绪,二是班级管理干部实行轮换,有利于多数学生锻炼,体味成功,也有利于学生努力工作,稍有不慎,可能很快淘汰。

10、建立活动载体。学生总在活动中成长。我们的常规活动有,每天程序化大课间活动,有每周统一的诵、书、画、唱、舞古诗词活动,有每周应急撤离、寝室内务整理演练,每周出一期班级周报,每月“创先争优”评比,每学期有大型才艺展示活动、田径运动会、球类运动会、趣味运动会,还有以抽查促训练的红歌、故事、日记、名言警句、体操、“留守学生之家”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等竞赛评比等。

11、建立互助帮扶机制。老师适当指导,学生自愿组合,在班级间,班级内部、小组内部,建立互助组,特别是在留守学生中,很多小同学的饮食起居都需要照顾,大同学学习任务重,小同学可以帮助买饭、捡垃圾等,学校和班级每期专门设置奖项,对帮扶工作做得好的班级和同学进行表彰和奖励。

12、关心尊重保护自尊心。结合留守学生亲情补偿需要,特别注意学生自尊心尊重和保护。在学生受到委屈时,在工作任务完成不好或未完成时,在竞赛和评比落后时,在学习压力大或工作负担很重时,要把老师同学的关心送到学生身边,让学生处处感觉到温情。但要让学生明白,有老师同学的关心和安抚,并不是原谅过失或降低要求,更不是放任,每个学生要面对现实,勇敢承担责任,不能永远让人原谅和包容。

13、重视个别教育。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总在寻找可以告诉的人,班级管理者,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最信任的人,一旦成了学生最信任的人,学生将惟命是从。因此,从事班级管理,应当重视如何成为学生最信任的人。

14、协调各方面教育影响。任何成功的教育都依赖于各方面教育的结果。协调学科教师的教育力量、社会教育力量和家庭教育力量,利用学校群团教育力量,应用学校整体教育环境,都是班级管理重要内容。

15、放手不是班级管理者唯一和最终目标,但必须作为管理目标之一。班级管理中充分相信学生能力,班级日常事务应根据内部服务管理机制,放手学生,充当风筝拽线人,当好木偶幕后人。

六、注意五个效应管理

注意“马太效应”。不能只注意少数学生“锦上添花”,应给多数学生“雪中送炭”,不论是委以重任,还是表扬肯定,都要考虑多数学生,更要重视后进学生,不能让少数学生在重用和表扬时木然或非我莫属、趾高气扬,也要给其他学生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所有学生都有希望,都会努力。

注意“禁果效应”启示。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学生都有好奇心,越是禁止的行为,学生越想尝试,因此,有些不危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不妨让学生尝试,知道苦涩后学生自然止步,比一味禁止要好。对禁止的活动,不可披上神秘面纱,应以案例解剖,让学生觉得并不神秘,自然望而却步。

注意“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在实际班级管理在,对优秀学生容易偏爱,产生“一好遮百丑”效应,与之对应的对一般或一贯后进学生,通过较大努力,好不容易取得点点成绩,容易视而不见,不经意扼杀学生表现希望,这要求我们既不能对优秀学生的不足或错误视而不见和轻描淡写,也不能对后进学生点滴进步不予留心。

注意“超限效应”。“超限效应”指说教在学生忍耐限度内,不能老是喋喋不休、不厌其烦。工作中,不能总是以管理者观念、思想、视觉去看待事物,学生不直接回应,并不代表学生没有理解和认可,很多东西,即便学生认可,他往往也装着不屑一顾的样子。如果喋喋不休,学生会反感,再重要的事情,也不会引起他重视。

注意“手表效应”。告诉我们在班级管理中不能设置两个不同方向或不同目标,家在班级管理中必须目标一致,即使达不到,也不可轻易调整,这样可以凝聚人心,集中力量,至死不渝。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第7篇

1 教育技术管理的概念

教育技术管理是通过计划、协调、组织以及监督等手段来控制教育技术的实施和发展, 其重视对教育技术的改革, 并以加强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管理、项目计划的管理以及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为目标, 以促进教育技术的快速的发展。教育技术管理的范围具体包括对信息、项目、发送系统以及资源的管理。信息管理具体是指对信息的存储和处理过程进行计划、控制以及监督, 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项目管理具体是指对开发项目的执行以及教育技术的研究进行计划、控制和监督;发送系统管理具体是指对提供教学信息的方法和媒体进行计划、控制以及监督, 而研究远程教育中的教学信息管理是其核心内容;资源管理具体是指对资源系统进行计划、控制以及监督, 其内容主要包括对人力资源、教学资源以及环境资源的管理。由此可见, 教育技术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 而最大程度的优化教学过程是其主要目标。

