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意见范文

2024-07-29

管理意见范文(精选12篇)

管理意见 第1篇

根据《公路法》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意见》规定, 本着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原则, 由各县区人民政府组织各乡镇成立乡村公路管理所, 由主管乡镇长任所长, 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1—2名, 负责辖区内乡级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每个行政村明确一名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该行政村道路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管理人员工资由县区财政列支。在管理人员配备上, 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管理组织到位, 管理人员到位, 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

二、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与管理

根据冀政办[2006]16号文件精神,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由市、县级政府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需要进行统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保证农村公路得以正常养护。

县级公路养护资金执行省厅下达的养护资金计划, 主要用于县级公路的养护、养护工程和养护管理;乡级公路养护工程资金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补助部分和市县交通主管部门按规定配套组成, 主要用于乡级公路的的大中小修工程;村级公路养护工程资金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补助部分和市县交通主管部门按规定配套组成, 主要用于村级公路的的大中小修工程。

乡级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和养护人员工资由县级政府负责, 按《承德市乡级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承财综[2003]37号) 规定的县区财政每年从农村税费转移支付中按每公里1000元的补助标准予以列支, 用于乡道的日常养护。村级公路日常养护由所在乡镇政府组织村民委员会采取“一路一议、一村一议、一事一议”的方法筹资, 进行养护。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组织要加大对农村公路的管理力度, 组织村民委员会制定《村民护路公约》, 树立村民爱路护路意识。

三、做好日常养护工作

各县区交通主管部门, 要根据《承德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检查考核评比办法》及有关要求, 做好乡村公路日常养护和管理的督导、检查、考核验收工作。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也要加大对辖区内的农村公路管理力度, 设专人对辖区内乡、村级公路的桥梁、涵洞和地质不良路段进行经常检查, 特别是汛期要经常进行巡查和检查, 发现桥梁、涵洞重要部件存在明显损坏或不良地质路段存有安全隐患时, 应采取必要措施, 对损坏严重危及安全的, 要采取限制交通或断交绕行等措施, 同时向县级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门报告。

四、做好农村公路养护计划编报

年初各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要根据本乡镇实际情况, 对乡、村级公路进行摸底排查, 合理编报乡、村级公路的大中小修和日常养护计划, 适当安排桥涵、排水设施配套项目, 经县级交通主管部门现场核实后审批报市局备案;县级公路养护计划由县区交通主管部门编制后报送市交通局审批, 每月25日前报送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质量及进度情况。

五、做好乡、村道路的绿化工作

各县区、乡镇政府应本着“谁栽、谁有、谁受益”的原则对宜林路段县乡道路进行绿化;由各行政村本着“自养、自得”的原则进行村级道路绿化。建议林业部门尽可能的将有关资金安排在农村公路绿化上, 为农村公路绿化提供苗木和技术指导, 逐步使农村公路达到“畅、洁、绿、美”的效果。

六、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

1、日常养护:

乡、村公路日常养护不设置专门的养护道班, 也不设置专职养护作业人员。乡级公路由乡镇公路管理所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养护标段, 采取招投标形式择优社会养护公司进行养护, 也可通过招标形式择优养护专业户进行养护;村级公路日常养护由乡镇公路所组织各村民委员会采取划分养护责任段、分路到户到人等多种形式进行养护。乡镇公路管理所负责日常检查工作, 县区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工作, 依照养护合同和养护完成工作量计量支付养护资金。

2、大、中、小修工程:

乡、村级公路的大中小工程, 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协同乡镇公路管理所采取招标形式, 公平竞争, 择优施工队伍, 鼓励具备资质条件的公路养护公司跨地区参与公路养护大、中、小修工程竞争。农村公路大、中、小修工程将逐步实行养护工程费制度, 县区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强养护工程技术管理和养护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按批准的计划, 依照养护工程合同和工程进度计量支付养护工程资金。

七、加强行业管理, 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针对乡村公路养护点多、线长、面广, 从事养护工作人员构成复杂、工作经历短等特点, 各县区交通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各级政府, 定期组织业务培训, 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 重点培训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技术要求、养护作业施工操作规程等。尽快建立起一支责任明确、素质优良的农村公路养护体系。

管理意见 第2篇

为适应木材经营加工许可项目取消的新形势,加强木材经营加工监管,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广东省森林资源保护条例》、《广东省木材经营加工运输管理办法》、《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森林资源保护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现制订加强我县木材经营加工管理有关事项意见如下:

一、转变监管方式,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的管理

木材经营加工许可项目取消后,我县木材加工企业迅速扩张,木材消耗量大,目前全县木材加工行业存在非法收购、加工、销售等现象,形势严峻,各镇人民政府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林业局、税务局、应急管理局、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局、清远市生态环境局连山分局、公安局、供电局等相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按照各自职责,采取切实措施,切实转变木材加工经营监管方式。(一)是由许可管理转向日常管理。加大投入,改善监管手段和措施,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的在线监控,实时掌握企业木材加工经营情况。(二)是由单独管理转向协同管理。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各自职责,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对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的约束,依法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管理,建立健全木材经营加工管理长效机制,促进我县木材经营加工健康有序发展。

(一)县林业局的工作职责:加强森林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源头监督管理。一是严格执行林木限额采伐制度。坚持实行排序、惠民、合理、相互协调、备案等原则。二是加强林木采伐许可证管理。严格落实林木采伐申请、审核审批、公示、发证、伐区管理告知等制度,做好木材加工厂(作坊)木材合法来源的基本保障。三是加强木材收购及其制品销售运输环节的巡查监督,依法查处违规运输行为。四是加强木材加工厂(作坊)购销台账的检查监督工作,督促木材加工厂(作坊)建立健全木材来源及其制品销售的规范化档案资料。五是依法严厉打击盗伐、乱砍滥伐林木和违规违法运输木材及其制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切断木材加工厂(作坊)违规违法收购、加工、销售途径的工作力度。六是对木材加工厂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七是林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木材经营、加工和运输监督管理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职责:严格执行木材经营、加工的限制、许可、禁止等原则。一是受理辖区内符合相关法定条件的登记申请,核发相应的《营业执照》。二是加强对木材加工企业所使用的各特种设备进行监管,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三是对木材加工企业进行抽查监管,对无《营业执照》从事经营、加工、销售木材及其制品的行为,或其它违反市场管理法规的行为,由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予以取缔和处罚;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检查

对象限期整改,违法违规行为涉嫌犯罪的,按照规定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并配合司法机关开展调查处理。

(三)县自然资源局的工作职责:规范木材加工企业的用地,依法查处木材加工企业的违规违法用地行为。

(四)清远市生态环境局连山分局的工作职责:切实履行木材加工企业的环评准入、禁止、监管的责任。

(五)县税务局的工作职责:加强对木材加工厂依法纳税的宣传和监管。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依法查处偷逃税的违法犯罪活动。

(六)县应急管理局的工作职责:指导全县各部门应对安全生产类突发事件,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组织指导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工作。

(七)县消防救援大队的工作职责:依法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对消防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

(八)县交通运输局的工作职责:依法依规清理整顿危害交通正常秩序的木材加工企业违规占用道路的乱建、乱放木材及其制品的行为,查处违规违法运输木材及其制品的运输工具。

(九)经济发展促进局的工作职责:协调供电部门依法依规制止危害供用电安全、扰乱正常供用电秩序的违约用电行为,并按违约责任追收相应的违约使用电费。对安全用电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的问题要督促用户落实整改,对未按期完成安全隐患整改或拒绝整

改的情况要及时按有关程序向县电力主管部门汇报备案。在自然资源局、清远市生态环境局连山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林业局等部门提出要求协助停电的程序合法且对象恰当的前提下,供电局应积极配合协助停电。

(十)县公安局的工作职责:对暴力对抗相关部门依法执法和检查监管的木材加工企业以及相关当事人,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交警大队依法依规履行相关职责,大力协助林业、交通部门查处违规违法运输木材及其制品的行为。

(十一)各镇人民政府的工作职责: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镇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木材加工企业的监管,积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的开展整治工作。

(十二)卫生健康局的工作职责:对木材加工厂开展职业卫生监测工作,监督企业及时做好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备案,每年做好在岗接触危害因素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

(十三)住房城乡建设局工作职责: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

二、生态优先、节约资源,加强木材经营加工发展布局规划

林业主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与镇政府要根据县域内森林资源状况、年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供应能力,合理布局和确定木材经营加工的规模和数量,严格控制木材加工厂数量,从根本上解决木材的经营加工过多过滥、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等问题。

