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管理范文

2024-08-22

危险管理范文(精选12篇)

危险管理 第1篇

指责埋怨型管理

这类管理者本身或多或少有一些能力,但是不喜欢承担责任,不允许下属犯错误;在管理上有逢迎上级、压制下级的习惯,极易挑员工毛病,一旦遇到了不如意,很容易将怨气和怒火撒到下属身上。下属稍犯了一点错误,动辙指责埋怨,严则直接辞退。

这类管理者说话做事极不讲情面,更别说人性化管理了。因此,这类管理者与下属的关系紧张,不易沟通,弄得员工人人自危;团队人心涣散,很难形成凝聚力。由此造成员工队伍不稳定,人员更换频繁,为企业的管理埋下隐患。

解决方法:这类管理者应加强自身修养,以德制怒,并且使自己的责任发挥出来,而不是怕承担责任而“卸掉自己身上的猴子”让员工去背负;要多“责己”而不是“责人”,避免求全责备,多从主观出发寻找自身原因,即便是员工犯错误也要检讨自身工作是不是存在问题;以身作则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同时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员工,让员工“自立”起来,督促其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并且形成事后跟踪反馈的习惯,从而处理好职责份内的事情。

见面就熟型管理

作为一名管理者,如果态度随和,与人以平常心交往,那就会很有“亲和力”。而有一类管理者属于见面熟型,不论对方职位高低、修养如何,都是一见如故像多年老友一样……

这种类型的管理者容易失掉身份,让别人小瞧甚至看不起。特别是面对合作型的客户时,明眼人会把你当作“冤大头、马大哈”来对待。

解决方法:平易近人当然可贵。但见面熟型的管理者要适度地把握好与上级、下属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尺度,该亲和的要亲和,该保持距离的则一定要保持距离:有亲和力的管理者对于陌生人很有吸引力,但过分的热情反而导致别人对你存有戒心。保持一种平常的热忱有利于提升你的注意力。如果一开始就打得火热,在谈判或管理中很容易处于被动,别人不易把你放在眼里,有些候对方甚至得寸进尺,让你出力不讨好,最后对你的评价却是毁誉各半。

“万金油”型管理

“万金油”型管理者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管懂不董管理,不管能不能管,他都敢管,都希望能够左右管进程。这样做最大的危害就是不具备“专业化”的管理水平,使管理处于“蜻蜓点水”般的肤浅状态。随着经济和行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过去“万金油”式的管理者正被具有专业管理知识和技术的管理行家所代替,正如有关专家所言:“管理者要从业余选手向专业选手、职业选手转化,从业务高手向管理行家转化”。

解决方法:改变什么都想管、什么都能管、什么都敢管的思想,从观念意识上要求自己趋向专业化,提升和完善管理的责任体系,原先那种带有随意化色彩的管理体系必须加以彻底改变;各层管理者,特别是中高层管理者,都要努力成为“职业选手”,才能在管理的舞台上杨帆启航、搏击风浪;做管理要做加法不做减法,这类管理者一定要在“专的基础上博,在博的基础上专”,这对于企业和自身也就意味着从“资源”在不断增加成“资本”,成为加法基础,而不是将所有的管理措施做成减法,使资源逐层递减。

犹柔寡断型管理

如果一个管理者,在日常决策的过程中考虑的方方面面因素太多,总是优柔寡断,不能当机立断,这样不仅会贻误市场战机,而且还给员工留下办事拖拉的印象,最终使企业形成拖拉的氛围,影响企业的执行力。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管理者优柔寡断是对自己和团队的极端不负责任。

危险管理 第2篇

一、建立台账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体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以下简称“产生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产生单位建立危险废物台账,如实记载产生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利用、贮存、处置、流向等信息,是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的基础性内容,是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的基础,是产生单位管理危险废物的重要依据。

为探索经济可行的危险废物台账模式,促进产生单位掌握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的实际情况,提高危险废物管理的水平以及危险废物申报登记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特制订产生单位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指引。

二、产生单位建立危险废物台账的要求

(一)原则

1、既要掌控危险废物产生和流向情况,确保废物不非法流失,同时,又经济可行,不过度增加企业和操作人员的负担。

2、与生产记录相结合。本指引所附各项表格均供参考,各产生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改或精简。

(二)产生单位工作内容

1、前期准备工作

1)对危险废物产生源进行分析。如生产工艺过程产生;事故(如泄漏)产生(包括溢出的污染物及清洁被污染设备过程产生的废物);设备检修、清库等过程产生;等。2)确定所产生的危险废物并在企业内部给每类危险废物确定唯一的编号。根据《固体法》第八十八条,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1号)的固体废物或液态废物属于危险废物。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应当自行鉴别或委托专业机构(如环境监测站、科研院所等)做危险特性鉴别。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或液态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危险废物鉴别相关标准和规范有:《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5085.4-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GB5085.5-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07)以及《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

此项工作是建立危险废物台账的基础。有关表格样式见附一。相关表格一般应分别留存于危险废物产生部门、贮存部门和台账汇总部门。

3)为防范事故风险并计量危险废物产生数量,应对危险废物贮存容器及包装物,以及危险废物贮存库/贮存场所予以规范。如选用合适的贮存容器,并张贴有关危险废物的标识等。

2、分析和完善危险废物管理流程 危险废物管理流程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1个环节

①废物产生(产生部门)直接内部自行利用或处置(产生单位内部废物利用处置部门)。

②废物产生(产生部门)直接委托或提供给外单位利用或处置(外部废物利用或处置单位)。2)2个环节

③废物产生(产生部门)废物贮存库/场(废物贮存部门)内部自行利用或处置(产生单位内部废物利用处置部门)。

④废物产生(产生部门)废物贮存库/场(废物贮存部门)委托或提供给外单位利用或处置(外部废物利用或处置单位)。3)3个及以上环节

⑤废物产生(产生部门)第1临时收集点……第n临时收集点废物贮存库/场(废物贮存部门)内部自行利用或处置(产生单位内部废物利用处置部门)。

⑥废物产生(产生部门)第1临时收集点……第n临时收集点废物贮存库/场(废物贮存部门)委托或提供给外单位利用或处置(外部废物利用或处置单位)。4)其他情形

比如:产生后采用管道运输至贮存场所或直接外运;等。

3、建立危险废物台账 步骤如下:

1)根据危险废物产生后不同的管理流程,在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环节建立有关危险废物的台账记录表(或称生产日志)或危险废物转移内部联单机制(有关上述第③、④危险废物管理流程的记录表样式见附二)。

一般情况下,产生单位可采用危险废物台账记录表的方式,如实记录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和处置等各个环节的情况。对需要重点管理的危险废物(如剧毒废物),可建立内部转移联单制度,进行全过程追踪管理。

对于危险废物产生频繁,每批均予进行记录负担过重的情形,如果从废物产生部门到贮存库/场的过程可以控制,有效防止废物非法流失,则在产生环节可简化或不予以记录。

在危险废物产生环节,可以按重量、体积、袋或桶的方式记录危险废物数量。危险废物转移出产生单位时或在产生单位内部利用处置时,原则上要求称重。

2)定期(如按月、季或年)汇总危险废物台账记录表(或称生产日志)或危险废物转移内部联单,形成报表。

报表(样式见附三)应当按所产生危险废物的种类反映其产生情况以及库存情况。按所产生危险废物的种类以及利用处置方式反映内部自行利用处置情况与提供和委托外单位利用处置情况。

相应记录表或凭证以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包括内部转移联单)要随报表封装汇总。

3)汇总危险废物台账报表,以及危险废物产生工序调查表及工序图、危险废物特性表、危险废物产生情况一览表、委托利用处置合同等,形成完整的危险废物台账。

(三)实施与保障

危险废物台账制度的实施涉及产生单位内部的产生、贮存、利用处置、实验分析和安全环保等相关部门。

产生单位应当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生产记录相衔接,建立内部危险废物管理机制和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真实记录危险废物的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保证建立危险废物台账制度的良好运行。特别是要确保所有原始单据或凭证应当交由专人(如台账管理员)汇总。

