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语文范文

2024-09-22

美国语文范文(精选8篇)

美国语文 第1篇

关键词:美国语文,工具性,习题设置,教学启示

美国多数中学在语文教育方面会选择三部教程:一部是《英语》, 主要讲解语法知识;一部是《拼写》, 注重单词的拼写训练;还有一部是《文学》, 介绍各种题材的美国文学读本。这里选谈的《美国语文》 (中文版) 就是较权威的一个《文学》版本的中文节选译本, 是由中国妇女出版社于2009年8月出版的。在美国, 这册教材供12至18岁的学生学习。这里着重分析习题设置的特色。透过这些习题,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语文教学是怎么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的。

一、美国语文课文及课后习题设置呈现

以《美国语文》课本中的第一课为例, 原文呈现如下:

第一课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 (节选)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这篇日志开始于哥伦布在圣萨尔瓦多岛登陆后的第九天。

1492年, 10月21日, 星期日。10点钟, 我们到达了这个岛的一个海角, 船队的其他船只也抛锚停下了。匆匆吃了一顿饭之后, 我上了岸, 发现除了一栋空无一人的房子之外, 这里没有人烟的迹象。我们相信房子的主人由于我们的到来深感恐惧, 弃家而逃, 因为房子里面生活用具样样俱全。我下令不许动房子里的任何东西, 然后带着我的船长们和一些船员去视察岛屿全境。这座岛屿比其他的岛屿更加美丽富饶…… (略去760字)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 我决心向大陆航行, 访问那个城市, 把陛下的信呈给大汗, 并且带着他的答复回来。

问题指南文学和生活

读者反应如果你是哥伦布航行的资助者, 读到他的这段经历记录, 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领导能力测试和同学们组成小组, 列出优秀的领导者所需具备的素质, 和同学们讨论你的结论。

主题焦点哥伦布的日志记录了欧洲人和北美洲当地人最早的相遇。这两类人有什么样不同的反应?你从文中能找到什么证据?

阅读理解

1. 哥伦布看到景色之后的反应是什么?

2. 根据哥伦布的叙述, 为什么当他和船员们到达那些房屋的时候, 里面空无一人?

3. 哥伦布打算在这个岛上停留多长时间?思考

解释

1.你怎么判断岛上的美景给哥伦布留下了深刻印象? (证据支持)

2.哥伦布选择送回西班牙的“样本”, 最大的初衷是什么? (分析)

文学聚焦

日志日志是个人对每天发生的事件和其个人感受的记录。大部分是作为个人记录保存的, 但是哥伦布却把他的美洲航海日志记入编年史, 以便他的资助者西班牙国王和王后查阅。

1.根据你的理解, 哥伦布为什么经常在见到事物时想到它们的金钱价值?

2.在你看来, 哥伦布试图表达的对美洲的印象是什么?

点子库

写作

1.船员日志想象你是哥伦布的一名船员, 从你的角度重写本文。

2.续写从哥伦布停止的地方续写, 写一篇日志来描述你探索加勒比海时的想法。

3.比较日志哥伦布进行了多次的航行, 但是一直没有抵达亚洲, 利用图书馆资源, 找一篇哥伦布后来的航海日志, 在你的文章中比较哥伦布后期的日志与早期的日志中表达出来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并解释为什么有这些不同? (社会研究连线)

项目

1.地图画一张岛上的地图, 表现哥伦布登陆和探查的地点。

2.收集材料说明哥伦布对当今世界的贡献。找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点公共场所 (例如:城市和公园) , 了解全国各地是怎样庆祝“哥伦布日”的。将你的发现制成一本剪贴簿。

微型写作课

口头航海报告

哥伦布能筹集到资金是因为他有能力使没见过他探险的大陆的人接受他的想法。假设你是哥伦布, 口头做出一篇报告, 在回到欧洲时报告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

写作技巧重点:生动细致的说明

为使你的听众分享你的经历, 你需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描述来说明纳入感官的细节, 叙述可以看到、听到、感觉到、触摸到或嗅到的东西。在以下范例中, 哥伦布使他的读者感受到他们没有亲身经历的事件。

日志中的范例

到处是高大茂盛的小树林, 还有四周绿树环绕, 浓荫覆盖的大湖, 景色优美迷人。整个世界就像四月的安塔露西亚一样青翠欲滴。鸟儿歌声动听, 让人不忍离去, 成群的鹦鹉连天空都能遮没。

哥伦布通过感官细节来描述这个岛屿, 他认为这个富铙的岛屿非常美丽。

构思

想象哥伦布见到的自然风光, 列出他可能碰到的热带风光、声音、触觉、气味和味道。

写稿

在描述这个岛的时候, 尽可能加入你最多的感官细节。通过细节来表现这一地区的富饶繁茂, 而不是告诉你的听众它有多美丽。

修改

对你描述的每一个形象都加入细节来强化, 在只有视觉和听觉的描述中加入嗅觉, 考虑在适当的地方加入触觉或味觉的描写。

这些课后习题的提出并不限于让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 而是更侧重置学生于时代事件、背景以及作者身处之环境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全方位启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与独特体验, 注重提高文学素养。[1]

阅读《美国语文》这一教材, 不难发现课后习题设置篇幅比课文还多, 这在我国的语文教材设置中是难以想象的。

二、美国语文课后习题设置的特色1.问题与课文平分秋色

每篇课文后总有这么一系列的问题, 问题与课文平分秋色。问题不是课文的附属, 学习不会是反复阅读课文,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解答课后习题, 问题的解答不是检测是否理解了课文。问题本身就是阅读内容之一, 学生用在解答问题上的时间要比阅读课文本身的时间更多, 许多问题是拓展性的, 解答问题不仅是要联系课文, 还要联系作者、作者的写作背景, 学生要从课外的大量阅读中来充实课文内容, 问题起着阅读导向的作用。学生从解决问题中获得的收获不会逊色于从阅读课文中获得的收获。

2.联系生活胜于联系课文

在“问题指南—问题理解—文学聚焦—点子库—写作—微型写作课”这系列的问题中, 只有“问题理解”密切联系课文, 其他的问题更多的是联系时代背景、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解答, 在“问题理解”中, 我们看到的也大多是“分析、推断、综合、证据支持、社会连线”等问题类型, 也就是说, 虽然解答这些问题需要联系课文, 但同时依然要联系过去的社会背景或现在的生活, 阅读不会是囿于课文之内, 学生的阅读是开放的, 阅读中不是只求理解作者的题旨, 课文的思想, 角色的感情, 更多的是阅读主体想象力的发挥, 阅读者的创新空间极大。

