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学习范文

2024-07-12

思维学习范文(精选12篇)

思维学习 第1篇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分为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是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即学习材料 (教材)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其内部条件是指学生首先要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然后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以便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哲学认为外因起影响作用, 内因起决定作用, 实际教学中也是如此:对于学习材料———备教材, 教师很容易掌控其前后的逻辑联系和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而“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对于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准备方面, 教师很难或者说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去备学生。这就需要深入分析学生, 真正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 从而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预见性, 使教学设计建立在客观、扎实的基础上。

一、“发现学习”, 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的方法

发现学习既是教的方法, 又是学习方法。既是通过发现过程进行学习, 也把学习发现的方法作为学习的目标。所以发现学习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标, 利用基本教材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发现步骤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 其主要特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必须由学生自我发现。

如果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是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 那么,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 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主动探索新知。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只需要将新的知识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有效地衔接起来,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得出新知。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每一个学生都经历了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有成功的学习体验, 因此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接受学习”, 一种直接且经济的学习方式

所谓接受学习, 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 来源于学习活动中, 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 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 转化成自己的经验。

由于接受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呈现材料→讲解分析→理解领会→反馈巩固。”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是经过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 因此, 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如学生在初次接受乘法和除法的竖式计算时, 可以直接给学生呈现竖式的过程, 然后讲清每一步的算理, 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来理解算法, 然后通过练习加深印象, 巩固认知, 最终达到学习目的。由于学习材料是学生之前没有接触到的, 或者说是学生新学的知识, 学生之前没有类似经验积累, 教师的直接讲解往往比学生的独立探索发现更为有效, 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即使是在第二阶段的乘、除法竖式教学时, 教师也可以使用这个过程, 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而达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的。可以说接受学习是一种直接且经济的学习方式。

三、合理利用两种方法, 促使教学更有成效

让学生经历一个过程, 不管是探索发现的过程, 还是聆听分析理解的过程, 学生总是需要接受新的概念、新的定论、新的计算方法或者新的学习方法;同时学生也总会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恰当处理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在发现中接受, 于接受时发现。准确分析教材和学生, 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学会学习, 爱上学习的过程。

如在进行概念教学时, 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结合起来教学, 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 既探索发现了新旧概念之间的关系, 又经过教师的讲解分析, 可以准确理解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 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小学生刚入学校学习知识不久, 有很多概念性知识需要学习, 而对于这些概念他们往往没有经验或只有很少的经验。对于抽象性的概念知识, 老师在教学时往往觉得很吃力, 而学生也很难理解。

在数学教学中, 学生概念的学习都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进行的, 在这一过程中, 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可以为一个新概念的吸收提供一个固定点, 当学习者在已有的概念和新概念之间建立起一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后, 学习者就会获得新概念的具体意义, 并将新旧概念一起纳入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完成有意义学习。在《路程、时间与速度》中, “路程”、“时间”和“速度”是学生新接触到的较难理解的概念, 而这三个概念中, 以“时间”最为熟悉也最容易理解。所以, 在教学其他两个概念时, 以“时间”为中介, 让学生先经过自己的观察, 发现其他两个概念的普遍特点, 得出一个粗浅的、自己容易理解的含义, 然后由老师讲解, 直接给出两个概念的准确意思, 再结合具体生活实例或者数据来理解“路程”、“速度”, 在实际生活情景中通过问题的解决归纳概括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脑中形成三者关系网, 达到学习的目的。

创新思维学习 第2篇

有了创新性的想法要勇于付诸实践 历史上许多人作出重大发现、重大发明、重大贡献一个重要的原因往往是他们在年轻时代就“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冲敢闯无所畏惧敢于实践。有了创新性的想法如果不去努力实施再好的想法也会离你而去。想努力去做却又因为短期内收不到成效而不持之以恒你也会同成大事者失之交臂。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这是他的至理名言也是他的经验之谈。只有把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把工作推向一个新层次、新水平。在实际工作当中能指出工作中弊端的人不少但亲自去付诸实践的人却不多他们缺乏实践的勇气和对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所以我们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增强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勇气不断开创本职工作的新局面。

创新思维对于基层员工来说颇为重要它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责任。在实现安全生产进程中我们要做创新思维的模范结合工作实践以创新思维把各项工作做好。

学习别人的思维 第3篇

做真实的自己

比成功和幸福都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必须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一颗饱满的灵魂。生命,我们对于自己拥有它实在太习以为常了。因此,人们在道理上都知道生命的宝贵,实际上却常常做一些损害生命的事情。(10)

人无所舍,必无所成

一个人,能抓住希望的只有自己,能放棄希望也只有自己。怨恨、嫉妒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无论成败,我们都有理由为自己喝彩!跌倒了,失去了,不要紧,爬起来继续风雨兼程,且歌且行。擦亮你的眼睛,别让迷茫蛊惑了自己。(22)

坚持的价值

有一人卖别墅,每年打36000个电话,28800个会接,11520个会听他讲,4608个会有兴趣,1843个会出来看,737个会考虑,294个会有意向,117个会洽谈,47个想买,最终成交的18个,成交18单会让他赚到2000000元。他得出结论:每打一个电话会赚到55.55元。(04)

四种力量

1、自制的力量。学会选择,学会放下;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2、微笑的力量。学会忘记,是生活的技术;学会微笑,是生活的艺术。3、进取的力量。泪水与汗水的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为你赢得成就。4、自信的力量。生活并非单行线,路不通时可以拐弯。(22)

居安思危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 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23 美编 01)

英语学习中的母语思维和二语思维 第4篇

关键词:英语学习,母语思维,二语思维

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学习: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在这四个方面,学习者总是创造各种虚拟场合,以便于充分运用所学语言。在大部分的学习过程中,指导者都鼓励学习者尽量用第二语言来思维,因为人们都普遍认为,学习者如果能全部用第二语言来思维和表达,那么他就达到了二语习得的最完美状态。

