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前评估范文

2024-05-15

教学前评估范文(精选9篇)

教学前评估 第1篇

1. 教学前评估的概念及对教学目标的影响

教学前评估工作主要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 高校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将学科内容设置、教学质量等方面作为主要的方面。教学评估工作和教学目的相连接, 主要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评价。教师作为实践者, 主要的教学对象是学生。这种评价方式是科学的, 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可以被看做是科学的载体, 也就是设计者和实践者。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好坏无法从教师身上得到反映, 主要应该从学生身上得到体现。从现如今我国各大高校的教学前评估工作包含的内容较多, 这和高校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教育目标相符合。其中包括学期考试和平时成绩等综合因素, 一般情况下, 期末考试成绩占据总体的70%, 平时成绩占据30%左右, 最终所得的成绩就是学生的总体评估成绩。这种评估方式主要可以反映出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可以看出教师对教学前评估工作的重视程度, 第二是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

2. 教学前评估方式的局限性

这种评估方式可以对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进行体现, 教师还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观察, 使得教学工作更加贴近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完整性相对较强的过程, 如果教学的评估工作紧紧是从其中的一个教学阶段入手, 那么就会存在一定的不足。最终得到的评价结果并不是科学。很多高校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都是根据教学过程中和教学之后的学生表现为主, 往往会忽视教学之前的评估工作。因此, 提升教学评估工作的全面性, 加强教学前评估工作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前评估可以准确地被定义为准备性评估和诊断性评估, 具体来说就是对学生们在学习之前所具有的基本条件和学习目标制定情况等进行评估。式等进行明确, 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培养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3. 教师在教学前评估工作中的作用

教学工作主要是学生为教学的主体,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在教学前评估工作中, 教师应该要对以下几个问题充分了解之后, 才能够对评估工作进行掌握和控制。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教师要经常自问, 自己的学生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是否达标, 学生们自身是否拥有适应社会的专业技能。第二, 学生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哪种类型的讲课方式或者是学习氛围更感兴趣一些。第三, 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因素通常是什么。第四,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哪种教学方式才能够吸引学生。第五, 无论是在学前、学中还是学后的教学中, 教师如何给学生们进行评分。教师要如何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 分组标准是什么。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比较多, 其中包括教学对象的特点, 教学策略的应用以及教学形式的选择等等。教师只有对这些问题加强重视, 才能够提升教学工作的高效性。

4. 教学前评估的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采用的教学前评估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非正式的观察。从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看出, 教学前评估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主要选择的是非正式观察的形式。具体来说是指教师对学生们的自身特点以及学习习惯等进行观察。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应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尽量地走进学生的内心。非正式观察可以在教师和学生接触和交流的任何一个时间段内进行。这个过程并不是短时间之内就可以形成的, 需要一定的时间。然后是个别观察, 就是教师对不同学生的状态、动作和情绪进行观察。最后是多角度观察, 就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观察的过程中, 不仅抓住共性, 还需要抓住个性, 然后选择出相对比较科学的教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该充分应用第一印象这一内容, 但是教师不能够单纯地凭借第一印象就对学生们做出主管的评价。否则就会严重地影响到教学工作的高效性。第二, 对学生进行前测。在课程进行之前, 教师们需要对学生们掌握知识的能力进行考核和测试。通常情况下, 教师应该做好课前的摸底工作, 主要是通过设置试卷的形式来进行。教师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进行的状态来设置试卷, 不能随意地采用之前设计好的试卷。这样才能够提升课前评估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为提升教学的质量奠定基础。第三, 查询学生的学籍档案。从这一点上看, 学籍档案的重要性比较突出, 教师们可以通过档案信息来对学生的信息情况进行了解。如将要讲授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师, 从学籍档案里就可以了解学生英语总体水平如何, 基础知识、口头表达、写作能力、听力能力又怎么样, 以此确定怎样实施教学, 以达到教学目标。第四, 查询学生的操评记录。目前, 大多数高校都对学生进行操行评价, 并形成记录。教师可以把操行评价记录作为教学前评估的相关信息, 以便对某个学生的行为难以理解、难于做出判断时作为参考。第五, 咨询其他教师的看法。在教师遇到特殊困难时, 如在班级遇到难于处理的情况, 可以咨询对该班有一定了解的其他教师的看法。在高校, 辅导员通常与学生接触较多, 教师在必要时可以与他们交流。

总结

教学评估是教学的一部分, 教师必须经常参照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估, 同时, 对自己的教学做相应的调整。其实,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不经意间随时都在对学生进行评估。教学前评估是教学的指路明灯, 它指引着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不断调整教学设计, 一步步完成教学任务, 最终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瑶.课堂提问教学刍议[J].现代技能开发, 2012 (08) .

[2]周雅琼.教师的心态和幽默在教学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22) .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推荐) 第2篇

第一节麻醉前病情评估

一.麻醉前病情评估是保障手术病人安全的重要环节 麻醉前病情评估不仅对麻醉科医生,而且对手术科室医生都至关重要。其意义涉及保障病人麻醉和手术中的安全,以及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多数麻醉药对机体的重要生命器官和系统的功能,例如呼吸、心血管系统等都有非常明显的影响。麻醉药的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仅3~4。相比之下,大多数非麻醉药的治疗指数却是数百甚至数千。麻醉药这么窄的安全范围,说明了麻醉自身的风险性,然而更重要的方面是来自病人的病情和手术的复杂性,以及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承受能力。因此麻醉的危险性,手术的复杂性和病人的承受能力是麻醉前病情评估的要点。一个普通的外科手术病人可能会并存有严重的内科疾病,例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百岁老人做手术已不再是罕见。科学发展到今天,许多过去认为是手术的禁忌证,如今却因为能够改善生命功能成为手术的适应证,如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做急诊(绿色通道)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晚期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做肺减容手术,终末晚期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行器官移植手术等。外科已几乎无手术禁忌证可言。然而面对这样的手术却给麻醉带来极大的风险和挑战。麻醉的出现是外科学发展的里程碑,麻醉学的发展又极大的推动和保障了外科学的进步。美国已从法律上将手术室内“船长”的位置由外科医生交给麻醉科医生。二.麻醉前访视的步骤和方法

