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绒山羊范文

2024-07-27

辽宁绒山羊范文(精选8篇)

辽宁绒山羊 第1篇

在抓绒前半个月, 要制定抓绒计划, 培训梳绒人员, 检修梳绒工具, 清扫和消毒梳绒室, 准备好梳绒记录。

抓绒工具是特制的铁梳, 分密梳和稀梳两种。密梳通常由12~14根钢丝组成, 钢丝相距0.5~1.0厘米;稀梳通常由7~8根钢丝组成, 钢丝距2~2.5厘米。钢丝直径0.3厘米左右, 前端弯曲成钩状, 尖端磨尖, 以不抓伤羊皮肤为度。

抓绒应选择在较暖和的天气进行, 对抓绒羊只最好是空腹或不让其过饱, 以防抓绒时引发肠扭转。抓绒时先将头部及四肢固定好, 用铁剪剪去高于绒层的长毛, 注意不要损伤绒层, 然后用稀梳顺毛沿颈、肩、背、腰、股、腹等部位由上而下抓绒, 再用密梳做反方向梳刮。抓绒时梳子要贴紧皮肤, 用力均匀, 不能用力过猛, 防止抓伤皮肤。第一次抓绒后, 过7天左右再抓一次, 尽可能将绒抓净。

辽宁绒山羊羊绒分类分剪技术 第2篇

一、羊绒分类的意义

为了科学合理利用羊绒资源,通过绒山羊羊绒的分类分剪,有利于选出不同品质羊绒,用于不同的加工利用,促进优质优价。将羊绒按部位与质量细分,使不同质量的羊绒有不同的价格,实现优质高价。通过羊绒的分类分级管理,打造以绒长、强力好、色白为特点的辽宁绒山羊羊绒品牌,通过其地域特点,促进辽宁绒山羊地理标志的管理与利用,增加了绒山羊福利。

二、梳绒方法

传统的梳绒方法是用梳绒耙把羊绒从羊身上拽下来,遇到不易梳的羊经常造成羊的损伤,甚至伤及羊皮肤的真皮层,造成“伤耙羊”拼命地嚎叫,而且时间长,对辽宁绒山羊的伤害很大。剪绒的操作用时短,对羊几乎无伤害,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工开支。

三、羊绒分剪技术

1.剪绒时间:绒山羊剪绒要求日均气温在10℃以上,北方一般在3月下旬至5月初,羊绒即将脱离皮肤表面为最佳剪绒时机。春羔应在6月上旬剪绒,冬羔在5月份剪绒。

2.剪绒场所:要卫生、防风、封闭、采光好或有照明,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上的室内,为水泥地面。室内温度在15~25℃。操作台为钢结构与密度板材结合的装置,前部为羊头和前肢固定装置,横向、垂直均可调节,适用于大小羊。剪绒工具为电动羊绒剪。

四、剪绒技术

1.剪绒的准备:(1)剪绒前羊的准备。对剪绒羊在头一天进行空腹处理,只给少量饮水,以防剪绒时引发肠扭转。在剪绒前15天可以适当增加盐的供给量,以促进羊绒脱离皮肤。(2)其他准备。在剪绒前半个月,要做好剪绒计划,培训剪绒人员,检修剪绒工具,清扫、消毒剪绒室或剪绒场地,准备好剪绒记录。剪绒应选择在较暖和的晴天进行。

2.剪绒的方法:(1)清理杂质。将羊身上的杂草、粪便、树枝、碎石等杂物清理掉,保证羊体表面基本干净,以免影响羊绒质量。(2)保定。将待剪绒羊以侧卧方式放置在保定台上,将头部通过两角固定,同侧的两条腿绑在一起置于底部,另一侧的两条腿散开置于上部。也可只固定前肢和头部。保定用50厘米×3厘米的棉布条。(3)电动剪绒。用电动剪刀从后腿部沿腹部和背部的分界线成30°,推到颈部、头部(开道),接着用电动剪刀沿此线向腹部、背部扩展,将绒、毛剪下。一侧剪完,将羊翻到另一侧,保定好,剪法同上。

五、剪绒的注意事项

(1)剪绒之前不要让羊淋雨,因湿度大不易梳理,剪下羊绒不易保管。剪绒后也要避免雨淋,以预防感冒。(2)剪绒山羊要空腹,抓羊、放羊要按一个方向,即从哪侧放倒要从哪侧立起,以防止发生肠捻转、臌气。(3)剪绒时注意不要让粪土、杂草等混入。毛被应保持完整,以便于羊绒分级、分等。(4)剪绒剪应贴近皮肤,均匀地把羊绒一次剪下,留茬高度不得超过0.5厘米。若绒茬过高,也不要重剪,以免造成二剪绒,影响羊绒利用。(5)妊娠后期母羊梳绒时应十分小心,临产母羊应在产羔后梳绒,以防止其流产。对母羊要保护好乳房、阴户等器官,对公羊要保护好阴茎、睾丸等器官,对不小心剪伤的地方要马上涂碘酒消毒,必要时做缝合处理。(6)对有皮肤病的羊应最后单独梳绒,羊绒要单独存放、单独处理。被毛不同颜色的羊梳下的绒应单独存放和包装。(7)有梳有剪或全剪绒的羊与其他羊表观不同,以单独圈、放为宜,以防被羊顶伤。(8)剪绒以后,要注意羊舍温度,以防羊感冒,随时观察羊有无异样,如发现精神不振、不采食,要及时诊治。若突遇寒冷天气要注意羊保温,防止剪绒后羊互相挤压、顶撞,造成冻伤和机械伤害。

