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体育的特色教学

2024-08-08

中专体育的特色教学(精选12篇)

中专体育的特色教学 第1篇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体育技术和体育理论知识, 让学生学会运动, 科学运动, 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以及对体育的认知[1]。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过程, 不但可以提高学习者生理、心理机能能力, 还可以发展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 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 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最终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 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然而在中专体育教学阶段, 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体育课堂的安排比例极不协调, 而在有限的体育技术课的教学上, 也只是采取粗枝大叶的教学模式, 教学的内容肤浅内容单一。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平时新闻报道, 阅览图书, 体育教学上缺乏一定的指导和引导。

2. 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目前, 体育中专不同于初等教育的地方在于, 他们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注重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 而在这样的过程中过程中, 把技术学习放在首要的位置, 而忽视全面的素质教育。有的专业学校就是为单位和企业定向培养技术人才, 而再对学校体育教学上突入的力度不够, 使得体育教学的很难开展, 就算能开展起来, 但是在体育教学的开展中也会存在严重的分歧和矛盾。

体育课程是中专学生最为喜欢的一个课程, 他们升学的压力, 没有很多文化课程负担, 体育课程可以认为是他们愉悦身心, 放松心情, 锻炼身体的大好时光。他们许多人将来直接面向企业和工厂, 有个健康的体魄, 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才是最重要的。而在现在的中专的教育状况来看:体育设施的配置不够;体育投入的力度不够;学生得到的体育知识的内容不足等问题。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存在的问题

体育中专的很多学生、家长、甚至是老师都错误的认为, 学生的过多的劳动实习和操作课, 学生过于疲劳, 足够的劳动可以替代学校的体育课, 尤其是体育理论课没有学习的必要了。在调查中显示, 有85%被调查的学生是非常愿意上体育课, 有65%的学生愿意上体育理论课的, 但是有23%对于学校是否安排体育课不太关心, 他们说已经习惯了没有体育课的教学。从另一方面来看, 有的学校缺少相应的体育设施和上课的材料, 教学条件相对落后, 场地收到限制, 使得体育课程很难有效的开展。这正是导致体育中专忽视体育课的重要原因之一。

体育中专的应试教育以及重视智育、忽视德育、放弃美育、劳动技能教育的现象十分严重。体育锻炼的缺乏最直接的后果是学生身体素质的普遍下降, 养成不好动的坏习惯, 学生健康状况较差, 学生的肥胖比例和身体过轻的比例较高,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的身体体重异常的比例占到一半以上。其中有45%的学生不愿运动, 也不会任何运动项目, 其课余时间就是玩网络游戏, 其中有60%的学生的视力水平较差或者佩戴眼睛。

3.2 教师存在的问题

由于体育运动学校对于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往往让体育教练员兼职或者从外边请来的兼职老师。通过对走访、调查, 发现体育教练员和外聘人员, 由于本职工作的影响, 使得在体育课的教学上的精力投入和专注度不够, 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同时, 兼职教师的没有严格的筛选, 其文化素质偏低、业务能力素质不高、心理品质总体水平较弱、身体素质一般。

3.3. 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

在体育中专的体育教学上, 很难谈得上体育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的统一和吻合, 往往脱离与教育之外, 教学内容单一, 课程设置不合理, 教学方法老套, 教学手段滞后等一些列问题。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教师会忽略学生个体存在差异, 发展不均衡性, 时常盲目制定教学方案, 没有区别对待, 最终导致学生的技能水平相差较大, 不利于以后系统的开展教学, 更不利于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充实。同时, 在教材的选取上忽略了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 却偏重于对学生身体素质和选项专项动作技能的培养和教学, 虽然部分学生技能得以提高, 但是是以部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降低为代价的。

4. 采取的对策与建议

体育教学改革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更是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要求[2,3]。从以上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校及教育部门需要对中专的学校体育教学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变现在的现状。

4.1 教育教学手段需要革新

学校作为教育改革实施的对象, 首先学校要改变以往的单一教学模式, 加大体育教育教学的资金投入, 更新办学观念, 力求把教学治疗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 教师首先必须正确看待自己的职责, 要富有责任心和坚持体育道德底线, 把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 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任课教师必须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不断地学习、实践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得以体现, 并结合实际把学校体育改革推向深入,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4.2 选择好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师施教的主要凭证, 体育课程的开放性为教师的选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教师可以自由选择和组合教学内容, 但是始终要围绕教学大纲的需要, 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能很好地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并有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的内容, 并且要精当。

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 课程需要, 着眼于知识体系, 拓展整合教学内容, 选择和重组教学内容, 一定要以学生的可接受性为最低限度, 坚持适量适度原则[4]。所选择的教学内容, 要具有体育课程的针对性, 课程内容一定要安排适度, 要把握好教学内容难易深浅的程度。教学内容的呈现程序也很重要。程序要有一定的先后次序, 做到循序渐进, 可能使教学具有条理清晰, 井然有序的特点。

结论

中专体育教学具有其特定教育阶段的特殊性, 在体育教学实施的过程的各个环节, 从学校、教师、社会、家庭和学生本人要给予体育教学多一份关注和支持, 中专的学校体育才可以健康发展。

摘要:体育中专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其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已有的专项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其他运动项目的规律和运动技术技巧。体育中专的体育教学具有其特殊性, 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要更加贴近专项技术, 但由于专项训练的影响, 教学课程的完整性以及教育的连贯性遭到破坏。

关键词:中专,体育教学,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英武.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DB/OL].http://www.zxty.net/product4.htm, 2002-12-02.

