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相关性范文

2024-07-28

甲状腺相关性范文(精选10篇)

甲状腺相关性 第1篇

关键词:甲状腺抗体,阳性率,甲状腺功能,成人

近年来,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发病呈上升趋势[1], 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n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AITD)又是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常见病因 ,其中桥本病和格雷夫斯病占大多数。 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作为自身抗体是AITD中特异性标志物,也日益受到界内的关注。 临床研究显示,TGAb、TPOAb不仅在桥本病和格雷夫斯病中显著升高[2],而且在正常成人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女性普遍高于男性且表现出种族差异[3]。 国内大宗健康人群的甲状腺抗体报道尚不多见,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大宗健康体检人群的甲状腺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的相关性,以期为人群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的预防检测和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健康医学部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 有完整病史、甲状腺彩超和甲状腺功能和抗体检测。 排除标准:1甲状腺疾病或有关家族史;2超声提示甲状腺癌者;3下丘脑或垂体疾病史;4妊娠;5慢性疾病(肝硬化、肝功能异常、肾病综合征、肾功能异常、 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感染性疾病等)、恶性肿瘤;6系统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7服用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药物,如胺碘酮、碳酸锂、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

最终入选15 007名,女7181名,男7826名,平均年龄为(44.38±11.62)岁;按不同年龄段分为6个亚组: <30岁组1399例,30~<40岁组3804例,40~<50岁组5312例,50~<60岁组2958例,60~<70岁组1116例, ≥70岁418例。

1.2方法

体检医生收集每个人的病史资料、用药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及甲状腺触诊,于早晨8∶00~10∶00抽取外周血,送至中心实验室,离心后放置4~10℃冰箱保存直至测定。 测定指标包括:TPOAb及TGAb,由瑞士罗氏Cobas e601监测,采用化学发光法。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素 (TSH)、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T3)、 甲状腺素 (TT4), 由德国西门子Centaur XP监测 , 采用化学发光法,由加样、孵育、分离、激发和测定等步骤构成。

1.3诊断标准[4]

临床甲状 腺功能亢 进 :TSH <0.38 m U/L,FT3 > 4.10 pg/m L或FT4>1.89 ng/d L;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TSH<0.38 m U/L,FT3和FT4正常; 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TSH >4.34 m U/L,FT3 <1.80 pg/m L或FT4 < 0.81 ng/d L;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TSH>4.34 m U/L, FT3和FT4正常 。 TGAb >115 U/m L为TGAb阳性 ; TPOAb>34 U/m L为TPOAb阳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3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不同性别、年龄组中TPOAb、TGAb的阳性率、各种甲状腺疾病检出率以及在抗体在各种疾病中的阳性率,采用 χ2检验进行率的组间比较, 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甲状腺抗体阳人群发生各种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的风险(OR)。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甲状腺抗体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TPOAb总阳性率为8.97%;男性阳性率为4.38%, 呈无明显年龄分布特征,≥70岁组检出率最高,为6.25%;女性阳性率为13.97%,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421.34,P < 0.01), 且随年龄增高阳性率的检出逐渐升高,高峰在60~<70岁人群,为17.09%,随后下降。 各年龄段男性、女性TPOAb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TGAb总阳性率为9.58%;男性阳性率为3.54%, 呈无明显年龄分布特征,≥70岁组检出率最高,为5.42%;女性阳性率为16.17%,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89.28,P < 0.01), 且随年龄增高阳性率的检出逐渐升高, 高峰在50~< 60岁人群中,为18.39%,随后下降。 各年龄段男性、女性TGAb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注:总人群 TPOAb 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比较,χ2=29.0918,P < 0.01; 男 TPOAb 不同 组间 性 比 ,χ2=22.8542,P < 0.01; 女 TPOAb 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比较 ,χ2=20.8040,P<0.01

2.2甲状腺抗体在各种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人群中的阳性率及OR值

甲状腺功能异常总检出率为8.4%(1262/15 007),临床甲亢、亚临床甲亢、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的检出率分别为0.45%(67/15 007)、0.92%(138/15 007)、0.27% (40/15 007)和6.78%(1017/15 007)。

注: 总人群 TGAb 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比较,χ2=10.1294,P=0.0716; 男 TGAb 不 年 组 阳 率 较 ,χ2=18.3892,P =0.0025; 女 TGAb 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比较 ,χ2=8.8969,P=0.1132

TPOAb阳性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人群中总阳性率为29.32%(370/1262),其中,临床甲减人群中的阳性率最高为72.50%(29/40),OR值为34.59;TGAb阳性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人群中总的阳性率 为29.16% (368/1262),其中 , 临床甲减人群中的阳性率最高为62.50%(25/40),OR值为19.78; 双抗体阳性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人群中总的阳性率为20.60% (260/1262), 其中 , 临床甲减人群中的阳性率最高为57.50%(23/40),OR值为65.75。 见表3。

3讨论

TPOAb的自身抗原为110 k D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5]。 TPO有多种异构体 ,存在异质性 ,具有多种不同抗原决定簇。 TPOAb是一组多克隆抗体,以Ig G型为主。TPOAb是AITD的标志性抗体,是诊断桥本病的金标准和格雷夫斯病的佐证。目前认为[6],抗体的出现与淋巴细胞浸润有关,抗体水平的高低与淋巴细胞浸润的程度正相关,这些抗体通过参与辅助T淋巴细胞的活化,激活补体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导致甲状腺细胞破坏。 TPOAb阳性率为7%~20%[3,7,8],除了与应用不同检测方法有关外 ,还与种族、性别分布、年龄构成以及经济卫生理化环境因素有关,女性显著高于男性,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本组研究显示,TPOAb阳性率为8.91%, 在人群中的分布随年龄升高而升高,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女性的阳性率为13.97%,与文献报道相符[9], 抗体出现的高峰在女性的60~<70岁,达17.09%,较亚临床甲减发病高峰早10年[9],这也说明TPOAb导致甲状腺的损伤是一个潜在、慢性渐进的过程。

