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

2024-07-26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精选10篇)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 第1篇

(一) 香港:一个颇具规模的国际金融中心

传统意义上的离岸市场是指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境外进行的、对非居民的某种货币的资金融通活动的区域或机制。如今, 离岸市场的概念便不再有“在货币发行国境外”的限制, 而是主要强调“非居民之间的交易”。近几十年来香港金融发展迅速并日趋成熟, 我国选择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最为合适。

从静态上来分析, 首先, 有较为完善的金融体制、资本市场及较成熟的经营管理经验, 有利于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更快速更顺利地发展壮大。其次, 香港金融中心素来以“自由主义”著称, 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 能使其开放得更全面, 吸收更多的资金, 交易更活跃。最后, 境外人民币主要集中在香港, 并且截至2009年3月底, 香港的人民币存款总额已经达到531.1亿元, 因此在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也有利于内地系统监管境外 (尤其是港澳地区) 人民币的流通。

从动态上来看, 我国在香港已经陆续推出了一些人民币离岸业务和发展政策。首先, 我国从1951开始逐步放松了对携带人民币出入境的规定, 境外人民币的流通量随个人出境旅游、消费而不断增加, 边境国家对于人民币的需求也随我国边境贸易的日益活跃而迅速增大。其次, 我国政府相继推出了离岸人民币业务、离岸利率互换交易, 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等业务, 这些措施都为将来建成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我国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必要性

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有助于提高人民币的使用效率。离岸金融市场是全球性的国际金融媒介, 能在全球范围内起到优化资金配置的作用, 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 能提高人民币的使用效率和回报率。

2. 有助于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对境外人民币的监管。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立后, 能集中境外的人民币, 并通过合理的回流机制将境外人民币纳入人民银行的监管体系中, 从而可以有效地统计货币供应量、制定货币政策, 同时促进境外人民币的合法经营和流通。

3. 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国内投资者可以通过离岸金融市场融资以促进内地经济发展。

4. 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资金可自由流动, 并且交易手续简便、成本低廉, 能极大程度为投资者提供融资便利, 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规模和使用需求, 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二、离岸金融市场面临的潜在风险

由于离岸金融市场所受的监管约束少, 离岸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融资者的融资成本就相对比较低, 投资者的回报则相对较高。这一系列的原因使得离岸金融市场迅速发展, 交易规模不断壮大。但另一方面, 也正是离岸金融市场的这一系列特点, 使得其潜在风险也非常之大。

1.离岸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监管, 金融风险容易累积。离岸金融市场是游离于主权国家之外的金融市场, 它不受任何国家金融法规的约束, 也不受任何国家政府的监管。因此它是一个高度自由的金融市场, 有着存款利率高贷款利率低的独特利率结构, 并且金融产品和经营方式都呈多样化的特点。因此, 自由市场的盲目性使金融风险逐渐累积起来。

2.离岸金融市场资金出入自由, 国际投机者可以非常方便地对主权国家实施投机攻击。离岸金融市场为国际投机者资金进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使其可以方便地进行短期融资或是建立短期头寸, 还能增大了全球各国尤其是国内经济恶化、赤字严重、固定汇率制的国家的货币、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受到投机攻击的风险。

3.离岸金融市场衍生金融产品的频繁创新和推出容易加大企业风险。离岸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往往频繁地创新和推出金融衍生产品, 若在创新和运用衍生金融产品时未进行充分的风险管理, 那么它的高风险性所致的巨额损失会通过环环相扣的资金链、信用链和风险链放大乃至扩散至全球。

三、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模式选择

鉴于以上对离岸金融市场潜在风险的分析, 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人民币的发展现状, 作者认为适合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最终发展模式应是双向渗透型。

根据传统意义上的划分, 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模式一般分为三种:一体型、分离型、走账型 (避税港型) 。一体型是指本国居民参加的在岸业务与非居民间进行的离岸交易之间无严格分界, 可以同时经营。分离型是指把离岸金融业务和国内金融业务区分开来, 单独设立账户管理;分离型又划分为严格分离型和渗透分离型。走账型是指一种只为欧洲银行提供注册和资金转账而无实际融资业务的离岸金融市场。本文所指的双向渗透模式是指在岸账户和离岸账户内的资金可以双向流动的相互渗透的模式, 它属于分离型模式中的分离渗透型。笔者之所以认为双向渗透的渗透型模式为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最适发展模式, 理由如下。

首先, 渗透分离型是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的子类,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分离型市场的风险状况分析, 中国比较适合在香港发展分离型的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一体型的离岸金融市场需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高效率的市场微观主体及完善的市场监管系统, 这对于目前金融市场发展尚不规范, 微观主体承受能力差、政府监管能力弱的中国来说, 仍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实现它, 因此在目前的离岸市场发展规划中, 将其定位为分离型市场比较妥当。同时, 分离型市场离岸账户和在岸账户内的资金严格分开管理, 既可以很好的防止离岸市场的资金大量流入国内市场, 冲击国内货币供应量, 也能避免国内资金通过离岸账户大量外逃, 造成货币危机, 是一种风险较小的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模式, 这对于资本项目尚未开放、货币尚未实现自由兑换的中国来说, 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其次, 本文所述的双向渗透的渗透型模式主要有两层含义, 一是人民币离岸账户和人民币在岸账户内的资金可以双向渗透, 即居民既可以将资金从在岸账户转到离岸账户进行投资或消费, 也可以从离岸账户上获得贷款后将其转入在岸账户以供国内投资或消费之用;二是这种双向渗透是有金额上、范围上的限制的, 监管部门应规定在何种经营范围内可以双向渗透, 每人每次渗透的限额为多少, 而不是毫无限制地自由进出入, 那样就同取消外汇管制没有分别了。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两账户相互渗透, 互通有无, 可以促进人民币的优化配置, 提高人民币的使用效率。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离岸市场进行融资, 促进内地经济发展;境外投资者也可通过在岸市场获取更多人民币资金以促进双边贸易, 人民币也可借此逐渐扩大其境外流通量。

2.对两种账户的渗透加以范围和金额上的限制可以减少国内货币供应量和国内资本流动所受的冲击, 能一定程度上保障国内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事实上, 由于我国大陆人口众多, 国内人民币流量的基数庞大, 在合理的渗透限制下, 境外流通的人民币数量相比于国内货币供应量还是很小的, 一般不会对国内造成很大的冲击, 即使造成了冲击, 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也是基本可以保障汇率稳定的。

然而, 根据中国目前经济金融发展状况, 笔者认为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按照先发展严格分离型再过渡到双向渗透的渗透型这样的两阶段模式循序渐进地发展比较稳妥。原因如前文所述是因为中国目前的金融市场、金融体制法规、市场监督等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均有限, 尚不具备直接发展双向渗透离岸市场的条件, 因此先建立严格分离的离岸市场, 并在其不断完善的同时做好各方面风险管理工作以进一步发展双向渗透型。

至于是否要最终取消外汇管制和资本项目管制, 不少学者提出要积极促进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然而,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风险逐渐显现。因此, 笔者认为我国要慎重对待取消外汇管制和资本管制的问题, 近阶段应先全力推进双向渗透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 妥善做好各方面风险管理工作。只有等我国金融市场的机制足够完善、风险防控能力足够强的时候才能考虑取消外汇管制和资本项目管制。

最后, 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还要在风险管理方面着重把握以下两点:一是“重监督、轻管制”。监管当局要高度严格监督市场状况, 但不强加过多的管制措施, 只在流动范围、经营范围、金额上有所限制, 且会在不断发展中将这些限制逐步取消。二是循序渐进, 在加快人民币离岸进程的同时一定要做好风险管理的准备工作, 保证稳妥行事。

摘要:离岸金融市场监管少、金融产品种类丰富、交易灵活, 有效地促进了金融交易的规模化、投融资便利和资金优化配置, 然而, 这些特点也同时诱发了许多潜在风险。文章基于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过程及其风险特点, 深入探讨适合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模式, 同时给出一定的风险管理建议。

关键词: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鲁国强.发展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若干思考[J].理论探索, 2007 (6) .

