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沟的安全管理

2024-05-17

电力电缆沟的安全管理(精选12篇)

电力电缆沟的安全管理 第1篇

一、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现状

近些年来,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 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本着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这一重要需要, 当前, 我国电网的建设发展快速。但是, 我国的电网在运行和建设过程中一直受到来自运行条件、环境气候、电磁环境以及土地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不断制约, 我国电网建设和运行需要面临的问题一直伴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日益困难和复杂。

首先, 在进行电力电缆线路的建设方面, 本着不断满足电磁环境以及走廊安全性等要求, 我们必须要对电力电缆线路走廊下面的木林进行砍伐、房屋进行拆迁, 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电力电缆线路在森林砍伐、房屋拆迁、走廊征地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所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特别是在那些森林资源丰富、人口密集以及经济发达等地区, 这些问题就更加突出。在电力电缆线路建设过程中, 走廊费用占用总造价的比例也在逐年的增加, 这也就使得我国电力电缆线路本体对自然灾害能力进行抵御的能力不断下降。

其次, 在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 这也就造成了线路运行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复杂, 我国的重污秽区域和强雷电区域以及高海拔区域都比较多, 这也就为大范围的台风、飙风以及冰雪等现象时有发生。伴随着我国电网不断的发展, 我国电力电缆线路所经过的区域也不断地增多, 那些雷击、污闪、风偏放电以及覆冰倒塌等故障对于我国电力电缆线路运行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管理的制约因素

我国的电力电缆线路运行中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线路走廊问题以及线路运行环境问题这两种, 其中, 在我国的电力电缆线路建设过程中, 线路走廊问题的最小宽度主要是根据导线排列方式以及塔型来确定的, 我们还必须要从可听噪声、无线电干扰以及地面电场等电磁环境水平、导线风偏以及线路安全运行的要求等诸多放方面来进行电力电缆线路建设中最小走廊宽度的确定。

近些年来, 因为我国电网建设速度加快, 电力电缆线路走廊所需求的面积也就迅速增加, 与此同时, 伴随着我国对于土地资源保护以及相关的政策陆续出台, 我国电力电缆线路走廊进行占地所带来的树木砍伐、房屋拆迁以及电力电缆线路走廊附近电磁环境等纠纷也更加的突出, 在电力电缆线路建设过程中, 走廊的征地所遭到的制约以及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这也就是我国电力电缆线路建设和运行制约因素中的线路走廊问题。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中制约因素的运行环境问题主要包括风偏放电问题、冰害问题以及线路污闪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电力电缆线路建设和运行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

三、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管理中研究

在我国进行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管理的总投资中, 因为线路走廊的费用比例逐渐增加, 相对应的心路本体造价也就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这也就使得了我国电力电缆线路本体对自然灾害地域的能力不足, 很容易在极端天气的条件下发生大规模、大范围的电力电缆线路损坏。

本着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坚强电网这一目的, 我们必须要将我国电网的特点以及电力电缆线路中诸多的制约因素进行很好的结合, 在进行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管理过程中将近些年来的传统思想和理念进行创新。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采用比较新型的电力电缆线路来进行电能的输送。

第一, 我们需要建设以高压电力电缆线路作为骨干网络坚强的电力电缆线路, 因为将高压电力电缆技术进行采用, 可以很明显的将电能传输经济性进行提高, 与此同时, 将特高压联接大区的电网进行采用, 可以错开高峰时期, 这样就能够提升联网的效益。

第二, 我们需要采用紧凑型、同塔多回的电力电缆线路, 这样能够很好的提升单位走廊输送电路的容量。

第三, 我们必须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的线路设备,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采用大截面的导线, 这样能够很好的降低电力电缆线路的损耗以及提升电力电缆线路输送的容量, 在交流线路中采用大截面的导线, 能够提升电力电缆线路截流量, 最终提升电力电缆线路输送的容量。其次, 我们可以采用比较耐热型的导线, 以便提升电力电缆线路的输送容量。接下来, 我们需要将碳纤维导线进行采用, 这样能够提高线路运行的安全性、提升输送的容量、降低电力电缆线路的损耗。我们还可以采用扩径导线来降低线路的投资, 高强度塔材的使用可以很好的将杆塔的重量进行降低。

第四, 我们需要采用降低钢材而且能够对线路美观性进行提升的钢管塔, 因为钢管塔具有减少占地、外观美观、稳定性好以及承载力高等优点, 所以我们可以在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采用。

四、电力电缆运行管理之减少运行的事故

在电力电缆运行过程中, 电缆和其自身的附件所产生的那些对安全运行产生影响, 并且要求我们必须要在限定期限之内进行消除的异常情况一直都被我们称为电力电缆线路的缺陷, 想要将电力电缆运行的缺陷消除, 从而减少其运行的事故, 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到定期的检查、发现电力电缆运行缺陷、统计电力电缆登录、消除电力电缆缺陷、定期对电力电缆运行进行复查这些制度, 并且对其实施缺陷的闭环管理, 将存在的缺陷及时消除, 这样能够从根本上减少电力电缆在运行过程中运行的事故。

按照电力电缆的缺陷, 对电力电缆的安全运行管理产生影响的程度来看,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型, 这三大类型主要包括一般缺陷、紧急缺陷和重要缺陷, 所谓的一般缺陷就是指对于电力电缆安全运行所产生的影响比较轻的缺陷, 我们可以通过对下月的维修计划进行编制来将其消除。比如电缆的保护管以及金属护套严重腐蚀等等。紧急缺陷就是指那些情况相对来说极其严重, 对于电力电缆的安全运行已经构成了极其大的威胁, 要求我们必须要立刻将其进行消除, 对于紧急缺陷我们必须要当时进行处理, 比如充油电缆失压、接点发热过红等等。而重要缺陷也就是指那些情况比较严重, 对于电缆运行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 需要我们尽快将其消除的各种缺陷, 这一类型的缺陷要求在一周之内进行处理。

社会的不断进步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生活水平的同时, 我国步入了信息化时代,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不断提升, 这也就增加了我国电网电力电缆的压力。

参考文献

[1]薛永端, 徐丙垠, 李京, 陈羽, 陈平.铁路10kV自闭/贯通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6 (05) .

[2]季涛, 孙同景, 徐丙垠, 陈平, 薛永端.配电混合线路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12) .

浅析电力电缆运行管理工作 第2篇

一、以生产为中心的内部管理

“外部以市场为中心,内部以生产为中心”,这是企业所倡导的管理理念。但是,要员工不但知道这一口号,而其深层次的理解,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做出正确回答。首先,这是一个企业组织机构的设计问题,家庭作坊式的企业似乎不涉及这样的问题,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带来更细和更专业的分工,这也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的沟通和协调,其实任何组织机构的设计都是规模和效率的平衡,不考虑这种平衡而盲目设计的组织结构从一开始就注定会是低效的。为什么要提以生产为中心,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中心来统一行动。其次,以生产为中心不是指以生产条线或生产部为中心,更确切的理解应该是内部各条线、各部门全部统一到以生产为中心的认识和行动上来,而生产部门在其中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且发挥更多的作用。最后,应该明确以生产为中心的具体内容就是订单任务的执行和执行过程中的高效和低耗。这些工作不是任何一个部门所能单独完成的,需要内部共同的保障和良好的计划。

二、电力电缆的工程施工管理

电力电缆的工程施工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前期构筑物施工,二是电缆敷设施工,三是电缆附件安装施工。

(一)电力电缆的构筑物施工。目前供电企业普遍使用的中低压电力电缆的主要敷设方式有直埋、电缆沟、排管、架空、桥架、水底等等,而使用最多的是直埋和管沟结合的敷设方式,而本人认为所有电缆工程均应使用管沟结合的,推荐此种敷设方式的原因也是为了便于电力电缆管理部门日常维护管理。

(二)电力电缆的敷设施工。在电力电缆敷设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避免在敷设过程中发生如外护套或绝缘损伤、电缆线芯进水以及拉断线芯等情况,同时电力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

不论以何种方式敷设,电力电缆本体和构筑物都需注意与管道、道路、建筑物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允许净距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三)电力电缆的附件安装施工。目前供电企业因城市城市建设力度加大,电缆工程日益增多,已将部分电缆工程的附件安装施工已委托电缆附件厂家工作人员施工,

但是附件厂家的工作人员技术素质参差不齐,且流动性较大,因此应特别加强附件厂家的产品施工质量要求和施工质检要求,避免因施工工艺不到位,影响电力电缆安全可靠运行。

三、电力电缆的竣工验收管理

电力电缆的竣工验收是整个电缆运行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包括土建验收、电气验收、竣工资料和技术文件的验收三部分。其中竣工资料和技术文件的验收非常重要,因为电力电缆的技术文件和竣工资料等原始资料的收集是将来电力电缆管理部门电力电缆运行管理的必要保证。

除了工程竣工验收外,工程施工中的中间环节验收是保证电力电缆安全可靠运行不可或缺的一环。强调工程中间环节验收这一环节是因为电力电缆敷设于地下, 是隐蔽工程。电力电缆工程施工一旦施工完毕,施工过程中的很多步骤就看不到了,很难有效验收。单靠竣工验收达不到验收真正的效果和目的,且验收发现问题的返工工程量较大。

四、电力电缆的运行管理

电缆线路日常维护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满足电网和用户不间断供电的需求,预防各类电缆事故发生,确保电缆线路安全供电。日常维护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线路供电可靠性、降低电缆事故率、缩短停电维修时间和减少维修费用支出等。

(一)电力电缆的巡视工作。巡视工作可分为周期巡视和状态巡视。日常巡视的周期是以电力电缆设备评级结果为依据,分为不同周期开展巡视工作。(电力电缆设备的评级是指电缆线路及其附属设备的评级,是供电设备安全大检查的重要环节,也是供电设备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日常周期巡视工作正常开展是保证电力电缆安全可靠运行的基本保证。而电力电缆状态巡视周期是以电力电缆路径周边施工地段情况而定,巡视周期从一天到一个月不定。状态巡视周期是保证电力电缆安全可靠运行的必要保证。

(二)电力电缆的绝缘监督。目前电力电缆绝缘监督主要通过高压电气设备的交接试验和预防性试验以及运行情况综合分析,若发现绝缘缺陷,先摸清绝缘老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以利于及时消除存在的缺陷,保持设备良好的绝缘水平。

(三)电力电缆的负荷监控。电力电缆的日常负荷监控是一个有效监控手段,对于一些电流重载的电缆需要对电缆进行必要的辅助测温工作,以保证运行电缆的各项运行指标在可控范围之内。

五、电力电缆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管理提升的必然途径,举个运费控制的例子,你如果只是知道每月运费占发出的比例,你是很难有办法采取措施控制运费的,而你如果能将数据进一步细分,按照距离的远近将发货地点分成几个区,然后算出各个区每月运费占这个区发出的比例,通过对比,我就能知道应该控制的方向在哪里,甚至你可以将满车运输的和非满车运输的进行区分或将不同运输公司的进行区分,进一步找出问题所在和可控制的方向。只有这样针对运费控制的管理才能有效提升,否则只能看到一个最终的数据而丝毫没有办法。

电力电缆沟的安全管理 第3篇

关键词:10 kV 电力系统 电缆故障 故障诊断

中图分类号:TM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b)-0030-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的步伐随之加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也带来了大量的人流涌入城市。这直接导致了城市的电力运行的负荷,极大地增加了电力的消耗。为了保障尝试电力的正常运行,一般都是运用10 kV电力电缆进行电力的传输,相较于其他进行10 kV的电力运输的线缆线路一般都会比较长,这直接导致了电力线缆的供电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在日常的运行中安全和故障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作为电力的线缆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10 kV的电力线缆运输在电力运输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国的大部分城市都已经基本完成了地下电力线缆敷设工程,基本实现了架空线路转为地下线缆敷设的转换。为了保证电力的安全运行,必须要对地下电力线缆进行切实有效的电力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措施。在电力的运输过程中,10 kV电力电缆电力运输系统一旦出现故障,一般都是不可逆的损伤,这直接会对社会的经济稳定带来巨大的隐患和损失。由此可见加强电力电缆的地下运行管理以及维护电力电缆地下敷设工程是极必要的。在我国,传统的电力线缆维护管理方法中,主要方法之一就是加强线路敷设段的日常巡视工作。即使在我国的相关的电缆运行监管政策和相关制度的保障下,我国的电力线缆电力运输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以及不足之处。加强现场的巡查工作,虽然可以即使地发现和解决一些电力线缆故障和安全问题。但是这种线路巡查方案对于巡查员的个人经验要求比较严格,因此,这种加强线路巡查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对于电力线缆正常运行的保障工作。

1 10 kV电力电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 电缆中间接头所处工作环境

电力线缆在地下敷设时所处的环境也是极其复杂的,比如在经过一些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电缆之间的接头处,位于在潮湿环境下,经过长时间电力运输,甚至有电力线缆直接敷设在地下水的位置。在这一类情况下如果没有积极地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和维护措施,极有可能引起电缆的腐蚀,从而造成短路等严重的电力运输故障。

1.2 电力设备小型化

在当今由于社会的需求,电力设备的小型化是当前的发展趋势。在电力设备中,配电柜的设计也逐渐变得紧凑,电缆头在安装室截面面积相对较小;有一些设计人员为了保证线路载流量尽量地扩大电缆截面面积,其实这种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会对电缆的安装施工带来不便利。

1.3 内部进水问题

由于敷设电力线缆的现场环境比较复杂,对于进行电缆敷设的工作人员要求较高,在敷设电缆的过程中应该保护好电缆,避免电缆的破损,破损的电缆在敷设之初是可以安全运行的,这是由于电缆内部有保护套的保护作用,但是一旦电缆内部进水,则会对电缆的电力运行产生致命性的打击,不仅仅损伤了运输电力的电缆,还严重影响了电力的运输。而且电缆内部一点进水,则可能加速线路的老化,进而直接影响电力线缆的使用寿命。

1.4 难以探查故障点

在一般情况下,电缆线路如果出现故障,电力运行检测人员都是可以根据安装在电缆分支箱中的电力短路故障指示监测仪器进行故障判断和分析。然后找到故障点的大概位置,再采取隔离故障区的办法,之后再对故障区的接头进行重新检查,来排查故障,解决问题。通过对于以往的工作经验的总结发现,一般故障都会出现在中间接头处。而且中间接头处的故障问题一般都是短路故障。但是由于单相接地造成的电力故障,在这种检测方法下很难对故障做出精准判断,单相接地产生的电力故障需要耗费故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查出故障所在,并加以解决。

1.5 电缆周期预试工作难度大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对电网整改的力度加大,电网的运行效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完善。配电网也随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在电力运行的绝缘化率也得到了同步提高。电力电缆运输线路的长度和数量也越来越大了。而为了保证电力用户的供电可靠性能,在电力线缆的周期预试工作中受到了这个因素的影响,工作难度非常大。其中过大的预试工作量对于人力物力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其次是,电缆的耐压试验对电缆而言是破坏性的实验,会对电力线缆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最后则是用户的需求部分,如果供电可靠性不高,则对用户的用电需求是无法得到保证和满足的。

2 10 kV电力电缆运行维护及管理

2.1 实施状态维修管理模式

电力线缆维护人员,在对电力线缆进行维修的时候,需要按时对电力线缆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记录。比如电力线缆是否受潮、老化,电力线缆的绝缘性能状态是否合格等进行实时的状态监测。然后再通过检测结果和数据,对电力线缆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的评估。这样做可以提前对电力线缆的运行故障进行预检测,在故障发生之前就可以将故障扼杀在萌芽之中。这样做,极大地保障了电力线缆的运行工作。同时使得电力电缆的故障更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可以极大地降低对于电力线缆的故障检测成本。

