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2024-06-07

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精选11篇)

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第1篇

一、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理论基础的构成

科学的理论观是正确把握体育课程内容设计中各种基本关系和规律的关键, 体育课程内容设计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指影响与制约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基本领域, 它决定着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价值取向并为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提供方法论的指导。但是, 从一般课程论的角度而言, 对于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应该包括哪些领域的基本理论, 学者们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英国课程论专家凯利 (A.V.Kelly) 认为, 在课程设计中, 任何关于课程的探讨都必须超越孤立地考虑内容的做法, 强调理论在课程决策中具有逻辑上的居先性, 并指出:“如果我们认为课程设计必须始于对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目的或实践所立足的原则的陈述, 那么所有的关于课程内容的决定则必须附属于这些居先的选择。”在此, 凯利着重强调了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及课程总的意图, 其实质是指出了课程的理论基础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泰勒 (Ralphw.Tyler) 也曾强调对课程内容的决定必须回答这样的问题“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的?”认为课程研制首先应确定教育经验的性质及其来源, 即对于课程内容理论基础的确立应该予以优先的考虑。那么, 课程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界在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有着不同的见解。利威主编的《国际课程百科全书》一书中, 共列举了14种影响课程的理论因素。我国学者陈侠先生则提出了八种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 即社会生产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宗旨的规定、培养目标的要求、哲学思想的影响、社会文化的传统、儿童身心的发展、学校类型和制度。

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从这种角度而言, 社会中的各种因素都可以被看成是与课程有着一定的关系, 上述各种观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在理论上对课程内容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呢?对此, 两位著名的课程论专家美国学者泰勒和英国学者劳顿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给了我们较大的启迪。

相比于其他文化性学科, 体育学科具有“人体直接参与运动、知识与技能融为一体”的身体运动性, 这种特性使体育学科成为了一种技能性的学科, 这种特点使得体育学科与以生命系统固有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生物科学之间具有了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 我们在对体育学科理论基础进行的思考中, 生物学就成为了体育学科天然的理论基础。生物学基础对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使设计者从生物系统的固有规律角度出发对课程内容设计进行规范, 强化体育课程内容的身体运动性, 突出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

自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涉及如何设计“体育课程内容”的核心问题后, 旋即又在《教育:智力·道德与体力》一书中做了这样的回答: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惟一的答案是———科学。但随着认知范围的不断扩大, 人们开始对“物理是所有科学———的典范模式”这一观点表示质疑, 并认为:如果不改变这种观点, 则将会对课程产生破坏性影响。恰如迈尔 (Mayr) 在《生物思想的发展》一书所阐明的那样:“科学”的一般历史大多是由物理学的历史学家撰写的, 他们从来都没有摆脱只要不适用于物理学的就不是科学这一狭隘的态度。而正是有了这样的质疑, 人们终于转移视线, 到了20世纪中期, 根据生命系统的固有规律, 开始构建独立的生物学学科, 为体育课程内容设计奠定了生物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将细胞———组织———有机体———群体———社会———世界联系起来的理论观还可使我们摆脱纯生物健康观的影响, 以生理、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来进行课程内容设计, 这将有助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得到贯彻和实现。

二、现代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有利于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自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以及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的“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是一个关系我们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的指示精神, 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下, 为了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健康问题, 体卫艺司通过组织全国体育专家, 开始重新编订《体育课程标准》, 试行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为改革体育课程初步奠定了基础。特别是近几年来, 根据新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首次通过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将体育课程目标导向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致使体育课程内容在根本上发生了变化, 健康在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突出。事实上, 强调以“健康”因素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观点, 在国外已得到了普遍的重视, 而且大多数构想已经处于实施状态。比如:日本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 就把健康教育作为体育课的必要组成部分, 除小学仍开设体育课, 初中与高中均把体育课称为保健体育课, 课程内容包括体育 (动态教育) 与保健 (理论教学) 两部分;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通过变革体育教学的评价标准来体现体育与健康的内在联系, 即从单纯的标准化技能的知识测验的评价, 向强调每个学生都应在身体、情感和认知领域得到全面发展, 并掌握与健康有关的知识, 形成积极体育态度的多元化评价方向转移。其中最明显的改变, 就是用健康体适能替代了过去体育课把运动成绩或运动体适能作为评价标准的做法;.英国为了提高教育质量, 按其制订的核心教育策略, 于2000年9月对国家课程的组成进行了调整。尽管体育课程的名称未变, 但为了构建更富有成效的学习计划框架, 专门把“对健全和健康的知识、理解”列为该科的法定教学要求;澳大利亚1999年由QUEENSLAND学校课程委员会开发与研究的教学大纲, 于1999年接受检查并被认可之后, 在对八大关键学习领域进行的设计方案中, 大部分都结合或统合了多门学科与科目, 其中“体育和健康教育结合了理论知识和锻炼活动”, 韩国为了应付新时代的挑战, 把课程综合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从“教育需要关注新的主题或社会问题领域”的观点出发, 在对“特殊课程领域的综合”研究中, 同样也把“道德教育、体育和健康作为必修课而贯穿于小学和中学”, 并明确规定了新课程结构中的学习主题, 应把“健康教育作为体育的一部分”;.新西兰教育部则通过规范“特殊课程领域”的研究, 于1999公布:健康教育作为1一10年级的必修课, 并且规定该课程的学习领域应包括健康与体育两部分。

这表明, 无论是根据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所强调的教育指导思想, 抑或是参照国外教育提供的有关信息, 都要求我们把“健康”作为设计体育课程内容最重要的因素。

总之:自古以来, 健康作为人类的永恒主题, 从来都被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校教育所关注。特别是对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说, 如何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则是关系到人类的发展、国家与民族的荣衰的大事。翻开体育教育的历史篇章, 从以身体活动为表现方式的原始生存教育, 到古希腊倡导的“武士教育”, 其实质都离不开塑造强壮体魄的宗旨。在社会进入高度文明的今天, 主要以提高生活质量为导向的体育教育, 更明确地把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放在了首位。其中, 如何使体育课程内容首先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健康, 则需要在注意客观事物发展变化对健康所起影响的前提下, 把握生物学规律, 按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生理学特征的原则, 将有利于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健康体适能的运动项目、方法与手段, 都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选择范围。除此还应包括合理营养、日常卫生、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和适应自然环境等健康教育方面的有关知识、信息和生活经验。

参考文献

[1]夏衍刚.学习主体性的心理学分析.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 (2) :47一50.

[2]石中英.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教育研究, 2001 (8) :13一18.

[3]夏正江.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0 (2) .

[4]李雁冰.主体性教育的课程观探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博士学位论文, 1998.

[5]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博士学位论文, 1992.

基础会计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2篇

第一章总论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内容和特点,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的含义,一般了解会计的作用和会计方法。

考核知识点: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内容和特点;会计的职能;会计方法;会计的含义。考核要求:

1.会计的目标

识记:会计目标的含义

理解:(1)会计目标的内容;(2)会计目标的两种理论观点。

2.会计的内容和特点

识记:(1)会计内容的含义;(2)会计的具体内容。

理解:(1)会计内容的抽象;(2)会计的特点。

3.会计的职能

识记:(1)会计职能的含义;(2)会计核算的含义;(3)会计监督的含义。理解:(1)会计核算职能的特征;(2)会计监督的职能的特征。

4.会计方法

识记:(1)会计方法的含义;(2)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含义。

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5.会计的含义

理解:会计的定义。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含义及其内容,了解企业的经营资金和财务报告。

考核知识点:企业的经营资金;企业的财务报告;会计要素;会计等式。

考核要求:

1.企业的经营资金

识记:(1)企业的类型及其经营活动;(2)企业的经营资金。

2.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

识记: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

理解:企业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必要性。

3.会计要素

识记:(1)会计要素的含义;(2)《企业会计准则》中六个要素的含义。

4.会计等式

识记:(1)会计等式的含义;(2)会计等式的表达式。

理解:(1)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资产和权益变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和结果;(2)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收入和费用的变动及其结果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和结果

第三章帐户与复式记账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帐户的含义及其基本结构、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及其简单应用,了解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关系。

考核知识点:帐户;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

考核要求:

1.帐户

识记:(1)帐户的含义;(2)会计科目的含义。

理解:(1)帐户的基本结构;(2)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关系;(3)会计科目的内容与级次。

2.复式记账

识记: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的含义。

理解:(1)单式记账法的优缺点;(2)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3.借贷记账法

识记:(1)借贷记账法的含义;(2)会计分录的含义;(3)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的含义。

理解:(1)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和账户结构;(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3)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原理和平衡方法;(4)账户的对应关系。

应用:(1)采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2)发生额和余额两种试算平衡方法。

第四章帐户分类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考核,使学生掌握帐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和帐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考核知识点:帐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帐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考核要求:

1.帐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识记:帐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含义。

第五章会计凭证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和审核,记账凭证的种类和编制;一般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考核知识点:会计凭证的含义和分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考核要求:

1、会计凭证的含义和分类

识记:(1)会计凭证的含义;(2)会计凭证的种类。

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

2、原始凭证

识记:(1)原始凭证的含义;(2)原始凭证的分类;(3)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理解:(1)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2)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应用: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

3、记账凭证

识记:(1)记账凭证的含义;(2)记账凭证的分类;(3)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理解:(1)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2)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

应用: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

第六章会计账簿 理解:(1)帐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必要性;(2)帐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类别。2.帐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识记:帐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含义。理解:(1)帐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必要性;(2)帐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类别。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账簿记录的试算平衡,记账错误的更正,以及账簿的结账与对账。