笔者发现,在中国习惯讲方言的人,一旦处于普通话的环境中,他们就会渐渐把普通话作为一项工具来进行思维,这也标志着他们对普通话掌握得非常到位。那么在英语学习中,英语思维也会发生吗?学习者是怎么处理母语思维和二语思维的关系呢?什么能够帮助二语思维呢?第二语言的掌握程度对两种思维有影响吗?笔者致力于研究母语思维和二语思维之间的关系,便于对二语习得的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1. 研究主体

为了收集数据,笔者对南通大学的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60份,回收有效问卷各24份。

2. 数据分析

问卷对学习者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被迫和自主学习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在日常听力训练中,25.0%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直接用英语接受信息,37.5%的英语专业学生亦如此;37.5%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先把信息翻译成中文然后接受信息,而英语专业学生没有人这样做;37.5%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用双语接受信息,62.5%英语专业学生亦如此;在英语听力考试中,迫于压力,分别有16.7%和29.2%的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思维,45.8%和4.2%用纯中文思维,37.5%和66.7%用两种语言思维。这个数据显示,更多的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方面用英语思维,但用两种语言思维占主导。

在平常的口语表达中,12.5%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依赖英语思维,16.7%的英语专业学生亦如此;没有人用纯中文进行思维;87.5%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用两种语言思维,83.3%的英语专业学生亦如此。从这个结果看出,对于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他们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用英语进行思维,而英语专业学生占比例稍大一些。在回答课堂问题方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倾向中文思维,英语专业学生的比例甚至更大,所以英语熟练程度没有显出任何优势。尤其在即兴口头发挥的压力下,学生更依赖母语。

在课后阅读方面,29.2%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习惯英语思维,20.8%的英语专业学生亦如此;8.3%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习惯中文思维,而英语专业没有人这样做;62.5%的非英语专业学生采用两种语言思维,79.2%的英语专业学生亦如此。在考试阅读方面,12.5%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习惯英语思维,45.8%的英语专业学生亦如此;37.5%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习惯中文思维,而英语专业没有人这样做;50.0%的非英语专业用两种思维,54.2%的英语专业学生亦如此。如此看来,在阅读方面,一旦有压力,非英语专业学生更依赖母语。综上所述,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熟练程度不同,但这种不同在听力和口语方面对于二语思维没有任何影响,然而在阅读方面,更多的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倾向于英语思维,而且英语熟练程度对于二语思维影响很大。所以阅读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形成二语思维。

最后一部分关于写作。24个非英语专业学生中,7个有写英语日记的习惯,在平常写作中,14.3%的学生用英语思维,14.3%的学生用中文思维,71%的学生用双语思维。在24个英语专业学生中,12个有写英语日记习惯,16.7%的学生用英语思维,8.3%的学生用中文思维,75.0%的用双语思维。可见在没有压力情况下,大多数人用双语思维。英语熟练程度和选择何种思维没有任何联系。在写作考试中,情况不同了。4.2%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思维,25.0%的英语专业学生亦如此;75.0%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用中文思维,而12.5%的英语专业学生亦如此;20.8%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用双语思维,62.5%的英语专业学生亦如此。用双语思维占主导,但很显然英语专业学生倾向英语思维更多些。所以写作和阅读一样,对于提升二语思维很有帮助。

3. 结语

听说读写训练包含很多复杂的心理活动。笔者仅粗略地调查了学生对于母语和二语的选择,缺乏精确的实验设备。文秋芳发现,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的二语水平对于其选择何种思维影响很大,即二语水平越高,二语思维越活跃;水平越低,越倾向母语思维。文秋芳调查了南京大学16个英语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到大四4个年级。研究结果证明,学习者的二语水平越高,母语思维越少(见图1)。

为了清楚地了解二语水平如何影响母语思维, 文秋芳分析了在各类思维活动中的母语参与量的变化。随着二语水平提高, 学习者在文本输出方面母语参与量明显下降甚至消失, 在内容构思和过程控制方面也下降但未消) 失, 而在解题和结构构思两方面没有下降 (见图2) 。

研究同时还分析了学习者的口语表达。文秋芳指出,大一和大二学生在内容、结构构思和过程控制方面几乎都依赖母语思维, 他们首先用中文组织然后翻译成英文。而大三和大四学生在以上三个方面很少用母语思维。

文秋芳准确地向读者展示了复杂的思维活动,本文的数据也正好和她的发现相一致。笔者认为这些数据对于二语教学和学习有很好借鉴作用。

从文秋芳和笔者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二语习得中,双语思维是很普遍的,但学习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更容易运用第二语言思维。

参考文献

[1]郭纯洁, 刘芳.外语写作中母语影响的动态研究[J].现代外语, 1997, (4) :30-38.

[2]Curnming, A.Writing expertise and second languageprofi-ciency[J].Language Learning, 1989, (39) :81-141.

[3]Grabe, W.&R.B.Kaplan.Theory and Practwe of W-qting[M].New York:Longman, 1996.

[4]Kobayashi, H.&C.Rinnert.Effects of first language on-second languag e writing:Translation Ve3"SUS directcomposition[J].LanguageLearning, 1992, (42) :183-215.

