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建筑范文

2024-05-25

会馆建筑范文(精选10篇)

会馆建筑 第1篇

在苏州众多的会馆建筑中, 岭南会馆身份不凡。它和三山会馆并驾齐驱, 是建造年代最早的两座会馆, 堪称“元老级”。岭南会馆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 具体年代不详。因为广东地区泛称岭南, 故岭南会馆又称“广东会馆”, 民间讹为“广州会馆”。岭南会馆址在山塘街136号, 与冈州会馆近在咫尺。现存头门三间, 被列入市控制保护建筑 (191号) 。如今, 馆址所在的山塘中心小学已经搬迁。会馆占地面积3 145 m2, 建筑面积约2 158 m2, 分为门墙和校舍遗址两部分。

2 会馆沿革

明清以来, 广东沿海地区经济繁荣, 海运发达。以做生意闻名全国的广东粤商, 纷纷前来苏州经商。初来乍到, 人生地不熟, 没有一个固定的聚会场所, 工作和生活很不方便。为此, 众多粤商私下商量:建立一个可以安排住宿、存放货物、沟通信息, 以及“联乡语、叙乡情”的场所, 是非常必要的。于是, 会馆这种具有综合功能的商业建筑, 便应运而生。水陆交通便利, 经济繁荣发达的山塘街地区, 成为粤商设立会馆的首选之地。对此, 雍正七年 (1729年) 的《岭南会馆广业堂碑记》有明确记载:“姑苏江左名区也, 声名文物, 为国朝所推。而阊门外商贾鳞集, 货贝辐辏, 襟带于山塘间, 久成都会。”建广业堂碑记见图1。

年代悠久的岭南会馆, 自明代万历年间始建, 历史上共重修过三次。分别为:清康熙五年 (1666年) 、清雍正七年 (1729年) 以及民国三年 (1914年) 。康熙五年重建的会馆, “廓而新之”。馆内建筑除了门厅、轿厅、大殿和一排附房, 还新建了栖息的客栈和武帝大殿 (关帝殿) 。殿内供奉关羽塑像。三国时期蜀国的关羽, 字云长, 是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战将。他的美誉度, 不但列在刘关张三兄弟之首, 甚至跃居历代名将之上, 成为“古今第一将”。明清时期, 关羽极其显赫, 被封为“武圣人”, 与“文圣人”孔子相提并论。此外, 关羽还被封为“武财神”和“伏魔大帝”。会馆的这座关帝殿, 兼作会客室和宴会厅。“凡岁时伏腊及接见宾客, 皆于神殿 (关帝殿) 宴会。”

时隔六十年, 到了雍正年间, 已显破旧的岭南会馆又列入重修规划。这次重修因为筹集资金时间较长, 直至雍正七年 (1729年) 才大功告成。为了纪念会馆竣工, 当年在会馆门前立了一块碑刻, 名《岭南会馆广业堂碑记》。此碑由前顺天府通判、四川汶川县知县何开泰撰文, 乡进士序选知县冯迪详篆额, 岁进士候选儒学训导邓彪书丹。碑文后面, 详细罗列了所有捐款助建者的姓名。捐款者除了个人, 还有七家享有盛誉的老商铺。名称分别为:锦昌号、经昌号、彩昌号、和盛号、龙南号、胜全号和粤兴号。捐款最多的锦昌号, 捐银六十六两三钱。个人捐款者中, 既有当官的“仕”, 也有做生意的“商”。各人量力而行, 最少的捐银一两。这块珍贵的会馆石碑, 原来在山塘中心小学内, 现在移至苏州碑刻博物馆 (文庙) 的经济碑廊中 (见图2) 。

雍正七年重修的会馆, 规模远大于康熙五年的重修。其面积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扩展。会馆“量地阔四丈五尺, 深五丈五尺。”这里的“深”, 指“进深”, 即长度。重修中, 有人认为关帝殿兼作宴会厅不妥:“酒酣耳热, 歌呼欢笑, 甚非所以肃观瞻也。”于是, 又增建厅堂, 将祭祀和宴会场所分开。其规模:“更建客堂, 层以阁, 环以房, 庶几神人各过, 无相渲染。”扩建的大殿, 悬“广业堂”匾额。匾额名称, 取“广置行业”之义。

在增加的建筑中, 还有一座祭祀妈祖的天后殿。广东、福建一带的很多客商, 都信奉妈祖。妈祖即天妃, 又称天后, 俗称天妃娘娘。妈祖实有其人, 原名林默, 生于北宋, 福建莆田人。她因为在海上抢救遇险船民而死。死后, 她被尊为保佑航海安全的守护神。广东客商千里迢迢从广东前来苏州经商, 离不开海运, 当然要真心祭祀妈祖。会馆内, 还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庭院。园内种树栽花, 堆叠假山, 开凿池塘, 为粤商闲暇时的游憩之地。

咸丰十年 (1860年) , 忠王李秀成率领的太平军, 在苏州城内与清军展开激战, 岭南会馆不幸毁于兵火。民国三年 (1914年) , 会馆又重修。但由于资金问题, 未能恢复当年原貌。当年所立的《岭南会馆重修记》碑刻 (见图3) , 现在安置在苏州碑刻博物馆 (文庙) 内。解放初, 岭南会馆为私立惠群小学使用。馆舍除头门三间外, 其余建筑都进行改造以适应教学需要。当时, 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 会馆内增添了一座罗马式的大礼堂。后来, 山塘中心小学又在这里挂牌, 会馆原貌进一步受损。“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 岭南会馆门额被白垩涂没 (见图4) 。会馆曾经的辉煌, 一时淹没在岁月的沧桑中。