[2]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国家货币出入境限额调整有关问题答记者问.http://www.pbc.gov.cn/detail_frame.asp?col=100&id=1348&isFromDetail=1.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分析研究 第2篇

【关键词】香港 离岸 人民币市场

一、回眸与透视: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展历程的回眸

2004年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萌芽,经历10余年的发展,已经展现出其独特的市场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初期以为个人客户提供单一业务为主导,即自2004年香港银行正式开办人民币业务初期,主要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是由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人民币存款、兑换、汇款及信用卡等单一化的服务;中期以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业务为主旨,即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通过业务扩大、发行人民币债券、建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容试点等路径,逐渐丰富了人民币的业务类型,形成了由存款、汇款、债券、基金、保险、黄金、股票等多元化离岸人民币业务共存的发展局面;后期以香港作为人民业务枢纽中心为目标,截至目前,香港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和以人民币定价的产品。

(二)发展现状的透视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末,香港人民币存款(含存款证)较年初上升10%至1.16万亿人民币,人民币贷款较年初激增63%至1880亿人民币;2014年全年达到6.26万亿元人民币,较年初飙升63%。通过发展的量化数据,可以透视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显著特征:宏观上看香港“亚洲金融中心地位屹立不倒”,即香港在境外人民币交易中的先发优势不仅确保了香港在今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最大收益,而且支撑并巩固了香港“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微观上看,香港金融中介机构“受益匪浅”,即人民币国际化的开展直接助推了香港金融中介机构的业务收入,以商业银行为例,其收益主要来源于人民币存、贷、汇等业务收入,以及人民币金融产品发行、融资、交易等中间业务收入。

(三)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机遇

未来,香港的主要贡献在于作为离岸人民币的“批发市场”,而其他的金融中心如新加坡、伦敦、纽约、上海等仅能作为“零售市场”,因此,香港将继续以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为“奋斗目标”,并将扮演以下重要角色:

1.离岸人民币流动中心。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香港成为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统计,处理的跨境人民币结算达到全球同类业务的80%,香港应该在这一领域继续保持发展势头。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流动中心凸显出最大的优势就是香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场风险低,可控性强。当前,香港已经形成了较具规模的两大金融市场,一是CNH的外汇市场,该市场每日交易量超过10亿美元,交易量是之前的2~3倍;二是CNH的债券市场,该市场当前的债券品种高达100多个,交易量是之前的10倍。与此同时,人民币贷款和人民币股票市场也陆续登场,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所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低风险的试验场,因为这些试验性人民币市场若在香港实验果效果不好,随时可以叫停,因而对内地金融的稳定性影响不大,风险自然就降低。

2.离岸人民币外汇、债券和股票的定价及交易中心。香港能够成为离岸人民币产品的定价和交易中心,原因在于:一是人民币产品收益率决定权使然,由于大部分的造市商都在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及债券收益率几乎100%都是由香港决定;二是人民币市场成熟驱动,据统计,目前香港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每日人民币交易量高达50亿美元(相当于320亿元人民币),成熟的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确保了人民币外汇交易量全球居首(外汇交易量占全球的56%);三是金管局的政策支持,当前,金管局在香港推出了供香港银行使用的人民币流动资金一些列措施,不仅深化了香港人民币资本市场,更加巩固了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

3.离岸人民币资产管理中心。由于香港拥有最多的离岸人民币存款及债券投资者,因此大多数的公司想要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都需通过香港,这充分体现了香港已经成为离岸人民币资产管理中心。一旦更多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在香港被发展出来,也会吸引更多的国际上的机构投资者关注这里。此外,香港本地的金融机构也是其中的最大获利者,这将帮助香港发展出更多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奠定了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财富管理中心地位的坚实基础。

二、未来展望: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走势预测

(一)形成期:筑穩地基

目前,香港正处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市场形成阶段后期,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筑稳地基”,即初步建立了人民币出境、在香港流通和人民币有限制回流境内的资金流动和循环系统。形成期的主要特征是存量资产的人民币化,即存款人民币兑换、人民币保险产品、基金产品等存量资产实现人民币化,具体表现为,在更高收益产品推出之前,人民币国际化给香港经济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激发香港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不断开创和推出新的人民币产品和服务(包括企业和个人的人民币存户业务、国债和企业债的发行的交易、人民币为单位的保险及基金投资产品等)。从而使这些新产品成为在香港建立人民币业务的基础,夯实了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

(二)成长期:提速扩容

进入成长阶段,香港的人民币市场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上将实现突破,因而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提速扩容”,即人民币在存量增加到相当程度的时候将迎来香港的金融市场更高收益、更大规模、品种更全、二级市场交易更加活跃的发展时期。成长期的主要特征是香港金融市场的深度人民币化,即人民币市场国际化的提速、扩容将推动大规模的人民币贸易结算,突出表现在两大金融市场上,一是贸易融资服务,由于境外投资者可投资于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银行马上可推出更大规模的贸易融资服务业务以吸引贸易伙伴接受人民币为贸易结算手段,因而不仅对香港金融业带来新的活力,也同时为香港市场带来更快的人民币存量增长;二是资本市场产品,当香港的证券、资本市场得到巨大发展时,这些产品将更有效地吸引境外机构和个人接受和使用人民币,从而促使人民币投资于香港的市场,实现了人民币在香港流通量的增加。由此,扩容和增量将会为香港的金融市场带来新的商机,使香港众多的证券机构和交易所都可以从中直接受惠,香港的整体经济亦肯定会随着金融市场的兴旺而获益。

(三)成熟期:全面开放

最终,达到市场成熟阶段,这一阶段将以中国资本账户开放为标志。假设2015年中国实现资本账户开放,进出口总额近5万亿美元,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将承担大量的人民币贸易结算,极大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届时,香港人民币存款数额将极为庞大,各种以人民币发行的金融产品极大丰富,从而为香港的金融机构带来更加多样化的业务机会。

参考文献

[1]任哲.人民币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及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8(12).

[2]闵娟.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综述及建议[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11).

[3]巴曙松,吴博.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金融监管[J].中国金融,2008(10).

[4]邱雪峰.论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和风险[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04).

[5]詹炜.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2009(03).

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可行性研究 第3篇

(一)人民币境外需求现状与趋势

目前,随着香港人民币业务的逐步放宽,香港的人民币金融中介活动日趋活跃,人民币境外需求随之大幅增加。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以及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将进一步推升人民币的境外需求。

1. 人民币境外需求现状

2009年7月开展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是香港人民币业务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人民币在境外使用政策的一个新突破,境外人民币需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目前人民币的境外需求主要出于两大动机:交易动机和资产动机。

(1)出于交易动机的人民币需求

交易动机的需求是指各国在与中国发生双边经贸活动时,以人民币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支付手段而产生的需求。当前,出于交易动机的人民币需求增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交易范围进一步扩大。第二,对人民币的交易需求增大。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元的国际形象严重受损,一些亚非拉国家为规避美元汇率风险,在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中主动选择以人民币计价。

(2)出于资产动机的人民币需求

资产动机主要是境外居民为获得投机性收益而持有人民币及其计价资产。近年来,由于人民币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投机需求逐渐成为人民币境外需求的重要部分。第一,以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需求增加。第二,境外人民币的投资需求增大。近期,人民币清算协议修订版的正式签署,使得香港许多金融机构陆续推出不同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加上允许境外货币当局、港澳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行进入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人民币债券等政策的推出,使得境外企业和个人对人民币的投资需求明显加大。

2. 人民币境外需求的趋势

(1)中国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增长是人民币境外需求持续增长的基石

人民币的境外需求是一个随着我国总体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而日益增强的发展过程,边境贸易、边境旅游、相互投资等经济活动,是促使境外人民币需求产生的原因。我国和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会促使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或地区流通更加顺畅,有助于保持境外人民币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

(2)人民币升值预期是目前人民币境外需求逐步走高的主要诱因

人民币境外需求逐步走高的主要诱因是人民币地位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收支多年顺差,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位,人民币成为坚挺的货币。特别是在1997-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不仅保持了币值稳定,且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这大大增强了世界各国对人民币的信心,并形成了目前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刺激了人民币投资需求的增长。因人民币升值预期产生的需求是不稳定的,一旦人民币预期逆转,这部分需求的流失会对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稳定造成较大冲击。我们应对人民币预期逆转的可能预设防范措施。近十多年来,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一直是比较高的,而且变动幅度相当大。这种情况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将会极大地阻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因此,为扩大人民币的境外流通,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必须得到严格的控制。

(3)人民币境外需求持续增长趋势决定了人民币有条件成为准世界货币

随着中国内地经济金融实力的增强,愈呈强势的人民币已是亚洲区的主要货币。目前,人民币在香港地区可通过人民币—港币—其他硬通货这一渠道,以港币为过渡环节,间接地将资本项目自由化和国际化进程合二为一。从资本管制角度看,人民币从内地流出并汇兑后,既可能被用作经常性支出也可被用作资本性支出,这就意味着资本账户其实已基本放开。从国际化进程讲,香港成为境外人民币存贷结算的中心,就意味着人民币正以香港为中心走向国际化。

