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球范文

2024-06-07

中国网球范文(精选12篇)

中国网球 第1篇

中国金花在国际赛场屡创佳绩, 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竞技网球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基于此, 就竞技网球的科学研究水平是否提高, 是否能够为竞技网球的发展提供帮助等问题, 对2013年之前发表的关于竞技网球的科学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从中找出科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不足, 以供更多的研究人员参考。

1. 1 竞技网球训练分析研究的整体情况

对于竞技网球的训练研究早在1986年就已经出现, 关于竞技网球训练方面的核心论文数量为39篇, 占论文总量的21.2%。可是由于国内网球竞技水平的偏低和训练方法以及手段的相对落后, 使得对竞技网球的训练科学研究一直处于缓慢的发展状态, 20世纪80年代发表的核心论文占该类论文总量的2.6%;90年代的比率为12.8%;2000年代的比率为38. 5% , 2010年和2011年两年时间发表的论文比率为46.2%。不难看出此类论文发表的数量在2010年开始大幅度地增加。从侧面分析, 近年来中国网球在国际赛场上不断创造佳绩, 包括巡回赛冠军、奥运会冠军、大满贯冠军等, 这与对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不断研究、不断创新是分不开的。随着中国网球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先进与科学, 都将促使竞技网球训练的科学研究不断提高。

1. 2 竞技网球竞技能力分析研究的整体情况

竞技能力包括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智能。竞技网球竞技能力的分析也主要是从体、技、战、心、智这五个方面进行。从搜索到的关于竞技网球竞技能力的核心论文来看, 数量方面, 一共有53篇, 占论文总量的28. 8% 。从发表时间不同年代看, 80年代发表的论文占该类论文总量的5.7%;90年代的比率为9.4%;2000年代的比率为49.1%, 而2010年和2011年两年间发表的论文所占比率为35.8%。对于竞技网球竞技能力的研究从2004年才开始逐渐地增多。2006年和2010年出现了两个高峰, 与之对应的是我国竞技网球国际比赛中出现的两次大的胜利。随着我国竞技网球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于竞技能力的科学研究也将会越来越多。

1. 3 竞技网球竞赛分析研究的整体情况

随着网球项目运动的发展, 人们对竞技网球欣赏水平的提高, 网球竞赛正在逐渐地增多, 世界各地都有高水平的网球对决。从搜索到的关于竞技网球竞赛相关分析的核心论文来看, 数量方面, 一共有43篇, 占核心论文总量的23.4%。从不同时代发表的论文数量来看, 80年代发表的论文占该类论文的2.3%; 90年代的比率为4.7%;2000年代的比率为44. 2% , 2010年和2011年两年间发表的论文数量所占比率为48.8%, 几乎占该类论文的一半。随着我国竞技网球的逐步国际化, 对于竞技网球的竞赛研究也逐渐地增多。从2006年开始对于竞赛的科学研究逐步地上升, 特别是近两年发表的论文几乎超过了以往发表的论文之和。可见对于竞赛的科学研究逐渐将会成为研究的热点。

1. 4 竞技网球职业化分析研究的整体情况

我国网球职业化的脚步明显地落后于世界网球职业化, 而对于竞技网球职业化的研究更是落后于世界职业化的脚步。从搜索到的关于竞技网球职业化的核心论文来看, 从数量方面, 一共16篇文章, 占所有核心论文数量的8. 7% 。从不同时代发表论文数量来看, 90年代的占此类论文的6.3% ( 仅1篇) ; 2000年代所占比率为50.0%;2010年和2011年两年间发表的论文所占比率为43. 8% 。我国关于职业化的文章在1995年最早出现, 是《中国体育科技》发表的《职业化三年后的中国网坛》, 但是真正意义开始对职业化进行科学分析的核心论文是从2006年才开始的。相对于一个体育大国来说, 这一点显得异常滞后。随着我国竞技网球职业化的推进与发展, 相信关于这方面的科学研究论文将会成为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1. 5 竞技网球后备人才分析研究的整体情况

到目前为止, 在我国竞技网球的发展道路上还有太多的障碍与困境, 其中后备人才的不足与技战术水平的相对落后是目前最大的问题。而对于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的科学研究也显得过于滞后, 从搜索到的关于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的核心论文来看, 数量方面, 一共只有18篇, 占所有核心论文数量的9.8%。从不同时代发表核心论文的数量来看, 90年代发表的论文占此类论文的5.6% ( 仅1篇) ;2000年代发表的比率为50. 0% ; 2010年和2011年两年间发表的论文所占比率为44.4%。到2010年和2011年分别发表了4篇。随着竞技网球的发展, 人们逐渐意识到我国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的不足, 随后对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的研究数量将会出现大幅度的上升。

1. 6 竞技网球教练员分析研究的整体情况

在我国对于教练员的科学研究还处于非常滞后的状态,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以“网球教练员”为主题进行搜索, 只有46篇文章, 而且只有14篇文章是以教练员为核心的研究内容, 其中最为典型的有3篇, 分别是《全国网球教练员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中国、澳大利亚网球高级教练员执教特征对比研究》、《中国网球运动发展的“基础实力”研究———以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运会网球比赛参赛运动员、教练员为例》。通过分析对于教练员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分别是对我国网球教练员现状的研究和对教练员执教能力的研究。

1. 7 竞技网球裁判员及规则分析研究的整体情况

在中国期刊网分别以“网球裁判员”、“网球规则”为主题进行搜索, 关于“网球裁判员”的科研文章有25篇, 其中核心文章0篇; 关于“网球规则”的科研文章有53篇, 核心文章1篇。对于“网球裁判员”的研究主要分为现状调查类文章、裁判员心理因素类文章、裁判员培养类文章三部分; 对于“网球规则”的研究主要分为网球规则问答类文章、网球规则影响因素类文章和网球规则变化产生的影响类文章, 其中《网球》杂志相继发表了30篇网球规则问答类的文章。

2 竞技网球类文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 1 研究内容具有重复性、不全面等缺点

对于我国竞技网球的发展来说, 虽然与世界网球发达国家比较相对滞后, 但是对于竞技网球的科学研究近几年却发展迅速, 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研究学者与研究团队, 对我国竞技网球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许多优秀研究成果相继出现。但是, 也有部分科研论文在继承的前提下没有自己的创造成果, 或者重复研究别人研究过的领域, 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同时, 研究方向过于趋向于热点问题与简单问题, 对于竞技网球训练领域的相关研究较少, 竞技网球训练心理与竞赛心理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 对训练监控、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等都比较少。

2. 2 研究方法过于滞后, 缺乏创新性

研究方法的选取对于研究工作至关重要, 不同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促进和制约着科学研究的进程与好坏。竞技网球具有高度的职业化、商业化、世界化的特征, 对于竞技网球的研究就要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 具有针对性地选择研究方法。对所有科研论文进行分析, 运用的科研方法占前三位的分别为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 而三维高速录像方法的运用只有4篇。有什么样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而对于我国竞技网球的研究却显得过于滞后, 缺乏创新性。

2. 3 研究缺乏实践, 缺乏有深度的逻辑分析

在对所有竞技网球类文章进行研究中发现, 定性研究过少, 而定量研究则比较多, 同时理论与实践结合得不够充分, 大部分的研究只有理论, 不能很好地立足于实践, 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进行研究。大多数的研究成果还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竞技网球, 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缺乏具有深度的逻辑分析, 不能够很好地对竞技网球进行指导。事实上, 竞技网球运动员训练、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生理生化指标的调节与控制等, 都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分析, 才能研究出真正服务于竞技网球的科研成果。

3 对于我国竞技网球类研究的几点建议

3. 1研究要立足于实践, 敢于超前实践

唯物辩证法认为, 实践与理论是辩证的统一。对于竞技网球的科学研究不仅来自于网球实践, 而且其成果是否体现创造性、科学性, 是否具有有效性, 也必须通过网球实践的严格检验。竞技网球理论知识必须要深深扎根于网球实践的土壤中, 只有在实践的沃土中才能根深叶茂, 永葆旺盛的生命力。目前大多学者只从理论层面进行研究, 不愿意脚踏实地地深入实际, 进行调查、实验, 而喜欢抽象的思辨, 或空洞的“宏论”, 以此代替实证, 这是不可取的。在网球理论研究中, 既不能排斥逻辑推理, 也要重视实证研究, 使两者有机统一, 这样才会具体、生动、富有活力。

3. 2 多学科、多方法的综合应用研究将成为趋势

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趋奔”, 以及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的今天, 科学研究日益呈现出绚丽的图景, 方法多学科、多方法、多元化已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具体路径主要有: 其一, 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相互移植与借用, 促使竞技网球的研究涌现出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 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学科的出现是研究方法相互移植的结果。其二,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交叉学科与横断学科的方法已被各学科领域所广泛应用。“三论”的方法为人们认识复杂事物提供了一种在普遍联系中辩证考察事物的系统思维方式, 在对竞技网球进行科学研究时要学会多学科、多理论的融合研究, 从而使研究更加有深度、更加全面。

3. 3 增强科研论文的实质性、实用性

对竞技网球进行科学研究, 其成果就是要完全服务于竞技网球的发展, 而不是只留下理论层面的研究成果。从对科研论文的分析结果看, 多数的文章只注重研究过程, 对研究的过程进行大量的描述, 而文章最后的结论与相应措施却寥寥数笔, 根本没有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使广大读者很难从文章中找到具体可以操作的实质性结论。因此, 对于竞技网球的科学研究, 要通过研究提出一些实质性、实用性的方案, 这样才能真正地服务于竞技网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易春燕, 赵明楠, 杨洋.中国网球科学研究进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 .

[2]陈帅.中国女子网球成就的社会价值[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8, (4) .

[3]蒋伟浩.1994年—2004年我国网球运动的科研发展现状与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3) .

[4]陈正, 刘青, 唐小林.世界网球女双发展趋势及我国网球女双发展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7) .

