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

2024-09-09

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精选12篇)

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 第1篇

1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

1.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前期规划缺乏前瞻性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因而对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目前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最首要的问题, 就是规划缺乏前瞻性, 是一种短期的行为。很多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者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尽早地获取利益, 在规划过程中进行设计造假。除此之外, 由于林业工程建设涉及到很多学科地综合运用, 并且还需考虑微生物等多种生物的生长环境, 林业生态工程的规划还包括了各级规划。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 对于各级规划十分欠缺, 通常只规划了总体目的, 对于各个不同环节的目标考虑不周, 甚至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而且, 由于林业生态工程在不同地区的启动时间和目的各异, 使得我国总体的林业生态工程出现交叉、重叠等不良现象。

1.2 国家对于林业生态工程的投入的资金不足

我国的地域广阔, 需要进行生态建设的地域也十分广, 因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虽然我国对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但由于林业生态建设所耗费的时间长, 需要消耗资金的地方太多, 使得资金仍然十分欠缺。通常情况下, 我国相关的林业建设部门, 会通过评估选择重点建设地区和重点项目, 在这些重点项目中投入充足的资金, 不能及时改善整体的生态环境建设, 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资金尤为缺乏。

1.3 国家对于林业生态工程监管水平不高

和其他工程一样, 林业工程也需要恰当的监管, 从而保证出现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 保证每一笔资金都花在关键的地方。然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 林业生态工程缺乏相应的监管团队, 或者监管团队的管理水平不高。有的地区林业生态工程甚至连相应的管理制度都没有及时落实。林业生态工程管理过程中, 经常会由于责任分工不明而出现责任空缺或者责任重叠的现象。除此之外, 由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学科范围广, 因而对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 然而实际的林业监管团队的综合素质并不能达到要求, 精通林业专业技术, 又懂得管理方法的人才十分欠缺。

1.4 林业生态工程的质量不高

在造林的过程中, 很多地区都采取散乱作业的方式, 因而施工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造林的过程中, 由于树种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使得树木的存活率相对较低不能发挥出原有的林区作用。除此之外, 在抵抗病虫方面, 质量也存在欠缺, 使得林业的生态效益不能及时发挥。

1.5 法制观念意识淡薄

现在仍有很多人没有环保意识和生态环境的法制观念, 有关部门对环境保护及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推广的力度不强。很多单位或个人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没有准确的概念, 特别是对我国的基本国策意识与法制观念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尤为严重, 如国家颁布的很多政策都不能够得到有力的执行, 导致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的有效度非常低。

1.6 科技体系不健全、技术落后

目前, 由于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 生态建设的技术水平较低, 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 因此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 就是科技体系不完整与技术水平低。由于技术等问题, 我国自主研究的产品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如效率低、成功率差等。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亟待解决。在当今世界, 科技发展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 决定着国家很多方面的建设与发展。致使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科研经费投入少、科研人员少、设备落后体系不健全等。

2提高我国林业生态工程水平的对策

2.1 认识到林业生态工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就逐步建立起来, 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林业生态工程成果的维护难度系数倍增。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 林业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由于林业生态工程是一个长期又艰巨的任务,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导致很多严重的现象发生, 如滥砍滥伐、土地沙漠化、防护林危机、滥杀野生动物等。因此要加强人民的认识度, 明确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与维护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任何时候都不能够懈怠。要加快对全国生态环境的保护步伐, 并制定有效的措施。

2.2 加大投资

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加大投资力度, 拓宽投资渠道。全面建设林业生态工程, 对相关的投资人或单位予以相应的便利, 加大对林业的资金投入, 促进生态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制定专门的政策制度, 确保每一项资金都能够落到实处。在全球化的今天, 国际合作是主流, 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还应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 并在全国实施。

2.3 加强法制建设, 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加大林业执法力度, 依法保护森林环境, 进一步健全与保护生态环境有关的法制队伍, 加强林业法制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法制观念, 依法打击各种破坏水土资源与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快制定与防治荒漠化以及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

2.4加强林业科技教育工作

要重视林业科学基础研究、应用和高新技术开发, 提高林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是振兴我国林业的根本出路, 也是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保证。要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 稳定科技队伍, 采取多种形式, 建立各类林业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切实加大对林业职工的培训力度, 提高林业建设者整体素质, 努力提高科技兴林水平。

2.5 改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提高综合治理效益

为克服条块分割、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 贯彻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整体性”原则, 建议江河上中游山丘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龙头[2], 大支流治理为骨干, 以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基础, 以县为基本管理单位, 以3 大效益为中心,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指导下, 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措施等各种措施相互配套, 农林水等部门相互配合, 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 发挥综合效益。

2.6 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林业生态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广大群众。要积极搞好宣传, 提高全社会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投身生态环境建设。调动群众造林和护林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林业建设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工作。

3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地不断深入, 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有效的成果。从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来看, 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以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 根据自然区域的差异形成复合生态经济体系。在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 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 尊重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 从而使我国社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完善现有的监管模式和质量管理方式, 促使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朝着科学管理高效管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慧, 李华晶, 郑娟.林业生态工程农户满意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林业经济, 2014 (4)

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 第2篇

结论: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现代林业和经济的发展,在继承传统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门新的工程。它不仅是从单一的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来进行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而且是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林业发展的措施,其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朝晖,王丽敏.论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与发展趋势[J].防护林科技,(2).

[2] 周洁.我国六大生态林业重点工程简介.生态经济,(10):88.

[3] 李大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建议.绿色科技,,12:6-8.

林业生态工程中的病虫生态控制 第3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病虫生态控制

森林中的病虫一旦都被人类彻底消灭,那么森林也会随之逐渐的消亡,那么为什么病虫会有如此大的威力呢?究其原因是一定数量的植食昆虫和病原物的存在会促使森林中的林木时为防止大范围的病虫危害,而时常保持高度的警戒性,林木与病虫的协同进化使生态系统得以正常循环。但一旦病虫消失,则林木的抵抗灾害的能力必然随之会逐渐退化,因此为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控制林业生态工程中的病虫生态十分必要,人们必须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在一定效益阀值内。

一、林业生态控制的含义

林业生态工程一项人工复合的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主体是根据林学和生态学进行设计和制造植物,同时面对的不是单一区域而是有着多种种类的区域为研究对象,关注整个林业生态系统内不同物种的关联协作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我们国家在平原、沿海地带、长江黄河上游、太行山区防护林体系等地方都为进行林业生态控制建设启动了具体目标不同的生态保护工程,但根本上,林业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保护、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提升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经营。