注:与非甲状腺疾病人群比较,*P < 0.01;TPO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G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TG)是660 k D的可溶性高分子糖蛋白,具有高度异质性,免疫结构复杂[5]。 TGAb是一组多克隆抗体, 以Ig G型为主。 TGAb与TG结合后, 通过FC受体与结合抗体的相互作用激活NK细胞而攻击靶细胞, 导致甲状腺细胞破坏。 TGAb对致病性甲状腺球蛋白T细胞抗原决定簇的识别可以呈现中性、抑制或增强效应,这主要取决于TGAb所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有无个体遗传背景,在某些AITD患者,其净效应可能是加重疾病以及对非显性T细胞抗原决定簇自身免疫反应的扩大,从而导致AITD的发生及恶化。 TGAb也是AITD的标志性抗体,往往伴随TPOAb同时出现,并且高滴度TGAb者更易发展至甲减[10]。TGAb的阳性率与TPOAb相似[6]。本组结果TGAb阳性率为9.58%,女性TGAb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的差异虽未达到有统计学意义的水平,但有女性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女性的阳性率为16.17%, 高于男性, 抗体出现的高峰在女性的50~<60岁,达18.39%。 本组数据中TGAb在临床甲状腺疾病中高达62.50%,提示TGAb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的发病机制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甲状腺抗体阳性是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5]。 高建华等[11]的研究发现,在5年的随访中,原甲状腺功能正常而TPOAb或TGAb阳性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甲减或甲亢)的比率显著高于抗体阴性者,1年后甲减的发生率达5.2%, 甲亢的发生率为3.7%。英国Whickham社区20年随访结果[12]同样也显示,甲状腺功能正常、抗体阳性者,每年以2%~4%的速度进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 国内对亚临床甲减的随访观察发现[13],最终发展至甲减的患者均为AITD,甲状腺自身抗体明显升高,而且抗体浓度越高其自发消失的可能性越小。 初访时TPOAb和TGAb共阳性者, 随访时两抗体均消失的比率更低,仅为7.29%。 本组研究还应对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进行的随访,以利于甲状腺疾病的预防和临床早期诊治。

本组数据中,TPOAb阳性者在临床甲亢、亚临床甲亢中分别占56.72%、18.12%,与正常人群相比OR值分别是17.19、2.90;TGAb阳性者,分别占56.72%、 21.74%,OR值分别是15.55、3.30。 国内外报道,在碘缺乏地区补碘后,甲亢的发病率会有一过性的升高[14], 虽然甲亢的发病率回落与前相同,但病因的构成发生了变化,由补碘前的非自身免疫性甲亢转为自身免疫性甲亢。 其机制可能为:长期缺碘的基础上增加碘的摄入量后, 引起了易感人群自身免疫性甲亢的发生, 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这类疾病的缓解率[15]。 TPOAb和TGAb在Graves病患者中显著升高。 这组数据结果有力地支持了上述观点,证明免疫机制在甲亢发病中的作用。

本组TPOAb阳性者,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人群中的阳性率分别是72.50%、27.34%,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的7.08% (P < 0.01),OR值分别为34.59和4.94。 TGAb阳性者,在临床甲减 、亚临床甲减中的阳性率分别是62.50%、27.04%, 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的7.77%(P < 0.01),OR值分别为19.78和4.30。 高碘导致甲减是甲状腺适应高碘摄入的一种现象[15]。 高碘致甲减分为自身抗体阴性和自身抗体阳性两类。 一般认为前者的发生机制与高碘致甲状腺肿相似。 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加,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发展至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性进一步升高,主要为AITD伴甲减。 本研究充分证明了免疫机制在甲减发病中的作用。

虽然在双抗体阳性在甲状腺功能异常人群中的阳性率低于任何单一抗体的阳性率,但是其OR值却成倍增长, 尤其是临床甲亢和临床甲减中, 分别是39.35倍和65.75倍 , 再次说明了这两抗体在对甲状腺的损伤致病的协同作用,应对甲状腺功能正常而双抗体阳性的人群密切随访。

值得一提的是,TPOAb阳性与妊娠关系密切[5]。 TPOAb阳性是发生产后甲状腺炎 (PPT)的危险因素, 还与流产、不孕、人工授精受孕失败以及产后抑郁相关。 妊娠早期妇女TPOAb阳性可能导致后代的智力水平减低。 但是如果及时发现并足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上述结局[16]。 关于TGAb阳性与妊娠关系的文献尚不多见。 故应加强本组人群中抗体阳性的育龄人群的随访,尤其是TPOAb阳性者,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合肥甲状腺结节医院治甲状腺结节 第2篇

后将病情告知给自己的父亲,父亲一看事情的严重性,带着我直接去了当地医院,到那专家大夫说没事,将来严重了开刀就行,让半年后复查,让先吃着药。后病情是有所控制,也没什么症状,我就觉得好了。可过了半年后,再去医院复查时,医生说建议开刀,这时父亲着急了,怎么好好的就让开刀呢?医生偷着跟我父亲说,高度怀疑是甲状腺癌了,说准备开刀吧。这时我父亲无法接受,真要开刀担心我生育出现问题怎么办?于是回家和家人商量,看看怎么办。一家人最终商量了半夜也没好办法。

而在第二天早晨,母亲看电视,在央视早间新闻突然看到了一项新技术,说可以不开刀治疗好甲状腺结节,于是让我上网查了查医院名字。打电话咨询了下。起初还是很担心的,怕是骗人的,也担心如果治不好,把病情延误了岂不是更麻烦。咨询医生很诚恳的为我们解释,告知我们,这个技术目前已经过了临床试验阶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之所以在电视上看到,也是告知全国患者,目前这个新技术可以不用开刀治疗甲状腺结节。

和家人商议后,父亲,母亲,姑姑决定去合肥友好医院了解一下。第二天带我去了合肥友好医院,去了做了一套全面的检查。专家告知确定是甲状腺癌变了,但还没有转移扩散,是可以治疗的。当时还带着我们去看了几个甲状腺癌的治疗患者,看了看治疗没什么风险。当天也有曾经患有甲状腺癌治疗好的北京患者过来复查,跟她也聊了聊,发现没什么风险,目前康复都不错,父亲母亲,姑姑商量后决定让我在这治疗。经过前期点滴消炎,第三天治疗了半个小时,也没什么疼痛。观察了一天,拿了点中药说是活血化瘀的,就回家了。

甲状腺相关性 第3篇

【关键词】 正常妊娠;血清;甲状腺激素;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9-0121-02

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产妇分娩结局不佳等情况,因此受到更多关注,加强孕期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1-3]。临床实践表明,孕妇处于不同的孕期阶段,其各项甲状腺激素指标也会发生不同变化,这为临床诊疗增加了一定的困难[4]。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早、中、晚其正常妊娠妇女进行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接收的正常妊娠妇女450例,按照临床分期分为早期妊娠组(150例)、中期妊娠组(150例)、晚期妊娠组(150例)。早期妊娠孕妇年龄在20~29岁之间,平均年龄(26.5±1.6)岁;孕周4~12周,平均孕周为(11.5±0.4)周。中期妊娠孕妇年龄在21~30岁之间,平均年龄(27.3±2.4)岁;孕周13~27周,平均孕周为(25.4±1.5)周。晚期妊娠孕妇年龄在20~32岁之间,平均年龄(27.6±2.9)岁;孕周28~39周,平均孕周为(36.8±1.2)周。

