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范文

2024-06-14

特教范文(精选12篇)

特教 第1篇

班上一个来自福利院的孩子在一年级时就时常躲起来, 曾经将自己反锁在残障楼的空教室里, 我找了整整一天, 也曾经躲在生活区楼梯下, 让我找了半宿。面对老师的询问, 他用沉默和哭泣来回答。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 他也渐渐融入了班集体, 但表现出来的却是极度的敏感和脆弱, 上课回答问题从不目视老师, 声音小得连站在他身边才能勉强听到, 当我和他交流三句话以上时, 他必会流泪哭泣, 无论这种交流是询问、批评、肯定、夸赞。当老师的目光接触到他的目光时他会快速地躲开, 在任何地点遇到老师都会远远地绕着走, 当然学习成绩也总是徘徊在及格线以下。我一直在尝试着接近他, 了解他, 但他的拒绝让我无从下手。一次偶然, 我去卫生间, 卫生间与我们班级一墙之隔, 听到班里一个非常洪亮的声音在高声谈论着什么。当我来到班级时, 他正非常显眼地站在讲台上, 那声音来自于他, 我简直不敢相信, 那声音与他平时的表现完全对不上。我愣在那里, 他也愣在那里, 之后迅速恢复了往日的样子, 眉目低垂, 默默地走回自己的座位。我心目马上亮起了曙光, 走过去, 坐在他的对面, 带着极其称赞的口吻说, 你太让老师意外了, 原来你的声音这么好听。从明天开始, 跑操喊口号就是你了, 愿意不?他意外地抬起头, 继而抿着嘴羞涩地笑了, 我在他脸上看到了从来没有绽露的表情。此后, 喊口号、领晨读等一切能让他单独发声出头的机会都给了他, 又与校心理老师联系, 让他加入了心理沙盘游戏, 配合适当的心理疏导。一段时间后, 我收到了来自他的反馈信号, 上课主动举手了, 回答问题音量提高了, 见到我会主动问好了, 主动向我反应班级问题了, 早上进班级时, 总能看到他打扫卫生的身影, 成绩明显提高了, 期末时竟然打了93分, 这种天壤之别的对比让全班同学自发地为他鼓掌。他笑了, 原来他的笑容是那样灿烂。

课上我经常出神地注视着这群孩子, 看着他们的个头一天天地增高、心智一天天地成熟、稚气一点点地褪去、力量一点点地积聚, 真的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园丁, 这些小树苗经过精心的浇灌和修剪, 正在一点点茁壮成形成材, 这种真实的成就感激发着我辛勤的正能量, 让我在这条充满艰辛的特教路上有勇气地坚定地走下去。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案例, 具体谈了谈转变特教学困生的一些做法。

参观特教学校 第2篇

厦门市园南小学四年3班蔡煜铭

周四下午,三、四年级去参观特教学校。那里的同学们大部分不会说话,但他们会使用手语。

特教学校的班级是12—15人。上课时,他们都是静悄悄地听课,感到心里很舒服,但我们上课吵吵闹闹的,很让人心烦。他们发言是用比手势跟老师互动,而我们是用嘴巴说的。

课余时间,他们比较少自由活动,而我们都可以玩各式各样的游戏。他们几乎在喝水、休息、散步等。

我们小学每天中午、晚上都回家休息、吃饭、睡觉,但这所学校1—4年级在学校住。这里的食堂里干干净净,椅子多么漂亮,真想去坐一坐。一进了美术室,里面一幅幅五彩的画是那么逼真。仿佛真的一样。我们经过了几间教室,里面的同学们在认认真真地扫地。我们在路上试着跟这所学校的同学比了个你好的手势,他看了很高兴,比了个谢谢的手势。我认为手语虽然会难,但是他很好玩、有趣。

巴菲特教你投资经 第3篇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投资准则体现在他每年所写的致股东信中。这些准则为投资指南、他的效仿者、甚至儿童图书提供了灵感。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前往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Omaha),聆听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年会上详细阐述自己的投资理念。

2013年3月2日,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再次出现在伯克希尔·哈撤韦公司的网页上。由于伯克希尔一哈撒韦公司每股账面价值在2012年仅仅增加了14.4%,甚至没有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16%的年度涨幅,2012年被巴菲特视为“表现欠佳”的一年。这一年,伯克希尔为股东创造了241亿美元的总收益。

数据显示,如果以5年为周期,过去的48年里有13个周期,到目前为止,13个5年周期里,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几乎每一次都能领先于标普指数,不过巴菲特自己也表示,如果2013年标普继续上涨,可能这个记录将可能被打破。

记者翻阅数据后发现,在过去四年中伯克希尔已经有三年跑输标普了。当然巴菲特早年说过,在指数小幅上涨或者下跌的背景下,跑赢往往不成问题,但是猛烈上涨的年份却很难。这也很能代表问题,那就是巴菲特表示其更擅长逆势投资。

旗下9家公司贡献130亿美元利润

“我们使用了13亿美元来购买我们的股票,因此我们去年净增值228亿美元。我们每A类和B类股的账面价值增长14.4%。”巴菲特在信中向股东们如此说道。在过去48年中(即目前管理层上任以来),公司每股账面价值已从19美元增至114214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9.7%。

2012年伯克希尔提供利润最多的是五个非保险类企业:BNSF(伯灵顿北方圣达菲铁路)、Iscar(伊斯卡切削工具)、lubrizol(路博润特种化学)、Marmon(美联集团)和中美能源,巴菲特在信中把这五家企业称为公司的五大金刚,数据显示,这五家企业在2012年度所取得的利润比2011年度增长了6亿美金,合计达到101亿美元。

这五家企业中,伯克希尔在八年前就控股的只有当年税前利润为3.93亿美元的中美能源,随后公司用全现金交易购买了除BNSF外的另外三家。

而伯克希尔常年来一直持有的四大天王:运通、可口可乐、IBM和富国银行在2012年也给公司带来了不菲的利润。伯克希尔甚至还增加对富国和IBM的股票持有量(富国从2011年基础上的7.6%增加到现在的8.7%,IBM从5.5%上升到6%,当然可口可乐和运通也不会毫无变化,回购股票使得伯克希尔持有权被动上涨。公司在可口可乐的持有量上升0.1%到8.9%,在运通的所有者权益从13%上升到13.7%。

“这四家企业拥有了不起的好生意,而且他们还被天才的并且还考虑股东利益的领导层管理,从我们企业自身角度来看我们宁可要优秀企业的一部分也不要平庸企业的全部。”巴菲特在信中如此总结4家公司。截至去年底,2012年伯克希尔在四大企业上赚了39亿美元。

国内投资界集中投资的思想主要是源于巴菲特,巴菲特一直强调集中投资。在其1984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形容过度分散投资的麻烦:“若你拥有40位妻妾,你一定没有办法对每一个女人认识透彻,长期下来,我们集中持股的政策终会显现出他的优势。”

“分散投资是无知者的自我保护法,但对于那些明白自己在干什么的人来说,分散投资是没什么意义的”,巴菲特的这句话被国内一些集中投资者反复引用。

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强调的集中投资,是指集中投资于5~10家股票,而并非集中投资于一、两家股票。198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纪念《证券分析》出版5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巴菲特发表了一篇著名演讲,在演讲中巴菲特说:“事实上,如果你能够买进好几只价值严重低估的股票,那么以8000万元买人价值4亿美元的资产,特别是分别以800万美元的价格买进10种价值4000万美元的资产,基本上毫无风险。”

在1993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说:“如果你是学有专长的投资人,能够了解产业经济的话,应该就能够找出5至10家股价合理并享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我实在不了解那些投资人为什么要把钱摆在他排名第20的股票上,而不是把钱集中在排名最前面、最熟悉了解同时风险最小、获利可能最大的投资之上。”

从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公司历年的投资组合来看,除1987年持有3只股票外,其他历年投资组合持股数都在5只(含)以上,其中,1980年持股数为18只,2010年持股数为14只。

有人曾做过统计,巴菲特对每一只股票的投资没有少过8年的。巴菲特曾说:“短期股市的预测是毒药,应该把它摆在最安全的地方,远离儿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资人。”我们所看到的是许多人追涨杀跌,到头来只是为券商贡献了手续费,自己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不妨算一个账,按巴菲特的底限,某只股票持股8年,买进卖出手续费是1.5‰如果在这8年中,每个月换股一次,支出1.5%的费用,一年12个月则支出费用18%,8年不算复利,静态支出也达到144%!