3.主观问题胜于客观问题

阅读《美国语文》课文后的问题设置, 不难发现题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字就是“你”, “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得出什么结论?”“你会怎么判断?”“将你的发现绘制成表格”等, 都是主观性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都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 每个人在解答的过程中, 在心里都有一个“我是这么认为的”, “这是我找到的理论支持”, “我”字非常的突出, 这不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 更培养学生自我阅读能力的自信心。个性化的理解是多元思维培养的前提, 阅读者经历本书无数次的“我认为”训练, 自我独立的人格就得到很好的培养。综观全文的问题设置, 几乎看不到寻求共同答案的问题设置, 这或许更体现语文的特征。

4.应用性问题多于理解性问题

通过写作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本书问题设置的最大亮点。除了“写作—微型写作课”直接显示写作外, 其他的问题中也少不了写作, 如:“文学聚焦中的日志写作:有些人认为环游世界的航行不值得资助, 得不到足够的回报, 你怎样才能让他们接受这个想法, 进行资助呢?就这个题目, 在你的日志里写一篇有说服力的文章。”写这样的文章, 就不是为训练写作而练笔, 而是训练学生用语文的能力, 虽然是回答与课文相关联的问题, 可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题。在诸多的问题设置中, 难得看到联系上下文说意思、说感情、说理解的题目。

三、《美国语文》课后习题设置对语文教学的启示1.工具重在使用, 不能止步于理解与积累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专家在解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时, 依然强调工具性在前, 人文性在后, 然而我们的语文教材则重在对工具知识和使用工具知识的积累上, 设置的问题基本是以达到这个目标为准, 这就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重分析、讲解, 重学生的理解与积累, 而忽视了工具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使用。美国语文课后习题的设置无疑给了我们一个警醒, 加强语文学科的使用功能, 更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学习语文实际上是在应用语文, 应用不要等到理解透彻或积累丰厚再去寻求使用的空间, 而应当在理解、积累的同时就开始应用。重理解轻应用的语文教学, 工具性就得不到较好的落实。

2.教学重在为学生搭建语用平台

语文教学不能只教课文, 不要陷于课文具体的一人一事一情一悟的琐碎分析中, 而是要通过课文拓展到相关的背景阅读, 联系生活去使用课文。美国语文课文之后的“文学与生活”“点子库”“写作”等习题的设置启示我们, 语文教学要把对课文的深入剖析的思路转向使用课文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老师的重任不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积累语文基本知识, 而是搭建使用语文的各种平台, 让学生置身于课文情境或生活情境或相关的时代背景情境中去设身处地思索“问题”, 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提升个人的生活能力。这种语用平台不能像我们在公开课上看到的那种假设性的戏剧化的使用平台, 而应当是联系学生生活的, 真正适用性的, 要付出真情实感的语用平台。

3.写作指导要有精细要求

我们的写作教学常常出现两种极端: (1) 读写结合中给出了具体的写作技巧, 却没有写作的相应情境, 学生是为模仿使用方法而去造材料; (2) 在离开课文的作文教学中, 又常常是创设了情境, 却没有相对应的具体方法, 只有一些泛泛而谈的如“要写具体”“要有真情实感”等, 都是概念性的要求, 而没有具体的可感的技能。而美国语文中的写作练习, 不管是口语表达, 还是书面表达, 我们都看到了非常精细的写法指导。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美) 本杰明·富兰克林, 马克·吐温等著.马浩岚编译.美国语文[M]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9, 8, 10-14.

美国以哈佛大学为首的语文 第2篇

其显著的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设计新颖,自成体系 如何有效帮助大学生提高说写水平,是语文教育战线最受关注的难题。周金声等一批志同道合的中青年教师,知难而进,勇于探索,在总结第一线的教学经验基础上,又多方借鉴,实验提炼,精心设计出一套说写结合的教练模式,自成一体。他们基于说写都是表达思想的理念,将两者协调统编于一书,又以上下编形式分编阐释。这样既便于把握类型规律,分述各种文体的个性特点,又便于相互比较,材料互补,减少重复,收相辅相成、一书多用之功效。从全局来说,作者还编写出版了与之配套的《大学人文语文》,以名著导读和文化专题为主线,注重指导学生品读和思考,而《大学应用语文》则重在教练学生如何说和写,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学新语文体系,可谓匠心独运,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其二,编写精粹,容量超常 由于设计编排精当,在撰稿上又极力追求精益求精,所以大大增加了全书的容量。一本36万字的书几乎容纳了两部同样字数的常见教材的内容。在体例上,打破了常见教材的惯用模式,不求千篇一律,而针对内容需要精设节目,集中介绍各种文体写作的重点难点,要言不烦,对容易混淆的文体则设附录进行辨析。这样不但保证编入了所有常用的文体和口才技法,而且保证了以最少的篇幅讲清最重要的内容;不但囊括了秘书职业资格考证的全部文书类型,对公务员考试做了应考和写作指导,还对新型的文体如网络新闻、短信、策划书、竞聘演讲等都做了清晰的介绍。可以说内容丰富,十分精粹。

其三,注重教练,便于应用 在编写过程中,编著者清醒地把握住了教材与学术著作写作的区别,即重在阐述应该怎样做,而不必详论是什么。所以特别强调讲清每一种文体的特点和要求,落实指导学生进行切实的演练。一方面每节都做到了示例阐释,选用最新最精的范例;另一方面每章都设“模拟与演练”,结合现实生活出模拟题,指导学生进行实战训练。同时还为教学配备了多媒体课件,提供丰富的范例资源,十分方便应用。

其四,超越小用,启人心智 作者深谙老庄的大小之用的辨证智慧,在讲解实用技法的同时,不忘人性教化和智慧启迪。全书不是简单地手把手地教学生说写,而总是启发学生寻找说写的规律,强调实践出真知;或者以表格方式比较不同文体的异同,示范探索的方法,引导学生体味不同文体的微妙差异;或者努力概括出说写注意事项,以提供成功的经验;或启发学生设身某种语境去领悟说写要领;或设计某种情境,列举几种

说写方式,让学生实践体悟成功应对的技巧;还特别注重选用有思想内涵的例文给人以启迪,比如选入《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的通讯、央视一台新播的《大国崛起》的解说词等,让学生从中不仅可以领会优秀范例的说写技法,还可以得到心灵的启迪和人格的熏陶。