1.2 方法

1.2.1 仪器设备 仪器选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型号:DX1800,美国Beckman Coulter有限公司生产),以及相关配套的检测试剂,检测前进行质量控制。

1.2.2 检测方法和观察指标 所有孕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液3ml,分离血清后在检测仪上分别测定以下指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其中,TGAb在34IU/ml以上为阳性,TPOAb在115IU/ml以上為阳性[5]。对比三组孕妇的各项检测指标,以及TGAb和TPOAb阳性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三组的FT3、FT4、TT4指标随孕期增加持续下降,TSH指标随孕期增加持续上升,TT3水平妊娠中期最高、妊娠晚期最低,除TT4水平妊娠早期和妊娠中期外,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TGAb和TPOAb阳性率比较 TGAb和TPOAb阳性率随孕期增加持续下降,其中TGAb阳性率妊娠晚期和早期、中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和中期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阳性率妊娠晚期和早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期和早期、晚期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甲状腺素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它参与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等多种活动[6]。对于孕妇而言,甲状腺的功能不仅影响孕妇自身的健康情况,一旦发达异常会诱发高血压、子痫等疾病;同时还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智力障碍,甚至早产、流产等[7-8]。因此,对孕期妇女进行甲状腺激素指标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对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测时,选取的指标是FT4,但由于该指标不稳定,在血液中的含量低,因此后来用TT4、FT4水平等取代。本次研究结果显示TT4水平随孕期增加持续下降,TT3水平妊娠中期最高、晚期最低,这是因为雌激素的升高,导致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浓度升高,在妊娠中期达到峰值,导致TT3和TT4水平升高。TSH水平随孕期增加持续上升,则是因为人绒毛膜促性激素在发生变化,它在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同时,会促进TSH合成,在妊娠10~12周达到峰值,因此TSH含量逐渐上升。

另外,临床证实妊娠疾病大多和TGAb、TPOAb相关,成为产后甲状腺炎的危险因素。本次研究中,TGAb和TPOAb阳性率随孕期增加持续下降,原因和孕妇的免疫抑制状态有关,为了保护胎儿,母体的免疫系统会适度产生免疫抑制,导致妊娠晚期阳性率降低。

综上所述,不同孕期的妊娠妇女在甲状腺激素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应该加强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测,将其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金行一,朱素娟,徐卫民. 碘适量地区城市妊娠妇女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03(01):48-50.

[2]黄瑞萍,王秋伟,虞斌. 妊娠早中晚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筛查及其妊娠结局初步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10(28):3562-3565.

[3]彭碧,赵蓉芬,罗明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的血脂水平与甲状腺激素分析及相关性讨论[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05(24):2980-2981.

[4]胡继芬,陈璐,陈丽红.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研究[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09(12):970-975.

[5]张明会,吕玲玲. 北京市平谷区正常孕妇妊娠早中晚期甲状腺功能变化研究[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4,11(05):454-455.

[6]张立,白虹,王增田. 正常妊娠不同孕期血清hCG及IL-1β、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趋势[J].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4(10):864-868.

[7]闵香,段嫦丽. 152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及胎儿影响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2,06(10):43-44.

[8]汪小娟,马志海,林晓华. 妊娠糖尿病孕妇糖化血红蛋白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J]. 河北医学,2012,20(08):1060-1063.

丙型肝炎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第4篇

关键词:丙型肝炎,甲状腺疾病,相关因素

丙型肝炎 (丙肝) 可由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HCV) 引起, 全世界感染率在3%左右, 可经血液、母婴垂直传播、性交等多种途径传染, 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严重者可导致肝癌[1~3]。中国慢性肝炎感染者众多, 其中丙肝感染者近年来有增加趋势[4]。研究发现, 15%感染丙肝患者易并发甲状腺疾病, 对患者健康及日常生活可造成不良影响[5~8]。因此, 国外已有国家对丙肝感染者进行甲状腺疾病方面的预防。本研究对我院582例HC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HCV感染与甲状腺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996例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临床资料。1996例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者中582例确诊为丙肝感染, 其中有27例患者并发甲状腺疾病 (无甲状腺疾病史) 。27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年龄为40~76岁, 平均年龄为 (57.12±6.19) 岁, 男4例, 女23例, 病程为11个月~18年, 平均为 (12.01±5.26) 年, 甲状腺功能减退11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12例, 甲状腺炎4例。

1.2 研究方法

对1996例慢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其中582例丙肝感染及并发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8.0软件, 计数资料执行卡方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丙肝感染并发甲状腺疾病的单因素分析

对582例丙肝感染者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 显示性别、情绪、干扰素治疗时间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是HCV感染并发甲状腺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详见表1。

2.2 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对HCV感染与甲状腺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结果显示, 女性 (OR=6.801, 95%CI:2.051~22.108) 、干扰素治疗时间长 (OR=7.942, 95%CI:4.502~31.018) 、不良情绪 (OR=1.702, 95%CI:1.319~2.296) 和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 (OR=9.056, 95%CI:1.516~12.071) 等四项因素和HCV感染并发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 为其独立危险因素。详见表2、3。

3 讨论

多种因素可诱发HCV感染者发生甲状腺疾病[9,10]。Mao等报道感染丙肝的患者自身免疫状况发生改变, 增加了甲状腺疾病发生的易感性[1]。本研究对582例HCV感染者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其中27例之前无甲状腺疾病病史的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对患者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 显示582例丙肝感染者中, 6.55%的女性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 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提示性别是丙肝感染者发生甲状腺疾病的影响因素之一。而多因素回归分析也显示, 性别是丙肝感染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女性自身免疫状况、内分泌状况及激素水平和男性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本身就容易罹患甲状腺疾病, 另一方面, 感染丙肝的女性患者, 由于自身免疫力状况明显低下, 因此更增加了伴发甲状腺疾病的易感性。

国外学者[9,10]报道感染丙肝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影响, 自身健康受损, 而心理方面则容易滋生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长期受负面情绪影响, 可导致自身免疫状况恶化, 也更容易伴发其他疾病。本研究显示, 582例丙肝感染者中, 合并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中6.22%患者存在负面情绪, 发病率明显高于正面情绪患者, 对27例丙肝感染合并甲状腺疾病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 显示不良情绪是丙肝感染者发生甲状腺疾病的影响因素之一 (见表1) 。而多因素回归分析也显示, 不良情绪是丙肝感染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见表3) 。