二、林业生态控制措施

控制病虫即生态控制的关键就是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协调控制,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状态,避免出现某种因素数量过大或不足而导致功能失调的情况发生。控制病虫害的必要措施不仅包括去除那些直接作用于寄主的有害生物,还要去除间接通过森林的生态环境影响宿主的有害生物,无论直接作用还是间接影响对于森林生态防治的危害都是十分巨大的,只有消除了才会真正抑制病虫害。在具体的森林成长流程中,森林区位的选择、造林设计、树种的挑选、栽植的密度、培育管理等等对于森林的生态灾害控制都会有影响。

为了控制生物灾害的危害,就必须要把控制病虫的工作中心转移到林业生态上来,只有顺应了林业生态建设的要求才能有有效控制病虫,因此,控制病虫不能仅仅关注病虫而应该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为着眼点开展对病虫生态控制机制的研究。

目前,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森林生态系统组分大多很单一,单一极易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低,引发病虫在灾害的发生。因此在开展工程建设中,林业生态系统林木必要保证多样化,才能促成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型,积极生态型防护林。林业生态建设中,必须要搞清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生态功能是作为森林最重要功能,因此在实践中也必须要以生态效益为主,但是适当经济效益的也要兼顾到。其次,森林中乔木、灌木、草的种植比例不可相差过大,保证比例合理,在进一步研究乔木、灌木、草的多样性和昆虫和病原物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更能确定森林生态控制程度,科学的配置对于森林稳定性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病虫的生态控制技术标准。在经过了艰苦的调查之后获得了。

江西赣州马尾松林中的灌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与马尾松毛虫的数据,同时对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两者间存在负相关,植物种类越多,毛虫数量越少;反之亦然。所以我们得出结论,要想保持调查林区马尾松毛虫的数量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即造不成灾,灌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也应在 2.67。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马尾松毛虫发生与化防、生防、总防治率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它们中间都有关系,总防治率、生防率与发生率成负相关,发生率与化防率成正相关,其中生防率对发生率的效应为-0.2926[6],从分析数据中可得到生防率对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影响最大,因而生物防治成为目前调控病虫的主导措施。

另外,对于森林树种灾害的特定阀值的了解也相当关键,那么什么又是特定阀值呢?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当有害植物的的密度超过一定数值或非生物有害因素指标达到一定一定程度时,林木的健康成长就会出现问题,会出现慢慢枯萎的现象。将有害植物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虽然林木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病虫的影响,但是不会出现林木的枯梢,仍然能保持良好的生态效益。所以,对与不同生物灾害的生态阀值的研究是提高林业生态工程质量和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的必然选择。

最后,病虫的生态控制还要研究病虫的生态学,根据寄主、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来实现森林的生态系统的调控。生态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各种物种的空间分布、数量关系、物种间关系等,通过研究生态学,了解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物种的参数对于林业病虫的防范很有用处,由于这些参数会与天敌、总防治率的关系相挂钩。并且,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调控病虫的主要措施就是生物防治,所以生态学中的这些影响病虫的因子的研究会帮助人们了解环境、寄生、生物三者的关系,生态系统更加优化协调。

三、病虫的生态控制中出现的问题

病虫的生态控制中有许多需要人们需要关注的地方。首先是疫苗的问题,随着环境保护观念的不断深入,全国不少地方都开展了退耕还林的工作,但是往往由于林农或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疫苗出现不复检或是不检疫,最终森林的生长不如预期,损失惨重。因此,特别重要的是在源头上防范病虫;其次是抗性育种的问题,选择抗病虫品种可以有效的提高防病虫的能力,忽视品种的选择也必然会降低,因此,抗性育种是防范的基础;第三,检测的问题,在培育林木过程时全程都要有检测,一旦监测滞后则会对防范造成大灾难,早期问题一般都还让你容易解决,时间长了记忆失控,难以控制;最后是防治问题,科学、药物,杜绝过度使用,盲目的使用会病虫的抗药性的增强,进一步造成生态控制的难度加啊大。

四、小结

林业生态系统最根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利于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物种可以协调发展,并且真正实现生态效应、社会效应与自然效应有机统一,各因子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同时促进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过程时也要关注森林病虫可持续控制措施的运用,其中更关键的就是生态控制病虫。

参考文献:

[1]欧阳革成, 等. 森林病虫损害的可持续控制[J]. 中国森林病虫, 2003, 22(1): 15~16.

[2]王礼先, 等. 林业生态工程技术[M].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3]尤德康, 等.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组织与管理[M].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2.

[4]罗永松. 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与松毛虫发生相关关系的调查[J]. 森林病虫通讯, 1997, (2): 34~35.

论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与对策 第4篇

林业已经进入发展的新阶段, 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基本覆盖了我国的主要环境恶化区域, 对水土流失区进行了改造, 对风沙侵蚀区进行了环境优化, 对台风侵蚀和沿海盐碱危害区进行了生态建设, 这些工程和举措为环境和生态脆弱地区的重建、开发提供了可能性前提, 同时也构成了新时期林业工作的新基础, 组建了林业生态和环境工程的基本骨骼、框架与平台。

2 建设林业生态工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济合理性欠缺

林业生态工程设计和建设的实际环节中存在对经济价值和目标的忽视问题, 这会导致小型林业生态工程没有经济上的可执行性, 大型林业生态工程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撑作为保证, 严重影响了林业生态工程的进程和质量, 失去了林业生态工程发挥功能的可能性。

2.2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存在问题

实际的林业生态工程设计和规划存在盲目设计、总体性不强、可扩展性不足等实际问题, 这导致林业生态工程布局不合理, 林业生态工程经济价值和林业发展功能不足, 不能与电力、农业、交通等交叉领域形成综合规划, 出现了长远性和系统性的缺陷。

2.3 林业生态科技水平不高

在林业生态工程施工和建设中科技水平不高, 林业学科落后, 生态理论基础不足是具有现实性和代表性的实际问题, 这导致科技力量难于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得到准确而充分的应用, 不能以先进的科技和科学的体系实现生态工程全面检核和工程快速施工, 使林业生态工程的营建和管理长期处于传统水平和低效发展状态。

2.4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方法单一

当前建设林业生态工程具有条块分割和部门独立的实际问题, 各方面都想对林业生态工程进行自主管理, 相关管理手段和措施存在彼此矛盾和相互交叉问题, 导致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难于适应管理, 出现综合性、开发力上的不足, 管理林业生态工程成为一句空话。

