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管理范文

2024-06-09

阶段管理范文(精选12篇)

阶段管理 第1篇

作为学术理论和企业实践之间的桥梁,捷盟咨询一贯坚持企业管理问题三角论思想,即企业的管理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战略和企业制度三个问题,它们是互相作用、密不可分的。在此基础上,又研发出企业文化生长理论,主张企业文化“土生土长,优生优育”的观点,主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观点,主张企业文化建设的“1234”法则,在企业文化咨询实践中发挥了有力的工具作用。然而,在为企业提供企业文化咨询服务的过程中,随着企业文化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感觉到作为企业高级管理的文化管理,开始遇到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瓶颈期。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中国发生的“毒奶粉”等事件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明确判断:企业文化管理将进入新阶段。

一、新阶段企业文化管理的新任务

2008的金融危机,在我们看来也是经济理念的危机。从宏观上看,它是人们关于政府对金融工具的“市场化”与“监管”两种价值理念的重新审视;从微观上看,它是对企业与经理人的诚信和社会责任的基本价值观的重新审视。最近连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在一次次地从反面验证着传统的、简单的价值观的可贵。比如,诚信和社会责任是企业应当具备的基本价值观,但是麦道夫之流却用“旁氏骗局”欺骗投资人、坑害社会,尽管曾经得逞了几十年,但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被彻底揭破的下场。又如,“欲速则不达”是传统价值观,但今天的很多企业不讲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而大谈跳跃式发展,企图“量子化”增长,在快与慢的哲学问题上走入歧途。再如“民以食为天”,“食”之重要可想而知,但一些企业竟敢在“天”上胡作非为,这岂能不受到广大民众的痛斥!对于企业而言,文化管理的核心就是价值观的管理。看似容易的选择,看似应该能做到的行为,一些企业却不选择、做不到,可见,知易行难。因此,我们说,企业的文化管理迫切需要进入把正确的价值观转化为企业市场行为和员工共同思维的新阶段。

我们认为,未来10年,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将继续向纵深发展,以下问题会更加突出和紧迫:一是企业文化理念如何转化为员工的价值认同?二是企业文化理念如何深化为员工的思维方式?三是企业文化理念如何固化为企业的规章制度?四是企业文化理念如何量化为企业绩效?这些问题,实际也是企业文化管理工作如何科学发展的问题,值得理论界、企业界、咨询界共同探讨,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新阶段企业文化管理的新趋势

1. 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将进入亚文化管理的新阶段

从目前国内企业文化综合现状看,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企业的文化体系架构已初步建立。由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理念要素,以及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各大方面的经营管理子理念,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下一步,企业文化管理将进入亚文化建设阶段。质量文化、服务文化、品牌文化、营销文化、责任文化、安全文化、廉政文化、执行文化、绩效文化、创新文化等一系列亚文化建设将提上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议程。最近,北京燃气集团与捷盟公司合作的廉政文化建设咨询项目已完成。北汽福田又与捷盟咨询合作,启动了福田汽车亚文化建设咨询项目,在原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对研发、制造、营销等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与时俱进地对原有文化进行有效提升。另外,烟草行业多年来强力推动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行业共同价值观在各级商业公司和工业企业也得到了有效的贯彻落实,各级企业基本上建立起了富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2009年开始,烟草商业企业要推动服务品牌建设,这正是烟草各级企业推进品牌文化建设的良好契机。

2. 集团公司母子文化融合将进入高度统一的新阶段

近年来,在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都遇到了如何处理母子文化关系的问题。由于我国企业集团化是近十年来的现象,集团公司(尤其是国有企业集团)大部分都是由原来的一些老企业重组而成,自然出现了“先有儿子后有老子”的特殊现象。与此相适应,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自然出现了母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在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共性与个性特色曾经是集团文化建设的热点之一。在母子文化建设上,不同的企业集团,有不同的做法。然而,随着集团公司成长发展,业务经营范围越来越清晰,文化融合越来越到位,集团公司母子文化的概念将越来越淡化,取而代之的是集团公司的文化统一性越来越强。

从目前的实际来看,集团公司统一总结、提炼、设计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员工道德行为体系、企业形象体系,共同构成统一的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体系,下属企业原有的企业文化理念、行为规范和形象识别系统,都必须无条件地统一在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体系下,下属公司与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差异性越来越小。从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面上看,绝大多数集团公司已经基本走过文化融合阶段,进入文化高度统一的新阶段。

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与贵州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为例作一分析。根据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于2002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的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是特大型国有电网企业,经营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贵州电网公司是南方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从企业的历史看,贵州电网公司要比南方电网公司历史长很多,文化底蕴也更为深厚。但是,随着南方电网公司的成长发展,2006年,以《南网方略》命名的南网公司企业文化体系正式出台,2007年,又正式出版发行全员必修课程教材《南网方略与企业文化》,并在全集团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宣贯培训。“南网方略”是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提炼和升华,包括了公司宗旨、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公司生命线、工作方针、公司令、主题形象、企业理念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生产、经营、服务、廉洁、团队建设等范围,是一套行之有效、具有南网特色的先进管理理念体系。在此前提下,下属子公司如贵州电网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南网方略”为指导,结合具体工作实际,践行南网文化,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为南网文化的统一丰富做出应有的贡献。

3. 企业文化管理将进入价值观管理的新阶段

根据我们对中国企业文化管理状况的跟踪评估,到目前为止,企业文化管理普遍存在的现实是:

文化理念和实际行为不完全一致。比如,一些乳品企业,质量理念倡导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放心乳品,但在生产过程中却为了自身利益,放弃了在质量上的有效控制,反而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使社会对该公司的企业文化失去信任。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的不断完善,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模式,不能再靠牺牲环境、牺牲合作伙伴和消费者的利益换取企业的不当利益。这方面典型的案例是三鹿的企业文化。根据资料,2006年,三鹿集团就把自身的企业文化定位为“诚信文化”,核心价值观是“诚信、创新、和谐、责任”,企业道德是“质量第一、绿色兴企、诚实守信、用户至上”,企业使命是“生产名优乳品、奉献社会民众”,企业目标是“瞄准国际领先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形象定位是“质量第一、绿色兴企、用户至上、情系大众、奉献社会”。同时,三鹿也称自身最宝贵的财富不仅仅是土地、厂房、设备,也不简单是品牌技术等无形资产,而是具有三鹿特色的诚信文化,三鹿把消费者和自己比作“水”和“舟”的关系……然而,正是“诚信”价值观与与质量管理行为的不一致,导致发生了三聚氰氨事件,使一个快速发展的三鹿集团轰然倒下。这一悲剧告诫企业界,真正的企业文化需要企业从上到下、实实在在地去践行,否则,不但难以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可和支持,最终也会受到消费者和社会的抛弃。

还有些企业,把企业文化当成员工遵守的教条,领导层却另行一套,这也必将阻碍企业文化的真正落地。所以,企业一定要处理好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企业制度的关系,确立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将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生产流程、绩效管理、薪酬分配等全面紧密结合,使企业战略与企业利益统一在企业价值观下,使价值观真正落到实处。企业价值观管理要求企业,不能单纯以追求企业利益为借口置企业文化倡导的价值观于不顾,而是要求企业各部门和各流程必须以价值观为指导,自行审查自身工作,努力追求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 兼并企业进入“文化鱼”吃“文盲鱼”新时代

加强企业文化管理,严守文化道德底线,一方面可以使企业避免遭遇经营风险,另一方面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扩张机会。如果说以往企业扩张主要是快鱼吃慢鱼、大鱼吃小鱼,那么,将来企业大发展的机会则会表现为“文化鱼”吃“文盲鱼”。

比如,销售收入只有11亿元的三元股份即将收购中国企业500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之一、《福布斯》评选的“中国顶尖企业百强”乳品行业第一位、中国优秀诚信企业、品牌价值达149.07亿元、2007年销售收入达100.16亿元的三鹿集团,既是活生生的一个“蛇吞象”的企业并购案例,又是一个“文化鱼”吃“文盲鱼”的案例。

三元的发展速度相对来说是缓慢的,也因此未彻底走出国有企业原来的体制与机制而错失了行业的大发展机遇。但三元坚持了自己的质量理念,从种公牛的基因管理到冻精营销,从优越的奶牛饲养条件到全冷链控制,确保了乳品的质量。更难能可贵的是,三元多年来一直倡导“无抗奶”标准,即便是国家行业协会不主张、不接受,三元也从关注消费者健康的要求出发,一直坚持“无抗”生产。正象同仁堂始终坚守质量自律“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造就了300多年不倒的民族中药品牌,看来,“做得快”、“做得大”比不上“做得久”。三鹿等乳品企业则正是在经营中自行背叛、或贯彻不到位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使企业文化“说与做”发生了脱节,最终导致危机。蒙牛,一个曾经多么令人尊敬的民族品牌,也因三聚氰氨事件,2008年亏损达9亿元之巨,且岌岌可危。这个曾被誉为“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的乳业高成长企业,一夜间形象打折。试想,如果这次蒙牛没有卷入三聚氰氨事件,收购三鹿的恐怕可能是蒙牛了。如果真是这样,蒙牛的成长速度将会创下新的奇迹。

文化不能决定企业的必然成功,但不良的文化决定了企业的必然失败。可见,在兼并重组的时代,做“文化鱼”比做“大鱼”更重要;做“文盲鱼”是可悲的,因为“文盲鱼”只会抓机会而不相信规律,缺失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迟早是要被吃掉的。

建设实施阶段管理 第2篇

一、概述

建设实施阶段是项目法人及工程设计的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也是最终形成工程产品质量和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

项目法人按照建设程序和批准的建设规模、内容、标准组织工程建设实施,保证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在这一阶段项目法人的主要工作如下。

1、施工准备

负责工程的拆迁、安臵、补偿及外部环境等协调工作,解决好工程建设外部条件。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材料及设备采购等组织招标,并签订有关合同。明确并落实各参建单位质量与安全责任制。办理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监督、主体工程开工报批手续。组织施工用水、电、道路、通讯和场地平整等准备工作及必要的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的建设。

2、组建现场管理机构

根据工程建设需要组建现场管理机构并负责任免其主要行政及技术、财务负责人。检查、监督参建各方和现场建设管理情况,包括工程投资、工期、质量、生产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等。

3、工程实施

组织研究和处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技术、经济和管理问题,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或委托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图审查和技术交底。组织重大设计变更的审核与报批。组织编制、审查、上报项目建设计划,落实工程建设资金,严格按照概算控制工程投资,用好、管好建设资金。按时编制和上报计划、财务、工程建设情况等统计报表,接受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稽察,定期向其报告建设情况。

4、安全度汛、环保

负责组织制订、上报在建工程度汛方案,落实安全度汛措施,对在建工程安全度汛负责。负责建设项目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劳动卫生和安全生产等管理工作。

5、工程验收、运行准备

负责组织工程各阶段的验收和竣工验收工作。组织编制竣工决算并送审。负责组织项目运行准备和运行管理,办理项目移交手续。

6、档案管理

负责工程档案资料的建立和管理,包括对各参建单位所形成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验收,并对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建设监理单位协助项目法人,完成以上建设管理的相关工作。

二、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是保证建设项目具备开工和连续施工的基本条件,施工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建设能否以预期的工期目标、较好的工程质量及较低的投资费用完成。

1、建设项目的开工条件

(1)建设项目法人已经设立;

(2)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及总概算已经批复;

(3)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已确定并进场;

(4)建设项目的监理单位已选定;

(5)工程建设资金己落实;

(6)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已经编制完成,并经监理单位审核,项目法人确认;

(7)设计单位施工图纸已提交,并能满足连续施工要求;

(8)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安臵和施工场地“四通一平”(水、电、路、通讯及场地平整)已完成,工程建设外部条件已具备。

(9)具有必须的生产、生活临时建筑工程;

(10)建设项目需要的主要设备和材料已订货,所需材料来源、采购计划、运输条件等己落实。

(11)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已申报、开工报告已批复。

2、施工组织准备

(一)项目法人的组织机构及主要工作

项目法人建立项目管理机构,该项目建设管理机构一般应有计划、合同、财务、技术、质量、安全等职能部门或管理人员。

项目法人在项目监理部的协助下完成以下主要建设管理工作:

(1)根据建设项目批准的基建计划,分期签订征地协议,办理征地、补偿、拆迁等手续,并拨付、缴纳各项有关费用;

(2)办理开工许可(或开工报告报批);

(3)委托勘测单位完成工程测量和地质勘察,为设计及施工提供详尽依据;

(4)完成施工现场的“四通一平”,落实施工用水、电、路、通讯等外部条件,保证施工的需要;

(5)向参建单位提供施工现场的有关资料,如地质、水文、气象及原地下管网、障碍物等:

(6)组织(或委托监理组织)图纸会审、技术交底;

(7)协调处理施工现场周围地下管线和邻近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并承担有关费用;

(8)按建设计划筹措资金到位,并做好同银行、物资供应及设备生产厂家等部门的协调工作,保证资金、材料及大型设备能够及时供应;

(9)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按施工进度要求为施工单位提供临时用房和材料堆放、构件预制、临时设施等用地;

(10)建立现场定期工作会商和汇报制度。

(二)检查监理、施工单位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落实情况

工程建设施工承包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应尽快建立该项目的施工组织机构,即施工项目经理部。

工程监理单位承接项目监理任务后,应尽快落实监理单位的组织机构,即项目监理部,配足有关人员并明确相应的职责。

3、施工技术准备

(一)主持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施工图是进行施工的具体依据,图纸会审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

图纸会审工作一般在施工单位完成白审的基础上,由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单位)主持,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必要时包括设备、材料供应单位等有关人员参加。

技术交底是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按施工技术管理程序,在重要单位工程或重要的分部、单元工程施工前逐级进行。设计单位应对图纸的设计意图、工程技术、质量和安全施工要求等向监理、施工单位做出明确的技术交底。

(二)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现场施工全过程的重要技术经济文件,在满足国家或项目法人对拟建工程要求的前提下,依据设计文件与图纸、现场的施工条件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由施工单位进行编制。

在下达开工令前,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单位)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主要审查内容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布臵、施工质量和安全措施等。