长期使用干扰素的丙肝患者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1~6]。由于干扰素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和细胞代谢过程, 对机体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存在抑制作用, 可促进甲状腺滤泡细胞凋亡, 因此可促进患者并发甲状腺疾病。本组资料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长期使用干扰素是HCV感染者并发甲状腺疾病的影响因素。而多因素回归分析也显示, 使用干扰素50周以上是HCV感染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见表3) 。提示在使用干扰素治疗丙肝感染过程中应注意甲状腺疾病的防治。

40%以上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可罹患桥本甲状腺炎, 而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者发病率仅为3%左右[9,10]。本研究显示, 甲状腺自身抗体是丙肝感染者发生甲状腺疾病的影响因素之一 (见表1) 。而多因素回归分析也显示,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是丙肝感染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见表3) 。这和文献相符。提示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HCV感染者同样容易并发甲状腺疾病。

HCV感染与甲状腺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其中HCV感染者的性别、使用干扰素、不良情绪和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是诱发甲状腺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 HCV感染者, 尤其是女性, 应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保持心情舒畅, 在使用干扰素治疗的同时应积极预防甲状腺疾病。

参考文献

[1]Mao XR, Zhang LT, Chen H, et al.Possible factors affecting thyroid dysfunction in hepatitis C virus-infected untreated patients[J].Exp Ther Med, 2014, 8 (1) :133-140.

[2]刘俊平, 侯环荣, 康谊, 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并发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特点[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3, 21 (4) :257-260.

[3]郭章林, 马会乐, 邱国华, 等.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3, (4) :534-537.

[4]周红霞, 赵斗贵, 姜树勤, 等.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致甲状腺功能异常临床分析[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4, (1) :71-74.

[5]杨榕, 单忠艳, 等.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9, 27 (3) :138-141.

[6]滕志兰, 巩维进, 张树青, 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3, 21 (2) :101-104.

[7]桂红莲, 吴彦文, 周惠娟, 等.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3, 31 (2) :87-92.

[8]黄雁翔, 陈新月, 等.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2, 20 (3) :216.

[9]Fallahi P, Ferrari SM, Giuggioli D, et al.Thyroid involvement in hepatitis C-associated mixed cryoglobulinemia[J].Hormones (Athens) , 2014, 13 (1) :16-23.

甲状腺相关性 第5篇

关键词:2D、CDFI、弹性成像

【中图分类号】R32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30-02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 目前,甲状腺疾病的超声检查主要依赖常规2D和CDFI,这些技术对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只能作初步判断 ,特异性低,对结节良恶性质的鉴别诊断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2]。临床研究表明,了解肿块的硬度,有助于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质鉴别。超声弹性成像是一项新技术,常应用于乳腺、前列腺和肝的检查[3],而超声弹性成像作为一种全新的超声成像技术能够提供组织弹性这一基本的力学属性,可以估计出组织内部的相应情况,从而间接或直接反映组织内部的弹性模量等力学属性的差异,能更清楚地显示、定位病变及鉴别病变性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出现,通过评价甲状腺结节的硬度,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分析了2013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住院手术的68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共103个结节,男21例,女47例,年龄24~72岁,平均(49.5±10.32)岁。所有结节的性质均由病理检查所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1.2.1仪器 采用GE Logic E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6~13MHz。

1.2.2 方法 (1)2D:观察结节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及有无钙化等; (2)CDFI:观察结节周围及内部的血流信号,以及血流速度、RI值得指标(3)超声弹性成像:首先找到要检查的结节,使被检的相应组织尽量受力均匀,取样框(即感兴趣区ROI)内的正常甲状腺组织范围应该大于结节组织范围,加压探头,尽量使弹性成像图像旁的压力震动频率综合指数稳定的维持2~4级之间至少5秒[4]。

1.2.3 分级和诊断标准

根据结节在超声弹性图中显示颜色的不同,Ragod[5]將其分为5级:0级,结节表现为红蓝绿三色相间 ;I级,结节与周围组织均呈单一绿色 ;II级,结节以绿色为主(结节50%以上、90%以下显示为绿色),且分布较均匀 ;III级,结节呈杂乱的蓝绿相间的马赛克状 ,或结节以蓝色为主(结节50%以上、90%以下显示为蓝色),且分布较均匀 ;IV级,结节超过90%显示为蓝色 ;以0~II级为判断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诊断标准,以III~IV级为判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标准。

2结果

2.1病理 103个结节中,良性结节85个,恶性结节18个。

2.2 2D 结节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形态规则者74个,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者为29个 。

2.3 CDFI 结节的周边及内部规则血流信号者为75个,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走行混乱者为28个。

2.3 超声弹性成像

分级情况:0级16个;1级34个;2级32个;3级11个;4级9个

2.4联合诊断

联合诊断良性结节86个,恶性结节17个。

综上,4种方法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与病理结果的比较见表1

3讨论

目前,甲状腺结节的检查以超声为首选,常规的检查方法就是2D和CDFI。研究表明,良性结节的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呈均匀低回声或中等回声 ;CDFI显示周边可见血流信号;而恶性结节边界不清晰,形态欠规则,内部呈极低回声,部分内部可见微钙化,周边少有声晕;CDFI显示周边及内部可见走行混乱的血流信号。但2D对结节的良恶性的鉴别有一定不足。近年来,超声成像技术的应用弥补了这一不足。Konofagou的研究显示,由于恶性病变可浸润周围组织内并结合紧密,因此恶性结节边界常不规则,活动度较差,相对形变也会减小。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超声弹性图表现为结节以蓝色为主或全部由蓝色所覆盖,范围甚至可超出结节的范围,弹性分级较高。良性结节在超声弹性图上表现为以绿色为主,弹性分级较低。良性结节内可出现钙化,以团状钙化多见, 超声弹性图中,除了钙化成分表现为较硬的蓝色外,其余部位多表现为以绿色为主,故弹性分级也相应较低。本研究弹分级中0-2级多为良性结节,3-4及多为恶性结节,说明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硬度大于良性结节,这与其内部病理结构有关。另外当结节位于甲状腺下极时,对弹性纵切面成像的操作产生了一定的难度,所得弹性图不一定真实反映结节的软硬程度 。

综上所述,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是一种较有前途的超声检查技术,为临床提供新的诊疗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及特异度。

参考文献

[1] Gursoy A.Rising thyroid cancer incidence in the world might be related to insulin resstance.Med Hypotheses,2009,74:35-36.

