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创新教育

2024-05-18

历史教学创新教育(精选12篇)

历史教学创新教育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能力是支撑和保证一个国家崛起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 建设创新型国家, 是时代赋予我国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伟大事业, 同时也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创新型国家, 科技是关键, 人才是核心, 教育是基础。

现代科技的发展, 信息革命的发生, 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以往对世界特征和变化的看法, 单一性结论、规则被多元化取代, 缓慢的变化被急剧的浪潮取代。着力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精神、敢于创新的品质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方向。

一、历史学科在创新教育中有着无比广阔的天地

首先, 从历史学科教学内容来看, 它所陈述的每一个阶梯都包含着不同质、量的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创新史。因此, 学习历史课, 对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创新教育素材。例如中外历史上的发明和创造, 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历史人物的真知灼见和伟大创举, 以及勇敢无畏的探索和尝试等无不闪耀着创新精神的思想光辉。正是这些创新活动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师要大力宣传这些思想和精神, 让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乐于创新, 以做一个创新的人为荣。

其次, 从教学过程的特点来看, 历史学科存在着主体介入的空间。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多机会。从历史认知的角度看, 史书上记载的历史并不完全是历史本身, 而是人们对历史存在进行观察、筛选、整理的产物, 其中包含了记录史实的历史观点。不同的史家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有不同的观点, 看待历史就会有不同的认识。今人对历史的研究虽然比前人有了很大进步, 但仍需要不断深化。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应提倡主体介入, 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参与对历史的评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形成他们对历史的独立见解。所以我在历史教学中经常与学生以今论古,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谈谈论论、说说讲讲, 学生与教师的思维与认识都得到了开拓与升华。例如中国近现代史在讲完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以后, 我就出了一个讨论题, 让学生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高度, 去评价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为此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期间涉及了许多世界史的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不但提出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速度过快、公有化程度过高、规模过大, 与中国国情不相符合, 而且提出建国初期三大改造重点发展重工业有其必要性, 但忽略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不符合世界近代化的发展潮流, 没有重视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没有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埋下障碍。今天国家大力进行国企改革,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 重视发展农业, 重点改善人民生活, 不断扩大内需, 确立以科技立国, 教育为本已成为十五大以来中国不断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些内容并不是课本知识的范畴, 甚至老师也没有想到这么多, 但学生有了创新的意识之后, 爆发出了耀眼的思想火花,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最后, 从历史教育的性质和地位来看, 史学研究价值必须经史学的社会价值反映出来, 而史学的社会价值则体现为史学社会功能的发挥。无论何种社会功能, 都是主要通过改变人们的观念和提高人们的认识来实现的。所以史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们参与社会实践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促进社会进步。史学教育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因此,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非常重要。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 学生的思维被打开,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例如在讲完中国古代史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之后, 我就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提出的选举贤能的主张要求学生就“什么是贤能、如何选举贤能、选举贤能对国家和社会有什么意义”等问题进行思考, 并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小论文。此举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 也可以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 使其闪现智慧的光芒。

二、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思维训练来发展创新能力

首先, 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路, 不依常规, 寻求变异, 多方面思考问题, 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它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探索以寻求各种解决方法。也可以把眼前的材料与过去大脑中存储的材料重新组织起来形成新的材料、新的认识、新的答案。例如在学过世界史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之后, 再来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 当我讲到东汉大科学家张衡的时候, 不仅介绍了张衡的天文学成就, 还介绍了张衡在其他科学领域甚至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内的巨大成就, 同时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历史上容易出现像张衡、达·芬奇这样的通才, 而现代社会教育非常发达, 为什么却很少出现像他们这样的人才?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其他经验进行分析和推测。

求异思维还可以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创新教育。如我就作过这样的假设, 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如果陈胜、吴广起义没有失败, 那么会建立怎样的政权, 结局会怎样;如果秦始皇被荆轲所杀, 那么中国会不会统一, 历史又会如何发展?等等。

其次, 发挥直觉思维的功能, 即不借助推理形式而直接进行推测、联想、想象。只要两种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 就存在着给学生设置直觉判断的机会。我们可以让学生就历史中不同历史事件的发展进行富有创意的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对同一事物的意义和发展作出不同的分析和想象。例如在讲完某个历史时期繁荣的经济发展成就之后, 我会向学生提问:这些经济发展成就会对文化发展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要求学生进行大胆的分析和猜测。

再次, 充分利用辨证批判思维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课本在这个方面较少涉及, 正好给学生留下创新的空间。如评价岳飞和文天祥的忠君和爱国、讨论李鸿章的功过是非、王昭君出塞的苦与乐, 等等。

最后, 与求异思维相联的是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固然是创新思维, 但求同思维同样也可以进行创新思维。如从复杂多变的万象中去发现那些相对不变的东西, 即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规律。在世界现代史中我就把苏联的新

