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背景范文

2024-07-11

学习背景范文(精选12篇)

学习背景 第1篇

一、移动学习背景下的英语学习特点

1. 移动学习理论及特点

移动学习是教育领域的新兴产物。目前, 国内外的专家或学者, 尚未就移动学习的概念和内涵做出相应的规定。有专家从技术角度来探讨移动学习, 如Paul Harris等人认为移动学习是通过PAD、移动电话等电子终端可以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的全新体验。Chabra等人认为移动学习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或方案, 有效整合学习资源, 是未来教育方向的重要方向。由此可见, 移动学习与其它学习平台相比, 在资源共享、学习方案制定和学习基础条件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改善。

2. 英语学习策略类型

英语学习策略是保证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效果, 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策略。对于英语来说, 需要多种组合策略。如引导学生发现学习规律, 增强记忆效果的记忆策略; 善于分析、善于总结, 善于抓住学习效果的认知策略; 根据英语语境去猜测一些陌生单词的意思等补偿策略, 这些策略是确保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和前提, 将大力推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善于学习等情感策略; 发挥团队精神, 注重学习协作等社交策略。

二、移动背景下高职英语学习策略分析

1. 案例描述

李丽是某高职院校大二的一名女生, 她认为自己在考试中阅读得分比较少, 原因是单词量不够, 一到考场上发现很多单词都记忆不起来了。为了解决这一困境, 她买了IPAD, 专门用于英语学习, 一开始还能坚持下来, 每天背二十个单词, 但很快她就失去了兴趣, 不想背了。她也尝试过死记硬背的方式, 但在关键时刻背过的单词又想不起来。后来她发现通过看网络、听音乐等方式能够巩固单词, 提高英语读写能力。但她觉得这种方式过于耗费时间, 并且对英语口语的锻炼显得很有限。她制定了详细的英语学习计划, 早上起来背诵精彩片段, 并大声朗读李阳疯狂英语, 尽量把音发得很饱满, 模仿美式发音。但考试结果还是不是很理想。

2. 策略分析

李丽是一个很勤奋的学生, 但她的缺陷在于她学习方法不对, 学习策略不合理。如从案例描述可以看出, 李丽在日常功课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是比较多的, 她热爱英语, 并善于学习。因此, 教师可以帮助她寻找方法与技巧, 使她这种学习势头保持下去。从学习情况来看, 她对移动学习方式理解不到位, 仅仅认为通过拥有先进的学习设备就可以学好英语了, 这是移动学习误解, 没有意识到移动学习仅仅是一个学习工具, 通过工具, 还应该去培养自身的学习策略。如借助现代化的工具去培养自己的记忆策略; 查阅资源, 分析、归纳等形成自己的认知策略, 根据上下文语境去猜测单词等。利用通讯工具如QQ、电子邮件、网络电话、飞球等与同学们分享经验, 找准差距, 弥补不足等学习策略。

三、提升英语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建议与对策

1. 利用移动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的认识策略及行为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平台、网络通讯工具、移动电话等, 及时沟通信息, 共享资料。教师可以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计划, 查看学生计划执行情况,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移动学习背景下英语学习的快乐。老师还可以通过移动学习平台, 指导学生英语口语学习, 在不断学习中发现规律、找准方法, 从而提升英语学习的针对性。

2. 完善教材内容体系

如今,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已经不渗透到传统的教学领域, 先进移动学习平台层出不穷, 学习资源极大丰富, 资源共享和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传统教材内容与移动学习平台资源相比, 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因此, 要借助先进移动平台和计算机相关技术, 不断完善教材内容, 将学习策略或学习方法等内容融入到教材当中去, 使学生在海量的教学资源面前, 掌握先进的学习策略, 保持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创新学习评价体系

学习评价体系对于高职英语学习来说至关重要, 而移动学习背景下的学习评价体系则要求更高, 传统的学习形式也不适应高职英语学习的需要, 在通讯设备、电子终端设备等日益发达的今天, 有必要通过信息化移动学习平台实现老师及时跟进学生学习情况, 创新学习评价方式, 使学生们能够相互评价, 相互促进。合理调整评价体系的权重, 不仅要重视英语基础知识, 单词量、语法的掌握情况, 还要看英语策略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并根据情况, 提高英语学习策略在学生综合评价中的地位和权重。

四、结束语

移动学习方式的出现, 推动了高职英语学习形式的改变和创新, 严重冲击了传统学习模式。移动学习在资源共享、信息通讯、个性化学习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 同时也要求对学习策略的掌握, 否则在海量的信息和资源面前, 学生有可能会出现迷茫现象。

参考文献

[1]陈玉梅, 苏文倩, 基于手机的英语听力移动学习策略研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3, (06) :83-84.

[2]郑金霞.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英语学习策略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3) :29-29.

[3]吴薇, 魏涛,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J].英语广场 (学术研究) , 2013, (09) :181-182.

[4]钟幼君.元认知策略训练与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研究[J].才智, 2013, (14) :137-138.

学习党章的背景、意义及如何学 第2篇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上海市委党校肖昌进教授

一、为什么要强调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原因及背景)

(一)历史原因

1、我党创建之初的红军时期就很强调学习党章,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仍组织红军干部认真学习党章。毛泽东一向重视从思想上建党,把它放在各项党建工作首位,因为当时80%的党员来自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怎样建设为马列主义政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马列主义教育,从而把党员改造为共产主义战士。

2、十六大召开之前,专门成立了三个小组:组织人事工作小组,胡锦涛任组长;十六大报告起草小组,温家宝任组长;党章修订小组,李鹏任组长。党章修订小组提出三条建议:

(1)在十五大党章基础上做小改而不做大改。因为十二大党章曾下了很大工夫修订,基本反映了时代发展和形势要求,后来的几版党章都只是在其基础上做些小改动,没有必要再做大的调整,倒是需要在引导党员认真学习上多下点工夫。但这条建议自十六大以来一直未引起充分重视,即使是先教活动中也学得不深,直到这次中纪委六次全会上胡锦涛讲话才掀起学习的高潮。

(2)成熟的、科学的才写入党章,不成熟、不科学的就先不采纳。如党代表常任制尚不成熟,只能先试点再逐步推广,如写入党章会造成被动,又如关于党徽图案是否要与时俱进的建议:镰刀、铁锤太落后,我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可否加电脑的图案,象朝鲜劳动党就在党徽中加入钢笔图案代表知识。但这种观点看似有理,其实不科学,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先进,主要应看其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先进而非看其标志。而且从历史角度看,工农是我党的阶级基础,不能随便改动,否则会引起思想混乱,产生不必要的后果,所以专门增加了第十一章,明确党旗、党徽,使之成为党内的根本大法,如果谁随意改动就要追究责任。

(3)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指导思想,基本没有分歧意见,不过十六大后总结性的顺口溜反映出还是有些不同想法。“三个代表写进新党章,胡锦涛入主党中央,江泽民紧握手中枪,全国人民齐心奔小康”。

3、干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都与未认真学习党章有关。

4、胡锦涛在中纪委前两次全会上也曾强调要通过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但始终未引起全党重视,没留下深刻印象,贯彻力度也很不够,所以这次全会以很大篇幅来高度强调这一问题。

(二)现实原因

这次两会期间,中央领导表态要坚持改革开放,温总理说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永不言败”。这些话都是很有深意的。

2006.3.2《社会科学报》上登了吴敬琏一篇关于如何看待改革引发的争论的文章。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共有过三次大讨论:(1)第一次,文革刚结束时的“两个凡是”、真理标准讨论,结论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第二次,1989年,姓“社”与姓“资”的争论,小平南巡讲话一锤定音,结束了争论,结论是三个“有利于”(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3)第三次,始于2004年,2005年升温,现在仍在继续,不过两会期间中央领导表态后估计争论即将结束了,主要是反思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究竟是不是“反改革开放”的争论。

2005年7月,经济学家刘国光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后公开发表的谈话内容包括2条:(1)

改革开放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是新经济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2)大学经济研究机构基本被推崇私有化的学者把持,主张未经过马列主义教育的“海归派”不得上岗,赞赏林毅夫、程恩富(原本到年龄要退休了,现在升官了)。后来刘国光又把自己的观点整理成一封信寄给中央领导,被批转给各省,结果引发了热烈讨论,形成两种对立观点:一派认为说出了大家早就想说的心里话,另一派认为毫无道理,是“左”的东西。

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又指出十六大党章存在的不妥之处,如总纲中删去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必然被共产主义取代)不妥;有些说法值得探讨,如“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这一表述易产生歧义,让人误解党内有两个最高领导机关。

确实有些问题需要反思,如:(1)干部党员信仰失落,能否重建?(2)哪些人先富起来了?是否合理合法?(3)教育、医疗、卫生改革几乎都失败了,虽然总理说“永不言败”,但确实民怨沸腾,会动摇社会制度。(4)国有企业大批职工下岗,这是违背宪法的,该如何解决?