大手收购报业,押注地方纸媒

除了上述多家企业在2012年为伯克希尔贡献了不俗的利润外,巴菲特在信中还特别提到了其2012年所做的另外一件大事:收购了28家报纸。

在过去15个月里,伯克希尔以3.44亿美元收购了28家日报。当然,这也正是投资者所意外的。巴菲特在致股东信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一份可以满足某个地区特殊信息需求的报纸,对这个社区的居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巴菲特如此写道。而曾经,巴菲特对传统纸质媒体向来“不屑一顾”。

在以往的致股东信和年报中,巴菲特不止一次告诉过投资者,报纸行业的发行量、广告和利润将一定会下降,这个预测至今仍然不变。而且其在此次致股东信中还表示,买入的这些资产也远达不到其所要求的规模标准。

nlc202309020340

早在2008年伯克希尔年度会议上,巴菲特曾公开嘲笑纸媒的运营模式;2009年,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写道,读者都转向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出版商的利润在快速流失,而报纸是一种过时的模式,将持续亏损且不复生机;2010年,他仍坚持认为报纸的业绩“令人沮丧”,对这一行业再泼冷水。

而如今,巴菲特在为纸媒辩护。“我们买了很多报纸……没错,是报纸。”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写道,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股价等消息在被印刷出来时早已是“旧闻”了。尽管如此,在提供本地新闻方面,报纸仍继续占据统治地位,如果你想了解你所在的城市发生了什么无论是关于市长的行踪,或是税收问题,或是高中足球比赛话题地方报纸所扮演的角色是无法替代的。

巴菲特指出,只要一家报纸是所在社区唯一的报纸,它的利润注定会非常好,无论管理的好还是不好都区别不大。

但是不可否认,如今的纸媒在不停地发展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弊端。首当其冲的就是时效性,股票市场行情和国家赛事信息在新闻出版前就变成了旧闻。互联网提供了广泛的关于工作和家庭信息。电视给观众轰炸各种政治的、地区的和国际的新闻。在一个接一个的领域,报纸已经失去了龙头地位。当他们的受众减少后,他们的广告也跟着减少了。

资料显示,巴菲特年幼时有过一段充当报童的经历,那些年月,他将报纸扔到订户的家门口。在去年5月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和好友比尔·盖茨甚至玩起了扔报纸的游戏。

在去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谈到,报纸这个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说服读者为其在线新闻内容付费。“我从未耳闻这样的商业计划,即它以纸质收费的形式提供内容,却以免费的网络形式为读者提供相同的内容。”

然而,我们看到,纸媒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逐渐改变,出版商们都已经在互联网上免费提供报纸。这些怎么会导致印刷报纸的销量锐减呢?下降的发行量导致报纸对广告客户来说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在这种情况下,过去的“良性循环”反转了。

巴菲特相信,报纸给紧密的社区传递了综合的和可信赖的信息,加上明智的互联网策略,报纸将会在长时间内保持竞争力。其不认为减少新闻内容或改变出版频率会成功。其实,稀少的新闻报道将会一定导致稀少的读者。目前有些城镇报纸采用非每日出版的方式,在短期内可能会提高利润,长期看注定会减少报纸的实用性。巴菲特的目标是保持报纸刊载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并让认为有价值的读者适当付费,无论是实物报纸还是网上报纸。

如何优化特教数学妍教学课堂 第4篇

由此可知,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能够有效改变传统教学的枯燥与机械, 使学生在兴趣和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 有效地优化了特教学校的课堂教学。笔者以多媒体教学为例, 谈谈如何优化特教学校的数学课堂, 补偿残疾孩子的缺陷, 提高其学习的能力。

一、对盲生实施激发兴趣教学, 巧妙帮助盲生进入课堂教学

数学源于生活, 并且运用于生活。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景, 可以使学生在生活的气息中感知数学, 并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头脑处于兴趣的感性点时, 我们就能够很好地把握这个兴奋点, 学生就可以轻松地在课堂中获取知识, 掌握知识。

盲生由于视觉缺陷, 其语言和思维能力相对健全人来说, 发展迟缓, 长期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占优势的阶段。因此, 深入盲生学习的实际,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直观性优势, 在数学课堂的多种教学形式中, 构建富有启发性, 又有情绪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使教学内容简捷而又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如果抓住了盲生的某些心理特征, 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激发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处于兴奋状态, 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就是最切实有效的, 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尤其对于盲生来说, 他们接触的生活面相对较窄, 在理解一些抽象概念时往往是模糊不清或根本不理解, 又何谈应用呢?因此,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掌握教学知识的同时, 发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时, 先播放歌曲《少年先锋队队歌》,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歌曲引出红领巾, 进而展开对制作红领巾这一问题的研究,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情景中, 对于问题的迫切解决是一触即发, 水到渠成。通过这样的导入新课的设计方法, 能为盲生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创设监实的心理基础。这一情景的设计,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也有效利用多媒体补偿了盲生的视力缺陷。

二、对智障生实施感知肌能补偿, 提高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

极重度弱智学生由于智力原因, 往往感觉迟钝, 肌肉活动不协调, 动作笨拙, 反应迟缓, 不稳定, 长期下去, 不利于他们身心发展, 不利于他们适应生活与社会, 增强对他们感知觉和动作协调的训练, 可强化对大脑的刺激, 促进大脑对各种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提高调控能力, 达到教学的目的。

教学实验证明, 人的信息80%来自视觉, 10%来自听觉, 故必须让这些极重度智障生通过各种看、摸、闻、听、尝的活动来训练感知能力。例如:笔者组织他们看多媒体课件, 识别物体的大小 (看大球、小球、大树、小树等) , 形状 (长长的扁担, 圆圆的西瓜等) , 高矮 (教师和学生、桌子和椅子等) , 颜色 (各种颜色的衣服、红花、绿叶、白墙等) 及方位等, 还让他们按音乐节拍开展游戏。例如:听课件中《身体》这支曲子时, 用手触摸头、肩、胸、叉腰、拍打大腿与抚摸膝盖等表现节律。为了训练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 对他们进行大小肌肉群的训练, 如教师喊口令, 学生做伸曲手指运动, 双手五指伸直, 同时左右运动、上下运动。开展定时在一个圆圈内捡豆豆比赛等。

三、通过展示操作过程,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学习并不是为了做题而学习, 更不是为了掌握某个公式定理而学习, 我们的数学教学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生活中充分运用数学知识。传统的教学目标往往是对掌握公式定理的要求高于推理过程, 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展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使学生在认识的形成过程中去理解知识, 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从而达到培养能力,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 笔者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3组教具 (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 ,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 实验的内容就是将圆锥体装满沙子, 倒入圆柱体中, 倒入3次后, 每组的圆柱体是否能够装满, 通过实验得出:3组的实验结果是不同的。然后教师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展示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 通过将圆锥体3次装满沙子倒入圆柱体的过程演示, 使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看出圆锥体的体积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实验证明: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1/3, 但前提必须是等底等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很轻松地推导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 不仅理解了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掌握了计算圆锥体体积的公式, 而且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和动态观察中, 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习兴趣越学越浓, 运用知识也更加轻松自如。