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岭南会馆, 是苏州市建馆年代最早的会馆。鉴于它的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 在20世纪末的文物普查中, 会馆仅剩的三间头门, 被列入市控制保护建筑名录。根据住在岭南会馆附近的谭广良老人介绍, 他的父亲就是一位会馆的粤商。民国时期, 他的父亲常年奔波于广东和苏州两地, 经营香料、胭脂以及杂货等等商品。会馆内一度开设加工香料的作坊。馆内还悬挂着一口铸铁大钟。每当举办祭祀、庆典等等主要活动, 都要敲响大钟。悠扬洪亮的钟声, 传播很远。沿河的码头上, 货船来往不绝。每逢清明节, 常常有扫墓的粤商坐船前来会馆借宿。

3 会馆现貌

如今的岭南会馆, 尚存旧貌。沿河残存一座水码头。石驳岸、石栏杆、石埠, 铭刻着岁月沧桑。新植的花木点缀其间, 增添了一些盎然生机。头门前有一小片花岗岩石板场地。三间门墙, 为八字形门墙。下部以条石为基。水泥覆盖的墙面上, 依稀露出里面的贴面砖细。正面墙檐下, 镶嵌一条砖细花边, 饰花卉图案。两端砖细垂莲柱贴墙。木构挂落古色古香。花岗岩条石门框中, 配置两扇对开木门。木门原来为朱红色, 如今风雨侵蚀后已经褪色, 成为斑驳的杂色。门楣上“岭南会馆”四个楷书, 隐约可辨 (见图5, 图6) 。

岭南会馆的山墙, 与众不同值得一提。通常屋顶两侧的山墙高出屋顶正脊的, 称为封火墙。这种封火墙名称多变, 根据形制不同, 又称为防火墙、风火墙、屏风墙、山尖墙、花山墙、观音兜、马头墙。而岭南会馆的封火墙, 为罕见的“五山屏风墙” (“五岳朝天”马头墙) 。旧时的房屋大都为木结构。那些门窗、地板、梁柱、板壁等, 都十分怕火。因此, 采用防火结构是老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大户人家的房屋, 就是将紧靠邻宅的两侧山墙加高, 使其超过主屋脊, 并且在山墙上也盖瓦做脊。一旦发生火灾, 高高的封火墙能有效阻隔火源, 防止大火蔓延。因其具有防火防风功能, 古时人们就称其为封火墙或风火墙。从正面看, 那些高出屋脊的封火墙弧度起伏, 线条柔和, 如同观音菩萨连头带肩兜了一块布, 故民间俗称其为“观音兜”。门厅纹头脊见图7, 屋檐见图8, 砖雕垛头见图9。

清代初期, 徽商东进, 徽派建筑给香山帮建筑带来了新的变化, 其中之一就是封火墙。在明代的徽州地区, 封火墙最初是以马头墙的形式出现的。它的重要特点是高大气派, 大都呈一字形。因为两侧墙角酷似马头, 故取名“马头墙”。但这种一字形的马头墙移建到苏州等沿海地区的建筑中, 却并不合适。因为江苏、浙江地区夏季台风多, 高大的一字形墙受力面大, 容易被毁。于是, 锯齿形的马头墙应运而生。这种马头墙能快速分流空气压力, 碰到火灾引起的热空气也同样如此, 从而有效隔断火源。后来, 人们将实用与装饰结合, 把尖牙利齿的锯齿形轮廓改成平和坚挺的阶梯形轮廓。马头墙的长度随房屋的进深而变化。通常叠数 (台阶) 为三阶或四阶, 多的可至五阶, 俗称“五岳朝天”。这种错落有致的五阶马头墙, 犹如五扇屏风, 故又称为“五扇屏风墙”。岭南会馆的封火墙, 就是这种五阶马头墙 (五扇屏风墙) 。

根据山塘街综合改造规划, 2009年8月, 会馆所在的山塘中心小学已经迁往别处。2011年, 苏州市启动选修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在首批12座试点建筑中, 岭南会馆榜上有名。2012年6月21日, 岭南会馆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 由苏州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文旅集团) 负责实施。目前, 正在修复中的会馆将作为中国丝绸服饰博物馆 (丝绸文化展示馆) 使用。

摘要:以苏州岭南会馆为研究对象, 主要从其历史沿革与建筑现状两方面展开了研究, 重点对其历史脉络和建筑构造的艺术特色进行了专题探析, 为有关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的研究和存续提供了建筑设计文化视域的依据。