考核知识点:账簿的含义和分类;账簿的设置与登记;帐簿的登记规则;错帐的更正方法;对帐;结帐。

考核要求:

1、账簿的含义和分类

识记:(1)会计账簿的含义;(2)会计账簿的分类。

理解:会计账簿的作用。

2、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识记:账簿的组成及其内容。

理解:设置账簿的原则。

应用:(1)日记帐的登记方法;(2)分类帐的登记方法。

3、帐簿的登记规则

理解:帐簿的登记规则。

4、错帐的更正方法

应用:错账更正的方法。

5.对帐

识记:对帐的含义。

理解:(1)对帐的必要性;(2)对帐的内容。

应用:对帐的方法

6. 结账

识记:结账的含义。

理解:结帐前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

应用:结账的程序与方法。

第七章财产清查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的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财产的盘存制度,财产清查的意义及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一般了解财产清查的种类和方法。

考核知识点:财产清查的含义和分类;财产的盘存制度;财产清查的组织和清查方法;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考核要求:

1.财产清查的含义和分类

识记:(1)财产清查的含义;(2)财产清查的种类。

理解:(1)财产清查的必要性;(2)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3)存货、固定资产、现金与银行存款、债权债务清查的要求。

2.存货的盘存制度

识记:(1)永续盘存制的含义;(2)实地盘存制的含义。

理解: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各自的优缺点。

3.财产清查方法

应用:(1)存货清查的方法和程序;(2)固定资产清查的方法;(3)现金清查的方法和程序;(4)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和程序,银行存款调节表的编制;(5)债权债务的清查方法。

4.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理解:(1)财产清查结果账务处理的要求;(2)财产清查结果账务处理的步骤。

应用: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第八章会计报表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的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及其编制原理;一般了解会计报表的意义和种类。

考核知识点:财务会计报告与会计报表;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考核要求:

1、财务会计报告与会计报表

识记:(1)财务会计报告的含义与构成;(2)计报表的含义;(3)会计报表的种类。理解: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必要性。

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理解: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3、资产负债表

识记:资产负债表的含义。

理解:(1)资产负债表的结构;(2)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

应用: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填制方法。

4、利润表

识记:利润表的含义。

理解:(1)利润表的结构;(2)利润表的编制原理。

应用:利润表主要项目的填制方法。

5、现金流量表

识记:现金流量表的含义

理解:(1)现金流量表的结构;(2)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

第九章会计循环(上)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会计循环、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的含义和内容,掌握编制会计分录、过账和对账簿记录进行试算平衡的具体方法。考核知识点:会计循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过帐和试算平衡。

考核要求:

1.会计循环

识记:会计循环的含义。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识记:(1)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含义;(2)会计主体的含义;(3)货币计量的含义;

(4)持续经营的含义;(5)会计分期的含义。

理解: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

3.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

识记:会计确认、计量的原则。

理解:会计确认、计量原则的内容及其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

4.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过帐和试算平衡

应用: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过帐和试算平衡。

第十章会计循环(下)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考核,使学生掌握期末账项调整的方法,以及对账、结帐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具体方法

考核知识点:期末帐项调整;对帐的方法;结帐的方法;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考核要求:

1.期末帐项调整

理解:(1)期末帐项调整的必要性;(2)期末帐项调整的内容。

应用:(1)应计帐项的调整;(2)递延帐项的调整;(3)其他帐项的调整。

2.对帐的方法

应用:对帐方法的具体应用。

3.结帐的方法

应用:结帐方法的具体应用

4.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

应用:编制会计报表方法的具体应用

第十一章会计核算形式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一般了解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种类。

考核知识点:会计核算形式的含义和种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考核要求:

1.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种类

识记:(1)会计核算形式的含义;(2)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

理解:选用会计核算形式的基本要求。

2.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识记:(1)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含义;(2)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程序。

理解: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3.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识记:(1)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含义;(2)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程序。

理解: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应用:科目汇总表的编制及总帐的登记方法。

4.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识记:(1)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含义;(2)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程序。

理解: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应用: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及总帐的登记方法。

第十二章会计工作组织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考核,使学生一般了解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原则和形式,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职责,以及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原则和形式;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考核要求:

1、会计工作组织

识记:(1)会计工作组织的内容;(2)集中核算和非集中核算的含义。

理解:(1)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2)会计工作组织的原则。

2、会计机构

理解:会计机构的设置要求。

3、会计人员

识记: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与职称。

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第3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机械基础课程内容调整补充删除

由“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和“全国职业培训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组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发行的中职教材《机械基础》(2011)是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要求,根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大纲编写的,经过使用可以较好地适应中职学校学生的基本需求,教材本身自成体系又与其他科目相互补充,能较好地将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有机结合,是一本好教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在内容含量、内容编排和教材难度等方面不能很好地适应本学校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对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增加、补充和删除,以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修改教材的出发点及依据

修改教材基于以下两点:一是要弥补国家教材的不足为出发点。理由是国家教材考虑的是大多数的学生、大多数地方的共性,往往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而这个高度的统一性又容易忽视各个地方、各所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因此修改教材是弥补国家教材的不足。二是以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修改教材是以学校的学生为主体,优化课程结构,结合学校软硬件设施和教学实际,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对《机械基础》课程内容的调整从考虑地区学生的实际就业、学校的客观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原有教材的处理、多课程间的联系、岗位需求等几个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修改教材的具体做法

(一)编排部分章节的顺序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的个别章节的编排顺序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接受,所以对原教材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例如:在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上,原教材将大多数机构的特点放在章的开头,而在每章开始的时候学生对这一机构的了解很少,所以对机构特点的理解和掌握就只能用先死记硬背,教学效果不好。在实际教学中,将机构的特点安排在章的结尾,作为总结的形式出现,这样既方便学生的理解,又为复习、总结本章内容的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生接受快了。

(二)补充部分内容

1教材中运动副的知识太少,其内容一概而过,学生理解不了也记不住,应该增加运动副的知识并放在平面连杆机构的前一章,用平面连杆机构来例证运动副的定义和类型。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理解;

2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很多机构没有见过,没有形成感性认识,只有结构原理图太抽象,学生理解不了。所以在教材内容中应增加大量实物图、生产图、相关实例的补充,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3每一章机构讲解前的引言部分,用一些生活或生产实例做引言,引出所要讲解的机构,先有感性认识,再讲后续知识,学生会更有兴趣,加深了后续知识的理解。

4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最小齿数是17(正常齿)没有提到,同时学生在学习到标准直齿内齿轮时并没有看到最小齿数的说明,很容易理解为内齿轮的最小齿数也是17。实际上由于内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应大于基圆所以标准直齿内齿轮的最小齿数应为42;

5在定轴轮系中书上的例题数量很少,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在使用中应针对本专业的特点添加相关丰富学生的视野。

(三)增加部分内容

1增加中国机械发展的历史,提高学生兴趣及扩展学生知识,使得学生对中国机械的发展历程有适当的了解;

2增加自由度的相关知识,与运动副一起讲解,可以加深理解,同时自由度能加深理解机器中主动件的个数问题;否则,学完《机械基础》后,机器中应有几个主动件,应该怎样确定都没弄明白,达不到教学目的。

3在平面连杆機构章节前,增加机构运动简图和零件的图形符号知识,使学生在后续章节中既能看懂机构的运动简图,也能认识零件的图形符号,而在该教材中无此内容;

4增加金属力学性能,使学生加深后续内容的理解,如齿轮的失效形式内容中,齿面塑性变形和疲劳折断等内容,没学力学性能不能理解;

5在轮系章中,应增加齿轮副回转方向判别内容,这样学生在轮系传动比计算及方向判断内容才会感到得心应手。否则,突然出现轮系的运动简图,会感到陌生,不知从何下手。

(四)删除部分内容

1在学校机电专业学生就业调查中大部分毕业生在生产行业企业中做操作工,对理论知识的“深度”要求不高,但对知识的“广度”要求较高。因此,关于各章节设计的内容,如“V带的设计步骤和凸轮轮廓曲线设计”等讲的比较简单,学完后根本不能对相关内容进行设计。而中职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基本与设计无关,所以应将删除;

2V带的选用和V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此内容经验实践性强,学习起来即抽象也记不住,学生工作时通过积累经验掌握此内容会更好。

3普通螺纹标记,其涉及公差与配合知识,学生还没有学习此门课程,突然在此节中提到(公差带),不好讲,学生也理解不了。

4液压传动在后续课程中专门开设,只需在绪论中作为先进的传动方式简单提到即可。

三、小结

以上是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依据自身的知识水平、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所领悟总结出的感触和建议,希望对《机械基础》教材的建设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线索。同时创建“校本教材”是本学校现实的迫切需要,笔者也希望创建一本适合本学校实践情况的《机械基础》校本教材。

参考文献:

[1]孙成才《机械基础》校本教材建设中对原教材的处理[J]新课程研究,200911(168)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第4篇

一、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对于机械类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种需求量的增加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 还体现在质量方面:专业人才不仅仅需要具备专业的业务知识, 还需要能够具备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 如果还以以往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为模板, 去开展实际教学的话, 势必难以应对现阶段的社会人才需求局面。

2、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存在弊端。

通过对现阶段教育体系中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现, 其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其一, 教学模式适应性不强;其二, 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难以与社会职业实现一一对应;其三, 教学内容过于守旧, 严重脱离了当代机械工程技术发展现状。在这样的教学形势下,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必然不高。因此, 需要从教学内容改革的方面入手, 去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