横向思维学习法 第5篇

有一次,爱迪生叫他的助手测量一个灯泡的体积。助手用了两个小时,写了两页稿纸的计算公式,仍然没有结果。爱迪生把灯泡里倒满了水,再把水倒进量杯里,只用了一分钟的时间,就算出了灯泡的体积。

(1)开拓非程序式的思维方法

世界思维专家爱德华·戴波谱,因为研究这种新思维而成名。他的作品有20多部被翻译成19种文字,畅销世界各地。其中《新思维》一书在日本发行时,销售量超过40万册。戴波谱把一个人的智力比作汽车的功率,而把他的思维能力比作驾驶汽车的技巧。就是说,马力大的车,不见得人人都能开好,而智力发达的人,不是个个都善于思维创造。

他举了典型的横向思维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姑娘,她的父亲借了一笔高利贷,无力偿还。那个丑陋的债主说:只要把姑娘嫁给他,债务就一笔勾销,否则送她父亲坐牢。姑娘父亲拒绝了他。

债主提出靠赌局解决此事,方式是他在口袋里放进一黑一白两块鹅卵石,如果姑娘摸出黑的卵石,就要做他的妻子,债务勾销;如果摸出白色的卵石,就跟父亲回家,债务也勾销。如果姑娘拒绝这个建议,就把她的父亲投入大牢。无可奈何之下,姑娘只好接受这个建议。

但是姑娘发现,债主从路上捡起了两块黑色的鹅卵石放进了口袋里。然后,宣布赌局开始。姑娘想:她不摸石头,父亲就要坐牢,她摸石头,就会嫁给丑陋的债主。揭穿债主的阴谋,他就会翻脸不再给她机会。

如果从常规上看,姑娘绝对没有获胜的机会,但是姑娘却想出了办法。她站到铺满鹅卵石的路上,从债主口袋里摸出一块石头,立刻装作失手丢到地上的石头之中,让债主无法分辨她摸出的究竟是哪一块。

姑娘说:“请您原谅我笨手笨脚地弄掉了石头,不过不要紧,您只要看看您口袋里剩下的石头是什么颜色,就知道我刚才摸出来的是什么颜色的石头了。”剩下的当然是黑色的卵石,它证明姑娘摸到的是那块白色的卵石。于是,姑娘和她的父亲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姑娘的聪明在于,她把思路集中到口袋中剩下的那块卵石,而不是她摸出的那块。

横向思维要求开拓非程序式的思维线路,考虑不相关的情况,推理允许有误差。因为通过错误的思路,也许能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

(2)横向思维的成功者李维·施特劳斯

牛仔裤就是横向思维的产物。牛仔裤的发明人李维·施特劳斯是带着“淘金梦”来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的。当他到来的时候,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淘金,淘金已是无利可图了,很长一段时间,李维没有挣到钱。

后来他发现,淘金者很缺乏生活用品,他的脑子灵机一动,既然目标是为了赚钱,为什么必须淘金呢?他立即运来了生活用的小商品和大量帆布供淘金者搭帐篷。有一天他推销帐篷,一个淘金工人说:“我们不需要帐篷,而是需要淘金时穿的耐磨的裤子。”

李维注意到淘金工人都是衣衫褴楼的。淘金很费衣服,一件崭新的衣服,用不了两天就磨坏了。李维大受启发,立即请裁缝给那位淘金工人做了一条帆布裤子,这就是世界第一条牛仔裤。牛仔裤一问世就大受欢迎,直到今天成为世界共同的时装。

在“淘金热”中,挣钱最多的是没有淘金的李维。

(3)药品变染料

思维学习 第6篇

思维定势或叫心向,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专注性。而求异思维的主要特征就是不囿于原有的思维定势,随时准备适应新环境、学习新知识、创造新方法、更新观念以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准备。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共同服务于人的思维发展,它们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求异,就意味着否定原有定势,建立新的思维定势,而不断发展的思维定势又为更高层次的求异思维奠定基矗于是,人的思维水平,尤其是辩证思维的能力在这种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事实上,人正是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以适应新的环境的。经验的积累过程并不是线性增长和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人不断地用新经验去否定或修正老经验,这里的否定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对老经验的扬弃,即吸收老经验的有用部分,否定其“错误”的部分,获得新的经验。这种“经验”实际上就是思维定势。在学习过程中,新的思维定势往往需要在不同环境下多次强化才能形成。例如,学生对于一个新的概念不是一下就能“熟练掌握”的,往往要通过多角度、多次在不同环境下对这一概念进行识别、理解和运用,其间可能发生多次错误,甚至是同样的错误多次出现,使我们多次接受教训又多次总结经验,才逐步实现“熟练掌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的思维定势建立的过程也正是对旧有思维定势的“求异”过程。

可以说,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就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定势和求异思维能力(包括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这里科学思维定势的基本内容就是各种概念、定理、公式、技能技巧的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其中,“熟练”就是比较“牢固”的思维定势,这是求异思维的基础,也是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基矗“三基”之所以重要,也正在于此。如果当学生对新问题的规律还未掌握,思维定势还未形成时,就对其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所谓应变能力和灵活性,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学生不但不能掌握技巧和靈活性,就连基本技能也难以掌握。有的教师教学方式很活,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思路分析得头头是道,而教出的学生一旦独立面对问题却又束手无策,也由于这个原因。另一方面,如果学生思维定势已经形成,教师却不能及时增加难度,“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则必将使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抑制。

学生在整个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每次思维定势的重大突破,都伴随着一个阶段的求异思维训练。改变过去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对学生而言有时是很难接受的,甚至是痛苦的。如对初一代数的学习,学生常常希望回到算术中去而讨论字母运算;学生在立体几何学习的初期,往往会无意识地以平面几何的观点来处理空间问题,看立体图“立”不起来;学过任意角的概念后,仍将任意角视为锐角或钝角;学生由实数集“跨”入复数集后很不习惯,往往不知不觉又“退”回到实数集中去,将复数集问题当实数集问题解决……这些新旧知识和观念的转化过程之艰难,教师必须有充分的了解和心理准备,耐心引导学生通过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对比(寻找区别与联系),使学生在旧有知识和观念的基础上对新知识和新观念逐渐认同,进而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思维定势。

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可以说是培养学生这样的思维定势(习惯):面对任何一个新的问题,首先要审清题意,仔细分析已知条件与要求解的问题(或求证的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展开联想、抓住本质、理出思路,最后化新问题为旧问题,化未知为已知。这样的思维定势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一个个具体解题思路与方法的抽象概括,又是在大量具体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得到检验和强化的结果。同时,人的态度、思想、观念等,都是高层次的思维定势,它们的形成和改变都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这些思维定势会越来越趋于稳定。中学阶段这些高层次的思维定势正处于形成、变化和渐趋稳定的阶段,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关键时期。中学数学教师应该全面理解教学大纲,发挥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方式的教育。

总之,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能力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在人的思维活动发展中,它们互相促进、互相转化,它们的和谐发展过程就是人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过程,我们唯有对思维定势和求异思维能力各自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辩证理解、合理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数学学科的独特优势,培养出跨世纪的人才。

关注思维方式 提升学习品质 第7篇

一、掌握学生理解知识的规律

在学生理解知识的规律性问题上摆着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理解知识从哪里开始?又向哪里深入?二是学生理解知识的深化和智能发展有什么内在联系?