中国网球协会总章程 第2篇

总则

第一条 本协会社团名称为中国网球协会,简称“中国网协”。其英文名称为“Chinese Tennis Association”,缩写 “CTA”。

第二条 中国网球协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公益性、群众体育组织,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是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的全国专业性运动协会,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网球联合会(ITF)、亚洲网球联合会(ATF)和其他国际网球体育组织的唯一合法组织。是由全国网球工作者、运动员、教练员和网球活动积极分子以及关心支持网球运动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及海内外人士自愿结成,非盈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 中国网球协会的宗旨是: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法律、法规、政策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前提下,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实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中国网协各会员单位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增进中国网协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网球协会、网球工作者、运动员、教练员之间友谊与合作;加强中国网协与有关国际体育组织的联系与合作。

第四条 中国网球协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国家体育总局、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 中国网球协会的总部设在北京。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 中国网球协会的任务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中国政府制定的体育方针、政策,统一组织、指导、协调全国网球运动的发展,推动网球项目普及和提高;通过开展必要的经营活动,为本项目的事业发展筹措、积累资金,以保障网球运动持续发展的需要。本协会的业务范围为:

(一)全面负责本项目业务工作管理;研究制定本项目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及全年工作计划;

(二)宣传、推广、普及网球运动;选拔培养优秀人才,攀登世界网球运动技术高峰;

(三)负责各类竞赛工作的组织管理;

(四)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进行注册管理、业务培训、等级晋升和资格审查的实施;

(五)选拔组建国家网球队及后备人才梯队,并负责管理;

(六)管理和实施本项目国际交往、联络工作;

(七)管理、指导、监督和注册网球俱乐部工作;

(八)管理和组织本项目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攻关和科研服务及成果推广等工作;

(九)研究和监制与本项目有关的器材和设备。

(十)管理和组织本项目的经营开发,培育和开拓市场,筹集和建立本项目发展基金。

第三章

会员 第七条 本协会是接纳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的社会团体。其团体会员资格是: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解放军、网球项目重点城市的网球协会,行业体协或行业系统的网球运动组织、管理机构及经评估达到中国网协规定标准的一级网球俱乐部,均可申请获得中国网协一级团体会员资格。其他网球组织及二级、三级网球俱乐部,可向当地中国网协一级会员组织申请获得中国网协二级团体会员资格。其个人会员资格是: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热爱网球事业,积极参加并为中国网球运动贡献自己的力量,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的。

第八条 申请加入中国网协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国网协章程;

(二)有加入本协会的意愿;

(三)在本协会的业务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工作组织能力和推动网球事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或贡献个人力量。

第九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申请成为中国网协一级团体会员:

1、正式向中国网协秘书处提交书面申请;

2、填报申请表格(先经当地网协会员组织和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填写审核意见,加盖公章);

3、经中国网协秘书处审核后,报中国网协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大会闭会期间由中国网协委员会讨论决定);

4、由中国网协主席批准签发会员证书。

(二)申请成为中国网协二级会员:

1、应正式向当地中国网协一级会员组织提交书面申请;

2、填报申请表格(受理部门填写审核意见、加盖公章);

3、经当地中国网协一级会员组织讨论审批,并将被批准成为二级会员单位情况,报中国网协备案;

4、由中国网协主席或由主席委托法人代表签发会员证书,如在当地或系统没有中国网协一级会员组织的,须向当地或本系统体育行政管理机构提交申请,逐级上报中国网协审批。

(三)申请成为中国网协个人会员的程序,见中国网协个人会员条例;

(四)对中国网协的工作或对中国网球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特别是那些在精神或物质方面提供有效支持的团体和个人,经中国网协主席提议,报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批准,可授予相应名誉职务和荣誉职务。

第十条 会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本协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协会的活动;

(三)获得本协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协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一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本协会的决议;

(二)维护本协会的合法权益;

(三)完成中国网协交办的工作;

(四)按规定交纳会费;

(五)向本协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协会,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果1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本协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三条

奔赴网球中国季马 第3篇

网球饕餮大餐

每年中网和上海大师赛前后,都是新元素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分外忙碌的一段时间。自2008年签约中网以后,新元素就顺利成为了国内最顶级的两项职业网球赛事的餐饮赞助商。身为新元素市场总监的Lucy Lo Lau,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就在同时着手北京和上海两方面的宣传推广工作。

新元素和网球赛事的合作开始得很早,2002年网球大师杯赛第一次在上海举行时,新元素的展位就出现在现场,为球迷提供餐饮服务。那时,距离新元素品牌推出仅仅只有一年多的时间。Lucy是公司的老员工了,她回忆起新元素和大师杯的首次合作:“2002年我们和大师杯的合作还不像现在这么正式,双方的邂逅就发生在我们的餐厅里。”Lucy说道,“当时的赛事总监吕华勇(Michael Luevano)是我们的常客,他和我们公司的创始人斯科特(scott Minoie)是很好的朋友。吕华勇在餐厅里和斯科特提起大师杯将要在上海举办的事情,希望新元素能支持一下,让球迷们品尝到高品质的食物和新鲜健康的饮品。”在Lucy的记忆中,第一届上海网球大师杯赛是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临时搭建的球场上举办的,大多数前去看球的还都是外国人。

不过正是那第一次合作,让新元素发现了他们和网球赛事的一些共通点:新元素餐厅起源在上海,意在将新鲜营养的国际化美食带进中国;中网和大师赛年年在中国举行,参赛者均为国际上最受人瞩目的网球明星。Lucy介绍说:“一直以来新元素所树立的企业形象就是健康的、有活力的,所以我们很看重和大师赛、中网的合作。他们续签赞助合同的最长期限都是四年,而我们每次一签就是四年。”

Lucy自己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网球爱好者,每周口她都会和丈夫以及两个孩子到网球场打球。“我的两个孩子一个三岁,一个只有两岁,三岁的那个现在打起球来已经有模有样了。”Lucy笑着说。作为市场总监,Lucy在中网和大师赛到来之前主要负责统筹相关的宣传推广工作。除了让更多人知道并了解新元素餐厅之外,Lucy也希望通过宣传推广活动让更多人喜欢上网球这项运动。

新元素公司里的很多高管也打网球。位于上海市寿宁路、西藏南路交叉口的一家新元素餐厅还将餐饮服务和网球场预定结合在了起来——餐厅边上就有一片网球场,客人们可以在餐厅的收银台预定场地。大师赛期间,新元素还会在这片球场上举行餐厅会员之间的友谊比赛。此外,新元素还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世界网球之旅”活动,无论你是否在餐厅消费,只要到餐厅或者登陆新元素网站填写一张申请单,就有机会成为幸运儿免费前往四大满贯观看比赛。

在中网和大师赛上,新元素负责提供球员用餐、球迷用餐、媒体用餐、工作人员用餐等多种不同的餐饮服务。从2002年参与职业网球赛事到现在,比赛期间的一系列服务对于新元素来说已可谓轻车熟路了。不过针对今年的两项赛事,Lucy还是得和公司其它部分的同事坐下来,详细地讨论现场展位设计、菜品选择等方方面面的想法,力求相比去年取得一些突破。Lucy介绍道:“今年,我们主要会在菜品方面做出比较大的调整。”

新元素已经做好了迎接为期两周的中国网球盛宴的准备,届时Lucy也要充当“空中飞人”,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来回奔波。“我会先到北京,等那边一切上了正轨之后,我就飞回上海,看看准备情况,接着再去北京做收尾工作,最后待大师赛正式开始,我再回到上海。”不过在Lucy看来,这样马不停蹄的工作状态更像是一年一度的网球享受。

海德的双赢效应

这是海德(Head)牵手中网的第五个年头。作为中网期间比赛用球和球拍的独家供应商,海德相比别的品牌有更多的曝光率和宣传渠道。同时,自从大师杯2005年首度在上海落地,海德就是比赛用球的唯一赞助商。每年的官方数据显示,不管是中网还是大师杯(赛)的现场销售量,海德在行业中都位列第一。这双料冠军,源自双赢的效应。

中网前一个月,记者探访海德公司在北京的办事处。尽管中网脚步临近,但在外围似乎还没感觉到大赛将至的紧张气氛,只有踏进为中网而精心筹备的各家赞助商或供应商,你的脉搏跳动才会加速。海德就如此。去年500个比赛用球搭建成海德的醒目LOGO收到不错的成效后,今年在搭建展台上更求新花样。简单把产品做陈列,那不是海德的作风。海德甚至不单请制作公司,自己团队设置展位,这并非仅是出于成本的考虑,“我们的团队才更了解海德的品牌内涵,自己亲自做才更放心。”HEAD华北区经理尹强说道。此时,搭建公司正找上门来,需要确定一下现场展位的设计方案图和相关细节。由于租期已满,海德在英特公寓的大本营得搬迁,工作人员在忙着收拾、整理物件,现场一片热腾。忙而不乱,这是海德的节奏。

上海总部,负责海德全国市场的主管赵超QQ挂在线,但多数是忙碌的状态,你给她留言她总难以第一时间回复,记者只好打电话“插队”。她总是连达的“不好意思”。这也难怪,中网赛事升级、上海大师杯变身大师赛,这去年的两大利好消息就如给海德注入了一股“强心剂”,今年她更有得忙了。

“借着中网和大师赛,把海德这个品牌在现场做推广,更好地进行品牌宣传和曝光,并且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互动,这是我们很看重的方面,反倒是现场的销售任务不会这么强调。”赵超说道。中国目前这两块“大蛋糕”,各家网球品牌都欲分一羹,纷纷加入其宣传之列,海德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而服务好球迷永远是海德做好品牌宣传的第一位。

去年在上海大师赛,海德的外场每天都请来一批精英教练员与球迷互动,球迷玩得不亦乐乎,而去年也是中网搬至莲花球场的第一年,海德在与现场球迷的互动上也是别出心裁,“为你心目中参赛中网的海德赞助球星填选票,挑选出你最喜欢的海德球星。”此投票得到了现场5,000多名观众的参与;每天开放3、4个小时的迷你体验区,让观众现场感受海绵球、无压球、过渡球、比赛用球等五种球,海德在拉近球迷距离上做足功夫。早在今年三月份,针对球的全国大型促销活动启动,在全国消费者中,抽选出幸运观众,包机票、酒店、球票,到中网和大师杯现场零距离感受球星的风采。感受海德在顶级赛事中的影响力。每年海德的赞助球星都会到展位去和球迷签名、合影留念。今年会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加强观众对海德品牌的认知,现场会设置两个球迷的拍照区,记录下他们在中网期间的美好瞬间。球星的留念墙也会是海德今年带给观众惊喜的亮点之一。球迷如若转战上海赛场,“海德日”活动上你所喜欢的海德球星说不定就在球网对面和你“过招”。

众多网球品牌中,中网和大师赛选择了海德作为比赛用球,这与海德在全球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有关。仅球的销量来说,海德

排名全球前三甲。“包括ITF、WTA、ATP在内,每年都要求我们提供最新的有关球的性能指数数据,他们从中进行严格的筛选,认可后,才会选择海德作为比赛用球。”赵超介绍道。针对两大赛事,每个比赛用球都是经过严格的工序,严格的测试,人工挑选出来,每个球都是完全符合顶级赛事的要求。海德在奥地利的总部,国际贸易部门每年都会提前8到10个月的时间,为其准备比赛用球。“生产、运输、海关,每个环节都需要时间,同时还得保证球的放置时间不能过长,整个程序显得很紧凑。”

为了保证比赛用球的稳定性,使其不会受到现场温度和气压的影响,能放置冰块、密封的大球桶也是从国外进口。细心的球迷在现场观看球星训练的时候也许还会发现,球星的服务团队会背上一个球桶包。那是海德精心设计的、具有隔热功能、能容纳10桶球的球桶包,以保证球员训练时对球的感觉跟赛场上一样。

对于现场球迷观众,今年他们也将会在现场购买到带有“CHINA OPEN'’字样的比赛用球。“今年专门做申请,特批了几百箱这样的纪念球,它有别于同类的产品,在生产和质检的程序上更为严格,只在现场供应,如果观众错过了今年,就只能等下一年了。”尹强说。

甚至于最受观众用于球星签名留念的大网球,海德都不马虎。由于中国大陆的工艺达不到要求,海德选择了从台湾采购,这样的成本起码高出一倍。“远看也许没什么区别,但是它的羊毛含量、手感是不一样,把它抱在怀里是很舒服的。此外,它的白色胶粘也处理得很到位。”

就如海德新口号所倡导的那样,“The Power of You(你力量的源泉)”,它逐渐淡化科技的因素,朝着更人性化的方向迈进,更加贴近潮流。

记者再给尹强打电话时,他已经在布置展台的中网现场了,他显得很兴奋,“海德的货物都基本齐备了”,而北京的赵超也发出了邀请,“来吧,我们都准备好了。”