[2] 南彩铃,王慧,杨东红,等,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法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3):9-12.

[3] Itoh A, Ueno E, Tohno E,et al. Brest diseac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S Elastoraphy for diagnois, Radiology,2006,239:341

[4] 宁春平,姜双全,孙立涛,等,弹性成像技术贱婢诊断甲状腺实性肿块的价值[ 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0,11:966-968.

甲状腺相关性 第6篇

关键词:甲状腺,重症肌无力,相关性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与肌肉接头处免疫性疾病, 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易与其他免疫类疾病伴发, 临床表现为多种器官受损, 以甲状腺受累最为多见。本文研究甲状腺异常与重症肌无力之间的相关性,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其中, 男20例, 女28例;年龄28~69岁, 平均 (49.75±19.27) 岁。所有患者符合《神经病学》中关于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标准。根据MGFA标准对48例患者进行分型, 其中Ⅰ型31例, Ⅱ型8例, Ⅲ型4例, Ⅳ型2例, Ⅴ型3例。

1.2 检测方法

抽取患者5ml空腹肘静脉血, 放入无菌负压采血管中进行离心血清提取, 置于-80℃环境中, 采用德国拜尔公司的试剂盒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对患者的TSH、FT3、FT4进行测试, 采用ELISA试剂盒对TRAb浓度进行检测。以超过甲状腺抗体指标参考值为阳性标准, 检测结果以阴性和阳性表示。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4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甲状腺功能亢进者5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者2例, 甲状腺抗体阳性35例, 占72.92%, 明显高于阴性比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相关统计研究表现, 普通人群中5%~10%的女性, 2%的男性有甲状腺抗体异常。本研究中有58.33%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伴有单纯甲状腺抗体阳性, 与重症肌无力患者易伴发甲状腺异常研究结果一致。可见重症肌无力与甲状腺抗体水平异常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重症肌无力患者易伴发的甲状腺疾病可能和甲状腺抗体有关, 考虑甲状腺异常和重症肌无力在发病机制上存在因识别共同抗原而发生的交叉免疫, 且可能而存在特定的调节因子。

有研究结果表明, 伴有重症肌无力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复发率更高, 更容易有病情复发, 而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症状随着甲状腺功能的改善有缓解和减轻现象。可见, 对于甲状腺抗体呈现阳性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应更加注意预防出现甲状腺疾病, 并定期进行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查。

在临床治疗上, 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效果较好, 在早期重症肌无力治疗中可采取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中剂量冲击, 在后期进行小剂量的长期维持治疗, 对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应配合使用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进行治疗, 临床实践表现效果较好。

重症肌无力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较为多见, 其中以甲状腺抗体阳性占比更高, 可说明甲状腺抗体和重症肌无力抗体可能具有免疫交叉反应, 考虑与免疫遗传机制具有关联。临床治疗中, 对于出现甲状腺激素异常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要进行有效干预, 及时控制好甲状腺水平, 避免重症肌无力危象, 改善重症肌无力预后[1,2,3]。

参考文献

[1]梁芙茹, 高枫.重症肌无力的自身抗体及机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6, 3 (4) :347-349.

[2]曹小丽, 徐金枝, 杨明山, 等.重症肌无力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临床特点[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4, 17 (5) :366-367.

甲状腺相关性 第7篇

我国为碘缺乏国家之一, 自1996年实行全民食盐加碘 (universal salt iodization, USI) 后, 我国人口素质随着碘营养状况的逐渐改善而有很大提高, 但全国各地的临床医师普遍反映门诊各种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较前显著增加。为探讨碘与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关系, 笔者设计了此研究, 通过此研究探讨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为科学指导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饮食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疾病组随机选取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到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门诊就诊的患有甲状腺结节的拟择期手术但未手术或者拟继续观察的人群130人, 平均年龄 (42.1±11.8) 岁, 其中男性18人, 女性112人, 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0.4~4 cm;已手术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住院行甲状腺手术的人群114人, 平均年龄 (45.6±11.3) 岁, 其中男性18人, 女性96人;另取我院体检科体检的甲状腺正常人群114人作为对照组, 平均年龄 (43.2±11.7) 岁, 其中男性21人, 女性93人。各组人在年龄和性别分布没有差异,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尿液采样。

1.2 标本采集及保存

所有研究对象留取尿样的前1周均未服用含碘药物、铁制剂、钙制剂及未食用海鲜、海带和紫菜等高碘食物, 也无为排尿而故意大量饮水, 留取晨尿中段尿样10~20 m L送检, 于2~8℃冰箱保存, 测定并记录尿碘含量。

1.3 标本检测

尿液检测采用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尿液碘测定试剂盒, 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722N可见分光光度计, 根据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尿碘计算程序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Excel,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算分析, 数据间两两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三组人群尿碘构成比

由附图可以看出疾病组碘过量人群占53%, 正常组碘超足量人群占52%, 已手术组碘足量和碘超足量人群共占50%, 采用χ2检验对三组数据进行比较 (χ2=105.941, P<0.001) , 差异具有显著性, 说明三组人群尿碘构成比不同 (详见表1) 。

将疾病组构成比与对照组构成比, 已手术组构成比与对照组构成比, 疾病组构成比与已手术组构成比两两进行比较, 采用χ2检验, 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详见表2) 。

2.2 尿碘中位数比较

疾病组尿碘中位数 (median of urine iodine, MUI) 为323.05μg/L, 为碘过量, 已手术组尿碘中位数为177.11μg/L, 为碘充足, 正常对照组尿碘中位数为261.84μg/L, 为碘超足量。将三组数据两两进行比较:将疾病组尿碘中位数与正常对照组尿碘中位数进行比较, 采用秩和检验 (Z=-2.804, P<0.01) , 说明疾病组尿碘中位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尿碘中位数;本组的疾病组尿碘中位数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尿碘中位数值, 将两组数值进行比较, 采用秩和检验 (Z=-0.651, P>0.05) , 说明两组数值尿碘中位数无差异;将疾病组尿碘中位数与已手术组尿碘中位数进行比较, 采用秩和检验 (Z=-2.4, P<0.05) , 说明疾病组尿碘中位数高于已手术组尿碘中位数。

3 讨论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要成分, 参与调节甲状腺的生长及分泌功能。有学者提出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呈现“U”字型曲线, 碘摄入量过低或碘摄入过高均可导致甲状腺的形态及功能发生改变, 对机体几乎所有的器官系统的代谢和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国际著名的碘缺乏病专家DUNN[3]于2001年在《Thyroid》发表评论文章, 指出:碘缺乏和碘过量都可导致甲状腺功能的损害, 碘营养的适量范围是相当狭窄的。DELANGE[4]也在2002年的《Thyroid》发表类似观点, 两人均提醒大家在关注碘缺乏所致疾病的同时, 重视碘过量所引起的副反应。