移民背景下会馆建筑的装饰纹样研究 第2篇

关键词:移民;会馆;装饰纹样

会馆,初现丁明代,是由同一籍贯或同一行业的人们建造的馆所,供同乡同行议事、祭祀、集会、寄寓之用。移民会馆是会馆建筑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分类。明清时期,移民众多。移民所引起的人口广泛地、大规模地流动,促使移民会馆的兴起。现在遗存下来的移民会馆建筑,有不少建筑精品。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被保护的会馆建筑几乎都是移民会馆。

l 建筑装饰概述

装饰,装点、修饰之意。在建丁新石器时期的辽宁凌源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出土的泥块上已绘有赭红交错、黄白相间的简单图案,这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壁画遗迹。南此可见建筑装饰出现之早,更不用说春秋时木结构上的彩绘、秦汉时瓦当上的纹饰。关丁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分类方式有多种,最简单的一种是将其分为功能性装饰与象征性装饰。古代建筑装饰广泛而多样,从屋脊到柱础,从斗拱房梁到封火山墙。处处能看到建筑装饰的倩影。且建筑装饰有多种手法,如石雕、砖雕、木雕、彩绘、灰塑等。但无论是哪种装饰于法用在建筑的哪个部位上,装饰纹样必存其中。

2 装饰纹样的分类

中国古建筑上的装饰纹样大致分为人物故事、动物纹样、植物纹样、文字纹样、几何纹样、器物纹样等。

人物故事纹样的题材有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历史典故等,如《二十四孝》《八仙过海》《白蛇传》。人物故事纹样多是通过所绘故事传播故事中蕴含的道义。

动物类的装饰纹样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期,原始人以狩猎采集谋生,人们绘出动物的图像寄希通过这种方式捕猎更多食物。经过多年演变,动物纹样富含了更多的吉祥寓意。其分为真实存在的动物,如大象、狮子、蝙蝠和传说想象的动物,如龙、凤、麒麟。

植物纹样亦有繁多种类,常见的有莲花、牡丹、梅兰竹菊等。此外还有结合多种植物特点为一体的宝相花纹样等。

文字纹样即是将文字做图案化处理,使其具有装饰效果。这种纹样,分为单个文字及文字与花纹的混合图案两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福禄寿喜等。

几何纹样是出现较早的一种装饰纹样,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装饰纹样。几何纹样多出现在门窗、挂落及图案的边框部位。

其余还有器物纹样、自然气象纹等。上述纹样,不分南北建筑皆有之。它们多蕴含着深刻的含义,表达着人们对牛活良好的愿望,且都是我国文化的体现。李砚祖在《装饰之道》中称:“我们把装饰不仅理解为一种艺术,更理解为一种文化。”纹饰即文饰,福禄寿喜,忠义孝悌,儒释道精神透过纹样传达出来。

3 移民会馆装饰纹样的特点

3.1 突出供奉神灵

移民会馆有“迎神庥”的功能,故会馆中多建大殿以供奉神灵。例如,山陕会馆供奉关公,湖北会馆供奉大禹,江西会馆供奉许真人。故移民会馆中的装饰,也与这些人物不可分割。例如,湖北会馆的装饰就有大量的龙纹及大禹治水的图案,而山陕会馆的装饰就有关公及三国故事,宣扬忠义的装饰题材。石阡万寿宫正楼雕刻的“八仙图”,暗中把许真人增加进去变成了“几仙”。

3.2 体现文化融合

会馆的装饰还体现着迁入地与迁出地的两地文化融合。虽然移民会馆建在异地他乡但它仍与移民的祖籍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重庆湖广会馆中的齐安公所的戏楼上就有两幅经典木雕。左边一幅刻画了城楼、民居、江边景色,城楼上刻有“熏风门”三字,熏风门是重庆古时的城门之一,这说明这幅木雕表现的是重庆本地风光。右边则是以湖北故乡景象为题材的“杏花村”图案。这幅木雕的中心位置雕有三个人物形象,其中可见牧童骑在牛上,右于指向前方,旁边两人看着牧童,似在询问。再看前面小店的门上有“杏花村”三个字。据考证,木雕中的“杏花村”即是湖北麻城杏花村。同时将两地自然景观雕丁其中,这体现了会馆的建造者包容并蓄的心态。

大多移民会馆也会选用迁入地与迁出地两地的杰出人物或是民间故事为题材进行装饰,以凸显同乡自豪之情。例如,开封山陕甘会馆内的《井台会》《狄仁杰登山望母》等图案,故事中的人物均为山西人。白贡西秦会馆戏雕《黄金窖》中的秦穆公,《杨门女将》《杨宗保挂帅》中的杨家将也都是山陕地区的著名人物。

此外,重庆湖广会馆中齐安公所的墙面上,密集的开了许多小窗,这与福建客家土楼颇为相似。并且会馆的屋脊上有用碎瓷片作为装饰,这源丁广东、福建等地的嵌瓷工艺。西秦会馆中处处极富动感的飞檐,都与陕西本地大气庄重的建筑风格截然相反。这些都体现出了文化的交流融合。

3.3 暗含建造人思想

移民会馆多是南同乡商贾筹资共建的,故会馆的建造与装饰必然或多或少体现着主要投资人的思想。例如,西秦会馆是陕西商人丁清乾隆年间筹资兴修,会馆中处处暗含着“反清”的政治倾向,这与陕西商人的忠勇爱国之情是分不开的。明末满洲贵族入主中原,当大批商人投怀送抱,捞取好处时,陕西商人就在扬州公然竖起“反清复明”的旗帜。据说,西秦会馆就是为反清积蓄力量所修建的,门前设有茶馆,言“反清”即可分文不取,举杯畅饮。清政府丁乾隆十年颁布禁演《水浒》的禁令,还要求将禁令或刊刻,或立碑,或悬木榜丁城乡庙宇戏楼之前。但西秦会馆不仅没有禁演水浒的碑刻和木刻,反而在金镛阁上雕刻《李逵负荆》(又称《大闹忠义堂》)的图案。其中有宋江、鲁智深、吴用等梁山好汉。再看会馆正殿的大柱上有这样一副对联“钦崇历有唐有宋有元有明其心实惟知有汉,徽号或为侯为王为君为帝当日只不愧为臣。”此副对联可谓一语双关,“惟知有汉”,可理解为关羽所任之汉朝,又可理解为汉族,汉人之意。整幅对联看似为颂扬关公的忠义之行,但亦有反清思想蕴含其中。