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实现过程

1.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需要以教学思路的改革为前提和基础。改革后的机械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构建机械类基础理论教学和现代制造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依照这样的教学基本思路, 对于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融入更多更加先进的高新技术, 以实训课程的方式实现学生机械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此过程中, 还应该注意的是改革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应该秉持相应的基本原则:其一, 保证教学内容与实际经济结构发展形势保持一致;其二, 保证课程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相互吻合的;其三, 秉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精神;其四, 保证教学内容跟得上现代机械产业实际;其五, 保证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是朝着正向发展的。

2.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实现过程。

(1)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从课程教学结构来看, 机械基础课程主要涉及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 并且有着明显的主辅关系, 需要保持相互协调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 机械基础课程属于基础性课程, 是学生机械产品综合设计的出发点, 也是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 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的关键内容。为此, 应该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内容改善和调整:其一, 去繁就简, 结合现有教材内容, 将前后出现重复的内容进行删减。比如去掉以矢量方程图解法去进行机构运动学分析的内容, 这是因为早在前序理论部分就涉及到这样的内容;其二, 结合实际机械产业发展需求, 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重新界定教学的重点趋势。比如处理好图解法和解析法在设计四杆机构内容方面的关系, 规避以往过度重视图解法的教法。这是因为图解法设计机构受限于计算能力, 而解析法获得的结果更加精确和可靠, 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前景更加广泛。或者加重解析法在设计凸轮结构方面讲解;其三, 与时俱进, 合理地添加现阶段的机械基础课程内容。比如, 将组合机构的介绍等内容添加进去, 将功能原理分析, 机构选型, 运行协调设计等设计内容添加进去;其四, 合理规划课程设计任务, 在此方面进行调整和改善。比如将原来的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成为简单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其五, 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升级, 保证课程与机械设计, 机械制造, 机电一体化的机械基础课程是相互吻合的, 处理好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之间的时间差。 (2)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体系构建。首先, 建立健全机械基础课程的基本框架, 研究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结构, 合理地将其进行归纳和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对于模块构成进行界定。一般情况下, 会涉及到机械设计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机械检测技术基础三个部分的内容;其次, 端正机械基础课程内容改革的目标, 将其界定为实现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讲, 其要求主要牵涉到:机械制作与形位公差的基本知识, 比较优秀的机械图样识图能力, 具备专业资格证书,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基本知识, 对于一般材料性能的检测能力, 具备简单的机械传动装置设计能力等;再者, 确定利润教学内容改革重点和难点。对于机械设计技术基础来讲, 应该牵涉到机械制图, 机械工程材料, 热成型工艺基础和机械力学设计等内容;对于机械制造技术来讲, 应该涉及到机械加工工艺系统, 机床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内容;最后, 确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机械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来讲, 开设实验课程之外, 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并且实现相关职业证书的认证。在此基础上明确机械制图测绘, 计算机绘图实训, 机构与机械传动装置设计, 热加工工艺, 机械切削加工基本技能, 工艺工装设计和机械工程检测实训等课程之间的时间安排, 保证其课时的合理性, 是做好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内容。另外一方面, 处理好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比重, 保证两者之间的衔接性, 以实现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三、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实现途径

上述从具体操作步骤的角度探析了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 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还需要其他多个行为主体方面的努力, 以构建健全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体系。具体来讲, 我们还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树立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意识。

正确的意识是引导实践的方向针。在进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 首先就应该树立正确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意识。具体来讲, 可以开展大范围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教育宣传活动, 要求广大机械基础课程教师参与进去, 以此去营造良好的课程内容改革氛围。对于单个机械基础课程教师来讲, 在参与这种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活动中, 也开始慢慢思考现阶段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另外, 积极开展针对目前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查总结活动, 鼓励教师积极针对现阶段的教材内容进行批判, 从而为实现内容改革打下基础。

2. 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改革方案。

科学的教学内容改革应该保证做到与现阶段的机械人才社会需求, 与机械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这是推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此, 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 针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话题, 展开校际联合, 充分利用各自机械基础课程教育教学资源, 在制定教学内容改革方案方面齐心协力, 保证其科学性得以不断提升;其二, 积极组建专业化程度高, 权威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小组, 对现阶段机械产业人才需求进行调查,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改革方案;其三, 注重对于初期执行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案进行调查, 形成反馈机制, 以便及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并且在此基础上采取对应的措施去进行改善和调整, 以保证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案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3. 发挥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 作为最为活跃的因素,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在教学改革方面的作用。对此, 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 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树立正确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意识, 积极参与到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去, 对教学内容调整提出意见和建议, 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改革的科学性, 在教学内容方案执行之后, 积极对其效能进行反馈, 为实现教学内容方案的完善打下信息基础;其二,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 在参与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 找到自己教学工作的缺陷和不足, 并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 以使得自己的职业规划朝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发展。

4. 遵循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上述内容提到, 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 应该秉持以下基本原则:其一, 保证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经济结构发展形势保持一致;其二, 保证课程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相互吻合的;其三, 秉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精神;其四, 保证教学内容跟得上现代机械产业实际;其五, 保证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是朝着正向发展的。因此, 遵守以上基本原则, 保证课程教学改革方向不发生改变, 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存在很多与实际不相吻合的地方, 应该以革新的态度去面对, 积极进行改善和调整, 使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得更加合理, 更加科学, 更加符合实际。当然, 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应该针对目前的基本情况, 处理好机械基础课程内容改革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使教学内容的改革方向不会发生偏移。

参考文献

[1]李艳芳, 蔡久评, 潘伊晖, 胡旖旎, 黄华德.高职高专工程力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总体思路[J].职教论坛, 2011, (3) :70-72.

[2]郭攀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改革-9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4) :129-130.

[3]李国斌.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53-55.

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思维;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计算机网络

自从2010年8月中国9所高校联盟在西安会议上发表了《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以来[1],国内高校对运用计算思维作为新一轮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已形成了广泛的共识。2011年11月在杭州召开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上,许多院校对围绕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进行了不同的解读。笔者认为,目前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新一轮改革的认识是充分的,但如何以计算思维去指导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具体改革实践,尤其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梳理和组织方面,仍然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需求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提出的4×3知识体系结构和1+X课程体系[2],不但回答了上什么课的问题,也科学地阐述了为什么要上这些课的问题。尤其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即1+X中的“1”),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我们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的基石,也是教指委和广大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教师们多年辛勤工作的结晶。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所依赖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工程等发展极为迅速,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使得传统的以技能为主的应用型课程远远滞后于学科发展。尤其是传统的应用技术课程下移到中小学阶段,使得许多高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入门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内容不能满足大学新生的学习要求。笔者最近在和西部一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接触过程中,他们对此更有深刻体会:以技能性为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即使已经进行了课程内容改革的部分学校,仍然面临着课程应该涉及什么内容及如何组织的困惑。不同于大学阶段的数理课程具有完备、循序渐进的体系,计算机基础课程尤其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涉及知识点很多,各种知识互相交叉,很难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往往从教材到教学过程都是以名词解释为主,也就是解释了“是什么”,却难以进一步解释“为什么”。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如何表现课程的知识体系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介绍计算环境时,往往局限于具体的机器描述,忽视了对计算环境核心思想的介绍和分析;再如,介绍算法也局限于实现过程,忽视了求解方法的思路。

课程教学内容建设是一项“工程”,不但要解决课程的内容体系,也需要解决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和表现具体的内容。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有别于计算机专业教学,不可能也没必要涉及计算机技术的方方面面。大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要了解计算机是什么、能够做什么、如何做,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个学科领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特点。计算机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只是简单地拓展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面,更需要展现计算机学科的思维方式[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入门课程,需要有相对稳定、体现计算机学科核心思想和方法的内容,不但要解释相关知识是什么,更要回答它们为什么,特别要在不局限于特定机器的条件下,抽象表达计算模型和原理、方法及其实现,因此需要在更高层次上进行课程教学内容建设。

更为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由于一些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改革的滞后,使得相关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开始质疑该课程设置的必要性,有的已经开始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从必修改为选修,或者干脆只保留了程序设计类课程。

归根结底,我们必须正视以上问题。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就是“计算思维”。如果将计算机作为机器,它是一种工具,是具有计算功能的工具;但是,它依赖的科学基础并不是机器本身。这就是把计算机称为“科学的机器”以及把其学科称为“机器的科学”的原因。计算思维反映了计算机学科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核心的方法。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不仅紧紧围绕现有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根本任务和核心知识内容,而且反映了计算机学科的本质,也体现了通识教育应有的特征[3]。因此,需要全面正确理解计算思维,并运用计算思维的思想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

二、计算思维的核心方法是“构造”

正如陈国良院士等专家所指出的那样:“计算思维不是今天才有,早就存在于中国的古代数学之中,只不过周以真教授使之清晰化和系统化了”[4]。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周以真(Jeannette M. Wing)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5]。按照周以真教授对计算思维的解释,计算思维建立在计算过程的能力和限制之上,由人或机器执行。这一点特别重要:并非所有计算过程都是由计算机完成的。进一步而言,计算思维最根本的内容,即其本质是抽象(Abstraction)和自动化(Automation)。

现实意义上的计算思维的基础是计算机学科。计算机学科既是构造计算机器的学科也是基于计算机器进行问题求解的学科。从问题求解的角度看,计算机学科所涉及的问题求解均是基于一定计算模型(环境,包括计算机器)和约束上的问题求解。这里所说的计算环境,并非是单一的机器层次上的,而是存在不同层次的计算环境。计算机学科不同的研究领域可以理解为在不同计算环境中的问题求解。例如,在抽象级上的图灵机研究;在指令级上的硬件设计;在语言级上的程序设计;在系统级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设计以及应用软件设计,等等。

