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认知范文

2024-09-08

心理认知范文(精选12篇)

心理认知 第1篇

该项目由辽宁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金洪源教授带领他的心理技术研究团队在世界心理治疗大会首次亮相就引起了极大关注, 因为他们研发的新一代心理服务技术攻克了世界性难题——治愈强迫症、抑郁症和病瘫痪后无复发。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 (也称元认知干预技术, 在国际交流中名称为CEI) , 是指通过对的心理辅导或治疗干预, 使人们对自身的潜意识心理活动进行有效地自我反思、评价、调控, 以解除心理障碍困扰和开发出学习潜能的心理干预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它既被普遍地运用于强迫症、抑郁症、失眠等神经症的诊断治疗, 也运用于学生学习障碍的诊断和辅导, 没有明显心理障碍的学生如果一心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也能够运用其实施学习潜能开发。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具有高效的特点, 是因其在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实质性创新。这一理论体系中的理论和技术上的创新点有很多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提出的新潜意识理论是:潜意识是人们未意识到的和意识到了调控不了的心理活动现象。所有的心理障碍者、灵感、天才学习和人格等潜意识心理现象都是以条件性情绪反应为核心和关键因素。而条件性情绪反应是人类后天形成的, 它容易形成也容易消除。因此, 人类的所有心理障碍现象都是容易治愈的。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的实际效益进一步扩大, 已经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产业中掀起了一轮新的革命。。

教师心理学指导:《心理学》元认知 第2篇

元认知监控

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的核心是对个人认知活动的监视和控制。而元认知监控(monitoring)则是通过元认知的知识、元认知体验、目标、策略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当人们完成一项任务时,首先是依据任务的要求和特征,运用元认知的知识选择可施行的策略拟定计划,进行活动,与此同时,亦即在执行计划、进行活动过程中,随之产生元认知体验,由于元认知体验可能引起修改甚至放弃原计划和目标,另确定新目标和计划。可见元认知体验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既具有激发、指引认知调节、监控作用,同时又修正、丰富并发展元认知的知识。综上所述,可见元认知的各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其中某成分功能的实现,往往需要其他成分的辅助和支持。

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体验是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而在体验时间上有长有短,在内容上则可简可繁。弗拉维尔列举了三种元认知体验:一是短暂的体验,例如,你在短期内可能怀疑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别人为什么这样做?或是体验短暂迷惑的感觉等等;二是产生在认知活动持续期间的体验,产生在认知活动前或后的体验,例如,你可能预感到在将参加的活动中会失败,或是感到以前参与的某次认知活动得心应手不胜欣慰;三是有些元认知体验与你在认知活动中所处的地位有关,例如,感到你未及时将个人感受转达给你的朋友,或是你的朋友或学生未能理解你的意图,或是你在阅读某份材料时感到你的认知遇到阻碍等等。

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体验与元认知的知识有部分重叠,有些元认知体验可以认为是进入意识的元认知的知识,例如,你会突然感到你目前处理的事情与你过去处理的某事很相似等。

元认知的训练

词汇习得的认知心理机制 第3篇

关键词:词汇习得 一词多义 隐喻 认知心理机制

一、基于隐喻对“一词多义”做出认知解释的可行性

词汇是一切语言技能的基础。进行第二语言的听、说、读、写、译活动时,学习者都需要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才有可能使这些活动继续下去(范琳、刘振前、李旭奎,2008)。词义习得作为词汇习得的主要内容,也是语言习得的重要内容。束定芳(2000)指出,隐喻对语言习得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其相关理论可用于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联系。通常情况下,人们有一种由此及彼、由简到繁的倾向,在认识上总是从具体到抽象,利用已知事物探索未知世界。因此在語言方面,形成了跨概念的认知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正是建立在隐喻思维的基础上。

二、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关系

(一)隐喻的界定

英语中“metaphor”一词可理解为把事物从一处转向另一处的媒介,即用一类事物来表征另一类事物。Lakoff和Johnson (1980) 认为,隐喻是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和理解语言的认知工具。当人们使用隐喻时,需将两种通常看似无关的事物相提并论,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共同点和关联点来解释、评价、表达对客观现实的认知理解。语言学习的过程亦然,尤其是学习新知识时,需要通过隐喻在已知和未知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对两种事物的感知来实现对未知的认识。

(二)“一词多义”的含义

词义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抽象概括的反映。客观事物是无限的,语言的词汇量却很有限,人的记忆容量亦是如此。这就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词汇难以表述无限数量的事物的现象,更不用谈顾及人类记忆容量的问题了。人类分身乏术,但词汇可以。由此,一个词语有时就会被拉去充当双重角色,久而久之,两种意思都为人们所接受,一个词语甚至可以衍生出多种不同却又相关的含义,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现象的形成是人类通过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向其它意义延伸的过程。一个多义词先有一个核心义,并由此辐射、扩展、引申出其它的意义。

(三)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内在关系

Sweetser(1990)指出,隐喻是多义词的重要语义理据之一,人们往往借用现成的词语来表达新的概念,这种借用就形成了大量的隐喻性词汇。Lakoff和Johnson(1980) 认为,隐喻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熟悉、具体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 结构、特征转移到不熟悉、抽象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例如,“head”的基本义是“头,头部”,但通过隐喻可衍生出以下几种引申义:第一,头是人身体的重要部位,并且每人只有一个。为了方便起见,清点人数时可以只数人头数。因此,人们逐渐把“头”做为人或动物的数量计算单位。第二,由于人们依靠头进行思考,把这一特征映射到抽象域“思维”中,用一个物理的实体替代一个抽象的心理实体,“头”则被赋予了“头脑,智力”的意思,如英语中“use your head(动动脑筋)”的说法。第三,根据头在人体部位中位于最顶端这一常识,“头”便和“顶端、末端”相联系。因此,英语中会有“head of the plant”,“head of the rope”的说法。

可见,隐喻与一词多义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隐喻和一词多义,人们很难想出替代的方式实现用少量的词汇描述世间万物,自然也难以通过语言展现多彩的情感和抽象的概念。根据关联词场 (associative field),每个词都被一种像网络一样的联想词群所包围,这种联想词群把这个词与其他词联系起来(范琳、王庆华,2002)。一词多义是语言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的认知结果。当人们在运用已知词汇对新事物、新观念命名时,遵守语言经济原则,通过隐喻可使词义得以扩展。因此,隐喻在词汇习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促进词汇的理解、记忆和创新。

三、词汇习得的认知心理机制

词汇习得不仅是习得词形和读音,最重要的是习得词义,唯有如此才能灵活运用词汇,进而习得词汇。我们运用隐喻分析词汇习得过程,揭示词汇习得的认知基础、认知途径,进而弄清词汇习得的认知心理机制。

(一)词汇习得的认知基础

词义的获得是一种基于体验的心理现象,源于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认知。Lakoff的经验语义观也认为,人类是依靠身体经验来判断上下、前后、里外以形成直接的理解,并在这种主观体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比如,“cock”这个词除表示“公鸡”,还可表示“水龙头”。二者似乎并不相关,但人们基于经验,将水龙头的旋钮、弯嘴与公鸡的鸡冠、鸡嘴的形状联系起来,利用二者的相似性,使“cock”有了“水龙头”这层词义。可见,词义最初多表示具体事物和直观行为,是身体直接经验的结果。当人们积累了一定的具体概念,并随着切身经历的增多,就会通过熟悉的具体事物来理解陌生的抽象事物。

人们通过心理上的体验感知,将新事物与过去的经历相联系,将要习得的语言形式与现有的某种知识相联系,从而建立起二者的相似性,借助已知去类比、认识未知。因此,词汇习得的认知基础来源于人们生活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而事物间的相似性则为其提供了客观基础。

(二)词汇习得的认知途径

认知心理与广告语言 第4篇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工具。人类创造了语言, 就拥有了表现世界各种信息的符号, 同时也就有了通过认知媒介认知世界的符号———语言, 更重要的是, 一个民族在创造和使用语言的同时, 就会把自己对世界认识、评价等, 蕴涵在语言世界中, 从而凸显出该民族的心智, 使得语言成为一个独特的认知世界。正如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所说:“语言是洞察人类心智的最好的窗口。” (1)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认知和语言是一种辩证的关系:认知产生了语言, 所以语言中蕴涵了一个民族独特的认知心理, 这种独特的认知心理, 一直在该民族语言发展中, 起到灵魂的作用;而语言一经产生, 就会反过来制约认知、引导认知。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人从自身中造出语言, 而通过同一种行为他也把自己束缚在语言之中;每一种语言都在它所隶属的民族周围设下一个圈子。” (2)

广告语言, 顾名思义就是广告中所使用的语言。广告语言是一个民族语言生活的一部分。广告语言生活, 不同于普通的语言生活, 它追求语言生活中的经济效应。而广告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 由于它的特殊功用, 就要求广告语言必须遵循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顺应不同民族的情趣爱好、尊重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唱和不同民族的审美旨趣、彰显不同民族的道德情操等, 一句话, 就是要在特殊的认知心理沃野上, 寻找广告语言生成的土地和滋养。

其实, 广告语言是针对广大消费者的, 广告语言想要达到广告的预设目标, 就必须研究消费者的心理, 而消费心理的形成, 正源自传统的民族认知心理, 因为在民族认知心理中, 蕴涵着最深层的价值观念, 广告语言如果无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 它将不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从而失去广告的生命源水, 与预设期待背道而驰。

下面, 我们从认知心理层面, 依据于成功的案例及广告语言的特色加以探讨。

道德情操与广告语言

道德情操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以及个人的感情操守。对于世界不同的民族来说, 道德情操既有人类所共同期待的价值, 也有民族自己所期待的价值。因此, 广告语言创意, 既要考虑到人类的普适性, 更要注意不同民族独特的道德价值期待。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建立起了十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 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 从内在情感信念到外在行为方式, 都提出了比较完备的道德规范体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 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凝聚力。当今中国,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13亿消费者这个庞大的市场, 不仅让国内企业留恋无暇他顾, 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海外经济实体, 到中国投资兴办企业, 开拓市场。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的商品纷纷涌进中国市场, 随之也带来争奇斗艳、各领风骚的形形色色的广告。广告对于中国人来说, 可谓睁眼可见、伸手可触、侧耳即听, 真正的如有人所言“我们呼吸的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广告组成”。 (3) 由此, 广告也使得生产商和服务商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或成功。可见, 广告已经成了企业营销的最大手段, 也成了消费者生活的构成部分。而成功的广告经营者, 往往在其广告语言的创意中十分注意将中国传统的道德情操融入其中, 这样创意的价值在于:它既能够彰显企业的文化品位、提升企业的外在形象、昭示企业的内在品质、显现企业的经营理念等, 又顺应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 并引领广告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交相辉映。