如,学生在学习电学时,在还未将电的各个方面及特性如电荷、电场、电场力、电势、电势能、电阻、电压等科学概念抽出来一一加以剖析之前,学生对电的理解只不过是一个抽象的“电”而已,实际上是一片空白。这时老师对“电学”的总体轮廓无论怎样描述学生也是难于接受的,所以在中学教材的知识结构安排上,电学部分并不是从电学的概述开始,而是从引入电荷与电场的概念开始。这样做正是考虑了学生思维的特点,即理解知识的规律性作出的安排。

学生在理解知识之前,通过直观形象积累感知与表象对理解知识是很有用的,但那只是理解知识的准备过程,或者说是感知知识的过程,并非理解知识本身。学生理解知识是先弄懂一个个抽象规定如概念、定义、法则、原理等开始,然后逐步综合起来的过程。

学生在理解(学习)新知识时并非是简单地把新知识往头脑里装,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原来就存在着一个旧的知识结构,当学生集中精力于理解教材中一个个新的抽象规定时,旧的知识结构并不会那么轻易地容纳新的成员,新旧知识并未融于一体。这时他们的注意力总是集中于知识的细部或局部,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从整体的高度来调整知识结构。所以,在学生逐个掌握概念、法则、原理之后,需要有一个将这些新知识同化的过程,即把新知纳入旧知结构中去。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新知都能纳入旧知结构中去,相反的常出现旧知结构不能纳新知识的情况。这时,旧的知识结构需要有一个改组、更新的过程,即顺应过程。这个过程只有从知识整体的高度来调整与重构知识结构,以更高的层次来统一新知与旧知结构的矛盾来完成。教师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过程。到这一步为止,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才达到“系统化”“结构化”,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

二、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思维的深化

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了解学生思维的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求教师深入细致,全面了解,仔细思考,有效进行。

第一,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教师是学习的经验者,在他的学生时代,他及他的同学中在学习上必定存在许多的思维障碍,哪些是共同的?哪些是个别的?在教学前先作好这方面的回忆,做到心中有底,以便对症下药。

第二,了解现在的学生。每一届的学生都不同,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经历,各种知识的影响、渗透,对学生的思维起着很大的影响,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片面的,有的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透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把握住学生思维的方向和引领思维发展。

第三,注意纯粹数学概念对学生的负影响。在物理学中,概念、公式都是有实际意义的,如R=U/I,C=Q/U等等,学生往往会用数学的观点来考虑正、反比关系。要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学中凡是比值定义式都没有这种正反比关系。

第四,通过面批作业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较普遍的作法是教师独自批阅作业,这样做不利于了解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帮助学生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当面给学生批解,既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又可直接地指出和纠正其思维错误。这种方法,不需每次都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只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就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了解优生和差生的思维特点及差异。利用优生思维上的优点从正面来影响带动全体,利用差生的“错误”从反面来纠正学生的思维,“错误”是一种很重要的有效教学资源。这样前有拉力后有推力,“分力”产生相同的作用。

三、引导和拓展思维,实现智能的发展

引导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达到新旧知识一体化结构,实现智能发展的关键。要求教师谆谆善诱,循序渐进。既要有耐心,又要讲究方法;既要遵循科学原则,又要善于宏观控制。

第一,注意初高中学生思维上的差异。初中学生主要是形象思维,高中学生要注意培养抽象思维。如:初高中都讲力的作用效果,初中教材讲“力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高中教材讲“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运动状态改变”是形象的、直观的,而“加速度”的概念是抽象的,这就要使学生理解好“加速度”和“运动状态改变”的关系。

第二,注意思维的引探。所谓引探,就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解决问题。如“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不可以看作反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个皮球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水面下降后又升到水面,这一过程与哪种运动过程相似”?类似的提问,既可诱导学生思维,又可起到巩固旧知识、容纳新知识的作用。

第三,克服学生思维上的“惯性”。不注意条件,生搬硬套的现象叫“思维惯性”。这种现象在学生中很常见,如“横截面”常说(写)成“横截面积”;“由于贯性”习惯说(写)成“由于惯性作用”;摩擦力的方向认为“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等等。教师在授课时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物理概念的理解,防止以往经验造成思维上的这种“惯性”。

第四,培养发散性思维。发散思维就是由一个知识点联想到与此相关、相似、相反的知识点,把它们由点及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通过类比、辨析、概括、综合等方法,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要求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体系,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措施。学生不善于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新旧知识不善于联系,使得解题时无从着手。一般措施是复习与整理本单元知识和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题训练,举一反三,形成知识的整体结构。

第五,培养逆向思维。通常是由已知条件,经过一系列的中间过程推出结果。如果条件不很明显,或者中间过程难度大,这种方法难于解决问题。逆向思维从结果着手分析,逐个找出解决问题的结症,即“结果———结症———……———结症———已知”。逆向思维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着肯定的结论逆推,另一种是按着相反的结论逆推,如:证明“电场线不能相切”,已知条件是:电场中每一点的电场强度不可能无穷大,思维方法是:假设电场线能相切,则电场线相切处的电场强度无穷大,得出与已知相矛盾的结论。

第六,培养理解探微。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总体结构的基础上,善于(下转第53页)(上接第52页)探究并掌握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以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形成方法体系,从而使学生学过的知识具有“工具”的性质。如,结合科学史分析创建理论的科学家所运用的方法与“巧思”;分析教材中的例题用了哪些思维方法;自己解题后有什么收益或启发。