2.2 加大电缆线路巡视的力度

在电缆线路的敷设施工时,要做好敷设的质量检测。防止施工企业无证施工以及一些企业出现非法施工的现象。另外在一些比较大的施工现场,应该派专人进行监测,加强监督机制。并且对于检测结果、数据要求实时提供。此外,需要安排专人定时对电缆线路进行安全运行巡查保障工作,及时地清除缆线沟处存在的杂物,并随时注意检查电缆线路的接头处,及时查看接头线路老化情况。同时,对于电缆线路的一些辅助设备要做好维护保养,定期进行加固和除锈工作。此外加强电缆的绝缘电阻检测工作也是一个重点。同时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标准,明确检查责任制度,提高相关人员的使命感。

2.3 做好10 kV电力电缆保护区的检查工作

对于10 kV的电力线缆的维护保养工作主要包含如下内容,线路保护区设置的标示牌上的标示、标志是否还清晰;电力电缆地基及其附近的土壤是否存在下沉;电缆保护区的电缆线路有没有外露情况发生;以及不得在保护区周围放置危险物;另外还应该做好保护区检查记录表工作,这样一来在对电力线缆进行维修之后可以做到有记录可查,更便于总结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2.4 制定严格的备用电缆保护管理制度

对于备用的电力线缆,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做到统一存放管理,并要求安排专人对其进行保管。对于备用电力线缆存放地的选择上还应该注意干燥整洁,并严格地对备用电力线缆进行分类处理,并且提前做好标记。对于相关的图纸、资料也应该做好保管工作。

2.5 加强电力井、电力沟和隧道的检查工作

对于电力线缆敷设的电力井、沟以及缆线敷设隧道的安全检查工作一定要做细致。其中对于上述地点以及其附属物的检查要引起重视。诸如:电力井的井盖是否完好;电力井的内部空气流通是否正常;电力沟、电缆敷设隧道有没有否存在积水的情况、电缆区是否存在异物,缆线敷设区域设置的标示物是否脱落等问题。

3 结语

根据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可以知道,对于10 kV电力电缆在运行中会出现升温所属的一些新的技术性的问题,通过上文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充分的解决这一类问题。比如GIS系统的配网建立、工作布置及操作简化、新设备的引用,以及新技术的运用等等,这些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加强电力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只有提高了电力线缆的维护和电力输送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才能保证用户的用电质量和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赵炳焕.对10 kV电力电缆的敷设、安装的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科技风,2011(11):124.

[2]劳新楼.浅析10 kV电力电缆的运行管理及维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4).

铁路电力电缆的维护管理经验探讨 第4篇

铁路电力电缆的正常运行是保障铁路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是铁路大提速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电力电缆的施工维护及管理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维护措施及管理方法,努力提高铁路电力电缆运行的安全性及故障处理能力。本文将提出几点维护与管理建议,希望能够为铁路电力电缆维护与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1 加强铁路电力电缆施工的管理

(1)加强电缆购进渠道的管理。铁路电力电缆的本体质量至关重要,在购进电缆时应严格把关,选择正规生产厂家。

(2)优化电缆敷设条件。铁路电缆的敷设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GB50217—94(电缆敷设)进行,并根据实际施工条件来选择,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城市规划、生态保护、电缆长度等,以便电缆正常运行时不会影响周围环境,也便于日后维护。一般来说,不同的电缆敷设方式都有其特定的施工条件,如,电缆埋设方式需要考虑电缆表面与地面的距离(最小距离为0.8m);过轨电缆需加设必要的电缆保护钢管;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分开敷设;电缆相关配置设备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外界自然因素,避免水、酸性物质等的侵蚀。

(3)加强电缆工程监督与验收。铁路电力电缆施工复杂,其质量直接影响铁路电力电缆的运行效果,因此需要施工人员加强管理力度,在施工前期必须做好施工方案的制定,考察相关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逐一分析,提出解决措施。施工单位需与供电段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精心组织施工,并在指导与监督下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以保证铁路电缆施工的安全、有序进行。另外,在铁路电缆施工结束后,还需对电缆质量进行验收,以保证铁路电缆运行的有效性。

(4)了解电缆故障产生的原因,做好防护工作。电缆故障发生的原因大致有:机械损伤;安装时碰挤、过度弯曲;电缆路径上作业形成的外力破坏;地面强烈震动或冲击性外力造成铅(铝)包疲劳破损;自然力破坏。如土地沉降、路面下沉等;电缆外皮的电腐蚀和化学腐蚀;电缆绝缘物的流失;拙劣的技工工艺和潮湿环境下作头,或不按技术要求敷设电缆;电缆长期过负荷运行造成电缆过热,加速了绝缘老化;雷击和线路故障引起过电压击穿。这些都可能造成电力电缆故障,处理好有可能发生故障的一切隐患,有利于降低故障发生率,快速排除电缆故障。

2 提高电缆故障的处理能力

铁路电力电缆运行状态关系到铁路列车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加强对铁路电力电缆故障的检查、提高故障处理能力,以最大程度地缩短铁路电力电缆故障的处理时间,降低故障造成的不良影响。

(1)建立详细的电缆运行状况档案,以便在故障处理时做到有条不紊。档案内容包括电缆敷设时间、电缆类型、电缆实际长度、电缆接头状况、电缆上方施工状况、电缆实际径路等。

(2)由于电缆测试的三步(电缆故障的预定位、电缆路径的定位、电缆故障点的精确定位)都要求准确,因此对测试人员提出较高要求,需要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测试及管理人员。

(3)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仪种类多,电压等级、电缆故障性质以及发生的部位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仪器,因此要结合具体情况来购买,条件允许时可购进多种不同功能的电缆故障测试仪器,以便解决不同性质、不同部位的电缆故障。

(4)加强与电缆故障测试仪器厂家的沟通是保证电缆测试非常重要的一环,电缆故障时需要与厂家及时沟通,在厂家指导下尽快解决。

3 加强铁路电力电缆的维护管理

由以上分析可知,铁路电力电缆的维护与管理工作极其重要,它不仅能保证铁路电力电缆的运行质量,还能最大化地降低故障事故等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铁路电力电缆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与可靠性。

(1)加强铁路电缆维护管理重要性宣传工作力度,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创新管理技术与故障处理技术等的学习,从而帮助工作人员树立较强的维护管理意识,并提高其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为更好地进行铁路电力电缆维护管理工作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2)加强电缆维护的程序化、制度化建设。①无论是在电缆施工阶段,还是在电缆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都必须提高对其故障处理的认识,并以“预防为主、处理为辅”作为管理工作的指导原则,加强铁路电缆的养护力度,从而实现促进铁路电缆高效运行的目标。②建立切实可行的程序化维护制度(包括日常维护、抢修程序、应急措施等),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影响铁路电力电缆运行的因素,并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措施,制定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案与维护管理方案。③铁路电缆测试内容繁多,且受到时间及现场条件限制,因此测试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电缆测试技术,克服不利影响,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电缆故障。④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定期组织技术研讨会,及时总结维护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测试中的技术难点。

(3)引进先进技术,全面提高维护管理水平。如,利用电子标识系统进行电缆定位,以保证快速准确地找到电缆的位置、电缆接头位置等;引进GPS全球定位系统,将铁路电缆电子标桩、电缆接头分布等相关位置信息输入到系统中并加以管理,以保证在铁路电力电缆发生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处理,从而提高铁路电力电缆位置信息的管理效率。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铁路电力电缆在铁路运行中的重要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好铁路电力电缆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以提高铁路电力电缆的运行效率。无论是在铁路电力电缆施工阶段,还是在铁路电力电缆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都必须提高故障处理的认识,并以“预防为主、处理为辅”作为管理工作的指导原则,加强铁路电力电缆的养护力度,从而实现促进铁路电力电缆高效运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韩伯锋,电缆故障闪测仪原理与电缆故障测量[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徐丙垠,李胜祥,陈宗军.电力电缆故障探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中国电力企业家协会供电分会.全国供用电工人技能培训教材电力电缆中级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4]杨志君.电缆故障定位中的弧反射法介绍[J].南方电网技术研究,2006,2(4):55-57

[5]张方如.电力电缆施工管理与技术探析[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40(4):32-35

[6]陈化钢.电力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7]陈家斌.电力生产安全技术及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3

[8]刘光源.电工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电力电缆线路的验收 第5篇

第一节电力电缆线路的验收

线路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因此,对电缆线路工程进行验收必须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电缆线路验收可分为中间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电缆线路工程在完成电缆线路的敷设、附件安装、交接试验等工作之后,必须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运行单位等对施工完毕的电缆线路进行竣工验收。

为了确保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杜绝电缆线路带病投入运行,电缆线路运行单位必须认真做好新建电缆线路的验收工作,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中间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电缆线路只有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运行。

一、电力电缆线路验收制度

对电缆线路工程进行验收,必须按照验收制度进行。1.验收的阶段

电缆线路工程验收,必须按照四个阶段进行组织:中间过程验收、自验收、预验收和竣工验收。

(1)中间过程验收。电缆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电缆敷设、中间接头和终端以及接地系统等隐蔽工程进行中间过程验收。

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监理单位和运行单位等参加中间过程验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对施工过程中 的关键工艺逐项进行验收。

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和运行单位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情况进行抽检,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情况全程检查。

(2)自验收。电缆线路工程完工后,首先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对工程整体情况进行自验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参与进行自验收,初步查找工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并进行整改。施工单位完成整改后向本单位质量管理部门提交工程预验收申请。

(3)预验收。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收到本单位施工部门的预验收申请后,组织本部门、施工部门及监理单位对工程整体情况进行预验收。

预验收整改结束后,施工单位填写过程竣工报告,并向工程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申请。

(4)竣工验收。建设单位收到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竣工验收申请后组织相关单位对整体工程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运行单位等多方共同参与。

竣工验收时,各参与验收单位提出验收意见。部分需要整改的项目必须限期整改,由监理单位负责组织复验并做好整改记录。

工程竣工验收完成后一个月内,施工单位必须将工程资 料整理齐全,送交监理单位和运行单位进行资料验收和归档。

2.验收的记录

电缆线路工程按照中间过程验收、自验收、预验收和竣工验收四个阶段进行验收,每个阶段验收完成后必须填写阶段验收记录和整改记录,并签字认可、归档保存。

竣工验收完成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运行单位必须在竣工验收鉴定书上签字盖章,工程才算最终完成。

二、电力电缆线路验收项目

电缆线路工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分部工程:电缆敷设、电缆中间接头、电缆终端、接地系统、防过电压系统、竣工试验等。电缆线路工程验收按照分部工程项目逐一进行。

对各个分部工程项目进行验收,通过具体分项工程验收实现。

1.电缆敷设

此分部工程可分为以下分项工程:沟槽开挖、支架安装、电缆牵引、孔洞封堵、直埋、排管和隧道敷设、电缆固定、防火工程、分支箱安装等。

2.电缆中间接头

此分部工程可分为以下分项工程:直通接头、绝缘接头、交叉互联箱和交叉互连线、接地箱和接地线等。3.电缆终端

此分部工程可分为以下分项工程:户外终端、变压器终端、GIS终端、接地箱、接地保护箱和接地线等。

4.接地系统

此分部工程可分为以下分项工程:接地极、接地扁铁、交叉互联箱和交叉互连线、接地箱、接地保护箱和接地线等。

5.防过电压系统

此分部工程可分为以下分项工程:避雷器、放电计数器、绝缘信号抽取箱、护层保护器、引线等。

6.竣工试验

此分部工程可分为以下分项工程:主绝缘和外护套的绝缘测试(包括耐压试验和电阻测试)、电缆参数测试、交叉互联测试、护层保护器试验、接地电阻测试等。

三、电力电缆线路敷设工程验收

电缆线路敷设方式由直埋敷设、排管敷设、砖槽敷设和隧道敷设等。电缆线路敷设工程属于施工过程中间的隐蔽工程,应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验收。

1.验收标准

(1)现行的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168-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力电缆运行规程》等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各个公司自行规定的技术标准。(2)电力电缆工程的设计说明书和施工图。

(3)电缆工程附属土建设施的质量检验和评定标准。2.验收一般要求

(1)电缆线路敷设应该按照已经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路线走向和敷设位置,若根据现场情况确实需要变动,必须征得设计、技术和相关运行管理部门的同意。

(2)电缆敷设前,应先检查电缆通道情况。敷设通道应畅通、无积水,敷设位置的金属部分应无锈蚀。

(3)电缆敷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尤其是电缆的两端封头是否良好。若对两端封头情况存在于疑虑,应进行潮气校验。

(4)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5)户外终端处电缆应在终端杆塔的底部留有适量余线,变电站内终端处电缆应在变电站夹层内留有适量余线。

(6)除事故修理外,敷设电缆时如环境温度低于规定要求时,应将电缆预先加热。

(7)电缆穿越变、配电站层面,均要用防火堵料封堵。(8)电缆穿入变、配电站及隧道等的所有孔洞口均要封堵密封,并能有效防水。

(9)标志牌的字迹应清晰,不宜脱落,规格形式应统一,并能防腐。标志牌的挂装应牢固。3.电缆直埋敷设要求

(1)直埋电缆敷设后,在覆土前,必须及时通知测绘人员进行电缆及接头位置等的测绘。

(2)自地面到电缆上面外皮的距离,10KV为0.7m;35KV为1m;穿越农地时分别为1m和1.2m。

(3)直埋的电缆周围应选择较好的土层或用黄沙填实,电缆上面应有15cm的土层,保护盖板应盖在电缆中心,不能倾斜,保护盖板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盖板之间必须前后衔接,不能有间隙。

(4)电缆之间以及与其他地下管线或建筑物之间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4.电缆排管敷设要求

(1)导管的内径一般为电缆外径的1.2~1.5倍,但不得小于150mm。导管应由低耗能、高强度、无害的材料制成。

(2)保护管的选择符合设计要求。应能满足使用条件所需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电缆保护管上下宜用混凝土层加强保护。

(3)较长电缆排管敷设时,管道中工作井的留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5.电缆隧道敷设要求

(1)固定电缆的支架其中心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2)变、配电站的电缆夹层及隧道内的电缆两端和拐弯处,直线距离每隔100m处应挂有电缆标志牌,注明线路的名称、相位等。

(3)隧道内并列敷设的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要求。

(4)相同电源关系的两路电缆不得并列敷设。相同电源关系的两路35KV电缆须分别敷设在隧道两侧。

(5)单芯电缆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

(6)隧道内敷设电缆,电缆应该按照电压等级从低到高的顺序在支架上由上而下分层布置。

(7)隧道内敷设电缆,不能破坏隧道防水结构及隧道内其他附属设施。

(8)电缆在隧道内敷设完成后,不得额外降低隧道容量,且不得影响运行人员正常通行,必要时可在三通井、四通井等处将电缆固定在隧道内顶板上,或进行有效的悬吊。

四、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工程验收 1.验收标准

(1)现行的《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力电缆运行规程》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各个公司自行规定的技术标准。

(2)工程的设计说明书和施工图。

(3)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的施工工艺说明书和图纸。2.验收一般要求

(1)电缆终端和中间接头的制作,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

(2)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制作时,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

(3)安装电缆中间接头或终端头应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风雪天或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安装。空气相对湿度宜为70%及以下;当湿度大时,可提高环境温度或加热电缆。制作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终端与中间接头时,应防止尘埃、杂物落入绝缘内。严禁在雾或雨中施工。

(4)电缆线芯连接时,应除去线芯氧化层。压接模具与金具应配合恰当。压缩比应符合要求。压接后应将端子或连接管上的凸痕修理光滑,不得残留毛刺。采用锡焊连接铜芯,应使用中性焊锡膏,不得烧伤绝缘。