4、施工现场准备

项目法人应协助施工单位做好现场准备工作,并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

(一)完成“四通一平”及临时设施的建设

检查“四通一平”是否合理及满足施工需要;并要求施工道路及各种管线的敷设尽量利用永久性的设施。临时设施(可分为生产设施和办公生活设施)要充分利用原有的或将来运行管理需建造的永久性建筑物与设施,做到既能满足施工需要,又能降低成本,同时还应满足防火与施工安全的要求。

(二)落实施工安全、水土保持和环保措施

落实安全施工的有关规章制度;审查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物品 管理和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土方与高空作业、上下立体交叉作业、土建与设备安装作业等的施工安全措施。施工弃渣与生活垃圾、废水的处理应符合水土保持和当地环境保护水要求。

(三)做好施工测量放线及物资准备

组织监理和施工单位复核(或校核)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各类施工基桩及测量控制网。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建筑材料、永久设备、施工机具的准备。

5、办理相关手续(一)工程质量监督

项目法人在工程开工前到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卡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签订《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书》,并按规定缴纳质量监督费,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工程项目建设审批文件(初步设计审批文件、列入计划的文件、工程设计说明及主要图纸)。

(2)项目法人与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副本。

(3)项目法人、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情况等资料。

(4)施工组织设计及监理实施细则。

(二)工程安全监督

项目法人在工程开工前到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委托的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办理施工安全监督手续。项目法人提供下列资料:

(1)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监督申请登记表。

(2)资质证书包括: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勘察单位、注册岩土工程师;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注册建筑师和注册结构工程师。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3)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责任人、消防责任人任命书。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一览表及其证件,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

(4)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责任制、目标管理要求、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

(5)施工组织设计。脚手架、施工临时用电等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措施)。起重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进场及安装使用管理制度。

(6)拟进入施工现场使用的施工起重机械设备清单(包括型号、数量)。

(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的汁取、使用计划、安全生产投入及相关保证措施。

(9)工伤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办理情况。

(三)工程开工报告

项目法人必须按审批权限,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主体工程开工申请报告,经批准后,主体工程方能正式开工。主体工程开工须具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水利部水建[1995]128号)明确的条件。

(1)项目法人申请应提交的材料

工程开工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初步设计批复文件,投资计划下达文件,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书。

(2)开工时限管理

项目法人应当自工程开工报告批复(或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内开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的,应当向发证机关申请延期;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3个月。既不开工又不申请延期或者超过延期时限的,工程开工报告(或施工许可证)白行废止。

已批准开工的建筑工程,因故不能按期开工或者中止施工的,应当及时向批准机关报告情况。因故不能按期开工超过6个月的,应当重新办理开工报告的批准手续。

6、征地、移民安置、补偿工作

(一)移民安置规划

项目法人应组织编制移民安臵规划;依法缴纳耕地占用税、耕地开垦费、森林植被恢复费,依法进行征地补偿和移民安臵工作。

(二)移民安置

水利工程开工前,项目法人应当根据经批准的移民安臵规划,与移民区和移民安臵区所在的政府和有关单位签订移民安臵协议。

项目法人根据移民安臵计划,按照移民安臵实施进度,将征地补偿和移民安臵资金支付给与其签订移民安臵协议的地方人民政府。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若没有新的移民安臵问题,以上工作则可省略。

三、工程技术管理

1、设计的质量、投资、进度管理

设计过程是指从选址、可行性研究开始,直到竣工验收、投产回访总结的全过程,即设计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所以项目法人对设计的控制也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设计阶段的不同,项目法人对设计的控制也有所不同。控制的重点则放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即项目的决策和前期阶段。一个建设项目的成败,主要集中于建设前期工作上。施工图设计阶段则具体到工程实施问题,虽然设计量大,内容具体,但由于大方案已定,项目法人的控制相对可少些。

在建设实施阶段,项目法人的技术管理工作重点是组织研究和处理建设过 程中出现的技术、经济和管理问题;组织施工图审查、优化和技术交底;组织重大设计变更的审核与报批。

(一)设计的管理目标

项目法人对项目设计要求达到下列三大目标:安全可靠、适用和经济。项目法人根据这三大目标要求,向设计单位提供设计资料、文件,全面检查设计成果的质量。

(1)安全可靠性。是要保证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不致丧失、投资不致浪费;即生产使用上有效和耐久,建筑结构上保证强度、刚度和稳定,总体规划上满足防灾、抗灾的安全要求。

(2)适用性。是工程项目要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和美观效果,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质量,既方便生产,又方便生活。

(3)经济性。是指保证工程安全可靠和适用的前提下,做到建设周期短、工程投资低、投产使用后经济效益高。

决定投资和工程成本的关键因素是设计阶段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的正确选择。项目法人提供的原始数据必须准确、有根据;设计单位选定的参数,必须要先进、合理、具有科学性;有些关键参数,项目法人应审查。

设计单位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用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来综合评价项目设计的经济性。项目的经济评价,不仅要评价项目法人自身的效益,还要从社会效益来评价,从对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受益或受损(包括环境污染等)来正确评价。项目法人应认真审查设计的经济性评价文件,进行必要的咨询调研,避免走入误区。

经济性的主要内涵有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回收期短、内部收益率高;即投资省、工期短、成本低、维修少、运行费用低。

设计的三大目标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既不能为了降低造价而降低设计标准;又不能为了安全而片面追求高标准。对于重要的标准和主要的非规范性标准,要经过详细调查、试验,并结合设计的三大目标,综合平衡后,慎重采用。

(二)设计质量

(1)对设计的质量目标要求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做到适用、经济、美观、安全、节约与环境协调。

(2)设计质量控制

设计招标。根据项目建设有关批文、资料,编制出设计大纲或方案招标文件,组织设计招标或方案竞争,评定设计方案。进行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审查,优选勘察、设计单位,签订合同和按合同实施。

设计方案审查。以保证项目设计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符合 现行设计规范、标准,符合国情、省情;工艺合理,技术先进,能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设计图纸的审核。设计图纸是设计工作的成果,又是施工的直接依据。所以,设计阶段质量控制最终要体现在设计图纸的审查上。

初步设计决定工程采用何种技术方案。审查重点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总体方案的要求,是否达到项目决策阶段的质量标准;同时审查工程概算是否在控制限额之内。

施工图是对设备、设施、建筑物、管线等工程对象物的尺寸、布臵、选材、构造、相互关系、施工及安装质量要求的详细图纸和说明,是指导施工的直接依据,从而也是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一个重点。审查重点是:使用功能是否满足质量目标和水平。

设计技术交底和配合施工。

项目法人组织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和配合施工的任务有两方面:一是解决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问题,解决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项目法人提出的技术和质量问题;二是设计变更和概算调整。

竣工验收既是对施工质量的最后考核,也是对设计质量的最后审定。通过验收,达到预期的工程质量。设计质量控制也就终止。

(三)设计进度

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度,也受制于设计单位所做的工程设计。设计所采用的总体规划,外部协作条件设计,主体工艺流程,设备制造及安装方式,主体建筑结构形式,施工方法等等,都直接决定或影响着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法人对设计所形成的项日进度的控制,就是要对设计内容审查其实施过程所需的劳动力投入和时间进程,是否能在预定的(决策阶段)计划工期内完成。

(四)设计投资

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目标是初步设计概算不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总投资估算,施工图设计预算不超过设计概算,施工配合过程中设计变更引起的概预算改变不超过批准的总投资额。

(1)建设项目投资概念

建设项目投资是建设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最低量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的总和。随着工程实践的深入,投资控制的结果才逐渐清晰、准确,这就是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投资包干价和承包合同价。因此,投资控制目标也是分阶段设臵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共同组成投资控制的日标系统。

一般,可行性研究能影响整个投资目标,影响可能性按100%计;初步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则为75%~95%;技术设计阶段,影响投资的 可能性为35%~75%;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投资的可能性为5%~20%;;施工阶段影响投资的可能性仅为10%左右。所以,投资控制的重点在设计前期和设计阶段。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算由工程部分、移民和环境两部分构成,其中工程部分包括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临时工程、独立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移民和环境部分包括水库移民征地补偿、水土保持工程、环境保护。

(2)设计概算的审查

设计概算由三级概算组成:单位工程概算、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和建设项目总概算。

设计概算编得准确合理,才能保证投资计划的真实性。审核概算的目的就是力求投资的准确、完整,防止扩大投资规模或出现漏项,减少投资缺口。要打足投资、不留缺口,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

审查编制依据:编制依据是否合法;定额、标准、价格、取费标准的时效性;编制依据的适用范围。

审查概算的构成:工程量、定额单价、收费标准;审查经济效益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审查时应掌握建设概况,在弄清设计意图和概算编制说明的基础上与同类国内外工程项目的投资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国内外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总概算,并报审批单位,催办审批下达文件。

(3)施工过程中概算的调整审查

项目法人由于工程变化要求修改设计,设计者本身对设计的变更和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求的设计上的变动,均需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书,监理单位审核,项目法人认可后执行。由于这些变更,会引起的工程费用的增减,这就要求调整概算。项目法人对发生变更的费用要审查,使其尽量不超过批准的总投资额。

(五)技术设计的管理

技术设计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对设计中比较复杂的项目、遗留问题或特殊需要,通过更详细的设计和计算,进一步研究和阐明其可靠性和合理性,更准确地决定各主要技术问题。

技术设计是初步设计的补充和深化,一般不再进行审核。项目法人直接上报审批技术设汁的主管部门,经审批后转设计、施工单位,开展施工图设计。

对一般的工程,初步设计批复后可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2、施工图设计的管理

(一)开展施工图设计的条件

(1)上级文件,包括项目法人已取得经上级机关或主管部门对初步设计的 审核批准文件、基本建设计划。

(2)初步设计审查时提出的重大问题和初步设计的遗留问题,诸如补充勘探、勘察、试验、模型等已经解决;施工图阶段勘察及地形测绘图已经完成。

(3)外部协作条件,水、电、交通运输、征地、安臵的各种协议已经签订或基本落实。

(4)主要设备订货基本落实,设备总装图、基础图资料已收集齐全,可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二)施工图的内容

工程施工、安装所需的全部图纸,重要施工、安装部位和生产环节的施工操作说明,施工图设计说明,预算书和设备、材料明细表。

在施工总图(平、剖面图)上应有设备、构筑物、结构,管线各部分的布臵,以及它们的相互配合、标高、外形尺寸、坐标;设备和标准件清单;预制的建筑配构件明细表等。在施工详图上应设计非标准详图,设备安装及工艺详图,设计建、构筑物及一切配件和构件尺寸,联接、结构断面图,材料明细表及编制预算。图纸要按有关专业配套出齐。

(三)施工图设计审查

施工图是对设备、设施、建筑物、管线等工程对象物的尺寸、布臵、选材、构造、相互关系、施工及安装质量要求的详细图纸和说明,是指导施工的直接依据,从而也是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一个重点。

(1)总体审核

首先要审核施工图纸的完整性和完备性,及各级的签字盖章。其次审核工程施工设计总布臵图和总目录。

(2)总说明审查

所采用的设计依据、参数、标准是否满足质量要求,各项工程做法是否合理,选用设备、仪器、材料等是否先进、合理,工程措施是否合适,所提技术标准是否满足工程需要。

(3)具体图纸审查

施工图是否符合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图纸是否符合现场和施工的实际条件,深度是否达到施工和安装的要求,是否达到工程质量的标准;对选型、选材、造型、尺寸、关系、节点等图纸自身的质量要求的审查。

(4)其他及政策性要求

审核是否满足勘察、观测、试验等提供的建设条件;外部水、电、气及集疏运条件是否满足;是否满足和当地各级地方政府签订的建设协议书,如征地、水电能源、通信等是否满足环境保护措施和“三废”排放标准;是否满足施工和安全、卫生、劳动保护的要求。

(四)施工图的审批 除上级机关或主管部门指定之外,一般不再单独组织对施工图的审批。项目法人将需要审批的施工图直接上报要求审批的主管部门。

3、设计优化

(一)设计优化的必要性

据研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单项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又有较大影响;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5%~10%,甚至可达10%~20%。

设计成果的优劣不仅影响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资,而且还影响使用阶段的经常性费用,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费用有一定的反比关系,但通过设计优化可努力寻求这两者的最佳结合,使项目建设的全寿命费用最低。

设计优化是从所有可能的方案中选择一个。以使预先规定的目标达到最满意。

(二)设计优化的措施

(1)严格执行审查制度

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后方可实施。审查主要是对方案的经济性、功能的合理性、建设法规、规范的执行、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技术较复杂或重要的大中型工程可以考虑引入设计监理的方式,发挥设计监理作用,通过设计监理可打破设计单位自己控制自己的单一局面。

(2)优选设计单位及设计方案

项目法人对拟建项目应有明确的功能及投资要求;实行设计招标的,应编制完整的招标文件;招标时应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应设立合理的设计

评标方法,以保证设计单位公平竞争。

设计单位为提高竞争能力,在内部管理上应把设计质量同个人效益挂钩,促使设计人员加强经济观念,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项目法人也应运用经济手段、奖励措施,鼓励设计单位进行优化设计。

(3)设计优化的综合性

通过设计优化来控制投资足一个综合性问题,不能片面强调节约投资,要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是控制投资的关键环节。设计人员要用价值工程的原理来进行设计方案分析,要以提高价值为目标,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以系统观念为指针,以总体效益为出发点,从而真正达到设计优化效果。

4、设计变更

(一)变更的范围

(1)取消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或增加合同外的任何一项工作。(2)增加或减少合同中工程项目的工程量超过专用合同条款约定的百分比。

(3)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的标准和性质。

(4)改变工程建筑物的形式、基线、标高、位臵或尺寸。

(5)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程的完工日期或改变已经批准的施工顺序。(6)增加为完成工程所必需的任何附加工作。

(二)变更的处理程序

(1)设计变更的审查和实施。参与工程建设的有关方提出设计变更申请后,监理单位应对变更引起的合同工期、质量、进度、造价等要素进行审查后,提出书面设计变更方案的意见,由项目法人审查同意;由项目法人委托原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及估算,经项目法人同意后,原设计单位负责完成具体的设计变更工作,签发出正式的设计变更通知书(包括施工图纸)。监理单位对设计变更通知书进行核实并经项目法人批准后,对施工单位下达工程变更令,由施工单位组织实施。

(2)改变原设计标准和规模时,应由项目法人上报并经原设计审批部门批准。

(3)设计变更的程序应接受上级水行政主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4)在办理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程序中,项目法人、施工和设计、监理等单位之间的函件往来均须办理有关签收手续,并作为工程结算的证据。

