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防护

2024-09-15

职业病危害防护(精选11篇)

职业病危害防护 第1篇

对乙烯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及有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的作业人员进行调查研究, 可以全面了解乙烯装置的职业卫生现状, 确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重点, 为进一步减少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加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减轻作业人员职业危害接触提供科学依据。

某企业乙烯装置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投产以来, 至2011年, 期间经过一次技术改造、二次较大的产能改扩建工程, 从最初的每年30万吨乙烯的产能到现在每年71万吨。对该企业乙烯装置生产中, 工人作业过程中接触的毒物、噪声做了检测, 专业人员进行了职业卫生分析和评价。

危害因素检测

该企业乙烯装置现有人员213人, 其中外操128人、内操15人、技术及管理64人、特护6人;内操、外操作业人员实行5班2倒的工作方式, 上班时间为12小时, 其他岗位为白班8小时工作方式。

乙烯装置作业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苯、甲苯、二甲苯、石油轻烃类物质、硫化氢、裂解汽油、噪声, 接触岗位为裂解、压缩机、急冷、原料罐区等外操岗位及现场技术管理人员, 各岗位人员在设备巡检、维护作业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作业人员一般每2小时现场巡检一次。表1、表2是对该企业工作场所危害因素定点和个体采样的结果。

硫化氢 较低浓度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当接触浓度在200〜300mg/m3时, 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同时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 出现“毒气眼病”。接触浓度在700mg/m3以上时, 患者可首先发生头晕、心悸、呼吸困难、行动迟缓, 如继续接触, 则出现烦躁、意识模糊、呕吐、腹泻和抽搐, 迅即陷入昏迷状态, 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接触极高浓度 (1 000mg/m3以上) 时, 可发生“电击样”中毒。

苯 短期接触苯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 引起急性中毒。重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 严重者会因为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快、头痛、颤抖、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现象。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 引起慢性中毒, 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苯可以损害骨髓, 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 并使染色体畸变, 从而导致白血病, 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注:苯、甲苯、二甲苯PC-STEL (mg/m3) 分别为10、100、100;溶剂汽油PC-TWA (mg/m3) 为300;硫化氢MAC (mg/m3) 为10。PC-STEL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TWA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MAC为最高容许浓度。

注: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PC-TWA (mg/m3) 分别为6、50、50、300。

甲苯 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该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 肝肿大, 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检测发现, 现场设备运行情况、巡检时在噪声区域的停留时间、距离产生噪声设备的远近及人为混杂因素 (说话、故意在高噪声区域停留时间延长) 等都是工人巡检作业时受到噪声危害的原因。

防护措施

该企业乙烯装置配备主要职业病防护设施有通风机、喷淋洗眼器、隔声罩、消音器、固定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固定式氨报警仪、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仪、风向标、职业病危害因素警示标识、急救药品箱等;配备的个体防护用品主要有过滤式防毒面罩 (所配滤毒罐类型包括防混合烃类物质型、防硫化氢等酸性气体型及综合型) 、防酸碱面罩、防酸碱服、防酸碱手套、防噪声耳塞及耳罩、护目镜、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报警仪、便携式氨报警仪、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氧检测仪等。

图为乙烯装置

企业职工比较重视个体防护工作, 在装置物料采样、切水、配置酸碱等操作过程中都佩戴防毒面罩或防酸碱面罩以及防护手套等, 但对噪声的防护还不够重视, 在装置的高噪声区域, 部分职工巡检或操作未使用防噪声耳塞或耳罩。为防止职工遭受职业危害, 企业应做到:

1.对含苯、硫化氢等高毒物品物料开放式采样和切水操作环节在生产及工艺可行的情况下, 对设施进行工艺改造, 尽量采取密闭自动的方式, 以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及中毒事故发生的机率。

2.加强对装置设备的维护管理, 避免生产过程中含毒物料的“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以降低作业场所空气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

3.加强对通风机、风向标、喷淋洗眼器等设备的维护, 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进入泵房等有通风设备的空间作业时, 要开启设备, 以减少有害有毒物质的吸入;风向标尽量采用形式颜色尽可能醒目、可准确反应的风向带, 安装时注意位置应便于观察;喷淋洗眼器配备主要为应急时用, 要注意平时的维护, 尤其冬季室外温度较低, 要注意设备的维修、保温、防冻。

4.对特殊作业环节加强监护, 尤其对含苯、硫化氢等高毒物品物料开放式采样、切水操作时, 除必须佩戴有效的个体防毒用品及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测氧仪、测爆仪等个体检测仪器外, 还必须采取至少1人操作、1人监护的作业方式, 作业时注意选择上风向的操作位置。

5.加强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 重视噪声的个体防护, 对于进入噪声强度较高的作业区域必须佩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第2篇

1.职业危害 1.1粉尘危害

粉尘是翻新胎行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之一,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清洗、打磨等岗位中都有大量的粉尘飞扬。从粉尘组分来看,翻新胎行业的粉尘成分较简单,主要为打磨形成的橡胶粉。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不仅对上呼吸道有影响,且能引起矽肺、炭黑尘肺、滑石尘肺等疾病,是危害工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还能与其他有害因素联合作用危害人体,例如由于粉尘粒径小,在空气中能长期滞留,吸附空气中水蒸汽和各种有害气体而形成烟尘、飘尘,它们含有多种重金属及其氧 化物,在其氧化作用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转化为相应的酸。这些飘尘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再例如,粉尘联合吸烟这一危害因素将会大大提高肺癌的发病率 1.2有机化合物

翻新胎行业接触的有机化合物主要为溶剂和原材料橡胶。溶剂主要是汽油,在半成品或成品干燥过程中产生溶剂挥发气而使工人受到伤害。按照国标,生产车间空气中溶剂的控制标准(m s/ m):苯和甲苯 < 4 0、二 甲苯 <1 0 0、汽油 <3 5 0。另外,硫化过程中产生的微量硫化氢也会对人体有一定程度的毒害。1.3 噪声

翻新胎加工过程中,由于机械摩擦、振动、撞击所 产生的噪声,使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操作的工人身体健康受到影响,例如导致耳聋、高血压、中枢神经受损等。按照国家标准G B J 8 7— 8 5 《 工业企业厂区各类地点噪声标准》规定,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工人每天连续接触噪声 8 h)噪声限制值 <9 0 d B。经过实测,橡胶厂多数工段在 8 0 d B上下,少数工段则超过9 0 d B[ 7]。另外,翻新胎加工生产过程中诸如高温、振动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危害因素。

2.常见职业病情况

目前在国内的研究发现,该行业尘肺病以尘肺为主。2.1 尘肺

在翻新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橡胶粉尘比重小、颗粒小,很容易悬浮于车间空气中。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网织阴影和肺纹理增 多、增粗并伴有呼吸系统疾病,自觉症状有咳嗽、咳痰、鼻腔干燥等;有尘肺发病的潜在危险。

尘肺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其次是胸痛、气短。X线特征以不规则形小阴影改变为主,类圆形阴影致密度较低,边缘欠清晰锐利;炭黑尘肺的大结节多见于肺上叶,可能是这些部位的活动度比下叶要小,使已到达肺泡的粉尘不易咳出之故。2.2其他疾病

橡胶制品生产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因素长期综合作用,对机体具有多方面的影响。除橡胶粉尘影响外,还存在潜在的有机溶剂慢性危害。