2.5 林业生态工程社会参与度低

当前群众和社会对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既没有应有的热情, 同时也不具有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低水平的社会参与度导致建设林业生态工程出现了支持不足和资源缺陷, 导致建设林业生态工程进程、细节缺乏必要的支撑, 影响林业生态工程的顺利开展, 不能以更广的范围、更大的主体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3 加快建设精品林业生态工程的对策和建议

3.1 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济合理性

在建设林业生态工程中建立经济和成本意识, 从林业成本、社会投入、实际价值方面考量, 中心要突出工程经济和建设资源合理性。对于小型林业生态工程来讲, 必须强化对林企和相关区域的资金筹措, 确保生态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力争工程实施没有经济方面的压力。而大型林业生态工程则要扩展资金来源, 扩大经济基础, 有效确保进程和质量, 使林业生态工程的功能和价值得到稳定、长期、连续的发挥。

3.2 提高林业生态工程规划水平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的水平体现在总体性、可扩展性和综合性上。要在林业生态工程规划中强调生态保护、环境平衡、物种多样性等重要技术和体系目标, 使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性得到确保。要在林业生态工程规划中强调工程的可执行性和可扩展性, 将规划置于林区和林企更大的系统和范畴, 借用体系内资源和体系外支撑提高规划林业生态工程的水平。要在林业生态工程规划中与电力、交通和农业等相关部类与部门取得联系, 通过对不同体系的综合设计和交叉规划, 提升林业生态工程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3.3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法制化建设

法制化是林业建设的前提, 也是生态工程建设的根本基础, 法制化进程中必须将林业生态工程的法律体系平台建设作为中心任务, 当前要加强法律体系的完善工作, 以林企和林业作为主体, 力争国家和政府层面出台有关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法律, 指导建设林业生态工程工作。同时, 要加强设计林业生态工程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 使社会和群众掌握法律的实质, 理解法律对工程建设深层次价值和综合性意义, 力保林业生态工程中有完善的法制体系作为基础。

3.4 提高林业生态工程的科技水平

要将现代林业科技和生态技术应用到林业生态工程中, 使施工效率和质量。建设速度和效益得到保证。当前要做好林业科技和生态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工作, 提升林业生态工程人员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 提高林业生态工程人员整体的综合素质, 以更为准确、先进的技术运用为提高林业生态工程质量夯实基础。

3.5 提高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综合性

主管林业生态工程的单位, 承担林业工程的建设部门以及农业水利等机构要形成综合性的体系, 建立以管理生态、优化环境、建设精品林业生态工程的综合性平台, 树立科学而系统的理念和思想, 做到对专业职能的整合和转变, 实现对林业生态工程的统一、综合管理, 预防各自为政问题的产生。例如, 林业、农业、水利等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 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际建设进行过程性、阶段性、综合性的管理和控制, 理顺林业工程建设中管理体系的链条, 整合管理体系的关系, 为建设林业生态工程工作减负。

3.6 提高林业生态工程的社会参与度

要看到社会参与对林业生态工程具有资源支持、管理强化、载体增加等重要价值, 要以社会作为整体性的平台,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相关教育和宣传, 使社会看到生态建设的作用, 认知林业生态工程的功能。使社会进行内部的构建和组织, 进一步动员资源和力量对林业生态工程进行资源和资金投入与保障, 将林业生态工程主动转化为社会重要的建设目标, 为林业生态工程顺利开展提供社会参与基础。

4 结语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要注意基础和平台的构建, 要形成对林业生态工程实施和建设的系统性、全面性指导, 构建建设林业生态工程的策略, 形成要点, 突出技术应用, 从过程上发挥其综合优势, 让林区、社会看到建设林业生态工程的深远价值和功能, 理顺相关关系和链条, 组织的相关资源, 全面而有效地开展建设林业生态工程的实际工作, 将林业生态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 为林业发展、环境优化和生态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常金鹏, 马景武.浅析我国林业生态工程与生态环境[J].河北林业, 2010, (02) :149-150.

[2]王洪军, 黄石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验与问题[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 (01) :207-209.

辽宁盖州林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对策 第5篇

辽宁盖州林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对策

文章就盖州的`林业生态环境现状做了全面的阐述,对造成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就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作 者:马德坤 MA De-kun  作者单位:辽宁省盖州市林业局,辽宁,盖州,115200 刊 名:防护林科技 英文刊名: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S171.1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   现状   对策  

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 第6篇

关键词 可持续;森林资源;生态林业;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0-02

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同时,也适用于生态环境。森林资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不论是净化空气还是提供人类社会生产原料,或是保持水土不流失、调节气候平衡,森林资源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也是构成生物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不论是飞禽还是走兽,都依赖森林而生存,森林资源更是孕育各种珍稀植物和珍贵药材的温床。只有森林资源实现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促就生态林业、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森林资源的管理也要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管理,保证生态水平,提升经济效益,做到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1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我国的森林资源除了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也有很多遭受了人类活动的破坏。由于人们大量开垦荒地,许多地方的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成为不毛之地。例如海南岛,在过去几十年中,热带雨林面积被砍伐开垦33 hm2,却只达到一半的使用率,森林覆盖率降低了将近四倍。由于人们乱砍乱伐,以及受到自然病虫的侵害,森林火灾的发生,原始森林以每年五千平方公里的速度急速减少。大规模的森林破坏,使土壤肥力下降,同时,还使土壤失去珍贵的涵养水源能力,导致泥石流频繁发生,我国很多地区面临非常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

尽管我国森林现状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式,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森林资源呈现不断增长的良好趋势,森林覆盖率提升了一倍,排在世界前列。我国相关部门近年在森林资源管理中倾注了很大的心血,不但制定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了健全的管理体系,还做了许多宣传工作,把工作付诸于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改善了森林管理,使生态林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为我国的各方面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原料木材,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

建国初期,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6.8%,到了现在,增加到16.55%,而与此同时,世界森林资源总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这表明我国在森林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天然林地面积得到明显增加,林地保护区也逐渐增多。人工林面积较大,森林滥砍滥伐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2 森林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的森林管理水平显著上升,我国的森林资源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森林资源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力度不够,滥砍滥伐现象普遍,人们的对森林的保护意识不够,对生态林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了解不够,对生态环境漠不关心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使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影响可持续发展,损害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现列出森林资源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忽视可持续发展,只注重眼前利益

国家有关部门没有以可持续的眼光对待森林管理,有一部分林区只是以营利为目的,只注重短期利益,不关注长期发展,导致森林资源产生了严重损失的情况。保护森林资源不受破坏,才能更好地发展生态林业,维护国家的利益不受侵害,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