WENJIAOZILIAO

经济政策与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叠放在一起, 要求学生去比较, 从而认识市场与计划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取过程比获得知识性结论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 重视知识的来龙去脉, 注重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和规律, 讲究思维的过程。因为训练思维、传授方法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手段。例如我在讲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时候, 就让学生自己总结农民起义的一般性规律, 以后再讲到其他农民起义的时候要求学生根据农民起义的一般性规律自己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削减浅表性的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中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切实把握学生的实际状况, 科学简化教学环节, 突出教学主线。

二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实行民主教学。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尊重学生, 以认真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 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离奇的想法都不要轻易否定和拒绝。要摒弃传统教学中将学生思路强行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 从而束缚学生思维的做法。即使学生不完善、不周密的发言, 教师也不宜匆忙打断, 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截断他们的思维活动。当学生能畅所欲言时, 就有可能突破思维定势, 有所创见。

三要注意党性原则。我们欢迎百家争鸣, 但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抵制那些低级、庸俗的所谓“史学”, 这样创新教育才有价值。

四宜避近就远。因为当代历史离现时太近, 一些问题尚未被历史“证明”, 而且有很多资料未及时公布, 轻者不能自圆其说, 重者会造成学生信仰混乱。

五是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 更要备学生、备社会。教师要在研究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见, 不能人云亦云, 在拓宽自身视野的同时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第2篇

焦作市实验中学王金波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我们要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国运兴衰的关键。作为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呢?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就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新形势下,教育教学装备不断更新,又衍生出了“电灌”。总而言之,灌输式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要使学生在思想、能力、个性观念等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思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够专注于学生记住了多少历史知识,而要注重学生对史料的探究,多方设问,加强引导。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我针对中学生的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刘禅如此无能,诸葛亮为什么不当皇帝?”“曹操既然是政治家、军事家,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会以多败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必然会去了解这一时期的基本史实,在分析史料的基础上,找到答案。孩子们还提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我及时鼓励学生的提问,并长期坚持这种教学方法。这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历史知识,更锻炼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激活思维,发挥想象,激活学生头脑风暴。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求新求异,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敢于质疑。例如:在讲宋金对峙时,我引用岳王墓上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佞”,提出谁是害死他的真正凶手。学生们由窃窃私语到激烈讨论。很多学生认为是秦桧,有些学生则提出害死岳飞的应是宋高宗赵构,因为岳飞迎接二圣还朝会危及赵构的皇位。我看到这样的情形心中窃喜,这不就是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吗!?我就势要求同学们自己去查资料、看书籍,自己去找结论。其次,在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同时,要给学生以民主,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知识,给学生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例如:我在讲《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课时,当学生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进行自学,对台湾问题有了较深的了解后,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既对本课内容有深刻的了解,也使得到了快乐,并且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精心设计练习,促进创造性思维的拓展。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和形成技能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科学有效地练习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我在讲《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这一课时,在学生对本课有了较深的理解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1)写话:生活穿越。(2)小论文:我的北宋游记。(3)感受名菜:自制名菜“东坡肉”。这样的练习,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人格。

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第3篇

一、正确认识历史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历史领域的新发现、、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历史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历史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历史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学生对历史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二、营造历史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历史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历史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第三,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扩展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着眼于未来。

三、开展创新教育,历史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培养

第一,重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历史知识时,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说明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历史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积极参加历史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历史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历史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学习更多更全面的历史知识,为将来的创新活动奠定扎实的历史功底。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第二,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历史是思维体操,因此,若能对历史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历史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加强历史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历史能力是表现在掌握历史知识、技能,历史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历史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解题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主法、理解历史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应用和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历史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第四,开发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

在历史教学中,激励学生要树立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在“问题历史”中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错析教学”,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第4篇

一、在学校的创新教育中, 学科教育是培育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阵地

历史学科以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功能和教育功能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品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对初中历史教学而言, 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认识论和教学方法论的创新。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者, 教师要创设相对开放、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充分调动主体对象对于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选择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适时点拨, 适度指导, 使学科教学活动成为学生自主感受历史进程、获得心灵感悟和情感愉悦的创新性学习过程。否则, 即使教学设计多么精巧, 教学手段多么先进, 都无法从根本上克服适应性教学程式下教学主体被动从属的消极局面。值得注意的是, 弱化甚至摒弃基本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 以观看代替阅读、以图像代替想象、以音响代替倾听、以喧嚷代替思考的教学模式正在成为时尚。在各级各类优质课、示范课教学中扑朔迷离的光电声影, 周密部署的答难问疑盛行不衰, 悄然代表着学科教改的发展趋向。教育改革关系着民族盛衰与国运昌盛, 以学生本位置换知识本位, 目的是更加有利于主体个性的张扬及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但如果矫枉过正, 以牺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代价, 对素质教育理念进行主观主义的理解和形式主义炒作, 其后果令人深思和担忧。