四、通过多种感官, 提高效率

众所周知, 健全人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 是多种感官相互配合、相互效应的结果。而聋生只能通过视觉来获取知识,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想方设法地充分使用其他感官补偿其听觉缺陷, 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 笔者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在课前录好了一段动态视频—十字路口来往车辆。要求学生边观察边统计各种车辆的数量。在第一次播放后, 大部分学生没有统计清楚。学生在说其原因时, 有的是因为车的种类太多, 有的说是车太快, 有的说车不是一种一种开过来的……在经过小组讨论后, 大家想到了一个好的办法,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 既要动眼、动脑, 又要动手, 一个人数, 一个人记录。第二次统计的正确率很高。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配合, 把动态的数据统计得很清楚。

通过动画演示, 同学们经过仔细观察、动脑、动手、动眼, 讨论收集动态数据的方法, 再加上小组的合作, 学生的统计正确率大大提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多种感官得到了协调发展, 大大补偿了其听觉缺陷, 不仅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 更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和实用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能力得到了培养。

五、结束语

特教通讯稿 第5篇

——记我校聋人大学生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残疾人总数8300万左右,占全国人口的6.34%,涉及2.6亿家庭人口。而随着国家针对残疾人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这对于提高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看到社会各层次人士也越来越多的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更是一个困难的群体,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一个生活在当今和谐社会背景下公民的责任;正所谓“一份痛苦分一半,只剩半份,一份快乐分一半变成二份”!在我们学校就有这样一个群体,“舞动的双手,是美丽的翅膀;无言的交流,是美妙的演唱;安详的鸽羽,是被阳光过滤的眼神;款款的深情,构建无障碍的梦想”不妨让我们走近他们——聋人大学生。

成长的园地

谈到聋人大学生我们不得不联想到他们在我校所处的系部—特殊教育系,特殊教育系是在原河南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承担着全省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重任。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热爱特殊教育事业,拥有特殊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优秀特殊教育人才;为社区、社会康复和福利机构等培养康复人才;并为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提供服务。特殊教育系现有特殊教育专业、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聋人方向)、舞蹈表演专业(聋人方向)、儿童康复专业、社区康复专业等五个专业方向,而针对聋人两个专业的开设目的在于为他们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其自身素质的提高提供发展的平台,从而在今后的个人成长发展中能够真正的回归主流、融入社会,被社会所接纳。200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视察了我校特殊教育工作,高度评价和肯定了特殊教育事业并提出了殷切期望,“学校要发挥特色,要把特殊教育办得更好,不光是聋哑人,还要扩展到盲人、脑瘫病人,让更多的残疾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特殊教育系现有师生500多人,其中聋人大学生所占比例就有23%左右;随着系部面向全国聋人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聋人也将会选择这里成就他们的大学梦;而对于他们的生活状况我们知道多少,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又了解多少,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他们看看那不一样的迤逦风光。

相识的美丽

海伦凯勒说:盲,隔绝了人和物;聋,隔绝了人和人。美国加劳德特聋人大学校长欧文.金.乔丹(Irving King Jordan)曾说:除了听,他们什么都能做。

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与我们生活在一样的世界里,却又与我们那样的不同;初次相遇,我们很难理解她们的一言一行,他们看我们的眼神又是那样的迷茫„„或许此时,你已想到在我们校园的路上那些手舞足蹈的身影,对,就是他们——聋人大学生。

在与健听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遇到的困难我们很难想象:因为听不到被人忽视;因为交流不畅被人误解;可此时幸运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每每此时,我就有一种深刻的感触;我们需要对听障群体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要平等地看待这个群体,而不是带着异样的眼光和异样的思维去看他们。因为,除了听,他们什么都可以做!或许有一天当你带着真诚的心同他们交流时,你能体会到:他们有一种单纯的善良,他们有一种简单的快乐,他们有让人意外的聪明与才能„„同样他们有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成长的足迹

“你听到笑的声音,我看到微笑的脸,你听到快速的脚步声,我看到律动的步姿。你听到警报器声响,我看到闪光的灯光,你听到轻快的音乐,我感受到重复的鼓击。你听到树叶沙沙作响,我看到摇曳的叶子,你听到人们的歌唱,我看到手语歌在舞动。你的世界是充满声音,而我的世界是一片哑然。” 在他们安静的世界里,你不妨去用心感受一下:

“你好,我是一名聋人大学生,从小我就听不到妈妈的叫喊声,也听不到鸟的鸣唱、潺潺的流水声,所以,我很抱歉地对你说——我也听不到你的说话声„„看到你的嘴唇一闭一合,我急切想要明白你说了什么,但不管我怎样努力我的世界还是那样的安静„„看我着急的用手比划,你也不懂,于是你急忙掏出纸笔和我交流,这个时候我真的很感谢你没有因为我与你交流有障碍而转身离去。”

我不知道你是否看懂了我的文字,因为我写的句子很乱、颠三倒四,有时候老师都看不懂,只有我的聋人朋友才懂,但我还是要对你说声谢谢,谢谢你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同我解释,直到我明白整件事情„„

慢慢地,我们由陌生变成了朋友;因为我,你学会了手语;因为你,我用文字与人沟通的能力一点点地提高。可是,你也发现了,我好像不理解你:有时候你看着我笑了一下,我会想你是不是在嘲笑我?有时候看到你和别人说着什么,我就随口问了一下,可是你的一句‘没事’让我的心好凉好凉„„

其实,我也知道自己有好多缺点:我很多疑,我爱想太多,有时候我对家人朋友的依赖性很大„„但这都是因为我听不到,没有安全感。

我渴望拥有朋友,我希望某个人只是我的朋友,而不是别人的朋友,我渴望拥有一份只属于我的友谊,但是我却忽略了朋友的感受,我忘了他是不属于任何人的,再好的朋友也需要有自己生活的空间,也许这就是听人常说的距离产生美吧;而对我来说,有时候,距离的产生也带走了那份属于我的安全感„„”在学校宿舍,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睡觉都很晚,因为手机QQ似乎都没有下线;他们睡觉的时候不习惯锁门,不是他们不怕丢东西,只是因为怕有人去厕所的时候不小心被锁在门外,叫门的时候听不到;他们习惯关门的声音很大,因为反正都听不到;他们习惯自己早起的时候开灯照明,却没考虑到一部分还在睡„„总的来说应该是:他们的生活中很少会换位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想事情。或许,作为同学,和他们交流我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多,甚至有时候会感觉到厌烦;或许,作为朋友,我们有时候还是接受不了他们的种种所为,甚至想过永远不相见;或许,作为老师,发现他们有时候真的很费心,甚至有想过要放弃。可是,作为他们的同学、朋友和老师的我们从未真正结束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或许只因他们那内在的美的感化。

