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驱动范文

2024-07-26

需求驱动范文(精选10篇)

需求驱动 第1篇

层次分析法常用于顾客需求重要度确定过程中, 它两两比较的过程很繁琐, 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不能处理同层次需求的相关关系。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确定需求重要度虽然能够处理需求之间的相关关系, 但是它和层次分析法共同的局限性在于需要基于完全和分明的顾客需求结构, 然而建立精确的顾客需求结构是很困难的。在信息处理方面, 精确数字表达的评价值难以真实反映模糊的需求信息。模糊集方法在处理需求信息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方面有优势, 但是需要事先确定模糊术语的隶属度函数等先验信息, 而这些信息的确定带有很强的主观因素。粗糙集是一种新的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的数学工具, 李延来等人利用粗糙集中完备信息系统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确定顾客需求重要度,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首先依据顾客价值理论, 提出价值驱动的顾客需求结构, 该结构包含目的、价值和需求三层结构及其内部关联关系。然后在该需求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驱动的顾客需求重要度确定方法, 该方法分为两部分:确定价值重要度;建立价值和需求映射模型, 将价值重要度转换为需求重要度。为应对层次间关系的模糊和不确定性, 采用粗糙集方法分别确定了价值重要度、需求自相关关系以及价值和需求之间关联关系的取值。

一、总体思想

(一) 顾客需求重要度求解思路

顾客价值是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的源泉。美国田纳西大学的Robert B.Woodruff教授创新性地将消费者行为学中的手段-目的链的思想引入顾客价值理论研究, 提出了顾客价值层次模型。本文在此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价值驱动的顾客需求结构模型, 包括目的层、结果层和属性层三个层次。顾客在需求目的的驱使下, 产生结果层价值期望;在价值的进一步引导下, 提出顾客需求。需求之间存在自相关关系, 而且针对不同价值, 需求自相关关系的取值存在差异。

价值驱动的顾客需求重要度确定方法的过程分为两部分:确定价值重要度和将价值重要度转换为顾客需求重要度。第一部分的实现根据目的和价值的关联关系;第二部分的实现依据价值和需求映射模型。为了避免对称方式处理需求自相关关系可能带来的不精确结果, 该模型的需求自相关关系矩阵为不对称矩阵。另外, 针对不同的价值, 需求自相关关系的取值存在差异, 因此需求自相关关系矩阵不是只有一个, 数量等于价值的数量。

为理顺所提重要度确定方法中涉及的结构要素和内部关系, 定义该方法依据的数学表达模型M, M=[A, V, D, v, R, Bi, E, r]。

A:顾客需求目的。

V:价值集合, V={V1, V2, …, Vi, …, Vm}, 其中Vi (i=1, …, m) 为第i项价值。

D:每项价值对目的实现的贡献水平, 即目的和价值之间关联关系的集合。

v:价值重要度矢量, 元素vi (i=1, …, m) 为第i项价值的重要度。

R:顾客需求集合, R (R1, R2, …, Rj, …, Rn) ;其中Rj (j=1, …, n) 为第j项顾客需求。

Bi:针对第项价值的需求自相关关系矩阵;矩阵元素bijl ( (, l∈{1, …, m}) 为针对第i项价值, 第j项需求和第l项需求自相关关系的取值。

E:价值和需求关联关系矩阵, 矩阵元素eij (i∈{1, …, m;j∈{1, …, n}}为第i项价值和第j项需求关联关系的取值。

r:顾客需求重要度矢量, 元素rj (j=1, …, n) 为第j项顾客需求的重要度。

利用粗糙集发现和挖掘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评价数据模糊性、不确定性等问题的能力, 对顾客调研数据进行处理确定v、Bi和E, 通过映射模型中矩阵的计算得到顾客需求重要度。

(二) 粗糙集理论及其应用分析

定义1:称四元组I= (U, A, V, f) 为一个信息系统。其中, U为对象的非空有限集合, 称为论域;A为属性的非空有限集合, A=C∪D, , C称为条件属性集, D称为决策属性集, V为属性集合的值域;f:U×f→V, f为一个信息函数, 它为每个对象的每个属性赋予一个信息值。

根据这些概念可知, 通过考察去除某一条件属性后对分类变化的影响程度, 可以判断该条件属性的重要度。确定条件属性重要度在本文所提方法中对应为确定价值重要度、需求自相关关系以及价值和需求之间关联关系的取值。求核和约简一直是粗糙集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核心内容, 通过属性的约简来剔除信息系统中的冗余知识, 可以发现隐含的关联和规则。核与约简的相关概念见定义4。

定义4:RedD (C) 为相对于D的一个约简, C中所有D必要的原始关系所构成的集合称为C的核, 记为CoreD (C) ;信息系统I的核和约简的关系为:CoreD (C) =∩RedD (C) 。

用区分矩阵表达信息系统可以容易地计算核和约简。假设|U|=n, I的区分矩阵是一个n×n的矩阵, 矩阵任意元素m (i, j) ={a∈A, f (i, a) ≠f (j, a) } (i, j=1, …, n) , 即为区分对象i, j的所有属性的集合。区分矩阵是一个主对角线为覬的对称矩阵。区分矩阵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区分函数Δ, 即

区分函数Δ的极小析取范式的所有合取式是属性集A的所有约简。属性集的约简在本文所提方法中对应为确定需求自相关关系集合以及价值和需求之间关联关系的集合。

二、价值重要度的确定

设有m项价值:V1…, Vm。将价值集合定义为条件属性集Cis={V1…, Vm};将顾客对目的实现水平的评价S作为决策属性集Dis。顾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期望的价值及其对需求目的实现贡献水平, 同时评价不同价值综合影响下将导致的目的实现水平。收集上述数据, 组成样本集Uis, 进而构建确定价值重要度的信息系统Iis= (Uis, Cis∪Dis) , 且 。

信息系统中条件属性Vi的初始重要度wi为

价值Vi重要度的计算公式为

三、需求自相关关系取值的确定

设有m项价值:V1, …, Vm;n项顾客需求:R1, …, Rn。每一项顾客需求均定义为相应的决策属性集合Dji={Rj}, j=1, …, n。顾客需求集合R中去掉元素Rj形成新的集合定义为Dji所对应的条件属性集合Cji={Rk|Rk∈R, 且Rk≠Dji}。

企业进行顾客调研并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 获取大量的顾客需求信息, 确定Cji中各顾客需求的可能性, 同时确定上述不同顾客需求对顾客需求Rj的自相关综合作用的影响水平。这些评价数据组成样本集合Uji。针对价值Vi, 确定顾客需求Rj和其它顾客需求自相关关系取值的信息系统可表示为Iji= (Uji, Cji∪Dji) , 且Cji∩Dji≠覬。针对每一项价值建立一个信息系统, 因此需要建立m个相应的信息系统Ij1, Ij2, …, Ijm。

类型因子βijl反映针对价值Vi, 顾客需求Rj和Rl自相关关系的类型, 有正相关、不相关和负相关三种关系, 其值分别取为1, 0, -1。第项价值下, 顾客需求Rj, Rl自相关关系取值的计算公式为

四、价值和需求之间关联关系取值的确定

五、顾客需求重要度的确定

其中, vi为价值的重要度, v为价值重要度矢量。

价值和需求关联关系取值{eij, i=1, …m;j=1, …, n}构成关联关系矩阵E。考虑需求自相关关系矩阵得到修正的关联关系矩阵

对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Ecg。采用文献[13]提到的简单办法, 顾客需求重要度矢量的计算公式见公式 (9) , ri即为顾客需求Rj的重要度

六、应用实例

下面以水平定向钻机需求分析的实例, 验证所提价值驱动的顾客需求重要度确定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方案设计团队根据市场调查以及历史经验和知识确定水平定向钻顾客需求目的为高质量低成本完成施工任务, 顾客期望的价值有:合适的功效性 (V1) ;方案可靠性高 (V2) ;方案可用性好 (V3) ;机会成本低 (V4) ;资源投入成本低 (V5) 。顾客需求有:工作效率高 (R1) ;产品可靠性高 (R2) ;机动性能好 (R3) ;工作适应性好 (R4) ;安全性好 (R5) ;驾驶舒适度好 (R6) ;外形美观紧凑 (R7) ;技术支持 (R8) ;故障风险低 (R9) ;非计划停机时间短 (R10) ;备件供应可靠 (R11) 。根据所提的方法依次确定价值重要度, 需求自相关关系的取值, 价值和需求之间关联关系的取值;最后计算顾客需求重要度。

将价值对顾客购买目的实现水平的影响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分别用1、2、3来表示。进行市场顾客调查, 收集评价数据, 组成样本集, 即得到了确定价值重要度的信息系统。采用相对正域的方法确定信息系统条件属性的重要度, 即价值重要度。最后得到价值重要度为: (v1, v2, v3, v4, v5) = (0.21, 0.24, 0.20, 0.17, 0.18) 。

针对每项价值, 收集不同顾客需求组合对该价值综合影响结果的评价数据。评级数据仍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分别用1、2、3表示。根据获取的样本集得到5个信息系统。通过求解区分函数得到信息系统的约简, 采用相对正域的方法确定信息系统条件属性的重要度。最后计算需求自相关关系的取值。例如针对价值V2, 确定需求自相关关系取值的计算数据如表1所示。根据类似的方法和过程, 确定价值和需求之间关联关系取值的计算数据如表2所示。

根据所提的方法确定统一的自相关矩阵Bu和关联关系矩阵E, 求得修正的关联关系矩阵Ec, 最后根据归一化的修正关联关系矩阵和价值重要度得到顾客需求重要度矢量, 结果为r= (0.09, 0.19, 0.08, 0.08, 0.07, 0.03, 0.02, 0.09, 0.13, 0.10, 0.12) 。根据确定的顾客需求重要度, 可以进行深入的需求分析, 获得产品工程特性和服务方案策略、特性及其相对重要度, 指导设计人员进行产品和相关服务的设计。

七、结论

在顾客需求分析过程中, 确定顾客需求重要度是一个关键步骤。本文提出了价值驱动的顾客需求重要度确定方法。该方法基于价值驱动的顾客需求结构, 建立了价值和需求映射模型。该模型的输入为价值重要度、需求自相关关系矩阵以及价值和需求关联关系矩阵, 输出为顾客需求重要度。根据顾客调研数据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 采用粗糙集方法分别确定价值重要度、需求自相关关系以及价值和需求关联关系的取值。

驱动创新的需求之轮 第2篇

在美国纽约的“失败产品博物馆”里,高达8万多件“失败产品”静候人们反思。其中不乏有很多大公司的产品,功能强大,或很新奇。博物馆提供了这样一个数字:美国每年推向市场的新产品达54000多种,而真正受到青睐的只有20%。

产品失败的原因总有很多种,但产品功能与消费者的需求相去甚远是主要原因之一。需求是一切商业行为的出发点,如何不断地挖掘客户的需求,围绕其进行开发,并最终交付给客户符合其期望的产品,这就是需求管理的整个过程——捕获、表达、组织、追踪、评审、审批、变更和验证。

找到真正的需求

需求管理最早应用于IT行业的系统与软件开发领域。如今则早已跨出原有范畴,向着电信、制造、消费品等产业的产品设计部门快速延伸。许多现代企业的产品开发环境存在着项目团队分布于全球各地、利益相关者范围广泛、复杂性不断加剧且形势严峻、无法清晰掌握监管和审核需求等特征。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将客户需求优先纳入特定需求,将需求贯穿于产品规划到产品部署的整个开发流程,能有助于加快产品面市时间、提升质量及降低成本,提高开发部门的效率和效能,以确保业务目标的实现。

需要强调的是,需求管理是一套缜密的流程。而找到真正的需求,是这一流程的首要任务。

当然,找到真正的需求并非易事。有人说一个老板最大的能力不是如何寻找机会,而是如何抵御诱惑。那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大的能力也许不是如何“发现”需求,而是如何鉴别需求的真伪。“这个时候需求管理就非常重要。” 新加坡籍的Mike New,瑞典Telelogic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对本刊记者说,“需求管理恰如裁缝的量体裁衣,给企业找到真正的市场需求,这个时候需求才真正成为创新的第一驱动力。” Telelogic成立于 1983年,是世界上最大的需求驱动软件供应商之一。

无疑,任何企业都希望能满足客户需求,但客户未必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甚至某些看似天衣无缝的调查结果仍然会存在欺骗性。

1980年代,可口可乐曾经花费两年时间、耗资400万美元进行了20万人次的口味测试,确定了新的可乐配方,其中最终配方经过了3万人次的双盲测试。口味测试结果表明,60%的人喜欢新可乐胜过老可乐,52%的人喜欢新可乐胜过百事可乐。但是,该公司于1985年向市场推出新可乐的实际结果却与原来的预期相差甚远,迫使可口可乐公司于3个月后恢复了古典可口可乐。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经典案例中,即使那些强烈反对新可乐的老用户,也很难分清自己所品尝的样品是老配方还是新配方。并且,最终实验表明:喜欢新配方的用户的“错误”在于,他们以为自己品尝的是老产品。

怎样才能知道客户的真实需求呢?