零时差的幸福感

采访完美网,从纽约回到北京,刘人杰就生病了。

刘人杰是新浪网球频道的负责人——球迷们所熟悉的“疯狂的乔”。他无奈地说,“九、十月,美网、中网、上海大师赛连轴转,很累!”美网结束到中网开打,其中只隔了不到三周,留给他调整的时间并不多。不过多年的网络编辑从业经验,使得刘人杰懂得怎样“见缝插针地休息,把最好的状态留给大赛。”

每年十月份,全世界网球迷的目光都聚焦东方。作为放眼整个赛季都蔚为重要的职业网球赛事,中网和上海劳力士大师赛不仅有众多顶尖球星助阵、数以万计的球迷观战,也吸引到大批媒体前往报道。作为国内网络媒体的领先者,新浪自然而然参与这两项网坛盛事当中,而且是具有相当分量的角色。

新浪网很早便对国内网球赛事加以关注,早在2002年第一届上海大师赛时就曾做过专题报道。2004年6月新浪网球频道正式成立,刘人杰作为“创始元老”,从2004年起便一年不落报道了六届中网,以及2004年上海喜力公开赛和2005-2008年四次上海大师杯。

今年,新浪网球将以刘人杰领队,陈嵩和程文两位编辑为主,加上若干通讯员和视频组,组成10余人的工作团队,参与中网和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的报道。

陈嵩和程文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加入新浪网球,今年均是他们第二次报道中网和大师赛。去年中网赛事级别升级、上海大师杯变身为ATPl000大师赛,高排名选手纷纷现身中国,使得陈嵩和程文第一次采访网球比赛就有机会接触到诸多大牌选手。

每年的网球赛事追逐着太阳从年头到年尾甚少停歇,不过国内媒体有机会亲I临四大满贯的已属不多,更别提现场采访其它比赛。网球编辑记者们大多数时间只能通过电视或网络观看球赛。对于能在家门口报道WTA皇冠赛和ATP1000大师赛,陈嵩很是兴奋:“采访四大满贯,外国知名媒体往往比较强势。中国的比赛让我感到特别亲切,作为国内知名的网络媒体,新浪有机会能从赛事、球员方面挖掘到一些比较深人的东西。这是在国外采访时难以做到的。”

网络媒体占据了时效性的制高点,但往往提供的资讯都是快餐式的,缺乏深度和特色。新浪网球频道的宗旨是不仅要做到“快”与“丰”,还要孜孜不倦追求“精”。球员从比赛中得到历练,采编也从采访中得到成长。每次新闻发布会或者一对一专访,都是陈嵩和程文锻炼能力的机会。

今年中网,除了日常的采访和编辑之外,新浪网球频道编辑们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构建和维护中网赛事官方网站。官方网站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球迷获取赛事信息的重要途径。显然,新浪网之所以成为中网的独家网络合作伙伴是因为在网站构建和网络资源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今年主要由程文负责这个项目。为此,他从三月开始就与中网相关人员进行过多次沟通交流,把他们的意见反馈给新浪的工程师,再由工程师把这些想法一一实现。

新浪网不仅是中网的独家网络合作伙伴,还是中网的主要赞助商之一。为了推广赛事,新浪网球频道的编辑通过发布广告、新闻,开展微博互动活动等方式宣传与推广中网赛事,为球迷提供购票便利于观赛指南。

新浪网与上海大师赛的合作也由来已久。早在2005年,新浪网就与上海大师杯建立了关系紧密的独家网络合作,尽管赛事目前已经改制为ATPl000大师赛,但双方的合作关系一直保持了下来。

忙,但是充实——这是刘人杰、陈嵩和程文三位共同的感受。“比起有时差的大满贯赛事,报道零距离的中网和大师赛还是很幸福的。”刘人杰的话里道出了本土作战的归属感。这两项大赛不仅让国内球迷更加容易现场体会球星的速度与激情,也为中国媒体提供了“比武”的机会,是新浪网球频道建立业界专业度形象非常重要的契机与平台。

网球大师与世博会的强力组合

和新元素、海德、新浪这些赞助商、合作伙伴不同,Nicole和她的运动假日旅行社和中国网球赛季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这并不妨碍Nicole在这期间也成为助推网球中国季的一员。

根据国家旅游总局统计,目前国内旅行社数量近2万家。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中,Nicole的运动假日旅行社虽然只是两万分之一,但也在积极利用自己的体育特色来吸引顾客、开拓市场。

今年已经是Nicole连续第三年来上海看大师赛了,第一次来的时候这一顶级赛事还是只有八位大师参加的年终总决赛。Nicole仍然记得08年大师杯决赛结束后走出赛场的那个寒冷冬夜,虽然外面寒风凛冽,但是看完比赛后的激动心情让她觉得自己浑身都是火热的。德约科维奇当年裸身庆祝的场面让每一位到场的观众都印象深刻。

不过今年的大师赛Nicole就没有那么轻松了。作为运动假日旅行社的总经理,带团来上海看球成为了Nicole今年大师赛期间的主要工作。

这家今年初才成立的旅行社,将运动与旅游结合,希望在这个近趋饱和的市场中走出一条新路。而来上海看大师赛成为了今

年的一个重点,毕竟十月正处上海世博会末期,许多因工作繁忙而来不及光顾世博会的人都希望抓住最后这个尾巴。而这其中又不乏网球爱好者,“大师赛+世博会”的强力组合吸引了不少游客。

但是这样强力组合并没有令Nicole的工作更轻松,相反,她为了旅行团的顺利成行而操够了心。首先是行程的选择上,大师赛一共9天,前期比赛多票价低,不过正值国庆长假之后,整个市场处于疲软期。周末的比赛精彩,可是价格高,需要在其他方面降低整个团的费用以争取更多的客户。经过再三斟酌,Nicole为旅行团选择了周五的四分之一决赛,“球星相对多,而票价是半决赛的一半,对于旅行团来说正是高性价比的安排”,Nicole说。下一个难题在酒店的安排上,众所周知世博期间酒店价格基本都翻番,连一些位于僻静小巷的家庭旅社都一房难求。最后Nicole还是托朋友才好不容易在大师赛周末拿到了一批性价比较高的房源。

为了保证这个观赛团能顺利成行,Nicole把整个公司都动员了起来。旅游是一种体验,好的体验可以为旅行社树立好的口碑,差的体验则有可能葬送大量潜在客户。为了给游客提供专业的服务,Nicole从8月底开始就对员工开展起了网球培训课。“了解网球明星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在客人们谈论费德勒与纳达尔最后能否会师的时候,你连这两个人是谁都搞不清楚,那就只能干看着了。”Nicole认为对体育运动本身的了解比旅行线路本身更加重要。毕竟目前国内外旅游的线路都已经非常成熟,大城市的旅游相关服务也都非常完善,只要把几个合作伙伴安排好了,整个行程都不是太大问题。而与在运动的结合上旅行社尝试的还不多,一些经验还需要公司摸着石头过河。

目前足球、NBA都出于商业目的安排一些球队来中国进行比赛,今年8月8日巴萨在鸟巢战国安,10月13日火箭队对篮网队。“这种比赛和球队的成绩没有关系,纯粹是商业演出,所以球员也不是特别卖力,精彩程度和他们为积分而战的时候有一定差距。”Nicole说。在她看来,上海劳力士大师赛是真正的战场,每一位选手都会为了那1,000分而决战到底。这也是为什么Nicole特别重视网球比赛的原因。

对于会不会在大师赛现场碰到许多同行,Nicole还不确定。“网球人群高端,但是在内陆城市毕竟是小众运动。何况上海大师赛也只是第二年,在知名度上还没有达到一个人尽皆知的地步。如果不是我喜欢网球的话,也不会组织这么个团来。”往返旗忠、衔接场次、保证大家的体力留给后面的活动等等,“光做世博团的话要好做得多”,Nicole感慨道。

中国网球公开赛商业模式分析 第4篇

中国网球公开赛从2004年开始举办,是国际网球协会批准的自2004年起每年一届,连续举办10届的大型国际网球赛事。2009年升级之后,中网成了第五大满贯赛事,奖金总额达到了660万美元。取得如此的成绩首先源于中网借鉴国际四大满贯赛事的成功经验,再结合中国本土特色,才形成了中网的今天。

1 通过网球赛事打造地域文化,构成商业价值基础

网球运动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普及和形成高潮在美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在盛行全世界,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网球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早已经行了完整的鲜明的文化特色。这些特色不仅成为举办地的标志甚至成为了整个国家的标志。由此形成的固定的特异的文化,对人们就会有吸引力,成千山万的游客便会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

1.1 大满贯赛事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

美网被称为现代体育城市跃动的符号,是现代商业运作的典范,将赛场设置在纽约中央公园,把赛场和城市景观相结合,利用美网进行城市营销,提高城市的品味[1]。在法网人们不仅可以体验到赛场之外的浪漫、时尚、休闲的罗兰加洛斯,更重要的是法网带给人的更是非凡的体验:黑马层出不穷,球速慢,回合多,再加上蓝天、红土、黄色的网球等等都给人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温网是一个现代的传统赛事,公平公正的精神作为英国绅士精神的延伸,一直在温网的赛场上闪耀。文明、高雅、礼仪,更能体现了网球运动的创造者———英伦贵族。为了禀持这一传统,温网注重人文精神的诉求,提倡的是用良好的举止与出众的球技打动在场的每一个人,即使是个性张扬的选手在这里也有所收敛。澳网是孤立、开放、创新的。澳洲原本是英国殖民着流放囚徒的孤岛,澳洲人总有将自己的国家视为孤独大陆的心理定势,最早的网球赛事都是本土人参加的,由于本土历史开发较晚,文化纯粹少,网球运动逐渐成为习俗化、大众化的东西。澳大利亚四周是海,全世界的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融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澳大利亚的的一项重要体育赛事,“打造国际传统赛事”是澳网组委会从活动刚刚创建就提出的一个长远的目标[2]。

1.2 中网的文化特点———越来越像个节日,一个北京传统体育节日

网球运动在中国开展很不普及,如何在很少的人群中形成一种文化是中国创立之初就考虑的问题,中网在创办之初就要把中网办成一定的特色的活动,现在人们的口中听到了这样的口号:中网越来越像个节日。直到中网开办的第五年,为了将中网打造成一个如老北京庙会一样的节日,中网才搬进奥林匹克公园。在这里各式参与性游戏成了一大亮点,中网组委会将原来的一个停车场改造成了观众活动区,从而使整个网球中心中有超过500平方米的活动区域可以供观众参加各种网球游戏,如网球砂壶和网球投篮等。另外,现场还将开辟免费的网球教学区,对网球爱好者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同时,组织者在服务方面也弥补了以往的不足,开辟了近800平方米的专门区域作为餐饮区,从洋快餐到中式饮食、从高档到低档,满足了观众的餐饮需求。另外市场开发方主推的迎宾大道、中央大道、美食大道和娱乐广场四个区域,让中网公开赛处处透露着节日的氛围。夕阳西下时,“中网宝贝”的表演为观众提供了视觉盛宴,落日秋风微送,美食配上劲歌热舞,紧张的比赛瞬间变为华美的晚宴。以至于到现在有了一个说法:十一长假,中网赛场是个好去处,除了网球比赛,它越来越像个节日游乐场。[3]