铭心的记忆

在谈到关于对聋人的看法时,一位同学这样讲到:“我们都一样,只是交往的方式不同而已,但我们又何尝不都是在用心进行交流呢?”对于他们我们又了解多少?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一种场景?作为聋人,声音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他们来说那种奇妙的音符可能永远都只能去想象,但也正因为想象,他们心目中的声音才格外动听。或许你还记得校园路上他们主动跟你打招呼的热情;或许你还记得那楼上楼下跑来跑去只为教你学习手语的身影;或许你还记得舞台上他们的表演是多么精彩,让人为之震撼;或许你还记得篮球场地、田径赛道他们又是多么争强好胜、不折不挠;在有关校园的记忆中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而我们则应该试着去了解他们、帮扶他们,这对于彼此、对于大家都是一种美;偶尔也会看到他们部分学生外出兼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问及他们原因时被告之不忍目睹父母的艰辛,“怕爸妈累”而这对于我们又是多么忍于羞涩的表达;他们经历了助人自助的坎坷时光,还尤为清楚的记得不知多少次他们忙碌着编排舞蹈,跌伤了、脚崴了的事例又是多么常见,关于这些想必他们都这样考虑:为了收获一切困难都只是路过;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苦难何尝不是磨难;朋友,试着关注这群善良、单纯的伙伴,没有翅膀也能飞翔,美好的明天怎能没有他们的身影。

精彩的演绎

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特等奖 第七届河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一等奖 河南省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特别奖 “魅力校园”舞蹈大赛一等奖

“师院杯”书画艺术作品比赛一等奖比例占全校三分之二 ······

成功的事例不胜枚举,对于他们荣誉背后付出的心酸我们又能了解多少?一次次动作纠正,一张张汗水铺满的脸庞,一次次跌伤的记忆,一幕幕紧紧跟随手势节拍的舞动;一场场精彩的演出带给我们一次次又不一样的感受,而我们则需要为他们做点什么,或是多点赞扬,多点理解,多点帮扶···

上海有一位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老师曾说过:“聋人大学生是花朵,我们要爱护他们;聋人大学生是艺术品,我们要欣赏他们;聋人大学生是金矿,我们要挖掘他们;聋人大学生是明天的希望之火,我们要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他们!”

多一点耐心,你会发现交流并不局限于语言;多一点细心,你能感受他们的多才多艺,天真善良;多一点真心,你能体会到有这样一个知心好朋友的温暖,彼此真诚相待,关心无微不至、无时无刻;多一点恒心,你会觉察到自己的收获,因为自己,他们文字的使用是那样自然,不再生硬,因为他们,让自己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给予,什么是可贵的奉献;请再多一点爱心,在今后与他们的邂逅中不要吝啬你的笑容,你要知道共同的语言不只是爱,还有微笑;多一点关注,多一份关心,多一些对他们的思考。就如一首诗所说,“理解一些敏捷的手指描绘的情景是什么滋味?

使你展露笑容和感觉安宁,舞动的双手创造语词,使你本身成为那语言的一部分,你必须聋了才能明白,“听”手讲话是什么滋味?

是的,你必须聋了才能明白···”

他们的世界不完美,可他们生活得很快乐、很幸福;他们的交流有障碍,可他们都能一一克服;他们的舞蹈虽然少了音乐的伴奏,可是却多了生命的律动;他们的语言虽然少了动听的音节,可是却多了生命的另一个奇迹;或许从他们残缺的世界里,我们不该想到的是不幸,而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或许,从他们那富有灵性的眼睛里,我们不应该看到的只是无助与求助,而更应该读到经历之后才能明白的苦楚与辛酸;或许,从他们面带笑容的脸上,我们不只要读到他们的单纯与快乐,更要体会到那双手描绘下的另一番生活的美。

后记:

苦难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经过苦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也许大多特殊儿童的背后都伴有父母的艰辛与愁苦,而能培养出对社会有贡献的特殊儿女的父母则是更伟大的。然而在当今和谐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是否也应有心灵的回应?用爱和真诚去关注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尤其是弱势群体,那都是每一个生命的价值和光辉所在„„

帮扶是雨中的伞,是黑夜里的明灯,是一种品德,是善意的一抹微笑,是扬帆航船的风,是崎岖山路上的扶手,更是建立人与人之间温存的方式。对于这个群体我们所做的或许并不是某些针对性的关注和怜悯的给予,而是同等的相待;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爱,生活中也少不了关爱,别人给予我们关爱,那我们更应该去关心爱护他人把爱传递下去,只有当关爱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中无处不在时,这个世界上才会真正充满爱!作为特殊群体自身还需要懂得,仅仅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帮助那是远远不够的,人首先要学会自尊、自信,只有自己看得起自己,那才能把自己摆在强者的地位;而且这样才能促使自己去努力,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有自尊的人;愿我们这个特殊的群体都能在逆境中学会坚强,勇于与命运抗争,做生活的强者。

如何让特教学生快乐写作 第6篇

一、把握作文的源泉,记录最真实的生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鲁迅、巴金等大文豪都强调过生活素材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作家在写作之前都要去体验生活,这就使我想到我们的学生在写作之前应该也来点生活体验,那么怎样才能不断积累生活的素材呢?

1.热爱生活,才能把握生活。聋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也很多。他们会认为命运对于自己不公平,所以对于任何事物毫无兴趣。所以首先要培养他们对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生活。同时也让他们在教师不断的感召中燃起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样他们才会认真地感受生活、主动地书写生活。

2.熟悉生活,才能记录生活。“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的这句话就是让我们去发现生活的美。当老师问及聋生为什么写不出作文时,他们常常会说:“老师,我的脑子里空。”这就说明在他们的眼里不知道去观察什么、怎样去观察。我就告诉他们注意观察你身边的每一种事物,一支铅笔、一片树叶都可以。只要你用心去观察,你必然会有收获。比方说每天可以观察一名同学,他的外貌、动作等等,然后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把认真观察、细心记录当成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会发现自己竟然积累了那么多的写作材料,这样就不会头脑空洞、无事可写了。

二、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体会写作的乐趣

1.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进步。在教学中我们要因材施教,不能千人一面。对于那些听力好的、语言能力较高的,就要求他们作文要言之有物,立意明确,写作方法运用熟练。对于听力不太好的学生,则要求把语句写通顺,能写出合适的事例即可,字数上降低要求。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写作目标,感觉自己的能力能够达到,这样他们才会乐于写作文。

记得一次作文课上,我要求每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感觉有内容可写的作文题目,当时的场面非常热烈,学生们写下了各种各样的题目如:“我想拥有一间小屋”、“高考之前的我”、“唉,妈妈呀妈妈”、“成人的感觉”等等,主题多样。我又让他们说了自己准备从哪些方面写,还让其他同学帮助出主意。并且针对他们每个人的基础,我又给他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次交上来的作文让我感觉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2.用最真挚的话语,鼓励其成长。聋生的内心极其敏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一发下作文本,学生会迫不及待地看看老师的评语,如果我们只是一个简单的批语:“好”、“不错”、“太差”,这些简单生硬的字眼儿就会让学生感觉老师没有认真看自己的作文,下一次作文就会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所以,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发展式的评价。只要是文章中的优点我一定会写在上面。写得好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及努力的方向,写得不好的提出修改意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对修改的过程十分清楚。另外就是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自评或者是学生之间互评,这样既体现了教学中的民主化和人性化,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这样的作文教学,才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

三、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快乐写作

聋生受到本身语言环境的局限,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积累语言方面的素材,培养语言运用的能力,这样才会更好地弥补他们自身在语言方面的缺陷。

1.让读书成为我们写作的储备力量。书是每一位作者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学习写作经验、积累写作素材、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阵地。例如,充分利用好我们的阅读课,每节课给学生规定一个阅读的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让学生交流阅读的心得体会,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就会懂得怎样看书,怎样写体会,久而久之,写作就不是一件难事,而是水到渠成了。自然也就体会到了快乐。

2.让课本成为我们写作的最好朋友。课本中精挑细选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我们的写作教材,所以每一次教学完后我都会趁热打铁。在讲了新闻以后,我会让学生以新闻的方式播报本班的趣闻趣事。在讲了写景的文章以后,我会让他们做家乡小导游,用课文中写景的方法把自己家乡的美介绍出来。在讲了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后,任选班中一名同学进行描写,然后读出来让大家猜是谁,看谁写得最生动传神。在写作活动中,学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而且在写作时有课本作为参照,写起来自然会感到轻松自如,也会感到写作的快乐了。