2 提高教育技术管理的建议措施

2.1 加强管理机构的改革

首先职业学校必须遵循为教学服务的原则, 明确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责所在。而教育技术中心的主要职责就是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职业学校的教学提供优质服务。其次, 职业学校要针对教育技术中心制定出有效的管理体制。职业学校可以将计算机网络中心以及教育技术中心进行合并, 并针对合并后的中心指定出科学的管理体制, 然后将职业学校中与教育技术有关的资源都划入合并后的教育技术中心进行管理, 这样可以实现对中心运行的规范管理以及各个中心之间的资源共享, 从而有效地提高设备和资源的利用率。此外, 职业学校的教育技术中心应该和职业学校教务处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教育技术中心一般都是从职业学校的教务处分离出来的, 而教育技术中心与教务处的主要职责都是为职业学校的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 并且都是以推广教育技术以及实现信息化教育为目标。因此, 教育技术中心应该加强建立与职业学校教务处的良好协作关系, 同心协力的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 努力实现信息化教育的目标。

2.2 加强重视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

首先职业学校应该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培训的内容应该涉及理论和实践。关于理论方面的培训, 职业学校可以通过邀请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育技术专家到职业学校进行理论讲座, 使教师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关于实践方面的培训, 职业学校可以根据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 使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对网络课程的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及网络多媒体教师的使用。其次, 培训的形式应该具备多样化和灵活性。职业学校要根据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课余时间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 其中包括面对面的培训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培训。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培训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培训模式, 通过开设网络培训课程可以使教师在网络教学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信息化理念和能力。

2.3 加强建设优秀的教育技术人员队伍

首先职业学校应该明确教育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 使教育技术人员能够以技术和管理为核心, 并积极配合职业学校的各个部门, 为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作为教育技术人员, 在为教学工作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做到谦和。职业学校在分配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育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 如果在不影响其本质工作的前提下, 可以适当地安排教育技术人员进行简单的教学工作, 这样有利于教育技术人员形成良好的教育观念。此外, 由于教育技术人员与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 教育技术人员的本职工作是服务和管理, 而且难以进行量化, 因此, 职业学校应该根据这一实际差异为教育技术人员制定专门的考核标准, 并在对教育技术人员的考核和晋升过程中充分分析教育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态度、业绩以及贡献, 不能只注重论文发表的数量以及科学研究项目。

3 结论

综上所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教育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目前的教育技术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有效地促进信息化教育目标的实现, 职业学校应该制定出科学的管理体制, 并加强对职业学校教育技术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 使教师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通过充分发挥职业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的作用, 使教育技术中心与职业学校各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 以为职业学校的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 从而实现信息化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天正.电化教育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2]乌美娜, 刘雍潜等.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9.

[3]南国农.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我国电化教育25年[J].中国电化教育, 2003 (09) .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第8篇

一、现代教育管理研究现状的分析

1.国外研究的发展

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经历了经验管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几个阶段, 大概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发展进程, 从研究的历程来看, 西方的教育管理研究沿着以教育为起点的归纳总结研究以及以管理为起点的移植演绎研究两种路线, 逐渐的融合多种理论科学形成多元融合的综合教育管理学理论。

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自二十世纪初通过借鉴学习西方的管理学理论, 到现在也不过百年发展历程, 而发展期间在五十到七十年代研究又被中断, 但之后我国在教育管理上的发展取得的成果是现代教育管理学理论形成并发展的有力证明。

二、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1.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内在变革历程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是随着工业革命后教育活动的日益复杂而形成起来的, 它主要有三方面的推动力:第一, 现代教育发展的推动, 十四世纪后的文化复兴, 新教改革运动以及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教育的迅速普及和类型层次的多样化使教育逐渐本身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责任和义务, 也因此社会迫切需要新型教育管理理论。第二, 现代管理理论的推动。十八世纪以来世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 使得企业为了在市场中占有竞争性, 争相发展了科学管理、组织理论等新型管理理论体系, 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竞争优势, 这些管理理论被迅速引入教育管理领域中, 促进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第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推动, 十九世纪末的新科技革命引发了世界上各生产领域和社会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创新, 各种技术不断融合到教育管理体系中, 极大地推动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在这三大推动力的影响下, 教育体系从引鉴其他领域管理理论到逐步实现创造出适应教育实践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 而且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蓬勃发展也取得了有效地教育成果。

2.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特征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特征包含三方面:第一, 在吸纳中融合发展从它的发展历程来看,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形成是在借鉴其他领域的管理理论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它不断地吸纳了各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并融合了自身的需要从而达到发展的过程。第二, 在层级整合中提升,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是一个充满新旧管理理论交替作用整合而成的新理论, 根据教育的需求对各种理论进行精选加工改制, 逐步提升自身的优势。第三, 在服务实践中创新,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另一重大特征就是它本身的创新性实践, 根据人们对社会教育要求的不断提升, 教育管理体系需要新的理论来使自己获得新的发展, 这就促使了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不断地的创新实践, 进而形成了符合人们发展需求的教育理论。