辽宁绒山羊粪便的有效利用 第3篇

养殖业污染的主要来源为畜禽排泄污染物, 包括从畜禽体内排出的有害气体、粪便及其分解产生的臭气, 体表掉落的毛屑、绒毛 (羽毛) 等。其中, 排泄物和废弃物呈现排污量大和污染物超标的现象;以辽宁绒山羊为例, 其每只每天排粪2.6公斤 (每年950公斤) , 对环境保护造成极大的威胁。

2. 辽宁绒山羊粪便的有效利用

研究表明, 辽宁绒山羊的昼夜排粪次数比排尿多, 说明排粪并不完全伴随排尿, 应及时有效清理羊粪, 减少粪与尿的混合, 避免滋生细菌。辽宁绒山羊的粪便具有干燥、轻小、易于收集等特点, 含有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和有益微生物, 是最优质的有机肥料, 可用于发酵沼气、堆腐施肥等, 同时做好灭菌、消毒和防疫工作, 防止致病微生物危害人与动物。

辽宁绒山羊 第4篇

一、四看

一看种羊外貌。第一, 优秀的辽宁绒山羊种用公羊的外貌应符合辽宁绒山羊的品种特征:被毛全白, 体质健壮, 结构匀称、紧凑, 头轻小, 体格较大;额顶有长毛, 颌下有髯, 角粗大, 向后斜上方两侧螺旋式伸展, 颈宽厚、无皱褶, 颈肩结合良好;背腰平直, 四肢粗壮, 肢蹄结实, 短瘦尾, 尾尖上翘。否则可能是其他品种, 例如, 公羊的双角呈后背靠近枕部的特征一般为复州湾型的绒山羊品种, 或含有这一品种的遗传基因;如果角型呈向上伸展的刀形角或门楼角, 可能是内蒙古绒山羊或含有内蒙古绒山羊的基因;标准的绒山羊品种颌下无肉垂, 如果种羊颌下长有肉垂, 同时又是细长脖子, 生乳白色毛, 必是绒山羊与奶山羊杂交的后代, 不能作种。种用公羊要参加配种, 要求公羊体质结实强壮, 后躯发育不良, 臀部尖形, 后肢短小的公羊在配种时会造成爬跨母羊困难, 影响配种效果。又如, 健康的公羊是尾尖上翘的, 而有病的羊只尾巴是下垂的。第二, 要查看公羊的被毛生长情况。优质的辽宁绒山羊公羊的被毛中, 绒纤维较长, 着生密度大, 毛少绒多, 远一点观察, 公种羊外形比较丰满, 手摸会有绒层较厚或抓不透的感觉。绒毛紧贴腹部两侧, 体形呈“刀形”或“板形”, 表明公羊膘情不好, 可能有病, 同时产绒量不高。通过外貌观察, 还可以发现公羊有无隐睾和单睾情况。

二看种羊精神行为。健康种羊精神饱满, 反应灵活, 行为敏捷, 性欲旺盛。公羊眼神呆滞, 低头离群, 对母羊毫无性趣, 说明健康状态或生殖方面有问题。性欲较高的公羊在其下腹部和前肢后侧往往被毛发黑, 卫生状态比其他部位差, 这是由于公羊性欲高, 频频排尿, 尿液喷射这一部位又粘上灰尘泥土造成的。这些部位过于干净的公羊, 往往是性欲不高, 应用发情母羊进行检测。还要观察公羊是否排粪排尿正常、食欲旺盛, 是否有攻击人的坏习性, 通过运动可以发现公羊有无肢蹄病等, 保证所选种羊为健康种羊。

三看种羊性欲和精液品质。一只合格的种用公羊应性欲旺盛, 精液品质良好。观察公羊的性欲, 可以通过观察公羊与公羊之间有无爬跨行为和亲近动作来具体判定。一个性欲正常的公羊, 其精液品质也不一定都正常, 所以还要对精液品质进行显微镜检测。将精液采出后, 放在200~40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 精子活力应达到50%~60%, 密度应在10亿个/毫升以上, 否则为繁殖性能低下。正常的精液是乳白色或稍带黄色, 有一股腥味, 发红发绿有异味的精液都是不正常的。

四看公羊年龄。引进种用公羊应保证在自己的羊群内使用2~3年, 并且年龄与公羊本身的产绒量关系也比较密切。如果农户引进的公羊的年龄在5周岁以上, 有可能在2~3年还要引进公羊, 势必增加生产成本。一只3周岁的公羊, 其产绒量如果是1100克, 而另一只公羊1周岁时的产绒量为1000克, 那么,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后者的种用价值要高于前者。看公羊的年龄主要根据公羊角的年轮和牙刷及出生日期等。

二、四查

一查饲养条件。辽宁绒山羊的产绒性能与饲养条件关系密切, 良好的饲养条件能多长绒, 但多长的羊绒并不能遗传给后代, 因为它是由外界环境造成的, 而不是由其本身的遗传基础造成的。例如, 一只公羊在一般的饲养条件下, 产绒1000克, 而在优越的饲养条件下可能产绒1500克以上, 甚至更多。农户引进这样的种用公羊, 误认为在自己一般饲养条件下产绒可以达到1500克, 而实际可遗传给后代的却没有预想的那么好。有的农户为了种羊卖上好价格, 一味给种羊增加精料, 使绒产量明显增加, 然而改良效果却一般。由于优化饲养, 引种户在不知道实情的情况下, 又转变成为一般性的饲养, 种羊由于不适应新的条件, 反而出现掉膘或死亡。

二查公羊系谱。好的种用公羊的标准是能够将其本身较高的生产性能遗传, 而系谱资料可以根据公羊家族成员如全同胞、半同胞以及父母双亲等的生产性能, 估测其本身的生产性能和遗传能力。如果其父母双亲和其全同胞半同胞的生产性能优良, 可以初步推测其本身的生产性能也比较良好, 在引进种羊时就会减少很多风险。