中国古代就非常讲究诚信。在《说文解字》里, “诚”和“信”是一对互训的字。《说文·言部》:“诚, 信也。从言, 成声。”“信, 诚也。从人、从言。”中国传世经典中, 更是把“诚信”视为做人最高原则甚至是“礼之经”。如《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 毋自欺也”, 《易·乾卦》云“闭邪存其诚”, 这里“诚”既然是人性的本然, 也就成了道德的根本。《乐记》云“著诚去伪, 礼之经也”, 《孟子·离娄》云“诚者, 天之道也, 思诚者人之道”, 《苟子·不苟》云“养心莫善于诚”, 《论语·为政》云“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论语·学而》云“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论语·公冶长》云“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等等。可以说, 在中国, 一个人缺失了诚信, 他将寸步难行。因此, 广告语言的创意, 必须讲究诚信, 不能夸大其词, 欺骗消费者。如:

1. 诚信为本, 依法理财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广告语)

2. 罗曼珠宝, 品质与诚信始终如一 (罗曼珠宝广告语)

3. 真诚到永远 (海尔广告语)

4. 笃守诚信, 创造卓越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广告语)

这些广告无疑都是成功广告的范例, 它们都是紧紧抓住中华民族传统认知心理的道德价值观, 从而达到与消费者心灵的沟通, 引起消费者注意, 实现广告预设的目的。

再看当前一些地方广播电视和小报的食品、药物广告, 廉价邀请一些地方演员, 冒充各行业的专家、权威, 广告语言中充斥着“一流”、“唯一”、“首家”、“独创”、“誉满全球”、“无与伦比”、“天下第一”、“举世无双”、“顶呱呱”以及“包治百病”、“药到病除”等夸大不实之词, 欺骗消费者。这些广告早已被广大消费者所唾弃, 它们必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再如中国传统认知心理中, 蕴涵着深深的自我谦虚的美好品质。我们可以通过成语来理解中华民族的这一认知心理。上文我们说到, 民族认知心理是几千年积淀而成的, 同样, 成语也是语言生活的历史积淀, 在汉语成语中, 有关谦虚的例子, 能够凸显中华民族自谦尊人的优良品质。如“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谦受益, 满招损”、“谦恭虚己”、“谦让未遑”、“大智若愚”、“尊老爱幼”等;在实际语言生活中, 民族传统更是以自谦尊人为美, 如称自己为“鄙人”, 称自己的国家为“敝邑”, 称他人为“先生”、“阁下”, 称他国为“贵国”;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别人的儿子为“令郎”;写信开头自称“牛马走”, 发表意见为“窃以为”、“鄙意”等。这种认知心态下, 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骄傲自大, 成语中如“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洋洋自得”、“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等, 这些都是汉语中的贬义词, 是一个人的言行中必须尽量避免的。因此在广告语中, 商家或生产厂家要尽量自谦尊人, 避免傲气傲态, 中国有句古训就是:“人不可无傲骨, 但不可有傲态。”在特殊情况下, 你可以傲视群雄、傲视天下, 但切不可傲视天下人。作为广告语言, 要想引起消费者的青睐, 就应当做到得体地宣传自己的产品和商品, 尊重消费者, 切忌唯我老大、傲气逼人。我们来看几个成功的例子:

5. 奉献绿色能源, 服务社会公众 (新乡热力公司广告语)

6. 感谢有你, 2009年更好看 (《新乡日

报》广告语)

7. 桂林在绝美的山水间摆下了风光的盛宴, 为您推出了演绎青春精彩的一切 (桂林旅游局广告语)

8. 相逢自是缘, 华航以客为尊 (台湾华航广告语)

这些广告语, 都充分利用了汉民族认知心理中谦虚尊人的品格, 将“服务”置于广告宣传的首位, 当然会实现广告预设的目标。那些动辄“全球第一”、“世界第一”、“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等广告语, 在中国, 只能是污染人们的视听。

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 自谦不是自贬、不是自卑, 要做到谦而有度, 自谦中必须有足够的自信、自尊, 例5“奉献绿色能源”就是一种自信。特别是广告语言关乎到国家和民族, 就更需要有自信和自尊。再如“我爱过, 我自信” (相机爱国者T60广告语) , 就充满了民族的自信。

审美情趣与广告语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这是全世界共同的认知心理。但是由于各民族有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心理历程、人生经验、生活体验、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 因此在审美认知上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甚至是天壤之别的区别。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对于“龙”, 中国从古到今对它的认识就是神秘、神圣、崇高、善变、尊贵等, “龙”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 甚至成了民族的象征, 因此,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所以我们的文化就是龙文化。龙的造型千变万化, 龙字的写法也形态各异, 这都说明了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崇敬。而在西方文化中, 对龙的认识与中国正好相反, 英语中“dragon”, 恰恰是个贬义词。再如“狗”, 汉人对狗的印象不太好, 所以用“狗”字组成的词语, 大多都是贬义, 如“走狗”、“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头军师”、“狗眼看人”、“狗偷鼠窃”、“狗改不了吃屎”、“狗咬狗”、“狗汉奸”等, 大约是狗的一些特性, 比如“摇尾企怜”、见生人就咬、疯狗不认主、嫌贫爱富等, 暗合了一些人事。而在西方, 由于狗对人的忠实, 人们把狗当朋友, 如果西方人说你“You are a lucky dog”, 千万别误会, 他不是在骂你, 而是夸你是个幸运儿。可见,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审美认知。

中华民族认知心理, 由于特殊的生成生长和发展成熟环境, 就形成了特殊审美认知心理, 从语言上看, 突出表现为形式上追求骈偶美、感情上追求含蓄美、内容上追求意向美。

骈偶美。骈偶是中国语言艺术一种特殊的审美形式, 这种形式源于汉字表意、单音节的独特品质, 很容易在语言表达上形成音节意义上的匹配或对仗, 再加上平上去入 (中古四声, 现代汉语则是阴阳上去) 四声相配, 就形成了中国语言艺术的特殊形式———骈偶或叫做对仗, 这种审美形式是中国独有的, 因为表音文字是音素文字, 在音节上不同的字 (单词) , 音素多少不等, 很难形成整律的形式。

骈偶在中国艺术中产生得很早, 早在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 就有非常成熟、优美的骈偶句,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如《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纷纷”;屈原的《离骚》中, 更是大量运用了骈偶句式。到了汉代, 中文文学就形成了通篇采用骈偶语言形式的“骈体文”, 并直接启发产生了唐代的律诗, 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追求整律骈偶美的认知心理, 这种认知心理, 直接导致了中华民族在语言接受心理上更偏重于骈偶, 而排斥散句。如“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这首诗大多数中国人会背, 但很少有人知道是匈牙利人裴多菲的作品;从世界文学史看, 比裴多菲名声大的诗人俯拾皆是, 但除了专业人士外, 有哪一首外国诗铭刻在人们的脑海?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运用了中国传统诗文中的骈偶语言形式, 从而契合中国人的接受习惯。在广告领域中, 许多广告从业者就深谙中国这一认知接受心理, 采用骈偶的语言形式, 从而让人铭刻于心, 达到了广告语言的预设目标。如:

9. 天上彩虹, 人间长虹 (长虹集团广告语)

1 0.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天然居饭店广告语)

例9“天上”、“人间”相对, “彩虹”、“长虹”相对, 较为工整, 虽然“虹”有“合掌” (相对仗的字词) 之嫌, 但却有朗朗上口之美, 因此, 也为广大消费者广为流传;例10本身就是一副巧妙幽默的对联, 下联将上联文字颠倒, 形成绝对。这副广告对联还有两个方面吸引着消费者:其一, 语言的机巧, 可以使人反复品味, 乐而忘返;其二, 以客为上, 将客人当上帝。

含蓄美。中华民族是一个感情内敛、不事张扬的民族, 情感表达, 讲求含蓄隽永, 发人深省、令人玩味、启人心智, 忌讳直白浅露、淡而无味。在中国语言艺术中, 强调“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强调“味外之旨”;这一点和西方的情感表达方式正好相反, 西方人重逻辑思维, 感情表达上讲究张扬自我, 从日常语言生活到文学作品, 都非常显露、夸张、浪漫。比如, 在国外文学作品中, 我们经常会看到多年分离的夫妻相见, 总会相拥热吻在一起的细节。而在中国文学中, 则很少有这样的细节, 如杜甫的《羌村三首》:“夜阑更秉烛, 相对如梦寐。”生逢乱世的杜甫一家, 遭遇了生离死别, 一家终于团聚, 到了深夜, 儿女入睡, 而杜甫与妻子则燃烛而坐, 相对无语, 这是多么深刻、含蓄的情感, 多么引人深思啊。

中华民族这种感情表达上的含蓄美, 也被一些广告从业者广泛运用, 从而创意出成功的广告语言。如:

1 1. 难言之隐, 一洗了之 (洁尔阴药物广告语)

这个广告由于与人的隐私有关, 于是采用了含蓄内敛的广告语, 使消费者不至于尴尬。

1 2. 羊羊羊, 发羊财 (恒源祥早期广告语)

这则广告无疑是失败的典型案例, 创意者无非是想告诉消费者如下信息:恒源祥的产品, 都是纯羊毛产品, 保暖、轻松、柔软等, 但是由于过于直白, 又充满拜金主义色彩, 因此很快就从各媒体消失, 从而改成了“恒源祥, 羊羊羊”。

意象美。所谓“意象”, 简单地说就是意中有象, 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 《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 但这是哲学概念。“意象”一词作为美学概念, 是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提出的, 他在《神思篇》中云:“独照之将, 窥意象而运斤。”实际“意象”讲究的是“味”, 即要有韵味, 要耐人品味, 要做到“象在意先”、“情以物兴”, 即要“有成竹于胸”。中国古典文学中, 很早就在采用“意象”的表现手法, 如《诗经·都风·氓》中“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就是用青青的桑叶这个“象”, 来表达姑娘年轻貌美之“意”的。好的广告语言, 也往往采用中国传统语言艺术中的这一手法。如:

1 3. 清新纯净, 森林气息 (长虹空调广告语)

这则广告语就是充分运用了“森林”这个“象”, 表达了诸如“大量释放健康负离子, 真正做到杀菌除尘, 清新空气, 彻底消除空气中存在的大量废气、毒气和异味”, “真正创造舒适又健康的生活”, “真正符合国人健康的需要”等“意”的。