麻醉前访视的流程包括:复习病历,察看各项术前实验室检查,访视病人了解麻醉相关病史和进行各系统回顾,体格检查和对重要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最后对病人做出麻醉和手术风险评估和判断,制定出围术期麻醉计划。麻醉前评估时机受病人基础疾病和手术种类的影响。目前,对大多数病人通常是在手术前一天进行,但高危和有特殊情况的病人应于手术前几天请麻醉科医生会诊,必要时进行多学科术前讨论。(一)复习病历(史)麻醉前评估首要是从病历中获得足够的病史。主要包括外科疾病和手术情况,以及并存的内科疾病和治疗情况。外科情况要了解外科疾病的诊断,手术的目的,部位、切口,切除脏器范围,手术难易程度,预计出血程度手术需时长短和手术危险程度,以及是否需要专门的麻醉技术(如低温、控制性降压等)。内科情况要了解病人的个人史、既往史、以往手术、麻醉史和治疗用药史。明确并存的内科疾病及严重程度,当前的治疗情况,近期的检查结果,是否需要进一步做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和特殊的功能测定。必要时请有关专科医师会诊,协助评估有关器官功能状态,商讨进一步手术准备措施。(二)分析各项术前检查和化验结果

择期手术病人通常要进行一系列常规的术前检查。但是哪些是术前必须或常规的检查与化验项目,目前并无统一定论和指南。通常人院病人在手术前会完成血、尿、粪三大常规化验,出凝血时间,血生化(肝、肾功能),心电图以及肝炎方面的检查(主要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应检查)。对合并有各种内科疾病者,则应根据病情做进一步检查: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测定、心功能测定、动脉血气分析,以及必要的专科检查和化验。其目的是有助于医务人员对病人的病情有全面或充分的了解,以便做出正确的评估,降低影响麻醉管理的不利因素,增加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性。手术病人术前必须进行的实验室和特殊检查(最低标准)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应包括血小板计数,有条件加作血细胞比容(HCT)2.尿常规应包括镜检及尿比重3.粪常规4.肝功能主要是血浆蛋白、胆色素、转氨酶测定5.肾功能主要是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eatinine)测定 6.肝炎方面的检查主要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即HBV的相应检查,其他酌情考虑 7.凝血机制主要是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备选项目及适对象 1.心电图(ECG)所有45岁以上者、心脏病人、高血压病人、糖尿病人病态肥胖者、有明显对象肺部疾患者、可卡因滥用者2.X线胸片肺疾患、气道梗阻、心脏病、癌肿病人、吸烟久或(和)量大者、所有60岁以上者3.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血糖测定高血压病人、糖尿病病人、心脏病病人、可能有体液、电解质失调者;应用强心甙类药、利尿药、激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药者4.妊娠试验已婚育龄妇女难于肯定是否怀孕者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检查酌情考虑。(三)访视病人和系统检诊 麻醉科医生术前查房、访视病人,从麻醉科医生的角度进一步了解病人与麻醉可能相关的病史,并进行系统回顾,往往可以获得十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可以帮助病人了解有关麻醉的问题,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如果病人是小儿,应重视帮助患儿及家长对手术麻醉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查体首先是病人的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脉搏和呼吸。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精神状态、发育、营养、有无贫血、脱水、浮肿、发绀、发热、过度消瘦或肥胖症。

系统回顾的重点是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肾、血液、内分泌、神经系统;其他与麻醉相关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呼吸系统

术后肺部并发症在围术期死亡原因中仅次于心血管居第二位。其危险因素包括:①肺功能损害程度;②慢性肺部疾病,术后呼吸衰竭的危险性增加;③并存中至重度肺功能不全,行胸部和上腹部手术者;④Pa02<60mmHg,PaCO2>45mmHg者;⑤有吸烟史;⑥有哮喘史;⑦有支气管肺部并发症。一般病人可根据相关病史和体征排除有无呼吸道的急、慢性感染;有无哮喘病史,是否属于气道高反应性病人;对于并存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病人,术前需通过各项检查,如胸部X线、CT、MRI、肺功能试验、血气分析等,来评估病人的肺功能。在评估病人的呼吸系统时,对其肺功能的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特别是病人原有呼吸系统疾病或需进行较大的手术或手术本身可以进一步损害肺功能时,这种评估更为重要。对肺功能的评估可为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的呼吸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尽管现代检测肺功能的方法甚多且日益先进,但在常规测定中最重要的仍是一些最基本的指标。例如肺活量低于预计值的60%、通气储备百分1:15<70%、第1秒用力呼出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0/FVC%)<60%或50%,术后有呼吸功能不全的可能。当FVC<15ml/kg时,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常明显增加。最大自主通气量(MVV)也是一项有价值的指标。一般以Mw占预计值的50%~60%作为手术安全的指标,低于50%为低肺功能,低于30%者一般列为手术禁忌证。对于有可能作全肺切除者最好能行健侧肺功能测定。动脉血气分析简单易行,可以了解病人的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

心血管系统

对非心脏手术的病人要注意有无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大血管病,以及高血压和心律失常。与麻醉风险相关的主要为心功能状态,以及某些特别的危险因素,例如,不稳定性心绞痛、近期(<6个月)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等。术前心功能好往往反映病人有较强的代偿能力和对手术麻醉的承受能力。超声心动图检查除可以提供心内解剖结构变化,还可以评估心室功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心室射血分数(EF)。如EF<50%属中危病人,EFt25%则为高危病人。麻醉科医师可以通过一些简易的床旁试验来判断病人当前的心肺储备能力:1.屏气试验先让病人作数次深呼吸,然后在深吸气后屏住呼吸,记录其能屏住呼吸的时间。一般以屏气时间在30秒以上为正常。如果屏气时间短于20秒,可认为肺功能属显著不全。2.爬楼梯试验病人能按自己的步伐不弯腰爬上三层楼,说明心肺储备能力尚好,围术期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低。3.6分钟步行试验一个定量分析心肺功能的方法。测量运动期间最大摄氧量(Vozmax)是确定病人开胸后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的一个准确的术前评估方法。如果病人VO2max≥20ml/(min·kg),肺部并发症少;VO2max--->.10ml/(min·kg)时,有高危险性,短期内死亡率大于30%。6min步行试验和VO2max有很好的相关性。如果病人6分钟的步行距离达到360m,则VO2max大约是12ml/(min·kg);若6分钟的步行距离小于660m,表明VO2max小于15ml/(min·kg)。肝肾功能术前肝肾功能异常要考虑两方面问题:一是肝肾功能不全对麻醉的影响;二是麻醉本身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麻醉药、镇静药、镇痛药、安眠药等多数在肝中降解(生物转化);许多药物和其降解产物又主要经肾排泄。因此对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选择和使用药物必须十分慎重。至于目前常用的麻醉药,一般不引起肝、肾脏的器质性损害或长期功能异常。其他方面其他系统,如血液(有无异常出血)、内分泌(有无糖尿病)、神经系统(认知功能)等也应一一考虑;术前治疗用药对麻醉方法、麻醉药有无不利的影响,是否需要术前停药;有无变态反应史;有麻醉史者要询问对麻醉药的反应,有无并发症;个人史要注意长期吸烟、饮酒和服用镇静药等。妊娠并存外科疾病时,是否施行手术和麻醉必须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性。妊娠的头3个月期间,缺氧、麻醉药或感染等因素易致胎儿先天性畸形或流产,故应尽可能避免手术,择期手术宜尽可能推迟到产后施行;如系急症手术,麻醉时应避免缺氧和低血压。妊娠4~6个月期间一般认为是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有必要可施行限期手术。所有这些术前检查诊断最终归结于对病人做出麻醉和手术风险的判断。(四)进行麻醉和手术风险判断