泥鳅危险期的管理 第3篇

一、危险期的长短

危险期的长短一般与放苗季节有关,若清明节前后放苗,水温在15~20℃之间,危险期一般为25~30天;若夏季放苗,水温在20℃以上,危险期一般为12~15天。

二、危险期泥鳅的死亡率

危险期泥鳅的死亡率一般较高,不过因品种不同而略有高低。如黄板泥鳅,在整个危险期之内,一般表面死亡率为5%~10%,但实际死亡率为15%~20%,因为有少量的死鳅不能浮到水面。

三、危险期的饲养管理

1. 及时消毒。鳅种经过捕捞和运输,体表难免会有一些损伤,再加上不适应新环境会发病死亡。及时对鱼体进行消毒是防止泥鳅发病的关键。有些养殖户采取入池前消毒,但因消毒药物浓度和消毒时间不易掌握,所以大多数养殖户采取入池后24小时对泥鳅进行消毒。市面上消毒药物种类较多,养殖户可根据使用习惯选用质量有保证的消毒药物。如可用聚维酮碘、二氧化氯交替泼洒2天,用量为2毫升/米3,以后每隔5天消毒1次,再每隔2天消毒1次,直到度过危险期。

2. 合理投喂。①饲料要求。现在集约化养鳅一般都用商品颗粒饲料,按颗粒大小分为0号、1号、2号等不同规格。因泥鳅吃食较慢,所以要求颗粒饲料入水后5分钟变软,但又不能散开。泥鳅生性贪食,肠道较细,如果颗粒入水后5分钟还不吸水膨胀,泥鳅吃了大量的饲料,在肠内膨胀后会导致死亡。如果颗粒饲料入水后很快散开,就会造成饲料的大量浪费,且会导致水质恶化,最终泥鳅也会大量死亡。投喂方式一般为满池遍撒。②喂食量。泥鳅在入池的当晚就可开始喂食。泥鳅早日开食,可提高抗病力,有利于安全度过危险期。第一天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0.2%,以后每隔1天增加0.2%,直至泥鳅度过危险期。在此期间如果发现死亡泥鳅特别多,就不增加投喂量,保持前一天的投喂量,必要时可以考虑少喂或停止投喂1天。

3. 药物防病。在喂食第三天,可考虑用土霉素或诺氟沙星拌饵投喂,用药量为50毫克/千克体重,可有效预防泥鳅肠炎,以后每隔2天投喂1次,直至泥鳅度过危险期。在拌药的时候,最好能加一些面粉或黏合剂,这样药物能被泥鳅更有效地吸收,以充分发挥药效。

4. 按时巡塘。除了做好以上工作外,还要坚持每天3次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发现游动缓慢或鱼肚向上仰卧水面的泥鳅,应及时捞出,放养于塑料大桶(容积50升)中,桶中注入新鲜的河水或井水,不投喂颗粒饲料,每升水体投入酵母粉1~1.5克,同时加入少量的消毒药物,如聚维酮碘或二氧化氯等,待泥鳅活动正常后再放入池中。

5. 及时换水。鳅池多数是土池,且面积较小,加上饲料的投喂量大,在危险期内泥鳅池水质容易发生变化,所以换水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每天都应向池中注入3~5厘米深的新水。水色以黄绿色为佳,若颜色偏深,要及时换水,一般换水量为30%。此外,注意雨后水体pH值的变化,以免引发肠炎。

危险管理 第4篇

重大危险源监管作为预防重大工业事故有效手段[1],一直是我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点,国家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要求不断规范与细化,对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危险化学品企业的重大危险源管理[2]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近年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状况虽持续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重大事故时有发生,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出现问题是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3]。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重大危险源的监管,不断完善和细化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内容和要求,相继出台或修订了一批规章、规范和标准。

本文收集整理了重大危险源相关的法律、规章、文件和标准,并对其中涉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内容进行分析,汇总并研究了59家危险化学品企业调研所发现的共性问题,针对危险化学品企业提出了基于内容的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法。文中详细介绍了方法的基础、框架和与其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并针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普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重大危险源管理依据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4]。我国政府在1997年开始开展试点城市的重大危险源普查工作,随后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及监控各项工作在全国展开,重大危险源是政府安全监管的重要对象,重大危险源管理也成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的开展,特别是近几年新出台和修订的相关的法律、规章、文件和标准等(见表1),作为重大危险源管理的依据,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要求不断明确和细化。

2 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现状

由于重大危险源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和政府规范、指导文件的不断更新、各省级政府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要求不尽相同、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使得危险化学品企业的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对危险化学品企业比较集中的山东省淄博市59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进行调研,发现了在辨识、档案、安全监控、警示标志、管理内容五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辨识

未按照最新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辨识标准修订[10]后,相应的分级、申报等文件和标准未即时更新,按新标准辨识后难以与后续的分级、建档、管理等工作相衔接。很多企业仍然沿用已作废的辨识标准(辨识标准修订前后对比见参考文献[10])。

(2)档案

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不完善。在2011年12月安监总局40号令正式实施之前没有对重大危险源档案内容的详细要求,企业未能根据要求及时完善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56号文与新的重大危险源特征表[7]差异很大,造成档案内容梳理复杂。

(3)安全监控

重大危险源监控不足。在2011年12月安监总局40号令正式实施之前没有明确的要求重大危险源监控的具体内容,同时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相关标准不能覆盖所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且强制性要求较少,多为推荐条款。很多企业未能根据要求及时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存在监测点不足、监测对象不全、重要监测参数未远传、监测数据存储时间不足等问题。

(4)警示标志

重大危险源现场安全警示标志不全。没有针对重大危险源现场安全警示标志内容进行详细规定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很多企业没有明确的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牌,或安全警示牌内容不全。

(5)管理内容

重大危险源管理内容不清晰。重大危险源管理目前仍属于较新的管理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标准等还在不断完善更新,有些管理工作还没有具体的要求;企业由于安全管理水平、人员配备等原因对更新内容获取不及时、不全面,对管理内容理解不到位,没有形成系统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方法。只是根据安监部门检查的内容完成相应的工作,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和相关资料散落于企业安全管理的其他各项工作中,没有形成系统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方法。

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单独或共同引起(见表2):

(1)要求不明:现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中只有整体要求,没有具体规定或规定不够明晰;

(2)新旧规定差异:由于发布时间和部门差异,旧的文件没有作废,但其内容与新的文件有所冲突;

(3)企业管理水平:由于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限,不能及时获取最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落实其要求的内容。

3 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法及对策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最新法律、规章、文件、标准等的要求,结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调研结果,充分考虑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兼顾企业安全管理各项工作,避免重复性工作,提出了适用于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方法。

3.1 方法基础

根据安监总局40号令的要求,重大危险源企业应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档案具体内容应包含:辨识、分级记录;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涉及的所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一览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测、检验结果;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意见、演练计划和评估报告;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责任机构名称;重大危险源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其他文件、资料。

重大危险源档案包含了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法的基础。

3.2 基于内容的管理方法

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方法由管理前提、工作基础、工作内容三部分组成,管理方法架构如图1所示。

(1)管理前提

重大危险源辨识和评估是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前提,危险化学品企业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构成重大危险源的需要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大危险源评估,根据重大危险源等级明确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具体内容。

(2)管理内容

是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对象,为日常的管理工作提供管理依据、文件规范、技术支持等,主要包括文件档案和设备设施两部分。

(3)文件档案

企业的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建立重大危险源基础档案、根据具体的设备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安全管理台帐、以及编制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这些重大危险源管理相关的文件和档案,在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方法中提供管理工作的指导和内容的规范。

(4)设备设施

企业主要生产/储存设备是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围绕这些设备建立的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是重大危险源管理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内容。

(5)日常工作

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日常工作的具体内容,是建立在工作基础之上的持续性工作。

3.3 与其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关系

重大危险源管理既是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与其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该项工作不应作为一项单独的工作来开展,其内容贯穿了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危险化学品管理、特种设备管理、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监控系统与安全防护设施管理、人员培训、应急管理等安全生产各项具体工作,需要将相关的工作进行归总。

将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档案建立与管理、监控系统建设等相对独立的工作,与制度建设、文档和记录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安全培训、应急管理等其他安全管理涵盖的工作分别明确,对于合并同样的工作,同时突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重点。一方面可以避免管理内容的遗漏,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重复的无效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整体的工作效率。

3.4 对策与建议

应用本文所提出的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法,根据共性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及时获取最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根据要求不断完善和改进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内容。

文件档案方面:修订和完善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将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分级、登记建档、档案完善与管理等工作内容按照最新要求及时落到实处,建立完整的重大危险源档案并定期更新。

