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中感悟数学魅力

2024-08-29

在体验中感悟数学魅力(精选8篇)

在体验中感悟数学魅力 第1篇

1. 给学生留一片自主学习的空间

数学来源于生活,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材具有很强的生活性,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和感悟数学,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学习数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体验数学的重要形式。要引导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例如, 在课堂教学中, 对于一些有难度的练习题, 那些自我观念强的学生比自我观念弱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心要明显强烈, 这也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得以强化, 有利于学习。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有利于学生阅读和自我学习。在此基础上, 新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是实施新教材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环节, 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动手实验“做数学”。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可以让学生自我设计所要统计的事物, 由他们决定所要统计事物的性质、数量、分类标准等相关内容。可以引导他们统计班上有多少男生、多少女生, 男生中有多少人戴眼镜, 女生中有多少人扎辫子等。

学习中的自我观念是指学生在理智的主导下, 带有自我强化倾向的情感去进行数学学习。它主要包括对数学学习价值的认识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及自我控制能力。同样的教学条件下, 自我观念强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要在很大程度上高于自我观念弱的学生, 这在他们平时的课堂学习、课下练习和考试测试中都有很明显的反映。

2. 为学生设一个趣味学习的情境

数学是小学最抽象和难学的一门学科。学习兴趣是数学学习的关键因素, 如何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想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就要营造轻松、生活化的情境, 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至纯至美。开展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例如, 在“统计”教学中, 我们可以设计学生所感兴趣的动画人物, 可以把中外的一些著名的动画形象收集起来, 做成卡片的形式, 让学生统计这些动画形象中有多少是国产动画片中的形象, 有多少是国外动画片中的形象;也可以让他们统计这些形象中有多少是人的形象, 有多少是动物的形象;还可以让他们统计这些形象中有多少是正面角色, 有多少是反面角色, 等等。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去探索和体验, 去更好地感受数学的魅力。

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生渴望获得数学知识而积极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如同其他兴趣一样, 数学学习兴趣也不是先天就有的, 它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随着对数学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成功而产生的学习爱好。在数学学习中, 学生对数学探求的成功感的不断增强, 对数学美的体验, 而使学习兴趣逐步产生和提高。与此相反, 如果没有解决好一时的失败和挫折等问题, 也有可能削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使他们产生自己“学不好”的心理, 导致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低下, 影响学习效率。

3. 让学生有一次体验生活的经历

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 让学生亲身去感受数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体验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 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冲动心理。在生活中, 我们往往对做过的事情印象最深。学习也这样, 自己亲自感受过的, 想了解它的愿望也最强烈, 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让学生感受数学, 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例如, 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 到厨房里统计他们平时所吃蔬菜的种类, 然后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需要各种各样的蔬菜, 也可以让他们去超市统计一下不同的牙膏的种类, 等等。

实践性, 是学生数学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尤其是在“统计”数学学习中。例如, 可以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喜欢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名称, 并让他们把这些名称分别记录下来, 然后让他们统计出一共有多少体育项目, 每个体育项目有多少人喜欢, 以此评选出他们最喜欢的体育项目。

数学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根本因素, 是学生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心理状态。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自己的学习动机没有明确的自我定位, 也就是说他们搞不清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数学, 或者说数学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就会不明确或脆弱, 就使他们不能产生有强烈的、持久的内驱力去进行数学学习, 必然导致数学学习效果的不尽如人意。

运用生活体验 感悟长城魅力 第2篇

感悟长城魅力

设计理念:

《长城》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读是欣赏“世界遗产”。对于乡镇上的学生而言,长城仍旧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到过长城,对于它的认识也只是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因此,要让学生充分感受长城的魅力,有一定的难度。对于第一课时的教学,我把目标放在“气魄雄伟”这个词上,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长城的雄伟,学生才能和作者一样,“自然”地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那对于一个抽象的概念,如何让学生去感知?我想,得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

一、从图入手,初步感知长城魅力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了一组长城的风景图,绵延万里的长城让学生们深深陶醉其间,欣赏的过程中,有学生不禁发出了“哇__哇__”的赞叹声。借此良机,我借一步追问到:“你想通过这一声声哇,表达些什么?”

学生自由地发表言论,有的说:“长城太长了。”有的说:“长城太美了。”但是,这样的赞叹都是发自肺腑。

在具体教学中,我利用书本上的两幅插图进行教学。《长城》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楚,第一自然段写了作者远看长城,第二自然段是近看长城,第三自然段是作者的联想,第四自然段是作者发出了赞叹。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书本上的两幅图,并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长城? 学生自由发言

师:文中有两个自然段就是分别描写了这两幅图,请你找出这两个自然段。

二、长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师:你读懂了什么?对长城有没有更深的认识?谁来说一说。

生:我感受到长城像一条龙一样

师追问到,作者把长城比作长龙,长城和长龙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 生:他们都很长 师:长城有多长? 生:长城有一万三千多里。

师:你知道一万三千多里有多长吗? 生无奈地摇摇头

师:老师告诉你,像老师这样一个成年人,一小时可以走8里路,那请你算算,走完这一万三千里,需要多少小时?

学生拿起笔开始在书上计算,师在黑板上列式计算。13000/8=1625小时。师:1625小时,差不多等于68天,整整两个多月。学生在座位上发出阵阵惊讶声。

师: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也需要走整整两个多月,能不能把你的朗读送到课文里面。指名读

三、宽

师:长城的绵延万里,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气魄雄伟,那登上长城,看到的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生:长城特别宽

师:班上有同学到过长城吗? 三个同学举起了手

师:那请你们说一说,你们登上长城后,看到的长城有多宽,你可以用生活中熟悉的东西做做比较。生:大概有两个走廊那么宽。生:大概有大半个教室那么宽。生:大概有一条马路那么宽。

师:是的,长城就是有那么宽,我们的作者是这样说的。

出示: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师: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差不多就有五六米的样子,我们大半个教室这么宽。有同学禁不住发出了声声赞叹,能把你的赞叹化作朗读吗?