2 基本商业模式

目前四大满贯赛事中收入来自于四部分:门票,但是门票收入在全部收入中中所占比重并不大;电视转播收入,电视转播收入估算所占的比例20%-30%。但是电视转播收入并不是网球公开赛最大的收入来源。冠名赞助商,这是最大的收入来源,澳大利亚公开赛的主要赞助商是韩国起亚(KIA)公司,温布尔敦公开赛的主要赞助商是劳力士。法国网球公开赛的主要赞助商是王子(prince)公司;另外还有一部分来自各个品牌的大大小小的赞助商,整个赞助比例控制50%-60%之间。中网的商业模式包含在这基本的商业模式中,但是由于中网开办较晚,各方面不成熟,所以中网要想在世界大赛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在四大满贯赛事商业模式上继承和发展。

2.1 中网的基本盈利模式

2.1.1 中网收入状况

中网这几年来的发展,始终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大量的观众给中网带来了很大的商机,2011年网现场观众人数创纪录地突破30万人次,整个中网期间安排20多场嘉年华活动包括姚明、姜文等文体明星都多次到现场观赛。表1是中网的年收入增长率情况。

2.1.2 中网营销模式

中网的营销模式跟四大满贯赛事有很大的相似地方,收入主要来自于以下四部分,但是跟国外成熟的赛事来比,这种赞助收入偏高,赞助商较为合理的比例应该是50%-60%。电视转播和票务销售是未来主要的增长点。

2.1.3 中网独创模式

(1)两轮驱动盈利模式。为公众呈现精彩的赛事,围绕这一核心中网形成了贯穿全年的一系列推广活动,形成赛事影响力由北京向全国,由赛期向全年的有效辐射。据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雅宾介绍,据未来中网将充分开发其全球顶级赛事的市场价值,以赛事为核心资源实现向外延产业的辐射型综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优势互补、多元赢利的网球产业链,形成赛事盈利模式由单纯依靠赛事收入向赛事收入、日常收入两轮驱动的过渡[4]。

(2)中网独特的服务理念———服务为先。和体育不相干的赞助商和中网结合在一起,这种商业模式最早起源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体育赛事的赞助商不局限于体育领域,体育比赛本身就是一个广告平台,电视转播的介入让这个平台愈发广阔。中网于每年秋天在北京举行,球场为露天型,每当遇到夜场比赛,或者遇上风雨天气时,坐在看台上的观众总会感到丝丝凉意。于是开发这样一种产品:平常不用的时候是个靠垫,可以供观众垫在身后,感到有点冷时,打开是个小被子可以披在身上。这是一种多用靠垫被。

从文化类服务产品的角度出发,棒约翰、仙踪林、雀巢、八喜、可口可乐等成为中网的供应商。尽管这些供应商的赞助金额很低,但是这些供应商在整个比赛期间给中网提供了优质服务。

还有一些衍生品。比如白金赞助商中信银行。除了官方结算业务外;他们还负责在场内提供ATM机服务;金堂钧窑、国道黄金等也可以划分到衍生品的范畴,属于礼品类,用来赠送给贵宾。这都是一种无形的宣传,这些产品在在向VIP客户赠送的同时,也对他们本身进行了宣传,而且是最贴合消费对象的宣传。

(3)选择赞助商———量入为出。中网的支出主要包括三大块。第一块是球员的奖金,以及球员的邀请接待等一些费用;其次是宣传推广的费用,公司要办活动,要做广告宣传;除此之外就是赛事组织的费用,很琐碎,有场地租用、修缮、安保等所有有关赛事运行的费用。运动员、官员入住的酒店,乘坐的航班,甚至连吃的香蕉都属于这个范畴,另外还有办公用品、电脑外设等。所以,香格里拉、DELTA航空、联想电脑等也都成为了中网的供应商或白金赞助商。每年中网组织机构都会拿到预算部门提交的采购清单,再根据部分必要支出寻找赞助商家,由他们提供必需的产品,中网再给予他们场地内的宣传机会和合法身份,比如VIP包厢、球员休息室、媒体中心等。合法身份,也是一大卖点。据悉,名称授权是写在双方合作协议中的第一项。的确,有些产品可能和服务、成本都不太相干,比如蒙牛牛奶,虽然它被划分为吃喝的范畴,但显然,观众在赛场内购买牛奶的可能性要远低于购买可乐、矿泉水、快餐等,而为运动员、官员提供牛奶又是一项内部的事情,并不能起到对外宣传的目的,那么,“中网惟一指定牛奶”可能就是其品牌推广的惟一价值了[5]。

3 中网目前存在的问题

中网八年间虽实现了赛事级别的大幅升级,赛事硬件已达到世界一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了解一项运动首先要了解其文化,中国对于网球运动的接触较晚,因此对于网球的文化理解不是很深,正因为如此在观看网球的时候经常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加大网球文化内涵的宣传工作是中网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中网在内的亚洲赛季处于全球全年整个赛季最后阶段,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等问题,都需要探索解决的办法。

4 结论

中网延袭了四大满贯赛事的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的特点,在商业经营模式上跟四大满贯赛事也有相似之处,但是中网作为后起之秀具备了自身的特点,首先以把中网办成一个节日,给观众呈现一个精彩的赛事为目标,并在赛事的过程中给观众提供一些贴心的服务为目标,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中网越来越成熟。但是中网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典型案例分析法,以四大满贯赛事的商业模式为参考,对中国网球公开赛商业模式进行研究,探究在网球赛事中成功经验以及发现其中的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网球公开赛,商业模式

参考文献

[1]晓晨.现代的传统赛事—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J].当代体育,2001(28):63

[2]郭晴,郝勤.媒介体育:现代社会体育的拟态图景[J].体育科学,2006,26(5):21-23

[3]http://finance.jrj.com.cn/biz/2009/10/1711476268626.shtml.

[4]姚芹,赵敏玲,张颖慧.网球大师杯.上海赛现场观众基本特征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4).

中国的网球明星李娜新书发布会感言 第5篇

李娜的新身份做运动员最简单如今肩负更多责任

退役之后,网球巨星李娜渐渐回归了家庭的平静。女儿出生后,孩子成了她生活的新重心。李娜笑着分享说,她和姜山亲自带孩子长大,也慢慢积累着为人父母的经验。除此之外,李娜还经常参加全世界各地的网球推广活动。她说,比起过去,现在的自己多了份责任。

“当运动员时最简单,只需要打好网球。如果心态足够强大,就可以不在乎别人的评论。网球是工作,做好工作就可以。但如果作为网球推广、或者母亲的角色,就肩负了很多不属于你的责任,这是更重大的责任。”李娜一字一句地聊起来。

“我已经退役了,不能以职业球员的身份去生活,但还可以做很多推广网球的工作。网球的推广不止是在中国、在亚洲,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李娜说。

几天前,李娜在深圳出席了一次网球推广活动,新书《独自上场(少年版)》亮相,也是针对青少年读者的需求,减少了一些篇幅,加上更多配图。谈吐间,李娜的言语温柔也耐心,时不时配合着自己的一些体会。在签售现场,“娜粉”热情地与偶像合影,“中国的网球一姐”的影响力依旧强大。

记者问她,你的下一本书会是什么?育儿经验吗?李娜回答:“我可以写很多关于自己的东西,但不会写女儿。我和姜山都认为要尊重女儿,她还没授权我写她的故事。女儿是一个独立生命,如果等她长大了,授权了我,我才会和大家分享这些。”

家庭与孩子自由地放养 与小朋友平等相处

生了孩子后,李娜的身材不但没有走形,反而更加美丽和挺拔。比起运动员时代,她更爱微笑,显得更有女人味儿,谈吐间也更成熟了,见有记者低声提出提问的请求,她颇有礼貌地说了声“请问吧”。

提到教育孩子,李娜的一句“要顺其自然地放养她!”逗笑了听者,但绝不是玩笑。她很感谢父母小时候支持自己打网球,即使班主任曾“威胁”说,打网球不会有出息。此时,娜式幽默又来了:“当然了,也可能是我爸妈知道,我不是读书的料吧。”

“我和姜山达成共识,希望孩子自由地成长,选择自己要走的路。当然,一旦选择就要坚持下去。既然是选择的路,就没有放弃的理由。”这种理念,与她的运动员经历契合,在她眼里,运动会让孩子更加坚强,更加懂得独立地面对成败。“这也算是成熟吧。”她说。

至于是不是让孩子打网球,李娜回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会培养她参与体育。但具体是哪些项目要看她的兴趣,我们不会强迫她,但会培养她、指引她向体育方面发展。”

有趣的是,李娜每提及自己的孩子,更喜欢用“小朋友”来称呼。“传统意义上,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孩子要服从父母的指令。我们不希望是这样。现在和小朋友交流,我们都不说“妈妈爸爸要怎么样”,而是“李娜要怎么样、姜山要怎么样”。我们希望和她交朋友,私底下平等一些。”

做自己的英雄做好每件小事 我心目中母亲就是英雄

关于教育的感受,李娜分享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比如当今的孩子失去了很多快乐,学了太多不属于他们年龄段的东西。由于和姜山经常在外国比赛,李娜夫妇的很多育儿理念,颇有西方的特点。

李娜新书序言的题目是“你就是自己的英雄”。她说:“英雄这个词,并不一定是拯救地球,保护人类那么宏观和遥远。英雄就在我们的周边,做好一件小事,就是自己的英雄。”

中国网球沧桑史 第6篇

其实,严格地追溯起来,网球在中国,并不是一项很年轻的运动。“事实上,无论是古代的COurt Tennis,还是近代的LawnTennls,在西方,网球并没有挂上‘贵族运动’的称号。”中国网球队自组队以来的第一任领队,今年75岁的杨明训老人说起网球,如数家珍,“把网球称作贵族运动,是我国世俗的说法,这和网球的起源有关,更同我国网球的发展有关”。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官员、商人、传教士、驻军将网球带进中国。文献记载,1848年,上海就有外侨拍打古式网球。起初,网球是外国商人、官员、白领这一阶层健身自娱的活动,逐渐地,中国的富裕阶层,教会学校也参与其间,成立了各种网球会和俱乐部。

1910年在南京举行的旧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共4项比赛,网球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三项是足球、篮球、田径。清末逊帝溥仪也是网球运动的爱好者之一,他从北京迁居天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手下人为他修建网球场。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网球运动在新中国成立前比较有基础的地区和城市逐步恢复。1953年在天津举行的全国4项球类比赛大会,包括篮球、排球、网球和羽毛球4个项目,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网球盛会。这次比赛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全国比赛,对规则不熟悉,把1.07米高的网柱改为0.92米,网中央高度从O.914米改为O.764米,都降低了15厘米,与会者都很别扭。因为网子低了很多(后经查证是把苏联的少年网球规则误认为是正式国际网球规则而修改的)。

中国网球协会副主席万伯翱介绍说,1958年前,北京还没有一座像样的网球馆,直到他的父亲、时任北京副市长主管建设的万里和吕正操上将的努力,用不到半年时间,建成了北京最早的两座网球馆。那时网球同乒乓球、羽毛球均归属在国家体委小球科管理,70年代到80年代,球类司设其他球类处,管辖羽毛球、手球、棒垒球、曲棍球和网球。1974年,杨明训担任其他球类处网球领队,负责中国网球的训练和管理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最早的网球队,其实也是为迎接波兰国家队来访而组建的。”1955年,国家体委把当时国内最高水平的部分上海选手调到北京。男队员有梅富基、吴生康、潘家震、宋连根,女队员有朱芝英、黄龙驹、黎民贞和卢璐,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最早组织建立的网球临时国家队,在天坛公园国防俱乐部的场地训练。