设备设施方面: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特别是涉及毒性气体、剧毒液体、液化气体和易燃气体的企业,按规定完善、健全其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2)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体责任,依靠科技进步,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工作。

文件档案方面:对贮罐区、库区、生产场所这三类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重要场所和设施,仍应保留其特征记录表作为重大危险源档案的一部分。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其数据应由贮罐区、库区、生产场所特征表汇总所得。梳理重大危险源管理和其他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复性内容,在管理中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减少无效的重复性工作。

设备设施方面:以最新的标准规范为依据,以符合最安全的要求为目标,健全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3)研究同类的标准规范,参考先进的企业经验,落实只有总体要求没有详细规范的内容。

管理内容方面:结合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关要求,以企业现有安全管理工作内容为基础,确立完善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工作内容。

设备设施方面: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构成,并参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 2003)”,重大危险源现场安全警示标志应包含如下内容:

①重大危险源标志牌:在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区域出入口处设置,标明“重大危险源”,同时写明包含的主要内容。

②重大危险源重点设施安全警示牌:在构成重大危险源的重要设施(贮罐区、库区、生产场所)处设置,标明“重大危险源重点设施”,标明该设施名称,同时警示可能产生的危害(使用警示标识)、告知现场需要采取的防范措施(使用指令标识)、急救措施、消防措施、联系电话。

③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在构成重大危险源的重要设施(贮罐区、库区、生产场所)处设置,根据该设施存储、使用的危险化学品设置相应的危害告知牌。

4 结论

本文研究了我国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政策要求和标准依据,通过调查归纳了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研究并提出了规范化的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该方法将管理依据的相关内容分类汇总,结合企业安全管理流程,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动态管理;实现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安全管理其他工作的有机结合,能够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吴宗之, 魏利军. 重大危险源辩识与控制[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1: 1-5

[2]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12]37号)[EB/OL]. 2012-08-07. http://www.chinasafety.gov.cn/newpage/Contents/Channel_4976/2012/0809/174959/content_174959.htm

[3] 吴宗之, 张圣柱,等. 2006-2010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7(7): 5-9WU Zong-zhi, ZHANG Sheng-zhu, et al.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hazardous chemicals accidents occurring in China during 2006-2010[J].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7 ( 7 ) : 5-9

[4] GB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S].2009

[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EB/OL]. 2011- 08-05.http://www.chinasafety.gov.cn/newpage/Contents/Channel_20697/2011/0921/158294/content_158294.htm

[6]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解读《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EB/OL]. 2011-10-12. http://www.chinasafety. gov.cn/newpage/Contents/Channel_5436/2011/1012/152125/content_152125.htm

[7]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文书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2]44号). [EB/OL]. 2012-04-05.http://www.chinasafety.gov.cn/newpage/Contents/Channel_6288/2012/0406/167742/content_167742.htm

[8] AQ 3035-201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S].2010

[9] AQ 3036-201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S].2010

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第5篇

5.2.5.1 企业应按照GB18218辨识并确定重大危险源,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5.2.5.2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设置安全监控报警系统。5.2.5.3 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

5.2.5.4 企业应对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检查、检验,并做好记录。

5.2.5.5 企业应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每年至少进行1次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演练。5.2.5.6 企业应将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送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5.2.5.7 企业重大危险源的防护距离应满足国家标准或规定。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

二、其他标准

AQ 3035—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

AQ 3036—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

三、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案例)1目的

为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范围内,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规定,识别出的所有重大危险源。3职责

3.1公司主要负责人对本公司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测监控全面负责,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3.2安环部

3.2.1负责建立公司重大危险源的档案;

3.2.2组织制订并完善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及公司级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2.3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3相关工厂(部门)

3.3.1负责所辖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监控; 3.3.2建立工厂(部门)重大危险源的档案;

3.3.3制定并完善工厂(部门)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 3.4其他部门 生产部、设备部、电仪厂等有关职能管理部门按各自的管理职能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监督管理。4控制程序

4.1按照《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规定,公司现有重大危险源

处,详见附表。

4.2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重大危险源辨识后,应对其进行风险分析评价。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c.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

d.进行风险评价,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e.风险控制,将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需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4.3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通过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和管理。

4.3.1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制订和落实重大危险源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规程,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台帐。

4.3.2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建立和完善重大危险源集中监控系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保留记录。

4.3.3重大危险源场所应当设置醒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包括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主要危害和应急措施等内容。

4.3.4设备部及有关工厂(部门)定期对重大危险源场所及其仪器、仪表、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检测检验和维护、保养,确保完好,并在台帐中记录。4.3.5相关工厂(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并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

4.3.6职能管理部门及有关工厂(部门)应按各自的职责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

a.工厂(部门)第一责任人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综合检查; b.重大危险源具体负责人每周对重大危险源检查一次,所在班组的班组长每天对重大危险源检查一次,班组员工按规定进行巡回检查;

c.生产部、设备部、安环部、电仪厂等职能管理部门每月至少对公司的重大危险源检查一次。

4.4安环部、工厂(部门)分别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安环部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将重大危险源及监控情况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当重大危险源在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应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及时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对新设立或者新构成的重大危险源,应及时按规定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及时报告注销。重大危险源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重大危险源报表; b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c重大危险源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 d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评估)报告; e重大危险源监控检查表;

f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

4.5安环部至少每两年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对公司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组织完善相关的监控措施。安全评估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安全评价的主要依据

b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及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情况。c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d重大危险源单元划分与等级确定。e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f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g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h应急救援措施、应急能力和预案效果评价。i评价结论与建议。

j与安全评价有关的其他内容。

安全评价报告应当方法科学、数据准确、内容完整、结论客观公正、建议措施具体可行。

4.6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相关工厂(部门)必须立即整改,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资金、责任人、期限等,整改期间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4.7安环部组织制订公司级的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工厂(部门)具体制定重大危险源现场应急救援预案。公司每年组织一次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工厂(部门)每年应对辖区内的重大危险源至少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的演练。演练前应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规模、方式、范围、内容。演练时可邀请相关部门参加。演练结束后应及时进行评估、总结,根据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并将修订情况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及其职责。b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c应急能力评估与物资装备保障。d应急设备与设施。e报警、通讯联络方式。f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g保护措施与程序。

h事故发生后的恢复与程序。i培训与演练。

公司应建立应急自救队伍,配备必须的应急器材、设备和所需的应急物资。并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避险方法等应急措施告知周边单位及其人员;

4.8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贮存设施、新建扩建工程的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应符合政府制定的综合性土地使用政策,与周边安全防护距离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理》第十条及国家有关安全防护距离的规定。5支持/相关文件

5.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理》

5.2《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

浅谈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第6篇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责任制;伤亡事故;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1-0151-02

危险化学品普遍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化学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可能危及周边近为几十米,远可达几公里区域的安全,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三方面入手,这是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我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已经实施多年,但危险化学品在生产、使用、运输、贮存的过程中仍然是伤亡事故多发的领域。随着德兴铜矿矿山作业量的逐步加大,危险化学品与矿山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问题将更加突出。本人结合从事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价的实践体会,就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害性及当前危化品安全管理的技术手段与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总结,以期引起人们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的重视。

1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特性

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通常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的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具体见表1:

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对策

2.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技术手段

彻底摒弃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细管理迈进,逐步推行安全信息化、自动化,以提高安全的科技含量,促进安全管理手段的进步。实行厂区封闭式管理,配置门禁自动控制装置,厂站内的关键装置、重点防范区域配备自动监控扫描系统,放射源库、火工品库等部门应配备安全预控装置。与此同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消除或减少工作场所的危害,防止正常运行期间对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工人造成人身伤害。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替代、变更反应过程中,隔离、通风和个人防护。

2.1.1 替代方案:控制、防止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最好的办法是采取替代的方法,在原料的选择上,即:无毒、低毒的化学品替代有毒、剧毒化学品,不可燃替代可燃物,可有效减少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损害或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2.1.2 变更反应过程:替代性措施的使用并不总是符合要求的生产过程,它是技术创新的发展,选择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技术,这是至关重要的,要在变更反应过程中消除或减少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2.1.3 隔离:在生产过程中所采取的隔离措施,是适当分开操作者与危险的化学品,这是最有效的危害控制措施之一。最常见的做法是完全封闭生产或使用危险化学品的设备或设立了壁垒,加大工人和危险源之间的距离。