无论面向什么层次的计算环境,问题求解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问题的表示,例如编码/解码和建模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计算环境所能理解的基本计算对象,进而为基于计算环境的问题求解提供可能。进一步需要设计问题求解过程,典型的方法有:约简、嵌入、转化、仿真、递归、并行、启发式推理、平衡与折中等。最后需要验证以确定计算过程的正确性与效率,典型方法有预防、保护、冗余、容错、纠错等,其中还需要多维度(时间、空间、简洁、社会、成本)考量计算的效率。

因此,从本质上说,计算思维的核心方法是“构造”(Construct)。这里面包括了三种构造形态:对象构造、过程构造和验证构造[3]。对象构造是面向计算过程中的各种对象,例如指令、硬件系统、数据组织、程序函数/组件、系统软件等;过程构造是基于对象的计算形态的构造,例如指令的执行、算法(涉及数据组织和语言)、计算资源调度、分布式处理、软件工程等;验证构造则是针对前述两个构造的有效性分析,包括测试与分析、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及对社会的影响等。因此,计算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就在于培养其构造能力。

进一步地讲,我们可以将计算机学科的12个重复出现的基本概念[6],与“构造”进行关联分析。可以认为这些12个基本概念实际上就是针对对象构造、过程构造和验证构造的不同的方法与原则[3]。

从学科思维角度看,与计算机学科关系最密切的传统思维方法主要是数学思维、逻辑思维和工程思维。计算思维不是一种孤立的思维,在不同层次(环境)上的问题求解也体现了传统思维的许多特征。如下图所示。

计算思维与传统思维图

抽象级(如图灵机)的问题求解具有数学思维的特征,指令/语言级上的问题求解(如程序设计)具有明显的逻辑思维特征,而在系统级的问题求解中则大量应用了工程思维方法。实际上,也可以把数学思维、逻辑思维、工程思维中的相关思想映射到计算机学科相对应的理论、抽象和设计的相关形态上。

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能力培养不同的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层次上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不需要也不可能涉及计算思维的方方面面,而应该面向各专业计算机应用需求,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具有判断和选择计算机工具与方法的能力(包括运用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等)以及运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组织

近年来,许多高校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突破了过去那种以计算机应用技能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地教授计算机系统知识,更加突出课程的基础性。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计算机专业词汇,如果没有厘清相关的内容体系,无疑将使得学生从“不要学”变成“不会学”,因为即使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弄清那么多名词、概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极为重要的一门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该课程内容的改革应该围绕计算思维的核心思想,梳理和删减现有课程教学内容,避免概念的堆积,建立围绕计算思维核心思想的内容组织体系,突出核心的基础内容。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应该涉及抽象级、指令级、语言级以及系统级的典型计算环境,使学生对这些计算环境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问题求解方法有所认识,进而从中了解从计算思维的基本方法,培养计算思维的基本能力。因此,下面是我们基于上述思路提出的一种教学内容组织架构。

1.计算的历史与影响。介绍人类追求自动计算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影响。今天的计算机从最初的机器发展成为一门学科是人类智慧、想象力发挥到极致的体现。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各门学科的结合,改进了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各门学科的发展。现在,计算科学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科技发展的三大手段之一。

2.计算模型。这是对计算机的高度抽象,最为经典的模型为图灵机/波斯特模型(Turing/Post Model),解释了机器的计算能力及其局限性,同时它还是研究算法的重要工具。按照图灵-丘奇命题,所有可计算的都是图灵机可以执行的。

3.处理器模型。以指令为基础理解具有程序能力的自动计算过程,进而理解现代计算机模型(也被叫做冯·诺依曼模型)。

4.信息的编码与存储。信息的编码与存储是问题表示的基础,也是应用计算机求解问题最基础和核心的工作。通过介绍数制(进制)、逻辑代数和典型数据的编码与组织方法,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基本表示和存储,包括存储器结构和数据的基本组织关系。

5.算法和程序。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和精髓。通过理解算法的表示与评价、基本算法以及程序的基本控制结构,初步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自动实现过程。

6.操作系统。作为计算平台的操作系统,无疑是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最为重要的软件,也是构建系统的平台基础。这一部分的内容组织不是基于如何使用操作系统,而是需要理解它是如何解决计算资源的竞争问题,高效实现资源共享与分配等。

7.计算机网络。某种意义上,最为吸引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就是网络。网络是一个集计算机、通信于一体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环境。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的核心思想应该是解决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中的“约定”问题以及可靠传递问题。

在以上内容中,“计算的历史与影响”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认识计算机技术的影响和作用;“计算模型”在抽象级计算环境上理解计算的基本原理;“处理器模型”则展现指令级计算环境的基本构成,进而理解现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算法和程序”则从语言级计算环境角度说明计算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计算机问题求解的基本方法;“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都是典型的系统级计算环境,涉及同一物理机中计算资源竞争问题和不同物理机间信息交换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基本方法,其中也包含了系统效率与验证这些基本的工程方法;“信息编码和存储”是计算机问题求解的基础,也是最基本的计算对象构造。这些内容涉及不同层面的计算环境的基本构造方法以及对象构造、过程构造和验证构造等基本构造内容,是计算思维最基础和核心的内容。

以上归纳,并非完全是教材的章节,也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顺序,而是一个教学内容组织架构。在具体课程教学中,需要根据这个架构,对每部分内容给予合适的描述,使之能够被正确理解。

四、教学实施:以“计算机网络”为例

前面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架构。从整体上看,这个架构所包含的内容与许多高校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有较大的重叠和相似。但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改革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体系的梳理,更重要的是在各部分内容的具体教学中如何组织和呈现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计算思维的基本方法,而不是简单的概念堆积和知识堆积。

我们认为,较为合适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围绕问题求解的基本过程。即通过问题的引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引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或实现方法,使学生了解相关内容的核心问题和核心解决方法。这里以“计算机网络”部分的教学为例,分析说明相关教学内容的实施方法。

1.问题引入。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因此,网络系统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收发端的识别(谁收发信息)、内容识别(收发什么信息)、信息传递路径(路由选择)、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和完整保障(容错技术、较验技术、身份认证)等。在网络技术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适当的问题引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及对最合适、最有效同时也是最经济的方案的选择。因此,网络中的各知识点本身都是问题所致的,也是应该通过问题引入解决方案进而成为技术的。

2.解决思路。解决上述网络核心问题最主要的思路就是“约定”,不同机器之间有了统一的约定之后就可以方便地识别谁发送了什么信息。这种约定在网络技术里就是各种各样的协议。所以,在网络技术中最为经典的表述就是“有网络必有通信,有通信必有协议”。为了减少网络协议设计的复杂性,网络设计者并不是设计一个单一、巨大的协议来满足所有的网络通信要求,而是采用把通信问题划分为许多个小问题,并相应设计单独的协议,使得每个协议的设计、分析、编码和测试都比较容易。网络分层模型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也体现了约简、分解、调度、折中等计算思维的思想。

3.现有实现。网络分层模型在目前实际网络应用中就是OSI/Internet模型,前者是7层协议模型,后者是4层结构。在现实应用中,网络有不同的类型,比如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有: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

4.进一步发问。可以进一步地深入分析网络问题,例如:IP是实现收发端识别的基本方法,但当IP地址濒临枯竭,就需要有新的解决方案,如动态IP、IP6等;如果联网的机器过多,那么就会出现通信中的瓶颈,如何解决?这就是网络规模问题,现行的解决方案是设立A、B、C三类网络,以适应不同规模。

层出不穷的网络应用,从技术层面,并没有新的技术,只是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例如Web2.0。在学习了网络的基本知识以后,再通过回溯的方法思考“网络模型”,也许能够使学习者有豁然开朗之感。有关虚拟世界的议论,很大程度上是社会问题,而不是技术本身,因此通过问题引入的学习,不但能够使得学生对具体的技术有所了解,也能够了解到许多网络问题并非是技术问题,但是和技术相关的。这种学习能够使得学习者的视野得到开拓。

以上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例,分析我们运用计算思维指导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路。因此,可以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定位于一个适当的高度:围绕计算思维相关的内容体系,结合应用实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较高的层次上去理解计算过程、计算原理和相关方法。

事实上,无论以何种方法或途径组织计算机基础知识,最终对学习者而言需要把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以及使用计算机的激情引导到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上来。希望学习者在今后的专业学习或者工作中,遇到专业问题能够较为熟练且习惯于思考“如果让计算机来处理这些问题,那么应该如何做”。一个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不但需要知道计算机是如何组成的,也需要知道如何通过抽象表达问题,进而实现自动化处理,同样也需要知道哪些问题是计算机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是计算机不能够解决的。这些就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J]. 中国大学教学,2010(9).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2010(9).

[4] 陈国良,董荣胜.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

[5] Jeannette M. Wing. Computational Thinking[J]. Communications of ACM, 2006, 49(3): 33-35 .