党内有分歧、争论是正常的,但在中央没有定论前仍须严格遵守党章要求,执行中央决策,统一思想,不能把党内矛盾公开化,改革不能动摇,但确实应正视上述问题,辨证看待、认真解决。走回头路全国人民肯定不会答应,那样会象朝鲜一样穷得可怜。越南至少比我国落后二三十年,也急于学习我们的改革开放经验。

过去的改革思路是让大家来分担责任,因为国家已经无力再大包大揽、从摇篮管到坟墓了。但经过27年的改革开放,现在矛盾已经转化,形势变了,改革目标也应调整。百姓已经不堪重负,急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胡锦涛去青海考察时又提出了一个新三民主义:发展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能再象改革之初那样,出一个政策就让百姓来分担,“住房改革要把百姓的口袋掏空,医疗改革要让百姓提前送终,教育改革要把家长们逼疯,”百姓不会再答应和承受了。

房改难道就等于买房吗?没有其他路可走吗?其他国家都是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60-70%是廉租房,30-40%才是商品房,这是比较合理的房产结构,而我国却是“千家万户都在买房”,自有产权房所占比例高达75%,居全球第一位。所以万科的王石说,百姓没房住不能怪开发商而应找政府解决,开发商只关心能否把造的房子卖出去,没有义务来关心和解决百姓是否有房住。

医疗改革,权威报告的结论是“基本不成功”,那不就等于“基本失败”吗?现在要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由政府出大头(每年40元),农民出小头(每年10元),小病自己出一部分钱,大病按规定报销,从而有效杜绝“因病致贫”现象。(2)不再只由“赤脚医生”撑世面,而由城市医院支援,规定医生评职称必须去农村合作医疗组织工作两年,同时鼓励毕业生先去农村工作,可优先安排回城就业,早去早回早就业。除医疗外,教育方面也有类似政策要求。

2006年开始,农民种田不交税,上学(九年义务教育)不交费,这是2600多年来首次减免皇粮国税。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让农民能提高可支配收入,买得起和用得起城市已经过剩的消费品,农村市场一旦激活,中国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就有望启动了。

城市现在试点社区医院,上海长宁区和北京东城区是全国两大试点,力求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才找大医院,社区医院不考核医生创收,而是考核服务次数、态度、表扬信数量等。

二、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的现实意义

通过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来加强执政党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曾庆红在中央党校讲话中谈了三点学习党章的现实意义:(1)增强党章权威性的需要;

(2)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需要:(3)纠正党内违反党章、违背科学发展观行为的需要。

胡锦涛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讲到六个“进一步”:

1、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为何会动摇?2005.1.14,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到几个原因:

(1)国际形式发生复杂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谷。目前全球只有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古巴、越南、朝鲜、委内瑞拉(自己声称的,有待观察),处于资本主义的重重包围之中。

(2)市场经济对党的建设有负面影响,扭曲了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因为共产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是背道而驰的,倡导一切向钱看,斤斤计较,惟利是图,而不是无私奉献,服务人民。列宁、毛泽东时代没有这个问题,如果我党解决好了这个问题,将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巨大贡献。但我党对此确实办法不多,规律知晓很少。已经过尝试比较有效的办法包括:管好干部三个圈——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

(3)党内官僚、腐败等问题未得到较好解决,风气变坏。应以党员为本,关心党员实际困难,病中慰问等,向宗教组织的某些人性化细节关怀学习借鉴。

(4)党员忽视政治理论学习,放弃改造世界观。

(5)不适应形势变化

(6)单位抓学习抓得不够

在盛行个人崇拜的年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要以最高领袖的言论为标准。斯大林发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提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与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被剥削的革命群众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总共四句话。当时大家都认为这个定义既全面、又深刻,所以在课堂上和教材中都一直照搬。

198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外国历史卷其中有“马克思主义”辞条。经我重新研究、反复提炼,我提出的新定义只有一句话: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还可以更简明地浓缩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

什么是人的解放?1.要“消灭劳动”,这是马克思恩格斯1846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多次提出的观点,意即消灭繁重艰险的体力劳动,使劳动由谋生手段变为悦生活动,轻松愉快,人生喜悦。2.减少天灾,与自然和谐共处。3.学会人与人和谐共处,不受别人打击也不打击别人。4.消灭各种形式的剥削与压迫。5.人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人人都达到大学毕业水平。6.实现社区高度自治。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以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宁波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者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存在的内在根据,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面上,人的本质在劳动;在人与人相区别的层面上,人的本质在社会关系。人的价值有二重性:社会价值——通过实践为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而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自我价值——通过活动而获得社会与他人对自己人格的尊重和需要的满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外在体现和必要前提。

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社会财富增长);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取向(人的全面发展),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目前党中央极力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以认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是科学表述了两者关系,以人为本是核心,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是原则。

学习背景 第3篇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农村中学生 英语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要创造性地学习,即对知识的整合和构建过程,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针对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厚的现状,我们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认识英语重要性,培养学习兴趣

英语成为国际性的语言,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与世界各国合作需要英语,我们在学习别人先进技术、经验的同时,需要与世界各国展开各种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合作。如果不懂英语,则无法与合作方沟通交流,更谈不上合作。某公司开发了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产品,如果能进入国际市场,前途将是一片光明。但是公司人员不懂英语,无法顺利地与国外客户沟通,无法将产品的优良性能展示出来,只能是一个惨重损失。

在农村中学,部分学生认识不到英语的重要性。所以要培养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首先要让他们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学好英语的必要性。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英语,对自己以后的择业、事业、生活等方面都大有益处。学生只有从思想深刻认识英语的重要性,才能对英语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农村中学的学生有时显得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乏自信,害怕说错会被老师批评,并且易落于机械的条文背诵的俗套,这些在恐惧的情绪下的学生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为消除学生困惑、紧张和害怕出错等不利学习的消极心理因素,首先我在课堂上充分利用集体、小组、同桌组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营造一种互助协作的气氛,使学生有学习安全感,发音较难的单词通过集体跟读和朗读,让学困生有机会自我改正。另外,当学生犯错误时,我总是正面鼓励,而不是处处纠错指责。对这些初中生来说,其学习英语刚刚起步,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与赞赏。适当中肯的话语对学生有积极的暗示作用,能激发学生改正错误、树立奋发进取的勇气和信心,从而发挥潜能。只要他们有一点进步,教师都应予以表扬,以鼓励他们学英语的信心。

三、运用多样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要想使自己的英语教学更加高效,首先就得抓住并了解中学生的特点。中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

1.形式多样的新课导入

要想把英语课上得有特色,一个吸引学生的与众不同的好开头十分重要。成功的导入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1)介绍背景。如果课文是某个故事的简写或片断,那么介绍这个故事的文化背景、主要内容,或者作者生平,就能使学生产生兴趣。(2)问题导入。教师可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既切合学生实际又能体现课文内容的问题,使学生在体验自己的生活中进入新课学习。(3)利用图片。充分利用每篇课文的漫画、插图和与课文有关的具体实物等,开展听说活动,从而引出课文主题。(4)展开想象。教师给出课文标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然后可将自己的想象与课文内容相比较。这样既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2.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只有当学生能用英语谈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时,他们才会真正感到英语的用处。因此,教师就应该尽量让英语走进他们的生活。英语新教材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要潜心挖掘教材的内容,从课文情景中取材,为学生的语言实践营造一个真实的氛围,使其在一种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到真正含义、真实语感。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尽力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由浅入深,创设真实情境,如从问候、打电话、买东西、问路等到应聘、采访、评论等,引导学生不断地运用英语,让学生把所学语言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不仅活化教材内容,而且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课堂上的全英教学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环境,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大量接触英语,并投入到使用当中,才能较快地培养起来。目前,课堂仍是我国学生接触外语的主要场所,平时我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从最简单的日常用语开始,一开始学生表示听不懂,这时要坚持不放弃,边说边伴以适当的体态动作、表情等辅助表达,直到学生完全明白,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就慢慢适应了,而且在课堂上积极配合。如:Good morning,everyone!How are you ?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 Are you ready ? Let’s begin.Read after me. Good job!Excellent!...