三查公羊本身的生产性能。在引进种用公羊之前, 一定要对其本身的生产性能进行仔细的检查和生产潜力评估。通过查看产绒记录、配种记录等, 了解公羊以前的产绒性能。查看记录要与检查公羊本身的方法相结合。另外, 还要查看母羊配种记录和产羔记录, 了解公羊的产羔率的高低, 估测后代产双羔的比率, 公羊的配种能力等情况, 为引种公羊提供依据。

辽宁绒山羊剖腹产诊治体会 第5篇

一、临床检查

临产母羊二产, 体重35公斤, 膘情一般。精神沉郁, 阴门明显红肿, 努责不明显, 拱腰伸腿, 侧卧不起。据畜主介绍, 该羊2天前开始出现临产症状, 胎水已经流出, 胎儿迟迟不排出, 催产素注射无明显效果, 遂来我校求诊。用消毒过的手深入阴道感觉胎儿过大, 胎位不正, 产道干涩。胎儿已无法产出。为避免母羊难产死亡, 决定立即实施剖腹产手术。

二、手术过程

1. 保定与麻醉左侧卧保定, 用绳子分别将羊左右两侧的腿、羊角固定于手术台上, 选择右腹壁上部切口, 沿腹内斜肌纤维的方向切开腹壁, 切口距髋结节约10~12厘米。然后用0.5%盐酸普鲁卡因10毫升进行腰旁神经麻醉, 15毫升切口部位皮下浸润麻醉。

2. 切开腹壁术部做好剪毛消毒, 用5%碘酒、75%酒精消毒, 手术者用0.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两手。切开皮肤12~14厘米, 钝性分离肌肉, 切开腹膜。助手用拉钩扩张创口。

3. 切开子宫术者右手伸入腹腔内摸到子宫, 慢慢将孕子宫角牵引出切口外, 大弯处作纵形切口, 长度以能顺利拉出胎儿为宜, 不可过小, 以免拉出胎儿时撕裂子宫, 切开子宫角时, 应特别注意, 不可损伤子叶和到子叶去的大血管。

4. 取出胎儿腹壁切口周围填塞入块纱, 手伸入子宫按正产或倒产的产出形式将整个胎儿拉出来。用干纱布擦去胎儿口腔和鼻孔内的黏液, 观察胎儿无生命迹象, 皮肤颜色呈暗红色, 按压胸部、拍打均无呼吸现象, 脐带的脉搏停止, 确定羔羊已经死亡。

5. 剥离胎衣在取出胎儿以后, 应进行胎衣剥离。剥离往往需要费很多时间, 颇为麻烦。但与胎衣留在子宫内所引起的不良后果相比, 还是非常必要而不可省略的操作。剥离胎衣时切忌用力强拽, 预防子宫大出血发生。剥完胎衣之后, 用生理盐水冲洗子宫, 并将子宫切口的周围充分洗擦干净。

6. 缝合子宫在子宫内放入160万单位青霉素1瓶, 用肠线对子宫浆膜和肌层进行两层缝合, 第一层用连续缝合或内翻缝合 (若子宫水肿剧烈, 组织容易撕破时, 不可用连续缝合) , 第二层进行连续伦勃特氏内翻缝合, 将第一层缝合全部包埋起来。缝合完毕后将子宫送回。

7. 闭合腹腔第一层, 连续缝合腹膜及腹肌。如果子宫浆膜污红, 腹水较多, 有弥漫性腹膜炎时, 应在缝合完之前给腹腔内注射青霉素。第二层, 用丝线对皮肤进行结节缝合。

8. 结系绷带的放置创口分成3等份, 每份距创缘2~3厘米处刺入, 距刺入点约0.5厘米处穿出, 越过创口在对侧进出针, 在缝线上垫多层灭菌纱布, 拉紧缝线。

三、术后护理

术后数小时内做好母羊的保温, 防止热量散失;皮下注射10%的安纳加5毫升, 静脉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 10%VC注射液10毫升, 5%氯化钙注射液60毫升。连续4天肌肉注射阿莫西林和产后康注射液 (主要成分是金银花等) 。同时注意保持羊舍内清洁干燥, 更换软垫草, 补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一周后回访, 该羊术后次日能够站立, 食欲大增, 排便正常, 第三天自己能跳上1米高墙头, 4天后已经基本恢复正常, 能与其他羊顶架, 5天后跟随大群放牧。半年后追访已经妊娠。

四、体会

怎样训练辽宁绒山羊采精公羊 第6篇

1 种羊挑选

采精公羊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 应合乎本品种的种用公羊一等以上标准, 体质健壮, 无下列传染病:布鲁氏杆菌病、副结核病、口蹄疫、蓝舌病。

2 人羊亲和

采精人员应经常给公羊喂草喂料和饮水, 刷试公羊被毛、修蹄, 不能鞭打并呵斥公羊, 不要给公羊制造痛感。在采精场所采精人员不能穿色彩艳丽的服装, 不能制造刺激性的声响, 要使公羊逐渐熟悉采精环境、采精工具、采精人员, 以减少紧张感。