尘肺病目前主要提倡早期预防和对因治疗为主,晚期则以综合治疗为原则,即在营养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依据病人的病情进行肺灌洗,使用抗纤维化、减轻或控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抗脂质过氧化等药物。结合肺部理疗、雾化吸入治疗以及对症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措施。同时加强预防和治疗肺气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及肺结核、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因目前对尘肺病的治疗尚无突破性的进展,故尘肺病防治的根本措施在于预防。

3.橡胶行业职业病预防措施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础较薄弱。但我厂高度关注工业卫生问题。有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 3.1阻断接触途径

橡胶制品加工厂要与时俱进,用新技术、新工艺。积极进行工艺改造,如密闭硫化、自动称量、粉料造粒等,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生产性有害因素的接触机会。如对粉尘的控制方面,在打磨岗位加设吸风罩,确保能将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吸入罩内,以保证有效的除尘效果; 给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及时、定期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工人及时、正确佩戴,做好个人防护;对生产设备及防护设施应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生产车间吸风排毒装置、通风设施的正常运转,并达到良好的吸风排毒、通风效果,将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控制到最低限度。消除尘肺的最好途径是控制病因,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采取除尘措施,消除污染源,阻断接触途径,是防止尘肺发生的关键。3.2加强职业健康教育

一方面是教育职工,只有广大职工真正理解了工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了解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尤其是慢性危害的可怕后果,掌握了个体预防的知识和方法,主动参与和执行各项预防规定,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的工业卫生专业人员和医务人员亟需提高专业水平,扩大知识面,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的预防措施和整改建议,能识别和治疗职业有关疾病,保证健康监护工作的开展。经过对该企业工人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及职业卫生安全、健康知识教育与培训等措施干预,提高健康行为形成率、职工综合素质等。3.3开展健康监护工作

健康监护的目的在于控制和减少暴露人数,早期识别和检出职业危害的亚临床改变及患有就业和上岗禁忌证者;早期检出职业病患者。健康监护主要运用在作业场所劳动卫生监测和职业性健康检查两方面。在卫生监测方面,要根据监测和检查结果,经常开展劳动卫生监督检查,尽早发现和杜绝严重职业危害,防止和减少橡胶加工工作对工人的危害,保护橡胶制品加工工人的身体健康。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和防护建议或方案,采取不同防护措施。如对危害较重的岗位工人或接触致癌物质的工人,除加强个体防护外,考虑实行定期脱岗休养或采取轮岗制,对生育期职工尤其要防止生殖功能和子代危害,加强女工保护和毒物登记工作。在职业性体检方面,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为从事有职业危害的劳动者建立起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详细记录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在有职业危害的场所进行作业时,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随后定期进行检查,工作结束后还应进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对流动和临时作业工人要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健康跟踪管理,医学检查时,在查体中发现的患者均应及早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职业病和与职业有关疾病,定期复查、迫访,详细记录存档。橡胶行业是职业危害较严重的行业之一,危害因素较多,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也较大,是职业病预防工作的重点之一,只有采取以上综合预防措施,才能降低工人患职业病的可能性。4.结语

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第3篇

1常见危害

1.1 机械性损伤因素

被注射器、输液器针头刺伤是最常发生的[2]。各种锐利器械, 如刀、剪、玻璃药瓶割伤, 特别是已污染的器械或传染患者用过的器械, 其上面粘附有大量的致病菌, 会通过破损的皮肤而传染护理人员。

1.2 化学性因素

常用的各种消毒剂, 如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液等, 是用于空气、物品及地面等的常用挥发性消毒剂, 对人体的皮肤、呼吸道、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另外, 抗肿瘤药物的危害也威胁着护士的身体健康。

1.3 物理因素

病房的电动吸引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噪音不仅对听觉系统有明显损害, 还会使人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 工作容易出差错。另外, 紫外线照射时, 臭氧吸收过多会导致中毒。

1.4 生物因素

目前, 血液传播疾病对医护人员造成的威胁已被重视。护士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 因此面临着巨大的职业暴露危险。同时由于针刺伤及安瓿割伤导致手皮肤创口, 皮肤创口不仅有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危险, 而且还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途径。

1.5 心理因素

护理工作节奏快、任务重、突发事件多、实施抢救多, “三班制”扰乱了护士身体生物钟节律。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生活无规律, 易产生紧张压抑的情绪, 对身体、生活及工作都极为不利。

2防护措施

2.1 强化职业安全教育, 提高防护意识

根据护理工作特点,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培训, 狠抓护理人员防护知识和技能训练, 大力提倡安全操作, 遵守规范化操作, 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遇紧急情况要沉着镇静、有条不紊进行护理操作。护士为不合作的患者做治疗时, 必须有他人协助, 以防针头刺伤。如遇职业性损伤, 应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针对出现的问题, 合理调配人员。

2.2 预防感染

严格洗手是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3], 也是护理人员加强自身防护的重要方面。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后、上下班之前、脱隔离衣之后等要用肥皂认真洗手。在护理患者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当预料到手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物时, 要戴手套进行。护士手上有创口时也要戴手套。管理者要按规章制度督促护士认真执行, 使每一位护士养成操作时戴口罩、手套的习惯。

2.3 化学因素的防护

应用挥发性消毒剂时, 明确消毒剂的注意事项,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 定时开窗换气。浸泡物品时, 为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消毒液, 应戴手套进行。护士接触化疗药物时, 要按操作流程进行, 做好自我防护, 在清除化疗患者的排泄物时戴口罩、手套, 操作完毕及时用肥皂水彻底洗手。

2.4 物理因素的防护

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 熟悉仪器的使用流程, 加强病房巡视, 减少报警发生, 以降低噪音。同时在使用紫外线时, 护士应避开, 不要来回走动拿物品, 以防止紫外线损伤。

2.5 加强心理调节, 提高适应能力

护士面对各种职业损伤, 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护士应主动学习有关心理知识, 掌握有关心理调节方法, 努力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管理者对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的科室应合理安排人力, 减轻护理人员职业紧张, 减少因工作忙乱引起的损伤, 积极采取措施, 适当调节护士的工作强度, 减轻心理压力。通过防护措施, 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损伤, 最大限度地保护护士和患者的安全, 真正达到职业安全防护。

关键词:护士,职业危害因素,防护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5.