[6]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第6篇

模块化教学是将内在逻辑联系紧密、学习方式要求和教学目标相近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 构成模块化教学内容[2]。多层次教学是将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 比如难易程度等, 分成若干层次进行教学。与传统的章节式教学内容相比, 模块化、多层次教学内容可以自主选择内容模块和不同层次内容, 具有一体化、柔性化的特点, 能更好地适应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体差异以及科技迅猛发展的要求。

1 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及特色

根据模块化课程特点[3],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机械基础》课程自身特点, 将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优化为机械工程材料、常用机构、机械传动、通用机械零部件4个知识模块, 每个知识模块又分为基础、提高、拓展3个进阶式教学层次 (见第36页表1) 。

《机械基础》教学内容设计主要体现三大特点, 第一, 综合化。淡化专业性, 将传统的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进行精选综合、模块化组合, 教学内容体现基础性、通识性、系统性和综合性[4]。对机械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进行整合, 突出其内在联系, 便于学生对比、归纳和同化, 提高学习效率。第二, 层次化。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都设置3个不同要求的教学层次, 满足不同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学生需求。基础层次内容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 以必须、够用、管用为原则, 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提高层次内容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 以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为原则, 突出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目标。拓展层次的教学内容中, 增加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等内容, 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要求, 突出时代感[5]。第三, 柔性化。不同专业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自由选择不同内容模块以及同一模块的不同层次, 实现了教与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能力培养。

2《机械基础》内容体系的实施

2.1 设计规划3个层次《机械基础》课程

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 将《机械基础》课程分为A、B、C 3个不同层次。《机械基础》A, 包含全部模块内容, 理论学时60, 实践学时1.5周, 适合机械专业选用。《机械基础》B, 对基础知识模块拓展层次内容作部分删减, 理论学时50, 适合近机类专业选用。《机械基础》C, 删除知识模块拓展层次内容, 对知识模块提高层次内容作部分删减, 理论学时40, 适合非机类专业选用。

2.2 编写模块化教材

根据模块化《机械基础》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框架, 编写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材内容将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以及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模块化组合, 内容力求广而深, 层次分明, 便于教员组织教学和学员自主学习。

不同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后续课程需求, 确定课程模块与各模块中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表2以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通信工程为例, 详细说明模块化《机械基础》教学内容的组织情况。

2.3 实施分层次和柔性化教学

专业大类 (机械类、近机类以及非机类) 选择不同层次 (A、B、C) 的《机械基础》课程, 实行分层教学。同一层次的《机械基础》课程, 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后续课程需求, 选择不同内容模块和内容层次进行组合。同专业的学生, 按照基础—提高—拓展的教学层次实行进阶式教学。在掌握基础层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其他层次的教学内容再设置了解、理解 (熟悉) 、掌握几个层次的教学要求, 保证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层次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3《机械基础》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效果

从2006年开始课程组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来,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 初步形成了模块化、多层次内容体系, 并已编写完成模块化《机械基础》讲义, 相应的教材编写即将完成。实施模块化、多层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 不仅满足了不同专业、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需求, 教师可以更加专注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研究, 极大提高了课程组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各类教学竞赛中1人次获全国一等奖、1人次获省二等奖、4人次获校级一等奖, 多人次获校级二、 (下转第40页) 三等奖。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和教学质量都达到了质的飞跃, 目前, 《机械基础》课程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 正在进行军队优质课程建设, 与此相关的教学研究课题以及教学成果也多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生创新实践和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2006—2012年参加国家级及省级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得包括全国一等奖在内的奖项40余项。

摘要:文章以“学为主体、能力为本”为导向, 对《机械基础》课程内容进行综合优化、模块组合和多层次划分, 将教学内容设计为4个知识模块, 每个模块又分为3个进阶层次。构建突出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适应不同专业需求的实用、先进、科学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以此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内容,模块化,多层次

参考文献

[1]侯宇, 孔建益, 邹光明.面向专业定制的机械设计基础模块化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 2012, 4 (4) :30-32.

[2]侯继红, 蔡敬民.德国高校模块化教学对应用型德语专业建设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2) :95-96.

[3]丁爱琴, 孙芹英.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模块化教学的思考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8 (9) :78-79.

[4]胡国军.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新体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6, 26 (10) :99-101.

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第7篇

一、营造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入门课, 按教学计划一般安排在第一学期, 为了加强新生对会计专业的了解, 增强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 坚定学习信心, 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 为以后会计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开课之前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1.做好新生入学前的专业教育。会计专业新生入学后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进行专业教育。一方面可由专业教师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要现状、学生毕业的方向以及学院的办学优势、办学特点和师资力量等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另一方面可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返校与新生进行交流, 让他们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谈学生在校努力学习, 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 让新生明白没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能是不能适应工作的。

2.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现场观摩, 对会计环境形成感性认识。在开课前可由实习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的财会部门进行参观, 了解实际单位会计机构的设置及会计核算借助的工具———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 观摩实际单位会计核算处理程序, 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通过课前的教学准备, 使学生对会计专业有了一个粗略的感性认识, 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就为学好《基础会计》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组织课堂教学

从教学的全过程看, 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在明确教学目的, 写好教案之后, 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就成了实现教学目的的决定性因素。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条件下, 高职学院生源质量相对较差, 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都有较大差异。而《基础会计》教学内容的技术性较强, 趣味性不够, 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势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失去学习兴趣, 难以实现培养目标。为此, 要在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的条件下, 有效地开展《基础会计》教学, 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1.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络以及会计、财务软件这一现代化工具。制作各种《基础会计》课件 (表格) , 以减少教学画表等板书的工作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础会计》课程是跨级学科的基础课程, 概念、原理多, 文字表述多, 通过运用基础会计课件, 能形象地展示, 既给学生以直观感受, 系统掌握财务知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又减少了教师板书工作量, 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

2.增大启发式教学的比重。《基础会计》的教学以往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 虽然完成了教学内容, 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很理想, 尤其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本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精神, 学生的学习潜能没有完全启动。在今后的教学中, 要采取注入式与启发式并用的教学方法, 并且在对难点、疑点的教学过程中, 多采用提问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然后由主讲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逐一肯定正确的回答或否定错误的认识, 将学生的认识引导到正确的观点和方法上来, 从而进一步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

3.教学中举例要源于日常生活, 形象直观, 力求深入浅出。会计源于经济生活和生产实践, 但其理论及方法又高于经济生活和生产实践。如果主讲教师在讲授本课程时, 不举生产实践之例来说明基础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将使学生感到糊涂。因此,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应摒弃纯理论的讲授方法, 辅之以理论与日常实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多举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例子, 收集通俗易懂又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现象做为实例, 运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进行分析、综合和演绎、归纳。如讲到资产要素, 可举常见的存在形式例如楼房、设备等进行讲解。这样通过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抽象理论有一个形象、直观的理解。主讲教师应注意在授课之前对所举生活之例的内容进行仔细推敲、认真准备, 力求恰当、形象、直观, 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财务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从而提高《基础会计》课程的授课效果。

4.适时进行章节内容的总结。每章节前可以创设疑问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在各章节讲授结束后, 由主讲教师进行系统总结, 并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简单学习, 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 要求主讲教师每隔两周利用自习时间在班级进行答疑, 专门回答同学们学习中未弄懂的内容,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同学们对理解财会知识的感知、认知能力。

5.学期期末进行基础会计期末实习教学。在教学中, 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 把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由理论教学的附属改革为独立的教学环节。通过实习, 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基础会计原理, 掌握会计的核算方法。

三、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基础会计课程组合实质上是一种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基础会计课程有关内容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 通过信息技术与基础会计课程的互动性双向组合, 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 建构起组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 进而使信息文化与基础会计课程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在课程研制视野里, 信息技术与基础会计课程组合的基本策略有“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结构”、“优化课程的时间结构”以及“创新课程材料包”等。在教学过程中, 采取多种教育活动方式, 设计出信息化的新课程方案, 组织和引导学生, 以信息化新课程方案为根据, 开展信息化的知识、经验和价值学习, 让一定的知识, 经验和价值化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成果, 以确认和推进基础会计课程的立体教学模式。

1.编写更加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权威教材。针对以往教材陈旧、不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现象, 笔者认为, 基础会计学教材的建设应该符合以下几点:第一, 将会计电算化的一些基础理论引入基础会计学的教学之中, 适合信息社会发展趋势;第二, 在内容安排上侧重各部分知识的衔接, 使会计理论更加清晰;第三, 使教材内容尽快实现国际化;第四, 侧重案例分析,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2.教学方式灵活化。在教学中, 不仅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我们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如:多媒体教学、参与式教学、案例讨论与分析、团队合作、文献阅读、研究论文写作等等, 使会计教学更加生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 对会计基础理论的掌握更加熟练。

3.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由于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必须大力倡导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 鉴于目前企业不愿意也难以接收大量会计专业学生实习的现状,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最佳契合点就在于提高案例教学在基础会计学教学中的比重。把案例教学引入会计教学, 加大了教学中的信息含量, 增强了教学中的知识的层次性, 对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大有帮助。

总之,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环环相扣, 只要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需求为依托,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坚持会计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原则,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摘要: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 其授课和辅导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行之有效的讲授不仅能够引导学生采取适宜的学习方式, 建立互动式学习等方法, 突出会计工作的全过程, 从而将割裂的会计核算方法融于实际工作需要之中, 同时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提高远程开放学习的效率, 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构建终生学习适应力。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改革,课程组合

参考文献

[1]郝敏.创建〈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模式[EB/OL].论文天下论文网lunwentianxia.com.

[2]谢丽安, 梁斌, 李丹丹.高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EB/OL].免费论文网.

[3]杨有红, 胡燕, 谢萍.关于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调查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5, (5) .

[4]马德林.会计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财会通讯, 2005, (9) .