中专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探究论文 第2篇

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事业发展的走向。中专学校的体育教学怎样做好师生的互动,在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名体育老师应该关注的课题。

一、中专体育教学的特点

中专学生学习生活有别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初高中学生,他们以学习专业技术为主要目的,这个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不是以升学为主要目的,而是为了将来从事一些需要体力的技术工作,所以有个健康的体魄对于中专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凝聚学生,提高团体活动能力,增强体魄,培养生存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拥有健全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目前中专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1]

二、中专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含义

互动的概念应用在中专体育课堂中,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语言、神态、形体姿势等,为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通过这些形式实现教学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使师生在互动的愉悦气氛中,感受竞技体育的乐趣,使枯燥的体育运动变得更有生机和情趣,更加丰富多彩。在互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活动方法,并且通过这些方法达到终身体育和终身受益的最终目的,实现“教是为了最终的不需要教”。教师在课前预先设计好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在一定的情境中和学生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2]

三、中专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形式

1.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间的交流和互动,应该成为课堂教学形式的主要内容。师生互动通过课堂问答、示范纠错、个别指导、评价与反馈等过程实现。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动作、评价等方式,和学生达到交流的目的,这种互动非常清楚地显现出师生双方的情感倾向。[3]

2.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

学生个体间的互动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另一种互动形式。具体体现在学生之间为了一次竞赛或一个体育动作的演练,或者示范表演,相互间进行交流与合作。此种互动方式常见于课堂讲解示范、课堂交流讨论、课堂练习等过程。

四、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特征

1.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特征

体育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这一特点决定了体育课堂的师生互动具有双边性,所有的课堂教学结构主体都是师生,这两者间的双向交流、相互影响的行为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互动的体育教学形式,能够融洽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乐趣。愉快、民主的教学气氛,是优质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2.非语言行为较多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也就是肢体语言,较之其他课程要多很多。通常所说的肢体语言指的是手势、姿态、动作、表情、眼神等,这些非语言行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手势语言、距离语言等,成为了师生互动的主要非语言行为。

五、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建议

1.科学评价,优化互动

建立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评价机制,确立科学的互动评价观。教师要对师生互动后的效果及学生反馈的意见进行分析整理。

2.民主平等,改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

课堂教学中运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和方法,可以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教学中要坚持民主教学的原则,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体育游戏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第3篇

一、中专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重要性

(一)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体育的学习本就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长期下去的话,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耐心。如果在体育课堂中加人游戏的成分,就会变得大不一样。游戏的教学方式不但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自主地进行学习。

(二)让学生有一个强壮的身体

我们是以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进行体育游戏的,因此,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二然而,体育教师在制定相关的体育活动计划时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些适合中专学生运动量的计划,比如说,打篮球、踢足球等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并且限制大家的活动时间和强度,保证在锻炼的同时不会伤害到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体育游戏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特点

(一)乐趣化

体育游戏的组织主要是以实现本身的乐趣性的为主的,它是在放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的。可见,体育游戏是增加体育课堂活跃气氛的有效途径。由于游戏本身存在着乐趣化,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熏陶学生形成快乐的情绪,让学生积极的参加到体育游戏当中,切实体验到体育游戏带来的乐趣和快乐。与其它游戏的性质相似,体育游戏的组织也是以“乐趣化”为根本出发点,以便培养学生对体育游戏的高度热情。

(二)竞赛化

体育游戏的完成一般都是以比赛的形式存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竞赛意识。由于体育游戏的存在方式都种多样的,所以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模式也是多样式,不仅仅是体力方面的游戏,同时也包括脑力方面的游戏。体育游戏是一项需要团体合作的游戏活动,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学生相互间的协作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对于体育游戏的双方,即便是胜利者也会面临新的挑战,所以比赛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挑战性的过程。

(三)教导化

体育游戏是一种以娱乐方式存在的游戏模式,与其它游戏一样,体育游戏也有着一定的游戏规则,因此,比赛双方要严格遵守游戏的规则。在体育游戏进行,对于违反游戏规则的学生要给予相应的处罚,这在无形中就规范了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的行为。可见,体育游戏也是一个教导学生的过程,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规范意识。

三、中专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

(一)务必科学性地组织体育游戏

在组织体育游戏的时候,教师务必确保体育游戏的科学性,只有如此,才可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科学性的体育游戏涵盖游戏本身的科学性和科学性地组织游戏,体育游戏的科学性指的是体育游戏应当健康、积极,务必可以有效地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身心,体育游戏的动作不会危害或者是伤害学生的身体,以及不可以有太高的危险,这都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高度关注,务必进行仔细地选择,进而有效地确保学生的安全性,以及保障体育游戏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满意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讲,科学性地组织体育游戏,就是要求教师在划分学生学习小组的时候,务必体现体育组长与骨干的功能,应当确保各个学校小组间的水平旗鼓相当,进而保障小组间竞争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合理地组织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学生,以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参与,体现体育游戏的竞技性特点,并且使学生的身体获得锻炼,以及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观念,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有效地统一体育教学知识和体育游戏

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的体育游戏,不可以跟体育教学知识相脱离,不然,组织体育游戏仅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难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将组织体育游戏看成是一种玩耍与乐趣,而应选择合理的体育游戏,且注重了解与分析体育教学知识,从而确保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短跑的时候,应当确保学生可以学会短跑的基础性动作与姿势,以及拓宽学生的知识和视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体育。为此,在选择体育游戏的时候,教师应当以短跑作为中心选择体育游戏,在体育游戏中务必涵盖短跑训练以及短跑项目,只有如此,才可以实现教学的目的,以及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管教师在教学课堂上选用怎样的体育游戏,都务必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有效地统一体育教学知识和体育游戏,不但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锻炼,而且还应指导学生学习有关的体育知识,从而顺利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三)解释体育游戏的规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在组织体育游戏前,应当解释与阐明体育游戏,这主要涵盖体育游戏的注意问题以及游戏规则等。确保游戏质量与游戏规则的根本在于游戏规则,在解释游戏规则的时候,具体涵盖游戏的目的、游戏的名称、游戏的作用,以及游戏结果的评判根据。在实际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选用适宜的场地,尽可能地确保学生可以了解清楚。并且,教师在讲解到重点的时候,应要求学生来到场地中配合,教师有效地师范有关的动作,如此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地把握游戏规则,进而实现体育游戏教学质量的提高。确保学生课堂安全的关键在于体育游戏的注意问题,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了有关的游戏规则之后,应当科学地解释体育游戏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教师在组织障碍游戏的时候,应当为学生解释在攀爬有关体育设备的时候,应确保身体的平衡,以及进行规范地操作,从而确保学生的安全以及实现理想的体育游戏教学效果。