[2]杨淑岭, 李亚洁, 张秀华, 等.经血传播疾病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J].南方护理学报, 2004, 11 (11) :15-16.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第4篇

1.目的和范围

为认真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使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经常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及时消除设施缺陷,保证检修质量,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安装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保养管理工作。

2.职责和权限

2.1公司主管领导负责审批防护设施的购置和维护检修计划并监督检查实施计划。

2.2设备部门应会同生产技术部门根据生产设备和防护设施的运行状况制定季度或维护检修计划,并监督检查车间计划实施。

2.3车间负责按计划布置设备检修人员实施检修。

2.4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将安全巡视或检查发现的设备设施隐患反馈有关部门或车间,并负责验证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3.工作内容

3.1设备部门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当进行每月检查一次,了解运行状况和使用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3.2根据其性能和使用效果制定季度或保养检修计划,经主管领导批准后下发车间实施。计划检修应由设备主管人员制定检修方案,检修材料、配件等,设备检修人员应认真按检修方案实施并记录。计划检修以设备维修人员为主,设备操作或保管人员协助实施。

3.3设备主管人员负责检修质量的验证。

3.4生产设备和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日常例行保养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车间、班组应督促并检查保养情况。

3.5操作者对生产设备防护设施损坏后,或不能正常使用时,操作人员即不修理又不报告的,车间对责任人应给予警告或经济处罚。生产设备防护设施发生故障时,车间或维修人员暂时处理不了时,应报告设备部门采取临时措施,无临时措施时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3.6任何人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制定设备保养检修计划必须同时列入配套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保证配套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性能良好,运行正常。

3.7计划检修或故障检修后的设施必须由操作者、车间或设备管理人员、检修人员参加试车,试运转正常在设备检修记录上签字确认,并交付操作者投入生产运行;未经签字确认的检修设备不得投入运行使用。

4.记录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第5篇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现今社会,医学技术和医疗手段都在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新型化学物质被广泛应用在手术室中。这些化学物质在不同方面都有一些或多或少的危害,此外,手术室中难免会有各种消毒剂、挥发性药物等,导致目前的手术室环境并不十分良好,手术室护士面临着空气污染,电磁辐射,视觉疲劳,心理状况不良等诸多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这使他们的职业危害大大加重。因此,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并研究自我防护措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1 危害因素

1.1 物理因素

1.1.1 电离辐射 术中应用c臂x光定位照片及直视下手术和激光手术。手术室如无防放射设备,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受射线照射的危害,导致急慢性放射性疾病,影响生殖细胞引起基因突变;还可因长期射线积累作用而致癌。

1.1.2 噪音污染 各种监护仪.电刀负压吸引器电钻电锯,各种推车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当噪音超过90dB时就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影响。人如果长期在噪音环境中工作,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大部分人极易产生烦躁情绪,精力难以集中,工作准确度降低,头痛难忍,严重者甚至会有失眠症状,感觉听力不如从前,血压些许升高等。

1.2 化学因素 手术室中在空气消毒时一般会使用紫外线照射,会将空气中的氧分子分解成有毒的臭氧。且手术室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气体交换相对差,其空气中常年存在一定浓度的挥发性的化学消毒剂及吸入性麻醉药。

1.2.1 化学试剂 手术室常用的消毒剂有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碘伏,含氯消毒液等,长期接触这些药剂科导致头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等症状。

1.2.2 化疗药物 肿瘤手术过程中经常要用到化疗药物。护士在配制时,不可避免地会吸入含有药物的气体,剂量虽小但其累计作用可导致远期影响如白细胞减少.自然流产率增高,致畸致癌致突。

1.2.3 使用高频电刀时产生的烟雾,关节置换中使用骨水泥的异味以及微量的麻醉废气等均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

1.3 生物学因素 手术中经常会用到瑞丽器械,因此被刺伤的可能性很高,随之带来的血源性传染病也增多。血源性病毒诸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它们通过血液喷溅到护士的皮肤上,很容易造成护士的感染,且感染率都较高。因此锐器刺伤为最严重的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

1.4 身体疲劳与心理危害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而且经常会有急诊手术,这就导致护士的工作时间不规律,常常处于高度工作状态。且手术台上不允许精神松懈,长期精神紧张则很容易造成疲劳、焦虑。而且长时间站立工作,必然会引起肌肉酸痛,对身体的血液循环也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过度紧张的工作也会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精神紧张,焦虑烦燥等。

2 防护措施

2.1 物理因素的防护 射线有害人体健康。因此术中进行X线摄片时,应安排在固定的手术间,手术室护士要在防护措施完备的情况下工作,尽量回避,避免被射线照射。当然做到这些要在术前做好准备,提高效率。孕期及哺乳期护士避免接触X线。改善手术间环境。淘汰噪声过大的仪器,尽量使用有环保效益的仪器,操作过程中减少噪音。手术间采用隔音设备,定期对仪器设备做检查和更換。紫外线消毒时要严格注意时间。

2.2 化学因素的防护 手术间定时通风,可采用空气净化器改善空气质量。化学试剂保存时要严格按照要求,有些试剂要密封保存,以免挥发污染空气,接触某些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试剂时要佩戴专用防护手套,取用试剂时要认真仔细,一次性完成,动作要符合标准,避免溅落试剂。配备试剂时要严格按照规定说明,并注意安全。消毒剂要现配现用,且用量要适中,不可过多。放置试剂的房间最好用排风扇,加强室内通风。操作前要洗手,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同时也要完善术后的排污系统,保证手术间的清洁卫生。

2.3 生物因素的防护 做好生物因素防护,首先要在术前对病人的病史有一定了解。若病人在某些检测上呈阳性,则要更加严格做好防护措施,手术中各个步骤要按部就班地进行,要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做到不慌不乱,每一步骤都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注意手术卫生,使用锐利器材时要格外小心,锐器不可随意丢弃。传递手术刀剪时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弯盘传递,一旦发生刺伤事件,要立刻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处理伤口并上报。在手部有伤时感染几率增大,因此尽量不要参加有感染病人的手术。手术中必要时要带好防护面罩等避免病人血液、体液等的喷溅。必须要带好防护手套才能做接触血液的操作,手套有破损应立刻更换,操作后仔细洗手。若皮肤有损失,要用标准比例的碘酒和酒精进行消毒。

2.4 生理心理的防护 对手术室护士要定期进行肝功等的必要检查,接种疫苗,防患于未然。在医院不仅要进行手术技术的培训,还要经常加强感染管理的知识普及。护士自身也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工作时要认真仔细,切莫马虎大意。手术室工作时间长,不规律,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对护士的精力要求很大。应在术前仔细制定合理的手术流程,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精力损失。合理安排工作,加强各个手术室护士间的配合,避免某个护士的连续工作。在大手术前一定要补充好能量,吃有营养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要保证睡眠时间,用最好的精神状态来工作,以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手术中不要总保持一个姿势,可以适当的活动活动身体,减轻身体疲劳,尽量减少肌肉紧张。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学会自我心理调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小 结

手术室护士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职业危害,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医院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手术室护士工作环境,确保护士身心健康,以提高手术质量。

参考文献

[1] 魏继承.手术室及ICU环境的噪声污染[J].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1996,17(5):311—312.

[2] 杨玉莲,陈玉平.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J].国外医学护士分册,2000,19(9):434—435.