(5)变更指示的内容应包括变更项目的详细变更内容、变更工程量和有关文件、图纸以及变更处理原则。

(三)变更的有关要求

设计变更通知书应由设计单位做出,并经由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或其委托的代理人签字、加盖设计单位图章,报送项目法人。项目法人确认同意时,须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然后按合同约定的程序送达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在收到设计变更通知单后,应在14天内提出变更合同价款的报告,报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进行审查确认,否则,该项设计变更视为不涉及合同价款的变更。

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应在14天内就变更合同价款的报告给予答复,逾期没有答复的,变更合同价款的报告视为已被认可。

经项目法人确认的设计变更和变更合同价款的报告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

5、质量检验

工程质量检验是通过检查、量测、试验等方法,对工程质量特性进行符合性评价;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是指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或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原材料、中间产品、金属机构、机电设备等进行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质量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工程质量检测是工程质量检验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质量检验的作用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搞好质量检验工作,不但可以对工程的原材料或原始数据、施工中构配件质量、中间工序质量以及分项工程质量是否满足要求作出正确的判断,而且还能收集到有关_L程质量与操作质量的动态信息,为改进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使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工作处于可控制状态之中,对工程质量特性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质量检验对保证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有下列三项作用:

(1)把关作用。把关就是通过对工程实体的检查或测试,防止不符合技术质量标准的工程或产品流入下道:[序或用户,把住质量关。

(2)预防作用。就是采用先进的检查方法和手段,把发生或可能发牛的质量问题解决在设计、施工过程之中,防止最终出现不合格的工程。

(3)反馈作用。就是把在工程质量检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情况做好记录,进行汇总分析,综合评价,然后向有关部门报告,即把质量信息反馈给这些部门。

(二)施工质量检验的要求

施工质量检验是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依据一个既定的质量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评价工程或产品的质量特性的工作。

(1)检测单位及人员

承担工程检测业务的检测单位应具有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其设备和人员的配备应与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中使用的计量器具、试验仪器仪表及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并具备有效的检定证书。国家规定需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经县级以上计量行政部门认定的计量检定机构或其授权设臵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检测人员应熟悉检测业务,了解被检测对象性质和所用的仪器设备性能,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参与中间产品及混凝土(砂浆)试件质量资料复核的人员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工程系列技术职称,并从事过相关试验工作。

(2)检验标准

工程质量检验项目、数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单元工程评定标准》和国家及行业现行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工程质量检验数据应真实可靠,检验记录及签证应完整齐全。

(3)检验实施

项目法人、监理、设计、施工和工程质量监督等单位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进行工程质量检测。施工单位自检性质的检测项目及数量,按《单元工程评定标准》及施工合同约定执行。对己建工程质量有重大分歧时,应由项目法人委托第三方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测数量视需要确定,检测费用由责任方承担。项目法人应对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单位抽检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对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核定的工程质量等级进行认定。

临时工程质量检验项目及评定标准,由项目法人组织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特点,参照《单元工程评定标准》和其他相关标准确定,并报相应的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4)检验内容

中间产品与原材料质量检验,水工金属结构、启闭机及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单元工程质量检验,质量事故检验和质量缺陷备案,工程外观质量检验等。

(三)质量检验的分类

选择检验方式的基本原则是准确高效;根据不同的对象适宜地选择合理的检测方式,要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出实际情况,保证检验质量;要尽可能方便设计和施工,减少检测工作人员,节省检测费用,缩短检验时问。

(1)按检查内容分类

外形检查。就是运用比较简单的检测工具对设备成品或分项工程的外形尺寸等进行检查。

物理性能检测。即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件、设备、容器等进行耐压、抗渗、抗热、绝缘等性能的检测;又如对混凝土和砂浆试块、结构构件等的抗压、抗弯等力学性能的检测。

化学性能检测。主要是分析化验物质的化学成分,如对水泥、钢材、沥青等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检测等。

(2)按检测数量分类

全数检测。即对被检测的对象进行逐个、逐项(指有检测内容的项目或分项工程)检测。如对工程的重要部位、关键设备、关键工序等进行的全面检查。

抽样检测。就是从某一工程或某一工序的某些检测项目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检查对象所进行的检查,用抽样检查的结果代替该工程或工序的全貌。

审核检验。即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极少数样品(工程、工序或检测项目均可视为样品)进行复查性检验或检测,以观察整体工程质量水平的变化。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生产施工班组工人的白检和互检具有全数检测的性质。质量检验部门的专职检测主要是抽样检测性质(也有某些全数检测的时候),而上级部门组织的检查则有审核检验的性质。

四、工程建设进度管理

1、概述

水利建设项目进度是指对水利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问和衔接关系。根据进度总目标和资源的优化配臵原则编制计划,将该计划付诸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对出 现的偏差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直到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在保证工程质量和不增加投资的条件下,缩短施工工期,使项目提前竣工投产。水利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建设总工期。

2、进度控制计划

项目法人编制(或委托监理单位编制)的进度计划包括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和工程项目计划。

(一)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

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是指初步设计被批准后,对工程项目从开始建设至竣工投产全过程的统一部署。其主要目的是安排各单位工程的建设进度,合理分配投资,组织各方面的协作,保证初步设计所确定的各项建设任务的完成。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对于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连续性,增强工程建设的预见性,确保工程项目按期动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的主要表格有工程项目一览表、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表、投资计划分配表、工程项目进度平衡表。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细化、编制综合进度控制计划、设计进度控制计划、采购进度控制计划、施工进度控制计划、验收进度控制计划等。

(二)工程项目计划

工程项目计划是依据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和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编制的。该计划既要满足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的要求,又要与当年可能获得的资金、设备、材料、施工力量相适应。应根据分批配套投产或交付使用的要求,合理安排本建设的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计划的主要表格有计划项目表、竣工投产交付使用计划表、建设资金平衡表、设备平衡表。

3、进度控制的措施和主要任务(一)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

项目法人因素;勘察设计因素;施工技术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组织管理因素;材料设备因素;资金因素。

(二)管理措施

(1)组织措施

建立进度控制目标体系,明确建设工程现场进度控制人员及其职责分工;建立工程进度月报(旬报)制度及进度信息沟通网络;建立进度计划审核制度和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检奁分析制度;建立进度协调会议制度,包括协调会议举行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建立图纸审查、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管理制度。

(2)技术措施

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进度计划,使施工单位能在合理的状态下施工;编制 进度控制工作细则,由监理具体实施进度控制;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及其他科学适用的管理方法,对建设工程进度实施动态控制。

(3)经济措施

及时办理工程预付款及工程进度款;对应急赶工给予优厚的赶工费用;对工期提前给予奖励;对工程延误收取误期损失赔偿金。

(4)合同措施

加强合同管理,协调合同工期与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保证合同中进度目标的实现;严格控制合同变更,对各方提出的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严格审查后再补入合同文件之中;加强风险管理,在合同中应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及其对进度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加强索赔管理,公正地处理索赔。

(三)实施阶段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

编制设计阶段工作计划,并控制其执行;要求设计单位提出或编制出图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要求设计单位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施工单位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编制工程年、季、月实施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4、施工进度控制工作内容

项日法人对水利建设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是从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开始,直到建设项目保修期满为止。项目法人应确定进度总目标和进度控制目标体系,加强施工单位进度计划的协调与监督实施;加强关键路线上项目的进度控制,做好进度协商工作。

(一)施工进度控制目标的确定的依据

工程建设总进度目标对施工工期的要求;工期定额、同类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工程难易程度和工程条件的落实情况等。

(二)确定合理的进度目标应考虑的因素

(1)对于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应根据尽早提供可使用单位工程的原则,集中力量分期分批建设,以便尽早投入使用,尽快发挥投资效益。

(2)合理安排土建与设备的综合施工。

(3)做好资金供应、施工力量配备、物资(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与施工进度需要的平衡工作。

(4)积极咖调外部协作条件。

(5)考虑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方面的限制条件。

(三)督促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

监督合同有关各方按照批准的计划投入资源,并按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及时检查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进度报表和分析材料,进行必要的现场实地检查,核实所报送的已完项目时间及工程量。

在对工程实际进度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将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以 判定实际进度是否出现偏差。如果出现进度偏差,分析此偏差的原因,研究对策、提出纠偏措施。必要时还应对后期1:程进度计划作适当的调整。

(四)组织现场协调会

定期组织召开现场协调会议,以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相互协调配合问题,特别是施工单位无力解决的内外协调问题。

对于某些未曾预料的突发变故或问题,督促有关单位采取应急措施维护工程施工的正常秩序。

(五)签发工程进度款支付凭证

对施工单位申报的已完的分项工程量进行核实,在监理人员通过检查验收后,签发工程进度款支付凭证,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

(六)工程延期和延误

在水利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工期的延长有两种情况:工程延误和工程延期。如果是由于工程延误,则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均应由施工单位承担,同时,项目法人还有权对施工单位施行误期违约罚款;而如果是属于由项目法人方面造成的工程延期,则施工单位不仅有权要求延长工期,而且还有权向项目法人提出赔偿费用的要求,以弥补由此造成的额外损失。

(七)单项合同工程验收

当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在自行预验基础上提交单项合同工程验收申请,项目法人和监理人应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全部单项合同工程验收资料及各专业工程的质量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和遗留的问题,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

(八)工程移交

工程具备验收条件后,项目法人应及时申请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工程单项合同工程验收,办理工程移交手续,颁发工程移交证书。在工程移交后的保修期内,还要处理验收后的遗留问题,并督促责任单位及时修复和整改。当保修期结束且再无争议时,水利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任务即告完成。

(九)施工进度控制工作流程

项目法人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应掌握动态控制原理,不断进行检查,将实际情况与计划安排进行对比,找出偏离计划的原因,特别是找出主要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施工进度控制流程见图5-1。施工进度控制流程图5-1

5、审核工程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是表示各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开签订施工承包合同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相互衔接关系的计划。它既是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施工管理的核心指导文件,也是实施进度控制的依据。

根据其范围不同,水利建设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类型有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作业进度计划。

项目法人应审核和督促落实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一)施工进度计划审核的内容(1)进度安排是否符合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中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要求,是否符合施工合同中开工、竣工日期的规定。

(2)施工总进度计划中的项目是否有遗漏。分期施工是否满足分批使用的需要和配套使用的要求。

(3)施工顺序的安排是否符合施工程序的要求。

(4)劳动力、材料、构配件、机具和设备的供应计划是否能保证进度计划的实现,供应是否均衡、需求高峰期是否有足够能力实现保障和供应。

(5)施工进度的安排是否与设计单位的图纸供应进度相一致。

(6)总分包单位分别编制的各项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之间是否相协调,专业分工与衔接是否明确合理。

(二)施工总进度计划

施工总进度计划一般是指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是确定分期分批建设的项目组成,各批工程项目的开工、竣工顺序、时间安排及相互问衔接关系,全场性准备工程、特别是首批准备开工的工程与进度安排等。

(1)计算工程量。根据批准的工程项目一览表,按单位工程分别计算其主要实物工程量,不仅是为了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而且还为了编制施工方案和选择施工、运输机械,初步规划主要施工过程的流水施工,以及计算人工及技术物资的需要量。

(2)确定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应根据合同工期确定,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类型、结构特征、施工方法、施工管理水平、施工机械化程度及施工现场条件等因素。

(3)确定各单位工程的开竣工时间和相互搭接关系。

(4)编制初步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汁划应安排全工地性的流水作业,应以工程量大、工期长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为主导,组织若干条流水线,并以此带动其他工程。

施工总进度计划既可以用横道图表示,也可以用网络图表示。

(5)编制正式施工总进度计划。初步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完成后,要对其进行检查。应分别进行工期优化、费用优化及资源优化。

正式的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后,应据以编制劳动力、物资、大型施工机械等资源的需用量计划,以便组织供应,保证施工总进度汁划的实现。

(三)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在既定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规定的工期和各种资源供应条件,对单位工程中的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起止时问及衔接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的计划。

6、施工进度的检查与调整

(一)施工进度的检查与监督

定期地、经常地收集、检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有关进度报表资料;现场跟踪检查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

经过整理的实际进度数据与计划进度数据进行比较,从中发现是否出现进度偏差以及进度偏差的大小。在分析其产生原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矛盾,排除障碍,继续执行原进度计划。

(二)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

通过检查分析,如果发现原有进度计划已不能适应实际情况时,为了确保进度控制目标的实现或需要确定新的计划目标,就必须对原有进度计划进行调整,以形成新的进度计划,作为进度控制的新依据。

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方法,一是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来缩短工期;二是通过组织搭按作业或平行作业来缩短工期。

7、建设物资(含设备)供应的进度控制

工程建设物资供应是实现三大目标控制的物质基础。正确的物资供应渠道与合理的供应方式可以降低工程费用,有利于投资目标的实现;完善合理的物资供应计划是实现进度目标的根本保证;严格的物资供应检查制度是实现质量目标的前提。

(一)审核供应计划

物资(含设备)供应单位或设计、施工单位编制的材料物资供应计划必须进行审核,并得到认可后方可执行。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供应计划是否能按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需要及时供应材料和设备;有关由于物资供应紧张或不足而易产生的施工拖延现象;物资的库存量是否合理,是否在时间上和数量上作出较经济合理的物资采购安排以及库存安排;是否产生对项目施工进度计划执行的不利影响。

(二)物资供应计划的实施控制

监督检查订货;掌握物资(含设备)供应全过程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急需物资的供应;审查和签署物资供应情况分析报告;协调各有关单位的关系。

五、投资管理

1、概述

水利工程投资控制就是把概算投资额作为水利建设项目投资的控制目标值,再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支出额与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目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并找出偏差值,在分析偏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项目法人的投资控制,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首先应在建设前期正确确定建设规模,采用技术先进、功能合理、经济节约的设计方案,做到投资决策正确;同时,施工阶段在工程监理的配合下做好工程价款结算的审查与 管理,对工程变更及时确定调整价款,合理处理索赔和进行反索赔。

(一)投资控制的动态原理

投资控制的动态原理见图5—2。

(二)工程款支付控制流程

工程款支付控制流程见图5—3。

图5—2 投资控制的动态原理

图5—3

工程款支付控制流程(三)投资控制的措施

要有效地控制项目投资,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和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其中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项目投资最有效的手段。

