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科教学范文

2024-09-17

社会学科教学范文(精选12篇)

社会学科教学 第1篇

1.课程性质决定:《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 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它有三个特性:第一是人文性, 第二是综合性, 第三是实践性。特别是实践性方面, “本课程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 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所以《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就必须和社会生活相结合。

2.学科的教学目标决定:《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作为一以贯之的目标”, 这里就可以看出, 学习这门学科, 就是为了走上社会, 进而去改造社会, 所以在课堂上结合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非常必须。

3.《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材特点决定:因为教材在呈现方式上, 力求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贴近现实生活, 强调学生自身的观察、感受和体验。教学内容不是按照学科体系的逻辑加以展开, 而是在学科知识和方法基础上进行跨学科的整合。内容标准的许多要求是开放的和过程性的。

4.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决定:初中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 对社会的认识也在继续, 而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不一定全面, 有的还存在许多不正确的理解, 需要《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的学习中, 去影响他们的情感, 价值观, 人生观等等。

5.中考方向决定:每年《历史与社会》的中考题, 都会结合考生生活的地区和中国当时的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环保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公平正义问题、收入分配问题、能源问题、房价问题等等。

二、《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如何和社会生活相结合

1.引入应接近学生生活

新课程要求教学必须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自主获取新知识, 要用富有生活意义的案例去呈现问题, 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用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导, 促进学生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所以教学生活化, 首先是让学生依据教材, 走向身边的生活, 走向真实的社会。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就用我们宁波的山, 水, 地等非常实在的学生熟知的内容进行引入, 并让学生各自介绍自己认识的宁波, 最终得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原因。又如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我先让同学们放学时候去观察一下街上的行人, 汽车, 灯光等等, 一上课就让学生汇报各自观察到的情况,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完, 我就让学生按人口, 资源, 环境三个方面去总结, 然后我再归纳人口, 资源, 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这样的引入,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 学习的效果也就出来了。

我们的引导除学生直接参与外, 还可以图片, 书本, 网络, 传媒, 广告, 新闻等等作为间接资料, 去欢醒学生对于过去生活的记忆, 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到生活中学习的兴趣。比如《游历华夏》, 就可以网上查找深圳、郑州、西安和乌鲁木齐的自然景观图片及风土人情图片;查找这些地区地形与气候的特点及南北与东西的差异;查找每个地区的政治, 经济, 文化发展的情况等等, 有了这些资料, 那么课堂的内容就更具体, 也更生活化了。

2.教学过程应该活动化

《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的进行, 离不开教学的具体活动, 而活动既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还表现为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的生活过程, 因此, 尽量把过去的历史, 过去的社会, 搬到现实的课堂中来, 让学生通过游戏, 通过活动, 去感觉历史, 认识社会, 就变成了教学非常重要的手段。比如上《我的家在哪里》, 我就让学生表演小品。

游客 (1) :哎!张三, 我们终于到宁波……

游客 (2) :是啊! (抬头看看) !啊, 这样大的地方啊, 怎么走啊?

店老板:喂, 卖宁波地图啦, 卖宁波地图啦!

两个游客卖了一张宁波地图, 看了又看。

游客 (1) , 张强, 宁波有野生动物园呢

游客 (2) , 那我们怎么走啊, 乘什么车?

师:同学们, 他们两个人乘什么车去野生动物园好呢?

于是学生就热烈发言起来了。这样组织教学活动, 把具体的生活环境搬到了课堂, 也就是课堂变成了社会, 才可以方便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水平。

再如, 学习《中国政区图》, 我就通过先让学生观察中国各个省的形状, 然后组织拼图比赛的活动, 最后再总结归纳成为顺口溜进行教学的。例如, “西藏像只鞋, 鞋口把海装;青海有个海, 海在东北方”。 (西藏的轮廓像一只鞋子, 鞋口处正好是青海省, 而青海的海是指青海湖, 其位置正好在青海省的东北方向) 再如, “黑龙江像天鹅, 内蒙古像花盆, 甘肃像哑铃, 河北像人耳, 北京、天津在耳中”等。

3.教学内容应该延伸化

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教师必须有意通过作业的形式进行强化, 如用调查报告的形式, 让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 比如通过实践的方式, 去感受教材中学到的知识等等。所以我们的作业 (1) 、生活化开放型作业, (2) 、生活化实践型作业, (3) 、生活化研究型作业 (4) 、生活化选择型作业。比如学到九年级的《人口、能源与环境》, 可要求学生写篇关于低碳问题的小论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探究四《来自家乡的报告》, 可向学生提供《宁波的外贸服装企业的现状》参观考察菜单, 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进行实践体验生活。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创业有方, 诚信无价》时, 可布置一次生活化研究型作业,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主题为“找回身边的诚信”的社会调查活动。在学习七年级上册《身边的故事》这一章节后, 可布置学生回家收集相关材料, 说明家庭或者社会生活变化的历程, 如收集不同年代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的物品或工具, 学生选择其中一项即可, 这样的选择型作业会使不同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的社会生活化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该加强备课。备课中既要考虑教材的内容, 又要考虑学生的现状, 还要考虑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更重要的是设计怎样把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活动的生活化传授给学生, 做到形式, 内容和目标的统一。

2.在课堂教学时, 创设的生活情景要和探索新知密切讲话, 不游离主题, 一节课45分钟时间是非常紧的, 如果把不怎么重要的环节放在课堂里, 就会影响学习效果, 所以必须对于活动进行反复的比较、计算, 才可以在实际上课时运用。

3.对于学到的知识, 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畅想质疑。在课堂上让他们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畅想和困惑, 让他们大胆质疑非常重要。例如学生在学习九年级第四单元第一课《看不见的手》时提出:股市的涨跌是不是也是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在操纵?我们应该怎样炒股?总之, 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敢于质疑, 通过学以致用让知识服务于生活。

《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教学设计 第2篇

(第二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播放和欣赏甘苹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FLASH(见附录)。师:是什么促使她这么做的?导入“责任”(设计意图:视听结合,号召“各种感官”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二、你说我说话“责任”:

1、比一比:看哪一小组说出有关责任的句子最多?(设计意图: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找到新旧知识联系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填一填:我的责任。