正己烷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第6篇

正己烷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有机溶剂, 主要用于工业黏胶配置、除污、干洗、油脂萃取、制鞋、制球、印刷、油漆、制药、家具制造及电器制造等。正己烷在生产环境主要以蒸气形式经呼吸道吸入, 也可以经皮肤和胃肠道吸收。正己烷进入体内后主要分布于血液、神经系统、肾脏和脾脏等, 其毒作用可以影响全身多个系统, 但以对神经系统为主。

1957年意大利报道了首例慢性正己烷中毒的“制鞋匠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以后类似病例陆续发生。20世纪70年代前后职业性正己烷中毒多集中在欧洲和美、日等发达国家, 以后逐渐转向发展中国家。1990年起, 我国开始出现了正己烷中毒的病例报告, 特别是群体性慢性正己烷中毒屡屡发生。发生中毒的行业主要是使用含有正己烷黏胶的鞋厂和使用含正己烷溶剂 (白电油、除白水) 的印刷厂、电子厂等。

职业危害

正己烷属于低毒类化学物质, 但具有高挥发性、高脂溶性, 并具有蓄积作用, 短时间高浓度接触或低浓度长时间接触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目前正己烷已成为危害从业者健康的常见有机溶剂。

我国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工作场所正己烷的职业接触限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100 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80 mg/m3。

急性中毒

急性吸入高浓度的正己烷可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眼和上呼吸道黏膜刺激以及麻醉症状, 甚至意识不清。人吸入空气中含正己烷2 880 mg/m3, 15min, 有眼和上呼吸道黏膜刺激;5 000 mg/m3〜7 200 mg/m3, 10min, 会出现恶心、头痛、眼及咽部刺激;1万8 000mg/m3, 10min, 引起头晕及轻度麻醉。经口摄入可出现恶心、呕吐、支气管和胃肠道刺激症状, 严重者发生中枢性呼吸抑制;摄入50g可致死。

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低浓度正己烷可引起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为主的慢性损害。一般接触正己烷后3〜6个月可能会出现周围神经损害的表现, 但如接触年龄较小, 则出现症状较快。有报道1名15岁的女孩在接触超标的正己烷1个月后发生周围神经病。

正己烷致周围神经病的特点为起病隐匿且进展缓慢。患者早期有食欲下降、容易乏力等症状, 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麻木, 有程度及范围不同的痛觉、触觉和振动觉减退, 多在肘和膝关节以下, 呈手套袜子型分布, 伴有腱反射减退或消失。随着病情进展, 出现双下肢发沉、肌力减退, 步行不能走远, 跑步上楼困难;上肢无力, 不能提重物, 湿毛巾拧不干。严重者无法站立, 平卧式翻身困难, 四肢肌肉萎缩, 足下垂, 跟腱反射消失。神经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源型损害。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在脱离原工作后3〜4个月内病情仍可继续发展, 但经治疗一般在6〜30个月内逐渐好转。

皮肤损害

正己烷具有强烈的去脂和刺激作用, 皮肤反复接触后可出现发凉、潮红和粗糙等表现。

危害防护

企业应加强危害宣传, 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加强对正己烷职业危害的宣传教育和告知, 提高员工的防患意识, 完善职业卫生管理监督。

控制接触浓度。企业要通过工业改革, 加强通风等措施, 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的浓度, 达到或低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接触限值。

加强职业健康监护。企业按规定对员工进行就业前和定期职业健康体检, 避免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从事接触正己烷的工作。

做好个人防护。员工进行作业时要穿工作服, 佩戴防有机溶剂手套和防毒口罩进行工作, 严禁用正己烷洗手或徒手接触正己烷。

企业还要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应急处置

现场控制措施

1.停止导致危害事故的作业, 控制事故现场, 撤离现场无关人员。

2.加强事故现场通风或使用人工通风, 降低现场浓度。

3.在正己烷泄漏或溢出区四周至少25 m, 禁止缺乏有效防护的人员进入现场。

4.假如泄漏无法控制、浓度未知, 应使用正压式供气呼吸器才能进入现场。

现场应急救援

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松开衣领, 保持呼吸通畅, 并注意保暖。如呼吸困难, 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时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物, 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 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 催吐, 就医。

对患者给予现场急救措施后, 转至综合医院治疗。

中毒案例

【案例1】

深圳某区3家印刷厂2年内先后有24名工人出现“周围神经炎”症状。发病工人均为印刷工, 年龄18〜27岁, 男性, 接触工龄4〜40个月。病程及临床表现为:起病初期四肢远端发麻, 继而双膝酸软, 下肢沉重, 上楼梯及行走困难, 双手握拳无力, 难提重物, 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患者送入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诊治, 被确诊为”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 经3〜14个月治疗后康复出院。

对这3间工厂的现场调查发现工厂从事彩色印刷, 车间采用中央空调, 空间密闭。为保证印刷质量彩印机滚筒上的胶板必须保持清洁光滑, 工人需要随时用蘸满正己烷的抹布擦去胶板上的污垢, 一般每小时需擦拭3~6次, 每人每天使用正己烷2L~4L。经检测工厂车间空气中的正己烷浓度为122 mg/m3~676 mg/m3, 平均浓度为301.5 mg/m3。

调查发现, 企业负责人对正己烷的危害认识不足, 不了解正己烷中毒的严重性, 未对工人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在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生产过程中未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未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为省电和利用车间内余冷, 厂房的空调机回风口设在车间内, 使得有毒气体在空调环境下循环使用, 工作时车间空气中正己烷浓度逐渐升高。工人缺乏相关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习惯徒手操作, 甚至用正己烷洗手, 因怕麻烦不愿意使用防毒口罩和防护手套, 蘸过正己烷的抹布随意堆放, 不及时盖好装有正己烷的胶桶。另外工人长时间加班, 每天工作10 h~15 h, 休息时间不足, 也加重了正己烷对健康的损害。

【案例2】

某鞋厂在半年时间内有4名工人因头痛、头晕、胸闷、四肢无力、手脚麻木等症状相继到医院就诊, 查体发现患者手、足部触觉和振动觉减退, 膝反射、跟腱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 肌力下降, 神经-肌电图检查显示4例患者均为慢性神经原性损害。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职业史和现场调查结果, 这4名患者被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正己烷中毒。

4例患者为鞋厂刷胶工, 均为女性, 年龄25~50岁, 平均工龄29个月。工作时接触粉胶、黄胶, 每天工作9 h~11 h, 工作时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现场调查显示, 患者工作时所使用的黄胶、粉胶, 经检测主要成分为正己烷。4例患者所在的刷胶工序车间内无任何警示标识;整个车间只安装几个排气扇, 而且仅在夏天时开启;患者所在的刷胶工序未安装抽风排毒装置, 无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患者未进行岗前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护士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措施 第7篇

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护士共发生过针刺伤35名, 其中工作1~3年护士24名, 3~5年6名, 5~8年3名, 8~10年2名, 10年以上1名。患有风湿症、皮炎、颈椎病、高血压、腰间盘、失眠、冠心病等44例, 其中35岁以上37例, 30~25岁5例, 25岁以下2例。

2 危险因素

2.1 针刺损伤

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有发生锐器损伤时有发生, 特别是低年资护士, 由于技术、心理方面都不太成熟, 各种穿刺、注射针头、刀剪、缝针都会发生刺伤。护理人员危害性意识模糊, 缺乏职业防护的培训, 对锐器伤的防护意识薄弱, 导致临床操作过程中锐器伤的发生。如工作中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注射时发生意外, 不慎被针头刺破手指, 肝病患者分泌物或血液意外溅入工作人员的眼、鼻、口中等。

2.2 物理因素

有时由于职业性质和较特殊的工作环境, 有些护士不太重视自我防护, 医护人员在日常诊疗护理活动中, 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排泄物、血液、分泌物, 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等不注意个人防护, 增加了被感染的机会。各种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操作过程中使用的电动吸引器噪声、紫外线照射消毒时产生的臭氧、电刀释放气体等, 这都是对神经、眼睛、皮肤和肺最危险的刺激剂之一, 护士双手如有破损更加大感染的危险。