二、历史创新教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教学改革是一项繁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 任何改革实践, 必须要有科学理论的支持并能经受社会和历史的检验, 而不是纯个人主义式的标新立异。历史学的对象是一种历史真实, 尽管我们不可能全面地再现历史, 但尊重事实, 实事求是是历史学的全部基础, 这也是历史创新教育所应信守的思想原则之一。教学改革中要杜绝那种出于教学策略需要, 随意割裂历史联系, 歪曲历史事实的做法。教学中所选用的史料必须是真实的, 而不是虚假的, 要引导学生一切从历史真实出发, 全面考察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 感受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积极的思维活动, 认识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脉络, 总结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深入了解历史发展进程的基础上, 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准确地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与时俱进, 自觉融入社会发展潮流中, 成为富于人文修养和历史智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三、创新教育关键在于综合素质

创新教育的关键不在于思维方法的反复训练, 创新能力甘肃通渭●常小亮

关键取决于综合素质, 比思维能力更为重要的包括性格、气质、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特征在内的非智力因素。所以, 创新教育实质上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径, 既重视知识基础的巩固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又重视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和教育效益的多维度。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 不仅获得最基本的知识、能力素质, 而且成为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展示、极具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健全个体, 为学生的后续性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最优化的综合素质平台。历史教育可以通过追古抚今、鉴往知来、启思益智, 使学生受到文化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熏陶教育,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综合素质。

四、在历史学科的创新教育中, 教师角色的转换是必不可少的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 学生要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 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宗旨, 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不大受教师的关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及其检测主要由教师或教育主管部门决定和负责, 学生的任务和责任就是被动地接受结构性的知识, 应对各类考试。但在信息网络时代, 学生很容易通过各种迅速便捷的信息渠道, 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 在这种形势下,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与源泉, 教师应把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其主要职责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知识的促进者, 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目标, 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策略, 发展多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条件, 创建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氛围;作为学习的参与者,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 进行心灵的沟通, 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 并能够主动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另外,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创新能力, 社会、学校必须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标准, 改革完善考试制度及考试内容, 不以分数高低论优劣, 而以能力大小评是非, 使教师能够放下包袱, 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上。

对初中历史教育来说,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转变教育观念、调整知识结构、优化教学效果、推陈出新、再创辉煌的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但创新理念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 切忌一哄而上、率意而行。必须加强基本理论的学习, 深刻认识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针对性地按学科规律办事。必须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 从点点滴滴中积累经验, 检验得失, 努力践行素质教育理念, 全面实现创新教育目标。

分析中学历史创新教育论文 第5篇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科目同其它科目一样,其目的应该是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历史学科怎样进行创新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实施了素质教育十多年的今天,历史教师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等方面,任重道远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要做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近十年来,史学界研究的成果丰硕,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前提和保障。

其次,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所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观念。从本质上来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即使学生的想法非常的离奇,教师也不能简单粗暴的否定,而是要做大量的引导工作。历史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其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成分,也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和看法,然后以耐心认真的姿态予以回应,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

二、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精神的具体培养,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强调创新思维精神,并不是说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创新思维精神相比,是处于次要的地位。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室并重的,更无主次之分,没有必要做一个“排队”。只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而忽略创新精神的思维训练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学生历史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学入手。

第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

1。教师分析历史现象应该是多角度多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称之为“角度创新”。例如在讲到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时,教科书认为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会议。然后列举了新观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自1840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力,而争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为什么有如此大差异呢?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市由于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敢于质疑的精神的培养是培养创新思维精神的前提。创新型人才的人格特征有三个:即思维不被己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质疑,看其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

3。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目前的教育方法过多的注意对“左脑思维”即抽象思维、言语功能的讲究,而轻“右脑思维”即非言语思维,形象思维的研究,因此,开发学生的右脑思维潜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4。创新思维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坚实的基础:一是生理基础,主要是开发学生的右脑思维潜力;另一个则是知识基础。历史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作为人们对客观历史的一种主观认识而已,历史研究不可能再现历史原貌,而是尽可能的使二者谟虢咏。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新的史学材料的出现,知识更新是必然的。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方式可以分为课内和课外的方式

这两种方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教学界轻视了课堂外这一重要的方式,这影响到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由于课堂外这一这一方式在时间的掌握安排,具体的实践操作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灵活性强的特点。课堂外丰富的空间资源为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1)学术专题讲座

学术色彩浓厚是举办专题讲座这一形式的主要特点,考虑到这一点,教师在举办专题讲座时应注意三个问题

①精心安排,全面收集史学近年来的研究新成果,并加以筛选分类汇总,使之有条理而不絮乱。

②专题讲座围绕一个研究中心为宜,而且选题宜小不宜大。

③专题讲座的内容最好与历史课程的进度同步。

(2)专题辩论

专题辩论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师主导性参与的最佳契合的一种方式。教师也并不是一个袖手旁观者,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对学生的辩论准备的指导作用上。辩论双方谁赢谁负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通过史学辩论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辩论过程,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提高。