木材经营加工厂场所不得规划布局在生态公益林区、旅游风景区各类保护区、村庄住宅区、县城规划区、居民住宅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国省道沿线规定范围内和不便于管理地带。

三、落实监管措施,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加工木材

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履行监管职责,加强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的执法监督管理。(一)是实行一厂一证(照)制,严禁一证(照)多厂。对无执照经营或者其他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规的行为,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和处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二)是加大检查力度,整合林政、森林公安等林业行政执法力量,加强对木材流通和林区采伐情况的监督检查,查处非法木材流入的企业,并依法对其进行处罚;(三)是加大检查密度,定期检查核对购销台帐,做到每两个月检查一次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及时核销已使用的木材运输许可证,使检查常态化、制度化;(四)是规范木材经营加工企业购销台帐登记,木材经营、加工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收购和销售台账,不得伪造、涂改购销台账。购销台账保存期为 3 年。并对木材加工企业实行定厂定人管理制度,落实专人监管。

四、依法规范木材经营加工审核审批

从事木材经营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应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规定的,核发营业执照。到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登记,同时完善环保、消防等相关手续后正式生产经营。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木材经营加工。各镇人民政府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林业局、税务局、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清

远市生态环境局连山分局、供电局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要依法规范木材经营加工的审核、审批。木材经营加工者要依法经营、依法缴纳税费,税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征收税。

五、建立健全木材经营加工长效监管机制

各镇人民政府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林业等有关职能部门要依法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监督检查,制定相关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共同协作,齐抓共管,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努力推进木材加工产业走上规范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木材经营加工包括:一是设立木材场、木材厂或木材聚集点,不对木材进行再加工、生产,仅单纯从事木材收购、运输、经营销售的木材经营行为;二是设立有木材加工场所,如木材加工厂、香粉厂、来料加工厂(作坊)等等,或在此前提下兼含前述的木材经营行为,专门从事木材收购、销售、经营、加工、生产、运输等的木材经营加工运输行为。

九、本意见自 2019 年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 2024年

日。2014 年 1 月 1 日县人民政府以山府办函﹝2013﹞65 号公布的《关于加强木材经营加工管理的通知》同时废止。

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规范行业和管理服务事项的作用。强化经营加工企业依法经营意识,引导企业公平竞争,促进企业自律,维护正常经营秩序;引导加工企业和社会资源积极投资造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

引导、鼓励木材精深加工和名特新产品开发,引导木材经营加工不断向着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对现有的木材加工企业,要通过政策扶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型和精、深加工型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林业产业高效、节能、健康发展。

六、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企业依法经营意识

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个人的监督和管理,指导原材料林基地建设、建立购销台账制度,依法开展执法检查,宣传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提高全民依法使用木材意识,提高企业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引导企业建立行业协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规范行业管理的服务作用,促进企业自律,维护正常经营秩序。

七、林业主管部门要会同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健全联合监督管理机制

定期和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的监管,依法打击盗伐、滥伐和非法收购盗伐、滥伐林木的行为,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无执照经营或者其他违反工商管理法规的行为,由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予以取缔和处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八、说明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若干意见 第3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意见

一、 确保施工质量的措施

一个工程质量是基础,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工程能够目标,是工程施工的首要宗旨。根据国内外很多获质量优质奖项的工程管理经验,应采用项目目标管理法施工机制,树立质量第一的美好作风,加强职工质量意识,将质量保证落实到每个细节上,以“精心施工、严格要求、事前控制、杜绝返工”的指导思想,加强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

1.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施工时得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能有条不紊的进行管理,才有可能得到质量合格的工程建设。成立专门质量管理小组,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进行质量的层层把关。项目部必须设置专门负责人员,同时设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同时保证整个施工过程都要有质量管理人员在现场跟进,时刻把握施工现场动态,记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制定相应的解决改进措施,加强各部门沟通。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施工中存在的管理层面上的问题进行修正。

2.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工程质量的管理是掌握在全体工作人员手里。工程中多到工序、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受每到工序质量好坏的影响。而工序质量的好坏是工程质量好坏的基础,包括工程使用的产品质量、工序和施工质量,三者密切联系。做好工程质量就要严格把握好施工工序,施工过程质量。好的领导者制定好的施工管理制度,最后得到好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队伍是施工的直接决定者,在进行正式施工前,应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及安全知识的培训,加强质量意识的巩固,争取做到个个清楚质量标准和目标。专业人员的质量把关尤其重要,现场跟班人员必须严格如实汇报施工现场情况,应将不足之处做好记录,真实的反应给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3. 工序质量保证整体质量

每道工序开工前进行规定的实验、检查前期工序是否符合要求。每道工序完成之后,要进行自检、交接检等专业检查,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具体操作程序是:首先,经班组质检员认证合格后,上报项目部检查工程师;经项目部检查工程师确认工程质量无问题后,再找现场监理检验认定。从而层层把关,确保各工序质量合格。

4. 开展标准化作业

工程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规范操作,使每道工序有质量控制依据。每道工序检查都必须有详尽的文字记录,各项工程的主要工序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当出现与施工现场不符时,应积极与现场监理沟通,寻找统一标准,切实保证标准化作业质量。

5. 严把材料关

工地所有材料必须是合格产品。所购材料必须三证齐全且经实验验证。进场后按规定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所需设备材料应选择质量好、信誉高的厂家订购,对于一些新型材料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指导书。

6. 技术措施

确保本工程质量是工程项目的共同目标,加强本意识的普及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健全质量体系,争取一次验收成功,并得到较高的评价。

组建经验丰富的测量队伍,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从工程位置、高程和几何尺寸上确保工程质量的角度控制工程质量也是一种重要措施。

测量记录人员应认真作好记录,测量数据保存完整,整理成册并附必要的文字说明。施工测量资料及竣工测量资料应妥善保管,装订成册待后续工作需要。

二、 施工成本控制

把施工成本降至最低是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但是施工成本控制不是一味的降低成本,在施工成本控制时,应确保施工质量合格,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工程施工成本最低化原则是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尽可能低的控制成本。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但绝对不是进行不计后果的降低成本。同时还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合理性,满足市场要求。

(2)控制成本是多方面的,进行全面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全面控制包括施工管理控制、质量控制、工期控制和全体成员控制。全员控制其实是整个施工过程参与者都参与到成本控制中来,保证每个环节都能做好质量有保证且成本低。

(3)施工项目本身是动态的,成本是在动态下产生的,因此需要动态控制。必须全局控制的前提下,进行每道工序的把握。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最后,再进行工程的价目清算。

(4)成本控制中职责和权力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各部门领导及成员均有承担成本控制的责任。同时也有成本控制的权力,义务和权力并在。建立健全的奖惩考核制度,也是成本控制的又一举措。

三、 文明施工

1. 建立健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施工单位往往忽视了文明施工,而文明施工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 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组织机构,保证文明施工有条不紊。各位领导分管不同领域,既不冲突又无遗漏,做到合理分工、责任明确。并与当地有关部门经常联系,保证施工文明项目不与当地规定相冲突。对施工班组提出施工过程中文明施工及环保要求,施工现场挂文明施工标牌、条幅,保证人人知文明施工。材料分别堆放整齐且不能影响施工现场,且不受施工现场的影响。各种材料用途标注明确,机具进出场有序,机械设备按照规定停放在制定位置并有专业人员保管。做到道路畅通,生活设施清洁文明,施工安全有序。

2. 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文明施工必须要有条不紊,就必须有相关领导人员进行责任认定,成立文明工地领导小组并有一定的管理体制。制定高标准的、切实可行的创建计划,并以文字的形式让所有成员熟知。并坚定不移的分阶段落实措施,贯穿施工的全过程。文明施工就要做到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同时可以制定一些奖惩制度以促进文明施工。

3. 建筑队伍管理

(1)劳动用工管理

施工队伍大都是没有固定注册单位的,民工的切实利益需要得到最根本的保护。因此,要切实保证每一个施工作业人员的利益,必须进行劳动合同签订,同时进行合同管理和各成员信息管理。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劳动法招聘劳动人员,劳动用工合同中必须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及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劳动者报酬问题一定要明确劳动支付标准及支付方式和支付周期,同时还要确定施工单位拖欠工资的惩罚办法。劳动用工合同必须加盖法人用工单位公章并由务工人员本人签字按手印,用工合同由双方各持一份。另外,施工单位还应时刻更新用工人员的信息。

(2)持证上岗管理

由于施工现场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各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特别是特种机械人员,施工现场实行全员持证上岗制度。全体所有人员都必须持有安全施工平安卡,各职位人员需要佩戴相应的岗位胸卡。进场前,所有人员都要进行班前安全教育并进行相关活动的演习,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施工。

四、 结语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是多方面的,要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必须从细节做起,包括每道工序的细节落实、细到每块预制块安置的位置等都会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建筑企业只有树立成本、进度、质量的系统管理观念,实现管理的创新,关注每一个细节,保证工程质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亦军,张雨.土建中安全质量管理施工问题及改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6).