上个世纪70年代, 国家地方病防治部门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约有29个省、市、自治区共约4.25亿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碘缺乏[5]。于1979年始, 我国立法在碘缺乏区实行食盐加碘, 1996年起实行全民食盐加碘 (universal salt iodization, USI) 。部分地方监测发现[6], 实施USI后, 甲状腺肿大率由1995年的11.7%明显降至2009年的1.2%, 但尿碘中位数却较前明显升高, 2004年达到293μg/L, 参照WHO、ICCIDD和UNICEF制定的碘营养状况评价标准, 已超过了碘摄入的正常水平, 接近碘过量标准。

本研究中疾病组尿碘中位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达到碘过量, 说明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发病可能与碘摄入过量有关。肖天梅[7]等对16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研究也发现, 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随尿碘水平的升高而增加, 尿碘增高可导致甲状腺结节的产生。但目前高碘致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机制仍尚不完全明了, 有研究表示, 碘摄入过量诱发了自身免疫反应和细胞凋亡, 导致甲状腺细胞过度凋亡;也可能是由于碘破坏了甲状腺球蛋白;或者与碘过量抑制了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关[8]。所以, 不宜对尿碘水平高的人群进行补碘, 对处在不缺碘地区的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患者, 应首先要考虑是否存在碘过量, 不能盲目补碘, 有条件的可以先检测尿碘。

本研究还发现已手术组尿碘中位数水平较疾病组尿碘中位数水平明显降低, 说明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有可能使体内碘水平下降。这可能与手术切除甲状腺组织有关, 也可能与术后患者注意日常饮食有关, 虽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但如发现有甲状腺结节且尿碘高的患者, 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

近来, 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鉴于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呈“U”型曲线, 碘摄入量应该控制在适宜水平, 补碘应该更灵活、更具针对性, 应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最好是因人而异, 补碘个体化。甲状腺疾病患者应当慎食碘盐, 但也不能盲目禁碘。食盐加碘的剂量也应因地制宜。目前, 我国的甲状腺疾病由于检测手段不断提高, 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但对于碘过量带来的甲状腺疾病谱的变化, 碘过量致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手术致体内碘水平下降等, 还需做进一步深入的调查研究以及理论上的探讨。从而使我国的甲状腺疾病防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摘要:目的 探讨碘对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尿碘定量检测法”对患有甲状腺结节 (术前组) 、已行甲状腺手术 (已手术组) 和正常人群 (正常对照组) 的尿碘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三组尿碘水平构成比不同 (P<0.001) ;疾病组尿碘中位数为碘过量 (323.05μg/L) , 已手术组尿碘中位数为碘充足 (177.11μg/L) , 正常对照组尿碘中位数为碘超足量为 (261.84μg/L) , 疾病组尿碘中位数与已手术组尿碘中位数及正常对照组尿碘中位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 ;已手术组尿碘中位数与正常对照组尿碘中位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碘过量, 既往患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已行手术切除的患者碘充足, 正常人群碘超足量;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发病可能与碘摄入过量有关;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行手术治疗可能可以使体内碘水平下降。

关键词:碘,尿碘,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碘摄入量

参考文献

[1]WHO, UNICEF, ICCIDD.Assessment of the iodine deficiencydisorders and monitoring their elimination[G].Geneva:WHO, 2001.

[2]LAURBERG P.Prevention in endocrinology.In Oxford Textbookof Endocrinology[J].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183-191.

[3]DUNN JT.Correcting iodine deficiency is more than justspreading around a lot of iodine[J].Thyroid, 2001, 11:363-364.

[4]DELANGE F, BURGI H, CHEN ZP, et al.World status ofmonitoring of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control programs[J].Thyroid, 2002, 12:915-924.

[5]马泰, 卢倜章, 于志恒, 主编.碘缺乏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10-20.[5]MA T, LU TZ, YU ZH, et al.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M].Beijing:People’s Health Publishing House, 1993:10-20.Chinese

[6]杨年忠, 杨文渊.1995-2009年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碘缺乏病防治效果评估疾病监测[J].疾病监测, 2011, 26 (3) :244-248.[6]YANG NZ, YANG WY.Evalu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 in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1995-2009[J].Disease Surveillance, 2011, 26 (3) :244-248.Chinese

[7]肖天梅, 李乐愚, 林泽宏, 等.不同水平碘摄入量对甲状腺疾病的影响[J].临床医学, 2009, 29 (12) :23-24.[7]XIAO TM, LI LY, LIN ZH, et al.Effect of different uptakelevels of iodine on thyroid diseases[J].Clinical Medicine, 2009, 29 (12) :23-24.Chinese

甲状腺相关性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06年1月到2010年12月眼科门诊接诊TAO患者106例,女性83例,男性23例,年龄20~56岁,平均38.5岁。均有不同程度的眼肌受累,各眼外肌肥大依序为:内直肌124条、下直肌106条、上直肌70条、外直肌53条,其中有10例患者眼球固视,四条肌肉受累。85例系内分泌科已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眼部症状,请眼科会诊协助治疗,21例系单纯眼征首诊眼科,怀疑Graves病之后到内分泌科就诊,确诊为TAO,以上患者均得到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

1.2 方法

自门诊接诊后全部病例采用MRI检查,并经治疗后定期随访,复查MRI。采用SIEMENS 1.5 T AVENTO磁共振扫描仪,T2WI横轴位,层厚:3 mm,层间距0.3 mm,TR 7000 ms,TE 98 ms,FOV 220 mm,矩阵:384×384。T1WI横轴位,层厚:3 mm,层间距0.3 mm,TR 360,TE 2.5,FOV 220 mm,矩阵:256×256。T1WI冠状位,层厚3 mm,层间距0.3 mm,TR 360,TE 2.5,FOV 220 mm,矩阵:256×256。增强扫描,经肘静脉注射Gd-DTPA 10~15 m L。

1.3 统计学处理

MRI所提供的眼外肌信号强度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眼部症状与体征:畏光、流泪、异物感、眼痛、复视、视力下降等;上睑迟落、瞬目反射减少;单侧或双侧眼球突出,眼睑退缩、凝视;眼外肌肥大,早期出现水肿,细胞浸润,晚期发生变性及纤维化,限制眼球运动;球结膜充血,多位于内或外侧;眼内压可升高,肌肉压迫视神经,引起视乳头水肿;继发性暴露性角膜炎等。全身表现:甲状腺肿大;怕热、多汗、体重减轻;烦躁、易怒、共济失调;心动过速、心率不齐;食欲增加,有时腹痛和便秘交替出现等。

