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024-08-06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精选4篇)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第1篇

本文将以 《归去来兮辞 》为切入点, 分析陶渊明对官场处世哲学的思考, 对人生价值观的探寻以及对生命意识的终极追问, 理解南山诗人回归田园生活, 重返自然的深层原因。

一.名利观:辗转名利的十字路口

陶渊明辞去彭泽令一职时, 正值41 岁, 他从29 岁开始当官, 13年来, 他五官三休,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彭泽令, 都为时甚短, 任荆州军幕最长, 前后也不过三年。第三次出仕时, 恰是刘裕起兵伐玄, 恒玄篡位败死之时, 在这个敏感的时候, 陶渊明作为晋室老臣再次出仕, 出任刘裕镇军的参军一职, 不到一年就辞职了, 后来做了刘敬宣的建威参军, 却因敬宣被刘裕等人排挤再次辞职, 最后一次出仕的彭泽令仅仅做了八十多天就出仕归隐, 《归去来兮辞》就是陶渊明刚刚辞去彭泽令一职时所作, 是他对十三年官场生活的告别之词。

本文的开头, 作者用了198 字作序, 详细地交代了入仕的原因“ 余家贫”、 “ 口腹自役”、 “ 为酒” 以及出仕的原因 “质性自然, 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程氏妹丧于武昌”。 首先, 为贫而仕, 这是 《归去来兮辞 》序中多次强调的原因, “余家贫, 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 瓶无储粟, 生生所资, 未见其术。 ”同时陶渊明还强调入仕非己之愿,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家叔以余贫苦, 遂见用于小邑”, 而是家族的愿望, 还再次强调, 彭泽令一职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 会有四方之事”, 并不是自己的初心。 作者三番四次地强调自己入仕只是因为贫穷, 甚至为了喝酒的钱, “公田之利, 足以为酒”, 仿佛有意要与当时的政治拉开距离, 对辞官深层原因讳莫如深。 其次, 关于出仕, 陶渊明提了两个原因, 一是“ 质性自然, 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 表明当官不是自己的本性, 再次强调为贫而仕;二是“ 程氏妹丧于武昌”, 但是下文却没有丧亲的悲痛, 反而充满欢欣和快乐之情, 可见, 丧亲之痛并不是他出仕的主要原因。 因此, 只有了解陶渊明当时出入仕途的初衷, 才能进一步分析他的名利观。

而在教学中, 许多老师都会在课堂开头介绍陶渊明为了保持高风亮节, 不愿拜见督邮的故事, 进而感叹陶渊明辞去彭泽令一职时的拂袖而去的文人气度, “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引导学生在心中铸就了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魏晋风流名士形象。 事实上, 从《归去来兮辞》前面的序来看, 陶渊明当时只是为形势所迫, “ 于时风波未静”, 其中的风波, 包含着许多陶渊明不能说, 也不敢说的话, 它指的就是当时恒玄和刘裕的君权易位, 面对官场的黑暗和腐败, 本想转而投向刘敬宣幕下, 然而后来刘敬宣被刘裕解职, 陶渊明只好再退而求其次, 做一个彭泽令这样的小官, 可以说, 当时陶渊明早就看清时势, 做彭泽令只是为了归隐做准备, 妹丧和不为五斗米折腰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从汉到魏, 从魏到晋, 政局混乱,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 就是这样一个几经递嬗, 干戈杀伐的年代, 篡位易主是常有的事情。 作为一个文人志士, 难免对他所处的朝代感到遗憾。 “学而优则仕”, 读书当官本来就是文人志士追求的愿望, 陶渊明也不例外。 他在而立之年当官, 怀揣着鸿鹄大志, 而在血气方刚时却选择归隐, 发出了 “怅然慷慨, 深愧平生之志”的遗憾, 其中五官三辞, 只是看透了政治上的黑暗之后消极反抗的无奈之举。 正如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所说, 他是 “ 乱也看惯了, 篡也看惯了, 文章便更平和”。 1这种 “平和”, 来自于看透事实, 看清时事, 看淡人生浮沉之后的淡然。