同学们,这就是长城,这就是我们中国的长城,它高大坚固,它气魄雄伟,怎能不让人为之惊叹。

四、高大坚固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师: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朝时修建的,那距离今天也有六百多年的历史,那长城为什么这么坚固呢?(条石,城砖)师:联系上下文说说,条石是一种怎样的石头?(条石,每块有两三千斤重)师:你有多重?(采访学生)

我们同学差不多五六十斤重,那一块石头相当于我们四十几个同学这么重。

师:哇,我们四十几个同学才抵得上一块石头!长城就是由这样的条石一块一块修筑而成,难怪它这么_______高大坚固。

正因为如此,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洗礼,历经上千年的沧桑岁月,我们的长城依然高高地耸立在这崇山峻岭之间。

本课时的教学,我牢牢抓住“气魄雄伟”展开,长城的气魄雄伟体现在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中,体现在它的长、宽、高大坚固。在让学生理解“长”时,我把一万三千多里这个数字具体化、形象化,跟我们日常的走路联系起来,学生拿起笔一算,走完长城需要2个多月,对于长城的绵延万里自然有感于心。在理解“宽”时,我首先让到过的学生谈一谈,让他们用生活的熟悉的事物做做比较,有学生说大半个教室,有学生说像马路。我们没有到过长城,但是教室、走廊,我们再熟悉不过,运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做比较,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在理解“高大坚固”时,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对条石的认识,学生马上找到第三自然段中的一句话:单说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两三千斤,学生依旧没有概念,我从他们的体重着手,采访三个学生的体重,再计算了多少个学生加在一块儿,才抵得上一块石头。从而,让学生惊叹,原来修筑长城的一块石头竟然有我们全班同学加在一块儿那么重,有了这样的理解,学生的朗读就自然而然到位了。

引领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第3篇

认识毫米和分米是学生在学习了厘米和米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新的计量长度的单位。本节课的教育价值主要是让学生真正建立“1毫米”和“1分米”实际长度的空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上我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逐步进行体验学习。

一、教学活动一:感受毫米产生的必要性

学具准备:1米和7毫米的小棒

1.活动一:先估测(1米)小棒的长度,然后再测量

2.活动二:测量(7毫米)小棒的长度

生:老师,这根小棒的长度太短了,还不到一厘米呢。(同学们都有同样的想法)

师:小棒的长度不到一厘米,用以前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我们没法表示出它的长度,怎么办呢?

生:找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師:很有数学家的头脑!要想准确地表示这根小棒的长度,我们需要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反思】活动一的测量活动是一个回顾知识的过程,唤起了学生对长度有关知识的认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为每个小朋友提供了“7毫米”的小棒作为学具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体会到了要想表示出小棒的长度,就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自然就引出了对毫米的认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源于生活的,毫米的产生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有部分学生对毫米有所认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引导这些已经有所认识的小朋友在认识毫米环节中和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在交流中增强体验。

二、教学活动二:毫米的认识

1.活动一:在直尺上找1毫米

师:毫米就藏在你的直尺中,你能找出1毫米来吗?

生:找出多个1毫米。(到台前指一指)

师: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生1: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生2:……

2.活动二:感受1毫米

学具准备:1分的硬币

(1)测量硬币的厚度,借助硬币来感受1毫米的长度。

(2)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或者是厚度大约是1毫米。

3.活动三:认识几毫米

小组合作再次测量7毫米小棒的长度。

4.活动四:小组合作探索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学生得出结论:1厘米=10毫米。

【反思】通过“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活动来认识1毫米,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孩子们去经历、去体验、去获得。从而真切感受1毫米的长度,形成1毫米的空间观念。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主动探索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

三、教学活动三:分米的认识

学具准备:1分米的小棒

1.活动一:估一估小棒的长度,同桌合作测量

学生经历估测—验证测量的过程,对1分米的体验更加深

刻了。

2.活动二:介绍1分米

3.活动三:小组合作在教师的米尺上找1分米,引导学生发现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又经历了在米尺上找分米的过程,为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做好了铺垫。学生通过数一数米尺上有几个1分米得出了米和分米的关系:1米=10分米。

4.活动四:感受1分米

(1)借助1分米的小棒感受1分米。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反思】为学生提供1分米的学具,是为了把抽象的单位变得直观,变得可以体验。在估测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对学生长度观念的空间构建情况先有了初步的了解。实际的测量活动使学生对1分米的感知更加深刻。通过找分米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分米和米之间有关系,小组合作探索使体验进一步升华,知识进一步内化,自主探索出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活动四:小小测量家

先估测,再进行测量,记录估测和测量结果。

1.数学课本的宽度

2.铅笔盒的宽度

3.课桌的高度

【反思】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通过实践动手测量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测量活动中我发现学生的估测能力不强,在平时应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多体验,以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体验性学习为每个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引领着孩子们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孩子们在体验中快乐成长,让我仿佛听到孩子们的怦然心动,感受到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爱。

体验阅读快乐,感悟书香魅力 第4篇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在农村, 要形成课外阅读氛围十分困难, 一是在家中, 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 工作或劳动之余, 家长很少有阅读书籍习惯, 更少有人督促子女博览群书。二是学校条件的限制, 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三是随着媒体、网络的不断发展, 学生更不愿用大量的时间, 面对枯燥乏味的文字。