2、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工作内容

项目法人应制定计量与支付程序及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计量与支付行为;审查每个单位、分部、单元工程的清单与单价,按形象进度拟定拨付款计划;加强对完工结算工作的管理。

(一)做好预付工程款的工作

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承包合同中约定预付工程款的时间和数额,开工后按约定的时间和比例逐次扣回。

(二)做好工程价款的结算工作

工程价款的结算是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工程价款的预付与结算支付,必须实行监理签证制度,以确保投资资金既不超付又能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

(三)做好工程价款调整的控制工作

首先,应预测工程风险及可能发生索赔的诱因,采取防范措施;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搞好各方与各项工作的协调,慎重决定工程变更,严格执行监理签证制,并按合同规定及时向施工单位支付进度款;第三,应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书,对工程费用的超支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并公正处理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

3、工程价款结算

我国现行建筑安装工程价款的主要结算方式:

(1)按月结算方式。每月按照实际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结算工程价款。跨竣工的工程,在年终进行工程盘点,办理结算,竣工后清算。

(2)竣工后一次结算方式。水利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全部建筑安装工程建设期在一年以内,或者工程承包合同价值在100万元以下的,可实行工程价款每月预支、竣工后一次结算的方式。

(3)分段结算方式。当年开工、当年不能竣工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按照工程形象进度,划分不同阶段进行结算。分段结算可按月预支工程款。

(4)结算双方约定的其他结算方式。

4、工程款的计量支付

按照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规定,施工单位根据合同所规定的时间、方式和中间计量,按照构成合同价款相应项目的单价和取费标准提出付款申请(包括对所完成的工程量的付款以及工程变更费用、索赔、价格调整等),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已完工程的报告,(监理)工程师接到报告后,在3天内按设计图纸和工程实际完成情况核实已完工程数量,并在计量24小时前 通知施工单位,施工单位须为(监理)工程师进行计量提供便利条件,并派人参加予以确认。在(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由项目法人予以支付。

5、索赔控制(一)索赔概念

索赔是工程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因对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既定义务,或者由于对方的行为使权利人受到损失时,要求对方补偿损失的权利。由于施工现场条件、气候条件的变化,施工进度、物价的变化,以及合同条款、规范、标准文件和施工图纸的变更、差异、延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工程承包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索赔。

按索赔涉及有关当事人,工程索赔划分为施工单位与项目法人之间的索赔、施工单位与分包人之间的索赔、施工单位与供货人之间的索赔、施工单位向保险公司的索赔。按索赔的目的,将工程索赔划分为工期索赔、费用索赔。

(二)常见的索赔内容

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为障碍引起的索赔;工程变更引起的索赔;工程延期及其费用索赔;加速施工引起的费用索赔;项目法人不正当地终止工程而引起的索赔;物价上涨引起的索赔;法规、货币及汇率变化引起的索赔;拖延支付工程款的索赔;项目法人风险和特殊风险的索赔。

(三)施工索赔的处理程序

(1)提出索赔要求,报送索赔资料。

(2)(监理)工程师审核。

(3)会议协商解决或邀请中间人调解,提交仲裁加以公断。

(4)反索赔。反索赔是指项目法人向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由于施工单位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约定的义务,或者由于施工单位的行为使项目法人受到损失时,项目法人向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

6、工程变更的控制

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是防止工程投资超概算的重要环节,项目法人应严格工程变更的工作程序,加强变更审核、确认、执行和费用支付等环节的管理。工程变更程序主要包括提出工程变更、审查工程变更、形成文件及下达变更指令、变更实施的监督管理等。

一般土建工程变更流程见图5—4。

图5—4

一般土建工程变更流程

工程变更需要调整合同价格时,宜按以下原则确定其单价或合价: 合同中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计算变更合同价款; 合同中只有类似变更情况的价格,可以此作为基础,确定变更价格,变更合同价款;

合同中没有适用和类似的价格,由施工单位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由项目法人、监理审核后批准执行。

六、施工单位的管理

项目法人为更好地实现建设项目对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等目标,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项目经理责任制。它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项目经理负责为前提,以施工图预算为依据,以创优质安伞为目标,以承包合同为纽带,求得最终产品的最佳经济效益,实现从工程项目开工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一 次性全过程的施工承包经营管理。

1、检查施工单位的组织体系(一)检查资质情况

施工单位从事水利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加固和拆除等活动,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安全生产等条件,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

(二)检查组织机构设置

检查施工单位派驻现场的主要管理、技术人员数量及资格是否与施工合同文件一致。

检查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否按高效精干j管理跨度、系统化管理的原则设臵。部门设臵和技术力量是否满足工程施工管理要求。

根据《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的规定,项目经理应已取得项目经理或建造师的资质证书,具有一定年限的施工生产实践经验和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坚持原则、善于管理、勇于负责和从事工程建设较强的事业心。在保证施工承包项目按合同规定目标全面完成的同时,合理地运用各施工生产要素(即六M,包括①劳动力、②资金、③材料、④设备、⑤方法、⑥技术),在其授权范围内进行最优配臵。

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措施及规章制度的制定情况,核查关键岗位施工人员的资格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人员的档案管理职责。

(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检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单位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及明确各类部门、人员的职责权限、质量责任及考核办法,落实质量责任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验工作,认真执行“三检制”,切实做好工程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2、审核施工组织准备

审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措施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和资金流计划等技术方案。

检查施工单位进场施工设备的数量和质量。

检查施工单位进场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规格、性能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条款的要求,原材料的储存量是否满足工程开工及随后施工的需要。检查施工单位试验室的条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对测量基准点进行复核,并督促施工单位在此基础上完成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及施工区原始地形图的测绘。检查施工单位砂石料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及场内交通、供水、供电、供风等施工辅助设施的准备情况。

3、施工管理(一)施工目标控制

对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变更、安全和成本等进行检查、检验、管理、验收。施工单位必须依据国家、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的规定以及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并对其施工的工程质量负责。

(二)分包管理

施工单位不得将其承接的水利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进行转包。对工程的分包,分包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等级,并对其分包工程的施工质量向总包单位负责,总包单位对全部工程质量向项目法人负责。工程分包必须经过项目法人的认可。

(三)监督质量检验

根据工程施工进度,检查是否及时、保值、保量进行中间产品与原材料质量检验,水工金属结构、启闭机及机电产品质量检查,单元工程质量检验,质量事故检查和质量缺陷备案,工程外观质量检验等。

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

在项目法人或监理单位的监督下,对原材料、试块、试件进行见证取样,规范送检。

(四)质量事故处理

工程发生质量事故,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向监理单位、项目法人及有关部门报告,并保护好现场,接受工程质量事故调查,认真进行事故处理。

(五)风险转移与保险

通过购买法律法规和合同规定的保险,施工单位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工程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使自己免受风险损失。

4、施工安全和环保

施工单位应遵守有关部门对施工场地交通、施工噪音以及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等规定,并做好施工现场原有地下管线和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保证施工现场清洁符合环境保护和卫生管理规定。

(一)督促做好安全度汛

(1)度汛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应接受项目法人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做好度汛有关工作;参与编制度汛方案;在洪水来临之前,及时撤出施工机械和人员,保护已建工程;工地备臵柴油发电机,保证应急供电正常;备好必要的度汛器材,如:车辆、水泵、救生衣、袋装粘土、雨具等。

(2)应急保障措施

一旦出现险情,按照防汛预案或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险工作。全力配合项目法人、地方政府的公安、消防、卫生等专业单位抢险力量,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同时协助有关部门保护现场,维护现场秩序,妥善保管有关物证,配合有关部门收集证据。

(二)检查安全制度的落实

检查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施工单位的安全保障体系、专项安全保证措施;定期组织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各施工单位应按合同项目设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直接承担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各专职安全员直接负责安全生产责任。

(1)各项安全制度的制定与落实

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班组长、班组兼职安全员、生产工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电工、焊工、搅拌工、爆破员、监炮员、爆炸物品管理员、隧洞钻爆工、泥工、混凝土工、机械工、搭架工、木工、钢筋工、起吊工等特殊工种应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制订安全生产工作规程,并严格执行,把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层层落实。

(2)安全教育

督促各施工单位按规定执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合格的工人方能进入操作岗位;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安全培训;特殊作业人员按有关规定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发证后,方能进行独立操作,并按规定进行期间复审。组织班前安全教育活动,在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操作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三)安全检查、文明施工

主管部门、安检部门、项目法人、监理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施工项目部应定期自查,对查出的隐患应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整改计划,定人、定措施、定时间限期整改;在隐患未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机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1)安全检查体系

施工前各班组对安全情况进行检查,项目经理部专职安全员在平时进行巡检,监理人员进行抽检,形成安全检查体系,确保施工安全。

(2)施工现场安全防护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安全防护用品;施工作业区主要交通道口设围栏,有明显的防护标志;现场内沟、深坑等危险区应设安全护栏和明显警告标志。

(3)施工用电安全

必须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场内架设临时线路必须用绝缘支持;各种电气设备的安装、检查、维修,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并戴绝缘手套。(4)防火、防盗安全工作

应遵守防火规定,严禁烟火,以防火灾;生产生活工棚按防火规定保持必需的安全净距(火于7米)。组织联防,搞好治安工作,特别是夜间治安、防盗工作,必要时与公安部门联系,设立工地派出所。

(5)创建文明工地

合理安排场内用地,绘制场地布臵图;保持施工场地道路畅通、平坦、整洁、不积水不乱堆乱放;材料、沙石应集中堆放,边用边清理;水泥堆放工棚应整洁、无上漏下渗;工地生活设施清洁文明。

5、施工质量自检

(一)一般单元(工序)工程

一般单元(工序)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要按“三检制’’对工程进行初检、复检、终检,对每个单元(工序)进行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单元工程(工序)质量评定表,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复核。

(二)重要隐蔽工程及工程关键部位

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及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并整理、完善施工管理报告、单元工程评定等工程验收资料后,向项目法人提交工程验收申请报告。

(三)其他验收

施工单位应配合项目法人做好各项工程验收工作,及时做好分部、单位、专项、阶段、竣工等工程验收的检测、检验及其资料整理。

竣工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和水利行业现行的工程标准及设计文件要求,应向项目法人提交完整的技术档案、试验成果及有关资料。

6、搜集整理信息资料(一)工程报告

施工单位应及时总结经验,以工程简报或施工总结等形式,定期向项目法人报告工程施工情况。

(二)工程档案资料

应接受项目法人对所形成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施工单位应明确本单位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归档责任,切实做好职责范围内水利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根据工程实施进度,在完成收集、整理、审核工作后,及时提交项目法人等单位移交的应归档文件材料。

工程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归档工作的直接责任人,须按要求将工作中形成的应归档文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如遇工作变动,须先交清原岗位应归档的文件材料。总包单位对各分包单位提交的归档材料负有 汇总责任。

(三)竣工图编制

施工单位应以单位工程或专业为单位编制竣工图。竣工图是水利工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做到完整、准确、清晰、系统、修改规范、签字手续完备;每套竣工图应附编制说明、鉴定意见及目录。

(四)使用、共享工作

按照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展水利工程档案数字化工作,尽可能建立工程档案数据库,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为工程建设与管理服务。

七、组织协调管理

组织协调指以一定的组织形式、手段和方法,对项目管理中产生的关系不畅进行疏通,对产生的干扰和障碍予以排除的活动。在控制与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必然形成不同程度的干扰,使原计划的实施产生困难,这就必须仂、调。协调为顺利“控制”服务,协调与控制的目的都是保证目标实现。

1、内部管理(一)制度建设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制定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合同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管理、文档资料管理、勘测设计科研图纸资料管理以及物资供应管理等工作制度,指导工作的开展。

规定责任部门和责任岗位,明确相关职责和工作程序、工作目标;工作人员在业务授权范围内有序地开展工作。所有与工程建设和内部管理有关的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过集体讨论、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必要时形成纪要;并保留完整的过程记录和决策结果记录随时备查。注重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促进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二)费用管理

对项目费用的控制和管理采取“核定控制指标”和“分部门归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会议费、通信费、职工差旅费、项目成本费用等费用管理规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采用事先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方法,专款专用、加强费用核算,实现对各项费用开支和经济活动的动态管理。

(三)资产管理

对负责采购和管理的资产,严格进行资产需求计划和立项、预算的审核,组织采购询价,按照优质优价、比售后服务来选择供货单位;建立资产台账,登记建卡,做好资产调拨记录,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年终对资产进行清查、核实,编制资产清查统计报表。(四)信息管理

项目法人应建立与监理、设计、承包单位来往的信函、资料、文件、信息的传递流程,建立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制定文档资料收集、分类、整编、归档、保管、传阅、查阅、复制、移交、保密等制度。制定文件资料签收、送阅与归档及文件起草、打印、校核、签发、传递等管理程序。建立信息采集、分析、整理、保管、归档、查询系统及计算机辅助信息管理系统。

统筹信息系统开发建设、信息集成、应用和管理工作。发布合同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结算信息处理流程。实现合同、成本、财务、物资管理子系统的上网运行。

(五)协调及联系

在工地形成项目法人为核心、设计单位是灵魂、施工单位是主体、监理单位协助、地方政府支持的良好局面;对内及时编印工程建设简报、会议纪要等;对外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联系通道,介绍工程建设进展和管理措施、征地移民工作动态,争取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

(六)风险管理

项目法人应加强建设资金的计划与筹措,保证建设资金及时到位;加强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的论证与决策管理,以避免技术失误而影响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工程效益。加强对恶劣自然条件以及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不利现场条件的分析、预报、预防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对发生的紧急事件应积极组织力量抢险救护。

(七)财务管理

项目法人应建立规范的内部财务和会计管理制度,落实人员岗位职责,做好财务设臵和财务管理工作。按工程进度,科学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积极筹措和落实建设资金。规范财务审核管理,严格按照合同及工程进度付款,严格控制概算外项目支付和各项费用的开支,杜绝建设资金被挤占、挪用、浪费和流失。

2、参建单位管理

项目法人应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协调监理、设计、施工、设备制造、征地移民、地方等工作的衔接、协作关系。

建立协调制度,明确协调的程序、方式、内容和合同责任;建立工地例会制度,解决需要协调的有关事项;复杂问题组织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及时解决质量、进度、支付之间的矛盾;做好各种会议的记录,并整理好、保管好各有关工程资料。