2.2 缺乏科学管理经营方案

目前,我国森林方面的管理经营方案处于不成熟阶段,编制的方案不能达到切实可行的效果,很多方案只是空洞的口号,难以付诸实践,造成管理效率低下。

2.3 森林管理方法不合理,技术含量低

从我国森林管理现状看,暂时还没有实现森林资源全面地、科学的管理,没有做到集规划调查、设计管理为一体,不能够使森林信息得到实时反应,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2.4 管理森林资源的制度和法律不够完善

法律法规对不法分子起到了很大的约束作用,使森林资源不受到不法分子在利益的诱惑下的非法破坏。但目前我国森林管理制度离科学合理还有一定的距离,规范不够完善,还存在一定的法律漏洞,让不少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森林资源与国家、集体以及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而目前,我国在国家、集体以及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匀。

2.5 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意识薄弱

国家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做到让每个人都具有浓厚的森林保护意识和生态林业发展意识。许多个人特别是林区农民认为森林资源属于大自然天生地长的产物,没有保护观念,随意的滥砍滥伐。

3 森林资源科学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效益的发展与林业发展密不可分,要发展经济效益,就要先发展生态林业,要正视问题,肯定成果,进一步增强做好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3.1 以经济发展为核心

为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就要建立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林业创新科技体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信息为主,帮助森林资源和生态农业实现准确和科学管理,使森林管理更加有意义。要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发展林业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实施"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这3个原则,来实现我们资源低消耗、生态高效率和污染低排放的效果。

3.2 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采用的管理方法一定要科学合理,经营模式多样化,避免单一,综合林业发展新模式,必须使其具有三大效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比如,采用林草、林药、林果、林菜及林禽结合等模式,这样既能增加收入,还能调节产业结构。

3.3 完善林业管理法律法规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和森林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一系列关于林业的法规、政策和法律方针应该建全完善,才能为林业资源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法律保护,而不是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破坏生态林业,降低生态效益。林业建设在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它必须承担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重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还必须实现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成以生态建设为主。

3.4 加强低产林业改造

人类离不开森林,因为它是孕育人类的母亲,它不仅能保护土壤,涵养水源,还能调节气候,给大家制造必不可缺的氧气,它就是人类的资源宝库。低产林改造是项伟大的工程,近年来。在广大农民带动下,农村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其中大面积杂木、灌木、油茶这些天然林也在低产林改造中被改造,变成了全垦全造的美丽杉木林,当然,其实不少的林业企业和农户们也在此次低产林改造中,收获一定利益。但是,低产林改造也有一些政策漏洞,所以,林业部门必须从现在起要高度重视,加强原生林的保护规划。必须有计划地扶持封山育林,要想恢复生态林业,还要划分出一些稀有林木和杂木林的保护区,减少全垦全造杉木林的面积。

4 结语

森林资源管理在林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里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想要实现生态林业和森林资源的有机统一及平衡协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犹为重要,增强森林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国民经济发展功能。在现实意义上完成,森林资源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制高点,完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达到共赢。

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浅析 第7篇

1999年起, 我国开始落实退耕还林的政策, 人们正式意识到林业生态的重要性。几十年以来, 我国这项工程不断的完善和成熟, 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1 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

森林在生态系统种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是生态文明的主体以及国民经济的基础, 但是由于我国发展时期的需要, 大面积开采森林资源, 对林木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破坏。虽然近些年我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 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起到了保护和再生的作用, 但是这些仍然无法解决目前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 我国恢复森林生态系统主体、平衡生态经济系统的问题亟需解决, 一下就针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进行阐述。

2 林业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生态工程是一门新的工程, 主要是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和生态工程原理为依据, 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的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进行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匹配, 以在特定区域形成一个稳定、实用的人工生态系统。

林业生态工程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以下几点: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进行总体规划与布局;分析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和特点;根据生态环境来规划建设林业生态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和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 是需要详尽的规划和有力的实施政策。我国目前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前瞻性, 没有一个大的格局, 很多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都是短期获利。这其中又有一大部分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应付上级检查而规划的, 在设计和建设上存在很大的缺陷, 不能够真正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另外, 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是需要各种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再结合需要治理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生长、生存的条件而规划的, 因此林业生态工程规划是一个由各级规划组成的系统。但是在具体的实操过程中, 由于部分组织施工经验不足, 往往是规划了总体的目的忽视了各级的设计, 导致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操性不高。林业生态工程在我国各个地方启动的事件和目的不同, 于是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林业生态工程涉及的内容较多, 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金钱。我国需要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的地域十分广阔, 因此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国家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上已经投入的资金, 但是却远远不够。虽然林业建设相关部门将重心放在了一些重点区域和项目上, 但是这些工作离改善整体生态环境的建设还有一大段路程要走。

在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政策的落实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 一定要保证监管到位, 出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每一笔资金都花在刀刃上。但是在实际的林业工程建设上, 由于监管团队的缺乏或者监管团队水平的问题, 部分地区的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制度并没有得到落实, 导致在建设中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并且分工不明、责任不明。这些问题致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相当滞后。

若是要加大、加快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 首先需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核心, 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找到平衡点, 加大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力度, 倡导各个单位在发展的同时尽量不破坏环境;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理论指导, 摒弃传统的、错误的观念, 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术, 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追求生态的平衡。其次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 以政府投入为主, 拓宽融资的渠道、层次, 吸引社会资金对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视, 以引导相关企业和个人投资为辅;在资金政策上, 税收、信贷、服务等可以适当像林业生态工程发展倾斜, 给予直接投资或者一定的资金补助, 给予贴息贷款或者税收优惠等政策优惠;进一步提高地方性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补偿标准, 积极宣传和扩大公益性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 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进来。优化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和监管能力, 督促各级部门对林业生态工程各项职责及时落实, 一定要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杜绝林业发展的管理和监管漏洞。

3 结语

正所谓“前人植树, 后人乘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推动, 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摘要: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并重;它的全过程是配套技术合理组合的完整工艺流程, 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主要针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发展,分析

参考文献

[1]陈继红.浅谈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质量及发展策略[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 (08) .

[2]白进军.小议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及优化措施[J].科技资讯, 2013 (33) .

[3]伯茹, 刘凤霞, 李卓.关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神州, 2013 (06) .