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一) 树立正确的阅读目的

教师应帮助学生更新科学知识结构, 通过阅读显现出其某个方面的兴趣和天赋, 在出现“偏读”“滥读”“厌读”时教会他们正确鉴赏, 明辨是非, 掌握综合阅读与检查文献资料的方法技巧, 最终达到利用文献资料辅助学习和研究的目的。

(二) 创造阅读条件

1. 阅读阵地建设

各班成立图书角, 实行资源共享;任命图书管理员, 规范图书管理。

2. 安排阅读时间

(1) 保证每位学生每星期至少有一次借阅机会。

(2) 每天在校安排一定量的阅读时间, 并布置回家阅读任务。

(三) 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课外读物

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每个月初我都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张贴推荐书目, 供学生选择阅读, 还运用了其他推荐方式。

1. 结合课堂教学推荐

(1) 结合课内阅读教学, 一篇带多篇。阅读时间既可在课前又可在课后。主要范围是课文作者有关的其他作品, 关于课文中人物的其他书籍、文章或课文内容所属知识体系中的其他方面。如学了《冬阳·童年·骆驼队》后, 要求学生读林海音的一些作品。

(2) 配合课内作文教学, 多篇导一篇。第一步, 阅读多篇同类范文, 在阅读的过程中, 写下范文中作者观察、构思、造词、造句的方法。第二步, 安排写作练习, 以范文为榜样, 以模仿为手段, 以生活经验为内容, 落实阅读效果。

2. 结合兴趣爱好推荐

向图书室借阅音、体、美等方面的杂志、书籍, 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学习技能, 陶冶情操。

3. 自主阅读推荐

(1) 内容梗概介绍法。在学习《鲁滨孙漂流记》时, 教会学生抓住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将长篇大论进行缩减, 学会抓故事的梗概, 之后把《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中的主要人物、事件, 精彩的段落或生动的描写, 向学生进行介绍, 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愿望。

(2) 情节介绍法。在简要介绍全书内容基础上突出某些情节作重点介绍。例如在推荐少儿读物《小兵张嘎》时, 可重点介绍对嘎子一些细节部分的描写, 以激发学生读这本书的欲望。

(3) 悬念介绍法。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一个精彩的片断, 当学生饶有兴趣时戛然而止, 这样更能激起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兴趣。

(4) 主题串联法。围绕一个主题介绍几本有关读物, 如在学习《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景阳冈》、《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等课文时, 推荐学生读四大名著。教师利用这些方法帮助学生独立选择读物, 使他们能真正体会自由阅读的乐趣。

(四)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要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读者, 就要让他们边阅读边学会思考。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

1. 指导低年级阅读图画书

(1) 了解图画书 (封面、封底、扉页等) 。

(2) 阅读图画书。边读图, 边读文;先读图, 再读文;先读文, 再读图。边猜边读, 思考讨论, 再读欣赏。

(3) 拓展延伸。增添情节, 扩编故事, 绘画, 角色表演, 游戏, 讨论, 等等。

2. 指导中高年级阅读文学作品

(1) 初步阅读。“书的作者是谁?哪国人?”引导学生关注作者, 懂得读书其实是和作者交流。“书中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说出你的理由。”通过学生汇报, 梳理出文章中的主要人物。

(2) 深入阅读。“书中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可以是高兴的、悲伤的、痛快的、遗憾的、好玩的……”通过这样的汇报交流完成对整本书的梳理, 对学生来说就是把散落在心中的信息重新进行了排列组合, 形成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3) 撰写读书随笔。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读书随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强调读书随笔内容要开放, 可摘录, 可写读后感, 可写内容梗概……我更强调读书随笔的成果交流, 或展览评比, 或专题交流, 或互动欣赏, 使之转化为学生进一步写好读书随笔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4) 续写作品故事

儿童文学作品本身往往带有很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学生读完这类作品时, 思维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 或悲或喜, 或是欣慰, 或是焦虑。这时, 重视学生思维活跃程度的时效性, 趁热打铁, 促使学生由创作灵感到创作文本的及时实现, 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为了真正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一起确定一本大家共同喜欢的书, 为它编写续集。每周由组内一个同学写一篇, 一个月一次评比, 半学期更换一个读写主题。学生从阅读的成果中, 感受到了阅读的力量和魅力。

(五) 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

1.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读有所得, 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等活动, 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如果让低年级学生参加高年级的这些读书活动, 那么不仅能使低年级学生在阅读中学到很多知识, 增加生活乐趣, 而且高年级学生能起到“标兵”作用。比如:我给六年级学生举行了一次讲故事比赛, 并且让低年级小朋友来观看比赛, 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 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不但增长了知识, 而且大大激发了阅读兴趣。

2. 定期召开班级读书会。

两周一次的班级读书汇报会中, 每位同学、每个小组都可以用自己的作品展示读书成果, 如童话剧表演、诵读会、读书手抄报、读书卡等。

三、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为了鼓励每个学生快乐地阅读, 不断增强他们阅读的自信心, 我设置了不同奖励。

(一) 头衔奖励

头衔是学生们最爱戴的“帽子”。对看完推荐书目和认真完成读书作业的学生授予“读书大王”的称号, 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读书欲望。

(二) “特权”激励

特权是学生们最渴望的待遇。对获得读书奖的学生, 允许他们做“小小图书管理员”管理班级图书角。

(三) 语言激励

激励是学生们最幸福的“推动器”。对那些热爱阅读或阅读进步大的学生, 我常常在他们的书本或阅读本上加以激励的语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阅读的热情得到了赞扬, 当阅读的进步得到了肯定, 学生的阅读激情也因此得到了唤醒和鼓舞。