2.2 MRI表现

MRI横轴位及斜矢状位扫描眼外肌肌腹呈梭形增厚,肌腱和肌止点无明显增厚,T1WI增厚的眼外肌信号强度与正常眼外肌相比呈稍低或等信号(见图1)。T2WI及脂肪抑制T2WI(STIR)呈高或中等信号,信号均匀,边界清楚(见图2),尤其在T2WI/STIR像边界显示清晰,注射Gd-DTPA后,脂肪抑制T1WI增厚的眼外肌多为轻、中度强化(见图3)。106例患者中MRI能单独确诊者100例,占94.3%,其余6例因病程较长,眼外肌纤维化,MRI显影无特异性,但结合CT检查均能明确诊断。

(1)对于病程较短,病变处于活动期的50例患者,T2WI肌肉信号强度增高,T1WI信号强度在增强前后均无增高。对于病程较长的56例患者,增粗的肌腹T2WI信号强度呈等信号或轻度低信号。

(2)眼外肌T2WI信号增高的患者经类固醇激素治疗或放疗后,其肌肉厚度的改变比T2WI患者肌肉厚度的改变敏感。

(3)对于免疫抑制剂治疗的20例患者,肌肉信号由T2WI高信号显著下降,肌肉面积下降,原先T2WI等信号的肌肉只出现轻度的肌肉面积缩小。

(4)在检测的90例患者中发现眼眶脂肪体积增加大于肌肉体积增加。

2.3 实验室检查

患者血清游离型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型甲状腺素(FT4)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减少。

3 讨论

MRI是继超声和CT之后一项新的影像诊断技术,20世纪80年代始用于眼和眼眶疾病的诊断,目前已越来越被临床及放射科医师所重视[3,4],与CT、B超比较,MRI在眼眶病变的显像中具有明显优势,没有骨伪影,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冠状位、矢状位等多方位成像,组织特性显示好,成像直观,易于观察分析病变[5]。MRI对TAO的诊断已不仅仅局限于眼外肌的形态学改变,而更多的是眼外肌信号的改变。因眼外肌信号改变,受眶内脂肪影响,常规MRI表现高信号,可干扰眼外肌水中的判断,利用脂肪抑制技术可作为判断眼病活动性及检测疗效的有效指标[6]。

病变处于活动期的患者,眼眶组织水肿,体积增大,增厚的眼外肌中的水含量增多,T2WI肌肉信号强度增高。病程较长的患者,肥厚的肌肉已由炎症浸润转变到纤维化的静止期,肥大的肌肉T2WI信号强度不增高或降低。对于治疗后的患者肌肉内水分减少,肌肉厚度缩小,MRI能评估TAO处在活动期或静止期,根据MRI T2WI的信号强度可评价TAO的活动度以及推测药物治疗的预后。

眼外肌T2WI呈高信号的患者治疗后,其肌肉厚度的改变比T2WI呈等信号患者肌肉厚度的改变敏感。肌肉的T2WI信号强度与其对治疗的反应具有相关性。

20例重症患者经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肌肉T2WI信号强度显著下降,肌肉大部分面积可正常化,原先T2WI等信号的肌肉只出现轻度的肌肉面积缩小。对于严重TAO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后用MRI的长期随访有效,在这些患者中眼外肌T2WI信号的降低与其对环孢菌素的反应有效相关。

TAO眼外肌可发生肌肉脂肪变性,眼眶脂肪体积增加大于肌肉体积增加,眼眶脂肪的体积增加与眼球突出的程度密切相关,因此TAO眼球突出不仅是眼肌的改变,眼眶脂肪的体积增加也起主要作用。

参考文献

[1]Heufelder AE.Pathogenesis of ophthalmopathy in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J].Rev Endocr Metab Disord,2001,(1-2):87-95.

[2]Weetman AP.Thyroid associated eye disease:pathophysiology[J].Lancet,1991,33(8):25-28.

[3]孙华,赵咏桔.甲状腺相关眼病活动性评判及病情的影响因素[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1):39-41.

[4]王宏.眼眶病磁共振(MRI)诊断图谱[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11.

[5]陈燕萍,林志春,沈洁.MRI眶内结构定量分析在Graves眼病的应用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4):337-340.

甲状腺相关性 第9篇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选择2009 年9 月至2015 年1 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拟诊断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70 例为TAO组, 其中男38 例, 女32 例; 年龄26 ~ 62 岁, 平均年龄为48. 3 岁; 病程4 ~ 72 周, 平均为23. 5 周; 在70 例患者中, 表现为双眼突出者45 例、单眼突出者25 例, 均有程度不一的畏光、流泪、眼肿、眼睑闭合不全、眼睑充血、眶周组织饱满等症状; 甲状腺功能亢进者55 例, 甲状腺功能低下者15 例。同时选用50 例正常人双眼超声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 其中男性28 例, 女性22 例; 年龄18 ~ 55 岁, 平均年龄39. 6 岁。TAO纳入标准: 突眼、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 单、双眼发病; 心、肾功能正常; 对本次检查具有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合并眼眶肿瘤患者; 孕期患者;眼睛其他疾患导致的突眼患者。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差异 ( P > 0. 05) 。

1. 2 诊断方法选择Philips i U - 22 及Siemens S - 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分别配有L12 - 5 及L14 - 5 线阵探头, 患者取仰卧位, 探头置于双眼, 肩部垫枕, 进行水平和纵向扫描, 显示连续切面。积极扫查眼部肌肉和框周围脂肪组织, 仔细观察眼肌的厚度与内部回声。然后开启多普勒功能, 运用彩色多普勒技术观察眼部血供与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情况等, 进行综合性的判断。常规测量各条眼肌厚度及内部回声, 观察病变部位的彩色血流情况。分别由2 名工作经验> 5 年的超声科医师对图像进行盲法评分, 意见不一致时, 由两人讨论得出判断。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 0 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 两两比较用t检验, 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0 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对照组正常人双眼比较表现为, 眼外肌增厚回声较低, 眶周及视神经鞘膜的实体性增厚 ( P < 0. 05) , 偶见泪腺水肿; 球后脂肪组织增厚、回声减低 ( P < 0. 05) ; 眶内压增加, 血流速度较快 ( P < 0. 05) , 见表1。早期眼外肌水肿明显时内回声弱光点少, 随着病变发展, 肌肉出现纤维化。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阳性58 例, 阴性12 例; 所有患者经过手术病理判断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阳性60 例, 阴性10 例, 为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82. 9 % 和96. 6 % 。

a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是一种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内分泌轴机能异常造成的眼球突出及功能障碍的疾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提高, 也使其成为成人最常见的眼眶疾病的一种。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临床超声诊断的首要目的是测量眼外肌、眼直肌的厚度、眶内脂肪增厚及眼部血流动力学的指数[3]。本研究70 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多表现为眼外肌增厚49 例、眶内脂肪增厚32 例, 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以及两者比值均增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 这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导致交感神经- 肾上腺系统兴奋引起心动过速、循环血量加速有关[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82. 9 % 和96. 6 % 。漏诊的患者主要在于甲状腺组织周围的解剖结构中包括一些可移动的结构, 因此在探头施压时, 将甲状腺的运动限定在成像平面内非常困难, 也为诊断与鉴别造成困难。