林业工程中生态林业研究 第8篇

一是经济制度上的缺陷。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投资不足, 国家投资到位率低。生态建设的投资主体应该是国家和集体, 建设主体是个人和企业, 各级政府是责任主体。经济制度上的缺陷之二就是实行“一刀切”的投资标准。不分施工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不分造林的林种和树种差别, 不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和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差别, 国家对造林采取同一个投资标准。经济制度的缺陷之三是, 中央对同样性质的生态建设采取不同的投资标准, 客观上造成了同工不同酬, 待遇不平等。同是国家林业重点工程, 有些工程又在同一个县内, 甚至在同一个村的相邻地块上, 建设内容完全相同, 所享受的中央投资却大不相同。二是管理制度上的缺陷。第一是在工程建设的年度生产计划与工程规划不同步, 资金计划与生产计划不挂钩。第二是工程建设的年度投资计划执行不力。不能按下达的年度计划保质保量完成。第三是管理体制不顺畅。缺陷四是管理制度不合理, 存在严重的“人情投资”现象。管理部门的权限太大, 人情现象严重, 国家的总体规划的执行受制于人情和社会关系, 也导致其不能完全执行, 自然也就能不能达到最终目标。

同时, 林业问题, 是一个社会问题, 同样, 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

(1)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受到世界林业发展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与其他行业一样, 会受到世界发展的影响。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国际上一些先进的理念、方法、技术, 会越来越多地传入我国, 对我国传统的林业发展理念、管理方法、生产技术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带动和促进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的发展。 (2)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受到国家林业发展政策的影响。这是一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 国家越来越重视林业的发展, 在林业发展政策、发展方向、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等方面, 结合我国国情、林情, 抛弃了一些影响林业发展的落后理念和方法, 学习借鉴了世界上许多先进的东西, 促进和提高了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质量。 (3) 林业生态建设受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林业是一个富裕国家才有的行业, 穷国没有林业。近年来, 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壮大, 国家在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中的投资逐年增大, 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生态项目建设。 (4)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受到社会网络的影响。林业生态建设不是林业一个行业能够完成的事业, 受到各级政府、发改委、财政、农业、畜牧、果树、税务、水利、水保、土地、交通公路、电力、民政、气象、青年、妇女、儿童等部门的影响, 调动全社会各部门各负其责, 都来关心和支持林业生态项目建设, 对于提高林业生态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林业生态项目的建设主体是农民, 建设战场在农村, 解决好“三农”问题, 实施好“三化一片林” (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庄绿化和村周围一片林) , 提高各级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 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只有将林业生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者完美结合, 才能够促进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有序健康发展。

2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2.1 加强重视, 树立生态林业地位。

在中国现行体制下, 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领导的重视, 实践证明, 只要领导重视了, 再难的事情也会迎刃而解,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也是一样。首先领导要带头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要多学习, 不仅学习政治理论, 还要学习业务知识, 学习国外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方法, 学习国家有关规定, 学习生态项目建设的有关规定和项目文件, 转变观念, 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第二, 领导要重视林业生态项目建设, 要克服过去的想当然的随意性很强的工作作风, 用科学的思维、先进的方法来建设项目。

2.2 健全生态林业保护机构。

要设立专门的机构, 固定专门人员来实施项目。明确各级项目管理部门的职责、任务和权利, 建立一套完整的项目实施体现, 保证政令畅通, 完全按照项目规定的计划实施。

2.3 增加资金投入, 确定必要的资金保证。

完成任何事情, 都有其必要条件, 要克服过去提倡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浮夸思想, 为项目实施提高必要的工作经费, 这是项目实施的必要保证。如果没有必要的项目实施资金作保证, 所有上述提出的一切都是都不会正常实施, 也就根本不会达到项目的预期目标。

2.4 尽快出台相关政策, 大力培育林业生态建设市场。

要从管理机制上下功夫, 从国家主管部门开始, 打破林业行业目前存在的计划经济的做法, 引入国际上先进的开放式管理模式, 制定相关政策, 在大范围试点的基础上, 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发展林业项目建设机构, 包括设计单位、建立监测机构、实施机构, 抛弃现行的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中长期存在的行政指定的方法, 鼓励市场竞争, 大力培育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市场, 使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都能在市场竞争的非为下顺利实施。

2.5 加强培训, 提高参与人员素质。

项目不是由林业部门一家来实施的, 而是涉及到农业、果树、土地、畜牧业、水利水保、道路、民政、青年、妇女等部门, 也不是仅仅只涉及林业专业知识, 还要涉及到农村发展、农业、果树、农村社会学、农民行为学、农业推广学等。项目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而要面对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专业领域、不同的文化素质和不同的人群, 参与人员千千万万, 参差不齐, 实施难度很大。整体提高参与人员的素质显得非常重要。要加强对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参与农民的培训。要跳出过去存在的就林业抓林业的狭隘思想, 从长远出发, 从可持续发展出发, 制定详细地培训计划。不仅为了项目的实施, 还要为当地农民的致富、为当地经济的发展着想。要采用参与式培训的方法, 开展大规模地、长期的、广泛地培训, 不仅要培训专业知识, 还要培训管理知识、市场知识、农村发展知识, 整体提高参与人员的各种自我发展素质, 为当地农民的致富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做出林业特有的贡献。这样, 不仅达到了林业专业上的预期目标, 而且使林业的发展真正融入到我国经济发展大潮之中, 使林业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层次。

2.6 加强技术支撑。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 理念是基础, 理念指导实践, 方法、技术是支撑, 是理念的具体体现。没有先进的适用的技术支撑, 再好的理念和方法也不能搞好生态项目。我国地源辽廓, 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造林技术, 应该发挥林业教学、科研和推广部门的优势, 组织人力, 下大功夫, 研究困扰各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技术问题, 提高两率, 提高林木生长量和资金使用效率, 保证我国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的实际情况, 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中经济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并充分考虑到我国林业生态的发展特点, 提出了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领导一定要建立健全机构、要有充足的资金保证, 要注重加强培训, 努力提高参与人员素质以及在技术层面加强支撑等一系列保障措施。

关键词:林业,工程,生态林

参考文献

[1]周春成.“加快林业发展”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林业, 2004, 8A.

[2]齐联.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定实施[J].中国林业, 2004, 12B.

[3]周生贤.论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J].中国林业, 2004, 8A.

[4]刘建杰.2004年全国林业森工统计分析[J].中国林业, 2005, 1A.