3、说一说:哪些做得比较好,哪些做的还不够。

三、社会调查大展示:在一次社会调查中,同学们发现了很多平凡而感人的事迹,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当这些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不良现象集中起来时,大家颇为感慨。以下是社会调查中记录的一些不良现象和行为:社会身份子女学生公民社会责任

1)

有些同学看到同学无辜被欺负,却视而不见,只怕招惹麻烦。2)

有些同学轮到值日时,出钱雇其他同学代劳,或是敷衍逃避。3)

有些同学考试经常作弊,甚至以技术高超为荣,沾沾自喜地“传授”给低年级同学。4)

有些同学看不起成绩不佳、家境贫寒的同学,不愿与他们交往。)

有些同学不愿意在公开场合与在家务农的父母说话,嫌父母没地位。6)

有些同学花钱大手大脚,超前消费,相互攀比。……(1)这些现象看似小事,与学习无关,却可能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生活态度。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日常小事中体现的社会责任。针对上述现象,分析我们应负的社会责任。学生分组讨论

归纳:1)维护社会正义的责任(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2)劳动的义务(责任)

3)诚实守信

4)团结友善)孝敬父母

6)勤俭节约(2)在上述现象中,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点,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见闻。(设计意图:

1、意在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反思青少年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

2、社会调查本身是对社会负责的行为。)师:每一种身份都意味着一种责任,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还负有道义上的责任,请看

四、道义大看台:

1、出示李学生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感动了中国(见附录)学生讨论回答:李学生的行为是不是法律规定必须要做的?他的行为体现了什么?他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2、你还能说出感到中国的人物吗?(设计意图:从具体的事例中让学生感受到道义上的责任心最能体现人性的高贵和光辉,及负责任的意义。)

五、小品表演:《负起责任》(见附录)小品中的少年负起了什么社会责任?付出了什么代价?对你有什么启示?

六、出谋划策:(见教材)小陈该怎么办?你日常生活中也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吗?你是怎么做的?(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负责任要承担代价,需要时间精力和金钱,需要承担某些精神上的代价,还需要放弃一些个人的兴趣和利益)

七、名言赏析: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不认真工作的人什么也不是。——[美]刘易斯问: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浅谈思想与社会学科趣味教学 第3篇

一、提高教师素养,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学生对学科的喜好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教师的喜爱程度,学生越是喜爱教师,对他所教的学科就越感兴趣,相反如果学生不喜爱某位教师,甚至是与教师站在对立面上又怎么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呢。在思想与社会的教学中要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喜爱,教师就必须要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拉近师生距离,赢得学生的喜爱与尊重,进而使他们的兴趣转移到学科学习上来。

1.良好的外部形象。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印象来自于外部,包括服装、容貌、言谈与举止等。教师要衣着大方、仪表端庄、言语文明、举止得体,给人以清新干净、和蔼亲切之感,这样才能在初见面时就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好感。

2.拥有一颗爱生之心。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是教学成功的秘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真诚地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替学生排忧解难,以此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独特的教师个人魅力。教师要具有人格魅力,以此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与认可,还要具有动手操作能力,这更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更能引起小学生的认同,赢得学生的喜爱。

二、开发多种资源,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限定于教材与课堂的教学是封闭的、枯燥的,不仅无法激起小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与动力,而且学生所学到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不利于他们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要引起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思维,实现快乐教学,我们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中以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封闭教学观,要立足本校实际,研究学生的现实生活,将教学的视野向校外延伸,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宽广的生活空间,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面向生活,走向社会”的教学观,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改变传统教学内容的单一性与枯燥性,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趣味性,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见闻,增长学生的见识,激起他对学习的浓厚兴趣,真正实现寓教于樂。如在学习“生产与生活”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切实将教学与本地区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与生活实例及时补充到教学中来,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种方法,增强教学的灵活性

赞科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科特征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增强教学的灵活性,激起学生强烈的情绪与情感,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与主动思考。

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特点。将多媒体运用于思想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尤其对于喜欢新鲜有趣事物的小学生来说,多媒体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同时多媒体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的特点,可以将枯燥无味、抽象难懂的知识寓于图文声像相结合的课件中,寓抽象知识于形象事物中,这样更利于学生从直观事物中获取形象可感的信息,从而为学生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2.问题教学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问题的教学如同一潭死水,会使学生产生疲劳,而无法将精力与注意力集中起来。在恰当的时机提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关注,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愉悦而积极地投身于教学实践活动中。

四、运用激励性评价,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一位美国的著名儿童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孩子都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喜欢被称赞、嘉许和鼓励,而禁止、惩罚、抑阻等却很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学生持久、有效、稳定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外界的不断鼓励,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形成持久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评价中我们要坚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让学生通过评价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找准方向,调整思路,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同时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样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使他们以更大的学习热情参与到今后的活动中来。我们要正视学生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在教师与其他学生的肯定与认可中得到自我肯定,对自己充满信心与期望,这样自然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乐学、愿学的强烈意愿。

社会学科教学 第4篇

社会助长效应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普里特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入们的行为效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车完成25英里路程。第一种情境是单独骑行计时;第二种情境是骑行时让一个人跑步伴同;第三种情境是与其他骑车人竞赛。结果显示,在单独计时的情况下,平均速度为每小时24英里;在有人陪伴跑步时,时速达到31英里;在竞争情境下并无明显的改善,平均时速为32.5英里。特利普里特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社会助长作用。

一方面,社会助长作用的确广泛存在,不仅可以引起人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而且可以在有些工作上提高行为的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乃至最终变为社会抑制效应。

目前,学校教育普遍以班级为单位,班级与班级之间存在着竞争,比如班级之间的级格率、平均分、优秀率、总体操行评定等,都促使教师及学生为能在学校或年级中名次排上前列而努力。可以说,这时我们一个班级就好比学校里的一个个体,只有在个体与群体之间进行大比拼,才能有效促进彼此之间的竞争。不比分不出优劣,更难促使群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竞争,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可以说,有效利用社会助长效应,更有利于促进群体之间的奋进。

有效利用社会助长效应促进行为效益,无论在工作难度及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着重大差异,工作环境都会对学生之间的助长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引导者,能否在特定的环境下利用社会助长效应实施有效教学,是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体现。

社会抑制是由于他人在场而导致个体作业水平降低的现象。社会抑制在个人生活、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有效防止社会抑制所带给人们的负作用,将有助于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社会抑制服务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社会抑制跟个体的心理素质有关