(二)人民币海外供给渠道的发展趋势

人民币海外供给渠道分为原始供给和派生供给两种,目前主要以原始供给为主。随着境外金融机构人民币业务的放宽以及人民币贷款规模的增加,派生供给将大幅增长。

目前,原始供给主要包括跨境贸易人民币支付;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有关的,香港清算行进入内地银行间市场购买、拆入人民币;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有关的,境外参加行向境内代理行购买、融入人民币;境外投资、项目承包等人民币资本流出;境内居民出境携带人民币,用于商务、旅游、探亲等小额支付;找换店、“地摊银行”、地下汇兑等渠道。为进一步扩大香港人民币金融市场规模,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已于2010年6月22日扩展至内地20个省市,而且这些地方与世界任何地区的贸易交易均可利用人民币结算,借此增加中国大陆以外的人民币流通性。另一方面,根据7月13日宣布的新人民币现钞安排,合格的台湾银行可利用香港的人民币清算平台,向台湾提供人民币现钞兑换及相关服务。这些政策都有助于发展香港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帮助香港成为领先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派生供给随着境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业务的放宽而逐步增加。近期,香港市场人民币贷款出现了较快的增长,截至2010年8月13日,中银香港作为参加行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196万元,比2010年7月18日增长83.46%。境外人民币贷款的增加将带动派生供给的增长。

随着境外人民币使用渠道的拓宽,境外人民币的供给渠道还将进一步扩大。自2000年以来,中国大陆与亚洲国家的对外贸易一直保持较高的贸易逆差,随着人民币更多地运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将会形成大量稳定的境外人民币供给。此外,放开境外参加行和港澳人民币清算行购买或拆借人民币的额度限制;允许国内银行向境外企业提供人民币贸易信贷,并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企业一定优惠;允许深港两地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拆借业务;建立人民币存款利率优势鼓励境外出口企业收取人民币;准许海外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在中国内地发行人民币债券等途径均成为增加境外人民币供应数量的备选手段及发展方向。

(三)香港具备人民币离岸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金融基础环境

1. 香港具有完备的制度

首先,市场运行机制自由开放。自由是离岸市场的生命力所在。香港恪守尽量不干预金融市场运作的监管原则,实施低而简单的税制,无外汇管制,因此被世界视为自由市场经济的代表之一。

其次,行政和司法体制完善。香港拥有高效、廉洁、透明的行政体制,深厚的法治传统,以及健全的法规与司法体系,行政与司法运作模式贴近发达市场经济国家。

其三,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高效。香港的监管法规体系简明完备,监管机构分工明确、高效透明,监管理念与国际接轨,以信息披露、风险管理为本。这些推动香港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最开放,同时也是国际上公认监管最完善和有效的金融市场之一。

2. 香港金融市场功能健全

香港的金融市场具有国际化、融合化以及多元化等特点,金融市场体系包括银行业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黄金市场、单位信托和基金市场、强积金市场等几乎全部金融子市场。截至2009年底,海外银行在本港共设行205家,其中有153家属于世界最大500家银行之列。同时,香港与内地有着紧密的经贸和人员往来,加上两地金融管理当局的紧密沟通和合作,这些优势都相当有利在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如表2)

3. 香港金融基础设施优越

香港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高度现代化的支付系统,并始终以“保持货币与金融体系稳定健全”、“巩固并发展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目标,致力于建设多币种、多层面的支付平台。目前,香港已建成港币、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等四个币种即时资金清算系统以及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简称CM U系统),并通过内外部系统相互联网,为香港发展为区内支付结算枢纽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此外,香港是全球电讯网络最先进、设施最完善的城市之一,资讯和通讯技术能力在全球排在第5位。(如图一)

4. 深港金融合作为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金融业呈现出前台业务与后台服务分离的趋势。深圳与香港地域相连,多年来,在金融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双方互设金融机构,资源互补。在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方面,深圳承担着后台中心的重要角色。第一,人民币走出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以保障我国金融体系安全为先决条件,因此,深港贸易的人民币结算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理想试验场所之一;第二,利用深港之间的地域条件以及深港现有人民币业务的合作基础,深圳可对香港人民币业务进行合理的监管,对跨境资金流动总量和用途进行适当的管理;第三,通过支持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深圳将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聚焦点和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的国际通道,深圳的银行业和相关金融领域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2010年8月获批的前海金融合作区对香港而言是极佳的配套,在前海合作区框架下,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将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琦.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及有关清算安排[J].《中国金融》2007年第13期

[2]冯邦彦,陈娜.香港建立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的优势及效应分析[J].《南方金融》2009年第11期

香港未来将建成离岸人民币生态系统 第4篇

李小加指出,过去五年的金融危机使大家重新认识到,衍生产品的风险具有传染性、不确定性。因此能够想到的方法是限制金融机构业务、增加风险保证金、对资本要求进行大幅度提高、对交易清算系统进行大规模监督等。例如把OTC交易所从“黑暗角落”推向交易所,或者通过引入中央结算系统进行全面结算,使得风险能够对冲。

李小加认为,与中国大陆金融市场目前的自我保护不同,香港在发展和监管的主题之间,既有发展的急迫性,又因本是个开放市场,会受到全球金融波动的影响。香港作为中国和世界之间发展的桥梁,既担负发展的重任,又要受到全球性监管运动的直接影响。在美国和欧洲监管发展中,香港不是一个主战场,但受其影响,并不能够完全主宰其发展方向。

李小加说,香港传统上是一个普通证券的市场,以股票交易市场为主。未来香港要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趋势中向新领域进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币还是基本封闭的,人民币从封闭的货币向相对开放的货币的转换过程中有巨大的机会和巨大的风险,香港则是中国向国际化迈进的重要桥梁,鉴于中国大型经济体的需要,特别需要强调定息产品、货币产品和商品产品。

李小加认为,目前货币产品和定息产品尚处于初级阶段,最早的机遇可能是从场外结算开始。场外结算在世界上已经是巨大的业务,但香港在传统场外结算业务上不一定能做大。目前香港主要是建设场外结算的基础设施,为人民币向外进军中产生巨大的场外结算业务做好长期准备。

李小加指出,场外结算是比较容易做的,短期内赚钱可能性不大,而基于离岸人民币的产品机会则越来越大。但这些产品在初期会相对困难,因为一个新的货币,在开放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产品需要时间。同时,中国在大宗商品上已经成为最领先消费国或全球生产者,在货币国际化中,中国对商品价格的对冲、保值、风险管理上的需求越来越大,基于商品的衍生产品的机会非常大。

李小加透露,香港场外结算系统2012年底可以投入使用,目前各方准备已经完成,选定了平衡的成员组合和重要的创始股东,使得一开始创始股东和成员可以很快进行交易,同时设定最高层次的风险管理框架,紧贴全球标准。

他表示,在人民币其他金融产品上,香港也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主要是先把路铺好,把桥搭好,把市场结构和监管的规则做好,等待市场逐步适应新的产品。最终目标是建立离岸的人民币的生态环境并能够良性循环。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 第5篇

一、由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导致的短期资本流动分析

(一)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为套利现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根据凯恩斯的利率平价分析可知, 如果两个国家的利率不同, 而且这两个国家货币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与两个国家的利差相悖, 那么就会引发套利行为。而套利行为的发生又会造成资本跨国界和跨市场的流动。套利人员为了使汇率的风险降到最低, 一般会采用同时运行套利和掉期外汇业务的行动。一般情况下, 大量的掉期外汇交易会使低利率国家的现汇汇率出现降低, 而期汇汇率出现上升, 高利率国家的情况则恰好相反[1]。而上述的期汇汇率与现汇汇率间存在的差值就是远期差价。随着套利现象的不断出现, 远期差价也不断的增加, 直到增大到两国利差时, 抛补套利的现象才会终止。

香港离岸市场和内地在岸市场间存在着明显的利差, 为了使调查分析更为准确本文对2009年到2013年间内地与香港银行间7天内的同业拆借利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发现, 人民币在岸市场的利率始终高于离岸市场的利率, 其相差最小的值也超出了一个百分点, 而最大的差值则达到6个百分点左右[2]。通过利率平价理论分析可知, 这种利率的差距为国际资本的套利提供了可乘之机, 而短期资本在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间的跨境流动也受到影响。

(二)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为套汇现象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C N H主要是由离岸市场的供方和需求方共同决定的, 而CMY则是由管理的浮动汇率所决定。这两种汇率的机制存在差异, 所以两地的人民币现汇价格也不同。如果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增强, 那么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投机需求就会随着增加, 导致香港人民币的现汇价格出现不断上升, 从而使得在岸、离岸市场的人民币现汇差价不断的增大;而当人民币出现贬值预期增强的现象时, 则会引发相反的结果。两地的人民币现汇汇率间存在的差异恰好给投机者的套汇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三)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为短期资本流动提供有利条件