管理中的“意见箱”悖论 第4篇

一、意见箱的意义和价值

1. 获取有价值的意见

意见有两层含义:从个人角度出发,针对组织的某些行为或制度提出不同观点,尤其是在福利待遇、权力分配、工作环境、职位晋升方面,目的主要是维护个人利益;从组织角度出发,针对组织行为、规章制度、业务流程等提出合理建议,或反映易被忽视的问题和缺陷,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也可能针对管理层领导风格和方式提出意见,以达到改善组织绩效的目的。

对于第一类意见,老总们一般是不欢迎的,“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不要问公司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公司做些什么”、“无理取闹”、“本位主义”是他们的通常看法,而且许多管理者执拗地认为员工意见主要就是争取个人利益;管理层希望的是第二类意见,不幸的是,多数组织中员工早就被老总们贴上了“视野狭窄”、“目光短浅”甚至“素质低下”的标签,刻板印象终让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对意见箱失去兴趣。

但事实并非如此,历史上集思广益、从谏如流的故事和例子数不胜数,员工意见可能只是囿于细枝末节,但细枝末节也是最真实最鲜活的,往往产生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并可能具有战略意义。只要回顾本田摩托车进人美国市场的经典案例,我们立刻就会确信这一点:满载本田高层战略期望的大型摩托车根本不被美国市场接受,反而销售人员出行时骑的小型摩托车引起了市场关注,当这一信息反馈给东京后,高高在上的战略改变了,这就是本田的故事。“组织中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可以推动战略进程,战略的种子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萌生”,学习派战略大师明茨伯格指出,一个在偏远实验室里工作的技术人员可以成为一个战略家,最底层的推销员和工人也可以改变公司的市场定位,因为他们最贴近战略行动。对于高层来讲,为了制定战略呆在办公室里翻阅报告和思考,而让别人去执行战略是非常危险的。对于刚刚成立的小公司,创始人可以直接掌握大量信息并做出迅速判断,但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信息传递问题很快显露出来:官僚主义不可避免地滋生,通过正式渠道层层过滤到达决策层的信息往往已经严重偏离现实,这些“硬信息”通常是延迟的、空洞的和集中的,如果组织正处于变动的、复杂的环境中,那么信息问题会变得更严重。“软信息”有时候显得更加重要,例如从一个满腹牢骚的员工和客户那里听来的一段简单经历,也许远比那些市场调查数据或会计数据更有价值,因为后者只能提出问题,前者才是问题的答案。所以哈默尔提出,战略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民主化,他特别强调吸收三类员工的意见——新来的人、年轻人、远离总部的人。

不幸的是,“软信息”很难通过正式渠道传递,因为它饱含细节和态度而难以量化和格式化,即使日益先进的ERP系统也无法改变这一点。意见箱恰恰是一种放松的、私密的沟通渠道,是一种正式的“非正式”渠道,非常适合“软信息”的获取,对于含蓄的中国人来讲尤其如此。因此,要让意见箱活起来,管理层首先应放弃傲慢与偏见,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信任那些琐碎的、具体的、片面的、反面的、鲜活的各种观点和信息,相信其中隐藏着巨大的价值。

2. 意见箱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

仅仅相信员工不足以启动意见箱,还要让员工感受到这种信任,因为意见箱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很少有高级管理者会意识到这层含义,即便他们相信通过意见箱可以获取员工有价值的意见。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归属感和获得尊重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与过去主要通过体力劳动解决温饱的时代不同,在更强调知识经济和竞争的环境下,这种需求必将主导现代都市里日益孤独的人们。员工们非常希望组织能够倾听自己的心声、过问一下自己的观点和困难、采纳自己的一些建议,或者和老总们见见面,聊上几句,这些小小的愿望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心理预期:这个组织需要我、尊重我,有人关注我,我在这里是有价值的。然而,现实相当令人失望。领导们往往扛着“以人为本”的旗号,手中却依然握着胡萝卜和大棒,这已成为当下许多企业的写照。在管理沟通中,倾听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倾听不仅可以减轻员工的压力,而且能够给他们提供一种价值感和归属感,同时,管理者的声望也相应大大提高,这种激励只会导致极少的成本,却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面对面的倾听当然很好,但是效率太低,而且地位的悬殊可能对倾诉者产生压力。意见箱是另一种倾听的方式,效率很高,成本更低,也不会对倾诉者产生压力。

是时候重新认识意见箱了:它不是榨取员工有价值信息的工具箱,任何管理者如果执着于这一点,他最好还是把它摘下来扔掉;意见箱是员工吐露心声的琴弦,是激励员工的魔盒,管理者只有记住了这一点,他才会得到有价值的信息。管理者把激励的作用看得越重,他在意见箱中得到的意见就会越多越有价值,因为后者是前者的副产品而不是相反,许多管理者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二、激活意见箱

仅仅转变观念不足以激活意见箱,这不是愿者上钩的游戏,管理者应采取主动,努力建立、培养、保护这种激励手段和倾听方式。对于倾听者来说,所有的技巧都可以归结为两个字——真诚,反映在行动中就是:全面的、及时的、认真的、灵活的反馈。

首先,反馈必须全面。反馈不能只针对那些在管理者看来有价值的信息,观点和想法即使是匿名的、私利的、错误的、片面的、曲解的,也必须反馈,因为没有反馈就没有倾听、没有激励、没有信任,应答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只有在反馈中才能让员工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意见箱才会有意义。其次,反馈须及时。反馈时滞太久就等于没有反馈,越及时越能让员工体会到价值感和尊重感。为此,公司应指定人员专司该职。再次,反馈应认真。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无法采纳的意见,应尽量解释清楚,对将来欲采纳或解决的也应明示。一些抱怨纯粹由误解而起,更应认真解释。一些信息不够准确,也应予以认真鼓励和感谢。最后,反馈要灵活。反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有些意见对于组织和个人均有重大价值,则可以公开反馈,通过会议、内部刊物、公司论坛、贴吧等予以正式通告;有些意见主要涉及个人,或者对组织整体有利而对某些部门或个人不利,长期有利而短期不利,则最好采取私密方式,如单独约见、电子邮件等;对于一些敏感问题,应采取更加艺术的方式,既保护员工隐私,又能准确反馈。

总之,反馈必须围绕真诚二字,围绕对员工的尊重和价值感,凡不利于此的言行尽量避免。例如,反馈中切不可采用批评或训导姿态,而应是感谢、鼓励和解释。对于意见箱已被打入冷宫的组织来讲,少不了要进行一番动员,把管理层对意见箱的信心和决心传递出去;欲设立意见箱的组织则应做好心理准备,这不是搞活动或运动,而是要建立一种实实在在的倾听制度和激励制度。

意见箱的价值不在于哪条意见具有多大价值,而在于:意见箱中有很多的意见,大家都愿意去提意见,员工们知道高层很重视大家的意见、愿意倾听大家的心声。意见箱中的意见多了不是坏事,而是大大的好事,只有这样,里面才可能出现有价值的意见。

三、意见箱反映了管理中的悖论

卫生保洁管理意见 第5篇

各村、社区:

为切实改善崧厦镇域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现状,优化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经研究,现就进一步加强全镇范围内环境卫生管理考核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1、集镇范围内垃圾收集清运系统、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和相应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

2、集镇保洁员队伍更加稳定,农村专业保洁员队伍配备率达100%。

3、“门前三包”观念深入人心,垃圾收集率达100%,辖区内无卫生死角,做到垃圾日扫日清日运。

4、集镇环境卫生保洁体制进一步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全面建立并得到落实。

5、厕改遗留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6、搞好村镇绿化美化及养护工作。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保洁员队伍建设。