课堂上用规范、简洁、流利的口语组织教学,可以烘托课堂气氛。同时,尽量多组织合作、交流性语言训练活动,以此训练学生分析、概括和表达语言信息的能力,从而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提高语言感悟和输出能力。

总之,教无定法,在农村英语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好学、学好,也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真正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充分展示他们的自主性。

参考文献:

[1]梁惠.浅谈如何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兴趣[J].求知导刊,2014(05).

学习背景 第4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群体在学识基础、学习态度、能力、效果等方面出现了较大分化,学业困难大学生数量日渐攀升。据教育部网站公布,2012年有7.2万普通本科毕业生没能获得学位,2013年有6.9万普通本科毕业生没能获得学位(“未能获得学位毕业生数”的计算办法为当年普通本科“毕业生数”减去“授学位数”)。[1]学业失败无论如何都是一种令人十分痛心的浪费,它挫伤了士气,对人和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对大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关注,分析引起大学生学习行为变化的深层原因,探究大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策略应成为当下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亟待引起重视。

目前,有不少研究者从学生主体的视角探讨了大学生学习问题,如杨院、柳小玲等从学习模式的角度对大学生学习质量优化问题进行了探究,[2][3]史秋衡、文静等从学习满意度的视角对大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体验进行了分析,[4][5]韦芳玉、张婷等从学习投入的角度对大学生学习成效进行了探究,[6][7]还有部分研究者从外在因素,如从受教养方式、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大学生学习影响力的角度探究了大学生学习问题。这些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多以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极少专门以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事实上,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多为本地生源,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各民族乡镇的农村地区,这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文化也具有独特性。处于经济、地域双重不利且正在适应新地域文化环境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怎样呢?在他们当中,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上是否有明显分化呢?其家庭背景与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本研究将以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探究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本文中的“学习态度”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呈现肯定或否定的情感体验,[8]是学习者对学习产生的比较稳定的、具有选择性的反映倾向,它影响着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对课堂、教师、课程、学习材料等的态度倾向”。“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因素,是引起和维持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学习动机受内在需要和满足内在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刺激驱动,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价值观与志向水平等等。”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与其成长的环境、个体生活的场域及需求紧密相联。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

本研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15所公办本科高校中按照本科生在校数约1%的比例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3,700份,其中综合类高校950份、理工类高校820份、医药类高校650份、师范类高校730份、民族类高校550份,共回收问卷3,473份,回收率为93.86%。剔除无效问卷419份后,剩余有效问卷3,054份,有效率为87.94%。样本中男生1,335人,占43.7%;女生1,719人,占56.3%。一年级学生1,366人,占44.7%;二年级学生935人,占30.6%;三年级学生753人,占24.7%。

(二)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家庭背景,包括学生和家长的个人基本信息、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居住地等;第二部分是对学习态度的测量;第三部分是对学习动机的测量。

本研究的问卷采用自编问卷。对“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的测量使用的是研究者关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问卷中的分量表。问卷的编制参考了贝克尔(R.Baker)和斯利(B.Siryk)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问卷》(Student Adaptation to College Questionnaire,SACQ)以及拉劳斯(S.Larose)和罗伊(R.Roy)[9]专门针对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问题编制的《大学生反应与适应性问卷》(Test of Reactions and Adaption in College,TRAC),同时参考了国内学者徐小军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卷》和王华容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问卷》。借鉴这些问卷中对学习态度与动机的测量题项,并结合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通过实施开放式问卷对学习态度与动机相关陈述句的提取,形成了测量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态度与动机的初步分量表。通过对分量表进行试测、修订及复测,最终形成了测量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态度与动机的正式分量表。经检测,学习态度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667,学习动机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657,学习适应性整份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75。通常,如果使用者目的在于编制预测问卷,测验或测量某构念的先导性,信度系数在0.50至0.60已足够。[10]台湾学者吴明隆教授在综合多位学者的看法后,提出分层面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要在0.50以上,最好能高于0.60,而整份量表最低的内部一致性要在0.70以上,最好能高于0.80。[11]因此,测量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态度与动机的分量表具有可信度。从效度上看,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370,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分别与学习适应性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642和0.664。有学者认为,一份好的问卷其因子和总问卷之间的相关应当在0.30—0.80之间;其因子之间的相关水平应当在0.10—0.60之间。[12]因此,可以认为分量表也具有良好的效度。

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访谈法对学生做进一步的调查。为了合理解释定量研究的结果,通过半结构式的访谈从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等角度对学生进行了更深入了解,分析家庭背景与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

(三)调查过程及数据的分析

本研究的初始问卷在广西两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进行试测,根据试测结果对其进行修订、整理,形成正式问卷。各类型院校的问卷具体发放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同时采用兼顾年级、科类的类型抽样方法;由学生辅导员分期分批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完成整个答题过程约需15—20分钟。本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家庭背景情况

学生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学历、职业和家庭居住地、家庭教养方式、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其中,家庭经济状况分为4类:很富裕、小康、不富裕和基本温饱。父母的学历分为5类: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含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父母的职业分为6类:个体商企服务人员、工人、农民、科技医务教师、行政干部和其他。家庭教养方式分为3类,即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家庭居住地分为4类,即民族聚居区乡镇或农村、民族杂居住区乡镇或农村、汉族聚居区乡镇或农村、县城或以上城市。

数据分析显示,父、母学历层次为初中的比例最大,分别占39.8%和36.6%,父、母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分别占26.6%和38.7%,高中的分别占23.5%和17.3%,大专的分别占5.2%和4.6%,本科及以上的分别占4.9%和2.8%。父、母职业为农民的比例最大,分别占52.9%和57.9%,父、母职业为个体商企服务人员的分别占12.6%和10.3%,工人的分别占15.2%和11.3%,科技医务教师的分别占5.1%和4.8%,行政干部的分别占3.1%和2%,其他的分别占11.3%和13.7%。家庭经济条件很富裕的占1.3%,小康的占21.0%,不富裕的占41.0%,基本温饱的占36.6%。家庭教养方式为专制型的占7.6%,民主型的占66.3%,放任型的占26.1%。独生子女占18.6%,非独生子女占81.4%。家庭居住地为民族聚居区乡镇或农村的占23.3%,民族散杂居乡镇或乡村的占14.4%,汉族聚居区乡镇或农村的占42%,县城或以上城市的占20.3%。

(二)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学习态度与动机的影响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学习态度与动机差异都很显著(表3-1)。具体而言,以家庭经济状况为自变量,将学习态度与动机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在学习态度上,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组间差异显著(F(3,3050)=12.417,P=0.000<0.001)。经LSD事后程序检验发现,来自基本温饱、不富裕家庭的学生明显比来自小康家庭和很富裕家庭的学生学习态度更端正,来自小康家庭的学生明显比来自很富裕家庭的学生学习态度更端正。在学习动机上,来自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组间差异显著(F(3,3049)=9.377,P=0.000<0.001)。经LSD事后检验发现,来自不富裕家庭学生明显比来自基本温饱家庭的学生学习动机更强,基本温饱家庭的学生明显比来自小康家庭的学生学习动机更强,来自小康家庭的学生又明显比来自很富裕家庭的学生学习动机更强。

注:*P<.05;**P<.01;***P<.001.

(三)父母文化程度对学生学习态度与动机的影响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母亲学历的大学生学习态度、动机差异显著(表3-2)。具体而言,以父亲学历为自变量,将学习态度与动机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在学习态度上,父亲学历不同的大学生不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F(4,3049)=1.568,P=0.180>0.05);在学习动机上,父亲学历不同的大学生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F(4,3048)=3.466,P=0.008<0.001)。经LSD事后检验,父亲学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的学生明显比父亲学历为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学生学习动机更强;父亲学历为初中的学生明显比父亲学历为高中(中专)的学生学习动机更强。

以母亲学历为自变量,将学习态度与动机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在学习态度上,母亲学历不同的大学生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F(4,3049)=3.300,P=0.010<0.05)。经LSD事后检验发现:母亲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学生明显比母亲学历为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和本科及以上的学生学习态度更端正。在学习动机上,母亲学历不同的大学生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F(4,3048)=6.159,P=0.000<0.001)。经LSD事后检验,母亲学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的学生明显比母亲学历为高中(中专)、大专的学生学习动机更强。

注:*P<.05;**P<.01;***P<.001.