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第8篇

自从2008年美国部分高校已经在大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了“计算思维”,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英国计算机学会的相关专家和学者也对计算思维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讨。在我国,2010年7月,教育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指委组织九所首批“985”学校举办了“九校联盟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并发表了“九校联盟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的会议决议。此次会议报告中明确表示引入计算机思维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并对计算思维进行详细解读,深入研究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契合点,分析计算思维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体现方法与具体应用,成为了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关键[1]。

著名学者周以真教授提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及你想那个问题求解、系统设计和理解人类行为等涵盖计算机科学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CMU Computational Thinking Center认为计算思维意味着通过创造和使用不同层次的抽象以有效理解和解决问题.;计算思维意味着算法化思维(thinking algorithmically),通过应用数学概念(如归纳)寻求更高效、公平和可靠的解决方案;计算思维意味着从效率、经济和社会等角度理解规模的重要性。

计算思维不仅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而且影响了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创造和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需求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挑战。计算机基础教学一直以来存在着“计算机基础课程就是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等常用软件操作的一门课程”等观点,老师也主要讲解常用办公软件的具体操作,而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来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没有引起关注;教学内容采用模板式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未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专业紧密结合,为专业提供服务;教学方法也只着重重要知识点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养成训练。

1)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具有片面认识

大多数人存在计算机只会常用办公软件操作就可以,计算机就是一般程序设计等不全面的观点,高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不重视,学时一度被压缩,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配置,其次,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态度也不重视,觉得可学可不学,有的学校教师认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可有可无。

2)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知识体系庞杂,内容更新快

当今是信息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知识构成庞杂,教学内容需要紧跟时代脚步,更新变化非常快,这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相对有限的学时和有限的教学目标形成了矛盾。

当前形势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多样化要求,和计算机技术内容新颖化也提出了更鲜明的要求。基于此,我们不需转变以前的观念,需要选定相对合理、能够体现计算机本学科核心思想及方法的重要内容,更加突出思维方法的训练,用以满足有限的课时应对教学改革的压力和不断更新的技术,摆脱以“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造成的“危机”,更好地诠释课程建设的目标,更好地体现计算机基础教育特征。

3 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内容重组设计[2]

为了更好地将“计算思维”引入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遵循教学内容要“再组织与优化”的指导思想,增加计算理论基础的教学、加强算法与程序课程讲解、计算机系统基础突出重点,例如重点讲解计算机组成、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工程等,进行典型案例设计、进行符合思维习惯的教学内容重组。兼顾原有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具体见如下表所示:

4 以“二进制计算”教学内容为案例设计

1)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中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为主,增加少量的问题求解,通过对传统框架下进行改革与提升,通过案例、研讨、活动等手段推进计算思维的改革。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3]:

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方式,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习。

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形成不同的观点并得以进行知识的碰撞,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参与式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中心,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中以团队协作的方式,通过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方式来完成任务。

案例教学,通过对案例的选择与分析,引入相关单元的核心问题和基本思路,讲解讨论核心内容,自学拓展知识内容,让学生融会贯通。

2)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的主要内容包含:第一,进位制的概念及各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第二,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及二进制表示方法;第三,二进制计算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教学难点我们设定为数的表示范围与计算思维的培养

3)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中具体教学过程:

①提出问题:以“二进制计算”教学内容为例,提出问题。例如:什么是进制的概念?同学们了解过二进制的概念吗?

②明确教学目标:掌握二进制与计算。

③学情分析:提问评估学生学习本知识的背景知识。

④案例剖析:引入案例,进行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参与式学习,以“二进制数值表示的范围和换算”为例,课堂可以设置数模转换、进度管理、CPU工作方式等任务驱动。学生在这个环节为主体地位,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参与进来。

⑤问题求解:重在算法和程序的体验

⑥总结反思提高:注重学生的反馈信息,布置课后作业拓展提升。

课堂主要教学片段设计思路如下[4]:

5 小结

计算思维是人类三大科学思维方式之一,它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有效工具,正在改变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5]。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其内容设计中关键点是要落实计算思维的教学,我们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行重组和优化,并合理引入培养计算思维的新的知识点,进一步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并具有适应性和普遍性,可以进行高校范围内推广尝试。

摘要: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章通过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培养计算思维为核心目标,思考和探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的原则,并从计算思维培养、课程内容重组、教学实施等方面给出教学内容设计实例,为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改革提供实践基础。

关键词:计算思维,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孔德宇,徐久成.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9).

[2]李暾.计算思维教学的内容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3(5):24-28

[3]彭国星.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3(7).

[4]刘越.以计算思维为切入点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EB/OL].(2011-05-04).http://www.enetedu.com/index.php/Course-warefile/Support Resources.

[5]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0(9):35-39.

[6]何明,陈卫卫.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方法探析[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4):15.

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第9篇

《机械分析应用基础》是我院在高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的基础上, 以就业为导向、着眼于毕业生职业生涯而构建的机械行业基础平台课程。该课程有机整合多门传统学科, 并融合相关工程常识和创新方法, 突出了知识综合性、技术应用性、工程实践性和职业技能性。所构建的课程内容体系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思想以及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课程教学理念, 使课程教学真正走出长期以来沿袭本科院校以“机械设计”为主线的“学科体系”课程模式带来的误区, 形成“以机械分析为主线, 以实际应用为目的”, 并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机械类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2006年获国家精品课程称号。近几年来, 本课程在内容体系方面的改革创新不断取得突破性的成效。

以地方制造业人才需要为出发点, 明确课程定位

(一) 深入企业调研

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的顺德地区拥有大批制造企业, 产品品种多、转型快, 机械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紧缺, 为我院机械专业毕业生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近年来, 我们按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高职教育目标, 不断深入顺德及其周边地区众多企业调研, 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需求, 了解职业岗位对本课程教学的要求, 广泛收集企业和历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同时, 专程走访了香港职业教育机构属下的几所职业学院, 深受香港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和“回归工程”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启发。

调研结果表明, 机械行业职业岗位群大多需要解决机械设备使用保养、维修改善、技术改造、故障诊断、仿制或设计制造乃至发明创造等过程中一些工程实际问题, 而对现有机械设备的综合分析正是这一系列工程实践活动的前提和重要步骤, 这就需要具备对机械设备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同时, 面临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毕业生还需具备择业适应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 明确课程定位

为满足职业岗位群需要,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覆盖高职机械类各专业领域中所必需的、反映设计思想的机械分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技术, 并形成机械行业基础平台课程, 使其在培养学生应用多门学科知识和技术综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对择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影响和关键作用。

可见, 沿袭本科院校以“机械设计”为主线的“学科体系”的传统课程模式是不行的。为此, 我们以就业为导向, 以地方制造业为依托, 以所存在的种种弊端为突破口, 以课程内容体系为切入点, 以国内外高职课程改革的经验为借鉴, 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机械分析应用基础》课程及其教学模式。

依据职业岗位所需, 构建高职特色鲜明的课程内容体系

(一) 合理整合传统的基础课群

以实际机械为对象, 按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中对机械传动系统运动分析、对传动装置结构分析、对通用零部件工作能力分析以及对常用零部件精度分析等的要求, 对传统的相关基础课群做出如下整合:

1.针对运动分析涉及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原动机和所用机构的类型、功能、工作原理、性能特点、运动特点、运动参数、几何参数及标准等方面的知识, 精选传统学科“机械原理”和“工程力学”中有关内容。

2.针对结构分析涉及常用机构的结构组成、通用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及其合理性等方面的知识, 精选传统学科“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中有关内容。

3.针对工作能力分析涉及通用零部件的功能、特点、结构、材料、标准以及载荷分析、受力分析、失效分析与对策、承载能力核算等方面的知识, 精选传统学科“工程力学”和“机械设计”中有关内容。

4.针对精度分析涉及实现整机及其零部件功能要求的尺寸精度、配合精度、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知识, 精选传统学科“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中有关内容。

(二) 构建以“机械分析”为主线的课程内容体系

本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 以职业岗位实际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依据, 按对实际机械进行运动分析、结构分析、工作能力分析和精度分析的要求, 有机整合“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及“工程力学”等多门传统学科, 并融入相关工程常识和创新方法, 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即形成以“机械分析为主线, 实际应用为目的”的课程内容体系 (见图1) 。

(三) 突显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的高职特色

本课程内容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1.以“机械分析”为主线的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使课程教学走出长期以来沿袭本科院校以“机械设计”为主线的课程模式带来的误区, 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途径, 并推动其以全新视角从全方位展开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深入改革与实践。

2.以实际机械为对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的课程内容体系, 彻底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 优化了知识结构, 实现了多学科内容的一体化和有机融合, 使学生从单科性的“学科体系”的课程学习, 转向综合性的“工作过程体系”的课程学习, 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按照综合分析实际机械的要求整合课程内容, 淡化了理论分析的抽象性和设计计算的复杂性, 强化了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技能技术的针对性, 使教学内容适用、够用, 浅显易懂, 符合高职课程的教学特点和高职生源的认知规律。

4.以典型机械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 有利于营造职业岗位实际工作氛围, 设计贴近工作过程、贴近工程实际的教学过程, 实施“行为导向”现代教学方式, 有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结语