三、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 教育的管理理论对我国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育管理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必须适应我国现阶段以及未来的发展:创立独立学术地位的理论体系, 不断地整合容纳社会上新的管理理论, 在融合多元化理论的基础上创立新的理论体系;形成系统的学术体系, 不仅要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清晰地分析更要不断地深入研究、外延拓展, 有系统化的学术体系;更加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 包括教育理论的发展也是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必须准确把握世界的发展趋势, 不断地进行理论的创新并落实到实践中去。

综上所述, 世界的多元化发展为现代的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育在不断地进步, 教育管理理论体系也在同步变革创新, 现代教育管理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相关研究人员必须借助现有的学术资源和教育平台依靠新的科学技术创造出既具有自身特色又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特色教育理论体系, 并逐步落实到实践中去,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不仅对我国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禹露.从后现代教育管理视角看我国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2:66-68+103.

[2]禹露, 魏斌.从后现代教育管理视角看我国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6:119-121+145.

[3]刘丽.以现代教育管理的变革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法制与社会, 2008, 20:184.

[4]冯增俊.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特征及趋向探析[J].教育研究, 2004, 11:9-14.

[5]安世遨.教育之对话本真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 2014, 04:19-23.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第9篇

就渝北区而言, 为教育均衡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区委区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花大力气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按照要求给予农村教师生活补贴, 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培训机会, 给予贫困学生以爱心午餐、生活补助, 解决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等。这些工作为缩小区域、城乡、特殊群体的教育差异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基本解决了义务教育适龄孩子“上不了学”的问题, 也为渝北区在2014年成功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合格区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与此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教育质量上农村与城市的巨大差异, 教育管理规范上的良莠不齐, 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较为缓慢, 不同学校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学生的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上的巨大差距等诸多问题还相当突出。这是渝北区在教育基本实现“硬件”均衡之后所面临的更为艰巨的“软件”均衡问题。

如何解决“软件”的均衡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 基础教育的“均衡”不应是“平均主义”, 解决的途径也不应该简单的“削峰填谷”, 应该是形成适应学生成长、社会发展需要的普遍的优质的教育局面。既然如此, 怎样才能形成一个优质均衡的教育局面呢?措施无疑有多种, 我认为优化管理是关键。就如同一个农村土地生产责任制的实施, 人还是那些人, 效果却迥然不同。但是优化教育管理来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我们教育管理者有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心, 有冲破藩篱的勇气, 有一抓到底的执着和坚韧。

1 优化师资人事管理机制, 让教师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真正动起来

城乡基础教育的失衡, 根本性的原因是师资素质的失衡。基于此, 教师的人事制度改革已经纳入了议事日程, 教育部已经提出了教师交流的意见, 各地也正在进行各种有效地尝试, 这为教师队伍这潭死水注入了活力, 为师资均衡进而促进基础教育均衡拉开了攻坚克难的帷幕。然而, 教师如何交流, 更好地形成良性流动的局面呢?就区县层面优化人事管理机制而言, 提出三条建议。

一是破除城乡二元编制体制, 建立城乡无差别编制标准。按师生比编制教师数量导致城市教师数量相对较多, 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因学生数量少而教师编制数量不足, 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生活指导教师没有解决相应的编制。破除城乡二元编制体制的举措是所有教师编制纳入区教委统一管理, 各校按需聘用。这样有利于及时整合教师资源, 解决超编、缺编引起的教师资源闲置和紧缺等问题, 促进城乡师资均衡。

二是制定城乡教师定期交流机制。可根据渝北区实际情况, 设立若干个学区, 教师在同一学校的工作时间达到10年以上的, 应在学区内交流。同时激励优秀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 并给予相应的补贴, 但必须注意避免学校拿出“问题教师”交流, 并享受了骨干教师补贴的负面导向。“树挪死、人挪活”, 这样既有利于不断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 增加学校的活力, 教师在同一学区交流后也能兼顾家庭, 减少教师的后顾之忧, 同时骨干教师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也得以更充分发挥。

三是设立教师聘用中心。组织全区学校的教师聘用工作, 对在原学校没有工作岗位的教师进行有效调剂, 同时开展对应的岗位培训, 增加其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技能, 使其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 为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 优化专业技术职称管理机制, 让教师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焕发工作激情

“哀莫大于心死!”国家为专业技术人员制定职称制度, 无疑是正确的, 对焕发教师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工作激情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大量的学校没有专业技术职称指标, 没评定或晋升职称的教师没有希望;有的学校虽然有职称指标, 其评定方案带来的正面导向也参差不齐;有的老师一旦评定了职称就开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与此相伴, 带来责任心下降、师德没落、不潜心于钻研教育教学等诸多问题的产生, 制约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鉴于此, 提出优化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聘任和管理的三条意见。