(四)父母职业对学生学习态度与动机的影响

以父亲职业为自变量,将学习态度与动机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在学习态度上,父亲职业不同的大学生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F(5,3048)=3.694,P=0.002<0.001)。经LSD事后检验,父亲职业为农民、工人的大学生学习态度明显比父亲职业为科技医务教师、行政干部和个体商企服务人员的大学生更端正。在学习动机上,父亲职业不同的大学生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F(5,3047)=8.291,P=0.000<0.001)。经LSD事后检验,父亲职业为农民的大学生学习动机明显比父亲职业为工人、个体商企服务人员和其他的大学生更强,父亲职业为工人的大学生学习动机明显比父亲职业为个体商企服务人员的大学生更强。

以母亲职业为自变量,将学习态度与动机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在学习态度上,母亲职业不同的大学生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F(5,3048)=4.031,P=0.001<0.001)。经LSD事后检验,母亲职业为农民的大学生学习态度明显比母亲职业为个体商企服务人员、行政干部和其他的大学生更端正;母亲职业为科技医务教师、工人和其他的大学生学习态度明显比母亲职业为个体商企服务人员的大学身更端正。在学习动机上,母亲职业不同的大学生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F(5,3047)=9.639,P=0.000<0.001)。经LSD事后检验,母亲职业为农民的大学生学习动机明显比母亲职业为个体商企服务人员、工人、行政干部和其他的大学生更强;母亲职业为科技医务教师的大学生学习动机明显比母亲职业为个体商企服务人员的大学生更强(表3-3)。

注:*P<.05;**P<.01;***P<.001.

(五)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学习态度与动机的影响

统计分析表明,受不同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学习态度、动机差异显著。以家庭教养方式为自变量,将学习态度与动机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在学习态度上,家庭教养方式不同的大学生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F(2,3051)=9.245,P=0.000<0.001)。经LSD事后检验,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学习态明显比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更端正。在学习动机上,教养方式不同的大学生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F(2,3050)=23.384,P=0.000<0.001)。经LSD事后检验,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学习动机明显比专制型、放任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更强,而放任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学习动机明显比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更强(表3-4)。

注:*P<.05;**P<.01;***P<.001.

(六)是否独生子女对学习态度与动机的影响

统计分析表明,独生和非独生的大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差异显著,学习态度上差异不显著。以是否独生为自变量,将独生和非独生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动机进行对比,经t检验发现,在学习态度上,独生的和非独生的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t=-1.753,P=0.080>0.05)。在学习动机上,独生的和非独生的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t=-5.918,P=0.000<0.001),非独生的大学生学习动机明显比独生的大学生更强(表3-5)。

注:*P<.05;**P<.01;***P<.001.

(七)家庭居住地对学习态度与动机的影响

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学习态度差异不显著,学习动机上差异显著。以家庭居住地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在学习态度上,不同居住地的大学生组间差异不显著(F(3,3050)=0.519,P=0.699>0.05)。在学习动机上,不同居住地的大学生组间差异显著(F(3,3049)=6.107,P=0.000<0.001)。经LSD事后检验发现,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生学习动机明显比来自县城及以上城市的学生更强;来自汉族聚居区的学生学习动机明显比来自民族杂居区和县城及以上城市的学生更强(表3-6)。

注:*P<.05;**P<.01;***P<.001.

(八)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的相关分析

本文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对家庭背景与大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表3-7),家庭居住地、是否独生、父母学历、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都具有统计学上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和家庭居住地变量与大学生学习态度和动机呈负相关。这说明家庭背景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与动机的重要因素,家庭条件越差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态度越好、动机越强;反之也亦然。根据相关分析可知,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中学习态度较好、动机较强的学生具有共性的家庭背景特点,即家庭居住地多为农村或偏远地区、家庭经济条件大多不是很富裕、父母亲的学历不高且多为体力劳动者,但家庭教养方式较为民主。

注:*P<.05;**P<.01;***P<.001.

四、总结与讨论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动机上具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家庭背景中的家庭经济条件、母亲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家庭教养方式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有显著影响。家庭背景中的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与大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呈显著负相关;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显著正相关;父母职业与大学生学习态度、动机不显著相关。处于经济、地域双重不利且正在适应新地域文化环境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动机强烈。这一研究结论也得到了相关研究者的证实如:郝明彦、王卫平等。[13]麦可思公司的研究也发现,多数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学习意愿较强,态度较端正,学习动机强烈,希望以优异的成绩来弥补经济上的缺憾。

因家庭背景中的家庭经济条件、父母学历、职业、教养方式、居住环境等因素都是文化资本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阐释数据结论,研究者对部分学生做了访谈,并结合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上述结论作进一步的讨论。

第一,家庭经济条件、母亲文化程度、父母职业等家庭背景因素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有显著影响,且呈显著负相关。

“我家住农村,家里只有耕地,如果不努力读书,就是耕地的命。父母对我读书期望很大,希望我能在城市立足,我下定决心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在班级活动中,我经常是配角,说实话我是有点自卑的,我想通过努力学习拿好成绩来证明自己”(M6)。“我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比城里的同学差很多,唯有多努力才能追上他们”(M7)。而城里的学生却是这么说的:“大学学习成绩不用太好,差不多就行了,不用太拔尖,至少我是不会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的,还要培养其它方面的能力”(H4)。(访谈资料来源编码方法是“民族+受访者序号”,其中H代表汉族,M代表少数民族)上面这几段访谈记录或许能反映来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与动机。这正如布迪厄所说:“在对学习的态度方面,可以发现同样的差异,……出身于上层阶级的大学生对智育的无所谓态度,当他们对自己的爱好和能力更为肯定,用极为多样的文化兴趣表现出真正的或所谓的兴趣广泛或成果各异的业余爱好时,其他人(下层阶级)则表现出对大学的更多依附。”[14]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动机强劲的背后,更是期望通过优异的成绩来改变他们未来的状况,甚至想通过成绩来证明自己。

第二,处于经济、地域双重不利且正在适应新地域文化环境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态度、动机明显较好。

据数据分析可知,来自不富裕、基本温饱家庭的大学生学习态度、动机明显好于来自小康和很富裕家庭的;从均数上看,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动机上的得分都要高。在访谈中有一名同学的谈话很具代表性:“我家乡四周都是山,我至今是我们村唯一的一个一本生;村里对我读一本大学很高兴,还给我送了部分学费,现在县里有什么补助,都会优先考虑我们家,嘿嘿(笑),高中时我基本每天只睡五个小时,现在(读大学)我也是我们宿舍起的最早的、睡的最晚的一个;但即便我这么努力,我的成绩在班级才是中游,期未考试我是第20名;对此,有时候心中蛮失落的”(M6)。教育是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贫困阶层向上层流动的主要方式,高等教育是个体追求更高社会地位的阶梯。教育系统使人们相信只要自己刻苦努力,勤奋学习,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就一定可以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这也正是贫困家庭孩子大多学习态度端正、动机强烈的深层原因之一。只是在这之中,受教育系统的“文化再生产机制”的影响,出身贫困阶层的学生比出身上层家庭的学生取得相同的成绩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第三,母亲的学历、职业以及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态度、动机影响较大。

从数据中可知,相比父亲的学历、职业而言,母亲的学历、职业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影响更大。布迪厄认为,家庭是文化资本最初最主要的再生产场所,文化资本在家庭中形成,靠的是代际传递,即前辈人对后辈人的言传身教。现实中家庭传递的文化资本不仅取决于在居住共同体中可支配的文化资本的意义,而且取决于在家庭中有多少可供使用的时间(特别是母亲的自由时间)以使文化资本的传递成为可能。正是由于现实中母亲学历、职业等状况,激起了贫困大学生改变自身境遇的追求。同时,由于教育子女的任务更多地落在了母亲的身上,母亲的文化资本在子女的发展和家庭文化资本的传承中的作用就举足轻重了。此外,贫困家庭受生计和父母教养能力等因素影响,无形中营造了一种既表象又实质的“民主型教养方式”,客观上促进了大学生以一种正面、自我管控与约束为主的心态对待大学学习。