近些年来, 《机械分析应用基础》课程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内容体系, 从全方位展开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改革创新和教学实践, 例如: (1) 出版了反映课程改革理念和成果的教材《机械分析应用基础》和《机械分析应用综合课题指导》。以工程案例为载体的编写方式使教材内容浅显、直观、简明,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及掌握知识的特点, 并为学生以贴近工作过程的训练形式完成综合实训项目提供同步指导, 以落实“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要求。 (2) 营造教学环境的工程氛围, 把工程案例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工程实际的重要途径, 实施贴近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环节, 将模拟实际工程项目并反映专业特点的综合大作业训练项目贯穿课程教学始终, 使课程教学回归工程与实践, 体现“工学结合”的内涵。 (3) 采用多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行为导向”现代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 实施“讲、学、练”合一的教学过程, 采取“项目驱动式”自主学习方式, 推行“以能力为本位”的过程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达到课程教学目的。

多年的教改实践表明, 《机械分析应用基础》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促使其教学模式改变了长期以来高职同类课程教学为“压缩本科型”的状态, 改善了专业基础课教学与职业岗位实际需要脱节的现状, 使教与学的过程从传统的、封闭的高等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 较大程度地贴近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过程, 并通过优化教学过程, 促进专业基础知识向职业能力转化。因此, 本课程对相关专业课的支撑作用和对学生职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摘要:高职专业基础课教学与实际工作过程对接, 实现专业基础知识向职业能力转化, 是高职课程深入改革的“瓶颈”, 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体系是突破这一“瓶颈”的切入点。国家精品课程《机械分析应用基础》是依据高职机械类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所需, 按对实际机械进行综合分析的要求, 有机整合多门传统学科而创建的高职机械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从全新的视角构建了“以机械分析为主线, 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课程内容体系, 改变了传统同类课程长期以来沿袭本科院校以“机械设计”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使课程教学回归工程与实践。

关键词:机械分析应用基础,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创新,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劲枝, 程时甘.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群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4) :67-70.

[2]黄劲枝, 程时甘.机械分析应用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3]黄劲枝, 程时甘.机械分析应用综合课题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4]林晨, 杨志强.机械设计课程背景的探讨[A].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董万福.机械创新 (设计) 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实践[A].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第10篇

关键词:钢琴基础 教学内容 拓展应用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在传统上历来被当作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而知识传递的依据就是教材。所以,课程内容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泛指上课所用的教材。 教学内容的更新需要能体现教学规律,符合社会需要以及学生学习规律,突出专业特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就是从教学内容中(教材内容)拓展的原则、方向、应用与策略等方面进行细致研究,完善该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并促进该学科的发展。

一、钢琴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拓展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入研究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状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音乐表演专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本着“打好钢琴演奏基础,较强演奏技巧应用能力,较宽知识面,高素质”的原则,结合音表专业钢琴基础课程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在总结以往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并研究其应用性,以适应培养音乐表演专业应用性人才,并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 钢琴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拓展的原则

1.坚持教材规范化的原则。

在钢琴基础课程教学中,重视教材的规范化,需要教师结合钢琴演奏的技能、技巧,然后结合学生的认知进行系统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编写。对于高校钢琴基础教材的难易程度,应当考虑学生参差不齐的水平,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作为技术性较强的钢琴教学,要非常注重知识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教材的编写也应当按照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规范编写。每一个阶段所包含的知识点和演奏方法都应当符合不同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最终运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钢琴演奏应用能力,提升学生钢琴的演奏水平。

2.坚持教材基础性原则。

钢琴基础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表演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为基础主干课程,该课程规定音表专业学生必须掌握钢琴的基本演奏能力。因而该课程教学内容拓展必须牢记该课程的宗旨,体现该课程为基础课程这一特征。从基础性原则出发,为学生打好钢琴演奏基础,同时又要从学生各自专业的特点出发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钢琴基本的演奏能力和音乐艺术的表达能力等音乐表演专业的所具备基本能力,为学生日后独立从事音乐艺术文化工作,奠定学业、从业和择业基础。

3.坚持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现代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高校钢琴基础课教学中的教师而言,教师要勇于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思想,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在高校钢琴基础课程教材的选编和拓展过程中,对于这一原则应当不断加以强化,突出专业特点,结合音表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开阔音乐的视野,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能力,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钢琴演奏的应用性学习,并在一定的前提下,为更好地促进和协助其他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奠定好的根基。

4.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原则。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教育为核心,培养高素质的音乐表演型人才。素质教育的推进明确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同时推进了该课程内容的改革。在钢琴基础课程中把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孝亲类歌曲改编的钢琴独奏曲纳入钢琴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把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有机地融合在钢琴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钢琴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拓展的方向

1.拓展不同流派、不同风格钢琴作品,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在钢琴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学习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技巧,按照教学目标有计划由浅入深的安排不同风格、不同流派时期作品为教学内容,并拓展内容宽度与广度,学习不同时期代表作家的作品,了解不同时期的作品历史、作家与演奏风格,掌握不同时期作品的演奏方法,领略作曲家的个性和作品的内涵;不断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文化底蕴,加强自身的音乐修养。

2.丰富钢琴作品演奏的形式,以独奏为主,加入四手联弹或者简单的双钢琴的作品,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在传统的钢琴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内容都是钢琴独奏的作品为主,形式单调,在钢琴基础课程中加入四手联弹或者双钢琴的作品,更能充分地发挥出乐器性能中独具的乐队般的音响效果,使钢琴的艺术表现力更丰富、更宽阔.对于学生来说,多样的演奏形式更有新鲜感,能够加强学生练琴主动性,积极性,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要比独奏的难度要大,这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克服困难的毅力,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作意识。

四、钢琴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拓展的应用

1.注重实用性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钢琴基础课程溶音乐知识性、理论性、技术性以及音乐艺术的应用性为一体,其音乐艺术的实践性是该课程的本体属性。音表专业钢琴基础教学过程中,以音表专业学生不同专业方向、不同级别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依据,通过“一对一”小课的特殊性,根据学生的程度讲授学生对钢琴演奏技术掌握情况、完成情况,以及实践的应用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样,既为拓展教学内容明确了方向,同时为学生解决演奏中的技术技巧,培养实践型人才。因此在钢琴基础课程教学中要加强实践环节,拓展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学习状况,组织不同层次的教学,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实现钢琴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

2.加强中国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上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小课的优势特点,增强自身的主观的民族意识。用最直接的方式言传身教影响学生,从根本解决问题。其次,在钢琴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程度有针对性的学习中国作品,规定中国作品在每学期完成的具体数量以及考试必弹曲目,通过对中国作品的学习与实践演奏表现中国民族的音乐, 反映中国民族的精神, 突出中国民族音乐特点。第三,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拓展丰富的中国作品,并根据学生的程度以及专业不同,编撰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基础教材。能够更好的推动和发展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与传承,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五、 钢琴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拓展的策略

1.循序渐进分级式的教学策略。

该课程的分级式教学是结合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不同程度把教学内容按照由浅入深具体划分成十个不同等级,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按照“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原则,根据学生入学情况,因材施教的方法逐级或者跳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从而全面提高学生钢琴演奏能力,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打好基础,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分级教学的实施符合实际教学需要,有利于教学改革方案的落实,更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拓展,并促进该学科的发展。

2.确保教学内容拓展与教学目标要一致,并符合市场需求。

2010年,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强调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

教学过程的核心就是教学目标,围绕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需要扎实地去落实教学内容,加以拓展,完善教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在钢琴基础教材的拓展中,应确保其与教学目标的进度相一致,保障教材拓展内容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结束语

从本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教学内容拓展与应用研究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撰写教材提供了方向和标准,并增强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需要。同时能够促进钢琴基础课程的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庆华.钢琴基础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实践 [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2]杨菡.音乐表演专业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 [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3]薛文雅.中国钢琴教材历史沿革及发展之探索与研究 [J]. 安徽师范大学,2015,(10):69-71.

[4]朱亚茹.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看高师钢琴教材建设[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13):234-236.

[5]邓子欢.钢琴教学的形式应多样化 [J]. 咸宁学院学报,2015(27):158-160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第11篇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在大学的教学体系中与大学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的性质类似,担负着对学生进行计算计算思维基础素质教育的任务。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里所必须具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算思思维维和和信息素养,以及运用计算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意识识和和能能力[1]。因此,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构建高校计计算算机机基基础础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对于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的教教学学水水平,对于提高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能力力,,进进而而增强大学生在信息社会条件下的竞争能力具有相当重重要要的的意意义[2]。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际教学实践中,不同的学科科、、专专业业,,不同的院系对于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有各具具特特点点的的要求和侧重;目前高校普遍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所所有有选选修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同学,并不区分其所学专业,已有的计算机知识基础以及兴趣方向,对同一门课程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单一的课程体系没有考虑各专业学科方向对计算机知识结构的不同需求,也没有考虑学生自身原有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和兴趣方向,造成学生需要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没学扎实,使用不到计算机知识又占用了过多的学习时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喂不饱”,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实际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3]。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笔者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教学内容配置策略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该教学平台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分析并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以教学知识点为配置粒度,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培养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动态配置,力求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通过构建公共网络教学环境,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4]。

2. 基于内容配置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总体设计

2.1 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配置的基本思想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总体框架包括4个领域和3个层次,这4个领域包括“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和“系统开发与行业应用”,是当代大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计算机知识架构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需求其掌握的计算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要求有各不相同,我们将这些要求分为“概念与基础”、“技术与方法”和“综合与应用”等3个层次[1];如下图所示:

再以知识点作为基本的知识框架构造材料,依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可组成不同配置内容的教学内容结构,表1是“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领域的知识结构表。

2.2 网络教学平台的系统架构

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基于.Net 4.5框架的多层开发模式[5],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系统使用微软最新的.net开发平台