中专体育的特色教学 第4篇

一、响中专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原因

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是非常喜爱的, 都有的参与体育活动的要求, 教学效果不好, 说明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 这与教师的教学态度、方法、手段等因素有关。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落伍, 教学方法单一, 活动内容又缺乏趣味性, 会使得学生的兴趣、爱好很大限度地受到限制, 从而影响体育课教学的效果, 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也就无法得到形成。

1. 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

中专的体育教学模式, 延续了多年以来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 往往忽略了中专自身的发展特点, 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不统一。总得来说, 不利于对中专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使学生缺乏对体育的兴趣, 激发不起学生对体育的热情, 制约了体育课程对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综合效的发挥。

2. 教学评价方法单一影响。

体育课的评价方法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有决定性的作用。而现在体育课的评价体系, 缺乏一个客观的合理的评价标准, 没有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只是为评价而进行学习。如今中专体育教学以终结性评价作为主要内容有着许多缺陷, 不能对教学和学习过程给以及时的反馈, 不能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他人评价的做法很多, 而主体评价则没有。而教师和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情况没有一个主体性认识。这样不能很好地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就不能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主体评价应当引我们平时的体育课评价中去。不应该用统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学生在身心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按照统一的标准, 有些学生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好多学生由于先天原因的因素, 却达不到标准要求, 被视为“不及格者”, 学习的积极性逐渐消失而有些学生由于先天身体素质较好, 索然不认真上体育课, 却能取得优异成绩, 积极性也同样不能充分发挥。不能够真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也就没有办法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3. 教学重点不够突出。

体育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 体育教学重点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 培养体育意识, 掌握科学锻炼方法的正确运用及体育思维能力的培。而目前体育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方法单一, 领导和体育教师自己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也就影响了学生终身体育意思的形成。

二、养中专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

1. 思想, 更新观念。

体育课是一门既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 又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是一种教、学, 练合一的课。体育课中学生要承受适量的运动负荷, 是一种需要消耗相当体力的课。体育课在遵循人体运动规律的情况下进行的身体锻炼, 它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机体活动, 增进健康, 提高身体活动能力。而各项体育运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都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练习才能掌握的。所以教会中专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自觉的锻炼习惯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就又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只有加强对学生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才能丰富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 使学生通过体育理论的学习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 指导终身体育锻炼, 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部分。终身体育是学生步入社会后所自觉锻炼身体的过程, 因为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自己从事体育活动的。这就要求中专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和独立锻炼的能力。中专学生毕业后将会走上工作岗位, 所以中专体育教学应该加强对学生科学的掌握健身知识和自觉的锻炼身体方面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自我锻炼能力、经常锻炼的好习惯, 从而培养中专生良好的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2. 新的体育教学模式。

中专学校的领导和体育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在中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应该提倡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开放性和探索性, 体现个性化、自主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模式上, 应采用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的练习, 培养中专生的体育意识和习惯。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中专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特长, 同时还要通过丰富的训练方法让中专生学会思考, 学会自己科学锻炼的方法。

3. 大纲, 努力创新。

中专体育教学大纲的制定, 根据是中专生学生的特点, 内容很丰富, 各方面也有很大的灵活性。中专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 钻研教材, 在体育课上要以教会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 养成体育锻炼和形成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为重点, 并根据自己学校的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 有目的地对大纲规定的教材进行科学安排, 可根据所在学校场地器材等特点加入一些操作性和趣味性强的、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内容, 改变以往的陈旧的教学模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和兴趣爱好, 从而使桌子上科学锻炼身体, 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4. 学生的主体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是指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 主动去支配自己体育行为的观念, 是个体行动指南, 主导个体的体育行为。教学内容必须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前提,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以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前提, 体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尊重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爱好, 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通过区别对待原则, 积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体育教学内容, 要改变过去把体育课变成普通身体素质课的做法。在目标的确定的指引下, 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 根据不用学生的主体意识, 主要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下功夫。

5. 评价方法。

了国家和学校要求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达标外, 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主体评价, 要及时表扬和肯定中专生所取得的进步, 注重对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的综合评价。同时要调整体育课体育考核办法的结构, 使身体素质不突出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教师的指导, 也能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所要求的水平, 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锻炼水, 平明确自己的锻炼目标, 自觉的养成体育习惯。

6. 组织体育活动营造体育锻炼氛围。

体育教学中, 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和体育锻炼的兴趣, 是从对体育活动和竞赛的体验开始的。体育活动和竞赛的参与对个体体育意思的形成和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的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活动和竞赛中, 学生通过锻炼和比赛, 发挥了自己的技术, 体会到了体育活动的乐趣和价值, 能够形成很好的体育活动的行为取向, 对以后自觉的参加体育活动和竞赛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通过体育竞赛让学生多了解体育, 多参加体育活动, 努力创造各种条件, 让学生们在体育活动和竞赛中获得体育乐趣, 培养体育锻炼意识。通过体育活动和竞赛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体育锻炼氛围, 从而全面提高中专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 最终达到自觉参加体育锻炼, 形成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总而言之, 要想在中专体育教学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必须明确思想、更新观念、研究大纲、努力创新, 努力探索新的体育教学模式, 改革评价方法, 更新体育教师和相关领导的教学观念和培养学生的主体体育意识, 组织好体育活动和竞赛形成体育锻炼氛围, 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耀凯.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终身意思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 2011, (18) .

[2]余翠霞.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终身意思的培养策略探讨[J].教育界, 2012, (1) .

[3]孙随平.探索教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陕西教育, 2012, (5) .