根据麻醉前探视结果对手术、麻醉的安危进行综合分析。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ists,ASA)颁布的病人全身体格健康状况分级,是目前临床麻醉较常采用的评估分级方法之一。Ⅰ、Ⅱ级病人的麻醉耐受性一般均良好,麻醉经过平稳;Ⅲ级病人对接受麻醉存在一定的危险,麻醉前需尽可能做好充分准备,对麻醉中和麻醉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Ⅳ、V级病人的麻醉危险性极大,充分、细致的麻醉前准备尤为重要。

ASA麻醉病情评估分级分级标准:I级病人无器质性疾病,发育、营养良好,能耐受麻醉和手术。Ⅱ级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虽然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健全,能耐受一般麻醉和手术。Ⅲ级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重,功能减低,尚在代偿范围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稍差。Ⅳ级病人的上述实质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威胁着生命安全,施行麻醉和手术需冒很大风险。V级病人的病情危重,随时有死亡的威胁,麻醉和手术非常危险。(注:如系急症,在每级数字前标注“急”或“E(emergency)”字)(五)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是术前评估的必要部分。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法律文书。向病人解释治疗或诊断性操作的副作用、危险性及并发症后,病人认可并签字,就获得了知情同意。目的是向病人提供使其做出合理选择所需要的信息。解释麻醉计划和可能的并发症对于建立病人与医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是重要的,并且可以预防以后可能发生的纠纷。某些情况下,则只能由病人家属代表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麻醉前用药

(一)麻醉前用药的目的1.镇静使病人减少恐惧,解除焦虑,情绪安定,产生必要的遗忘。2.镇痛减轻术前置管、局麻、搬动体位时疼痛。3.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预防局麻药的毒性反应。4.调整自主神经功能,消除或减弱一些不利的神经反射活动。

(二)常用药物1.镇痛药能提高痛阈,且能与全身麻醉药起协同作用,从而减少全身麻醉药的用量。对于手术前疼痛剧烈的病人,麻醉前应用镇痛药可使病人安静合作。椎管内麻醉时辅助应用镇痛药能减轻腹部手术的内脏牵拉痛。常用的镇痛药有吗啡、哌替啶和芬太尼等,一般于麻醉前半小时肌注。2.苯二氮草类药物有镇静、催眠、解除焦虑、遗忘、抗惊厥及中枢性肌肉松弛的作用,对局部麻醉药的毒性反应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常用的药物有地西泮(diazepam,安定)、咪达唑仑(midazolam,dormicum)等。咪达唑仑可以产生顺行性遗忘作用,特点是即刻记忆完整,事后记忆受损;无逆行性遗忘作用。应用具有遗忘作用的术前药对预防术中知晓有明显作用。3.巴比妥类药物主要抑制大脑皮层,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并能预防局部麻醉药的毒性反应。常用苯巴比妥(鲁米那)。年老、体弱、休克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病人,应减少剂量;有巴比妥类药过敏史者应禁用。4.抗胆碱药能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上的胆碱受体,主要使气道黏膜及唾液腺分泌减少,便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阿托品(atropine)还有抑制迷走神经反射的作用,使心率增快。成人剂量:阿托品0.5mg或东莨菪碱(scopolamine)0.3mg,于麻醉前半小时肌注。我国首创的新型药物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对中枢和外周抗胆碱作用均明显强于阿托品,对M胆碱受体的亚型(M1、M2、M3)有明显的选择性,即主要选择作用于M1、M3受体,而对M2受体作用较弱或不明显。由于这种选择性,在人体具有中枢镇静作用,对心脏无明显影响,不出现心率增快,也不出现用药后尿潴留,肠麻痹等不良反应。肌注后10分钟血药浓度达较高水平,20~30分钟达峰值。作为麻醉前用药时,特别适用于需避免心率增快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疾病)。临床推荐剂量为:①成人,0.5~1mg,肌内注射;②小儿,0.01~0.02mg/kg,肌内注射。现不主张在麻醉前用药中常规使用抗胆碱药,而应根据具体情况酌用。5.H2受体阻断药

西咪替丁(cimetidine)或雷尼替丁(ranitidine)抗组胺作用强,术前60~90分钟给病人口服,可使胃酸pH明显提高,同时容量减少。此药对急腹症病人和临产妇未来得及作空腹准备者,可以减少麻醉、手术中返流、误吸的危险。(三)用药方法

高校评估前的档案工作 第3篇

一、增强档案工作的自评自建意识和全体教职工的档案意识,促进档案服务意识

教学评估是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的良好契机,在教学评估之前要重视档案的自查自评工作,全体动员,努力使高校档案工作形成一种周期性的自查、自评、整改和自建的长效机制,使这种周期性的自评机制能够成为高校档案工作自我驱动的动力,推动档案工作构筑扎实基础,与时俱进,持续发展,使高校档案工作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无论综合性评估还是专项评估,其评价指标体系都是系统而完整的,观测点是全方位的,特别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它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求各方面的档案都应当是齐全完备的。因此,迎评过程中的档案建设需要动员各方面和各层面的人员积极参与,使每位教师都要参与对历年试卷、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存档资料的自查与整理,通过全员参与的过程全面促进自评自建意识,尽可能使档案材料规范完善。

学校在迎接评估的准备过程中,应将评估指标各项内容所需文件、档案材料细化,并层层落实到各个院系、处室,使全校教职工和专兼职档案员紧密结合,增强归档自觉性,做好归档工作。要使档案人员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更加自觉地努力工作,提高业务素质,拓宽知识面,积极主动地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充分发挥高校档案在评估中的作用。

第一,积极主动做好档案资源的收集工作。从实际情况看,相当一部分档案资源长期散存在部门或个人手中,尤其是科技、声像档案收集难度大,这就需要档案工作者变被动收集档案为主动上门服务,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档案意识。