生态环境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的作用 第9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林业生态工程,作用分析

1 生态环境问题

1.1 自然环境先天脆弱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 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3, 山区是我国众多江河的源头。由于地形复杂, 在重力梯度、水力梯度的外营力作用下易造成水土流失, 再加上地质新构造运动较活跃, 山崩、滑坡、泥石流危害严重。同时, 还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演变迅速的生态环境脆弱带, 我国沙漠、戈壁、寒漠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雨热同季, 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干燥寒冷。我国降水量地区差异和季度变化大, 导致全国范围内旱涝灾害频繁, 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我国暴雨强度大, 分布广, 是易造成洪涝、水土流失乃至泥石流、山崩、塌方、滑坡的重要原因。我国北方易形成大风雪天气, 在农业上有早、晚霜出现。在我国独特的地质地貌基底下, 一旦植被破坏, 则水热优势立即会转化为强烈的破坏力量。

1.2 水资源紧缺, 污染严量

我国降水总量约6万亿m3。但全国现有水利设施供水能力4660亿m3, 实际用水量4770亿m3, 人均占水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l/4。由于我国的季风气候特征, 造成水资源在年内、年际变化很大, 一些河流出现连枯连丰现象, 年径流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相差几倍或十几倍。年内雨季集中, 造成雨季绝大部分降雨随江河一次性入海, 无效水比例大, 其他季节河流径流量很少, 引起洪水泛滥或供水不足。由于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与工业废水宜接流入江河, 造成水质严重污染。

1.3 森林覆盖率低

我国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覆盖率低, 分布不均。我国森林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 虽然目前我国实现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 但森林覆盖率只有11.92% (世界平均覆盖率为23%) ;在世界360个国家中, 我国人均面积和蓄积位于120位, 我国防护林比重不足, 防护林面积仅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2.2%。

我国区域性防护林过于零星分散, 整体功能不强, 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不相适应。全国还有240万hm2宜林荒山有待绿化, 186万hm2农田待建防护林网。根据一些国家的经验, 防护林应占森林面积的20%~25%比较适合。

2 林业生态工程的作用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生态系统的维护问题。全球环境战略的重点将是优先改善或解决与全球环境密切相关的林业生态工程问题。基于对环境保护的新认识,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应逐步由污染防治转移到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 是地球上功能最完善、结构最复杂、生物产量最大的生物库、基因库、碳储库和绿色水库, 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调节器。林业生态工程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的基本内容和首要任务, 是实现农业高产稳产、水利设施长期发挥功效、减轻自然灾害的重要保障和有效途径。林业生态工程作用的实质是森林对环境的影响。林业生态工程不仅可以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而且可以使已破坏的生态系统重建、更新。

2.1 林业生态工程与土壤侵蚀

森林的枯枝落叶层不仅可以吸收2~5mm的降水, 而且可以保护土壤免遭雨滴的冲击。枯枝落叶层腐烂后, 参与土壤固粒结构的形成, 有效地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 从而使森林土壤对降水有极强的吸收和渗透作用。树冠对森林土壤有双重作用, 一方面可以减少降水到地面的高度和水量 (林冠可吸收10~20mm降水) , 另一方面林冠截留的降水要积聚到一定程度才降落而且集中在一点上, 使得水的破坏力增强但作用不大。森林中有大量的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活动, 林木根系强大的固土和穿透作用都能有效地增加土壤孔隙度和抗伸刷能力。森林土坡的透渗速率一般在200mm/h以上。

2.2 林业生态工程与荒漠化

2.2.1 森林可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

气候变暖主要是大气中温室气体 (CO2、甲烷、氧化亚氮等) 的增加所致。研究表明, 当全球大气中CO2增加到当前水平的2倍时, 全球气温将上升1.5~4.5℃。到下世纪末气候变暖将使海平面上升0.3~1.0m, 那时全球30%的人口势必迁移。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约达5600亿~8300亿t, 其中90%的碳自然贮存森林中。森林每生长1m3木材可固定350kg CO2。热带森林碳贮量占全球陆地碳贮量的25%, 目前热带森林的破坏导致减少固定CO2约2亿t。

森林破坏能引起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同时有人估计, 1989年, 由于热带森林滥伐, 向大气中排放的CO2是当时全球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碳总量的35%~50%。

2.2.2 森林可净化空气

森林对大气污染物有一定的吸收和净化作用。美国环保局研究结果表明, 每公顷森林可吸收SO27.48t、NO0.38t。森林通过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减少细菌的载体, 从而使大气中的细菌数量减少。许多树木的分泌物可以杀死细菌、真菌和原生物。

2.3 林业生态工程与噪声污染

噪声特别是城市噪声已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我国区域环境噪声污染也十分严重, 据中国1992年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城市平均等效声级在55d B以上, 其中34个城市高于60d B。

森林可有效地消除噪声, 为人类生存提供一个宁静的环境。噪声经树叶不规则反射而使声波快速衰减, 同时噪声波所引起的树叶微振也可消耗声能。森林还能优先吸收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高频和低频噪声。据测定, 100m宽的防护林带可降低汽车噪声30%、摩托车噪声20%、其他噪声23%。

2.4 林业生态工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林业以其保护性和生产性的特征, 积极参与和协调社会———经济———环境大系统的循环。正如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秘书长莫里斯·斯持朗所指出的“在推动环境与经济领域一体化这件事情上, 为协调国家利益和全球范围的环境保护利益方面取得一致意见, 没有任何别的问题比林业更重要了”。

2.4.1 林业生态工程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陆地四大生物生态系统一, 农田、湿地、森林和草原支持着世界经济。除矿产原料外, 它们为工业提供了几乎所有的原材料;除海产外, 它们为人类提供了几乎所有的食物。林业生态工程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在四大生物生态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 并对农田、湿地和草原系统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维护农田、湿地和草原的高产、优质、稳产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 广泛建设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这样既可提供粮食、饲料和生物能源, 防止土壤退化, 保证稳定的粮食与农副产品的供给。

2.4.2 林业生态工程是可持续发展肋环境基础

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平衡准则, 要在经济环境协调中求发展。森林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基础, 也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 林业生态工程的环境效益是社会———经济———环境良性循环不可缺少、取代不了的基本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以依赖森林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环境发展, 否则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只有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才具有真正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参考文献

如何进行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 第10篇

1.1 建设好生态平衡的可持续性发展

只有建立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林业资源, 才能体现社会、生态平衡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要按照林业建设生态发展的要求, 进行科学的有效计划。真抓实干的进行林业规划建设, 能够使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优化, 保证生态林业的持续发展能有序进行。当前生态农业的基本保护区域有原生林带、自然保护区、风沙地带等区域, 其中森林系统还包含着道路、居民区、水区两边等地区的防护林。它们通过线、点、面等相互贯通共同构成网络状分布。从整体上保证了科学的、有目的的林业规划, 充分发挥生态林业的作用, 从而使经济建设和环境改变的需要。

1.2 稳定的生态林业性和各式各样的形式

根据各个地方的生态、气候、地质条件、经济条件等方面的特点差别, 我国的生态林业的建设必须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各种各样的形式。这些形式, 被广泛应用到生态林业的各个方面,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各种林业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合理地、科学的、有效地使用和发展我国的森林资源。