中专体育教学改革与教学对策论文 第5篇

当前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高标准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上,同时还表现在身体素质上。只有全面型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对于个人成长为全面型的人才具有着重要作用。在中转教学阶段,即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播,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于全面型人才的需求。此外,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本身的身体健康。只有在培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保证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不断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2.影响中专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原因

2.1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学生对于体育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从而疏忽了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尤其是一种统一形式教学,忽视了学生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教学方式简单、教学内容单一,造成体育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与实践性。从而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尤其是对学生特长的发挥,非常的不利。这样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更是影响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2.2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的评价方式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评价方式只是单纯的针对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而忽略了体育运动本身。这样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所有的体育教学都是围绕考试这一主题进行,从而形成应试教育的僵化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之下,造成了只重视结果的畸形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缺乏准确性与客观性,不仅不能形成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反而会影响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评价过程中,采用统一标准,而忽视了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2.3教学重点不够突出。中专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锻炼方式。同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过分注重教学结果的错误教育理念,使体育教学的重点发生了偏移。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还影响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3.培养中专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策略

3.1改变思想,更新观念。中专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帮助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从而为社会建设输送合格人才。这是一种教、学、练有机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当前,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中专体育教学并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反而扼杀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所以,要改变这种局面,全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都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思想来作为中专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重知识而轻实践的落后观念,采用全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3.2采用全新体育教学模式。中专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具有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理念革新的基础上提倡学生个性的培养,发掘学生体育特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与思维创造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发现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特长,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3.3制定大纲,努力创新。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对于中专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全新的教学理念基础之上,根据中专学生特殊年龄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采用全新的、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能力的教学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创新,开发先进的、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断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体育教学在方式和内容上的不断完善。同时,根据全新的教学大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课程安排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其可能更好的适应中专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从而满足其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要增强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对于陈旧的、枯燥的教学内容进行革新或者删除。从而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

3.4培养学生教学主体意识。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教学主体意识,对于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中专学生教学主体意识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一客观规律,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并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学习能力,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5改变评价方法。正确的评价方法对于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实际操作过程中,传统的评价方法存在相当大的弊端。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要进行全面的革新,制定一整套全新的、符合当前形式的评价方法。这套方法应该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之上的,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为目标,摒弃传统评价方法中的不合理部分。同时,根据这一全新的标准,对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考核方法进行革新。

4.结语

浅析中专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第6篇

【关键词】中专 体育 体育教学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084-02

中专体育教学不但是提高中专生身体素质,使学生劳逸结合,放松身心,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础课程。在“教育即服务、教育即交往、课程即生活、合作即发展、学习即生存”等现代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我国的中专体育教学要求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以人为本,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力和兴趣。中专体育老师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分析中专体育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高课程质量。

一、中专体育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深化,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从小学到初中到大中专学校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就。在教学内容上更加合理、多样,教学方式方法增多,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管理体系也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和规范。但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应试教育遗留的问题一直在困扰中专体育的教学,中专体育教学还存在不少不足和缺陷。

(1)陈旧的观念没有得到有效纠正

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强身健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并教导学生提高自我身体的重视意识和管理能力、管理方法。是一种“生涯体育”、“快乐体育”、“健康体育”和“终身体育”,西方很多家已经在履行这样的教育观念了。而我国的体育还处于“竞技体育”阶段,专注培养运动型人才的观念在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中已经根深蒂固,另外,应试教育一切以成绩为重的目的式教学在中专体育教学观念中的残留也很顽固,造成教师教学只注重成绩,不注重过程和学生的体育,不利于“快乐体育”和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目的的实现。

(2)教学目标单一

我国的中专体育教学,教师的目标通常停留在学生的体质是否得到了增强这一单一目标上,而很少关注学生上课过程的体验、体质体格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是否教授,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终身锻炼的认识等其他方面同样重要的方面在中专体育教学中通常被忽视了。

(3)教学方法程式化,缺乏灵活性

多年来,我国体育教学一直是沿袭“讲解—示范—练习—指导—再练习—总结”的传统模式,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很容易产生倦怠,提不起兴趣,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4)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我国的中专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上跟初高中的体育教学内容大同小异,大多是一个学期学一两套健身操,或是教授、练习一两样球类运动,缺乏新意。有的学校只有实操课程,对体育理论、观念的传授不足。

(5)缺乏良好的师生互动,学习氛围不理想

体育课应该是让学生身心愉悦、放松心情、实现劳逸结合,在放松的状态中获得身体的知识、技能、方法的一门学科,所以体育课应该拥有轻松、愉快的氛围,但很多中专体育教育课程中,老师缺乏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只一味地“填鸭式”的灌输体育技能,或过多的训练没什么新意的放松训练等,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都不理想。

(6)教学评价单一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中专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还是集中在成绩上,有的学校分了理论课和实操课,理论的成绩占了很大比重,有的学校不设理论课,只设实操课,考试内容单一,这都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中专体育教学现状,提高质量

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就该探索措施,改善现状,提高中专体育的教学质量。

(1)改变落后观念,纠正体育教育理念

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充分发挥中专体育课的功能,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①转变应试教育以教师为主的观念,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情况、需求积极进行课堂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②转变运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体育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终生锻炼”的观念和意识;③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锻炼观念,“健康体育”的锻炼观念,使学生的锻炼能最大限度的利于身体健康,而不会造成身体损伤或因负荷锻炼、锻炼时间不科学留下健康隐患等。总之,要多研究新理论、新情况,学习西方先进观念,转变中专体育教学的观念,提高教育质量。

(2)设置综合的中专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课教学的任务不是单一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应该包含学生科学锻炼的观念、技能、技巧的培训、众生锻炼、科学锻炼的理念的传递,同时,应该达到放松学生身心,使学生劳逸结合、喜爱体育、锻炼体育的目的,也应该包含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身体情况、健康状况,对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行检测等等各方面的综合内容,中专的体育教师全方位的发挥体育课的多种功能。