4 结语

中国古典建筑园林篇会馆文化 第3篇

中国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鼓励发展农业, 抑制商业发展。直到宋朝, 商业经济才得以兴起, 元、明、清时期继续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几个朝代才是真正的商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而会馆这种建筑的出现正是商业经济发展的证明。会馆是古代异地流动的商人建造的一种公共建筑, 供联谊聚会、商务活动、文化娱乐活动所用, 并为异地流动的商人提供生活方便。据考证, 会馆的正式出现是在明代中期。明代刘侗、于奕正所著《帝京景物略》卷之四中有《嵇山会馆唐大士像》一文, 其中说道:“尝考会馆之设于都中, 古末有也, 始嘉隆 (明嘉靖、隆庆) 间, 盖都市流寓十土著, 游闲屣士绅, 用建会馆, 士绅是主, 凡人出都门者, 藉有稽, 游有业, 困有归也。”到目前为止, 尚未见有关会馆的更早记载。刘桐是明朝的进士, 所写的又是明朝的事情, 其记载当不会有误。

_自贡西秦会馆, 也是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 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盐业为内容的专业博物馆。

_河南开封的山陕甘会馆。

会馆分为两类:行业性会馆和地域性会馆。行业性会馆由同行业的商人们集资兴建, 如盐业会馆、布业会馆、钱业会馆等;地域性会馆是由旅居外地的同乡人士共同建造, 如江西会馆、福建会馆、湖南会馆、山西会馆、广东会馆等。古代凡商业较为发达的地方都会有很多会馆, 数量最多最集中的要数北京, 因为各地的人都要前往京城办事, 不论是地方官吏、外地商人还是赶考的学子, 大量云集于京城, 全国各地的人都在北京建会馆。据清朝学者李虹若所著《朝市丛载》记载, 清朝光绪年间有准确名称和地址的会馆就有392所, 后来还有的继续在建。各地在京建会馆的数量并不均衡, 最多的是江西人建的会馆, 有60多所, 其他省份最多有30多所。建会馆的名义也各不相同, 有的以省的名义, 有的以城市的名义, 如湖南人在北京就建有湖南会馆、长沙会馆、浏阳会馆等十多所。这些地域性会馆就是地域文化的产物。旅居一地的同乡人共同集资建造会馆, 提供一个聚会联谊的场所。有的会馆甚至还为同乡提供优惠的食宿便利, 进京的地方官员、旅行的商人、赶考的学子等都可以在会馆里借住。北京的地方会馆还有专门为赶考的学子建造的会馆, 甚至连名称都叫作“××试馆”。如以前北京就有天津试馆、遵化试馆、广州试馆等。以至于清末时很多社会活动或革命活动都在北京的这些地方会馆中进行。如当年康有为就在南海会馆中办杂志, 从事戊戌变法的活动;谭嗣同搞变法的时候就住在北京的浏阳会馆中;孙中山联合各派势力组建国民党就在北京虎坊桥的湖广会馆中, 这些会馆今天都已经被列为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_山陕甘会馆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内徐府街, 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 , 现存建筑为会馆关帝庙部分, 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甘会馆由照壁、戏楼、钟鼓楼、牌坊、正殿和东西配殿等组成。整个建筑布满了砖雕、石雕、木雕, 堪称会馆三绝。将佛教故事、传奇人物雕制得惟妙惟肖, 生动逼真,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_会馆大多以庙宇形式出现, 名称也多以“××庙”“××宫”相称。图为湖南芷江天后宫, 是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一座妈祖庙。

会馆建筑与祠堂有一共同特点, 即互相攀比的倾向。祠堂是家族姓氏之间的攀比, 会馆则是在商人集团或地方势力之间攀比。行业会馆是商人集团之间的攀比, 药材业会馆建筑华丽, 泥木行业会馆一定要超过它, 而盐商的会馆则要建得更加华美。地域会馆是地方势力之间的较量, 湖南人的会馆好, 江西人的要比它好, 山西人的则要更加好。这种攀比的心理倾向促使会馆建筑一个比一个宏伟华丽。如四川自贡的西秦会馆, 由山西盐商建造, 其建筑造型之绮丽宏伟、装饰艺术之华美, 都可以说是全国会馆之最。

_四川成都东山的洛带镇湖广会馆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广籍移民于清乾隆11年 (1746年) 捐资修建, 因供奉大禹, 又称"禹王宫"。

_四川宜宾市李庄禹王宫原为湖广籍人士兴建的湖广会馆, 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成为了内迁四川的国立同济大学校本部驻地, 这里的九龙石碑远近闻名。

清代山西商人是全国势力最强的商人集团之一, 从全国各地现存的会馆建筑来看, 几乎最大、最宏伟的会馆都是山西商人或者山陕商人的。如河南社旗的山陕会馆、河南周口的山陕会馆、安徽亳州的山陕会馆、河南开封的山陕甘会馆等, 都是全国最大、最豪华的会馆之一。