集体观念和广告语言

价值观念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并且是为社会生活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念应该与社会生活最广泛、最深刻的方面相结合, 以其特有的方式表达社会生活的根本状况和根本要求。每个民族在其成长的过程中, 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中华民族从其生成开始, 就是以家国同构的形式呈现的。所谓家国同构, 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在中国家庭, 父子之间追求父慈子孝、兄弟之间追求兄爱弟敬、夫妻之间追求夫唱妇随;在中国社会, 君臣之间追求君严臣忠, 邻里之间追求互助互爱, 同事之间追求相揖相让, 同行之间追求互赢共利, 总之, 举国上下追求和谐团结, 由此诞生了一个崇高的价值观———集体主义, 进而升华为爱国主义。这种价值观追求舍弃小我, 维护大我, “胡虏未灭, 何以家为”。于是在中国历史上就诞生了许多“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的志士, 他们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这种价值认知心理下, 广告从业者在进行语言创意时, 就应该避免个人主义成分, 以期实现广告预设。如:

(14) 红棉保温瓶, 温暖你家庭 (红棉保温瓶广告语)

这个广告紧紧抓住中国家庭这个社会基层组织做文章, 充分依靠“保温”和“温暖”近义的特点, 将常用义进行偏转, 巧妙地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 使得“保温瓶”和“温暖家庭”连一起, 起到了很好的告知效果。

(15) 四十年风雨历程, 中华永远在我心中 (中华牙膏广告语)

这个广告利用的是民族的情愫, 采用同样的意义偏转的方式, 也就是将作为商品名称的“中华”, 转义为民族意识里的中华, 从而激发消费者的爱国情愫。

(16) 格力空调, 惠及全人类你和他 (格力空调广告语)

这个广告将集体主义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世界范围, 它打破了地域的囿限, 将广告视野开阔到全世界, 既可增加国人的自豪感, 也可在不同地域内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 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17) 光华之中, 意料之外 (奔驰GLK轿车中国广告语)

这个是国外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广告语, 创意者充分应用了中国集体主义概念中的最高境界“爱国主义”, 广告语中蕴涵了广大中华的意思, 必将能引起中国消费者的认同。

通过以上具体语言案例, 我们分析了广告语言对认知心理中集体价值观念的表现, 突出了广告语言中的民族情怀。但是我们必须注意, 广告语言同语言本身一样, 是没有所谓阶级性的。另外, 我们还必须注意, 广告中的爱国情愫不能宣扬大国主义、霸权主义, 特别是商业广告, 宣传的是产品本身, 而这些产品本身是不具备国界、不限制民族的, 因为工业产品都是科技的成果, 而科技是不分国界或民族的。因此, 在广告语言中, 突出集体主义和爱国情怀的同时, 要胸怀世界, 放眼全人类, 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走出去, 拿进来, 彻底融入国际社会。上举例 (16) 在这方面, 就比其他广告略胜一筹。

综上所述, 广告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体, 它根植于民族文化并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不断发展, 而特定的文化背景是滋生特殊认知心理的土壤, 特殊的认知心理, 决定了它特殊的价值观并由此产生了特殊的接受心理, 广告语言必须遵循这种特殊的接受心理规律, 方能实现广告预设目标。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广告语言凭借媒体的优势, 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它不仅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正以一种强势的姿态, 引领社会时尚, 开启新的价值观念, 比如广告中充满个性化的语言, 已经很大程度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价值观, 中国传统认知心理中的淡定、安适, 已经被拼搏、竞争所代替, 这就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由此, 也提醒我们注意, 应当关注广告的文化意义研究———广告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播功能, 促进社会进步。

摘要:广告语言, 顾名思义就是广告中所使用的语言。广告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 由于它的特殊功用, 就要求广告语言必须遵循不同民族认知心理。同时, 广告语言凭借媒体的优势, 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它不仅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正以一种强势姿态, 引领社会时尚, 开启新的价值观念。因此, 对广告文化的研究, 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认知心理,广告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转引自伍铁平:《语言学的领先地位——谈它在方法论上对哲学研究的意义》, 《北京大学学报》, 1988 (3) 。

[2]引自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语言禁忌现象的认知心理探源 第5篇

语言禁忌现象的认知心理探源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属于同一基本范畴中的典型成员(即“原型”)和非典型成员(即“边缘成员”).禁忌语具有该类范畴的中心的、重要的区别属性,在概念上更具凸显性,更易引发人们较高的认同率,使人们产生较为敏感、激烈的认知心理反映;与其对应的`委婉说法则具有较边缘的、非重要的属性,且其边缘属性易与临近范畴属性相交叉,人们对此产生的认同率较低,引起人们的认知反映较模糊,产生的不快也较少.而且,人们使用委婉语时,会凸显不同的文化内涵,呈现出带有个体差异的认知心理意象.

作 者:陆杨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刊 名:黑龙江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8 “”(1) 分类号:H315 关键词:认知   禁忌语   委婉语   原型  

大学生对未来发展的心理认知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未来发展;心理健康;心理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

认知是指通过心理活动获取知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即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群体,大学可以说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是心理和生理综合作用的时期。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人格的在构成,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逐渐形成。这一时期容易造成大学生的内心矛盾,对未来有很多的不确定,易采取极端的立场解决问题,这是大学生典型的心理表现。

一、大学生对于未来发展的心理认知方面具有矛盾性

在对于未来发展的心理认知方面,大学生很容易处于两难境界。而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大学生心理的矛盾性和发展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们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逐渐受到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出现了明显的身心异步现象,对未来发展表现出一系列的身心矛盾。大学生对于未来发展的心理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情绪与情感发展和个性发展等方面。相对来说,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速度要落后于身体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平衡,易产生矛盾冲突。主要有: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独立与依赖的矛盾;自尊自信与怯懦自卑的矛盾;强烈求知欲与识别认识力不高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处理异性问题的矛盾等。这些冲突虽然会使大学生感到苦恼、不安,但也促使他们可以设法解决矛盾、促进其自我发展,使心理认知发展更加趋于成熟。但另一方面,无论内心又怎样不同的两种心理认知,他们之间有怎样激烈的矛盾与冲突,大学生在某一特殊时期,特殊地点都会表现的尽量统一。是自己趋近社会评价高,尽量体现个体的高价值量,展现自己成熟的一面。比如,努力改善自我,选择未来是否就业或考研,让现实趋近理想;修正自己的不足,使理想逐渐与现实靠拢。

二、大学生对于未来发展心理认知的两难性

大学生对未来认知发展心理的认知方面易在考研和就业双方徘徊。不但如此,如果大学生选择就业又会面临是否回家的两难问题;如果选择考研又会面临是考本专业的研究生还是跨专业的研究。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心理认知。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自主择业制度的推行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就业问题逐步为我国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心理认知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在本次调查中,当问及怎么看待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时,69.3%的大学生认为毕业后的就业压力是很大的,有14.9%的大学生表示将在毕业后再想这个问题,还有15.8%的大学生表示就业由家里安排,自己无需考虑。当问及面对就业困难,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时,40.9%的大学生表示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学习知识、学本领,依靠自身的能力来独立自强,38.3%的大学生则选择转变就业观念,从基层做起,11.1%的大学生表示要依靠父母和朋友就业,9.7%大学生没有想过此类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于是否考研问题的心理认知,面对未知的前程,很多人茫然无助,最终“随大流”。看到好朋友考研他也考研,看到同寝的室友出国他又要出国,班上的同学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他又开始动摇了……考研这条路寂寞而漫长,需要考生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理由,这样才能坚持下去,头脑一热而选择的考研不会有长久的动力,细致分析自身,理智对待考研才是正理儿。

三、对于大学生未来发展心理认知的指导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其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要促进大学生对于其未来发展形成健康、正确的心理认知:一方面,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接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型的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这是大学生对于未来发展形成正确心理认知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自我调节也是大学生形成正确心理认知必要因素。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心理认知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要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在大学生心里,总在不断思考着自己将形成怎样的心理认知;思考自己将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思考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思考未来的前途将会如何发展等。大学生为了得到一个是自己满意的答案,他们的自我心理认知会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大大扩展,更加主動关注自己的性格养成、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归属、社会地位、人生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反复得审视自己的整体形象,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进而接纳自己。力图将自己和社会的期望逐渐内化为自我的心理认知和自我品质,使自身能够自觉的按照自己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要求进行自我评价,使大学生自己在未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卢爱新,张耀灿.《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王东莉,黄超.《我优秀我烦恼》.[M].高等教育出版社

[3]张雪琴.《大学生心理发展与调适》.[M].中央编译

青少年学生认知心理调查研究 第7篇

素质是个人通过社会学习在先天遗传基础上所形成的个人品质, 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表现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实际上就是健康素质。笔者认为, 人的心理健康包括认知、适应和性情三大类, 认知是适应和性情的前提, 认知的目的在于适应, 适应的结果出现情感体验和个性色彩。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准确认知、适应社会、性情表达适度。认知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外界 (环境和他人) 、自我、自我与外界关系认识的心理素质。

奈瑟尔最早出版《认知心理学》, 被称为“认知心理学之父”。之后, 国际国内认知心理的研究都比较多, 但是本体论上的二元论、认识论上的个体主义、方法论上的元素主义成为制约认知心理学发展的瓶颈[1]。心理学是21世纪的希望之学, 认知心理学派是20世纪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但在21世纪受到质疑, 英国甚至差点关闭了认知心理的研究机构。“第二代认知科学”虽然强调情境性、具身性、动力性, 但不能保证它的完美无误。经过慎重研究, 我们决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从总体智力水平 (认知能力) 、成熟度、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各种智力因素水平情况等多方面调查研究了青少年认知心理素质状况。

我们问卷调查了四川省双流县和重庆市渝北区两所中学初二和高二青少年222名, 获得有效问卷218份, 有效率超过98%。问卷全是单项选择, 不能多选或不选, 否则视为废卷, 本文以有效问卷数据分析。本文里的百分比数据一律四舍五入至个位。

调查对象的构成情况:男性青少年120人, 占55%;女性青少年98人, 占45%。男性中有4人是少数民族, 女性中只有1人是少数民族。

二、青少年认知心理状况

1. 青少年总体智力水平 (认知能力) 较好, 男生的两极性比例比女性多

对青少年总体数据 (合计) 部分的X2检验中, P<0.001, 具有异常显著的差异, 同时青少年数据呈现出偏正态, 表明青少年总体智力认知水平较好, 其中近2/3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智力水平良好或者超常。在智力测量中, 青少年的智力水平也是中等以上居多, 调查问卷和智力测量二者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性别上数据也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P<0.01) , 男生的两极性比例比女性多, 特别是认为自己的智力水平良好或超常的比例比女性多。