第二,准确地把握评估工作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学习总结一切创造性的先进做法和成果,为评估工作进行全面服务。档案部门要借助评估工作的强大推动力,进一步提高档案的服务功能,档案管理人员要更新观念,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在当今高校评估中的重要地位和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在职能上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第三,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力争在评估中为评估专家提供快捷、准确的档案材料。能否及时准确地提供档案材料是评估专家衡量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在目前信息查阅、信息处理、信息传输速度日益发达的网络时代,档案管理人员更应该提高业务水平、更新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以便迅速准确地从浩如烟海的档案信息中找到评估专家所需的档案信息。

二、丰富馆藏,查漏补缺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之前档案工作的首要任务

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和思想道德修养七项一级指标,评估范围涉及学校整体工作的方方面面,所以完整、充实、丰富的档案材料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任何一所高校要接受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无论是评估的程序,还是各级指标体系的数据结论,其支撑材料都离不开档案信息,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也是档案材料,评估专家只有全面掌握了解由档案材料整理归纳出来的真实数据资料,才能对一个评估单位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进行全面评价。若在评估过程中拿不出“真凭实据”,评估工作也就难以进行。

目前高校档案室库藏档案,在数量与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各级评估材料整理工作的需要。因此,档案部门必须以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其形成、积累开始入手,加以规范或统一,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整理等系统化处理,对照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方案要求,加大档案建设的宣传力度,强化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档案员建档、收集、整理、归档、立卷等技能培训工作,扩大档案收集范围,拓宽档案收集渠道,查漏补缺;尽量做到经常性收集与集中性收集相结合,主动送交与上门收集相结合,归档范围内与归档范围外相结合,特别是对师资队伍、学风、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实践教学、教学质量监控、多媒体课件、专业地位与特色、毕业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业绩成就等非文件材料和电子文件多加关注,不断丰富馆藏,做到数量充足、质量优化、成分充实、结构合理,全面反映学校的教书育人情况,为准备丰富、翔实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汇报材料打下坚实的基础。

迎评材料主要来源于学校教学档案资料,而教学档案资料是长期教学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在日常档案工作中,要坚持档案工作“四同步”的原则,在教学改革实践的同时,同步做好教学档案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真实系统地记载和反映教学实践活动,使评估支撑材料准备工作形成良好的先天基础。努力使管理工作规范,该建档的建档、该归档的归档,功夫下在平时。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及基本建设等方面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反映改革建设与发展的信息资料应当是十分丰富的。由于在学校各层面的工作群体中客观存在着档案意识的强弱差异,使得某些工作或环节的档案资料未能及时整理成卷或未能及时收集入档,要弥补这些缺失,充实档案卷宗,就要借迎评阶段全面动员,全员参与之机,组织相关人员在对具体工作实践的真实过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广泛收集散存的原始件,汇总整理并充实到档案资料体系中去。

与此同时,由于迎评工作本身又是对至少近三年时限长度的学校工作的整体总结或专项总结,所以,可以借此机会形成具有较为完备的阶段性总结材料及时归入档案资料库,充实档案全宗。

再者,近些年来多数高校始终处于快速变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师资队伍、学生规模、基本建设、体制结构、课程体系等方面的资料,尤其是各种数据变化频繁。再加上不同的职能部门依据本部门的职能职责会对相同项目的数据进行统计和使用,使有些数据出现多头统计的现象,档案资料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数据矛盾和表述不一的问题。 在迎评阶段的档案建设中,应当对学校状态数据及各方面资料进行全面的核实与修正,明确数据统计的统一口径和标准,明确特定部门统计的特定数据的权威性。

三、优化档案工作队伍,使之与档案管理规范化、现代化和高效化的要求相适应

高校评估中的考察不仅依重于校级档案资料库的信息途径,而且由于评估工作要求全面、深入、细致,评估专家还要在走访基层单位的过程中随时调阅各职能部门和院系的档案库存资料。而就高校档案管理队伍的普遍现状来看,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各教学单位的多数档案工作人员还兼任着本单位其他业务管理工作,且接受过档案专业高等学历教育者较少。高校评估中的指标要求和评价标准的逐步提高以及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推进都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档案管理队伍的培养和训练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当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指导,促使他们系统学习和掌握档案业务的知识规律和方法,并实现工作理念、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的同步更新,不断增强对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适应性。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培训机制和考核机制为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有力保证。

加盟前如何做评估 第4篇

个人能力评估先行

其中包括:是否适合做一个独立承担所有管理工作和日常经营活动的全职经营管理者;是否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去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和接受统一的管理和监督;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投资和承担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损失等等。

慎重选择加盟品牌

选择加盟店, 需要认真考察和收集相关资料, 不要冲动、片面地听取一些夸大的广告宣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加盟店的品牌:选择一个成熟和有名的加盟店品牌, 可以较大地降低投资风险;

具有特色经营:有特色的加盟店可以降低恶性竞争的风险, 提高成功的机会。

系统管理培训:成熟的加盟体系有着良好的管理系统, 可以降低经营上的失误。成熟的加盟体系系统包括前期培训和持续性培训;经营管理系统和执行过程的强力监督系统;市场推广和客户管理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日常运作方面的系统支援等等。

加盟条件要求:通常首先要考虑到投资回报率, 不是越低价格的加盟店越好, 关键是所投入的加盟店能否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

营业地点选择:周围不能有太多竞争对手, 同一加盟系统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区隔开经营的区域。

投资回报精确计算

成功几率:要考察其他同一系统加盟店的经营状况, 如果一个加盟系统出现关店的情形, 一定要谨慎;如果一个加盟系统出现多个关店的情形时, 无论是个体经营的失误, 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都应考虑放弃。

加入门槛:如果一家加盟店的加入门槛很低, 没有任何要求, 只要付加盟费用就可以加入和营业, 这种情况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实际上这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种卖名字的生意, 加盟者几乎得不到任何专业培训和在管理、技术、人员及财务上的支持。

管理系统:如果一个加盟系统不能提供非常具体的加盟企划、前期培训和在职再培训、完善的管理系统和后援机制、详细规范的业务操作手册、稳定规范的供货系统等等, 这样的加盟系统是不宜考虑的。

创业前如何正确评估自己的创业计划 第5篇

你了解自己吗 ? 你有什么爱好和兴趣吗 ? 你将要做什么准备好了吗 ? 创业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都要去思考 , 在创业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 , 每一个大大小小的问题 , 我们都要认真去对待 . 如何确定自己适合创业的行业,你可以先和一些创业成功者进行交流, 然后确定你的发展方向和创业目标。

让我们一起来评估一下自己的创业计划是否可行。

1、你能否写下你的创业构想和创业计划?你应该能用很少的文字将你的想法描述出来。根据多年成功创业者的经验,不能将这想法变成自己的语言的原因大概也是一个警告你还没有仔细地思考吧 !