心理素质可以简单地说是一个人受到外界的刺激所具有的心理承受能力。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社会、家庭及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使心理素质有差异。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同学,抗挫折能力自然就会强些,遇到烦恼的事情会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来舒缓心理压力。比如,上课时有的同学喜欢举手回答问题,有的则除非老师叫到才会起来回答问题,虽然在表面上看来是个体表现欲望的问题,但实则有的同学害羞。

二、社会抑制与个体的知识水平有着重要联系

个体知识水平充分地表现为办事能力、工作效能,虽然两者在比例上不能形成正比关系,但知识水平对技能的助长效应是明显的。在某些方面掌握知识较多的同学或者知识面比较广的同学,社会抑制带给他的影响可能就会比较小些。课堂教学是不能全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及途径多种多样,因此,在教学中,学会有效利用学生的知识面及知识水平进行教学,防止社会抑制带给学生个体尽可能少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价值。

三、社会抑制与周围人们的评价方式有关

评价方式是人们对个体、社会及群体所做出的成果或影响力的肯定或否定。在相信自己所做的事的正确性及成果的同时,社会群体对于个人的评价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评价,教师评价同学,等等,这些评价也会影响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价值体现。“自己要行;别人要说你行;说你行的人要行。”这就是最好的论证。

四、社会抑制与自己的隐私及秘密有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及秘密,也就是说每个都有自己的心理防线的底限,当自己的心理防线底限被突破时会有恐惧感和不安。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别人的感受而要求别人来回答某些并不至关重要的问题。比如有的老师就喜刨根问底,提问学生时还要求学生说明答题的原由。人生好比做选择题,有时选择某个答案是不需要理由的,可以说,在理由中找到答案难以有很好的创新,创新思维和创新教学某些时候是需要用跳跃式思维方式的,循序渐进往往会给解决某个问题增加难度。

五、社会抑制与个人的表现欲有关

同学之间由于性格的不同,每个人爱张扬的程度也会不同,有的同学天生就好动,“爱出风头”,在任何时候都要通过某些表现来显示自己的存在,这时,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给那些爱表现的同学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如上台演讲、主持节目、文艺展示等,充分利用学生个体所具有的可开发潜能进行有效引导,使其有所才必将有所用,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及天赋。

六、社会抑制与周围的环境有关

周围环境会影响人的思维活跃程度,科学家做过相应的实验,噪音量(分贝)对人体影响:0—50分贝,舒适、细语声;50—90分贝,妨碍睡眠、难过、焦虑;90—130分贝,耳朵发痒、疼痛;130分贝以上,耳膜破裂、耳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将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工作效益及创作灵感。比如写作、创意和灵感都是来自于一时之间,甚至有的创意来自于人的梦境,例如,许多杰出的创作是在人少的时候和夜间而不是在专门的办公室产生的。虽然办公室是一个较好工作的环境,但它只不过是为我们提供了正常工作时间内一个学习和工作的普通环境罢了。人们都渴望有个舒适、安静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社会学科教学 第5篇

《社会》是在小学开设的一门新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许多教师都是在过去教其它 学科之后转向社会课教学或兼课教学,因此教法上很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用其他学科的教法。可以肯定,社 会课同其他学科在教法上有一定的一致性,互通性。但因本身知识结构,目的要求与其他学科相比所显示出的 不同特点又要求其教法有一定的独特性,这样才能使社会课教学更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完成,体现教改的思想。 社会课教学应遵循四个原则,即把握整体性,加强针对性,强调灵活性,注重实践性。现就我们在社会课教学 实践中对教学原则及运用的认识提出来与同仁商榷。

一、把握整体性即对《社会》知识体系和教学目的要求的整体把握

社会课整个知识体系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认识熟悉的周围社会开始由近及远,逐步扩大认识的范围 ,从认识社会到认识祖国再到认识世界。从知识结构上讲,主要包括了社会常识、历史常识、地理常识、法律 常识等基础知识,各部分知识通过认知范围不同而有机结合。教师在某一课的教学中须首先了解本课在本单元 、在本分支知识结构和整体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在社会课总的目的要求下,完成本课的目的要求。紧扣教材内 容和教学目的实施教学是把握整体的根本。要真正弄清每一部分,每一单元,每一课学生须掌握哪些知识,懂 得哪些道理,对学生进行什么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随意提高要求。如第三册 第一单元第三课《地球上的不同生活环境》,它是《社会》知识体系中认识祖国部分的.对中国地理知识的认识 ,第一单元又是中国地理中自然地理部分,第三课是自然地理知识中五带划分的知识。从教学目的上讲,通过 对五带划分知识的理解从而知道人们生活的不同环境,完成初步了解家乡和祖国的地理常识的目的,最终达到 总的教学目的。

二、加强针对性即教法的选择上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

这是从大处着眼的基础上从小处入手。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精确的感知 事物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互相联系。即由初步感知到进一步感知再到初步的理 性认识。社会教材的整体编排就注重到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特点,如第一册第一单元《家庭生活》,先从学生 熟知的“我的家庭”入手,再进一步认识家庭成员的组成、家庭的主要特征及家庭同邻居同社会的相互联系。 教材的编排如此,教师选择教法也应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身边的事情现象入手,逐步扩大认识的范围,从 而再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达到初步理性认识的高度。所以一般的课堂结构虽个别环节有所不同, 但总的思路应是由初步感知到深入领会(理性认识)再到感知认识。在教学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出社会课堂教学 五环节,此五环节概括为“讲、读、议、练、做”,“讲”即导入新课,激发情趣;“读”即图文结合,整体 感知;“议”即分步讲解,启发诱导;“练”即深化理解,巩固运用;“做”即归纳总结,参与实践。五步环 节中,“讲、读、议”是领悟知识的过程,“练、做”是运用知识的过程,前为基础,后为目的,基础为目的 服务,目的要在基础上完成。如讲《我们的学校》一课时,老师先通过适当讲解导入新课,接着设疑激趣:你 了解我们的学校吗?你知道学校里有哪些人为我们的学习而工作吗?你知道学校里有哪些活动和设施吗?然后 进入第二环节“读”,让学生带着上面的问题读课文,从总体上初步感知。在此基础上分步讲解课文涉及到的 知识点,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懂得道理。再通过一些练习题巩固知识,这两步概括为“议、练”。然后教师 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学校里有哪些老师为我们的学习服务,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找哪些部门或老师解决,学校里 开展了哪些活动,有哪些教学设施等。这样,就把知识直接运用到学生的具体生