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解读 第3篇

一、诗歌、游记中的中国形象

美国文学作品中有大量表现中国形象的作品, 以诗歌和游记的写作形式最为常见, 其中塑造的中国形象差异较大。美国商船“中国皇后”的东航之行, 对于早期中美交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当时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 为美国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例如, 美国革命诗人弗瑞诺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第一艘驶华商船颂》中将中国形象描述得“美不胜收”。除了诗歌外, 还有纪实性、虚构性的游记文学, 例如美国作家富兰克林的纪实与虚构性作品《中国来信》, 用一种异国情调、原乡记忆、故国想象式的态度, 塑造了一个虚拟性的中国形象, 这种中国形象明显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由于作者创作动机、态度、立场、表现手法等的不同, 其作品对中国形象的表现和描述也就不同, 为了全面认识和把握中国形象, 解读这些美国英语文学作品就变得非常必要 (胡春梅2007) 。

(一) 诗歌中的中国形象

以美国革命诗人弗瑞诺的诗歌为例:“这令人神往的远航的终点/ 就是不久将至的中国海岸。”表达出诗人对中国强烈的喜爱之情, 以及对东方物产财富和富饶繁华境地的仰慕之情。由于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繁盛, 茶叶文化又享誉世界, 外国人源源不断地将我国工艺精美的陶瓷运往自己的国家, 我国丰富的物产及富饶繁华的经济社会状况在弗瑞诺诗人的作品中有明显的渗透和强烈的彰显 (卫景宜2001) 。另外, 从“每一阵海风都带给你繁荣和财富/ 直到, 东方的宝石装满了船/你才又驶向那故乡的海岸”这句诗也热切地表达了作者对东航之行给美国经济贸易上带来的巨大丰收和不凡意义的赞美之情, 更表现了作者对中国的喜爱之情, 也体现了作者独立的民族精神和开拓精神。从弗瑞诺诗人在诗中描写的关于中国的点点滴滴, 不难看出当时中国形象在美国人心中独特、重要的地位。

(二) 纪实与虚构游记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纪实性与虚构性文学是另一种表述中国形象的题材, 也可称为“纪实性游记”和“虚构性游记”, 纪实性游记根据作者在实际境况中的体会进行改编, 真实性较强;虚构性游记则是作者根据个人的观察和评价当时的中国社会编撰而成。在游记作品中, 对中国形象表述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美国作家富兰克林的《中国来信》, 这部作品是虚拟性游记, 作者虚构了一位英国水手, 并借助这位英国水手的视角, 描述了当时中国对于宗教的信仰, 政府官员对于偷窃、犯上、不孝等行为的惩罚措施, 中国女人裹脚的现象, 饮食风俗习惯等各方面形象的表现, 而在阅读这部作品时, 人们可以明显感到作者对于中国各种现象及文化风俗的一知半解。例如, 他借助英国水手的眼光, 发现中国人也有像他们国家一样的宗教信仰及教堂, 但是中国人拜神都只是在家里, 基本不去教堂, 其原因是节省供给神职人员的费用。

二、中国形象中对诗歌、游记作品的解读

首先, 从美国革命诗人弗瑞诺创作的《第一艘驶华商船颂》的文学评论角度看, 其思想内涵和修辞技巧都没能深刻体现, 但是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 中国古老悠久的历史文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富饶壮丽的山河景象、富饶繁华的社会经济状况等美好典型的形象, 为美国人独立创业和美国社会发展的动机起到了灵感上的烘托和启发作用 (熊洁2014) 。

其次, 富兰克林创作的《中国来信》围绕着英国水手在中国监狱里的经历展开。表面上, 人们很容易认为这是一个关于描写冒险故事的游记文学作品, 可是它的情节没有过多的曲折性, 也没有使用高超的修辞手法。作者以虚拟主人公的视角去评价和分析异国的风情面貌以及人情趣事, 难免会显得有些片面和唐突。因此, 富兰克林通过另一种高明的方式, 完善了作品的片面性, 加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即虚拟主人公, 并将这个虚拟人物在中国的见闻、感受以及旅途情况介绍给一位叫斯本的先生, 然后由这位先生通过书信的方式传达给了作者, 这使富兰克林成为了中国真实形象的见证者。这种道听途说的观察角度和拐弯抹角的叙述方式巧妙地遮掩了他对于中国形象的不确定性和片面性, 也因此加深了这部作品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三、国家形象与英语新闻语篇

英语新闻语篇是传播中国形象的主要途径与手段之一。现阶段, 国际发展形势以西方国家为主导, 西方各国的传播能力远远大于中国的传播能力, 而薄弱的国际传媒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良好形象的塑造, 西方国家运用英语新闻语篇, 肆意歪曲中国形象, 使国人倍感耻辱。英语新闻语篇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和互联网新闻, 也包括短讯、报道、特写、编者按等。其塑造的扭曲的中国形象对我国的发展和国际交往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 作为一名中国人, 要重视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形象的歪曲塑造, 并将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传播出去, 正确认识自我, 对于各种英语文学与英语新闻语篇中塑造的中国形象进行有效解读和正确把握 (于海斌2008) 。

结束语

在实际生活中, 人们也尤其关注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这是一种天然的、实际性的主动感, 具有自然、本质的始向。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在辉煌与阴暗交错的历史天空下, 中国在西方国家心目中的形象可谓天冠地屦, 这与英语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中国形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通过对英语文学中中国形象的剖析, 可以深刻体会到由于社会地位、历史背景、文化界域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形象的塑造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 国人应该以客观、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我国古老的文化与历史文明。

参考文献

胡春梅.2007.美国华人英语文学中的中国书写[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4) :33-38.

卫景宜.2001.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论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中国文化书写[D].暨南大学.

熊洁.2014.探析英语文学中的形象分析[J].校园英语, (28) :255-256.

杨华.2012.二十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山东大学.

没有教科书的美国中学语文课(上) 第4篇

2016年上半年,我应邀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育学院做了半年访问学者。为了认识美国中学语文课堂的真实面貌,在美方傅丹灵教授安排下,与佛大附中三位美国老师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两个月40多节课听下来,加上与美国同行的接触交流,我对他们的阅读教学有了大致的了解和判断。

1.他们语文课不用教材

在国内时曾听到不同的说法,有人说,美国语文课不用教材,也有人说还是用的,实际情况怎样,我想一探究竟。在傅丹灵教授主持的第一次中美语文研究小组会上,我见到了美方的三位老师珍(Jen)、科迪(Cody)和凯特(Kate),安排落实了听课和研究的计划。美国老师没有办公室,研讨会是在科迪老师教室开的。吸引我目光的是教室中央的小桌,上面满是书,一摞一摞的,一共十种,熟悉的如胡赛尼的《灿烂千阳》、戈尔丁的《蝇王》、苏萨克的《偷书贼》等,不熟悉的有戴维斯的《梅尔的战争》、麦考密克的《永不坠落》等。傅老师的博士生小董告诉我:这10本书是最近科迪上“战争文学”这个主题时指定学生读的。不一定本本精读,但至少要选读其中若干章节。看我对这些书这么感兴趣,科迪很开心,走到靠墙柜子前拉开柜门,哇,里面全是书!这都是为学生准备的!都是学生语文课要读的书!“那么课本呢?”我问。“这就是课本啊!”他笑嘻嘻地回答。这就是他们的课本?我深受刺激和震撼!