2. 青少年认知发展的成熟度符合年龄特征, 男青少年幼稚的比例比女青少年少

数据表明, 绝大多数青少年的成熟度和其年龄特征相符, 只有极少数存在偏差。性别上有比较显著的差异, 主要表现为男青少年幼稚的比例比女青少年少。

3. 青少年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准确度很低, 男青少年对事物本质认识的准确比例比女青少年多

调查结果显示, 青少年对事物本质准确认识的很低, 大多数青少年没有形成对事物的本质认识。性别上检验没有显著差异, 但不能一概而论, 还得具体分析。对“天上的动物”和“有羽毛的动物”数据单独检验, X2=2.3, 接近0.1显著水平, 如果调查对象扩大, 会达到和提高差异的显著水平, 表明男青少年对事物本质认识的准确性比例比女青少年多, 而女性青少年思维的表面性、想象性比例比男性多。

4. 大多数青少年各种认知智力因素是正常的、良好的, 性别差异显著

结果表明, 青少年各种认知智力因素呈现负偏态, 表明大多数青少年智力是正常的、良好的。前四种智力因素数据都是“差不多”第一, “较强”第二, “较差”第三, “很强”第四, “很差”第五;只有想象力“较差”和“很强”顺序发生了交换, 表明各种因素之间的数据没有差异、具有一致性。性别上, 观察力男女青少年没有差异;想象力男女青少年有些差异, 接近但没有达到比较显著的水平, 男性“很强”比例多于女性, 而“较强”比例少于女性;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男女青少年具有显著差异, 男性“差不多”比例比女性少, 注意力、记忆力男性两极端比例比女性多, 思维力男性青少年强于女青少年。

5. 青少年对风景名胜的认知:

青少年认为最壮美的地方依次是:八达岭长城、九寨沟、峨眉山、神龙架、卧龙。性别上, 调查数据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 表明男女青少年对风景名胜的认知具有性别差异, 男青少年比女性更神往八达岭长城和神龙架, 而女青少年比男青少年对峨眉山更情有独钟。

三、提高青少年的认知心理水平

1. 经济发展和学校教育是提高青少年认知心理水平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GDP超过日本, 成为仅落后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发展不平衡, 东部沿海城市发展较快、城市化程度高。为了全国的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 国家相继推出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一系列的战略, 成效卓著, 但还远远不够。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人的发展是与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 又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经济生产的发展决定着人的发展, 而认知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连续的、有效乃至高效的学校教育会显著提高青少年认知心理水平, 有助于青少年认知世界和适应社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就没有素质教育[3]。

2. 注意教育辅导两极端的男青少年

男青少年认知能力两极端的比例比女青少年多, 这和个体发展目标、性别角色认知、家庭教育性别取向、社会性别期望等有关, 关注与辅导那些两极端的男青少年是重要的课题。对认知能力比较高的青少年而言, 他们似乎做什么都得心应手, 人生一帆风顺, 优异的“人生成绩单” (包含却不限于学习成绩) 使他们沾沾自喜、骄傲自满, 一旦出现意想不到的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崩溃, 提高他们的“情商”是当务之急。对认知能力较低的青少年而言, 人生却是另一番光景, 无论是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父母的态度都是负面的, 似乎练就了一幅忍受挫折的“金刚之躯”, 其实隐藏着极大的危险, 认知能力差-学习差-社会适应差-道德品质差-违法乱纪, 人生悲剧似乎总是按照这个顺序上演。教育辅导认知能力差的青少年这一任务非常艰巨, 必须多管齐下, 如采取措施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多进行学习个别辅导、放大他们的闪光点、融入社会和集体、父母的态度和教养方式等。一句话, 多“爱”他们, 他们必将以“爱”来汇报社会。

3. 提高女青少年的思维能力

尽管我们没有得出女青少年总体智力水平比男性低的结论, 但思维能力比男性低, 而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我们不能为女孩子学习差寻找心理学的借口, 毕竟基础教育的知识是基础, 对任何一个智力正常没有残障的青少年而言, 都是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提高女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完成学习任务, 特别是“难学”的理科类知识[2]。

参考文献

[1]叶浩生.认知心理学:困境与转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0 (1) .

[2]傅安球.青年性别差异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从心理认知角度简析语篇连贯 第8篇

“连贯性是语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指的是语篇各组成部分在意义或功能上的连接关系” (王汉平, 2009) 。语篇不同部分之间的连贯在有些情况下是很明显地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 所涉及的心理活动比较单一, 但是也有些时候这种连贯关系是隐含在篇章当中, 需要解读者运用语用认知能力进行分析推导才能明了。认知能力一般是指人们在与外界接触和交流的时候接收、加工和分析信息并且将之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 而认知过程是指人们通过与外界的接触来接收外来相关信息, 在大脑中对之进行加工分析并转换成某种具体的心理活动, 再传达给大脑相关指令来支配人的实际行为。所以说, 解读篇章的时候运用这种认知能力是必然的心理过程, 具体包括人的直观感受、心理反馈、思维分析和语言输出等。认知心理学在上个世纪中期兴起于西方, 经过了20多年后这种新的思潮便发展成为了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主要研究人的认识过程, 如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在现阶段, “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开始从多元的角度研究语篇连贯, 而从心理认知方向研究语篇连贯就是其中之一” (余璐, 2009) 。

早期对连贯性的研究主要从篇章语言不同部分之间的衔接方式、语义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对信息组织的认识处理等方面作出多样的解释。比如Van Dijk认为“从直觉上看, 连贯是话语的一个语义特征, 它依赖的是每个单句的解释与其它句子之间的关系” (范莉娣, 2009) 。Beaugrande&Dresller认为连贯是语篇语义范畴内的概念, 它主要是指语篇中不同语义模块之间的关联性 (赖琴琴, 2009) 。后期的语篇连贯研究则开始带有鲜明的认知色彩, 认为人们在解读语篇的时候会自然地预设其是连贯的, 通过认知活动来解释这种隐含的连贯, 而并不要求语篇要有具体可见的形式标注。Givon在1995年发表的文章“语篇连贯与心理连贯”中指出“我们真正要研究的连贯不是外在语篇的连贯, 而是能生成、能存储、能提取内在语篇 (mental text) 的心理的连贯, 语篇连贯是外在的语篇连贯和内在的语篇连贯相互作用的结果” (单军锋, 2010) 。由此可见, 语篇连贯与否不仅取决于其外在可见的语言形式, 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认知活动的支配, 比如逻辑推理、背景知识调取和显隐性信息的心理整合等。所以说, 语篇连贯从形式上看是个语言现象, 而解读它则是一种心理认知行为。

2 心理认知在语篇连贯中的作用

2.1 缺省预设与语篇连贯

缺省预设即是“预设的意义”, 指讲话者在讲话的时候会根据听话者的实际情况省去自己认为听话者已经掌握的信息。有时候这种信息预设过多, 超过听话者的实际负载能力, 可能会招致反问或不耐烦。

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看, 在篇章理解的过程当中, 缺省预设是指篇章组织者在表达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的时候预设篇章解读者会和自己有共同的思维方向, 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共享假设, 这样在双方的心理交流过程中实现对连贯的理解。在解读某一个具体的语篇时, 解读者会倾向于将那些没有明确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但是却是双方默认或共识的信息作为背景知识, 同时对语篇组织者的思维走向和表达意图进行分析, 将语篇各部分的意思整合起来, 在没有意外情况的基础上, 实现组织者的缺省预设重组, 正确理解篇章欲表达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顺利解读语篇的连贯性。例如:

甲:李师傅怎么进医院了?

乙:前几天发生车祸了。

对话中甲问的问题是关于李师傅的, 而简单从语言形式上看乙的回答与问题并不相关, 没有出现主语 (李师傅) , 但是却完全不难理解, 这正是因为心理认知在运作, 虽然语篇中有些部分被省略掉了, 但是逻辑推理和思维整合等认知活动帮助解读者在意义上实现了部分与整体的一致。语篇信息缺省的特征要求解读者积极运用自身常识和经验进行逻辑推理活动, 从而从看似不连贯的语篇当中发现其连贯性。

2.2 原型理论与语篇连贯

原型范畴理论常简称为原型理论或典型理论, 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观点, 该理论认为所有事物都可以根据自身属性划分到一定的范畴里去, 且每个范畴都有一些完全标准并成为同范畴中其他成员参照物的原型成员, 其他成员根据与原型成员之间的相似度连接起来构成连续体, 同时一个范畴的边界是可变的和不明确的。这个理论作为一种认知理论, 可以用来解释语篇连贯性的程度等级问题, 即什么样的语篇连贯性高或低。一般来讲, 语篇中较多使用连接词, 在认知上给语篇解读者带来明显的指引, 帮助他们把握语篇的连贯点并且顺利理解语篇, 这样连贯性就比较高, 是“连贯性”这个范畴之内的原型成员;如果语篇中运用的连接词比较少, 语篇解读者则要经过比较复杂的心理分析和意义拼接过程才能够理解篇章所要表达的准确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的语篇就是“连贯性”范畴的边缘成员, 需要解读者积极开展认知活动来填补其缺省项, 补充完整不同部分之间的隐含联系性。例如, 下面这同一个对话可有两种不同的回答, 其连贯性却不甚相同:

甲:你昨晚去哪儿了?乙:我去看电影了。

甲:你昨晚去哪儿了?乙:昨晚电影院上映新片子了!

第一句话中乙的回答用了比较明显的语言形式即人称代词“我”, 与上文的“你”形成直接对应, 从认知层面上达成了意义相配, 所以第一个对话间的连贯性程度较高, 属于原型效应中的典型成员。第二句话中乙的回答在字面上看并没有直接回答甲的问题, 而是讲了件看起来与回答问题无直接联系的事情, 但是通过对其具体的语境知识进行推理, 则不难在问题与回答之间建立合理的语义联系 (根据会话语境和合作原则回答说有新片子上映则暗示自己去看电影了) 。这样为了“在两者之间建立连贯则须要填补较多的信息, 所需运作的认知程序也就更为复杂” (王寅, 2005) , 因此两个话语之间的连贯性程度就变低了, 属于原型效应的边缘成员。

3 小结

通过分析心理认知在整合语篇连贯过程中的运作, 可以看出语篇的连贯性问题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认知活动。“看一个语篇是否连贯, 离开根据语篇的呈现方式进行的逻辑推理以及世界知识的记忆和调取等心理活动是不可能的” (刘平, 2008) 。语篇是人们将实际生活体验用具体的语言符号表达出来, 构成映射实际世界情境的语境, 而心理认知的运作对象和物质来源都是现实世界, 是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因此, 心理认知和语篇连贯是密不可分的, 从认知角度来分析语篇连贯也是合理可行的。

摘要:认知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在阅读语篇的过程中也必然有认知心理的运作。现阶段许多语言学家开始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来探析语篇的连贯性。在理解语篇的时候, 不仅要理解语篇的外在形式, 还要有效地开展心理认知活动对语篇的背景知识和预设内容等进行深层的解读, 才能更好地理解语篇连贯。认知语言学中的缺省预设和原型理论在解读语篇连贯的实际应用过程当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证实了从心理认知角度来研究语篇连贯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关键词:心理认知,语篇连贯,原型理论

参考文献

[1]范莉娣.英语语篇衔接与连贯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世纪桥, 2009 (21) :123-127.