(3)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改革“讲解—示范—练习—指导—再练习—总结”的教学方法,多利用游戏、师生互动、小组活动等多种方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质特征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轻松、愉快的获得体育知识和技能,增强体质。

(4)创新课程内容

体育课应改变传统的体育理论或体育实操的单调教学内容,包括体育文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设施、体育组织等关于体育的方面都可涉及,丰富体育课程,增加体育课程的生动性、丰富性。在体育实操课程中,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举重、游泳、中华武术等内容都应该涉及,根据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学生最大限度参与的目的。

(5)转变教学方式,灵活教学

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忠心,以学生为主体,多进行师生互动,使中专体育在轻松、愉快的良好氛围中进行。

(6)多种评价模式

改变单一评价模式和传统的成绩为核心的评价方式,更多关注中专体育教学的过程和学生的体验,切实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三、结论

总之,体育是中专教学中一门基础学科,随着课改的推进取得了很多成就,但还存在很多不足,文中分析了具体需要改善的地方并对改善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给中专体育教师一些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1]陈光绍,廖世玲.体育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浅议[J]体育科学研究,2003,(3)

[2]蔡雪勇.浅谈中专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7,(1)

对当前中专体育教学形式的探讨 第7篇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过于强调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化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已不再受学生的欢迎。根据新的体育教学大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统一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我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室外体育课采取“半开放式”的形式,室内体育课使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进行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首先对我校学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经过了九年的学校体育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通过对田径、体操、球类各项目、武术等项目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并在个别项目上表现出良好的运动技能和浓厚的兴趣。传统的体育课,教材过于统一,上课形式过于单调,严重阻碍、限制了中专生能力的发展和对体育课的兴趣,不符合现阶段学生的特点。学生已经厌倦了从小学至中学的立正、反复练习技术动作,而且在其中也体验不出什么乐趣。我认为,到了中专,学生的性格、能力、兴趣爱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球类项目上表现出来的技能有着明显的差异,如果再用统一教学内容、统一的形式进行上课,将会事倍功半。上面提到的学生能力上、兴趣上的差异,造成的结果是可以想象的。所以,原有的安排统一、单调乏味的内容及组织学生统一学习和练习的形式,有意或者无意地挫伤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既然要摆脱传统的上课形式,就要有一套适应当前我校学生的崭新上课形式才行。我们选择了“半开放式”的上课形式。为什么选择“半开放式”呢?因为教学大纲要求每一个学生每一学年都要通过五项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考核,所以目前我们小面积地试验,在体育课上把学生按人数分成两组:一组由教师带领练习达标项目,一组给他们去自由选择内容进行练习,或根据兴趣爱好组成一个个小组进行游戏性质的比赛,教师根据时间鸣哨进行两组轮换。“半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和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己选择项目上体育课,我们担心可能不会被学校领导及其他教师所接受。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体育老师就应该言传身教,全班学生排好整齐的队伍认真地听老师讲解示范,并按照老师的要求一丝不苟认真地练习才对,让学生开放地去玩那就是大逆不道、那就是放羊式的教学。经过激烈的辩论和思想斗争,最后我们还是决定大胆地尝试。

以前体育教师唯恐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不到东西,在体育课上拼命地向学生传授技术,自己累得满头大汗,而学生丝毫不感兴趣。我认为在体育课上教师不应总是向学生传授技术,而应教会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并经常组织一些竞赛来检验自己的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好与差。过多地强调技术无疑是体育教学的误区。技术对体育真的那么重要吗?学生学习技术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他们喜欢研究,不喜欢“你应该这样做”的体育课,让他们在游戏比赛中体会技术不行吗?学生上体育课是为了锻炼,不是去参加体育比赛,不要总是教那么深奥的技术,应把体育学习的选择权交给他们。老师应是导演,运动场上的发挥还得靠学生自己。平时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要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体育比赛,因为体育比赛给学校体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会使陷入困境的体育课焕发生机。学生为了准备比赛绝不会在体育活动中消极怠工,而且会更细心地研究动作技术,为了比赛的需要,强制自己锻炼,去更多地了解体育,在比赛成功中他们会真正体验到体育的愉悦感,不成功他们也会在老师的鼓励、指导下继续坚持锻炼下去,争取以后的胜利,而且通过比赛学生也检验了自己的实力,充实了体育文化,培养了团队精神。

经过一年的“半开放式”的体育教学实践,我们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但是存在和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我们不可回避。第一,这种形式的上课对体育器材和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学年整个一年下来我们在体育器材方面的花费超过前三年所用体育器材费用的总和,如果有三个班同时上课,则运动场地严重不足;第二,开放时间内学生进行篮球或足球比赛时,教师不在场,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差一点的同学受伤的情况明显增多;第三,个别自觉性差一点、对各个体育项目都不感兴趣的同学,特别是女生,在开放时间内无所事事、影响不好。以上这三点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逐步解决。

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利用每学期的第一节诱导课和下雨天体育课,在教室内利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进行理论课的教学。我校在电教方面可以说走在了其他学校的前面,为每位教师配备了手提电脑,大大方便了体育教师进行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一年当中我先后利用电脑上了二十节理论课,经过精心制作和选材,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包括体育保健知识、体育比赛精彩集锦、世界杯简介、学打乒乓球、学打羽毛球、学打篮球、全国运动会简介。声情并貌的理论课,大大提高了学生上理论课的兴趣,不但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学会了科学健身的方法,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机会,原本对体育一窍不通的同学也逐渐喜爱上体育课。

浅议中专体育教学的创新教育 第8篇

新课程改革为学校体育教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 同时也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体育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都是过去的理论和经验难以解决和应付的。在新课程情景下, 对体育教学的创新教育已是迫切之需。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观察力、获得知识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施能力。

一、教学方法的创新

1.情景创设法

情景创设法是教师在教学中为实现教学目的, 通过创设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景氛围, 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情趣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特点是通过情景设计使学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 获取最佳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景中完成身体练习, 同时陶冶情操。