在体验中感悟数学魅力 第5篇

一、研究能力在学习模式中的发展要求

1. 根据学生特点制定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按照学生的类型制定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强化学习指导. 保证学生的研究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学生研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能够使学生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的加强, 实现互相协作, 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优势.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落后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将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作为学生开展学习的重要引导人, 应该根据教学发展规律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 忽视教学观念的创新将会影响到学生创造水平的提升. 教师教学观念应该在现代教学理念引导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强调学生内在变化. 开放式教学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创新性得到全面的提升,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 学生在研究“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中, 设定点A ( a, a) , P是函数y = ( x > 0) 图像上一动点, 若点P, A之间最短距离为, 则满足条件的实数a的所有值为____”的时候, 根据题意设

1. a≤2 时, PA2min= f ( 2) = 2a2- 4a + 2.

a = - 1, a = 3. ( 舍去)

2. a > 2 时, PA2min= f ( a) = a2- 2,

学生针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特点, 研究定点的位置, 并且根据给出的函数画出响应的图像, 明确P, A之间最短距离. 教师积极创建教学情境, 通过采取讨论的形式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研究, 在课堂上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教学模式. 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使学生不断增强学习兴趣, 充分的展示自身的发展潜能. 教师要对这种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 这样能够使他们获得更大的乐趣.

2. 学习模式应用

学习模式的应用应该注重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这是提升学生研究能力的重点. 将有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教师根据教学任务, 建立学习小组, 能够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 保证学生的研究水平的提升. 学习经验的共享, 能够使学生研究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 对其进行点评, 使学生的疑虑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学习模式使研究能力水平得到提升, 有助于学生利用数学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针对例题正项等比数列{ an} 中, a5=, a6+ a7= 3. 则满足a1+ a2+ a3+ … + an> a1a2a3…an的最大正整数n的值为______.

又n = 12 时符合题意, 所以n的最大值为12.

学生在这种题型的研究中能够提升认知能力. 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研究活动进行产生不同程度的感觉. 这种数学情感的建立对于提升学生类似题型的了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情感与认知能力的相互影响, 将会促进数学知识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如何让高中学生体验研究教学的魅力

1. 提高学生进行研究学习的状态和心态

( 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愉悦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愉悦感是教学效果充分得到体现的表现.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并且拥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愉悦感的体现能够使学生对自身的状态进行调节, 使学生在完美的心态下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愉悦感, 就会产生学习兴趣, 在这种兴趣的带动下学习动力就会不断的涌现. 学生数学思维运转起来, 能够对产生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种学习高效性的提升是保证学生能够灵活进行数学学习的关键. 学生的愉悦感正是在这种作用下产生的. 因此,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愉悦感的产生, 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学习阐述, 构建一个能够进行自由讨论的环境. 传统教学方式使教师对学生不断进行灌输式教学, 学生针对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分散注意力. 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 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充分的发掘学生的潜力. 保证学生在探索知识期间能够发扬内在个性, 利用自己的优点进行数学学习教师应该使学生能够开展友好的交流, 构建具有浓厚学习气氛的教学环境,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的提升. 将生活中的例子充分的与数学习题练习在一起. 学生针对题型, 进行高中数学研究.

例如: 现有某类病毒记作XmYn, 其中正整数m, n ( m≤7, n≤9) 可以任意选取, 则m, n都取到奇数的概率为___.

解析m可以取的值有:1, 2, 3, 4, 5, 6, 7共7个,

n可以取的值有:1, 2, 3, 4, 5, 6, 7, 8, 9共9个,

所以总共有7 × 9 = 63 种可能.

符合题意的m可以取1, 3, 5, 7, 共4个.

符合题意的n可以取1, 3, 5, 7, 9, 共5个.

所以总共有4×5=20种可能符合题意.

所以符合题意的概率为20/63.

学生针对这种类型的习题进行研究的时候要保证学生能够取值数量的正确, 这也是这类题型的关键.

如图, 菱形ABCD的边长为6, ∠BAD = 60°, AC∩BD =O. 将菱形ABCD沿对角线AC折起, 得到三棱锥B - ACD, 点M是棱BC的中点, DM =

( Ⅰ) 求证: OM∥平面ABD;

(Ⅱ) 求证:平面ABC⊥平面MDO;

(Ⅲ) 求三棱锥M-ABD的体积.

证明因为点O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

所以O是AC的中点.又点M是棱BC的中点,

所以OM是△ABC的中位线, OM∥AB.

所以OM∥平面ABD.

( Ⅱ ) 证明: 由题意, OM =OD = 3,

因为DM =, 所以∠DOM =90°, OD⊥OM.

又因为菱形ABCD, 所以OD⊥AC.

因为OM∩AC=O,

所以OD⊥平面ABC.

因为OD平面MDO,

所以平面ABC⊥平面MDO.

( Ⅲ) 解: 三棱锥M - ABD的体积等于三棱锥D - ABM的体积.

由 ( Ⅱ) 知, OD⊥平面ABC,

所以OD = 3 为三棱锥D - ABM的高.

学生针对上述题型的研究能够明确平面图形的做法, 并且根据现有的题型将带入到其他相似的图形题中. 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 针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完善, 并且保证图形题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能够使学生详细了解这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这是对课堂教学的完善. 学生能够明确图形题的做法也是解题水平提升的重要表现. 学生研究能力得到提升将会高考成绩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建立新的研究学习模式

( 1) 应借助小题对相关公式、定理进行灵活的讲解

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应该注重公式以及定理的讲解. 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明确小题公式的作用, 利用小题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 借助对小题公式的分析, 灵活的掌握公式的应用. 这样不但能够丰富高中数学教学内容, 同时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研究等差数列的时候可以通过已知等差数学{ an} , 如果an= m, am= n, 那么amn= 0, 这个知识点可以通过等差数列的性质很容易证出. 但是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会出现已知a2= 4. a4= 3, 求a6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答案为零, 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误区, 对上述等差数列进行讲解. 如学生可以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出等差通项d, 然后再a6, 也有的学生将这种题型与直线方程相结合, 将a2= 4, a4= 3 写成 ( 2, 4 ) , ( 4, 3 ) 两个点, 很容易求出当横坐标为6 时纵坐标为零. 这样通过小题就可以充分发挥研究学习的作用, 同时还能发散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能力.