(一)与监理的协调

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和《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示范文本》,实行“小业主,大监理”的建设管理模式,按监理合同中规定的权力交给监理单 位,由监理人员管理具体工程实施工作;提高科学管理意识,科学地确定建设工程目标,及时协助、解决监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1)检查监理机构组织设臵、人员到位、各部门的目标、职责和权限、规章制度规定等情况。

(2)检查、督促监理机构的工程实施控制体系的建立与采取旁站、巡视、平行、跟踪检测等监理措施的实施情况。

(二)与施工单位的协调

(1)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严格按施工合同和施工规范、规程办事,讲究科学态度。

(2)注意语言艺术、感情交流和用权适度问题;处理好人际关系。(3)施工阶段的协调主要工作内容:与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关系;进度问题;质量问题;结算问题;安全问题;对施工单位违约行为;合同争议;对分包单位的管理等。

(三)与设计单位的协调

(1)组织图纸审查、技术交底、分部工程和阶段验收、专项验收、竣工验收等工作。

尊重设计单位的意见,在设计单位介绍工程概况、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难点等时,注意防止标准过高、设计遗漏、图纸差错等问题,并将其解决在施工之前;施工阶段严格

按图施工;若发生技术问题或质量事故,认真听取设计单位的处理意见,等等。

(2)施工中发现设计问题,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以免造成大的直接损失;为使设计单位有修改设计的余地而不影响施工进度,协调各方达成协议,约定一个期限,争取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相互理解和配合。

(3)注意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程序性。

(4)督促检查设计单位按合同及时提供施工图,并确保设计质量;督促设计单位按工程规模,派出设计代表进驻施工现场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设计问题。

3、外部协调

一一个建设工程的开展还有赖于政府部门及其他单位的外部配合协调,如政府部门、金融组织、社会团体、新闻媒介等,它们对建设工程起着一定的控制、监督、支持、帮助作用,这些关系若协调不好,建设工程实施也可能严重受阻。

(一)外部协作内容

对一般项目,常有以下8方面外部协作内容:

(1)征地和移民安臵:征地规划、用地移民实物调查、移民安臵规划。(2)原料、材料、燃料等供应:来源、供应能力、供应方式、资源规划等。(3)动力供应:水源、电源及其供应线路、供应方式、供应指标。(4)通讯:通讯方式、线缆、通道、网络等。(5)集散条件:交通储运、站场等设施。

(6)外部配套条件:热、气、汽等供应,或输出水、电、气等接入系统。

(7)重大设备:工程中的重大设备或特殊装备预安排。

(8)生态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

对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因原工程已建,因此与新建工程相比以上的工作内容可适当简化。

(二)建设项目的外部协调

(1)外部协调是由项目法人与提供协作条件的建设所在地有关部门或单位,签订协议或取得批准,或承诺,或供应协议。

(2)为了给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成立有政府领导、有关部门、项目主管部门、项目法人等参加的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处理工程建设项目外部环境中的重大问题。

(3)发生重大质量或安全事故,在施工单位采取急救、补救措施的同时,应立即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情况,接受检查和处理。

(4)征地、拆迁、移民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和协作;现场消防设施的配臵,宜请消防部门检查认可;要敦促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注意防止环境污染,做好水土保持,坚持文明施工。

(三)与社会团体的协调

一些大中型建设工程建成后,会给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好处,同时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方便,因此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建设工程的关心和支持。

4、监督和稽查

项目法人应用制度来规范工程建设行为,加强自我约束;自觉接受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审计、稽查等;接受监察的对象主要是项目法人和项目建设中的管理人员;接受监督工作主要是项目招标、工程变更、建设资金管理、索赔处理、工程款支付、工程质量检验、工程验收等。

(一)项目法人组建和接受监督

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的项目法人,由政府或其授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建。

经营性水利建设项目按《公司法》等有关规定确定项目法人。

水利项目法人建设管理行为的行政监管工作,由组建项目法人的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接受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

公益性项目法人在项目建设期间,项目法人的机构设臵和人员配备应保持相对稳定;主要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及其人员的任免与调动,应上报主管部门

审批。

(二)招标监管、开工管理

招标过程中,接受监督工作主要是标底编制、标底的保密、评标决标等。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活动行政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需由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开工审批项目的开工申请报告及有关材料的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三)验收管理

(1)法人验收监督管理

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验收的监督机构,并直接对其组建的项目法人和直属单位负责建设的水利工程项目的法人验收实施监督管理。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建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的,该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负责本项目的法人验收监督管理;并接受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

(2)政府验收管理

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政府验收组织部门,直接负责由其管辖的水利工程项目的政府验收。

(四)质量监督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由政府授权的工程质量监督的实施机构,质量监督机构核查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资质,监督检查这些单位的质量行为和工程质量。

(五)项目稽查

项目法人要接受、配合上级发改和水利部门对工程的稽察、检查工作,稽察的主要内容是工程建设体制、资金使用、建设管理、质量和安全等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组织整改;对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的,要做到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干部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5、财政评审

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对财政资金建设性支出的投资评价和控制审查,即审查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有无被挪用、套取透支等现象。目的是合理、合法、合规地确定建设性支出,强化财政投资的监督管理,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

评审结果作为财政部门审批项目、办理财政拨款、项目竣工验收和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依据。项目法人要接受、配合财政投资评审机构进行本工程的财政投资评审。

(一)财政投资评审的主要内容

(1)程序性评审。评审项目是否按国家规定程序进行建设,从立项到竣工

决算是否遵循基本建设程序。

(2)制度性评审。评审项目是否严格执行建设管理制度和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制度。

(3)财务评审。评审项目是否执行基建财务制度或建设单位会计制度。

(4)工程造价评审。是投资评审的核心内容,根据现行的政策制度、定额标准、费率等相关资料审定项目的合理造价,依法维护项目法人和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

(二)评审程序

(1)评审准备。财政投资评审机构需要了解建设项目及项目法人的基本情况,收集项目所涉及主要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信息,制定恰当的评审计划和方案,并将评审计划通知项目法人。

(2)评审实施和复核。组织评审组,向被评审单位下达财政评审通知;项目法人应积极配合评审工作,提供有关资料和财务报表。评审机构对出具的项目评审结论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在评审报告提交财政部门前,应征求项目法人的意见。

(3)建立评审档案。将审核工作计划、审核证据、资料及审核意见书、审核结论书等归档,建立评审档案信息库。

6、工程审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是指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正式竣工验收前,审计部门对其竣工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监督。

项目法人应积极配合审计部门或被其委托的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工作,并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

(一)审计依据

水利部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暂行办法》,《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规定》,《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经审查批复的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和批复文件。

(二)水利建设项目审计内容

(1)竣工财务决算报表;

(2)投资及概算执行情况;

(3)建设支出:

(4)交付使用资产情况;

(5)未完工程及所需资金:

(6)建设收入;

(7)结余资金;

(8)工程和物资招投标执行情况。

(三)审计管理

工程的审计由当地政府的审计部门或主持该项目竣工验收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同级审计部门负责审计。审计部门应对受委托的社会审计机构办理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加强指导和监督。项目法人在申请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前,可通过相关经济合同预留部分工程尾款,待竣工决算审计结论下达后再予清算。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中从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等单位与竣工决算审计有关的财务收支,应当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调查,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未经审计,有关单位和部门不得办理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可以作为对项目法人代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四)审计程序

(1)审计申请

项目法人在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完成后10日内向其主管审计部门提出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书面申请。审计部门应在接到项目法人竣工决算申请后10日内提出安排意见。

(2)制订审计方案

审计部门或受委托的社会审计机构对水利建设项目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应拟定审计实施方案,组织审计组,并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审计通知书应当于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3目前送达。

(3)项目法人提供资料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准文件;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预算(概算)批复资料;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计划或资金筹措文件;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合同文本和招标、投标有关文件和资料;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施工图纸和设计变更的资料;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内控制度;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有关的财务账簿、凭证、报表及工程结算资料;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竣工初步验收报告;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报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还要提供安全鉴定资料。

(4)提出审计报告

审计组或受委托的社会审计机构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终结后,应当及时提出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的项目法人的意见。

(5)提出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

审计部门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的书面反馈意见,提出水利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

(6)执行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

审计部门应及时下达水利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项目法人必须执行审计意见书和审汁决定,按照审计的要求进行整改,并在60日

内以书面形式将整改情况报告审计部门。

7、运行准备

运行准备是项目正常运行前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项目法人应按照建管结合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要求,适时做好有关运行准备工作。运行准备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运行组织准备

建立运行的管理机构及相应管理制度。

按照有关要求,配备生产运行管理人员,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使之能满足运营要求。运行管理人员要尽早介入工程的施工建设,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熟悉情况,掌握好生产技术和流程,为顺利衔接基本建设和运行阶段做好准备。正常的生活福利设施准备。

(二)运行技术准备

技术资料的汇总、运行技术方案的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制定和准备。

(三)运行的物资准备

落实运营所需要的原材料、工器具、备品备件和其他协作配合条件的准备。

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管理特点

1、建设管理

(一)规范管理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必须按基建程序进行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等各项制度,严格执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计委令第3号)及有关规定,加强计划管理和财务审计。

凡进行施工的项目,必须有经过批准的施工设计方案,严禁边施工、边勘察、边设计的“三边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各阶段工作必须实行严格的资质管理,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任务,要由具有甲级或乙级(大型水库必须是甲级)资质的单位承担。

(二)严把质量关

要建立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各单位要严把质量关,对因本单位的工作质量所产生的工程质量承担责任,避免加固工程完成后再发生病险情况,确保工程质量和按期完工。

(三)及时验收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后,按《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7)和水利部《关于切实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通知》(水建管[2004]68号)的有关规定,严格组织竣工验收,及时进行主体工程完工验收和项目竣工验收,重点小型项目原则上应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下达之日起1年内完工并验收。

2、监督管理

(一)接受稽察和监督检查

水行政主管部门一贯重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稽察和监督检查工作,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水利稽察和监督检查的重点。

水利部对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监督管理。

在项目实施阶段,不定期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国家规定的落实、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到位及使用、合同执行管理等情况,对违反规定和存在问题限期改正,逾期不改将追究有关单位和当事人的责任。

项目法人在做好内部监管的同时,应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专项检查、稽察和审计等工作。

(二)销号公告制度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应建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销号公告制度,落实除险加固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做到加固一批,公告一批,销号一批。

3、资金管理

(一)投资计划管理

建立严格的建设计划上报审核制度,组织编制、审查、上报项目建设计划,落实工程建设资金。要落实各个渠道承诺的配套投资,确保各方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二)资金使用管理

严格按照概算控制工程投资,用好、管好建设资金。中央补助资金只能用于主体工程,严禁对建设资金的滞留、挤占和挪用。

(三)稽查和监督检查

按时编制和上报计划、财务、工程建设情况等统计报表;接受政府或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对计划安排、资金使用等情况的检查监督和稽察。

4、水库安全监管(一)强化安全意识

项目法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二)明确安全责任

明确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和水库管理单位、项目法人单位及参建各方的主体责任,切实做到工作到位、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三)制订应急预案

项目法人要制订完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和病险水库控制运用方案,加强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应急管理等各项工作,确保水库度汛和运行安全。

正在实施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度汛方案的要求安排施工I处理好施工进度、质量与水库运用、安全度汛的关系。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坚决杜绝在建项目垮坝失事。

(四)病险水库的管理

除险加固项目完成后必须履行验收程序,未经验收的水库~律不得投入蓄水运行。凡经大坝安全鉴定为三类坝且尚未进行除险加固的水库,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三类坝的运行要求,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专题论证,制定安全度汛预案,水库运行管理单位要严格执行调度运用方案,不得超汛限水位蓄水,要对病险部位加强巡视检查。有重大险情的水库,必要时要空库迎汛。

5、建后管护

项目法人在抓紧病险水库除险加剧工程建设的同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国办发[2002]45号)要求,抓紧制定或改革水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加固工程同步实施。实行定岗和定编,落实人员基本支出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健全管理制度。要通过提高效率、精简机构和人员、减少费用等办法,降低管理成本。

要明确管护经费渠道,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和奖惩办法,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加强和改善对水库的管理。

教育﹃塑性﹄阶段的班级管理 第3篇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缺乏先进性

目前,班主任掌握的班级教育管理知识多数局限在师徒经验的传递上,根本就不适合现代教育管理需求,其自身素质需要快速提升。其原因在于:1.尽管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思想仍占有重要位置,这位班主任的管理带来重大压力。其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学生的成绩提高上面,而对学生情感以及心理的发展关注相对减少,随着学生年龄增加,抵触情绪明显。2.学校领导很少关注班主任的管理培训工作,并将评价工作质量的指标放在学习成绩以及纪律管理等方面,这也导致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事务性工作上面,而忽视了教学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随意性强

小学班主任缺乏对学生自身教育力量以及综合诸多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关注。并且,对班级的功能、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够,从而在处理日常事务时,长凭借自身经验处理事情,很多时候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学习积极性。

(三)缺乏“身教”

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常常会对一些事情反复强调,但是,却很少给学生进行示范。学生有时很难明白到底要干什么。另外,教师总是将自己摆在“主体”的地位,给学生一种不能平等交流的感觉,这样很难了解到学生真实需要。

(四)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当任课教师与学生发生矛盾的时候,班主任常常会“打压”学生,这样会给学生造成“偏心”的感觉,会使矛盾越来越深,并产生抵触情绪。如果班主任替学生说话,则会使任课教师感到有损“面子”,从而与班主任之间产生隔阂。

二、优化小学班级管理措施

(一)采用新理念进行班级管理

1、班主任要不断的激励全体学生,积极的发挥出自己智力以及体力潜能,努力学习,完成班级的集体任务,并从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学校的最终任务就是要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最终目标。班主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其个性发展,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并且,学会合作精神。

3、班主任要多组织一些集体的讨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让其感觉班主任与其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从而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4、班主任要重视班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工作,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做到权利的“收放自如”,增强班干部小团体的凝聚力,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

5、构建和谐、融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亦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集体舆论氛围,使其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需求,并长久的发挥其功效,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班集体意识的形成,建立符合班级特色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班级的奖惩制度,督促学生严于律己,团结向上。这些制度一定要适当,既要有警示作用,还要有促进作用。