情景创设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通过创设问题情景, 能够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设体验情景, 能够增强学习兴趣;创设游戏情景, 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创设音乐情景, 能够发展学生想象力;创设精神情境, 将会诱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情景应以完成教学目的为出发点, 不能光注重如何创设一个好的情景上, 更要考虑学生能否学到和掌握本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动作, 否则就失去了体育课本身的意义。同时, 创设情景要合理, 要符合现实和社会特点, 否则会事与愿违。

2.信息反馈法

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通过传递各种信息刺激学生发生反应, 再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自己的教学, 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可以说, 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能否获取反馈信息。教师的“教”是信息输出的过程, 学生的“学”是信息输入的过程, 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启发、引导学生自觉、积极的锻炼,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 培养良好身心素质。

信息反馈法常用的几种教学手段有: (1) 课堂提问。课堂提问一般包括复习提问, 巩固知识技能的提问, 同时也包括学生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等。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 不仅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同时也能检查阶段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经常性的提问, 还能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养成积极锻炼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发现学习过程中带有共性的问题, 并确定各教学阶段的重点和难点, 有利于改进教学, 加强对教学的控制。 (2) 课堂观测。教师在课堂中运用视、听、本体感觉或用仪器来观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身体情况的调查方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 教师可以观测学生的积极性, 注意力集中过程, 练习时的组织纪律性, 动作完成情况, 体力情况, 面部表情等。上述内容可以反映出学生对负荷强度的适应情况和教学方法的可行性情况, 在排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针对普遍情况, 采取调整和控制。 (3) 征询。体育教师在授课前后的适当时机, 通过问答、走访、召开调查会等形式, 了解教学情况, 征询意见, 实现反馈信息的方法。询问的内容包括运动前后的精神状况, 运动前后的心情, 不良感觉, 睡眠、食欲、排汗量、呼吸及伤病情况等。

3.多媒体组合教学方法

多媒体组合教学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工具, 是教与学的辅助手段。传统的体育教材只是文字叙述, 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信息形式的多样性是多媒体的优势, 它以各种形式, 从各个角度, 从不同侧面, 多信息, 多视角, 全方位的表达科学道理, 揭示自然的奥秘。因此, 多媒体用于教学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体育作为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身体锻炼为一体的学科更是大有用武之地, 不论是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还是体育技术课的教学。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主要表现为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 其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自觉不断提高健身水平的提高。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师与生、生与生之间民主的、协调的,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是合作者之间具有相互认同、接纳、独立平等和诚信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在对学生个性培养的同时, 又通过教与学的整体作用, 通过培养、促进其学习质量的提高。对于体育教学来说, 进行合作学习的机会非常多, 它也是我们平时进行体育教学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形式。

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 首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交流欲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 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潜在优势和特点, 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 使他们的思维个性得到自由的发挥, 并允许学生在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 让学生感到自我价值的体现与发展。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用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 如:组织一些集体的小游戏, 让学生到前面来发言, 请学生示范。 (2) 重视学生情感意识。情感态度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内容之一, 积极的情感态度能促使人奋发, 调整人的内在动力系统, 促进人的成功。我们应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潜在的优势、特点, 多用正面鼓励和表扬, 使学生在体育课上感到成功。只有学生有了兴趣, 才有进一步开展活动的可能。“教学的本质是信息交互, 是认识交换, 是学生人际交往” (3) 重视学生合作精神。合作是手段, 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才是价值所在, 它是民主精神、团队精神和力量的表现, 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 一是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合作, 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到自己的成功与小组分不开, 小组的成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具有荣辱与共之感;二是要把合作精神渗透到整个学校体育中, 课间操、课外活动、竞赛活动等应是教学的延伸与验证, 这样, 学生的自主与合作意识和行为习惯、团队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才能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得到发展。

总之, 创新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 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要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力。因此, 教师要依靠创新, 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 要有高度的工作、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要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 顽强的意志力。

摘要:创新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观察力、获得知识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施能力新型教学方法。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实施创新教育。

关键词:创新教育,体育教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秀使.体育中的创新教育探析[J].教学与管理, 2005, (9)

[2]王健.体育专业课程的发展及改革[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黄春慧.营造创新情境, 唤起学生创新热情[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1, (11) .

探讨新时期职业中专的体育教学 第9篇

1.1 职专生的身体发育还未健全, 须加强对身体的锻炼

对职业中专的学生来说, 尚处在身体发育关键的时期, 也是其身体各方面的素质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所以, 加强职专生身体素质的训练, 可以有效的促进职专生身体各方面素质的共同提高。由于学生受社会和网络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健康观也没有成形, 对加强体育锻炼并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认识不够。

1.2 职专生的未健全的心理, 承受压力能力较弱

职业院校学习期间是学生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 学生处在青春期, 对于自身的仪表、体态、装扮等认识都在进一步的加深, 像女生多数会担心自己身体会发胖, 而男生则担心自己的身高会过低, 因此也会导致他们的心理太力较大, 而且面对较大的就业压力, 自闭、犹豫等这些心理疾病很容易发生, 容易影响到职专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

1.3 职专生的个性化非常明显, 学习针对性较强

当今崇尚个性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下, 学生对于彰显个性的理解大不相同, 他们非常希望得到他人认可, 引起他人的瞩目, 但在学习当中往往对缺乏集体观念, 不遵守学校的制度, 也不尊重他人的权益, 把张扬与个性的展现混为一谈。在他们的思想当中, 美丑与善恶被放在特立独行之后, 在学习上则因个人的喜好与价值观对学习内容进行区分, 对于他们认为好的教师所教授的学科会认真学, 对于心理不喜欢的教师或科目则会避之不及。校方与体育教师必须根据这一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2. 当前职业中专体育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2.1 中职院校对于体育教学的认知存有误区, 不利于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第一, 把体育教学的作用彻底忽视。把体育教学为看成是活动, 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忽略了, 致使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较低。第二, 对于男生和女生的教学活动存有误区。有些专业的女生占多数, 相对男生来说, 这些女生对体育活动缺乏热情, 再加上校方管理认识的偏差, 体育教学活动一直处于低层次。第三, 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缺乏。体育教学时, 没有把树立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观念划为教学为内容传递给学生, 只是把简单的运动技能的掌握训练当作是教学的标准, 影响了新时期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2 职专体育的教学内容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 没有区分大纲中规定的内容, 对学生的实际思想缺乏针对性, 教材的内容编排也不合理, 没有突出教学重点, 没有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2.3 体育教学的方法过于单一, 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职专体育教学的方法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依然是教师作动作示范并讲解要令, 学生来实际操作这一模式, 但是对职专生掌握的实际情况根本没有针对性的措施, 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且教师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也缺乏指导, 很多学生因没有经过科学的指导而导致训练时发生伤害事故, 给学生的身体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2.4 职专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偏低, 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求