一是破除职称岗位以学校为单位设置的模式, 建立全区统筹设置职称岗位等级及其职数的新机制。教师身份从“单位人”向“系统人”转型, 是突破体制机制障碍,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与此相适应, 必须破除职称岗位以学校为单位设置的模式, 所有职称指标由区教委统一掌握, 按照城乡统筹、公平均衡的原则, 每年拿出适当的指标开展评聘工作, 不暴饮暴食, 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建设以业绩为导向的量化考核评审机制。职称评定和职级晋升方案不科学, 是制约教师发展, 影响教育质量均衡的重要因素。因此, 应按照师德师风、工作量、工作业绩、教研教改成果, 尤其是学生学业质量和素质水平等方面科学设计, 统一制定职称评定和职级晋升方案和考核办法。革除校自为阵、质量严重失衡的弊端, 建立各学校符合条件的教师均可申报、全区公平竞争的新机制。区教委参照区级骨干教师量化打分的办法, 制定职称量化考核标准, 并组织专家按照量化考核标准进行匿名评定分值, 业绩优秀的分高者上, 业绩低劣的分低者下, 杜绝拉关系、走后门和暗箱操作等现像。从而以择优评聘的激励机制焕发教师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是建立评聘适度分离机制。设立不同职级教师基本的工作量、工作业绩、教研教改要求, 对于连续几年未能达到的教师, 给予高职低聘;设立数量较少的低职高聘指标, 对于长期工作量大、工作业绩突出、教研教改成绩显著, 又因种种条件不符合评定高一级职称或职级要求的教师根据职称评定和职级晋升方案评选, 进行低职高聘, 鼓励人才脱颖而出, 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多做贡献。

3 优化中小学校长职级管理机制, 让管理人才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建功立业

“兵熊熊一个, 将熊熊一窝”。校长, 无论是对于一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而言, 还是对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而论, 其重要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区教委对此高度重视, 而今校长的城乡交流已正式启动, 无疑将会为校长队伍带来生气, 也将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但应看到, 当前校长面临两个方面的尴尬处境:从行政身份角度说, 校长是干部, 有处级、科级等行政级别, 但又享受不了行政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从专业身份角度说, 校长是教师序列的专业人才, 有不同层级的专业技术职称, 但一般都未从事教学工作, 常常遭到教师的质疑。鉴于此, 就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校长队伍建设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学习上海, 设立校长职级制。国家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同时, 又颁布了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 意味着将来校长既不走行政级别的道路, 也不走教师职称的道路, 而是走校长专业职级的道路。根据渝北区到华东师大培训的校长们了解的情况, 上海实行了中小学校长职级制, 从三级校长到特级校长, 每级又分为三个层次。上海已实行多年, 效果较好, 表现为既使校长实现了“去行政化”改革目的, 又避免了校长评定教师职称却不从事课堂教学的尴尬, 进而激励校长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实现专业化发展, 其经验值得借鉴。

二是建立科学的校长职级晋升办法。校长职级晋升, 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校长专业标准》中的相关规定。从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环境、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领导课程教学、调适外部环境等六个方面入手, 制定科学的晋升标准、晋升程序, 把校长职级制落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实处。

三是完善督导评估中的校长考核办法, 参照校长职级晋升办法, 制定与之配套的校长年度考核办法, 对校长工作进行每年评估。与此同时, 把校长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从所在单位剥离出来, 由区财政单列预算, 区教委、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实施办学水平年度考核评估, 按考核评估等级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 激励校长在办学治校育人的实践中走出一条优质均衡、特色创新的道路。

4 优化教育巡查监督管理机制, 让监管制度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落地生根

巡查制度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 也是党政机关发现问题、改进作风的一项必要工作内容。教育系统作为国家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问题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从教育部到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 对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教育优质等方面的要求, 下发的文件不可谓不多, 但落实情况并不如预期那样理想, 其原因就是缺乏严格的监管。为此, 提出三方面的建议。

一是建立教育巡查制度。对学校师德师风 (尤其是九条禁令) 、劳动纪律、日常工作等进行巡查, 及时发现诸如工作懈怠、歧视差生、体罚调皮学生等违背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原则的问题, 并进行梳理、反馈和通报, 促进学校落实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 办好每一所学校, 关注每一个学生,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发挥巡查组的“耳朵”作用。积极收集学校、师生、家长对学校、上级部门以及政府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的良好建议, 并将建议反馈给学校、上级相关部门直至政府。譬如, 对教师的违规行为, 及时反馈给学校;对学校质量低劣的问题, 及时反馈给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城乡学校布局不合理、城市学校大班额等严重制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问题, 则及时反馈给政府。