在生活中,许多事物或现象都可以给我们这样或那样的感悟,让我们从中获得某种启迪。但是不同的人对同一种事物或现象获得的启示可能不同,相反,不同的人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不同的事物或现象也可能获得相同的启示。面对诸如“‘墙’的启示”,有人可能想到了沟通和隔膜的话题,有人可能联想到的是困难与阻力,有人可能就是一分为二来看实体的墙与我们的社会发展的关系。这里的“有人”其实就是将“墙”这一事物化大为小来认识的,他就是选取了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来立意的。一篇启示性的题目,如果写作者能做到这一点,文章就是“大题小做”了。

特教 第7篇

[现状点击]值得肯定的是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何能令智障学生感到有趣, 从而在乐中学, 以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下去, 紧扣“导入”是不可少的。所以说, 成功导入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反之, 则为智障学生的厌学定下了基调。

教学片段1:

师: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新的知识,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

(智障学生毫无兴趣地开始打开语文书。 )

教学片段2:

师:看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个题目, 你会想到什么?

生1:西沙群岛在哪里?

生2:为什么很富饶?西沙群岛上有人居住吗?

生3:……

(智障学生们的问题单调、枯燥、乏味, 给教师的引导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

[理性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 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角度讲, 兴趣是一切活动、学习的良好开端。如果课堂因导入变得很有趣, 学生便会把学习看作一种精神享受, 因而能更加自觉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实践策略]增强“导入”趣味性 , 让孩子产生求知欲

教师要善于提高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设计多种多样的导入, 来激发兴趣。一个好的导入可以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 有谜语导入、儿歌导入……导无定法, 贵在得法。比如在教学《小露珠》一课时, 我采用了谜语导入:“小水珠亮晶晶, 千万颗落草坪。太阳公公一出来, 悄悄躲开无踪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春天来了》时, 我给学生们播放了MTV《春天在哪里》, 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吟唱着欢快的歌词, 学生们的心自然而然被春天的美景所感染。

[现状点击]一位教师在执教《乌鸦兄弟》这篇寓言故事时, 这样设计导入语:“你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吗?”一生站起来, 慢吞吞地复述了一遍课文内容。老师显然并不满意:“谁再来试一试? ”又有一生站了起来, 说得比前一位略微简单。“还有谁能来向他们挑战一下, 说得更好?”第三个答案几乎跟第二个如出一辙。老师似乎仍不满意, 启发大家:“你觉得这几个同学说的有什么区别吗? ”当生说到“简单”一词时, 这位教师点头称是, 并立即要求:“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故事的重要内容? ”一个学生站了起来, 说出了老师所希望的答案。老师满意了, 课开始继续……

[理性思考]短短的导入语花了将近8分钟的时间, 冗长的过程使课堂开始的气氛沉闷, 学习生情绪也是低落的。一堂课的1/3纠结在导入———复习“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上”, 不免有些头重脚轻了。智障学生的热情与教师的教学设计相关, 这位教师的失败缘由大概是设计导入语时低估了智障学生的“概括”能力, 问题设计得有些“随意”, 这样的课堂是无法吸引学生的。

[实践策略]提高“导入”有效性 , 让课堂变得有活力

教学环节中设计的问题太琐碎会打乱原定的教学内容, 把本来应该在课堂上完成的笔头作业又硬生生地给挤了出去。课堂效率如此低下, 教师开始埋怨学生的不配合, 迁怒于学生的不主动。其实, 智障学生的不会“学”, 还是源于教师的不会“教”;智障学生的“答”不到点子, 还是因为教师的“问”不得法。

我觉得想要让课堂教学节奏更为扎实、紧凑, 效率更高, 教师应该先了解智障学生,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性。用简洁的语言拉开一堂课的序幕, 提高“导入”的有效性, 一来二去将复习导入轻松完成, 才能让师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课文的重点环节上去, 更好地保持住学生的求学热情, 才能使课堂变得有活力。

[现状点击]《漫游月宫》是一篇语言简洁生动、条理清楚的文章。为了吸引学生, 课堂上, 教师让学生观看了网上下载的———人类首次登月的视频。学生们都被那奇特的场景深深吸引住了, 看得热血沸腾, 激动的表情溢于言表。可是当关闭课件回到课文想象说话时, 智障学生说得却不尽如人意, 语言结巴, 用词干涩, 翻来覆去都是那几个词、那几句话。

[理性思考]《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它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投入到教师所营造的课堂氛围中来。现今课堂中一个比较典型的特点就是“热闹”, 但我们反思这些热闹的课堂, 是否觉得有些课堂上的“热闹”背后其实十分空虚?多媒体的介入是否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以及通过怎样设计和更合理的引导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切实的问题———不能让学生只沉浸在精彩的视频中, 对于课本重点难点仍一无所知, 茫然无措。

[实践策略]注重“导入”统筹性 , 让学习变得很轻松

视频非常生动, 的确提高了智障学生不少的关注度。为了解决智障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枯燥干涩的问题, 我思虑再三, 决定改一改该课时的导入方式,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同学们, 我们来轻松一下, 做个游戏。

(智障学生眼睛一亮, 好奇心顿起。 )

我这儿有个小纸条, 上面有个成语, 我来比划, 让大家来猜。老师写在黑板上。

(孩子们争先恐后)

生1:兴高采烈!

生2:欣喜若狂!

生3:眉飞色舞!

生4:……

小手高举如林, 黑板上的词语越来越多。

短短一分钟的猜字游戏, 既调动了智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让他们积累了大量形容人激动时欣喜的词语, 一举两得, 更让他们在看完视频后的想象说话“人类首次登月, 会是什么心情”中找到了支撑点。前后两种完全不同的学习氛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只源于后面教师独具匠心的导入而已。

我们呼吁现在的课堂, 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情, 合理地进行预设。教师根据智障学生的课堂反应, 从导入开始就合理预设、充分预设, 才能让生成找到滋生的土壤。这样才是对智障学生的学习负责, 才能更好地促进智障学生的成长。

特教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探讨 第8篇

一、特教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师资问题突出。

(1)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滞后。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编制紧张, 教师补充困难, 许多专业教师或是学校根据专业课程设置的需要由文化课教师兼任或改任的, 缺乏对市场的直接认知, 导致出现“纸上谈兵, 专业不专”的情况。 (2) 一部分教师缺少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应具备的素质与工作能力。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使师资队伍的职业开发和形成周期较长, 制约着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发展。 (3) 师资培训机制滞后。面向就业的职业教育要求所培养的人才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而目前特教学校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大多集中在学历的提高上, 忽视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也缺少对专业水平评估的科学体系, 无法满足教师进行专业更新和提升的需求。

2. 专业设置难以适应社会和就业的需要。

(1) 专业设置不同程度地存在过时问题。这样减少了学生的可选择性, 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 (2) 新专业开发滞后。一些学校增设新的专业面临师资、设备等诸多困难, 导致只能根据条件来确定专业, 而没有能力根据需要来设置专业;或创新意识不够, 不能很好地分析现阶段的市场需求, 根据需求并结合不同残疾人的特点, 有目的地开发更多适合于不同残障人群的职业教育新专业。