二.人生观:南山诗人的理想生活

陶渊明从“尝从人事”到“心惮远役”, 最后被迫感叹“怅然慷慨, 深愧平生之志”, 其中包含了一波三折的官场浮沉和人生起伏。 在一次次的挫败中, 陶渊明终于找到了合适自己的生活轨道, 于是, 在《归去来兮辞 》中, 他唱出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归去来兮辞 》, 写的正是作者辞去彭泽令一职前对归隐生活的想象和期待, 全文按照 “归途—到家的欣喜—将来劳作的愉悦”这一顺序, 向读者传达他亟不可待的心情和按捺不住的喜悦。 文章的开头他咏唱道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然后发出感叹“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 ”没有感叹世势的不公, 没有对魏晋王朝的不满和控诉, 只是一个人低头咏唱着, 自怨自悔, 一切的后果都是自己“以心为形役”的结果。 于是, 他回去了, “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舟行江中, 风裾衣襟, 一种浪漫的诗人情怀跃于纸上, 多么令读者向往。 归途不远, 归心似箭, “恨晨光之熹微”, 急不可耐的欢欣之情呼之欲出。 接下来, 陶渊明连用八个四言短句, 将读者也带入了一个欢乐、 轻松的归家气氛之中。试想一下, 一个在官场沉浮多年的人, 经历了人情冷暖, 官场黑暗, 有什么能比得上此时此刻的心情呢?回家之后, 接下来自然要开始作者耕读作息的生活, 多好的一句 “息交以绝游”, 这次的辞官, 是陶渊明最后一次出入官场, 也是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开始, “息交以绝游”, 代表着他的拳拳决心, 与前面的 “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实质上是遥相呼应的, 在一连串的 “悟”、“实”、“觉”之后, 在悔恨与彻悟, 隐痛与解脱之间, 终于找到内心的平衡点, 在迷途中大彻大悟, 寻找到适合自己生活的理想模式。 关于田园生活的美好遐想, 亲戚情话, 乐琴消忧, 农忙时播种, 农闲时驱车遨游, 多么愉快美好的农作时光, 在陶渊明的笔下, 小农社会的耕读生活才是他所追求的人生自由。 经过五官三辞的官场沉浮, 只有告别官场, 不为心役, 才是陶渊明最明智的选择。

三.生死观:乐夫天命的生命哲学

当南山人格和世俗情怀相遇时, 纵然理想遥远而艰辛, 但是陶渊明还是选择了将世俗情怀让位给南山人格。 无论是魏晋玄学崇尚自由的风气, 还是庄子“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的逍遥自由的齐物论, 还是孔儒文化中顺应天命的思想, 都对他理想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于生死, 陶渊明并不是从未忧虑过, 和所有人一样, 陶渊明也曾忧虑过生死问题, 在《归去来兮辞》中, 陶渊明为回归农田欢欣雀跃的同时, 还向世人传达了他对生死问题的思考。

“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 ”春种秋收, 日出而作, 日落而休, 循四时之天命, 陶渊明的这一观点实质上就是儒家的天命观, 可见儒家文化作为主流思想在魏晋时期仍然备受推崇。“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陶渊明在发出一阵感叹之后, 连用了三个为什么, 表面看来是他对人生价值的叩问, 实际上是他对自己过往选择的追悔和顿悟。 最后他明白了, “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期。 ”这与孔子的弟子子夏的“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的听天由命的态度是一致的, 消极中带着一点豁达, 悲凉中包含着知足。 “怀良辰以孤往, 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最后, 作者终于获得了解脱, 与其“寓形宇内”, 为什么要惶惶不可终日, 何不任性而行, 随心所欲? 农时依四时耕作, 闲时遨游天地之间, “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其实就是陶渊明生死观的核心。 一个“化” 字, 是陶渊明诗歌文章的灵魂, 也是陶渊明寻找了四十年的生命哲学的最终答案。 一方面, 生老病死, 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自然变化, 也就是“乘化以归尽”的生命轮回;另一方面, “化”字也是一种心灵的选择, 选择任性自然, 去除对世俗的贪恋, 对名利的追逐。

这种看透生死, 看淡名利的人生态度, 让陶渊明在真正面对死亡时, 显得特别的从容自如。 陶渊明在将死之前的两个月写下的《自祭文》, 正是他超脱生死, 率性自然地生死观的最好写照。 “廓兮已灭, 慨焉已遐, 不封不树, 日月遂过。 匪贵前誉, 孰重后歌? 人生实难, 死如之何? 呜呼哀哉! ”?不要给我种一棵树, 盖一座坟, 人都已经死了, 生前的荣誉富贵算得上什么呢? 是的, 陶渊明早就对死亡有清醒的认识, 所以这些凡尘俗世的诱惑, 又怎么能迷惑他呢。

归隐, 确实是当时很流行的生活方式, 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像陶渊明那样真正做到躬耕农田, 不问政事呢? 大概只有经历过像陶渊明那样“徘徊-迷茫-绝望-顿悟”的思想矛盾之后, 才能做出如此决绝的选择。 而这些都是陶渊明本身的对名利得失、人生价值、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认识。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11月版, 第25页.