布迪厄说:“大学生们永远也不能完全摆脱他们出身的阶级,甚至他们的境遇与实践(后两者总是与他们的出身密切相关)。”[15]要提升大学生学业质量,改善他们的学习态度与动机,必须了解大学生个体所处的场域。然而“社会行动者既不是由外部起因决定的物质的粒子,也不是执行一种完全理性的内部行动计划的、只受内部原因引导的单子”。[16]因此,要改变民族地区高校部分大学生学习态度不佳、动力不足的现状,帮助“学业困难生”破解学业困难难题,就应既重视对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和态度现象所反映的本质挖掘,找到学生潜在的需求和内生的兴趣,激发其动机,端正其态度。同时,还应从学生所处的场域——家庭背景,寻求其父母的协同参与,力求共同助力于改进学生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学业进步。

摘要: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15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的3,054名大学生家庭背景、学习态度与动机的测量和部分学生的访谈发现,不同家庭背景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动机上具有显著差异;家庭背景中的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与大学生学习态度、动机呈显著负相关;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学习态度、动机呈显著正相关,父母职业与大学生学习态度、动机不存在显著相关;处于经济、地域双重不利且正在适应新环境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动机强烈。作者利用“文化再生产理论”对上述发现进行了阐释,并提出要改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态度与动机不佳的现状,一方面应重视挖掘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和内生兴趣,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与协调家庭文化资本。

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第5篇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0-05-10 15:48:00 ]作者:陈伟

论文摘要: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信息丰富的丈化又是蕴涵于语言之中的。分析了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中丈化背景知识的异同,探求了在英语学习中加强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及途径。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信息丰富的文化又是蕴涵于语言之中的。“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

文化背景知识(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就是英语学习材料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情景因素。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分为记忆性背景知识和分析性背景知识。记忆性背景知识指关于某种语言文化的事实性信息,例如:历史、地理、环境、文化遗产、文学作品、传统意识、宗教信仰等;分析性背景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辨认和确定英语国家和本国内部文化差异,具有对英语国家和本国文化差异进行对比的能力,并能对英语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倾向等做出初步的分析和对比。Carrell认为:背景知识有三个组成部分:上下文、熟悉度、透明度。上下文指与本文有关的相关内容,熟悉度指读者对文本内容的了解程度也可以说是文化知识程度,透明度指对篇章结构的把握。实际上,上下文和熟悉度都属于记忆性背景知识,透明度属于分析性背景知识。

绝大多数英语单词与其对应的汉语意义相接近,但是有些词所对应词的意义有差别。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英语这种语言的时候关注一些词汇,关注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多了解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底蕴,以更加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1英语与汉语相对应的词汇有差异

例如:与“drugstore”相对应的意义是“药店”。在汉语中,药店是出售药品的地方;在英语中还可以解释为就餐的意思。在英语常用的动宾结构的动词短语中,尽管同一个动词可以组成很多短语,但由于宾语的意义不同,导致在翻译成汉语后该动词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如:“make food”(做饭),“make tea”沏茶),“make money”(挣钱),“make progress”(取得进步),“make mistake”(犯错),“make a decision”(做决定)。这是我们在英语学习中应注意培养的跨文化意识之一。另外例如:“龙”在汉语中是吉祥动物,中国人把自己比做龙的传人,还有望子成龙的说法;在英语中,龙则是一种凶猛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因而,英美译者将“亚洲四小龙”翻译为„`Four tigers of Asia‟‟而不是依照我们汉语所想当然的“Four dragons of Asia‟o“狗”的贬义形象已经深植在汉语言文化中,在汉语中“狗”是一种趣味低级、不忠不义的动物,例如,“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而汉语中的成语:爱屋及乌,在英语中可以采取归化的策略将其翻译为:Love me love my dog.英语中还有大量的委婉语和颜色词汇,它们蕴含了大量的文化内涵。

2英语与汉语委婉语之间有文化内涵的区别

英语和汉语中,“死”汉语“离开”的意思。英文中相对应的委婉一些的说法为:”depart, pass away”等,汉语受道教、佛教的影响,“死”相对应的委婉说法为:“仙逝,去世”等。英语中的“kick the bucket“在汉语中也有像对应的“见鬼去了”。在英语中,“老”意味着不中用了,因而他们表达老年人一般用„`senior citizens”,这样就避免了“不中用,腐朽”这一意思引起公众老人的反感了。汉语与之相反,“老”可以表达阅历、经验,甚至表达尊贵的意思。例如:“老师,老板,老前辈”等等。

3英语词汇中颜色词汇包含大量文化内涵

英汉颜色词在对应的概念上是基本一致的。在英语和汉语中,红色red有时可以完全对应,如:红旗一d , flag;红场一theRead Square,红十字会一Red Cross,红葡萄酒一red wine。英语中有些带red的短语在汉语中有引申意义,如:大怒一see red,负债-be in the red,重要的日子一red-letter day,繁文缚节一red tape,当场发现某人正做坏事一catch sb.red-handed。英语和汉语词汇在表现相同颜色的词的文化内涵有时是不同的。如:greeen-house(温室),see red(怒火万丈),blackmarket(黑市),black day(发生不愉快的日子),red meat(牛洋肉),red gold(纯金),blue blood(贵族出身),a blue fit(恼火、气愤),blue heart(情绪低落),white night(不眠之夜)等。

苏格兰高地人以身穿绿色来代表荣誉。绿色也是爱尔兰的国色。绿色作为交通信号色则表示通行。在医疗急救设备上往往涂有绿色。在家庭中使用绿色可有益于消除身心疲惫。

绿色green在英语中可以表示“嫉妒、眼红”,如:greenwithenvy,green as jealousy,green-eyed monster都是指“十分嫉妒”的意思。汉语中表示“嫉妒”意义的“眼红”,应该翻译为green-eyed而不能翻译为red-eyed。由于美元纸币是绿颜色的,所以green在美国也指代“钱财、钞票、有经济实力”等意义,如:In American political elections the candidates that win are usually the ones who have green power backing them.在美国政治竞选中获胜的候选人通常都是些有财团支持的人物。在英语中绿色还用来表示没有经验的意思,如:She is a green hand in teaching English.在英语教学中,他还是个生手。

阅读时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英语学习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阅读也是英语学习者接触英语语言输人的主要途径。

英语教师应该多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向学生介绍学习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信息,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参加复述活动或者谈谈读后感等。讨论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言背景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学习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中學生;课堂提问;多媒体

一、当前我国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中学英语教学观念上的误区

多年来,语法为纲,翻译为方法的教学模式,使相当数量的中学英语教师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一言堂的教学习惯,以及多讲,细讲才是“有水儿”的教学观念。学生的主要课上活动就是听讲,记笔记、偶尔回答一些问题,但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新教材要求以学生为主角,交际为中心,操练为重点。它不要求所有第一次出现的语法现象都讲,目的是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先会用。见多了,用多了,感性认识加深之后,教师和学生再一起总结,这是典型的归纳性教学观念。也是许多英语教师仍旧习惯于演绎性教学方法,大讲特讲语法,觉得不讲就不叫上课,心里不踏实。

2.中学英语教学方法上的误区

教师教学观念上的守旧必然在教学方法上反映出来。有些教师课上仍以讲解词汇、领读课文、分析语法和翻译课文为主,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很少。有些教师不明白,语言是工具,学习语言不像理科学习一样,以理解为主。一个外语教师绝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能控制自己的讲解时间,做到少讲、精讲,适可而止,把时间让给学生,心甘情愿地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以他们为中心。既能做导师,又能做合作者,又能当配角的教师,才是交际英语教学所需要的合格教师。

3.中学英语教师业务水平上的误区

十年动乱给中国教育事 业造成的损失和破坏实在太大了,教育界青黄不接的现象仍然到处可见。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高等师范院校虽然为中学培养了大量的英语教师。但是,由于种种原 因,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仍然不能满足需求,这种现象在非重点中学里尤为突出。

4.中学英语教学管理上的误区

新教材使用过程中也有一些教学管理上的问题。有些 教学管理人员也因循守旧,认为新教材语法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好讲的,主张开快车。本应该每节课学习一课书,却要求教师讲两课书。第一册本应该学习一年,但是,实际上仅仅学了半年,即一个学期。在他们看来,教学进度不是以学生是否会用所学过的知识为尺度,而是以教师有没有值得讲的语法内容为尺度。这实际上仍旧是语法为纲,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一方面抱怨学生听、说能力差,一方面又要求教师开快车,赶进度。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提问

1.激发兴趣的原则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这是启发教学的关键所在。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

2.启发思维的原则

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所提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造能力。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教师必须明确,提问不等于启发式,好的提问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重在所提问题有价值和有意义,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