3. 职业能力培养不全面。

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 (Occupational Ability) 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 它包括一般能力, 即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专业能力、综合能力, 都是在职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残疾人由于生理的缺陷, 在一般能力上本来就不健全, 而目前特教学校职业教育常常是以技术教学为中心, 缺少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人格教育的足够重视, 所以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职业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粗暴、猜疑、孤独, 不合群, 不懂得和别人沟通, 不懂得怎样快速地获得别人的好感, 不能很好地培养自己所缺乏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即使找到了工作, 也仍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工作单位更换频繁, 缺少持续发展的动力。

4. 缺乏就业和创业教育引导。

由于接触的信息少, 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有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思想倾向, 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中的各种现象, 缺少对就业的认识, 缺少职业意识, 缺少对自我权益的保护意识等。他们还缺少创业教育, 对法律法规、创业技巧等方面知之甚少, 使得自己的创业之路坎坷不平。

5. 就业环境较差。

不必讳言, 当前社会对残疾人就业还存在偏见。同等条件下, 残疾人就业机会要比普通人少得多。政府在宣传疏导各企业用人单位接受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方面还做得不够, 各类用人单位遵守国家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和禁止针对残疾人的就业歧视和违法雇佣残疾人方面的监督监察不力, 缺少为残疾人提供专门服务的长效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专项活动, 残疾人就业环境较差。

二、特教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建立开放的多层次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体系。

一方面立足于自我培养, 挖掘内部潜力, 并根据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及需求, 科学规划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职业过程,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程支持。 (1) 对适应阶段的教师。对从事特教学校职业教育教师来说, 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对象都是不同类型的残疾人, 对于残疾人来说心理上的康复比肢体康复更重要, 他们更渴望沟通上的无障碍和心理上的自我实现, 这也是正常开展职业教育的前提。因此这一阶段教师首先应掌握残疾人的心理康复知识及技巧, 以及相应的沟通手段, 如手语、盲文等;其次是熟悉所教学科的符合现代职业技术发展的专业知识及方法;再次是教师通过对于相关专业技术实践的课内外观摩, 尤其是一线生产与服务岗位的在岗实践等形式, 有效开展组织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发展的专业技能。 (2) 对成长阶段的教师。特教学校的职业教育的现实要求教师走专兼结合的路子, 要根据教师在这一阶段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工作实践, 以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为目标, 把学历提高同专业技能提高相结合, 才能打造高质量的特教学校职业教育品牌。 (3) 对创造阶段的教师。总结经验, 形成风格, 并能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灵活有效的教学。这一阶段专业提高更应注重教师本身知识和技术更新的自觉性, 关注个人长处和自我的知识更新, 关注教师专业决策和解决专业实践问题的能力的增强, 帮助教师成为“研究者”, 使这个教师群体的角色定位提高到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层级上来, 使得其获得生命力和尊严。另一方面, 要结合现实, 不断拓宽特教学校职业教育教师的来源。在当前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的形势下, 很难也不可能保证特教学校职业教育教师团队整体的专业化能紧紧跟上市场的发展。在各行各业, 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职业技术专业课教师资源, 他们了解市场的脉搏,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因此完全可以根据专业的需求, 从相关企业聘请合适专业人员担任教师, 承担教学和实习指导任务, 并把其所在的企业作为职业技术实习基地。特教学校本身的教师可以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并做好特殊交流手段的翻译工作, 从而解决师资人员短缺和经验缺乏的问题。

2. 科学规划特教学校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特教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考虑两方面:

(1) 要坚持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目的, 基于就业导向, 因地制宜, 依托各地区人文、地理特点, 突出地方性、针对性、实用性、时代性和灵活性。 (2) 要根据残疾学生的生理特点、知识特点、个性特点, 以能体现特殊学生的能力优势, 增强其竞争力为依据来设置专业。坚持扬长补短, 发展与缺陷补偿相结合原则, 是专业设置与他们的职业期望, 职业能力一致, 有利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 并与市场的需求相结合, 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和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方式, 才能取得实效。

3. 重视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

特教学校职业教育一方面是教授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适应施展所学技能的社会环境的能力, 如掌握行业服务规则、一定的交际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等, 这需要将生活、知识、技能、实践等融合在一起。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能力素质、劳动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使学生系统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 适应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能力。首先要对每个个体进行心理和生理诊断, 了解学生的不足、缺陷, 及其背景差异、兴趣、爱好, 分析其特点、状态及需要。其次, 对社会进行诊断分析了解其需求, 从而确定通过职业教育学生最终能融入社会, 服务于社会为培训目标。再次要建立职业教育的个性化评估体系, 对每次教学与社会活动进行记录、分析、反馈、总结, 从而为有针对性的社会和职业适应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4. 加强职业指导与就业引导。

在特教学校职业教育过程中开展较为系统实用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职业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不同, 养成职业道德, 提高就业能力, 学会搜集就业信息, 恰当地从学生过渡到职业人, 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 掌握社交礼仪, 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 快速融入到社会, 学会保护自己的就业权益, 培养初步的创业能力。它可以培养学生愿学、乐学、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良好心态, 帮助学生很快适应社会对自己的要求, 树立敢于择业、从业、立业、创业的信心, 提高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耐挫能力等,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5. 改善就业环境。

特教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残联、民政等各级主管部门高效有序的管理, 对特教职业教育进行统筹规划, 统一政策, 优化资源配置。需要政府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引导企业与特殊教育学校共建互惠互利的实训基地, 积极接纳师生实习。需要政府加强对残疾人就业服务的指导, 增进社会对残疾人教育的理解, 为学生毕业后回归主流社会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目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 发展特教职业教育特别需要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关心, 需要所有特殊教育教师的努力, 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现代化劳动者, 才能使残疾人自立于社会, 服务于社会, 为社会作贡献, 才能使特教职业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摘要:开展特教职业教育是我国残疾人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分析了当前特教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专业化师资、专业设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就业创业指导及就业环境等方面问题, 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特教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国务院批转《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通知[EB/OL].2011-06-08.http://www.gov.cn/jrzg/2011-06/08/content_1879697.htm.

[2]李黎红.探寻特教学校职业教育发展之路[J].现代特殊教育, 2008, (1) :4-8.

[3]李天顺.关心特殊教育进一步推进特教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报告[R].现代特殊教育, 2008-01-15.

[4]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纪要[EB/OL].2012-09-13.http://wenku.baidu.com/view/5d907990daef5ef7ba0d3c63.html.

[5]李云来.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研究[J].课题成果, 2012, (5) .

特教生的数学教学漫谈 第9篇

关键词:聋哑学生,数学教学

在我个人的教学生涯里, 我有幸参与了特教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通过听课、与教师探讨并查阅有关资料, 我对特教学校中聋哑生的数学课教育有了一些新的尝试和心得体会, 下面就谈谈我的观点。

一、正确认识特教学生的个性

特教聋哑学生属于未成年人, 由于听力和语言障碍, 他们比同龄的正常学生更加敏感、自卑, 他们接受外来信息的途径单一, 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只能用手语和书面语言。在数学课堂上, 聋哑学生体现出来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差, 感性知识贫乏, 比普通班级的学生注意力更加不易集中, 贪玩, 稳定性差, 思维不连贯, 抽象概括能力差。因此, 要使聋哑学生学好数学知识, 是有一定困难的。

二、立足特教学生现状, 进行数学教学新尝试

1. 改变传统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特殊教育不同于普教, 教师应当在教育聋哑生之初就建立一个短期和中期的教学规划。短期教学规划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 有针对地辅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 使学生夯实基本运算能力;中期教学课程规划要在完成短期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 对学生步入社会后的生活和就业所需的基本数学能力, 或是要继续接受高一层次的教育有个明确的教学培养纲要。