3 激发胆小公羊的性欲

对于胆小公羊, 可用以下办法激发其性欲, 熟悉采精环境、结伴接受培训、本交刺激、相互竞争、在旁观看其它公羊采精。

以上几点可单独应用, 也可以结合在一起应用。

4 采精技巧

对于初次采精的未成年公羊, 由于其体质正处于发育之中, 与成年公羊比较, 体躯较短, 四肢较矮, 这就要求采精动作与成年公羊的要有所区别。在采精时, 公羊爬跨母羊而前肢尚未接触到母羊后躯时, 要将采精工具送入公羊腹下与母羊后躯之间并将公羊阴茎导入假阴道内, 否则, 待公羊爬跨母羊的前肢接触到母羊后躯时, 将送入采精工具会因空间变小而导致送入失败, 而更无法导入公羊阴茎。如果强行导入阴茎, 会造成公羊阴茎强力弯曲, 使公羊产生痛感, 性欲消失, 使采精失败, 并影响到以后的采精工作使公羊产生顶人恶癖。在导入公羊阴茎时, 采精员的手指要呈上托公羊阴茎的姿势, 而不能用手握着阴茎导入, 这样会使公羊提前射精无法采集到精液。

5 内胎的安装和调试

5.1 要严格控制好内胎的温度

对于初期采精的公羊而言, 内胎温度宜低不宜高。因为公羊的阴茎龟头比较敏瑟, 用较低的温度也能将精液采集到。当公羊的采精次数较多以后, 阴茎、龟头的神经末梢的敏感度下降, 这时就需要增加内胎温度提高刺激程度, 以使采精成功。如果初次采精的起点温度很高, 随着采精次数的增加, 公羊要求的采精温度越来越高, 而高到一定程度, 导致再无可调的温区可用。一般来说初次参加采精的公羊, 内胎温度以38℃就可以了, 再高也不能超过40℃, 成年公羊的内胎温度以40~42℃较好, 最高不要超过43℃, 否则, 采集到的精液会因接触到高温而降低活力。

5.2 安装内胎、调好水量和润滑度

内胎装好充气后要口端呈正三角形, 其它形状均为安装不合格内胎, 同时内胎不能扭曲、松弛, 否则会使精液存留, 造成精液浪费。内胎内的装水量以160~180 m L为宜, 大约占内胎总容积的2/3。内胎安装好以后, 还要在外口涂一些凡士林油或用生理盐擦湿润, 以保持润滑度, 增加公羊快感程度。

6 提高公羊性欲

定期将采精公羊本交, 以提高性欲, 对性欲不高的公羊也可用药物治疗, 可用的药物有维生素A、维生素E、FSH、LH、丙酸睾丸酮等。

7 加强采精公羊的管理

7.1 定期清洗包皮, 修剪腹毛, 做好环境和母台羊后躯的消毒, 以保证公羊健康和精液品质卫生。

7.2 控制好采精度, 以每周不超过3次为宜, 以保证公羊健康及配种任务的完成。

7.3 适度活动, 提高精液品质, 坚持每天运动2 h, 运动路程达6~10 km。

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工作进展及思路 第7篇

联合育种, 也叫分散核心群育种, 是将多个中小型种畜禽选育场的遗传资源合并到一起, 形成较大规模的核心群, 进行统一遗传评定, 选出最优秀的种公畜禽, 供参与联合育种的各个种畜禽场共同使用。通过联合育种可以提高育种群群体规模, 有利于提高公母畜禽选择强度;扩大育种资料来源, 提高选种的可靠性;缩短育种群世代间隔, 改善育种效率等。

1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的基本情况

辽宁绒山羊的联合育种工作起始于2001年, 是在借鉴国内外其他畜禽品种社会化联合育种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自行探索实践, 在绒山羊育种方面首创的一种崭新的育种模式, 它以“机制灵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场户双赢”为基本指导方针,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 将多个中小型种羊场的遗传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社会化保、育种体系, 以达到丰富基因库、增加品种安全性、缩短世代间隔、加速优秀种羊培育及推广速度的目的。

1.1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实施的背景辽宁绒山羊是世界最优秀的绒山羊品种, 是我国农业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殊品种资源, 是广大农牧区脱贫致富的主要品种。自1955年发现以来, 在农业部和省政府的领导下, 经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工作, 目前, 辽宁绒山羊以其产绒量最高、绒细度好和绒纤维长等综合品质优秀而居世界白绒山羊之冠, 又以其遗传性能稳定、杂交改良效果非常显著, 被誉为“中华国宝”。长期以来被广大绒山羊产区引入用于育种和改良, 被专家誉为“中国绒山羊之父”, 是我国政府明令禁止出境的极少数畜禽品种之一。

辽宁绒山羊选育工作正式起步是在1980年, 农业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兴办省种羊场, 将社会上较好的公、母羊集中起来饲养, 并进行选育工作。经过优选、组群、提纯扶壮、级进杂交、群体继代选育等阶段, 对10个家系中的4个高产家系进行选育, 经过选育, 基因纯合程度相对较高。2000年, 经著名专家马宁教授组织测定, 省绒山羊原种场原种辽宁绒山羊的基因相似度达93%, 这也是原种场培育的种羊改良其他土种山羊效果显著的重要因素。

20年来对辽宁绒山羊的闭锁繁育, 使其获得了高产优质的性能和基因的高纯合度, 具备了改良低产山羊杂交效果显著的优势;同时也正是由于其种群基因的一致性特别强, 导致基因缺乏广泛性和多样性, 种羊生产性能趋向衡定, 育种进展缓慢, 长此下去, 又会导致其群体生命力的降低。按育种的要求, 闭锁繁育是原种场完成育种的“求同”阶段, 下一步要进行“求异”, 就是要引进外血, 扩大基因的广泛性, 增强群体生命力, 也就是通过建立品系, 实施社会化联合育种, 加速育种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 2000年, 辽宁省动监局党组及时调整育种思路, 组织专家历时1年制定了《辽宁绒山羊育种机制改革方案》, 提出“机制灵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场户双赢”的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基本指导方针, 进一步明确省绒山羊原种场的根本任务就是保种和育种, 开展社会化的联合育种工作成为原种场的一项重要工作。