(二) 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1、努力让班级任课老师意识到,教师合作起来对学科教学、学生发展和班级管理的重大意义,努力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结合,让学科教学也来服务于班级管理。

2、班主任要经常向科任老师介绍班级整体以及个别学生的情况。经常组织科任老师参与班级管理计划的制定、执行和完善,同时要经常举办科任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班级活动,让科任老师能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3、班主任应在学生面前维护任课老师的权力地位,加强任课老师的威信,积极引导班级每一个学生,尊重爱戴每一位老师。这样有利于任课老师在课堂中更好的管理课堂,顺利高效的将课程进行下去。

4、协调科任老师之间和科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是一个多面手,既应协调好班主任与科任之间的关系,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要协调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些成员之间的关系的确是太微妙了,关系的好坏对班级管理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5、及时的沟通科任老师和学生的心理。班主任接到学生所反映的情况意见时,不可草率从事,必须进一步的调查证实。如果因学生思想幼稚、不理解教师所致,应耐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果属于教师教学上的问题,班主任应先向学生作必要的解释,尽可能争取学生对该教师的谅解,相信问题会得以很好的解决。然后再找科任老师谈心,将学生的意见委婉的告诉他们。同时也积极鼓励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直接联系,更利于他们的反省,改进工作。对待一些特殊问题,如教师道德品质方面,教学技能方面等班主任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应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争取帮助。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班级管理的重要保证,班主任要做好中介工作,积极听取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同时诚恳的帮助这些教师改进工作,从而取得教育教学最佳效果。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力量”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并提出“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推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小学阶段作为教育的“塑性”阶段,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更是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参考性建议,希望能够为有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第4篇

关键词: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监督检查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根据设计文件和图纸的要求, 通过施工形成工程实体, 该阶段直接影响工程的最终质量, 是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

1施工质量管理

1.1施工决断质量管理过程划分

1.1.1按施工阶段工程实体形成过程中物质形态的转化划分, 可分为对投入的物质、资源质量的管理, 施工及安装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即在使投入的物质资源转化为工程产品的过程中, 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因素、各环节及中间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 对完成的工程产出品质量的控制与验收。

前两项工作对于最终产品质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需要对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五大因素进行全面管理, 其中包括:施工有关人员因素;材料 (包括半成品) 因素、机械设备 (永久性设备及设备) 因素、施工方法 (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 因素和环境因素。

1.1.2按工程项目施工层次结构划分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为:工序质量管理, 分项工程质量管理, 分部工程质量管理单位工程质量管理, 单项工程质量管理。

其中单位工程质量管理与单项工程质量管理包括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安装施工质量管理与材料设备质量管理。

1.1.3按工程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时间阶段划分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其中事前控制为施工前准备阶段进行质量控制, 包括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各因素的质量控制, 事中控制为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所有与施工过有关各方面的质量控制, 包括对中间产品 (工序产品或分部、分项工程产品) 的质量控制。事后控制是指施工所完成的最终产品 (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 以及有关方面 (如质量文档) 的质量进行控制。

因此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可以理解成对所投入的资源和条件、对生产过程各环节、对所完成的工程产品, 行全过程质量检查与控制的一个系统过程。

1.2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承包商在施工前准备阶段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 包括技术准备、物质准备、组织准备与施工现场准备。

业主委托监理工程师在此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2.1对承包商做的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与控制。这包括通过资质审查, 对施工队伍及人员的质量控制;从采购、加工制造、运输、装卸、进场、存放和使用等方面, 对工程所需要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设备、器材等进行全过程、全面的管理;对施工方法、方案和工艺进行管理, 包括对施工组织设计 (或施工计划)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和施工方案等进行审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 (或施工计划) 对施工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审查;审查与控制承包商对施工环境与条件方面的准备工作质量对测量基准点和参考标高的确认及工程测量放线的质量控制。

1.2.2做好监控准备工作、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设计图纸的变更及其控制;做好施工现场场地及通道条件的保证;严把开工关等事前质量保证工作。

1.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业主委托监理工程师在此阶段主要执行以下质量管理工作。

1.3.1对自检系统与工序的质量控制, 对施工承包商的质量控制工作的监控。

1.3.2在施工过程中对承包商各项工程活动进行质量跟踪监控, 严格工序间交接检查, 监理施工质量跟踪档案等。

1.3.3审查并组织有关各方对工程变更或图纸修改进行研究。

1.3.4对工序产品的检查和验收, 以及对重要工程部位和工序专业工程等进行试验、技术复核等。

1.3.5处理已发生的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

1.3.6下达停工指令、控制施工质量等。

1.4施工过程所形成的产品质量管理

业主委托监理工程师组织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组织联动试车或设备的试运转;组织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等工作。

其中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的验收具有三大作用, 不可忽视。

1.4.1保证作用, 通过对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可以判断是否有“不合格”的分部、分项工程, 把住质量关, 使不符合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经过返修达到质量标准后才转人下道工序。

1.4.2预防作用, 通过对部分、分项工程的验收可以预防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不合格的分部、分项工程, 即使发现也能即使采取有效措施得以纠正, 从而使工程质量处于稳定状态, 起到预防的作用。

1.4.3信息反馈作用, 通过对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所得的数据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将从中所获得的质量信息及时通知承包商, 改进工作。

1.5施工质量管理的国际惯例

国际上对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与监督使十分严格的, 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5.1承包商的质量自检与质量保证。国外对于质量检查的统一看法是, 要保证工程或产品质量, 靠外部检查只是一个方面的措施, 但更重要的还是依靠企业内部的质量自检与质量保证, 企业的自检体系一般较健全, 要求严格。

1.5.2业主进行的质量监督检查, 主要按FIDIC合同条件中的规定进行, 业主代表或业主指定的设计工程师或业主授权的其他机构及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阶段管理改善计划 参考 第5篇

公司经历了四年的平稳、快速发展,一些问题(特别是管理问题)被暂时隐蔽,危机意识、改进意识变得淡薄,很多员工开始自满、自大,工作效率低下;同时,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管理问题开始成为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对公司今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目前公司各部门、各层次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大部分管理人员管理能力急待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理解公司战略战术的能力、统筹部门规划的能力;

2、执行团队目标的能力、沟通与协调的能力(包括部门与部门之间、团队内部、上下级之间);

3、对下属的激励与引导的能力;

4、流程优化、制度与技术创新的能力;

5、工作氛围的营造的能力„„。

为此公司将2008年确定为“管理提升年”, 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改善管理意识,提升管理能力,优质高效的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活动目的1、通过管理知识培训、管理意识宣传,提高全体员工的管理意识,使“管理=效益”的思想深入到每一个管理者、每一个员工心中,改变重技术、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 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提升管理首先要改变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和意识。

2、通过完整、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使管理人员全面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管理工具,并能够有效运用于日常的管理实践中,全面提高公司管理水平;

3、通过管理改进专项活动,化解管理难点问题,整合资源,提高效率,使跨部门、跨团队合作项目更加顺畅;

4、探索管理干部的选拔机制,让优秀的人才尽快脱颖而出。

5、通过管理改进,提升员工的满意度,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

三、活动内容与形式

(一)管理知识培训

以内部培训、观看影碟、外派培训等主要方式,通过分层次、分系列的管理课程培

第1页,共3页

训,使管理人员获得专业、系统的现代管理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管理工具,具体安排详见《2008培训计划》。

(二)座谈、研讨

针对公司或部门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提炼出相关议题,指定相关负责人为组长组织集中讨论或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座谈、讨论,并制订实施办法(或改善方案),提交讨论心得。

(三)专项改进

各部门、各团队根据自身存在的对公司竞争力影响较大的管理问题进行立项改进,制订计划,设定改进责任人和改进目标,并按期对改进结果进行考核验证。

(四)开展自学习活动,打造“自学习型团队”

在公司统一组织系列培训活动的同时,积极提倡和鼓励管理人员通过每季度自学一本优秀的管理书籍,并按期提交学习心得的方式,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自学习活动。

(五)宣传

在开展“管理提升年”系列活动过程中,将根据不同阶段工作计划重点内容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以营造良好的管理提升环境,强化“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促发展”的意识。

四、效果保证

“管理提升年”系列活动内容与效果是关键,为防止走过场、喊口号、重形式等问题的出现,各项活动将实行以下措施:

1、自我解析、诊断

座谈研讨前事先根据培训主题、讨论议题对照实际工作进行自我诊断,描述现状,培训后将根据培训课程提供的管理工具和知识提出改善措施。

2、考 核

部分培训课程将安排笔试。

3、实例(实际运用案例)分享及探讨

每个季度组织一次管理知识运用实例分享讨论会。每个季度组织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案例分享和讨论,每个学员必须根据所学管理知识、管理工具,整理1-3个实际管理运用案例在会上供大家讨论分享。

4、心得体会的收集

心得体会作为参加培训和研讨作最有效果检验方法,是管理提升年最重要的一环。

5、年底人力资源部将心得体会以及案例汇编成册,供全体员工学习体会。

五、活动时间和组织

1、活动时间

“管理提升年”系列活动时间为2008年03月20日---2008年12月20日,为期9个月。具体培训计划见《2008培训规划》

部门管理改善项目:4月完成立项、项目计划和预期目标,5月进入实施阶段。

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探讨 第6篇

【关键词】施工;质量管理;工程项目

1.加强培训,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加强岗前、岗中培训,确保每一个在岗工人,都能熟练掌握必需的安全生产技能与操作规范。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决克服带“病”上岗的现象,杜绝追求不安全的生产效益的急功近利行为,做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安全培训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根据职工队伍变化的需要,通过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脱产轮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常规培训与取证培训相结合、企业培训与院校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全员、全过程培训,做到教育培训多样化、经常化、制度化,为实现长效安全提供队伍素质保证。

2.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

2.1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即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请退出场。在某公司车间的配电房改造工程中,竣工不久就出现漏雨,原设计混凝土为C25,经回弹检测,混凝土强度还未达到CIO。后经调查,就是因水泥不合格所致。

2.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

在工程施工前,现场管理人员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监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管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监员签字,现场人员拒绝验收。另外,现场人员在施工现场采用巡视、平行检查、跟班旁监,随机抽查的方法,待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后再进一步验收,彻底消灭工程中质量问题。

2.3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

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质检人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现场管理人员。然后现场管理人员由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复核原材料保证资料是否齐全,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各层标高、轴结也要层层检查,严格验收。要求施工单位质检员签字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真正去检查验收,再由监方检查。监方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不能口头讲,待施工单位处理或返工完后,还要再进行复检,严格检查把关,保证质量。

3.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是现场管理与质监部门的重要不同之处。对工程管理工作认识不多的同志往往认为现场管理只是在现场转一转、看一看,验收时检查工程是否按图纸、规范、标准进行施工。这样往往使一些质量问题己经出现,甚至返工。在质量控制中改静态检查变为动态控制。主要抓住以下几方面:

3.1加强管理力度,全天候旁监

对于每一位现场管理人员要求做到“五勤”:即眼勤,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多看施工图,熟悉设计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发现问题要常一记,处理哪些问题要有一记录;腿勤,常到现场转转;口勤,对于施工队常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对施工队要经常交底;脑勤,熟悉图纸,动脑筋想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在工作方式、深度上要求做到“严”(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严格检查把关)、“准”(处理问题要果断、准确,要以数据为说话依据)、“细”江作中细心,自理事情要细致)、“实”(做到一件事要实实在在,亲自去做,去检查,遇到质量问题要做实质性处理,不能找理由推脱,要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解决实质性的技术难题)。对于重要部位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部位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须全天候的、24小时跟班旁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试块抽取、制作是否符合要求,甚至还要亲自取样;监督后料台上料的计量,工人的操作是否符合标准。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通知施工队整改,消灭质量隐患。

3.2工程中抓“第一”、“重点”、“临界”项目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现场人员要管理的项目。当施工现场浇筑第一根框架柱,绑扎第一道梁筋,砌筑、粉刷第一面墙体,绑扎第一道柱、梁钢筋,支第一根柱模时,现场管理人员要到现场去检查,复核轴线及标高,测量构件、结构的尺寸,称计配合材料重量等,对于工程重点部位,如框架梁柱节点处,悬挑结构,结构错层标高、偏轴线等部位,要认真细致检查,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对临界项目,则要求施工队进行“三检制”,实行对工序交接检查,避免不同工序、工种交接时,将质量问题和隐患带入下一道工序中。

3.3现场巡视,量测检查,数据说话

现场管理人员通过现场巡视,实地测量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如轴线、标高有误差,轴线偏多少,标高低还是高;钢筋绑扎少了几根,规格绑错多少,硅浇筑完后蜂窝、孔洞各多少,蜂窝多大、孔洞多深,在什么部位等等。提前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附上所测的数据,使施工单位对于质量问题不能遮掩,不能马虎处理,避免今后出现类似质量问题。

4.落实设计变更

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是无法避免的问题,现场管理人员应牵头联系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将设计变更及时分门别类分发给施工单位,并监督落实施工。

5.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当分项、分部工程或单项工程施工完毕后,我们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对所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

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通过项目负责人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将问题处理。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针对重要分部项工程同工序根据施工工艺存在的和操作要求画出流程图,如浇筑柱、梁板硅的流程图,标明施工顺序,便于验收时出现质量事故时进行原因分析。产生质量事故或事后问题,现场管理人员只对质量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意见或方案,而不去强调事故的责任的原因。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现场管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现场管理人员忽视的地方,与现场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通过现场管理,抓以上所述几个环节,进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可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为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文德.控制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中国三峡建设,2000(7).