一次,在凯特老师班上听课,看见她办公桌上摆着一本厚厚的《文学》(Literature),傅老师说,这就是他们高二的语文课本,但他们不用。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喜欢自主选材来建设自己的课程。后来,在研究小组会议上,我曾问过美国老师:“是不是美国老师都不用课本,而是自选作品当作教材?”三位老师认真地商量了一会儿,慎重地告诉我:也并非都如此。很多学校和老师还是用教材的,但是有追求的学校和优秀的老师一般都不用课本,而是自己选作品来教,带学生读书。

2.他们读真实的书、完整的书

我曾与几位美国老师讨论过:为什么不用课本而选用小说来进行语文教学?他们认为读小说是读真正的书、完整的书,对师生更具有挑战性,可以更好地培养阅读能力、分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况且社会、历史等学科上已经让学生读了不少非虚构作品(nonfiction),这样语文课上就应该多读虚构作品(fiction),而小说是典型的虚构作品。科迪老师说:“我不赞成用教材,是因为我觉得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就应该让他们读‘真正的书’(real book)。”他开玩笑对我说:“你说哪一个成年人会去读课本?你到咖啡厅里能看到一个读课本的人吗?都是在读与课本不同的‘真正的书’。”他又补充说:“我的班级就像一个社会,每个学生就是一个社会成员。学生应该读‘完整的书’(entire book),才能更好地成长。”珍老师也认为:“小说是一种原生态的信息文本,不像语文课本,是经过加工和解释过的,而且课本规定了教学内容和方法,比较死板,束缚也大,缺少真正阅读的目的性……我要保护青少年幼稚的心灵,让他们对社会上的事情有分辨力和批判性,有同情心和多元价值观。”

两位美国老师都提到“真实阅读”“真正的书”“完整的书”,这也解答了我心中原有的疑惑:为什么美国语文课堂在传统经典和现代作品之间,重视甚至偏爱现代作品,我想,就是因为这些作品与学生生活更接近,更容易引发他们的思想共鸣,而且小说中多色调粗砺的社会生活画面以及对人性的深度揭示,可以提供思考的张力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联系自己,有助于培养其批判思维,发展其独立人格,这也是他们选择图书的基本原则之一。凯特老师解释她此前带领学生读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和塞维尔《夜》的原因时就表示:“我觉得对犹太人大屠杀和阿富汗战争的理解,是学生成长中特别重要的两件事,是值得我们去理解的东西,因此我才会克服困难把这两本书引进我的教室。”

3.他们每学年读5—7本书

美国中小学一个学年分为四个“学季”(quarter),每个学季大约9周时间,他们一般一个学季至少要读一本书。珍给我看过她的学年教学计划,她每个学季根据教学主题安排学生集中精力研读一本书,常常会根据课时适当增加。比如她本学年度就带学生先后读了《铜日》《杀死一只知更鸟》《崩溃》《局外人》,以及自选阅读的一本小说。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当然知道她一年读5本小说会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也有不少疑问,比如,用多长时间读一本书?都是在课堂上读完的吗?学生能读得完吗?如果不喜欢或者没有读完怎么办?等等。我发邮件给三位美国同行,很快得到他们的回复。

科迪老师:“学生的阅读不一样。有的学生一晚上就能读一本,有的永远都读不完,我折中一下,一般3-4周读一本。这不一定适合每个学生,所以我班上有的学生是课内读,有的学生要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才行。我选这些书首先是因为我们喜欢,也与流行文化的取向有联系,我还让学生选他们自己喜欢的书。一般没有多少学生完不成,就是完不成,至少他们也已经知道书中基本的意思(idea)。实在不行,我让他们听朗读版或者参加小组讨论。如果有人不喜欢又找不到自己喜欢读的,我就告诉他们:学会读书也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成长就要学会接触一些不太感兴趣的东西。”

凯特老师:“这个学年我们班级读了7本书。一般在学校里课堂上读,有时也会带回家读。大多数学生完成了,也都写了读书笔记。学生不喜欢班级统一规定的书,我就多提供几本供他们选择,因为我也并不喜欢所有的书,当然不能指望学生都喜欢我选的书。学生阅读遇到困难,我就让他们去看参考书,或听朗读版,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美国语文 第5篇

美国中学语文教育一般包括三部教程:一部是《英语》,主要讲解语法知识;一部是《拼写》,注重单词的拼写训练;第三部是《文学》,介绍各种题材的美国文学读本。《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就属于第三部教材,纵观整本《美国语文》,发现美国语文教材的编写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文学与历史相结合,注重培养民族精神

《美国语文》反映出美国中学语文教育不是纯粹的文学教育,而是进行“人”的教育。它将历史与文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学生认同美国的民族文化。

整部教材以美国历史为线索,按照“编年体”的形式编排,把文学置于国家发展进程这样庞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体现了文学参与时代变革、反映时代风貌的特点。它将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划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集中体现一个主题:第一部分,文明的交会(开始至1750);第二部分,国家的诞生(1750—1800);第三部分,国家的发展(1800—1870);第四部分,分裂、和解与扩展(1850—1914);第五部分,不满、觉醒与反抗(1914—1946);第六部分,繁荣与保护(1946至今)。每个部分的开头都有一个时代概述,重点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本时代的文学概况。然后由本时代的5~6篇典型课文构成主体内容。

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都是在相对应的时代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文章,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这些文章不是简单的历史文献资料,因为这些文章也有文学性,具有很强的文学代表意义。所选课文的文学形式多样,包括日志、神话、传记、格言、信件、小说等,诗歌、戏剧在美国的原版语文教材中也包括在内。这些课文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反映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过程,时刻充斥着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的风云变化,使学生既增强了文学素养,又增加了历史知识。这种以历史为线索的教材编写形式能让学生充分地理解课文。每篇文章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将文史结合起来,按历史时代来编排文章,并在文章前附上较详细的作者介绍、时代背景介绍,这样学生就能把文章放到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去体会,感同身受地深入文章,有自身的独特体会。

将文学与历史相结合,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学生认同美国的民族文化。所选取的课文基本都是美国人所写,能代表美国的民族文化,如课文《富兰克林自传》和《独立宣言》都体现出美利坚民族追求自由的精神。可以看出,美国的语文教育培育的是“美国人”,弘扬的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