1.2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的发展进程2001年5月~2004年2月, 原种场按照“方案”要求, 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化联合育种工作。建立了三大品系框架, 导血试验全面开展, 良种登记工作初具规模, 在省内4个县 (市) 登记羊只7 000余头;在省内8个县 (市) 开展紧密型联合育种工作, 分别在辽宁绒山羊优势区内建立了8个紧密型联合育种场, 管理繁育母羊4 000只, 并开始进入到后测阶段。高度近交试验、胚胎移植试验、冻精科技攻关、舍饲半舍饲试验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各项技术指标均居国内领先水平。

2004年3月~2005年3月, 在原种场举办的第二届辽宁绒山羊节暨联合育种种羊竞卖大会上, 向国内绒山羊饲养户首次推出联合育种种羊, 尝试性地将联合育种工作走向市场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2004年, 在山东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上, 作为副会长单位, 辽宁绒山羊原种场的《开展社会化联合育种, 规范种羊拍卖制度, 打造辽宁绒山羊品牌》受到与会代表的普遍认同。

2005年4月~2007年9月, 开创了“以细管冻精人工授精推广推进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实施”的经营思路, 更加细致严密的联合育种工作在全省绒山羊优势区范围内全面推开。到2007年3月, 辽宁绒山羊紧密型联合育种场已达到10家。

2007年10月至今, 2007年末, 新的《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机制改革方案》出台, 在进一步落实省局绒山羊联合育种16字方针的基础上, 创新“分级管理、有偿服务”机制, 成立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协作组, 目前已吸收紧密型联合育种场4家, 联合育种基地3家, 管理联合育种羊只3 000多只, 联合育种种羊参加种羊竞卖大会并一举取得成功, 联合育种种羊调运进入正常运行轨道, 在全省范围内, 新一轮的联合育种工作已蓬勃开展起来。

2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取得的成绩

2.1初步形成“3+2”品系框架, 种羊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目前, 原种场及其联合育种场已初步培育出辽宁绒山羊高产系、优质系、高繁系、常年长绒系、无角系等5个品系, 这5个品系各具特色, 在不同方面体现了辽宁绒山羊种质资源的优秀品质。如:传统的高产系的品系要求公羊产绒量在1 300 g以上, 绒纤维直径在17.5μm以下, 母羊产绒量在700 g以上, 绒纤维直径在16μm以下;优质系的品系要求公羊产绒量在1 000 g以上, 绒纤维直径在16.5μm以下, 母羊产绒量在500 g以上, 绒纤维直径在15μm以下;高繁殖力系的品系要求公羊产绒量在1 200 g以上, 绒纤维直径在17μm以下, 母羊产绒量在500 g以上, 绒纤维直径在16μm以下, 且要求公羊本身为双羔, 是高繁母羊的后裔, 其后代的双羔率也很高, 母羊3~6岁每年至少产羔1次, 期间共产羔8只以上。

2001~2006年, 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主持的“辽宁绒山羊常年长绒型新品系选育”被鉴定为辽宁省省级科技成果, 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 该品系不仅具有常年长绒特性, 且具有1个次级毛囊长出2个绒干的现象。2007年, 该项目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 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主持开始“辽宁绒山羊无角羊选育”工作。到目前, 无角公羊平均产绒量达到1 216.67 g, 最高产绒量达1 600 g;母羊平均产绒量达到658.9 g, 最高产绒量达840 g。公羊和母羊的平均产绒水平已经超过了其他品种绒山羊的群体水平。

几年来, 辽宁绒山羊的联合育种工作使辽宁绒山羊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 公羊平均产绒量达到1 701.08 g, 最高产绒量达2 870 g;母羊平均产绒量达到877.01 g, 最高产绒量达2 180 g。

2.2原种羊生命力得到改善, 保种、育种状况喜人

2.2.1原种保种核心群种羊数量增加, 原种羊生命力得到改善联合育种工作实施后, 原种保种核心群种羊数量由2 000多只增加到6 000多只, 其基因广泛性大幅度增加, 核心群种羊生产类型几乎涵盖了所有已知的辽宁绒山羊生产类型, 并且羊只之间的亲缘系数极小, 这使原种羊生命力得到极大改善。

2.2.2原种羊异地多处饲养, 极为有效地规避了自然灾害打击的风险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场广泛分布在辽宁的盖州、岫岩、本溪、抚顺等地, 联合育种基地分布在盖州、新宾、吉林白城等地, 加上辽阳科技示范场、盖州原种场一共是7县 (市) 9地, 且场与场之间的直线距离都在50 km以上, 这种地理位置关系使疫病、自然灾害等多种危害不至于一次性将所有的辽宁绒山羊原种核心群毁灭, 保种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2.3联合育种场抵抗养殖风险能力提高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体系坚持“分级管理, 有偿服务”原则, 以原种羊有限公司为核心, 采取自愿加盟方式, 辅以种羊调运、技术服务、种羊竞卖等一系列联合育种配套服务, 将原有多个独立的种羊场结合成种质资源、经济利益关系联系紧密的统一体, 使原经济实力弱、技术水平低、信息闭塞的个体种羊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身实力, 一定程度上抵抗了养殖风险。