护士的工作比较琐碎繁忙, 由于各家医院的护士编制不足, 护士三班倒, 难免患者多时过度劳累, 工作中有时需要搬运一些重物如氧气瓶、静点瓶箱导致腰部损伤等。

2.3 化学因素

医院使用的各种化学消毒剂多会给护士造成一定的影响, 医院使用的如戊二醛、过氧乙酸、甲醛、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等可引起皮肤红疹、皮炎、鼻炎、哮喘、脱发, 重度可致癌。患者使用的一些化疗药物, 护士在对药过程中如不在意将会药物溅到皮肤、眼睛等。

2.4 心理压力

护士由于工作性质常年值夜班, 生活缺乏规律, 经常饮食不规律, 加上护士的普遍缺乏, 导致工作超负荷, 工作中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很多患有风湿症、皮炎、颈椎病、高血压、腰间盘、失眠、冠心病等, 护理工作者的社会压力、患者压力、以及家属的不理解等多会造成心理负担疲劳综合征, 使身心受到损害。

3 防护措施

3.1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医疗机构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出相关防护制度, 建立各种操作规范, 在日常护理活动中, 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 把理论培训、书面考试和技能演练相结合, 注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进行职业防护教育、遵守操作规程已被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

3.2 避免针刺伤

护士是医院中发生职业损伤最多的高危人群, 被刺伤的潜在风险随时存在[2]。在工作中使用锐器尽量避免针刺伤、刀割伤、玻璃锐器损伤, 重点是在前、中、后正确操作, 被HBV、HCV、HIV污染的针头刺伤或锐器伤后的相应病原感染率分别为:6.0%~30%、0.4%~6.0%、0.25%~0.4%[3],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合理建立锐器用后的处理办法, 护士严格执行各项操作, 抽血或注射后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禁用用手直接从使用后的注射器上移去针头, 在操作采集、传递锐器器械运送保存过程时不要直接传递, 以免互相误伤, 废弃物丢弃放在锐器盒中, 不能乱放, 锐器盒装有的不能超过2/3, 无锐器突出, 容器应加盖, 安全的销毁。

不慎发生针刺伤后应尽早报告, 及时进行专门指导处理, 在伤口处理完毕后立即抽损伤者和患者的血液, 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抗原、丙肝抗体、乙肝二对半的检测。对于乙肝患者针刺伤的污染,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或乙肝疫苗, 被HIV针刺伤污染的伤口, 应及时向HIV职业暴露安全点报告, 确定用药的必要性和方案, 必要的进行治疗及流行病学跟踪观察风险评估, 处理情况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 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定期进行血液检测HIV抗体。

3.3 预防物理因素污染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 体液、分泌物污染主要经破损的皮肤、黏膜接触, 其危险程度取决于:接触血液/体液量的多少、造成表皮损伤皮肤与感染物接触时间长短、所接触物的病毒浓度、受伤护士的免疫力等。预防措施:①加强预防观念, 操作者树立操作时必须衣帽整齐、戴手套防护标准, 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其他污染物时, 尤其是皮肤或黏膜破损时更应戴双层手套采取防护措施, 减少黏膜或皮肤直接接触患者, 如果操作可能会溅到面部时, 应戴面罩或防护镜。严格执行六部洗手法,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操作前后按六部洗手法认真洗手, 避免患者间感染和医疗环境污染, 一旦发生污染时及时处理, 按规定的要求上报并应配合进行各项检测, 由医院组织对受伤者跟踪指导, 做好护士健康保护。

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班次, 主动关心护士身体健康状况, 弹性排班, 护士长和院领导应按防护标准配备设施, 尽量争取投资增加一些儿防护工具设施, 做到工作劳逸结合。

3.4 化学污染的防护

化疗药物和消毒剂对人体器官、组织、细胞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配制化疗药物时应穿隔离衣, 戴口罩、手套, 抽吸药液时, 尽量减少药液外溢, 必要时戴防护镜, 如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上, 应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冲洗, 若溅入眼内, 应到眼科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5min, 打安瓿需用无菌纱布包住, 以免刺破手套或刺伤皮肤;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 应放入含氯消毒剂中浸泡统一处理, 含氯消毒剂禁止用热水配制, 以免引发灼伤。使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时, 应戴墨镜, 减少在室内逗留时间以减少对身体损害。

3.5 心理防护

院领导要重视护理工作的发展, 提高护士的地位和待遇, 多组织护士参加一些娱乐及文化活动, 5.12护士节组织一些儿护理技术表演, 表彰优秀护士, 鼓励护士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护士自身价值的体现平台。平时应减轻工作压力, 充分休息, 增强锻炼体质, 提高自身免疫力, 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护士长要了解、关心每一位护理工作者的生活、工作情况, 不要让护士带着情绪工作, 减少负性心理, 使护士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

提高对工作的承受能力。加强, 勤洗手, 只要坚定爱岗敬业的信念, 坚持不懈地努力与追求, 从更深层次看待自己的护理工作、关爱患者, 定能得到更多患者的支持与理解。

4 结果

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护士共发生过针刺伤35名, 年轻护士较多, 经过提高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职业性培训、心里护理指导等措施, 感染率降低, 护士的负担心理减少。

5 结论

在医院中, 有很多工作环节对医务人员构成较高的或特殊损害的危险性, 这种危险性与其承担的工作有关[3]。提高医务人员自身职业防护意识, 加强护士的职业风险培训, 社会、领导重视护士的社会地位和防护保护, 能够使护士的安全系数提高, 保障职业安全, 护士只有身体、心理健康, 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金辉, 安玉萍, 肖望.手术室护士锐器意外伤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 2005, 7 (2) :66-67.

[2]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710-712.

丁二烯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第8篇

丁二烯最早于1863年发现于杂醇油热分解的生成物中。1943年, 美孚石油公司用丁烯催化生产丁二烯的方法实现了丁二烯生产的工业化。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现在, 多采用C4抽提法生产丁二烯。

据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与丁二烯发生职业性接触的人发生淋巴系统和造血系统肿瘤的危险性明显升高。2002年, 美国环保署将丁二烯定为以吸入方式接触时为人类致癌物。

理化性质及对健康的危害

理化性质丁二烯微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汽油、DMF (二甲基甲酰胺) 等有机溶剂中。它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略带大蒜味的气体, 在常压下低于-4.41℃时为无色透明液体。液态的丁二烯极易挥发, 其蒸气是空气密度的1.84倍。丁二烯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属于易燃易爆有机化合物, 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 (2015版) 》中, 它与氧接触易生成爆炸性过氧化物。

对人体的危害 丁二烯属于低毒类物质, 在低浓度下能刺激黏膜和呼吸道, 在高浓度下会对中枢神经起麻醉作用, 使人感到头晕嗜睡、恶心、胸闷、呼吸困难。长期与丁二烯接触会使人记忆力减退, 并有增加患淋巴系统和造血系统肿瘤的风险。按照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规定, 丁二烯的PC-TWA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为5 mg/m3。

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丁二烯有可能发生慢性中毒。慢性中毒会使接触者出现头疼、眩晕、全身乏力、失眠、记忆衰退的现象, 以神经衰弱症见多。还会让接触者出现消化不良、恶心、胃灼热、腹痛等问题。另外, 在一项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 肝肾对丁二烯较为敏感, 工厂工人长期接触低浓度的丁二烯, 其体内的酶活性受到了一定影响, 且出现了肝脏肿大。丁二烯还有引起咽炎、皮炎的可能。