1、加强集镇保洁队伍建设与管理。集镇环卫实行市场化保洁,现由上虞市新天地保洁有限公司负责集镇内环卫保洁,对保洁公司考核管理按相关招标文件执行。

2、加强村级保洁员队伍建设。要求各村按在册人口数400∶1的比例配备保洁人员,落实好保洁人员工作经费并签订保洁合同,对外来人口较多和有菜市场的村,可适当增加保洁人员,有条件的村可推行保洁清运市场化。村级保洁员主要负责做好本村辖区内道路、河道、公厕等保洁和垃圾收集工作。

(二)完善环卫设施建设。

1、做好集镇环卫设施建设工作。完善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垃圾收集点建设,在企业厂区内设置垃圾集中收集点,由镇保洁公司负责每日清运;要求新建企业必须在企业内部设立垃圾集中收集点。

2、做好村级环卫设施建设。要求各村按要求设置垃圾箱(房、桶),及时新建或改建不符合设置要求的垃圾箱。

3、做好垃圾集中收集点建设。对人口密集,垃圾量大的村,在原垃圾收集点基础上改建垃圾中转站。

4、做好公厕的规划建设。仍存在露天粪缸的村必须全面清理露天粪缸,防止露天粪缸重新出现。规划建设好公共厕所。

(三)配齐垃圾清扫和清运工具。要求各村(社区)统一配置必要的垃圾清扫工具,配备垃圾清运手拉车,及时收集和清运村庄垃圾桶、垃圾箱(房)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日运,防止产生二次污染;有条件的村要统一村保洁员服装和工具,加强对保洁员工作的监督。

(四)搞好村镇绿化、美化及养护工作,鼓励各村对村内道路、河道两旁及空闲地段进行绿化,同时要做好绿化养护工作,花草树木不出现死、枯、倒现象,绿化区内无杂草。

(五)健全管理制度。要求各村加强对保洁人员的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规程,重点建立健全各村垃圾的收集、清运和保洁制度。对环卫经费实行专项管理,明细核算,单独设置环境卫生资金备查帐(包括市财政拨入补助、乡镇配套经费、环卫设施支出、垃圾清运、人员工资等资金使用情况),不得截留、挪用市镇两级专项补助资金。加强村民自治,要求各村制定《村民卫生公约》、《门前三包管理制度》、《清洁户评选制度》等村庄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提高群众保洁意识。

三、考核管理

(一)组织领导。成立崧厦镇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崧厦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成立由各片副片长为主要成员的环境卫生督查小组,负责督查集镇及各村的环境卫生工作。各村要成立相应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小组,由村党组织负责人任组长,并指定一名村干部专职负责本村环卫工作。

(二)对集镇保洁公司考核按照相关协议执行。

(三)考核方法。对各村考核采用每日巡查、每周自查、每月检查(不定期)、每季评议、年终考评等五种方式进行。检查考核评分标准对照镇农村环境卫生考核标准执行。

1、每日抽查。由镇城监队、环卫站组织人员每天对各村进行卫生抽查,对存在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向所涉村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在规定期限内未及时整改的,镇政府将组织人员予以整改,整改费用从该村下拨的保洁费中扣除,并把整改结果汇总存档。

2、每周自查。自查由各联村干部和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自定时间,要求每周至少检查一次,自查结果由各片汇总后报送镇环境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每月检查。由镇环境卫生督查组与各片副片长共同进行全面检查,排定检查人员表格,各片副片长实行跨片检查,交叉打分。集镇范围内的环境检查工作由督查组组织开展,检查结果及时反馈保洁公司,并督促整改。

4、每季评议。每季度结合乡风评议检查进行检查,由环境卫生督查组会同乡风评议小组联合进行,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对未及时或未按规定要求整改到位的,在次月考核中予以扣分。

5、年终考评。年终镇环卫考核组组织人员对各村进行全面考核,根据每日抽查、每月检查、每季评议,结合市农办月抽查考核的整改意见,以及各村的整改情况,环境卫生工作创新,进行综合考评。设基本分100分,由日抽查(10分)、月检查(40分)、季评议(30分)、年终考核(20分)等四部分组成。另设附加分10分(对创新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体制机制成效较为显著,并有借鉴、推广价值的每项加2.5分,累计最高不超过10分)。对环境卫生存在突出问题经镇电视台曝光的扣1分/次,村民举报属实经曝光后未整改或市“清洁家园”栏目曝光的扣3分/次,对市农办月抽查考核提出的整改意见,未及时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在年终综合考评总分中扣5分/次。

(四)检查情况通报。由镇环境卫生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每季度一期全镇环境卫生检查情况简报,并下发各村,公布考核排名情况;对环境卫生工作成效突出和及时整改问题的村进行表扬,并对优秀做法和措施进行宣传,号召其他村学习;对检查中发现问题多和没有对问题进行及时整改的村进行通报批评,分析原因,并将“脏、乱、差”现象以图片等形式通过简报进行曝光。

四、保洁经费和奖惩措施

(一)与村保洁经费挂钩。

按各村当年在册的农业人口数和常住本村的新居民数为基数,按每人每年20元标准,分两部分下拨到各村,60%部分分12个月在次月的10日前下拨到各村,40%部分按年终考核结果进行核算;

(二)落实环卫设施建设及绿化补助。对村级环卫设施建设及新增村庄绿化的按《崧厦镇2011年新农村建设项目以奖代补实施办法》(崧镇委〔2011〕30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落实奖惩措施,实行三奖三扣制度。

1、经市抽查考核,我镇月得分排名在第一类乡镇、街道(共7个)列前四位的,所抽查的村按0.5元/人的标准给予月度奖励,直接奖给村主要领导及环卫管理人员。

2、结合月考核和乡风评议,镇环卫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对各村进行一次考评,对每大片考评前2位的村按2000元、1000元的标准对村主要领导进行奖励。

3、对每大片年终考评总分第一的村,村保洁经费在原有基数上上浮20%。同时,对年终考评总分列各大片前2位的村,分别按1.5元/人、1元/人的标准给予奖励,奖金直接给村主要领导及环卫管理人员。

4、对年终考评总分排名末三位的村,取消其20%市镇下拨的保洁费,且不得被评为集体类先进,并进行通报批评。

5、经市抽查考核,所抽查的村得分情况在85分(含)以下的,扣除当月市镇保洁下拨款(60%部分)。

6、和村主要干部综合考核挂钩。年终总评分在95分(含95分)以上的,村干部综合考核不扣分;85分(含85分)—95分的,综合考核扣2分;85分以下的,综合考核扣5分。

7、奖给村主要领导及环卫管理人员的奖金,村主要领导占80%。

(四)对年终考核中露天粪缸未彻底整改的村,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20%市镇下拨的保洁费,且不得评为集体类先进。

(五)提高环境卫生专项工作在村级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的比重。年终考评总分排名前三的村推荐为镇环境卫生工作先进集体。

本意见自2012年1月1日起实行。

建筑施工管理若干意见之我见 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建筑施工管理具体涉及到很多方面,不论是施工质量的管理、成本的管理还是建筑队伍的管理等,都组成了企业整体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能否做好这些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乃至于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而施工企业要想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在施工管理方面下功夫,这样才能给企业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文章接下来从三个方面针对施工管理来浅谈一些个人的意见。

一、加强质量计划工作,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建议

企业将质量视为自己的生命,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建造出精良的工程,立足于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工程项目的工期目标和成本目标。所以,一定要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计算工作进一步加强,从而促使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得以提升,从而使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能够真正完成。作为事前规划的内容,搞好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就要先做好工程项目质量计算的工作。总体上来看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计划的编制、实施、检查调整和总结[1]。

1、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

⑴就工程项目计划的内容而言,主要包括:工程的概况;质量总目标与分级子目标;设置项目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不同施工人员的责任;进行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控制程序;奖惩等。

⑵编制的步骤

首先,要对工程项目的概况加以了解,将相关的资料收集起来;其次,确立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绘制出来;接下来将质量控制程序和奖罚等措施制定出来;在编制工程项目的质量计划之后,由相关部门审批通过之后再颁布执行;在工程项目出现较大的规模、复杂的技术、较多的施工项目时,也可以按照工程进度,编制不同阶段的质量计划。

2、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的实施、检查和调整

就工程项目的质量计划来说,尤其是质量目标树,其具备的针对性和严肃性很强,一定要予以严格地遵守并执行,此外,在实施工程项目质量计划时,一定要对质量计划的履行情况加强检查,一旦遇到问题,要做到调整及时。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指导作用;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关于加强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的建议