三是注重巡查结果的运用。将巡查的结果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之中, 增强办学的过程检查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中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教书育人, 上好每一堂课, 教好每一个学生;引导学校开好每一门课程, 管好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学段的质量;引导教育行政部门贯彻教育方针, 办好每一所学校, 推进每一项改革;引导政府依法行政, 规划好区域教育布局, 按城乡人口规模及时配套建设学校。综合运用巡查结果, 调动教师、学校、部门以及政府各方面、各层级的积极性, 促进基础教育从“有学上”的低水平均衡向“上好学”的高品质均衡转型。

关于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研究 第10篇

首先我们来研究分析一下,对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理解。

所谓的教育管理体制指的是:教育管理机构中对教育事业各项组织的管理的一个总和以及管理权限划分等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可以说教育管理体制对于整个教育体制来说非常重要,它是促进并构成教育体制有效运行的一个重要保障。随着现今科教事业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良好、科学有效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直接影响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大家都知道,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涉及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许多方面。

1 制约并阻碍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顺利开展的因素分析

1.1 责权划分不明确,主要因为行政干预

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本身来看,要建立一个符合当下我国社会趋势发展的一个有效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政府必须把自主权还给高校。政府要转变职能,把属于学校的权限还给学校。但随着当今社会经济以及其他领域的快速发展,政府的行政干预已经渗入到了社会的各个很多领域。对于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来说也不例外。因此高校教育很多不合理的问题极多,而管理阶层的工作形式及思想观念由于受到行政干预所制定的一些体制准则难免会体现出一些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可以说,由于政府行政的干预,高校一直都是受到政府的影响,促使很多高层领导所制定的教育管理制度体制围着政府转,很多重要事项都需要政府来决定和审批,尤其是一些重大的科研项目只有得到政府的同意,高校才能开始实施。由于受到行政干预,导致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出现很多问题。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需要我们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来参与完成。但是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研究者,在有效的工作时间之内,除了要做好教书工作,还要利用其他时间来完成一些科研项目工作,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一些与行政人员处好关系的事情。可见,这样的琐事和小事一直困扰着一线的教学工作者。

1.2 缺乏自主性

现今由于政府的参与决策,很多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缺少自主性,未能体现自己的东西与实际想法。包括在扩大规模和收费标准上,都严重地冲击了教育管理的发展。我们试着回想北大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在蔡元培校长的带领下,其教育教学管理方式都是以教育学者的思想和教育教学的态度来治理学校,让教育不被权力裹胁。现今,虽然很多学校在办学道路上一直喊着自主办学的口号,但由于集中权力已然在教育管理部门手中,所以没能彻底执行。但是,也有很多学校自主性比较强,在办学道路上自己独立创办,实行自主招生,对具有特殊才能的考生给予了一些特殊照顾,但这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仍有很多学校缺少自主性能。

1.3 教育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需加强

在整个教育管理工作中,各项工作都需要人来完成。因此说人是教育管理工作参与的最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在教育管理体制工作中,同样也不例外。人是实施和落实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核心。但在实际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中,有些教育管理人员因为自身整体素质的影响,对于高校赋予他们的职能与角色却很难完成。

2 有利于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顺利开展的建议对策

2.1 转变观念是先导

制度与机构的变革有赖于观念的变革。高校改革与发展要实现跨越式、飞跃式的发展,要靠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要求每个人在各自岗位认真履行职责,搞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建立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和学生积极性的良好运行体制,达到提高教师、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所以,要以学术为本,弘扬学术价值,树立学术本位的校园核心价值;以学院为本,强化学院的权力,建立“校—院”分权的管理模式。

2.2 理顺模式是关键

要充分发挥院、系一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方面要建立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制度,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发扬主人翁精神,参与办学、民主管理,从而形成高校运作的有效制约体制;另一方面还要建立与完善人事分配、教学科研、住房、离退休保险、医疗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以保证各项管理有章可循。使得管理工作程序化运作、科学化运行。此外,还应建立和完善考核、考评和监督体制。对高校各部门、各单位内的每个党政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督察,各个阶段进行考核、考评。督察和考核、考评结果与奖惩和个人晋级挂钩,这样更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增强学校的整体实力。

2.3 提高科研质量为目的

高校管理人员应发扬求实务实的精神,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近年来,随着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不断涌现。为此,一些高校相继成立了多学科研究中心、教学中心、实验中心、训练中心等,较好地把握了国内外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这充分说明了管理人员的思想敏锐,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文化知识。高校内部管理应是一种具有学术管理属性的行政管理,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同时还要树立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意识。

3 结论

一直以来,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与教育的鼎力相助。虽然我们国家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在正常的运行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并理清头绪,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笔者深信,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胡劲松,周丽华.传统大学的现代改造——德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改革政策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1(4).