(5)电缆终端、中间接头均不应有渗漏现象。(6)电缆终端处应正确悬挂明显的相色标志,中间接头应有线路铭牌和相色牌。

(7)同路电缆线路三相接头之间的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

(8)电缆线路的中间接头要与相邻其他电缆线路的接头位置错开,接头之间错开至少0.5m。

(9)中间接头用托架固定牢固,托架固定满足设计要求。(10)中间接头硬固定满足设计要求,接头两侧和中间增加硬固定。

(11)户外终端电气连接处涂抹导电膏、贴示温蜡片。(12)终端头及终端引出电缆的固定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固。各处螺丝紧压牢固。

(13)GIS侧终端护层保护器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固。

(14)电缆终端引出线保持固定,在空气中其带电裸露部分之间以及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距离符合相关规定。

五、电缆线路附属设备验收 1.电缆支架

(1)支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表面光滑、无毛刺。钢材应平直。支架尺寸大小符合设计要求,下料误差应在5mm范围内,切口应无卷边、毛刺。

(2)支架安装垂直误差不应大于5mm,水平误差不应大于100mm。

(3)金属电缆支架防腐工艺符合设计要求。防腐涂层的各项指标符合相关要求,保证运行8年内不出现严重腐蚀。

(4)电缆支架应能满足所需的承载能力,支架横撑在能承载1500N平均恒定荷载的同时,在可能短暂上人时,应能承载980N的集中附加荷载。

(5)在有坡度的隧道或建筑物内安装的电缆支架,应与 隧道或建筑物底板垂直。

(6)电缆支架全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2.防火设施

(1)电缆防火措施符合设计要求。

(2)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

(3)防火隔板、防火隔断以及防火槽盒等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密封完好。

(4)对重要回路的电缆,可单独敷设于专门的沟道中或耐火封闭槽盒内,或对其施加防火涂料、防火包带。

(5)防火涂料涂刷位置、厚度和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涂刷均匀。防火包带应半搭盖缠绕,且应平整、无明显突起。在电力电缆中间接头两侧及相邻电缆2~3m长的区段施加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

3.接地系统

(1)电缆线路接地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2)护层保护器的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引线合理。

(3)交叉互联箱、接地箱和接地保护箱。

1)交叉互联箱、接地箱和接地保护箱型号选择正确,符合设计要求。2)电缆线路的交叉互联箱和接地箱箱体本体及其进线孔不得选用铁磁材料,箱体和进线孔密封良好,满足长期浸泡要求。

3)箱体固定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固可靠,隧道内安装时不影响隧道容量和人员正常通行。

4)全线交叉互联连接方式正确。

5)箱体内金属连扳相互连接处压接紧密。(4)交叉互联线和接地线。

1)交叉互连线和接地线型号选择正确,符合设计要求。2)交叉互连线和接地线应尽可能短,宜在5m内。3)交叉互连线和接地线满足最小弯曲半径要求。4)交叉互连线和接地线排列有序、固定牢固。5)交叉互连线和接地线不允许被支架或其他构件挤压。6)地线不得连接在可拆卸的接地体上,且接地电阻符合相关规程要求。

(5)回流线。

1)回流线型号选择正确,符合设计要求。2)回流线敷设位置和固定方式符合设计要求。4.防过电压系统

(1)避雷器外观无异常,干净、无污秽。

(2)避雷器、计数器和信号抽取箱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计数器安装角度合适。(3)避雷器、计数器和信号抽取箱各处连接线压接牢固。

(4)计数器、信号抽取箱的引线安装固定符合设计要求。

5.光纤测温系统

(1)测温光纤敷设安装符合设计要求。测温光纤与电缆外护套接触紧密,接头处圆周缠绕;每隔500m预留50m光纤环,光纤环放置在高压电缆上,不得挂在支架上;测温光纤固定间隔不大于0.5m。

(2)每隔500m在测温光纤上装设标签,标注起点、终点、距离。

(3)测温光纤全线贯通,单点损耗小于0.02dB。(4)系统温度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5)系统温度报警功能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协议。

六、电缆线路竣工资料验收 1.竣工资料内容

为便于将来对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在电缆线路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该向运行单位提供工程竣工资料,具体包括以下施工文件、技术文件和资料。

(1)直埋电缆线路路径的协议文件。

(2)设计资料图纸、电缆清册、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和竣工图。(3)电缆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等施工指导性文件。(4)电缆施工批准文件、施工合同、设计书、设计变更、工程协议文件、工程预算等工程施工依据性文件。

(5)竣工后的电缆敷设竣工图,比例宜为1:500.地下管线密集的地段不应小于1:100;在管线稀少、地形简单的地段可为1:1000;平行敷设的电缆线路,宜合用一张图纸。图上必须标明各线路的相对位置,并有标明地下管线的剖面图。

(6)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和保证资料,特殊电缆还应附必要的技术文件。

(7)隐蔽工程的技术记录。电缆敷设报表、接头报表、护层绝缘测试表、充油电缆油样试验报告等施工过程性文件。

(8)电缆线路的原始记录。包括电缆的型号、规格及其实际敷设总长度及分段长度,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型式及安装日期;以及电缆终端和接头中填充的绝缘材料名称、型号及安装日期等。

(9)试验记录。包括电缆线路绝缘电阻、主绝缘交流耐压、外护套直流耐压、电缆参数测量、充油电缆油样试验、护层保护器阀片性能等电气试验记录。

(10)电缆工程总结说明书、竣工试验证明书。2.竣工资料要求

(1)竣工资料要求整理有序,装订成册。

(2)竣工资料需经过监理单位和运行单位审核后,由运行单位归档保存。

(3)竣工资料移交时间应符合相关规定。

七、电缆线路试运行过程中的验收检查

新建电缆线路必须经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运行。电缆线路投入运行后一年内,为电缆线路试运行阶段。试运行过程中,对线路进行的测温、侧负荷、测接地电流工作、渗漏油检查等是竣工验收工作的必要补充。

电缆线路在试运行阶段内发现的由施工质量引发的缺陷、故障等问题,由原施工单位负责处理。

1.测温检查

新建电缆线路电气连接部分接触不良时,局部会发热。同时,电缆线路局部存在缺陷时,会有局部放电产生,由此引起电缆局部温度升高。

电缆线路投运后,通过检测各部位的温度情况,进一步判断电缆工程施工质量。

2.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电流测量

通过测量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电流,判断电缆护套绝缘是否存在损伤、电缆接地系统连接是否正确。

3.漏油检查 电缆线路投运后,需要检查电缆终端、中间接头等的渗漏油情况,对于存在油迹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判明属于施工残油还是渗漏油。

第二节 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

电缆线路投入运行后,为了确保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预防电缆线路事故的发生、充分发挥电缆线路的运行能力,运行单位指派专职运行人员对电缆线路进行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电缆运行单位的任务是保证电缆线路的供电可靠性,提高电缆线路的可用率,最大限度的降低电缆线路的事故率,最终确保电缆线路安全无事故运行。

一、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维护主要内容 1.反外力工作

电力电缆线路的外力破坏事故,在电缆线路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有效的保护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电缆运行单位应该配备足够的专责运行人员对电缆线路进行巡查,长期深入的开展电缆线路反外力工作。

(1)电缆线路运行单位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渠道,对电缆线路反外力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宣传。

(2)建立正确可靠的电缆线路资料管理系统,完善线路标识。电缆运行单位应该具有准确可靠的电缆线路资料、管线测量成果,直埋线路有齐全、醒目的电缆路径设置警示 标志。

(3)严格电缆线路专责人的定期巡视和特巡制度。电缆线路专责人切实按照巡视周期的要求进行线路巡视,巡视中发现的问题按照缺陷管理程序进行处理。对于比较容易受到外力破坏的电缆线路,施工频繁的现场,或者有特殊巡视要求的电缆线路,巡视检查的周期应适当缩短。

(4)加强施工现场的施工配合和管理力度。在电缆线路或隧道附近施工,必须事先与电缆线路运行单位进行联系,现场查活交底后,办理施工安全保护协议和电缆技术保护协议。施工挖掘时,专责人必须到现场进行监护,对电缆线路被挖出暴露的情况需进一步采取电缆线路保护措施。施工现场的电缆线路位置附近需装设明显的警示标志,并注明联系方式。

2.正常巡视及负荷监视、温度监视、压力监视和腐蚀监视

运行人员对隧道内敷设的电缆线路全线进行正常巡视,及早发现电缆线路被硬物挤压等现象。对电缆线路终端进行巡视,及早发现电缆线路终端出现污闪、异物闪络或者渗漏油等现象。

(1)正常巡视。

1)对敷设于地下的每一条电缆线路,应查看路面是否正常,有无开挖痕迹、堆物或线路标桩是否完整无缺等。2)对于电缆终端,应检查终端有无放电现象;电缆铭牌是否完好;油纸终端套管是否完整,有无渗漏油;交联电缆终端热缩、冷缩或预制件有无开裂、积灰;终端引出线接点有无发热或放电现象,接地线有无脱焊,电缆铅包有无龟裂渗油,户外靠近地面一段的电缆保护管是否被车碰撞等。

3)多路并联电缆要检查电流分配和电缆外皮的温度情况,示温蜡片是否脱落,防止因接点不良而引起电缆过负荷或烧坏接点。

4)安装有保护器的单芯电缆,在通过短路电流后,或定期检查阀片有无击穿或烧熔现象。

5)充油电缆线路无论是否投运,都要检查其油压是否正常,油压系统的压力箱油管、阀门、压力表是否有渗漏油现象;信号系统的信号屏电源是否完好,动作是否正常,喇叭有无声响;检查塞止接头支撑绝缘子或与构件绝缘部分的零件,有无放电现象。

6)有硅油膨胀瓶的交联电缆终端应检查硅油膨胀瓶的油位是否在规定的1/3~2/3之间,对于GIS终端应特别注意检查筒内有无放电声响。

7)单芯电缆应监测其金属护层接地线电流,有较大突变时应停电进行外护套接地电流试验,查找外护套破损点。

8)对110KV及以上重要电缆线路的户外引出线连接点,需加强监视,一般可用红外线测温仪或测温笔测量温度。在 检修时应检查各接触面的表面情况。

9)电力井、隧道、电缆夹层内的油纸电缆铅包与支架或金属构件处有无磨损或放电迹象,衬垫是否失落,电缆及接头位置是否固定正常,电缆及接头上的防火涂料或防火带是否完好。

10)电力井、排管、隧道、电缆沟、电缆桥、电缆夹层等附属设备应检查金属构件如支架、接地扁铁是否锈烂;对于备用排管应用专用工具进行疏通,检查其有无断裂现象。

11)隧道、电缆夹层应检查孔洞是否封堵完好,通风、排水及照明设施是否完整,防火装置有无失灵。

12)检查小室、终端站门锁是否开闭正常、门缝是否严密,如进出口、通风口防小动物进入的设备是否齐全,出入通道是否通畅。

13)检查隧道、人井内电缆有无渗水、积水,有积水时要排除,并将渗漏处修复。

14)检查隧道、人井内电缆及接头情况,应特别注意电缆和接头有无漏油,接地是否良好,必要时测量接地电阻和电缆的电位,防止电缆腐蚀。

15)检查隧道、人井电缆支架上有无撞伤或蛇形擦伤,支架有否脱落现象。

16)检查入井盖和井内通风情况,井体有无沉降及有无裂缝。17)检查隧道电缆的位置是否正常,接头有无漏油、变形,温度是否正常,防火设备是否完善有效,以及检查隧道的照明是否完善。

电力电缆线路巡视检查后,巡线人员应将巡查结果记入巡线记录簿内。对于必须立即处理的重要缺陷,除做好记录外,还必须立即向主管负责人提出报告。对巡视中发现的零星缺陷和普遍性缺陷,交由主管部门编制月季度小修计划和大修计划。运行部门应根据巡查结果,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负荷监视。对电缆负荷的监视,可以掌握电缆线路负荷变化情况,控制电缆线路原则上不过负荷,分析电缆线路运行状况。电缆线路负荷的测量可用钳形电流表测定。

(3)温度监视。仅仅监视或控制电缆的负荷并不能保证电缆的正常运行。电缆线路运行时将受到环境条件和散热条件的影响,而且在电缆线路故障前期局部会伴随有温度升高现象,因此有必要对电缆线路进行温度监测。

利用各种仪器测量电缆线路外皮、电缆中间接头以及其他部位的温度,目的是防止电缆绝缘超过允许最高温度而缩短电缆寿命、提前预防电缆事故的发生。

(4)腐蚀监视。电缆腐蚀一般指电缆金属护套部分的腐蚀。金属护套被腐蚀结果是部分将变成粉状而脱落,金属护套逐渐变薄至穿透,失去密封作用而导致绝缘受潮,经一 定的时间绝缘性能逐步下降,而形成电缆线路的故障。一般情况下,由于电缆被腐蚀的过程发展很慢,不可能及时被发现,当一旦发现时,腐蚀已经是极其严重的程度了,必须作更换处理。

3.防火管理

一般情况下电缆线路布置密集,电缆线路一旦发生火灾,消防器材难以投入,容易造成火灾扩大,因此电缆火灾事故往往损失重大。

电缆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电缆本身故障引起的火灾,二是外界火源引起的电缆火灾。因此,防止电缆火灾首先要防止电缆本身和外界因素引起的电缆着火;其次要防止着火后蔓延扩大;第三要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

主要有以下措施:

(1)选用防火电缆,主要有阻燃电力电缆或者耐火电力电缆。

(2)电缆和接头表面阻燃处理。

1)涂刷防火涂料。电缆用的防火涂料大致可分为发泡型和非发泡型两种。

2)绕包防火包带。防火包带一般是以耐燃性能优异的橡塑性材料为主体,再涂覆难燃性胶黏剂或添加无机填充剂而制成。一般用在使用防火涂料处理有困难的电缆线路上。防火包带的操作工艺,通常在电缆上半叠绕包两层即可。

(3)防火分隔和封堵。防火分隔是限制火灾范围的重要措施,包括防火墙、防火门、防火隔板和防火槽盒等。电缆线路在穿越楼板、墙壁时要用防火材料对孔洞进行封堵。

(4)火灾探测报警和固定灭火装置。在变电站进出线电缆比较集中的夹层内、重要隧道内安装火灾探测报警装置,及早探测火情、显示火警部位和正确发出火警,目前国内有些地方已经成功的安装了分布式光纤温度检测系统。

固定灭火装置有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一般在电缆隧道内采取在电缆接头处加装灭火装置的方式,如灭火弹等。电缆线路事故多发生在电缆接头处,电缆接头处加装灭火装置后,一旦电缆线路接头处发生故障,灭火装置能有效的控制电缆线路火灾。

4.绝缘监督

电缆线路运行单位应该做好电缆线路绝缘监督工作,努力确保电缆线路安全健康运行。绝缘监督工作应该建立自上而下的绝缘监督组织体制,形成绝缘监督网络。

(1)电缆线路预防性试验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根据电力电缆运行规程的要求,结合电缆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编制并实施电缆线路预防性试验计划,及时发现和消除电缆线路缺陷,从源头上杜绝电缆线路事故的发生。

(2)对带病运行电缆线路的监督,针对部分带病运行 的电缆线路,必须加强巡查力度,缩短监督试验周期,严密注视缺陷的发展变化趋势。如果在半年时间内缺陷没有发生变化,则可以认为此缺陷属于固定性缺陷,可以将此缺陷记入线路历史专档备考,而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按照正常的情况管理。

(3)电缆线路设备等级划分。电缆线路的故障多数是因为绝缘被击穿而引起的,因此加强电缆绝缘监视对提高线路可靠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电缆线路进行设备等级划分,有利于及时消缺升级,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对设备的维修和改进。

