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二元金融结构

2024-05-25

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精选12篇)

城乡二元金融结构 第1篇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城乡收入差距

金融具有越来越突出的收入分配效应和财富效应, 市场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在城乡收入差距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 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 无论在学术层面的理论研究还是政策实践都面临诸多矛盾的决策。本文构建二元经济金融背景下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机理与分析框架, 将二元经济、二元金融、城镇化、政府行为、市场化进程等变量纳入分析框架, 并将二元金融结构、市场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动态研究, 以诠释作用机理及规律。

1 分析框架及实证设计

借鉴Galor and Moav (2004) 以及Yashin (2008) 的研究, 构建如下形式的模型:

2 实证检验与分析

为了研究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市场化进程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过程及规律, 本文采用静态与动态对比的分析方法。其中, 静态分析不考虑时间和空间变化因素, 将研究的样本数据做整体分析;动态分析则将相关指标基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划分, 研究其动态演变特征与规律。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区域梯度推进特征, 因此, 区域分组可以代表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即中西部地区代表市场化进程和二元金融结构的相对初期阶段, 东部地区代表相对后期阶段。基于面板数据的Hausman检验选定模型的估计技术, 估计结果汇总为表1。

3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二元金融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分析框架, 分析二元金融结构在市场化机制作用下, 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理及作用渠道。研究表明, 二元金融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倒U形关系:在二元金融结构的初期, 伴随二元金融结构的强化, 刺激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 抑制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 从而恶化城乡收入差距。在二元金融结构的相对中后期阶段, 将发生反向作用, 收敛城乡收入差距。市场化进程推进的二元金融结构有利于促进居民收入的提高, 并最终发挥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因此, 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二元金融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市场化进程中的二元金融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倒U形特征的研究结论挑战了传统观点和直觉, 并对日益激烈争论的二元金融结构在城乡发展失衡问题决策上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依据。

注:*、**、***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括号中为相应的t或者z统计值;IV估计均进行小样本调整。

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既可能因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偏好的政府制度安排, 也可能因为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效率驱动。容易观察到, 中国的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从时间维度, 前期更多受政府制度安排的影响, 后期市场逐渐发挥作用;从区域空间维度, 更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阶段性影响。二元金融结构的强化更多由于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效率差异, 单纯“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府扶持与补贴”的发展建议既不利于二元金融结构的消除, 更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解除金融抑制, 加快市场化进程, 促进城乡资源流动, 对从根本上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矛盾起到积极作用。因此, 加快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促进市场机制的发育, 特别是加快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构建, 充分发挥金融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在城乡间的流动,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有助于促进劳动力、资本的高效流动, 根本上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压力。

参考文献

[1]Tello, C., R.Ramos and M.Artís.Changes in Wage Structure in Mexico Going Beyond the Mean:An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in Distribution, 1987-2008[R].IREA Working Papers No.2013.

[2]Townsend, R.M.and K.Ueda.Financial Deepening, Inequality, and Growth:A ModelBase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6, 73, (1) .

[3]樊纲, 王小鲁, 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4]谢家智, 王文涛.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分布特征[J].中国经济问题, 2013 (1) .

城乡二元结构 第2篇

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对如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推

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释疑

城乡二元结构,就是传统的农村与现代的城市并存的状态,这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渡形态。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主要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城市和乡村形成两个相对分割的板块,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差别,主要包括:城乡两种政策、户口一分为

二、生产要素流动阻滞、农民地位长期低下等一种不平等现象。目前,城乡二元分割分治局面尚未完全打破,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受到限制,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影响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规划体制、公共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经济、财政、金融以及各种社会政策等方面向农村倾斜,通过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等举措,为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就全国而言,建国以来我们的许多制度和政策措施(例如,粮食购销制度、户籍制度和人民公社制度)不是有助于消除这种二元体制,恰恰相反,而是强化或固化了这种二元体制,致使城乡之间的差异日趋显著,城乡分割亦日趋表现

为刚性化。与此相对应,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整体转型的渐次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度发展,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亦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表现

改革初期的农村改革使得1978年到1984年间城乡差距出现了暂时性的缩小,但是自从1985年国家改革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以后,城乡差距出现急剧扩大的趋势。“城市建设像欧洲,农村发展像非洲”,这句话既夸张形象而又尖锐地道出中国城乡之间的现实差距。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较大。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存在一定差距。

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为11.3%,而第一产业劳动力仍占就业总人数的40.8%,农村大约有1.8亿剩余劳动力没有转移到二三产业,这是较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三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农民在受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社会救助等各方面都和城里人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二、城乡二元结构特征背后的成因分析

首先,农村人、财、物资源的匮乏是导致城乡差距愈发显著的根本原因。(1)人均耕地太少。如果拿中国全部耕地除以人口总数和美国的耕地除以人口总数相比,中美之间的人均耕地比大约是1∶9。但如果按农民的人均耕地来

算(美国的农业人口大约占美国人口的2%,中国2009年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3.4%),那么美国农民人均占有土地恐怕就是中国农民的200多倍了。所以,要让农民富,首先要减少农民的人数。这是“物”(耕地)的因素。(2)资金匮乏且流失严重。据统计,199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517亿元,其中城镇为3274.4亿元,农村为1242.6亿元,城镇与农村相比为2.64∶1;1995年这一比例上升为3.58∶1,2000年为3.91∶1,2005年为5.49∶1,2009年竟高达6.322∶1。与之相对的是,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流向,主要用于办工业、办非农产业,而非发展农业。(3)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这些年来,我国农村人口的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文化的、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大都到城市去务工,来自农村的高校学生毕业后也都选择留在城市,农村以“386199(妇女、儿童、老人)部队”为主,农业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急剧下降。

其次,不均衡发展战略是造成城乡差距愈发显著的政策原因。改革后,为了加速经济发展进程,激发社会发展活力,中央采取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在这种不均衡发展战略指导下,国家所有大型交通、电力、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无不紧紧围绕城市中心而展开,从而扩大了城乡差距。

再次,工业化道路的惯性发展是造成城乡差距愈发显著的又一重要原因。据测算,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实行统购统销等政策,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将大约6000亿—8000亿元农村资金转移给工业和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仅仅是国家通过廉价征用农民土地一项,每年农民损失就达数千亿元,如2001年损失超过8000亿元,超过过去30年(1949—1978年)通过“剪刀差”侵占的农民资金的总和。

三、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对策分析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大的结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最艰巨、最繁重的现实任务,也是关键所在。从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造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是城乡二元的基本公共服务结构。因此,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机构机制,关键在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体制和制度的对接。下面就促进城乡结构从“二元”走向一体的对策进行粗浅探讨和分析。

(一)切入点: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长期以来对城乡劳动力实行差别地位和差别待遇。以农民工和城市工人在收入、劳动时间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为例。据统计,农民工平均月工资为921元,只相当于城市工人平均月工资1346元的68.4%;而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56.6小时,比城

市工人多8.7个小时。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民工拥有养老保险的占16.3%,城市工人占67.3%;在失业保险方面,农民工拥有失业保险的占6.2%,城市工人占44.5%;在医疗保险方面,农民工能够报销部分或全部医疗费的占28.4%,城市工人占66.3%。在承认城乡劳动力存在较大差别的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这种差别有逐渐缩小的趋势。例如,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农民工与城市工人对比分析表明,随着传统劳动力市场向现代、规范、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的转变,教育、专业技能、职位等因素对收入的影响在逐年递增,而身份因素对收入的影响在逐年递减并趋于消失。