2.4已初步建设成全国的绒山羊种羊繁育和调运基地多年来, 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工作的开展不仅仅局限在几个紧密型联合育种场, 还将许多中小型辽宁绒山羊种羊场纳入到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体系的松散型管理中来。通过种羊鉴定、良种登记、种羊竞卖、种羊租赁、实用技术推广等工作的开展, 充分保持和发挥了辽宁绒山羊品种优势, 打造了绒山羊种羊品牌, 引导饲养方式改革, 培育建设绒山羊优势区。经过几年发展, 全省绒山羊达到700万只, 主要分布在辽东、辽中、辽南的7市17县, 尤其是主产地区的辽东8县 (市) , 绒山羊生产已成为辽东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已初步建成面向全国的绒山羊种羊繁育、调运基地, 促进了广大农牧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3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工作的主要经验做法

3.1与时俱进的联合育种方案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工作自提出实施以来, 先后经历了2次机制方案的制定与改革, 期间也创新尝试了多种先进的联合育种管理方式。在每次进行大的行动方针改变之前, 以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为领导、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为核心的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工作领导小组都会进行细致、认真的经验总结、形势分析预测, 制定与时俱进的联合育种方案。

3.2卓有成效的细管冻精推广工作山羊冻精研制是世界性难题。通过育种中心科技人员的潜心研究, 从稀释液配方配制入手, 进展良好, 取得两项专利, 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畜牧兽医学会一等奖一项, 并得到国家科技部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扶持。细管冻精推广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联合育种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应用细管冻精配种, 完全解决了优秀种公羊数量少、使用年限有限的不足; (2) 应用细管冻精配种, 可方便建立详细、完整的配种记录, 有利于保证选种选配计划的执行; (3) 应用细管冻精配种, 解决了优秀种公羊跨地域大范围调运配种的不便和死亡风险; (4) 应用细管冻精配种, 解决了优秀种公羊价格高、其优秀遗传物质对后代发挥作用小的不足。

3.3令人瞩目的种羊竞卖制度育种中心创造性地将种羊拍卖制度应用于辽宁绒山羊品种改良与推广工作中, 开创全国绒山羊种羊竞价销售之先河。自2001年起, 辽宁省辽宁绒山羊原种场有限公司先后举办了十五届种羊竞卖大会;在种羊竞卖的基础上, 从2002年开始, 又尝试进行了三届辽宁绒山羊种羊公开拍卖活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羊价格显著上扬, 社会反响巨大;2008年春季, 原种场又将4个紧密型联合育种场的种羊纳入到原种场种羊竞卖范畴, 取得良好效果。竞卖和拍卖机制的引入, 使种羊的销售单价逐年提升, 实现了种羊应有的市场价值, 促进了产业的迅速发展, 大大激励了广大饲养者的育种积极性, 同时也反映了种羊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 使培育的种羊质量不断提高。3.4组织周密的种羊调运工作种羊调运是联合育种市场化的一个必要措施, 是充分调动各方面育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 根据育种进展情况, 对育出的种羊精心组织, 统筹安排, 以质论价, 统一调运, 这样既解决了辽宁绒山羊种羊供种不足的问题, 又解决了育种户种羊销售渠道不畅问题, 实现了种羊场、联合育种户和需求方的多边共赢。3.5有效的技术管理工作, 联合育种场的管理水平和种羊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对4个紧密型场和3个育种基地, 分别选派专职的技术人员担任技术场长, 负责其选种选配、饲养管理、技术档案规范、疫病防治等工作, 目前各场的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完善;此外, 还在各场开展常年长绒系和高产绒量系的鉴定工作, 进行种羊调剂和轮换使用。由于上述工作的有效开展, 联合育种场的管理水平和种羊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4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存在的问题

4.1绒山羊产业有其独特的性质, 可借鉴的成功的联合育种经验太少在国内外家畜联合育种中, 虽然奶牛、猪的联合育种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但这些都不能完全引入到辽宁绒山羊的联合育种工作中来, 使辽宁绒山羊的联合育种工作进展缓慢。

4.2利益联系不紧密, 联合育种户管理方法需改善2001~2003年, 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开展初期, 对联合育种户管理力度不够, 经过登记的羊只流失严重, 大部分被卖掉了;另外, 由于登记的联合育种羊只群体大, 经费不足, 人力有限, 无法监控, 表格记录实施存在困难, 无法使工作做到细处。在后续的工作中, 采用“一户一档、一月一报、一季一巡、一年一审”的工作措施,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前期存在的问题, 但仍存在人手少、经费不足的情况。

4.3联合育种场人员知识水平低, 先进技术推广缓慢由于绒山羊的饲养者大都分布在偏远贫困的山区, 素质较低, 责任心不强, 对先进的育种、生产技术接受能力差, 不能较好地掌握联合育种工作中推广应用的技术, 致使生产水平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虽然育种中心已派出专人驻场进行生产指导, 但若想实现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提高饲养者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

5辽宁绒山羊联合育种的发展思路

5.1探讨多种模式, 探索实施新的服务机制, 扩大服务对象, 提高服务水平 (1) 模式一:拟建立若干县级种羊场, 开展分场式管理。计划在原有紧密型联合育种场基础上, 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将其纳入种畜禽管理和良种补贴范畴, 要求各联合育种场所有种用公羊全部由育种中心提供, 基础母羊部分由育种中心提供, 其余从社会选择, 经鉴定达到品种选育标准的编入育种群, 并达到200只可繁母羊的规模。 (2) 模式二:开展“国有户养”试点。在省内选择有经济实力和事业心的企业 (乙方) 作为试点单位, 由育种中心 (甲方) 提供原种母羊100只, 同时提供种公羊或冻精或鲜精, 制订配种计划, 提供技术指导;乙方提供场地、人员和饲草饲料。甲方每年从后代中选出10%用于育种 (5公5母) 。羊只产权由甲方所有。 (3) 模式三:建设5个省级绒山羊联合育种站。在各县 (市) 布设人工改良站点, 每个站点下设10个人工改良站点, 免费培训改良员, 按额度免费提供冻精和工作经费。每年向每个站免费投放优质鲜精或冻精12 000剂, 每个站点1 200剂, 各站负责统一的档案管理, 每个站点要做好各项育种记录。每站每年完成6 000只羊的改良任务, 并要有准确的配种记录、产羔记录、产绒记录等。育种中心每年从每个站优先选出2个改良后代 (1公1母) 用于育种。 (4) 模式四:通过专业协会、合作社建立联合育种基地。协会会长单位牵头, 绒山羊育种中心向其会员提供免费培训、技术指导、羊只鉴定, 按鉴定合格的母羊数提供冻精并制订配种计划, 会长单位负责档案管理工作, 各改良户要配合做好育种记录。育种中心按5%比例收回后代羔羊。