1.3 生态农业要发展均衡

如何根据当地的地理状况和自然条件的发展特点, 以及当地生态农业发展需要, 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地区森林资源, 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必须进行合理规划, 科学引领, 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要形成完备、有序的、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林业生态链。进一步使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促进经济的发展, 保持生态平衡。当然, 要根据实际情况, 随时变化, 确保生态农业的均衡发展。

1.4 建立林业生态一体化以及多方面的生态建设

要和周围环境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 只有这样, 才能够有效地对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等现象进行治理, 才能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能, 逐渐形成促进生态发展的优势循环。同时要进一步端正思想, 明确态度, 治理生态农业, 并非完全是为了经济目的而进行的, 而是改善生态环境, 造福社会和人们的长期工程。

2 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林业生态建设工程, 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回顾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历史, 是由于森林资源经受严重破坏的前提下, 逐渐进行恢复植树造林, 绿化荒山, 并逐步发展起来。也使人们在经受自然界的惩罚的基础上, 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意识, 让以木材生产加工为主体的林业建设思路逐渐转化为对森林资源的地位、性质、作用的认识上来。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也从单一的原料需求到林产品的加工制作等多方面的需求, 使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得到充分体现。

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必须做到以下3点:要实事求是, 按照自然本身发展的规律,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整体规划, 统筹兼顾, 重点突出, 因地制宜, 确保林业生态工程的有序进行;坚持管理与建设、养护与利用、自然与发展相辅相成, 以改善人们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为目的, 在保证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下, 实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再利用;使林业生态建设的产业化和生态化, 保证林业生态质量, 加强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把产业经济和生态经济紧密结合起来。

4 加快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

4.1 增加资金投入, 提高资源利用率

除了政府投入的资金以外, 通过多方面、多种形式从社会各个层面搜集资金, 加大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 同时增加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贷款和税收减免等措施, 提高对生态建设项目的支持。增加对公益林之类的补偿资金和面积, 提高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

4.2 有重点、有目的的提高生态工程建设

加大对小土岗或丘陵地带的植被养护, 对沙化的土地要建立自然保护区或进行封禁建设等。对已经生成的自然保护区, 要进一步提高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水平, 增加其利用率。对城市绿化、郊区公园、退耕还林等的项目构建,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提高生态工程建设水平。

4.3 提高林业生态工程的技术水平

对一些植被难以恢复、植树造林困难的工程, 要加强技术研究和改造, 做好良种育苗、丰产林的抚育、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研究和攻关。并积极采用一些先进的国内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进技术, 提高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

林业生态系统建设还必须做到有序经营, 加强管理, 提高植树造林质量, 建立多种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 进一步调节自然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作用。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如何有效的实施林业生态系统的建设, 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提高我国林业建设的一些方法和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深入研究, 并进行了深入论述, 以供广大林业工作者受到启发。

关键词:生态林业,林业建设,生态工程

参考文献

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 第11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区域生态环境;概念;基本原理;发展趋势

生态林业工程为了能够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综合效益,其研究和工作的内容不仅仅是绿化造林,还包含利用各种新科技研究出更完善的造林技术。要想培养出一个纯天然的森林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森林中的各种生物物种经过漫长的竞争,优胜劣汰,所以,最后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但是一旦外界的各种干扰因素超过了森林系统自身能承受的极限时,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所以对生态林业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的概念

林业生态工程是在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研究基础上,掌握了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特征,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将森林中各种生物物种进行人工匹配,从而形成稳定的人工合成的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主要是以木本植物的生长为主,创造其高效的生长环境。林业生态系统工程有着极大的存在价值,因为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并没有忽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是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将三者并抓,达到多赢的结果。

区域生态环境工程的位置是不可替代的,其潜力也是无限的,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我国各个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我国生态环境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林业培养基地及树种的选择,如何科学合理地控制林木的种植密度,如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及解决水土流失做好水源的涵养问题,如何更好地恢复灾害地植被,对河岸道路进行严密防护、海岸防护的配置与构建技术等。

2.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1系统论原理

生态系统论原理主要具有,结构的有序性以及系统的整体性这两个特征。结构的有序性是系统理论原理中很是典型的一个特征,因为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它必须要有一个明显的边界,这个边界可以是系统本身划分的也可以是认为划分的,在所规划的这个边界内,其间的功能是相对对立的。每一个系统都是由两个或以上的组成部分所组成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又有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人工的林生态系统,包括了森林的各种生物以及森林环境这两部分,而这两部分自身又包括了许多组成分。

系统的整体性是显而易见的,稳定高效的系统各组分之间在功能上有着明显的分工,但是又能够相互协调,这才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也只有具备整体性的系统才能够顺利转换各种能量和信息,实现整体的稳定有序的运作。对于一个整体而言,如果其中某部分发生了变化,那么其它部分必然也会受到影响,最终会使得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甚至被破坏。

2.2环境因子的综合性

自然界中众多的环境因子都有自己的计算单位,每个因子也都能够对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林业生态工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到每个因子的影响作用,更应该将众多因子对生物群落所起到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影响的作用是不同于单因子影响的,而日后林业生态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如何进行多因子的综合影响评价。

2.3食物链原理

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学的重要原理,食物链与食物网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植株之中,被称为生产者,在林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各种生物都是有着捕食与被捕的关系的。绿色植物被草食动物所食,草食动物被肉食动物吃掉,植物和动物残体又被小动物和低等生物分解,以这种吃与被吃关系形成的关系称之为食物链关系。

2.4扩大视野,修正传统林业概念

我国大农业范畴一直存在着一个传统观念,农业是粮食,林业就是大木头,畜牧业就是鸡鸭鹅猪类的畜养,林业越来越萎缩,概念越来越窄,专业越分越细,将一个森林大系统分割得零零落落,把很多本来属于林业范畴的东西都拒之门外,这是极为不利我国林业的发展的。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林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归还林业的本来面目,发挥林业的综合功能。

3.对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未来的展望

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加强是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的突出特点,大多数国家的林业发展都在做出新的选择, 进行深刻革新。无论是提供林产品、保持森林生产力的稳定和增长, 还是发挥森林的环境服务功能,无论是营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林, 还是对现有森林进行经营管理, 按照持续发展的要求,都须建立和维持一个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使人类的利用和干扰保持在森林生态系统可容忍的限度内。