这说明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不仅是社会转型的客观发展要求,而且在现实中已经具备了实施的基础。基于这种考虑,我们选择以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作为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切入点,并建议:(1)逐步打破人力资源市场在城乡、部门之间的分隔状态,取消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地域和身份限制;(2)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清除对农民工的不合理限制政策和乱收费,改变有关部门重收费、轻服务的做法;(3)切实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劳动条件恶劣、工伤事故频发等突出问题;(4)把农民工及其所携家属的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妇幼保健、卫生防疫和治安管理等工作列入有关部门和社区的管理责任范围,并将相关的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二)关注点: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收入差距、就业权利,主要涉及的是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问题,而社会保障则关涉到人的生存权利问题,这方面存在的不公平,尤其值得关注。目前,急迫的问题是要

解决被征地农民、农民工和外来人口、毕业大学生和下岗失业职工的社会保障。为此,(1)统一城乡之间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保要做到应保尽保;(2)优先解决农民工和外来人口的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制度和大病住院保障机制,以及包括遭遇天灾人祸时的紧急救济、特殊情形下的贫困救助、合法权益受损或遭受不公正待遇时的法律援助等在内的社会救助制度;(3)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学费补偿(或代偿助学贷款)、社会保险和岗位津贴;(4)在公共卫生(饮用水、厕所、防疫)、基础教育和环境质量方面,保证国民待遇。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方面,拟以我市农村开展四有工程为例。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束缚,切实将社会保障向农村基层延伸、向广大农民拓展,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四年前,作为江苏农业人口第一市的盐城市从解决广大农民最期盼、最现实的直接利益问题着手,把围绕民生作决策、办实事、求实效,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急需的领域着手,在农村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以“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民生”为主线,在全省率先开展以实现全市农村581万农民“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为目标的村级农民“四有”工程建设,经过2008年的“十村示范”、2009年的“百村试点”,2010年实施的“千村推广”,2011年实施20家四有示范镇建设的创新探索实践,全市村级“四

有”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盐城市委、市政府还把社会保障村级“四有”工程建设连续列入为民兴办的实事项目之一,作为提高广大农村百姓幸福指数、建设幸福盐城的重要举措来抓。四年来,全市通过“四有”村平台建设,共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57.72万人,转移率达到了95.2%以上,扶持农民创业4.6万人;参加各类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了295.5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总人数达到了528.91万人;共开展技能培训各类人员49.46万人,培训就业率达到了92.5%。截止目前,在全市2108个推广村中,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已经全部建设到位,已实行微机录入并进行动态化管理的村2099个,占推广村总数的99.6%;全市60周岁以上的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已实现应发尽发,全市新农保适龄对象已参保人员达236.90人,占应参保人数的99.9%,在江苏省面上提前实现省定参保目标,实现了广大农民新农保参保、农村适龄老人基础养老金发放和“四有”村建设全覆盖。今年以来,该市按照“巩固提高示范村、重点突破试点村、整体推进推广村、着力创建四有镇”的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去年选择了20个乡镇成功创建“四有”示范镇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基层平台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平台服务经办功能,以开展全市镇镇“四有”工程建设为目标,从而不断提升全市农民“四有”工程建设水平。

(三)基准点:让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

在所有的公平条件中,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和首要条件。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使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目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情:(1)逐步解决农民

工子女在打工地平等、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2)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包括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加大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等,最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经费按学生数公平分配;(3)全面加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要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当前还应注重采取各种优待政策,鼓励优秀大学生、师范生到基层、农村任教。

(四)关键点: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目前,除了在对农民工权益、乡村人口的社会保障以及教育等方面加大投入外,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转移支付:(1)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2009年国家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的支出仅占总支出的0.73%,虽比2007年的0.68%有了较大提高,但相对于7.13亿乡村人口来说,投入明显偏低。因此,政府应依据国家财力及其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对农业建设的预算内投资,确保对农业建设的投资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2)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方式要按照其规则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运用“绿箱”规则,加大对农业科学研究、动植物保护防疫和无公害生产的投入;利用“黄箱”政策,增加对农产品的补贴水平,据统计,在此方面我国大约有1500亿元的补贴空间可以利用;完善农业制度,提高对农业的金融支持等。

(五)突破点:积极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国务院早在2006年前后就组织14个部门的6个调研组分赴全国部分省市就户籍改革工作进行了综合调研,调研组认为,户籍改革的时机基本成熟。那么,如何改革?总结这

些年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的改革措施以及实际效果,认为应该明确以下几个方面:(1)推进户籍改革的目标是解决城乡户口性质统一问题,让户口回归本位。(2)应取消附着在户口本上的各种经济利益和权益,这是户籍改革的难点和核心。(3)剥离这些附加利益,要着眼于搞好综合配套改革,分清先后顺序、轻重缓急。

最后,从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看,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目标和重大战略。为此,要把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着力推进包括县镇财政体制、农村土地制度、农村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各项制度改革进程,在逐步保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加快城乡各项体制机制的对接,从而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束缚,真正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破除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发展 第3篇

抓住机制建设

农村发展的关键在改革,最根本的措施在于推动制度创新建设,转变落后的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在统筹规划、强农惠农、民主管理等各个方面有新举措,以适应“三农”健康快速发展的新要求。

1、建立统筹规划机制。福山区重点从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两个方面,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和建设,做到“规划共绘、基础共建、资源共享”。在推进城乡空间布局规划上,逐步实现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形成分工明确、梯次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架构体系。在推进城乡产业发展规划上,积极推动镇级项目区与全区主导产业相对接,抓好项目引进建设和产业链条延伸,实现产业发展的互融互补。2008年,镇街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亿元,五年来年均增长30%以上,增幅高出全区平均10个百分点,镇域经济呈现出快速突破发展的良好态势。

2、推行强农惠农机制。近几年来,福山区委依靠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成果,通过“转移支付”、“以奖代补”等形式,大幅度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五年来,全区累计投入6亿多元,共启动实施“三农实事工程”40多项。在税收、宣传、贷款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迅速培育壮大了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围绕培养新型农民,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主渠道作用,每个镇街以区片为单位拿出1—2个专业村,精心培植农业新技术、新技能,有效地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2008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为夯实农村改革发展的组织基础,各级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解决农村干部后顾之忧和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07年以来,区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来发放农村干部工资补贴,同时新建农村基层组织办公场所33处。

3、健全民主管理机制。立足促进农村基层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福山区以村委会选举为有利契机,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有效地推进了基层农村民主建设进程。全区全面开展了“和谐班子建设”、“争创先锋党支部、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等主题活动,探索推行了以“普通群众——小组长——大组长——两委干部”四级村政事务管理网络、群众办事推荐书、村情信息档案为主体的“一网一书一档”管理模式,提升了村级事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达到农村干部规范从政、党员带头服务、群众自管自治的目标,形成农村两委和谐、组织和党员和谐、党员和群众和谐的良好局面。

破解难点

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是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工作中围绕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福山区主要在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上下工夫、做文章。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网络化是城乡一体化的纽带,城乡一体化最终能否实现,就要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能否实现一体化。近几年来,福山区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倾斜力度,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全面加强水、电、路以及文化教育设施设备等公益事业建设。目前,全区已完成村村通自来水、通油路、通客车“三通”基础设施工程,建立起村级组织办公场所、远程教育站点、文娱活动中心、道德促进会等。

2、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规模集中、产业调优”的思路,加快推进由传统的种植业结构向大农业结构转变。林果、蔬菜、畜牧已成为福山区名副其实的农业主导产业。其中,大樱桃特色优势产业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仅此一项使农民人均增收1640元,被授予“中国优质大樱桃基地重点区”称号。在此基础上,福山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以大樱桃采摘、农家乐和水库观光为主体的休闲旅游业,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产出效益。