很显然,简单地列举要求并不可取。为了排除那些不准确的因素,必须将可能的需求置于大环境下综合考量。提供需求的建议者必须回答的问题有:想做什么业务、目的是什么、针对什么客户、这些客户的具体特征(如:投资习惯、储蓄额等)等诸多问题。对大众消费品生产企业来说,永远需要牢记的还有:千万不要忽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情感需求。

在发现客户的真正需求过程中,木桶理论或许同样适用。忽略了其中的任何一块木板,都可能导致纰漏。

更多的时候,企业还需要引导客户的需求。尽管,也许这些需求的确存在,但是否能先人一步发现并成为领航者,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创业者的厉害之处就在这里,他们看得比我们远。”Mike New说。比如:那些一向被认为是技术驱动创新的企业,GOOGLE、阿里巴巴,实践中也一定是需求在先,技术在后。“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只是结果。需求永远在前面。所以,不要做你想做的事,要做客户需要的事。”Mike New说。

需求管理的五关考验

当然,需求驱动只是开始,之后还要有开发、实施、评估,以及优化。业务的创新当然还需要一定的公司架构提供。在企业为一项创新业务而兴奋不已的时候,首先请自问以下问题:你知道客户的需求吗?你内部的人、流程、技术、能否支持这一需求?你能有效地连接需求和企业内部的一切资源,使他们保持一致吗?你能有效地对这一新业务开发进行追踪,明确知道新业务的正确性及效果吗?

“以前一个公司的很多部门常常是相互分离的,这样就不能达到相互支持和资源共享。”Mike New说,“比如IT部门,很多企业的IT部门只提供IT相关的技术支持,事实上它可以成为一个研究平台,为企业研究客户需求等相关信息,从而支持业务部门的发展。”

创新几乎是所有企业渴望又担心的事情,因为它带来的机会和陷阱几乎一样多。事实上所有成功的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些被市场证明的成功案例几乎都经历了严格的控制流程,而需求驱动创新至少要经受五关考验:

1.知道客户的需求

2.选择项目或产品

3.缩短开发时间

4.交流

5.评估

“现在大多数中国公司是怎样选择项目的?哪个部门最大、最有关系、最赚钱,就哪个部门说了算,这怎么可以?”Mike New说,“要做一个规范的企业,必须有一定的流程。” 资源是永远无限的,需求是永远有限的,从众多需求中如何选择最合适的项目,就是选项过程存在的意义。

了解市场及自己的实力是选项的关键。这一市场有多大?做这一项目是否要重新开发?成本是多少?投入和获得是否一致?都是衡量一个项目是否应该采用的标准。创新很重要,但决定创新什么更重要。从另外的角度看,这也是提高企业有效性的保障。

随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效益化,即:怎样快速、准确地把符合需求的产品做出来。发现需求固然重要,把需求传递到后续的开发过程中,保证这种需求真实的实现也同样重要。对于那些需要提高效率、改进产品质量并且降低成本的企业而言,过程改进似乎已经成为了一句咒语。因为按通常的做法,企业常常认为客户需要就去开发了,但等开发出来后却发现客户并不真的需要,而时间或许已经耗费了两年甚至更多。

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答案是沟通以及尽早地进行评估。

依靠企业内部开发部、业务部以及IT部门的及时沟通,可以将需求的最新变化尽早地反馈到产品开发里。在开发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修正错误都要产生相应的额外开销,但这一开销与其被发现时间成正比,发现得越晚,开销越大。一个在需求开发阶段就产生的错误,如果保留到最后产品维护的时候才纠正,可能付出的代价要比第一阶段要贵200倍。

而在这一流程中,统一的“语言”极其重要。需求驱动的开发实际上提高了近期的可视性、商务性。大家可以看到同样的数据,并合力把错误消灭在第一阶段。也可以杜绝各部门互相推委、互相埋怨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需求驱动是一个过程,它涵盖了产品开发生命周期中的众多关键要素,包括:收集客户反馈、定义客户需求、排定需求优先级、对需求进行充分详细地定义以驱动开发进程、提供审核者所需的跟踪能力、以需求为导向完成项目的实施、在测试期间进行需求验证以及有效管理各种形式的变化等。在由需求到最终产品的整个流程中实现全面的追踪,并且比过去更快的做出反应,力图实现最终产品同需求性的最佳结合。

需求驱动 第3篇

一、以职业需求为出发点, 设置校本幼师英语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实施教学的指南, 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尺度。笔者所在学校高度重视校本课程标准的设置, 选派教师参加国培、省培, 去一些著名大学、幼儿园学习观摩, 还组织专门力量深入了解周边市区幼儿园英语教学实况。根据新一轮中职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 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 培养听, 说, 读, 写等语言技能, 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的精神, 结合学校生源情况, 设置了校本幼师英语课程标准。其核心为:

(一) 确立课程理念

1.注重基础, 突出实用性

学校90%以上学生来自农村初中, 而且是被“分流”出来的学习上的后进生, 英语基础极差, 有学生居然连26个字母都不能正确读写, 多数学生没学过音标, 此外, 学校幼师专业英语课周课时为2节。因此, 在设置课程标准时, 综合考虑学生英语基础和幼儿园英语教学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在将来能快速地开展幼儿英语教学工作。

2.需求驱动, 凸现趣味性

结合幼师专业学生活泼、爱唱、爱跳的特点, 突破片面追求语言知识的模式,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 以任务驱动和“听、说、读、唱、画、表演、制作”的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为学生职业需求提供有效服务。

3.多元评价, 强调激励性

改变过去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和以客观题为主的测试手段, 充分重视过程性评价, 用多元评价指标评定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 用质性评价的方式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而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 优化教学内容

基于幼师专业教材的局限, 我们将课程内容设定为基础和拓展两部分。基础部分为选用的幼师英语教材;拓展部分补充幼儿园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所有内容均围绕着学生将来的职业需求进行设置, 教学生能学的、感兴趣的、能用的内容, 使学生在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 自然而然地掌握教学法, 以便在将来的工作中熟练运用语言及各种教学法 (见表) 。

二、以职业需求为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通过对幼师新生的调查显示, 多数学生对英语的看法是:枯燥、难学、无用, 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 对学好英语没有信心。为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内驱力, 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1) 在新生的第一堂英语课上, 让他们观看一些幼儿园英语教学录像片段, 让其感知幼儿园英语教学特点以及对教师的英语素质要求;以幻灯片展示校本英语课程标准中在校两年期间的总体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意识:我们在幼师英语课堂上要学的就是幼儿也要学的、是幼儿园英语教师在用的, 从而产生“我能学, 今后我能教“的信念。

(2) 学校每学期安排学生去生源所在地的幼儿园见习一周, 其实大部分乡镇幼儿园都是让他们实习上课。见习前, 给他们布置任务, 让他们在幼儿园至少开展一次简单的幼儿英语教学活动, 比如教会一首英语童谣;教唱一首简单的幼儿英语歌曲;开展一个简单的英语游戏活动等。指导学生先设计好教学活动方案, 在同学间试教、互评, 在学校充分演练后, 才能到幼儿园实施英语教学活动。在乡镇幼儿园的英语教学尝试所产生的影响将是幼师生认真学习英语的极大动力。

三、结合职业需求优化教学过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幼师学生活泼好动, 兴趣广泛, 唱歌、跳舞、画画、弹琴, 样样都会, 音乐欣赏水平也相对较高, 表现欲望和能力也比较强。在英语教学中, 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和幼儿园英语教学实际, 利用各种有效策略, 优化教学过程, 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让学生进行多种学习方式的尝试, 来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学习, 不仅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在教学中具体把握好以下方面:

(一) 优化教学手段

优化教学手段, 必须充分利用和创设情景, 无论是语言情景、实物情景、声像情景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设施的普及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情景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 注入了活力。成立集体备课小组, 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内容制作与幼师专业相符的课件, 实现课件共享, 做到每堂课有课件。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领悟语言, 操练语言, 运用语言。这不但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能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幼儿园英语教学的相关能力。如尽管我们目前使用的幼师英语教材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和教学实际, 但学生对学习对话和课文有着习惯性的抵触, 我们分工合作制作了全书12个单元的教学课件, 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情景表达和完成阅读任务。

2.分层教学

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只有分层教学才能保障所有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从而保持较稳定的学习兴趣。每堂课应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基础极差的学生, 鼓励他们像幼儿一样的学习英语, 要求达到低层教学目标;对于基础好的学生, 则要求他们以未来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身份进行学习, 达到高层教学目标。

3.互助学习

将学生分为固定的学习小组, 课堂活动由小组共同完成任务时可以相互帮助, 如小组间歌曲竞赛、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对话;课外活动中基础好的学生辅导基础差的学生, 如每周背诵一首英语童谣, 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如果没能掌握好其中部分单词, 在同学的帮助下, 课外也能较好地完成识记单词、背诵童谣的任务。

(二) 优化教学活动

尽管我们针对幼师学生的特点和他们今后的职业需求, 优化了教学内容, 有趣、易学、适用, 如精选的幼儿英语歌曲词曲优美、歌者发音清晰、旋律流畅、歌词浅显易懂、内容健康;精选的英语童谣充满童趣、朗朗上口, 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正确发音和节奏, 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巩固语法与增加词汇量, 但如果一味地叫他们反复唱、读、背, 他们就会对英语课感到厌烦。教师应在教学中开展一系列适用于幼儿园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学生还能亲身体会教学理念, 体验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以过程保障双重目标的实现, 即提高学生学英语与教英语两方面的能力。

1.看图学童谣, 表演诵童谣

幼师学生对看图识记单词兴趣浓厚, 首先通过课件图片让学生掌握好单词读音、意义, 再配以肢体语言诵读编入了单词的童谣, 能使学生快速掌握单词, 而且经诵读童谣掌握的单词经久不忘。

2.舞姿伴歌曲

学生对学习英语歌曲特别感兴趣, 但是对于记住英语歌词有畏难心理。通过使用幼儿园英语教学软件, 教学生唱歌伴舞, 以舞蹈动作表达歌词意思, 深受学生喜爱, 学习效果好。