当时国家队没有教练,有一次体委主任贺龙来看望网球队,梅富基提出是否能像田径队一样给请一位苏联教练。贺龙笑着说:“你们网球打了这么多年打得不错嘛!你们自己好好总结经验,你就是教练嘛!你们以后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网球教练……”后因波兰队来访推迟,北京冬季室外无法技术训练,队伍于1957年初解散,大多数队员回上海了。1959年10月第1届全运会闭幕后,全国正式组建了十余个优秀网球队。

从1956年开始恢复发展的网球到1961年由于国家经济处于困难时期而停止。然而,1962年10月,在北京举行了全国10单位网球对抗赛,这是我国经济困难时期所有比赛暂停后首先恢复的比赛。1962年,陈毅副总理兼外长去瑞士日内瓦开会期间,在网球场打网球,引起外国记者极大兴趣,纷纷报道评论:“中国的副总理兼外长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而且还喜爱网球运动……”网球历来在国际体坛上被认为是标志着该国物质文化与生活水平的运动,陈毅外长回京后,立即召见国家体委领导,尽快组织一次比赛,以回击国际上对我国困难时期的反华宣传。

正当全国体育竞赛中断,各类赛事清淡的日子里,北京体育馆路南侧的网球场上却热闹非凡,全国10个单位的网球精英云集北京。为了扩大国际影响,比赛邀请各国驻华时节(大使、参赞、武官及其家属),还特邀各大通讯社驻京记者参观,陈毅副总理亲自到赛场观看。这次比赛扩大了政治影响,对网球运动在国际竞赛和交流中的重要性引起了重视,国家体委决定下大力气抓好这个项目的提高工作,首先采取的有力措施就是组织全国的优秀网球运动员集中训练。

“政治网球”

1966年6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对网球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由于网球运动在体育项目中的特殊地位,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不少领导关心这个项目并经常参加网球活动,因此网球这个从历史上就属少数上层人士活动健身的洋玩意儿,首当其冲受到批判。

1972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20周年,也为我国参加第7届亚运会做准备,周总理指示国家体委恢复各项体育活动,首先举办全国5项球类(篮,排,足,乒,羽)运动会。

“当时我们都在山西干校劳动,得到通知后,1972年到1973年,体委的人陆续全调了回来。”从这时起,网球运动开始逐步恢复,“平时队员们都在各自的省队训练,那时叫‘专业队’。临到有大赛,提前一段时间选拔各队的尖子,组成国家队。哪个省的队员入选比率高,她们的教练就是国家队主教练。”“这一代女子网球运动员里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分别是湖北的余丽桥(李婷/孙甜甜的教练),上海的陈娟,北京的王萍、孙京环、李心意,四川的胡娜。”

1974年第7届亚运会,中国网球运动员在单项比赛中没有取得很多名次,不是没有奋力拼搏,而是锦标服从政治。那时,为了表示我国运动员坚决支持阿拉伯人民反对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斗争,拒绝同以色列运动员比赛。中国队在单项比赛整个过程中,与以色列运动员相遇4次,都因对手是以色列运动员而弃权。即使如此,最后仍获得3枚银牌。

从1975年开始,网球连续搞了7年冬训。因为北京室内场地太少,冬训场地先后选择了广州沙面、二沙头和昆明,夏训则在秦皇岛。“那时的训练场地都不是太好,主要是室外沙地。用的是木质球拍。全国十几个省市有网球队,但只有北京队有一个穿拍机。其他的队都是手工穿弦,特别羡慕北京队。用的弦,不是正规的‘羊肠弦’,国内没有。有也买不起。用的是尼龙的‘钓鱼弦’。”傅众说,到70年代末,铝合金的球拍才出现。

现任国家女网二队主教练的傅众1973年时是北京男子网球队运动员,后入选国家集训队。傅众能成为网球运动员非常偶然,他是北京人,在先农坛体育馆附近上学,而先农坛体育馆正是北京网球专业队训练练所在地,专业队临时组织青少年集训,选拔人才时,“范围很小,就近选拔。选的都是附近学校或者体校里有体育基础的孩子,或者是其他教练认识的爱好体育的孩子,再或者就从省市运动队里从事别的体育项目的孩子里挑”。于是傅众被选入了网球专业队,“队员的家庭都挺一般,不打球就要去插队,所以训练都很努力”。

集训时,日本女排大松博文教练的训练

方法使中国的网球教练深受启发,技战术训练使用“多球训练法”从这时开始。当时给队员提供的营养饮料叫“乐口福”,装它的纸箱子成了装网球多球的工具,大家抬着一箱箱的多球到场上训练,开始用手抛(学大松)练习截击球,后来改用拍子送球,队员称之为“乐口福”训练法,每次训练前总爱问教练:“有乐口福吗?”(意思是有多球技术训练吗?)大家为这些新方法提出不少改进意见和建议,增加了训练的难度、强度和密度,结束了我国网球训练中仅用单球对练的历史,并将这一训练方法推广到全国。当时,我国与国外网球界在训练业务上的联系几乎没有,这些方法都是自己创造的。有趣的是在1978年美国网球队来华访问,在上海与我国队员共同观摩训练时,我们使用的多球训练方法与他们使用的方法大同小异,双方都感到惊异。

“1976年后,全国比赛时按发球上网的技术指标高低决定名次,目的是逼迫各地在训练中围绕发球上网这一中心环节突出发球,上网和网前技术的训练。第二年,为简化记分方法,改为男子3拍,女子4拍得分制。例如女子比赛,发球方如在前4拍不能得分,5拍之后得分无效。这么做是有原因的,“长期以来,我国网球训练以底线稳健型为主的打法占统治地位,表现在比赛中就是双方对拉来回,等待对方失误,缺乏进攻性,一分球可以拉140个来回,到了1975年第3届全运会上,一分球还拉80多板,这种状态难以适应当时以底线进攻和发球上网的国际趋势,使我国网球技术处于落后状态”。这种做法,在当时有力地促进了网前技术的运用,加强了进攻意识,弥补了我国技术上普遍存在的缺点。女子进步尤为显著,几年之间,她们的网前技术即处于亚洲前列。在198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网球技术委员会主席认为:网前型选手陈娟的打法在世界上是先进的。1982年来我国讲学的美国网球专家马吉尔,到秦皇岛参观全国比赛后说:“李心意的高压球和网前技术,我在别的国家还没有看到过。”

1981年,杨明训带队到北美洲访问,其中女队选手有胡娜、李心意。在加拿大多伦多,他请澳大利亚人,精大满贯得主罗德-拉沃尔(在四大满贯赛事中,只要获得一个冠军,就叫大满贯冠军,如果一年内在四大公开赛上都获得冠军,就叫精大满贯冠军。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共有5人获此殊荣。其中男子2人,女子3人。现在澳大利亚中心网球场就以他的名字命名)指导中国运动员训练。训练完后,杨明训请拉沃尔对中国选手的水平做个评价,拉沃尔说:“女子强于男子,很快就能在国际上获得成绩。”

杨明训说,这个时期出国比赛的机会很少,主要是在国内训练,为全运会、亚运会做准备。“就是出国比赛了,去的也主要是朝鲜、罗马尼亚等国家,而且打的还是‘友好比赛’。”

1978年4月,傅众和另外3名男队员4名女队员去澳大利亚学习,同行的有一个教练,一个翻译和一个领队。女队员中就有陈娟、余丽桥、王萍、顾明华。“澳大利亚人数得很认真,几个有名的教练各有侧重,轮流教,晚上还有健身房专门练体能。一个30多岁的澳大利亚外交官全程陪同。无论干什么,都要集体-15动。”傅众说,当时每人有30美元的补贴,但没有支配权,而是最后由领队统一买了瑞士手表,一人一块。“那表叫‘山度士’,机械表,比梅花差。我一直留到了现在。”傅众说,直到80年代去南斯拉夫打小型友好比赛,才基本有了自由。“没有人陪同了,比赛后也可以上街逛逛,买点东两。”

胡娜事件

1979年,我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席位,中国体育的各个项目也恢复了单项职业比赛。1981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在日本东京举行的、有32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会杯(它与戴维斯杯大赛并列,一个是女子团体赛,一个是男子团体赛,都是每年举办的。检阅各国网球实力的,规模最大的比赛),进了前16。就在大家期待在1982年的联合会杯有所突破时,“胡娜事件”发生了。

1982年,杨明训带着由余丽桥、王萍、李心意、胡娜4人组成的中国女子网球队参加7月在美国加州圣塔克拉拉举行的联合会杯比赛。第一轮打日本,中国赢了,第二轮和德国相遇,临到比赛前,胡娜突然不见了。“比赛前一天晚上,我和她聊天,一点都看不出有什么反常,结果比赛时找不到人了。”杨明训说,本来这次女队实力很强,因为胡娜事件,队里人心惶惶,队员也没心思打球,最后稀里糊涂输给了德国。

在杨明训看来,如果胡娜就此留在美国,从此销声匿迹,也不至于惹出后面的风波。然而,“她没有身份,没法打比赛”,于是一年后,胡娜向美国政府申请“政治避难”获准,事态因此而进一步扩大。1983年4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就此照会美国驻华使馆提出抗议,4月7日,全国“体总”认为美国政府此举破坏了中美正常交流的气氛,决定停止中美1983年双边体育交往。

作为和胡娜同一时期的男子网球运动员,傅众与胡娜接触不多,但有限的接触也足以给傅众留下这样的感觉:“像我们,能拿个全国冠军就挺知足了。她不甘心,不满足现状,特想去国外打球。”

与众多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网球运动员不同的是,来自四川的胡娜出生于国内唯一一个网球世家。胡娜的外祖父温岭16岁赴上海求学,在1926年慰劳北伐将士运动大会上获网球锦标赛男子双打冠军,当时在上海江南女子学校就读的外祖母杨渝君也是学校篮球队主力。1950年到1g65年,温岭先后在大陆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际处与重庆市政府人事局从事文体工作,主要教授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中喜好打网球的一批人。在这一阶段,胡娜的舅舅、姨妈也进入专业网球队。1965年,四川省网球队成立,当时特别指明从重庆将温岭调任省队教练,1972年温岭退休。胡娜的弟弟、表弟、表妹在她之后相继进入网球学校学习,其中4人成为四川省网球队专业球员。

“组织上挺培养她的。那时比赛少,一年也就五六次比赛,但无论是青少年赛还是成年组比赛都带着她。她还是四川省青年突击手,国家还给她涨了工资,基本上能给的全给了。”胡娜出走的原因一时成谜。

2003年7月,《参考消息》记者在台湾采访到了胡娜,此时她已经定居台湾,是卫视中文台聘请的四大网球公开赛解说和评论员,同时在台北新店开办了“胡娜网球俱乐部”,任董事长。重提当年“事件”时,胡娜没有回避。谈及“事件”起因,她认为主要是自己太想成为职业网球选手,“1979年,自从我在英国温布尔登中央球场观看了著名选手埃弗特的比赛后,我就有了一个强烈梦想,就是一定要站在中央球场代表中国比赛”。