3、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近年来,福山区把发展镇域经济放在新农村建设的突出带动位置,引导各镇街抓住城区扩张和主导产业膨胀的有利机遇,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着力培育各具特色的镇域经济,提升小城镇建设档次,使之成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各镇街按照区委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工业经济拉动、城市建设促动、第三产业带动等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都取得了较好成效。

突出关键

三农问题核心在于农民,城乡一体的标志在于国民待遇一体化。近几年来,福山区委、区政府立足于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建立了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每年筛选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实施“10件为民服务实事工程”。特别是在烟台市提前全面实施了教育、医疗、养老三个方面惠民政策,有效地解决了“上学难、看病贵、养老愁”的问题,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

1、在教育事业方面。实行农村适龄青年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补贴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对进入职业和技工学校学习的福山籍农村学生,每人每年补助500元。五年来,以职业教育为重点,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次,使全区农民工资收入比重达到50%。同时,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和“二三免”计划。自2007年以来,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和课本费,每年为群众减少支出700多万元。为了加快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福山区不断整合教育资源,科学调整布局,形成了“中学办在城区、小学办在镇街”的教育格局。

2、在医疗事业方面。2006年以来,福山区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开始人均补助26元增加到2008年人均补助76元,参合率达到99.7%,每年为农民报销医疗费用达1000万元。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入实施,全区进一步加大镇街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造力度,计划建成88处标准规范的村级卫生室,并由镇街卫生院实行一体化管理,全面提升村级卫生室服务功能,建立以区医院为龙头、镇街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我国金融排斥的城乡二元性研究 第4篇

金融排斥 (Financial Exclusion) 是金融地理学上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始于1997年, 是国外政府部门金融管理部门优先考察的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分析:1.城乡金融排斥程度的时空差别。2.城乡金融排斥二元性的影响因素。本文试图通过模糊曲线法来明确各要素的重要性, 突出其在金融复杂系统中的相关作用及关系。3.从城乡金融地域系统的空间联系去探讨减少金融排斥二元性的方法。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一) 金融排斥城乡二元性的客观表现

省区平均意义水平上的金融排斥程度差别说明了农村地区金融发展落后, 我国各省区的金融发展中, 城乡失调严重。省区与农村区域的金融排斥程度明显, 如山西省城乡金融排斥程度对比, 农村排名第8, 而全省区的金融排斥排名为21;西部地区除四川、内蒙古的单项指标位居前列以外, 其他各省份的城乡金融排斥都较为明显。总体来讲, 我国大部分省份城乡金融排斥倾向于二元性发展, 全国23个省份金融排斥二元性的程度水平偏高。以中西部省份最为明显, 制约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1. 理论分析。

对金融排斥来说, 必须综合考虑需求引致、供给诱导及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因素。需求引致是指由金融需求主体的一些特征带来的排斥现象, 包括收入、年龄、教育等。供给诱导是指影响金融机构资金供给的相关因素, 包括产品多样性、金融基础设施等。金融排斥的社会诱发因素主要有:人口统计变化、市场化程度等。需求、供给、社会这三方面因素相互制约和影响。如提高技术水平, 收入上去了, 对先进金融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加, 排斥程度就会降低。引起金融排斥的因素较为复杂, 关系密切, 除了用传统的计量工具外, 还可利用模糊曲线来检验各要素的贡献弹性。我国城乡金融二元结构体系运行特征不一, 要保证城乡空间系统的可比性, 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城乡金融排斥的各方面要素。此外, 还可以通过模型构建来分析城乡金融二元化结构的变化趋势。

2. 诱因选择与处理。

(1) 收入是金融排斥的重要要素, 在其他控制变量均衡的情况下, 收入越低, 金融排斥的可能性越大。 (2) 就业状况。就业水平的高低会使金融排斥程度发生很大变化。 (3) 技术水平。尤其是手机技术在乡镇的普及, 将有助于居民接受主流金融服务。 (4) 教育, 也叫金融教养, 金融教育程度越深, 其金融排斥性越小。 (5) GDP增长率。它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优劣的表现形式。 (6) 财政支持力度。政府对城乡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同, 城乡金融二元化程度也会不同。

三、实证结果与检验

(一) 计量分析

农村金融排斥与收入、技术、教育等负相关, 与年龄正相关, 且回归系数多为1%以上。城市金融排斥与收入明显负相关, 回归系数多在1%水平上。与农村金融排斥的影响要素不一样, 城市的就业率、技术及教育对其排斥程度也不同。比如技术, 在我国, 技术能够推动农村金融发展, 但其对城市的金融发展影响较小。这是因为城市的电话、网络普及率偏高, 对金融排斥的影响度低。而提高农村信息技术, 农业的科技化程度也会上去, 农产品融资渠道也会拓展开来, 农民收入会增加, 金融排斥会降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城乡金融体系较为复杂, 金融排斥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 而传统的线性分析方法则只反映其内在关系与作用过程。

(二) 模糊曲线检验结果

模糊曲线分析法是由诺斯—阿拉姆斯实验室最新开发的极具价值的统计方法。它能够压缩输入数据的维度, 找出影响产出变量的重要因素。

(三) 城乡联动的变系数模型检验

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以及城乡金融地域系统处于割裂状态中, 很多学者不重视城乡空间联系。城市金融发展可扩散到农村金融, 通过实物渠道及资金渠道拉动农村经济、金融增长, 两者存在一定的互补效应。所以, 减少金融排斥的城乡二元性, 可统筹城乡金融, 加大农业金融投入力度, 切实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

四、结论与建议

(一) 城乡金融系统的运行特征与模式不同, 所以即使是诱

因相同, 其作用机制也不一样, 解决城乡金融排斥的切入点也不一样。

(二) 从城乡统筹角度出发, 充分利用城市金融的扩散力, 减少城乡金融的二元化。

可增加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 提高其金融产业成长水平, 最终实现城乡金融地域系统和谐发展。鼓励在农村地区设立金融机构分支机构, 实现城乡金融合作、信息共享等, 实现城乡金融网络多样化联通。针对那些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 可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政府亦可给予相应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三) 金融排斥分为消极和积极两种, 政府要干预的是消极的金融排斥。

(四) 培育大型农业企业。

这样一来, 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从而减少金融排斥, 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如培育优势、特色农产品, 如河南的大蒜基地等, 并给与资金支持。信贷流程方面, 可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也可在传统银行设立农业服务绿色通道, 满足农业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进而推动金融包容的稳步发展。

五、结语

金融排斥的城乡二元性程度差距明显, 要减少这种金融排斥, 必须分析引起排斥的关键因素, 采取有效方式, 统筹城乡金融发展, 从而满足社会对金融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城乡二元结构之我对家乡的认识 第5篇

今年来由于我国城乡结构差异,乡镇以及小县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形态。我的家乡——一个生我养我的小县城也不例外,目睹着她的变迁,我也见证着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随着我国对于解决城乡差异所出台的种种政策,家乡也渐渐展现出新的面貌。

关键词城乡结构家乡问题政策 描述过去

记得小学的时候县城最大的那条街最宽不足10米,从头走到尾不超过20分钟,然后却满足着整个县城的各种需求。那时的房子不是很高,五层的小楼就可以就可以眺览整个县城。中学的时候印象中整个县城都水泥、钢筋、运输车,高楼一座座建起,街道一天天变宽,商店一天天变多。那时护城河还是可以游泳的,可以看见清水下的游鱼,公园的草地还是一片片的,躺着可以看见蓝蓝的天空。

离得不远的外婆家,那条路总是坑坑洼洼,乡下的农田也是一望无际。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一家团圆,乡下的孩子最爱玩鞭炮,最爱成群结队的嬉闹。淳朴的表哥们总是最热情的招待我,那群小伙伴也总是拉着我回家做客。虽然没有多奢侈的饭菜,但是满满的热情总把我充实。乡下的生活条件虽然不行,但是邻里之间很是和睦,记得我最爱端着饭碗去各家串门。