[2]李建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M].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3]李文初:《陶渊明论略》[M].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第2篇

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

将有事於西畴。或命巾车。

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

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

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尽归。

乐夫天命复奚疑。

并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第3篇

关键词:陶渊明,儒家,道家,矛盾

陶渊明属于哪家学派, 自古以来, 议论纷纷, 莫衷一是。在《归去来兮辞》中, 陶渊明发出了“归去来兮, 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 复驾言兮焉求。”的感叹。本文也认为, 陶渊明是儒道合一的思想, 但仍以道家思想为主导。正如陈寅格所说:“渊明之为人, 实外儒而内道, 舍释迦而宗天师者也。”1又如朱自清所讲:“所以陶诗主要思想实在还是道家。”2本文将从这被宋代欧阳修称为“晋无文章, 惟此一篇”的《归去来兮辞》, 探讨陶渊明徘徊于儒道间, 而最终以道为主的矛盾人生。

一、逐层递进的道家思想

《归去来兮辞》是诗人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从文中可看到诗人崇尚自然与自由的信念。

先从文章细处看, 多运用了象征意象的词。“三径就荒, 松菊犹存。”无论是松柏还是菊花, 都能在寒风中不凋零, 保持自己的高风亮节。“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白云象征着无拘无束, 了无羁绊;“知还”的鸟儿象征着自己从“迷途”归来。在陶渊明的其他作品中, 我们都能发现, 大自然是他所向往的最终归属地。情起于自然, 回归自然, 正体现了陶渊明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之情。当然, 我们不能忽略“酒”。陶渊明生性爱酒, 他的诗中几乎“篇篇有酒”。本辞中, “携幼入室, 有酒盈樽。”带着幼儿们进了屋, 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在中国, 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 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那么, 陶渊明对酒的青睐与喜爱便自然地与道家的绝对自由相联系。

从序文到正文的第二段, 可以了解到诗人因“质性自然, 非矫厉所得;激动虽切, 违己交病。”, 感受到心被形体所役使, 决定回归本性, 回归自然, 弃官归隐。从他自斟自酌的闲情逸志, 漫步庭院的悠然自得, 再到息交绝游并以琴书为伴, 乐于躬耕的田园生活中, 都可以看出陶渊明乐于离开, 他渴望达到道家的物我两忘, 乐安天命的精神境界。这里所体现的道家思想, 仅为陶渊明的“小我”, 但在接下来的叙述中, 便可明显感受到其道家思想已经上升到人类、自然、宇宙间的高度。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这一句清晰地揭示了本文主旨:活在世上, 就听任本性自然, 随心所欲吧!陶渊明的归隐, 出于本性;他对田园的喜爱, 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他的归隐可谓是顺理成章。在此, 他的道家思想并未局限于自身的仕隐间, 而是望向人类、宇宙。“善万物之得时, 感悟生之行休。”此句看来伤感, 与苏轼的“哀我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处, 诗人已不再纠结于官场与田园生活, 而是归隐后, 面对美好的大自然, 清新的生活, 心中突发的不舍之情。羡慕大自然的无穷无尽, 感慨自身的短暂。此刻, 道家“逍遥游”的思想似乎给了陶渊明启示, 超越思想的禁锢, 顺应自身价值的规律, 追寻自身的逍遥。这正安慰了陶渊明感慨自身个体生命短暂的忧愁, 以道家物我两忘、绝对自由的精神, 探索自然, 寻求生命的慰藉。

从文章用词, 到象征意义;从归隐田园、顺应本心的“小道”, 到宇宙变幻、顺应自然的“大道”, 都可以看出陶渊明对精神家园的执着追求, 回归自由与自然的渴望。这些都是陶所处时代使然, 道家的思想在他身上, 尤其是弃官归隐后, 较之儒学思想占了上风。

二、不可忽略的矛盾来由——儒家因子

虽说纵观陶渊明的一生, 从出仕到归隐, 可以看出道家思想对其影响仍占主流, 但儒家思想对诗人的影响仍是不容小觑的。为何陶渊明在官场与田园间徘徊不定, 究其根本就是儒道两家学派对他的影响, 令其陷入了一个矛盾的人生。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在归去前, 陶渊明五仕五退, 可见他想通过仕途来实现自身理想。这十三年里, 他怀着儒家“大济苍生”的愿望, 一次次出仕, 一次次失望而归。“质性自然, 非矫厉所得”可看出, 他虽然本性向往大自然, 但官场的阿谀奉承实非他所能承受。在追求与现实面前, 陶渊明选择了“独善其身”。

为何鲁迅先生说“陶潜并非浑身静穆, 所以伟大。”那是因为虽然归隐, 但他并不是从此不问世事。所以, 在《归去来兮辞》中, 除了感受到诗人回归田园的欣喜与热爱之情, 总能感受到一丝落寞与惆怅。“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看似决绝的话语, 让人感到陶渊明仕途不顺、志向难酬的无奈。