在丁二烯泄漏等事故现场, 接触者有可能发生急性丁二烯中毒。急性中毒者会感到头痛、眩晕、耳鸣、全身乏力、口中感甜味, 有部分中毒者会出现呕吐、昏醉、皮肤苍白、脉搏加快等情况, 更有甚者会休克或死亡。

另外, 因丁二烯汽化时吸热, 故在处理丁二烯泄漏事故时, 很容易发生皮肤灼伤或冻伤。

防护措施

技术性防泄漏 丁二烯在生产过程中的泄漏主要来自于生产设备的损坏。由于丁二烯自身的化学性质和抽提法工艺的技术特点, 丁二烯生产中的安全防护技术主要有2大方面:一是防止丁二烯聚合物的产生。在丁二烯的生产过程中, 产生的聚合物会堵塞设备、管线、阀门等, 严重时还会使设备损坏, 甚至引起物料的大量泄漏。可通过降低系统中的氧含量和添加阻聚剂预防此类事故。另一方面, 可通过降低乙烯基乙炔和丙炔的浓度分压, 预防爆炸事故的出现。

健康防护措施 现在,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很高, 装置在正常运行时, 操作人员不会与丁二烯发生直接接触。但是在装置运行出现异常波动时, 或者设备切换、倒空、检维修期间, 操作人员难免会与丁二烯有所接触。操作人员在进行这些操作过程中要穿戴好防护手套及防护眼镜。如果现场丁二烯浓度较高, 还应穿戴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穿戴专业的防静电工作服、鞋、手套等。企业要定期检查给操作人员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保证防护用品质量合格, 并要让操作人员定期参加职业健康体检, 建立健康档案, 让操作人员及时了解和监测自身的健康情况。

应急防护措施 企业要在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内悬挂明显的警示标志及风向标, 并要在生产装置现场配备高清防爆摄像头、烟感式和触碰式火灾报警仪、可燃气探测报警仪等。还要配备完整的消防设施以及淋浴器、洗眼器、供氧式空气呼吸器等相应的应急救援设施, 并定期检查维护。企业要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丁二烯浓度检测, 以便一旦出现紧急事故, 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知并进行应急处理, 最大限度地降低出现事故的可能性, 并把事故消除在萌芽阶段。

事故案例

三氯乙烯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第9篇

知识名片

三氯乙烯 (Trichloroethylene, 以下简称为TCE) 属氯代烯烃类化合物,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挥发的液体, 具有氯仿样的微甜气味。分子量131.4, 相对密度1.46 (20℃/4℃) 。几乎不溶于水, 可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和油类相混溶。潮湿时遇光可缓慢分解, 生成盐酸。不易燃烧, 但与强碱接触时, 可分解为二氯代炔, 增加着火的危险;加热至250℃〜600℃, 可与铁、铜、锌、铝接触生成光气;遇热表面或与火焰接触, 可分解成光气、氯化氢等有害气体。我国规定车间空气中TCE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 mg/m3。

事故案例

急性三氯乙烯中毒

事故1

2007年4月23日患者因“抽搐、昏迷10分钟”入住当地医院。当时病历记载示:“患者于10分钟前在工作中与同事争吵, 未戴防毒面具, 吸入三氯水汽后出现双手抽搐、口吐白沫, 继而昏迷, 呼之不应, 于20∶55分急送入院。以‘猝死’在急诊科行心肺复苏术, 于22∶15分心肺复苏术成功后送入ICU病房”。当地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工作岗位空气进行检测, 结果示TCE浓度最高为307.4 mg/m3。

原因

1. 患者在工作中因与同事争吵取下防毒面具,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2.车间场所空气中TCE浓度超过国家容许浓度。

3.据国外文献显示, 情绪激动及剧烈运动亦会增加TCE的心脏毒性。

事故2

患者从事TCE超声波清洗工作, 每天工作10〜12 h, 工作中无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车间为自然通风, 缺乏有效排毒设施。并在从事TCE清洗工作15天后死亡。死前4日工作繁忙, 死亡当晚11∶30至11∶50更换清洗槽中的TCE约20 L。事后车间空气测定显示TCE含量高达520 mg/m3。

原因

1.患者在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的情况下, 不仅连续超时工作, 而且死亡当晚曾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TCE,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2.车间通风排毒条件差, 车间场所空气中TCE浓度严重超过国家容许浓度。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事故3

某男1998年7月8日至8月1日从事TCE清洗表链工作。8月1日出现高热 (T 40℃) 、面部红色斑丘疹, 皮疹迅速蔓延至全身, 在当地诊断为“麻疹”, 予以青霉素、病毒唑、地塞米松等治疗, 但病情继续恶化, 并出现浓茶色尿及巩膜黄染。8月13日晚出现烦躁、谵妄症状。8月14日血液检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 8月16日死亡。

原因

1.患者属特殊过敏体质, 接触TCE后出现超敏反应。

2.误诊一定程度上延误患者病情。

工业上多用烧碱处理四氯乙烷, 或用乙烯氧化分馏法制备TCE。过去TCE曾被用作麻醉剂、驱虫剂和人工流产剂。目前则广泛应用于五金、电镀、电子、玩具、印刷和光学等行业, 其用途主要是:金属部件清洗去污, 纺织物干洗, 地毯去垢;配制印刷油墨、粘胶、打火机填充液、打字机改正液及指甲油清洗液;化学合成五氯乙烷和聚氯乙烯;还用作蜡、脂肪、树脂的溶剂及农药杀虫、杀菌剂的载体溶剂。

职业危害

TCE可经呼吸道、皮肤及胃肠道吸收, 吸收后主要分布于脂肪组织、肝、肾、脑、肌肉和肺等;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体内的TCE主要经肝脏代谢转化, 代谢产物有三氯乙醇、三氯乙酸等, 经肾脏由尿排出。

我国TCE的职业危害主要包括“急性中毒”和“药疹样皮炎”2种 (参见事故案例) , 后者因发病人群特殊、起病急骤、临床过程凶险、病死率高, 近10余年来尤其受到关注。

急性中毒

短期内接触较大量的TCE可导致急性中毒。国内急性中毒多由生产事故引起, 个别因误服所致;国外报道则多为青少年嗜吸或麻醉意外引起。

TCE属蓄积性麻醉剂, 其麻醉作用仅次于氯仿,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抑制作用, 并可累及三叉神经等颅神经。对肝、肾及心脏也有毒性作用。乙醇可加剧其毒性。成人口服致死量约为3〜5 ml/kg。目前认为其毒性作用主要与其活性代谢产物有关。

急性中毒潜伏期一般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 主要是损害神经系统。早期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欣快感、步态不稳、易激动、嗜睡等。症状加重时, 可出现幻觉、谵妄、抽搐、昏迷, 甚至很快发生呼吸抑制、循环衰竭而死亡。但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出现昏迷而无前驱症状。颅神经症状多见于国外报道, 主要是三叉神经受累 (一般累及感觉枝) 。

患者还可有肝脏肿大、转氨酶升高及黄疸等中毒性肝病表现。肾脏受累时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及肾功能异常等。心脏受累时, 可有心律失常、心电图ST-T改变等, 甚至发生心源性猝死。

药疹样皮炎

1947年国外就发现TCE可致重症多形红斑等严重皮肤损害, 但至今仅报道30余例。国内1994年才首次报道5例, 但随后病例数明显增多。既往发病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 上海、北京、广西、河南、湖北等地亦有报道。