2、你真正了解你所从事的行业吗?许多行业都要求选用从事过这个行业的人,并对其行业内的方方面面有所了解。否则,你就得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调查诸如价格、销售、管理费用、行业标准、竞争优势等等。

3、你看到过别人使用过这种方法吗?一般来说,一些创业成功的大型公司经营方法比那些特殊的想法更具有现实性。有经验的企业家中流行这样一句名言:“还没有被实施的好主意往往可能实施不了。”

4、你的想法经得起时间考验吗? 当未来的企业家的某项计划真正得以实施时,他会感到由衷的兴奋。但过了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半年之后, 将是什么情况?它还那么令人兴奋吗?或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想法来代替它。

5、你的想法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你是否制定了长期创业计划和长期发展计划呢,你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计划的实施中去?

6、你有没有一个好的网络资源? 开始办企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组织诸如供应商、承包商、咨询专家、 雇员的过程。为了找到合适的人选, 你应该有一个服务于你的个人关系网。 否则,你有可能陷入不可靠的人或滥竽充数的人之中。

7、明白什么是潜在的回报?每个人投资创业,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赚最多的钱。可是,在尽快致富的设想中隐含的决不仅仅是钱。你还要考虑成就感、爱、价值感等潜在回报。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就必须重新考虑你的计划。

创业的成败在于你的选择 , 如果选择创业这条路,你会憧憬成功的景象,而不会想到万一失败的问题因为一开始就想到失败,未免太消极也太不吉利了。然而,往坏处打算尽管令人不愉快,却是创业之初应该考虑清楚的。

教学前评估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2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年龄≥80岁的骨折手术患者38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分布、骨折类型、入院时及手术前后生理学指标(包括年龄、体温、脉搏等)和手术侵袭度指标(包括手术大小、预计手术时间、预计手术出血量等)、并存疾病情况、治疗后30 d内临床转归、死亡例数及原因、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例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理学评分、手术侵袭度评分及预测病死率概率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病死率概率为连续资料绘制ROC曲线评价新的术前评估NORSSVEPP法的应用效果。

1.3 新的骨科高龄围术期患者手术风险评分系统(new orthopedics operation risk scoring system for very elderly perioperative patient,NORSSVEPP)建立,借鉴POSSUM等评分的制定方法[4,5],初选多个预后可能相关的指标,并收集数据,运用SPSS 14中χ2检验发现死亡组和存活组在心脏征象X线检查、呼吸征象X线检查、收缩压、肌酐(BUN)、Glasgow评分、血红蛋白(Hb)、糖尿病、左室射血分数(EF%)、血清白蛋白及手术侵袭度等变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计算OR值(Odds Ratio)及可信区间方法与POSSUM预测病死率的能力,所有数据经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6,7]。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并结合存在临床意义的指标和专家意见,对初选的评估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建立一个评分表———新的骨科高龄围术期患者手术风险评分系统(NORSSVEPP)。

2 结果

2.1 建立NORSSVEPP

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并结合存在临床意义的指标和专家意见,对初选的评估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建立一个评分表—新的骨科高龄围术期患者手术风险评分系统(NORSSVEPP)。

NORSSVEPP舍弃了POSSUM中年龄、脉搏、白细胞计数、钠、钾、心电图,增加了血糖、EF%等影响预后及心脏功能的指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的血糖情况影响到血管内膜病变情况,我们将血糖纳入新的评分系统并且统计分析显示,我院386例患者中,血糖与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有相关性;最后我们筛除了没有统计学意义的脉搏这项临床指标。

2.2 POSSUM和NORSSVEPP并发症及死亡例数预测结果的比较

2.2.1 并发症预测结果分析

分别采用POSSUM、NORSSVEPP系统对高龄骨科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预测,经前者预测45例患者会发生并发症,经后者预测32例患者会出现并发症,而实际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仅29例。使用两相关样本率进行χ2检验,POSSUM系统预测并发症发生例数与实际值之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χ2=16,P<0.05),而NORSSVEPP系统预测数值与实际值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χ2=3,P>0.05)。

2.2.2 病死率预测结果分析

POSSUM系统认为高龄骨科手术患者5例会死亡,而NORSSVEPP系统预测认为3例会死亡,但实际死亡2例。两种评估系统评估结果均高于实际值,但NORSSVEPP系统得出的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死亡情况。以POSSUM和NORSSVEPP评分系统预测死亡概率为连续资料,绘制ROC曲线,见图1。POSSUM和NORSSVEPP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798(0.754,0.837),0.930(0.900,0.95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54,P=0.040),说明NORSSVEPP评分系统预测死亡优于POSSUM。

3 讨论

为了使不同原发病的危重高龄患者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预后或疾病的严重程度,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客观的评分系统。笔者通过综合考虑高龄患者术前生理性因素和手术风险因素,建立了NORSSVEPP手术风险评分系统。因患者年龄均≥80岁,所以年龄不作统计;患者白细胞、钠、钾的异常一般在非急诊手术前即采取临床治疗,使该三项指标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所以本文筛除这三项指标;另外心电图的异常及心脏征象X线检查、呼吸征象X线检查结果多样,无法进行准确的分组及定量分析,影响预后判断,所以根据我科临床经验及相关研究结果[8],本文采用了EF%值代替心电图、心脏征象X线检查及呼吸征象X线检查预测预后及并发症,统计分析其值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临床验证,与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POSSUM进行了对照分析研究,无论是在对高龄骨折手术患者并发症例数预测,还是在病死率预测方面,NORSSVEPP系统预测的结果与实际值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POSSUM系统预测的结果与实际值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认为NORSSVEPP评分方法从评估机体重要脏器角度出发,弥补了POSSUM的不足,删除了临床意义不大的指标,能相对全面地反映手术风险。由于目前尚无针对高龄骨折的手术风险评价方法,笔者应用的NORSSVEPP评分方法虽然能大体上反映手术风险,但并不很精确,在对个别老年患者的评估上存在很大的误差,这主要是临床资料积累不够完善、数据量较少造成的。另外,如何进一步充实完善临床数据,更加精确地预测高龄骨科患者手术风险性,值得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COPEL G P,JONES D,WALTERS M.POSSUM:a scoring system for surgical audit[J].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1991,78(3):355-360.