电缆线路运行单位根据电缆线路预防性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情况,结合电缆线路实际运行和检修中发现的问题,并充分考虑电缆线路绝缘水平、技术管理情况及安全管理情况等问题,对35KV及以上电缆线路每年进行一次设备等级划分。

电缆线路设备等级划分为三级。

1)一级设备。电缆线路绝缘测试时试验项目齐全,结果合格,且在运行、检修过程中未发现任何缺陷。此类设备电缆线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技术状况良好,能保证在满负荷下安全供电的电缆设备。

2)二级设备。电缆线路绝缘测试时泄露试验次要项目或次要项目数据不合格,发现绝缘有缺陷,但暂不影响安全 运行或影响较小(如泄露不对称系数大于标准值)。

3)三级设备。电缆线路绝缘测试时泄露试验主要项目或主要项目数据不合格,发现绝缘油重大缺陷,威胁安全运行的(如耐压试验时闪络;泄露电流极大且有升高现象,但未超过试验电压)。

5.缺陷管理

电缆线路缺陷管理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实行分级、分层管理原则,实现电缆线路缺陷的发现、上报、分析、处理、消缺的闭环管理。

(1)缺陷分类。

1)危急缺陷。设备或建筑物发生了直接威胁安全运行并需立即处理的缺陷。否则,随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设备损坏、大面积停电、火灾等事故。

2)严重缺陷。对人身或设备有严重威胁,暂时尚能坚持运行但需尽快处理的缺陷。

3)一般缺陷。上述危急、严重缺陷以外的设备缺陷。指性质一般,情况较轻,对安全运行影响不大,可列入检修计划处理的缺陷。

(2)设备缺陷处理时限规定。

1)危急缺陷。应于当日及时组织检修处理。2)严重缺陷。应根据缺陷发展情况尽快处理,一般不超过1个月。3)一般缺陷。应列入检修计划处理,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3)设备缺陷的报告及检查。电缆运行单位电缆设备发生危急、严重缺陷,应及时上报相关技术管理部门。

电缆运行单位发现设备缺陷后,应加强监视或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进一步恶化。监视中如有发展应及时报告。

技术管理部门对各运行单位缺陷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包括缺陷的记录、消缺时限、消缺率、消缺质量、信息传递、预防措施制定及落实等内容。

二、电力电缆线路巡视周期

为了确保电缆线路安全运行,专责电缆线路运行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设备巡视周期的要求,对电缆线路进行巡视检查。

1.地面巡视

(1)对于电缆线路通道(包括直埋、工井、排管、隧道、电缆沟、电缆桥)上的路面,应根据电缆护线巡视制度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

(2)对于发电厂、变电站内的电缆线路通道上的路面,视情况定期进行巡查,一般应每三个月至少一次。

(3)对于已暴露的电缆或电缆线路通道附近有施工的路面,应按照电缆线路沿线及保护区内施工的监护制度。酌情缩短巡查周期。2.电缆线路及其附属设备的可见部分 应按照如下要求定期进行巡查:

(1)10KV及以下电缆户内、外终端一般2~4年一次;35KV一般每年一次;110KV及以上一般每季度一次。对于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重要用户及其上级电源电缆,应按特殊情况要求,酌情缩短巡查周期。

(2)对于泵站的电缆线路,应根据汛期特点,在每年汛前进行巡查。

(3)对于污秽地区的主设备户外电缆终端,应根据污秽地区的污秽程度予以决定。

(4)对于装有油位指示的电缆终端,每年冬、夏检查一次油压高度。对于有供油油压的电缆线路应内同每月对其供电油压进行巡查。

(5),每年冬、夏电网负荷高峰期间,按要求做好电缆负荷及终端接点温度的监测工作。

(6)运行电缆周围土壤温度应按指定地点定期进行测量。冬、夏电网负荷高峰期间适当加大测量频度,并及时通知有关调度。

(7)电缆隧道、充油电缆塞止井应每月巡查一次。(8)电缆桥、电缆层、分支箱、换位箱、接地箱应每年巡查一次。当系统保护动作造成护层交叉换位的电缆线路跳闸后,应同时对线路上的护层换位箱、接地箱进行巡查。(9)电缆工井、排管、电缆沟及其支架应每两年巡查一次。

第三节 电力电缆线路状态检修

出于对电力电缆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一直以来采用定期进行主绝缘和交叉互联系统的预防性试验以及测温测负荷的方法对电缆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通过将上述检查结果与规程中的标准值进行比较,若是超标则制定维修计划,安排对设备进行停电检修,这种从预防性试验到检修的维护方式称为计划检修。

计划检修在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保证供电安全可靠性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但从经济角度和技术角度来说,计划检修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定期试验和检修造成了很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浪费,据统计在定期检查和维修中,仅有60%的花费是该花的,此外,在不同于设备运行条件的低压下检查,许多绝缘缺陷和潜在的故障无法及时发现。

鉴于此,目前提出了状态检修的概念,即通过对运行中电缆的负荷和绝缘状况进行连续的在线监测,随时获得能反映绝缘状况变化的信息,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维修。

状态检修具有以下优点:

(1)减少不必要的计划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2)降低备品备件库存,减少设备维护费用。(3)使得检修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提高设备检修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检修人员的工作负担。

一、电力电缆线路常见缺陷

对已投入运行或备用的各等级电缆线路及附属设备有威胁安全的异常现象(又称缺陷),必须进行处理。电缆设备缺陷涉及范围如下:

(1)电缆本体、接头和户内、外终端,包括接地线和支架。

(2)电缆支架、保护管、分支箱、交叉互联箱、接地箱、带电显示器、避雷器、隔离开关、信号端子箱和供油系统的压力箱及所有表计。

(3)电缆桥、电缆排管、电缆沟、电缆夹层、电缆工井、竖井、预埋导管。

(4)电缆隧道及排水系统、照明和电源系统、通风系统、防火系统的各种装置设备。

(5)超高压充油电缆信号屏及信号报警系统设备。1.电力电缆线路缺陷分类

电缆线路缺陷按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分为紧急缺陷、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三类。

(1)危急缺陷。严重威胁设备的安全运行,不及时处理,随时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必须尽快消除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的缺陷,如充油电缆失压、附件绝缘开裂等。(2)严重缺陷。设备处于异常状态,可能发展为事故,但设备仍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运行,应加强监视并在短期内消除的缺陷,如接点发热、附件漏油、接地电流过大等。

(3)一般缺陷。设备本身及周围环境出现不正常情况,或设备本体不完整,出现不太严重的缺陷,一般不威胁设备的安全运行,可列入检修计划消除的缺陷,如附件渗油、电缆外护套局部破损等。

2.实际运行中的缺陷统计

在现实工作中,由于电缆自身结构、附件设计方法、安装工艺、敷设环境、网络构造以及负荷水平的差异,电缆缺陷呈多样化分布,按照缺陷出现位置的不同,大致可将日常运行遇到的缺陷分为如下4个类别。

(1)电缆本体常见缺陷。电缆线路本体常见缺陷主要有PVC护套破损、金属护套破损、金属护套电化学腐蚀、主绝缘破损、充油电缆本体渗漏油、电缆本体局部过热。

(2)接头和终端常见缺陷。接头和终端常见缺陷有油纸绝缘电缆尼龙斗干枯、油式终端渗漏油、中间接头铅包开裂、接头环氧套管开裂、空气终端严重积污、空气终端瓷套开裂、空气终端瓷套掉瓷、电缆接头局部过热。

(3)电缆线路附属设备缺陷。电缆线路附属设备缺陷主要包括线路接地电阻偏高、接地电流过大、35KV及以上高压单芯电缆线路交叉互联系统断线、互联箱或接地箱接触电 阻偏高、护层保护器故障、交叉互联线电流过高、充油电缆油压报警系统故障、充油电缆压力箱渗漏油、固定拖箍及卡具丢失等。

(4)电缆敷设路径上存在的缺陷。电缆的敷设方式主要包括直埋、沟槽、管井以及隧道等。电缆路径设施的缺陷往往是电缆线路缺陷的直接原因。在日常运行中,路径上存在的缺陷主要有在电缆路径附近进行大型机械施工、路径上方堆积建筑垃圾等杂物、与其他管道进行不符合规程要求的垂直交叉、路径内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过大、隧道顶板和侧墙出现裂纹、隧道侧墙或底板有渗漏水、支架有毛刺、易腐蚀、承载力不足、隧道内温度过高、通风和排水系统出现故障、同一路径上不同等级电缆的相互占压等。

3.电缆缺陷的处理原则

(1)对于危急缺陷,运行部门应立刻上报技术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及时处理,运行人员可在事后补报缺陷卡片。危急缺陷应于当日及时组织检修处理。

(2)对于严重缺陷,按照缺陷处理流程逐级运转,由处缺部门及时安排处理,一般不超过1个月。

(3)对于一般缺陷,应列入检修计划,一般不超过3个月。

(4)凡遇重大电气设备绝缘缺陷或事故,还应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5)对于已检修完或事故处理中的电缆设备不应留有缺陷。因一些特殊原因有个别一般缺陷尚未处理的,必须填好设备缺陷单,做好记录,在规定周期内处理。

(6)电缆设备带缺陷运行期间,运行部门应加强监视。对带有重要缺陷运行的电缆设备,应得到部门技术主管的批准。

(7)电缆设备缺陷应填写缺陷卡片,缺陷卡片由各部门领导或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

4.缺陷处理的职责分工和流程

设备缺陷管理实行分级、分层管理的原则,各部门应明确各级设备缺陷管理专责人。生产技术管理部门作为设备缺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各部门设备缺陷的分析处理、技术攻关、制定反措等工作。负责组织设备缺陷的统计汇总、分析处理、措施制定、检查验收、消缺指标等工作,负责将缺陷情况上报上级管理部门。运行部门负责设备的巡视检查,上报设备缺陷,处理职责分工内的设备缺陷,对本部门的设备缺陷及处理情况进行汇总。检修部门则负责处理职责分工内的设备缺陷,负责备品备件的储备工作,并对本部门的设备缺陷处理情况进行汇总。安监部门、工程管理部门以及材料部门负责做好设备缺陷处理涉及的安全、工程、备品备件等工作。具体流程如图6-1所示。

图6-1 缺陷处理流程示意图

二、电力电缆线路在线监测

正如上文所述,基于经济效益和技术可靠性考虑有必要进行状态检修的尝试,其组成和相互关系如图6-2所示,可见在线监测是状态检修的基础和根据。从可靠性、适用性和实用性方面考虑,在线监测系统需要满足如下要求:

(1)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不应改变电缆线路的正常运行。

(2)实时监测,自动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并具有报警功能。

(3)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和适当的灵敏度。(4)具有故障诊断功能,包括故障定位、故障性质和故障程度的判断等。

当前,我国主要开开展了以下几种切实可行的在线监测试验项目。

1.充油电缆线路绝缘油状态的监测

我国当前的110KV及以上等级的充油电缆基本都安装

了油压报警系统来实现对充油电缆油压的在线实时监控,一旦油压异常,系统将产生声光报警模拟信号,通过变电站RTU(远程终端控制系统)传至集控站,从而引导检修人员通过注油或放油等方式,将油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该系统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和成熟的在线监测系统。

图6-2高压、超高压电缆状态监测集控系统拓扑图 2.10KV及以上交联电缆运行温度监测

随着交联电缆线路负荷率的不断提高,电缆线路温度过高的问题日益突出。自2000年以来,国内逐步开始采用红外测温仪和红外热像仪对电缆及其附件的运行温度进行点对点的监测。由于红外测温仪测量距离有限、测量范围小、误差大以及受被测点表面反射率的影响大,使其测量数据不

可靠而逐步被红外热像仪取代。近年来,通过这种方式发现多起运行缺陷,如图6-3所示为红外热像仪发现的某线路B相发热情况。

图6-3某线路B相发热

3.110KV及以上单芯交联电缆交叉互联系统接地电流的监测

(1)110KV及以上XLPE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是保证电缆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为抑制金属护套内产生较大电流,110KV及以上XLPE电缆通常采用单端接地或者交叉互联两端接地的方式,此时,电缆的接地线电流为零或者很小。如果电缆外护套绝缘有破损,造成金属护套多点接地,则会在金属护套、接地线、接地系统间形成回路,产生较大的接地线电流(其值能达到电缆线芯电流的50%~95%)。由于此接地线电流较大,因此可用电流互感器直接对其进行采样,经过外围电路放大、A/D转换和微机处理,即可实现电缆外护套状况的在线监测。系统构造方式如图6-

4、图6-5所示。

图6-4某线路的接地电流监测系统结构图

图6-5某线路的接地电流监测系统

(a)接地电流监测主机及信号发送装置;(b)电流互感器

(2)如果电缆采用单端接地方式,则可采用接地线电流法监测电缆主绝缘状况,这种方法也称为工频泄露电流法。正常情况下,单端接地时,接地线电流包括容性电流和主要为流经电缆主绝缘的容性电流。当电缆绝缘逐渐恶化时,容性电流将会增大,所测的接地线电流均值将随之“上

浮”。由于接地线电流数值可达安倍级,比较容易测量。因此,可以通过对接地线容性电流的测量,从概率统计的角度进行历史数据的趋势分析,由此对电缆主绝缘状况进行在线监测。接地线电流法监测电缆主绝缘状况时,如果发现接地线容性电流均值显著增长,在排除其他运行故障的可能性后,可以认为是电缆主绝缘的恶化所致。

4.电缆附件的局部放电监测

局部放电是造成电缆绝缘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学者一致推荐局部放电试验作为XLPE电缆绝缘状况评价的最佳方法。考虑到电缆故障绝大部分发生在电缆附件上,而且从电缆附件处进行局部放电测量容易实现、灵敏度高,因此,一般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主要针对电缆附件。目前,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方法主要有差分法(见图6-

6、图6-7)、方向耦合法、电磁耦合法、电容分压法、REDI局部放电测量法、超高频电容法、超高频电感法等。虽然对局部放电的在线检测方法很多,理论上也是可行的,但实际应用中,由于局放信号微弱、波形复杂、外界背景干扰噪声大等原因,实现局部放电的在线检测难度很大。

图6-6 差分法局部放电测试等效电路

1-导体;2-屏蔽层;3-绝缘法兰;4-测试仪;5-数据传输线(只测试主机);6-导体-屏蔽电容;7-局部放电;8-电极-屏蔽电容.图6-7差分法电极安装示意图 1、2-测量用电极;

3、4-校正用电极;5-绝缘筒;6-绝缘接头;7-电缆

5.高压电缆线路运行温度的在线实时监测

任何电缆事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时间过程,而且都伴随有局部温度升高,温度已成为判断电缆运行是否正常的非常关键的要素之一,许多物理特性的变化也都直接反映在温度的升降上,因此对温度监测的意义越来越大。电缆

温度在线监测按照测温点的分布情况,可分为两大类:分布式在线温度监测和点散式在线温度监测,前者对电缆线路全线进行温度监测,后者只对电缆终端、中间接头等故障多发部位进行温度监测。

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融合了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光纤和激光技术,用光纤作为传感探测器进行温度监测,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电力电缆网中已经有多年的成熟运行经验,通过实时监控电缆线路的运行温度,为发现电缆线路局部放电、绝缘老化等早期症状提供一个依据,是实现电缆网状态检修的必要手段。其原理是利用光在光纤中传输时,在每一点上激光都会与光纤分子相互作用而产生后向的散射,既有瑞利(Rayleigh)散射、布里渊(Brilouin)散射,也有拉曼(Raman)散射。拉曼散射是处于微观热振荡状态下的固态SiO2晶格与入射光相互作用,产生与温度有关的比原光波波长较长的斯托克斯光和波长较短的反斯托克斯光,这两种光的一部分沿光纤被反射回来,通过检测拉曼散射斯托克斯光和反斯托克斯光的比值,确定光纤沿线的温度,系统原理及结构如图6-