二、基础知识与拓展练习相结合,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

美国的语文教材中既有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有大量拓展思维的练习。在每篇课文前有文体介绍,在课文后有习题。与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重视理解课文内容的习题有所不同,美国语文教材中的课后习题除了训练概括、理解、推断能力的基础题,还有进行思维拓展的评价型、综合应用型题目,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如《龟背上的土地》课后问题中有一个这样的评价题:“你认为一棵树能充分代表和平吗?解释理由。”这样的拓展练习能让学生多元思考,开启独特的思想。接着是综合应用题:“宪章列出了伊罗奎伊斯首领的品质。你认为现代领袖应该具有其中的哪些品质?解释原因。”这一题侧重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批判性思考。像这样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有很多,可见美国的语文教育很注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悟和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西方学者看来,“批判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基础,开发人的批判思维就是在开发人的创新思维。”相对来讲,中国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对批判思维重视不够。在教材中的习题设置部分,很少有可以多元思考的题目,对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信息提炼、理解能力非常重视,而很少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批判思维。批判性思维的缺乏最终带来的是创新思维的缺乏。

三、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注重语言的现实应用能力

美国的语文教材注重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重视语言的现实应用能力。在每篇课文的后面既有训练阅读理解能力的习题,也有精心设置的写作训练题。其写作训练建立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写作的形式多样,非常重视语言文字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能力。如在《美国语文》第二部分第一课《富兰克林自传》课后的写作训练就很有代表性。

在“写作”中有三个训练:1.为富兰克林的书写一条广告,登在费城的报纸上或出现在富兰克林的时代。2.考虑几个你想要有所改进的方面,然后考虑你能做什么以便在这些方面取得改进,把你的想法在一份书面计划中写清。3.将你从《自传》中所了解的内容与富兰克林作为一名政治家的事业进行比较。将你的发现写成一篇短论文。

在“项目”中还有两项综合性的语言训练,第一项要求学生制作一张集中体现富兰克林成就的海报,第二项要求学生为到费城旅游的游客制作一本旅游指南。在“微型写作课”的部分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一次重要的经历,写一篇关于这次经历的自传式叙述。

从这些写作训练中,我们不难发现美国的语文教育很重视语言的现实应用能力。其写作所训练的各种项目,如广告、计划、报告、海报等都是现实社会生活中运用得很广泛的语言形式。除了写作的形式,写作的内容也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如个人的改进计划和个人生活经历的自传式叙述。这些写作训练贴近现实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学生写出真实的想法。同时,这些写作项目是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可能会用到的,因此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四、变教材为学材,注重学习的过程

“语文教材是‘教本’,更是‘学本’,是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的凭借。”从《美国语文》可以看出美国的中学语文教材是一套为学生而编的“学材”,其对学习过程的重视程度极高,从每一课的编排上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一点。在课文之前分别有阅读指导、背景知识、文学与生活以及文学聚集这四个部分。“阅读指导”介绍的是作者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文学与生活”是联系学生的自身经历来看待课文中的人和事,并指出课文所聚焦的专题。“文学聚焦”介绍的是课文的文体知识。课文之前的这些内容可以使学生在充分预习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学课文。在课文后面有问题指南和作品积累两部分。“问题指南”又包括几部分:文学和生活、阅读理解、思考以及文学聚焦。“作品积累”包括点子库和微型写作课。

让我们拿微型写作课来举例说明。每篇课文后面都有微型写作课,其内容包括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语言的口头表述练习,为后面的写作作准备。第二部分是具体写作技巧的指导,每课指导的重点有所不同,如《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课后的写作技巧重点是生动细致的说明。《龟背上的土地》的写作技巧重点是有效的重复。在“写作技巧重点”后面是第三步部分——课文中的范例,将课文具体内容呈现出来,展示该写作技巧在课文中的具体运用,并指出其产生的效果。第四部分是构思,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将所要写的内容列出提纲和元素。第五部分是写稿,要求学生运用写作技巧写出草稿。第六部分是修改,要求学生完善技巧的运用,修改作文。

可以看出,美国语文教材中所编的“微型写作课”完整详细地呈现了写作的全过程。从口头表述到技巧指导再到构思、写稿、修改,这是一套程序,它使学生明确写一篇文章应该分哪些步骤并清楚每一步的具体做法,这样学生即使没有老师指导,也能自己学习写作。教材不再是老师的教材,而成为了学生的教材。 美国语文教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值得中国学习。中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课前缺少作者和背景介绍,学生离开老师很难自学。中国教材的课后习题只有简单的几个问题,而缺少策略指导。教师在讲解习题时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往往忽略了学习的过程。尤其是作文课,中国的语文教材基本上忽视了方法、程序上的指导,使得学生的作文训练往往缺少系统性、指导性、规范性。学生对作文感到恐惧,不知如何动笔,从而缺少了写作兴趣。美国语文教材中对作文课的编写安排值得中国教材参考。

综上所述,美国的中学语文教材是一部以学生为本的开放性教材,它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将文学与历史相结合,将基础与拓展相结合,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将文学与生活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它遵循学习的规律,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相信这些对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编写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美国语文 第6篇

一、母语意识———学习语文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步, 人们意识到了英语的重要性, 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双语学校或外国语学校, 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逼小孩学英语, 一些家长盲目地让自己的小孩从咿呀学语开始通过电脑、书籍、外教等等方法学习英语, 梦想着自己的小孩将来进外企、出国深造等等, 对小孩语文的学习不重视。可怜天下父母心, 望子成龙是无可厚非的, 但这样到底对不对呢?如果觉得这个问题过于尖锐, 笔者可以先放一放, 先说说汉语。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很多人却没有这个意识, 五千年积淀的文化即使学之皮毛也可以让一个人脱胎换骨, 我们毫不做作地就有一种自豪感, 同样地, 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需要一种责任感!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需要这种自豪感和责任感, 假如我们把学习母语的这种自豪感和责任感渲染到课堂上, 还有什么教学目标是达不到的呢?这也是一种自信, 培养学生的自信, 让我们从小学语文课堂开始!