3.设计有趣的游戏

语言学习较枯燥无味, 如果将游戏、比赛等融入其中, 无疑会使其变得轻松有趣。如数字游戏, 即从1开始学生依次说出数字, 但轮到3或3的倍数的学生则用拍手代替, 说出来的犯规出局, 淘汰直到只剩最后一人为总冠军。单词游戏“What’s missing”在增加词汇量方面也功不可没。每次到这个时候, 课堂总是很热烈, 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可以说这些游戏的趣味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达到了学以致用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幼师英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 面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环境,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把实际教学中知识学习与职业需求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认识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教学内容, 大胆改革创新教学方式。要从幼儿园的生活实践出发,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训练学生听、说、绘画、表演、音乐等方面的能力, 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积极鼓励学生学好英语, 掌握幼儿英语教学技能, 按照时代发展和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培养幼儿英语教师,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慧芳, 唐雁鸿.幼师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3]刘春生, 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4]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5]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以重大需求引领创新驱动发展 第4篇

以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为标志,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创新能力取代资本成为最关键的生产要素。

随着新能源开发和新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四川传统行业受到一定影响:美国凭借页岩气革命和新能源开发的成效,全力推动再工业化,大幅减少平板电脑等优势产业的海外代工,对四川电子产业形成挑战;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减少了对传统材料的有效需求,以钢结构和轻质材料替代钢筋水泥的建筑材料革命,使四川水泥、钢铁等行业面临严峻挑战;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开发,使四川近期快速增长的汽车工业也面临新挑战。

因势利导,近年来四川高度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加强科技攻关、搭建创新平台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绩。

但总体上看,四川自主创新能力仍然偏低,突出标志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滞后。除了体制机制和文化氛围等方面原因外,关键是缺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需求。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例,乐山1260吨多晶硅项目的投产,使四川光伏产业发展一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省内和国内光伏市场没有及时开拓,随着出口需求的变化,光伏产业陷入全行业危机。

新的生产力需要新的生产组织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的生产力,需要新的生产组织方式。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将使潜在的自然需求转化为现实的有效需求。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创造重大发展需求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主要抓手,将从根本上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以重大需求引领创新驱动发展

四川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创造重大发展需求,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

创造对移动互联网的有效需求。以手机为依托满足移动上网需求是下一代互联网的突出特征。允许手机附加身份证、驾驶证和社保卡等政府管理证卡的功能,鼓励将医疗卡、银行卡、门禁卡等单位管理证卡功能也附加到手机上。允许和支持手机认证,健全手机作为个人信息平台的功能,带动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创造对物联网的有效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汽车和道路进行全程、全时空控制的车联网,是物联网近期最有用武之地的领域,对增进交通安全和减少交通拥堵都有重大作用。通过车联网与保险业务联姻,根据车联网记录的司机驾驶习惯和事故概率,实行保险业务的精细化运营。充分发挥市场在保险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带动物联网建设和智能汽车开发。

创造对新能源的有效需求。治理雾霾污染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关键是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清洁可再生新能源具有广阔发展前途。要将合同能源管理导入光伏市场开发,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专业安装、电网接入和垫付投资的配套服务。以此加快屋顶计划实施,带动光伏产业发展。

创造对新能源汽车的有效需求。依托丰富的水电资源,以电动汽车为重点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可有效缓解四川的资源环境压力。按照“车电分离,换电为主”的运营模式,鼓励组建专业电池运营公司,负责出租、更换、充电和回收电池全程运营。运营方式的改变将大幅降低电动汽车购车和运营成本,减少充电麻烦,带动新能源汽车开发。

创造对节能环保的有效需求。环境保护涉及广泛复杂的经济技术问题,要使复杂变简单。通过专业治污公司提供技术、管理和融资的系统服务,推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使环保变得简单,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需求驱动 第5篇

随着电信领域3G时代的到来,用户对电信业务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增加,促进了各种异构电信网络之间甚至是电信网与互联网之间的融合,从而要求一种新型的业务开发方式来满足上述需求,模型驱动(MDA)开发方法很自然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MDA开发方式 由对象管 理组织(Object ManagementGroup,OMG)于2001年7月提出,其主要思想是以模型为中心,从无关模型(CIM)层来描述系统需求,从平台无关模型(PIM)层来进行总体分析设计,从平台相关模型(PSM)层进行详细设计及实现,最终通过模型到代码的转换实现不同底层平台可运行的业务代码。由于以模型作为需求及开发的出发点,使得系统在重用性、可维护性、开发效率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将MDA应用到电信业务开发领域,旨在加速电信业务开发流程,满足用户对新业务“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 需求[1]。MDA并没有定 义计算CIM的具体指导方法,而电信业务的需求分析不仅在业务的开发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服务提供商(SP)与网络运营商进行交流和协商的基础。在实际的电信业务需求分析中,纷繁复杂的业务需求往往通过SP与用户交流生成的“需求分析文档”得到。该文档主要包含静态文本形式的业务功能说明、业务定制及使用方式等,电信业务“实时性、事件驱动、异步执行”的特点没有得到体现,并且一旦发生“需求变更”需要重新撰写文档、更新设计甚至更改实现代码。这种“重开发设计轻需求分析”的现状已极大地影响了电信业务产品的生命周期,使得维护成本升高、升级部署难度加大,甚至由于未能对需求变更做出及时响应导致最终的产品脱离用户需求。

本研究在综合上述软件需求建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统一 建模语言 (UnifiedModelingLan- guage,UML)用例图进行电信业务的需求捕获和高层次需求描述,辅以UML顺序图对业务执行流程进行动态描述。首先从现有的电信业务中根据ParlayX标准尽量全面地抽取业务能力集,如呼叫类、用户管理类、业务监控类,分别对各能力集进行元模型抽 象得到概 念元模型,然后在Borland Together2006环境中扩展UML用例图实现该电信业务领域元模型集合,最终即可调用生成的元模型集合搭建不同的电信业务逻辑。用例建模方法以用户为中心,较好地解决了开发人员与客户交流困难的问题,从而保证了电信业务开发中需求与设计的一致性。由于用例图在描述电信业务需求时“完全屏蔽内部细节,无法反映业务执行逻辑”,本研究采用用例规约对用例进行静态约束的同时引入UML顺序图对业务逻辑进行动态描述, 从而使本建模方法既可描述业务静态属性,又可描述业务动态行为[2]。

本研究组织方式如下:对即将用到的UML用例图及顺序图进行简介后,以需求工程理论为指导, 从一般的软件开发需求中得出通用的软件功能性及非功能性需求,将此类通用需求映射为“电信业务领域需求”;然后进而抽取现有电信业务能力集,将该能力集与“电信业务领域需求”进行元模型抽象,在BorlandTogether2006环境中扩展UML用例Pro- file得到领域需求元模型集合,使用该元模型集合即可搭建具体电信业务的需求分析用例图示,对图中抽象粒度过大、业务逻辑描述不清晰的子用例可用MSC进行动态地描述;最后给出了用该建模方法描述的“基于位置的短信发起三方呼叫业务”的实例,通过与传统需求分析文档进行对比验证了本建模方法的优越性。

1基本概念和方法

1.1用例图

用例是UML的核心概念之一,一个用例就是用户为达到某种目的与系统之间进行的一次典型交互。用例主要用于捕获系统功能性需求,包括参与者(Actor)、用例(UseCase)、关联(Association)3个模型元素。

(1)参与者是位于系统之外与系统发生交互的人或其他系统,在实际的用例模型中往往模拟某个用户角色。

(2)用例表示系统对外提供的服务或功能,定义系统是如何被参与者所使用的,每个用例都是对系统行为的动态描述。

(3)关联表示了参与者与用例之间的对应关系,描述参与者如何使用系统提供的用例和用例间的依赖调用关系。

在用例之间存 在着依赖 (Dependency)、包含 (Include)、扩展(Extend)、泛化(Generalization)4种常用的关联关系[3]。

用例捕获需求所搭建的模型称为用例模型,它由用例及用例规约两部分组成,其中用例规约是对用例附加的文本性注释。当1个用例在描述大粒度需求时,这种用例规约往往是必需的。电话呼叫系统用例图如图1所示。

图1中包括用户和运营商2个角色,设备接入、呼叫控制、计费3个用例,方框表示系统边界,箭头表示角色与用例间的调用关系。该图清晰明确地表达了电话呼叫系统的总体功能及模块划分,较好地表达了系统功能需求。

在搭建用例模型图时往往遵循如下步骤:

(1)确定参与者,考虑每个参与者期望系统提供的功能。

(2)对这些功能进行抽象,用领域术语进行描述,构建相应的用例。

(3)通过各种关联关系将参与者与用例连接起来,通过用例规约对用例进行细化描述。

由于用例建模是以用户为中心,屏蔽了系统内部细节,仅靠静态的用例规约文本不能体现系统内部模型间的动态交互,故引入UML顺序图来解决这一问题。

1.2顺序图

UML顺序图展示了一种交互,由1组对象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组成,着重体现对象间传递消息的时间顺序。

顺序图采用2个轴,水平轴表示参与交互的对象,垂直轴表示时间。顺序图中的对象用带有垂直虚线的矩形框表示,矩形框内标有类名、对象名或角色名。垂直虚线称为对象的生命线,代表在对象之间的交互作用中该对象的生命周期。对象间的通信消息通过对象生命线之间的箭头表示,箭头的形状表明了消息的类型是发送还是返回。消息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从上到下排列,每个消息旁边标有消息名,也可以加上参数。电话呼叫系统的顺序图描述图如图2所示。

图2中包括主叫、运营商、被叫3个对象,三者间共有6条消息交互,清晰地表达了电话呼叫系统的执行逻辑。由于电信业务采用“事件驱动、异步执行”机制,业务执行过程中有大量的消息交互,而以顺序图描述的电信业务恰能反映其动态交互特征,将顺序图描述的动态交互信息与用例规约描述的静态属性信息结合,即可完整地描述一个业务的综合特性。

2领域需求建模分析

从通用的软件工程需求分析入手,借助需求工程理论获取通用需求,然后将此类通用需求转化为电信业务领域需求。

2.1软件工程通用需求建模分析

在软件开发需求分析阶段存在3个主要困难: ①客户与开发人员交流困难,由于二者不同的知识背景及所处的行业,导致在描述系统需求时表达不一致甚至产生歧义。②需求信息描述不规范不一致,客户与开发人员都有各自的术语及表达习惯,同一种需求可能会产生若干种表达。③随着项目的深入,需求的变化在所难免,而这种变化往往不能及时反映到实际开发中,导致需求与实现脱节[4]。

基于上述需求分析的诸多问题而产生了“需求工程”理论,其主要任务是:探索行之有效的需求获取方法;实现“用户主导、面向领域”的需求建模过程;形成促进协同工作和逐步优化需求规约;构建真实可信的需求验证理论、方法和手段;为实现科学需求管理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需求工程理论包括以下5个方面:

(1)需求获取:通过与用户交流、对现有系统的观察及对任务进行分析,从而开发、捕获和修订用户的需求。

(2)需求建模:为最终用户所看到的系统建立一个概念模型,作为对需求的抽象描述,并尽可能多的捕获现实世界的语义。

(3)形成需求规约:生成需求模型构件精确的形式化的描述,作为用户和开发者之间的一个协约。

(4)需求验证:以需求规约说明为输入,通过符号执行、模拟或快速原型等途径,分析需求规格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5)需求管理:支持系统的需求演进,如需求变化和可跟踪性问题等。

需求分析作为软件开发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它所描述的需求包括功能性需求(FR)及非功能性需求(NFR)两个方面。功能性需求旨在描述软件开发的目的,通常比较明确和具体,较容易通过用例的方式进行捕获和描述,它决定了软件成品的成败;而非功能性需求旨在描述软件成品的质量指标, 通常比较抽象且主观成分较多。要准确直观地描述非功能性需求并非易事,通常都以自然语言形式进行描述,它从可用性、可维护性、健壮性、可移植性、安全性等方面影响着软件成品的生命周期。