虽然所有发病者均有明确的TCE接触史, 但发病与接触浓度间无明显剂量-反应关系, 接触低浓度亦可发病。本病在接触人群中发病率低, 呈散发, 90%以上患者所在企业为首次、单例发病。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属变态反应, 以IV型为主, 与接触者特异体质有关。

发病者多为新入职工人, 常在接触TCE 30天左右 (一般不超过80天) 发病。至今未见接触TCE当天发病的报道。首发症状常为发热或皮肤暴露部位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所有患者均有严重的皮肤损害, 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多形红斑、重症多形红斑或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见图) 。绝大多数患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病程一般为1〜3个月, 少数超过半年。死因主要为急性肝功能衰竭、严重感染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TCE可出现头痛、头晕、食欲不振、乏力、虚弱、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判断力下降和共济失调等。个别文献报道可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另外, 因对直接接触部位产生脱脂化作用可致皮肤干燥、角化不全、皲裂等。

应急处置

泄漏点停止导致危害事故的TCE作业。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 并立即隔离至少25 m, 严格限制出入。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切断火源、热源, 合理通风, 加速扩散。

患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松开衣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并注意保暖。脱去被污染衣物, 应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若眼睛被污染, 用清水冲洗至少15 min。误服者应尽快催吐、洗胃、导泻, 洗胃前可口服或经胃管注入活性炭或医用液体石蜡以减少TCE吸收。有条件者立给予吸氧处理。呼吸心跳停止者, 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迅速就医。

现场处理人员的呼吸系统防护参与救援或现场处理的人员, 应使用携氧式空气呼吸器或活性炭口罩才能进行现场处理。紧急事态抢救或现场空气浓度严重超标时, 建议使用正压供气式呼吸器进行现场处理。

危害防护

1.尽可能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TCE作清洗剂。

2. 加强密闭化生产及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定期检修设备。

3. 做好作业人员的上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 避免有职业禁忌的人员从事接触TCE的作业。

4.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5. 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建立各种安全操作制度, 对员工进行职业危害告知及职业卫生教育。加强个体防护和安全教育, 工人必须佩戴防化学物手套及防毒口罩工作。

6. 首次接触TCE3个月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皮疹或黄疸等情况, 须立即调离TCE作业, 并安排到有条件的医院诊治;若明确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则须立即住院治疗。

7. 严禁加班, 尽量减少换班。

职业病危害防护 第10篇

【关键词】电焊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检测;防护

有毒气体、有害烟尘、高频电磁场、弧光辐射、噪音、震动、高温、氮氧化物、氟化氢、氧化锰、放射性元素、镍、铅、铬、铝、锰以及铁等等都是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的因素。相比于粉尘,电焊气溶胶具有极高的生物活性和分散度,由于电焊作业的焊接方式以及焊条的不同,电焊气溶胶的生物活性以及组成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电焊作业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不容忽视的危害,对电焊工的正常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检测方法,加强对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并且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高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效果,促进电焊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

锰中毒是电焊作业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锰会造成人体内微量元素发生变化并且出现失衡的现象;气焊和电焊的紫外线以及弧光长时间照射人的眼睛会损害角膜上皮,使患者出现视线模糊、怕光以及眼痛等症状;电焊作业的相关人员大部分情况都处在通风不良的密闭状态下,很容易吸入由于电弧焊接时产生的烟尘或者金属氧化物颗粒,在此工作环境中的电焊工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肺功能损伤的问题;电焊作业中的铅、铝以及锰等金属会促使电焊工出现神经行为、神经心理以及神经生理异常的现象,破坏神经系统功能。

电焊作业过程中的健康危害因素很多,一般可分为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大类。这些因素会对神经系统、皮肤、眼睛、生殖系统、抗体、体内酶、人体免疫球蛋白、内脏以及体内的微量元素的含量等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

1.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和《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采集样品检测作业岗位的电焊烟尘,按《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化合物》测定氮氧化物浓度,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音》检测噪音强度,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6部分:紫外辐射》检测电焊弧光强度。

2.超细粒子检测。将仪器放置在焊接工人的蹲点位置,把焊接点与二氧化碳保护焊一米、两米、三米的位置作为采样点。把连续三天不同距离不同岗位的电焊作业进行分别采样。运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计算三天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均值作为超细粒子的质量浓度和数量浓度。

3.检测粉尘浓度可以采用粉尘检测仪,检测粒子浓度可以采用冷凝粒子计数器,对于滤膜重量可以通过天平进行取样前后重量的测量。

在对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检测位置和点数的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检测,确保检测数据的合理性,使检测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电焊职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

电焊行业应该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加强电焊作业环境局部、全面通风等等以及采取相应的个体防护措施。

1.电焊作业环境改善措施

相关研究证明电焊作业现场的风速与气体保护焊颗粒浓度具有负相关关系,颗粒数量的浓度会伴随着现场风速的增加而呈现降低的趋势,风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颗粒间的碰撞机率,从而促使颗粒聚集减少颗粒的数量。电焊作业环境中的烟尘具有一定的重量,因此,可以在侧墙、屋顶等地方安置烟尘捕集机、增加局部或者全面通风等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提高风的流通速度,从而进一步降低电焊作业环境中颗粒的数量浓度。

电焊行业用人单位也应该采取相应的防噪、减噪的措施,降低噪音的分贝,治理电焊作业完成过程当中产生的噪音污染。

2.个体防护措施

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相关部门或者单位对电焊作业环境中的工作人員配发的个体防护设施并不是很理想,耳塞、耳罩的发放率是81.7%,口罩的发放率是63.5%,眼罩、手套以及工作服的发放率则基本都超过90%。为了更好地防护电焊作业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电焊作业的企业要加强对个体防护措施的重视和研发,提高对危害因素的防护效果。例如:防尘口罩要安装具有防护超细粒子以及化学毒物的过滤棉,现阶段普遍使用的无纺布,它无法过滤超细粒子以及亚微米级粒子,不过聚丙烯驻极体材料在防尘口罩中的安装能够很好地提高口罩对超细粒子、亚微米级粒子的过滤效果。

四、小结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焊工艺在建筑工程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的作用。电焊技术是采用加热或加压,使金属连接面熔化或成为塑性状态而使之达到永久牢固连接的过程。作为重要的现代化加工工艺,电焊在车辆制造、建筑、化工设备、桥梁、机械制造、锅炉以及造船等行业或者领域都有所涉及。当前电焊作业的职业危害和安全问题不断加重,严重影响到电焊工的生活健康。相关的企业、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要采取一定的电焊作业环境改善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加强对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

参考文献

[1]杨树新.电焊作业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J]现代职业安全,2008年11期.

[2]袁伟明,宾平凡,邢鸣鸾,张美辨,邹华,刘鸿,栾俞清.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防护[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3年04期.

[3]孙金艳.电焊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卫生防护对策[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9年05期.