一些发达国家对区域生态环境和林业生态工程的综合治理上,进行了有效的治理,发展了工程绿化的快速化技术和水土流失的有效工程措施,从而为以森林为主进行森林工程的流域治理。因此,水资源的改良、保护及有效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治理之间的结合,将成为未来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才能更充分和有效地发展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与生态安全。此外,森林的多种经营之间成为各个国家林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我国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多年来的研究,使得我国获得了举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性,但是,在工程的生态稳定、高效和发展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近年来,随着林业生态工程在我国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但是,也随之提出来更新的发展要求,因此面临着一定的发展难点和重点:人工防护林的稳定有待于进一步的维持和完善;干旱区域林木水分的分布与调整,尤其是土壤与植被水文的生态过程;区域间的森林植被在建设过行程中的生态用水与其适宜度之间的关系;抗性植物的材料繁育和选择;对地区性的防护林重建和恢复进行合理、科学的生态经济评价。

4.结语

对生态林业工程和区域生态环境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生态林业工程能够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又能够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秉承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能够创造出良好的大自然环境,而且可以推动和促进林业经济的进展,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正是当代林业发展所必须的,积极宣传和促进林业生态工程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人类和自然地和谐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集优质建材、纸材、环保、绿化于一身的新型速生树种—美国实心竹柳[J].农村新技术,2013(01).

[2]闵学文,崔星,赵辉.利用林业生态工程学原理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林区的探索[J].河北林业科技,2010(05).

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 第12篇

1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我国的森林资源除了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 也有很多遭受了人类活动的破坏。由于人们大量开垦荒地, 许多地方的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成为不毛之地。例如海南岛, 在过去几十年中, 热带雨林面积被砍伐开垦33 hm2, 却只达到一半的使用率, 森林覆盖率降低了将近四倍。由于人们乱砍乱伐, 以及受到自然病虫的侵害, 森林火灾的发生, 原始森林以每年五千平方公里的速度急速减少。大规模的森林破坏, 使土壤肥力下降, 同时, 还使土壤失去珍贵的涵养水源能力, 导致泥石流频繁发生, 我国很多地区面临非常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

尽管我国森林现状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式, 但从总体上来说, 我国的森林资源呈现不断增长的良好趋势, 森林覆盖率提升了一倍, 排在世界前列。我国相关部门近年在森林资源管理中倾注了很大的心血, 不但制定了规范的管理制度, 建立了健全的管理体系, 还做了许多宣传工作, 把工作付诸于实践,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改善了森林管理, 使生态林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为我国的各方面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原料木材, 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同时也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

建国初期,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6.8%, 到了现在, 增加到16.55%, 而与此同时, 世界森林资源总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这表明我国在森林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天然林地面积得到明显增加, 林地保护区也逐渐增多。人工林面积较大, 森林滥砍滥伐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2 森林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的森林管理水平显著上升, 我国的森林资源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 例如:森林资源管理方法不科学, 管理力度不够, 滥砍滥伐现象普遍, 人们的对森林的保护意识不够, 对生态林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了解不够, 对生态环境漠不关心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 使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影响可持续发展, 损害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现列出森林资源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忽视可持续发展, 只注重眼前利益

国家有关部门没有以可持续的眼光对待森林管理, 有一部分林区只是以营利为目的, 只注重短期利益, 不关注长期发展, 导致森林资源产生了严重损失的情况。保护森林资源不受破坏, 才能更好地发展生态林业, 维护国家的利益不受侵害, 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

2.2 缺乏科学管理经营方案

目前, 我国森林方面的管理经营方案处于不成熟阶段, 编制的方案不能达到切实可行的效果, 很多方案只是空洞的口号, 难以付诸实践, 造成管理效率低下。

2.3 森林管理方法不合理, 技术含量低

从我国森林管理现状看, 暂时还没有实现森林资源全面地、科学的管理, 没有做到集规划调查、设计管理为一体, 不能够使森林信息得到实时反应, 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2.4 管理森林资源的制度和法律不够完善

法律法规对不法分子起到了很大的约束作用, 使森林资源不受到不法分子在利益的诱惑下的非法破坏。但目前我国森林管理制度离科学合理还有一定的距离, 规范不够完善, 还存在一定的法律漏洞, 让不少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森林资源与国家、集体以及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而目前, 我国在国家、集体以及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匀。

2.5 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意识薄弱

国家宣传力度不够, 没有做到让每个人都具有浓厚的森林保护意识和生态林业发展意识。许多个人特别是林区农民认为森林资源属于大自然天生地长的产物, 没有保护观念, 随意的滥砍滥伐。

3 森林资源科学管理,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效益的发展与林业发展密不可分, 要发展经济效益, 就要先发展生态林业, 要正视问题, 肯定成果, 进一步增强做好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3.1 以经济发展为核心

为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 就要建立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林业创新科技体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以信息为主, 帮助森林资源和生态农业实现准确和科学管理, 使森林管理更加有意义。要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发展林业循环经济,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需要实施"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这3个原则, 来实现我们资源低消耗、生态高效率和污染低排放的效果。

3.2 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采用的管理方法一定要科学合理, 经营模式多样化, 避免单一, 综合林业发展新模式, 必须使其具有三大效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比如, 采用林草、林药、林果、林菜及林禽结合等模式, 这样既能增加收入, 还能调节产业结构。

3.3 完善林业管理法律法规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和森林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一系列关于林业的法规、政策和法律方针应该建全完善, 才能为林业资源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法律保护, 而不是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破坏生态林业, 降低生态效益。林业建设在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 它必须承担改善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重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还必须实现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成以生态建设为主。

3.4 加强低产林业改造

人类离不开森林, 因为它是孕育人类的母亲, 它不仅能保护土壤, 涵养水源, 还能调节气候, 给大家制造必不可缺的氧气, 它就是人类的资源宝库。低产林改造是项伟大的工程, 近年来。在广大农民带动下, 农村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 其中大面积杂木、灌木、油茶这些天然林也在低产林改造中被改造, 变成了全垦全造的美丽杉木林, 当然, 其实不少的林业企业和农户们也在此次低产林改造中, 收获一定利益。但是, 低产林改造也有一些政策漏洞, 所以, 林业部门必须从现在起要高度重视, 加强原生林的保护规划。必须有计划地扶持封山育林, 要想恢复生态林业, 还要划分出一些稀有林木和杂木林的保护区, 减少全垦全造杉木林的面积。

4 结语

森林资源管理在林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里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想要实现生态林业和森林资源的有机统一及平衡协调,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犹为重要, 增强森林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国民经济发展功能。在现实意义上完成, 森林资源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制高点, 完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达到共赢。

摘要:通过对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 找出所存在的问题, 并列出了实现森林资源合理管理、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上一篇:《魔戒》下一篇:3G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