2.2电信业务领域需求建模分析

电信领域的非功能性需求用于描述电信业务对通话质量、带宽、实时性等服务质量(QoS)的需求, 功能性需求则包括了电信业务管理功能、底层网络能力、业务执行环境的需求等。

2.2.1功能性需求建模步骤

以上述分析得到的通用需求为基础,针对电信业务自身特点,电信业务领域需求建模步骤如下:

(1)需求获取:业务设计人员与业务用户进行充分交流,全面、精确地获取用户需求,双方形成明确、一致的业务概念。

(2)需求建模

①为第一步中获取的用户需求构建用例项,并将这部分用例归入“用户需求”类中,对于描述不精确的用例项以文字形式进一步描述。

②业务开发人员获取上述“用户需求”类中的用例,针对每个用户需求用例开发相应的“业务提供商”用例来满足其需求,并将其归入“业务提供商需求”类中。

③业务运行部署人员获取“业务提供商需求”类中的用例,针对每项功能开发相应的底层支撑功能用例以完成业务功能,相应的用例归入“网络运营商需求”类中。

(3)形式化需求描述:严格按照UML用例图的标准搭建业务的功能视图,并配以相应的文字描述。复杂用例通过子用例图的形式进一步描述。业务整体的运行逻辑通过顺序图进行描述。由于采用了UML业界统一的建模标准,使得建模结果不会产生二义性,且重用性较好。

(4)需求验证:将文本形式的需求分析规约(初期的需求分析文档细化后得到)、需求建模阶段得到的用例图和顺序图分别提供给用户、业务设计人员、业务开发人员、业务运行部署人员,形成一致意见后得到最终的需求分析可执行文档,该文档可作为后期设计开发的依据。

(5)需求管理:开发团队要时刻关注用户的需求是否改变,一旦有需求变更则需要循环执行上述步骤,以确定开发出的产品精确无误地交付给用户。

2.2.2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由于电信业务对非功能性需求的侧重不同,本研究所考虑的非功能性需求如下:

(1)稳定性:由于电信业务一旦部署往往需要运行较长时间,对业务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2)容错性:一旦发生不可预知的错误,如访问量激增、物理设备错误等,应该有容错机制支撑业务继续运行。

(3)扩展性:由于电信业务更新换代较快,要求业务较容易在原有服务器上扩展。

(4)时延:随着用户对业务体验要求的提高,带宽成为衡量业务指标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采用UML用例建模这一业界建模标准, 可以有效获取并形式化描述需求,同时模块化描述的需求在验证及管理阶段也较易沟通理解及改动, 提高了需求分析的效率。

3领域需求建模设计与实现

在MDA建模思想的指引下,软件开发人员创建了各自的建模语言及工具,用于支持不同领域的系统建模,不同领域的建模语言由于各自差异而导致交互及移植困难,从而迫切需要一种针对建模语言和工具的规范,这就是OMG于1997年通过的元对象设施,即元对象 模型 (MetaObjectFacility, MOF)标准。MOF是一个庞大的规范,其核心是提供一个开放的建模框架,可以通过继承、组合和实例化机制实现组件的扩展,从而定义功能更加强大的模型。MOF基于传统的经典4层元数据模型框架将模型的抽象过程分为以下4个层次,4层元数据架构如图3所示。

本文所讨论的电信业务领域需求建模就是在遵循MOF规范的基础上完成的,首先对通用电信业务能力进行抽取、归类,得到通用的电信业务能力集(M3层),然后将该能力集抽象为概念元模型 (M2层),最后在BorlandT4层元数据架构gether 2006环境下设 计生成UMLProfile用例元模 型 (M1层)。

3.1电信业务能力分析

现有第三代移动通信(3G)除了提供传统的语音会话业务外,还提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业务、数据通信类业务,参照3GPP和ETSI的业务能力分类, 从下层的接口技术中抽象出支持各种业务的能力集,包括呼叫类、消息类、位置服务类、用户交互类、会话控制类等,以及相应的一些通用服务类,电信业务能力集如图4所示。

呼叫类的业务特征不仅包括双方呼叫,也包括多方呼叫和多媒体呼叫;消息类包括短消息、多媒体消息和及时消息;位置服务提供立即定位服务、紧急定位服务以及根据时间或地点的触发定位服务;用户交互类用于获取用户输入、对用户放音、监控用户状态等;会话控制类用于建立及解除会话逻辑、控制业务逻辑跳转、监控业务状态等;通用服务类是各个业务都可以使用的一些逻辑功能,如数据库操作、逻辑处理、计费、鉴权认证等。

3.2概念元模型设计

软件系统建模是一种概念性的建模方法,首先对现实世界中事物进行抽象,得到待建系统功能及架构的感性认识(M3层),这些感性认识往往不成体系且缺乏形式化描述;将这些感性认识进一步进行归纳汇总,并加以形式化描述,即形成概念模型 (M2层)。概念模型是领域模型的总体视图,可以通过UML类图或结构图进行表示。

为了确保电信业务需求建模信息的完备性和准确性,本研究采用分层次、多视点的需求捕获方法。电信业务包括业务用户(ServiceUser)、业务提供商 (ServiceProvider)、网络运营商(NetworkOperator)3个参与者,视点分离的需求捕获方法如图5所示。

(1)业务用户主要关注业务所提供的功能(或服务),业务的使用方式、业务的接入方式、业务的计费模式、终端的能力要求等,用户并不关心业务是如何实现的。

(2)网络运营商主要负责业务的生命周期管理、业务的部署对下层网络(如接入网、核心网、业务网)的要求、计费策略、与SP的分成结算模式、业务的目标用户群、业务数据和用户数据的维护管理、业务的接入控制和授权、业务的订阅等。

(3)对于业务提供商而言,则更关注该业务的技术实现细节,与运营商的网络通信接口(包括应用接口、网管接口)、业务的管理方式(包括计费、结算、业务的接入、服务等级协定等),以及与其他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的商务模式(BusinessPattern), 该业务的部署环境(包括软硬件),业务所属的类型和具有的业务特征、业务流程等。

从以上3个业务角色的视点出发分别对业务能力进行分类,设计得到电信业务需求概念元模型类图如图6~8所示[5]。

概念元模型设计完毕,接下来将概念元模型 (M2层)转换为可用的UML用例模型(M1层)。

3.3UMLProfile用例元模型实现

从概念模型(M2层)到UMLProfile模型(M1层)就是把半形式化描述的领域视图转换为建模工具中形式化描述的UML视图,是电信业务需求建模的最基本要求,所生成的UMLProfile元模型信息的完备性、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需求建模结果的优劣。

本研究以BorlandTogether2006为建模环境, 采用扩展UML用例元模型的方式,以3.2节所设计的通用能力类概念元模型为例扩展用例Profile如图9所示。

非功能性需求的用例扩展与功能性需求的扩展方法类似。各个功能性需求模型的性能指标将通过这些非功能性需求模型来指示,具体反映为用例图中用例规约的文字描述。

4需求建模实例及验证

以“基于位置的短信发起的三方呼叫业务”为例,利用上述建立的元模型集合,搭建该业务的需求模型。

4.1用例描述的业务需求模型

“基于位置的短信发起的三方呼叫业务”由主叫 (333444)向SP提供的服务接入码(888)发送短消息而触发,消息内容 包括用户 名、密码、被叫 (333555);然后以第三方(虚拟网络端)呼叫主叫,待主叫接听后对其放提示音“是否收听广告”,得到主叫的肯定后按照主叫所在的地理位置播放广告商提供的广告;待主叫广告接听完毕后,再接通被叫,实现二者通话,并对主叫实行费率优惠。该业务由于既实现了业务运营商的广告收益,又实现了广告商的低费率宣传,用户也得到了合理的优惠,所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按照上文描述的业务场景,利用上述搭建的UMLProfile用例元模型,搭建业务需求模型如图10所示。

图10以视点分离的原则,分别为3个业务角色搭建需求用例,明确清晰地描述了该业务的功能需求。然而由于用例图“以用户为中心,完全屏蔽内部细节”的特点,导致业务逻辑表达不清晰,需要进一步用顺序图进行动态描述。

4.2顺序图描述的业务逻辑

顺序图可以很好地描述不同对象间消息的动态交互,以3.1节用例图描述的业务为例,其顺序图描述的业务逻辑如图11所示。

顺序图描述的业务逻辑很好地弥补了用例需求视图“细节缺失”的弱点,所表达业务逻辑也清晰完整,全面描述了业务执行中各对象的动态交互消息。

4.3需求建模验证

从本节示例中业务的需求建模结果可以看出, 本建模方式描 述的电信 业务领域 需求具有 以下优点:

(1)由于采用了UML用例图和顺序图业界统一的标准,不同领域开发人员可以“无歧义”地交流。

(2)图形描述的需求较之文本更加清晰简洁, 需求变动时可以通过修改元模型进行统一更新。

(3)按照电信业务的特点抽取并建立的需求模型,更加符合电信业务自身特点,描述电信业务需求更加精确。

5结束语

需求驱动 第6篇

一、焊接类专业课实行“需求驱动”教学的必要性

(一) 用途方面:应用于机械制造、造船、海洋开发、汽车制造、机车车辆、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原子能、电力、电子技术、建筑及家用电器等部门。比如国家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奥运鸟巢这两大重要工程中, 焊接技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 焊接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 就业方面:焊接专业有着较好的就业前景, 2015年6月, 我们学院进行了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来自45家企业进场招聘, 出现了焊接专业的毕业生选择企业的现象, 甚至有企业出高薪聘用, 学生仍在犹豫。 (三) 设置的内容方面:基于“需求驱动”教学的教学理念, 目前焊接专业主要专业课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焊接成型原理及材料焊接性;焊接成型工艺及设备;焊接电源及自动控制;焊接结构及制造技术;无损检测及质量控制与管理。 (四) 现有问题方面:职校焊接专业的学生, 进校之前根本就没有见过焊工的操作, 加之学生基础多数较差, 还有一定的厌学情绪, 一些学生改不掉懒散的坏毛病;有的学生怕苦怕累, 学习不用心, 干活不认真;有的学生, 看见焊接电弧和火花四溅, 产生畏惧心理。

二、建立以“需求驱动”为教学目标的实训课题

焊接教研室于2014年11月初接到学校通知, 要求制作10个用于资料摆放的货架。制作结束后, 学生都认为以后遇到此类制作自己能独立操作了, 收获很大。以货架制作步骤为例:

工序一:下料

1.确定下料的尺寸、规格、数量

我们制作货架首先需确定下料的三要素, 分别是尺寸、规格、数量。将不同尺寸以及规格的材料分类放好, 以便于装配时候的拾取。首先学院给我们提供足够的角钢。这里货架的制作我们一律使用的是4号以及3号角钢, 按照制作货架所需的尺寸将各边数据计算出来。

2.切割平台的准备

因为这次制作货架的量比以往都要多, 如果一个一个制作的话必然会增时不少, 而且也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于是我们决定先制作货架各面的磨具, 磨具制作好了学生做起来自然就不用考虑数据到底精不精确了;同时也会加快货架的制作效率, 且也能保证数据的精准。

工序二:货架装配

1.装配平台的准备

先应确定装配平台的大小。货架装配平台一定不能小于货架总体的长度以及宽度, 如果平台数据不够就会导致货架装配尺寸的偏差。于是我们准备了一块比较大的整板, 数据可以不去了解, 但是要保证大于货架各个面的尺寸。

2.货架的定位与装配

将货架的材料按照货架限位销的位置组装好, 由于限位销是保证货架各个边数据的, 自然下的料组装起来就符合相应的数据。这也是使用磨具装配的好处, 既省时也省力。

工序三:货架材料的加焊

对于已经装配完成的货架来说, 我们不能轻易的搬动。因为各个边是不牢固的, 所以我们应对货架进行加焊。目的使得货架各边材料更加牢固, 不至于在使用的时候发生焊部的断裂。