[1] [2] [3]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 第6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师生关系 平等鲜活 贴近生活 多样灵活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有一些突出的特点: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一、师生关系平等鲜活

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然而,我们常常会对这样的情况熟视无睹: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老师呢,点头致意者有之,视若无睹者有之,面无表情者有之,扬长而去者也有之。留给学生的是一脸惊讶,满腹不解。也许有的教师认为,向学生回礼是幼稚可笑的毛头小子行径;也或许是寒来暑往听惯了这样的问好声,犹如听惯了上下课的铃声,故而置若罔闻了;还可能是想用挂满脸颊的严霜和冷漠,维持所谓的“师道尊严”?我们经常哀叹,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懂礼貌,小学生比中学生懂礼貌,到了大学,扬长而去者与满脸惊讶者甚至会产生角色调换。然而哀叹之余,我们是否想到,一个我们认为是教育细节上的疏漏——如向学生友好的回礼——竟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道理产生怀疑,乃至导致多年教育成果的崩溃。同时,这个在我们认为是细节的问题,恰恰反映出一些为人师者内心深处并不曾将自己与学生的人格放在平等的地位。

如何营造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呢?(1)平时多与学生接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如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益义的游戏活动等。(2)以身作则,以理服人。(3)遇事有耐心,对学生要多一点关爱。(4)课堂上多些微笑。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他怕上课教师提问自己答不出而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而使课堂气氛很难活跃起来,教师上课感到吃力,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的和谐。反之,如果课堂上多带些微笑,上课时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的局面;那么,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那么,课堂上就会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变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贴近生活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五点:

(1)与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实性与社会性。例如,围绕热点时事新闻,进行专题讨论。在这项专题讨论活动中,我选择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美国攻打伊拉克”和“面临非典”两个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果然,由于这两个话题是当前社会生活的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我又将学生分为两组展开辩论,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强了学生分析时事的能力。而作业则是就这两个问题与父母展开讨论,是课堂得到了延伸。

(2)增加符合学生特点、来自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因为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它蕴藏在学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中。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看作一种资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本学期的一节《品德与社会》课,上课五分钟了,学生丁鑫还没有出现。原因似乎简单的可笑:即将上课,班长请大家进教室,丁鑫不进,一位学生顺口说:“不进算了,少了你,咱班早得纪律红旗了!”丁鑫一怒便跑下楼去。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找回丁鑫后,我调整了原定的教学计划。将《品德与社会》中“共享友爱阳光”单元提前,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手段,把生活搬进课堂。例如,在《品德与社会》“家庭因我更美丽”一课时中,我拍摄了学生家庭生活的小片断,将学生的切身生活作为教学内容搬进了课堂,增加了教育的真实感、亲近感,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5)将学生的“知”转化为“行”,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种种迹象,增补认知或行为实践的练习。毕竟认知和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而我们《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只有在笑中才会学会笑,在哭中才会学会哭,只有通过实际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体验才能学会如何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三、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主动发展。《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采用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有趣味性、新鲜感,是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前提。课堂教学被称之为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活动+讨论感悟+实践”的教学方法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认识上展开的。学生在课堂中不只是倾听者、接受者、被训练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实验者、探索者加入进来的。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显示其主观能动性,他有优点要展示,有想法要表述,有问题要暴露,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反复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在以上认识的指导下,我通过围绕学生展开活动,从这几方面进行“活动教学”的探讨。

(一)注重指导,使活动能顺利操作

对学生的指导,要从活动方法、活动要求、活动过程的组织等方面进行,使学生先学会操作,再从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知识,逐步形成能力。“小组学习”是我们常用的活动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学会了合作探讨,培养了一种集体精神。但是,如果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巡视、不深入、不启发,只是在等待一段时间后要求结果,那么,这种活动就流于形式了。所以,活动前要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选择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对于不会的、偏离方向的,及时启发引导。学生的活动中,老师不是旁观者,或者说不介入,而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参加到活动中去,做好指导。

(二)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

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适宜表演活动。一些社会事例,则更多的侧重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

2.根据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学生的知识形成有其阶段性的不同。应根据学生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因此,上期适宜开展观察和交流活动,而下期开展实践汇报活动更为合适。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

(三)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

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四)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

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社会学科教学 第7篇

1.矿山探究

走进现代化的立井雁南煤矿同学们异常的激动, 他们还是第一次和身着作业服一线的矿工这么近距离的接触!看着他们乌黑的面庞黝黑的双手, 孩子们惊呆了!就是他们这些最可爱的人, 创造了今天大雁煤炭事业的辉煌。

2.科海遨游, 感受家乡新变化

“鹤声薯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同学们的实践基地, 在这里, 同学们看到了马铃薯淀粉生产加工的整个工艺流程, 了解到了太多的科学知识!也被这里优良的企业文化深深吸引!他们惊讶地赞叹“科技的力量真强大啊”!

3.走入巴彦嵯岗, 追溯文化之源

伴着鸟语花香, 渐入草原。巴彦嵯岗苏木博物馆就掩映在这翠绿之中!这座博物馆向我们展示了巴彦嵯岗悠久的历史, 以及生长在这里的历代民族英雄!同学们在这里流连、驻足、留影久久不肯离开!草原的孩子多么崇拜我们草原的英雄!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也一定会留下他们的辉煌记录!

4.五泉山之旅

山清水美的五泉山, 是大雁镇的一处游览圣地。也是同学们了解家乡的必到之处!去五口泉眼旁品尝清冽的泉水, 感受民族古老的传说, 同学们激动极了, 尝尝智慧之泉, 再品品圣泉的水, 寓意不同, 味道好像真的不同呐!同学们不禁赞叹大自然神奇的造化, 快看上面有元气洞!好凉呀!这树上为什么系着红丝带呀?同学们好奇极了!你说说我说说, 知识带上想象的翅膀尽情飞翔!