[2]谷贵山,张德宝,孙乃坤,等.P-POSSUM和POSSUM评分系统预测老年髋关节置换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2):1440-1442.

[3]苏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苏州市统计局.苏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N].苏州日报,2011-5-03:A02.

[4]NEARY W D,HEATHER B P,EARNSHAW J J.The Physiological and Operative Severity Score for the en Umera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POSSUM)[J].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2003,90(2):157-165.

[5]TEEUWEN P H E,BREMERS A J A,GROENEWOUD J M M,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POSSUM and ACPGBI scoring in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of colorectal resection:a case-control study[J].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2011,15(2):294-303.

[6]陈海云,胡瀛宇,何泽慧,等.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并发症风险预测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1):3007-3011.

[7]魏廷举,杨良锁,张朋,等.POSSUM评估67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风险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2012,41(17):1741-1743.

多层螺旋CT对胰腺癌的术前评估 第7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MCST扫描资料完整的胰腺癌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3~89)岁,平均59岁。其中胰头癌28例,胰体癌8例,胰尾癌4例。临床症状以上腹部持续性隐痛不适或无痛性黄疸为主。

1.2 检查方法

使用西门子sensation 64层螺旋CT机,后处理工作站为syngo multimodality workplace。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00mg I/ml),对比剂总量100ml,注射流速5ml/s,扫描范围自膈顶部至胰腺钩突下水平。行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胰腺期及肝脏期);准直器宽度5mm,螺距0.8,扫描条件120V,250mAs。增强的动脉期采用主机自带SmartPrep程序触发扫描,获得动脉期图像。胰腺期的延迟时间为45s。肝脏期的延迟时间为80s。同时将动脉期与胰腺期的原始数据经内插重建后传递到工作站,进行重建后处理。成像方法主要为容积成像(VR),结合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和曲面重组(CPR)等。

1.3 影像分析及观察指标

术前图像全部有两位经验丰富的腹部放射学医师共同认定完成。观察肿瘤本身情况(大小、密度、强化特点等),肿瘤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清晰、粘连、侵犯),周围淋巴结有否增大(直径大于10mm为肿大),周围器官有无转移。胰腺癌可切除的标准为:(1)肿瘤局限于胰腺内或仅直接侵犯胆总管、十二指肠、脾、胃。(2)肿瘤没有侵犯周围大血管,周围大血管包括腹腔干(CA)、肝动脉(HA)、门静脉(PV)、腹主动脉(AO)、脾动脉(SA)、脾静脉(SV)、肠系膜上动脉(SMA)、肠系膜上静脉(SMV)。(3)没有明显的淋巴结转移。(4)没有肿瘤的腹膜种植以及肝脏或其他远处转移。相反,为不可切除。其中,以判断胰腺周围大血管是否受侵尤其关键。本文参照李卉等[2]提出的血管受侵标准来分析:(1)判断动脉受侵的标准为动脉被肿瘤包埋,或肿瘤包绕动脉大于管周1/2且管壁浸润或管腔狭窄。(2)静脉受侵的判断标准为静脉管腔闭塞、肿瘤包绕静脉大于管周1/2、管壁浸润、管腔狭窄、肠系膜上静脉呈泪滴征,具备上述表现之一,既判为静脉受侵。

2 结果

40例诊断为胰腺癌患者中,肿瘤位于胰头者26例,胰体尾者14例。肿瘤直径从(1.5~9)cm不等,平均直径4.3cm。其中CA受侵13例,SMA受侵15例,SMV受侵15例,HA受侵8例,PV受侵10例,SA受侵7例,SV受侵6例,周围小静脉扩张12例,侵犯十二指肠16例,胃后壁受侵4例,发现肝转移6例,腹膜转移2例,淋巴结肿大7例。

CT术前判断可切除16例,不能切除24例。手术结果:14例行根治性切除术,26例行姑息性手术。其中CT判断可切除16例中,有12例行根治性切除术,有4例术前误判,CT判断正确率75%(12/16),2例术中发现腹膜转移CT未能发现,2例对肿瘤侵犯SMA的低估。CT判断不能切除24例,22例判断准确,CT判断正确率91.7%(22/24),其中1例CT误判是肿瘤对SMA受侵的过度评价,另1例是肿瘤周围小静脉扩张误判为不能根治。

3 讨论

3.1 胰周血管受侵是影响胰腺癌手术是否根治的关键因素

有许多学者提出不同的标准进行分析,主要有Loyer和Lu等提出的胰周血管分级标准。Lu等[3]基于肿瘤被血管包绕的程度提出了0-4级的标准,其对血管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98%。Loyer等[4]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分为6型,并对各型与肿瘤可切除的关系进行分析,其对血管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90.5%、89.2%。但是他们都没有把动脉、静脉分开进行评价。本组参照文献[2]的血管受侵标准,CT判断可切除正确率为75%(12/16),不可切除正确率为91.7%(22/24),与O’Malley报道[5]基本相似。本组病例手术中发现静脉受侵均行姑息手术。本组病例中SMV受侵15例,PV受侵10例,SV受侵6例,CT判断均认为不可切除,手术中均以证实。特别是SMV受侵,呈泪滴样改变,具有特征性。本组中发现周围小静脉扩张12例,有1 1例手术不能切除,CT误判1例,正确率91.7%(11/12),此例患者胰腺周围术中发现有炎症,没有明显根治禁忌症,行根治手术。

Staven等[6]研究认为如果把胰周小静脉的扩张作为不可切除的指征考虑在内,可以提高CT判断胰腺癌不可切除的准确率。但胰周小静脉扩张也可由其他胰腺疾病(如胰腺炎)等引起,CT术前评估时要结合其他血管受侵情况,综合判断,提高正确率。本组CT判断动脉受侵误判3例(2例低估,1例高估),均对SMA判断失误,再回顾读片,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笔者认为误判的主要原因是(1)胰腺癌由于主胰管阻塞常继发慢性炎症,血管受侵的征象是由肿瘤引起的,还是由继发慢性炎症引起的很难鉴别;(2)大多数胰腺癌呈浸润性生长伴有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所以在CT图像上很难定明确的肿瘤边界。

3.2 胰腺癌侵犯邻近器官不是不可切除的指标

胰腺癌常侵犯胃,十二指肠、横结肠及胆总管。通过MSCT薄层扫描后后处理重建,特别是MPR能很好显示肿瘤与周围器官关系,肿瘤侵犯的范围,一般以肿瘤与周围器官之间的脂肪间隙消失,二者之间的界限模糊判断为受侵。十二指肠是胰头癌最常见的受累器官,但可随肿瘤手术时一并切除;通过容积重组的方法对胰胆管系统进行三维重组(3D-VRCP),较好地显示胆管的梗阻情况。为手术制定方案提供很大的益处。