会馆建筑的宏伟还有一个原因, 即会馆大多是以庙宇的形式出现, 会馆中都有祭神的殿堂, 会馆的名称也多以“××庙”“××宫”相称。行业会馆祭祀行业的祖师爷, 如泥木建筑行业以鲁班为祖师, 所以泥木行业的会馆都叫“鲁班殿”;药材行业祭祀药王孙思邈, 所以药材行业的会馆多叫“孙祖殿”;屠宰行业祭祀张飞, 所以屠宰行业的会馆多叫“张飞庙”。四川富顺有一座“恒侯宫”, 祭祀张飞 (恒侯) , 就是屠宰行业的会馆。地域会馆也有祭祀, 祭祀地域共同的神灵。山西、陕西人供奉关公, 山陕商人在全国各地建的会馆都是“关帝庙”;福建人信奉妈祖, 福建人在全国各地建的会馆都叫“天后宫” (“天后”即妈祖) ;湖北人祭大禹, 所以湖北人的会馆多叫“禹王宫”;江西人信仰的地方保护神是一个叫作“许真君”的神人, 俗称“福主”, 因此全国各地的江西会馆都叫“万寿宫”。民间信仰文化在会馆建筑中也得到充分地体现。

_广西百色市的粤东会馆。

_河南社旗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 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方才俊工, 共历时一百三十六年。社旗山陕会馆是全国现存八十余座会馆类古建筑群中, 建筑规模最为宏伟、保存最为完好、建筑装饰工艺最为精湛, 商业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一座会馆, 也是河南省古建筑中一个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_天津广东会馆。戏楼是该馆的主要建筑, 其最多可容纳六七百人, 楼上是包间, 楼下是散座, 戏台正上方藻井重约10吨, 外方内圆, 斗拱接榫, 螺旋向上, 据说这种构造可以把声音传到戏园的各个角落。

会馆建筑中还有一类特殊的建筑——戏台。会馆中普遍建有戏台, 但会馆中唱戏的活动已经脱离了最早的祭祀酬神的原始阶段, 变成了一种世俗化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会馆里的戏台是为了人的娱乐活动而建造的, 因此都做得非常华丽, 雕梁画栋、泥塑彩画、五彩缤纷, 极尽奢华之能事。到了近代以后, 有的会馆中的戏台就干脆脱离了庙宇中戏台建筑的传统做法, 不是背靠大门, 面对正殿, 而是在会馆后面专门建造一栋大建筑, 把戏台放在大厅中间, 这座建筑就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戏院, 民间叫“戏园子”。而这座专门为戏台而建的大建筑就成为整个会馆中最大、最重要的中心。原来会馆以祭祀大殿为中心的建筑格局也被改变了, 完全世俗化、商业化、娱乐化了。这种以一个大“戏园子”为中心的会馆, 最著名的就是北京虎坊桥附近的湖广会馆和天津的广东会馆。北京湖广会馆保存完好, 其戏院今天已经成了北京城中最大的传统戏院。天津广东会馆的戏院也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戏院之一, 今天已经成了戏剧艺术博物馆。

开办男士健康会馆 第4篇

男士美容的观念正在悄悄地萌生,美容的男士越来越多了。而目前市面上见得到的男士专用品太少,根本不能满足“爱美”男士的需要,因此,男士们拥有自己的SkinCare(皮肤护理)中心变得非常必要了。只要服务到位,有特色,一定会顾客盈门。如果能办成一个高尚的活动会馆,相信一定会赢得男士们的青睐。

投资收益:

以某专业男士健康会馆为例,这里的主要服务是护肤、足疗、刮痧、保健按摩、祛痘、祛斑、SPA水疗等。每一次服务在10-20元之间,全套服务288元,办理一张美容月卡只需160元左右,可以在本月内多次使用。

这家健康会馆投入约10万元,其中包括办理各项证件、装修、设备、原料等费用。自开业之日起,每月营业额在6-7万元,扣除店面月租金,每月纯利润在l万元左右。

投资建议:

1.店面最好设在交通便利的市区,市场定位要清晰,目标顾客以成功的白领男士为主。

2.经营者要把握好男士美容心理,一般男士喜欢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同时他们对美容的要求也很高,如果服务不细致,很难再有回头客。此外,还要明白与女士美容的区别,男士毛孔粗,皮脂分泌多,因此需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总之要在服务上下功大。

3.目前男士美容刚刚兴起,男士美容的群体少于女士,市场仍处于培育阶段,有一定风险,但潜在消费群体却很庞大,只要引导操作得好,投资回报很可观。

会馆建筑 第5篇

三省会馆坐落在腾鳌经济开发区中心地带, 区政府正北450米处。穿过宽敞的现代化街路, 在一片精致住宅小区的后身, 走上庭院羊肠小路, 方看见三省会馆临河静静伫立。见生人来访, 负责看守的老人立刻警觉地前来询问。三省会馆内唯一居住的一户人家也有人出来看个究竟。站在三省会馆内, 环顾四周, 与两年前发现这里时并无多大变化。据在此居住的汤姓人家介绍, 这是腾鳌地区最老的房子, 他们已在这里住了四五十年, 房顶的瓦和房内的梁都一直保持着原样, 只不过原先房梁是红色的, 时间久了褪色了。会馆四角原先还有炮楼。