5.2成立辽宁绒山羊测定站, 免费为联合育种羊开展遗传评定工作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和原种场的主要职责是为所有联合育种场提供优秀种质和技术服务, 做好各场的羊只鉴定工作, 帮助各场做好选种选配工作。根据联合育种方案和联合育种协议, 育种中心有计划、有目的地从各场选回一定比例的公母羊开展倒血工作。原种场要向种公羊站方向发展, 只养最优秀公羊和精品母羊, 核心工作是提供优秀种质、做好技术服务、开展羊只鉴定和遗传评定工作。

5.3成立种羊超市在辽宁省的绒山羊主产区, 成立种羊交易所, 由原种场有限公司牵头, 以联合育种场为主体, 吸收广大绒山羊饲养户参加, 由出资人按出资额组织董事会。交易所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全体交易客户实行会员制, 免费或按某种方式入会, 与会员 (农户) 签订种羊供应、羊绒回收、技术服务合同, 向会员提供种羊及其饲养技术和饲料、防疫药品的供应, 进行商品羊绒收购和市场销售, 形成更加紧密的联合育种组织, 加强对基地农户的产前供给与服务, 产中技术控制, 产后种羊、羊绒质量的控制和市场营销。

辽宁绒山羊全舍饲的可行性研究 第8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羊只的选择

所有试验组及对照组均为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的核心群母羊, 出生日期均为2002年春季。试验组羊选自育种中心科技示范场, 试验1组选择舍饲试验羊12只, 试验2组选择舍饲羊13只, 试验3组选择舍饲羊7只, 试验4组选择舍饲羊6只, 对照组放牧羊选自育种中心原种场。

1.2 圈舍设备

试验组的圈舍建筑为砖结构高床式, 每栋圈舍长80m, 宽12m, 圈高2.5m, 床高0.6m。舍饲实验羊平均占地3m2, 圈外有围栏式运动场及运动道, 面积为圈舍面积的2倍。准备充足的饲槽、水槽和草架。

1.3 饲养管理

试验羊在试验期内日喂3次, 自由饮水。每天运动2次, 每次运动0.5-l小时。试验1组为高能量高蛋白组, 日补饲玉米300g、羊颗粒饲料300g、玉米秸900g;试验2组为低能量低蛋白组, 日补饲玉米300g、玉米秸900g;试验3组为低能量高蛋白组, 日补饲玉米300g、玉米秸900g、苜蓿干草525g;试验4组为高能量低蛋白组, 日补饲玉米600g、玉米秸900g。颗粒饲料中含消化能13MJ/kg、可消化粗蛋白18%。精料饲喂量随羊只的不同生理阶段调整, 母羊配种前期精料补饲量增加10%, 空怀期精料补饲量减少10%。圈舍及运动场每天清扫, 舍内高床下保留羊粪, 定期消毒。

1.4 疫病防治

平时加强消化系统及其他普通病的防治, 母羊怀孕后期注意流产病的预防。传染病免疫和寄生虫病防治与当地免疫计划同步进行。

1.5 观察项目

本试验重点观察舍饲绒山羊的体重变化、母羊繁殖情况、羔羊成活情况、产绒情况及其绒毛质量变化等, 同时测定放牧对照羊的相应指标, 并做出比较。

1.6 绒毛检查方法

试验羊和对照羊在梳绒时于体侧部采取绒样, 用奥达2000动物纤维分析仪测定羊绒细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重变化

2005年6月11日抽测舍饲试验羊4组共37只, 放牧对照羊32只。各组羊只体重变化情况详见表l。

由表1可见, 试验1组 (高能量高蛋白组) 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试验2组 (低能量低蛋白组) 体重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 (P<0.01) , 试验3组 (低能量高蛋白组) 体重略高于对照组, 试验4组 (高能量低蛋白组) 体重略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均不显著。这证明辽宁绒山羊在舍饲条件下, 只要获得足够的精料, 即使在粗饲料完全为干玉米秸秆的情况下, 依然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体重 (试验1组) 。而在粗饲料丰富的地区, 如能提供足够的高蛋白饲草, 不必太多精料也可获得略高于放牧羊的体重 (试验3组) 。

2.2 母羊的繁殖情况

记录2005年春季4组试验羊的配种及产羔情况, 并与对照组相比较, 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 试验羊的不同营养水平与母羊的产羔数和双羔数等指标之间并无明显的规律性, 且与对照羊之间差异不显著。这是由于繁殖功能是动物营养分配中的优先指标, 动物只要在满足维持需要的前提下即可正常繁殖。但试验中舍饲母羊的羔羊成活率均好于放牧对照羊。这可能是由于舍饲母羊无需离圈放牧, 羔羊全天都置于母羊的照料之下, 且羔羊得到了饲养员更好的看护所致。