四、关注学生思维方式的意义

第一,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注意了学生思维的发生、发展,从而为教学奠定了物质基础,降低了教学中的坡度。

第二,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强调了理解知识的深化与智能发展的同步发展,注重了智能的开发,防止了单纯的传授知识而忽视智能发展开发的倾向,同时有利于学生击破理解和训练上的难点,使学生学得轻松。

第三,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理顺了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的知识结构,使他们有了较强的思维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 第8篇

一、采用挂图模型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感官思维

课堂教学中, 用挂图的方式可以变抽象为直观,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激发学习兴趣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例如在讲述“核酸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时, 采用挂图教学, 将抽象的、深奥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再配以动听的解说, 达到了动感和新鲜感的效果, 对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模型的合理使用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的a思维能力。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节为例, 学生在主动观察细胞器模型的过程中, 能够清晰地构建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 通过对这些形态结构的认识, 能够触发学生对细胞器功能的理解, 从而达到对细胞器的进一步认识。

生物学挂图、模型的强大感官, 既看得见又摸得着, 给人印象深刻, 更有利于学生对微观科学知识的学习, 加深教科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能使学生由抽象转化为形象认识,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巧妙设置疑问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觉思维

以学生感到有趣的现象设疑, 能激发学生自觉思维,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胰岛素这部分知识, 比较枯燥, 难理解。首先通过一个例子来设疑:切除了胰脏的狗, 它的尿会引来许多蚂蚁, 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对这一问题由好奇产生兴趣, 想知道前因后果, 因此在解疑中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兴趣进一步被激发, 课堂上认真听课, 积极思考, 直至最后掌握胰岛素知识。

把抽象的理解设问成具体问题, 学生产生兴趣而引发主动学习, 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如讲“植物的光合作用”, 问题比较抽象, 但问题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变成了有机物, 由此设疑:在阳光的照射下, 在植物体内叶绿体这个难以琢磨的“实验室”里, 把水、二氧化碳和矿物质这些无生命的东西, 变成了五彩芬芳的花朵、甘美的水果和金灿灿的粮食等———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产物。那么这一切是怎么进行的呢?问题的提出, 使学生为大自然神奇的现象而感到激动, 学生就带者高涨而积极的情绪去感知教材和思考问题。

巧妙提问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 学习快速进入最佳状态, 收到较好的思维训练效果。例如学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一节, 要求学生记忆微量元素时, 我让同学们编一个顺口溜。学生马上七嘴八舌, 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记成“铁猛碰新木桶”, 有的学生记成“新铁臂阿童木猛”。经过学生思维的一番“折腾”, 就把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钼铜”全记牢了。

三、设计实验训练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例如学习“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时, 叫一个学生回答实验设计思路, 他是这样设计的: (1) 取三只试管, 编号1、2、3, 各加入淀粉溶液; (2) 再向三只试管中加入淀粉酶溶液; (3) 分别把这三只试管放入0℃、60℃、100℃水中; (4) 再用试剂进行检测, 只有60℃的水中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其余不变色, 由此可证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这位学生的实验设计思路算是比较清晰的, 但存在的纰漏也不少。经过引导、点拨与讨论, 师生共同找出这位学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 充分表达了他们的设计思想;再让学生对各自设计的实验进行相互评价, 就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案例可知, 为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要让其脑海中有一个实验设计的框架。本案例可以参照教材的实验设计模式, 如教材中没有可以参考的, 也可以补充一些实验设计的理论知识, 包括实验设计的原则等。其次, 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让学生的实验设计思想充分表达出来。再则, 要让学生对各自设计的实验进行相互评价, 学生思维要能相互“碰撞”, 找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最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总结评价。总的来说, 在设计实验时学生可以解决的问题最好让他们自己解决, 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

四、关注探究过程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新课程把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放到教学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改变那种教师讲知识、学生背知识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将探究性学习的精髓融入到每节课中, 展示学生的探究学习思维过程,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科学性。首先,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有许多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史、探究性实验课题等, 已经为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了良好条件。其次, 只要教师精心设计, 对教材内容是都可采用探究式教学的。例如“植物体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教学时, 引导学生通过下列问题的探究来学习: (1) 渗透作用是如何发生的? (2)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现象吗? (3) 植物细胞是如何渗透吸水的? (4) 土壤中的植物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需要什么条件?这些问题其实是由一组层层深入、环环紧扣、相互联系的问题组成的, 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可让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这样, 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五、“敢于唱反调”加大情趣,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由于逆向思维善于与常规唱反调, 所以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结合教材内容,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如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基因都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吗?显然不是, 因为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来说, 基因就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当遇到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 可以根据逆向思维的原理, 反过来从结论入手, 由果到因, 往往能化难为易。如市场上可以见到凹凸不匀的西瓜, 切开观察, 可见其凹侧部分的种子发育不良, 原因是什么呢?若按常规从果实和种子发育过程方面分析, 将一无所获;若反过来从本质到现象逆向推理, 使学生猛然醒悟到果实发育不良是因为缺乏种子发育过程中产生的生长素所致。

搭建学习支架 提升思维品质 第9篇

一、提炼“学习模”, 让思维高屋建瓴

数学建模是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一种思考方法, 这种思想在“学导式”教学理念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在小学数学的很多教学内容中, 对于同一范畴的学习内容都有相似的学习经历, 教师可以把在初次学习此类内容时总结提炼的“模”迁移至后续学习中。比如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方法可以迁移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学习中去;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可以迁移到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竖式计算中去;除法竖式计算的初次学习可以迁移到除法竖式计算各种情况的学习中去……如果学生在初学此类内容时便掌握了学习的“模”, 那么他的后续学习将会轻松。