工序四:货架的涂装

每个货架我们都进行了油漆的喷涂。我们用香蕉水跟油漆调成合理的浓稠度使之有效的进行上色。如果油漆太稠, 货架上色就不均匀就易导致表面油漆太薄, 油漆干了还是能见到金属底板;如果油漆太浓则增加表面油漆厚度, 同时用刷子涂抹起来也会费劲。

工序五:铺板

我们制作的货架总共有六层, 一个货架则需要6块平铺板。我们将车间里不用的电脑桌进行了拆装, 选取大块电脑桌的板块进行货架的划线。

三、货架制作作为“需求驱动”为教学目标对电焊教学目的的思考

(一) 理论不等于实践。以往的传统教学对学生的灌输多以理论联系实际为主, 何谓理论就是按照书本上知识的难易程度用讲授的方式教导学生, 而技师学校的学生往往理解能力差, 进校时对于之前知识的积累不够, 知识基础性弱, 如果光靠讲述来灌输知识往往效果不理想, 甚至是相反的效果, 理论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实习成绩高, 实习成绩高的学生不一定理论理解的透彻, 慢慢呈现高层次低能力的现象。 (二) 理实结合能提高学习气氛。通过让学生制作货架的这个机会我们也慢慢的发现了一种现象, 就是对于整个教学质量有着明显的改观。归结其原因在于当学生基本了解知识后如果能让他们动手将产品完成出来, 对于学生来说也会有一种强大的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是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当中无法体会的。因为有时候只有真正做出了一款产品那才是最为真实的, 比如何了解数据如何得出来的这个成就感更加直观, 更加真实。 (三) 理实结合也能提高整体的师资水平。这次货架的制作是利用教师的简单讲授与指导再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性操作, 无论从学生还是教师对于技能的掌握还是对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明显的帮助。对“需求驱动”为教学目标的实施是具有立体的指导意义。

摘要:焊接是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作业工种之一。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是培养焊接人才的重要环节, 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其将来能否顺利胜任焊接工作。根据多年对焊接实习的教学实践, 从焊接类专业课实行“需求驱动”教学的必要性、建立以“需求驱动”为教学目标的实训课题, “需求驱动”理念的思考等几方面, 谈谈实训教学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需求驱动”,焊接实训,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洪流.电焊工工艺学:2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2]王长忠.电焊工机能训练:2版[M].北京: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需求驱动 第7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丰富的商品供应带来了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也促进了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面临的竞争成了全球性的竞争,同时也大大拉近了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距离。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和赢得市场竞争,企业不得不生产定制化、个性化的产品并通过网络构建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交互平台。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以下简称MC)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技术,为企业提供了满足这些需求的一条途径。许多制造企业,如摩托罗拉、惠普、丰田汽车、戴尔等成功地实施了大规模定制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要具体的实施大规模定制,就要建立客户需求驱动的产品个性化定制系统。

本文以工程机械产品为例,提出了客户需求驱动的机械产品个性化定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客户需求模型的建立和产品快速配置技术进行了研究。

1 系统分析

工程机械产品种类繁多,但是每一类产品都由许多系列组成,同一系列产品又有许多型号,对于特殊的客户需求,还有许多特定的产品。因此,在原来传统的单向、间接的订货方式下,很难保证能快速的响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必须使客户参与到企业产品的设计中来,通过企业的个性化定制服务,结合企业的知识,使客户通过网络和企业进行交互,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对产品进行定制。

客户首先会在企业的门户网站进行搜索,查询是否有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如果企业现有的产品不能满足需求,客户能通过系统向企业提交自己的需求参数或功能参数,系统则根据客户的需求模型把需求参数转换为功能参数,提交给配置设计子系统,根据配置规则配置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的配置清单,同时客户可以看到配置后的产品的三维模型。

2 系统体系结构

系统以企业产品数据为核心,实现销售、设计、制造、管理等环节的信息联动。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基于PDM实现与CAD、CAE、CAM、ERP等系统的信息集成。

系统数据库定期从PDM数据库同步产品结构、配置规则等数据;定制系统所触发的设计、生产过程也在PDM中进行流程监控,并反馈给定制系统。从而为企业设计、生产、销售等各部门提供所需数据,为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共享提供支持。

系统通过Web服务器可以直接与PDM系统的各功能模块进行集成,既可以进行实时的数据交换,又可以进行过程协同与资源共享。在对企业营销网络进行扩充的同时,提高企业对客户订单的处理能力。

网上定制系统直接面向客户或企业销售人员,实现基于统一产品数据库的产品定制功能。并能实现产品订单与合同的关联和网上定制流程、合同管理流程的管理。方便地完成销售业绩分析、客户群分析、潜在客户挖掘以及产品走势分析等,从而为营销规划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系统采用基于中间件技术的网络三层结构,由Web Server提供客户端销售界面与PDM系统的数据交换,由于该技术可以实现客户端和网络服务器、数据服务器的分工协作,使大量的信息处理都分布在服务器端完成,客户端浏览器只需处理一些与用户直接相关的信息,从而加快客户端浏览器的数据访问速度,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3 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3.1 客户需求模型的建立

客户需求是企业获取客户信息的来源,是产品定制设计的根据,但是客户需求往往是多方面的,如何准确的把握客户需求,设计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是定制系统是否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

工程机械所面向的客户一般为工程施工单位,客户对产品的性能参数及功能部件比较了解,所提出的需求表现为复合型需求,即功能需求、技术需求和结构需求的组合。大规模定制下的工程机械企业主要是面向订单的生产模式,如图2所示,本文结合工程机械产品配置的特点,将客户需求分为整体性能需求、功能需求、外观需求和销售需求,这样可以实现从客户需求域向产品族结构域的分层映射,实现产品的快速配置。

3.2 基于GBOM的产品族划分和配置规则库的建立

传统产品的数据结构为常规BOM(Bill—Of—Materials),常规BOM的节点是具体产品的零部件组成。在大规模定制环境下,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多,必然会导致BOM结构的冗余,影响产品配置效率。为此,许多学者研究采用GBOM(generic bill of materials,GBOM)来避免结构冗余,同时还保持了BOM的结构信息。GBOM是一种产品族结构模型,它由一个BOM结构和一个选择树构成。其中,BOM结构是一个由类零部件组成的层次结构,它表示了产品系列中的通用产品结构。选择树是一个由变量、变量值和配置规则构成的层次结构,沿它的不同分支分层进行选择能够确定一个具体的产品BOM。本文根据工程机械产品种类多,系列化的特点,构建了基于GBOM的工程机械产品族模型,图3给出了平地机产品族的GBOM模型。

在产品族结构中,配置规则主要指类零部件之间的逻辑约束,包括相容约束、相联约束和互斥约束。相容约束指类零部件之间的共存关系,如选择了类零部件A,同时也可以选择类零部件B。相联约束指类零部件的依赖关系,如选择了类零部件A,就必须同时选择类零部件B。互斥约束又叫不相容约束,指类零部件之间存在互不相容关系,即选择了类零部件A就必然不能选择类零部件B。本文对每个产品族中的类零部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约定,建立了工程机械产品的配置规则库,以数据表的形式保存在数据库中,在进行产品配置的过程中进行提取使用,平地机中一主要配件-变速箱总成的配置规则数据表,如表1所示。

3.3 配置过程

基于客户需求分层映射的产品配置过程如图4所示:1)根据客户的性能需求确定产品族,生成产品族所对应的零部件选配树。确定满足客户性能参数需求的产品族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由计算机依据客户对产品整体性能参数需求自动匹配得到与之相似的产品族标准配置;二是在熟悉企业产品的前提下依据性能参数人工选择产品族。在提出第一层需求得到产品族之后,才能由产品族模型得到该产品族的功能部件选配树,然后客户在选配树上提出第二层功能需求。2)根据客户的功能需求在配置规则的约束下选择功能部件。在选配树配置规则的约束下,客户选择满足其功能需求的功能部件,将客户需求转化为产品结构,由产品配置系统将客户选配的功能部件与产品族的标准配置之间按规则进行替换、增加、删除等处理,最终得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EBOM(Engi—neeringBill—of-Materials)。3)产品EBOM由设计人员和工艺人员评审通过后,与客户输入的附加需求相结合产生产品配置方案,该方案经销售主管审核通过后可以生成产品订货单。

4 定制系统应用

本文在某工程机械企业PDM基础上,利用网页编程技术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开发了面向客户、产品销售员及设计人员等应用的产品定制系统,通过客户需求的分类输入及分层映射,利用基于GBOM的产品族模型和产品配置规则库实现产品的快速、智能配置,并自动生成产品订货单。图5给出了系统的产品配置界面。

该系统在企业内部进行了测试和使用,相比传统的订单处理和产品配置方式,系统大大加快了订单的处理速度,客户通过网络提交的订货申请和个性化需求通过系统的自动处理就能直接得到所需产品的EBOM,再通过相关人员的审核确认就可以进入生产加工阶段进行生产。大大简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5 结论

本文对基于客户需求驱动的机械产品个性化定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探讨,对于系统实现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工程机械产品的产品网上定制系统。对于当今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如何快速的响应客户的个性需求问题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摘要:以工程机械产品为例,对能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产品定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和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客户需求和产品结构之间的分层关系模型,利用产品族的理论和模块化思想对产品进行分类组织,建立了产品模块之间的配置关系库,对产品进行快速配置。最后构建了基于internet的机械产品定制系统。客户通过Internet,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机械产品进行定制,同时企业实时的根据订单的要求进行产品的快速配置,生成产品的配置清单。

关键词:客户需求,定制,产品族,GBOM

参考文献

[1]Du X,Jiao J,Tseng M.Architecture of Product Family:Fun-damentals and Methodology[J].Concurrent Engineering:Research and Application,2001,9(4):309-325.

[2]Hegge H M H,Wortmann J C.Generic bill-of-material:Anew product mode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Economics,1991,23(3):117-128.

[3]FrutosJD,DenisB.Object-Oriented Model for Customer-Building Company Interaction in Mass CustomizationEnvironment[J].Journa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Management,2003,9(3):302-313.

[4]刘北林,牟维哲.面向服装大规模定制的产品族模型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8,(1):61-63.

[5]冯涛,但斌,兰林春,张旭梅.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族结构与配置管理[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3,9(3):210-213.

[6]祁国宁,顾新建,杨青海,等.大批量定制原理及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3,9(9):776-783.

[7]刘晓冰,袁长峰,高天一,等.基于特征面向客户的层次型产品配置模型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3,7(9):527-531.

[8]朱芸,陈心昭,张利,等.客户驱动的广义产品配置模型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05,16(13):1175-1180.

[9]邓琳,昝听武,黄茂林,等.基于需求功能映射分析的概念设计叨.重庆:自然科学版,2002,25(12):4-6.