(3)撰写小论文

小论文式的作业,虽然类似于读史札记的性质,但对于学生的要求却很高,教师可以在笔法、书写、结构、史料分析上予以点拨指导。这一想法已经在某些重点中学开始实施。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精神的训练。

浅议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第6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教育

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结合自己的教学所得谈谈粗浅的意见: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的新理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教师要站在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创新意识、竞争能力的人才的高度来认识,没有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没有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就是教育的失误。要树立终身学习观,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及时了解现代科技知识和信息,形成多层次、复合型的专业知识。教师要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开拓创新方法,打破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死记硬背,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没有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剖析,不会也不敢对课本的知识进行质疑。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多开展活动,拓展教学思路,使学生在学习、思考、社会探究中去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认识历史的本质内涵,并从中得到升华。

二、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

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例如关于明朝八股取士制度的评价,有的学生认为八股取士制度钳制了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八股取士制度规范了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突破权威,敢于质疑;充分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还必须关注生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中“标新立异”虽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但有些学生怕会被同学认为爱出风头,答错了会被同学讥笑等等,从而压抑自己的表现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倾听每位学生的意见和见解,注意让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机会。

三、改进日常的教学模式,寓创新于教学过程中。

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教师应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填压式”的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立场出发,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创新的氛围,寓创新教育于其中,如何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应做到下面几点:

1.利用新课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一堂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的方法十分重要。教师在每堂课的新课导入时都要精心设计,采取多样的、新颖的导入方法。如音乐导入法,在学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时利用国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导入,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时,课前让学生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猜谜导入法,在学习“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时,我出一谜语“唐三彩”(打一明代人名)等,还有诗歌导入法、小品表演导入法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

2.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创新方法。当前社会,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走进校园,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和应用等,不断提高自己从网上获取信息,获得新知识,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与历史教学进行整合,开展教学改革,指导学生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如在学习“南京大屠杀”时,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让学生观看有关图片与资料,形成比较感性直观的认识,提出问题“这说明了什么?我们要怎做?”。

3.利用正反结合、多向思维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导学生从正反两面看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如讲述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分析这种体制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有着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体制曾在二三十年代推动苏联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对历史问题能够进行全面的分析。

4.采用“心理换位”,引导学生开启创新的闸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距离今天已经久远,如何让学生提高兴趣,深入掌握呢?采用“心理换位”,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对于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如在学习“明朝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时,创设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后,你如何巩固你的政权呢?”,让学生各抒己见,结果学生把自己设想为朱元璋,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收到奇效。

5.结合乡土教材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家乡的事,家乡的人,总是学生最感兴趣,在历史教学中结合乡土历史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感到亲切,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激发其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民的情感。例如讲述抗日战争时穿插我们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使学生认识到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在讲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结合课本的插图—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引导学生认识到他是我们盐城人的骄傲,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热情。

总之,在历史教育教学中寓创新教育于其中,是建设创造型社会对于历史教师的新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不断学习,积极培训,掌握创新教育的精髓,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造就更多创新型人才。

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之我见 第7篇

首先, 大家认为课堂应该激起学生的兴趣, 为此大费脑筋。但我想说的是, 用教师自己的热情和激情去带动学生是否效果更好。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喜欢历史, 又怎样去改变别人的想法。而如果教师本身就是热爱历史的, 把你对历史的热情展示给学生, 把你感兴趣的东西展示给他们, 这才是真实的, 感人的, 吸引人的。初中学生可能喜欢历史故事, 其实我们最开始接触历史的时候就是从故事开始的, 也适合他们的年龄段。到了高中阶段, 这个分析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 马上就有的, 而是通过不断积累理论知识, 学习分析方法, 逐渐培养出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历史知识, 还有政治的理论知识, 以及地理等相关学科的积累。如果说我们的学生表现的不够好, 一方面是他们自身积累不够, 一方面就是我们的教师素质不够。

其次, 很多人喜欢通过历史题来比较中国和美国、日本历史的教学差异。下面是我找到的美、日对中学生进行历史考试的问题:

美国在中学生世界史课考试时出了这样一道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 当初如果没有死, 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于是有学生答道:如果当初窝阔台没有死, 那么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带到欧洲, 这样神父和修女就不会死亡, 人们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 从而也就不会有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西班牙、南欧也就不会强大, 随之意大利也不会强大, 日耳曼跟奥匈帝国也就不可能存在……

日本人在对高中生历史课考试时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和中国一百年打一次仗, 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 (我们叫甲午战争) , 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 (我们叫做抗日战争) , 21世纪如果日本和中国开火, 你认为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 是赢在什么方面?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 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 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 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这样, 就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 穿过马六甲海峡, 上中国南海, 跨台湾海峡进东海, 到日本海, 这是石油生命线, 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 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 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 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 马上就会上场, 那就打!按照判断, 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 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 我们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