首先, 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方面进行分析。离岸市场上的金融机构从事人民币业务的主要原因就是可以获得抛补套利的机会。当人民币出现升值预期的情况, 离岸市场的金融机构就会用低利率在现货市场中对美元进行借贷, 然后到离岸市场去兑换人民币, 并在远期市场中抛售人民币, 然后再买入美元。如果香港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数量不充足, 离岸市场金融机构对人民币的需求就会不断的提高, 从而使得即期人民币的价格不断上升, 其升值幅度降低, 从而使得套利的现象无法一直持续下去。但是, 如果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开展, 那么内地的人民币就会源源不断的涌入到香港离岸市场中, 使香港离岸人民币即期价格逐渐提高, 实现了金融机构套利的持续进行。

其次, 从企业方面分析, 企业在套汇过程中如果香港离岸市场的人民币现汇价格比在岸市场价值高时, 境内的企业就会通过香港的合作企业或者子公司等相关企业进行资本中转, 然后通过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方式来完成套汇行为。境内企业在香港的相关企业在进口货物时用美元进行结算, 然后将其卖给境内的企业;而境内的企业在购买这批货物时采用人民币付款的方式结算给香港相关企业, 香港企业在收到人民币货款时在香港离岸市场中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 再以美元的方式结算给货物进出口商。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充分利用人民币的“价值”来降低成本, 从而实现套利。

二、减少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动波动性冲击的对策

(一) 对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进行严格的监管

对于资金在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中的频繁出入分析可知, 其主要原因就是监管的力度不足, 所以加强对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的监管尤为重要。首先, 健全关于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法律法规, 包括银行对相关融资的审批程序、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境外融资额度等内容以及违反法律法规需要受到的惩罚等。其次, 对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中贸易真实性进行严格的核查, 特别是对于办理这项业务的银行等金融单位, 在核查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其单据进行核查, 还要对其具体贸易实施跟踪调查。最后, 对在岸、离岸市场进行联合管理。人民币是本土货币, 所以在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中, 人民币的备付信用证融资不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管辖范围内, 因此需要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进行联合监管。

(二) 对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发展进行统筹

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的顺利开展需要有效解决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的套利和套汇机会, 这就需要对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发展进行统筹。首先对两地的利率进行统筹并形成管理机制, 香港离岸市场的利率机制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而内地的利率市场虽然不断的在改革但是在管制上并未得到彻底的开放, 仍存在一定的国家干预[3]。所以必须要提高内地利率的市场化进程, 减小并逐渐消除套利的空间。其次, 对两地的汇率机制进行统筹, 香港的离岸市场的汇率也是由市场的供需决定, 而内地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 导致两地的汇率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也为套汇提供了可乘之机, 所以, 形成统一的汇率机制, 增加汇率的弹性是必要的。

(三) 巩固人民币的国际化基础

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支持, 虽然目前我国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额度不断的在增加, 但是多数都是通过我国离岸和在岸市场的套利和套汇来实现的, 并不是真正的使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有所提升, 这种现象不仅使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加强, 而且还违背了我国利用跨境人民币贸易计算加快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初衷。所以政府要清醒的认识到人民币在国际上的现状, 理性的控制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对相关的配套政策进行积极的改革, 真正的实现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 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动波动性的冲击真实存在, 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 通过从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的角度分析可知,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套利和套汇现象的产生, 我国实行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主要是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但是由于香港和内地汇率等方面的差距为套利和套汇提供了可乘之机, 从而导致我国的短期资本流动波动性程度逐渐严重, 政府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调整好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使人民币的价值得到切实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向宇, 朱海波.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动波动性的冲击——基于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的角度[J].内蒙古社会科学, 2013, 34 (6) :90-94.

[2]赵冉冉.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监管实践对法与金融理论的印证与拓展[J].现代经济探讨, 2014 (11) :49-52, 73.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 第6篇

一、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现状

1.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蓬勃开展。香港是中国政府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重要桥头堡。2009年7月, 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在港启动, 当年香港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额合计19亿元人民币, 占我国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总额的53%;2010年, 香港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额合计3692亿元人民币, 占我国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总额的69%, 详见图1。而仅2011年上半年, 香港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额合计已达8000亿元人民币, 超过2010年全年的2倍。2011年1月,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结算的试点安排, 香港作为中国ODI (对外直接投资) 的主要目的地, 其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 不仅能为境内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境外直接投资提供支付渠道, 而且也为境内机构将境外直接投资所得的利润以人民币流回境内提供了便利, 促进了人民币在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循环流动。

2.香港人民币存款金额迅速增长。2004年2月, 人民币清算安排正式启动, 得到香港金管局授权的持牌银行开始正式开办个人人民币存款、兑换和汇款业务, 存款开始替代现金成为在港人民币的主要存在形式, 人民币存款规模迅速扩大。2004年2月, 香港人民币存款额仅为9亿元人民币, 年底即突破120亿元人民币, 2008年底和2009年底分别达到561亿元人民币与627亿元人民币, 而到2010年底则飙升至3149亿元人民币, 香港人民币存款金额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00%, 详见图2。截至2011年6月底, 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已达到5500亿元人民币, 根据汇丰银行预测, 2011年底将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 2012年底将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

3.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前景广阔。相对于内地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庞大规模, 香港人民币债券又称点心债券。2007年7月, 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国家开发银行在香港发行第一笔人民币债券, 标志着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正式启动, 香港人民币业务范围也由此扩展到投资领域。2007年以来香港人民币债券发行规模见图3, 可见2010年以后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2010年全年达到360亿元人民币, 而2011年上半年的发行规模已经超过2010年全年, 达到427亿元人民币。目前香港人民币债券的发行主体, 已经由中国内地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为主, 逐渐扩展至香港银行内地子公司、香港本地公司、中国财政部、跨国公司、外国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组织等。

4.其他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发展。

(1) 首宗人民币IPO发行。2011年3月31日, 306家经纪行及28家托管商通过香港联交所测试, 可在首阶段参与人民币IPO的交易, 其中包括中银国际、海通国际、国泰君安国际、建银国际等23家中资券商。2011年4月11日, 长江实业分拆北京东方广场项目, 汇贤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REIT) 在港上市, 融资超过100亿人民币, 成为香港首宗人民币IPO。意味着从此内地企业在港上市发行股票可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

(2) 人民币衍生产品交易活跃。主要有三个品种:一是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 (NDF) , 基于地缘上的便利和配合实体交易的需要, 大量NDF业务转移到香港;二是人民币无本金交割期权 (NDO) ;三是人民币无本金交割掉期 (NDS) 。衍生品交易不仅使与人民币有关的交易者规避了汇率和利率风险, 也能够对人民币现汇汇率和国内利率的形成和调整发挥一定的信号指导作用。

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优势及主要问题

(一) 香港人民币离案市场的主要优势

1、特殊的政策优势。

虽然内地一些城市和银行有着多年开办离岸业务的历史, 但都是以美元为主的其他外币业务, 并没有涉及人民币。香港属于中国主权管辖的地区, 中央政府较为信赖, 一直以来在政策上对香港开展人民币业务给予了特有的支持, 在香港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人民币业务和政策, 为香港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创造了条件。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的共同努力下, 香港率先获得了试点离岸人民币业务的机会, 相对于内地其他城市拥有了特殊的政策优势。

2、天然的区位优势。

从地理位置上看, 香港背靠大陆面向世界, 位于整个亚太地区的中心位置, 具有辐射东亚和东南亚市场的天然区位优势。香港依靠传统自由贸易港的地位与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有着广泛的经济往来, 目前已成为连接我国内地和亚洲市场的纽带, 其地缘优势符合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区域选择。同时, 在“一国两制”背景下, 香港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是独立的, 在此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属于境外市场, 用天然地理界限把人民币分成了离岸和在岸, 相对于同时建立在岸市场的内地城市, 降低了监管成本, 并可使在岸业务免受离岸业务冲击。

3. 雄厚的基础设施优势。

香港支付结算体系发达, 1990年建立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 (CMU) 能够为各国在港发行和交易的债券提供登记结算服务。香港与内地在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 内地和香港的银行可通过两地已建立的即时支付系统发起和接收港币、美元和欧元跨境支付业务, 并将在港元支付系统和人民币支付系统之间建立即时汇款同时交收的联系设施, 有助于香港成为人民币境外结算中心。此外, 香港交通便捷, 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空港和海港;通讯现代, 可以与50多个国家进行直接通讯联系和网上金融交易;金融体系完善, 拥有大量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运作机制的高端人才。

4、健全的制度优势。

香港具有高效廉洁的政府和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 法制体系健全, 拥有低税率和简明的税制结构以及国际公认最为完善和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没有资本管制、利率管制, 货币自由兑换, 享有国际自由港美誉, 对国际投融资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香港具有国际化、融合化、多元化的金融市场, 这都有利于在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二) 香港人民币市场存在的问题