[2]赖琴琴.话语连贯的认知解析[J].考试周刊, 2009 (4) :47-49.

[3]刘平, 戴秀兰.语篇连贯解读与构建中的推理过程[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8 (6) :161-164.

[4]单军锋, 康光明.从认知角度看语篇连贯的实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1) :114-115.

[5]王汉平, 赵鲁平.认知语言学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力[J].语言学研究, 2009 (10) :82-83.

[6]王寅.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J].外语学刊, 2005 (4) :16-22.

从认知心理空间理论看英语虚拟语气 第9篇

1 虚拟语气

虚拟语气是说话人为表示一种假设的情况、一种主观的愿望,即认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状态非事实或仅是主观设想时所用的动词形式(章振邦,1995:252)。虚拟语气又叫做假设语气,表示陈述的内容与事实相反,假设是事实,其实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或者用来表示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小。英语虚拟语气可以用在主句中,也可以用于表示说话人认为实现可能性不大的条件句和一些固定用语中。虚拟语气表达的是假设意义,其本质是它的双重作用和它所表示的时态的相对性。随着英语语言的发展,虚拟语气是在不断发展演化的,使用虚拟语气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1.1 虚拟语气的类型

英语虚拟语气的类型比较多,对其有多少种形式,语法家们的看法颇不一致。姚善友在《英语虚拟语气》一书中提出了多种分类:按形式分为综合形式和分析形式;按时态分为不定时和完成时;按性质与用途分为表示推测和表示虚拟以及虚拟结果;按历史发展分为:1)现在时虚拟语气be;2)过去时虚拟语气:were;3)过去完成时虚拟语气:had been(姚善友:1959:51-52)。但这些分类方法未能揭示虚拟语气形式之间以及虚拟语气形式和陈述语气、祈使语气形式之间的关系。根据何金桂教授《论英语虚拟语气动词的形式及其分类》的对比总结,虚拟语气动词有四种体,另外还有原形形式,共五种形式(何金桂,1997:63)。四种体分别为:一般体、完成体、进行体、完成进行体。

1.2 虚拟语气的用法

英语虚拟语气可以用在主句中,也可以用于表示说话人认为实现可能性不大的条件句和一些固定用语中。虚拟语气用于非真实的条件句中,如果假设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或不大可能发生的,则是非真实条件句即虚拟条件句。在虚拟条件句中,主句和从句的谓语动词都要用虚拟语气,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与现在事实相反、与过去事实相反、将来不可能发生或者发生可能性很小。这样的复合句一般通过上述说提到的动词的四种体来表现。例如:

1)If I were a bird,I could fly in the air.

2)If I were you,I would go there.

3)If she had time,she could help me.

虚拟语气除主要用于非真实条件句外,还可用在部分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之中。在名词性从句中的虚拟语气中,主句中的动词如suggest,order,demand等,名词如pity,shame等,形容词如important,necessary等,表示要求、建议、命令或愿望等含义,与其相关的名词性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要用虚拟语气,一般表示建议、命令、惊讶等。有as if,for fear that等引导状语从句里也会有虚拟语气。这些一般都通过动词形式“should+动词原形”来体现。

除了用于从句中,虚拟语气也用在简单句中。虚拟式用在出现在祈求中,句子的主语通常是神灵或者超自然的力量,也用于在表示祝愿的感叹句中,用动词原形,表示愿望。

5)God bless you!

6)The Lord save us!

7)Long liv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8)May you be happy!

2 心理空间理论

心理空间理论(mental space)是最早由Gilles Fauconnier在1984年提出来的,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小概念包(Fauconnier,1996:113)。心理空间可建立起一系列的概念,如时间、信念、愿望、可能性、虚拟、空间位置、现实等(王津,2009:43)。Fauconnier把触发构建心理空间的语言因素称为空间构造语(Fauconnier,1997:40)。在虚拟语气中,有很多通过指示代词来体现虚拟,此时,角色将是空间构造语。根据Fauconnier所述,心理空间可以分为5种,分别为:时间空间、空间空间、域空间、假设空间及时态语态空间(李福印,2008:169)。在英语虚拟语气中存在至少两种心理空间即现实空间(包括时间空间或者空间空间)和假设空间。其空间构造语比较多样,在从句中,可以通过从属连词比如if,as if,as though,in case that等等以及一些表示假设、建议、命令等语气的动词如suppose,advise等来构建一个假设空间。写下来本文就从心理空间的角度来分析英语中的虚拟语气。

3 心理空间理论与虚拟语气

传统的客观主义语言学都是从虚拟语气的语法结构去分析,很少从人的认知出发,将人们的心理体验考虑进去,心理空间理论主要探索语言形式背后的幕后认知,是我们思维和说话时构建的部分信息集合。Fauconnier指出,语法在意义构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语法存在于幕后认知和人类思维表面化与显现的行为之间,是可以被人观察到的起连接作用的语言形式(崔冬梅,2009:120)。英语虚拟语气,用来表达假设意义以及其他非事实意义的动词形式,其实本身就是一种与事实不符的自然语言的表达形式。所以,从人的认知角度看,英语虚拟语气应该展现两个空间心理空间即现实空间和假设空间或者是虚拟空间。一般而言,在现实空间中被详细和明确标示的某一关系在假设空间或者虚拟空间中是没有相应的甚至是相反的成分。

人们可以利用虚拟语气构建各自知识经验的虚拟空间。虚拟空间不是对现实空间的模拟,不是语用者的经验世界,而是出自认知者的主观想象。它是认知者处于语用和认知的需要,明知其在真实空间不可能发生而故意设立的。虚拟语气的虚拟空间是人类特殊的认知方式,为了区别现实空间,人们必须构建一个与现实空间相对的认知方式即假设空间。由于二者是不同的空间,那么在句子表达上我们就可以通过区别于现实的动词的时态来体现。

从例句1)If I were a bird,I could fly in the air来看,在现实空间中,说话者是人,不是一只鸟,不能飞,但是在其构建的虚拟空间中,他是一只鸟,可以自由的飞。虚拟语气的另一个本质是虚拟式时态的相对性(司联合,2004:33)。为了相对于现实空间,虚拟空间中的表达要与现实空间的表达区别开来,在表达现实空间空间的时态基础上,将时间拉开,产生时间空间距离感,所以在现实时态的基础上将虚拟空间的时态向过去移步。

在2)If I were you,I would go there中,通过if这个词以及角色的互换来构建心理空间。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本我角色是不能替换的,所以只能用虚拟心理空间来实现,而句子的表达只能通过时态来区分。

另外,在表示愿望、请求等语气的简单句中,我们也是用到虚拟语气,因为虚拟语气置言者和听者于虚拟空间之中,可以在保留原意的情况下,通过情态助动词和动荡的变化来达到缓和语气、降低话语强制力的目的,起到很好的言语调节作用(崔冬梅,2009:121)。当说话人提出一个请求或愿望时,过去时态则隐含了一种“人际距离”(聂亚宁,2009:62)。这种距离感让听者更容易接受,给听者留出自由选择的余地。正是因为过去式的这一特点,它在英语中常常用以表达礼貌和委婉。

4 结束语

对于英语虚拟语气的使用,客观主义语言学更多的是从传统的语言形式入手,这样并不能从人们的认知体验去感知虚拟语气和其他语气的本质差异。认知心理空间理论为我们解释英语语气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心理空间为虚拟语气提供的现实空间及虚拟或者假设假设空间为读者理解其语言意义服务。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Turner M.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C]//Goldberg A.Conceptual Structure,Discourse,and Language.Stanford: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distributed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2]Fauconnier 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崔冬梅.英语虚拟式语用的认知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何金桂.论英语虚拟语气动词的形式及其分类[J].外国语,1997(3).

[5]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聂亚宁.距离性—英语动词时态隐喻性映射的理据[J].外语学刊,2009(1).

[7]司联合.英语虚拟式语义的认知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4(2).

[8]王津.心理空间论与语篇的构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8).

[9]姚善友.英语虚拟语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公众对艾滋病患者的认知心理 第10篇

关键词:艾滋病,歧视,公众

艾滋病(AIDS)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AIDS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迅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第四大杀手。然而“AIDS”在公众意识中却仍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熟悉是因为经常见诸口头和书面,陌生则是因为感觉离自己很遥远。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主要人群是男男同性恋、吸毒者和性乱者,AIDS是一种很容易让人们跟个人的道德修养、生活作风产生联想的疾病。但是随着AIDS在全球、在我国的蔓延,公众对这一致死率极高的疾病的认识与疾病已经和即将带来的危害相比远远不够,认识中的一些误区或盲区的存在对于疾病的防治也极其不利。没有正确的认识,就很难保证正确的行为,而正确的行为,则是防止AIDS蔓延的前提。

1 AIDS流行现状

1.1 AIDS在全球的流行现状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和世界卫生组织(WTO)估计,自从1981年发现AIDS后,截止到2003年底,全球累计感染HIV的人数超过7 000万,其中3 000万人已经因AIDS而死亡,目前存活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超过4 000万人[1]。AIDS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是南部非洲,目前全世界近2/3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集中在这个地区。亚洲是AIDS疫情上升最快的地区,由于亚洲人口基数大加上感染率的上升,会大大加速AIDS的流行。

在传播途径方面来看,在全球,以性传播为主,其次为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最少。

在全球的新感染者中,有95%以上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多数发达国家,从上世纪90年代疫情开始呈下降趋势。在全球的新感染中,有90%以上发生在15~24岁年龄组;在全球的新感染者中至少有1/2是女性;在25岁以下年龄组中,女青年和女童占2/3。