3.3 CT对判断胰腺癌淋巴结是否转移有一定困难

目前CT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的标准是淋巴结横断面最大短轴径≥10mm为转移性淋巴结,此标准敏感性高,特异性低。本组CT判断淋巴结肿大7例,手术病理证实均为转移,但手术病理证实有4例淋巴结转移CT漏诊(均在CT判断不可切除病例中),回顾读片,发现淋巴结均不肿大,但有1例淋巴结较多、聚集,当时没有引起重视。虽然通过MSCT薄层扫描及后重建技术对淋巴结显示较清楚,但胰腺癌患者淋巴结正常大小就可出现转移,对术前评估带来困难。Clare等[7]对胰腺癌患者159例胰周淋巴结CT所见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认为淋巴结短径是否≥10mm,有无椭圆形形态,淋巴结是否聚集融合与淋巴结的转移无明显相关性,未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CT对判断胰腺癌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待同行们进一步探索。

3.4 远处转移灶是胰腺癌不能根治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

胰腺癌的远处转移主要包括肝脏及腹膜转移。肝转移灶多为典型的少血供肿瘤,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静脉期见周边强化,本组CT发现肝转移6例病灶均具有以上特点。MSCT多期扫描及薄层扫描、后重建技术,对肝内小转移灶(<10mm)的检出率有明显提高。胰腺癌的腹膜转移病灶较大时,呈饼状,CT一般多能判断,但病灶较小时,有时呈粟粒结节状,MSCT薄层扫描及后重建技术很难显示清晰。本组CT发现腹膜转移2例,但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后漏诊2例,均为腹膜粟粒样结节,回顾读片,均不能判断。

综上所述,由于MSCT具有薄层全容积扫描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能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器官的关系,能显示小的解剖细节,术前胰腺癌可切除和不可切除的评估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胰腺癌的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MCST扫描资料完整的胰腺癌40例,参照胰腺癌可切除的标准来术前分析和术后对照。结果:40例胰腺癌患者中,CT判断可切除16例中,有12例行根治性切除术,有4例术前误判,CT判断正确率75%(12/16),2例术中发现腹膜转移CT未能发现,2例对肿瘤侵犯SMA的低估。CT判断不能切除24例,22例判断准确,CT判断正确率91.7%(22/24),其中1例CT误判是肿瘤对SMA受侵的过度评价,另1例肿瘤周围小静脉扩张CT误判为不能根治。结论:MSCT对胰腺癌术前可切除和不可切除的评估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胰腺癌,多层螺旋CT,术前评估

参考文献

[1] Nevptolemos JP,DumJA,StockenDD,etal,Adjuvant chemoradioderapy and chemotherapy inresectable paccreatic carmer: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Lancet,2001;358:1576~1585

[2] 李卉,曾蒙苏,周康荣,等.胰腺癌侵犯胰周主要血管的CT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293~297

[3] Lu DS,Reber HA,Krasny RM,et al.Local staging of pancreatic cancer:criteria for unresectability of major vessels as revealed by pancreatic-phase.thin-section helical CT[J].AJR,1997;168(7) :1439~1443

[4] Loyer EM,David CL,Dubrow RA,et al.Vascular involvement in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reassessment by thin-section CT[J].Abdom Imag,1996;21:202~206

[5] O'Malley M E,Boland GW,Wood BJ,et al.Adenocarcinoma of the head of the pancreas determination of surgical unresectability with thinsection pancreaticphase helical CT[J].A JR,1999;173(6) :1513~1518 pancreatoduodenectomy[J].Surgery,2001;129(2) :158~163

[6] Steven CH,Patrick CF,Lars GC,et al.Carcinoma of the head of the pancreas:evaluation of pancreatico-duodenal veins with dynamic CT-potential for improved accuracy in staging[J].Radiology,1995;196(1) :233~238

教学前评估 第8篇

1对象与方法

1 . 1对象我院2 0 1 2 年1 0 月- 2 0 1 5 年5 月期间收治8 9例 (1 0 2眼) 老年白内障患者, 男性4 9例, 女性4 0例, 年龄6 0~8 8岁, 平均 (7 0.5±4.5) 岁。其中, 左眼白内障3 8例, 右眼白内障3 7例, 双眼白内障1 4例。本组患者术前视力情况:≤0.0 5患者5 2例, 0.0 6~0.1患者3 7例。

1 . 2纳入排除标准

1 . 2 . 1纳入标准 (1) 所有患者均符合白内障诊断标准; (2) 所有患者年龄均≥ 6 0 岁; (3)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4) 所有患者均未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 (5) 患者均无眼部手术禁忌证。

1 . 2 . 2排除标准 (1) 不符合白内障诊断标准的患者; (2) 年龄< 6 0 岁的患者; (3) 不愿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4) 伴有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 (5) 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 (6) 有眼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

1 . 3方法

1 . 3 . 1手术前综合评估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白内障病史, 并了解其是否有其他基础性疾病, 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系统、全面检查, 必要时可运用辅助仪器, 例如心电图、X线、超声、肝肾功能以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例如血脂检测、血糖检测、心肌酶检测等。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白内障术前综合评估。

1 . 3 . 2综合因素评估手术禁忌证首先, 眼部手术禁忌证。有明显眼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临床表现为眼底出血、玻璃体积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其次, 全身其他部位手术禁忌证。有明显其他部位手术禁忌证的患者临床表现为血压异常、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动脉瓣狭窄、心力衰竭、急性肺炎、支气管哮喘和肝肾功能不全等。

1 . 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资料通过S P S S1 7 . 0 处理系统进行分析, 数据比较采用t和 χ2检验, P < 0 . 0 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 1手术前综合评估结果运用术前综合评估方法与手术禁忌证评定方法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前综合评估, 结果显示具有眼部禁忌证患者5 例, 占5 . 6 2 % , 运用眼科B超和激光视网膜视力测定其手术后视力仍无法提高, 未进行白内障手术;具有全身禁忌证患者2 3 例, 占2 5 .8 4 % , 上述患者需转入内科进行治疗。

2 . 2综合评估后的治疗本研究中5 例患者有眼部手术禁忌证, 另外有2 3例患者有全身手术禁忌证, 应进行相应处理。眼部手术禁忌证患者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因为即便手术后仍无法明显改善其视力状况。其他2 3例有全身禁忌证的患者应转入内科进行相关治疗, 在其并发症症状消失或其身体各项指标状况达到标准后可进行白内障手术。