登山火炬接力赛、沙滩拔河比赛在碧绿的草地上了开始。此时, 在他们的心中有的是团结协作的默契, 是永不服输的进取精神。他们知道, 今天他们一起竞技, 明天他们要一起携手建设美丽的家乡。

二、两校学生手牵手, 民族团结心连心, 让民族团结教育绽放异彩

1.作为北京中关村三小的联谊学校, 2009年六一节我校师生代表应邀进京参加56个民族小朋友“欢聚北京、祝福祖国”六一庆祝活动。走进了中南海, 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温总理嘱咐56个民族的小朋友要让民族友爱永远传承。

铭记温总理深切的嘱托, 为了更好的传承民族团结精神, 我们策划开展了“牵手辉苏木鄂温克小伙伴, 让民族友爱永远传承”活动。真诚邀请辉苏木中心校鄂温克小伙伴们走出草地, 来到矿区与我校的师生共同学习、生活, 同庆党的生日。

为了给南辉的小伙伴走出草原, 筹集路费, 号召各中队开展:回收废品积攒路费;师生旧图书、文具、玩具义卖活动筹集爱心基金的活动!

在大家的精心准备下, 6月30日, 辉苏牧中心校的师生走入我校, 开始了2天的欢庆、体验活动。鄂温克小朋友身穿民族服装, 走进班级与孩子们一起上课, 一起联欢, 晚上住进汉族小朋友的家中, 受到矿区孩子及家长的热情款待。

2010年6月在草原最美的季节, 应辉苏木中心校的邀请, 我校师生代表满怀激情与憧憬踏入草原, 走进我们向往已久的辉河!师生们第一次走进鄂温克的发源地, 感受大草原的壮阔, 感受辉苏木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 住进蒙古包品尝手把肉……民族团结手牵手;两校联谊心连心!民族情谊像辉河的水一样, 清澈甘甜、源远流长!

实践过程是辛苦的, 但孩子们的心底留下的是永远抹不去的民族伙伴手牵手的温暖、心贴心的幸福!是刻骨铭心的记忆与牵挂!

三、用科技承载希望, 让智慧放飞梦想

在科技教育工作中, 班级科技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种植和养殖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种植和养殖活动, 认识和了解了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提高了学生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 学生在种植和养殖活动中也提升了思想道德认识, 自觉的养成科学生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我们陆续开设了“科技三模”“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科技幻想绘画”“节能环保设计”“科技小论文”“科技创新方案”等方面的辅导活动, 师生一起在活动中积极探索, 不断进取, 共同开创了我校科技教育繁荣的新局面。

几年来, 我们先后参与鄂温克旗第一至第六届科技创新大赛, 分别荣获科技创新大赛团体二、三等奖、学校模型展示二等奖、优秀组织奖;有6位学生的绘画作品分获呼伦贝尔市科技创新大赛二、三等奖;两位教师的科技教育方案荣获自治区第二十五届科技创新大赛“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而且其中一位教师荣获“第二十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辅导员竞赛项目全国二等奖……

我们还成功地组织了“感受美丽的家乡”科技夏令营;“哈尔滨科技之旅”“大连科技之旅”“北京科技之旅”。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已经是我校学生寒暑假科技教育的一项有益补充。

四、开展“百棵大树进校园”活动

1.今年, 师生自己动手共植树, 丁香、佛头花、榆叶梅、云杉、黄槐、银叶杨等100多株, 榆树墙70米。分期投入绿化资金2万余元, 使我校绿化面积达到4971平方米。

2.开展了“我与树木共成长、百棵大树进校园”招标认领活动

学校通过竞标班级演讲的形式, 结合班级对养护树木所做准备的条件、制定的措施确定竞标成功班级。

竞标成功后, 学生为自己认领的树木挂上了爱心卡服务。此项活动, 将学校的绿化、美化活动与班级学生自觉爱树、护树行为结合起来, 既加强了树木养护的力度, 提高成活率, 又强化了学生主动参与校园绿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从感恩教育开始

尊老爱幼, 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独生子女日渐增多, 溺爱造成了孩子的自私自利, 一个个成为家长的小皇帝, 缺乏责任感。面对这种现象, 我们选择了走入高龄贫困老人家庭, 关爱老人, 学会感恩、传承爱心教育活动。田广仁、赵云富、吕华是大雁永安社区的三位孤寡老人, 由于年事已高, 又没有子女, 都是依靠低保生活。我们组织学生对他们进行了慰问。

通过把实践体验与“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相结合, 让课堂知识在实践、体验中融化, 在感悟中提高, 我的学生们增加了阅历, 提高了品德修养, 走出了一条实践育人, 活动育人、感悟育人之路!

摘要:几年来, 我一直从事《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工作, 教学实践中, 我深深体会到只停留在课堂上说教, 不如带着学生走出课堂, 在实践、体验中感悟提高。

关键词:教学,社会实践,结合

参考文献

浅谈思想与社会学科趣味教学 第8篇

一、提高教师素养, 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学生对学科的喜好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教师的喜爱程度, 学生越是喜爱教师, 对他所教的学科就越感兴趣, 相反如果学生不喜爱某位教师, 甚至是与教师站在对立面上又怎么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呢。在思想与社会的教学中要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喜爱, 教师就必须要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拉近师生距离, 赢得学生的喜爱与尊重, 进而使他们的兴趣转移到学科学习上来。

1.良好的外部形象。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印象来自于外部, 包括服装、容貌、言谈与举止等。教师要衣着大方、仪表端庄、言语文明、举止得体, 给人以清新干净、和蔼亲切之感, 这样才能在初见面时就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好感。

2.拥有一颗爱生之心。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是教学成功的秘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不能没有爱, 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 真诚地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习, 替学生排忧解难, 以此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独特的教师个人魅力。教师要具有人格魅力, 以此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与认可, 还要具有动手操作能力, 这更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更能引起小学生的认同, 赢得学生的喜爱。

二、开发多种资源, 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限定于教材与课堂的教学是封闭的、枯燥的, 不仅无法激起小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与动力, 而且学生所学到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 不利于他们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要引起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思维, 实现快乐教学, 我们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中以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封闭教学观, 要立足本校实际, 研究学生的现实生活, 将教学的视野向校外延伸, 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宽广的生活空间, 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面向生活, 走向社会”的教学观, 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 整合多种教学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 改变传统教学内容的单一性与枯燥性, 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见闻, 增长学生的见识, 激起他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如在学习“生产与生活”这一部分内容时, 笔者并没有照本宣科, 而是切实将教学与本地区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与生活实例及时补充到教学中来, 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学与生活的关系, 从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种方法, 增强教学的灵活性