近年来问题

可能身处家乡很难发现她的改变,大学第一年回家才发现家乡真的已经不是以前了,总爱坐在小时候小伙伴玩耍的那片草地上,看着前面的护城河,思考着一些问题。1劳动力外出问题

过年回去有很多和我一样从外地回来的人,有的是打工归来,有的是求学归来,也有的是做生意回来,而大多数都是北上广归来。所以每到过年时家乡的车站总是大包小包的身影,有喜悦,也有无奈。据我所认识的人,几乎都是过年回家呆十几天,然后继续外出奔波,然后却都是从事劳动力为主的工作。相比外面的大城市老家的很多工作岗位一是无法提供相对较高的工资,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所以同样是劳动力,基本上都选择外出赚钱。

2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问题

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产生家中老人孩子的很多问题。首先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没有父母在身边一方面孩子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孩子心理教育不健全,轻则没有幸福感,重则走向歧途;另一方面孩子受父母影响对教育不重视,价值观改变,认为赚钱比读书重要。其次是老人的生活问题,农村空巢老人数量庞大,不仅生活上极不方便,而且心理上也会有孤独感。最后孩子也老人共同生活,出现中国独特的“奶奶带出来的孩子”现象,老人垂暮之年本就没有什么奢望,孙子孙女过得好他们心理就得到安慰。所以过度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性格娇惯,行为放纵,不仅影响孩子的教育而且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3人情风气问题

每次过年和朋友相聚,少了很多真诚的交流与问候,多了一些浮夸的攀比。似乎人们的价值观已渐渐向金钱靠拢,谁挣得多,谁混的好就跟谁拉上关系。一些在外地赚到钱的年轻人,也许在外受了一年的苦,赚了钱回来就容易忘乎所以,花钱充面子,大手大脚。却不知产生了多少连锁反应,首先县城的消费水平似乎因为有了消费群体而不断增高,这些不合理的涨价换来的是一句话“贵吗?谁会在意这点钱”。其次,节日娱乐活动单一到只有一种,那就是赌博,没有了以往的欢声笑语,只剩下赌桌上的面红耳赤。最后,这样的消费方式让很多留守的劳动力心动,于是来年跟着他们一起外出,造成恶心循环。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过年的时候结婚,乔迁,补办生日的特别多,就是因为过年大家都回来了并且手上都有钱。然而造成的后果却是,过年就是收份子钱的好时机,唯一短暂的相聚就是参加各种酒席。4耕地荒废问题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最显著的问题就是耕地荒废,留下老父亲,老母亲独自守着一小块田地自己自足。很多工厂看中机会,大面积承包土地盖厂房,修道路,甚至房地产商也收来建起了一座座商品房。去外婆家的路上,看不到一望无际的农田,只看到夹在各种工厂间,可怜的菜地。也许用很多农民的话来说就是,种地所获得的那么一点微薄的收入,还不如外出打工赚的多,谁还去种地。回想起过去农村清新的空气,丰收的农田,我不禁感到一阵阵失望与可惜。5环境问题

坐车回来的路上看到县城周围一片片的厂区,不时可以看见浓烟与灰尘,印象中那大片的树林如今只剩下零零散散的一小片。护城河里已不再是鱼虾成群,有的只是浑浊的河水。街道上虽然没有垃圾,但是总觉得有那么一股看不见的东西,钻进我的鼻孔。仰望天空,蓝蓝的天已不见踪影。过年去外婆家拜年,那条坑洼的小路如今早已是水泥路了,然而却不断驶过各种水泥厂的大货车,留下捂着鼻子行走的路人。村里多了很多二层小楼,然而楼后面那条我们经常钓鱼钓虾的小沟,里面堆满了垃圾跟小楼一样花花绿绿。原因

随着整个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生活水平的追求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人们似乎迷失了方向,一味的追求金钱所带来的物质满足,却一度忽略的精神面貌方面的进步。为此很多人选择了放弃养育自己的家乡,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一来家乡的工作岗位有限,工资水平较低,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生活水平,二来大城市配套设施齐全工作岗位多,机会大,所以外出打工是很多文化水平低的青壮年第一选择。

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流守儿童与孤寡老人现象。在他们看来,自己辛苦赚钱,家里的孩子交给父母带,交给学校管就够了,到时候寄钱回来,保证他们的生活开支就可以了。这种想法坚定了他们离家的信念,并且忽视了家里其他问题。当下中国的小县城的很多学校教育理念落后,忽视了孩子的身心教育,对于那些被父母丢下给爷爷奶奶照看的孩子是莫大的缺失。

这种在外打工的努力赚钱,在家留守的情感缺失模式必然造成了人们价值观的扭曲。钱可以做很多事,钱可以代表一切,人情,情感,教育等等一切都被忽略。因为钱,所以可以远离穷亲戚,可以谄媚富朋友;因为钱,所以违背道德甚至法律铤而走险;因为钱,所以喜事就是拼面子,聚会就是拼资产。人情风气因为金钱的捆绑变得扭曲不堪。

劳动力的流失,价值观的扭曲,似乎身为农民是很丢面子的事情。所以,大家都不种地,大家都是打工。大片耕地的荒废,不仅是因为种田的收入低,更是因为攀比的氛围让大家不愿意种田。中国的农民不仅耕作水平落后,耕种规模也小,达不到国外的机械化耕种水平,很多时候一家农忙十家相助,而大量农民外出,少量的农民根本无法完成以往的耕作规模,因为之会恶性循环。

耕地荒废,吸引了大量投资商,建厂房,盖小区,环境不得不恶化。外出的人眼里为了钱,所以在变卖土地上与投资商一拍即合。没有了绿油油的农田,有的只有水泥厂,化工厂,施工队,环境又怎么能不恶化呢。一条条的道路像一条条刀痕割在土地上,一片片厂区像一块块伤疤印在农田中,空气里只有灰尘,再不会让人心旷神怡。对策与建议

1控制劳动力流出 1.1户口限制解除

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之间的差异消除,在就业、保险、购房、教育等方面农村户口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某些方面说,农村户口相比城市户口也有自身的一些优点比如生育二胎问题,申请宅地基问题等。户口方面的政策,让农民不再有户口方面的劣势,降低对城市户口的渴望,进而控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出。1.2支持返乡创业

一方面,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推动新农村建设。返乡农民工回到农村,他们依托打工时掌握的各种资源与家乡的

各种优势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拓展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空间,带动农村各 项生产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 促进农村文明程度提升。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经受了城市生活和市场经济的洗礼,法制观念、市场观念和民主意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返乡创业,也必 将影响周围的人们在上述观念上逐渐提高。1.3加大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 取消农业税,提高农民补贴是近年来国家对农民减负做的重要举措。除此之外各地区根据当地特点相应推出不同类型的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是对农民生活保障的必要举措,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只有让农民没有负担,才能鼓励农民积极生产,给社会供应农产品。2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2.1养老保险社会化

社会化的养老方式,是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而有效分散风险的制度,空巢老人的养老费用不再是完全依靠外出打工子女,而是由国家及社会负担大部分。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2.2义务教育免费化 从义务教育发展来看,关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对整个教育的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作用,是义务教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无论从义务教育本身、教育法制建设,乃至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都有深远的意义。义务教育免费化,给留守儿童教育提供基本教育保障,减轻家庭负担,进而减少农民工外出的趋势。3.3精神关爱社区化