8、图6-9所示。该系统在北京地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图6-8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原理图 6.电缆水分在线监测

对于XLPE电缆,水分的危害极大,因此,在电缆的设计、制造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抑制水分的入侵。但是,长期运行过程中,水分的入侵不可避免,特别是对于电缆附近水源较大或者电缆长期浸泡在水中的地区更是如此。电缆水分在线监测系统是在电缆结构内(一般在金属护套与外屏蔽层之间)内置一个分布式的水传感器,通过测量水传感器的直流电阻,来判断水分的入侵情况。系统中,水传感器的布置、电气特性至关重要,一方面,它要有与电缆金属护套一样的交叉互联方式、另外,它还要能承受各种冲击电压和冲击电流的影响。电缆水分在线监测法适合应用在电缆长期浸泡在水中的情况。

图6-9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结构图

7.在线检测tanδ法

研究表明,介质损耗tanδ的大小随着水树老化程度的增大而增加。测量线路电压与流经绝缘体的电流(由电缆接地线中测出)的相位差,求出tanδ的大小,从而判定电缆主绝缘的好坏。

典型的介质损耗tanδ在线检测法是检测两个正弦波过零点的时间差,由频率和时间差来计算相位差的方法。国内研究所研究了介质损耗测量的过零点电压比较法,较好地解决了介质损耗的在线测量问题。过零点电压比较法无需以过零点为测量相位差的标准,而以过零点附近两个正弦波的平均电压差来评价两个正弦波的相位差,因此抗干扰能力强,比较适合现场及在线检测。

由于tanδ反映的是被测对象的普遍性缺陷,个别集中缺陷不会引起tanδ值的显著变化。因此tanδ法对电缆全

线整体老化监测有效,对局部老化则很难监测。此外,对于110KV及以上XLPE电缆,由于其绝缘电阻和等值电容很大,因此tanδ值很小,容易受到干扰而无法准确测出。

三、电力电缆线路检修

1、电缆线路的检修类型

为了减少设备事故数量,提高供电质量和电网可靠性,必须做好电缆设备绝缘监督与检修工作。正如前文所述,电力电缆线路的检修主要经历了以下三种模式。

(1)矫正性检修。当电缆及附件发生故障或严重缺陷不能正常运行时,必须进行的检修称为矫正性检修(故障检修),这类检修具有不可预见性,对电网供电可靠性有不良影响。

(2)定期检修。根据电缆线路综合运行情况实行“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对电缆或附件进行定期检查、试验及维修称为定期检修(预防性检修)。主要是采用定期进行绝缘预防性试验,根据《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对电缆线路及其附属设施所规定的项目和试验周期,定期在停电状态下进行绝缘性能等的检查性试验,并将预试结果与规程标准进行对比,若有超标,则应制定维修计划,安排对设备进行停电检修。定期检修较少考虑电缆及附件的实际运行状况,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3)状态检修。根据电缆和附件“在线监测”的状态

测试记、运行历史记录、统计资料信息和预防性试验检查报告,有针对性的进行检修,这种检修管理模式称为状态检修。

2.电力电缆线路检修的一般规定

(1)电缆线路发生故障后,必须先使电缆线路与电力系统隔离,并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才能进行事故处理。

(2)测量电缆主绝缘电阻,鉴定故障性质,必要时可施加直流耐压进行鉴定。

(3)根据故障性质确定测寻故障点的方法,找出故障点精确位置。

(4)对电缆故障点进行放电鉴别,确认事故电缆。(5)对故障部位按照工艺进行修复。(6)对修复后电缆线路做修后试验。(7)试验合格后,电缆重新投入运行。3.电缆线路上常见的检修项目

针对实际运行中电缆线路不同位置上出现的四种缺陷,检修工作也相应的分为四种类型。

(1)对电缆本体的检修。主要有修复电缆外护套、金属护套,为充油电缆顶油,电缆切改以及为外力损伤的电缆做直通头(俗称假接头)等。

(2)针对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的检修。主要有清扫终端瓷套管和喷涂RTV,更换裂纹严重的终端瓷套,更换运行温度过高终端,更换充油电缆终端的漏油油嘴,更换终端内

油样试验不合格的绝缘油和硅油,重做带砂眼漏油的终端搪铅,修复扭力出现异常的弓子线,修复漏气的GIS终端,修复油面下降过快的户内终端,重做温度过高或漏油严重的中间接头,补充中间接头和终端附近丢失的线路铭牌,重新包绕老化的失色相色带等。

(3)对电缆线路附属设备的检修。主要包括补充丢失或损坏的交叉互联线和接地线,更换损坏或进水浸泡的互联箱,更换试验不合格的护层保护器,更换泄露电流过大的避雷器,更换损坏的计数器和油压表,定期大修隔离开关,补充电缆抱箍及丢失的卡具等。

(4)针对电缆敷设路径的检修。主要有清理隧道垃圾,排除电缆沟沟内积水,给渗漏水严重的沟段做玻璃钢防水,给结构老化的沟道新做支撑,给温度过高、通风不畅的沟段增加风亭,更换锈蚀严重以及尺寸过小的支架,维修沟道接地系统,为有硌伤危险的电缆在支架上增加垫片,更换承载力不够的引上支架,对相互占压的电缆进行悬吊理顺等。

4.电力电缆检修工作的安全要求(1)电力电缆检修工作的基本要求。

1)工作前应详细核对电缆名称、标志牌是否与工作票所写的相符,安全措施正确可靠后,方可开始工作。

2)电缆分支室内的停电工作,工作前还应核对线路名称、隔离开关号。

3)电缆分支室停电后,应先验电、挂地线,而后才能拉合隔离开关,不许带电拉合隔离开关。

4)10KV电缆室外终端头的停电工作,应先核对线路名称、调度号及站内断路器是否拉开,不许在站内断路器未拉开的情况下拉合杆上隔离开关。

5)进入SF6电气设备室或与其相连的电缆夹层、沟道,应先检测含氧量、SF6气体含量是否合格。电缆隧道内长距离巡视时,工作人员应携带便携式有害气体测试仪及自救呼吸器。

6)电缆施工完成后应将穿越过的孔洞进行封堵,已达到防水、防火、防小动物的要求。

(2)带电作业的安全要求。

1)35kv及以上电缆(含中间接头)不许带电移动。2)移动运行中的10kv电缆(含中间接头),应先征得运行单位的同意,并对其敷设年份、绝缘材料、运行情况等进行详细了解。视绝缘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如老化严重,应停电进行。平移距离不得超过2m。

3)移动运行中的单芯电缆保护层一端接地的电缆应防止感应电压。

4)移动运行中的电缆,工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5.电缆线路检修工作的技术考核指标

(1)电缆故障修复率。各电压等级电缆线路应按月统

计故障修复率,计算公式为

电缆故障修复率=当月电缆故障修复次数/当月电缆故障发生次数×100%(2)电缆故障及时修复率。各电压等级电缆线路应按月统计故障及时修复率,计算公式为

电缆故障及时修复率=当月故障及时修复次数/当月故障发生次数×100% 在接到电缆故障抢修命令后须迅速组织实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故障的修复。

(3)一类缺陷的处理率和修复率。这里的一类缺陷包括严重缺陷和危急缺陷,各电压等级电缆线路应按季度统计一类缺陷的处理率和修复率,计算公式为

一类缺陷的处理率=当季度一类缺陷开始处理的数量/当季度一类缺陷发现数量×100% 一类缺陷的修复率=当季度一类缺陷的数量/当季度一类缺陷发现数量×100%

四、测温和测负荷 1.电缆线路温度测量

(1)电缆线路温度测量的意义。当电缆或附件中发生异常时,均伴随有局部放电发生,局部放电会使电缆或附件局部温度升高。任何电缆事故发生、发展,都有一个时间的过程,都必然经过一个温度缓慢上升或异常上升——温度急

剧上升——绝缘击穿,最终造成电气短路的系列过程。因此对电缆线路及其附件的温度进行测量是检测电缆运行情况的有效手段。

通过分析判断温度测量数据,查出可能潜伏的线路过负荷、接触不良、异常放电、线路交叉互联系统隐患、电缆外护套绝缘损伤及其他造成温度上升的各种隐患,以便及早发现电缆线路或附件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防止接头爆炸及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

电缆的载流量与温度有关,通过对电缆线路及其环境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可以为确定电缆的最佳载流量提供依据。

(2)电缆线路温度测量的方法。

1)热电偶测温。散热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比如直埋敷设的电缆线路,在电缆线路外层装设热电偶或者压力式温度表测量电缆的表面温度。

2)示温蜡片测温。示温蜡片分为60、70、80℃三种,分别以不同颜色表示,常用的有黄、绿、红三色。

由于粘贴示温蜡片测量温度只能粗略检查粘贴处的温度范围,而且反应时间慢、粘贴不方便,目前已经较少使用。

3)红外线测温仪测温。多年来,电缆及附件的测温,往往只是对某些特定的测温点进行温度监测,没有对整个电缆及附件进行测试。这也是受到测量仪器的限制。

红外测温仪测温时,主要对电缆线路终端接线鼻子、应

力控制部位及接地部位等事故高发部位和可疑缺陷部位进行测温。

4)红外热像仪测温。红外热像仪测温最初在电力系统内应用时,主要是对变电站一次设备进行测温。用于电缆及附件温度监测只有几年时间。

红外热像仪测温能对整个电缆及附件进行测试,而且测量操作简便,测量到的温度情况直观可见,方便现场应用。

示温蜡片测温、红外测温仪测温和红外热像仪测温,都只能按照巡视人员的巡视周期,按时到现场进行观察和温度测量,在两个巡视周期之间的绝大部分时间内,电缆及附件的温度情况都无法掌握。

5)在线测温。电缆温度在线监测一方面能实现在线监测电缆及附件温度情况,及时有效的发现电缆及附件早期故障,另一方面还能根据电缆的温度实时确定其最佳载流量。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公司、研究机构对电缆在线测温系统进行了研究,国内电力公司已开展了部分试点。

在线测温按照测温点的分布情况,可分为两大类:分布式在线温度监测系统和点散式在线温度监测系统。

分布式在线温度监测系统对电缆线路全线进行实时温度监测,全线布置光纤,以光纤作为温度采集和数据传输的通道。

点散式在线温度监测系统只对电缆终端、中间接头等薄

弱部位进行实时温度监测,主要采用热电偶、气体、红外线或者光纤光栅进行温度采集,采用CAN总线或者光纤进行数据传输。

(3)电缆线路温度测量数据的分析判断。对电缆线路温度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要结合周围环境、负荷量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比较。

1)温度测量数据要与当时的环境温度进行比较,不应有较大差异。

2)对同一相电缆相邻部位之间的温度数据进行比较,不应有较大差异。

3)对同一路电缆三相之间相同部位的温度数据进行比较,不应有较大差异。

4)结合负荷变化情况,与上次温度测量数据和历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温度变化量和变化率不应有明显改变。

2.电缆线路负荷测量

(1)电缆线路负荷测量的意义。《电力电缆运行规程》规定,电缆线路应该在其额定允许载流量范围内运行,原则上不允许过负荷,即使在事故处理时出现的过负荷,也应该迅速恢复正常。

电缆线路过负荷运行将会缩短电缆的使用寿命,造成电缆运行故障。电缆线路过负荷运行时,将会造成电缆线芯温度过高,加速电缆绝缘的老化,使电缆金属护套发生膨胀、47 变形、龟裂、接点发热损坏等现象。

同时,多根电缆线路并列运行时,需要定期测量电缆线路的负荷情况,以便正确了解电缆线路负荷分配情况,掌握电缆线路运行状况。多根电缆线路并列运行时,由于电缆终端连接部分接触点的接触电阻存在差异,将造成并列运行的电缆线路负荷分配不均匀。这种负荷分配不均现象将会在并列运行的电缆线路中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危及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

(2)电缆线路负荷测量的方法。

1)实时监测。发电厂、变电站在每条线路上装有配电盘式的电流表,电镀部门通过监视电流表的电流值,实时监测每条线路的负荷情况,以便实时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和线路负荷量。

2)现场测量。电缆线路运行人员按照巡视周期的要求,定期到现场采用钳型电流表进行负荷测量。有保电特巡任务时,也需要现场测量负荷情况。

(3)电缆线路负荷测量数据的分析判断。对电缆线路负荷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要结合具体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比较。

1)要与电缆线路额定允许载流量进行比较。电缆线路负荷原则上应不大于其额定允许载流量。对于35kv及以下系统,电缆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短时间过负荷。

2)比较同路电缆线路三相负荷间的不平衡性,以及多根并列运行的电缆线路之间负荷的不平衡性。

3)与往年同期最高负荷情况进行比较。3.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测量

(1)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测量的意义。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大小能客观反映电缆线路外护套健康状况,影响电缆线路载流量。因此,对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大小进行测量与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出现异常,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电缆外护套破损、出现了多点接地现象。外护套破损、金属护套腐蚀、既增加了主绝缘水树老化的几率,由易于诱发局部放电和电树枝,对电缆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

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出现异常,将直接影响到电缆线路的载流量。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异常对载流量的影响可达30%~40%。

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出现异常,将造成损耗发热,导致绝缘局部发热,加速绝缘老化,降低电缆使用寿命。

(2)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测量的方法。

1)实时监测。可用电流互感器直接对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进行采样,经过外围电路放大、A/D转换和微机处理,即可实现电缆外护套状况的在线监测。

2)现场测量。电缆线路运行人员按照巡视周期的要求,49 定期到现场采用钳型电流表测量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有保电特巡任务时,也需要现场测量负荷情况。

(3)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测量数据的分析判断。对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要结合电缆线路接地系统方式和具体情况、负荷、温度、现场情况等具体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比较。

1)测量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的三相和总的接地电流,与负荷值进行比较,计算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占负荷值的比值。

2)测量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的三相和总的接地电流,与投运初期值、历史同期值和前次记录情况进行比较。

测量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电流的三相和总的接地电流,比较三相之间的不平衡性。

第四节 电力电缆故障及处理

一、常见的电力电缆故障 1.电缆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

(1)绝缘老化。电缆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在电场的作用之下,绝缘层要受到伴随电作用而来的热、化学和机械作用,从而引起绝缘介质发生物理及化学变化,久而久之,介质的绝缘性能和水平自然就会下降。

电力电缆的试验方法及故障分析 第6篇

【关键词】电力电缆;电缆绝缘电阻测量;直流耐压试验

前言

电力电缆在油田地面基础设备中被广泛使用,它的绝缘状况直接影响电力系统供、配电的安全运行,因此应当按照《规程》要求对其进行电气试验,以便在施工前及时发现缺陷[1]。另外,当发现电缆故障时,要及时准确的查出故障原因及故障部位,及时予以消除,保证其安全工作,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平稳运行。

1、电力电缆发生故障的原因分析

电缆线路的薄弱环节是终端头和中间头。这往往是由于设计不良或制作工艺、材料不当而带来的缺陷[2]。有的缺陷可以在施工过程和验收中检验出来,更多的是在运行中逐渐发展、直至击穿或爆炸。另外,电缆本身也会因为机械损伤、制造缺陷等引发故障。加之多数电缆埋设在地下,这给查找故障点和故障处理带来很大困难。

2、绝缘电阻的测量

绝缘电阻的测量是检查电缆绝缘最简单的方法。通过测量可以检查出电缆绝缘受潮老化缺陷,还可以判别出电缆在耐压试验时所暴露出的绝缘缺陷。电力电缆的绝缘电阻,是指电缆芯线对外皮或电缆某芯线对其他芯线及外皮间的绝缘电阻。