1.2 我国AIDS的流行现状

1985年6月,我国报告了第1例AIDS。此后每年都有报道。AIDS在我国的流行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第1阶段为传入期(1985—1988年),患者主要为外国人或海外归国人员,分布在沿海的7个省市。第2阶段为扩散期(1989—1993年),AIDS从7个省扩散到21个省、市、自治区,主要以吸毒人群为主,但在性病患者、暗娼、同性恋中亦发现感染者。第3阶段为增长期(1994—1997年)。第4阶段为快速增长期(1998年以来)。近年来,AIDS在我国的流行形势日趋严峻,HIV感染者和病例报告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经初步分析至2003年底中国的HIV感染者已达84万[2]。据联合国情报组织调查报告,目前我国AIDS的流行趋势已处于世界第14位,在亚洲排名第2位。而且HIV感染者每年正以40%的速度递增,我国已经处于AIDS暴发流行的前沿。在我国,HIV目前已蔓延到所有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而每一个地区又各有其不同情况。除非采取有效的紧急行动,否则到2010年感染HIV的人数可能增加到1 000万人[3]。自2000年以来,全球各地区HIV携带者人数都有增加,但在东亚、东欧和中亚几个地区则出现了急剧的上升。在2002和2004年,东亚地区HIV携带者人数几乎上升了50%,这一数字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AIDS在我国的快速增长。

AIDS在我国的流行特点[4]:①疫情波及全国,但地区差异很大。AIDS主要流行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如新疆、广西、四川、河南等省;②AIDS在我国的传播方式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在西南和西部省份,如云南、广西、四川、新疆等地,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静脉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中部的河南及其周边省份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大量存在的以追求暴利为目的的不按照卫生法规和操作规程进行的采血经济活动。而东部沿海地区主要以性传播途径为主;③HIV在我国的传播还有人群方面的差异,但是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高危人群主要是社会边缘和弱势人群,由于他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上的边缘地位,他们中的一些人更容易接近或选择高危行为,使他们更容易感染HIV,但是中国的HIV流行正由吸毒、性乱等高危人群扩散到一般人群;④3种传播途径并存,但以吸毒传播为主。据2003年全国疫情统计,我国HIV的传播途径仍以静脉吸毒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经性传播和经母婴传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有偿采血造成的传播已下降;⑤女性感染者比例上升;⑥疫情呈持续上升趋势。

总体看来,AIDS在我国乃至全球以不断增长的状态在流行,如果不实施控制和预防,那么人类面临的是危险和悲惨的局面,AIDS流行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其他任何一种疾病都无法相比的。

2 人们对AIDS患者的态度

通过对AIDS流行病学方面的描述,已经知道在社会中,HIV感染者的数目是惊人的,那么对这个大群体,人们对HIV感染者和患者的社会歧视也是十分严重的,而且这种歧视一直存在甚至会延续,但也不乏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和机构提倡关爱AIDS患者,大家在努力着。

2.1 歧视和不理解的态度

公众对HIV/AIDS罹患者的社会心理容忍、支持和关怀不足,表现为普遍的歧视、憎恶、抛弃,只有少数人表示同情和理解。现在出现一个新名词,叫“恐艾症”[5],患“恐艾症”的人群一般分为2类,第1类是指一些有过高危行为的人因害怕受到HIV感染而产生一些过激过分的想法和行为,比如多次检查、异地就医等;第2类人则是因恐惧AIDS和对HIV感染途径的无知,以致在心理上无端排斥AIDS患者。在我国患“恐艾症”的人有增多的趋势,人们都认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得了AIDS就等于断了生路。

2.2 HIV/AIDS相关歧视产生的原因

AIDS引起的耻辱和歧视是防止HIV进一步传播,为感染者和患者提供充分关怀、支持和治疗,以及减轻由AIDS流行所带来的影响最大的障碍。与AIDS相关的耻辱和歧视是普遍的,发生在世界的每个国家和地区。造成歧视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对疾病缺乏了解、有关HIV传播的偏见、缺乏治疗手段、媒体报道、AIDS与性病的密切联系、对疾病的恐惧等[6]。

2.3 对HIV/AIDS歧视的表现

2.3.1 医务工作者

在某项调查中显示,某医学院校本科学生对HIV/AIDS态度:72.3%的男生和84.4%的女生认为日后害怕接诊AIDS病人,超过50%的医学生表示,毕业后尽量避免到有HIV/AIDS病人的科室工作[7]。医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不懂得保护患者的隐私,往往将这些隐私公布于众,有些医务人员甚至对患者充满鄙视。

2.3.2 知识阶层人士及正在接受教育者

湖南某大学职教学生:知道咳嗽、接吻、共用坐厕等不会传播HIV的仅占21.28%,知道AIDS目前尚无预防性疫苗者占77.70%。北京医科大学学者们调查了525名中专女生显示:知道HIV的占31.4%,知道AIDS无疫苗者占48.3%,表明该人群对HIV/AIDS的医学问题认识仍模糊不清[8]。学生中普遍存在对HIV/AIDS罹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歧视态度,仅少部分学生表态愿意与HIV/AIDS罹患的同学同班学习;老师中同样存在着对AIDS患者的严重歧视态度,多数人不愿意为患上AIDS的学生执教[9]。

2.3.3 从事社会服务行业的劳动者及其他普通人群

某调查显示,上海市某宾馆694名工作人员对HIV/AIDS知识认识不正确,未能主动表现出对HIV/AIDS患者的理解与同情[10]。另外普通人群对HIV传播途径认识模糊,对患者也存在着恐惧心态。群众卫生知识贫乏,卫生素质低下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受到歧视,缺少关爱的重要因素。

这种歧视具体表现为在学校和医院等受到隔离、拒绝提供就业机会、没有结婚的权利、归国时要求提交HIV检测结果、不被社区接受、因HIV血清呈阳性而被杀害等等[11]。

2.4 歧视带来的危害

歧视本身是有害的,因为他们不仅使HIV感染者和患者产生羞耻感、罪恶感,并使他们处于孤立状态,而且这些负面情感,会使个人去做伤害他人的事,也使别人拒绝向他们提供服务或剥夺他们应有的权利。例如医院可能拒绝为HIV感染者提供医疗服务,家庭或社区有可能拒绝和排斥HIV感染者。由于这些歧视,HIV感染者和患者以及家庭的人权常常遭到侵犯,而侵犯人权加剧了AIDS流行造成的负面影响。以个人为例,这会使感染者过度焦虑和紧张,从而加重病情;以家庭和社区为例,这会使人感到羞耻,拒绝参加积极的社会应对活动;以社会整体为例,歧视HIV感染者和患者强化了这种行为在社会生活中的可接受性,以及应该排斥和指责HIV感染者和患者的错误认识。

2.5 部分人和社会机构的关注关爱

濮存昕一直担任着防艾爱心大使,通过他,使更多的人了解了AIDS,了解了AIDS病人的痛苦与无助,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反对歧视帮助AIDS的活动中来[12]。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成立于1999年1月,是全国首家AIDS患者、感染者俱乐部,是为患者提供心理、治疗、护理的场所。另外,还有北京地坛医院AIDS在线网、北京佑安医院的“爱心家园”、中国性病AIDS防治协会等等都为支持、关爱、护理HIV感染者和患者作出着贡献。对感染者和患者提供关怀、护理和支持有助于提高AIDS患者生活的质量,是防治AIDS的重要方面,是使社会更加和谐的重要力量。

3 如何正确对待AIDS患者

上述已经讨论过歧视AIDS患者所带来的危害和错误及关爱AIDS患者的促进作用,通过利与弊的衡量,消除歧视关爱AIDS患者则成了正确对待AIDS患者的方式。社会上曾激烈争论对待AIDS患者,是将他们圈在一起,将之隔离,使他们不问世事,对他们的生死置之不理还是用爱心去感染他们,让他们温暖的存活在世上享受正常人的权利?很明显,前者行不通,不管是出于人道还是伦理还是其他方面,极端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不和谐的处理也会产生不和谐的社会现状。

提供关怀消除歧视不仅能提高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预防与控制AIDS的重要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领导的正确认识是提供关怀和反对歧视的关键

联合国于2001年6月25—27日召开了AIDS问题特别大会,有30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会议,会议通过了“承诺宣言”。“承诺宣言”指出:认识到充分实现人人享有人权和基本自由是对付HIV/AIDS的全球对策的一项要求,包括在预防、护理、支助和治疗方面可减低感染HIV/AIDS的易伤害性,防止HIV感染者/AIDS患者或可能感染HIV的人蒙受耻辱和歧视。这些,对消除歧视,提供关怀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3.2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是减少或消除歧视、提供关怀的保证

卫生部AIDS预防与控制中心胡飞跃认为,国家有责任实现HIV/AIDS者的要求使他们得到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在社会生活中不被歧视的权利[13]。以及保护个人的隐私,表现和言论的自由,自由地获得给予信息的权利。立法部门要通过法律的制定来确保HIV/AIDS者能够得到适当的治疗、护理和社会支助的权利。据了解,目前真正纳入HIV感染者/AIDS患者常规管理的比例十分低。而且相关法律的效力也较低。

3.3 加强宣教,提高整个人群的认识水平,减少或消除歧视,改善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环境,是AIDS关怀的主要内容

AIDS宣教被喻为是现阶段控制AIDS流行的有效“疫苗”。因为HIV感染是可以通过向年青人传授知识和生活技巧而预防的。宣扬安全的性生活和使用安全套并保证早期治疗性病,同时向人们介绍可以降低母婴传播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但有调查却发现在校大学生对HIV感染者同样存在着歧视和排斥心理,健康教育后也无多大的宽容态度。说明真正提高全民族的卫生素质,还任重而道远。

3.4 在社区营造宽松的生活空间,是提供关怀、消除歧视的有效策略

社区是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也是实施AIDS关怀支持的一个重要环节。

3.5 提供良好的医护服务和心理治疗,对提供关怀、消除歧视十分重要

毋庸讳言,医护人员歧视、恐惧、回避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现象目前依然是十分普遍的[14]。虽然这方面的报道和研究很少,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由于医生对患者具有权威性影响,所以增强医护人员对AIDS的认识和理解,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理解患者确诊后遭受到的心理打击和精神创伤,积极热情地对患者进行关怀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除了应给予患者情感上的关怀以外,还要与患者共同创造一个既舒适又富于人情味的空间。此外,提供心理治疗也是关怀的一个重要方式。主要有心理咨询、劝导、启发、同情、支持、消除疑虑、提供保证等等。帮助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克服对AIDS的恐惧,减少其精神压力、激发其生存欲望。同时帮助其回避一些高危行为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3.6 干预政策