另外, 在试验进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 饲养舍饲试验母羊的科技示范场母羊的发情比较早而且非常集中, 绝大部分母羊都在10月中旬发情并接受了配种。而饲养放牧对照羊的品种资源场母羊的发情则持续时间略长, 从9月底到11月初都陆续有母羊发情, 配种时期也不得不从10月初延续到11月中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舍饲羊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 公羊和母羊的圈舍距离较近, 运动道也相同, 公羊在繁殖季节分泌的外激素残留在运动道上或通过空气传播, 容易被母羊接触到, 刺激母羊大规模集中发情。

2.3 产绒量及绒质

2005年春季梳绒时分别记录各组试验羊的产绒量, 并于体侧部位采取绒样测定细度。各组试验羊与放牧对照羊的产绒量及绒细度情况见表3。

由表3可见, 除试验3组外, 本试验中的不同营养水平对于产绒量的影响并无显著的差异, 各舍饲试验组与放牧对照组间的差异也不显著。这是由于本试验中所设各试验组间营养差异过小, 且与放牧对照组摄入的营养过于接近所致。但试验1、2、4组的产绒量均略高于对照组 (P>0.05但P<0.1) , 这可能是由于放牧造成了部分羊绒脱落, 而绒山羊的舍饲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试验3组的产绒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是由于试验3组的母羊平均产羔较多 (见表2) , 胎儿的营养需要限制了饲料营养向产绒方向的分布, 进一步证明了“繁殖需要是仅次于维持需要的第二位营养需要”这一理论。

由于舍饲羊均是2004年9月自放牧饲养中转群而来, 且舍饲羊与对照羊均出生于2002年, 试验期间正是试验羊由后备母羊转变为成年母羊的关键时期。试验组与对照组2005年产绒量与2004年的对比可以说明不同饲养模式对于后备母羊的影响。由表3可见, 试验1、2、4组的2005年的产绒量均明显高于2004年 (P<0.01) , 试验3组的产绒量变化不显著 (P>0.05) , 而对照组2004到2005年产绒量则略有下降 (P>0.05) 。这证明舍饲与放牧对比更能满足不同生理年龄对于产绒的营养需要。

舍饲对绒长度的影响见表3, 可以看出舍饲羊绒的细度与放牧羊相比差异并不显著 (P>0.05) , 但舍饲羊的绒长度与放牧羊相比明显有变长的趋势 (P<0.05) ,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舍饲羊与放牧羊相比减少了绒毛与灌木植物的摩擦, 降低了羊绒断裂的几率;第二, 舍饲羊圈舍封闭性较强, 春秋季节进入圈舍时间比放牧羊略早, 而早晨接触光照的时间较放牧羊略晚, 因此接受短日照刺激的总体时间比放牧羊长, 导致控制羊绒生长的褪黑激素分泌较多, 羊绒生长的绝对时间较长。

由表3可见, 舍饲羊与放牧羊相比均表现出绒纤维增粗的趋势, 但影响均不显著 (P>0.05) 。

2.4 经济效益分析

各试验组及对照组2004-2005年度经济效益估算见表4。表中所列成本仅包括每只母羊年平均饲料成本、水电费成本及饲养员工资成本, 不包括绒山羊原种场管理费用和场地设备的折旧费用。本表所列收入也只包括产羔收入 (羔羊按1000元/只计) 和羊绒收入 (以2005年400元/kg计) , 故本表不能反映母羊膘情的改变对于母羊本身价值的影响。

由表4可见, 不同营养水平试验组饲料成本的高低对于最终经济效益并无相关的影响, 试验1组和3组投入的饲料成本非常接近, 但经济效益产出则显著不同 (P<0.05) , 除去两组试验母羊的个体差异外, 还与两组的饲料组成有关。试验1组采用羊商品颗粒饲料来补充蛋白质需要, 试验3组则采用优质苜蓿干草, 两组饲料价格相同, 提供的总蛋白也相似, 但饲料能量蛋白比、精粗比、适口性和饲养效果完全不同。这再次证明决定辽宁绒山羊生产效益的最直接因素是日粮精粗饲料间、粗饲料各组分间及精饲料各营养成分间的合理搭配, 而非饲料投入的高低。

试验2组以玉米秸秆和玉米为主的低能量低蛋白组经济效益最高, 这进一步证明了绒山羊抵抗适应和恶劣饲料条件的能力。但由于该组母羊大部分在试验开始前已经完成配种, 故本试验并不能真正反映低能量低蛋白饲料对于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该组试验羊的体重明显低于标准体重, 这对于试验羊的健康和下一年度的生产都将带来不利的影响, 影响的具体程度还需在以后的试验中继续观察。

3 结论与讨论

(1) 试验表明, 辽宁绒山羊在半山区及农区以玉米秸秆为主的粗饲料基础上, 全舍饲饲养是完全可行的。如能补充苜蓿等蛋白质较高的其它优质干草, 更能收到较好的饲养效果。

(2) 本试验所设的不同营养水平均近似于放牧羊, 营养水平低于营养需要, 导致绒山羊的繁殖需要和产绒需要互相冲突, 故不同试验组对于繁殖性能和产绒量、绒品质等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不同饲料营养水平对于产绒量的影响尚需进一步试验方可证明。但舍饲养羊有利于繁殖母羊的集中管理, 对于防止因放牧造成的脱绒、丢绒等问题效果也非常显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辽宁绒山羊】相关文章:

绒山羊养殖方法范文06-23

怎样饲养绒山羊种羊12-05

白绒山羊种养殖范文06-14

波尔山羊07-04

山羊中毒07-11

山羊养殖08-26

山羊口疮诊治05-12

山羊的选育技术07-21

山羊巴氏杆菌病诊治05-14

肉用山羊养殖技术06-04

上一篇:风险资产配置下一篇:中国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