总之,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O) 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5年1月进行诊治的拟诊断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70例为TAO组, 都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同时选用50例正常人双眼超声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70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对照组正常人双眼比较表现为, 眼外肌增厚回声较低, 眶周及视神经鞘膜的实体性增厚 (P<0.05) , 偶见泪腺水肿;球后脂肪组织增厚回声减低 (P<0.05) ;眶内压增加, 血流速度较快 (P<0.0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82.9%和96.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汤玮, 石勇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及新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 2012, 24 (8) :844-845.

[2]李金茹.眼肿瘤眼眶病中常见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 33 (2) :184-188.

[3]李静, 马建民.糖皮质激素在眼眶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临床眼科杂志, 2014, 4 (11) :372-378.

甲状腺相关性 第10篇

1对象与方法

1. 1样本选择选择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长期在我院体检及就医的老年人,无阵发性或者持续性心房纤维性颤动,无恶性心律失常、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无心功能Ⅲ级以上病史,年龄65 ~ 96岁,平均( 76. 71 ± 7. 53 ) 岁,均为男性,以上情况以2008年1月为准。

1. 2研究方法根据本院专家意见规范治疗心血管疾病,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为指导[14],并督促确保每个病人于2008年1月开始长期规范强化降脂治疗。追踪病人,每60 d统计清晨空腹静脉血的甲状腺功能,包括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甲状腺素( T4)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 T3) 、游离甲状腺素( f T4) 、促甲状腺激素( TSH) ,采用瑞士罗氏公司电化学发光仪2010型号机器及对应试剂,应用电化学发光法药盒测定,鉴于胺碘酮对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影响,剔除在此期间使用胺碘酮的病人,各项指标取平均值; 统计GRACE评分情况,取GRACE评分的最高值,评分细则见表1; 统计上述病人的体质量指数及血清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 TG) ( 设备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中生北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系列试剂) 等指标,取平均值。无中途退出或死亡病人,最终入围病人140人,至2013年1月调查结束时,共有心肌梗死病人34人,心功能Ⅲ级以上者56人,心跳骤停病史0人。

注: 根据各项危险因素进行分项目评分,最后将各积分相加,即 GRACE 评分,< 99 分为低危; 100 ~ 200 分为高危; > 201 分为极高危。

1. 3分组以0. 49 ~ 4. 67 m IU / L作为TSH的正常值,将病人分为TSH正常组、TSH低于正常组、TSH高于正常组。其余指标也以同等方法处理,T3正常值取0. 45 ~ 1. 37 ng / ml、T4正常值取4. 5 ~ 12 μg / dl、f T3正常值取1. 45 ~ 3. 48 pg /ml、f T4正常值取0. 71 ~ 1. 85 ng / dl。分别比较3组的GRACE得分。

1. 4统计学方法统计软件采用SPSS 13. 0,以体质量指数、TC、TG、INR等指标为控制条件,对GRACE评分与甲状腺功能各指标( T3、T4、f T3、f T4、TSH) 的平均值进行统计描述及偏相关分析,揭示甲状腺功能与心血管事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3组间GRACE评分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 < 0. 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一般情况从2008年1月算起140名老年人T3平均值为 ( 3. 14 ± 11. 10 ) ng /ml; T4的平均值 为 ( 103. 65 ± 27. 63 ) μg /dl; TSH平均值为 ( 3. 62 ± 6. 25) m IU / L; GRACE评分最高 值为 ( 148. 58 ± 27. 84) 分。

2. 2甲状腺功能指标与GRACE的相关性分析以体质量指数、TC、TG、年龄等指 标为控制 条件,对GRACE评分与甲状腺功能各指标 ( T3、T4、f T3、f T4、 TSH) 的平均值进行偏相关分析,显示各甲状腺指标的平均值均与GRACE评分的最高值之间无明显线性相关,见表2。

2. 3不同甲状腺功能指标分组后GRACE的比较将140人的T3、T4、f T3、f T4、TSH分为正常组、低于正常组、高于正常组3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GRACE评分差异的分析,结果显示TSH正常组、低于正常组、高于正常组的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 0. 021) ,见表3。 其余各个 指标的组 间未显示 出GRACE评分的显著性差异。

注: 与正常组比较,*P < 0. 05

3讨论

近年来甲状腺功能异常与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逐渐被学者发现,其机制也有学者做了一些探讨,但甲状腺及相关的内分泌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较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T3、T4、f T3、f T4、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并无线性相关关系,即不存在简单的递增或递减关系。但进一步分组研究发现,TSH功能高于正常或低于正常,心血管疾病的危重程度均显著低于TSH正常的老年人。

一般认为,甲状腺功能变化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或相关的心肌病变,甲状腺功能变化引起心脏功能变化以及心脏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的现象似乎并不足为奇,然而以往根据来自于一般成年人的常识,长时间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甲亢性心肌病,导致心功能不全, 或者引起心房纤颤,导致血栓相关性疾病; 而甲状腺功能减退同样引起心肌病变,长期不予纠正似乎也引起心功能减退。但本文数据却显示,老年男性甲状腺功能的变化与心脏疾病预后之间无相关关系,这可能与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原理或其他背景情况与一般成年人不同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已经有学者提出,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可能合并肥胖,部分病人可能通过甲状腺激素补充疗法减轻肥胖, 但也可能导致不良后果[15],而且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出现血脂异常的变化较为常见,众所周知,血脂异常与动脉硬化的关系已经非常明确,事实上关于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动脉硬化的关系也曾经开展过许多研究[16,17,18,19,20]。鉴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长期干预措施不能完全排除其负面影响[21],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治疗应当慎重。

上一篇:早期脑梗塞下一篇: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