三、结论

高中数学教育是学生接受高等数学的基础, 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改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数学的快乐, 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 因此, 教师在注重高中数学教学发展的同时, 要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 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高中数学教学中, 全面提升数学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巩洪芝.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 (江苏教师) , 2011 (08) .

[2]张国勇.基于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08) :116-117.

[3]夏海峰, 周兰萍.浅谈农村中学数学研性学习[J].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1 (08) .

在体验中感悟数学魅力 第6篇

一、情境教学的基本内涵

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 创设典型场景, 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或选择富有美感的教学情境, 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情绪, 从而促使学生带着感情色彩去观察、体验客观情境。在情感的驱动下, 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与想象, 从而激起表达的动机, 这样, 词语伴着鲜明的形象, 带着情感色彩进入他们的意识, 储存在大脑里的词语就会“呼之欲出”, 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就会由“难”变“易”, 由“苦”变“甜”, 其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情感素养也同时得到意想不到的发展。

二、情境教学的教学目标

1. 陶冶情感

情境教学之所以取“情境”而不取“情景”, 就是因为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着形象的同时, 通过教师语言的描绘, 能自觉地因美感而愉悦, 愿意对情境持续性地产生注意, 全身心地、主动地接受, 从而产生满意的或愉悦的, 或悲伤的, 或憎恨的, 或热爱的, 或愤怒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 它可以帮助学生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 保留积极的成分。在情境教学中,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造成悬念, 促使学生因好奇而要学;或描绘画面, 呈现形象, 产生美感, 因爱美而要学;或再现实物, 在观察中引起思考, 因探究而要学;或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 唤起心灵的共鸣, 因情感的驱动而要学。好奇心、求知欲就是一种情感上的满足, 这种积极的情感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内部诱因”。

2. 学会审美

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对教学效果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将是十分巨大的。情境教学能较好地处理教材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它通过优化情境, 引导学生运用人物形象审美, 学会从语言中审美, 在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 避免了审美教育与教材的脱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直观与语言描绘相结合的多种途径, 形神兼备地创设教材描绘的富有美感的情境, 引导学生从“形”中、从“情”中去感知教材, 逐渐感受到作品所赋予的美。

3. 启迪智慧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思维是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紊乱的情境, 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思维就是在这两端之间进行着的。”情境教学通过创1.以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表现形象的主要手段, 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 可以把课文内容形象化, 使之形成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形式。

利用画面创设情境, 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 放大的挂图。即将教材中内容特别丰富的、形象特别鲜明的、意境又比较深远的插图放大, 以表现出饱满的形象和深远的意境。

(2) 简笔画。即用粉笔勾勒线条以再现情境的一种图画, 它能把教材的内涵直接地、形象地揭示在学生眼前,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主动地去领悟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驾驭文字的效果。

(3) 剪贴画。即用图形表现形体轮廓的一种图画, 它具有可以贴上拆下、灵活运用的特点。

(4) 多媒体画面。随着电脑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画面的运用给学生一种直观、真切的感觉是其他形式所不能比拟的, 且具有动画的特点, 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能让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多媒体技术所创设的画面情境中去。目前, 运用多媒体画面已成为创设教学情境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如Unit1 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的Reading (Dying to be thin) 中设计“减肥药物的危害”这一主题, 教师可以根据女士爱美、害怕发胖这一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多媒体播放夸大功效的减肥药广告宣传片, 围绕课文中所阐述的减肥药带来的对身体的危害来设计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 进而提出“What is the most effective and healthy way of losing weight?”这一问题,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使学生对美和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乐曲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等, 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音乐不需要语言为中介, 而是通过直感式的体验, 使学生很容易从音乐的感知中产生情感体验, 激起丰富的联想, 产生美的愉快感。这样, 借助音乐就可以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 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情境教学中, 把音乐与文学两者结合起来, 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 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

3.在表演中体会情境

在情境教学中, 让学生模仿或扮演角色, 使课文中的角色不仅仅体现在书本上, 而是要体现在自己或同学对课文角色的模仿中, 这就促使学生带着角色转换的真切感受、渗入自己的情感去理解课文, 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就会产生真切感, 加深了学生本人的内心体验。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 让学生借助扮演角色来产生角色效应, 在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同时,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摘要:情境教学是一种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探索高中英语教学和美育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通过阐述情境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策略,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探索。

在体验中感悟数学魅力 第7篇

虽然消费者不会仅仅凭商品包装、装潢来判定它的质量, 但是商品的包装, 即产品的外观形象, 常常会影响到消费者购买时的决策, 正像人们的外表装饰会影响别人对他的判断一样。因此, 包装的促销功能较普通视觉包装更具优越性:融合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觉的“多感官”包装设计, 能够更充分地体现产品品位, 传达产品特点。它往往抓住产品包装最容易被感知的部分——缤纷的色彩等进行设计。由于对准了消费者的感官端口, 就能够令其在短时间内对产品产生兴趣, 并更能迅速刺激其购买和消费欲望。