需求驱动 第8篇

用户需求、网站内容、盈利模式一直是互联网界亘古不变的焦点话题。“网站内容为王”、“盈利模式才是根本”、“盈利模式、网站内容缺一不可”、“用户体验是网站成败的要害”……我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可以说, 这些业界内的争论, 无论是激进的王者之道还是平和的中庸之道, 都不无道理。

因此, 本文在文献研究、现状调研的基础上, 对全国不同地区的部分省市进行了问卷调查, 分析了交互类电子商务网站中的用户需求的影响因素。旨在通过用户需求研究, 针对可能遇到的问题, 给出交互类电子商务网站开发推广的相关建议。

一、交互网站中用户需求驱动因素研究

(一) 用户需求因素分析

了解交互网站中用户需求的驱动因素, 首先得了解用户需求因素的构成。通过分析用户需求因素的构成找出交互网站中用户需求的主要驱动因素。

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研究, 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是消费者需求的决定因素。而影响到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具体因素则有:该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收入、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而在交互类电子商务网站模式下, 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在受这些传统因素影响的同时还呈现出独有的特点。通过对现有的相关文献研究, 我们总结影响各类电子商务用户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价值。功能价值是指交互类网站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互联网的出现, 交互网站的诞生, 带来了新的使用功能。通过各种功能的使用情况, 用户会获得更便捷的服务, 更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精神上的享受。在这些功能的驱动下, 就会产生更多的用户需求。相关文献认为, 功能价值指因产品及服务的感知质量而产生的价值。基本功能是产品或服务的关键因素之一, 只有通过基本功能才能满足顾客的基本需求;顾客在消费的过程中, 还对其附加功能有一定的期望, 如购物时还期望能在舒适的环境下挑选喜欢的产品, 有一定的保修期限等。因此, 功能价值是影响顾客评价其感知得失的重要方面, 也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

2.用户感知价值。在互联网环境下, 用户感知价值是指在使用互联网某一功能时感知到的价值, 表现为在使用这一功能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金钱是否能够从自身获得感觉上的等值体验。获取高价值是消费者进行购买的一个主要动机。同样, 用户在交互网站获得的价值体验高低直接影响该交互网站用户选择, 进而影响总的用户需求。有研究者认为, 在互联网环境下, 顾客感知价值不仅包括产品本身所提供的价值, 而且还包括顾客在购买产品过程中所体验到的购物价值。国内外顾客的感知价值和顾客忠诚度关系的研究都认为, 在交易过程中顾客感知到的价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顾客的下次购买行为, 所以, 顾客感知价值是顾客忠诚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从而也是顾客需求的驱动因素之一。

3.交换价值。交换价值一般是指交互类网站商品或服务的价格。研究者通过比较京东、当当、卓越三家商城的各类商品以及差异, 决定是否在B2C商城购买商品, 即消费者做出买还是不买的决策的关键因素是:B2C商城商品的质量价格的正向关系是否得到肯定, 而决定消费者在B2C商城购买何种商品的决定因素则是价格。

(二) 交互网站用户需求的主要驱动因素

在研究各类电子商务网站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交互类电子商务网站用户需求的主要驱动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而建立用户需求的驱动模型。

1.功能驱动力, 即交互类电子商务网站的使用功能。

2.人际交往活动。人际交往活动是否频繁直接影响用户在交互网站上的活跃程度。人际交往积极的用户在交互网站的使用也会比人际交往活动少的用户更加频繁, 或者说交互网站的需求会随着人际交往活动的频繁而增加。

3.用户的感知价值, 即用户在使用产品或享受服务所感受到的满意度。

4.自然驱动力。在互联网环境下, 自然驱动力主要表现为互联网普及的趋势下, 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而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 产生了互联网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需求。这就表现为交互网站的用户需求。

二、实证分析

我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通过对该模型的求解和分析, 我们可以获得各个驱动因素对用户需求总体的影响程度, 进而制定有效的策略, 制胜于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美国Math 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Matlab软件, 该软件适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

(一)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资料来源于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主要采用了实地调查法和网络调查法, 样本采集过程使用了随机调查方式。通过走访调查的方式, 发动人际关系, 在包括浙江、上海、福建、山东等省份的部分城市进行了走访问卷调查。其中发放问卷400份, 实收345份。在网上, 我们通过人人、电子邮件等方式将100份问卷发放至全国各地, 收回电子问卷85份, 并对这430份问卷进行抽样分析。

调查采用的方式为随机抽样调查, 调查过程中严格按照随机原则进行, 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均等, 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均匀。所以调查出现倾向性偏差的可能性很小, 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很强。抽样调查中的样本误差, 在调查前就根据调查样本数量和总体中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进行计算, 把样本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调查结果的准确程度比较有把握, 样本就会与总体实际十分接近。因此得出的调查结果是可靠的。

(二) 模型建立

假设1:在众多影响用户需求的驱动因素中, 功能驱动力、人际交往活动、用户感知价值、自然驱动力这四个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 其他影响因素为随机扰动项。

假设2:这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无交叉影响关系, 即他们都单独影响用户需求。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b0+b1x1+b2x2+b3x3+b4x4+e

其中, Y为用户需求率, b0为常数项, x1为功能驱动力满意率, x2为人际交往活动的需求率, x3为用户感知价值的满意率, x4为自然驱动力的需求率, e为随机扰动项。

(三) 模型求解

我们根据驱动因素的不同将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分类, 并且按照问卷设计的特点 (A到C选项用户的满意梯度递减) , 利用科学工具, 计算出功能驱动力 (X1) 、人际交往活动 (X2) 、用户感知价值 (X3) 、自然驱动力 (X4) 4个因素下各题的A选项所占比例, 得到各个因素所对应的最大满意度。

其中, 功能驱动力 (X1) 将决定用户所得到的信息资源丰富度以及功能体验满意度;功能驱动力因素影响大, 就会产生更多的用户需求。人际交往活动 (X2) 则直接影响用户在交互网站上的活跃程度。用户的感知价值 (X3) 直接影响该交互网站用户选择, 进而影响总的用户需求。而自然驱动力 (X4) 将客观地对用户需求产生影响。

对应的因素根据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 如表1。

求解所用程序编辑如下:

利用Matlab软件求解, 得:

其中, 表格每一行中的Y值总是小于X, 所以这些因素都对用户需求有正的影响作用。且b1>b3>b2>b4, 所以, 用户需求的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功能驱动力、用户感知价值、人际交往活动、自然驱动力。

因此, 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功能驱动力、人际交往活动、用户感知价值以及自然驱动力和用户需求的关系探讨中, 研究表明功能驱动力、人际交往活动、用户感知价值以及自然驱动力对用户需求都具有正的影响作用, 其中对用户需求的影响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功能驱动力、用户感知价值、人际交往活动、自然驱动力。

三、对策研究

一个交互电子商务网站, 最基本的目的在于实现其主要功能, 满足用户的需要, 这是其吸引客户抑或是说满足用户需求的根本要求。而要实现盈利, 就得让用户投入金钱、时间和精力, 并让其认为为此付出是值得的, 即实现用户的感知价值。为了保持这个电子商务网站运行的持久性和用户的稳定性, 就得通过各种人际交往活动和该网站的自然驱动力, 一方面为网站增加人气, 吸引用户;另一方面使老用户对网站产生一种依附感, 增强网站对用户的粘性。因此, 在结合模型和一些电子商务网站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去实现各种用户需求。

(一) 网站的功能驱动是网站发展的根本要求

交互类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实现其功能。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电子商务网站没有实现其应具有的功能还会有多少用户的存在, 还会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盈利。一般来说, 一个新生的电子商务网站都会专注于或集中于某一领域的活动, 等到其有了一定的人气和市场, 再逐步拓展其发展空间。作为交互类网站的人人网发展的历程也验证了我们通过忆网情深网站研究得出的结论。

人人网原为1999年成立的校内网, 初期人人网站因其整体的受众对象不明确、过于宽泛, 本来就不太大的用户规模, 其商业价值大打折扣。十分有限并且增长缓慢的用户流量, 限制了广告总收入的增长, 微乎其微的广告收入对日益高涨的成本支出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后来人人网专注于大学生的特定需求, 该网站鼓励大学生用户实名注册, 上传真实照片, 让大学生在网络上体验到现实生活的乐趣。随着规模的扩大, 用户的增加, 2009年校内更名人人跨出了校园内部这个范围。现在的人人网为整个中国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的SNS社交网站, 给不同身份的人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平台, 提高用户之间的交流效率, 通过提供发布日志、保存相册、音乐视频等站内外资源分享等功能搭建了一个功能丰富高效的用户交流互动平台。

人人网的发展虽然有过曲折, 但是他把握住服务对象以及为其提供特定的服务是其成功的关键, 在有了稳定的用户后人人网不断改进其网站功能不断前进。同样, 忆网等其他交互网站的发展功能驱动也应放在首位。

(二) 实现用户感知价值是网站盈利的前提

用户感知价值体现的是顾客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具有价值的主观认知, 而区别于产品和服务的客观价值。从实证分析我们看出, 用户感知价值在交互类网站用户需求的影响因素中的作用仅次于功能驱动, 而实现并尽可能提高用户的感知价值也是交互类网站实现网站盈利的前提。如何将网站资源最大程度地、有效地转化为用户感知价值, 这将是构成交互类网站竞争力的基点。

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 感觉和知觉都是人们对于事物属性的反映。由于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同时看到同一事物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同样,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用不同的方式看同一事物, 结论自然也不同。网站欲实现并提升用户感知价值, 就应当尽可能地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 同时为用户提供一系列个性化服务。通过对网站现有的功能模块中缺少实用价值、大部分用户得不到实质收获、感知不到价值的部分进行增值, 从而最大程度上增加用户的感知价值。

(三) 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和自然驱动力保持稳定的用户需求

一般而言, 交互类电子商务网站都会经过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发展阶段。其中, 发展期和成熟期是用户需求量最大也是网站盈利最大的时期。而在成长期和衰退期由于早期的用户数量不多和后来的用户数量减少使得用户需求较小。

为此, 交互类电子商务网站应当使其在发展期和成熟期的时间尽可能延长, 保持稳定的用户需求。交互类网站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互动性, 交互类网站可以通过各种人际交往活动吸引人气, 提高用户对网站的粘性和依赖度。要增加或保持网站的用户需求, 就得有一定数量的用户, 而通过增加网站的人际交往活动和其自然驱动力则是保证网站拥有稳定用户需求的重要方式。

摘要:交互类电子商务网站发展与用户需求密切相关, 然而, 交互类电子商务网站用户需求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其重要程度各有差异。本文通过相关研究和现状调研, 结合对忆网情深网站的用户需求问卷调查, 通过建立用户需求驱动因素模型, 分析了交互类电子商务网站中用户需求的影响因素, 得出各因素在交互类电子商务网站中的作用。旨在通过用户需求研究, 针对可能遇到的问题, 给出交互类电子商务网站开发推广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用户需求,驱动因素,关系,建议

参考文献

[1]郭玉堂, 袁媛.B2C电子商务模式下顾客价值构成研究[J].现代商业, 2011 (12) .

[2]辛宪.基于B2C模式的消费者需求决定因素分析[J].中国商贸, 2010 (27) .