[2]胡建华.必要的张力:构建现代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基本原则[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3]周群英,胥青山.大学校长遴选程序的比较研究[J].江苏高教,2003(1).

[4]韩永进,王霆钧.意大利高等教育与科研[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4).

关于公共教育管理体制的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公共教育;管理体制;分析

在现代化的综合国力发展中需要很大程度上依靠人才的储备,而人才的培养则来源于教育,在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中依靠的是相应的管理体制,在明确基础性教育机构的权责的同时还要了解各个管理主体的具体职能,对当前的教育实际以及教育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从而使相关的教育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

一、公共教育管理体制发展的必然性

(一)现存教育行政体制面临着挑战

教育行政体制是各级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育的最基本方式,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更加多样,政府的理性或行动能力逐渐不足,人们强烈需要为他们提供质高、价优、多样性的教育[1]。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甚至可以出资购买自己所需要的教育,因此教育需求市场的潜力逐渐显现,这种市场经济下的教育需求同时也使得很多利益集团逐渐产生发展。可以说教育领域中利益冲突比较集中,而且由于人们所追求的利益不尽相同,想通过它来实现各自的利益目标,因此各种类型的集团开始参与到教育发展领域之中,其中民办学校以及教育中介组织等都参与其中,增加了公共教育的多样性,而且还涉及到了公共教育的管理内容、另外,公立学校在这种发展环境之下也需要更多的自主权,加强自身与市场的直接沟通,原有的政府管理的公共教育权力发生了转变,更多的转移到了社会与市场之中,而且逐渐向学校下放,多元化特点更加明显,这些方面的转变使得教育管理中会出现一些体制方面的问题,对教育行政体制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发展公共教育管理体制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发展与社会相适应的公共教育管理体制的必然性

公共教育管理继承与发展了教育行政,与教育行政相比,公共教育管理不仅在范围上涵盖较宽,而且在内涵的强调上也有所不同[2]。在公共教育管理中其主要注重的内容是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对原来的政府单一掌握的公共教育体制进行了转变,很多非政府组织也都可以参与到管理之中,比如民办学校、公立学校等。但是,教育行政的主体仍然是政府以及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公共教育中的权力主体以及责任主体更加的多元化。教育行政运行下政府是公共教育权力操作的主体,主要强调的是政府存在的职责,在公共教育管理中需要对上级负责。在这种发展状态之下,公共权力逐渐分散,这也使得公共责任更加多元,公共教育管理体制建设过程中,管理的主体更多了,工作涉及范围也更广,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可以借鉴其他企业运营的管理模式,在教育改革开展中增加公共教育管理的相关概念,公共教育管理体制的建设就会自然的包含教育行政体制的建设与发展。

二、公共教育管理体制发展的价值取向

(一)从公共教育管理的意义来分析其价值取向

从公共教育管理的主体行使的教育权力来看属于公共权力的组成内容,它是民众从自己的权力中转让出来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公共权力这一概念的运用是为社会民众所服务的,其实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公共利益进行维护与增强,所以公共教育管理也应该是为公共利益的获得而运行的,这是其管理工作开展中基本的一个条件。另外,社会中的各个利益组织能够通过教育来表现自身的利益需求,而这些需求都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时候还会发生相互之间的冲突,这时公共教育管理就可以在其中发挥出调节的实际作用,因为它是在不同的个体利益之外单独存在的,能够实现具体利益的均衡,进而形成公共形式的利益内容。在公共教育管理中并不会遵守某一个人或者团体的意志左右,其遵守的是社会整体的意志,因此,其利益实现的程度的判定也是不同利益整合的结果,这种公共管理的合法性的确立需要其实行与公共教育相同的权力和责任,其与其他的个体管理形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将公共利益放在首位的。

(二)从教育价值的实现层面来看公共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

教育这种社会活动与其他的活动最大的差别就是它属于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类型,利用教育的开展,人们可以获得知识,培养自己的品德与各方面的能力,这些方面的特点有体现了教育的私益性。而且在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中对社会的价值观的改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使得社会朝着更加民主和谐的方向前进,而且还能够增强经济发展与社会形态的稳固,从一定的角度使社会民众获得回报,而且还会增强自身公共利益的性质,这体现的是教育的公益性特征。这种公益性特点属于教育的内在社会特性之一,它的存在是客观的,只需要教育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是合法的就可以,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能够发挥公益性的程度与公共教育管理的体制完成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在实际的发展中必须以维护公共利益作为价值取向才能确保公共教育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与目标。