1、香港人民币回流机制亟待完善。

内地资本账户开放的速度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甚至最终的成败得失。目前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已有一定雏形, 但距完成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还相距甚远, 其最大障碍就是内地的资本项目管制, 造成当前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基本上是单向的, 缺乏畅通的人民币回流机制, 流出和流入形成了结构性失衡, 这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发展。

2、香港人民币存量规模相对有限。

尽管目前香港人民币存款迅速增长, 但在港人民币存量规模仍然相对有限, 距建立成熟的人民币离岸市场还有一定差距。截至2010年底, 香港人民币存款不及中国境内存款总量的1%, 仅占香港当地存款总量的5%、外币存款总量的13%, 难以支撑大规模的以人民币计价的IPO。而美元目前大约占香港存款总量中的25%。

3、香港人民币金融产品不够发达。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 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金融产品偏少, 交易规模有限。目前, 香港已有的人民币金融产品主要是规模有限的债券产品, 以及少量的保险产品、理财产品和衍生产品等。由于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不够发达,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香港吸引人民币留存的动力, 且不利于拓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深度。

4、香港离岸中心建设仍受到一定制度约束。

首先, 香港并非完全独立的人民币离岸市场, 其受中央政府金融政策的影响较大;其次, 香港人民币业务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的共同监管下发展起来的, 而并非完全处于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范畴之外;最后, 香港人民币市场的清算业务是由中银香港, 而非香港金管局进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

三、政策建议

1、进一步畅通人民币回流机制。拥有畅通的出境和回流渠道是建立高效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必要条件, 也是人民币最终全面实现自由兑换的前奏和预演。由于政策和市场原因, 与快速发展的人民币流出机制相比, 人民币回流机制的发展相对滞后。可在有序可控的前提下, 在对投资机构的资格进行审核, 对总投资规模、投资流向给予限制的基础上, 积极开通更宽松的人民币回流投资渠道。例如, 在已经开放了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人民币直接投资的基础上, 还可积极推进人民币IPO、人民币QFII等回流机制发展。

2、加快发展香港人民币资本市场。在人民币国际化以及香港离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 只有香港人民币资产规模足够大且流动性足够好, 才能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涉足人民币业务。发展香港人民币资本市场, 首先要做大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 发展多元化的人民币债券产品;其次是加快发展人民币IPO及其金融衍生产品, 比如连接香港和内地的ETF联接基金;再次是积极推行人民币保险产品和理财产品。

3、为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提供配套政策。有学者指出, 在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之前过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政府可能犯了次序颠倒的错误。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内地金融体系改革的配套支持。首先, 要增强市场因素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作用, 尽快实现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由于我国利率长期以来处于中央政府管制状态, 造成国内利率水平偏低, 这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其次, 要降低行政手段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力度, 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打破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 这对于发展出口贸易渠道的人民币结算、人民币贷款都具有重要意义。

4、从战略高度做好人民币国际化框架设计。近年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正在稳步发展, 但基本上都是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被动推进, 人民币国际化缺乏总体的发展战略和既定的发展框架, 从而可能影响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速度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因此, 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应秉承规划先行的理念, 从全局的视角进行观察和研究, 清晰把握各阶段性面临的问题和任务, 从战略的高度设计人民币国际化的整体框架及各阶段目标。

参考文献

[1]、巴曙松.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快速成长时期更需框架设计[N].经济参考报.2011年3月.1、巴曙松.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快速成长时期更需框架设计[N].经济参考报.2011年3月.

[2]、陈德霖.2011年上半年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R].香港金管局网站.2011.7.28.2、陈德霖.2011年上半年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R].香港金管局网站.2011.7.28.

[3]、杜长江, 刘骏民.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以及风险探析[J].理论学刊.2010 (2) :44-47.3、杜长江, 刘骏民.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以及风险探析[J].理论学刊.2010 (2) :44-47.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 第7篇

(一) 香港的人民币存款总额

截止2009年底, 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仅仅有627亿人民币。然而2010年到2011年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大幅度提升, 主要原因是企业客户透过贸易结算交易收到的人民币款额有所增加。据统计, 2010年通过香港进行的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仅达到3700亿元, 然而到了2011年, 就猛增到19万亿元, 2012年继续增长到26万亿元。同时, 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也促使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投资随着香港人民币理财产品越趋发展, 加上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憧憬, 市场对人民币资金的需求增加, 推动香港人民币存款创下新高。截至2013年11月底, 香港人民币存款及存款证余额分别为8270亿。2013年12月在港人民币存款规模达到8603亿人民币, 较2012年底的存款规模增长42.7%。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一月份, 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达到8934亿, 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详见图1。

数据来源:香港金融管理局

(二) 香港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签订了相关补充合作备忘录, 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即将进入实质运作阶段。2009年7月香港跨境人民币结算额为43亿人民币, 全年合计19亿元人民币, 占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的53%。2010年, 香港跨境人民币结算额迅速发展, 从年初的1221亿人民币增长到年底2471亿人民币, 合计3692亿元人民币, 占我国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总额的69%。而仅2011年上半年, 香港跨境人民币结算额合计已达8000亿元人民币, 超过2010年全年的2倍, 年底突破两万亿人民币大关。截至2014年1月, 跨境贸易结算的人民币汇款总额为4, 923亿元人民币, 详见图2。2011年1月,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结算的试点安排, 香港作为中国ODI (对外直接投资) 的主要目的地, 其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 不仅能为境内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境外直接投资提供支付渠道, 而且也为境内机构将境外直接投资所得的利润以人民币流回境内提供了便利, 促进了人民币在香港和内地之间的流动。

数据来源:香港金融管理局

(三) 香港的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系统 (RTGS)

人民币结算系统于2006年3月在香港推出, 以提升银行同业交易的结算效率。在2008年至2010年的3年期间, 平均每日交易额则由6亿元人民币跃升至50亿元人民币, 增长高达7倍。增幅主要是受惠于2010年7月起香港人民币业务的放宽, 人民币业务放宽使人民币交易额更加频繁。而2011年平均每日交易额激增到1200亿人民币。2012年以来, 香港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系统 (RTGS) 每日平均处理2500亿元人民币交易额, 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系统RTGS自5月底延长运作至15小时后, 延长时段更额外增加每日20亿元交易。2013年5月份的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系统RTGS平均每日交易量为3900亿人民币, 香港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系统 (RTGS) 平均每日交易量首度超越港元RTGS平均每日交易量, 详见图3。更多的人民币交易及支付经香港进行, 离岸市场的金融中介活动也愈来愈多。香港人民币RTG S系统为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支付结算渠道, 相信通过香港人民币RTG S系统运作的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额将会进一步攀升。

数据来源:香港金融管理局

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对新加坡的比较优势

(一) 新加坡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对香港的若干劣势

新加坡临近中国大陆, 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具有极大优势。2009年7月新加坡便已参与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之中。2012年, 据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显示, 新家坡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仅次于伦敦、纽约和香港。2013年3月7日, 中国人民银行和新加坡金管局前述新一轮货币互换协议, 将货币互换规模扩大了一倍, 这一安排将进一步促进新加坡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发展。

自试点以来新加坡人民币离岸业务已经得到较大发展, 但是对比于香港, 依然存在着较多劣势: (1) 中国大陆游客到新加坡旅游的数量远小于到香港旅游的数量, 人民币在新加坡消费量较少。 (2) 中港贸易额是中新贸易额的三倍, 增大了在港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数量, 详见图4。 (3) 新加坡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额只有香港向大陆投资额的15%, 且有逐年扩大之势。 (4) 新加坡的人民币离岸业务建立在与人民银行的互换协议基础之上, 相对与香港, 互换额度依然较小。 (5) 在新加坡股票市场, 中资企业的融资规模远小于香港市场上的中资企业的融资规模。 (6) 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 金融中心功能辐射东南亚。但与香港相比, 距离中国大陆较远, 地理位置处于劣势。 (7) 新加坡的人民币存款占香港人民币存款的比重较少。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 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对新加坡的比较优势

1. 香港与内地有紧密的贸易联系

中国大陆一直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 双边贸易额一直持上涨趋势。受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 2008年、2009年的双边贸易额有所回落, 之后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势头。2009年双边贸易额下降至1479.5亿美元。2013年内地与香港贸易额达4010.1亿美元, 同比上升17.5%, 占内地对外贸易总额的9.6%, 详见图4。同时, 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 (企发局) 公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13年中国超过马来西亚, 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 双边贸易额高达914.3亿美元, 比上一年增长11%。但中港之间的贸易双边额是中新之间贸易额的4.4倍。与新加坡相比, 香港和内地的贸易更加频繁, 有利于增强境外人民币流动, 人民币资金的流动性对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比较完善的金融制度和监管制度