2.1.4 通风:通风措施可以减少工作场所有害气体、蒸汽、粉尘浓度,使浓度低于安全浓度,是确保工人身体健康的有效措施。你可以采取机械和自然通风的空气交换,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2.1.5 个人防护:自我保护是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身体的最后一道屏障。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和健康,危险化学品的工人应正确地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

2.2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生产企业应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基础管理,加强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第一,企业要从公司级、工段级、班组级与班组各成员等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各安全管理部门要加强检查监督,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抓实、抓死,做到不留死角。第二,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广泛开展“三标一体化”创建活动,并以此为有效载体,全面推进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第三,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促使安全生产责任履行到位。在事故查处过程中更加注重分析事故发生的深层次问题和原因,提高事故调查工作的质量和调查报告的说服力;更加注重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事故调查和结案效率;更加注重总结各类事故中的共性和规律性的问题,亡羊补牢,举一反三,有效避免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

2.3 安全教育与培训

根据国家安全法规规定,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必须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但是,不少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履行的水平和能力,安全管理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国家有关认证机构对安全人员资格培训时间短,加之学员本身缺乏专业知识及安全管理知识,真正能学到的很有限,对专门请专家讲解的安全标准学习班,有些学员甚至连听懂都困难,回到企业后很难去指导、开展工作。企业在日常培训与学习中就应重视企业各岗位员工有针对性的学习。

首先,指导员工认真学习化工安全知识。员工只有掌握了本企业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的知识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才能更好地针对化学危险物品的特点做好个人防护及预防措施,才能纠正自身在操作中习惯性的违章违纪,为粗心大意鸣笛,从而提高了执行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更好地履行职工的职责,更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稳定、有效的安全生产。

其次,指导员工学习本岗位的业务知识,学精、学透,杜绝“一瓶不满,还乱晃”的现象。业务不尽心,业务水平上不来是缺乏责任心的重要表现。因为在使用危险化学品原料的生产岗位,很多技术复杂,危险化学品要求的安全性极高,只有做到人人熟悉业务,个个业务精通,才能更好地做到安全生产。学习好业务知识是每个职工的重要职责。

最后,让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把安全“零”理念的落户生根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以企业文化建设带动安全文化的健康发展。以“从零开始,向零奋斗”为中心,延伸到“设备零缺陷,系统运行零隐患,执行制度零距离,安全生产零事故”,通过开展班前班后会、事故案例分析会、事故回头望、安全理念考试、百日安全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等不同形式,时刻讲安全理念,从而逐步提升了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3 结语

实践一再告诫我们: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地快速有效处置至关重要,处置得好就可以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做好了全面充分的准备,就可以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应当清醒认识,易燃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处理不当,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火灾爆炸事故,而火灾爆炸事故又常因泄露事故蔓延而扩大。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的处置危险性大,难度也大,必须周密计划,精心组织,科学指挥,严密实施,确保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张玉美.高温时节应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J].中国检验检疫,2007,(9).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S].

[3]袁春贤.安全标准化——实现长效管理的有效手段[J].劳动保护,2006,(11).

作者简介:曾爱兰(1977—),女,江西新干人,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德兴铜矿化工工程师。

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第7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工作健康以及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我国GDP增长的速度非常快,也面临着严重的危险废物问题。所以,怎样对危险废物进行控制,做好危险废物管理,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危险废物可以分成三种,分别是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危险废物以及家庭危险废物。此外,在管理危险废物前,还应该根据相关的要求来认定危险废物的危险性。

1 我国危险废物的现状和分布特点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也在不断的增多,产生源数量分布比较广泛,进行管理的时候,难度也比较大。根据相关统计发现,我国现在每年会产生2000*104t左右的危险废物,大约有200*104t左右的废物会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也就是人均每年会排放1.5千克的危险废物到自然环境中去。虽然现在67%左右的危险废物能够得到较好的利用,但是利用的时候,合理性还比较差,甚至可能会出现二次污染。

列在《名录》中的主要市政危险废物有含铬电池、含汞电池以及铅酸蓄电池等。现在,我国电池的产量还是世界第一,每年会生产超过138亿只的含汞电池、超过4亿只的含铬电池、超过2500万只含铅电池,仅仅北京一地,每年消耗的电池就超过4000t,而能够被回收的废电池却低于消耗总量的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工业废物的产生量逐年提高,根据相关的预测到了2016年末,这个数字将会达到6.3*107t。并且随着我国经济框架的不断变化和调整,我国电器以及通讯方面的工业危险废物的比例将会有明显的上升。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变化,在未来的15年里,废电池的数量还会不断的增加,虽然现在干电池生产的时候,已经逐步的实现了无贡化,人们使用的镍镉电池将会不断的减少,但是随着手机使用的不断增加,会使用越来越多的锂电池。并且随着人口以及医疗机构的不断增加,医疗废物的数量也会有明显的增加。由于荧光灯能够节约大量的电能,这也导致了荧光灯的数量会不断的增加。

2 我国危险废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在进行危险废物管理的时候,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首先治理措施和管理水平并没有做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危险废物已经给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其次我国在进行危险废物污染控制的时候,相关的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和健全,并且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也存在严重的欠缺;再次,生产工艺比较落后,进行危险废物管理的时候,相关的设备也比较简陋,布局分散,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污染物产量增加,导致严重污染的出现;最后,进行危险废物处理的时候,综合利用技术和相关的装备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有些区域在进行危险废物处理的时候,资金欠缺,设备比较匮乏,并且填埋的时候,技术水平较低,从而导致二次污染的出现。

3 危险废物管理策略

做好危险废物管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维护人民身体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国应该根据发达国家的相关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应对,切实做好危险废物的管理和控制,降低其给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

3.1 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和处置

3.1.1 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

早在2001年到2007年期间,我国危险固体废弃物的总量便已经达到了一千万吨,此后的几年中,危险废物的产生量非常的快,2010年的时候,这个数字便已经达到了1589万吨,2011年的时候,危险固体废弃物的总量高达3431万吨,这个数字非常惊人。就2011年而言,全国危险废弃物产量第一的是山东省,山东省的危险废弃物高达937.84万吨,比例达到全国的27.33%,其次是新疆和青海,比例分别为13.70%以及10.37%。就产生危险废物的行业而言,最多的行业是化工制造行业,其次则是有色金属冶炼行业。

3.1.2 工业危险废弃物的分类和来源

在我国,工业危险废弃物包含五个大的种类,分别是废碱、废酸、无机氟化物废料、铜废料以及无机氰化物废料,这几种废料占了所有工业危险废弃物的58.7%。工业危险废弃物的来源非常的复杂和广泛,主要是化工行业、炼油行业、采矿工业以及金属工业等。

3.1.3 工业危险废物的处置

现在,我国在对工业危险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处理的时候,主要是通过金属回收、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回收、有机溶液剂回收以及废矿物油回收等措施进行。2011年全国的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为76.5%。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三个行业的倾倒工业固体废物比例较高,是倾倒总量的71%。此外,山东、天津、江苏、上海以及浙江等一些地区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较高,已经超过了90%,效果也比较出色,但是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比较,存在的差距还比较大[1]。

对工业危险废物进行最终处置的时候,技术可以分成最终处置以及预处理两种。其中预处理是在进行最终处理前利用化学、生物以及物理等方法来将工业危险废弃物的生物、化学以及物理特性改变,降低废弃物本身的毒性,从而降低其给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处置的时候,应该尽量的少占用填埋场空间,尽可能的对其资源进行综合的利用。现在,我国在进行工业危险废弃物进行处理的时候,技术主要是填埋和焚烧,并且需要远离市中心,这点一般都可以满足要求。