[2]陈永辉.最新房地产项目全程策划与质量控制管理实务丛书.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

[3]李永胜.中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

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第7篇

1 提高排卵率时期

从断奶至配种饲喂哺乳料,要最大限度的增加采食量,这不仅能使母猪尽快恢复哺乳期间的体重损失,也能提高母猪的排卵率。最好断奶当天不要断食断水,如断奶当天断食断水,就会使母猪再发情日延长1~2天。

饲喂方法为初产猪配种前10~14天起饲喂2.6千克/天,每日增量0.1千克直至配种;经产猪,断奶当日起饲喂25千克/天,每日增量0.1千克直至配种。

2 受精及着床时期

此期饲喂妊娠料,配种当天立即减少饲喂量。妊娠初期饲喂高能量饲料会使母猪体型变型,从而增加胎儿的死亡率。

饲喂方法为1.9~2.3千克/天。

3 妊娠中期调节期

这时期饲喂妊娠料,以调节母猪体型为主。妊娠前期不能增量饲喂,所以这时期是调节母猪体型的最好时期。但这时期母猪的采食量过多,母猪过肥,会导致母猪在哺乳期间采食量下降。

理想体型饲喂1.9~2.6千克/天,限制饲喂;未达到理想体型追加饲喂0.4千克/天,饲喂21天;母猪过肥减量饲喂0.3千克/天,饲喂21天。

4 妊娠中期乳腺发育期

此期饲喂妊娠料。据研究结果表明,妊娠75~90天期间是母猪乳腺发育的重要时期。这时期饲喂过多饲料会减少乳腺细胞数量,因而造成分娩后产乳量大幅度下降,所以这时期要尽量避免过多的采食量,要适当控制采食量。

饲喂方法为1.5~2.5千克/天,限制饲喂。

5 妊娠后期

此期饲喂哺乳料。胎儿的2/3在这时期生长,所以为了满足胎儿生长需要,要进行增量饲喂。若在这时期不增量饲喂,母猪会动用体内的营养来满足胎儿的生长需要,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成绩。这时期如果管理恰当,母猪分娩时会减少死胎,又能得到健康均匀的一窝仔猪。

妊娠90天至分娩前5天,饲喂量为2.2~2.6千克/天。

6 分娩期

此期饲喂哺乳料。这时期若减少饲喂量,就能防止无乳综合症的发生和防止仔猪腹泻及呼吸道疾病,又能增加初乳内的脂肪,促进新陈代谢。过多的减少采食量,就会在发生便秘的同时降低仔猪的出生体重。这阶段是胎儿生长最后的1/10体重,因而便秘现象发生比较多。

分娩前5天开始饲喂0.5千克/天,减量饲喂;分娩当天饲喂1.0千克;分娩后每天增加0.5~1.0千克/天,到第6天自由采食。

7 产乳期

此期间喂哺乳料。这时期要尽量增加采食量,因为这样能增加母乳的量,提高母乳的质,提高仔猪的断奶体重,减少因哺乳所造成的营养缺乏,促进母猪的再发情,增加次产的受胎率,延长母猪的使用年限。母猪不能充分采食,不仅降低产乳能力,而且对母猪的产次和繁殖能力都有不良影响。为了提高次产的繁殖成绩,断奶前5~7天的采食量应比分娩后2~3周龄的采食量更多。饲喂的母猪饲料营养和质量,正确的饲养管理程序都影响于母猪的生产性能。

8 母猪化胎、死胎和流产的预防

合理喂养妊娠母猪,维持种用膘情,保证胎儿能获得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切营养物质。特别要注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充分供应,并保证蛋白质的质量。

防止饲料中毒。发霉的饲料和含有农药残毒的饲料,酸性过大的青贮料、粉浆和粉渣,以及含酒精较多的酒糟等,都应尽量不用来饲喂妊娠母猪。此外,还要注意适当搭配一些轻薄饲料如麸皮等,以防止母猪便秘。

注意妊娠母猪的管理。防止互相拥挤、咬架、滑倒、鞭打、惊吓和追赶等一切可以避免的机械撞伤。

适时配种,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和无计划的近亲繁殖。

注意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以防止产道感染。做好乙型脑炎、细小病毒、伪狂犬病和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预防工作,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做好猪舍的防暑降温工作,为妊娠母猪创造必要的运动条件。

母猪妊娠后期,要注意少喂勤添,增加饲喂次数,防止“顶食”和胃肠压迫子宫。

待后备母猪发育完全成熟后再配种,避免体重过小配种造成难产和死胎。

在母猪妊娠期中,如不到正常的分娩期,就发现减食或不吃,行动异常,精神不安,阴户红肿并流出粘液,不时努责,则可能要流产。当发现以上一些预兆后,应及时注射黄体酮15~25毫克,并内服镇静剂来保胎。

现阶段新农合管理要点 第8篇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持续稳定筹资机制尚未建立。目前, 新农合筹资工作主要依靠村干部、村医入户动员收缴来完成, 周期长、成本大、效率低。筹资标准每年提高, 易造成参合对象对新农合制度的信任缺失, 影响参合积极性。

(二) 管理机构医学专业人员匮乏。

新农合经办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低, 监管力度疲软。在新农合运行之初, 工作人员只要责任心强, 勇于担当, 加大对医疗机构挂床、冒名顶替方面的查处力度, 认真核对信息, 稽查床头身份, 就可有效防范新农合基金损失。但随着新农合制度的不断推进, 参合农民、医务人员对新农合政策逐步了解, 打擦边球的现象屡禁不止。一是参合农民自动要求住院, 医务人员怕担责任, 将所发生的健康体检费、过度医疗的费用均纳入了补偿范围;二是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医学临床知识, 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是否合理, 无法进行有效的界定, 进而增加了基金支出的风险。

(三) 医疗风险控制能力薄弱。

由于参合农民就医的不确定性, 给基金的支出带来很大的风险。诸如参合人员流动性大、居住地的不确定性、就医的随意性, 县级管理机构对省级、市级及其以外的医疗机构缺乏有效的了解和约束, 加之部分参合患者轻信网络上的医疗广告, 也使新农合基金运行风险进一步加大。

(四) 意外伤害责任认定难。

意外伤害补偿一直是新农合工作中的难点, 直接影响新农合制度的正常运行, 同时也加大了新农合基金支出风险。鉴于意外伤害原因复杂、合医办人员少、外调任务重、调查取证难、医药费用控制难度大等原因, 在外地发生的案例, 成因复杂, 更显得无力应对, 因此意外伤害补偿一直是困扰新农合工作的一大难题。

(五) 配套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在医疗保障方面的立法相对滞后, 时至今日, 仍没有一部专门针对调整农村医疗保障关系的法律法规。新农合制度自2003年在全国部分地区试点以来, 我国还没有把新农合医疗纳入强制实施的法律范畴。自《国务院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指导意见》外, 各省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法规, 但在实际工作中, 这些地方性法规的法律效力较低, 实际操作性不强。加之大部分基金属于县级统筹, 省、市两级监管的效能仅限于宏观层面, 县级新农合管理缺乏权威、系统的法律保障作为支撑, 导致管理人员在处罚及监督管理上时常处于被动地位, 不利于新农合制度规范、健康发展。因此, 必须加快新农合农制度的立法工作, 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不断巩固新农合成果。

二、几点建议

(一) 建立完善稳定的筹资机制。

一是筹资的主体责任部门必须法定, 变突击收缴为常态化, 在本年度末完成下一个年度的收缴工作, 个人有闲散资金及时存入指定账户作为缴纳参合的储备金。二是利用种粮补贴代缴, 错开打工期和经济困难期, 如农忙期、开学期等。三是推进“一卡通”模式, 方便广大农民的参合缴费, 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新农合制度带来的实惠。

(二) 科学设置岗位。

在人员配置上, 应将具有医学资质、临床经验并具有一定财会知识、思想品德优良、作风踏实的人员配备到审核、督查岗位上。充分利用其专业之长, 正确判定各定点医疗机构在检查、治疗、用药、收费等方面的合理性, 在保证参合农民得到足额补偿的前提下, 及时发现并剔除不规范医疗和收费所发生的虚高费用, 防止单位和个人从中非法谋利。同时, 对现有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 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服务群众能力较强的专业化新农合工作队伍, 降低基金使用风险, 使基金发挥最大化效用。

(三) 加大新农合制度的宣传力度。

积极推行分级诊疗制度, 引导参合农民理性就医, 解决参合农民无序、就高就医的状态, 维护参合农民自身权益, 降低基金风险。

(四) 完善协调与配合机制。

蛋鸡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 第9篇

1.1 建好鸡舍

育雏舍要在进雏前半个月准备好。按照饲养管理的标准, 建立育雏室、保暖物品和消毒的干草。鸡舍大小以养鸡数量而定。

1.2 消毒

对舍内场地和饲养器具进行彻底消毒, 将水槽、饲槽、用具洗刷干净后, 搬入舍内, 封闭门窗, 将室温升至20℃以上, 相对湿度75%以上。然后按每立方米40m L甲醛溶液, 20g高锰酸钾混合, 熏蒸消毒24h后打开门窗彻底通风。

1.3 选好雏鸡

选育雏鸡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第1关。选购雏鸡时, 要选择肛门干净无秽、眼睛明亮有神、行动活泼、毛亮体健的雏鸡。同时做好雏鸡疫苗的接种, 不要选择未经防疫的雏鸡。

2 雏鸡的生理特点

刚出壳的雏鸡缺乏体温调节能力, 御寒保温能力差, 既怕冷又怕热, 因此在育雏时要严格掌握好育雏温度。

雏鸡代谢旺盛, 生长发育快。此期间应特别注意营养物质的供给, 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供给, 以满足雏鸡快速生长的需要。

雏鸡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 胃肠容积小, 消化能力差, 但生长速度快, 因此要少喂勤添, 给与营养全面, 易于消化吸收的饲料。

雏鸡胆小, 易受惊吓, 对外界环境反应敏感。应保持育雏舍环境安静, 严禁陌生人进入。

雏鸡刚出壳的前几周免疫机能较差, 较易患病, 因此要做好雏鸡的防病工作。

3 雏鸡的饲养

雏鸡进入鸡舍休息片刻后即可饮水, 水温以18~24℃为宜。合理的饮水有助于促进剩余卵黄的吸收、胎粪的排除, 有利于增进食欲和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出壳24~36h后可进行饲喂。开食料要新鲜, 营养丰富易消化, 饲喂应少喂勤添。

4 雏鸡的管理

4.1 适时饮水开食

做到先饮水后喂料。第1次饮用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 先将雏鸡嘴浸入水中, 使之自饮3~5min。饮水中最好添加电解质—多种维生素和环丙沙星, 以缓解应激反应, 便于胎粪排出, 消除疲劳, 恢复体力。

体型大, 健壮的雏鸡, 还可适当提早开食;体型小, 较弱者, 应适当地延迟开食时间。要选用清洁、新鲜、有营养价值的饲料。精料和青料的比例在10日龄前为1:2, 10日龄后为1:4。20日龄后逐步用玉米替代雏鸡配合料, 在饲料中添加或单独放置细碎的碳渣、沙石, 让雏鸡采食。

4.2 保持适宜的温度

保持适宜的温度是育雏的关键, 可直接影响雏鸡体温的调节、运动、采食、饮水、休息、饲料的消化吸收及腹中剩余卵黄的吸收等生理环节。育雏温度要求平稳, 切忌忽高忽地。饲养人员要“看鸡施温”, 即通过观察雏鸡的表现, 正确的控制育雏的温度。

4.3 保持适宜的湿度

育雏期内应考虑前期的增湿和后期的防潮。育雏头10d要防止育雏室干燥, 可向室内放置水盘, 向地上洒水, 使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 这样有利于雏鸡体内蛋黄吸收, 防止体内水分散发。10日龄后雏鸡饮水量加大, 排粪增多, 容易使育雏室潮湿, 易患球虫病, 因此要保持育雏室干燥, 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

4.4 科学通风

雏鸡新陈代谢旺盛, 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同时在室内高温高湿条件下, 粪便产生大量的氨气和硫化碳, 易使雏鸡患呼吸系统病, 影响生长发育。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才能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有利于雏鸡健康生长。

4.5 正确的光照

光照对鸡的活动、采食、饮水、繁殖都有重要作用。光照制度的制定应根据鸡舍类型而定。密闭式鸡舍光照时间在1~3日龄为23~24h, 4~14日龄为16~19h, 15日龄后逐渐转入育成期的光照制度。开放式鸡舍光照时间应据出雏的日期、季节、地理位置不同来制定。

4.6 调整饲养密度

注意调整饲养密度, 密度与育雏室内空气卫生状况以及鸡群中恶癖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关系。

4.7 防治疫病

生产中应注意消除造成啄癖的因素, 适时进行断喙处理, 减少啄癖发生。断喙时间多在6~10日龄, 上喙切去1/2 (自喙尖至两鼻孔连线间的长度) 、下喙切去1/3, 断喙后雏鸡的下喙略长于上喙。断喙前后各2d应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以减少断喙后的出血, 并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和复合维生素以缓解应激。

据实际情况每周末或每隔1周的周末从鸡群内随机抽取1%~5%的个体, 逐只称重以了解实际体重发育情况。将每次抽测体重的结果与该鸡种标准体重对照并作认真分析, 保证全群良好的增重幅度和整齐度。

育雏应在严格的隔离条件下进行, 育雏舍实行全进全出制。鸡转出舍后, 要进行彻底消毒, 并空舍2~3周, 以切断病原微生物循环感染的机会。要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 坚持定期给鸡只和育雏舍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使舍内致病微生物含量降至最低。喂料和饮水器具也要定期清洗消毒。

浅谈施工阶段的过程管理 第10篇

(一)以人为核心

人是质量的创造者,工程质量过程管理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管理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二)以预防为主

“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工程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对产品的质量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二、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

任何工程项目都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组成,而工程项目的施工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的。所以,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由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控制。

三、影响施工质量因素的控制

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因此,对这五方面因素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一)人的控制

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作为控制的对象,是要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根据工程特点,合理用人,如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应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人来完成;反应迟钝、应变能力差的人,不能操作快速运行、动作复杂的机械设备。此外,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二)材料控制

材料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施工材料控制的要点是:加强材料进场的检查验收,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做好合理使用;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凡未经检验和已经验证为不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均不得投入使用;材料验收要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及标准的规定。在郑州市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我们就是按照以上所述控制要点,严把材料质量关。在对钢筋进场验收时,发现这批钢筋外观粗糙、锈蚀严重、肋的棱角不分明、有裂纹,且产品合格证上的炉号与实物上的炉号不符,于是我们确认这批钢筋为不合格材料,要求其全部退场。从而避免了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项目中,确保了工程质量。

(三)机械控制

机械控制包括机械设备、工具等控制。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经济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和工具,此外还应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为此要求项目部要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