聋哑生的数学课应该更加强调体验式学习, 让学生用眼睛看的同时要动手去做一做, 让聋哑生经历学习的过程, 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 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促进他们学习的创造活力。比如, 在教聋哑生认识几何图形时, 教师应先给他们布置参观和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的任务, 授课时让他们参照图形将其画出来, 或者剪出相对应的图形, 通过体验调动学习热情, 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后, 教师还应该设计一些模拟的活动情景, 让学生融入到喜闻乐见的情景中, 使之主动参与实践, 形成探究的主动意识和积极的思考惯性, 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另外, 科学运用多媒体化解数学中某些难点问题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比如对涉及乘除法的应用题讲解, 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例:今年高年级做好事共计69件, 比低年级的3倍少6件, 问低年级共做好事多少件?教师可通过课件展示以下四个预设算式: (1) 69×3-6; (2) 69÷3-6; (3) (69-6) ÷3; (4) (69+6) ÷3。然后让学生讨论, 同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把之前除法的讲解过程在课间中展现出来, 达到复习和信息传输的功效, 使学生在思维时容易捕捉出问题的关键, 化难为易, 轻松正确地解决问题。课件的演示还省出了课堂上的时间, 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使教师能补充更多的生活实例, 增加学生实际动手的机会, 使得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运用情感的感染,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认为当学生对教师有感情时, 就会对这位教师所教授的课程、经常使用的东西产生好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爱心和真诚感人、育人, 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调查表明, 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 教师应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 多给予学生热情的鼓励和引导。这样, 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更加热爱学习。此外, 教师在上课时还应多用特教学生易懂的幽默方式以及生动形象的手语, 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 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3. 注重培养特教学生正确学习数学的习惯

学习习惯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 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特教生来说尤为重要。首先要注意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果, 同时能培养聋哑生的自学能力。习惯课前预习的学生比其他无此习惯的学生更易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 在学习中的探求欲更强、思考更敏锐, 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推敲老师提出的问题。其次要注重课后复习。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 刚记忆的材料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 一天以后还能记住33%, 两天以后就只有28%了。一般人学习知识都会发生先快后慢的遗忘,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复习来巩固记忆, 使学习的东西不至于很快被遗忘。复习是知识梳理、归纳、升华的过程, 通过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 把之前学到未理解或理解不深的知识搞清楚, 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4. 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

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生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靠教师通过解题来实施, 还需要学生在生活中自我运用来补充。数学知识逻辑思维性强, 学生不能仅停留在认知上, 最终还要把知识导入抽象的思维中, 进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特教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后, 对于他们的专业课学习以及未来的适应社会, 与正常人的交流和沟通都有一定的帮助。

我一直在从满足特教学生的特殊需要的角度, 寻找改革数学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以提高特教数学教学的质量。我相信, 通过不断的尝试与创新, 特殊教育的数学教学活动将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特教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第10篇

一、改变传统学习结构,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在启发和指导下, 学生参与体验美术的过程。如果没有学生主动参与就没有真正的美术教学。教师的行为改变, 可造成相异的教学效果, 其内涵是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不同。

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突出接受与掌握、强调知识与技能, 冷落了发现与探究、忽视了情感与体验, 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 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和技能准确讲清楚, 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练, 考试时用固定的技法把对象表现出来, 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的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 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侵蚀。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在教学中, 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 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 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 灵活的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例如色彩课, 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色彩渐变, 不要给学生讲这部分知识, 而是请同桌两名同学, 各拿出一种颜色, 先进行等量调配, 看看变成了什么颜色? 再进行不等量的调配, 看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学习兴趣很浓, 并能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得出结论不等量颜色调配出不同的颜色, 使学生感受到了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愉悦。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课堂属于学生”的理念, 给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 教师放手, 让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二、改变传统学习模式, 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和教学模式, 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教师再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而是变成了探究性学习的指导者, 组织者, 和共同探究的合作者, 学生再也不是“坐享其成”式接受知识,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合作参与下主动地探究, 自由地创造, 成为学习过程中真正的参与者和体验者。美术是无声的艺术, 将课堂气氛更应该定位于“民主”和“探索”, 向学生提供探究和发现的真实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以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 从更深的层面理解知识。

特殊教育的美术课堂, 不论对作品的理解或艺术语言的掌握, 更应该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领悟。由于聋哑孩子失聪, 使语言和思维能力发展受到影响; 由于听觉障碍, 他们只能以目代耳。他们的视觉功能特别灵敏, 观察能力也较强; 由于借助手语来交流, 他们的双手特别灵活, 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由于长期生活在“无声世界”里, 不易受外界环境声音的干扰, 做事专心致志; 由于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探究方式, 表现出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带有个性特征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注重启发, 贵在引导, 妙在点拨, 促使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保持积极、兴奋状态, 让学生从接受式学习中走进尝试体验, 探究合作、学会反思。

“教学过程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景, 即教学过程引用有趣的喜欢的例子、熟悉、离奇的事情, 可以称作教学上情感刺激方法之一” ( 巴班斯基) 。如在《人物头像》一课中, 让学生通过观察抚摸头部的骨骼结构, 共同探究头部骨骼, 肌肉所引起不同面貌, 表情的原理来解释头部的表现方法, 学生在交流体会中悟出道理, 又在教师的梳理点拨下表现出神态各异、生动完美的人物头像来。在体现水粉画工具材料特点时, 鼓励学生亲自动手, 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 从润笔、着色、用水、行笔的体验中的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改变单一学习现状, 倡导学生合作学习

美术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活动, 教学过程活动化的基本属性是主体参与、合作交往、发现探究。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自主、高效合作、深入探究必然成为美术学习方式转变的主旋律。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 更能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 在此基础上再表现个性、进行创新, 让每位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小组内外的互动、合作、交往, 由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习上的互相帮助, 互相制约, 实现共享共赢, 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制约及共同发展。这大大增加了学生说的机会、交流的机会、思维碰撞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和锻炼的机会, 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归属感、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和义务感的培养塑造。

每节课都要进行作业展评, 学生先自评、互评, 最后教师总评。学生的相互评价, 用学生的眼光欣赏学生作品, 是老师不可代替的, 并且学生与学生之间更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 更容易沟通情感, 更能读懂作品中的内涵。在合作的氛围中, 学生对自己的承认和赞许心理, 要求变得更加强烈, 学生智力, 体力和情绪处于饱满和紧张状态中, 从而可以发挥最大的身心潜力。通过合作式的学习, 学生会主动的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 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 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四、改变传统观念, 体现人文关怀

美术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 使人充实和完美。在不同历史、不同民族的美术作品中, 生动而形象地表达了人们的信仰和价值、理想和愿望、情感和梦想、伦理和道德、智慧和教养、生活和劳动、气质和个性等各种人文特征。在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 已更名为“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其涵义是: “学习艺术与人文素养, 是经由艺术陶冶、涵育人文素养的艺术学习课程, 这就要求把美术教学置于在这种特定的“人文性”下进行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

特殊学校的教学更要结合聋生的特点体现人文性。在特殊教育的美术教学中要增加了欣赏课,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能具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 从而提高他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帮助他们充分理解美术作品, 体会画家当时的时代背景、感受以及要表达的情感, 帮助他们充分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让残疾学生在艺术教化中形成良好个性, 在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天地中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激发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要改变特殊学校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这个错误的观念, 把美术作为文化来学习, 实现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一定的文化和修养的教学目的, 为终身发展和未来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尹少淳.从T形结构理解美术教育.

[2]胡知凡.谈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学习.