2.1兆欧表(摇表)的选择

测量1000V以下电缆可以用1000V摇表,1000V及以上的电缆用2500V摇表,6KV及以上电缆也可以用5000V绝缘电阻表。

2.2使用手动兆欧表测量电缆绝缘电阻

(1)电缆属于大容量设备,运行中的电缆要充分放电,拆除电缆一切对外连接。

(2)检查有無表面缺陷,并用清洁巾擦净电缆头。

(3)将电缆外壳(钢铠或铜屏蔽)接地,与另外两根电缆芯连接一起接至兆欧表的“E”端;被试一相电缆芯接至兆欧表的“L”端。所测得的是一相对另外两相及地的电阻。另外两相重复以上操作。

(4)测量完毕,应先断开被试相“L”,再停止摇动兆欧表,以免电容电流对兆欧表反充电。每次测量后都要充分放电。

(5)为了测得数据准确,应在电缆芯部绝缘上或套管端部装屏蔽环,并接在兆欧表的屏蔽端子“G”上。

3、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

对电力电缆进行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是检查电力电缆绝缘状况的一个主要试验项目。

3.1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的优点

与交流耐压试验比较,直流耐压及泄露电流试验的优点是:

(1)对电缆线路进行耐压试验时,所需试验设备容量小。

(2)在直流电压作用下,介质损耗小,高电压下对良好绝缘的损伤小。

(3)在直流耐压试验的同时监测泄漏电流及其变化曲线,微安级电流表灵敏度高,反映绝缘老化、受潮比较灵敏。

(4)可以发现交流耐压试验下不容易发现的一些缺陷。因为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绝缘中的电压按电阻分布,当电缆绝缘有局部缺陷时,大部分试验电压将加在与缺陷串联的未损坏的绝缘上,使缺陷更易于暴露。一般来说,直流耐压试验对检查绝缘中的气泡、机械损伤等局部缺陷比较有效。

(5)电缆在直流电压下的击穿强度约为交流的2倍。因为在交流电压下,介质损耗和局部放电强度大为增加,对电缆绝缘的损伤比直流大。因而允许用较高的直流电压对电缆进行试验,以发现缺陷。

3.2电缆直流耐压试验时间

电缆在直流电压下的击穿多为电击穿,电缆直流击穿电压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大,将电压作用时间自数秒增加至数小时,电缆的抗电强度仅减小8%—15%,电缆的击穿一般在加压最初的1—2min内发生,故电缆直流耐压的时间一般规定为5min[3]。

3.3直流耐压试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应注意几个问题:

(1)试验前先对电缆验电,并接地充分放电。

(2)试验场地设好遮拦,在电缆的另一端挂号警告牌并派专人看守以防外人靠近,检查接地线是否接地、放电棒是否接好。

(3)加压时,应分段逐渐提高电压,分别在0.25、0.5、0.75、1.0倍试验电压下停留1min读取泄漏电流值;最后在试验电压下按规定的时间进行耐压试验,并在耐压试验终了前,再读取耐压后的电流值。试验原理方法如图2所示。

(4)根据电缆类型不同,微安表有不同的接线方式,一般都采用微安表接在高压侧,高压引线及微安表加屏蔽。对于带有铜丝网屏蔽层且对地绝缘的电力电缆,也可以将微安表串接在被试电缆的地线回路,在微安表两端并联一放电开关,测量时将开关拉开,测量后放电前将开关合上,避免放电电流冲击损坏微安表。

(5)在高压侧直接测量电压。因为在采用半波整流或倍压整流时,如采取在低电压侧测量电压换算至高电压侧电压的方法,由于电压波形和变比误差以及杂散电流的影响,可能会使高压试验电压幅值产生较大的误差,故应在高压侧直接测量电压。

(6)每次耐压试验完毕,应先降压,切断电源。切断电源后必须对被试电缆用每千伏80KΩ的限流电阻对地放电数次,然后再直接对地放电,放电时间不少于5min。

4、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

根据测得的电缆泄漏电流值,可以用以下方法加以分析判断:

(1)耐压5min时的泄漏电流值不应大于1min时的泄漏电流值。

(2)按不平衡系数分析判断,泄漏电流的不平衡系数等于最大泄漏电流值与最小泄漏电流值之比。6/6KV及以下电缆,小于20μA时,不平衡系数不做规定。

(3)泄漏电流应稳定。在一定的电压作用下,间隙被击穿,电缆电容再次充电,充到一定程度,孔隙又被击穿,电压又上升,泄漏电流又突然增加,而电压又下降。上述过程不断重复,造成可观察到的泄流周期性摆动的现象。

(4)泄漏电流随耐压时间延长不应有明显上升。如发现随时间延长泄流电流明显上升,则多为电缆接头、终端头或电缆内部受潮。

(5)泄漏电流突然变化。泄漏电流随时间增长或随试验电压不成比例上升,则说明电缆内部存在隐患,应尽可能找出原因,加以消除,必要时,可视具体情况酌量提高试验电压或延长耐压持续时间使缺陷充分暴露。

参考文献

[1]陈化岗.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方法及诊断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电力电缆线路应急管理实践 第7篇

作者所在的单位目前主要负责大庆油田35k V~110k V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抢修工作, 同时负责6k V及以下电缆线路的故障抢修。从2012年至今, 35k V电缆线路因外力破坏、电缆老化、施工遗留隐患等造成故障22次, 6k V及以下电缆线路的故障191次。电力电缆线路故障未永久性故障, 故障后的应急处理速度和效率是影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如何寻找故障点, 有效地排除故障, 以致尽快地恢复运行, 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以及较长的时间。为了避免和减少此类故障的发生, 必须加强电缆线路的日常维护, 提高其安全运行水平。并且一套完整可靠的应急处置程序对故障发生后的人员的应急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仅以35k V电力电缆线路的应急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经验为例, 介绍本专业的应急管理经验。

2 电力电缆线路的应急事故预防

2.1 电缆线路巡视采取“五定”巡查制度。目前本单位采用“五定”巡视制度即定人、定线、定责任、定周期、定标准。本单位根据所管辖电缆情况, 巡视计划按照一般线路巡视计划、特巡线路巡视计划、重要线路巡视计划制定, 且三个巡视计划根据线路的动态情况可随时进行调整。电缆线路巡查的周期如下所述:本单位根据自己所辖的线路, 进行合理分配, 定人定线定责任按区域划分到个人, 以加强电缆巡视的管理力度。电缆巡视责任人员按照巡视计划严格执行巡视周期。发现隐患、缺陷及时填写并及时上报。并对在消除周期消除不了的缺陷及时上报。电缆巡视责任人要清楚掌握所管辖电缆工况及电缆变化情况, 对电缆运行环境较恶劣的、容易在电缆附近发生施工的和已在电缆附近施工的增加巡视次数, 实施特巡, 必要时与施工单位签订责任状。电缆巡视人员对电缆巡视的标准要按照电缆巡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执行, 对巡视检查卡中项目逐项进行巡视, 规范填写。

2.2 采用智能巡视, 实现电缆信息管理的的系统化。建立了先进的GIS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 通过巡线人员巡视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工作, 显示指定地点所有电缆线路及其相关信息, 大大的提高了电缆巡视效率, 对电缆的缺陷、标示桩等运行状况可以做到实时监控, 实时处理。为提升电缆运行工作管理水平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一旦发生故障, 也可迅速查明事发电缆线路路径、运行环境等基本信息。

2.3 采用电缆接地环流在线检测技术。目前, 本单位引进高压电缆接地环流在线监测系统, 在系统软件中设置监控线路名称、数据采样周期、报警条件等参数后, 系统实现自动监测。该系统的应用, 简单有效的的对电缆的绝缘及运行状况进行在线监测, 较大的提高了电缆运行管理的技术水平。一旦发生故障, 可迅速有效组织应急处理。

2.4 电力电缆的日常维护。[1]为防止外力破坏, 需保证电缆标示的完善。 (2) 定期清扫电缆沟、终端头。 (3) 电缆的防腐。 (4) 积极使用新品种、推广新工艺。 (5) 电力电缆的远红外测试。

3 电力电缆故障应急处置

3.1 现场应急处置卡的应用。安全生产作业中, 事故预防是第一要素。本单位结合生产实际以及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的现状, 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主要生产岗位的应急处置卡进行了修订, 编制了本生产岗位的风险识别卡和应急处置卡。在一定程度上使一线员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实在在地提升应急救援技能, 强化了员工应对突发事故和风险的能力, 有效防止危险岗位突发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发生事故时, 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3.2电缆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接到通知, 人员组织及工护具材料准备。工作负责人接到抢修指令后, 要明确具体准去的故障信息, 随时与生产领导保持联系。迅速组织各组抢修作业人员。并指定各组负责人, 组织工具材料准备检查。 (2) 现场勘查。工作负责人迅速带领线路巡线人员, 携带巡视工具及《事故抢修单》等记录一同赶往事故现场, 进行故障巡视, 核实、确认现场故障电缆线路的详细信息, 并填写好《事故抢修单》。巡视过程中若发现电缆紧急缺陷, 工作负责人及时与油田电网运行调度联系, 将故障线路转入检修状态。并办理相关的工作许可手续。并将现场所掌握的信息及时汇报生产调度, 通知抢修人员到达现场。 (3) 现场应急处置。[1]到达现场后, 工作负责人召集工作班成员列队, 交待现场安全措施、风险点识别及削减措施, 分配工作任务, 指定现场专责监护人员。工作班成员无疑议后, 在工作票上签字, 开始作业。②作业现场装设警戒围栏, 经工作负责人同意, 作业人员登杆塔拆除故障电缆, 作好相应保护措施。③工作负责人安排人员对电缆各相进行绝缘电阻试验, 判断故障类型。④确定电缆故障点精确位置后, 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申请挖掘机械。在无法准确判断电缆的故障位置时, 需由工作负责人组织对挖掘出的故障电缆进行冲击试验二次定位。⑤电缆沟内如敷设多条电缆, 应对故障电缆进行识别, 用安全防护切刀切断故障电缆。⑥电力电缆故障部分切除后, 对其进行分段高压预试项目。⑦试验合格后对故障电缆进行附件制作, 制作完毕, 由试验人员对故障电缆再次进行试验, 合格后判定电缆可投入运行。⑧工作负责人在确认全部抢修工作完毕后, 组织对抢修现场进行全面清理、检查、验收后安排全体人员撤离。⑨工作负责人在确认全体作业人员撤离工作地点后, 向油田电网运行调度汇报。清理作业现场, 检查无送电障碍, 解除全措施, 办理抢修终结手续。

结语

综上所述, 电力电缆线路的日常运行管理需要依托科学的管理, 应用规范的标准, 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项具体的工作, 电力电缆的许多故障是可以有效避免的。电力电缆的应急管理应该从预防做。而且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置预案和管理方法, 才能保证在事故发生时做出迅速的应急反应。同时,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必须规范、标准, 才能保证高效、安全的完成每一次的电缆故障抢修工作。

摘要:随着油田电力电缆线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 电力电缆逐渐替代架空线。然而电缆老化, 运行环境、施工质量等因素无不给电力电缆的安全运行埋下潜在隐患。电力电缆故障时有发生。如何加强电缆线路的日常维护, 提高其安全运行水平, 减少电缆线路故障, 且在发生电缆线路故障后如何迅速反应, 进行应急处置, 是保证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关键。本文以35k V电力电缆线路应急管理的实际经验为例, 主要阐述电缆线路故障预防及故障应急处置。

关键词:电缆线路运行,应急预防,应急处置

参考文献

电力电缆沟的安全管理 第8篇

关键词:电力电缆,绝缘,接地线,制作

一、制作电联终端头

电缆终端细微的气隙是局部放电的罪魁祸首, 其常存在于不同介质的交界处。与介质层击穿相比, 电极边缘处沿面是最容易发生问题的, 为防止问题的发生, 在制作电缆终端头过程中需要注意。第一, 切剥电缆, 在对电缆接头和终端进行制作时, 由电缆的切剥开始至完成应尽量减小暴露绝缘的时间, 连续进行操作。对电缆进行切剥过程中, 注意不应对保留的绝缘层和纤芯造成损伤, 以防止隐患的形成。对内衬层进行切剥时不能伤到铜屏蔽, 而在剥屏蔽的过程中注意不能伤到外半导屏蔽层, 切断位置禁止翘起尖角, 铜屏蔽不能松带。对外半导屏蔽层进行切剥时, 不能伤到主绝缘, 而在切剥主绝缘过程中应不会对纤芯造成损伤。用细砂纸打磨外半导屏蔽层。第二, 压接线芯, 通常采用压接发来连接中低压电缆端头。这点上值得注意的是若导线线芯与铜鼻子内径配合不当, 过大的空隙会增大接头电阻值, 在正常运行中, 则会因产生高热、高温老化击穿主绝缘。除此之外, 还应打磨光滑线芯、铜鼻子表面的棱角, 还会发生间断放电击穿的现象, 造成了电场集中。第三, 注意保持洁净。人难以用肉眼观察到杂质及尘埃, 需要洁净的部位的洁净程度就不能直观地观察到。因此, 工作人员不应疏忽大意, 不能主观评价是否干净, 应坚决杜绝不负责任行为的发生。因为对清洁要求严格是制作交联聚乙烯电缆头工作之一, 所以应尽可能选择环境优良的场所。存在于空气中、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尘埃易沾染上电缆的绝缘层和半导体以及热缩附件上。使用喷灯、切剥半导屏蔽层或焊接地线时残留的积炭等, 制作过程中如果未做好清洁工作, 会造成造成电缆附件界面爬行放电, 导致热缩件上沾染积炭或尘埃, 最终击穿纵向电缆绝缘。因此, 制作过程中应用专用清洁剂对完成的每道工序清洁, 特别是位于焊接地线后的3岔口处, 应对使用喷灯后残留的积炭以及残留的焊渣进行清洁。除此之外, 干净手套的使用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以防止电缆附件上沾染手上的汗水。第四, 密封的作用。密封的作用通常为两点, 尽可能避免存在气隙, 以及防潮。通过以下操作课减少存在的气隙。为确保绝缘端与包绕的填充胶能够较好发生粘合, 以椎体的标准削绝缘端部;将一层硅脂膏均匀涂于主绝缘表面, 作用是为强化密封;将密封胶包绕于复合管2端;将填充物回填于内外护套前, 填平凹陷处, 让接头整体外观整齐, 最后使用PVC胶带扎紧缠绕;将密封胶缠绕于内外护套的2端后, 再进行安装。如果忽视防潮问题, 导致绝缘中含水就会破坏绝缘, 引发绝缘体形成水树枝。因此, 安装、运行电力电缆过程中, 其他杂质、空气、水分等是不允许存在于绝缘层、导体中的。在高强度电场作用下, 这些杂质会产生电离, 进而在交变电场作用下, 带电粒子会逐渐老化并击穿电缆绝缘层, 从而引起电力电缆事故, 因此做好密封工作有十分关键的意义。为有效防潮, 用密封胶填充、密封内、外护套管两端以及每相复合管两端。要想金属护套达到理想密封效果, 需要以60摄氏度至70摄氏度的温度加热金属部位。连接管等热缩关键应抱负密封金属护套。最后, 应注意接地线。采用镀锡铜编织线亦或铜绞线作为电力电缆接地线, 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 接地线与电缆金属护层应对地绝缘。当互感器在电缆接地点以上时, 应将接地线直接接地。互感器在接地点以下时, 在穿过互感器基础上, 接地线接地。三芯电力电缆终端处金属护层必须接地。