社会需求驱动下的图腾禁忌的演变 第9篇

摘 要:图腾是指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可以保护自己,并且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本文以雷州石狗图腾的历史发展轨迹为例,从点到面,探索图腾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重点揭示人类在马斯洛层次需求分析下图腾的内涵演变及其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图腾;马斯洛需求分析;雷州石狗

图腾源于印第安语“totem”,取自北美阿耳贡金人奥吉布瓦族方言“ototeman”,意思是“它的亲属”、“它的标记”,相当于整个部族的标记。在字典的解释里,“图腾”是指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做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1]。图腾崇拜是多样化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图腾崇拜;

汉族以龙为图腾,商族以玄鸟为图腾,周族以帝武为图腾,藏族的牦牛崇拜,傣族的象图腾崇拜,印度人的神蛇崇拜[2],豪萨-富拉尼族北方部分土地大多是鸟,以鸟或爬虫图腾兽[3];而禁忌是一种否定性的行为规范,它是一种社会心理层面上的民俗信仰,违禁所造成的不幸或恪守禁忌所带来的平安是停留在心理层面的,或者是精神上的[4]。图腾与禁忌一般都是相生的,图腾的出现往往会伴随着禁忌的产生。例如崇拜牛便不吃牛等等。

目前我国雷州地区存在这种崇拜石狗文化现象,它历史悠久,是一个典型的图腾研究案例;因此本次调研我们选择了雷州地区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从需求与图腾内涵演变的关系来研究图腾。

根据历史记载,雷州石狗以原始狗图腾为根据,以雷神、雷祖为依托,与龙图腾相并行,是原始灵石崇拜的主体象征[5]。它留有雷州各族迁徙融合的历史痕迹,与海洋文化相融,构成以石狗雕塑为标志的物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民俗文化价值体系[6]。资料考证,雷州半岛的石狗起源于殷周年代,它是一种图腾崇拜。上古的雷州半岛人迹稀少,自然灾害频发,从黄河中下游南迁了一些居民聚居雷州半岛。《汉书·地理志》记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7]。这些南迁的居民最早时被统称为百越。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百越族逐步进行分化。在游耕时代,狗对打猎和守卫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当时,雷州人民对狗是一种神圣的图腾崇拜。为了保护雷州先民崇拜的狗图腾,他们设定了禁止食狗肉的禁忌。之后随时代的演变需求,图腾又经历了不同内涵的演变,禁忌也逐渐弱化,他们都与马斯洛需求有着密切联系。

一、调研区域概况与调研方法

(一)区域概况

本次研究选取了位于广东西部的雷州半岛作为雷州石狗图腾文化的发源地,它是现在石狗文化最集中的地区,被称为天下一大奇观“南方兵马俑”。雷州素有“天南重地”之称,它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域大荟萃的地方,是历史上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8]。

近年来,雷州政府高度重视雷州 “石狗图腾”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能够更加直接详细了解到这一历史悠久的图腾文化的发展变迁过程;因此我们本次关于图腾文化的研究便选择雷州市的石狗文化集中的地区进行展开调研。

在具体地点选择上,我们主要是在雷州市区石狗文化浓郁的地区、雷州博物馆进行深入调研;再根据调研得出的初步情况,先后对仍然存在雷州石狗文化的村镇地区——杨家镇、东里镇、乌石镇、英利镇、调风镇进行调研。本文将会深究雷州石狗图腾文化的演变,同时考察图腾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的需求分析。

(二)调研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雷州石狗图腾崇拜以及其内涵的演变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调研过程分为四个部分,一为文献调研法,收集与图腾和禁忌有关的资料;二为政府调研。我们采访雷州文化广播新闻局局长,深入了解雷州石狗的渊源、发展历程。三为雷州博物馆馆长的访谈,深入了解石狗图腾与食狗肉间的关系,石狗图腾的崇拜程度以及食狗肉分布和价值所在。四为资深老人的调研,由于石狗图腾在雷州发展历史悠久,采访资深老人能从老一辈的思想观念研究主题。从多个层次不同角度了解不同的人对雷州石狗图腾文化的看法,确保了调研结果详细准确。对此,以雷州石狗图腾的历史发展轨迹为例,探索图腾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重点揭示人类在马斯洛层次需求分析下图腾的内涵演变及其之间的关系,力图在这方面为社会作贡献。

二、图腾与禁忌的特征

(一)图腾与禁忌的区域性

图腾和禁忌只是针对一个群体或氏族,对氏族的内部成员产生敬仰和恐惧心理。氏族相信图腾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维系群体组织结构,并通过禁忌来转换图腾的作用,防止因违反禁忌遭到惩罚,但是对其他群体或者氏族的人是不起作用的,他们也可能理解不了该民族的禁忌。

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图腾和禁忌,是早期人类发展史上某个阶段上特有的文化概念,即使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再保有,但却有种种——有形的无形的、显示的隐示的、物质的非物质的等不同的“遗留”[9]。所以,崇拜图腾和维护禁忌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文化行为和信仰,每个人都无法超越心里的界限去违反整个民族的要求。

(二)图腾与禁忌对象的全面性

采访雷州石狗研究者看出,以前几乎每个村都遍布石狗的雕像,表明古代每个村落每个人都崇拜石狗,并且在禁忌弱化和解除之前,雷州先民都是禁止吃狗肉的。

在我们看来,很多时候禁忌只是针对一部分人,比如孕妇忌食兔肉,认为孕妇吃兔肉生出来的小孩会有兔唇,禁忌的对象是世俗的,有条件的,但是图腾下的禁忌并非如此,图腾禁忌是针对整个民族,它是整个民族的文化标识,协调整个民族的关系。图腾也是如此,内部每个人都必须敬仰图腾,否则视为违反“规则”。

(三)惩罚是维护禁忌的手段

经过调查得知,发现雷州有些镇和表演上刀山下火海的人仍保持不吃狗肉的习惯。他们认为自己不吃狗肉是祖先传承下来,崇拜狗图腾的他们必须尊敬和遵守它,如果违反,自己会流鼻血和鼻穿孔。

这样的行为,想必是以前传流下来的禁忌和违反的惩罚,雷州先民小心翼翼地不做出违禁的行动,以免承受不必要的后果。这种禁忌的惩罚是超自然的,从目前的科技上看,用理论也无法解释和回答。它不是社会对雷州先民实施条例或者法律的惩罚,但类似习惯法约束和警告着雷州先民,例如我国以虎为图腾的纳西族,若猎人打死了虎,轻者会遭到鞭笞,重者要罚款。他们对吃狗肉的禁忌是更深层面上的要求。人们并不在乎禁忌的行为,而是怕违反禁忌后产生的后果,可能会得不到实际的利益。

三、不同需求下的崇拜和禁忌演变

每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雷州石狗图腾崇拜也是如此。在雷州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雷州石狗文化的发展受到雷州整体状况的影响。从古至今,雷州石狗的内涵经历了图腾崇拜——呈现报喜——保护神——艺术品的演变过程。这样的变化多端历程的背后究竟隐含着什么,与社会发展的变化又存在哪些关系,这样的趋势是否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一)基于安全和生理需求的前宗教观念

原始社会自然生产力水平低,当时人们摆脱不了自然界的各种威胁,当他们之间有某种互通的灵性和交流时,自然便会形成原始人类的精神寄托,将它们升华到信仰和尊崇的高度。动物从古至今,一直是通灵的象征,在饥寒交迫的远古时代,它们为人类提供了急需的生活来源,因此,它们正是在这种迫切适应自然的需求下与人类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图腾的产生便成为可能。雷州石狗文化的起源也体现了这一原理。早在四五千年前,雷州的红土地上,就有先民在采集渔猎,繁衍生息。当时的雷州先民利用自然石材制作生产生活工具,渔猎为生,兽皮遮体,穿叶为衣[10]。狗是雷州先民最忠诚最亲密的朋友,为他们的生产提供了帮助,也更具备“人性”。另外由于人们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理解,产生了惧怕的心理,便将情感寄托于与他们最为亲密的动物,因此将石狗奉为图腾来崇拜。方宏和陈志坚在《雷州石狗奇观》文中写到:“生活在雷州的古代百越族,他们都是从事农耕兼之捕猎为生,故以保护庄稼,有看守本领的兽物为图腾。因之,古时他们部族的名字“狸、獠”都加“犬”字旁……带有其本族图腾崇拜的标志[11],将未知寄托于神秘的灵魂。

另外,原始社会自然灾害频发,共同生活、共同生产、共同分配是古代的唯一生活方式,个体的生存成为不可能,在低贫的情况,只有精神统一,才可以互帮互助,增强生存能力。所以,图腾作为抵抗灾害、神灵保佑的“护身符”氏族文化也随之产生。这样的图腾是原始时代的标志,同一群体共同需求交流下予以寄托的文明,它有共同的信仰,激发族群共同努力的力量,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区分于其他的族群,是集体主义的象征,它规范着整个氏族,使原本松散混杂的人群精神得到统一,在恶劣的环境中成为连接心灵的纽带,营造了一个和谐团结的氛围,强大了整个集群,让更多的原始人得以生存。图腾,对他们有警告、保护的作用,神圣不可侵犯。为了适应自然灾害,规避风险,满足整个群体的生存需求,图腾禁忌也随之产生,它是通过自我言行的约束表达对图腾的敬仰。根据对村民的采访和雷州专家的解释,发现雷州先民禁止吃狗、杀狗,这种羞耻的事情只能躲到野外进行;在祖庙里骂狗、打狗更不被允许。禁止吃狗成为雷州先民必然事件,它是在生产力水平低、对自然界认识能力低的景况下对图腾崇拜的补充。图腾文化也不是一时兴起,它产生于一个族群渴望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的时期,这种需求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而在原始社会,更多的是自然的压力和人类的无知下的解除人心里恐惧和对自然界无奈的心灵寄托。存在这样的图腾精神,即使在物质匮乏低级的人类社会,也存在有序安定祥和的生存模式。

(二)以生理需求为主的图腾内涵演变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农业经济的转折时期,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促使人类社会从粗放农业转变到小农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的提升,对自然需求的改变(已经慢慢了解自然,敢于对自然发出挑战)和民族间的交流,原本封闭的氏族图腾文化不可能一尘不变。在中原地区,狗能辟邪的俗信在当时已经流行了。《史记·封禅书》载:“秦德公始杀狗搩邑四门,以御蛊菑。”此后以狗辟邪之风越传越胜[12]。东汉的应劭曾说当时世人“杀白犬以血题门户,正月白犬血辟除不详”(《风俗通义·祀典》)[13]。南朝梁人宗癝则在《荆楚岁月时记》中记述了长江中游地区流行撸狗耳以纕辟鬼邪的风俗。从秦朝到唐代,雷州经历了中原人小规模的人口迁徙,史料记载有五十万,他们大多数已经和百越族融合,这时百越文化受外界冲击较小,成为百越族的一部分,所以雷州石狗的图腾崇拜向“呈祥报喜”转变主要就是受到汉文化的影响。那时也出现了盘瓠传说,大大影响了图腾文化在雷州人民心中的位置,但是没有足够考证资料表明食狗肉禁忌被打破。陈玉屏在《秦汉以来中国南、北方民族融合进程的特点》中说道民族融合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形成“共同地域”,即杂居。第二步,形成“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语言”。一旦杂居,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合流是在所难免,语言的同化与之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第三步,经过较为漫长时期的潜移默化,逐步形成“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14]。汉人因为本身思想血液中狗具有辟邪的作用,便将这一思想赋予雷州石狗影响整个雷州人民,“呈祥报喜”的寓意从这时起风靡了几个世纪。

图腾是一个氏族的标识,是群体封闭式生存的凝结剂,更多的是满足原始社会人类被自然界控制的情况下与人通灵的神灵形象,虽然作为理性的自觉建构对象仍具有一定意义,但此时作为野蛮社会的标志已经失效[1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外族人的影响,原本经济体系的瓦解,图腾文化早已不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图腾文化体系不攻自破,新的社会环境对图腾提出了要求,他需要新的图腾观念来适应不同民族的文化需求,避免两族交恶的现象,这也是小农经济下人类新的发展愿望。它补充了图腾的内涵,丰富了图腾文化,是封闭的人类生存方式到跨越时代和文化交融的需求,也是一种文化进步的表现。

(三)基于情感需求的图腾内涵进化

神话往往给事物添上了神奇的色彩,这些神话并不是真正存在的,而是被某种需求利用[16],目的是借助超人的力量制造幻想企图对事物做出解释,使事物更加合理也具有说服力。当人权驾驭在神权之上时,神权可能会沦落为人权统治的工具。中国古代的皇帝自称天子,意为是上天的儿子,是上天派来统治人间的人,使得自己的形象神圣化;西方中世纪的神父也是如此,可以看出信仰或者神灵很多时候都会由于统治需要而被赋予某些含义。唐代至清代,国家统一、疆土扩张、中央集权加强是每个朝代的鲜明需求。此时,石狗图腾也由之前“呈祥报喜”向“呈祥报喜”和“保护神”共存的文化寓意过渡。