它的主要内容是尊重与AIDS相关人群的基本权利,以医学人道主义宽恕和谅解HIV/AIDS人群过去的行为和错误。以医学人道主义帮助吸毒人群、卖淫人群、同性恋人群免受HIV的感染的危险。全社会团结一致共同预防AIDS的流行与传播,最大限度地减少AIDS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比如建议对吸毒人群及早采取使用美沙酮、清洁针具交换等有力措施,抓住时机防患于未然;对卖淫人群卫生部门要把医疗送到卖淫人群可以到达的地点和人群。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卖淫人群减少感染的机会以及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4 相关心理学依据

健康的定义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保持着良好状态。那么,像HIV感染者和患者是身体上缺陷的弱势群体,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理解和支持,生理的健康必须有人们心理与社会生活的健康相辅相助,对于他们,在身体受到病毒袭击的同时,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伤害。人们也应该提高这种心理认知水平,在内心与患者交流。对HIV感染者和患者涉及到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的心理学问题,以及要考虑到病人角色行为的异常问题。HIV感染者和病人也面临着突如其来的事件产生一系列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应激变化。

身体的疾病可导致心理上的一些障碍与疾病,使得心理更加脆弱,而社会及人们对AIDS歧视所带来的压力给这些感染者和患者心理上更大的冲击,在心理和生理上更加恶化。所以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有不少AIDS患者在患有躯体疾病的同时,他们可能还诱发了抑郁症、强迫症、疑病症等心理疾病。我们每每看到有关AIDS患者疯狂报复他人、报复社会的现象时,可能总把它们想象成社会歧视的副作用,其实不尽然,有些恶性行为可能已经是AIDS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疾病的重要表现。在呼吁消除社会歧视的同时,可能有一部分歧视其实是来自AIDS患者自己的。

国内对HIV/AIDS患者的心理反应极少有过报道与描述,而这些不同的心理反应、精神障碍可能因个人文化教育、职业、经济状况、感染背景、疾病阶段等不同而各异[15]。从最初的应激状态到接受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需要一个时间长短因人而异的心理转换过程。他们多表现为:①不相信检测结果,到处寻医复查;②认为将有生命危险,不能面对现实,不可预期的死亡使其焦虑、恐怖、愤怒、绝望,心理压力非常大;③担心传染给家人和他人;④通过性活动染病的人有悔恨和罪恶感;⑤有的因爱人或情侣感染而心生憎恨;⑥严重的社会歧视使病人遭受着又一种打击,他们受到周围人的拒绝、歧视,或者失去工作;⑦害怕被社会、家庭遗弃的心态使他们自暴自弃,失去对未来的希望,想到或实施过自杀;⑧被迫改变与周围人的关系,特别是性关系等;⑨故意隐瞒感染状况,甚至反社会、报复他人。

HIV/AIDS患者极易产生各种负性心理表现。由于对治疗的绝望、社会歧视、职业影响、经济困难、体像影响、合并精神病或物质滥用等诸多原因,造成AIDS患者自杀率是非AIDS患者的714倍[16]。性的问题对心态变化也有影响。研究认为,HIV/AIDS患者普遍存在心理抑郁。多数学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有助于个体对生活事件的预见和应付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国外文献阐述,社会支持是生命发生危机时的缓冲器[17],有充分社会支持的HIV/AIDS患者比支持不充分的患者能更好地适应疾病过程,并呈现出较低的抑郁、焦虑状态。

对于HIV感染者和患者,社会支持是重点。社会支持是个体和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多项研究证明社会支持与应激事件引起的心身反应呈负相关,说明社会支持对健康具有保护性作用,并进一步可以降低心身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疾病的康复[18]。这些更能说明关爱的必要性。

从反面来看,没有这些关爱,离开社会支持,HIV感染者和患者的病情更加恶化,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和经济压力,也很可能产生动荡事件,这都是不好的现象。我们要做的是用最节约最简单的方式来治疗和预防AIDS,良好的社会环境能让他们在适当的医疗条件下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可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促进了HIV的有效预防,关键在我们每一个人。在心理上认识的更多一点,提高大家的心理认知水平,这都是好的形势。

5 期望与展望

心理认知 第11篇

关键词 视觉心理;产品;产品设计;材料;质感

中图分类号 TB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214-02

产品设计是根据对产品的功能和外观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它们的结构与形式,确定它们的组合方式等,材料因素的考量是现代产品设计审美因素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有关产品材料的视觉心理研究非常有限,常用的选材方法依旧停留在设计师的经验或者是材料的价值考量上,这些方法相对于现在社会发展需求来说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而基于消费者视觉心理需求的产品材料选择方法是现代产品设计必须关注的问题。视觉心理学研究的是外界事物通过视觉器官引起的心理机制反应,是通过心理学来研究视知觉的内涵,视觉心理学指导下的产品材料选择方法一定程度上来说更能体现设计的现实面。

1 材料的视觉心理认知

1.1 材料的视觉和触觉质感

材料,呈现给我们最原始的“貌”是一种原料或物质,是自然物或者是人造物,它的质感实则是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材料做出的反应,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材料通过人的视觉投射到大脑中的信息是有限的,主要是颜色、光泽和肌理,这是人的视觉范围内的本质感觉,它吸引人们去触摸,通过质感产生心理上的共鸣,知觉的组织性和恒常性使人们建立了材料的认知经验库,得出诸如坚硬、柔软、粗糙、光滑、冰冷、温暖等感觉积累。在产品的用材中,固有材料的认知提供的是一种稳定的感知觉,新型材料的质感识别则是多种经验的组合,比如现今广泛应用于手机、冰箱和微波炉(如图1)设计中的镜面材料,其质感认知就不是单纯的来自于玻璃,而是金属、玻璃和陶瓷等多种材料质感认知的叠加,所以镜面材料带给人们的感觉是光洁、透明和绚丽,这些感觉都属于材料里面的优势感觉,即所谓的快适感,是符合人的心理审美需求的。

图1

1.2 材料的价值质感

材料除了存在物理属性和化学属性外,也存在其社会属性,人们对材料价值的认知受心理定势法则的影响,对社会发展条件或者舆论导向有一定的倾向性,比如,由于冶炼技术的制约,铝在某个时期属于贵金属,帝王以使用铝制品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铝成了一种普通金属,纯铝制品的价格和社会认知也变得相对低廉,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在人们的生活中销声匿迹,而近年来随着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的进步,铝合金被合理应用于产品设计中,其轻盈、含蓄的感觉也被逐渐释放出来(如图2)。所以人们对材料的感觉不单纯来自于视觉与触觉结合产生的对等感应,还来自于对社会发展技术和导向的对等

图2

认知,这种认知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发生逆转的。

2 用户群的心理诉求分析

将兰姆斯说过“设计就意味着思考”,这种思考表现在早期就是对用户模型的确定。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用户群的需求是产品设计的出发点,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可以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销售渠道上的针对性,现今社会产品的同质化特点突出,设计师力图通过设计五花八门的产品造型来博得用户的注意力,而这种不断改变产品造型的方式恰恰带给人们的是视觉疲劳。材料的创新使用无疑可以为产品设计的创新提供有效的途径,这种创新使用的方式不是单纯的将产品外表材料进行更换,而是需要从研究用户群入手去分析解决问题。在选择用户时,可以参考吴垠在《中国居民分群范式的研究》中的用户人群分类,文中将中国居民分为十四个族群,并对每个族群的详细特点进行了描述,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准确的用户定位。本文以“工作坚实族”为例进行说明,工作坚实族的特征是:工作是谋生的手段,生活方式求实,愿意多花钱购买高质量的物品,注意广告,拥有自己的房子才会觉得稳定,对股票概念就有冒险兴趣,男女基本平衡,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倾向性高。

由以上特征分析该用户群的购买动机和理想价值观为实用、凸显身份,该族群选择产品的态度较为明确,不会因为价格因素犹豫不决,注重产品的品牌、文化和品味,希望自己成为产品的主导者和中心,所以产品的设计选材上要能够满足用户以上的心理需求,设计师有时候会错误的以材料价格区分材料的设计语言,认为用户偏好的就是价格贵的看起来华丽的材料,实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例如,受“工作坚实族”青睐的著名银饰品牌Georg Jensen虽然生产了大量不锈钢或铝金属材质的产品,但其对塑胶材料的应用(如图3)一样纯粹简洁,体现出的是塑胶的温暖可爱而不是让人联想到材料的成本低廉。所以对用户群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实际上是提供了一种设计与用户之间更深更紧密的

交流。

3 材料的选择方法

我们知道,人类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并且由于个体所处的生

图3

理和心理状况的不同,感知觉是存在随机的分散性的,但是借助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利用数理统计一样可以得出人类共性的、稳定的感知觉特性,我们可以在掌握材料认知的基础上,建立材料目录,从材料的分类、名称、使用图例、材料特性、心理认知、使用范围六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得到如表1的总结结果。随着产品材料运用方式的更新,新的心理认知会慢慢被激发出来,各种材料的优势也会被设计师所掌握。近年来,人们对产品设计的审美更趋向于返璞归真,合理利用材料的自然质感和触觉可以使产品表现出丰富的表情,包含人工材料在内的所有的材料都可以通过正确的选材方法来体现材料的价值。

4 结束语

现代产品设计讲求的是“以人为本”,如果能够从人对材料的视觉心理认知出发来选材,将材料的特性和工艺与人的视觉心理需求有力结合就可以实现产品选材上的人性化和为设计师选材的提供科学途径。本文运用视觉心理学的多个理论分析了人们对材料的认知,对产品选材方法的分析和总结将来后续的研究中继续深化和完善。

科研项目:工业设计促进东莞玩具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1a09

参考文献

[1]迈克阿什比著.材料与设计:产品设计中材料选择的艺术和科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程能林主编.工业设计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

浅论英汉存现句句法与认知心理 第12篇

1.1 汉语存现句的语法结构

存现句是叙述或说明某处或某时存在、出现、消失某些人或事物的句子。[1]

一般来说, 从语义角度, 存现句包括表示“存在、出现、消失”的三类句子。

广场上一群一群的游人。 (表存在)

星期天来了几个老同学。 (表出现)

教室里少了几把椅子。 (表消失)

从结构角度来说, 存现句基本分为三部分, 前段 (记为A) 是处所词或时间词语, 如“广场上”“星期天”, 中段 (记为B) 表示存在, 出现, 消失意义的动词性词语 (有时候可以没有动词性词语) , 如“来了”“少了”, 后段 (记为C) 是存在、出现、消失的人或事物, 如“游人”“老同学”“椅子”。即可总结为:

处所+存在方式+存在主体

处所词语/时间词语+ (动词) +名词性词语。

存现句的一些基本结构:

(1) 处所词语+V着+名词性词语

(2) 处所词语+V过+名词性词语

(3) 处所词语+V了+名词性词语

(4) 处所词语+有/是+名词性词语

1.2 英语存现句

J.C.Richards给存现句如下定义:“The existential sentence is a particular type of sentence structure which often expresses the existence or location of persons, animals, things or ideas”。[2] (存现句是某一特定类型的句子结构, 这类结构常表示人、事物、东西或观念的存在与方位)

从语义角度上看, 英语存现句同汉语存现句一样, 也包括存在, 出现和消失三种。

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 (存在)

(桌上有些书。)

There appeared a tiger from the forest. (出现)

(森林里出现了一只老虎。)

Last night there were some prisoners ran away from the jail. (消失)

(昨晚监狱里有几个犯人逃跑了。)

从结构角度上看, 英语存现句一般有两种形式:

第一, There+V+NP+ (表示方位的状语或时间状语) 。

第二, 倒装形式, PP+V+NP (其中PP表示方位介词词组或时间介词词组) 。

就这种倒装形式而言, 学者们通常将它视为英语存现句一般形式的一种变体, 它只是将方位介词词组提到句首, 省略形式主语There。[3]

1.3 主语对比

对于汉语存现句的主语问题, 学术界争议较大, 但整体可归纳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存现句是主谓句, 其处所词即为主语, 另一种认为存现句没有主语, 处所词语为句首状语。笔者更倾向于将处所词视为主语, 因为在汉语中主语一般为关于人或事物的话题, 或为说话双方已知的地点或时间信息, 而动词“有”“是”在其他句式中, 前方一般也是句子的主语, 所以汉语存现句的主语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处所词。

而在英语存现句中, 主语即为虚化了的形式主语There, 其实意主语则是动词后表示存在的名词词组。对于倒装句来说, 由于它是一般形式的变体, 因而其真正的主语也是动词后表示存在, 出现或消失的名词词组。

由此可见, 在主语方面, 英汉存现句以一虚一实为主, 英语存现句用一个There导出句子, 而汉语存现句则直接用方位名词充当句首主语。

1.4 动词对比

1.4.1 动态与静态

聂文龙把汉语存现句分为两种:静态存现句和动态存现句。[4]而这种观点同样适用于英语存现句。例如:

墙上挂着一幅梵高的画。

地上滚着一个瓶子。

就静态而言, 英汉存现句都有表示静态的动词可以运用。

汉语表示静态的动词:有, 是, 坐, 躺, 摆等。

英语表示静态的动词:lie, live, remain.

对于动态动词来说, 英汉存现句都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是它们都是持续性动词, 如“滚着” (rolling) ;第二是他们一般为不及物动词。

1.4.2 及物与不及物

姚宝梁用动词类型将汉语存现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不及物动词句, 第二种是及物动词句, 第三种是“有”“是”字类动词句。[5] (在这里仅探讨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问题, “有”“是”句略) 例如:

蓝天上飞着几只云雀。 (不及物)

教室里换了几把椅子。 (及物)

而英语存现句的动词多为非宾格形式, 即以不及物动词的形式出现, 包含及物动词的汉语存现句则不能转换为英语存现句。如:

教室里换了几把椅子。

由此可见, 英汉存现句中的动词大致都可分为静态动词和动态动词, 但是汉语存现句中表静态或动态动词的词量相较英语存现句则要大得多, 故英语存现句的表达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更好的表达则不得不转换为其他形式。

1.5 名词词组对比

在名词词组所代表的存在主体上, 英汉存现句具有很大的共性, 二者都出现在动词的后边, 一般都表示不定指的人或物。如:

房子后面有几棵树。

地上躺着一只狗。

对于汉语存现句而言, 如果存在主体是专有名词, 前面往往会加上数量词, 使之变为无定。

东方红, 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但有时候有定的名词词组也可以直接出现在动词之后。

桌子上就有你要的东西。

炕上躺着他妈妈。

虽然在语法形式上, 他们有有定和无定之分, 但他们都传递新信息, 所以在语用学上属无定指的名词词组。

英语存现句则不同, 虽然它也会出现专有名词, 但它往往是有定的。

1.6 处所词对比

在汉语存现句中, 处所词为主语, 构成形式多样, 而在英语存现句中, 处所词为句子的状语, 并且构成形式相对简单。如:

屋檐下站着一个女人。

在这里, “屋檐下”为句子的主语, 如果加上介词“在”, “在屋檐下”则成为该句的状语而非主语, 句子也成为非主谓句而不是存现句。在英语存现句中, 不论是一般形式还是倒装形式, 处所词前如果没有介词, 则不能成为合乎语法的句子。如:

另一方面, 汉语存现句中的处所词不仅仅包括方位短语, 同时还有名词, 方位词, 动词短语, 表示处所的代词。如:

黑板上有一个通知。 (方位短语)

前天来了一批货。 (名)

后面跟了一个人。 (方)

迎面走来了一个学生。 (动词短语)

那里站着一群人。 (表示处所的代词)

而在英语存现句中, 则以虚化了的形式主语There代表说话双方都知道的地点, 方位或处所。

2 英汉存现句生成的认知过程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理解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活动, 它包括语言感知, 单词识别, 句法分析, 语义分析, 以及语段语篇的理解等过程。[6]虽然学习者本身不一定能够完全认识到所有认知活动的存在, 但这些认知活动确实存在并影响着学习者的行为。各民族的认知心理过程由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不同, 既存在相似性也具有差异性。英汉存现句由于民族思维的感知方式的不同而在语言表达上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2.1 从感知角度进行对比

我们的语言结构是依靠感知功能形成的, 而存现句的感知过程则主要受到视觉感知和心理感知的影响。所谓“视觉感知”指的是人们通过视觉感官对外界的东西或物体的一种感悟。“心理感知”是视觉感知的发展和延伸, 即“当某一视觉感知映射到大脑, 通过大脑对这一事件的体会或感受做出判断或结论, 形成某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尤其在东西方文化中显现出巨大的差异, 进而影响其语言结构生成和语言的表达方式。[7]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趋向于“从整体到部分, 由大到小, 由远及近”, 所以在观察事物时首先关注最重要, 最凸显的部分, 其次才将目光投射到事物的细节上。这个过程自然就体现在具体的句子当中。

哨所正面出现了敌人的身影。 (出现)

书里掉了几幅插图。 (消失)

口袋里只有几块钱了。 (存在)

从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 在几个句子所处的情境中, 汉民族首先会注意到较大的物体, 如“哨所正面”“书”“口袋”, 随后才描绘发生在这些存在主体上的事件。

英美民族则与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恰好相反。同样的场景投射到脑中, 大脑则以“先局部后整体, 由小到大, 由近及远”的模式来感知和理解该场景, 所以之前的例句则转换为:

由此可见, 同样的场景, 英美民族则首先看到enemy (敌人) , insets (插图) , dollars (钱) , 随后才会感知到承载这些物体的客体。

2.2 从信息编码角度进行对比

信息理论认为每个话语都是一个信息片段, 这些信息包括已知信息 (旧信息) 和未知信息 (新信息) , 所谓已知信息是指在说话者和听话者所处的语境中, 双方都很清楚的信息, 而未知信息指的是说话者想要传达给听话者, 并且听话者不知道的信息, 这种新旧信息的连接, 整合及传达就成为信息编码过程, 从而达到了交际的目的。“一个语言结构的形成并非完全任意的, 而与人们的经验结构密切相关”。[8]这便揭示了人类“由已知到未知”“由熟到生”的认知规律。英汉存现句都体现出这种观点, 但仍存在一些差异。

对于汉语存现句来说, 分析之前的例句可知, “哨所正面”“书”“口袋”对于听话者 (或读者) 来说, 都是已看到或已熟悉的事物, 但还不知道描写这些事物的目的是什么, 随后, 出现了对听话者而言的新信息———“敌人的身影”“几幅插图”“几块钱”, 这些新信息成为整个句子的信息焦点。这种信息编码过程就体现了“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心理过程。

对于英语存现句来说, 英美民族与汉民族的认知过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同样也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Watchhouse”“book”“pocket”对说话者和听话者都是已知信息, 而后出现“enemy showing”“some insets lost”“were only fewdollars”则表示之前未发生的事件, 是新信息。按照这种编码形式。相应的英语存现句是:

但是在英美民族的语言结构中, 介词短语不能作主语, 若变成some lost insets are from the book也不正确, 因为它不符合“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 所以, 用虚化了的there承担这个句子的主语, 引出新信息, 达到更好的交流。

由此可见, 不论从感知过程还是信息编码方式上, 英汉民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 这样的差异对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学习者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温晓虹教授研究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对汉语存现句的习得过程, 在1995年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个结论:英美学习者对汉语存现句的掌握并不存在很大问题。[9]

实验以在美国学习汉语的母语为英语的美国大学生为被试者, 其中一二年级各24人, 三年级18人。要求被试者分别根据所给的每个短语 (如18本中文书, 很多椅子) 快速写一个句子, 且每个句子都要用上“那个图书馆”, 告诉学生可以反复用同一种句型, 目的是鼓励学生使用存现句。研究者把被试者造的句子分为五类:

第一类, 处所词+有+名词短语, 例如“那个图书馆有18本中文书”。

第二类, 处所词+状态动词+着+名词短语, 例如“那个图书馆的墙上挂着两张中国地图”。

第三类, 有+名词短语+处所词, 例如“有18本中文书在那个图书馆”。

第四类, 名词短语+处所词, 例如“3本法文词典在那个图书馆”。

第五类, 主谓句, 例如“那个图书馆买了两张中国地图”。

(注:第三、四、五类为提供给被试者造句的非存现句结构。)

研究者对不同年级的被试者使用这五类句子的频率进行统计, 得出下表:

这个结果表明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在习得汉语存现句时基本不受母语的影响, 在初级阶段就能比较好的掌握汉语存现句的基本形式。

3 结束语

存现句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 仅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就发现很多共同点, 虽然在思维模式, 主语确定, 动词运用和处所词构成方面仍有差异, 但是通过实验可知,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的母语影响非常小, 这对英汉两种语言学习者的交流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斌.新编现代汉语 (第二版) [J].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2—427.

[2]Richards.J.C.La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Ap-plied 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2000.

[3]李增垠.汉英存现句句法对比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5:116.

[4]聂文龙.存在和存在句的分类[J].中国语文, 1989.2:9.

[5]姚宝梁.存现句的信息结构及信息价值分析[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 2002, (2) .

[6][9]江新.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4—2, 177.

[7]连燕华.英汉存现句生成的认知心理过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7:149.

上一篇:配电变压器容量的选择下一篇:神经酸制备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