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空巢老人满足基本生活保障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更多需要的是精神关爱。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对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日常精神关爱体系,不仅能够照顾到每一个老人孩子,而且还能带动周边群众对整个社会老人和孩子的关爱。然而紧靠社区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需要外出子女回归家乡,赡养老人,抚养孩子。3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3.1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加强对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并做好日常维护与宣传。加强对现有文化设施资源的整合利用,按照综合性、多功能和有阵地、有经费、有人员的要求,以乡镇文化站为基本阵地,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扩展功能、共建共用,形成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体育活动于一体的文化中心。3.2挖掘农村文化资源

充分挖掘农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民族传统节日,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3.3加大对农村文化产品的输送

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深入基层,立足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体验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感受农民群众的辛劳和愿望,创作生产更多反映当代农村生活、为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要加强对优秀文化产品的宣传推介,通过政府采购配送、城乡结对赠送、扩大市场营销等多种形式,把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送到农村千家万户、送到农民群众手中。4保护耕地,改善环境 4.1健全土地保护法规

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土地管理法》中有关基本农田保护的条款,强化对基本农田占用、变更法律程序,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应含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基本农田保护区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农田严格审批制度、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制度、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制度。4.2提高农民耕地保护意识 加大土地国情、国策和国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宣传耕地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意义,让农民充分认识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介和公益广告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使基本农田保护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一个人人知道农田保护,人人遵守农田保护,人人监督农田保护的社会环境。4.3创新农作物及耕种方式

鼓励农民种植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并且以保护耕地,改善环境为目的改造荒地、废地。改变以往粗放型耕作方式,引进现代化技术,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政府加大对创新农业的资金支持,技术援助,市场引导,鼓励农民参与创新农作物种植,新型技术使用,提高农民收入。总结

家乡总是在不断发展,不断改变,看着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的心里充满自豪。然而发展往往伴随着各种问题,我们要充分考虑各种问题带来的影响,不忽视,积极解决,一方面响应国家政策方针,另一方面根据本地特点探索独具特色的发展策略。要不断消除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层设施,提供农业优惠政策,让农民早日过上小康社会。

袁振国.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 李铮“空心村”现象成因及整治措施科学分析商场现代化2010年1月(上旬刊)总第598期

结构调整须破城乡二元体制 第6篇

2009年12月17日,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撰文说,当前,中国经济内生增长机制尚未形成,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巩固,下滑风险依然存在。在此情况下,“应把‘调结构’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回升的重要抓手,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机制’,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各种政策指向都表明,“调结构”即便不会取代“保增长”成为2010年经济工作唯一的中心任務,也会成为中心任务之一。

谁来调

2009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了十几个产业振兴规划。自然,政府将在2010年继续落实这些规划。不过,一些经济学家并不看好这些由政府主导的经济结构调整规划。

“我们过去一直在调结构,一会儿说钢铁过剩了,一会说钢铁又不够了。经济结构调整本身要由市场决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认为,在调整产业结构问题上,要注意对金融资源的配置和基础商品(水、电、油等)价格的调整。

有一种舆论认为,在这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部分产业其实在借结构调整之名行“国进民退”之实。汤敏认为,“国进民退”不是由政府的政策决定的,而主要是由银行贷款流向决定的。针对这个问题,“核心是要打破行业垄断,向民营企业开放更多行业。”

“如果东西卖不掉,企业怎么可能生产呢?难道企业家都是傻子吗?”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甚至认为“产能过剩是个伪命题”。

“一方面,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有好处,这样就可以通过竞争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市场经济如果没有剩余就竞争不起来;另一方面,我们现在还没有资格谈产能过剩,再大的产能除以13亿人口都是小数。”因此,刘福垣认为,“不是产能过剩的问题,是如何刺激消费的问题。”

如何调

如何刺激消费?刘福垣说,因为分配结构决定消费结构,消费结构决定产业结构,所以调整产业结构要从调分配结构着手。“分配结构调整好了,产业结构自动就调到位了。国内消费为什么刺激不起来?就是因为分配结构没有调整好,老百姓不敢消费。”

他认为,结构调整包括方方面面,但要抓住主要矛盾——城乡二元体制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是要转变农民工的身份,有利于加快城市化的政策赶紧出台,不利的赶紧改。”

刘福垣说,现在最不利于城市化的就是农民工的医疗、教育、社保问题,应该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城市化不是你硬把农民拉进城里来,你只要不挡他,把医疗、教育、社保解决了,他自然就敢消费了。你想,如果每年能有1%的农民工留在城里,那就是2800万人,光为这些人盖住房就得盖700万套,还有医院、学校,这可以用掉多少吨钢铁、水泥,增加多少就业!”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研究 第7篇

“二元经济”最初是伯克提出, 他在对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的研究中把该国经济和社会划分为传统部门和现代化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所经营的资本主义部门, 他当时的研究仅仅限于对二元经济的一种单纯的描述。1954年刘易斯发表了一篇著名论文《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 刻画了后起国家存在的二元经济特征: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无限的劳动力供给, 相对于资本和土地而言, 农业部门劳动力供给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负数;而且农业劳动者在接受最低工资条件下提供劳动, 其工资水平只能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而现代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 相对于农业部门的低工资水平, 工业部门只要提供略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这不仅使得工业部门由于劳动力的供给而不断扩张, 而且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力流出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民的收入因此提高, 当剩余劳动力消失,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也提高了, 与工业达到一致, 这时经济中的二元结构也消失了。

2 我国二元经济的形成

从世界工业化进程来看, 工业化有三种形式:①产业自然成长型工业化模式, 如英美。②殖民输入式工业化模式, 如巴西。③政府高度介入的工业化模式。在此种模式下会形成工业发展超前而农业发展滞后的二元经济, 这种经济体制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刚性。我国在实行市场经济以前的工业化正是采取的这种形式, 伴随着产生了具有刚性的二元经济结构。

工业化初期, 工业部门比重较小, 单纯依靠工业部门自身的积累来筹集发展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规模巨大的农业部门必然成了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 把资本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市场性的资源转移;另外一种是政策性的资源转移。前者取决于金融发展和该地区商业集团的起源与行为;后者主要采取净直接税、净间接税等手段。我国在进行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由于不具备市场性资源转移的条件, 则主要求助于政策性资源的转移。我国政策性转移是以具有巨大剪刀差的价格为手段, 集体化农业是因为制度的支持而取得成功的。在私人经济中, 农户的个人收入和消费是不可能控制的, 它主要取决于农户的个人偏好, 在此种情况下进行资源转移是不容易取得成功的。而通过集体化使农业部门劳动者只能得到一个维持生计的费用, 抑制了农民的消费。并且这种转移是在劳动者拿到收入之前就完成了, 具有隐蔽性和强制性, 因此, 这种转移方式是比较容易成功的。

3 中国二元经济的结构刚性分析

3.1 资源配置过度倾斜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由于国内外的环境, 采取了特殊的经济发展战略, 通过资源倾斜手段, 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这一阶段所采取的过度的资源倾斜政策,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阻碍。我国的资源倾斜主要是资源在工业与农业间分配的严重不均, 这样导致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工业的发展, 难以与工业发展相适应。综观我国经济发展历史, 由于资源过度倾斜于工业, 对农业投资严重不足, 引起粮食产量急剧下降, 造成全国性的粮食短缺。而现阶段的中国农业应该是政府主导的投资, 具体投资方向在农村基础设施、灌溉系统以及农村人力资本等。但政府的资源一直是严重的倾斜于城市和工业, 造成我国经济二元结构刚性加强。

3.2 农业剩余人口转移受阻

按照刘易斯的经济增长模型, 一国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农业剩余人口向非农的转移。因为只有农业剩余人口向非农转移才会使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现代化, 才能加速二元向一元的转化。我国的农业剩余人口转移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促进跨地区流动。