1、提高经济意识。

完成有关项目工程的签约之后,企业与项目部要对预算和成本计划同时开展编制工作,此外还有就是此工程需要的总的劳务人员、机械种类数量,接下来还要进行对比和校正,主要针对上述数据,对工人、机械以及材料的市场价进行考察,并以此作参考来进行工程项目实际成本的测算。测算出项目的各项成本,然后公司便可以鉴定与项目部的承包合同,而相关的这些成本等数据都要在承包合同中做出详实的规定。从而保证责权分明和职责的各自履行,使得项目施工能得到顺利完成。

2、加强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管理。

(1)“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物资消耗,特别是钢材、木材、砂石料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2]。有一些环节要特别予以重视,例如领取材料、出库入库和废料回收等等。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各方签字等相关手续必须齐全。有一些工序对对材料操作的消耗尤其大,那么就需要对此进行重点控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将施工的整个过程按不同施工工序做几个阶段的划分,在完成每一阶段工程之后,材料员要做好材料的清点和汇报工作,包括材料的具体使用情况以及剩余的情况,并对于过度消耗了的材料进行原因分析,明确奖惩。(2)周转材料及料具的管理。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有些被重复使用的诸如模板、木材等材料便是周转材料。对于降低成本来说,周转材料使用的可重复次数,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就会越大。一般情况下有两种形式的周转材料,一是租赁,二是购买。租赁使用的材料一般使用时间较短,这有助于缓解资金方面的压力;周转材料使用时间相对较长的,购买时要进行成本核算。每项工程中都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成本摊销方式,“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周转次数”[3]。(3)辅助材料的包干使用。一般采用包干的方法管理辅助材料。

3、控制人力成本

(1)要在项目开工之前,将民工费按照用功计划算出来,而每一道工序的民工用工计划也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来进行排出。做好与民工负责人的协商工作,制定用工计划。(2)制定用工成本目标,这要项目部按照每道工序的民工用工计划进行事先的拟订工作,拟定之后交由上一级领导来进行审查。成本目标制定之后,施工单位据此将人工费拨款计划通告项目部。完工之后,若是民工费降低了,就把1%的节约资金给项目部相关人员作为奖励。(3)开工后,要做到定员和劳动的定额,确保出勤率;对于员工的不合理安排等问题要及时发现并及时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长派工环节应当增加。每天早晨上岗民工数由工长来指定,要保持其与用工计划基本相一致,可根据具体情况来增加上岗的民工人数。以避免这民工闲滞和人工成本的降低。

4、通过机械使用和管理,控制机械使用成本

(1)明确机械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将每天机械的使用和外租机械情况详细记录下来。机械有关人员的工作不仅仅是关于机械的维修和保养,身为施工的一份子,应该溶入到工地,对工程进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有些用于重要工序的机械就显得比较重要,在施工工序开始前,机械手可向项目部提出申请,做好机械种类及台班数等方面的工作,完工后再按台班费兑现。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得到保证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对于已经定下来的台班费,可以令项目部拥有机械调配权,以便降低项目部机械使用的成本。

三、加强文明施工、提高建筑队伍管理的建议

1、促进文明施工保证体系的建立健全

首先,促使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得以建立健全,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文明施工。不同领导对个领域分别进行管理,避免有发生遗漏和冲突的情况,同时还能明确各自的责任,进行合理的分工。要与当地的一些部门保持联系,以免有与当地的规定发生冲突的情况发生。针对施工过程对施工班组提出要求,要尽量符合环保规定并且积极进行文明施工,把一些标牌和条幅挂到施工现场,通过宣传让所有员工都明确要进行文明施工。材料要分开进行整齐的堆放,不可以对施工现场造成影响,同样也不要反受其影响。要标明各种的材料用途,有顺序地安排机具在施工现场的进出。

2、建筑队伍管理

首先,对于建筑施工的劳动用工管理。要想使施工人员的利益都能得到切实的保护,就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并且要将合同与成员信息的管理工作做好。对于劳动人员的招聘、一定要严格按照劳动法进行,对劳动双方的权利、义务要明确规定。其次,要求持证上岗管理。

因为施工现场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只有持证上岗才能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是多方面的,要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必须从细节做起。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施工施工管理如何实施进行了浅薄的探究。我们要知道不论是现场管理,还是成本控制都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都需要认真落实到位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希望本文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从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亦军,张雨.土建中安全质量管理施工问题及改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6).

[2]郭朝旭,梁彦杰.浅析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的问题[J].科技风,2010(11).

南方早稻育插秧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第7篇

(一)加强秧田管理,培育壮秧。

要抓住晴天灌水后揭膜通风炼苗,旱育秧秧床应边揭膜边洒水或灌水,遇雨天要做好清沟排水,做到雨住田干,塑造旱育秧强根优势。在炼苗后匀施苗肥,一般每亩秧田施用尿素4-5公斤,拌磷酸二氢钾1-2公斤,在移栽前4-5天匀施起身肥,一般每亩秧田施用尿素4-5公斤。在移栽前2-3天,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克,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对水30公斤喷施,防治稻瘟病和稻飞虱。

(二)增加基本苗,

争取多穗高产。油稻稻三熟制地区或延迟栽插的早稻,本田营养生长期短,移栽时要增加栽插密度,保证足够的基本苗数。一般每亩要栽插2万穴以上,即每平方米30穴以上,争取以多穗获得高产。

(三)加强栽后管理,

促进水稻平衡生长。根据基本苗数、栽插密度、秧苗生长状况以及栽插后的天气变化等,加强分类管理,采取活棵后轻露田、早追分蘖肥等肥水管理措施,促早发。一是栽插后天气晴好,尤其是基本苗不足、秧苗素质差的田块,应适当增施分蘖肥,以增加分蘖苗数和提高分蘖成穗率。二是栽插后遇低温阴雨,要灌水护苗,适当推迟施用分蘖肥,以增强水稻抗低温的能力。三是杂草发生不严重的田块,不施用除草剂,采用人工除草,以避免除草剂抑制水稻生长

盈余管理方向与审计意见的关系研究 第8篇

国内外对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相对来说, 国外的研究结论比较一致, 都发现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存在统计相关性 (Beeker等, 1998;Heninger, 2001) 。但国内的拓展研究却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 并存在一些与理论认知相冲突而无法解释的现象,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盈余管理方向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因此, 有必要专门研究盈余管理方向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以增进我们对独立审计作为外部治理机制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局限性的认识, 从而更好地发挥独立审计的外部治理作用。

与以前研究相比, 本文研究的改进之处主要体现在: (1) 建立模型直接检验了盈余管理方向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2) 采用多种方法计量盈余管理以进行稳健性检验, 降低了由于盈余管理计量误差而导致的研究结论错误的可能性。

一、研究假设

鉴于盈余管理等机会主义行为的普遍性, 以及对注册会计师在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普遍关注, 国内外对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总体来看, 国外的研究基本上都认为盈余管理程度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国内除了李东平等 (2000) 、夏立军 (2001) 等早期的研究, 其他后续的研究也都支持了这种观点。从理论上来看, 盈余管理程度越大, 以后被市场发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注册会计师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 所以注册会计师也就越可能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以降低自身的风险。因此, 我们提出假设1: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

盈余管理按照其方向可以分为向上盈余管理和向下盈余管理, 向上盈余管理以调高利润为目的, 向下盈余管理以调低利润为目的。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带给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 人们更关注向上盈余管理, 依赖审计报告的投资人在对高估企业利润的审计师的诉讼中更容易获胜 (徐浩萍, 2004) 。投资者常常会因为投资失败而起诉企业或者注册会计师, 却没有投资者因为相信非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而错失投资机会从而起诉注册会计师。同时, 管理当局对向下盈余管理更容易以会计稳健性原则作为借口, 使得注册会计师很难有力证明其向下盈余管理的不适当性。但是一般来说, 由于向上盈余管理更符合管理层最大化其利益的动机, 因此除非发生无法回避的事项, 企业一般都不会进行向下盈余管理, 即:通常情况下, 向下盈余管理可能意味着存在其他未发现的严重问题或特殊目的。国内外对向下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都支持这一结论。因此, 我们认为注册会计师可能将向下盈余管理视为一种存在其他潜在风险的信号, 并因此更谨慎。由此提出假设2:与向下盈余管理相比, 向上盈余管理会缓和标准审计意见和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负向关系。