任何一种商品能否稳定地立足于市场上, 取悦消费者, 与包装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人们购买力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和销售方式的发展, 商品包装对促进销售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何设计出适应现代商业活动和消费者乐于接受的商品包装, 已被广大企业和销售商所重视。今天的包装设计正走向全方位服务的道路, 它变得更有力, 更带有权威性。设计师的创意产品不仅要把商品包装停留在视觉效果上, 还要能促进销售和提升品牌形象。同时, 商品的销售反过来也促进了商品包装事业的迅速发展。

商品包装是商品不可忽视的附加值, 色彩是影响商品包装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表现要素, 它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也直接使消费者产生情绪的变化, 间接影响着人们对包装的判断。消费者在色彩的世界中积累了许多视觉经验, 当它与外来的色彩刺激产生呼应时, 就会在心理引发某种强烈的情绪。

一、消费者对商品包装的色彩需求

包装的整体色调大致决定了包装的格调, 商品的包装设计的整体效果需要醒目而富有个性, 符合消费者的心理联想, 使其产生心理共鸣。那么, 在设计商品包装的色彩上, 可以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喜好选择不同的主导色调。比如紫色是神秘、诱惑的, 是最具女性魅力的色相;红色充满生气, 令人觉得热烈、大胆;粉红色系令人觉得浪漫、温婉;黄色、橙色, 令人觉得轻松、活泼;绿色、嫩草色, 令人觉得淡雅、清新;深咖啡色、深橄榄色令人觉得典雅、稳重;蓝色系令人觉得宁静、清爽;而深蓝、黑色则是摩登的代表……不过, 在商品的包装设计中, 不仅要有统一的主色调, 还需要有对比的色彩, 这种对比可以使画面活跃起来, 使主题得到加强。

费者主要分为三个不同年龄的阶段, 商品的包装也需要有一定的年龄色彩。对于产品的包装, 一如少男少女的羞涩与灿烂, 可以选用明亮, 高纯度的粉色系, 也可以选用鲜艳的纯色色调;对于个性分明的青年人、成年人, 色彩的跨度最大, 色彩的搭配要显得非常时尚, 富有活力;中年人的心理更期待宁静恬淡的生活气氛, 稳重、恬淡、温和、含蓄是成熟魅力的色彩, 年龄越大, 其心理越期待健康、喜庆、热闹, 因而在平静素雅的色彩中加入红色能增添暖意。

流行色即时髦的、时兴的色彩, 它是设计师的信息来源。当某种色彩倾向一般化之后, 人们也感觉缺乏新的刺激和魅力, 又需要另外一种不同的视觉特征, 那么这个视觉特征就被模仿而渐渐流行起来。现代包装设计中流行色的运用会给产品带来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色彩所带来的心理变化是非常复杂的, 它依时代、地域而差异, 或依个人判别而悬殊, 包装设计师把握好色彩的个性必然会加强商品包装的视觉冲击力, 起到促销的作用, 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其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包装设计中色彩的心理分析

在构成商品包装的所有因素中, 色彩能最早、最快地触动人的视觉反应, 能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上, 要使不同商品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商品的视觉特征, 以刺激和引导消费, 及增强人们对品牌的记忆, 这都离不开色彩的设计与运用。色彩设计是一种视觉冲击力的设计, 它通过不同色彩块面、明度、纯度和色相的有机组合, 给人以情感冲击。色彩的整体效果要醒目而具有个性, 能抓住消费者的视线, 能通过色彩的象征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商场中商品众多, 要针对品牌自身的特点, 在商品包装上设计出在市场上能迅速抓住消费者视线的个性化色彩, 从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提高品牌商品在销售中的竞争力。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视觉感官在观察物体的最初20秒内, 色彩感觉占80%, 形体感觉仅占20%;两分钟后色彩占60%, 形体占40%:5分钟后各占一半, 并且这种状态将继续维持。可见色彩给人的印象是多么迅速、深刻、持久。因此, 在商品的包装设计中, 要充分利用色彩这一特点。

1、性别与色彩定位

在一项对性别色彩偏好的调查中显示, 男性认为最具时尚感的颜色排列与所占比率是:黑 (21.4%) 、灰色 (19.05%) 、白色 (16.7%) ;而对应的女性的颜色排列与所占比率是:黑色 (40.9%) 、绿色 (27.3%) 、白色 (22.7%) ;男性认为最具传统感的颜色排列与所占比率是:红色 (45.2%) 、黑色 (21.4%) 、灰色 (16.7%) ;而对应的女性的颜色排列与所占比率是:红 (53.5%) 、黑色 (18.6%) 、白色 (16.3%) 。由此可知, 男性比较偏爱黑色、灰色和白色的无彩色系;而女性比较偏爱红色等暖色系色彩和象征纯洁的白色。

2、年龄与色彩定位

尽管同性之间对于色彩的偏好基本一致, 但相同性别的消费者之间对色彩的偏好也会有所不同, 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与个人的文化水平和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

3、地域与色彩定位

不问国家、民族, 对色彩有着不同的偏好, 并赋予各种色彩特定的象征意义。譬如, 红色会让人联想到活力、温暖、健康和喜庆, 但是换一个国家和民族, 它可能意味着危险和禁止的含义。因此, 商品包装设计在选取色彩时, 应该遵循该国家 (地域) 的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当地人们的习俗。

以韩国为例, 韩国受古人崇拜太阳思想与敬“天”思想的影响, 将白色视为神圣的颜色。韩国常常使用白色或者淡雅的粉色作为中高档女士内衣包装的色彩设计, 白色系的包装给人纯清、空灵之感, 正是迎合了女性这样的审美心理。