再看他的“尝从人事, 皆口腹自役。”, 陶渊明道出心中所想, 官场生涯, 阿谀奉承, 违背初衷等事时有发生, 但他根本不愿意同流合污, 更不愿意“以心为形役”。诗人虽说仅为了三餐温饱而入仕, 但事实绝不只有这一个原因。试想, 一个在归隐后困顿不已, 甚至要去乞食为生的人, 当初怎么可能仅为三餐之饱而入仕?换个角度讲, 若不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君子”思想, 陶渊明亦不会坚持自我, 不与官场同流合污。他厌恶的, 是黑暗官场, 动荡当局, 并非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

儒家的入世思想是陶渊明最初的理想, 也是其一生的遗憾。就陶渊明本身性情来讲, 道家的崇尚自然、乐安天命的思想无疑对其更为合适。他的一生是矛盾痛苦的一生。

三、结语

委心任去留, 道家理想对陶渊明的心灵建构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人类、自然的思考, 也将其道家思想进一步提升到人生哲学层面。陶渊明深谙儒道学说,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 他尝试过, 为自己的抱负积极入世;他也迷茫过, 官场与田园间的抉择令他痛苦不已;他果断过, 在写下《归去来兮辞》时, 田园生活成为他人生最终的追求。徘徊之间, 他最终选择了道家, 远离尘埃, 还自己内心一片宁静。顺应内心, 委心任去留。

参考文献

[1]、陈寅格.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思想与清谈之关系[C].中华书局, 1962

[2]、朱自清.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陶诗的深度[C].中华书局, 1962

[3]、林木阳.仕隐之间——陶渊明人生取向中的矛盾情结.唐山学院学报, 2008

赏析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第4篇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文法系,湖北武汉430081)

摘 要:本文简述了陶渊明的生平,并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二个方面分析了《归去来兮辞》所体现的特点。

关键词:赏析《归去来兮辞》;

中图分类号:T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89002-0077-04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他,兮辞》,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初回到

序文说,,自免去

。。宋韩子苍认,萧统的说法不可靠(见李焕《注笺陶渊明集》卷五所引)。陶渊明到底为何辞官归田?朱自清的说法是比较有说服力

家里以后的作品。前面有序,说明诗人出仕和归的,他说“:督邮之事,殆非虚构,而谓以此去职,则

田的原因,联系诗人的经历和作品来细续序文,我史家长大之词;妹丧固是实情,然亦去志久决,故

(见们就能了解渊明的思想和这篇作品的深意。借此急求自免,庶有词以对亲友及执事都耳”

)。在朱自清看来“诗人为什么要出仕?序文回答说因为“家贫”《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不肯

耕田种桑都维持不了一家的生活,谋生无计,这才束带见督邮”和“奔程氏妹之丧”这两件事对陶渊听从“亲故”劝告“出家”,出仕。序文讲的这些话是实情,萧统的《陶渊明传》说“: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渊明二十九岁时开始作官,官职就是这“州祭酒”,作这区区小官是因为“家贫”。渊明五十三岁时写《饮洒》诗,回忆自已出仕的原因是“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从这些记载看,陶渊明出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贫”,出仕,那就是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大济苍生”,唯恐此生无所作为“,四十无闻”。这种建功立业的心情十分迫切,即使在他归田的头一年还急于事功,志在千里:“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即然苦于长饥而投耒学仕,为何又不肯久在官场呢?这就要对他辞官归田的原因作合乎情理的分析。萧统《陶渊明传》里是这样说的:“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日‘: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人接受”,认为符合渊明的思想性格。可惜,萧统的说法在渊明的作品里找不到印证,而且,萧统说的不见督邮“即日解绶去职”,与《归去来兮辞》的序文相抵触。

收稿日期:2009-04-19

),男,湖北大悟人,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文法系讲师。作者简介:张郁钦(1963―

明的辞官都是有影响的,起了催化作用,但不是渊

明辞官的主要原因,序文里说“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而且打算在秋熟以后“敛裳宵逝”。可见渊明的辞官这举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却志久决”。再说,渊明的“眷然有归欤之情”不自彭泽为官之日始,他历来对官场都是厌倦的。二十九岁时“起为州祭洒”,由于“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三十六、七岁时渊明在桓玄手下做官,但他很不安心,也是“眷然有归欤之情”,他唱道:“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四十岁进的渊明在刘裕手下任军职,感到作官极不自由“,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他想过鱼鸟那样自由的生活,所以他下决心说“: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四十一岁时,渊明先在江州刺吏刘敬宣那里作参军,所在彭泽作县令,在参军任上,他的“归欤之情”十分强烈,高唱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由上可知,渊明的最后辞官不是偶然的行动,是他厌倦官场的必然结果,恰如朱自情说的“去志久决”。渊明的内心是矛盾的,为了生计

―77

上一篇:网络媒体与政府行为下一篇:文化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