如在二年级初次教学乘法口诀时, 笔者便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们提炼出一种乘法口诀的“学习模”, 那就是“先看图—搜集图中的信息填表—提炼出几个几相加—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后来在后续学习“7的乘法口诀”这一内容时, 笔者便大胆放手, 让学生根据“学习模”的流程先进行自主学习, 独立经历口诀形成的过程, 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反馈, 互相补充完善, 最后进行各种形式的针对练习。这种板块式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完整性, 能让他们从高处、整体上对知识的把握。而且, 板块式的学习节省了不少时间, 争取了必要的练习时间, 对提高后面练习的正确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 长期有意地建模引领, 一定会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及时建模的习惯, 这对于他们学生生涯中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极其有用的。

二、提供“田字格”, 让思维有“框”可依

教师都知道, 初学写字, 学生都是在“田字格”中完成的, 有了“田字格”的比照, 他们放手写字, 笔画淋漓酣畅, 字迹整齐划一, 但一旦离了“田字格”, 学生写的字就比较难看了, 那是因为他们还无法在没有扶助的情况下框定字的大小。由此, 笔者想到了在数学课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同样也需要这样一个思维“田字格”, 适时约束他们天马行空的无效思维, 引领他们进行高质高效的探索思考。

例如, 教学“厘米和米”这个单元时, 教师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要求。但是如果一下子让学生估算教室的门和黑板的长有几米, 绝大多数学生的脑海中会是一片茫然, 不知从何估起。这是因为低年级学生的估计能力正处在养成的初级阶段, 不太容易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推理, 所以在估计时, 教师要尽量提供给学生估计的参照标准, 让他们的思维有“框”可依。

以下是笔者的一个教学片段, 事实证明教学效果不错。

师:老师的身高是1米62厘米, (师站到门边) 现在你能估计一下门的高是几米吗?

生:2米。

生:可能是2米多一些。

师:我们一起来量一量, 验证一下。 (结果验证:2米多一点) 请刚才估对的小朋友为自己鼓鼓掌。

师:刚才我们估计了门大约高2米, 那么黑板的长度可能是几米呢?请你们估一估。

生:3米。

生:4米。

生:3米多一些。

师:好, 也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结果验证:4米不到一点)

师:根据刚才黑板的长度你觉得你还能估计教室里的哪些长度?

生:教室的宽大约是7米。

生:教室的高大约是5米。

……

有了“老师的身高”这个参照物, 学生能轻松估出门的高度, 有了“门的高度”作参照物, 就能轻松估出黑板的长度, 有了“黑板的长度”这个参照物, 就能轻松估出教室的宽度。因为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 给他们一个参照物, 就等于给了他们一个估计的思维“田字格”, 学生心里有底了, 就会有信心去估, 估得也会比较准一些。同时学生的估计能力也在课堂的有效时空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

三、递上“小拐杖”, 让思维有“路”可循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果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 及时递上一根“小拐杖”, 可以让学生在探索的大道上充满信心奋力前行, 而不至于半途而废。

例如, 在教学“平均分两种分法的对比”这一内容时, 一开始笔者直接出示例题:“把12支铅笔平均分, 你想怎样分?”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并说一说。课堂反馈的情况是:学生知道结果, 但不会说理, 请了好几个学生回答, 他们都不能很清楚地用两种说法来表达例题中平均分的分法, 课堂在此卡壳了好久, 其实这说明学生对两种平均分分法的意义还没有完全明了, 不宜直接抛出这么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回答。于是在另一个班上笔者调整了上课思路, 没有直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12支铅笔平均分怎么分”, 而是把步子变小, 引导学生一步步向前走。

师:先看大屏幕 (出示例题) , 这两个小朋友把12支铅笔平均分, 是怎么分的?

生:12支铅笔, 每份3支, 分成了4份。

生:还有一种是这样分的, 12支铅笔, 平均分成4份, 每份3支。

教师请两名学生上台演示一下这两种摆法。

师:平均分的结果相同, 但分法不同, 谁看出了不同的地方?

生:一种是先定好每份3支, 另一种是先定好分成4份的。

师:对, 一种是先确定每份几支, 另一种是先确定平均分成几份。接下来请大家在小组里动手分一分, 再说一说还可以怎样分? (生动手操作, 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还可以怎么分?

生:每份2支, 分成了6堆。

师:还可以怎么分, 也可以产生这样的结果。

生:12支铅笔, 平均分成了6份, 每份2支。

师:谁来完整地说说这两种不同的平均分方法。

生:12支铅笔, 每份2支, 分成了6堆。12支铅笔, 平均分成了6份, 每份2支。

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你能像这样用两种不同的说法来说一说吗?

生:12支铅笔, 每份4支, 分成了3堆。12支铅笔, 平均分成了3份, 每份4支。

生:12支铅笔, 每份1支, 分成了12堆。12支铅笔, 平均分成了12份, 每份1支。

二年级的学生毕竟还小, 如果教师一下子给一个大问题, 他们可能会做, 但是更可能思维混乱。所以在学生的认知难点处, 不妨步子走小一些, 在陪伴学生一路同行的过程中, 不时递上“小拐杖”, 这根“小拐杖”可以是一些具有指向性的小问题, 也可以是一些引导性的话语, 通过指引, 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顺利掌握新知。

四、总结“几步曲”, 让思维精准明了

低年级学生在解题时, 因为没有固定的解题步骤, 他们常常会因为不看要求, 或者不仔细审题, 或者不认真复查而导致不必要的错误, 总结一些解题步骤, 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必须养成一些解题习惯, 这样对他们以后又对又快地解题, 掌握更强的学习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笔者在教学二年级“认识平面图方向”这一内容时, 特地帮学生总结了解决此类题目的“三步曲”:第一, 标方向, 在图的上下左右把“东西南北”仔细标好;第二, 看方向, 此处的方向是指平面图上的方向, 看谁在谁的上下或左右边;第三, 想方向, 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上下左右”联想实际生活中的方向“东南西北”。

在教学二年级的“几时几分”时, 笔者帮学生概括看时间的“两步曲”:一看时针过了几, 就是几时;二看分针指着几, 想几乘五得几, 就是几分。

在教学三年级“图形的平移”时, 笔者总结出“三步曲”指导学生画出平移的图形:一标, 标出图形上的关键点;二移, 根据要求把关键点平移到指定位置;三连, 把平移好的点用线连起来。