3.2 医疗危险废物的产生和处置

在医疗废物中,大约75%到90%的废物是城市生活垃圾,这些医疗废弃物都是不会造成危害的一般医疗废弃物。对于这些废弃物,可以和普通生活垃圾一样进行处理。剩下的10%到25%的医院废物为危险医疗废物,这些医疗废物是具有危险性的,这些垃圾具有较强的危险性,并且还可能产生一些卫生风险,比如具有传染性或者废物本身隐含传染性。医疗废物主要可以分成五种,并且已经将其列入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去[2]。医疗废物中可能会包含一些有害化学物质和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甚至有些废弃物中有损伤性和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若是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导致公共卫生问题的出现。2010年时,我国产生了336209吨的医疗废弃物,其中332217吨的医疗废弃物得到了处置,处置的方法大都是焚烧法。由于受到的限制因素比较多,比如经济和技术,医疗机构将医疗废弃物自行焚烧或者混入到生活垃圾中丢掉的情况还经常出现。焚烧法限制已经是比较有效和快捷的手段,这种方法也比较的成熟。有的医疗机构自己建设的焚烧炉,无论是规模还是档次都达不到要求,燃烧也不够充分,非常容易产生二噁英等一些剧毒的物质,从而给生态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比较有效的手段便是在城市的周边进行医疗废弃物焚烧处理中心的建立,将那些医疗废弃物集中在一起焚烧,这样不但能够减少污染源的数目,还能够降低处理医疗废弃物所需要的费用,避免导致二次污染的出现,社会效益比较出色。

3.3 家庭危险废物的管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使用一些包含有害物质的产品,比如清洁剂、油漆、汽车电池、杀虫剂等等[3]。现在,我国起草家庭废弃物管理法规的地方还比较少,那些价值比较高的家庭有害废物得到了回收,比如废铅蓄电池、感光化学废物、废矿物油等等。但是其他很多家庭危险废物处理的时候,往往都是和生活垃圾一起处理,这也导致了污染的加剧。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给家庭危险废弃物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怎样做好危险废物管理是很多政府都面临的重要问题,首先,必须重视清洁生产立法,这样能够从源头出发来减少危险废物,其次需要对危险废物进行精确的定义,完善其鉴定的方法、相关标准以及分类指导的原则、最后,必须根据危险废物的特点来研发相关的处置技术,并根据我国的国情来制定合适的策略和手段,切实做好危险废物的回收和处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危险废物也在不断的增加,若是管理不到位,很容易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必须认识到危险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做好危险废物管理。笔者在本文中主要对危险废弃物的组成和产生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一些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策略,希望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做好危险废物管理,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家炜.中国工业危险废物的环保管理现状与对策建议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04:16-18+112

[2]胡刚,周在江,周琼,郑佳,徐凤.我国危险废物源头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3,02:54-58

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国际机制 第8篇

该论坛由1994年召开的国际化学品安全会议 (ICCM) 成立, 主要功能是咨询和建议, 属于非机构性安排。IFCS在2000年通过巴伊亚宣言。这份宣言重申对里约宣言的承诺, 以及执行1992年里约大会所提出的化学品安全问题的要求。IFCS设立了以论坛会长为主席的常务委员会, 负责在论坛会议的准备和管理方面提供建议和帮助, 监督论坛工作的进展, 并作为论坛的一种机制迅速而有效地对新的发展和问题作出反应。

各国政府的外交事务部应当确定一个国家联络点, 作为论坛活动和信息传播的一种交流渠道。世界卫生组织是论坛及其秘书处的管理机构。论坛的费用由成员国和其他参与者自愿提供。中国是论坛的成员国, 其国家联络点是国家环保总局。

自1995年起, 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用不同的形式提出了建立国际化学品管理战略方针的想法。2006年2月, 在国际化学品管理大会上, 100多个国家的环境和卫生部长采纳和通过了SAICM。SAICM的目的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方式来生产和使用化学品 (IISD, 2006) 。目前, 中国尚没有签署该协议。

SAICM包括一个高层次的宣言 (国际化学品管理Dubai宣言) , 一个总体性政策方针 (OPS) 和全球行动计划 (GPA) 。Dubai宣言确认, 有效地管理化学品, 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这份高层次的宣言从政治上加强了政策方针和行动计划的重要性 (IISD, 2006) 。

总体性政策方针声明, 为了执行SAICM, 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应当遵守:斯徳哥尔摩和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联合国新千年宣言、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所确立的原则和方针;巴伊亚化学品安全宣言, 以及下述适用于自己的国际条约:蒙特利尔公约、巴塞尔公约、鹿特丹公约、斯徳哥尔摩公约等。

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九大瓶颈 第9篇

瓶颈一:完善行业管理法规, 为危险货物运输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应建立层次分明、配套齐全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法律法规体系, 逐步形成以《安全法》、《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为龙头, 以《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等部门规章为基础, 地方性法规为补充, 门类齐全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法规体系, 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行业发展和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达到依法行政, 从严治运的目的。

瓶颈二:引导重组, 疏堵结合是解决运力供求矛盾的有效途经。

严格市场准入, 强化源头管理是市场规范的基础。市场的基础是企业, 规范了企业也就规范了市场基础。目前, 大部分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规模小, 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 真正能提供多品种、大批量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还不多。有相当一部分是以自货自运为主, 其经营目的是为了满足投资方生产经营企业的运输需要, 而并非是为社会提供危险货物的运输服务。运输领域的自给自足, 导致运输企业成本过高, 效率低下,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危险货物运输市场供给不足, 市场可持续发展动力有限。

瓶颈三:加强监管, 加大督查力度是维护危运市场秩序的有力保证。

危险货物是性质较为活泼并且易污染环境的货物, 可能会对大气环境、生态环境、水环境等带来负面影响, 群众反映强烈, 媒体高度关注, 社会负面影响大, 迫使行业和企业加强管理, 确保安全。

目前, 由于查到非法运输车辆的危险货物处理难, 稽查人员上路检查少, 无法对无证经营者形成威慑力。对危险货物运输的违章稽查不全面, 对违章查处的连续性不强, 还达不到对危险货物运输市场实施全面有效监控的程度, 这是造成无证车辆和从业人员无证上岗大量存在的重要原因。

瓶颈四:加大培训力度, 确保培训质量, 是提高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主要手段。

许多危险运输企业机构设置较为单一, 经营管理人员不足, 为了达到运输企业资质认定人员的条件, 采取兼职聘用甚至虚假聘用等手段, 开业前提供的人员配备数量、文化技术水平与经营中实际操作的管理人员相差甚远, 企业的危险货物运输特定管理难以到位、经营难以扩展、安全难以保障。

提高人们加强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意识有两种途径。一是宣传, 也就是强化危险货物常识和法律法规;二是集中培训教育, 它能全面了解危险货物运输相关知识。

瓶颈五:抓好风险控制, 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等基本制度。

各企业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 按照承运危险货物的物理和化学特征, 制定切合实际的生产经营、财务、统计、技术、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方面的管理制度。

用统一格式, 统一悬挂在各岗位的醒目位置上, 同时设置监督和咨询及急救电话;对各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企业应组织人员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抽查, 把抽查结果列入职工的考核机制, 与职工的各项利益相挂钩。公司应根据实际, 结合国家新出台的法规和相关文件要求, 不断修订和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瓶颈六:加大科技投入, 改善技术装备, 提高监控能力。

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 加大对基础性、关键性重大科研项目的扶持力度, 改善装备水平, 确保运输车辆、装卸机械、容器等设备性能优良, 所有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都要安装卫星定位系统, 要充分运用卫星定位系统的监控、调度和预警功能。

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快推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等在危险货物运输领域的应用, 督促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加快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的安装, 加快省级信息平台的建设, 尽快建立省、市、县运管部门及企业联网的信息共享的车辆卫星定位监控系统, 提高对危险货物运输全过程的监控能力。

瓶颈七:加强部门之间协调, 形成良好的部门协作机制。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虽然对各部门职责进行了细分, 明确了每一部门应负的职责, 但存在多头管理、管而不力的现象。管理主体涉及交通、民航、铁路、公安、质监、安监等10个部门, 因此各部门之间在管理职能上存在严重交叉, 催生了监管盲区。

另外, 交通与公安部门在管理职能的认识上还存在分歧, 管理效率难以提高, 效能难以发挥。各部门在做好本职职责外, 应多加强沟通和联系, 信息互通, 规范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秩序。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公安部123号令, 对于超速行为施行扣分制: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 一次记12分。这对于驾驶员来说, 无异于一记重锤, 敲响了驾驶员按规定时速行驶的安全警钟。驾驶员最畏惧的是扣分导致的再学习、再考从业资格证。

而该部令中还有一条, 连续驾驶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 一次记12分。这一条相应管理部门也应严格执行, 回首危险货物运输恶性事故, 多半是驾驶员超速或疲劳驾驶引起的, 管理好驾驶员驾驶行为, 安全才有保障。