三、公共教育管理的主体与运行方式

(一)公共教育管理的主体分析

公共教育管理的概念表明,凡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运用公共教育权力,从事公共教育管理活动的公共组织都是公共教育管理主体[3]。从这一解释可以看出,公共教育管理主体在发展中所使用的权力属于社会公共性质,并不属于个体所有,这些主体的存在和运行只有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教育相关的服务才是合法的,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大众创造福利,明确利益的公共性质。而当前社会中存在的私人提供公共教育的组织因为其具有盈利性,所以不能包含在公共教育管理主体之内。但是这些私人组织所提供的公共教育作用十分显著,政府可以购买来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政府在公共教育管理中具有主导性的作用,政府掌握着大部分的教育资源,核心优势比较明显,但是公共教育管理主体属于动态的性质,在发展中会不断的产生变化。

(二)公共教育管理体制的运行方式

在公共教育管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状况下,也推动了公共教育管理运行方式的改变,在公共教育发展中加入市场与竞争机制进行管理,促进竞争的多层次、多主体的发展,利用这种方式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提供单位进行优胜劣汰,不断的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对外界输送高水平的教育服务内容。在市场化的推动下实现了公共教育管理与市场资源配置的结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能够提升公共教育管理主体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管理效率,满足大多数人在教育方面的不同需求。另外,市场化在公共教育管理中的参与可以一定程度的使公共教育得到进步,但对于实际的教育事业来说还需进行深入的分析。政府在提供教育政策、法规时由于其具有公共性质,所以不能通过市场具备的运行方式来提供,而对于已经在市场中部分公共教育属性的物品,比如义务教育等,政府也需要加强管理,不能使其完全的转变为市场化的属性。

四、结语

在我国的实际社会发展中比较注重经济总量的提升,对于教育等公共事业的共同进步则比较忽视,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以政府为依托,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客观的关注其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然后进行多层面的可行性探究,提升我国的教育行政效率,使得教育资源可以实现最大化的分配利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傅树京.公共教育管理体制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8(03):94-97

[2]贺武华.公共教育改革中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取向与反思[J].教育研究,2009(09):79-85

[3]王雪茹.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J].邢台学院学报,2011(01):34-35+47

[4]褚卫中,褚宏启.“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对当前公共教育管理改革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4):10

[5]王红,陈纯槿.解构与重构:从新公共管理视阈看公共教育管理新范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25

[6]李轶.公共管理范式下的教育行政创新[J].复旦教育论坛,2004(09):20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第12篇

1 国外几种比较成熟的教育管理模式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和文化条件,因此也发展出了不同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在此笔者简要总结几种成熟的教育管理模式。以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社会机构、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所处的地位为依据,可以分为4种不同的模式。

1.1 日本高校教育管理模式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日本主要采取了混合模式,将分权和集权混合起来,具体表现为中央政府对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具有主要的决策和管理权,而利益集团和其他组织机构也具有部分决策和管理权,以这种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关系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央政府对国立大学的管理力度较大,而对私立大学的管理力度较弱。为了保障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大学设置的鉴定和认可主要由政府负责,而民间组织则负责对大学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1]。

1.2 美国高校教育管理模式

美国高校的自主权主要表现在考试管理、课程设置、招收学生、聘用教师等方面,而政府则在经费预算方面对高等学校进行一定的监督控制。政府会对非政府性质的高等教育质量鉴定和质量控制机构给予一定的支持。美国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主要采用行政控制、院校董事管理、教授控制等控制形式来监督和管理高等教育的质量,但是教授控制力量存在不足。以研究型大学为主的大多数美国高校的权力基本属于院校行政官员和董事会,而董事会主要由校外人士组成,其权力包括选聘校长、对财政预算进行审批、制定高效发展政策等等[2]。

1.3 英国高校教育管理模式

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英国的大学享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国家很少对大学进行直接控制。大学可以自己开发教育质量的控制机制,并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规划,自由地选择课程、学生,并聘用教师,授予学生相应的学位。行政人员和教授掌握了主要的大学权力。在英国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教师群体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之中具有大的自主权,教师、学校董事、行政人员等群体之间的关系复杂,大学内部会展开一定的权力竞争。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对其进行更高层次的质量管理,英国高校的管理模式在逐渐走向中央集权模式。

1.4 欧洲国家高校教育管理模式

以法国、德国为主的欧洲大陆国家对高校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主要是对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学校举办、设置学生入学条件、考试命题、设置课程范围、投入资金、任命高级学术人员等输入端进行控制。为了进一步对高校的教育质量监督控制,国家还设置了专门的高校教育质量控制和监督机构。在该模式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学术权力,而掌握这种权力的主要是教授群体,体现教授治校的教育管理理念,强调保障学术自由,提高高校内部基层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3]。