三、结语

商品的包装是一种文化, 更是一种产品形象。在现代商战中, 商品的包装不再仅仅是充当配合商品销售的“配角”了, 对于任何一个想赢得市场、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商品品牌来说, 创造出令消费者满意的个性化包装, 是企业在创造个性化品牌的同时所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包装即是产品的商品概念。因此, 一个商品品牌想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进行定位, 其产品本身不仅要设计精美, 还要在包装设计上具备方便简洁、艺术性强及有趣等个性化的机能。让消费者在购买精美包装中的物品时, 能够感到里面的品牌形象在眼前跳跃, 产生赏心悦目的效果。

摘要:任何一种商品能否稳定地立足于市场上、取悦消费者, 与包装有着密切的联系。商品的包装, 即产品的外观形象, 常常会影响到消费者购买时的决策, 它往往抓住产品包装最容易被感知的部分——缤纷的色彩等进行设计。由于对准了消费者的感官端口, 就能够令其在短时间内对产品产生兴趣, 并更能迅速刺激其购买和消费欲望。

关键词:商品包装,色彩,品牌形象,色彩心理,色彩定位

参考文献

[1]张明.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暗示性及运用[J].泰安师专学报, 1998, (9) .

[2]尚慧琳.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心理[J].包装工程, 2009, (11) .

在体验中感悟数学魅力 第8篇

一、在情境中体验数量关系

现行教材十分重视创设和再现生活情境, 把解决问题教学放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解决。

1.创设合适的情境,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

教师要以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为背景,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境。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更重要的是, 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 在解决过程中体验数量关系。

如:在教学四下多步解决问题时, 教师创设了“吃药”的一个情境:

同学们, 小李老师最近身体不舒服需要服药, 她要到外地出差8天, 要备几盒药? (教师出示小李老师的药品说明书) :

【成分】本品为复方制剂, 其主要组成成份为:每一粒 (250mg) 胶囊中含有效成本200mg。……【用法用量】1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一天口服一次2粒, 一日3次。……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收集有效信息”→“整理分析”→“列式计算”→“检验反思”, 经历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让学生体验到数量关系, 从而帮助自己有效的解决了问题。

2.延伸多元化的情境, 在运算意义的理解中体验

我们在教学时, 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将情境中的问题与运算意义相联系, 而且要不断通过情境的多元化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数量关系的意义。

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看图解决问题》一节时, 出示情境图:说说图里有什么? (兔子) 提出问题:左边有几只, 右边有几只? (左边有4只, 右边有2只) 同学们根据这幅图能提出一个问题吗?大括号和问号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小朋友明白这幅图表示的意思了吗?求一共有多少只, 要把两部分怎么样? (合起来) 怎么计算呢? (4表示左边有4只, 2表示右边有2只, 6表示一共有6只;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通过让学生提炼信息, 解决问题这一个过程, 让学生体会到蕴藏在题里的基本的数量关系:部分数加另一部分的数等于总数。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把情境中问题解决与运算意义的理解相联系进行教学。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较好的体验数量关系。但是, 通过一例就构建成功一个基本的数量关系, 显然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把情境多元化, 不断积累。上例中是运用加法计算的基本数量关系中常见的“合并”, 我们还可以逐步补充“移入”、“增加”等情境。如原来水池里有4只天鹅, 飞来了3只, 现在有几只?创设不同情境,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理解运用加法计算的基本数量关系的结构。

二、在解题过程中感悟数量关系

基本数量关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对现实的数学问题的探究与解决过程中, 体悟数量关系的存在和联系, 更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 采取一些策略, 关注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积累。

1.以运算意义为支撑, 建立基本数量关系模型

数量关系的关注不是等出现了要解决的问题时才进行的, 而是应时时把握机会, 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意义中就应同步渗透, 加减乘除意义的建立也就是加减乘除这四种基本数量关系的建立, 这四种运算正是学习各类题型的基石。

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 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今天是小刺猬的生日, 一大早它就在家里忙碌着, 它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小刺猬有12个苹果, 有3个盘子。这一例题就是渗透除法意义的好机会。我们采取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基本环节如下:

情境→原形操作→实际操作、画图等→悟出除法算式

具体操作:

请学生观察情景图后, 从图中收集解决问题的所需要的信息, 编出例题, 并理解题意, 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操作解决问题:应该拿着你的小棒当作苹果, 试着分一分, 并将你分的过程用算式记录下来, 写在练习题纸上。

汇报时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算式:

4+4+4=12 3×4=12 12-4-4-4=0 12÷3=4

看这些算式,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都是看分完的结果来列出算式, 而减法算式才是通过记录分小棒的过程列出的算式。教师的这一总结把加法和乘法算式就排除在外了。

接着沟通算式与算式之间的联系, 通过操作与交流, 我们发现把一些东西进行平均分时, 不论是哪种分法, 我们都可以用减法和除法来记录分的过程。观察12-4-4-4=0, 12÷3=4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 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小组探究不难发现:这两个算式都是记录的12个苹果, 分到3个盘子, 平均每个盘子装4只。

下一环节就是比较这两个算式哪个更简便。而且更能把问题里所有的信息都表出来, 学生有了亲身体验, 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还是除法算式更好一些。

这样就摒弃了以往“情境、类型、算式”的传统模式, 不出现“总数÷份数=每份数”这样的关系式, 而是每个问题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自己列式, 再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 最后让学生归纳一下几个算式的共同特点, 注重学生自己的语言。这样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清晰的建立起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数量关系模型, 而这个数量关系是一个衍生于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也许学生说的不够简练, 也许叙述上根本不严谨, 但是这个模型是学生真正理解“加、减、乘、除”意义基础之上的, 是他们解决“为什么可以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这些棘手问题的有效途径。

2.言语表达, 在陈述与反思过程中感悟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 很多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上。而对数量关系的形成和分析往往一带而过, 显得比较单薄, 甚至认为学生了解了生活情境, 就自然而然地会列式不需要去分析数量关系了。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分析、说理, 关注学生对解决问题整体思路的表达, 提高思考的条理性。