美国对母语教学是如何重视的呢?无意间看到一篇文章, 对美国的母语教学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相比起数学教学而言, 美国的公立教育对母语 (英语) 教学重视得多。学生从进入K年级 (幼儿园年级) 开始, 一直到高中毕业, 每天都必须至少有一个小时的母语学习时间。甚至到了大学, 一年级和二年级仍然有英语的必修课, 假如修完了以后, 统考不及格的话, 大学仍然是无法毕业的, 要重考或者读其它的英语补习课程。美国的母语教学的主要部分大致分为:阅读, 写作, 文学欣赏, 古英语和口头表达这几个部分。目前, 全美有三十七个州都根据联邦政府的“无一孩子落后”法案订立了母语教学的课程标准和统考, 因此, 母语教学在全国各级学校教学的内容, 基本是一样的。

二、母语意识———小学语文的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规律往往能引发人们对事物深层次的思考, 了解事物的规律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就小学语文的教学和学习而言, 前辈找出了很多的规律, 我们可以主动地通过这种途径来了解这些规律,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甚至通过认真的思考寻找规律, 我们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可以时时询问一下自己, 我掌握了哪些语文教学和孩子们学习的规律呢?如果有的话, 可以这样归纳呢?如果没有的话, 是不是我们太被动了呢?假如我们有了母语意识, 相信这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一种语言肯定有它很多的规律, 假如把这些规律一一讲给学生听, 受到理解能力的限制, 可能许多学生会云里雾里,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将这种规律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加以传递, 所以如何潜移默化地传递成了我们的重点, 所谓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莫过如此。

美国的小学母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本的写作能力。在阅读能力方面, 低年级强调拼音 (phonics的教学。美国不教国际音标, 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是从通过教学生拼音开始的。Phonics的基本原理是教授学生一些英语 (美语) 拼写和读音关系的基本规律, 让学生可以看到一个英语单词, 就能读出来;或者, 想到一个单词, 就能按照规律拼写出来。另外, 通过学习基本读音规律, 学生也能集中学习大量的单词。例如, “at”的读音是其中的A发短元音的音, 老师会同时在一节课

中教:at, bat, cat, fat, hat, mat, pat, rat, sat等读音相

同的词, 让学生学会这些词语的意思, 另外, 当他们看到同样规律的chat, 或者flat就能读出来了。

三、母语意识———表达清晰和出口成章的训练

表达清晰是人与人交流比较基本的东西, 如果能够出口成章则是更进一步的要求。可能有人认为“出口成章”对小学生而言是不现实的, 其实不然, 这要看看所谓的“章”指什么, 大学有“大学之章”, 小学就有“小学之章”。性格与交流水平往往息息相关, 所以在训练表达能力的时候, 实际上顺便也是人格或性格的成长和塑造。把出口成章的训练搬到课堂上来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一定的基础, 然而人的潜力是很大的, 假如我们都有了母语意识, 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将更大。

基本上说来, 美国母语教育的口语训练方面主要在下面的几个方面:

首先是自我表达的训练。这一训练包括流利朗读课文;流利背诵文章;有表情朗诵;最后是“解释性口语表达” (interpretative oral expression) 。所谓“解释性口语表达”, 包括:学生在拿到一篇文章的时候, 可以把作者的感情, 文章的气氛, 通过朗读, 马上表现出来;另外, 假如是演讲的话, 学生可以通过语气, 把稿件中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 跟听众有密切的交流;最后, 假如是一个剧本, 学生能通过口头表达, 把人物的形象充分表现出来;即使不看你的样子, 一听声音, 就能知道是故事中哪一个角色在说话。

第二, 是在小组中口头表达的训练。这一训练包括在小组的环境中, 能倾听别人的发言, 总结别人的观点, 发表自己的意见, 口头分析、评估、反驳别人的观点。

第三, 是在全班甚至更多人的环境中口头表达的训练。目的是让所有人, 一上台, 就能当着几百人口若悬河地就一个议题, 说上几分钟。当然, 也包括训练辩论和演讲的能力。 (国内的语文教育大概长期缺乏这样的训练。因此, 我们经常在电视里, 可以看到一些人在被记者采访的时候“啊……这个这个……嘛……是不是?”了半天, 没有说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电视记者在街头随便抓一个美国人, 问某一个问题的看法, 都可以得到长篇大论, 很有条理的回答。)

当然, 美国的母语教师也从小鼓励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想到什么就说, 有问题就问, 无须举手, 也无须起立。在某一方面, 也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从美国电影探析美国精神 第7篇

黑格尔曾经说过:“艺术作品中各民族留下了他们最丰富的见解和思想”。而电影是以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通过影像的方式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的一门艺术。

电影是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去电影娱乐的表层外衣, 我们可以发现电影其实更多承载的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民族精神。所以, 当我们在欣赏某部电影时, 我们不能简单的停留在它的娱乐外壳上听故事, 而应该进一步的去体会影片中人物性格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美国电影一直是人们追捧的热点, 我想, 除了电影本身的豪华巨制, 人们更多的是被它里面的所蕴含的美国精神所折服吧。

二、美国精神

个人主义是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中最具特色的一个。但是个人主义的内含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自私自利, 只顾自己, 不顾集体。美国的个人主义具体来说应该包括:

1. 个人自由

美国人重视个人自由, 强调自己作为自己的第一负责人, 应该为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做出决定。

美国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就深刻体现了对个人自由的不断追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讲述的是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的婚外情, 本想酒后枪杀了妻子和她的情人, 但最终没有下手, 然而因为“侦办此案的检察官当时要出马竞选议员, 一件迟迟未破的盗窃杀人案对他一点好处也没有”被冤枉入狱, 并判为无期徒刑。在黑暗的牢狱里, 安迪并没有就此沉沦, 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 交狱警如何避税, 为同伴们换回了3瓶啤酒, 就像在自家的屋顶上, 恬静安逸的享受着阳光, 而相信自己也在其中的人甚至暴增到两百人, 人人都渴望自由, 虽然他们中少有像安迪这样神态自若的人。多年的牢狱生活, 并没有让安迪养成坐牢的心态, 眼神依旧明亮, 脚步依旧轻快。把门锁上, 把两条腿放在桌子上, 头枕着自己的双手, 播放《费加罗的婚礼》。广场上所有的人都停止了劳动, 像朝圣一样感受着音乐所带来的身心自由放松。终于, 安迪凭着睿智、坚毅和对自由的向往用了20年的时间, 凭借一英尺宽的小锤子打通了通往自由的道路, 到达了那个没有记忆却温暖的地方。