赞科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 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科特征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 增强教学的灵活性, 激起学生强烈的情绪与情感, 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与主动思考。

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特点。将多媒体运用于思想与社会学科教学中, 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尤其对于喜欢新鲜有趣事物的小学生来说, 多媒体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同时多媒体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具有化无形为有形, 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的特点, 可以将枯燥无味、抽象难懂的知识寓于图文声像相结合的课件中, 寓抽象知识于形象事物中, 这样更利于学生从直观事物中获取形象可感的信息, 从而为学生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2.问题教学法。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没有问题的教学如同一潭死水, 会使学生产生疲劳, 而无法将精力与注意力集中起来。在恰当的时机提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 可以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关注, 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使学生愉悦而积极地投身于教学实践活动中。

四、运用激励性评价, 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一位美国的著名儿童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孩子都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心理特征, 那就是喜欢被称赞、嘉许和鼓励, 而禁止、惩罚、抑阻等却很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学生持久、有效、稳定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外界的不断鼓励, 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他们形成持久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评价中我们要坚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让学生通过评价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从而找准方向, 调整思路, 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同时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看到自己的进步, 这样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使他们以更大的学习热情参与到今后的活动中来。我们要正视学生的差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 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 在教师与其他学生的肯定与认可中得到自我肯定, 对自己充满信心与期望, 这样自然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产生乐学、愿学的强烈意愿。

社会学科教学 第9篇

一、让课堂变成生活,直接感知积累生活经验

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习,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天性,善于调节课堂的氛围,让智障儿童爱上学习,不再因为先天的缺陷而感到自卑。例如,在上到《原来是你啊》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课前要提前做好备课工作,在课堂上教师应娓娓动听地为学生讲述课本中的故事。教师在上课前在教室里设计一些故事中的有关场景,把学生带到故事情节中,让学生设身处境地感受其中的美好。同时也要分配小组来出演相关角色,让学生初步根据自己对文章的了解来上演相关的情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来适当地给予纠正与指导,同时也要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有信心去尝试。从课堂虚拟的场景模拟可以让学生从学校中去寻找其中的场景,结合故事中主人公的积极思想感情带入现实生活中。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学生来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在生活中得以运用。即便他们在某方面比其他的学生欠缺,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学生可以感知积累社会生活经验,来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让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所以为了让这些智障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要把课堂的氛围变得生动有趣。

二、实行单元主题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应有潜能

教师在学生求学的路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是他们的引路人。然而教材是很呆板的学习工具,想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应有潜质需要教师灵活性教学。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具有科学性,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实行单元主题教学,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教师是灵活的,教材是呆板的,想要学生们来跟随教师在课堂上的步伐是轻而易举的。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在选材方面要实力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对于教材加入自己正确的想法进行适当的删改。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要紧扣教材的主题。结合生活实际条件,所选教材要有意义性,浅显易懂而富有内涵,能够给予学生启发,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质。古诗、儿歌、小常识等都比较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自己来带有感情地诵读,并且试着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内心情感。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也是一样的道理,教师要敢于尝试新鲜的事物;同时也要贴合学生所需,给予学生们更多地资助,让他们在学习中来激发自己应有的潜质。

三、用鼓励性方法培养,让学生学会自理生活

教师教学的对象是智障儿童,他们自身的能力是有所缺陷的,同时他们有可能存在自卑感。这需要教师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来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教师用鼓励的方法来培养他们,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学会自理。教师不要过分的包容这些智障儿童,需要理智的教导他们,让他们在爱中得到锻炼。在教学上,教师也有极大的挑战性,他们存在着身体的缺陷,所以他们在动手能力上有着很大的欠缺。教师在备课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给予他们挑战性,在不失教育意义的基础上,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普通学生一样享受学习和生活。例如,洗手是大家每天都经常做的事,教师可以在班级里组织一次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洗手,再给予洗得干净的学生奖励,以资鼓励其他学生。教师也要考虑他们的自身能力限制,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让他们学会在困难面前不选择退缩,而是勇敢地去面对。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是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慢慢学会自理,不管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可以得到尊重和鼓励。

四、改变家长教育观念,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时光变迁,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思想观念。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可能存在思想观念的差距,学生身体上有缺陷,家长可能更多的是呵护与溺爱。家长对于教师的教育方法可能存在误解,与教师发生争执也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教师要正确的教育学生,让他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先天的缺陷,在没有人的帮助下可以自理,能够阳光开朗的生活下去。家长可能会因为工作的关系不能天天都陪在学生身边,这时候教师要借助外在条件来让家长了解学生。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会,让家长亲自到学校来观察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或者定期给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具体情况。助残日是国家规定的日子,学校可以开展活动让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展示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可以邀请家长来学校参观,既可以促进学生和家长的感情,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自主能力,让家长看到学生的努力和学校的辛勤付出,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总之,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欠缺的。但是,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同样是美好的。因此,培养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我们的重要责任。与此同时,全社会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无论在哪里都要给予他们鼓励,从而让他们有信心地生活下去。

摘要:智障儿童因为大脑功能发育受阻,他们的听、说能力比较差,尤其是他们的语言发展比正常同龄儿童差的多,因而造成适应能力较差。为了帮助提高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文章围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通过拓宽学科教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智障儿童,适应能力,社会,教学

参考文献

[1]蔡亚娣.多动智障儿童入学行为习惯训练[J].现代特殊教育,2014(Z1).