(1)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建立乡镇企业

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立现代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保护和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然而, 在我国的乡镇企业建立的过程中, 出现了明显的“资本深化”的趋势。“资本深化”的提前进行, 使得技术的选择出现了不断朝资本替代劳动的路径偏差, 资本的增长持续快于劳动的增长,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 促进跨地区流动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另一种方式是跨地区流动。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机制在劳动力配置的作用日益增强, 农民自由进城主要分布在所谓的城市非正规部门。据统计, 在非正规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劳动力在城市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为20%~70%, 创造收入大约为城市总收入的40%。但是我国城市非正式就业空间相对狭小, 在1998年我国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占城市就业总数的13%, 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 甚至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水平。特别是近年来, 出现大规模的下岗职工与农民形成了强烈的竞争。

4 结论

通过本文分析, 我国二元经济在沿着刘易斯经济发展模型的路径中受到很多的制约因素, 我国经济的一元化不能按其途径顺利进行。因此造成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刚性。二元经济结构刚性的加固, 不仅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造成了严重的障碍, 而且也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对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刚性问题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摘要:本文将对我国二元经济的刚性进行分析, 探讨其出现刚性的原因。

论消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第8篇

持续的、不断攀升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源关键在于不公平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它是造成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深层次根源, 因此实现城乡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公平, 彻底根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和根本。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制度的创新与完善。“良好的制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实现经济利益的最优化。制度为每个参与经济活动的人设置了一套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行为规则, 这就为每一个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行为人规定了约束条件, 制约着每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当制度约束有助于克服经济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有助于解决不付费的免费搭车行为时, 它就能以比较低的代价换取较快的经济增长。”[2]

一、从政府方面而言, 完善制度的具体措施

1. 确立明确的产权制度。

产权是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明确界定产权, 可以减少交易成本, 有效解决外部经济问题。对于农民而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莫过于土地。而现行的土地制度赋予了农民承包土地的权利, 而没有土地所有权, 权利的排他性不强,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很难获得土地增值收益。因此建立明确的产权制度, 加强产权立法保护力度, 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让农民和市民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

2. 改革城乡二元财税体制, 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 加快建立以工带农, 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要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格局, 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结构和投向, 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 建立财政支农基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同时加大支农资金协调整合的力度, 突出支出重点, 提高使用效率, 集中力量办大事”。减轻农民负担, 使农民能够在国际大环境下与其他人公平竞争。

3. 放活农村体制, 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推进征地户籍等制度改革, 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着力培育一批有竞争力, 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推广龙头企业, 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合形式,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 社会化程度;完善粮食流通体制, 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3]。

4. 建设服务型政府, 实行“有限”政府的目标, 防止权力滥用。

权力是公共产品, 应该为公众服务。对于政府的行为要依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严格规范, 防止权力的“寻租”行为, 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实施者, 不应该直接干预市场经济, 不应该直接参与资源配置, 而要为不同的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创设良好的体制环境, 提供优质的服务, 以保证公平, 体现正义。

5. 建立完善的覆盖全社会范围的社会保障制度。

市场不能保证初次分配的公平, 对初次分配的修正实质是对机会不均等的修正。保护弱者是人道主义的要求。要逐步把农村也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 使农民与市民能够在同一起点上进行公平的竞争而无后顾之忧。要加大二次分配的调节力度, 保障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平等竞争的开放的市场体系

建立全国统一的平等、竞争、开放的市场体系, 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也是必不可少的。具体说来,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 给予农民完全的“国民待遇”。

市场经济的价值准则是平等自由, 每个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 自由进出市场, 他们的利益追求不同, 需要调节。当前中国改革中关键是利益关系的协调。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民的利益保障机制残缺, 为了经济发展而牺牲他们的利益不能建成和谐社会。为了社会的长远利益, 既要使大多数人共同参与经济社会发展, 又要使大多数人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要建立合理的利益结构, 给予农民完全的“国民待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市场经济要给予每个市场主体充分的自由和机会。

当前中国城乡居民巨大的收入差距主要原因是农民收入太低了。“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 提供真正的同等机会, 社会必须更多的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4]对于农民提高收入, 缩小差距, 就业是关键。而“弱势群体能够用来获取财富的唯一手段就是他们的劳动力, 因此要提高他们的经济地位, 唯一可持续的办法是给予他们所拥有的劳动能力以最大最充分的就业机会和按供求决定的合理价格”[5]。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才会产生经济活力, 因此, 要保障劳动力、技术、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城乡间流动畅通, 从而带来更多的机会以缩小城乡差距。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 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的步伐

“人口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今后我们必须淡化“城市偏向”, 着眼于弱化和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按照平等的原则, 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 调整和规范城乡关系, 使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经济机会和社会政治地位, 以加快农业农村发展, 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以加快城乡经济的融合和协调发展。消除制度化障碍, 建立平等、竞争、自由、流动、统一、开放的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 特别是消除城乡间的就业歧视和择业差别, 使劳动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利益追求和特长自主择业, 形成劳动要素合理配置的局面。建立新型的城乡平衡发展战略, 为城乡居民提供追求自身发展的同等机会和条件。”[6]同时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规模经营, 按照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本质要求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四、建立公平的教育体制

教育是准公共产品, 具有社会效益。“当没有其他的措施来保证收入差距不致于太悬殊时, 不断增加受教育的机会能够使弱势群体彻底摆脱贫困, 形成持久的拉平差距的趋势”。努力推进教育机会的平等, 人人都能接受教育, 使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提高人的素质, 增强弱势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 逐步实现劳动者起点的一致。同时也为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 在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 中国融入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的条件下, 自由、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成为我们追求的共同价值准则。人类的发展最终将消灭“一部分人的发展建立在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发展上”的不平等现象。社会要想迅速发展, 必须保障大多数人享受发展的实惠, 以此达到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才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不正义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赘瘤, 消解它是大势所趋。坚持科学发展观,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准则。从二元走向一体, 实现经济正义, 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条件;消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发挥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实现城乡经济互补, 为彻底消除城乡对立, 建立新型城乡互动关系, 实现城乡一体化准备条件;实现经济正义, 对中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顺利实现现代化, 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2]姜法芹.加大改革力度,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4 (, 2) .

[3]金人庆.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人民日报, 2006-03-03 (12) .

[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 等, 译.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0.

[5]林毅夫.经济发展战略与公平和效率[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2006 (, 1) .

城乡二元金融结构 第9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 每个国家都会有一个从传统农业到后工业的过程。二元经济结构使管理、市场、户口、就业都分割。长期的历史原因使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矛盾, 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贫富差距, 地区内发展不平衡、城市的文化素质差距较大, 这些现象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现代发展的部分产业也受到阻碍。为解决这个根本矛盾, 应该使农村向城市迈进, 走城市的发展道路。从经济, 文化和产业上入手, 推动农村的发展步伐, 推动农村的经互动, 减少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为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 使城市与乡村逐渐靠近, 城市化可以有效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农村城市化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然趋势,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发展阶段。

2 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把握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原因, 深刻分析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影响, 为推动城乡一体化, 解决城乡分歧的问题, 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入手分析。

2.1 政治权利与自我发展不均衡

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不均衡会导致政治的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是政治权利不平衡, 和表达的能力也不平衡。从现实的情况考虑问题, 城市有完善的社会保证体制, 对政治体制的要求也较高, 也更加注重政治体制。乡村自治与城市管理中的政治运作模式与框架, 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由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也存在着差距, 无论是从教育、社会、保证等方面, 城市人口都占一定的优势, 城市户口可以解决一些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如现在子女上学问题, 医疗保证问题等, 而由于农民的发展机构不够完善, 会导致社会保障缺乏此类的现象。