看到这样的试题和答案, 着实让人觉得吃惊甚至是很可怕的。吃惊是是美国采用假设历史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这个影响是逐层深入的。这不禁就让我想起了美国的教育, 他们的教材是做参考用的, 只是给老师个建议, 而我们的教材就是权威的, 甚至多年之后发现错误, 而仍坚持使用, 直到学生研究生毕业才知道原来采用的提法多年前就错了。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呢?或者说, 谁应该对此负责呢?教师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教学, 学校严格按照教委的规定办事, 谁都没有错误。然而社会在谴责我们的教育把未来的花朵都教成了笨蛋。我们都知道中学教学是围着中考和高考开展的。如果不按课本教, 如果不按章办事, 如果学生考不上, 教师没法向学校交代, 学校也没法向家长交代, 而家长也没法向孩子的未来交代。现实又是社会和时代需要有创新的人材。人们认为这样培养不出创新的人材。这样好像进入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找不到出口。

更可怕的是日本, 他把我们做为假想敌。我想熟悉日本的人都知道, 日本国土面积比我们小很多, 资源贫乏。还有徐福东渡的故事在诉说着他和中国的关系。这种地理情况或者说是生存危机时刻提醒着自己, 从小就要灌输给孩子知道。从历史上看, 日本是一个很有侵略意识的国家, 野心很大。从明治维新后, 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同时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真是他的地理环境让他们感觉有种生存危机, 要夺取别人的资源来弥补自身发展的需要。二战期间, 甚至把中国作为他的军事后方, 把中国的资源源源不断的运回国, 还要补充战争的需要。同时明治改革还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在教育上更是推行以效忠天皇为中心的军国主义教育。而这道题正是体现了日本对资源和对中国的关注。

现在, 大家对我国历史教育的看法就是不满, 认为就是考些年代, 内容, 历史背景和结局什么的。还认为都是死记硬背式的。我想这同我国初中阶段普遍不重视历史不无关系。中考不考历史, 所以从学校、家长到学生都不重视历史, 对历史的学习都积累到高中, 一方面教师要给大家补基础的事实, 一方面要配合高考进行思维训练。历史的涵盖面很大, 但分给历史的时间却很有限。人们说“没有历史的国家是没有未来的”, 所以我们要加强历史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研究。

最后, 创新教育对历史的要求是把历史现象和理论相结合, 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 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一, 在历史教学中, 要运用理论来分析问题。例如在讲井田制时, 要突出它是一种经济制度, 可以从生产关系方面入手。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生产中人和人的关系和产品如何分配。结合井田制的内容来分析:生产资料是土地, 土地的所有权归国王所有, 就是土地国有制;这里的生产就是种地, 因为井田制是存在于奴隶社会, 那就是奴隶和奴隶主, 显而易见是奴隶种地, 由于生产力低下奴隶们被迫在井田上集体劳动, 没有人身自由, 小字介绍奴隶的负担沉重, 除进行田间劳作外, 还要为奴隶主狩猎、制衣、凿冰等, 自己却长年过着无衣无食的悲惨生活, 使学生更明确这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奴隶劳作的产品是归奴隶主所有。这样学生既学会了井田制, 也学会了分析方法。

第二, 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结论。学会独立思考的方法, 这也是素质教育要求的体现。例如:工业革命的影响, 就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分析。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其进步的标志就是生产工具的进步。工业革命是在资本主义生产中, 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这里生产工具的进步就是使用大机器取代手工生产, 所以结论就是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有感性认识为依托, 因而是便于理解和运用的。

创新教育不仅要求运用理论进行思辨, 还要求学生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 也要敢于打破权威。例如, 我们都知道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能制造工具。而一位教授带的学生在跟随教授去非洲考察的时候, 发现黑猩猩也会制造工具。那根据权威结论推论是, 黑猩猩=人。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所以, 要么是学生的发现错了, 要么是权威错了, 这时候, 我们就要坚持自己, 并证实自己的发现。我想传统教育下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坚持自己的。而我们的创新教育不仅要接受这样的孩子, 还要鼓励他。善于倾听孩子的提问, 和他们一起探讨, 真正做到课堂民主,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博大的胸襟和深厚的知识储备。倾听远比创设虚假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科学结论早有言道:和谐、快乐的环境更有利于学习者的记忆。因为人们都喜欢回忆使他们快乐的事情。

总之, 我们的创新教育不仅是如何上课, 更重要的是学习者的心灵的成长。

论创新教育下的历史教学方法 第8篇

长期以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我们比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学。在论及教学方法时, 主要是在说教师教的方法, 甚至是教师教知识、教教科书的方法。组织观摩教学, 也多是留意教师在怎样教, 引了什么材料, 用了什么方法。即使是搞一些教学实验, 也难免从教师工作的角度出发, 把学生作为被试验者, 来探寻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总之, 习惯使我们从教育者的角度去观察教学的实际问题, 把教师看作是教学这个舞台上的主角。从这样的层面上来思考问题, 似乎也没什么错, 这难道不是教师力求做好本职工作的一种体现吗?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问题。这就是要把教师职业这一角色, 放在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来定位, 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转而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体地说, 就是要从教师教得如何这一角度, 转变为学生学得如何的角度上来, 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教育的目标, 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 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生活, 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等。