3.难易适度的原则

问题提浅了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提深了又启发不了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正确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提问的难度要求,恰当好处地提出问题,此外,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进行提问,知识从“哪”提,向谁“提”,防止出现提而不动,启而不发的局面。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多媒体教学

1.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知识,具有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必须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味仅靠书本、教鞭、粉笔传道授业,已跟不上现代英语教学发展的要求。而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英语教学手段和内容,课堂上,教师只要操作计算机,就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把更多时间用于指导学生巩固训练,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从而加速了课堂教学和训练的节奏,提高了课时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快节奏、高容量。

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证明,教学形式改进了,学生的态度也会随之改变,学生的创造性也将得到发展。教师通过把制成的课件放在局域网上,借助多媒体的作用,并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着眼于事物的相互关系,提出大胆合理的猜想,使学生的思维广阔性大大加强,思维定势摆脱束缚,进而改变对事物的认识、观念,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然而,创新离不开想象,创新又以想象为基础。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把学生的想象和假设模式显示出来,完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能力。这样学生在自然而然中增强了学习的机会,从而达到熏陶学生的创新思想,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主题背景下的幼儿自主学习 第7篇

我园借助《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 以主题方式整合各个学科的范围, 力图尝试在幼儿园一日生活里, 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 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让幼儿自主的选择, 主动的学习和发展。

一、主题构建突出幼儿学习主体性

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所要得到的东西, 常常不是依靠每天一二节集体教学活动所能实现的, 可以打破单一性和封闭性, 在时间与空间上充分地开放、在内容与方式上充分地多元化, 主题活动的开展正好能满足幼儿的这一学习需要, 它是以幼儿发展为本, 具有探究性、开放性、主动性, 这正是发展幼儿自主学习的最佳载体。

1. 内容的确定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主题活动课程的特性决定了我们在构建主题网络的时候完全可以与幼儿共同进行, 由此充分调动幼儿的相关经验, 寻找最适合幼儿的课程内容。

2. 过程的展开突出幼儿的选择性。

幼儿自主学习的骨架特征, 就是选择性, 幼儿的学习过程, 其实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活动。实施《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主题教学, 它强调的是教学的过程和经历, 幼儿不仅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更是有能力的思考者、探索者。

二、主题背景下的环境创设, 调动幼儿主动性

学习的性质是由环境决定的, 什么样的环境里, 就有什么样的学习。

1. 主题环境的布置, 调动幼儿积极参与。

每次的主题墙和墙面布置, 我们都尽量调动幼儿参与, 和幼儿共同商议。例如:春天来了, 孩子们春游归来, 提出“把春天搬进教室”, 于是, 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寻找图片、照片, 自己绘画和手工制作, 自己布置画面, 自己尝试各种材料, 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性和自主性。

2. 主题环境的展示, 激发幼儿大胆表现。

在主题环境创设中, 有的幼儿用绘画、手工表达, 有的用符号、标记表达, 有的通过信息收集, 都是孩子们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心声。例如:如“惊奇一线”主题活动中, 不但张贴小朋友对生活中线的调查表, 还布置了好多用棉线、毛线、铜丝等缠绕出的线制品;在“服装”主题活动中, 使用的材料则更多了, 棉、麻、丝、绸、塑料袋、皮革、纸袋乃至VCD光盘等等, 都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服装。

3. 主题环境的完善, 拓展幼儿深入感知。

环境是为主题而创设的, 而主题必须依靠环境才能更深入, 更具体地开展。主题环境的创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 它始终贯穿着整个主题, 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而逐渐丰富, 每一步都是孩子经验提升的体现, 每件作品都是孩子学习参与的写照。

三、主题背景下的自主性游戏, 强调幼儿自主选择

主题背景下幼儿游戏的自主选择是指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引导幼儿共同参与主题背景下游戏内容的讨论、游戏环境的创设, 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 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 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材料, 选择合作伙伴。

1. 自主选择游戏内容。

自主游戏强调游戏的主题是由幼儿自己创造和决定的。从原来的由教师规定主题和内容, 发展到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适时地调整游戏的主题设置, 教师和幼儿一起商讨游戏的主题, 共同收集、共同讨论。

2. 自主选择游戏材料。

采用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游戏材料的收集和探索, 还可以与主题活动收集的资料进行资源共享, 主题活动中收集的材料, 可直接投放到游戏中。另外, 游戏中常常需要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制作玩具, 才能更好地发挥幼儿创造性和主动性, 如在“娃娃家”的游戏中, 孩子们想为娃娃过生日, 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并制作了“蛋糕”。

3. 自主选择游戏方式。

游戏的过程是幼儿自己安排和设计的, 组织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单独一人的游戏, 也可以是群体的游戏。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 教师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由幼儿自己选择, 不用教师去干涉, 这样才能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 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 毫无拘束的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 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

四、主题背景下的资源整合, 拓宽自主学习渠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综合利用各种资源, 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主题活动中, 我们注重多元化、开放式、多渠道的将教育资源有机地加以整合。

1. 请进来, 让资源促进学习。

首先, 我们通过家长园地、亲子学习单, 让家长了解主题活动开展情况, 邀请家长参与。如:《虫虫飞》主题开展前, 教师和孩子们由于时间、场地有限, 收集的昆虫无论是种类和数量都十分有限, 不能满足幼儿多角度和全面探索的愿望。我们动员孩子和父母利用休息日外出观察昆虫、捕捉昆虫、查阅有关资料并做好记录。另外, 在主题环境下组织幼儿进行亲子活动, 邀请部分家长走进课堂。

2. 走出去, 主动利用资源学习。

在请进来的同时, 还利用家长职业之便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在《各行各业》主题中, 我们通过带幼儿到超市观察售货员是如何接待顾客, 如何摆放货架上的物品;另外, 我们还带幼儿参观理发店、银行、点心店等;在《给你一封信》主题中, 带孩子们到邮局寄信;在《蔬国舞会》主题中, 带幼儿参观菜市场和蔬果种植园, 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在这些场所里, 听着家长的详细介绍, 孩子们在好奇、兴奋的交流中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学习背景 第8篇

关键词:情景模式,学法,问题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与课程门数众多的矛盾非常突出。以俄语专业课程为例, 又分为:精读课、语法课、写作课、口语、听力等各门课程, 学生课表从周一到周五几乎完全排满。这种情况下, 留着学生的可自主利用的时间非常有限, 学生每天可用来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就更加有限了。三学期教学制度实施以来, 教学周数由原来的18周缩减为15周, 使学生的课程门数与时间有限性的矛盾更加激化, 为培养专业知识扎实, 解决这个问题已势在必行。

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为转变学习观念, 尝试新的方法, 探索更为高效的学习方法。整合多门课程知识点, 形成以点带线, 以线带面得学习模式。

从课程角度来说:点:以精读课程作为突破点, 从精读课向其他课程延伸, 例如:精读—语法—阅读—写作—口语—听力, 以此线带动学期专业知识的学习。

整合知识点的目的在于节省时间, 在不荒废任何一门课程的前提下, 使知识点的使用频率增加, 实现不同背景下的重复记忆;使知识点有机结合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并能在连接的过程中自主使用知识, 以求得更深刻体会理解知识点、灵活运用知识点。

精读课的特点决定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应将其置于核心的位置。精读课知识点的丰富性、资料的多重功能也决定了应以精读课为依托, 其他课程配合精读的状况。如何以精读课为中心、为依托?以москва为例:本篇课文第一段, 以总括形式描绘了москва: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промышленый, культурный以抽象词汇为人们描绘了москва, 使人们对其有了总体的印象;第二段, москва—оченькрасивыйгород, многиетуристыначинаютзнакомствоснейсо—本段从人们能够以肉眼看到的角度来描绘москва, 从具体视角切入讲述该城市;第三段, памятник, 第四段, красиваяплощать从该城市所具有的极为鲜明的特色入手讲述, 以此来区别于别的城市, 由此几段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而在描述该城市时所运用的思维:从抽象整体描述到肉眼能见得具体描述, 再从具体中举出该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标志性的建筑 (特色) 。我们可以把这个思路权且作为一种模式来推而广之, 我们可以尝试运用这个思路来独立完成以后课文 (第一册书) 的描述, 如, музей, библиотека等课文。

其后, 在研究这些课文的行文思路, 以补充我们对москва课文的思路理解, 是我们能够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模式 (或称作:情景模式) 。