唐代以来,中国战乱频繁,大量汉人南迁进入岭南,民族融合达到较高的程度,但也存在民族矛盾。为了稳定地方,加强管理,统治者需要赋予一位有神话色彩的人物管理地方。当时作为雷州刺史的陈文玉,便有很多的传说,据吴建华引《雷祖志》记载:“(雷)州西南七里,有村曰‘白院。其居民陈氏,讳鉷者……鉷业捕猎,养有九耳异犬。耳有灵机,每出猎,皆卜诸犬之耳……交还陈氏养育,名曰文玉。陈文玉被雷州人民称为“雷祖”[17]。

另一方面雷州当时的生活环境恶劣,人们的生育能力较弱,当时石狗具有“呈祥报喜”的神话能力,再加上陈文玉的传说,雷州人民便将渴望生育的愿望寄托于石狗身上。传说中,雷祖陈文玉降世后,雷州民间以狗为呈祥灵物更加崇狗,石狗面前常常红烛高烧,香火不断。从此雷州人民便将石狗当作地方的“守护神”,陈文玉也成为雷州人们心目中具体化的祖先。本来雷州石狗只受到原始的俚文化的影响,作为守护和威严的象征,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守护一方稳定的神灵。再一步印证了安全和生存需求已经不是这个时代人民的强烈愿望,更多是过渡到生育等愿望实现的马斯洛的精神需求寄托。

(四)以自我审美需求为主的艺术价值追求

图腾的崇拜与禁忌的敬畏随着现代科学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淡化和松弛的现象,其实这种现象与其兴起的原理有着相同性,都是源于人类的精神需求,然而人类的精神需求很多都是物质社会的反射。21世纪属于信息科学社会,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也逐渐地提升,更加注重艺术文化的需求。曾经祖先敬仰的守护神或者图腾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例如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龙是中国人的祖先,但是现在龙的形象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艺术表达;曾经藏族人民视耗牛为图腾崇拜,现在也逐渐转变成一种艺术文化。这一现象是目前世界很多图腾演变的结果。

雷州也同中国其他东部地区一样,经历过一百多年的殖民摧残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这对文化的冲击是致命的。雷州在民国时期受到法国的殖民统治,之后经历文化大革命,因此这段时间石狗崇拜出现了断层的现象。在目前的社会状况下,人们对石狗更多的是一种传统文物自我超越的审美需求和石狗文化的精神需求并存的情感。文物是凝结在历史遗迹中的人类劳动成果,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历史的标志,具有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对于石狗来说,主要体现在它的无形价值,也就是附着在石狗身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近几年来,国家和政府都非常重视雷州石狗的发展,雷州石狗于2004 年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项目,雷州市博物馆设置了雷州石狗文化展区;2005 年深圳首届国际文博会展出了20 多尊石狗, 此后又到东莞、珠海等城市巡回展出。2006 年时值狗年, 雷州石狗“ 应邀” 到肇庆、番禺、佛山等地拜年等等[18]。这些现象的出现既是政府保护传统文化,弘扬优秀文化的需求;也迎合和民众对传统文化归属感的需求。艺术价值并不是每种图腾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它或消失,或改变了原有在人类心目中的精神含义,但是清楚地表达了图腾在生产力较高的现代生活水平的社会的必经之路。

四、结论与讨论

从雷州石狗文化角度看,雷州石狗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不断演变,是雷州人民时代繁衍生息中遗留下的宝贵文化,是汉族民间独特的艺术创作。研究结果看出,原始时代,狗对雷州先民具有保护和警告的作用,它被先民视为图腾崇拜,是神圣不可触碰的物体。为了保护狗图腾,雷州先民用禁食狗肉的方式表达对图腾的崇拜和敬仰。春秋到唐代初期,雷州石狗慢慢呈现出从图腾崇拜向“呈祥报喜”的功能转变;唐代之后,石狗在雷州人民的心目中也增加了保护神、司仪神的角色;这其中,雷州食狗肉的禁忌在唐代逐渐被瓦解。现代,雷州石狗崇拜观念慢慢淡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石狗文化艺术价值的追求更为热烈。

很多学者对图腾的研究都是立足在原始时期图腾产生内涵的描述和研究,以及禁忌下与图腾的关系,并没有细致地纵向研究图腾由始至终的发展演变历程以及与社会环境需求下的关系。本次探究,我们以雷州石狗图腾的历史发展轨迹为例,从点到面,探索图腾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重点揭示人类发展需求下图腾的内涵演变和之间的关系。

在雷州石狗文化的深入探究以及与其他民族图腾对比联系中发现,中国图腾是人类精神追求的历史痕迹,印证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人类最开始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生理需求主要体现在基本生活的物质保障,安全需求主要是人身和健康的保障。首先,中国的图腾产生于原始野蛮时代,粗放经济条件下,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古人对群居生活有着迫切需求,而这种需求更多的是自然需求,需要图腾作为超自然的神力起到保护作用,使人类达到精神上的同一性,每个人得以生存。接着,社会环境因素的本质改变(小农经济的出现、中央集权下越发重视地方的管理)是封闭的图腾文化逐渐被打破的重要原因,陆续出现的神话传说也是满足人民情感需求的添加剂,让人在更高精神需求的层次上更加信仰和追求图腾,图腾文化的内涵也越加丰富和精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思想得到解放,部分的图腾逐渐发展为传统艺术文化,原有的被赋予的神一般存在的图腾已经淡化,这正好符合了马斯洛所说的超越自我的审美需求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尊重。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代有不同的图腾内涵需求。时代的发展,其具体历史演变轨迹是马斯洛需求分析下的必然趋势,依次经历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自我艺术价值的追求。它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统治者肆意捏造,而是环境改变下人类的情感态度,自然而然赋予的对图腾的理解、愿望祈求和精神寄托,这正是在中国历史发展大背景下(原始时代、封建社会、信息时代)和地方特殊的经济文化需求下对图腾文化的具体引导,也侧面反映了当时时代的发展状况。

与世界图腾文化相比较,中国图腾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特性,也有共性。不管是哪种图腾内涵的改变都不是脱离现实社会的,它都是在与现实社会相互影响下发展的。我们也应以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态度去面对图腾文化在现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图腾的定义: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卷11:图腾与禁忌[M].北京市:九州出版社,2014,06.

[2]陈志坚.独具特色的雷州石狗民俗文化[N].中国文物报, 2008-01.

[3]H. R. Palmer.Note on Traces of Totemism and Some Other Customs in Hausaland.Man, Vol. 10 (1910), pp. 72-76.

[4]关于禁忌的定义: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卷11:图腾与禁忌[M].北京市:九州出版社,2014,06.

[5]Ting Zhao, Feng Han.Totem Worship in Shanhaijing Xishanjing.Open Journal of Historical Studies 历史学研究, 2014, 2, 84-89.

[6]李日星,林迪,刘钟王,刘少珠,黄莉莉.论雷州石狗的文化价值[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7]范晔.后汉书·南蛮传[M].北京市:中华书局,1965,05.

[8]借鉴来自雷州文化网.

[9]任骋.民间图腾禁忌[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3(1).

[10]陈志坚,雷州石狗[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2(1): 1-2.

[11]方宏,陈志坚,雷州石狗奇观[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12]司马迁,史记·封禅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8).

[13]应劭,风俗通·祀典·杀狗磔邑四门[M]中华书局,2014(1).

[14]陈玉屏. 秦汉以来中国南、北方民族融合进程的特点[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9(6),39.

[15]秦国伟.从“精神图腾"的演变看中华民族心路历程.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5.09.第14卷第5期.

[16] Franz Boas.The Origin of Totemism.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Vol. 18, No. 3 (Jul. - Sep., 1916), pp. 319-326.

[17]吴建华.雷州传统文化初探[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需求驱动 第10篇

2009年至2012年, 中国风味奶需求量的CAGR为9.9%, 年消费量约达42亿升。2012年至2015年, 随着以上班族为代表的中青年消费者对兼具口味、营养和便利性的乳品需求进一步扩大, 预计风味奶需求量的CAGR还将提升5.5%。利乐调查显示, 63%风味奶消费来自于18岁以上的成年人。其中, 13%的需求来自于19~25岁的消费者;15%的需求来自于26~35岁的消费者;23%的需求来自于36~50岁的消费者;12%的需求来自于51~65岁的消费者。

51%的中国消费者注重风味奶的口味, 49%的消费者看重它的营养, 而47%的消费者认为它有益于健康。

利乐中国品类管理总监高德珩表示:“许多富裕的中青年城市消费者愿意花更高的费用购买兼具品质、便利和口味的产品。35岁左右, 已成家立业且几乎没时间购物和做饭的消费者促进了这一市场需求。这一环境使中国的风味奶市场迎来了绝佳的机遇。”

在中国, 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别, 传统的本土口味比巧克力、香草和咖啡等国际流行口味更受欢迎, 如核桃或红枣口味。这也与中医对这些食物食疗效果的认可有关。中国消费者不仅将风味奶作为早餐或早餐的一部分, 也会在下午将其视为营养、能量补充品或休闲食品来饮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风味奶消费市场

高德珩表示:“便利性是产品赢得竞争的一大筹码。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许多人的可支配收入也有所提高。但与此同时, 人们做饭的时间却减少了。因此, 在大城市中, 适应在途消费趋势的街边便利店发展迅猛。如今, 便利店已成为在中国大城市中推动零售的重要渠道。这一局面为乳品企业推广创新型风味奶产品创造了巨大机遇。面对购买力不断上升且经常在途消费的消费者, 乳品企业的风味奶产品将拥有宽广的发展空间。”

据利乐调研数据显示, 2012年, 纸盒包装占据着中国风味奶包装的最大份额, 50%的风味奶产品采用了纸盒包装。此外, 利乐调研还表明, 47%的受访消费者认为纸盒包装易于使用。这一数据证明了产品便利的重要性。利乐预计, 到2015年, 风味奶消费者对于纸盒包装产品的偏好度将升至57%。

利乐统计数字显示, 传统上看, 乳酸饮料是中国销量最好的乳制品。乳酸饮料与风味奶的销量比大于2∶1。2009~2012年, 中国乳酸饮料消费量的CAGR为9.2%, 达102亿升。

但随着乳酸饮料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 激烈的竞争使得厂家的利润不断减少。利乐中国乳品品类经理龚燕婷表示:“中国消费者越来越青睐便于可在途饮用的饮品。这意味着乳品企业可凭借风味奶深挖这一消费需求, 实现消费者价值和公司业绩的双赢。”

风味奶在各国的消费占比

龚燕婷认为, 中国消费者的风味奶年均消费量刚刚超过3升, 而白奶的年均消费量则有6升之多。因此, 中国的风味奶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尤其是在乳酸饮料消费增速放缓的情况下。

便利店的迅速发展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步伐为全球的食品和饮料公司创造了新的机遇和市场。麦肯锡全球调研院 (Mc Kinsey Global Institute) 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2025年, 中国的城市人口预计将从2005年的5.7亿增至9.25亿。报告还称, 到2025年, 全球600个城市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将达65%, 其中很多城市位于中国, 这些城市将为农村人口提供上百万个工作岗位。

在中国的大城市中, 为了顺应消费者在途消费冷热食物的需求, 便利店正在迅速发展, 包括风味奶和乳酸饮料在内的液态乳制品便是在途饮用的佳选。便利店是快速消费品 (从乳制品到化妆用品) 销量得以高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因为中国消费者希望24小时都可以买到令他们生活省时省力的产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需求驱动】相关文章:

基于需求驱动模式的计算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探索09-13

差速驱动05-04

动机驱动05-11

驱动引擎05-17

直流驱动05-22

驱动功率05-22

驱动软件06-05

牵引驱动06-10

业务驱动06-12

文化驱动06-12

上一篇: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下一篇:心理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