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我们的教师在思考自己的工作时, 首先是要具有以下的理念:1.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力图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2.教育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包括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情意、态度、价值观等;3.教育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使学生在教学中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教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5.教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升学以及就业。

上述这些理念, 实际上就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 是我们在当前及今后搞好教学工作重要的指导思想。中学历史教学, 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 但也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 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了解人类的过去, 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

在素质教育观念的指引下,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大有可为的, 我们的教师可以从三个方向上对历史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一是移植, 即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移植到历史课堂教学中, 例如讨论、辩论、论坛、模拟、角色扮演, 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法等。二是改造, 即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造, 赋予其新的活力, 例如对传统的讲述、讲解、讲读、问答、演示等方法加以创新, 突破旧有的模式, 使之更适应学生的学习。三是创新, 即在教学实际中摸索和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值得一提的是, 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 在教学实际中要注意避免以往传统模式下运用方法时的弊端。例如, 片面地强调某一种方法的效用, 以为某一种方法是万能的, “放之四海而皆准”, “用到哪里都会灵”;僵硬地照搬和套用某一种方法, 而不去考虑学生、教材等具体情况;只注重方法运用时暂时的、表面的效果, 而忽略学生的心理活动反应, 等等。

总之, 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 我们特别强调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历史方法, 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力图使学生通过历史教学, 逐渐掌握开启历史之门的金钥匙, 成为能够认识历史的真正主人。

摘要:通过历史教学, 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了解人类的过去, 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素质教育 第9篇

一、加强引导、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掌握新知识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 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历史学习起作推动、引导、维持、强化的作用。要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就必须要加以创新、加以引进历史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的教学方法。比如,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它的文明仅仅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而我们中国的文明有多少年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五千年。我说:不, 那是以前人们的说法, 现在, 我们中国的文明已经推到了七千年。就此一问一答, 把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注意力一下就培养起来了。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摒弃旧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模式多是采用填鸭式或满堂灌, 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 根本认识不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是学习的主体。这就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习的潜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激发和调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必要从各个方面, 运用各种新方法、新知识让学生进入一种全新的学习境界, 改变过去被动的状态。有一位美国历史教师在给学生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留给学生的作业是:“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 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老师正是在这设问之中, 向学生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 引导学生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 让学生们高屋建瓴地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 它的答案, 有些可能需要学生们用一生去寻求。在这里老师扮演的角色只是学生学习的积极促进者、欣赏者和帮助者, 学生真正成为历史教学的主体, 他们自己动手收集、考证资料, 自己作出独具个性的独立思考的结果———答案。在没有统一标准答案的开放环境中, 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本身就是体验历史和感悟历史的过程, 也是学生个性张扬、自信心强化的过程。

三、注重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及其学生基本条件的基础上, 选择教学的最优方案、分类、分层次、因材施教。创新素质教育的主要培养点应该放在课堂教学上, 但影响课堂教学因素是多方面的, 从宏观上讲, 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师、学生、课堂授课环境等。一般说来时间较紧、任务较重, 因此更要注意抓住关键, 抓住重点, 抓住难点, 采取启发式等多种方法, 开启学生的智力和获取新知识的思维过程, 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讨论研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表不同的看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

历史教学过程也就是认识过程, 其构成要素可分为以下四个: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中介、认识环境。四个构成要素双双相互作用, 彼此相互影响, 建立起“交流———互动”的关系。首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要交流、互动, 形象地说, 师生与历史要进行“对话”。

其次, 认识主体内部要交流、互动。一是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一是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师生间的交流, 就其内容来说, 包括信息的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交流。就其形式来说, 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包括问答、对话、论辩、笔谈、交往、角色交换等。师生通过交流, 形成互联、互助、互评、互促、互动的关系, 推动历史教学过程的进行, 保证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生生间的交流沟通, 从内容上看, 有信息的交流、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交流;从组织形式上看, 有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从渠道看, 有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生生交流的意义, 不仅仅在于“互动”以后, 大家都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 在长期的交流交往中, 大家能逐渐学会既善于表现自己, 又善于为别人表现提供机会, 既善于自己发表意见, 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从而提高与人相处相交、合作共事的能力。

四、加强学习指导

给予鱼还不如给予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真正把方法教给他们。历史学科就是鉴古知今、使人明智的学问, 由于各种原因, 在历史教育中一度出现僵化、教条的倾向, 一提到历史课, 学生的印象就是一大堆过去了的人和事, 学历史就是要死记硬背, 才能考高分, 这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历史观, 制约了历史教育的发展。通过学习历史, 使学生通晓世界文明的演变史, 我们不但要帮助学生认识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同时要从庞杂的、精芜并存的史实中帮助学生去芜取精, 吸取有益成分, 并树立正确的史学观。只有这样, 才能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误区中解脱出来,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特别是创新的思维习惯, 训练有素的思维习惯。