2 国外教育管理模式的特点

尽管各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各有不同,但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对我国的高校教育质量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1 中介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介组织在各国的教育管理模式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要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协调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政府的关系,以高等教育评估为纽带,将高等机构、社会和政府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发挥中介机构的重要作用。各国的质量保障机构的角色都由中介机构来承担,政府相关机构则会对中介给予一定的资助,并委托中介机构评估和审计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中介机构作为高等教育的评估机构,必须保障学术权威性、公正性和独立性,能够独立、客观、公平地开展各项评估工作。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中介机构能够对高等机构、社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减少三者之间的冲突。

2.2 采取多元化的质量鉴定标准

由于高等教育的系统过于复杂,与其发生关系的主体具有复杂性,因此也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质量鉴定标准来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行评定,使得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在这方面,英国、法国、美国明确提出了不能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对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进行衡量,避免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造成片面化的理解[4]。

2.3 发挥纵向管理机构的作用

纵向管理机构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具有总揽权,能够协调整个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决定高校能够使用哪一种评估方法和方式,从而全面保障高校的教育质量。日本的大学基准协会和大学设置审议会,美国的全国高等教育鉴定政策委员会、中学后教育鉴定认可委员会,英国的经费委员会、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等等都属于纵向管理机构[5]。

2.4 对高校的质量评审要依法进行

为了使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评估工作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政府先要通过认证和立法等方式对评估机构进行约束。无论是哪个国家,在开展高等教育评估工作中都非常重视评估的规范性。例如,美国政府通过经费资助和立法的方式来确保评估机构在高等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3 国外教育管理模式对提高我国高校教育质量的管理启示

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成熟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积极对高等教育体制做了深入的改革,为了使之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必须进一步保障和提高高校教育的质量,建立健全高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3.1 发挥政府作用,做好教育质量的宏观管理工作

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是高校,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将高校的自我约束机制建立起来,政府的职责主要是对高校开展宏观管理。通过分析国外几种比较成熟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可以发现,为了进一步协调高校教育质量与大学自治之间的关系,政府应该对其进行间接管理,而非直接管理。国外的高校外部评估工作大多由政府委托的中介机构来承担,当然在高校的发展中会受到政府的拨款和政策的影响,以保证政府对高校发展方向和教育质量的宏观管理。与此同时,要积极建立开放性的评估渠道,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用社会舆论来影响高校的发展。

我国应该进一步放开高校的自主办学权,而且要求高校在获得更大的自主办学权的同时,必须加强教育质量控制和教育质量管理,保障教育质量[6]。

3.2 高校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应该多元化

要切实保障高校教育的质量,就应该推行多元化的质量保障主体。同时我国还应该积极建设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在我国,政府对高校进行集中管理,并由此发展出了教育质量保障管理,政府扮演了高校的评价者、管理者和举办者等多重角色,这显然不能很好地保障高校的教育质量,也妨碍了教育质量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中,尽管已经有一部分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其中,但是这些社会中介机构所提出的高校排行榜、高校认证和评估均未得到社会和高校的普遍认同。由于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和社会认同度,民间认证机构和评估机构也很难正式进入我国的高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教育部组织的一系列高校教育质量保障管理活动中也难以见到这些社会中介机构的身影。

从其他各国的高校教育管理经验来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于保障和提高高校教育的质量、做好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利的。为了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专业,我国也应该构建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社会中介组织和高校与政府共同组成我国的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3.3 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应该确立正确的质量观

在开展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既要考虑到学校的定位,又要考虑到社会需求,制订科学的高校教育质量管理政策。例如,研究型大学和学型院校之间就应该承担不同的培养责任,适用于不同的质量评价标准。

在高校扩招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逐渐发展成为大众化教育。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却过于强求统一,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高校往往采取同样的教育质量标准。借鉴其他各国的经验,我国应该加强对多样化的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要根据学科发展、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要求高校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完善自身内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育管理质量标准、教育管理制度。

4 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越来越深入,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起步较晚,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从中汲取有益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当然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形态、学术条件都与其他国家有所差异,在借鉴的同时也不能完全照搬他国经验。我国应该积极发展独立的中介组织,使其能够在一定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下,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学校决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对高校的教育质量管理进行监督。

摘要: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切实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重要的任务,需要构建先进的高校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笔者对国外比较典型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总结了国外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我国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应该充分学习国外管理模式中的长处,不断提高我国高校教育的质量,将质量的内部保障体系建立起来。

关键词:国外,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教育管理模式,管理启示

参考文献

[1]单春艳,宋芳.日、韩、俄等东北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4(3):124-127.

[2]张保生,吴宏元.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战略实施[J].现代教育管理,2010(1):39-42.

[3]任胜涛.构建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思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3):162-163.

[4]黄容霞.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60年演变(1949—2009年):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0(06):69-76,112.

[5]韩廷斌.合力构建开放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协作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49-50.

上一篇:刑事责任下一篇:脑外科手术的麻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