2.2 城乡收入差异化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不断变大表现在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上。城市中有很多就业的机会, 城市也有良好的就业环境, 收入的来源也更加广泛。而乡村依然处于落后的阶段, 就业机会相对也比较少, 乡村资源匮乏。农村的收入水平也不是很高, 再加上经济落后的状况, 农村人们也不太重视城市发生的变化, 对城市的信息关注的也够, 只停留在农村的范围内, 也很难获得更高的收入, 这样的情况就出现了城市与乡村的差距逐渐变大。

2.3 生产力水平与结构文化二重化

城乡二元结构长期造成的城乡文化发展的异质性是文化二重化。城市与乡村的文化发展模式并不相同, 城市的文化范围更加浓厚, 更加现代, 城市与农村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发展模式。而农村则处于封闭的状态, 并没有想法接触也接触不到现代文化的气息。农村的文化模式也只能停留在之前的道路上。在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下, 长期隔离的条件下, 农村的小社会也越加的落后和愚昧, 也与现代社会和城市文化模式形成强烈反差。

2.4 社会流动单向化

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现象不断深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为了首先发展工业, 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后, 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市社会移动这种流动趋势不但没有停止反而越来越强烈。大量的农民从乡村走出来, 而从城市中寻找更好的生存空间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一些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和创业者们, 一旦离开之后不愿再重回原来的地方, 这种流动是单向化的。为了制止农民向城市流动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却导致了更加强烈的城乡单向流动趋势。

3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消解

从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 要想在短时间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一体化新局面, 具有很大难度。城市与农村差异存在于两个层面:1内容差距, 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2制度差异, 现实运行体制与机制上的城乡差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分阶段, 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对于教育、医疗、财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二元化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规定也应该尽快想到解决办法。

3.1 推进农村自身发展

城市供养所造成的自我营养不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这种情况需要从农村的客观实际出发, 来改变和减小农村发展的落后和与城市之间的差异。国家也应当采取相应的政策, 投入大量资金促进农村的产业发展, 带动农村的产业发展, 同时农业也应当发挥自身产业特色与地位优势, 实现劳动力的转移。此外, 也要注重文化上的加强, 提高农民的文化意识, 文化素质, 是农民能够真正的走出去。

3.2 城市带动乡村发展

农村与农业以前长期为工业与城市发展提供养分, 因此, 确立农村发展的目的和意义。农村是发展的基础, 但是农村的发展也受其他的影响, 受城市发展的支撑。这样才能够相互进步共同发展, 也是实现农村和城市共发展的精髓, 这样才可以破除城市与乡村的隔阂。想要在一段时间内消除二元化就应该城市先快速发展, 从经济上带动农村的发展, 从文化上带动农村的发展,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3.3 经济带动与产业融通

城市反哺农村的根本是城市自身发展, 所以要保证城市的持久发展。只有城市发展水平更高, 城市发展的迅速, 才可以带动乡村的发展。发展工业, 以工促农, 发展经济, 以城带乡, 注重产业融通加强城乡之间的工农结合, 利用城市已有的基础设施进行产业发展, 调整整个产业链带动周边环境与地区, 发展特色产业, 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城带乡尤其要, 分析周边农村地区的区位特点和农产品生产状况, 并结合农村社会的自然资源优势, 使农村和城市共同发展, 使工业发展的带动农民。

4 结束语

城乡一体化, 是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 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具有现实和长远的重大意义。因此, 探索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 探索解除二元结构的途径, 逐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市与乡村的共同发展。

摘要:二元格局形成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一直以来, 城乡不均衡发展状况问题突出, 城市与乡村之间有距离, 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均衡, 处于隔离的状态。通过分析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的问题与二元社会的本质, 探索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与解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途径, 逐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市与乡村的发展, 使城市与乡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一体化,发展,不均衡

参考文献

[1]陆学艺, 杨桂宏.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 :5-11.

[2]曾万明.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西南财经大学, 2011.

城乡统筹中二元分治结构问题思考 第10篇

一、城乡统筹中二元分治结构问题的历史原因

户籍制度的严格实施, 禁锢了农民的流动。1958年以前, 中国没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人们可以自由迁徙。农业人口也可以自由转化为其他产业的人口。在1958年1月9日, 毛泽东签署一号主席令, 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它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7项人口登记制度。这个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 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1]。从此, 整个社会人口被分成了农业人口和城镇人口。中国社会进入到了城乡二元分治的状况, 农民被严格地禁锢在土地上。

在城乡二元分治结构的基础上, 转移了过多的农业生产利润, 造成了农村的落后与农民的贫穷。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为了大力支持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国家长期农业“哺育”工业。农村的大量利润被转让给了城市, 同时对农村公共建设投入过少, 使得农民越来越贫困, 农村越来越落后。到改革开放以后, 特别是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以来, 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 到了不得不解题的时候。

严格实行与户籍制度配套的粮油供应制度、就业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 形成城乡“二元”国民待遇。在粮油供应制度方面, 1955年8月, 颁布《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和《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 建立起了凭户口分配粮票并凭粮票与户口簿购买粮食的制度;在就业制度方面, 1957年, 规定了用人单位优先录用城市户口。在当时的条件下, “优先录用”就等于“只录用”, 这种现象延续到改革开放以后的很多年, 才得到改变;各种社会保障福利制度是与单位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于是, 粮油供应、就业、社会福利保障等成为城镇居民的独有待遇, 农村户口的人们无形中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就失去了与城镇人口相同的国民待遇[2]。由于这种待遇的不同带有政府强制性 (来源于政府对户籍制度的强制保护) , 又由于这种待遇的不同因户籍与生俱来的天然性所带来的天然性。就必然在就业、医疗、教育、社会福利保障等公民的基本权利方面形成城乡“二元”国民待遇。改革开放多年以后, 由于很多改革措施仍旧与户籍挂钩, 城乡“二元”国民待遇仍旧没有根本改变。

农村土地的非流动性限制了农民身份的转变, 与严格的城乡户籍制度一道禁锢了农民。众所周知, 农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 农民通过承包协议获得对土地的使用权, 国家也承诺几十年不变。但这个土地是不能自由流动的。于是, 这个生产队的成员不管他在从事什么行当, 他的身份都只有一个——与一份土地紧密相连的农民。这也是我们的国家出现“农民工”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称谓的原因所在。由于土地没有自由流动的可能, 农民就没有从土地自由流动中获得利益的可能, 农民从土地离开自由流动就失去了可能, 从而农村人口大规模城镇化也就失去了可能, 城乡统筹就失去了一个基础。

二、城乡统筹二元分治结构的治理难点

提高农村土地流动, 才能提高农民自由流动性。我们应该注意到, 城市土地的流动仅仅是土地使用权的流动, 那农村为什么就不可以同样只流动土地的使用权呢?也就是说, 农民可以将自己承包土地的权利以一定价格出让, 并从以前所在的生产队中脱离出来, 失去农民的身份。进而在其他地方谋求生机, 流动到其他产业, 做商业就是商人, 做工业就是工人了。在保证农村土地用途不变的基础, 国家允许土地流动, 并让农民在土地流动中获得真正的利益, 才能让部分“假农民”失去土地, 真正脱离农村, 形成农村人口自由地向其他产业流动。以前没改革开放之前, 担心农民到城市, 会给城市造成压力, 造成盲流, 而现在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而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必然以农村的土地自由流动为前提。这同时为城镇劳动力中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向农村流动提供了可能。