李怀霞与她的特教学生 第11篇

这里的孩子眼神更单纯、更阳光

李怀霞,一位山东德州临邑特教学校的老师,1998年毕业于山东潍坊昌乐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这位在特殊教育战线从教了15年的教师,总是一有机会就宣传她的学生,一有机会就会带领外面的人看望她的学生,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让大家更了解这些特殊的学生。她说,这里的学生更需要关注,这里的孩子更需要关爱。

这是一所特殊学校,这里有一群聋哑和智力障碍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这座学校,几间简陋平房,没有校区,没有操场。这里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这里没有跑着闹着的孩子,这里没有音乐,也没有上课下课的铃声。没有任何的声音,甚至都不敢肯定这是不是一所学校,一切都是静悄悄的。

上课了,四五个孩子排成一个弧形围坐在李怀霞身边,中间的她手腕不停翻动着,纤长的手指不断变化着手势,几个孩子安静地看着,眼神盯着她的手,盯着她的嘴形,孩子们的眼神是那样的专注,是那样的宁静,是我在正常孩子身上从来没有见过的。

可是,李怀霞能听到这些孩子的“声音”。李怀霞说:“如果说我的学生跟普通孩子有什么不同,那么,我会告诉你,这里的孩子眼神更单纯、更阳光、更祥和。他们没有正常孩子那些金钱的攀比,他们没有手机,也没有更多的玩具,但是,他们的眼神能渗透人的心灵,他们的清纯能憾动人心。”

应做到“残”而不“废”

课堂上,有个学生“残”字不会写了,划拉了好半天也没写出来,就请教李怀霞,意思是残废的“残”字怎么写,她立刻纠正:不能说是残废。李怀霞告诉孩子:人即使残了,也应做到“残”而不“废”。从这一小事可以看出,她从内心为孩子人生着想,她就像是一位护犊的好妈妈。

谁能相信,眼前这位飘逸的才女,竟然天天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没有声音的环境里,竟然把15年美好的青春都悄悄绽放在了这座无声无息的校园里。就是在这样环境,她写出了论文,写出了一篇篇散发着浪漫气息爱的文章。就是在这样的环境,10年前,她就是全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2011年市级“两报三刊”联合表彰她为年度“先进个人”。

萤火虫的光芒

平时,李怀霞很留意这类孩子,只要听说有这样的孩子,她都会想方设法找到,劝说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读书。为了帮助一个孩子,打几十个电话都是常有的事情。国家对这类人群的教育是完全免费的,但是对于家庭困难的孩子,李怀霞常常拿出自己工资资助他们完成学业。

李怀霞从教以来,一直希望做个温暖善良的人,像一只萤火虫,能为她的学生在人生成长的路上献上哪怕一点微弱的光芒。平时,她常把自家孩子的衣服送给她的学生穿,还动员她的朋友拿出衣服、给她的学生献爱心。当她听说德州市成立了“爱启蒙”帮扶贫困学生团队,就立刻把这群特殊孩子的情况介绍给了“爱启蒙”成员,并且也成为了这爱心团队的一员。她曾找到几个家庭非常贫困的孩子,把这些爱心人士带到孩子家里做具体指导。

前不久的一天,当她带着这些爱心人士作了一次远行,在崎岖的小路找到位于深山处临盘镇柳家村她的学生柳水泉的家。看到了这样的一幕:院子里是坐在轮椅上出了车祸的爸爸,床上躺着瘫痪在床的奶奶,瘦弱的母亲痴痴地呆望着,空洞的眼神没有一丝生机。几间灰暗的小房,深深地刺痛了爱心团队成员的神经,在场所有的人无不潸然泪下。李怀霞也终于明白她的学生柳水泉为什么一时不再来上学的原因。

在场的人们纷纷解囊,有的拿出钱,有的拿出衣服。爱心团队成员当场就决定以后还会再来,继续帮助这一家。

特教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 第12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情感,教育,实施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体验和评价。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在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体育老师以为人师表, 敬业爱生的精神, 无私奉献, 诲人不倦的人格力量, 使广大学生体会到愉快, 高尚, 文明的运动情感, 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体育知识、技术、技能, 更加自觉的从事健身活动。体育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 但其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时极重要的因素之一, 因为在体育教学这一复杂, 微妙的双边活动中, 它要求师生必须采取密切的合作态度进行思想交流。如果一方感情受到压抑, 都将直接导致师生在情感上的不合拍, 教学活动也就很难达到预定的效果。

一、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情感的培养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 制定出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标, 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融洽、和谐、民主、热烈的课堂气氛。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 促使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尽量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增强自信。同时, 还要注意发挥班集体的力量, 使学生感到上课是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活动,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促使学生全力以赴地参加学习。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持久的巩固和发展。

二、情感教学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1. 爱字当头, 关心爱护学生。

实践证明只有受到别人爱的人, 才能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为此, 教师必须学会去爱学生, 关心学生的疾苦和需要, 善于与他们交流。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情感施加影响, 以达情感教育的最佳效果。

2.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由于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于发展起来的, 正确的认识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所以, 我们在情感教育中坚持以理服人的原则, 反对简单粗暴。学会尊重特教学校学生的人格, 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 只有这样, 情感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 善于创设情景, 达到以境育情之目的。

因为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具体的情境可唤起相应的情感。现在, 学校每周一早上举行的升旗仪式, 就是要创设一种情境, 以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体、责任感、义务等。为培养集体主义, 爱他人的情感, 就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关心, 互相爱护的情境。所以, 教师必须具有创设情境的高超教学技巧。

4. 身教言传。

教师的示范效应, 可激发学生的情感, 如优美的示范, 严于律己的教态, 善于宽容的慈母般的胸怀。这一切都会激发学生的信任, 尊敬感, 以达到以情感教育之目的。

5. 善于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实践活动是培养情感的源泉, 基础, 又是改变旧情感, 巩固新情感的途径、手段。因此,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围绕练习这一中心环节展开情感教育。只有通过练习, 才能激励人的情感系统, 使其体验到体育中的种种酸、甜、苦、辣, 以及体育给人们所带来的生活乐趣, 并促使自我情感型向社会责任型的转变。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 加强体育的快乐教育

体育应该是快乐的, 美的,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各种原因, 曾经赋予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各种不同的使命, 使之适应活动和其他需要。现代社会人类终于有机会使体育恢复到自然面貌, 使它成为一种快乐的促进人体发育的维护身体健康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的活动。有人认为, 体育的快乐只属于那些健全的, 在身体活动中占优势的孩子, 针对这一说法, 我们各级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许诺这样的效果:“让我们的所有学生也从体育中得到快乐。”

2. 把握教学时动作技术的难易程度

教师在运用情感教学过程中, 应兼顾体育活动的难度性和体育活动的趣味性, 学生不容易掌握运动技术常常是因为体育教学不能成功地吸引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体育教学其教学内容应该是比较低的。另外, 只有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逐步提高难度。这样才能保证所有学生, 特别是运动水平较低的学生保持体育兴趣, 使体育课成为一门大多学生喜爱, 向往, 情感因素丰富的课程。

3. 注意“知、技、体、情”的结合

“知、技、体、情”相互促进, 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功能。为了完善学生的人格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心理过程, 还要注重情感目标, 只有“知、技、体、情”相互促进, 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功能, 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众所周知,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 由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内容, 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 掌握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和方法, 培养安全锻炼意识;学习和掌握各项运动基本技术、技能, 发展身体素质, 提高运动能力, 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 提高参加各项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树立坚强信念, 塑造美的体形, 达成师生共同参与, 互动作用的双边活动。

参考文献

[1]周冠生.新编文艺心理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特教】相关文章:

特教语文07-11

特教学校08-20

特教论文提纲09-16

蚌埠特教总结05-23

特教指导中心06-18

特教论文题目04-08

特教论文范文05-09

特教学校德育管理08-01

本科特教论文题目04-02

特教获奖论文题目04-05

上一篇:肺癌的转移下一篇:办学模式与学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