离岸金融中心的有效发展离不开先进、有效的金融管理制度。香港于2011年7月3日撤销银行利率协议实现了利率市场化而且拉开了香港银行业自由市场序幕。香港金融市场的特色是流通量高, 市场在有效和具透明度的监管下运作, 各项监管规例都符合国际标准。政府实施低税政策和推行简单的税制, 使各类商业有更多主动权及创新空间。香港也十分重视法治及维持巿场的公平竞争, 不会阻止外地公司参与本地的金融市场, 更不会限制资金进出本港。此外, 本港亦无实施外汇管制。

除了金融制度优势以外, 在监管方面香港也具有优势, 香港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均有各自的监管机构。在香港市场上香港金融管理局充当着央行的角色, 金融管理局对银行也实行监管;证券行业的监管则有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负责;而成立于1990年的保险业监理处则是保险业的监管部门。另外, 香港的金融监管体系还包括了监管社保资金运作的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各个部门在政策范围内各自行使职权, 而且独立性较强, 一般不受政府干预;为了防止重复监管, 各个部门通过签订合作备忘录明确各自的职权和责任, 由此监管效率的得以提高, 利于维护市场稳定。

3. 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

香港人民币业务最初于2004年开展。2007年起, 内地金融机构陆续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发债体种类不断扩展。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 对优化香港债券发行环境, 推动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等发挥了积极作用。2009年人民币跨境业务在香港开始试点,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在我国进入实质运作阶段。2011年, 李克强在出席“十二五”规划及两地金融发展论坛时表示, 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中心。中央将积极支持香港人民币市场发展, 拓展香港与内地人民币资金循环流通渠道, 允许人民币境外合格投资者 (QFII) 投资境内证券市场, 起步金额为200亿元。增加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境内金融机构, 允许境内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中央政府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将作为一种长期制度安排, 逐步扩大发行规模。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设已经成为既定国策, 未来将逐步转入中长期的体制、机制建设和完善时期。

三、建设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前景展望

(一) 健全人民币回流机制

我国对外贸易进口增加较快, 人民币流出数量逐渐增加。目前我国尚未完全放开资本管制, 如果指定一些优惠政策, 比如允许外国实体合法获得的人民币资金通过QFII进入国内资本市场, 这样人民币的适应范围将会得到扩大, 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程度也将上升。随着更多国际投资者的入场, 可以进一步加速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QFII作为新的机构投资者加入期指市场, 将增加市场的深度和厚度, 有利于形成更为理性的投资理念。

(二) 活跃香港人民币点心债市场

截至2013年11月底, 香港人民币客户存款及存款证余额分别为8270亿元及1815亿元, 合计10085亿元, 较2012年底的7202亿元增长40%。随着存款规模的不断发展, 香港点心债市场也保持强劲上升势头, 今年1月离岸点心债的发行金额达到300亿元, 创有史以来单月新高。点心债是迄今为止相对成熟的离岸人民币业务, 与其他资产业务及拓展人民币回流渠道的措施相互配合, 解决了离岸人民币的资金出路, 促进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健康、快速发展;另一方面, 人民币点心债的国际认可度较高, 可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货币功能, 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三) 人民币汇率、利率市场化运作日益成熟

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已初具规模, 要实现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 就应该提高利率的市场化程度, 因此, 有必要积极推动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离岸利率水平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汇率水平和利率水平是影响离岸市场的两个基本价格机制, 两个因素的自身变化对离岸人民币各产品、业务领域带来不同的发展机遇。随着两项机制的日益成熟, 功能日益完善。香港市场的人民币衍生产品发展将成为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胡兆量.香港与世界级金融中心的差距及发展优势[J].城市问题, 2007 (05) .

[2]王倩, 薛波.香港、新加坡和上海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J].亚太经济, 2007 (06) .

[3]俞肇熊.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优势——兼论上海金融中心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世界经济研究, 2009 (01) .

[4]李莉, 蔡仕志.国际主要离岸金融中心人民币业务发展现状及前景[J].经济视角, 2013 (08) .

[5]冯邦彦.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比较优势与差距[J].港澳台金融, 2011 (15) .

[6]孙芙蓉.香港应扮演好人民币离岸业务的新角色[J].中国金融, 2011 (15) .

离岸市场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 第8篇

一, 离岸市场的特点

在国内金融市场上, 交易活动发生在本国居民之间, 不涉及其他国家的居民。如果金融活动超越国境, 涉及其他国家居民, 这些金融活动的总和就形成了国际金融市场, 它是国内金融市场在国际范围内的扩展和延伸。按照市场的参加者和交易使用的货币与市场所在地的国家的所属关系, 国际金融市场又可以分为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离岸市场是有关货币游离于货币发行国之外而形成的通常在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各种金融交易或资金融通, 是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产物。在离岸市场上, 离岸交易发生在非居民之间, 交易的货币一般为外币, 其管理规则与运作机制都和在岸市场有所差异, 既不受交易货币发行国的法令管制, 也不受业务所在国法规管辖, 因此在交易品种、交易规程、利率决定等方面特征都相对独立。

首先, 离岸市场具有离岸性。欧洲美元市场、亚洲美元市场、拉美美元市场都是这样, 这些市场都是在美元发行国也就是美国之外形成的以美元进行金融交易的场所。但是, 离岸市场并不需要必须游离于货币发行国境外, 仅仅是不受该货币发行国金融循环体系的影响, 不受该国对国内一般金融活动所实行的规定、制度限制和制约。

第二, 离岸市场上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都不是来自市场所在地国, 他们是众多的国际组织、机构、各国政府、来自各国的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和法人等。离岸市场的金融机构来自于世界各地, 是完全意义上的国际金融市场。

二, 欧洲货币市场

欧洲货币市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并且逐渐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欧洲货币市场的概念基于欧洲货币, 欧洲货币是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被储蓄和借贷的各种货币的总称, 非指欧洲国家的货币。比如, 存放在欧洲银行的美元即为欧洲美元, 这些存款最初是存在欧洲, 所以统称为欧洲货币, 其中以欧洲美元为主。随着欧洲货币和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它已经扩展到了中东、远东、加勒比海地区和加拿大等, 形成一个世界性的货币市场。因此, 现在所说的“欧洲货币”和“欧洲货币市场”实际上并不以欧洲为限, 但主要部分还是在欧洲。

欧洲货币市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 为欧洲美元发展的最初阶段。这一时期, 欧洲美元市场虽然不断增长, 但规模还不大。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为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阶段, 也是欧洲货币市场的全球扩散阶段, 在这十年里, 美元经历了危机、国际收支逆差、对外投资限制甚至经济衰退等等挑战, 但以美元为主体的欧洲货币市场还是经历了迅猛的发展。第三阶段为70年代中期直到如今, 这一阶段中,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浮动汇率制的实施, 外汇买卖的随之增加也扩大了对欧洲货币市场资金的需求, 同时美国对外贸易连年出现巨额逆差, 造成更多的美元流入欧洲货币市场。在这一时期许多发展中国家、苏联和东欧国家也都在利用欧洲货币市场上的资金, 欧洲货币市场获取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 在这一阶段里, 欧洲货币市场在地区上的分布也发生了变化。除了伦敦、巴黎, 已扩大到了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如巴拿马、巴林、新加坡、香港等。到了20世纪80年代, 欧洲货币市场也扩大到了美国。

欧洲货币市场成功摆脱了各国金融管理当局的干预, 几乎完全由市场机制起作用, 同时, 也形成一套新的更加灵活与独立的国际利率机构。另一方面, 也造就了一批经营欧洲货币借贷业务的欧洲银行和国际联合银行型的中介机构。这三个特点使得欧洲货币市场在金融领域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 美、德、日货币国际化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借鉴意义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 在境外流通, 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综合美元、德国马克国际化过程我们发现, 美元与德国马克的国际化分别受益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广泛的世界贸易关系, 德国良好的经济基础、现代化的工业体系、良好的贸易结构以及央行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这首先告诉我们, 货币国际化是货币的发行国经济地位上升、贸易结构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基础与良好的世界贸易关系也是货币国际化的必要前提。货币国际化主要受市场驱动, 主导因素包括经济增长、货币信用、金融领域的发展和稳定性。人民币国际化应关注基本驱动因素, 如中国经济规模、贸易状况、经济增长潜力等。作为辅助力量, 国家政策也应促进金融市场现代化、发展市场深度和提高资本开放程度, 推动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

另一方面, 日元区域化的不成功,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不济的政治实力和逐渐衰落的经济实力是制约日元国际化的主要因素, 同时, 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缺乏稳定汇率制度均影响了国际市场使用和持有日元的意愿。日元离岸市场对促进日元向外输出作用有限, 日元大量回流日本国内。日本政府实施日元国际化双轨战略导致资本市场分化, 妨碍了日本国内市场深化和外国进入这部分市场。这警示我们, 对建设人民币回流机制的目的与操作形式都要有深刻的认识。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必须加快完善中国的金融体系, 深化调整国有企业的结构。另外, 还需注意的是, 如果市场风险不断累积, 而监管体系没有及时完善, 金融深度大并不意味经济对风险免疫, 建立人民币的国际货币信用也至关重要。