二、运行试验

试验项目为电缆主绝缘直流耐压以及电缆主绝缘电阻, 电缆主绝缘直流耐压试验, 当接头或新作终端后, 直流实验压为37千伏, 电缆额定电压为8.8/10千伏, 要求标准:耐压五分钟时的泄露电流应小于耐压一分钟的泄露电流;加压时间五分钟未出现击穿现象。电缆主绝缘电阻试验周期为三年以上及6千伏, 对1千伏以上电缆采用的兆欧表为2500伏。

为防止运行电缆突发意外事故, 将电缆绝缘中存在的隐患及时发现, 可进在进行直流耐压试验的同时可进行泄漏电流试验。通过泄漏检测能够发现受潮、老化等整体缺陷, 而通过耐压试验则能够发现局部缺陷, 如损伤、气泡等。相比于测量绝缘电阻, 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试验更加有效。因为一段良好绝缘存在于较低电压下, 在较小数值内可维持泄漏电流, 而在测量绝缘电阻时, 该数值则难以用兆欧表发现。电压足够高情况下, 与电压增长相比, 泄流电流的增长更快, 因此, 对于发现绝缘内部缺陷而言, 对直流电压下的泄漏电流进行测量更具有意义。而测量绝缘电阻则是对电缆绝缘是否良好进行检查的最好方法。例如绝缘电阻下降, 说明增大了运行中电缆泄漏电流, 绝缘材料就会发热、烧毁、击穿, 从而引发停电事故, 损坏电缆。对此, 很有必要对电缆的绝缘电阻进行检测。当击穿痕迹、全部或部分受潮等现象存在于电缆绝缘中时, 两级间是否贯穿这些缺陷是决定绝缘电阻变化的前提, 如果仅是局部缺陷, 绝缘电阻降低的几率不高, 电极间仍然有很好的绝缘。而两级间若贯穿了缺陷, 那么绝缘电阻反应就会灵敏。所以检测出贯通性缺陷及整体受潮是检测绝缘电阻的作用。

结语

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工矿企业的内部供电、发电站的引出线路、及过江、过海的水下输电线, 用于分配和传输电能的电缆就是电力电缆。在电力线路中, 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分配和传输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 电缆所占的比重正逐渐增加。为提高10千伏电力电缆安全运行, 确保电力电缆可靠、安全运行, 不仅需要强化电缆线路维护保养及运行管理, 还应对制作工艺上要求精益求精, 从本质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阎孟昆, 等.硫化工艺对抗水树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工频击穿性能的影响[J].高电压技术, 2012 (09) .

电力电缆沟的安全管理 第9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电缆,运行,技术要求,维护,管理

0 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 电网规模日益壮大, 电力系统网络结构更显复杂, 因此, 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尤为重要。而要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必须加强对电力电缆运行的维护和管理, 减少各种故障的出现, 提高运行的安全性, 进而推动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

1 电力电缆运行的技术要求

电力电缆的运行需要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进行, 以技术为指导, 提高运行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在电力电缆运行中, 主要的技术要求有以下几点:

1.1 运行电压控制在额定电压的1.15倍以内

在电力系统中, 如果电力电缆的电压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容易出现单相接地短路, 并且无法自动跳闸, 进而引起系统电压的升高。因此要将电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同时在系统电压升高时, 需要将电缆线路的运行时间控制在2h以内。另外, 需要将备用的电缆接在电网上充电, 这样可以起到防潮的作用。

1.2 控制电缆的温度

在电力电缆的运行中, 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定控制电缆的温度, 特别是线芯的温度必须控制在相应质地电缆的允许范围以内。因为在电缆运行过程中, 其温度如果超过允许值, 则容易出现电缆绝缘性能降低和材料老化的问题。测得线芯温度的难度较大, 但是对电缆外皮的温度测量较为简单, 并且外皮和线芯的理论温度差距在15~20℃之间, 这样就可以通过测量电缆外皮的温度计算出线芯温度。在电缆温度超出允许范围时, 需要采取限制负荷的方法, 通过对电流的控制来实现对温度的控制。

1.3 禁止对电缆线路进行试送电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 由于电缆线路的阻抗容性分量较大, 因此在线路出现跳闸以后应该避免试送电。这是因为电缆线路的故障多是永久性的, 通过试送电只能够将故障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造成更大的损失, 同时在试送电的过程中很容易对绝缘的薄弱环节造成冲击, 进而引发更加严重的事故。

1.4 避免电缆线路的过负荷运行

在电力电缆的运行中, 负荷电流大于额定电流即为过负荷, 过负荷会导致发热, 当然允许出现短时间过负荷的现象, 但是必须满足运行规定的需求。

2 电力电缆的运行维护

为了降低电力系统的故障发生率, 真正发挥电力电缆对电力系统的促进作用, 需要对电力电缆进行运行维护, 进而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

2.1 对电力电缆进行定期巡查

对电力电缆进行定期巡查可以有效地防止出现外力破坏现象, 避免由于终端头和接线盒缺陷引起的多种故障, 进而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创造稳定的环境。

首先, 要建立电力电缆巡查制度, 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巡查。一般而言, 对于井内垂直敷设的电缆一年至少要巡查一次;对于地下、隧道、沟道、户外电缆要3月一巡查;对于户外的电缆要进行一年一次的夜间巡查, 并应选择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时候进行。同时, 还要对自然灾害后的电缆进行特殊的巡查, 并对所有的电缆进行预防性试验。

其次, 要选择合理的巡查方法。一般常用的巡查方法有3种, 分别为直埋电缆巡查、电缆终端头和接线盒巡查以及电缆沟巡查。直埋电缆巡查主要是对电缆路径的巡查, 如地面是否正常、有无挖掘现象、有无垃圾或酸碱化学物品等的堆放、路标是否完整、电缆保护钢管是否完好、室内电缆的封闭严密性是否良好、外露电缆是否有外伤等。而对于电缆终端头和接线盒的巡查则主要包括瓷套管是否出现破损和闪络现象、盒内是否出现积水和裂缝、终端头有无漏油、接头有无烧伤、电缆支架是否出现锈蚀松动、电缆标识是否清晰以及绝缘电阻的合格性如何等。对电缆沟的巡查包括电缆沟的完整性及盖板的完好性, 电缆沟是否出现积水、淤泥和杂物、裂缝等以及沟内支架是否完好。在对电缆进行检查时, 要做好相应的记录, 进而对其运行进行有效的维护。

2.2 对电力电缆进行日常维护

对电力电缆进行日常维护同样不可忽视。在电力电缆运行中, 要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 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故障, 将损失降到最低。

首先, 为了防止电缆在挖掘中被损伤, 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现场守护, 同时加强监督, 保证各项工作都按规定进行, 特别是在机械作业时, 要小心谨慎, 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故障。

其次, 要定期对电缆沟和终端头进行检查, 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特别是对接线头的接触不良问题要及时检修, 避免造成更大的破坏;要用摇表测量电缆绝缘电阻、接地电阻, 如果不合格要及时进行检修;对锈蚀严重、支架不牢、麻被外护层脱落超过40%者, 要刷沥青漆、防锈漆, 并重新固定支架。

此外, 为了避免电缆出现腐蚀, 应尽量将电缆敷设在中性土壤中, 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要将电缆穿在管内。另外, 对于电缆出现的外皮碳化和外伤现象, 要进行线路载流方面的分析, 若是载流不能满足要求, 则须重新分配负荷或全线更换电缆。

3 电力电缆的运行管理

为了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创造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 需要对电力电缆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管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3.1 对线路保护区的管理

电力电缆周围1m2的范围为线路的保护区, 必须禁止搭建任何临时性的建筑, 如果必须修建, 则需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同时, 保护区内还禁止重型机械或汽车作业;此外, 保护区内禁止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化学物品。

3.2 对电缆标识的管理

电力电缆室内外终端头要有与母线一致的黄、绿、红3色相序标识。电缆沟、井、隧道及变电所、配电室的出入口电缆应有明显的标识。直埋电缆线路在拐弯点、中间接头等处, 需埋设标桩或标识牌。电缆通过墙壁、建筑物等应涂刷红色标记, 电缆房应有明显的标识牌。

3.3 对电缆备品的管理

为了确保电缆的正常运作, 需要准备相应的电缆备品, 并加强对备品的管理, 将其存放在交通便利的干燥地方, 建立遮棚并设置相应的防火设施。对于不同型号的产品要区分放置, 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以便查找和取用。此外, 电缆备品必须经过耐压试验, 合格后才能够进行封闭保存。

3.4 对技术资料的管理

技术资料为后期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必须认真对待, 及时、准确、系统地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完善。完整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电缆网络总平面图、电缆敷设线路图、三头安装记录、缺陷处理报告以及故障报告等。

4 结语

总之, 电力电缆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保证电力电缆线路的长期健康运行, 需要加强对电力电缆运行的维护和管理, 做好故障防范工作, 进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述飞, 马国民.电力电缆的故障诊断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 (15)

[2]任海东, 宁磊.电力电缆的运行维护与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 2011 (24)

[3]丁光临.论述城市电网电力电缆运行管理[J].中华民居, 2011 (9)

[4]曾志标.110kV高压电缆的施工要点及工程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 (28)

电力电缆沟的安全管理 第10篇

1 市政工程施工造成电力电缆损坏的原因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电力电缆受损坏的形式表现为电缆外护套破损、电缆沟坍塌和电缆本体击穿等,而导致电力电缆损坏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市政建设、施工等相关部门管理无序、监督不到位,相关的市政开挖、维修信息发布滞后,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

部分城市建设项目的建设及施工单位未能认真查阅资料,施工前没有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调查,盲目施工。如2007年9月4日,地铁施工单位未明确110 kV滨车Ⅱ线实际位置,在进行地质勘探时钻探机击中110 kV滨车Ⅱ线C相电缆,造成停电跳闸。

工程竣工图纸上所标明的电缆位置与实际不符,相关图纸资料未能及时更新。如2008年3月6日,220 kV东经甲线A相在过文锦路口顶管处,地铁钻探作业造成电缆本体击穿(如图1、图2所示)。

一些大型城市建设工程“层层转包”,虽已采取保护措施,但保护方案的设计标准低,安全可靠性差,保护不力,造成电缆走廊或电缆损坏。非电力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对地下电缆保护的意识。

(2)不均匀沉降导致电缆沟坍塌。顶管、质构、井点降水和沉井下沉施工过程中均可产生土体不均匀沉降,致使电缆沟坍塌。如深圳市新洲河综合整治工程的沉井和顶管施工,沉井距220 kV皇滨甲乙线电缆沟0.4 m,管上面标高-1.17 m,与220 kV皇滨甲乙线电缆沟交叉穿越,顶管施工后电缆沟基础土质水土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电缆沟坍塌,沟底及墙体断裂长度约28 m,电缆外护套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如图3所示)。

打桩、压桩、顶管、压力注浆等施工都会对周围的土体产生挤压,一些临近施工区域的电缆沟因而出现沟底及墙体断裂。例如,由于市政规划没有超前意识,110 kV龙雪IⅡ线电缆沟的建设超前于人民南路的建设,在人民南路施工过程中,大型机械在电缆沟旁进行路基的夯实,受土体的挤压,多段电缆沟墙体出现断裂。

(3)电缆沟上部荷载过大,如大型施工机械设备、车辆、材料、土堆等荷载,在电缆走廊来回移动,导致电缆管线遭受损坏。如2009年8月5日上午9时,地铁施工单位在地铁5号线5307标段野蛮施工,擅自将重达71 t的履带式槽壁机开上电缆保护区进行作业,导致220 kV东经甲乙线综合电缆沟盖板被压塌,槽壁机履带陷入电缆沟内,给沟内运行中的高压电缆造成严重威胁(如图4、图5所示)。

(4)重型机械在大型的基坑内施工,操作稍微不慎,将可能造成电缆与施工机械的安全距离不足,进而伤害电缆,甚至造成事故。

综上,导致电缆通道或电缆损坏的直接原因可归结为:土体位移或变形使电缆沟变形超过极限值,或者电缆线路受力过大,其应力超过强度极限而发生破坏。因此,施工中对电缆的保护应从这两个方面考虑,采取相应措施。

2 市政工程施工中保护电缆的常用方法

打桩、顶管、沉井、基坑开挖等地下基础工程施工过程,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周围土体的拢动、位移和变形。施工中存在一些特殊和非常荷载,都有可能传递到电缆线路上,造成电缆线路损坏。加强市政施工过程电缆线路的保护非常重要,保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隔离保护

通过钢板桩、树根桩、深层搅拌桩等形成隔离体,限制地下电缆线路周围的土体位移,防止挤压或振动电缆线路。这种方法较适合电缆线路埋深较大而又临近桩基础或基坑的情况。对于电缆线路埋深不大的也可通过挖隔离槽方法,隔离槽位置可以选择在施工点与电缆线路之间,也可在电缆线路部位开挖,也即将电缆线路挖出悬空。隔离槽一定要深挖至管线底部,才能起到隔断挤压力和振动力的作用(如图6所示)。

2.2 悬吊保护

有的市政工程需要在电缆保护区范围内进行基坑开挖,为保障电缆沟的安全,电缆沟需要进行掏空,从而使电缆管线暴露于基坑内,而且电缆管线中间无法设置支撑,遇到这种情况可采用悬吊法对电缆管线进行固定保护。悬吊法保护电缆管线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对裸露的电缆,必须进行扣管保护。二是在对电缆箱涵进行掏空时,应每隔1~1.5 m进行悬吊,并在电缆箱涵底部放置钢板,确保电缆箱涵底部受力均匀。三是吊索的变形伸长以及吊索固定点位置应不受土体变形的影响(如图7所示)。

2.3 支撑保护

部分工程的施工,需要将电缆管线悬空的,也可沿线设置若干支撑点支撑线路。支撑体可以考虑是临时的,如打设钢板桩、砌支墩等;也可以是永久性的。对于前者,设置时要考虑拆除的方便和安全。对于后者,一般结合永久性建筑物进行。悬空部分的电缆线路必须做好扣管保护(如图8所示)。

2.4 电缆沟加固保护

对于电缆走廊保护范围内存在起重机、挖土机和打桩机等大型重型机械施工时,必须考虑对电缆箱涵进行卸荷保护,卸去电缆箱涵周围的荷载。一般采取的是对电缆沟进行加固保护,方法是在紧靠电缆沟左右两侧的外壁处,用钢筋混泥土再浇筑两层沟壁,在新筑沟壁上方增加重型的盖板,重型盖板也是由钢筋混泥土筑成。电缆沟的加固保护,其实就是在原电缆箱涵周围再加一层“保护壳”,原来电缆沟的荷载全部卸载新筑的电缆沟上,即方便地铁工程的施工,也保护电缆的安全。

3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电缆的安全防范措施

通过加强日常的运行维护、资料的管理,以及加强对市政工程项目实施前的前期协调、过程控制、竣工验收,可有效防范电缆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

(1)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种市政施工的规划及工程进度,利用参加各类市政建设工程协调会的机会,详细介绍高压电缆在其施工地段状况,强调电缆保护的重要性,与各施工单位建立联系机制,充分做好电力电缆保护的宣传工作。

(2)与市政施工单位制定有关电缆保护工作方案,实施不间断巡查,在道路、绿地上安置明显的路径标志牌、标志桩,在电缆桥等处悬挂电缆禁止标志牌。做好与涉及高压电缆的工程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安全措施交底及线路监护工作。

(3)主动邀请社会其他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电力电缆设施保护的专题会议,制作外力破坏的警示PPT,积极进行《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宣传活动,提高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对于威胁或破坏电缆设施的单位或个人,及时发出安全整改监督通知书,限期整改。