影片不仅让我们为故事本身去感动, 而且加深了人们对希望、自由及精神生活的思考。

2. 个人奋斗

美国人将个人主义引申为机会均等, 即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机会凭借自己的天分和努力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讲的就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励志故事, 是根据美国著名的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的同名自传小说改编来的。影片里, 克里斯真算上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人了, 是个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的推销员, 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当他茫然的走在大街上的时候, 碰巧遇见了一个在证券公司工作的成功人士“你不需要上大学, 你只要对数字敏感, 跟人你相处得来就可以了”。克里斯恍然大悟, 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股票经纪人。为了展示自己的这两样天分, 主人公拿着自己填好的申请表找到了这个人:“我想把简历亲自交给您, 想跟您认识一下”他努力想抓住那个和自己有一面之交的人, 为自己尽可能的寻找每一个可能的机会, 包括搭乘计程车, 拼命玩那个魔方的过程。他不卑不亢全力以赴, 从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直至成功。如同他对自己的儿子所说:“没有人可以否定你, 哪怕是我也不行, 如果你真的很想做一件事, 你就要努力去做, 为了梦想, 你绝不能轻言放弃, 没有人可以否定你”。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自己干瘪的钱包里借钱给弗雷姆;在紧张的工作中, 帮同事做一些琐碎的事情;利用看球的时间为自己争取机会, 正因为他出色的人际关系, 取得了大客户的认同。最后, 终于通过自己不懈的奋斗, 脱颖而出。

个人奋斗是美国精神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目的的个人主义在美国具有神圣的意义。小人物处在社会的中下层, 是社会的大多数, 当看到电影中与自身处境类似的小人物因通过个人奋斗而获得成功并扭转了社会地位, 观众的认同感由然而生, 从而得到了一种心灵的抚慰。我们被克里斯的那种真诚、善良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所感动,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从主人公身上或多或少的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可以说克里斯缔造的奇迹已经成为我们普通人追求成功的楷模。影片告诉我们只要亲自去尝试去奋斗, 我们总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也只有依靠自我奋斗而获得最终成功的人, 才会赢得人们由衷的尊敬和赞叹。

3. 个人英雄主义

美国是一个强烈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家, 她所塑造的英雄都具有普遍的特质:以突出自我为目的, 进攻性强, 并且具有绝对的自信。个人英雄主义深深的根植于美国的社会历史文化中。就连进口的《木兰》也完全不同于中国的《木兰》, 处处打上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烙印。

木兰替父从军本来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 因为父亲年老体衰, 木兰又无长兄, 为了尽孝道, 木兰毅然替父从军, 等到立下战功, 到天子赏赐的时候, 拒绝做官, 回家孝敬父母, 把中国传统的孝道表现的淋漓尽致, 看不到木兰对自我价值的任何表现。就是这样的故事被美国迪斯尼拍摄成了完全美国化的“木兰”, 显现的完全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木兰”, 她说:“或许我并不是为了我父亲来的, 或许我只想证明我能行。所以, 当我拿起镜子的时候, 我看到的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在美国的“木兰”英勇机智、士气高昂, 敢爱敢恨。她表现出的坦率、真诚、胆大完全是一个西方女子的形象, 与中国的贤惠、乖巧的“木兰”姑娘完全不同。

美国的英雄之所以让人崇拜、让人难忘, 是因为英雄在实践着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有自己的优缺点, 是活生生的英雄。

三、结论

美国大片之所以风靡世界, 除却电影的娱乐精神外, 更值得我们欣赏的应该是电影里所表现的那种让我们震撼的美国精神。当然, 简单的几部电影并不能完全诠释美国精神, 但是, 我们至少看到了美国人勇敢、睿智、坚持不屈、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艾素萍.一曲个人英雄主义的赞歌与美国梦的实现[J].世纪桥, 2011 (21)

从美国俚语看美国文化 第8篇

卡尔·桑德堡曾经风趣地说:“俚语, 就是脱下上衣、吐一口唾沫在掌上、跟着就着手工作的语言。”安布罗斯也曾经把俚语幽默地形容为:“使用者在扔掉语言垃圾的过程中, 又不断捡起的垃圾语言。”但是《简明牛津字典》的解释是:“在非正式用法中常用的、但通常被认为不属于标准英语部分的, 经常故意用来收到形象、生动或新颖、不落俗套效果的词或短语, 或者这些词或短语的某些特定意义。”而《牛津英语字典》的解释是:“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 是一种非常口语化的语言, 它所用的单词都是赋予了崭新含义的新单词或者是赋予了崭新含义的时下流行的语言。”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形式, 它更加口语化, 更随意, 更具比喻的内涵。俚语具有特定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出自普通的市民阶层, 跳出了规范语言的束缚, 使人们能不拘一格, 更加形象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如此形象生动的语言当然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与时代特征。如果去探讨俚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还有必要去刨根问底, 追根溯源。也就是要探讨俚语的起源。但是, 事实上对于俚语的起源到现在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人认为俚语是伴随口语的发展而兴起的, 因为俚语更加口语化, 而口语更多地用在非正式的场合或者私下的讲话当中。这样的场合则使得口语更加注重简洁方便, 而不是科学严谨或者语法规则。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中俚语随之产生。也有人认为俚语的起源可能无法追溯。

但是不管怎样理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 是美国式文化的映射, 是美国式文化的载体, 展示了美国社会特有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性。所以俚语在美国社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交流功能。在美国每一个阶层的成员都在使用规范的语言去表达所特有的价值观、人生观, 思想感情、宗教信仰、人生态度, 都有可能受到限制, 而美国的俚语则正像中国广大地区的方言一样能满足在某个特定的文化背景、地域背景、不同阶层的人们不同语言需求。从最近中国各个地区的方言电视剧广为流行的原因去深思。方言电视剧的流行正是因为满足了一个特定区域的具有近似文化背景的人们对表达那个特定区域的文化及习俗的语言的需求。那么美国俚语的广泛流行也正是因为俚语, 这种因某事或者某人而产生的语言最初只在某个特定的区域或某个特定的阶层流行的语言现象, 突破了阶层和地理区域的界限, 逐渐向社会扩散、传播, 成为大众性的语言表达形式。在这里可以看看“Water Gate Scandal” (水门事件) 这是众人皆知的美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政治事件。作为共和党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在第二个总统的任期选举中, 派遣特工偷偷潜入民主党总部“Water Gate Hotel” (水门宾馆) 窃听民主党候选人的情报被发现, 最后导致了他的辞职。从此之后“水门事件”则成为丑闻的代名词。比如, 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夫妇的“白水门事件”、上一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虐囚门事件”, 近年在网上流行的香港几位明星的不雅照片的“艳照门事件”。都说明俚语这一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形象生动, 非常符合大众的语言习惯。