对精读课文的思路研习, 使我们确立了研究多种同类描述固体事物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确立, 我们可以形象地称之为确立骨架, 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充实之以肉, 这就是需要我们记忆单词。记忆单词较之外语如同砖沙较之于大厦。把单词置于情景模式中记忆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能使单词所体现的含义更为准确灵活。点线结合:

1、以单词的记忆向其他课程扩展

2、以情景模式向其他课程扩展

3、以材料的功能向其他课程扩展

把口语的说、听力的听、阅读的看、写作的写等各种功能及相应材料融入到精读课文中, 使建立在精读课文基础上的情景模式的功能、材料、知识点更为丰富、完整, 从而建立了始于精读, 而高于精读的综合多门课程的情景模式。

以精读课文为依据, 以向其他课程扩展为手段建立了以精读课文为中心, 向四周扩展的状态后, 要把与精读情景模式成单向联系的状态进而扩展到多个课程的综合 (融会贯通) , 把单向联系的模式发展为一个更大的情景模式, 从而构成一个面的模式。检验该阶段的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就是与外教进行直接对话, 可以事先确立几个议题然后与外教进行对话, 从对话过程中找到优缺点, 在下一轮的模式的建立与打破过程中进行校正。

通过宏观计划控制与微观技术操作的结合 (长期目标与中期及短期目标的矛盾的处理) 来实现宏观与微观的整合。

1、建立以大学三年总体计划, 以控制总量

2、确立以专业四级、八级为间隔的阶段性目标

3、确立高频词与专业词汇分阶段记忆目标

通过课前的准备工作, 在骄傲是授课过程中不断检验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并通过这个过程获取学习知识的成就感。

以上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与课程门数众多的矛盾及相关问题的分析, 借鉴了一些学者的建议,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了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目的在于和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历史课改背景下的自主合作学习 第9篇

我认为自主合作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 它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以及竞争意识, 是一种体现合作精神的有效学习方式。

一、合理分组

实现生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合作学习小组, 在分组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合理分组, 使小组内的学生在能力、成绩、性别、性格等方面是互补的, 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 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 为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打下基础。一般小组4—6人为宜, 也可以是前后桌四人组合, 但不管是哪种组合, 学生都不能带有情绪。

二、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恰当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才知道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该做什么。同时目标要恰当, 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性, 富有启发性、开放性, 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知识, 有利于集体研究, 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 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学习的机会, 顺利地实现自我构建和知识创造。我在教学有关孔子教育思想时, 设置了这样的合作学习环节: (1) 自读课文有关内容; (2) 归纳孔子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 (3) 讨论提炼出主要的思想内容, 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对照自己的学习谈体会。这样的问题有思考的空间, 讨论的余地。虽然各组采用的合作学习方式不同, 但最后都会无一例外地把“合作学习”的重点集中在代表小组谈体会的学生身上, 鼓励他为小组争光。整个合作过程活而不乱, 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 都想帮助“代表”达到最高水平。其实在“帮”的过程中, 每个学生就是在相互交流和学习、相互促进。

三、教师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监控

1. 抓住契机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课堂教学形式上的热闹,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 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 不适合的不安排, 要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另外要把握好契机, 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合作学习。那么, 何时为佳呢?我认为: (1) 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愿望的时候; (2) 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 依靠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时候; (3) 当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的时候; (4) 学生意见不一致, 且有争论的时候; (5) 学习集体积累较大, 需要分工协作的时候。

2. 教给技巧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得到教师的指导, 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 如怎样组织, 怎样倾听, 怎样发言, 怎样质疑等, 使他们懂得尊重和倾听, 学会否定、质疑和补充, 帮助他们将学习活动开展起来, 否则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将收不到好的效果。

3. 参与合作

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教师在备课时应准备合作的内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时机等。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也不是学生参与, 教师旁观, 而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合作。教师可以把自己当成小组中的一员参加到某个小组的学习中, 或者深入到学习小组, 倾听、了解他们合作的进展情况, 揣摩他们的认识心理, 体察他们的学习困难。例如:当学生碰到学科知识问题时, 教师应即时介入讨论, 给予点拨, 起到解惑作用。同时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合作小组的合作情况, 以便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 迅速地加以思考, 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哪些调整, 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 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作出最恰当的选择, 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当好参与者、引导者、管理者。总之一句话, 就是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形成师生互动的“自主合作学习”。

四、实施发展性评价, 促进教与学的提高

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认为, 教师首先要明确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看升学率, 而是看受评人是否学会自我评价, 唯有这样, 我们才更易走出侧重甄别的误区。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做法:第一, 把评价的主要权力还给学生, 形式有三种:学生自评、他评、小组互评, 主要是评价自己和同伴对团体做出的贡献, 并反思合作过程中的得与失。第二, 对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应该分开评价、分开奖励, 如可以设立“最佳合作小组奖”作为对合作任务完成得出色的小组进行奖励, 对于个人可以设立“最佳表现奖”作为对个体的奖励。第三, 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设计多元评价指标, 多层面地反映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多元智能, 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 多表扬, 给予积极的评价, 以发挥学生自己多方面潜能, 帮助学生悦纳自己, 拥有自信。第四, 要坚持重视过程评价 (包括目标、准备、过程、结果) , 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态度、兴趣、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及时调整教学, 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校本教研学习 第10篇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 为更好地在教育教学和教育教研中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中工作的作用,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 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我校的校本教研也是井然有序、有章可循的。

一、改变教学理念

以“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促进人人发展为宗旨, 以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 把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 研究和解决教学教研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 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 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二、以组为单位

组织学科型教研组。明确组长、组长职责、组员组成及其职责任务, 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三、明确教研活动任务

以本校的情况为基点,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 总结推广教学经验, 探索教学规律, 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校本课程建设和管理能力。

四、具体教研活动时间

星期五下午4:00~5:30

单周:年级历史教研组学习研究

双周:校级历史教研大组学习研究

在学习研究过程中, 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并及时做好笔录, 积累材料, 以便查漏补缺, 积累经验。

五、研究学习形式

我校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 以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形式, 以新课程背景下的新课程为导向, 灵活运用教学案例、案例分析、解决问题、调查研究、实践探究、多方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 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研究学习要求

1. 教研组组长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 按计划组织好教研活动;

2. 做好活动记录, 写好活动总结;

3. 按照教研活动时间把历史校本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不能流于形式;

4. 教研活动情况及时汇总反馈;

5. 营造科学、民主、宽松、务实的教研氛

围, 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 孤立无助的状态, 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6. 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 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7. 加强自我研究意识, 养成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的良好习惯, 不断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自己的特色。

新课程背景下学习范式转换的方向 第11篇

传统课堂学习范式中,教师要有能力把语文章节知识分成一节课一节课的,再把即将进行的课堂教学设计得符合严格的规定──要考虑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的处理,又要考虑到重点和难点的处理,还要考虑讲和练的比例等细节。这样,语文课堂上老师按备课进行教学,学生似乎就可以学得像老师设计的那样好了。我认为,不是所有的语文课堂都是教师可以预先设计的,不是所有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都是教师可以预先把握的,不是所有的语文知识在同样的课堂上、同样的时间内学生都能达到教师预设的目标。我们的课堂学习范式太呆板,太严肃,学生身处这样的“套子”似的范式中,怎能释放自己的活力,展示自己的创造?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阅读范式应该向什么方向转换?

理想的学习范式

是师生同“学”、互“学”

孔子说:“教学相长。”

这里的“教”和“学”,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长”,“教”和“学”如何“长”的?我的理解是教师和学生都要同“学”、互“学”才能“长”,尽管教师在课堂上的“学”和学生的“学”还不完全一样。传统语文课堂上教师对教材内容是烂熟于心,上课之前教师查找资料,要进行大量的准备,要进行所谓的教师集体研究、集体备课,这样,走上课堂的时候,教师心中已有各种各样的准备,课堂上只要把事前备好的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就大功告成了,是不存在教师和学生一同学习、一同感受这个过程的。学生在教师的讲授中、在练习中、在指令下进行机械的语文认知和意义建构,谈不上学习的过程性和学习的感受性。比如作文,教师给个话题就让学生去做而教师不去感受,不去主动和学生同写。这样,如何能把握住学生在作文时的心态,如何能体谅学生在练习中的甘苦?所以,我认为,课堂上理想的学习范式是师生以相同的身份进行一样的学习,一样的感受。我从这一点出发,每次让学生写作文,我就和学生一道在教室里写。学生用40多分钟,我就用30分钟、25分钟,我写完就贴在教室,让先写完的学生评阅。一年下来,我与学生同写了40多篇作文。师生“同学互学同感”,进行和学生一样身份的学习,这样,教师以自己真实真切的学习感受支撑语文教学过程和学习指导过程。学习过程就如同师生一道登山,使其感受着同样的新奇和愉悦。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怎能没有深入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怎能得不到保障?