然而,在她相继获得全国所有冠军,亚洲冠军,以及世界青少年比赛冠军后,苦于无法再提高。虽然国外有优秀教练提出免费为中国训练胡娜,但不被认同:而当时中国选手很少参加国际比赛,更不可能参加排位赛,进入职业比赛,成为真正职业网球选手的梦想变得很遥远。于是,就有了日后的一幕,其中因为有台湾方面介入,其结果不同于一般的非法滞留。

“我那时实在是太年轻,太单纯,也太不成熟。”她说。她没有想到并感慨的是,此后不久,中国越来越开放,优秀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甚至赴国外受训的越来越多,原来与她搭档双打的李心意不久也去美国接受训练。傅众也有同样的感喟:“她哪怕晚走半年,就能赶上国家送运动员出国训练比赛了。”

留在美国的胡娜,一直受伤病困扰,严重影响到训练和比赛,“职业”梦十分艰难曲折。她真正开始打职业赛并拥有世界排名是留在美国3年之后。1985年,23岁的胡娜参加了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和美国网球公开赛,并且在温网赛上闯入了第三轮,其职业生涯最好排名进入了世界前50位。

“当我站在温布尔登中夹球场,比赛时,心里很激动。因为毕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胡娜说,更令她难忘和感动的是,在温网杂乱的现场,她听到有人用汉语向她大喊:“胡娜,加油!”“听到这声音,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1992年,胡娜因伤告别球场,那一年,她29岁。

中国网球文化的内涵和发展史 第7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网球运动越来越普及, 已经成为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热门运动, 网球观众也在逐渐增多。网球运动已成为世界各国比较盛行的体育项目, 现今网球运动是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 越来越多的人以参加到了网球运动中来, 这为网球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提和基础, 而我国网球文化的发展也是在这种大的前提下发展的, 可以说网球文化的发展是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而发展的, 我国选手李婷和孙甜甜夺得了女子双打冠军, 为我国网坛注入了激情和活力, 在2002年、2005年到2008年在上海举办了男子职业网坛最高级别的比赛, 同时我国还举办了一些比赛, 如中国网球公开赛、广州网球公开赛、喜立网球公开赛等国际级别的比赛。所以, 网球运动在我国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势头, 在这种形势下也促进了我国网球文化的发展, 同时, 对我国网球文化浅析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我国网球文化的发展状况。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中查阅关于网球文化发展史、礼仪、目前我国网球发展现状的文献和资料, 在查阅这些资料的基础上, 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整理, 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从而得到了一些合理的思路和建议。

2.2归纳法

在文献资料法所得的资料和专家提供建议的基础上, 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

3 我国网球文化的内涵和发展史

3.1网球文化的内涵

网球文化是在网球运动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 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我国网球文化进行浅析, 首先应该了解网球文化的内涵, 而网球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一部分, 而体育文化又属于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了解网球文化的内涵首先应该了解文化的概念、体育文化的概念, 在了解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够很好的了解网球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指人类在精神状态、价值观念、情感倾向等层面, 在理论认识、技能技术、方法手段等层面和有意识倾向的实践活动中, 表现出来的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体育文化是指人类在所有的体育现象及促进体育发展的活动中, 在精神状态、价值观念、情感倾向等层面, 在理论认识、技能技术、方法手段等层面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 与在有意识倾向的实践活动中所引起的行为方式的总和。英国的麦因托什也曾对体育文化提出过自己的观点, 他指出, 把自然与价值的关系和身体与文化的关系等同来看待是不可取的, 这样最大程度地肯定了体育文化的生物作用, 却忽视了其具有的文化价值。

网球文化是指人类在所有网球现象及促进网球发展的活动中, 在精神状态、价值观念、情感倾向等层面, 在理论认识、技能技术、方法手段等方面表现的思维方式与在有意识倾向的实践活动中所引起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可见, 网球文化的概念是在文化和体育文化概念上发展起来的, 特别是以体育文化的概念为基础来确定网球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从网球文化的概念来看, 网球文化属于网球文化、网球发展活动范畴, 是意识和实践所引起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3.2我国网球文化的发展史

网球文化是在网球运动的发展而发展的, 我国网球运动发展较晚, 属于一个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 但网球运动传入我国后它的发展速度之快和影响范围之广陵我们而惊讶。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世纪末传入阶段。在此阶段, 网球文化传入我国, 此时我国的网球运动还是一个新兴的项目, 人们对其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还处在萌芽发展时期, 人们对网球运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但也吸引了一些人从事运动和健身。

第二阶段为1949年至文革前。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 加之网球运动刚刚传入我国, 我国网球文化主要体现是, 网球文化的起点低, 基础薄弱, 与国际间的交流也较少, 运动水平提高的幅度也较慢,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此时, 我国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网球运动员, 在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上, 以邱飞海、林宝华为主力的中国队获得了团体冠军。1924年, 中国人首次参加四大公开赛之一的温布尔顿锦标赛, 邱飞海在温布尔顿锦标赛打入第二轮。许承基在温布尔登网球赛上, 打进了第四轮。中国人首次参加戴维斯杯网球赛也是在1924年, 我国有3名运动员, 这个阶段网球运动传入我国, 网球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处在萌芽时期, 这个时期虽然出现了一些优秀运动员, 但运动寿命短, 只是昙花一现。

第三阶段为文革后到2004年, 此阶段为网球文化的普及发展阶段。1980年, 中国正式加入国际网球联合会, 标志着我国网球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这期间我国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网球运动员, 2004年, 孙甜甜和李婷获得雅典奥运会女子双打的冠军;2006年, 郑洁、晏紫获得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的女双冠军, 双打界排名分别达到第三。网球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我国网球运动的整体水平在提高, 而且有大量的优秀运动员涌现, 与其他国家的交流频繁, 网球文化得到了新的发展。

第四阶段为2004年至今, 是网球文化的飞速发展时期, 以夺得女子双打奥运冠军为标志。一部分国民对网球文化热衷, 网球文化在我国初步建立, 而且网球文化已不再是单一的文化, 而是不断融入全球多元的网球文化。网球文化不断的与经济效益相联系, 人们以网球文化为契机和依托来增加经济效益, 所以网球文化在不断地走向产业化、效益化。

4 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4.1.1网球文化的概念是在文化和体育文化概念上发展起来的, 特别是以体育文化的概念为基础, 来确定网球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4.1.2在网球文化发展的过程中,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和主要表现方式。同时, 网球文化从单一向多元化模式发展。

4.2建议

4.2.1应该在网球运动的基础上, 理解网球文化的概念。

4.2.2应该根据网球文化不同阶段特征, 来看待当今的网球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青, 王良左, 唐小林.提高我国优秀网球女子双打竞技水平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5, (2) .

[2]冯胜刚.对“文化”和“体育文化”定义的求索.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6) .

中国网球职业化进程改革的对策 第8篇

一、中国网球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职业化的本质认识不够。

我国部分体育部门领导和部分运动员对网球职业化的本质认识不够, 认为:只要成立职业网球俱乐部, 并且组织一些俱乐部之间的联赛就可以很好的发展职业网球了, 这其实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目前职业运动员的收入是按照俱乐部的实力予以发放, 与市场相脱节;各职业俱乐部尽管实行独立经济核算, 但自身造血功能差;职业联赛的运作不成熟, 缺乏权威的职业联盟予以引导。从这个层面上看:我国网球职业化实质上是一种供给式的职业化, 与世界范围内的职业化相比是一种低水平的、不完整的职业化。

(二) 网球后备人才不足 。

中国网球一直以专业性为主, 网球人口少, 群众基础薄弱。作为网球运动大国的美国, 经常参加网球竞技比赛的运动员有160 万之多, 德国、意大利和瑞典, 其网球运动员都在5~10 万之间, 我国目前网球运动员仅有0.37 万人, 后备人才的总量实在太少。与当前的俄罗斯等强国相比, 尚未形成高水平的竞争态势, 后备人才不足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面对职业化、市场化的挑战“后备人才严重缺乏”这一现状已是制约中国网球可持续发展的一道难题。目前我国的后备选手在能力和水平方面还不能对一线优秀选手形成冲击, 尚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链, 人才断层现象十分严重, 制约了中国网球的职业化进程。

(三) 职业化培养模式与举国体制有冲突 。

我国网球推行职业化发展道路, 是与国际接轨, 是中国网球融入国际职业网球大环境的必然途径。但是, 现行运动员培养组织与管理结构的行政垄断, 却是影响我国网球职业化发展进程, 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体校、地方队和国家队的“三级体制”。这种体制相对封闭独立, 具有专业化程度高、力量集中的优势。名为实体的中国网球运动管理中心, 已经具有了类似企业、民间协会和政府派出机构等功能, 成了集政府、社会、企业三种功能于一体的特殊产物。网球的职业化实际上是一种政府行为, 这对于刚刚迈步走上市场经济轨道, 与国际职业网球接轨的中国网球来说, 首先面临的这种来自内部的约束和控制, 显然不利于职业网球的正常发展。

二、中国网球职业化进程改革的对策

(一) 构建现代职业网球理念。

网球运动职业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在这一工程中至少要由以下三方面组成:职业化的网球俱乐部、职业化的网球运动员和职业赛事。职业俱乐部从属性上看必须是一个商业性企业, 具有个人物品性,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谓职业运动员就是运动员要以网球运动训练与竞赛为谋生手段, 运动员是商品, 是有价值的, 其高低依其表现出的运动成绩高低或运动潜能大小而定。有了职业运动员和职业俱乐部, 还必须有职业赛事, 它是运动员展现自身运动技战术水平、实现社会和经济价值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有了职业赛事, 观众才会多, 票房价值才会大, 也才会具备较大的电视转播和广告价值, 各俱乐部才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 职业赛事可谓是职业运动员和职业网球俱乐部的经济命脉之根本。

(二) 发展后备力量, 促进竞技水平稳定提高。

一是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增加国际交流。所谓竞技水平就是运动员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在竞赛中的发挥。因此, 要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一方面要加强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同时还需要培养运动员将竞技能力转化为竞技水平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 把我国具有天赋的运动员送到网球发达国家进行训练和比赛, 同时要向足球那样, 大胆的尝试引进外籍教练或邀请外籍教练来讲学。这样不仅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网球训练理念和方法, 还可借助外籍教练的影响与关系获得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二是制定和启动我国培养网球后备力量的多年规划,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问题, 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 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三是中小学生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阶段, 倘若失去, 即使日后发觉很有运动天赋, 也已错过了锻炼的黄金时期, 因此建立小学—中学—大学的三级人才梯队培训网络, 成立国家、省、地、县各级协会, 以链扣形式环环相扣, 充分发挥项目竞赛的杠杆作用, 使小学、中学、大学各级竞赛互为联系和促进, 扩大基础训练人数, 夯实基础, 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三) 进行竞赛体制改革, 促进网球运动产业化发展。

一方面, 向社会提供体育竞赛与表演, 依靠运动员在竞技场上激烈的竞争与对抗、高超的运动技能吸引观众, 是职业体育俱乐部立足社会和生存的手段。因此我国职业网球俱乐部间的竞赛应借鉴足球、篮球等项目的成功经验, 实行主客场制, 充分调动观众的热情, 把观众吸引到球场上来。另一方面, 要大力发展网球产业, 促进网球运动的产业化发展, 要活跃网球市场。为促进我国网球运动的产业化发展, 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改善:首先,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克服过去那种单一的社会效益观念, 正确理解网球产业化发展的社会效益内涵, 职业网球运动必须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需要为本质目的, 遵循市场规律、价值规律和市场运行机制, 权衡和处理好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其次, 转变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能, 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体育行政部门作为行业的管理部门, 主要负责对职业体育俱乐部进行管理和调控, 我国的体育行政部门可以参照国外的有关做法, 对职业体育的组织形式———职业体育俱乐部开展的项目、地域、等级等制定调控标准, 通过立法对俱乐部经营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促进其有序竞争。同时要加大市场引导力度, 努力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实现自身最大的市场价值, 拓宽体育事业发展筹集基金的渠道。