四,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

人民币开放应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设置条件就需要倍加重视。第一要方便离岸与在岸市场之间建立起既相互联通又方便监管调控的人民币双向流动渠道, 使其既能活跃境内外人民币金融产品市场, 也有利于降低境外人民币流动对内地的冲击。第二, 要把握循序渐进的开放原则。境外人民币产品要先小范围试行, 然后逐步推广, 贯彻“小步快走”的原则, 在金融体系全面开放之前始终把市场风险控制在局部范围内。第三, 对于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大规模人民币跨境流动规模要把握好“度”, 注意设置一个“缓冲地带”。

而综合各方面条件来看, 香港在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 香港特别行政区已经是享誉海内外的离岸金融中心, 有着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的金融体系, 是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开放型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其次, 中国对香港拥有完全主权, 对人民币离岸市场可能产生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在危及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特殊时期, 既有可能也有能力采取特别手段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

事实也正是如此。自2007年我国跨境贸易结算以来, 香港人民币贸易结算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2011年, 香港人民币贸易结算额达1.9万亿元, 是2010年的5倍以上, 占比上升至91.3%, 香港成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主要平台。另一方面, 离岸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 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基本框架也已初步成型。同时, 资本项目下回流机制初步建立, 离岸人民币投资渠道日趋多元化。

当然,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离岸市场人民币存贷款比例失衡, 信用创造能力有待提高, 易受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规模增幅减弱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政策调整等方面需要更为深入的探讨, 在此不再多言。

总之, 香港具有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离岸市场的巨大优势, 香港应当充分发挥其地缘与政策特点, 同时加强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合作, 不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摘要:离岸市场的发展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平台, 欧洲货币市场就是典型的例子之一, 其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值得人民币国际化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另一方面,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也在不断发展, 香港的优势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是接下来政策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欧洲货币市场,人民币国际化,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

参考文献

[1] , 许明朝.离岸金融市场监管之特殊性.《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 (5)

[2] , 刘义杰.袁媛.欧洲货币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商场现代化》2006 (35)

[3] , 龙泉, 刘红忠.人民币国际化与离岸市场发展之鉴《新金融》.2013 (3)

[4] , 巴曙松.要进一步加强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经济纵横》.2012 (7)

人民币离岸市场再发强音 第9篇

自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从8月1日起,香港银行业可为非香港居民开户和提供各类离岸人民币服务后,汇丰银行、中银香港、恒生银行等纷纷打出优惠利率招揽生意,这意味着香港银行业首次正式对非香港本地居民开放人民币业务。

此次香港放开人民币账户被业内认为是吸纳境外人民币资金进入香港的新举措。当然,由于在香港人民币存款比内地利率低许多,且缺少人民币理财投资渠道,对非香港本地居民开放人民币这一新兴业务还有待市场检验。

自去年9月下旬开始,由于国际金融动荡、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与其他新兴市场货币开始出现贬值趋势。据香港金管局数据显示,香港人民币存款从去年11月6,273亿元的峰值开始下降,下滑趋势一直持续至今年4月的5,524亿元,5月、6月人民币存款开始小幅回升,分别达到5,538亿元、5,577亿元,增幅均不超过1%。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香港金管局抛出非香港本地居民可在香港银行开户和办理各类人民币业务的“橄榄枝”。

争先恐后

香港金管局强调,人民币存款量并非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唯一指标,更重要的是看香港人民币资金池能支撑哪些金融活动以及是否能有效运用。

中央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和金融机构采取多项措施,推动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去年8月在港宣布的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到全国、支持香港企业使用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允许以RQFII方式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等措施,突破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藩篱,使人民币回流机制在香港人民币投资、债市、股市和汇市四大领域齐备,成为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发展的重要进程。

为助推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金管局推出“放宽对人民币未平仓净额的监管规定”、“提供短期人民币资金”等多项措施,并与英国财政部倡导成立合作小组,进一步推动香港和伦敦在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方面深化合作。

为抢得人民币业务先机,多家在港银行机构以颇具吸引力的利率招揽人民币存款业务。

内地居民赴港开人民币账户虽然不收费,但银行会设置最低起存额。比如恒生银行的优进理财账户,第一年最低起存的人民币余额要求是2万元以上,第二年要求是20万元以上,如果少于上述数目,则客户每月要交管理费106元。事实上,在香港当地,人民币存款的正常利率通常不到1%。而在内地,尽管经过近期的两次降息,但内地不少银行“一浮到顶”,一年期定存的利率许多高达3.3%,比很多香港的银行要高出很多。

从这一点来看,内地人到香港存人民币不划算。由于内地的人民币存款利率高于香港人民币存款利率,所以香港人都想到内地存款。

但以汇丰银行为例,该行的人民币理财业务只对香港居民开放,并不允许持非香港居民账户的客户投资。也即是说,非香港居民在汇丰银行开人民币账户,既不能定期存款,也不能做投资,只能做活期存款,基本是零收益。

目前不但人民币不能直接跨境汇款,且外币赴港仍受到外汇管理局每人每年5万美元或等值的限制。

允许非香港本地居民在港开户和办理各类人民币业务,未来会增加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经营的空间以及提升管理人民币资产的灵活性,这将推动香港建设离岸人民币市场。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认为,这是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而建立一个有足够实力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可以有效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首先是非内地居民可以规避内地对资本项目管制,在离岸人民币市场高效地从事借贷、拆借等资金融通业务,同时通过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各种金融业务活动,可以逐步培育并提升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争议人民币离岸市场

一般来说,各国的金融机构只能从事本国货币存贷款业务,但是二战之后,各国金融机构从事本国货币之外的其他外币的存贷款业务逐渐兴起,有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因此成为世界各国外币存贷款中心,这种专门从事外币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活动称为离岸金融。人民币离岸业务是指在中国境外经营人民币的存放款业务,也就是在中国境外的人民币市场。

因为人民币不是世界流通货币,所以这样的市场自然也不是合法的市场.

香港自2004年推出人民币离岸业务以来,业务范围不断扩大。2009年7月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之前,参与人民币业务的香港各银行(香港参加行)主要提供包括存款、兑换、汇款及银行卡在内的银行服务与人民币债券买卖服务。2009年7月起,香港参加行提供的服务更多元化,包括贸易融资服务等。为配合人民币业务运作,香港的人民币交收系统在2007年6月也提升为人民币实时支付结算系统。

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级顾问穆怀朋认为:在欧美各国陷入严重金融危机的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了长足发展。在他看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大致經历了三个阶段:从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主要发展是开始香港个人人民币业务:2003年10月人民银行发布公告,香港银行开始试办个人人民币业务;2005年10月,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扩大香港个人人民币业务范围。根据相关管理办法,香港银行可为居民开办人民币存款、汇兑、信用卡业务。准许香港居民开立人民币支票户口,并在广东消费。在香港地区购物、餐饮、住宿、交通、通信医疗、教育服务七个行业确定指定商户可以进行人民币业务,在银行兑换成港币。

从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内地金融机构开始发行香港人民币债券,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2007年7月,内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始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第一笔。2009年10月财政部开始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截至2010年6月共有7家内地银行,包括两家港资银行在香港发行总共是320亿元人民币债券,财政部发行60亿元人民币债券。2009年7月份开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香港又是境外试点地区之一。

从2006年6月至今,各项人民币业务迅速发展,2010年6月,内地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大,开始只有四个省市,2010年扩大范围到全国20个省市。2011年8月份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2010年8月人民银行发布通知,允许国外央行和货币当局、港澳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人民币业务参加行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2011年1月份人民银行公布管理办法,允许内地企业和金融机构利用人民币开展境外直接投资。2010年10月,人民银行与商务部分别发布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和通知。

按此次金管局发出的具体说明管理办法,香港居民及指定商户进行的人民币兑换实际上是按照之前与中国央行签订的《清算协议》,通过上海兑换窗口进行兑换;而这次推出的非香港居民的人民币账户,则不适用于《清算协议》,即对于这部分账户里的人民币,香港的银行不能通过清算银行进行平盘。

争议汹汹

目前在香港挂牌交易的人民币产品不多,仅有个别中资机构推出了人民币债券基金,另外就是部分人民币债券。港交所虽然正努力上马更多的人民币股票,但迄今为止,数目与回报都不令人满意。