[2]郭昱.浅谈智障儿童的教育和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6).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 第10篇

一、师生关系平等鲜活

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然而,我们常常会对这样的情况熟视无睹: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老师呢,点头致意者有之,视若无睹者有之,面无表情者有之,扬长而去者也有之。留给学生的是一脸惊讶,满腹不解。也许有的教师认为,向学生回礼是幼稚可笑的毛头小子行径;也或许是寒来暑往听惯了这样的问好声,犹如听惯了上下课的铃声,故而置若罔闻了;还可能是想用挂满脸颊的严霜和冷漠,维持所谓的“师道尊严”?我们经常哀叹,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懂礼貌,小学生比中学生懂礼貌,到了大学,扬长而去者与满脸惊讶者甚至会产生角色调换。然而哀叹之余,我们是否想到,一个我们认为是教育细节上的疏漏———如向学生友好的回礼———竟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道理产生怀疑,乃至导致多年教育成果的崩溃。同时,这个在我们认为是细节的问题,恰恰反映出一些为人师者内心深处并不曾将自己与学生的人格放在平等的地位。

如何营造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呢?(1)平时多与学生接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如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益义的游戏活动等。(2)以身作则,以理服人。(3)遇事有耐心,对学生要多一点关爱。(4)课堂上多些微笑。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他怕上课教师提问自己答不出而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而使课堂气氛很难活跃起来,教师上课感到吃力,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的和谐。反之,如果课堂上多带些微笑,上课时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的局面;那么,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那么,课堂上就会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变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贴近生活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五点:

(1)与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实性与社会性。例如,围绕热点时事新闻,进行专题讨论。在这项专题讨论活动中,我选择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美国攻打伊拉克”和“面临非典”两个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果然,由于这两个话题是当前社会生活的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我又将学生分为两组展开辩论,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强了学生分析时事的能力。而作业则是就这两个问题与父母展开讨论,是课堂得到了延伸。

(2)增加符合学生特点、来自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因为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它蕴藏在学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中。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看作一种资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本学期的一节《品德与社会》课,上课五分钟了,学生丁鑫还没有出现。原因似乎简单的可笑:即将上课,班长请大家进教室,丁鑫不进,一位学生顺口说:“不进算了,少了你,咱班早得纪律红旗了!”丁鑫一怒便跑下楼去。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找回丁鑫后,我调整了原定的教学计划。将《品德与社会》中“共享友爱阳光”单元提前,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手段,把生活搬进课堂。例如,在《品德与社会》“家庭因我更美丽”一课时中,我拍摄了学生家庭生活的小片断,将学生的切身生活作为教学内容搬进了课堂,增加了教育的真实感、亲近感,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5)将学生的“知”转化为“行”,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种种迹象,增补认知或行为实践的练习。毕竟认知和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而我们《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只有在笑中才会学会笑,在哭中才会学会哭,只有通过实际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体验才能学会如何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三、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主动发展。《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采用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有趣味性、新鲜感,是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前提。课堂教学被称之为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活动+讨论感悟+实践”的教学方法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认识上展开的。学生在课堂中不只是倾听者、接受者、被训练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实验者、探索者加入进来的。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显示其主观能动性,他有优点要展示,有想法要表述,有问题要暴露,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反复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在以上认识的指导下,我通过围绕学生展开活动,从这几方面进行“活动教学”的探讨。

(一)注重指导,使活动能顺利操作

对学生的指导,要从活动方法、活动要求、活动过程的组织等方面进行,使学生先学会操作,再从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知识,逐步形成能力。“小组学习”是我们常用的活动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学会了合作探讨,培养了一种集体精神。但是,如果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巡视、不深入、不启发,只是在等待一段时间后要求结果,那么,这种活动就流于形式了。所以,活动前要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选择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对于不会的、偏离方向的,及时启发引导。学生的活动中,老师不是旁观者,或者说不介入,而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参加到活动中去,做好指导。

(二)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

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适宜表演活动。一些社会事例,则更多的侧重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

2.根据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学生的知识形成有其阶段性的不同。应根据学生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因此,上期适宜开展观察和交流活动,而下期开展实践汇报活动更为合适。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

(三)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

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四)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

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切实做到“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使我们德育工作走出照本宣科,走进多彩生活!

摘要: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有一些突出的特点: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三活”教学。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切实运用“三活”教学,定会使我们德育工作走出照本宣科,走进多彩生活!

社会学科教学 第11篇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整合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下,以丰富的想象、牢固的记忆和灵活的思维获得学习的成功。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大致有以下两类:(1)教师运用多媒体自制课件来创设情境。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第二单元《安全地生活》,教师可以在自己校园里用数码摄像机拍一些学生不安全的行为。例如一个学生下楼梯不靠右走,而且速度很快,以致撞倒了另一个学生;几个学生在人多的地方你追我赶,以致撞倒了很多学生;在操场上,一位学生不在规定的地方练习铅球等等。教师利用这段录象制作成课件来创设情境,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安全就在我们身边,也让学生很容易地去辨别是非,引起学生注意,达到教学目的。(2)教师直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创设情境。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自然发怒的时候》中第一部分天有不测风云,首先让学生知道的内容是:可怕的自然灾害。当教师向学生教授时,可以借用声音或图片也可以借用两者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灾害。播放台风袭卷大地时的各种声音:狂风呼啸声、大雨倾盆声、电闪雷鸣声、树枝短裂声、房屋倒塌声、人们的呼救声等等,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教师也可以播放家乡常见自然灾害的声音场景)。照片内容为几种自然灾害的场景,突出自然灾害可怕的危害性。如第一张:台风或飓风过后,房屋倒塌,设施被毁,一片狼藉。第二张:干旱的场景,干裂的土地上长着仅有的几棵草。第三张:2001年发生在内蒙古的罕见雪灾的场景,无数的牲畜被饿死、冻死,牧民伤心地把牲畜的尸体堆成一座小山。第四张:公元79年,意大利一座叫维苏威的火山猛烈爆发,罗马的宠贝古城被火山灰和岩浆掩埋,许多来不及逃生的人被活埋。几个世纪后,考古学家发掘到了宠贝古城,用小资料中所陈述的方法,再现了火山爆发时可怕的瞬间,惨不忍睹。教师也可以用家乡常见自然灾害的照片来反映不同种类的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灾害,即主题文字为“家园瞬间被毁坏,生命被无情地夺走”,非常形象直观。

二、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材资源

现行《品德与生活(社会)》为了突显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尤其在教材的挖掘与生成上的自主作用,教材重在主题的确定和内容版块安排上下功夫,而每课内容往往以图片加简要文字提示的形式呈现,给授课教师留下很大的创造生成教材的空间,也给教师留下难度和挑战。当拿到仅有几幅图片和简单文字表述的教材时,怎么上?如何开展活动?这要求教师在对课程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对教材进行拓展,将校本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引入教材中,让简单的静止的呆板的画面和文字鲜活起来,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展示,达到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目的。