(四) 培养一批懂业务、善经营、会管理的体育人才。

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 网球专门人才的智力投资, 对开发网球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其对市场形成和发展的推动作用是直接经济投资无法替代的。人才资源作为一种能动的特殊资源, 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是拉动体育市场的主要无形资源。因此应尽快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体育专门人才培养内容体系, 从理论和实践操纵两个方面进行全盘构建, 在充分学习各方面理论的基础上着重进行实践操作的训练。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倾斜, 尽快实现我国网球专门人才培养的规模化与制度化。

摘要:我国的网球运动经过职业化之路已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在职业化进程当中, 道路依旧曲折而艰巨。本文针对我国职业化之路提出了职业化进程改革的几点对策。

中国网球 第9篇

中国网球公开赛的举办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及优越的场馆条件,目前已成为亚洲地区这级别最高覆盖人群最广 ,是仅有的以中国国家命名的网球赛事。2009年中网升级成为全球八大顶级网球赛事之一,创造的广告宣传价值超过20亿元人民币。

2004年9月,中国网球公开赛首次在北京的光彩网球中心举办。由于缺少对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群众网球普及程度的客观分析,欠缺网球赛事的组织经验等问题,所以中网第一年的上座率很低,而且还出现组织秩序混乱等问题。2005年经过一定的内部调整,中网仓促进行,虽然在硬件上有了不少改进,经验有所增长,但是总体上还是没有太大的起色。2006年中网赛事推出了吉祥物,并开创性的把嘉年华活动带进了网球赛场,加入了娱乐元素,吸引了更多民众的关注。2009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全面升级,固定每年赛期,比赛场馆由丰台区北京网球中心搬迁至国家网球中心,中网赛事的整体实力与影响力也有了大幅提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球“超级赛事”之一。

2 中国网球公开赛无形资产管理现状

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网球公开赛在赛事规模、赛事环境与赛事设施上都有了显著的发展,据2013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官方数据显示,10天的赛期内,中国网球公开赛共接待观众22.75万人次,电视转播覆盖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总时长2400小时。共484名运动员参与比赛。网络新闻报道120万条,官方网站点击量1243万次,国际电视转播观众1.498亿户,国内电视转播观众1.18亿人次。共有123家国内媒体、40家海外媒体对中国网球公开赛进行了报道。

随着中国网球公开赛知名度和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中国网球公开赛无形资产的商业运作也逐渐被主办方重视起来。目前被中国网球公开赛组委会正式独立开发的无形资产只有转播权与特许商品经营权两种。

2.1 电视转播权

中国网球公开赛的电视转播权按照转播对象区域不同分为国外转播权、国内转播权(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中国网球公开赛组委会只对国内转播权进行全权运营。分为主转播商与特权转播商。

根据协议,从2009年到2013年共五个赛期,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CCTV-5)都将以主转播商的身份参与赛事的运营,并拥有中国大陆区域内的独家直播版权。按照协议,赛会期间CCTV-5将以不低于奥运规格的质量,转播中国网球公开赛每天7小时的赛事。央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赛事宣传上为中网赛事品牌塑造及传播搭建了的一个超级平台,中网利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拥有一个庞大的本地电视媒体观众群,每年确定有超过150小时的中国网球公开赛转播时间以及高达7亿覆盖人口,为中国网球公开赛的推广和营销的坚实基础。

2.2 特许商品经营权

中国网球公开赛特许商品都是由商用徽记延伸设计而来,它包括会徽、吉祥物、口号等。中国网球公开赛推广有限公司在2008年5月对其商标即 -- 中国网球公开赛(China open)商用徽记在中国工商管理局进行了工商注册保护。

中国网球公开赛的标志特许经营采用采用高级赞助商分授权模式,即赞助招商与特许经营相结合。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和北京外企元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分别成为中国网球公开赛标志特许产品的生产商零售商,分别对中国网球公开赛特许商品中针织类的与非针织类的产品进行开发、生产以及销售。商业运作模式采取收益分红的形式,收取销售利润的30%。但特许商品的销售渠道较为单一,只有比赛场馆院内设立一家中国网球公开赛特许商品专营店,营业时间也只有每年固定的比赛日期间。

3 中国网球公开赛无形资产商业运作渠道

3.1 媒体营销

中国网球公开赛媒体合作伙伴众多涉及到电视、电台、平面、网络等诸多传媒手段。多次多类型的报道创造了中国网球公开赛的赛事媒体价值,这也是获取赞助商支持的前提条件。用媒体合作伙伴创造出的媒体价值,扩大赛事影响力以及吸引赞助商。2010中国网球公开赛通过各类媒体的转播及报道总共获得了3.5亿美元的媒体价值,比2009年3.37亿美元的媒体价值增长了近0.2亿。其中,两年度均是国际电视转播创造了最多的媒体价值,2010年度近2.79亿美元,占全部媒体价值的78%。

3.2 品牌营销

使中国网球公开赛品牌价值与赞助企业的品牌价值达到最好的匹配是中国网球公开赛组委会一直追求的目标,根据2011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商业数据显示,赞助占到了总收入70% 左右 ;电视转播占10% ;票务占到了总收入的15% ~ 18% ;特许商品只占到了总收入的3% ~ 5%。

中国网球公开赛将所有适合赞助的企业分成40多个行业,在这些行业里又进行评估,把能够成为赞助商企业分布在20多个行业,剩下的行业里的企业也只能成为中国网球公开赛的供应商。在中国网球公开赛的赞助理念中,只有在该行业的领军企业才能进入中国网球公开赛。这主要是因为,顶级网球赛事的观众群体的共同指向性十分明显,其年龄、背景、消费特点指向清晰,是中高端消费品牌进行推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4 总结

中国网球 第10篇

1、中国网球发展现状

网球起源于法国, 发展于英国并最终在美国得以流行。近年来, 温网、澳网等四大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网球的焦点。中国网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取得了进步, 涌现了李娜、郑洁等职业运动员。尤其是李娜, 其两次夺得女子单打大满贯的冠军, 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亚洲人民的骄傲。李娜的成功造就了中国网球运动的普遍关注和发展, 但受到我国体育体制的影响, 我国网球在最近几年之前的关注度并不高, 尤其是在李娜成名之前, 中国人对于网球的热度明显不及篮球和乒乓球等平时容易接触的体育项目。而随着孙甜甜、李婷双人组合夺得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后, 中国网球开始受到国人更多的关注。而李娜的成功, 无疑是中国网球快速发展的见证。但李娜带来的体育商业化也对现有的中国网球体制提出了质疑。如何继续发展成为体育业界研究的问题, 尤其是我国男子网球技术和发展水平, 技术水平及比赛成绩相对低下已经成为其主要现状。

2、李娜退役折射的中国网球人才培养的弊端

2.1、网球人才培养体系的落后

近年来, 随着李娜在世界网坛的成功, 国人对网球的热情程度空前高涨。中国网球运动员基本都是从小便开始高强度的专业训练, 体育院校以及教练主要重视网球学员技术的培养, 而忽略了网球运动员身体的全面锻炼, 导致运动员转入职业赛之后, 高强度的比赛过程我国运动员往往缺少韧性, 无法长时间保持高水平的竞技状态。

2.2、中国网球人才培养观念的落后

中国网球运动员在受到伤病困扰时, 往往选择能坚持就坚持的策略, 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 带伤坚持训练不但不利于运动员经济状态的提高, 还有可能造成运动员伤病的加剧。李娜在当打之年突然选择退役, 伤病是影响其做出最后决定的主要因素。长时间、大负荷的比赛, 导致运动员到达运动巅峰时, 身体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伤病困扰。中国网球人才培养观念是造成运动员巅峰状态之短的主要原因。中国网球人才培养的轮换节奏较快, 很难真正发挥运动员的内在潜力。

2.3、中国网球运动参与者不多

数据统计, 中国网球运动员远远不及乒乓球和羽毛球运动员。与其他国家相比, 在比例上甚至在人数上都具有较大差距, 李娜、郑洁等人甚至可以作为唯一知名的网球运动员行列, 网球无法发展为全民运动, 而以莎拉波娃领衔的俄罗斯则将网球视为普及运动, 参与网球运动的人数比例远远高于中国, 网球文化也得到更多人认可。

2.4、资金短缺严重

网球一直被誉为贵族的运动, 是因为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并且往往回报较低。这对国家体育局的支持政策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和网球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 往往造成此项运动的资金短缺。网球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也需要产生巨大的资金消耗, 随着世界网球技术的更新, 我国也需要不断的投入资金培养技术先进的运动员。由于技术上相对落后, 就需要引进其它国家的技术, 聘用其它国家的专业人员, 这大大增加了网球运动的成本, 数据显示, 培养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需要5-20万甚至更多。高额的培训费用也使得中国普通公民的网球热情被扼杀。

2.5、缺少后备人才培育体系

中国网球在李娜成名之前, 很少重视青少年的网球技术培养。后备人才严重不足制约了网球的整体发展。处于基层的网球教练员收入较低, 甚至无法维持生计, 导致其积极性降低。也致使大部分具有天分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无法得到系统的、专业的训练。政府部门缺乏对网球运动的正确认识, 在资金供给上存在严重的不足现象, 导致后备人才的培育力度效果不理想。相关部门并未提出完善的培育体系, 使网球人才培育缺乏基础。体育竞技模式是其重要模式之一, 而实现商业化则是其最终目标。我国网球运动在发展过程中相关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这导致其竞争力不高。另外, 在人们的思想中。跳水、乒乓球等项目为传统强项, 因此受到更多的关注, 也就得到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在网球上却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导致后备人才严重不足, 影响我国网球的发展。

3、改变我国网球人才培养弊端的策略

3.1、为网球运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促进其全民化

由于中国网球运动起步较晚, 因此仅仅出现少有的一些优秀网球运动员。经济的发展对网球运动具有较大制约, 这导致我国经济落后地区无法为网球运动提供良好的环境。体育作为终身项目, 应逐渐实现全民化, 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球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使网球成为像乒乓球一样受重视程度高的运动。为此, 应建立以政府为指导、网球爱好者积极相应的态势, 构建良好的网球运动环境。加大对竞技体育的重视程度, 建立完整的网球体育场馆规划, 在促进网球比赛商业化的同时也要注重体育的本质, 注重比赛的质量和观赏性, 从而使网球运动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3.2、提高网球教练员的综合素质

青少年时期是网球培养的重要阶段, 而这一阶段的学员对教练员具有较高的依赖性。能够充分发掘运动员的天赋是教练员的主要任务, 因此提高网球教练员的素质是网球培养人才的关键。技术过硬是教练员的基本要求, 在此过程中, 其还需学会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 使运动员能够正确接受教练员所传授的主要思想, 并且教练员还要不断的培养网球运动员高尚的思想道德, 优良以及顽强的球风, 这样才能出培养出合格的网球运动员, 促进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基础薄弱、教练人数少、技术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是目前网球发展的现状, 因此提高教练员的素质在网球发展那中具有积极意义。

3.3、推进我国网球的职业化和产业化

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对网球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提高了网球的知名度, 尤其是李娜的单飞和其获大满贯女子打单冠军后, 使更多人了解网球, 参与网球。实践证明, 网球的职业化和产业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商业化模式快速发展的今天, 网球发展也经向前看, 只有逐步实现产业化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从而解决我国网球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另外, 产业化和职业化的优势在于其合理的改善了教练员的状况, 尤其是普通教练员的薪资待遇, 提高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并且通过推广和明星效应可使中国网球获得世界认可, 网球技术得以提高。基于李娜的成功模式, 可以适当的为运动员提供单飞的机会, 建立丰富的网球运动员培育模式, 避免单一枯燥的培养模式制约网球运动的发展和创新。

4、总结

李娜成功的例子引起了国人对网球过度的狂热, 而我国缺乏科学的网球运动员培养体系、资金短缺严重、缺少后备人才培育体系以及专业的网球教练团队, 这些严重阻碍了我国网球人才的长久培养。因此, 中国网球人才的培养要借鉴李娜的成功经验, 探索一条适合中国体制和运动员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杨同坤, 方明.我国竞技网球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运动, 2013 (12) .