(4)对电缆实际位置与竣工图有出入的线路,运行维护人员要及时更新资料,使线路路径与图纸统一。

4 结论

电力电缆沟的安全管理 第11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力电缆运行环境也随之变得复杂多变,类型众多。由于电缆自身材质、运行环境和外界因素的影响,电力电缆故障测试已经成为电气设备故障检修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要想确保供电畅通与供电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就要深入了解电力电缆发生故障的原因。在电力电缆在运行的过程中,加强对电力电缆故障的检测。本文对10千伏电力电缆测试结果的因素分析,探索电力电缆故障测试新技术。

【关键词】10千伏;电力;电缆;测试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对电力供电系统的依赖性增大,供电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供电系统中,电力电缆作为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支持整个供电系统运行的基础。10千伏电力电缆测试结果发现,发生故障的原因可以多种多样。确保电力电缆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各种原因产生的不同类型的故障。通过对测试数据和技术参数的对比分析,得到电缆测试项目及影响电缆测试因素。

一.10千伏电力电缆测试电缆故障原因

电缆线路的改造、大修、新建竣工以及一年一度的预防性试验时,一般要先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判断电缆线路绝缘体好坏,日常检测和故障处理。在所有电力电缆故障中,电力电缆在交接试验、预防性试验或耐压试验前由于电缆损伤没有被及时发现,运行时间长久之后就会对电力电缆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10千伏电力电缆测试电缆故障通常情况下,主要分为断路和短路故障两种。当前为了能够对电力电缆故障进行详尽区分,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机械损伤引起的电力电缆故障比例最大,有时候可能使得测试结果很大的误差。产生的原因有直接受到震动或者是冲击性负荷的外力损坏、安装时的损坏(导致电缆的绝缘包皮出现损伤)和自然力造成的损坏,对电力电缆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对于较短的电缆,有时甚至造成错误判断。避免防水设计不合理,材料选择不当,机械强度不符合要求等设计原因造成电力电缆故障。

(2)绝缘受潮主要是中间接头和终端结构密封不良或安装不合理造成,给判断电缆绝缘体内是否存在缺陷带来较大困难。由于电力电缆是大电容电力设备,对于一些特殊环境中的电力电缆,电缆绝缘电阻的测量值一般只作为判断电缆绝缘状况的参考。因为其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影响电缆绝缘电阻测量。电力电缆绝缘老化速度加快,影响电缆绝缘电阻测量。出现绝缘开裂、穿孔以及绝缘性能下降等故障,影响电缆绝缘电阻测量。

(3)在电力电缆运行过程中,过电压主要由电缆内部过电压和雷击过电压造成。由于受到外部大气或者是内部过压因素影响,大部分电压将加在与缺陷相联的未损坏部分上。导致绝缘击穿,测试结果受影响。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设计和安装的原因也是不可避免。应严格地按技术规范、测试标准进行试验,按照规范施工。判别电缆运行状况、绝缘程度的优劣,避免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制作接头。

(4)由于电力电缆运行时间长,所以绝缘电阻的测量对于检查电缆绝缘受潮、脏污或存在局部缺陷是非常灵敏的。部分电力电缆运行线路比较隐蔽,不作为鉴定电缆是否能够继续运行的主要依据。在电力电缆实际运行过程中,阴雨潮湿天气或电缆头本身脏污、受潮对电缆绝缘电阻有较大的影响。为了能有效提升电力电缆测试工作效率减少电缆故障,要预先在阴雨天气或下雨后故障处理时对电力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直流耐压试验以及泄漏电流的等测试。

二.10千伏电力电缆测试结果的因素分析

在利用一般电缆故障测试设备对电力电缆故障进行测试过程中,只凭绝缘电阻的测试是无法判定电缆好坏的。通过人工来完成接线和查线,对发现绝缘介质中的局部缺陷比较有利。与一般测试设备相比,直流耐压试验是检测电力电缆耐压强度的通用方法。安装一系列自动化控制设备,当电缆中有局部缺陷绝缘下降时能够及时发现。

(1)直流耐压试验安全性比较高,不影响测试效率。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电缆绝缘中的电压按绝缘电阻分布,不在需要人工进行接线和放电。直流耐压试验对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则有可能产生副作用,在测试过程中施加在电力电缆上的冲击电压需要通过改变球间隙的方式来改变其大小。导致加速绝缘老化、电缆的使用寿命缩短,无法对冲击高压的幅值进行准确控制。

(2)在测试过程中,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的局限性还无法对放电时间间隔进行调整。交联聚乙烯绝缘由于制造工艺因素绝缘电阻率分布是不均匀的,所有放电都需要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由于空间电荷的作用电场分布的不同,安全性较低。在直流电压下导致击穿特征的不一致,无法提升结果处理的准确性。直流耐压试验会在交联聚乙烯材料中产生累积效应,无法对故障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3)在放电过程中,有时候会在不太高的直流电压下损伤电缆的绝缘。新型电力电缆测试设备放电间隙被触头所取代,接线和所用的设备完全相同。其在测试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附加到电缆上的冲击电压的大小进行调整,也是检测高压电缆缺陷的有效手段。对放电时间进行调整,对反映电缆绝缘介质整体受潮与整体劣化比较有效。对诊断数据、信息以及故障的判断都是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来实现,一般和耐压试验同时进行,对故障的定点和距离测试结果更为准确。

三.提高10千伏电力电缆测试结果准确性的途径

低压脉冲行波法低压脉冲行波法是新测试法中应用的较为广泛的一种,需科学的进行预防性试验。对电力电缆断线、低阻和短路故障等进行精准测试,测量绝缘电阻和直流耐压。在测试过程中,如电缆受潮、外层损坏就会击穿。通常情况下,铁路10kV电力电缆的预防性试验主要是试验,主要分为交流法、高压冲击法以及大容量高压直流法三种。

(1)通常将运行中的电缆停运后加入35kV左右电压试验,在传统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中应用较为广泛。测量故障点、修复后用同样的办法再次进行试验,应用该方法对电力电缆故障进行测试定点。这种预防性过程有很大的弊病,虽然简单,但是测试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电缆耐压击穿后故障查找停电时间长,产生一低压反向脉冲。提升电力电缆的测试速度,是提高电缆试验分析准确程度的重要因数。在实际测试工作中,由于本身电容值大,极少应用该技术对电力电缆故障进行测试。

(2)多采用发电监听的方式对故障进行定位,然后直到正常后投人运行。当发生故障点碳化现象,将会影响正常的运输生产秩序。避免由于阻抗不符造成脉冲遇到故障,应该科学的进行预防性试验。当反向脉冲被测试仪器检测到之后将时间差记录下来,如果测试时间太短则测试结果误差将会很大。通过时间差计算出故障点的距离,分析电缆长度及测试时间的影响。由于操作简单,对于较长大电缆,也能够大幅度提升电力电缆测试工作效率。用兆欧表摇测时需要较长的时间给电容充电,采用自动化技术替代一般设备中的人工测试。

(3)测试时间一定不能低于规程中规定的测试时间,在提高了测试安全性的基础上,创造电缆运行和测试的良好环境。新型测试设备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及多雨地区不宜采用直埋方式,避免出现故障点碳化。防止电缆长期受潮水份侵入内部,避免出现故障阻值反而增高的现象。在敷设电缆时把好施工质量关,长时间的高压也可能对电缆完好部分的绝缘造成潜在的破坏。尽量避免外护套破损与强化热缩接头的工艺质量,通过高精度电桥得到对电力电缆故障发生点的距离进行较为精确的估算。保证电缆不受外界侵蚀、损伤,保持良好的运行环境。

(4)容易受到电缆材质和故障测试范围受限等因素的影响,泄漏电流的过程中不应该根据泄漏电流的具体数值来判断。通过反向脉冲的极性对故障的类型进行判断,观察泄漏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直闪行波法主要是要来对闪络性故障进行测试,经常用高于正常电压数倍的电压做预防性耐压试验也不合理。在其测试过程中,应认真分析,确定是否由于试验方法不当所致故障。利用测试高压发生器和电缆故障测距仪进行配合使用,必要时适当提高试验电压或延长试验时间。

四.结束语

加强对电力电缆故障的测试,判断电缆是否符合继续运行条件。对电缆大电阻故障进行测量及判断,分析当时的天气是否潮湿,才能够达到测试的目的。现场测试中对测试数据要全面、科学、准确地进行分析,及时确定故障发生位置并有针对性排除故障。加强对电力电缆故障的测试,为保证电缆线路安全可靠运行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加强新型测试设备的应用等方式不断提升测试效率,正确地判断电缆的绝缘健康状况。结合测试进行判断对确保电力电缆的稳定、安全运行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丁勇.浅析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与分析方法[J].企业技术开发,2014(11).

[2]高建平.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技术分析与系统设计[D].河北电力大学,2014.

电力电缆沟的安全管理 第12篇

关键词:城区建设,10k V配网,电力电缆,有效管理模式

1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环境下, 城区基础性设施的建设也在迅速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配网电力电缆迁改工作的难度, 再加上技术与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制约, 使得我国城区建设中的10k V配网电力电缆迁改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 以促进我国城区配网电力电缆作用的充分发挥。

2 城区建设10k V配网电力电缆迁改原则

一般情况下, 在城区建设过程中, 地铁电缆迁改项目通常较为繁琐复杂, 沟中往往存在大量运行的电缆, 停电迁改的难度较大, 工期也相对紧张, 停电操作难度也相对较高, 电缆的识别核对、迁改、回收等均为一个较为繁琐的过程。所以, 在电力电缆迁改实际施工过程中, 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以确保整体项目的正常实施。

3 城区建设10k V配网电力电缆迁改要点

3.1 全面分析停电时间, 准确掌握项目具体工期

在进行城区建设10k V配网电力电缆迁改工作时, 时常会发生停电情况, 在停电期间, 往往会对迁改工作的继续实施造成一定的影响, 再加上存在较多的变电站, 所以, 在进行工期预算工作时, 应当将停电建设时间纳入考虑范畴, 避免工期延误现象的出现, 有效规避项目施工过程中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3.2 事先了解项目现场实际情况, 落实相应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电缆迁改工作之前, 不仅需要掌握线路基本资料, 还应当深入施工场地进行更加详细的了解, 并且还要将相关资料带入现场逐一核实, 主要是对变电站接线方式是否能够为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提供便利进行检查。同时, 还需要对沿布图位置的正确性进行详细的检查, 主要涉及邻近回路、相序排列、线行位置等。除此之外, 还应对工程现场迁改环境进行了解, 为施工之前相关准备工作的落实提供便利。

3.3 做好各种器具的准备工作, 为现场使用提供便利

在进行迁改作业之前, 必须对施工过程中所需要采用的工具的齐全程度进行详细的审核, 这是较为关键的一部分。在项目作业过程中, 每一个环节均需要采用不同的器械设备, 由此可知, 工器具直接关联着现场迁改作业的顺利实施, 常见工具主要包括核相仪、摇表等。此外, 对于充电之后使用的器械工具, 还需严格检查电力的充足情况。

3.4 事先开挖斩断点, 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

斩断点也可称为电缆鉴别点, 在斩断点开挖过程中, 需要重视各回路电缆的优先开挖顺序, 并且还可在临时停电时间内落实技术交底工作, 为工程后续施工过程中电缆的鉴别工作提供便利。对于各个工序间的衔接, 应尽可能确保自然性, 并且还应充分利用校准信号时间。

4 城区建设10k V配网电力电缆迁改的有效管理模式

4.1 落实网架建设

网架建设是电缆迁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促进电力工程的正常运行, 且网架质量直接关联着供电质量。当前所采用的低压配网电缆迁改网架方式主要包括单辐及联络方式。其中, 对于单辐射网架, 其在布置方案上具有一定的便捷性, 特别是操作方面, 但此种布线方式在安全与供电质量方面无法提供良好的保障。对于该城市10k V配网工程的迁改, 通过对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之后, 建议采用环网联络布置形式, 通过实践情况发现, 环网联络布置在我国各大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并且还可获得显著的效果。就当前情况来看, 2-1回路法是一种应用较多的接线方式, 但需要保证两条回馈线的最大负荷低于馈线的线载能力, 以避免系统超载问题的出现, 从而给电缆供电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通过网架线路的合理应用, 不仅能够节约城市空间, 还能够为城市安全隐患的排除提供便利。

4.2 做好线路迁改建设工作

(1) 在进行电力电缆的迁改操作之前, 应针对整体城区规划目标, 制定能够满足城市总体规划的线路迁改方案, 为后期电网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便利。

(2) 对配电网络进行科学的划分, 在线路迁改之后, 应当确保其各自独立性, 避免由于一处电路问题而影响整体居民用电现象的出现。通过对迁改方式进行分区划分, 能够为电力的充足运行提供保障, 并且还可确保居民用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从而提高配网运行效率。

(3) 积极采用网络化管理模式, 分开管理联络设备与线路划分, 通过此种方式, 一旦出现问题,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转移负荷路线, 并且还能够将问题的影响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快速抢修电缆工程。

(4) 在进行迁改之后主干线路的选择, 应确保其直径不小于150mm, 钢芯铝绞线是当前工程建设中采用最多的一种线路。对于线路外侧的绝缘保护层, 应当保证其等级不低于裸线。

(5) 在进行负荷的选择时, 需确保其具备一定的弹性功能, 并且还需保证电缆限载能力远超过实际通过的电流流量, 大约需要超过导线使用值的60%及以上。此情况下, 如果其中的一条线路出现了故障, 当前荷载能够加到另一条线路上, 可有效避免超载现象的出现。

(6) 如果电缆迁改涉及路况较复杂或行人较多的地段, 可采用强绝缘外壳的架空敷设方式, 以确保线路运行安全性。

4.3 选用适宜的配变设施, 确保线路安装准确性

配变点通常布置在距离负荷较近的地区, 在布置过程中, 需要严格遵循“短半径、密布点、小容量”的原则。其中, 短半径原则即为选择距离配变点和负荷的中心距离较近的地区设置配变设施, 能够有效减少电缆截面面积, 降低迁改成本;对于密布点, 其主要指在负荷中心设置多个配变点, 有利于路线的灵活调整, 从而保证电缆运行效率;小容量是指尽量选择小的配变点中的电缆负荷, 其与密布点的原则相互对应。此外, 在进行变压器的采购时, 应尽量选用S11型及以上的变压设备。在电缆迁改之后的运行过程中, 需要保证三相间的相互协调, 以避免倾斜问题的发生, 此时极容易出现其中一条线超载的问题。当变压器自身的容量较小时, 在进行接地电阻的选用时, 应尽量选择小于10Ω的电阻;而当变压器的容量较大时, 应选用容量低于4Ω的电阻, 变压器容量参考界限大约为100k V·A。

4.4 优化电网周边环境, 确保用户用电安全

电网周边环境优化能够为迁改之后电力电缆的顺利运营提供坚实的保障, 进而确保电力用户的用电安全, 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①对人为破坏的预防, 可将配网迁改至与城市闹区距离较远的地区, 避免通过道路等人流量较大的地区。在电网附近区域, 应当搭建显著的、有明确标注的安全警示牌。②雷击的预防。对于电缆迁改之后的空旷地段, 应在绝缘子的顶端处安装避雷器;对于通过的树林区域, 应采用架高电缆的处理方式, 以有效避免意外触电事故的发生。③台风的预防, 这就必须确保迁改之后架空的电缆自身抵抗台风的能力大于35m/s。

5 结语

总之,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迅速的发展, 城市建设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城区建设10k V配网电力电缆迁改工程紧密关联着电力用户的用电安全以及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所以, 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结合自身经验与电力电缆迁改实际问题, 不断优化工作方法, 为电力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使其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黄艳清.10k V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模式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33) :200.

[2]林宇航.城区配网10k V架空线路地埋改造设计[J].科技风, 2015 (20) :59.

上一篇:结构缺失下一篇:优化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