因此,理想的课堂学习范式常常是基于这样的假设:教师以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学习体会、自己的练习体会、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学习”挫折过程来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来进行语文教学指导,来达到教育目的。

如果教师在学生学习之前就将课本内容学习一遍,那将无法产生新的学习体验,教学指导就不能做到常教常新,教学就会失去灵性和活力。事实上,教师在办公室的空调下学和在燥热的课堂上同学生一起学,其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在课堂上讨论,在课堂上体验,由于问题、冲突被不断地提出,不断地发现,大量的问题困扰着学生,吸引着学生,推动着学生,课堂上学生陷入问题的重重包围之中,常常处于不断的思考状态,以至主动求解,主动探索,从而引发学习合作、学习交流。事实上,我和学生一同学习,产生相同的感受,相同的困惑,也正是这些问题的诱导,师生才能向课本背后更深层次自觉地深入。我和学生一同学习,当我将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指导相结合时,我感到,这样的“教”便和学生的“学”实现了“共振”。学生认为,我是他们学习上的朋友、合作伙伴。

将“师生精神愉悦”

纳入学习的目标之中

理想的学习范式,应该建构学生健康的情绪和精神,并将精神愉悦的状态贯穿于学习活动过程的始终,让学生会感恩、会品悟、会悲伤、会怜悯、会喜悦、会憎恶。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应该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快乐的事,哪能是学生不喜欢的呢?可现在,学生的学习是这样吗?为什么学习不能是天天“乐乎”的事呢?于是,我把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学习作为信息化课堂学习范式的重要理念。为了让这个理念在学生心中扎根,我的每一节课都是在这样的呼语下开始的:

做语文课堂的主人!

做学习的卓越者!

合作愉快!

学习愉快!

当学生充满激情地高呼这几句话时,学生就以自信愉快的心态走进了学习的天地当中。接着全班学生自由组合,分成8个学习组,定下章节学习内容之后,学习小组就各自进行网上学习,之后是学习小组之间的走动、交流,是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反思。我让学生在信息化语文课堂上喊口号,目的是引导学生尽快地认识到自己的课堂角色,以尽快适应课堂学习,建立相应的理想课堂学习机制。

语文课堂应该是可变的、活动的课堂。学生可以在学习小组间自由的“运动”——只要是适合学生的,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感到愉快的,都是允许的。基于此,我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提出学习目标后,就参与学生学习小组活动。在学习《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学生小组通过合作讨论完成了文意的理解,我就让学生背诵,最后让学生用文言文写《新侍坐》,就“坚持不懈”发表看法,让同班同学走进自己的作文中。学生非常兴奋和惊讶:“我们也能写文言文啊!”“你看,我写的是语文教师!”在这样的学习范式中,学生始终保持精神愉悦和对语言美的执着探索。我在课上关注的只是学生是不是学得有效,是不是产生了优良的情绪,是不是产生精神的愉悦。我作教学评价时就看课堂是不是为学生打下精神愉快的底子,而不只是重视学习结果。我在课后问的更多的是“我的语文课你觉得有趣吗?在语文课上你的参与情况如何?”我希望学生在课后谈论最多的是“这节课过得真快!”“这节课学得真痛快!”“这节课学得真实在!”

教师在课堂上建构学生学习愉悦的情境,教学过程也就成了学生对这种积极状态下所进行的探索、合作、创新、共享的体验。可以这样说,在理想语文学习范式理念下,学生精神的愉悦是第一位的,只有在愉悦的精神状态中,学生才有认知接受的可能和发展的可能。个性张扬,充满反叛性格的人,不愿意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我们面对的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常想,如果学生不喜欢的知识,教师为什么一定让学生去硬读、硬记、硬做?事实上,语文教学活动的价值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去创新,从而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传统课堂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以目标导入,课堂上以对马克思的贡献的认知、总结为目标,学习范式非常强调课文逻辑结构的认知能力,师生的任务就是在课堂上切割课文,认识第二节在结构上的作用,以尽快获得课文结构知识,课堂上充斥着一种浓郁的理性色彩,学生的学习常常表现出一种单调,一种枯燥,甚至是一种厌恶。这种学习只是以认识为取向,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受动的状态下,你要让学生模拟朗读这篇悼词,学生往往哈哈大笑,崇敬和惋惜的心情,怎能表达出来?

因此,要建构理想的语文学习范式新机制,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将“师生精神愉悦”纳入学习的目标之中,从而实现学习范式的新转换。因为,没有主动的热情和愉悦的情感作为学习背景,就很难有积极的思维投入到学习上的创新中,其能力也就很难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新课改背景下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 第12篇

关键词:新课改,合作学习,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新教学观所关注的不仅是活动的结果,更是学科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活动机会,因此,课堂教学就应是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而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总结规律和解决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有与别人合作的方法和能力。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达到思维的“共振”。合作交流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取必要的学科知识,而且对提高每个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都有很大的作用,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我国中学课堂上仍属新生事物。能否有效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有鉴于此,本人就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问题作简要探讨。

1. 确定合作内容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也并非所有的学习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来完成。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内容的选定是合作学习成功进行的关键,一个好的研究问题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合作学习呢?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机,是不是值得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开放性的内容,或者是对多数学生有困难、个人难以完成、本身就要多人一起合作才能解决的内容。同时还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如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方法多样、意见不统一时,或者当问题处于模糊、似是而非、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时,则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不能为赶时髦而开展小组活动,不能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就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使课堂无效提问、无效合作讨论过多。

2. 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方式,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讨论,就会产生合作的效应。小组合作学习由以下要素构成: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沟通,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以及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等。

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规模要小一些,以4至6人为宜,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小组里都有足够的表现空间。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体,要培养组内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分工要明确。只有分工细致明确,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才能得以培养,学习任务也才能顺利完成。为使全体成员都有得到锻炼的机会,要建立组内成员的平等关系,组内各角色最好实行轮换制,但要注意各角色的培训工作。

3. 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实施有效的课堂讨论

新课程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行为的人。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必须是建立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才行之有效。合作能提升人的能力,形成集体的智慧,但应以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前提,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讨论,才能达到自主学习的要求。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出现问题后,不要急于组织或要求学生讨论,应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组内学生互相交流看法时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并轮流在班内发言,再由本组学生补充,然后征求全班学生的意见,最后达成共识。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还要根据学习小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

4. 通过教师的指导,发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不仅学生之间要相互合作,师生之间也要相互合作。教师是学生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学习方式及学习内容的呈现,适时组织学习方法及知识的交流,给学生以鼓励,形成激励机制,同时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方式,拓宽和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并寻找答案时,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应当具体研究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有时讨论中会出现“争执不下”的现象,对此教师就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沟通的技巧,如多查找资料,多做思考和交流,消除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专心倾听别人发表意见等。

在进入教师指导阶段时,要先搜集各组汇报的疑惑,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生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去指导,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就要做到有效指导,尤其应注意的是,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不能无所事事,此时是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东西的良机。教师应以听、看为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并在此基础上,迅速思考下一步教学应作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作出最恰当的选择,如此才能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

5. 合作学习的效果及评价

合作学习的评价与传统教学的评价有很大不同。传统的教学评价强调的是常模参照评价,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它把“成功”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好名次,获得分数意义上的成功,教学活动是以培养一流的“考生”为目标,而大多数学生则注定是学习的失败者,这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有鉴于此,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教学活动则是以培养高素质、会学习的“学生”为宗旨。同时也将它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将常模参照评价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进步。尤其是“基础分”和“提高分”的引入则是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和创新之处。所谓“基础分”是指学生以往学习成绩的平均分;而“提高分”则是指学生测验分数超过基础分的程度。引入基础分与提高分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为所属小组赢得最大的分值,指导学生的着力点定位在争取不断的进步与提高上,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了目标。

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认知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生生、师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富有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小新.教师在新课改实施中的教学观念冲突及其消解[J].现代教育论丛, 2008, (3) .

[2]田树林.教育思想引领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J].基础教育参考, 2009, (2) .

上一篇:新产品绩效下一篇:中国传统语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