[2]李俊.具有中国特色网球竞技人才培养机制的探讨[J].价值工程, 2012 (29) .

[3]李勇妹.我国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J].军事体育学报, 2013 (04) .

[4]张德智, 柳若松.中国女子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J].运动, 2011 (09) .

浅谈中国网球的发展过程 第11篇

从网球的传入到如今的笔者将其发展分成三个阶段:

一、1885年前后,网球运动由西方的官员、商人、传教士、驻军把网球带进了中国,起初也是一种“贵族运动”,而后教会学校将之在一定程度上在精英人士中促进了网球的传播,从1910年南京举办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到1948年上海举办第七届全运会,每届运动会都设有网球比赛项目,参加人数也不断增加。但此时职业网球没有融入世界,虽然新中国成立之前,我6次派对参加戴维斯杯比赛,但多是在第一、二轮被淘汰。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网球运动在起点低、基础差、交往少的情况下逐渐发展,全国网球等级联赛定期举行,并实行升降级制度,还定期举办全国网球单项比赛、全国硬地网球冠军赛、全国青少年网球比赛。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一度处于亚洲的领先地位,然而从世界角度看,尤其从职业网球方面考量,我国网球水平存在的差距是相当大的,仅从国际网联世界排名看,1991我国男子排名最前的是300位,女子排名最前的是155位。

随着日本、韩国、泰国、印度、中国台北等国家和地区的网球运动率先融入世界职业网球发展潮流,极大地促进了他们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快速提高。在2002年爸山亚运会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中国网球军团却全军覆没,兵败釜山,我国网球跌入了历史的最低谷。

三、兵败釜山极大地剌激了中国网球人。全国网球界从上至下,提出了 “中国网球必须与世界接轨,走职业化发展道路”。同时,针对备战雅典奥运会的形势和要求,进一步明确了 “以女子为重点,女子双打为突破口”的备战策略,在“多参赛一挣积分——进奥运”的目标下,运动员 始大量参加国际比赛, 始了职业网球的试水。2008年12月,当时国内4名达到大满贯组条件、成绩优秀的女子网球运动员一李娜、郑洁、彭帅和晏紫,选择了 “单飞”模式,成为我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网球运动。单飞协议,即运动员可以享受自主训练、自主参赛、自主组建竞赛团队、自主制订参赛计划,同时自负盈亏,但需上缴8%-12%的个人收入。另外,单飞的球员必须无条件听从国家队的召唤,代表国家出战联合会杯、亚运会、奥运会等赛事。

单飞模式意味着球员将享受更多比赛和奖金支配的自由,突出个体发展,完全适应网球运动的“个体”发展模式。同时也意味着球员们要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是经济等方面的外界压力,更来自于金花们能否适应从举国体制转变成单飞模式的职业化道路。其他中国球员均留守国家队,大部分都在国内二线队伍,即所谓的“小花”,只有世界积分和排名达到一定高度后,网管中心才会考虑运动员的职业化培养模式。小花们要想达到这个要求实现单飞,必须在举国体制模式下,刻苦训练、积极参赛,全面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才能有所突破。在参加比赛方面,网管中心会根据运动员世界排名,选送优秀运动员出去参加高级别比赛。棑名低的运动员参加国内举办的邀请赛、挑战赛(希望赛、卫星赛)、全运会。这样一来,就能保证各个水平级别的队员都能得到训练和参赛的保障,有利于我国女网水平的整体提升。2010年初,单飞后一年多,单飞金花的成绩斐然,李娜和郑洁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双双杀入女单半决赛;李娜打进美网8强;彭帅在广州亚运会上夺得女单金牌;李娜和郑洁刷新了个人世界最高排名记录,均达到最高排名第15位。2011年,李娜打入澳网和法网决赛,并在法网上夺得冠军。全国观看法网女单决赛的总人数高达1. 1601亿人次,全国掀起网球热。

基于我国特有的国情,导致了网球运动发展的三个阶段,一是传入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是发展不错。二是新中国的成立,体制制约了网球的发展,决定了第三阶段在近年网球运动迅速发展。中国的网球运动职业化。

【参考文献】

[1]何振强.探制约中国网球可持续发展瓶颈的解决途径明.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4(3):25 — 27

[2]王艳.中国女子竞技网球职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网球职业化改革设想的初步研究团].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5

中国网球 第12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决赛纳达尔对阵德约科维奇。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研读国内外有关网球技战术统计的著作, 包括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发展现状及近年来的技战术分析。掌握前人的研究水平和最前沿的理论状况, 为该研宄提供理论依据。

1.2.2 数理统计法

该文对201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决赛两名运动员的比赛过程数据统计, 并进行分析, 得出一些关于近年来最前沿的网球技战术特点。

1.2.3 录像观察法

通过对201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决赛视频的观看, 对两名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及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一些结论, 为两名运动员的技战术对比分析, 提供一些有力的证据。

1.2.4 对比分析法

该文对两名运动员发球及接发球技战术、得分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两名运动员存在的差异和共同点, 从而分析差异存在的原因, 为促进我国网球项目技战术的发展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德约科维奇在此次决赛中以6-2/6-2 (2-0) 战胜了纳达尔, 成为了该项赛事的6冠王, 整场比赛用时 (第一盘41min, 第二盘49min) , 总共1h30min。该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德约科维奇及纳达尔对阵的2盘比赛进行对比分析:

2.1 发球及接发球技战术的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一发成功率德约科维奇的85%高于纳达尔的80%, 另外在一发与二发的得分率上, 纳达尔在两盘比赛中都低于对手德约科维奇, 这是德约科维奇赢得比赛的直接原因, 从另一个方面也表明了纳达尔的发球与接发球能力不足。此外, 在比赛过程中, 纳达尔接发球得分率远远低于德约科维奇, 德约科维奇发了5次球, 纳达尔只赢得了19个球, 而纳达尔发了48次球, 德约科维奇赢了24个球, 这也充分说明德约科维奇的发球技术很好, 角度、落点都很到位。整场比赛德约科维奇发了7个ACE球, 双误为0, 而整场比赛纳达尔的ACE球为0, 但是双误却, 1个, 这可见纳达尔的发球威力不足, 整体发球状态不够好, 同时也说明德约科维奇的接发球稳定性高, 失误率低。

注:D代表德约科维奇, N代表纳达尔

2.2 相持阶段两名运动员技战术的分析

制胜分是指运动员主动得分, 强势得分, 迫使对方无法防守, 无法用球拍触及到球而得分。从表2可以看出, 第一盘德语科维奇与纳达尔的制胜分差距还不是很大, 第二盘德约科维奇既然拿到了15制胜分, 而纳达尔只拿到了3个制胜分, 这充分说明德约科维奇对比赛的掌控的很好, 直接得分能力比较强。从而纳达尔的攻击力比较弱。整场比赛德约科维奇的破发成功率达到了83.5%, 可见纳达尔的发球局被破的几率很大, 这也在一方面说明他的攻击力不足, 也有可能是腿伤的缘故。而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德约科维奇的防守能力较强, 这也是他赢得比赛的关键。非受迫性失误是主动失误, 送分, 整场比赛德约科维奇两盘比赛非受迫性失误均比纳达尔高, 小德高达20次, 纳达尔15次。可见德约科维奇对球的控制还不是很稳定, 攻击效果不好, 也充分体现了纳达尔防守型打法的特点。在整场比赛中德约科维奇的网前得分率为25%, 纳达尔则为0%, 可见德约科维奇在比赛中还是比较主动的, 而纳达尔则趋于防守。

3 结语与建议

3.1 结语

(1) 从发球局来看, 德语科维奇的发球局优势明显优于纳达尔, 一发成功率及得分率又高于对手, 发球得分是他赢得比赛的主要手段。可见发球的稳定性与速度是十分重要的。在接发球阶段, 德语科维奇接发球得分率高于对手纳达尔, 接发球比较稳定, 失误率低, 而纳达尔接发球不够稳定, 失误率较高。

(2) 在相持阶段, 德约科维奇主动攻击意识比较强, 制胜分远远高于对手纳达尔, 这也是其赢得比赛的重要原因。此次比赛德约科维奇的发球局很强势, 没有被破发, 纳达尔被破发, 可见德约科维奇攻击力与防守较强, 纳达尔攻击力与防守较弱, 这也可能其腿伤的缘故。而该次比赛德约科维奇的主动失误送分较多, 可见其攻击意识较强的同时, 其稳定性不够。纳达尔网前得分意识较弱, 总是趋于防守, 没有主动出击意识。

3.2 建议

(1) 发球是现代网球比赛中是最重要的一环, 也是得分的主要手段, 发球技术、战术专项训练尤其重要。我国网球运动员应该在发球技战术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完善发球的技术, 提高发球的速度与稳定性, 并且多模拟比赛的战术进行练习。

(2) 接发球的好坏直接影响对手的反攻, 我国运动员应该加强在接发球阶段对不同对手的打法类型以及发球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 在比赛中调整自己的站位和技战术。在训练中不仅要训练接发的能力和意识, 而且要对接发球的路线和落点进控制, 完成接发球并准备防守反攻。

(3) 在相持阶段, 要有主动出击的意识, 不要一味的防守, 应该采取底线和网前相结合的战术来打乱对手的击球节奏, 从而获得制胜的机会。

(4) 注意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的科学安排, 应避免不注重科学训练导致的受伤。

摘要:201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在北京举行, 通过激烈的角逐, 纳达尔与德约科维奇在决赛中相遇, 德约科维奇以2-0赢得了冠军。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 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以201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德约科维奇对阵纳达尔的比赛为研究对象, 对这两名选手的整场比赛发球及接发球技战术环节、得分与失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 旨在总结出双方在比赛中的一些优缺点, 为探索出更有实战性的技战术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其他网球运动员及教练员在比赛过程中的技战术运用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网球,单打决赛,技战术,分析

参考文献

[1]胡亚斌.八位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技战术特征[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08.

[2]邢晓圆, 郭开强, 陈万军, 等.对200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选手技战术指标的统计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 2006 (6) :59-60.

[3]吴云.从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的特点看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5 (5) :27, 98-100.

上一篇:投资效益审计评价体系下一篇:CA数字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