二、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一) 变量选取

1.因变量 (auditop) 。

以注册会计师是否出具无保留意见作为因变量, 当审计意见为无保留意见时取值为1, 为非无保留意见时取值为0。

2.自变量。

(1) 盈余管理程度 (absmjonesem) 。

本文以操纵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度量指标, 盈余管理程度为异常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本文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并分行业来估计操纵性应计利润, 行业按照证监会的分类标准 (制造业采用两位代码) 进行分类, 剔除金融业后共21个行业。另外, 最新研究发现, 采用业绩匹配的操纵性应计利润提高了盈余管理推论的可靠性 (Kothari、Leone和Wasley, 2005) 。为此, 我们在修正的Jones模型中还控制了公司的前期业绩。因此, 操纵性应计利润的估计模型如下:

ETAi/Ai=β1 (1/Ai) +β2[ (△REVi-△RECi) /Ai]+β3 (PPEi/Ai) +β4ROAi+∑year+εi

其中:ETAi是公司i的总应计利润;△REVi是公司i当期主营业务收入和上期主营业务收入的差额;△RECi是公司i当期应收账款和上期应收账款的差额;PPEi是公司i当期期末的固定资产价值;Ai是公司i上期期末总资产;ROAi是公司i的上年资产收益率;εi是剩余项, 代表公司总应计利润中的操纵性应计利润。对上述模型估计得到的操纵性应计利润取绝对值即为盈余管理程度。

(2) 盈余管理方向 (dirmjonesem) 。

当估计的操纵性应计利润为正数时, 表示向上盈余管理, dirmjonesem=1;当估计的操纵性应计利润为负数时, 表示向下盈余管理, dirmjonesem=0。

(3) 终极控制人性质 (contr) 。

当终极控制人为国务院、省政府、直辖市政府以及国务院直属国资局时, contr=3;当终极控制人为除划归为以上几种以外的国有机关或者单位时, contr=2;当终极控制人为非国有性质时, contr=1。

3.控制变量。

根据前期研究成果, 选择以下因素作为控制变量: (1) 财务状况 (lev) , 用资产负债率表示; (2) 企业规模 (size) , 以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 (3)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 (big4) , 会计师事务所为“四大”时为1, 否则为0; (4) 审计费用 (auditfee) , 用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表示; (5) 净资产收益率 (roe) 。此外, 还有年度 (year) 和行业 (ind) 哑变量。我们以2003年为基准年度;剔除金融业后共21个行业, 共采用20个哑变量。

(二) 模型构建

根据研究假设和研究变量, 我们构建了以下两个Logistic模型:

三、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1.样本选择。

我们选择CSMAR数据库中2003~2006年A股上市公司的5 373个年度观测值作为初始样本。之所以选择2003~2006年作为样本选取期间, 主要是因为:一是CSMAR数据库从2003年才开始提供终极控制人信息;二是2007年开始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 可能会影响到操纵性应计利润计量的准确性;三是上市公司2007年、2008年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费用信息缺失较多。

我们对初始样本执行如下筛选程序: (1) 由于金融保险行业公司的应计利润和其他行业相比具有特殊性, 故剔除金融保险行业的42个年度观测值; (2) IPO公司的规模和股本结构会发生重大变化, 会引起操纵性应计利润的计算误差, 因此剔除IPO公司的244个观测值; (3) 剔除数据异常、无法计算操纵性应计利润的1个观测值; (4) 剔除终极控制人信息缺失的8个观测值; (5) 剔除审计费用缺失或者明显不合理的551个观测值。最后得到实际观测值4 527个。样本详细选择过程如表1所示:

2.数据来源。

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终极控制人信息以及IPO信息来自于CSMAR数据库, 审计意见、审计费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信息来自于CCER数据库。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我们对审计意见和审计费用数据进行了交叉核对, 并手工查找了部分数据。数据处理采用Excel和SPSS17.0软件。

四、实证分析

1. 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 约90%的审计报告为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盈余管理幅度约为上年总资产的7%, 向下盈余管理的幅度要大于向上盈余管理的幅度 (均值和中位数) , 但向上盈余管理的最大值要比向下盈余管理的最大值大, 与薄仙慧和吴联生 (2009) 、刘继红 (2009) 的结论一致。由“四大”审计的上市公司有320家, 约占总样本的7%, 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仍然主要由“非四大”审计。

表3为标准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审计意见样本的连续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差异检验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 标准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审计意见样本的研究变量和控制变量在均值和中位数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说明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时很可能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需要在回归研究中加以控制。标准审计意见组的盈余管理程度、向上盈余管理和向下盈余管理的数值都显著低于非标准审计意见组, 说明盈余管理程度越大, 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假设1。

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向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似乎存在差异, 无论是从均值还是从中位数来看, 标准审计意见组和非标准审计意见组的向下盈余管理的差异都大于向上盈余管理的差异, 均值检验的差异尤其明显, 注册会计师对向下盈余管理更加敏感。这一结论与徐浩萍 (2004) 、刘继红 (2009) 的结论一致, 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假设2。

注:***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

表4中的第 (1) 部分列示了不同盈余管理方向和审计意见的分布及其检验结果。在全部样本中, 有2 161个观测值向下进行了盈余管理, 其中有291个样本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 占13.47%;有2 366个观测值向上进行盈余管理, 其中有170个样本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 占7.19%。卡方检验表明, 盈余管理方向与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性在1%的水平上显著, 说明盈余管理方向很可能会影响审计意见。这一发现与刘继红 (2009) 的结论一致。

表4中的第 (2) 部分考察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在全样本中, 有320个观测值是由“四大”审计的, 其中有15个观测值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 占4.69%;有4 207个样本是由“非四大”审计的, 其中有446个观测值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 占样本的10.60%。“非四大”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显著高于“四大”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卡方检验显示, 是否被“四大”审计与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性在1%的水平上显著。

表5列示了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从表5可以看出, 上市公司得到的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程度、盈余管理方向以及终极控制人性质密切相关:盈余管理程度越大, 得到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小;进行向上盈余管理更容易得到标准审计意见。这初步验证了前面提出的研究假设。其他控制变量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与前期研究结果比较一致 (于鹏, 2007;刘继红, 2009) , 并且与前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相一致。比如, 企业得到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与企业的规模、业绩、是否被“四大”审计正相关, 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负相关。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 下同。

2. 回归分析。

(1) 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

从表6可以看出, 在控制了相关变量之后, 盈余管理程度与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负相关。因此注册会计师能够识别盈余管理行为, 并且盈余管理程度越大, 其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也越大, 从而验证了假设1, 与徐浩萍 (2004) 、刘继红 (2009) 等的研究结论一致。盈余管理方向的分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虽然两组的盈余管理程度的系数都为负数, 但向上盈余管理样本组的不显著而向下盈余管理样本组的显著。因此, 注册会计师对向下盈余管理比对向上盈余管理更敏感, 这也初步验证了假设2。其他控制变量, 如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审计费用等的回归系数也与预期符号相一致。

(2) 盈余管理方向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为了更准确地检验注册会计师对不同盈余管理方向关注的差异性, 我们运用模型2进行了回归分析, 具体结果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出, 盈余管理程度和盈余管理方向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正, 这表明进行向上盈余管理比进行向下盈余管理更容易被出具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 即注册会计师对向下盈余管理更敏感, 从而验证了假设2。其他研究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与模型1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

3. 稳健性检验。

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我们进行了如下稳健性检验: (1) 采用多种方法计量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准确计量是本文得出正确结论的关键, 除采用分行业修正的Jones模型以外, 我们还同时采用了基本Jones模型、k-s模型等多种模型来计量盈余管理程度, 研究结论基本保持不变。 (2) 根据更严格的标准来出具标准审计意见。考虑到存在利用带保留事项的无保留审计意见来代替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我们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定义为标准审计意见, 将带保留事项的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他审计意见均视为非标准审计意见, 研究结论也基本保持不变。

五、结论

本文从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的关系研究出发, 通过分析不同盈余管理的特征, 建立直接的计量模型检验盈余管理方向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小;与传统的观念不同, 注册会计师对向下盈余管理比对向上盈余管理更敏感。笔者认为, 之所以出现这一实证结果可能是由于注册会计师将向下盈余管理视为一种潜在危险的信号, 从而采取了更为严格的重要性判断标准。

参考文献

[1].陈信元, 夏立军.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 2006;1

[2].刘继红.国有股权、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审计研究, 2009;2

[3].夏立军.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应用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2003;2

[4].徐浩萍.会计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会计研究, 2004;1

棚室蔬菜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意见 第9篇

无公害蔬菜是指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和栽培技术生产的无污染、营养型蔬菜。

为使哈尔滨市棚室蔬菜生产符合无公害标准要求,下面从选种、施肥、病虫防治及栽培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一些有关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意见,供大家参考。