众所周知的是美国建国的历史较短, 并且美国不像其他国家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封建专制制度, 所以传统的观念对人们的束缚较少, 加之美国人的殖民地经历使美利坚民族成为一个崇尚冒险、富于挑战、勇于探索、活跃而富于激情的民族。所以规范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这些崇尚冒险、富于挑战、勇于探索的美国人对新事物的追求。人们可以用规范语言来谈论一些较严肃的话题, 但只有俚语才能使人们的感情借助语言的形式得到最大限度的宣泄, 从而使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产生共鸣。事实上一个非常典型且常用的例子就是“What the hell is going on” (它的中文意思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到底怎么了) 如果我们把“the hell”这两个俚语单词去掉的话, 这句话的意思也是对的。只不过它的意思变成了“发生什么事情啦”我们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 就可看出来前一句比后一句更加有血有肉, 更加富有感情。再比如你在问别人:“你在说什么”你可以用英语这样表达“Wha are you talking about”但是如果你把俚语“the hell”加上的话, 那么效果就非常不一样了。“What the hell are you talkinga bout”则表达的意思是“你究竟在说什么”这样一来说话人的语气和情感就表达得更加充分。也使说话人的情感借助俚语语言的形式得到最大限度的宣泄。正是因为俚语来自底层、来自普通市民, 所以俚语才更加贴近普通市民以及他们的生活。而这样的语言形式才会为大众容易接受, 也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

在社会迅猛变革、发展的同时, 人们迫切需要新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新生的事物和概念, 而规范语言在这一方面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有很多新生的事物特别是来自某个特定的集团事物往往用俚语去表达则显得更加贴切。比如在美国赌徒用和“Buck” (美元) “Big One”分别指100元和1000元的赌注。由于这两个词在这个特定的、又为美国人所非常熟悉的领域出现的频率较高, 所以慢慢地也被普通的美国人所接受。于是这两个词语就分别指代100元和指代1000元。其实如果仔细地思索和分析就不难发现这样的俚语现象在中国也经常发生。上个世纪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中, 有一张面值为10元的人民币其图案非常具有意义, 因为整个图案中包含了工人、农民、士兵以及全国各族人民。所以中国的老百姓形象地称其为“大团结”, 反倒没有人说出它的面值了。难道这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俚语现象吗?又如“Saw-Bones”一词本意为锯骨头, 指代外科医生, 原为伐木工人的用语, 由于出现的频率高, 最终成为全社会广泛流行的用语。俚语也具体反映出美国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围绕两次世界大战、种族歧视、民权运动、性解放、吸毒、酗酒等社会问题, 俚语大量产生。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Cold War” (冷战) 和“Iron Curtain” (铁幕) 这两个单词则真正地反映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特征。在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创伤的全世界人民都要求和平, 但是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又不能因为战争的结束而结束。所以“冷战”一词产生了。“冷战”区别于“热战”指的是除了运用战争以外的任何手段去破坏、对抗敌人。可以说这个词高度生动形象地概括了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的时代特征。又如“Think Tank”是一个较老的俚语词项, 原意是“大脑”意思, 后来这一单词用以指代为美国政府机构和企业提供指导性建议的智囊团。又比如“Hang Out”这个俚语单词的原意为“坦白真相”, 原本仅在黑人中流行, 后来在“Water Gate Scandal” (水门事件) 的调查中, 新闻媒体广泛地使用了这个单词后, 它便非常流行。再比如“Cool”这个单词, 中国的年轻人经常使用俚语单词。显然这个词的意思已经与“凉爽”没有任何联系了, 而指的是时尚、潮流、动感。俚语在美国社会中盛行, 也反映出该社会的发展与自由程度。因为在较保守、传统的社会里, 俚语并不发达。美国俚语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 其传播和发展对标准英语的影响越来越大。对美国俚语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了解美国社会准则和文化价值观在俚语中的反映, 可以使不同国家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 理解西方的文化观以及价值观克服交际障碍, 达到真正的理解对方的目的。在当今美国社会, 俚语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得到广泛使用, 有调查发现, 美国的电影中的对白有很多都是来自于俚语,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自认为英语非常好的人听不懂电影当中的对白。很多人所学的英语都是规范的标准英语, 这些标准的英语和高度口语化的俚语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但是事实上正如上文提到的一样, 俚语应该被看做是一个中性的语言形式, 它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 因为它只是被用来指某些社会、行业集团以及特定领域的成员或社会上许许多多的普通市民随便交谈时使用的非正式的一些新颖词汇或赋予了崭新意义的老词汇。尼塞福多曾经为我们列举13条使用俚语的原因。1.使用俚语可能只是为了有趣。2.因为某人的聪明才智或机智幽默很会使用言语。3.为了与众不同, 为了独树一帜。4.为了使自己引人注意或话语惊人。5.为了摆脱陈词滥调, 使其语言简洁明了。6.为了丰富自己的语言。7.为了减少交际的困难, 使交流变得更加容易。8.为了增加友谊或者增加亲密。9.为了使和你交往的人相信你属于他们的圈子、特定的领域、一定的社会阶层。10.为了使和你交往的人相信你不属于他们的圈子、特定的领域、一定的社会阶层。11.为了保守秘密, 不让周围的人明白你所说的话。12.为了与下级说话或交流, 为了取悦上级, 或者仅仅就某事件同某人交流。13.为了在交谈中缓和过分严肃的氛围、为了淡化和修饰不可避免的悲剧、为了掩饰丑陋和丑闻。从以上的原因中可以看出, 俚语的使用在绝大多数环境下都是具有比较良好的目的。很多时候使用俚语倒是有些像中国人所说的“到什么山, 唱什么歌”这样一种灵活变通的处事方式的需要。尽管俚语并不是规范标准的语言, 但笔者并不认为俚语是一种难登大雅之堂的语言形式。凡存在, 皆合理。既然产生了俚语这一语言形式, 那就说明俚语有它的合理之处。如果人们能在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场合使用恰当的俚语, 那么非但不会带来任何的尴尬与不适, 反而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机智幽默的语言效果。俚语集中地体现了一种语言所蕴藏的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俚语不仅是广大普通人民的词汇, 而且也是文学家的词汇、科学家的词汇、政治家的词汇。俚语如今已经是英语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俚语就像好莱坞的明星一样, 也像美国的快餐一样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

因此, 对于学习外国语的人来说, 如果不掌握一定数量的俚语, 就不能自如地利用外语交流和体验西方文化的幽默与情趣, 就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欣赏外国文学作品。所以我们在学习英语时, 加强对美国俚语的了解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它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了解整个现代英语的发展, 特别是了解英语口语的发展, 增进我们对西方国家社会文化的了解。那么也只有一个人真正理解了俚语才称得上真正了解了西方文化。

参考文献

[1].狄波:《现代美国俚语浅谈》, 《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 1995 (1) 。

[2].邓炎昌:《现代美国社会与文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年版。

[3].刘金梅:《美国俚语映射的社会文化心理》,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5 (4) 。

上一篇:代码生成下一篇:农村音乐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