2 . 3手术方法术前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详细检查, 并根据其实际病情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例如, 对于心功能> 2 级的老年白内障患者, 应运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由于此类手术极易损害患者的角膜细胞, 因此, 为了保证手术治疗效果, 手术中应尽可能减少手术器械进入患者前房的次数;对于手术耐受性较好的老年白内障患者, 应运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3讨论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发生率高[2], 常见于5 0 岁以上人群。 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 该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 尤其是近些年来,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老年白内障发病率明显升高[3]。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水平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 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可能导致失明, 从而对老年人的后期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大不断衰退, 其抵抗力较低, 心肌收缩能力降低, 极易在发生白内障疾病的同时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和心脑血管等疾病, 上述疾病的出现为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较大困难[4]。对于存在上述疾病的患者, 手术前应对患者相关疾病进行控制和治疗, 待其身体状况稳定后方可手术。为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前综合评估极为重要, 可为老年白内障患者选择更为适合的治疗方式与手术时机, 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 运用术前综合评估方法与手术禁忌评定方法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前综合评估, 结果显示具有眼部禁忌证患者5 例, 占5 .6 2 % , 运用眼科B超和激光视网膜视力测定其手术后视力仍无法提高, 未进行白内障手术;具有全身禁忌证患者2 3 例, 占2 5 .8 4 % , 上述患者需转入内科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 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前进行综合评估可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 从而判断出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避免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手术, 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此外, 术前综合评估有助于为患者选择最佳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 可最大限度降低手术风险, 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不仅可帮助老年白内障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且有助于改善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 值得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前综合评估的意义。方法 对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眼科2012年10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89例 (102眼) 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运用综合评估方法与手术禁忌评定方法对白内障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具有眼部禁忌证患者5例, 占5.62%, 运用眼科B超和激光视网膜视力测定其手术后视力仍无法提高, 未进行白内障手术;具有全身禁忌证患者23例, 占25.84%, 上述患者不能够直接接受手术治疗, 需先进行内科治疗之后方可手术。结论 老年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前进行综合评估与手术禁忌证评定, 可及时了解患者是否可耐受手术或手术后是否可明显提高视力, 这种术前综合评估不仅可保证手术成功率, 且可避免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手术, 减少并发症, 老年白内障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白内障,手术前综合评估,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梅英.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前应用综合因素评估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11) :169-170.

[2]贾飞.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应用综合因素评估的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15) :102-103.

[3]樊保红.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应用综合因素评估的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 (14) :105-107.

教学前评估 第9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复查换药患者共80例,本科室手术47例,男36例、女11例,年龄17~56岁;其他科室手术后来本科换药33例,男21例、女12例,年龄18~49岁,均为鼻内镜术后。

2 换药前对患者快速评估的内容及护理

2.1 特殊疾病史的评估及处理

寻问特殊疾病史,因为换药刺激鼻黏膜可引起鼻心反射及鼻肺反射而引起相应的心血管及呼吸道的不良反应。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变慢,咳嗽、打喷嚏加剧。常规询问有无高血压史及心脏疾病,有无服降压药,测血压了解血压情况,血压高者告知医生建议暂且不换药,降至正常再换。同时测一分钟脉率及心率了解有无心率异常,有异常者,还要做心电图。另外,有低血糖者一定要进餐,以便换药时做到心中有数。预防不良反应发生。本组有2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换药中出现头痛加剧,及时给予休息及降压处理,症状缓解。

2.2 患者一般情况的观察及处理

观察的包括面色,营养,精神状态。面色蜡黄,精神疲惫,营养不良,一般体质较差,对疼痛及不良刺激耐受不好,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诸如面色苍白、头昏、心悸、出冷汗、体力不支而发生虚脱症状。针对此种患者就要询问有无进餐,夜间是否休息好。此种小诱因都会加剧对不良刺激的反应。未进餐,待餐后换药;休息不好,建议患者充分休息再来。提醒医生针对此种患者换药时动作一定要轻柔,换药中护士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预防不良反应发生。本组有3例患者突然出现头昏、面色苍白、脉快而微弱,经平卧、吸氧、口服高糖,症状缓解。之后经了解患者上夜班一宿未休息而未如实告知医务人员。换药后告知患者生活中加强营养,注意进补和休息,换药中才可以耐受不良刺激,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2.3 了解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及对策

换药中最主要的不良刺激是疼痛,因为个体差异,有人对疼痛耐受好,有人差,一旦了解患者疼痛耐受力差,就要考虑用喷洒麻黄素及地卡因棉片添塞中鼻道,上鼻道前端及鼻丘表面麻醉10 min左右,这种方法可以使鼻腔神经和黏膜得到充分的麻醉,而常规麻醉方法大部分麻药流入咽喉部,麻药不能很好地与鼻腔黏膜及神经接触。另外换药前注射曲马多或安定,可以起到镇静和镇痛作用。对疼痛耐受好,可考虑常规换药。本组有3例患者疼痛耐受差,给予注射曲马多及填塞喷有表面麻醉剂的棉片,患者未诉疼痛,顺利完成换药。

2.4 观察患者的恐惧及焦虑反应并及时给予心理干预

仔细观察和了解患者惧怕疼痛、恐惧及焦虑的心理反应,在言行上、感情上认可患者的主诉,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对患者热情、诚恳、关心、体贴,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消除负性心理,提高正性积极情绪,紧张焦虑可影响患者的疼痛耐受力。过分紧张患者,护士可以拉住患者的手,减少其紧张情绪。本组2例患者特别紧张、恐惧的患者,通过以上心理干预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消除,配合医生完成换药。

3 体会

鼻内镜手术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各级医院耳鼻咽喉科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最主要的方法。但是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后术腔完全上皮化,治愈一般需要3个月至半年的时间[2],这中间需要多次的术腔清理换药。所以术后内镜下的清理同手术一样重要,它可以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疾病的治愈率。但是我院是一个二级医院,承担着当地片区大多数劳务工的医疗,面对的是四处流动的务工人员,他们整日忙于工作,疏忽身体的照顾,身体素质差,换药中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但是每次换药前作好患者的评估及护理,换药中就会做到心中有数,最大限度地预防及减轻患者痛苦及不良反应发生。每次换药前的评估及护理已经成为我科门诊内镜下换药一种常规而必不可少的护理程序,它是换药必不可少的护理环节。特别是承担流动人员大的基层医院,就显得更为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锦文.鼻内镜手术后复查换药的临床分析[J].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5(1):19-21.

上一篇:癌症疼痛研究下一篇:新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