1 选种

选种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和种子质量两个方面。

1.1 品种选择

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为依据。选择适销对路、符合人们消费口味的优质品种。

1.2 种子质量

在购种时应注意种子的纯度、净度、芽率等一系列问题。

2 施肥

无公害蔬菜生产在施肥上应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目标产量确定施肥种类和施肥量,减少肥料的损失,减轻因施肥不当带来的污染,确保蔬菜产品安全、优质。生产无公害蔬菜允许使用的肥料主要有农家肥、绿色食品生产专用肥、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有机复合肥等。

无公害蔬菜生产上,严禁使用硝态氮肥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污泥等,以减少硝酸盐的积累和污染。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内,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作物收获前30d进行施用。

3 病虫防治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病虫防治应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并辅以正确的化学防治,以获得最佳的防治效果,减轻病虫危害,避免农药残留。但在施用化学农药时应遵守以下三项准则:

(1)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具有三致(癌、畸、突变)作用的农药。如甲拌磷、甲胺磷、氧化乐果、克百威、呋喃丹、杀虫脒、五氯硝基苯、除草醚等。

(2)推广使用安全可靠的低毒、少残留农药。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在黑龙江省无公害蔬菜生产上允许使用但需限量使用的化学农药种类有:敌敌畏、乐果、辛硫磷、敌百虫、抗蚜威、扑海因、粉锈宁、百菌清、瑞毒霉等。

(3)在棚室保护地内推广使用粉尘剂、烟雾剂防治病虫害,以降低棚室内空气温度,减轻病害发生。

4 栽培管理

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栽培管理主要是对作物生长环境内的水、肥、气、热、光照等条件的管理,通过调控水肥气热光照等环境因素,抑制病虫草害的发生和流行,人为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强作物抗病虫能力和抵御不良环境条件能力。从而减少农药化肥应用量,确保蔬菜产品优质、安全、保健。主要的栽培管理方法有以下几项:

4.1

培育壮苗,壮苗带蕾移栽是实现早熟、高产、优质、高效的基础,为此,在育苗阶段应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4.1.1 科学计算出育苗时间

育苗时间确定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秧苗质量,育苗时间主要由秧苗安全定植期和秧苗的日历苗令两个因素确定,其次还要根据育苗条件的好坏加上5~10d的机动时间。

4.1.2 营养土的配制

营养土是供给秧苗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和氧气的基础。它必须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具有保水、保肥和透气的特性。

营养土配制比例:园田土6份,腐熟有机肥或草炭土或陈马粪或腐殖土4份。上述每1m3营养土中再加入腐熟大粪面30kg,另加瓜菜壮苗霸王500g,配制完后装入营养袋内准备播种或移苗用。

4.1.3 种子消毒处理

种子消毒是预防种传病害的有效措施。无公害蔬菜生产上宜选用温汤种法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4.1.4 变温管理秧苗

苗期应根据秧苗不同生育时期对温度要求进行变温管理,以促进秧苗发育,提高秧苗素质,防止徒长苗和老化苗出现,具体做法是:播种后出苗前和移苗后缓苗期需高温,每次移苗前2~3d或定植前7d进行低温管理。

4.1.5 水份管理

整个苗期要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做到干时不裂纹、湿时不存水,保证根系正常生长。苗期不可过分渴水蹲苗,以免造成锈根、花打顶、老化苗出现。

4.1.6 定时换气排湿

整个苗期每天中午要对育苗温室进行放风,放风有两点作用:一是排出育苗室内的水分和有害气体,降低空间湿度,预防病害发生。二是补充育苗室的CO2饥饿状态,提高秧苗素质。

4.2 整地覆地膜

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土层深厚、疏松透气、肥力适宜的土壤条件。整地前应施足基肥、深翻,再起垄作畦。起垄作畦后覆地膜,增温保墒。

4.3 科学灌水

无公害蔬菜栽培中,提倡节水增效栽培,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科学灌水。在棚室蔬菜栽培中推广应用膜下暗沟灌、膜下软管滴灌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可防止土壤温度降低,降低空气湿度,减轻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用量,改善果实品质,并促进作物早熟,增加经济效益。

4.4 合理密植与植株调整的科学运用

栽培蔬菜的目的是要得到产量高、品质好的产品,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无公蔬菜栽培时需要同时兼顾产量和品质两个条件。单位面积产量的形成需要一定数量的植株个体支持。因此,在栽培时要保证单位面积上具有一定数量的植株个体,同时在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要人为地调整植株个体的生长发育,保证蔬菜产品的形成。

4.5 运用生态防治方法预防病虫害发生

生态防治是对蔬菜作物生存环境内的温、光、水、气等环境条件的分期控制,创造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的环境。这种防治方法就叫生态防治法。

病害发生、流行的条件:(1)要有大量病原物;(2)要有易感寄主植物;(3)要有一个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

病害发生、流行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及叶片上有水珠或水膜(浸染水)。

对病原物的多少和寄主植物抗性的强弱,可以通过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加以控制,对湿度的调控,可以应用生态防治的方法进行调控。

温室、大棚具有密闭性好的特点,因此可以应用生态防治方法进行病虫的预防,减轻病虫害的发生,防止农药污染,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生产中常用的生态防治方法有:变温管理、高温排湿、放夜风、节水灌溉等措施。

4.6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的应用,应根据天气的变化和秧苗长势适时应用,及早防治,在应用化学农药时应选择那些低毒少残留农药品种,并做到限量使用,以确保蔬菜产品安全、营养、无污染。

结束语

拜泉县主栽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第10篇

1 大豆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1.1 铲前垄沟深松

在大豆苗出齐后1~2d进行, 深松深度18~25cm, 起到放寒、增温和除草作用。

1.2 科学安全除草

对于没有采用封闭除草或除草效果不好的地块, 要及时采取茎叶处理, 选择安全、高效的除草剂, 在大豆真叶到第1片复叶期, 杂草2~3叶期用药防治效果最好。大豆田苗后可选用:12.5%烯禾啶乳油+48%灭草松水剂、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8%灭草松水剂+25%氟磺胺草醚水剂等品种。

1.3 喷施叶面肥

要根据苗情长势酌情使用叶面肥, 对于长势弱或晚出苗的地块要及时补充营养, 可以喷施黄腐酸、氨基酸及高效生长调节剂等叶面肥。同时, 要增施钼、硼、钾、镁等微量元素。对于出现除草剂药害地块, 可喷施一些缓解药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加优质叶面肥。

1.4 及时防治病虫害

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苗期害虫主要有蒙古灰象甲、二条叶甲、跳甲、蓟马、蝽蟓、根绒粉蚧等。蛴螬、金针虫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灌根防治;地老虎3龄以下幼虫可用毒死蜱乳油、辛硫磷乳油灌根或傍晚茎叶喷雾, 大龄幼虫可用辛硫磷制成毒土或毒饵于傍晚撒在作物行间进行诱杀;大豆蓟马、二条叶甲、蝽蟓、跳甲等苗期害虫可选用3%啶虫脒15~20m L/667m2喷雾防治;大豆根绒粉蚧推荐使用75%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g/667m2+40%毒死蜱乳油60m L/667m2, 兑水15L, 于大豆拱土期和子叶展开后各喷1次。大豆根腐病发病严重地块, 在喷施优质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基础上, 可用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

2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2.1 抓好铲趟

要实行铲前趟一犁 (拉墒沟) , 做到早铲早趟、多铲多趟, 达到提高地温、消杂灭草, 促进幼苗早发速生。

2.2 提早追肥

要根据施用底肥、种肥数量, 应用品种特性和产量指标及玉米生育情况等要求, 及早科学追肥。对苗势弱及基肥、底肥、种肥施入水平不高, 尤其地力条件较差、种植晚熟玉米品种的地块, 为促进幼苗快速生长, 提高幼苗素质, 结合铲趟追尿素15~20kg/667m2, 还可采取磷酸二氢钾加尿素兑水进行叶面喷施, 或应用液面肥等。追肥做到侧深追肥, 侧10~12cm, 深10~15cm。

2.3 及时除孽

玉米拔节前后常有大量的分蘖发生, 为减少养分消耗, 促进玉米个体植株良好生育, 应及时除孽。

2.4 除草化控

要把安全性、调茬放在首位, 因地制宜地选择有效配方。可选用:55%硝磺·莠去津悬浮剂、20%嗪·烟·辛酰腈油悬浮剂、30%苯唑草酮 (苞卫) 等品种, 严禁使用2, 4-D丁酯等激素类化学除草剂。科学喷施吨田宝、细胞酶等化控剂和生物制剂, 防倒伏促早熟。