据腾鳌经济开发区的工作人员介绍, 为保护这一古建筑, 会馆前的住宅小区在规划时就已将会馆的位置特意预留出来。因此, 住宅小区盖好后, 与会馆同排少盖了一排楼房。工作人员还特意将看守外院正房的人喊来, 他用钥匙打开了会馆正房的大门。墙壁上的碑记和纹饰都清晰可见。据市博物馆三普登记资料显示, 会馆又名山东、山西、直隶三省会馆, 又称三会公所。始建于乾隆初年 (1736年) , 为商号会议之所。后因公所年久简陋窄小, 光绪十九年 (1893年) 春, 会董宛成兴率全会众人重修公所, 买地盖屋十余间及内院。光绪二十年 (1894年) 春, 又复修外院房屋二十余间, 至秋完工, 共耗银7000两, 立碑以示清白。

在《腾鳌县志》中, 曾这样描述三省会馆的繁华:“绅商辐辏, 冠盖纷纭”。清代的腾鳌处于交通要道, 便捷通达, 各路商贾往来聚会, 繁华热闹, 此地有不少山东、山西、直隶三省的商客常驻。会馆初设的目的为四个:首先是为同乡救助, 出门在外的同乡有困难可向会馆寻求帮助;其次是调节仲裁之用, 在商业往来中发生纠纷, 可在此通过仲裁调节解决, 避免发生其他暴力事件;再次是作为信息中转交流机构, 各商客在此集会交流彼此的商业信息, 以便对商机变化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最后可作为商务洽谈之用, 商客们可以在会馆商议商业合作, 谈买卖。

目前, 三省会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虽年久失修, 一些外部构件和内部结构都已破旧, 但对于研究鞍山地区清代建筑史具有一定价值。先会馆所处地段开发商有意向开发为水上乐园, 因其为保护单位说以按照政府要求要进行异地重建, 将其移至规划建设的商业街中。

二.实地调研及院落形式推测

对于砖木结构古建异地重建来说前期的测绘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目前项目还处于前期的调研和策划之中。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该三省会馆建筑群目前保存状况比较差, 目前已经只剩下一个院落, 即两间正房和两间厢房。现内院已经过居住者私自改动将其分割为三户, 院内加建多处粘土砖房。在院落的布局形式上看, 通过实地对建筑形制、尺度、装饰及建造技术的观察发现:根据目前南侧正房两册的小门不难推测现在南侧的的正房是原来整个院落的中心, 并据居民口述得知前面一进院落及远门倒座已经被拆除。目前所剩四合院中南向的第一间房, 根据对其进行原始内部结构与居民加建的维护结构的群分以及内部墙面装饰及影壁, 可以初步推测出该房的主要功能为商会会馆的主要谈判仲裁场所, 其原貌则应该是前面有门廊的会客空间, 门廊东西墙面各有影壁, 上边记录着光绪年间进行改建的情况以及当时参与的工匠姓名。据介绍, 光绪二十年春, 此地重修一次, 立座石碑以作纪念。石碑现在嵌于一面宅东墙内, 绘有二龙戏珠纹、海水纹等, 碑文共有23行, 共483个字。

三.明清时期商会会馆建筑的形成

会馆出现在明清时期, 在其名称中, “会”, “, 集会、会议”的意思;“馆”乃“建筑处所”的意思。因此, 在外国人眼里, 中国的会馆就是“集会、商讨、开会的房子”, 这是会馆在近代意义上的根据字面意思的诠释。

会馆是某一地同乡商贾贩客们商讨商务之地。商务会馆在明清时期出现的, 是以地域划分以乡缘为纽带, 以使出门在外的商贾旅客能够互相搀扶帮助的建筑所在, 是商帮办公住宿之地。在这一点上, “汉口山陕会馆志”讲的很明白, “西会馆者为山陕两省士商办公之所”, 所以山陕会馆通过同籍入帮的方式发展会员, 将同籍商人汇聚在一起, 商讨内部联合事宜, 根据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将同籍的商人联合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团体, 建立符合内部会员权利与义务的管理系统, “有制宴会, 有期综记, 有主分行, 有业法守, 有规止齐, 有禁岁息, 有产出入, 有经支销, 有总增量, 有录其亩券, 有登文言”, 由会馆会长统一管理内部所有成员, 以达到内部的和谐, 与外部竞争, 与官方沟通之目的。

明清时期工商会馆“庙、馆、市”合一的特征, 充分反映了在中国存在市场经济萌芽框架下, 会馆作为封建行会性质的部分质变, 其已逐步转变为商人自治团体和市场组织!在工商会馆从庙——馆——市的发展变化中, 显现着行会的旧质在逐渐蜕变, 市场的新质在不断积聚,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处于社会转型初期的历史特点。

明清工商会馆的特点是“庙、馆、市”三者统一的特征, 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框架萌芽的存在, 封建会馆的定性性质, 已逐步转变为商业市场组织和地方政府的一部分!在从寺“庙、馆、市”的发展变化中, 行会的旧的封建性质逐步转变, 新的大众市场的性质不断积累, 它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社会转型的历史特点。

摘要:腾鳌清代三省会馆于2009年由鞍山市文物普查时发现, 位于鞍山市腾鳌镇, 始建于乾隆初年 (1736年) 。目前按照政府要求, 开发商准备对其保护修复并异地重建。本文以笔者亲自参与的该项目的测绘前期调研工作为基础, 对清代商会会馆建筑群的形制, 建筑布局和组成的形成和历史渊源进行初步研究。