作者简介

助产士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第11篇

1 职业危害因素

1.1 医源性感染

1.1.1 锐器伤害

锐器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内由针头及其他一切锐器所造成的使皮肤出血的意外伤害[1]。医务人员的皮肤被锐器伤是职业暴露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在产房导致锐器伤的主要器具有剪刀、缝合针、注射器针头、安瓿碎片等。护士的不良行为习惯如物品使用后不及时归位、回套针帽、缝合会阴时操作不当, 掰安瓿不使用纱布等, 是导致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其中以针刺伤最多, 感染疾病的可能性与针头刺入的部位、注入的血量、血中的病毒滴度及患者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2]。国外有研究报道, 在几大科室针刺伤的发生中, 大部分由手术缝合针引起, 而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是妇产科[3]。

1.1.2 体液污染

目前, 国内各种性传播疾病亦呈上升趋势, 常见妊娠合并乙肝、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的报道, 助产士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病人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 在接生时常有羊水溅到眼、脸、嘴、颈部, 污染皮肤黏膜, 在待产中为产妇按摩、肛查、阴查、灌肠、会阴擦洗和更换产垫, 频繁接触羊水、阴道血性分泌物、排泄物等体液。如接触病人后洗手不认真, 手上有创伤不戴手套操作, 时刻有被传染的危险。

1.2 化学性危害

助产士在工作中常接触到各种化学消毒剂, 手的皮肤消毒、空气消毒、污染的器械和一次性物品的初步处理, 如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液等。当甲醛浓度达到20 mg/m3就会出现食欲不振, 体重下降, 持续性头痛, 心悸, 失眠, 对妊娠早期的胎儿有致畸作用[4]。有研究证明, 戊二醛对健康有负面影响, 对于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 它是一种中高度刺激物质, 医院中戊二醛的使用是引起职业性哮喘的原因之一[5]。含氯消毒液对皮肤也有轻度损害。

1.3 物理性危害

噪声污染主要集中在胎心监护仪、心电监护仪、吸痰器等设备, 使用时发出的声音以及孕妇分娩时的哭闹、喊叫等形成主要的噪声。噪声对人的身心影响很大, 可出现恐惧、易怒、心情烦躁、注意力分散等情绪[6]。紫外线消毒易引起皮炎、结膜炎、白细胞减少。此外, 手套的滑石粉、敷料的纤维、更换和清点污染的床单是粉尘危害的重要来源。陪孕妇、新生儿进行摄片检查常暴露于小剂量放射环境中, 会致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等职业性损伤。小剂量暴露及长时间接触会因蓄积作用而致癌、致畸。

1.4 操作中不良助产姿势

助产士在产检、接生过程中需保持前屈姿势, 手部同时操作用力, 每次接生缝合会阴需持续30~60 min或更长时间, 使助产士腕关节损伤、肩肘关节损伤、腰背损伤、有报道助产士腰背痛占85%[7]。

1.5 心理因素

分娩关系到母婴两条生命, 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母婴的连续监护, 产前、产时、产后各环节的运转, 新生儿安全等稍有不慎和疏忽都会引起差错和纠纷的出现[8]。助产士经常面对产妇的阵痛、腰痛等各种不适而常出现的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这时, 助产士要安抚产妇, 预防分娩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及意外事件, 使助产士的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工作责任的压力, 精神上的高度紧张, 加上频繁的轮班, 都可能引起助产士的心理疲劳。随着产科服务模式的改变, 社会对助产士的要求越来越高, 助产士面临专业发展会有更新知识的紧迫感, 但由于工作量大, 人员相对不足, 使得外出学习机会少, 以及社会重医轻护, 而使她们产生疲倦感和焦虑感, 影响着她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

2 防护措施

2.1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助产士在学校学习期间教材或课程设置上无职业安全防护内容, 工作后接受这方面的教育也较少, 致使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助产士应通过不断学习, 总结临床经验, 认识各种危害;严格执行传染病现有的规章制度, 定期进行体检,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从而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建议助产士教育课程设计中应开设职业防护课程, 从职业生涯开端就接受相关知识培训, 掌握职业防护技能[9]。

2.2 加强自身防护措施

2.2.1 坚持六部法洗手

洗手是防止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在接触每个患者前后要洗手, 包括脱手套, 处理患者用物后, 均应用洗手液和流动清水洗手, 要彻底清洗干净, 并且用一次性毛巾或纸巾擦干, 切不可用工作服擦手或公用的擦手巾。临床表明简单有效的洗手可消除90%以上的微生物[10]。

2.2.2 防护用具的使用

在接触血液、体液时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工作鞋, 戴无菌乳胶手套, 可减少皮肤接触血液, 特别是手上有伤口时更应戴手套操作, 加强防护。虽然戴手套不能防止针刺伤, 但能减少血液进入体内的量而减少感染的机会。在操作中若手套破损, 应立即更换, 完成操作后不要戴手套进行其他操作如开门、抄写记录等, 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2.2.3 避免针刺伤及利器损伤

助产士应规范操作程序, 工作中认真仔细, 不断总结工作的技巧, 避免利器针头损伤皮肤和黏膜。接生时要避免针刺伤及利器损伤, 助产士要习惯用持针器或镊子弃取缝合针、剪刀、注射器针头等, 并将锐器统一放置于专用弯盘内, 之后一并置入锐器盒中, 使其不与其他物品和器械混放, 以免清理时造成损伤;行会阴侧切和会阴裂伤修补缝合时要小心谨慎, 因为操作部位不能很好的暴露, 容易造成损伤。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套上针帽, 禁止用手去弄弯或弄直针头, 针头使用后应立即丢弃到专门的容器[11]。若给不合作的产妇进行操作时最好有他人协助。

2.2.4 意外暴露后的处理

血液或羊水溅到眼睛、皮肤上, 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局部。锐器刺伤后要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血, 并用流动清水冲洗, 碘伏消毒伤口并包扎[12]。

2.2.5 疫苗接种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措施, 有效率为96%~99%[13], 助产士参加工作前就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并定期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系统和肝功能检查。发现乙肝表面抗原抗体阴性时, 应立即加强注射, 每次注射0.5 μg, 共注射3次, 时间为0、1、6个月, 而对HBsAg阳性的孕妇于产前3个月 (孕28、32、36周) 各注射200 U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同时按程序注射乙肝疫苗[14]。

2.2.6 调整工作姿势

助产士应加强体育锻炼, 使自己有一个强健的体能。工作时注意调整姿势, 减轻工作强度, 尽量避免因长时间弯腰引起的腰痛。

2.3 产房定期通风和进行空气消毒

应每日打开产房门窗, 采用自然风通气。并在每个产妇分娩后进行空气消毒, 可用紫外线消毒60 min, 地面、产床用含有0.5%~1.0%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合理使用消毒液。

2.4 噪声预防

积极开展无痛分娩, 减轻产妇痛苦呻吟, 对仪器定期检修, 注意保养, 尽量降低仪器音量, 减少异常噪音。

2.5 人性化的管理, 减少助产士工作压力

助产技术是一项高风险、高技术性的服务、每项操作均潜伏着法律问题, 所以助产士工作压力大, 为此应恰当安排班次、工作时间, 进行人性化管理, 给她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且鼓励她们多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学会自我调节与宣泄, 学会应对压力的必要技巧, 提高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15], 降低心理性危害造成的职业损伤。

综上所述, 我们应高度重视助产士的职业防护问题, 职业性危害对产房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是多方面的, 医院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 制定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职业防护措施, 建立护士健康档案, 定期查体及预防注射, 改善工作环境, 合理安排工作, 减轻工作负担, 同时护士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 要认识到职业危害对健康的影响, 提高防护意识, 保证自身的身心健康。

上一篇:何平九论下一篇:生物课堂教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