诸如此类, 这些“几步曲”简单清晰, 可操作性强, 便于学生快速准确地解题。时间久了, 学生在教师耳濡目染的影响下, 也会养成及时总结解题方法的好习惯, 这样, 他们的逻辑思维概括能力也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五、设计“花样操”, 让思维灵活多变

教师在评判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时, 不仅仅是看他学得是否扎实, 更要看他思维是否灵活, 而数学学习似乎更看重这点。从低年级开始, 笔者便把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要求。因此, 仿佛思维的“花样操”一样, 形式多样的对比练习、变式题组训练通常是行之有效的家常训练。长此以往, 学生在做练习时, 也会自然而然由该练习联想到相关的一些练习, 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有一次在评讲作业时, 笔者发现学生对“几个几相加”“几个几相乘”“几和几相加”这些题目产生混淆。于是干脆编了这样一组题: (1) 2个6相加得多少? (2) 2个6相乘得多少? (3) 2和6相加得多少? (4) 2和6相乘得多少?在对这一组题的解答和对比中, 学生明白了这几种相似题型的解决办法, 再次遇到这些题时, 学生就很少发生混淆不清的情况了。

在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花样训练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最大程度地发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让学生的思维灵活多变。

注重探究学习培养思维能力 第10篇

探究学习, 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 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在教学过程中, 创设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境, 使学生受到情境的熏陶和感染, 促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在知识的海洋里畅快地遨游, 这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也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行语文教材图文并茂, 选材广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激发学生思维为出发点, 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 并运用歌曲、课本剧、小故事等活动, 创设愉悦的、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置身于某种情境中, 使他们“变成”该情境中的某个角色, 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体验情境, 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这样, 学生思考问题就会主动, 积极敏捷, 对思维的开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譬如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时, 当“我”在法庭上再次见到父亲时,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绵袍, 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平静而慈祥的脸。”作者的父亲见到自己的亲人有多少话要说呀, 可是“父亲瞅了瞅我们, 没对我们说一句话。”同学们, 如果你是李大钊, 此时此刻, 你想对家人说哪些话?后来会怎么样呢?请你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这一番话把学生领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之中, 他们积极思考, 并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发言。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启发学生质疑是探究学习的重要手段, 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有疑才有思, 有思就有疑。“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 “疑”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导火线, 又是积极探索问题的动力。朱熹说:“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有疑者, 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为长进。”陆九渊也说:“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问使学生的求知欲处于积极状态, 疑问越多, 探索的问题也愈多, 其收获就越大。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依据教材内容、教学要求, 精心设疑, 让学生积极思考, 尽力去解疑。如我们在学习《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时, 因为第二段讲的是真理的发现, 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 是全文的观点所在, 在教学中适当引疑, 启发学生质疑思考, 提出:

⑴文中的“?”“!”各指什么?

⑵作者为什么说把“?”拉直变成了“!”就找到了真理。大家能说出理由来吗?

⑶作者根据这个观点运用了哪些例证?

⑷你从作者的例证和论述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这样一来, 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自寻答案, 去自行解疑, 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也把学生思路打开了, 学习的兴趣随之提高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 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 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有句名言说得好:听来的忘得快, 看到的记得住, 动手做更能学得好。这里所强调的就是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的重要性。例如我们开展的“难忘的小学生活”活动, 就是采取自主合作的新型语文实践活动模式, 由学生自主确定活动主题, 自主设计活动方案, 自主主持活动内容, 自主进行活动评价。在这一框架形式下, 孩子们设计了内容丰富的活动计划:有的同学开展了“个人信息资料”的搜集活动;有的展开了“我最满意的照片”“我最满意的作品”等征集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积极参与分工协作筹备了一台大型联欢会活动, 并取得了成功, 在校园中引起了轰动。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这些活动中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发挥和发展。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即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主探索是创新和实践的基础, 创新和实践是自主探索的体现和结果。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的过程, 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注重探究性学习, 不仅可拓宽儿童的学习知识的思路, 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有助于知识的巩固与融会贯通, 达到开发学生智力, 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注重在探究中学习, 不仅可以拓宽学生学习知识的思路, 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融会贯通, 达到开发学生智力, 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发展直觉思维 提升学习活力 第11篇

一、丰富知识积累,夯实直觉思维的基础

直觉的获得看似偶然,但教师应该看到其中的必然性。如果学生对所涉猎的知识点一丝储备也没有,学生又怎能迸发出相应的灵感呢?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得牢牢把握住这个原则。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更不会出现没有长期实践支撑的创造。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形成丰富的表象,丰厚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等,都是开启直觉思维的力量源泉。

如,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的一份综合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目:1小时的1 / 5是多少分钟?粗看习题,它是一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感觉它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但是在学生的解答中我们却看到了令人惊讶的现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给出了正确答案。在吃惊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说出他们是怎么思考的。学生的回答同样出乎我的意料。生1:老师,这个问题不难的啊!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过1小时是指时针走过1个大格,分针走60小格,1小时的1 / 5,就是把1小时平均分成5份,把60小格平均分成5份,这样就得到12小格,即12分钟。生2∶1小时=60分钟,它的1 / 5就是把60分钟平均分成5份,这样就很容易算出60÷5=12(分钟)。学生的解答让我们明白,当学生的学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能够综合地运用知识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跳跃式的思考方式,不正是我们常说的直觉思维吗?学生凭借厚实的学习积累,从容地运用知识去感觉、去猜测、去尝试,并在尝试中获得学习突破。数学直觉思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思维,它是学生创新学习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夯实学生的积累,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跟着感觉走”,实现思维的新突破。