关键词:清三省会馆,腾鳌镇,古建保护,异地重建,明清商会,会馆建筑

参考文献

[1]钦定热河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

[2]沁阳县志[M].沁阳县志总编室印, 1959

[3]韩顺发.山陕甘会馆[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3

贺州英家粤东会馆建筑特色之初探 第6篇

明清时期, 粤商入桂达到鼎盛时期, 梧州、贺州、桂平、南宁、宾阳、龙州、百色、平乐等地均有成批商人抵达。晚清以后, 随着新经济的增长和交通的发展, 粤商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涌入广西。随着粤商入桂经商的频繁, 为解决旅桂商人的商业利益、群体归属感等需要, 具有商议商业、聚会或寄宿功能的会馆就应运而生了, 贺州地区作为经济移民相对集中的地区, 商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许多历史烙印。

1 历史沿革

贺州自古处在潇贺古道即中原与岭南文化交流要道之上, 境内有贺街粤东会馆、珠端会馆、湖南会馆、英家粤东会馆等。其中英家粤东会馆以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建筑风格独特而一支独秀, 历经岁月沧桑, 仍妍美如初, 因其位于贺州市钟山县清塘镇英家街, 因而得名“英家粤东会馆”, 为清乾隆四十二年 (1777年) 粤籍商人所建, 坐北朝南, 两进四合院式布局, 沿中轴线从南到北由前院、门楼、天井、正殿、戏台、后院、天井东、西两侧过廊, 占地面积2 732.64 m2, 建筑面积957 m2。

1947年在此发动的英家起义, 揭开了解放战争时期广西各地武装斗争的序幕, 英家粤东会馆于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英家粤东会馆是一座典型的砖、木、石结构的清代建筑, 其布局稳固严谨, 既具有浓郁的岭南古建筑风格, 又融入了贺州当地的建筑特色。整座会馆融古建、雕刻、书画、民俗等艺术元素于一体, 堪称一座古建艺术的博物馆。特别是因地制宜, 木、石综合的运用, 体现了高超的建筑水平和艺术价值, 为会馆建筑之典范。

2 空间布局———彰显人文关怀

英家粤东会馆共前、后两进, 依中轴呈左右对称。门楼两根檐柱为花岗岩方石柱, 承载起屋檐部分的重量。檐柱石质细腻, 威势赫赫, 稳如泰山, 有定海神针之功, 增加了建筑的稳固性。柱身采用抹角工艺, 线条简洁流畅, 气度大方。檐柱上由石枋连结左、右墙体, 远看犹如飞鹰展翅, 在沉着稳重的石质中透出灵动之气, 体现出古代匠人举重若轻的自信, 反映了他们高超的建筑水平和独到的审美眼光。门楼有两根金柱, 为花岗岩方石柱, 高耸挺拔, 有顶天立地的英雄之气, 支撑了整座梁架结构, 为会馆营造了气魄高雅、壮观无比的开阔空间。

正殿檐柱为花岗岩方石柱, 抹角设计工艺, 上书对联“水德配天镇西粤无殊南海, 母仪称后对螺岭如在羊城”。此联思乡之气扑面而来, 体现着会馆对前来议事、住宿的粤商的精神抚慰, 揭示出会馆并不是一座冰冷的建筑, 而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

英家会馆的大门别具特色, 整个大门镶花岗岩门框, 坚固厚实, 不同凡响, 营造出整座建筑的庄严氛围, 显示着会馆在粤商心中的价值与地位。同时, 也在向当地人昭示粤商的团结协作精神。门框刻对联:“近俯湴潭涌宝燕, 远环峻岭拥灵狮”, 门额刻“粤东会馆”。联中既赞叹了会馆的美好景色, 也蕴含了粤商祈祷吉祥如意、生意兴隆的思想, 契合了会馆是做生意的主题。

3 匠心独运———石构件运用合理

英家会馆的石构件洋洋大观, 有柱础、门框、门墩、台基、护栏等。柱础是古建筑中的着力点、支承点, 承载和传递上部的负荷, 并防止地面湿气腐蚀柱身。英家会馆的柱础全为石材, 达到了力与美的高度契合。会馆中所有柱础材质相同而形制不同, 宛如一座柱础艺术馆。门楼檐柱柱础为方形, 共有四层, 每层独立一件, 四件套叠, 承载柱身和檐重。第一层为覆斗几式, 体制最大, 放在最下方, 浮雕云纹, 传递出轻盈飘逸的气息;第二层稍小, 雕花草纹, 轻巧细致;第三、四层为素基座式, 简朴端庄。纵观这四层柱础, 由大至小, 由华丽至简朴, 于同中求异、异中有同。正殿檐柱柱础为两层叠套。第一层是覆斗式几型, 稳当有力, 浮雕水纹。老子《道德经》云:上善若水, 因此, 水被世人赋予了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寓意。水纹刻在山石上, 有福山寿海, 江山永固之愿, 传递出粤商对未来的祈祷。第二层是复合式, 底部浮雕太阳, 周边光芒环绕, 与第一层的水纹呼应, 形成“海上日出”的磅礴气象, 启示后人心胸远大、眼界开阔。上部为素瓜楞式, 中间为收缩进去的束腰, 线条简明流畅, 轻纤端庄。正殿前金柱柱础为八角鼓式, 浮雕花草、鼓钉。花草只有廖廖数笔, 便形神兼具。花草在对角处聚集, 形成对称美。鼓钉分上下两层, 遍绕鼓身。正殿后金柱为八角鼓式, 浮雕瓜果纹。