瓶颈八:成立专业委员会, 完善行业沟通体系。

危险货物运输行业发展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严重阻碍行业的持续发展, 单靠政府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成立危险货物运输协会, 可充分利用该社会资源为行业服务, 协调行业内部关系, 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维护行业平等竞争, 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为政府制定行业规范、产业政策和立法工作等提供建议, 促进行业发展。

瓶颈九: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组织应急演练。

危运企业申请准入时, 虽然行业管理部门都要求制定危险货物运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但是对他们的要求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一旦发生事故, 从业人员如何能有效救援, 是否能及时有效救援还是一个未知数。

因此, 危运企业应加强事故应急演练, 提升从业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企业的应急预案详细、具体、全面, 各种人员分工较细, 应急设备、设施较多, 应急的相关部门也较多, 需要各相关工种、部门协调一致, 才能将事故损失尽快控制到最低, 通过应急演练, 使企业加强了紧急状态下的协调组织能力, 给从业人员上了一堂直观有效的安全教育课, 进一步完善了运输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浅析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 第10篇

关键词:危险货物,事故,运输,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 随着我国化学、原子能、电气和石油等工业的迅速发展, 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到危险货物作为产品的生产原料, 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毒的废料, 为了完成正常的生产活动, 就必须进行危险货物运输, 然而在进行危险货物运输途中曾发生许多交通事故。危险货物运输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比一般的交通事故严重许多倍。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对危险货物的运输加强管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 即使事故不幸发生也应该具有条件把灾难降到最小。

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多部门执法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仅交通部门内部就存在路政、运政和稽征三支执法队伍。加上公安部门负责交通安全管理的交普队伍, 在公路上有四支执法队伍同时存在, 都有上路检查、实施行政处罚的权限。多部门执法在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的同时, 也加大了被管理者的负担, 降低了交通运输的效率。由于在同一个行政辖区内多支队伍同时执法检查, 而这些执法队伍又是区域分割的, 因此一辆运输营运车辆上路后很可能被多次拦车检查, 造成人为的交通不畅, 使危险货物在途时间过长, 增加了危险性。

2. 职能交叉造成部门之间的争利诱过

政府部门之间在交通管理上的职能交叉问题也比较突出。比如对于从事运输业务的车辆, 公安部门实施包括13项检测内容的“安全性能检测”, 交通部门实施包括28项检测内容的“综合性能检测”。尽管后者的检测内容基本上完全涵盖了前者, 但两家部门却各行其是, 使营运车主不得不重复受检、重复缴费。而当营运车辆由于性能故障而发生事故时, 两家检测部门之间则互相推诿, 谁也不愿为检测结果负责。在收费时每个部门都不会漏收, 而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需要及时处理时相关部门之间就互相推诿, 事故因不能及时救援使得灾害更大。

3. 政府管理效能不足

近几年由于政府机构改革, 行业管理逐步淡化和撤出, 交通运管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改变、压缩, 在安全运输管理方面出现调整时期, 一段时间内出现了管理不到位、监察不力等情况。

4. 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规模小, 专业化程度低

虽然交通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要求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必须具有十辆以上专用车辆”, 但实际上目前平均每户也只不过是3辆而已。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用普通车辆抵充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的, 而且挂靠的现象比较严重。专业化程度较低, 目前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中自产自运的占相当大的比重, 由于产运合一, 危险货物运输经营目的是为了满足本单位生产经营的运输需要, 而不是为专业的危险货物运输, 而有能力组建专业的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由于货源不能保证等原因不敢扩大规模, 这是造成我国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小、散、弱的一个主要原因。

5. 从业人员队伍和行业管理人员队伍素质普遍较低。

掌握危险货物运输业务知识的运管人员偏少, 而且只限于专职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人员中, 而很少对具体在现场管理中的稽查人员进行危险货物运输基础知识培训。掌握危险货物运输业务知识的运管人员数量不足和知识的缺乏造成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不能到位。然而, 目前相当多的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员、押运人员、装卸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加上对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培训的时间短, 教材相对比较简单, 培训考试的要求和级别比较低, 造成从业人员特别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驾驶员中普遍存在着安全驾龄短、技术素质低、安全意识差, 对所承运的危险货物特性认识不足, 缺乏处理紧急事故的能力, 这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重大隐患。另外, 无证上岗还比较严重。由于参加危险货物运输培训的人员较少, 培训班不能定时开办而且周期长, 导致从业人员不能及时参加培训, 而提前无证上岗。

三、加强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我国目前危险货物运输现状以及国外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经验, 政府和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可采取以下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我来实现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管理。

第一结合国外危险货物运输的管理经验, 可以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行业标准:对不同危险货物从运输的角度分类, 给不同类别的危险货物适宜的运作环境, 从而降低危险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风险系数;对从事危险货物操作的从业人员要根据工作性质进行严格的培训, 并且定期进行评审, 检验其是否具有从业资格;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监督检查制度等。

第二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针对国内大多数危险货物运营企业达不到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技术要求的现实情况, 各级公安、交通、安检部门应就危险化学品运输市场进行专项整治, 严格把住市场准入关, 形成合法经营、公平竞争的危险货物运输市场局面。

第三建立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关键控制点控制体系任何检查监督措施都有局限性, 一方面是不可能检查到所有危险货物在任何时间的运输操作;另一方面, 即使检查出了问题, 事故隐患已经存在, 再采取措施, 必然加大处理成本。因此应更多地采取事前的预防性措施, 而不仅仅是事后的检查监督。即通过分析危险货物运输环节中可能发生的危害和表现特征, 制定相应的措施。

第四合理规划危险源的布局, 建立健全危险货物运输的相关规章制度政府在相关发展规划中应将需要使用危险货物的企业置于合理的地理位置, 从宏观角度规划出风险最小的危险货物运输网络, 并建立快速应急机制及措施, 以便在事故发生时快速处理, 使损失降至最低。同时, 建立健全的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法律法规, 在此基础上逐步规范危险货物运输的管理操作, 做到有法可依, 使相关行业有一套可以落实到管理过程中的标准。

第五建立一套合理的检查方案, 并制定相关的惩处办法对从事危险货物运输操作的单位、企业, 要采取定期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检查评审其是否具有从事危险货物运输操作的资格, 是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各项制度是否健全、落实到位, 日常管理是否到位, 是否具有安全预案和演练记录等。对不具备从业资格的单位、企业要严加查处, 对于在从事危险货物运输操作过程中违规甚至违法的单位、企业, 要予以严重惩处。

第六由专业运输公司负责危险货物运输现代运输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为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提供了基础, 利用第三方运输理论整合危险货物运输企业, 由专业化运输公司来负责危险货物运输操作管理, 一方面可以改变目前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格局, 提高危险货物运输的集成度,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为政府监管危险货物运输、保障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提供了基础。同时, 无线射频技术 (RFID) 、卫星定位技术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等现代运输技术为危险货物运输过程的跟踪、监控、管理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为事故发生后的应急管理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第七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 建立全国性的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信息平台提供基础, 尽量在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上安装GPS, 能够监控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因此, 实现要求各地区网和各企业网之间的联网, 实现信息连通, 做到事故在第一时间就近、就地处置, 是当前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事故高效、安全处置的迫切需要。努力从各个环节降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即使事故不幸发生了, 我们要能够有力的控制事故的损害使其在最低。

参考文献

[1]辛英:如何强化危货运输管理.吉林交通科技, 2006 (3)

[2]王琳: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长安大学, 2005.7

宁波港域危险货物申报管理建议 第11篇

【关键词】 港口;口岸;海关;危险货物;网上申报;行政管理

0 引 言

宁波港域自2006年全面实行危险货物作业网上申报以来,不断摸索和总结工作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危险货物申报工作逐步推进,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 宁波港域危险货物申报管理现状

1.1 危险货物作业现状

宁波是我国重要的原油储备基地、油品中转和生产基地,也是国内最大的液体化工储运基地。截至2010年5月,宁波港域拥有港口危险货物经营企业56家,危险货物生产泊位110个,年吞吐能力逾700万t,并拥有国内最大的30万t级原油码头。

港口装卸、储运等生产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多达数百种。《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所列的9大类危险货物除第7类(放射性)在宁波港域无作业量外,其余各类均存在,并每年增加十几种。宁波港域危险货物作业占总吞吐量的比重较大(见表1),并呈逐年增加趋势。