历史教学创新教育 第10篇

关键词:审美教育,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言,我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一个人的创造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

那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审美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这是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俄国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能唤醒创造性的思维。”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神的美的形象,就更能感染学生,去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

2、这也是由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的因素。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儒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元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而其中更不乏富有创新精神的审美因素,这些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必然会充分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正如段继杨先生所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美育是理所当然的。”

二、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实作用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到希腊的雅典卫城;……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美的创造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创新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创造热情是创造的动力,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从而掌握创造者的整个身心,发挥强大的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美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追求,它推动人去创造,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一切创造者,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劳动,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美的。李时珍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而尝遍百草;邓稼先为“两弹”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诺贝尔因实验被炸得遍体鳞伤却欢呼胜利……历史教学中,这些美的形象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滩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创造必然会遇到挫折和阻挠,有时还会遭到别人的嘲笑和挑剔,这就需要创新者的勇气和胆魄,需要创新者的坚强的信念和顽强意志。“任何一个人,如果缺乏勇气和胆魄,怕权威、怕困难、怕失败,那么,他的首创精神和想象力就会受到束缚,创造潜能最终也会丧失殆尽。”历史教材中,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到不畏权贵坚持“神灭论”的范缜,从坚持“日心说”,虽被宗教裁判所监禁七年而毫不动摇的布鲁诺,到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而矢志不渝终成《史记》的司马迁;……这些鲜明的、具体的美的形象,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勇气,坚定学生创新信念,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有极大益处。诚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青年时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同道德高尚的言行的追求结合在一起。”

谈历史创新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第11篇

关键词:历史 素质教育 迁移能力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社会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自学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只有及时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同时又弘扬学生主体精神,促使每个学生得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满足于社会发展需要。

一、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其知识迁移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读书,才能传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是步入攀登科学巅峰的阶梯。

二、利用教材優势进行思想素质培养

初中学生是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关键时期,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丰富实在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且富有实效。譬如,讲“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基本结束”时,可同我国春秋奴隶制没落比,让同学知道中国比西欧结束奴隶制社会早了近千年,这说明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且排列第二位,祖国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的文化。

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从思想上,行动上接纳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心理品质不同的学生,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素质教育。

三、内外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最关键一条是要走进课堂。课堂教学是我们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学生在校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从当前教学现状来看,实施素质教育的难点也是在课堂,要促进素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必须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学习活动中及时给予指点和引导,使他们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规格才会有多样性,如果都是机械被动地发展,那将来都是一个模子。龚自珍说,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没有主动发展,就不可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四、利用历史教学特点,让学生全面发展

优化教学结构,还要注意教育的全面性。历史教学内容涉及面很广,它融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这里有“金字塔之谜”、“十进位、六十进位、十六进位制”数学知识、有“负荆请罪”、“纸上谈兵”的成语故事等等。教师在精选教学内容,掌握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马拉松长跑由来与当今的奥运会相联系),注意运用模型、幻灯、录像和计算机等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譬如讲“秦如何巩固统一”一块内容时,涉及到货币的知识;“衡”是称质量,是一种质量标准;文字有小篆、隶书和楷书以及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行书(通过板书字体来比较);“坑儒”和儒家的主张是什么等问题都可以揭示一下。讲匈奴,可联系王昭君的历史故事和杜甫的诗;讲秦万里长城时可以同明长城比较,通过数字,来说明它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象征。素质教育应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获得多种多样的知识,使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得到和谐发展。

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1)规范作用;(2)组织作用;(3)传授作用;(4)管理作用;(5)评价作用;(6)育人作用。在课堂教学传授过程中,对于初中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譬如,第一册“早期人类社会”结束时有这么几个问题:原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是怎样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原始社会是理想社会吗?金属工具和原始手工业的出现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为什么说私有制的产生和氏族制度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这里涉及到“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劳动者”、“生产工具”、“个体化”、“私有制”、“贫富分化”和“阶级”几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教师必须通过图表的形式讲清楚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按照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们的总体。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重要标志。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起的主导作用(现在的菜农有的赚钱多有的赚钱少)。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使得人们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才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存,所以那时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结成了原始平等的互助合作关系,大家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消费品。到了牛耕地、铁器和炼钢技术时代,生产力又向前发展了,劳动者生产技术提高了,经验丰富了,使得个体化成为可能,随之私有制产生了,伴随而来的是贫富分化,贫富分化的加剧就出现了阶级。