有业内人士坦言,对于资金的监控来说,香港应该比内地宽松。但也有香港的银行职员称,对于大额汇款,银行还是会监控的,但她并没有透露受监控的金额下限。

虽然香港这边的银行没有接收上限,但是由于内地有外汇管制,内地居民每人每年汇出境的金额还是只有5万美元的上限,所以如果以个人的名义,汇入香港的人民币金额很有限。

近年来海外市场对人民币的认知和接受度日渐提升,人民币在全球贸易当中的使用率和覆盖面不断扩大。香港作为最具规模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共计有6,700亿元人民币的存款及存款证,已形成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人民币的年交易额近2万亿元,发行的境外人民币债券达1,080亿元,均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路线日益清晰,人民币业务这块大蛋糕也被各家银行觊觎。

人民币货币清算协议的签订,扫清了人民币账户资金跨行转账的障碍,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开始蓬勃发展,各类人民币理财产品百花齐放。但是,至今利好银行的政策出台缓慢,导致在香港银行业推出的人民币产品乏善可陈,数量少、回报低,且以与存款挂钩的系列产品为主。

但是现在,香港银行都希望在人民币业务上抢占先机。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存款争夺大战吹响了号角。近日,各家银行更是争相以颇具吸引力的利率吸引人民币存款。

香港各银行高层相继在公开场合表示,未来将大力推出各种人民币产品。

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坦率地说,在目前人民币还不能合法地在香港流通,没有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这个捉摸不定的规模究竟有多大。

在他看来,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香港能否发展起来,除了中国政府的允许或者默许之外,最为关键的就是现实的市场需求状况如何。

除了中国游客带出的6,000元人民币日益累积出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之外,人民币离岸业务更广泛的市场空间是企业的经营活动。目前,许多进入中国市场的香港企业或者一些跨国公司为了避免货币错配的风险,大幅减少借入外汇贷款,而对于人民币资金则保持了相当旺盛的需求。

前景可待

实际上,把香港建设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对香港来说不仅仅是商机问题,而是决定香港未来发展的关键之举。

近年来,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香港金融中心的国际化色彩正在褪色。香港的跨境借贷规模一度超过美国,但在1997年金融风暴之后迅速下滑,目前仅仅与新加坡持平。从这一意义来说,香港如果要设法维持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就必须开辟新的金融产品市场,而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则是其中最富有吸引力的设想。

敏锐的香港金融界人士已经意识到人民币离岸市场可能带来的巨大商机。当前香港金融管理机构正积极向中央政府游说,允许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允许香港的金融机构吸收人民币存款。目前,伦敦之所以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并不是因为英镑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储备货币,而是因为伦敦拥有全球最为活跃的美元离岸交易市场。

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王国刚认为: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大障碍是,没有一个在市场化基础上形成的利率指标。这主要是受到国内国有银行的承受能力,主要的借款者国有企业的承受能力所制约。当前在国内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无疑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央行力挺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四大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一国两制”的优势体现:因为仅能在一国两制下,央行才可安心地与香港这个资金进出自由的国际金融中心进行磋商,签订协议建立离岸人民币业务的防火墙,香港不仅可作为内地金融改革的试验田,还有利于人民币跨境业务的风险管理。

“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凭借独特地位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

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以2004年香港银行正式开办人民币业务为起点,历经人民币业务扩大、境内外机构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建立与“扩容”等关键节点,至今成果丰硕,包括存款、汇款、债券、基金、保险、黄金、股票等离岸人民币业务。

在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投资货币方面,香港积极开发多种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以提高境外人民币流动性:包括香港首支以人民币计价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首批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資者基金、全球首支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交易所买卖基金……

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介绍,香港已成为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融资中心。今年前5个月有40笔人民币债券在港发行,同比增加约30%;发债总值为404亿元,同比增加约40%。发债体也由内地金融机构扩展至国际企业和机构。在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方面,香港已形成最庞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公开数据显示: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2011年年底接近5,900亿元,比2010年年底的3,100亿元增加约9成。

伦敦离岸市场将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第10篇

近几年来, 中英货币金融合作在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 英国在加强两国货币金融合作方面表现出迫切的需求和愿望给人深刻印象。英国的这种心理主要是因为欧债危机使英国经济深受其害, 银行业的日子尤其不好过。危局促使英国政府在加强金融监管的改革上拿出大举动, 确保英国金融稳定。今年4月1日, 英国新的监管者——金融行为准则局和审慎监管局成立, 原来的金融服务监管局由此完成了历史使命。英国开始实行的是一种“双峰”金融监管体制, 即英格兰银行之下设审慎监管局和金融行为监管局这两个金融监管局, 直接监管英国约2.7万个各类金融机构。迄今为止, 英国经济虽已脱离“重症护理”, 但是, 用英国前任央行行长默文·金的话讲, 经济复苏状况目前尚无法完全得到确认, 各方需要再接再厉, 来确保该国银行业不致于沦落到需要动用纳税人资金才能得到救助。而且, 英国政府仍需要坚持大幅度削减公共开支。那么, 复苏经济, 稳定金融, 英国除了强练内功之外, 更重要的还需借助外力。而加强与中国的货币金融合作就是借用的一个很好的外力。眼下, 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积极培育伦敦离岸人民币中心, 无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 还是对于英国经济金融振兴都是大有裨益。在英国经济复苏乏力的环境下, 积极加强中英经济金融合作对英国而言尤为重要。中英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 英国在高端制造业、金融、创意产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具有突出优势, 而中国是制造业大国, 在制造业规模、劳动力供应和市场潜力等方面有优势, 这将为中英经济金融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当然, 中英货币金融合作, 必须借助伦敦这块“风水宝地”。伦敦作为全球举足轻重的金融中心, 2008年以来, 即使饱经金融危机冲击, 地位依然牢不可破, 而且仍旧是全球外汇交易量最大的地方。更重要的是, 只有一平方英里的伦敦金融城为伦敦创造了30万个就业岗位。据伦敦金融城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 金融危机过后, 伦敦地区的金融服务业工作机会从2011年的360600个岗位升至2012年的366700个, 并将在此水平基础上保持至2020年。不同于英国其他地区, 伦敦的总体就业情况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换言之, 金融城带动伦敦经济率先复苏。而在金融城带动伦敦经济率先复苏过程中, 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大力发展功不可没。伦敦是全球主要的外汇中心。自然地, 各类人民币外汇产品在伦敦市场上交易也非常活跃。伦敦的人民币外汇即期交易日交易额达6.8亿美元, 估计占全球离岸人民币即期市场总量的26%。而2012年, 伦敦金融市场平均每天人民币交易量为25亿美元, 比前一年增加240%。同时, 伦敦各银行大力推广其人民币业务, 2012年各企业对人民币的使用明显增多, 进出口融资业务量达到336亿元人民币, 较上一年增长100%。信用证和其他信贷担保业务则增长13倍达到47亿元人民币。去年4月, 汇丰银行在伦敦发行了第一只人民币债券, 主要针对英国及欧洲大陆国家的投资者。据伦敦金融城称, 伦敦的人民币业务已初具规模, 包括零售业务、企业业务、银行同业及机构业务, 这些产品和服务使客户可以高效、安全地进行跨国交易, 并且可以对冲和管理风险。

就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 伦敦这个老牌全球金融中心正向遥远的东方伸出橄榄枝。去年4月18日, 伦敦金融城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正式启动, 其目标是把伦敦打造成为人民币业务的“西方中心”, 从而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同时就如何提高伦敦在人民币交易、清算和结算方面的能力, 向英国财政部提供咨询意见, 阐明发展伦敦人民币市场的下一步措施与长远目标。该计划还欲在为伦敦人民币产品及业务市场提供技术、基础设施和监管方面的支持与发展方向。同时就如何提高伦敦在人民币交易、清算和结算方面的能力, 向英国财政部提供咨询意见, 阐明发展伦敦人民币市场的下一步措施与长远目标。那么, 这项计划的启动和平稳运行, 反映了英国决策者欲将伦敦发展成为主要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愿望。今年6月22日, 英国央行又与中国央行签署了200亿英镑/2000亿元人民币的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也是中国和第一个G7国家签署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那么, 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 既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又往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也标志着中国央行与英国央行在货币金融领域的合作取得新的进展。

日前中英两国达成人民币与英镑直接交易的协议, 又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需要:一是世界几个核心的货币, 如美元、日元等都已和人民币达成直接交易的协议, 而英镑作为世界核心的货币之一, 与人民币达成直接交易协议是发展需要。二是今年6月中英两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在大量新增市场参与者推动人民币国际交易快速增长的背景下, 伦敦也在强化自身全球离岸人民币中心之一的地位。总之, 英国欲巧借人民币国际化的“东风”, 确保英国经济能够真正到达“重返超级经济强国之列”的目标。而中国借伦敦冲刺离岸人民币市场将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这可谓真正实现了中英两国的互惠双赢, 共同发展。

上一篇:悖论分析下一篇:英语演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