表1 2007―2009年宁波港域危险货物作业情况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年鉴。

宁波港域液体危险货物主要有成品油、原油、液化气和化学品等,2009年各货种作业情况见表2。

表2 2009年宁波港域液体危险货物各货种作业情况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年鉴。

由表2可知,液体危险货物中作业量最大的货种为原油,其次是成品油和化学品,作业量最小的货种是液化气。

1.2 危险货物申报管理现状

200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简称《港口法》)正式颁布,《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也同时施行。为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必须实施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认可、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申报制度。

从2005年11月起,宁波港域危险货物作业申报由原来的传真申报转为网上申报,顺利实现与宁波电子口岸的对接。2006年9月,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网上申报制度顺利实施。至此,宁波港域危险货物和危险货物集装箱港口作业全面进入网上申报阶段,并在宁波市港航管理部门的监管下,纳入规范审批、安全作业正轨。

宁波港域危险货物企业向港口管理部门申报危险货物作业及港口管理部门的审核过程均通过危险货物申报系统完成。目前,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实行提前申报制,企业申报的危险货物作业都要经过系统的初步验证,不在企业经营范围内及距离作业时间不足的,一律不能通过网上申报。为兼顾港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少量特殊情况,对来不及提前24 h申报的作业预留传真申报途径,但每一票申请都须经分管领导同意并传真告知对方。图1为宁波港域危险货物作业申报流程。

图1 宁波港域危险货物作业申报流程

2 宁波港域危险货物申报管理成效

宁波港域危险货物作业实行网上申报制度,极大地提高了申报和审核效率,有效支持了危险货物作业现场监管,进一步提升了规范管理、规范执法、依法行政的能力以及港口设施保安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也为港口企业提供了远程全天候申报审批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企业,深受企业好评。宁波港口管理部门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港口危险货物申报管理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缩短审核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宁波港域危险货物作业的申报、审批工作都通过网络进行,并严格遵守全年24 h工作制度,节省了大量重复劳动,避免了纸面申报单传输的不便,使危险货物申报审核工作连续多年零投诉、零差错,极大地提高了审核准确率;审批结果也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反馈,极大提高了危险货物申报审批工作效率。自2005年实行网上申报以来,未发生因危险货物审批环节而影响港口企业正常生产等情况,提升了宁波港口管理部门优质高效服务、创建服务型机关的良好形象。

2.2 降低运行成本

较之传统的纸面申报方式,宁波港域现行的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网上申报制度,在降低港口企业和港口管理部门的运行成本方面有着明显优势。

2.3 提高港口危险货物经营数据统计分析效率

目前,宁波港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码头、船名、申报类型、货种和时间段分别进行查询和统计。有助于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量的调查和研究,随时掌握辖区内港口企业经营状况,提高港口危险货物经营数据统计分析效率。

2.4 提高港口安全生产现场监管准确率

现行的港口危险货物申报审核工作,可以及时、有针对性地为港口现场监管提供信息,有力地支撑了港口安全生产现场监管,提高港口安全生产现场监管的准确率,使现场检查有的放矢。

3 宁波港域危险货物申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与横向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机制尚未形成。港口危险货物监管体系的信息沟通主要由《港口法》规定,但其仅规定港口管理部门与海事管理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并未涉及监管体系中的海关、公安局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手段,港口危险货物监管体系中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尚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由于业务管辖权不同所导致的各部门只管自身部分现状仍然存在,港口危险货物各监管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机制。

(2)部分港口企业操作不规范。大部分港口企业能按规定在作业前24 h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才作业。危险货物作业申报制度得到大部分危险货物企业的认同和支持。但也有一小部分企业对危险货物申报工作不够重视,操作不规范,未按规定办理危险货物申报手续,或“先斩后奏”,或隐报瞒报,未经主管部门同意就自行作业。也有一些企业申报的危险货物作业内容如泊位、时间、危险货物品名、数量及现场作业人员与实际不相符。例如由于申报的危险货物现场作业人员上岗证书失效而未及时换证、劳务外包、港口企业人员流动甚至聘用无证人员等原因,导致部分危险货物现场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给港口安全生产带来较大隐患。

(3)危险货物集装箱申报的核查和监管难度较大。目前,宁波港域危险货物作业申报包括危险货物和危险货物集装箱申报两项。根据港口危险货物的申报情况,港口管理部门可按一定抽查率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核查与监管。但由于集装箱运输全程封闭等特殊性以及各监管部门间各司其职、沟通不足、协调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客观因素影响,港口管理部门对于危险货物集装箱作业申报的核查和监管相当困难。主要表现为:在集装箱危险货物检验检疫后,能直接接触到危险货物的部门只有海关。海关加施的封志,任何人不得擅自开启或者损毁。也就是说,港口管理部门没有对危险货物进行开箱查验的权力,而可在危险货物装箱之前接触到危险货物实物的海关却并不承担港口的安全监管职责,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集装箱危险货物瞒报、漏报、谎报等违规操作提供了空间,给危险货物集装箱作业申报的核查和监管造成极大的不便,也给船舶、运输、港口等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4)港口危险货物申报管理的应急机制不够完善。自2006年宁波港域全面实行危险货物作业网上申报制度以来,大部分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通过网络进行申报。但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却缺乏应急措施,如网上申报系统出现故障、港口企业通信电缆受损、停电等情况,导致港口企业在现有硬件设备条件下不能及时、有效进行危险货物作业申报工作,不利于港口管理部门的监管。

4 宁波港域危险货物申报管理对策和建议

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申报工作应该从既保证有效监管,又方便港口企业的角度出发,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规范和完善危险货物作业申报制度,提高危险货物流通速度,确保危险货物作业安全。

(1)修改《宁波市港口危险货物申报管理规定》。宁波港域危险货物作业申报工作主要依据是2004年出台的《宁波市港口危险货物申报管理规定》。由于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网上申报是在2006年9月开始实施的,所以现行规定并未对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申报作相关说明。同时,随着港口管理部门管理力度的增强、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管理装备的改善,原规定中的一些内容有必要进行修改,如作业前报备制度应该逐步取消,实行全港区“一船一报”制度。建议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并着眼长远发展,对现行《宁波市港口危险货物申报管理规定》尽快进行修改。

(2)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建设。港口危险货物主要监管部门有港口管理部门、海关、海事局、公安局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5个部门。按相关法规规定,在港口危险货物监管体系中,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海事局、公安局分别承担监管港口安全、水上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的职责;海关承担防止走私、征收关税的职责。因此,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与这些部门间的横向协调沟通,建立并完善与海关、海事局、公安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协调沟通机制,充分实现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信息共享。口岸信息平台是上述监管部门间信息沟通和合作的有效途径,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完善口岸信息平台,加强上述部门间的信息沟通。

(3)建立健全港口企业电子信息数据库。现有的危险货物电子申报系统包括港口企业的码头信息和作业人员信息,但其涵盖范围较小,信息更新速度较慢。因此,有必要建立较全面的港口企业基本信息数据库,包括港口企业经营资质、范围、泊位数量和等级、作业人员、特种设施设备、重大危险源、安全事故、安全隐患检查、整改措施、应急计划及安全管理体系等信息,并保持实时更新。同时,建立港口企业持证上岗人员数据库,实现对人员培训情况的动态管理。对未持证的部分企业人员举办培训班,督促企业现场人员参加培训,提高上岗持证率。

(4)加大对申报内容的核查监管力度。对于港口危险货物申报管理来说,现场核查监管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因此,港口管理部门必须将危险货物申报与现场核查监管紧密联系,使其相互配合与支持。在具体操作中,既可根据危险货物申报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抽检,也可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如“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协助核查。建立危险货物作业码头及集装箱危险货物作业堆场视频监控系统,实现重点码头、重点场所的远程监控。

(5)加强申报工作应急管理。绝大部分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都在网上申报系统上进行申报和审批,同时预留传真申报,在正常情况下这一做法可确保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申报工作高效、顺利进行。但部分港口企业缺乏相应的危险货物申报应急预案,现有通信硬件设备也不够齐全,一旦遇到通信电缆受损、停电、电子口岸平台故障等突发情况,申报工作将受到影响。建议港口危险货物企业制定危险货物申报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应通信硬件设备,如无线上网设备、应急电源以及传真机等。

(6)建立危险货物企业及申报人员诚信档案,实行分级管理。按照《宁波港域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经营资质预警管理办法》,与现场执法紧密结合,对危险货物申报企业及申报人员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实行分级管理。对于操作不规范及未按规定办理危险货物申报手续、隐报瞒报等违法违规行为,要追究危险货物申报企业和申报人员责任。对于诚信度较低的港口危险货物企业,可在审核和监管各环节进行重点检查。

参考文献:

[1] 范贵根.港口危险货物的申报及申、通报制度[J].中国港口,2005(9):44.