改革或废除户籍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关制度, 实行户口登记“一元制”, 才能打破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分治结构。彻底改革或废除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的相关制度, 实行户口登记“一元制”, 给所有国民均登记为居民;同时, 建立公平、公正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 保证城乡居民的平等国民待遇。从而农民成为一种从事农业生产职业人员的称号, 不再是享受不同待遇的农村户籍人口的称号。据《南方周末》 (2007年10月12日) 报道, 云南将从2008年1月1日起就户口登记进行深化改革, 实现“一元制”, 并逐步解决与之配套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城乡平等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体系, 保证城乡人们平等的国民待遇和劳动力自由流动。随着各方面的改革, 农民和城镇人口的不同国民待遇的地方逐渐减少。但是远未根本解决问题。据《重庆晚报》 (2007年10月26日) 报道, “期盼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的医疗、养老保险待遇;期盼农民工务工环境得到改善, 在工资水平、居住环境、享受了工伤、养老保险上与城镇工人一视同仁”, 成为了农村居民在十七大期间的两大期盼。当任何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 无论在中国的什么地方, 享受的社会保障都是一样的时候, 劳动力肯定会向最能体现它的价值的方向流动。也只有当农民与其他的国民享受到了同等的国民待遇, 得到足够公平的社会保障, 城镇化的农民才不会重新回到农村, 城乡人口才能自由地流动。

综上所述, 只有改革或废除户籍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制度, 改革现行农村土地制度, 实现户口登记“一元”制, 建立农民与城镇居民同等国民待遇的社会保障体系, 才能彻底消除城乡二元分治结构, 才能让农民获得自由择业与流动的机会, 城乡才能实现一体化, 城乡才能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德鹏.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78-86.

城乡二元金融结构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策

从“乡土中国”到“流动中国”,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采取积极有效地对策解决这一问题,不但可以保护儿童的权利,而且也可以缩小城乡差距、加速城镇化发展以及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一、 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地务工,被留在农村生活的应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根据全国妇联2013年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000万人,占全国儿童总数1/5,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超过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还有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占当地儿童总数的18%-22%。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留守儿童学习滞后,易出现辍学或逃学等现象

陪伴留守儿童生活的亲属大多是知识水平不高的长辈,他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甚至一部分留守儿童自我控制力很差,很容易被外界的不良诱惑所影响,便极易出现辍学、逃学等现象,对学习失去興趣。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优等生只占调查留守儿童总数的7.1%;中等成绩的占41.5%;成绩较差的大约占12%。

(二)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指导,易导致心理问题

调查发现,有72%的留守儿童出现过抑郁倾向,认为自己易怒、爱发脾气的占60%。留守儿童在缺少家庭温暖和教导条件下,也会存在性格内向、冷漠等问题。由于与父母分离时间过长,有的孩子还会存在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现象。

(三)留守儿童极易存在品行失范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社会、学校等的关注和指导,在品德和行为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通过对某村关于留守儿童犯罪情况调查,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农村留守儿童犯罪达到80%,其中与父母一方或者隔代亲属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占一半以上。

(四)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监管,易导致安全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长教育和疏管,也导致了安全问题的出现。调查显示,在被拐卖儿童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很高。另外,照顾孩子的监护人身体状况不佳或年纪过大,对留守儿童的照顾并不周全,甚至有些老年人还需要留守儿童照顾,这种情况导致留守儿童承担更多的压力。此外,导致孩子轻生自杀的案例也很多。

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乡隔离存在矛盾

随着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的涌入城市,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进城务工的父母没有时间和经历照看孩子的学习。另外,城乡户籍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公共资源分配平等,随之我国部分城市教育资源不均衡,在二者的结合下,学区房高价出售,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等教育不公现象应运而生,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二)家长教育能力与子女教育需求存在差距

年迈的老人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他们身体虚弱,知识能力有限。离开农村的父母更是没有经历陪伴子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正需要家长教育指导。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加速发展的这个阶段,各方面都需要家庭给予更多的帮助和解答,但是他们这样特殊的家庭环境却导致孩子们更容易出现严重的身心问题。

(三)学校教育与留守儿童发展不适应

对于帮助留守儿童健康乐观的成长,老师以及同学的温暖对于他们是有积极的作用的。然而,目前农村的学校受到教育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观念等的限制,在农村学校几乎没有心理辅导教师以及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很少展开各方面安全教育等的实践活动。

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引发出了家庭的问题、教育的问题等等,也正是通过深入的挖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我们才更应该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一)国家制度保护

在制度方面,应改变以往“流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局面,尽可能减少家长与孩子空间分离。首先在居住制度的改革。城市应该更加包容农民工子弟,为那些筑梦城市的农民工子弟降低门槛,同时想方设法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比如提升农民工子弟的基本社会保障、降低农民工子弟在购房、租房的成本等。其次进一步完善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解决留守儿童上学难的情况。再次,当地要在教育的管理体制机制上做好进一步的调整,并且加大对教育硬件设施的投资和对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师资力量的培养与输送。

(二)社会多元救济

首先是在公益组织方面,大力发动企业力量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组织公益性的实践,例如设立留守儿童基金会,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蒙牛企业率先为留守儿童提供无偿送牛奶活动。对一些外来民工比较多的企业,鼓励他们设置免费无线网络等信息渠道,使得他们和留守儿童更好的进行交流和沟通。

其次,心理培训机构可以发挥自己优势,面向留守儿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促使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可以组织下乡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心理档案,提供自愿服务人员,增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投入。

(三)家庭的陪伴

家长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好老师,留守儿童最需要与父母之间交流沟通。从父母来说,一方面,农村的父母应该转变就业的观念,目前国家的政策正在向农村倾斜,应抓住机会发展乡村事业,更好的陪伴在子女的身边。另一方面,父母应该注重对留守儿童金钱观的教育,孩子更多需要的是亲情的温暖与关爱,并不是物质生活上的满足,避免孩子形成不良的社会价值观。

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仅包括家庭、教育问题,实质上已经上升到一个社会性问题。要想真正有效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便要求我们明确留守儿童问题的“源流”,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在实践中更好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使农民工更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的事业服务。(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祖云.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从理论到现实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5):1-7.

[2]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9-33.

[3]段成荣,杨舸,王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J].学海,2005(6):25-29.

[4]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29(1):29-36.

[5]胡朝阳,张震乾.千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报告[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5(8):6-11.

山东省城乡卫生二元结构发生变化 第12篇

近年来, 山东省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卫生发展差距正逐步缩小, 城乡卫生统筹发展步伐加快, 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这与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推行、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强, 特别是“三医联动”的协调推进密切相关。

在完善新农合制度方面, 99.9%的农村居民享受到了基本医疗保障服务。2011年, 参合农民就医累计1.67亿人次, 就医率达252.1%, 是2008年1.8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2011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8475多万人, 比2008年增加29.55%, 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农民就医看病, 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陆续在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通过省统一招标采购, 实行零差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价降幅已达到42.66%, 总体医疗费用大幅下降。据统计, 2011年比2008年次均费用下降了15.02%, 降幅为42.66%。

卫生总费用发生了结构性变化。2010年, 全省卫生总费用为1345.30亿元, 比2008年增加358.13亿元。其中, 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08年的19.57%增加到2010年24.34%, 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从2008年的43.99%降到2010年38.72%。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2011年, 各类卫生机构总数68275个, 与200年相比, 仅医院总数增加214所, 增长16.8%;卫生人员68.96万人,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8.17万人, 乡医和卫生员13.59万人, 与2008年相比卫生技术人员增加14.12万人, 增长41.5%。2011年医疗机构床位总数为41.61万张, 与2008年相比增加13.73万张, 增长49.2%。

在推行公共卫生均等化方面, 10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7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免费或补助的方式向全民提供。据统计, 孕产妇死亡率从2008年的20.85/10万降至2011年的20.59/10万, 婴儿死亡率从2008年的8.87‰降至2011年的6.91‰。

上一篇:安全约束最优潮流下一篇:激光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