(1) 用语言说出“题意”

让学生把数学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 要求学生不仅仅是罗列信息, 而是对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联系, 从中生成新的有用信息。

如:在一年级解决问题中, 有这样一题:“今天小明从第10页读到第14页, 明天该读第15页了。他今天读了几页?”出示题目后, 首先让学生说说题意, 用自己语言说出:小明从第10页开始读, 说明第10页也是今天读的;明天他读第15页说明第14页今天他也读了。在低年级, 就要这样培养学生积极思考, 分析信息之间关系, 从中生成新的有用的信息, 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和解题的策略。

(2) 用语言说出“方法”

遇到复杂问题时, 要引导学生说解题的步骤, 解题的策略, 不需要说具体怎么做。如五年级有这样一题:“食堂有一堆煤, 重472.5千克, 在过去的2.5天里已经烧了157.5千克煤。照这样计算, 剩下的煤还可以烧多少天?”教师问:这一题怎么解决?学生可能马上会说算式, 这时要引导学生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运用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要知道剩下的煤可以烧多少天, 就要知道剩下的煤有多少, 每天烧多少;也可以先分析题意, 2.5天烧157.千克煤, 我们可以求出每天烧煤的量。通过语言的表达, 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 解决问题。

3.动手演练, 在操作与交流过程中感悟

操作是一种手、脑、眼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的活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操作、观察、思考, 使学生认知从感性向理性, 从而更好理解数量关系。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 教学过程要充分展开,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时间和互动交流时间。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比多少”时, 教师在新课前可以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 复习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在引入例6情境图后, 让学生摆一摆, 或画图表示:小华、小雪套圈个数。要求: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学生大多能摆出或画出下图:

在多次动手操作, 摆学具过程中体验“比多少”这类问题的数量间关系。通过展示学生“摆法”“画法”, 理解“12-7= 5”这个算式的意义, 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像这样通过操作, 把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有效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形, 解题思路就一目了然,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自己理解的一种解题方法。动手操作, 除了上面讲的摆学具、画图外, 还可以有列表、枚举、模拟操作等多种方式。

三、在方法指导中构建数量关系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般经历与体验, 积淀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在方法指导的过程中, 能够提高学生数量关系的分析, 有效建构数量关系。

1.在传统方法学习中构建

在众多方法中, 也不能忽视传统的方法。传统的分析数量关系方法就是分析已知量与已知量之间、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让学生理解和应用传统的分析数量关系方法。综合与分析是最基本的解题策略, 也是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必不可少的基础。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往往两种方法会相互渗透, 交融并用。

例如:低年级小朋友在读懂题意后, 我一般都会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题意, 如“这道题实际上是求几个几, 或谁是谁的几倍”、“这道题实际上就是求谁和谁合起来是多少”等等。也可从意义入手, 例如,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即, 求它里面包含几个几。

2.在列方程解答的过程中构建

高年级很多学生往往不习惯或不会去用方程的思维去解决复杂的问题。在列方程解答问题中, 我们可以先培养学生方程解题的意识。即将问题与条件置于平等地位, 建立等量关系。

如“陈叔叔以V千米/小时的速度骑车从家去单位, 0.5小时后离单位还有2千米。他家到单位的路程是S千米。”用一个等式表示V、0.5、2、S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 ( ) 。

这样, 学生不得不把所有数量置于平等地位来思考, 也就比较容易建立等量关系, 为列方程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列方程解决问题具有化逆为顺、化难为易的特点。可学生往往受习惯思维的影响, 把问题和条件割裂开来。所以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训练。

如:教学《稍复杂的方程》一节时, 教师先创设情景:二人买了2杯可乐3个热狗, 一共花了28.5元, 一个热狗为6.5元, 一杯可乐需要多少元?

分析数量关系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问题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结构的分析。将可乐的单价与热狗单价等量置于平等地位来分析, 可以得到基本数量关系:可乐总价+热狗总价=总价。这是本题中一个最基本的数量关系结构。在求可乐的总价或热狗总价时, 还要用到“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在学生初步掌握解题策略的基础上,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每个问题的各个数量进行分析、归类:

单价 (X) ×2杯可乐+6.5×3个热狗=28.5元

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逐步学会把生活情境、运算意义、运算方法与基本数量关系联系起来, 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更深刻, 巧妙地把创设情境、沟通生活联系与分析数量关系、形成解题模型。

3.在多样化的方法中构建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根据题目数量关系的特点以及个人思考问题的习惯, 常常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 从而产生多样化的解题方法。

例如:在六年级复习课中教师出示这样一题:六年级男生比女生多45人, 女生是男生的3/8 , 六年级女生有多少人?

学生方法就有很多:①从分数问题的角度分析。男生的 (1-3/ 8) =45人, 先求男生, 再求女生。②从比的角度来分析。女生:男生=3:8, 求出5份是45人, 再求出女生3份的量。

现实生活中问题千姿百态, 结构变化多端, 也需要不断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不管积累多少方法, 学会方法, 解决问题不是最终目的, 而是通过方法的指导, 问题解决的过程, 让学生学会分析, 学会思考。

学生只有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 积累数量关系的基本结构, 才能使学生在获取信息之后迅速地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摘要:基本数量关系是学生形成解决问题模型的基础,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 通过情境和运算意义的沟通, 体验数量关系;还可以通过思维的陈述、操作与交流等方法理清解题的思路, 感悟数量关系;通过不同解题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建构数量关系。

关键词:数量关系,体验,感悟,构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缪雨花.新课程理念背景下低年级数量关系教学的再认识[J].教育教学论坛.2012 (35)

上一篇: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下一篇:社保基金管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