[2] 蒋来德.管理应到位而不越位[J].中国水运,2004(12):9-10.

探析危险固废处置和管理 第12篇

1 危险固废的危害

1.1 降低水质

危险固废通常放置在地表, 通过降水的冲刷, 部分有害物伴随流水流到地表水, 导致地表水遭到严重污染。 且地表水属于一类极为主要的饮用水, 当人们饮用了受到污染的地表水, 直接影响到了其身体健康。与此同时, 此类有害物可能污染到江河湖泊甚至海水, 对生存在其中的水生物构成严重的威胁, 影响到这其生态平衡。

1.2 破坏土壤

危险固废渗透到土壤, 能够更改土壤中的有机物构造, 导致在该区域土壤中播种的作物或者含有有毒物质, 或者出现变异情况, 若人类食用这类作物, 必定会对人们的身体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

1.3 污染空气

若危险固废未经科学合理的处置, 则会形成化学反应, 释放出有毒物质, 这类物质进入空气后, 直接污染了空气。 当空气遭到污染之后, 不但对区域内的生物产生不良影响, 还能够腐蚀和破坏区域内的建筑和钢铁。 因此, 污染空气的危害极为严重。

2 危险固废一般处置方式

2.1 压实方式

压实方式属于一类降低固废容量、减少运输花费、提升填埋年限的预处理方式, 该方式是广泛应用的危险固废预处理方式。

2.2 破碎方式

危险固废有很多破碎方法, 通常有冲击、剪切、挤压以及摩擦破碎方式。另外, 也具有特殊的低温与混合破碎方式。运用相对广泛且更加有效的是剪切式破碎机, 而针对固废填埋与堆肥, 则通常运用螺旋辊粉碎机进行粉碎。

2.3 分选方式

危险固废的分选方式就是满足固废的资源化和减量化的主要途径, 利用该方式把依然有用的固废有效的挑选出来, 且回收再利用, 把有害的固废充分分离。其他的一类方式是将粒度等级存在差异的固废进行分离, 其根本原理是通过固废某些性的不同, 充分分离。

2.4 固化方式

该方式是对危险固废中增添固化基材, 促进危险固废的固定化或者被包裹在基材中的一类无害处理方式, 通过处理之后的固化物具备很好的抗渗透能力、机械性能、抗浸出能力、抗干湿能力以及抗冻融能力, 该方式基于固化基材的差异能够分成沉固化、沥青固化、玻璃固化和胶质固化几种固化方式。

2.5 焚烧与热解方式

焚烧方式是危险固废高温分解与重度氧化处理环节, 其优势是能将危险固废变成无害。 因固废中可燃物占比持续提升, 运用焚烧方式对危险固废进行处置, 且利用焚烧产生的热能已经变成未来的发展方向。 运用该处理方式, 固废所占面积更少, 焚烧处理数量多, 为了不对环境产生危害, 垃圾焚烧厂通常建立在多于10 万人口的城市中, 且建立热量回收设备。 可焚烧方式也存在缺陷, 比如, 整体投资多, 焚烧阶段的排放导致二次污染, 焚烧设备腐蚀情况相对严重。 热解方式就是把有机物在无氧或者缺氧环境下进行加热, 确保其分解成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 和焚烧方式比较, 该方式属于前景更加广阔的固废处理方式, 且相对明显的优势就是基础建设成本较低, 且垃圾热解之后形成的气体能够当成燃料产生热能最终被合理利用。

2.6 生物处理方式

该方式是通过微生物分解危险固废, 确保其无害, 且将危险固废转换为能源、肥饲料甚至食品, 也能够用以自危险固废中提取稀有金属。因此, 该方式是危险固废资源化的合理途径, 当前运用相对较多的方面为:制造肥饲料、生产沼气、制糖和生物浸出提取稀有金属。

3 危险固废处置和管理中的问题

3.1 我国国情的影响

从前我国整体经济水平较低, 国民生活质量较差, 为了更快的改变国家落后的局面, 通常应用粗放式发展方式, 国民经济获得了快速稳定的发展, 可是没有对应的制度进行环境保护。 且中国人口数量较多, 产生的危险固废数量也很多, 加上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足, 环境保护理念较差, 对固废不会实行分类, 同样不会对可回收利用的固废实行有效的回收利用, 造成固废的处理更加困难。另外, 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 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水平较差, 国民环境保护观念不足, 并未认识到环保的关键作用。

3.2 危险固废的处理方式存在缺陷

固废的处理尤其是危险固废的处理过程中, 对处理技术设定了严格的规定。 可是, 目前对固废的处理不论是处理设备或者是处理技术上, 均需不够先进, 很多环节依然应用传统填埋与焚烧模式, 此类不合理的垃圾处理模式通常会造成二次污染, 但在西方发达国家, 较多的运用高温灭菌方式、微波方式和化学方式等新式处理模式消除危险固废, 而且其在处理此类危险固废的过程中均设定了严格的指标与步骤, 我们和其比较, 依然有许多急需学习的方面。

3.3 体制原因产生的影响

因为我国当前的发展依然处在摸索的时期, 很多领域均属于空白, 尤其在危险固废处理方面, 依然没有形成对应的体系。 由于缺乏对应的制度, 则人们的活动没有了限制, 各企业的管理同样没有严格的监管, 最终造成固废的处理方面没有对应的措施。

4 强化危险固废处置和管理的对策

4.1 提升固废处理的监督管理与惩处力度

当前, 我国矿业采选业中尤其是冶炼铜和无机化工产业的污水处理形成的固体残渣, 有机化工产业、纺织业、造纸业以及食品产业形成的污染残渣以及垃圾处理厂形成的固废, 这几类产业形成的固废较多, 但相关管理人员并不重视, 进行固废处置和管理方面通常存在程度各异的违法违规现象, 甚至一些企业乱倒工业固体废物导致严重的污染情况。对此, 需提升固废处理的监督管理与惩处力度, 一旦发现违规行为, 依法惩处, 绝不姑息。

4.2 新建固体废料的处理设备设施

有关机构需通力合作, 增建固体废物的处理设备设施, 科学选取处置地点, 进行垃圾分类与无害化处置。目前, 选取合理的固废处置方式对减少处置成本格外关键。

4.3 开发创新处置方法并引入国外新式处置方式

与我国当前的国情有效结合, 在处置固废的方法方面, 持续开发创新, 革新技术, 提升技术层次, 确保危险固废获得更加切实有效的处置。 与此同时, 引进国外新式处置方式与观念, 并将二者有效整合, 运用先进的处理技术, 处置危险固废的效果必定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4.4 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与理念

人类是地球的主宰, 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若利用环保的宣传教育, 使人们都能提升环境保护的意识, 建立环境保护的理念, 就能够实行自根源上更加有效的进行环保。例如, 自人们的日常的生活方式方面实行改变, 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一次性物品, 并对固废尤其是危险固废实行分类回收, 就能够很大程度减少危险固废处置的难度。

4.5 制定和健全环保的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和健全环保的法律法规能够对生产和处置固废不合法的活动实行严厉打击, 针对恶意导致环境破坏的活动采取严格制裁, 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实现环保的目的。

5 总结

综上所述, 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环境污染导致各类问题, 使我们意识到了环保的必要性, 但危险固废依然是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因此, 在明确其危害性的前提下, 需加强环保意识, 建立环保理念, 找到合理的危险固废处置和管理方式, 最终建立一个健康美好生活条件。

参考文献

[1]陈云.危险固废处置与管理探讨[J].大观周刊, 2012.15.

[2]侯小洁.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1.

[3]邓智明, 辜剑波, 苏辉权.广东:规范危险废物管理处置[J].环境保护, 2012.16.

上一篇:资产盘盈、盘亏下一篇:国内旅游客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