二、渗透数学思想,促进直觉思维的生成

直觉思维是一种稍纵即逝的闪念,这种突然间的顿悟、灵感,都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极力鼓励多角度思考、多维度分析,努力达成一题多解的美好格局,这些都是求异思维的体现。为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灵光乍现,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与技能去思考、去分析,用数形思想、替换策略等剥离出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数量关系,扩展学生的解题视角,在突破中求创新,实现视觉思维的大飞跃。

如,这样的一道习题:小明计划6天读完一本图书,每天读15页。实际因要参加英语比赛,结果要提前1天读完。这样实际每天比计划多读多少页?如果按常规思路,学生就会先算出总页数,再算出实际1天读几页,最后算出实际每天比计划多读的页数。如果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去解读题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就会生成一种直觉感想:6天阅读的总量最后要5天读完,这就说明最后1天阅读的15页应平均分摊在前面5天中,这样就可轻松地获得新的解法:15÷(6-1)=3(页)。

引导学生换个角度理解题意,不仅能拉近条件和问题的距离,把繁琐的思维过程逐步简单化,而且还有意识地训练了学生的简约思维,使直觉思维在学习中得以体现,并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教师科学地引领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去分析研究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够打破常规思维的定式,有利于学生寻求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数学学习更具创造力。

三、鼓励大胆猜想,提增直觉思维的活性

直觉思维的发生不仅需要丰厚的积淀,更需要创设良好的猜想情境,激励学生大胆猜想,通过猜想激活思维,提增思维的活性,使学习的灵智获得呈现。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营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猜想,促使直觉思维的产生,实现学习突破。

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课的一开始就引导学生猜一猜今天会学习什么。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可能的内容。这时利用课件展示一组情境题:①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引导学生猜想下面还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呢。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季节的轮换……②彩旗的排列,红、红、黄、绿、红、红、黄、绿……请学生猜猜省略号里面是什么,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学生会轻松地找出:一个星期从星期日到星期六的往复不断,太阳的东升西落……继续设问:你能看出这些现象中所隐藏着的共同特征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在观察和思考中形成感悟:这些现象中的内容都在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为学生深入领悟循环小数的本质和掌握其概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突破学习的重难点积累了必要的感知。

“数学的全部力量就在于直觉和严格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得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在直觉感悟、直觉猜想等方面的能力,以此开阔视野,拓展认知,让数学学习充满智慧的色彩。

如何提高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 第12篇

一、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介绍背景知识, 培养数学兴趣

初中数学, 从初一代数起, 就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 而小学数学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如何使学生顺利的渡过这样一个转变。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新知识, 如代数式, 负数, 一元一次方程等, 如何使学生牢固掌握。我们就可以利用兴趣小组活动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是怎样产生的, 为什么需要这些知识。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 不但可以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需要他们掌握的结论, 更重要地是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 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数学本身就可以看成是一种思维活动, 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到这个活动中去, 从而形成和发展那些具有数学思维特点的智力结构。

二、在教学过程,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学会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探索科学与发展经济过程中, 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 有时更多的使用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精髓, 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就会了思考, 就是要培养有数学素养的社会成员, 是否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也是作为具有数学素养的一个标准。对于学生数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如, 方程函数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全面考虑问题的整体思想, 划归思想, 实验与归纳推理的思想, 及数学模式之间互相转换思想, 类比思想等。在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思维和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后, 应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思维品质的培养。要注意楚, 遇到问题能按一定顺序去分析、思考, 对复杂问题应训练学生善于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法。学生在思维过程中, 要能迅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注意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每个公式, 法则、定理都有它的来龙去脉, 都有使它成立的前提条件, 都有它特定的使用范围, 要做到言必有据。选择一些习题让学生先做, 再针对学生思维中的漏洞进行教学分析。

例: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一元二次方程”一个题目:K是什么数时, 方程KX2- (2K+1) 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很多同学只注意由△=[- (2K+1) ]2-4K·K=4K2+4K+1-4K2=4K+1>0, 推得K>-14。而如果把K>-14作为本题答案那就错了, 因为当K=0时, 原方程不是二次方程, 所以在K>-14还得把K=0这个值排除。正确的答案应是-140时, 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是培应用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

数学源于实践, 学生喜欢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如果是他们身边的熟悉的面目可亲的事例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如:教师在教授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内容时, 可以先教学生用准备的火柴棒搭建正方形。

同时提问: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搭2个正方形需要火柴棒, 搭3个正方形需要火柴棒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这样表示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的?

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侯, 一方面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独立思维, 自主探索,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让每一个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都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使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培养他们思维 的深刻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分组展开讨论, 交流, 然后由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这样由于师生师生互动, 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 是学生获取教科书中未能表达的知识层面。在交流的过程中, 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善于尝试评价不同解题策略之间的差异, 去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 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批判性, 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解决问题中交流与合作不能流于形式。交流前要有明确的目标, 讨论的问题要有思维价值。另外, 合作探索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必须以学生的独立探究为基础。当学生遇到无法解决问题时, 教师要科学的引导, 可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 也可以联系生活, 生产实际加以领导, 千万不能让教师代替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才能体验研究性学习, 才能成为数学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 善于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

1.要培养兴趣, 让学生迸发思维。

教师要精心设计, 使每节课形象、生动, 并有意创造动人情境, 设置诱人悬念, 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 还要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

2.生的实际情况, 适当分解, 减缓坡度, 分散难点, 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

三要鼓励创新, 让学生独立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 分析问题,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多赞扬、肯定, 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发展。

五、介绍 数学语言的特点, 培养数学兴趣

数学语言是最简洁的通用语言。甚至有人说, 如果存在外星人用数学语言与他们交流是最优选择。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必须用语言来表达, 而在众多的科学语言中唯有数学语言是一切科学都使用的语言, 它超越了学科界线, 在一切领域中发挥作用。伽里略在400年前曾指出, 宇宙大自然的奥秘写在一本巨书上, 而这部书是用数学语言写的。现代科技界认为:一门学科使用数学越多表示这门学科越成熟。数学之所以如此重要, 就在于它是精确简约通用的科学语言。

上一篇:语言丰富下一篇:中国传统艺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