因职业院校的特点以及学生成长时期的实际情况, 职专的体育教师既要有普通院校体育教师具备的运动技能与教学方法, 还要对心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可以与学生积极的进行互动, 全面的掌握职专生的实际情况。实际上, 很多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师是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 或者从学校其他专业的教师转岗过来, 教师本身对于体育教学的规律掌握的不透彻, 教学的经验也不足, 不能完全的胜任职专体育教学工作的需求。

3. 职业中专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对策

3.1 职业院校要转变观念, 对体育教学的各种保障要加强

校方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竞争起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首先要在校内创建强健体魄、锻炼身体、增强心理健康, 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 使职专生形成健康的观念, 实现终身体育的体育教学目标。还要对体育教师加强培养, 建议奖励激制, 给体育教师自身的良好发展创造条件, 并让教师去带动学生共同成长进步。

3.2 体育教师要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 使体育教学的吸引力提高

当前, 职为院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多是基础素质练习以及传统球类运动, 教学形式也是统一的集体性。这些活动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好处, 但完全忽视了对职专生的心理因素与身体因素的影响。在女生多的实情情况下, 女生对于传统的大运动量球类不是很喜欢, 可把活动量相对较小, 对抗性相对较弱的排球、羽毛球等项目作为教学重点, 也可把瑜伽或健美操内容作为选学内容纳入体育教学中, 吸引学生的兴趣, 也能帮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并逐步养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3.3 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以满足新时期体育教学的需求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 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 所以, 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 既要加强学习专业知识, 了解并掌握社会当中较新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以便给予学生指导, 还要努力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对学生在心理与生理两方面进行教学, 另外, 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升对职专生进行德育与美育教学的水平。体育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责任心, 从学生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 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并加强体育教学科研工作, 打破传统教学思维, 勇于提出新的教学为观点, 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金群立.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优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 2011 (09) .

中专体育的特色教学 第10篇

关键词:中专,体育教学,正迁移教学法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运用正迁移教学方法, 主要指的是一种体育技能的学习对另外一种体育技能带来正面的影响, 能帮助学生更加纯粹地掌握体育运动技巧。教师需要以学生固有的认知结构、知识经验和已经掌握的体育技巧动作为出发点, 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新旧对照, 从而领悟和思考新的体育运动技能。

一、创设两个体育项目接近的教学情境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运用正迁移教学方法, 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新体育技能时实现有效迁移。为实现两个体育运用项目之间的正迁移, 中专体育教师可以在备课环节, 积极创设与这两个体育运动动作技术较为相似或接近的教学情境, 从而实现以旧带新, 帮助学习快速学习和掌握新的体育技能。例如, 教师在进行接力跑教学时, 教学难点主要是学生在传接力棒时要稳重, 不能由于心理紧张或其他原因导致接力棒掉落, 教学重点则是同学之间的互相配合, 以及跑步过程中的动作要领和呼吸状态。教师可以通过折返跑创设两个体育运动项目较为接近的课堂教学情境, 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折返跑中所学习到的体育知识与跑步技巧, 然后有效迁移到接力跑训练中。通过营造这一特殊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体育运动技巧学习新技能, 为他们自主探索与有效迁移奠定基础。

二、以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旧技能

在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运用正迁移教学方法时, 可以以问题为引导, 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思索新旧体育技能之间的关系, 然后将已经学习和掌握的体育运动经验运用到学习活动中。而且以问题为驱动, 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并做到手脑并用, 主动探究新旧体育运动项目之间的联系, 以此快速理解和掌握新的体育技巧或运动技能。例如, 在学习跳高体育技能时,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跳远运动设计问题, 比如:跳远的基本姿势是什么?跳远有什么技巧?跳远前需要做哪些热身运动?让学生根据跳远运动联系到跳高项目, 可以自主探究出跳高和跳远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可以发现关键点都是在腿部力量和技巧方面, 实现正迁移, 从而研究出学习跳高技能的技巧和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三、将问题类化, 实现技能和知识的迁移

中专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可以根据问题与体育技能知识之间的共性因素, 将教学问题进行类化整理, 类化指的是教师将体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纳入相应的同类技能和项目结构中, 并从整个结构体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转换问题情境之后,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转换后的认知结构和体育知识技能的共同因素与联系, 将问题同知识结构体系、新旧体育运动技能、已知和未知相互关联, 运用所构建的结构体系与知识技能, 去类化新体育运动项目中的问题, 在这一结构体系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 学生能够以体育运动知识正迁移为基础, 在接下来的体育锻炼过程中, 确定新的学习目标, 主动提升训练难度,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掌握新的体育运动技巧, 实现体育技能与知识的正迁移。

四、分组展示, 确保知识与技能有效迁移

在中专体育课堂教学中,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新运动技能之后, 为保证技能和知识的有效迁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展示, 在课堂上当场检测, 对他们的学习效果与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或者是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检测两个体育运动项目之间的正迁移效果。例如, 中专体育教师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 可以运用羽毛球体育项目中的正迁移, 在完成教学活动之后, 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展示, 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迁移情况, 是否能够从羽毛球中的握拍姿势、发球角度、挥拍动作和战术应用, 有效迁移到乒乓球运动项目中。教师在点评完毕之后, 可以邀请学生参与评价, 互相点评对方的优点与不足, 同时发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产生优势互补的学习效果。

五、总结

在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运用正迁移教学法, 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 符合体育课程教学的自身需求。因此, 中专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应充分运用正迁移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锻炼身体, 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艳.中专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思路[J].新西部 (下旬刊) , 2015 (09) .