历史教学创新教育 第12篇

1. 师资配备与教学投入不足, 影响历史教学成效提升。

一是专业师资配备不足。在许多农村学校, 大多数教师是兼职或是“半路出家”, 真正历史专业毕业的非常少。有些学校还安排一些接近退休年龄的老教师任教, 这也是师资薄弱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教学设备投入不足。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许多学校将有效的财力首先运用于所谓的“主科”上面, 对历史这样的“副科”投入不足, 如虽然许多学校配备了多媒体, 但历史教学课件却不足。三是教学时间安排不足。虽然在课程表上面历史教学时间是充足的, 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学课时没有保障, 如期中、期末考试等时期, 历史教学通常会被“潜规则”, 将教学课时让给“主科”复习, 甚至历史考试也被取消。

2. 理念创新与教学改革不深, 影响历史教学成效提升。

一是教育理念陈旧。部分教师没有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的精髓, 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足, “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二是教学设备陈旧。许多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并没有将多媒体设备充分运用起来, 有的图省事, 不愿意在教学中设计多媒体课件, 有的对这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掌握不足, 导致历史教学手段落后。三是教育模式陈旧。有些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 使得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低下, 能力得到充分提升。

3. 考核机制与教学评价不新, 影响历史教学成效提升。

一是考核方式过于片面。现行的历史教学评价通常采用“一张试卷论英雄”的方式, 只体现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没有作出客观的评价。二是考核范围不够全面。当前, 初中历史教学考核注重检查学生知识性目标的完成情况, 对于学生的历史能力发展状况兼顾较少。三是激励作用不够明显。考核评价除了要客观反映学生历史学习状况之外, 还要发挥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激励学生更加投入到学习之中, 但现行的“一刀切”考试模式无法充分体现这一点要求。

二、突破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的主要措施

1. 提高重视程度, 保障历史教学深入开展。

一是注重师资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大对历史师资的培训力度, 尤其是对于一些“半路出家”的历史教师, 要通过脱产培训、业务研讨、交流观摩等方式, 提高教师的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 尤其要发挥好中心校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 大面积提升历史教师的业务水平, 为历史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础。二是加大教学投入。学校在购置教学设备时, 要将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同等考虑, 将历史教学所需的教学硬软件一同编制预算, 可以分期分步购置。学校要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教学投入方面的扶持, 同时还要倡导教师自制教学软件等, 改善历史教学条件。三是严格教学常规。对于以往在教学中出现的挤占历史教学时间的行为, 应当坚决禁止, 严格执行课时安排, 决不允许在任何时候以任何理由挤占历史教学课时, 即使因特殊情况占用的也要在过后弥补相同课时数。

2. 加大创新力度, 优化初中历史教学过程。

一是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 可以增加丰富的教学信息, 提高教学生动性,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深化教学成效。如教学《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时, 教师可以选取与此相关的影音资料, 截取其中精彩片段在教学过程中播放, 通过影音生动演示的方式,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为课堂教学增加拓展信息, 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二是开展自主探究教学。开展自主探究教学是当前许多学科运用较为成功的教学模式,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体现学习主体地位。在历史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教学, 最主要应该抓住三个重点环节:课前预习、课内探究和整理提炼。在课前预习环节, 教师要指导学生拟定预习题纲, 有针对性地开展预习活动, 对教学内容的背景资料进行事先搜集, 将一些基础概念解决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 并将自己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整理归纳出来, 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在课内探究环节, 教师要在结合学生预习难点的基础上, 设计制定一组探究题,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同时还对学生进行难点问题的思维点拨, 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学习目标。在整理提炼环节,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成果的交流与讨论、点拨活动, 进一步完善学习成果, 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三是整合教育教学资源。除了将教学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之上外, 教师还要进一步拓展教学空间, 带领学生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 到相关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等, 这些都是增强教育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教师也可以结合校本课程拓展教学空间, 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3. 加大评价改革, 体现客观全面激励原则。

一是兼顾对学生努力程度评价。在对学生进行书面测试的基础上, 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努力程度进行客观评价, 可以采取“成绩+评语”的评价方式, 客观地对学生的历史学习状态进行评价。二是兼顾对学生能力发展评价。在知识性目标检测的基础上, 教师还要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历史运用能力, 如在试卷上可以增加一定树立量的主观题, 检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可以布置学生一些开放性研究内容, 对学生进行历史能力考查。三是兼顾对学生发展差异评价。面对学生学习能力与历史基础的差异性, 教师在历史检测中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主要是对班级后进生适当降低考核要求, 完成基础性知识的记忆, 以及简单的分析与运用等, 让学生的能力发展与考核难度基本一致, 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 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 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到教师都应该创新理念, 优化方式方法, 真正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素质教育目标,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环境, 提升历史教学质效。

摘要: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 普遍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 这些现象的存在, 对于历史教学改革有制约影响。部分师生对历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教学时间、精力没有保障;部分学校在师资安排、设备配置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加之考核评价方式的单一、片面, 都是导致初中历史教学成效低下的原因。要想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成效, 教师必须针对历史教学现状, 采取针对性措施, 有效突破初中历史教学困境。

上一篇:经济增长路径下一篇:莫沙必利分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