.NET开发平台是一组用于建立Web服务器应用程序和Windows桌面应用程序的软件组件,用该平台创建的应用程序在Common Language Runtime(CLR)(通用语言运行环境)(底层)的控制下运行,可以实现系统的跨平台使用[6]。

>系统采用多层次架构的设计方法

多层架构的设计方式可完成系统的用户操作接口界面和数据展示方式、系统功能逻辑描述与和底层数据库存取独立实现,提高了整个教学平台系统的可维护性与可扩展性[7]。

>本系统采用C/S与B/S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系统在设计中综合考虑课程教学全过程的系统使用模式,在学生的自主学习阶段,主要采用基于互联网环境的浏览器端/Web服务端模式进行开发,以方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入教学平台;在课程的标准化考试环节,则采用了可靠性、安全性更好的专用客户端/业务服务端模式进行开发,从而能够保证考核阶段的公平公正;这样充分发挥了浏览器端/Web服务端与客户端/业务服务端模式相结合的优点。

>采用授权VPN访问的方式,解决跨校区统一使用教学平台的安全性问题

当跨校区使用教学平台时,通过构建基于Https协议及授权VPN访问的形式,屏蔽了非授权的公共网络接入,从而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基于内容配置的网络教学平台支持平台跨校区的分布部署的架构模型,即通过各分校区平台之间的相互配置,能够实现多个教学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

3. 教学平台的功能设计

3.1 系统用户业务功能描述

教学平台的用户分为三类:学生、教师、教务管理人员。这三类用户在系统中具有各自不同的业务需求和操作权限;同时,整个教学平台划分为5个子系统,包括:在线学习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教学内容配置管理系统,课程资源管理系统,在线考试系统。高校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涵盖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的全环节,核心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所动态配置的教学内容策略。教学平台的整体功能结构图如下。

3.1.1 在线学习系统

在线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在线学习环境,同时授课教师也可以使用该系统进行在线备课、学生作业管理等日常教学工作。

>课程学习

学生使用课程学习功能了解所学课程的知识结构组成、学习难点和重点,下载相关的课件以及其他学习资源;

>在线练习

学生使用在线练习功能练习当前所学习的课程章节知识点并可实时获取相关知识点的详细讲解和分析;

>单元测试

学生使用单元测试功能测试当前所学习的教学单元内容,测试结果可进入考核评价;

>在线备课

教师可利用在线备课功能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实施过程的设计,并可由系统自动记录、创建教师自己的教学情况记录文档,从而形成整个教学过程执行情况历史数据;同时也可利用该系统对课程的各类教学资源进行动态修改、更新;

>作业管理

教师可利用作业管理功能进行作业发布、查看作业完成情况,并且学生作业的检查情况也可记入学生的考核评价;

>在线交流

学生和教师可利用系统的在线交流功能进行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提问以及解答;

3.1.2 教务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人员使用教务管理系统对课程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等基础数据进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课程信息管理

管理员使用课程管理功能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信息进行配置和维护;

>学生信息管理

管理员使用学生信息管理功能创建、修改、删除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信息并同步创建与学生信息匹配的系统用户信息,同时学生信息管理功能还支持从校级教务系统中批量导入学生信息;

>教师信息管理

管理员使用教师信息管理功能创建、修改、删除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信息并同步创建与教师信息匹配的系统用户信息,同时教师信息管理功能还支持从校级人事系统中批量导入教师信息;

>教务关系管理

管理员使用教务关系管理功能对课程选修班级信息进行创建并配置教学任务信息;

3.1.3 教学内容配置管理系统

教学内容配置管理系统是网络教学平台的核心组成,教务管理人员使用该系统可以配置实施多种不同的教学实施方案以适配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要求,使用该功能向学生提供科学、合理并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平台。

>课程知识结构管理

管理员使用该模块构建课程的整体知识结构组成,并形成知识点间的关系链;

>课程知识点管理

管理员使用该模块创建、修改、删除知识点信息,并将知识点信息挂接到课程知识结构图中;

>课程教学内容策略配置管理

管理员使用该模块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利用特定课程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点信息组合配置适合教学要求的教学内容实施策略;

>课程考试策略配置管理

管理员使用该模块根据不同的考核要求,利用特定课程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点信息组合配置适合要求的课程考试实施策略;

3.1.4 课程资源管理系统

使用课程资源管理系统对各种教学资源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形式进行集中管理。同时建立符合国家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题库资源。

>课件信息管理

教师使用该模块添加、修改、删除课程的课件资源;

>理论试题管理

教师使用该模块完成特定课程的理论性试题的创建、修改、删除等维护操作;

>实践试题管理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特别开发专门的实践试题管理模块。教师使用该模块完成特定课程的实践性试题的创建、修改、删除等维护操作;

3.1.5在线考试系统

>自动组卷系统

并通过选取应用不同的考试策略,构建不同的考试项目以适应不同要求,不同考核重点的考试需求,由计算机自动进行试卷的创建;

>理论性考试系统

适用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标准化考试项目,具有自动评分、自动收卷的功能;

>实践性考试系统

提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操作的非仿真真实考核环境,具有自动评分、自动收卷的功能;

>考场监考及管理系统

考试管理人员使用该模块进行标准化考场的管理及异常情况处理;

>成绩统计分析系统

教务管理人员使用该模块进行特定考试科目的数据合并、成绩统计、成绩分发公布以及成绩数据分析等工作;

3.2 系统业务的分层实现

基于内容配置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业务需求复杂,系统构成庞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团队采用了分层设计开发的团队开发模式以实现系统的稳定性,灵活性和扩展性,系统在Windows系统下开发,采用最新的.Net Framework 4.5开发框架[8],开发语言为面向对象语言-C#,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微软公司的主流数据库产品SQL Server 2008R2。

3.2.1 表现层

基于内容配置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用户类型既包括日常学习的学生,也包括利用公共网络继续教学活动的教师,还包括对系统中的基本数据进行管理操作的教务管理员;为了最大限度的扩展教学活动参与者(学生、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时间和空间,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必须主要采用互联网进行教学活动既系统表现层需要采用B/S模式进行实现;同时为了方便系统管理员对系统进行管理维护,以及符合高校课程标准化考核方式的要求(安全、稳定、可管理)网络教学平台系统也需要采用C/S模式,开发专门的客户端软件。

在本系统中采用微软发布的高效稳定简洁的动态网站开发的解决方案ASP.NET MVC5,ASP.NET MVC架构有效地降低了程序间的耦合性,支持测试驱动开发,代码重用性好,使用路由机制解释URL,并支持自定义路由机制和视图引擎[9]。

3.2.2 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是系统的业务逻辑实现的核心组件,同时也是向系统表现层提供基本业务调用接口的服务层。业务逻辑层由两个子层组成:系统模型对象子层和系统业务对象子层。系统模型对象子层(Model Object Sub Layer)是对网络教学平台系统中各种业务实体的静态轻量化描述,在大部分情况下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具有对应关系,类似于J2EE中的POJO(Plain Ordinary Java Object),在实际开发中也可以根据表现层的需要构建单独用于特定表现需求模型对象,这种模型对象在MVC(Model View Control)开发模式中承担了显示模型对象的作用;系统业务对象子层(Business Logic Object Sub Layer)对网络教学平台系统中的各种业务操作行为进行了描述,向ASP.NET MVC框架中的控制器组件和Windows应用程序提供业务的具体实现服务调用,采用接口与实现分离的技术,尽可能地减少了不同层级间类的耦合关系,利用功能接口定义系统功能,功能的具体实现由接口的实现类提供,保证了分层系统设计的有效性,有助于实现系统功能的“在线拔插式”灵活组合,极大的提高了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靠性[10]。

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配置信息(Stratege Info类的Stratege Setting字段),采用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志性语言)来进行描述和记录,XML通用性强,并具有强大的自描述能力,非常适合对课程的知识结构定义进行准确方便的描述[11]。

3.2.3 数据访问层

数据访问层是网络教学平台将业务数据持久化到数据库系统进行集中存储管理的功能组件层。本系统采用ADO.NET Entity Framework 6作为系统的数据访问层技术,ADO.NET Entity Framework是一个对象-关系的映射架构(即ORM技术),它提供了ADO.NET的一个抽象,可基于引用的数据库获取对象模型。采用Entity Framework技术可以将开发人员从大量重复机械的数据存取操作实现中解放出来,使开发者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高层业务的设计与实现上。目前ADO.NET Entity Framework有多种数据源引擎支持,适用于SQL Server、My SQL、Oracle等主流数据库,允许系统可以轻松透明地进行不同类型数据库间的切换。

数据访问层由操作接口定义和操作实现两个部分组成,同时使用软件开发模式中的“简单工厂”模式通过DAL Factory(数据访问层工厂)中定义的数据访问对象工厂类来创建所需要的具体数据访问对象,从而实现对异构数据库的共架访问。

4. 结束语

基于内容配置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后,贵州大学以该平台为依托,顺利组织了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Java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对于本教学平台的使用,并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使用本教学平台的同学分布在我校28个教学院系,133个专业,基本实现了对于贵州大学所有教学院系的全覆盖。

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改进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在学分制下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原动力,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对于提高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进而增强信息社会条件下的竞争能力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的建设实施,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来解决学分制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仅有力地推动了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的创新发展,对于学分制下其他教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改革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摘要:针对传统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学分制下高校多学科方向,不同专业素质要求的课程教学的特点,提出基于内容配置的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的设计开发思路,该教学平台以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教学策略的动态配置为主要特征,以教学知识点为配置粒度,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培养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动态配置。

上一篇:信托机制下一篇: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