中专体育的特色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新课程;中专教育;教学策略

伴随着体育新课改的实施,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了。中专学校的体育教师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树立新的教学模式。如何才能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健康发展,进而使学生全面发展。如何才能够完成课改教学目标。

一、新课改教学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主导偏重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即使在新课改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教学内容上也没有改变,仍然是围绕着竞技体育进行。所以,中专体育的教学目前还是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位置上,教师主导着整个教学过程。在很大的程度上注重了技术学习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自身发展与学习兴趣,没有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

2.评价标准单一

评价标准是对学生在多方面学习衡量的一种依据,是对学生一学年学习的评价,甚至是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态度以及行为进行评定。评定的标准是多元化的,评价的时候既要考虑集体。但是也要考虑学生个体。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专体育教学来看教师的评价标准单一,缺少全面的评价,继续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够对学生全面素养进行评价。

3.教学目标大众化

中专体育教学一般都是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但是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则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课程,这样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在实际中却不是这样的,很多学校的教师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方案来学习,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不仅仅扼杀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又不利于学生对体育的观念的形成。

4.课堂形式单一,缺少趣味

在中专学校中,体育教学的模式一般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样的教学内容则是以竞技运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在中专体育教学中一般情况下都是传授体育知识,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很枯燥无聊。这样导致了中专体育教学不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体来教学,会使体育教学失去了其真正的内涵。

5.脱离实际、教学可利用资源较少

在多数中专学校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用资源很少,多数情况下都是在使用教材,缺乏创新,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趣味不断降低。还有的学校存在开设的课程中与学校具有的设备不符合情况,这样就脱离实际了,在一定的程度上就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中专体育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的对策

1.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中应该要以学生为主体,切实的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健康的培养,加强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觉的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这样有利于使得学生之间的协调性增加。

2.实现评价标准多元化

评价标准是体育教学活动最终的回归,也是体育教学中的最后一环。往往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其实最终由体育成绩来决定的,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扼杀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向更高程度的发展。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主要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标准应该要多元化的。教师不应该仅从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而是应该从多方面来评价。体育成绩的考察上不仅应该要从考试成绩来出发,还应该要从学生在体育学习的努力程度上来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实际的评价,让学生从这些评价中找到学习的兴趣。

3.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是实现新课标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中专体育课是全班的集体活动,具有一定的全体性。但是体育课程的实质却是希望学生可以树立自身的个性,因此体育课程又具有个性的特点。这也就说明教师在教学的内容、方法等,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中专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若是体育教师对于这类学生一忍再忍或是一次性的惩罚他们,这样都会扼杀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4.融入体育游戏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在体育课堂上应该要组织一些游戏。比如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进行比赛,这样在比赛游戏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体育学习的兴趣。中专教学是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只有选择合适的游戏融入到课堂中,才会让学生不仅可以实现身体的锻炼,还可以让体育活动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增加学生之间的友谊。

5.大力发展学校体育资源

由于每个学校的体育资源不同,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教材这本资源,所以各个中专学校应该融入本学校的特色,比如说陀螺等,这样就可以因地制宜的开发有利的资源还可以使学生最大的限度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中。

三、总结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发现在新课标的改革下,中专体育教学还是有很多的缺陷,教师在教学的模式下还是追寻传统教学方式,这样在很大的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中专学校要进行改革的还有很多,中专学校应该要针对学校自身的发展来创新教学模式,教师也应该要严格的按照新课标来进行教学,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常爱军.新课改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知识窗(教师版),2012年09月

[2]刘淼华.新课改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内江科技,2012年02月.

[3]邵丽华.新课改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网友世界,2014年07月

[4]杨卫国.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创新策略研究.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5年01月

中专体育的特色教学 第12篇

一、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动力源泉。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优缺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将体育锻炼作为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老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方案,增加体育锻炼的趣味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全面提升中专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统一安排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基本训练”等活动时,由于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参与篮球运动的基础,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在参与篮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落后的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部分学生对篮球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老师可合理设置问卷调查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合理划分为几个项目小组,如,篮球小组、乒乓球小组、羽毛球小组、足球小组等。其次,再根据各个小组的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任务,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体育特长,增强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交流水平,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开展丰富的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创造条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开展的体育竞赛活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赛性特点,这能够满足中专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因此,在中专体育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开展多种体育竞赛活动,以便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增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其中,在设计体育课堂竞赛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和基层为主的原则,坚持将增强学生的身体体质,提高学生的身体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作为主要内容,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例如,在中专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拔河、抱球接力赛、穿梭接力赛和三人两足等集趣味性和健康作用为一体的集体运动比赛,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竞赛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形成集体教育的观念。

三、合理设置课堂教学任务,鼓励学生积极锻炼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老师应合理设置课堂教学任务,避免布置过多的教学任务,导致整个体育课堂教学氛围非常紧张,增加学生在中专体育课堂学习中的压力。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百米跑测试和一千米体能测试”的体育活动时,其课堂教学任务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跑步测试。但是,学生体能和学习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学生能够在跑步训练过程中快速完成任务,而有些学生则难以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因此,老师需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空余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全面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一般采用终结性的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同时,过于侧重评价学生的身体能力,而尚未全面考虑整个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因此,在中专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尽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端正体育锻炼的态度,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总之,在中专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提升自己的体育技能,从而为学生之后的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育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具体论述中专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以此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育素质。

关键词:中专体育,终身体育意识,锻炼

参考文献

[1]郭宏利.略论中专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硅谷,2008(22):146.

上一篇:大型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下一篇:女人的一半是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