(四)方法控制

这里所指的方法控制,包含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例如:在郑州市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桥面施工时考虑到施工面积较大,不利于找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制定了这样一套施工方案:在地面上平行铺设20X20mm方钢管,间距5.5m,用水准仪将方钢顶面操平后固定,浇筑细石混凝土时用6m长的刮杠刮平,待混凝土完全沉实、上人有脚印但不下陷时,采用叶片式抹光机抹光。通过这一套工艺施工出来的混凝土地面平整、无裂纹,表面的平整度可达2mm,且与传统的施工工艺相比施工速度快,节省人工。

(五)环境控制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又如前一工序往往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等等。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冬雨季、炎热季节、风季施工时,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尤其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高空作业等,应制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以免工程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危害。

四、施工项目质量控制阶段

为了加强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可把施工项目质量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一) 事前质量控制

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并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施工准备的内容包括:技术准备(如审查施工图等),物质准备,组织准备(即建立项目组织机构),施工现场准备等。

(二) 事中质量控制

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设计变更有手续;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控有否决(如发现质量异常、隐蔽未经验收、质量问题未处理、擅自变更设计图纸、擅自代换或使用不合格材料、无证上岗未经资质审查的操作人员等,均应对质量予以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凡是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文件,如水准、坐标位置,测量、放线记录,沉降,图纸会审记录,材料合格证明、试验报告,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变更记录,调试、试压运行记录,竣工图等都要编目建档)。

(三) 事后质量控制

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其具体工作内容有:

1)成立验收小组,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

2)准备竣工验收资料。

3)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4)组织竣工验收,其标准是: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和合同规定的内容完成施工,质量达到国家质量标准,能满足生产和使用的要求。交工验收的工程内净外洁,施工中的残余物料运离现场,道路、绿化、其它配套设施已完成。技术档案资料齐全。

五、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是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和直接进行现场检查或必要的试验等。

(一) 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

其具体审核内容有:

1)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

2)审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3)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4)审核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控制图表。

5)审核设计变更、修改图纸和技术核定书。

6)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

7)审核有关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技术鉴定书。

8)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9)审核并签署现场有关技术签证、文件等。

(二)现场质量检查

1. 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

1)开工前检查。

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

2)工序交接检查。

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

3)隐蔽工程检查。

隐蔽工程经检查合格后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如果隐蔽工程未达到验收条件,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进行返修,合格后通知现场监理、甲方检查验收,未经检查验收的隐蔽工程一律不得自行隐蔽。

4)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

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原因停工后需复工时,亦应经检查认可后方能复工。

5)

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现场监理、甲方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能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

6)成品保护检查。

检查成品有无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是否可靠。

此外,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对施工操作质量进行巡视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跟班或追踪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

现场进行质量检查的方法有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法三种。

1)目测法。

其手段可归纳为看、摸、敲、照四个字。

看,就是根据质量标准进行外观目测。如清水墙面是否洁净,弹涂是否均匀,内墙抹灰大面及口角是否平直,混凝土拆模后是否有蜂窝、麻面、漏筋现象等。

摸,就是手感检查,主要用于装饰工程的某些检查项目,如大白是否掉粉,地面有无起砂等。

敲,是运用工具进行音感检查。对地面工程、装饰工程中的水磨石、面砖、和大理石贴面等,均应进行敲击检查,通过声音的虚实确定有无空鼓,还可根据声音的清脆和沉闷,判定属于面层空鼓或底层空鼓。

照,对于难以看到或光线较暗的部位,则可采用镜子反射或灯光照射的方法进行检查。

2)实测法。

就是通过实测数据与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允许偏差对照,来判别质量是否合格。实测检查法的手段,也可归纳为靠、吊、量、套四个字。

靠,是用直尺、塞尺检查路面、墙面等的平整度。

吊,是用托线板以线锤吊线检查垂直度。

量,是用测量工具和计量仪表等检查断面尺寸、轴线、标高等的偏差。

套,是以方尺套方,辅以塞尺检查。如常用的对门窗口及构配件的对角线 (窜角) 检查,也是套方的特殊手段。

3)试验检查。

指必须通过试验手段,才能对质量进行判断的检查方法。如对桩或地基的静载试验,确定其承载力;对混凝土、砂浆试块的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等。

如何做好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 第11篇

【关键词】电力 合同管理 措施

引言:目前,我国面临电力建设的任务比较繁重,这要求我们不断加强管理,提高电力建设水平,努力降低电力工程造价,才能使我国电力工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力。本文针对电力施工中合同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阐述,旨在提高电力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目前电力建设施工中的合同管理特点

1.1由于电力施工合同的生命期长,受外界影响大,使得合同管理周期长、跨度大,受外界各种因素影响大,同时合同本身常常隐藏着许多难以预测的风险。

1.2由于电力建设投资大,合同金额高,使得合同管理的效益显着,合同管理对工程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合同管理得好可使承包商避免亏本,赢得利润。否则,承包商要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据相关资料统计,对于正常的工程,合同管理好坏对经济效益影响达8%的工程造价。

1.3由于参建单位众多和项目之间接口复杂等特点,使得合同管理工作极为复杂、繁琐。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涉及到业主与承包商之间、不同承包商之间、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以及业主与材料供应商之间各种复杂关系,处理好各方关系极为重要,同时也很复杂和困难,稍有疏忽就会导致经济损失。

1.4由于合同内外干扰事件多,合同变更频繁,要求合同的管理必须是动态的,合同实施过程中合同变更管理显得极为重要。

2.目前电力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

施工阶段的特点是可控周期长,控制面广、费用支付划分点多等特点,它的复杂性决定了合同管理的难度。目前电力工程合同管理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2.1合同文本不正规

业主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往往具有更多的发言权。有些业主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回避业主义务,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采用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转嫁工程风险,成为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较多的一个原因。

2.2合同条款制订不规范

由于合同语言和表述不尽详细谨慎,合同条款漏洞众多,很容易造成签订方对合同内容的误解或产生歧义,进而引发纠纷和争议。如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使用约定不清,在费用预算上,承包商往往不愿多投入,给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合同文本制定有欠缺和缺陷,会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矛盾。

2.3施工合同管理并没有跟工程招投标管理密切联系

工程合同管理与工程招投标有着千丝万缕的重要关系,它是有效控制工期节奏、工程质量和资金投入的法律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工作和招投标中的标书编制工作及管理体制分属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和团队。承包方中标后一旦签订了施工合同,此“合同”只是作为例行文件传达给项目经理部,技术交底被敷衍了事,最终造成施工合同实施过程中与招投标管理的脱节。

2.4施工合同与招投标文件和投标书背离

招标文件是发包方对施工单位的要求,发包方的中标通知书是对中标单位的书面承诺,发包方与中标单位以此为基础签订合同,而且投标文件、招标文件和中标通知书都是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因而,招投标书是签订工程合同的重要文件之一。但有些业主凭借在市场上的买家地位,要么增加附加款,要么将对其不利的部分条款从合同中删除,要么要求施工企业不计风险全部包干,使最终签订的施工合同背离招标文件及投标书内容,给中标单位带来隐性经济损失。

2.5合同索赔举步维艰

我国施工合同索赔案发率不高,但不表示施工合同履行的到位。实际上,经常遇到业主不按合同办理签证,给承包商增加了额外工程造价,减少了利润,增加了经营风险的情况随处可见。尽管如此,不少施工单位因害怕破坏与业主关系,为了保持持续合作,承包方往往选择放弃依据合同进行索赔的权利。虽然在《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上对我国电力建设市场作了相关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也对一定数额以上的建设项目要求按法定程序和规定办理。但是,仍存在个别项目不报建、不招标;或先招标、后报建;或明招暗定的违规行为和情况。导致当前电力建设工程市场存在不少诸如要求承包商垫资施工、工程工期、造价压减等不良现象。

3.加强施工合同管理的有效措施

下面就如何加强施工合同管理的提出了几点措施。

3.1加强合同管理

一是领导要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把施工合同管理同企业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组织管理并列来抓;二是从制度完善入手,建立合同实施保证体系,把合同责任制落实到具体的工程和人员;三是要配备专人管理,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草案及合同风险进行全面分折;四是健全合同文档管理系统,除施工合同外还要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变更、会议纪要、双方信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工程保险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存档。

3.2提高资质审查门槛,维护建设市场的供求平衡

通过提高资质审查门槛,严格实施承包商准入制, 一方面可以提高建设队伍的施工水平,为工程质量提供坚实保证;另一方面可以控制施工法人单位的数量,解决目前市场上供求失衡与过度竞争的问题,保证合同双方在市场中的平等地位,从根本上杜绝压价压级行为。

3.3清楚施工合同与招投标管理的关系,以正确的态度对待

建议施工方和发包方企业内部成立合同专业化管理团队,科学合理地设置机构、定岗定责,打造高素质队伍保障合同管理质量;创建起严格审查机制,实行严格的合同评审纪律, 确保每份合同签订前都能经过严格、细致和全面的评审程序;认真执行各项风险防范措施, 最大程度上规避潜在的失误和风险, 最大限度地降低和避免合同违约情况。

3.4.加强法律知识培训

公司要特别注重有关合同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培训。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合同管理的重视,在公司可以举行对管财、管物人员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做到了防患于未然,使每人都了解合同的每一条款的含义,明白自己的职责范围、索赔时机、索赔条件、索赔期限、索赔费用计算等问题。

3.5 加强施工合同管理中索赔意识

开展索赔工作是承包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范合同风险的重要方法,是施工企业进入市场必须具备的市场观念和行为。首先,要敢于索赔,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其次,要学会索赔,要认真研究和合理运用合同中的索赔条款,建立有关索赔的详细档案,并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报送索赔文件。

4.结语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电力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基础,对施工合同进行有效管理则是促进双方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合同管理工作上不断创新,学习更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才能在电力建设市场中站稳脚跟,赢得更大的商机和发展机会,共同促进建设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钦晓丹.浅谈涉外电力建设工程合同管理[J].经济师.2008.

浅析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第12篇

1 事前控制

1.1 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

对工程所需的原资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验测试程序、方式、手法等各个环节上增强管理,明确对资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衡量标准条件。针对钢筋、水泥等资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既要有质量保证书、合格证,还要有资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资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未达到要求的资料,同时清退出场。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监理细则要求施工单位保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有试验报告的前提下,再审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校核各种计量表具、量具是否准确、齐全,浇注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如有工序不符合规范或标准要求,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组织整改,进行管理。

1.2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增强合同管理

监理方一旦进入工程质量监理,首先要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衡量标准条件、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到位。再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策划,检查和审查工程资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以外的隐患,针对工程的特点和合同中签订的质量等级、建设方的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状况,确定监理方的监控目标和衡量标准条件,确保监控的内容和各自的任务、权利,定出监控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做到施工质量监理工作正规化。

1.3 增强质量意识,执行“三检”制

在工程施工前,监理方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监员同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增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需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监员未签字,监理人员应回绝验收。另外,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采用视察、平行检查、跟班旁监、随机抽查的方式,待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后再进一步验收,彻底消灭工程中的质量问题。

1.4 学习和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

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设计意图,因为一个不符合设计的产品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然而,我们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在某些场合下,虽然设计是符合规范的,但由于施工较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2 事中控制

2.1 严厉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觉质量隐患同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

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专职质检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监理。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复核原资料是否完备,合格证、实验报告是否完备,各层标高、轴结也要层层检查,严厉验收。施工单位质检员签字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真正去检查验收,再由监方检查。监方发觉问题时,应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待施工单位处理或返工完后,还要再进行复检,严厉检查把关,保证质量。

2.2 增强管理力度,全天候旁站

对于每一位现场监理工程师要求做到“五勤”,即眼勤,要经常到现场查看施工状况,多看施工图,了解设计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发觉疑问和问题要常记,处理哪些疑问和问题要有记录;腿勤,常到现场转转;口勤,对于施工队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对施工队要经常交底;脑勤,了解图纸,动脑筋想措施办法来保证工程质量。在工作方式、较深层次上要求做到“严”(严厉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严厉检查把关)、“准”(处理疑问和问题要果断、准确,要以数据为说话依据)、“细”(工作中细心,自理事情要细致)、“实”(做到一件事要实实在在,亲自去做,去检查,遇到质量疑问和问题要做实质性处理,要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处理解决实质性的技术难题)。对于重要部位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部位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总计须全天候的跟班旁监,发觉疑问及时处理。

2.3 工程中抓“第一”、“重点”、“临界”项目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监理原因及要管理的项目。当施工现场浇筑第一根框架柱,绑扎第一道梁筋,砌筑、粉刷第一面墙体,绑扎第一道柱、梁钢筋,支第一根柱模时,监理工程师要到现场去检查,复核轴线同标高,测量构件、结构的尺寸,称计配合资料重等,对于工程重点部位,如框架梁柱节点处、悬挑结构、结构错层标高、偏轴线等部位,要仔细检查,严厉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对临界项目,则要求施工队进行“三检制”,执行对工序交接检查,避免不同工序、工种交接时,将质量问题和隐患带入下一道工序中。

2.4 现场视察,测量检查,数据说话

监理工程师经过现场视察,实地测量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定工程质量,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如轴线、标高有误差,轴线偏多少,标高低还是高;钢筋绑扎少了几根,规格绑错多少,砼浇筑完后蜂窝、孔洞各多少,蜂窝多少大小、孔洞多深,在什么部位等等。提早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附上所测的数据,避免今后出现类似质量疑问和问题。

2.5 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还要检查质保书,看它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还要根据规定做复试。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等环节亦要进行监控。

3 事后控制

当分项、分部工程或单项工程施工完结后,要同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衡量标准条件和方式,对所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

(1)质量监控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经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经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关单位同时提出处理解决问题的方案策划,将疑问和问题处理,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引导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消耗。

(2)针对重要分部分项工程和工序,根据施工工艺存在的和控制操作要求画出流程图,如浇筑柱、梁板砼的流程图,标明施工顺序,便于验收时涌现质量意外时进行因果关系思考分析与判断。发生质量意外或事后疑问和问题,监理工程师只对质量疑问和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同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办法或方案策划,而不去强调意外的责任的因果关系。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监理人员,同时表露出监理工程师忽视的地方,和监理方亲密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以上的质量控制方法,是根据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并结合从事施工工作多年的管理经验摸索出来的,采用这种方式对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控制,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满足业主的建设意图,能够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由此可见,施工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控制的方式和控制措施的到位。

参考文献

[1]中国监理协会组织.建设工程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中国监理协会组织.建设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3]刘仁松.建筑工程施工工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社会政策促进女性就业下一篇:电脑数据安全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