2.5 防治病虫害

粘虫在大多数幼虫处在3龄期左右为施药最佳时期, 每667m25%高效氯氰菊酯40m L, 兑水30kg或25%氰·辛乳油20~30m L。施药机械可使用自走式高杆喷雾机。玉米螟释放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为保证防治效果, 地块必须连片, 在玉米螟产卵初期开始放蜂, 共放3次蜂, 第1次在玉米螟化蛹率20%时, 后推10d放蜂;间隔5d后放第2次;再间隔10d后放第3次, 每667m2地总量为1.5万头, 每次各放5000头;在田间卵孵化率达到30%时, 利用自走式高杆作物喷杆机Bt可湿性粉剂防治, 每667m2用量为25g, 兑水10kg。玉米大班病可在大喇叭口晚期喷施甲基硫菌灵或吡唑醚菌酯预防。

3 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3.1 播后深松及苗前耢地

播后10~15d深松, 深度25cm以上;对播种过深, 土壤温度低, 有杂草的地块, 出苗前用耢子耢去部分垄顶土, 有利提高地温、促进早出苗。

3.2 加强中耕管理

苗出齐后及时铲1遍, 再趟1犁, 提高地温。在发棵期铲2遍趟3遍, 多培土, 做到垄沟窄、垄顶宽, 提墒松土, 实现多层结薯, 利于块茎膨大。

3.3 适时追肥

在块茎直径膨大至2~3cm时, 结合最后一次中耕进行追肥, 按土壤需肥情况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 避免脱肥影响产量。在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 进行叶面追肥3~4次, 间隔7~10d。

3.4 加强病害防治

3.4.1 晚疫病防治

6月下旬开始, 喷施保护性药剂预防发病。发现中心病株后, 立即拔除, 并施用内吸性药剂防治, 每隔7~10d喷1次, 连喷4~5次。种子田应增加喷施次数, 确保种薯质量。

3.4.2虫害

主要是蚜虫, 在有翅蚜出现前, 拜泉县于7月初进行药剂防治。

摘要:针对拜泉县今春大部分地区土壤水分饱和, 春季回暖晚, 播种拖后的不利条件, 根据当前气候特点及生长发育进程, 特制定大豆、玉米、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仅供参考。

管理意见 第11篇

摘要: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使用和科学化的全面管理,尤其是强化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的信息化的分析和管理可以有效地增强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深入挖掘固定资产的潜力、提高单位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增加企业活力。本文将重点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的改进和完善的意见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问题;完善措施

1.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大量企业缺乏固定资产的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合理科学的风险应对机制的缺乏,很多企业在决策有关固定资产的项目投资时,常常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在这种背景和条件下,因为固定资产的投资需要使用的资金往往数额巨大,且投资的回收期限也比较长,一旦投资出现失误的话,就很容易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巨大的经济损失。

1.2 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的缺乏

在一些企业中,尤其是那些规模相对来说较为大的集团企业里,因为其拥有非常之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而且自己的经营范围又很广,所以常常缺乏规范化的、对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机制,例如固定资产提前报废、有关底册的记录不清晰以及发生重复购置等。此外,在一些较为大型的企业里,因为其部门或者是分公司比较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的层次也就非常复杂,也就更容易引起固定资产账目不明等问题。

1.3 固定资产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我国的很多企业对自己的固定资产都采取不提折旧或者是少提折旧的措施,这种现象不仅导致了企业中严重的账实不相符的矛盾,还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不能对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进行真实而客观的描述和反映。不仅如此,一些企业甚至还未定制科学到位的固定资产处理方案,以至于大量的固定资产在废弃后便处于长期的闲置状态,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企业固定资产的流失,妨碍了企业对自身资源的充分、合理的再利用。

1.4 监督控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力度不够

很多企业认为,固定资产一旦达到了其自身的使用年限后,便失去了利用的价值成为了废弃物,如果此时还要耗费精力对这些已然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话,则必然要耗费和占用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资源,不仅不能获得收益,还不利于企业对自己的运营成本进行控制,因此,也就忽略了对这些报废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事实上,这种做法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企业还必须充分重视那些自身的价值比较大的固定资产的处理工作,因为这些固定资产就算已经达到了报废的要求,但仍可以获得十分可观的残值收入。

2.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措施

2.1 加强对企业的财务工作的管理和财会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

首先,在管理企业的固定资产方面,我们必须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设备状况还有使用和保管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等出发去建立和健全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账簿,并详细地规划企业的监督工作和财务记录,加强企业的内审力度,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管理企业固定资产的法律法规。

再者,主管绝对不能仅仅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地进折旧费的提取,而是要严格地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去进行计提,对计提出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也必须及时地到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及备案。

最后,我们不仅要强化管理固定资产,还必须增加对企业的有关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努力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2.2 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要实现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规范化的管理,我们就必须首先定制最为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对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的职责分配进行明确,因为这是强化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其次,为了从源头上遏制固定资产流失问题的产生,保证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企业就必须强化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监督和控制机制,例如,企业应制定出科学的固定资产盘查机制,让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员工分别完成对固定资产的核实和记录工作,严格遵守“不相容职务分离”这一原则,以充分发挥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效用。

最后,在认真完成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的定期的盘查工作之后,企业还必须及时地将发现和查明在盘查中暴露的问题并进行上报,以不断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

2.3 强化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统一管理,集中采购固定资产

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耗用大量的资金来购置固定资产,而且固定资产还有很长的投资回收期限,十分制约和影响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情况,因此,企业必须一步步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而完善的固定资产集中采购制度,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去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和增强规模效益等。为此,企业可以建立起专门的采购中心,负责预算和盘点各个部分需要的固定资产,在对企业的资金进行统筹之后,编制出合理的固定资产采购方案,以实现对企业的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此外,笔者认为,因为监理公司的部门较为分散,固定资产多且杂,而且项目还非常之多,所以,其可以统一地对购买来的固定资产按照顺序号、时间、初始领用的项目部或者是类别等进行编号(以年为计算单位),必要时还可以加贴标签以方便公司的其他部门的统一控制和管理。并且,必须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每一项固定资产的安全管理任务。管理者必须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并及时地向相关部门汇报自己的使用情况。此外,公司管理固定资产的各个项目部还能够以建立统一的QQ群等联系方式来对公司的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等进行相互了解。

2.4 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及时处理报废闲置了的固定资产

企业要从整体上把握自身的固定资产,依照自己的实际运营状况等对那些不能使用的、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具体而言,可以划分为报废处理、不正常运转和正常运转等,并且,还需要严格地依照企业自身的政策及时地处理每一类资产,以快速转化和合理利用企业资金,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再者,我们千万不可以认为那些企业的固定资产还可以正常运转就表示其不存在任何问题,而是要从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济适用性以及技术水平高低等角度多方面对其进行考核,一旦发现这些固定资产存在诸如效率低下、技术陈旧等问题,必须及时地将其进行处理。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各个项目部的管理者首先要及时做好全部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的登记和跟踪,发生项目部间的调动时更要做好移交工作,并且,管理者还应当按照项目部每个月固定资产的变动和使用状况及时地编制出当月的固定资产增减变化表,由最新领用固定资产的人员对领用表进行详细的填写,待财务部对这两张表进行核实和沟通之后,更新资产的总账和明细账,并把这两张表留档备查。

3.小结

通过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企业只有加强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才能够不断优化企业的固定资产的配置,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作者单位:兰州市人大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苗晓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7(1):115-116

[2]匡平.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和思考[J].中国商贸,2011,2 (5):116-117

[3]陈娅.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应用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 22(22):167-168

管理意见 第12篇

征求意见稿提出, 各地应从本地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出发, 选用适合本地中小学使用的教材, 满足本地中小学对教材的不同需求。教材选用应遵循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的原则, 充分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 并统筹考虑教材特色、售后服务等因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干预教材选用过程和结果。

承担中小学教材选用组织工作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 应当组织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 负责本地区或者本学校教材的选用。教材选用委员会由教育行政人员、课程教材专家、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和优秀教师等组成, 其中一线教师不得少于1/2;学校教材选用委员会本校人员不得少于1/2。教材编写人员不得担任教材选用委员会和学科组成员。

上一篇:作业也精彩下一篇:对应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