如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五上)一课,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知道近代以来中国曾经遭受到列强的侵略和凌辱,山河破碎。但这些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教材中的照片、画面难以使学生体验到中国被受辱的那种情感,所以此时播放一些“圆明园被焚烧、中国国宝被掳夺、南京大屠杀”等画面,可缩短时空距离,让学生感觉到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激起愤慨,体验那时民众心中的悲愤的心情。再如在组织《班集体真温暖》一课活动时,教师课前精心选取学生见过、听过或有生活体验的各种发生在身边的感人至深的大小事,如抗击非典、抗洪救灾、献血、帮助老弱病残、拥军优属等感人场面,制作成录像课件《人间真情》。一上课就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在强烈视听刺激中体验到浓浓的人间真情,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为接下来的“营造更温暖的班集体”的活动奠

定了情感基础。

三、利用信息技术再现学生生活情景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模拟和实拍功能,较好地再现了学生生活场景,使《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更富有生活情境,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如组织二年级上册教材《保护水,节约水》这一课活动导入新课时,播放家乡青山绿水的风景片,让学生欣赏水之美,紧接着演示水源污染的图片课件,教师话锋随即一转:这些污染的现象你们身边有吗?把你们课前调查到的我们身边的水资源被污染的资料都拿出来。将课堂交给学生,将教学内容牵引到学生生活中去,充分让学生谈自已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告诫人们什么。接着教师再将学生的视角由“我们”身边拉到更广阔的空间,通过播放全国各地水资源污染情况图片课件,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水资源污染的严重性和残酷性。随后又将学生拉回现实中来,观看一些同学在水龙头旁洗手、玩水、打水仗、水龙头也不关的录像课件,讨论交流:看了这段画面,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再交流展示自己收集周边人浪费水的现象的材料,学生深深地明白了哪些行为是污染水、浪费水的行为了,在今后的生活中就能够避免那些行为。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小心网络陷阱》一课时,我针对当前学生迷恋电子游戏,沉迷不知归路;教师、家长循循善诱,收效甚微这一现象,设计了这样一堂品社课:开课伊始,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互相说说自己喜欢的网络游戏。问题一抛出,学生们便争先恐后地交流起来,有的喜欢《大话西游》,有的喜欢《QQ游戏》……当他们聊得正起劲时,我话锋一转,用低沉地语气说:“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有多少人因沉溺于网络,无法自拔,而走上偷窃、抢劫的道路,或者患上疾病甚至突然猝死吗?”学生们的笑声戛然而止,笑容瞬间凝固。我抓住这一契机,给学生播放了一段“网络危害”的课件。看着大屏幕上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学生们目瞪口呆;看着一个个被逼走上犯罪道路的伙伴,他们恍然大悟……在铁的事实面前,在短短的几分钟里,网络的诱惑已荡然无存。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学生们纷纷道出网上暴力游戏的弊端,真诚规劝那些正沉溺于网络游戏中的同学,还有些同学自愿结对,成立“绿色上网监督队”。此时,信息技术创设的有效教学情景,胜过了教师的千言万语,于不知不觉中将“小网虫”们从网络游戏的迷恋中拉了出来。

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

如:在讲二年级第三册《我有一双巧巧手》一课时,首先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展示我国传统面点图片,水果拼盘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形态各异的制作,制作精美的面点不仅增加餐桌的喜庆气氛,而且能锻炼我们的手指灵活性及大脑创造思维的开发,以及激发学生制作面点及水果拼盘的欲望,激发学生自己的创意。创作面点和水果拼盘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一份作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机互动、生机互动的多种友好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

再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自然发怒的时候》中,当教师用声音或图片讲授完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后,应该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查阅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家乡发生的自然灾害及给家乡带来了怎样的损失。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性地去认识自然灾害的知识,更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了解自然灾害,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 第12篇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教学手段之一,对优化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能力,提高人文修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如何才能在历社教学中更好地实施情感教学呢?

一、发挥情感的协调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情感的协调功能,这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具有促进或阻碍人际关系的效能。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前者的“喜欢”似乎是后者“喜欢”的一种回报。这种情感在现实生活中就表现为,当一个人对对方表现出热情、真挚、友好情感时,对方也往往会给予同样的回报,从而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而当一个人对他人表现出冷漠、无情、或假惺惺的“友好情感”时,则他人也往往会引起疏远、反感甚至憎恶的情感,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不良发展。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对他人有好感时,哪怕没有过多交往,事后证实,他人也往往对该人怀有好感。因此,教师应爱学生,用情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实施情感教学,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历史与社会就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挥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德育优势。

1. 发掘教材中人文内容,加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2. 发掘教材,加强学生的国情教育。

3. 发掘教材,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它对大脑皮层有效工作具有巨大作用。积极的情感能增强它的作用;消极的情感则阻碍、抑制了它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参与及内化。新教材历史与社会课具有概念抽象、知识面广,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它的教学需要情感的参与。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促使历史与社会课教学获得成功。

1. 重视课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课前教学中,运用情感交流不失为一种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的观点。要适应这一转变,教师角色需要至少发生这样一些转变,由传递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因为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2. 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情理交融。

我国明代学者焦宏在《雅妖阁集序》中说:“荀有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以惊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就是情感教学,以情感的感染来触及学生的心灵,促使他们用行动去探求现实社会的真理。因此,历史与社会课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融情于教学之中,重视情感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作用,因为它是实现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

3. 到社会实践中去激发情感、陶冶情操。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开辟实践阵地激发情感、陶冶情躁。我认为主要有三条途经。第一,课前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心理体验,并将这一体验作为教学资料,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第二、在课堂中创设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心理体验。一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截取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生活片段,让学生通过表现再现这一生活片段;二是根据教学需要,直接组织学生完成某项实践活动。如在教学自然地理读本“时区和区时”这一节中,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我当堂要求学生完成制作“时区换算盘”,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果,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三、让学生置身于社会实践的大环境中,完成历史与社会课教育任务。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又可以丰富和巩固学生的知识。这些活动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和增长了知识,牢固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

总之,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情感因素至关重要。因此,历史与社会课教师要充分重视情感因素的挖掘和培养,让师生双方“投入地笑一次,忘了自己;投入地爱一次,忘了自己…在共同的目光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教师应把握好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的运用,努力倡导师生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教学气氛。

摘要: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发挥情感的协调功能, 实施情感教学, 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 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激发他们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能力, 提高人文修养, 增强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关键词:情感教学,历史与社会教学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0.

上一篇: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下一篇:大学计算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