此外, 会馆台基、天井、檐廊、护栏均为青石板。历经风雨, 圆润光泽。台基以青石条铺就, 充分利用了石材的长处, 虽经近三百年踏踩擦磨, 仍完好如新;天井、檐廊以青石板镶嵌, 发挥了石材易干爽的特色, 光洁平滑, 排水迅速, 不会造成积水沾湿行人。护栏设在门楼及正殿的台阶两边, 门楼护栏以整块石材雕成鼓拳状, 远看如一对拳头, 暗含镇守之意;正殿护栏雕成水纹状, 远看如同一双手, 极尽呵护之情, 体现出设计施工者的玲珑匠心。

石雕是英家会馆另一精美的艺术卷帙。门楼前枋上刻瑞兽麒麟, 一左一右, 互为呼应。麒麟是吉祥神宠, 主太平、长寿, 与凤、龟、龙并称为“四灵”, 设计者把它放置于此, 寓意不言而喻。该麒麟高额、圆耳、凸眼、宽嘴、厚鼻, 一派天真憨态;项下饰以流苏响铃, 身体粗短壮实, 周身饰华美花纹;尾圆短, 萌态毕露;四肢厚实, 前肢伏下, 后肢曲起, 俯视芸芸众生。因麒麟高居枋上, 前肢伏下凸眼看人, 自己人看了, 感觉到麒麟在欢迎保佑, 则心生回护暖意;外人看了, 感觉到麒麟在威吓震慑, 则心生敬畏惮意。同一麒麟, 角度不同, 感受亦不同, 令人拍案叫绝。此外, 石枋、石柱础、石门框均有石雕图案, 既是建筑构件, 又是艺术珍品, 琳琅满目, 令人大开眼界。

4 石木结合———会馆建筑之典范

作为典型木石结构的古建筑, 英家粤东会馆在建造上也大量使用了木制构架、构件、木雕, 将木制工艺发挥到了极致。木构件主要包括梁架、立柱、枋、檩等。木制梁架结构以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 不用一钉一铆。门楼两柱六瓜十一檩, 穿斗式梁架结构。借力承重横墙伸至前檐廊, 瓜柱抬梁, 瓜柱下骑梁身上托梁头, 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水滴, 上细长下圆粗, 线条流畅, 既稳重气派又美观憨厚。前檐廊设有双步叠梁, 梁上有斗拱、雀替、挂落等古建筑精致构件, 显得庄重高雅、华丽宽敞。它们纵横交错、互相支承、层层传导, 共同搭建出会馆稳固的结构空间, 历经数百年风雨, 屹立不倒。

正殿与门楼梁架结构同中有异, 各具特色。正殿是金柱间施九架梁为承重架;粗、短、圆的瓜柱设在大梁上, 层层叠叠, 檩施力脊瓜柱、瓜柱, 再传给下层梁, 层层传递至金柱。木制构件之间榫卯连接, 环环相扣, 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大梁又作了榫插入檐柱上, 使整座建筑稳上加稳、固若金汤。会馆的设计充分发挥了木材的轻盈优势, 又结合了石材的坚固长处, 缔造出稀世罕有的岭南古建筑, 将稳固性与观赏性达到了完美结合。正殿金柱下均设石柱础, 柱身漆红, 有效防雨、防潮、防虫, 应对岭南潮湿多雨、南风天多的气候。金柱木质坚硬如铁, 以整根木料制成, 拔地而起, 古香古色, 营造出气宇轩昂的殿堂空间。

英家粤东会馆的木制工艺不仅体现在气魄宏大的木制构架中, 更蕴涵在丰富多彩的木雕装饰上。雕刻的内容有故事、鲜花、瓜果、百鸟、走兽、流云、水纹等, 再配以漆彩、镏金等工艺, 赋予了一块块木材鲜活的艺术生命, 使会馆宛如一座壮丽多姿的民间艺术宝库。任岁月流逝, 仍璀然生色。会馆内的木雕丰富传神, 精致细腻的木雕装饰, 多集聚在梁架和檐下, 特别是叠梁、檐板、牛腿、斗拱、雀替、挂落等处的木雕, 式样多变, 华丽精美。

门楼前廊梁架浮雕是整座建筑最为出彩的木雕装饰, 抬头望去, 朱红底、镏金, 金光灿灿, 引人注目。浮雕的内容为人物历史故事, 描绘的是一个盛大的武术集会场面, 主人坐在高台上, 两旁是锦衣华袍的文官谋士, 台下是宾朋满场。出场的人物数量众多, 气宇不凡:或身穿铠甲, 头顶翎子;或手持长剑, 威武勇猛;或战袍加身, 威然而立;或手执羽扇, 侃侃而谈;或抬手作揖, 礼仪周全;或伸腿踏阶, 狂放不羁……廖廖数刀, 线条流畅清晰, 将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描摹得活灵活现。

雀替等或雕人物, 或雕流云, 或雕花草缠枝, 美轮美奂。门楼、正殿檐板雕花刻果, 色彩鲜艳明丽, 如同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凝聚着木雕艺术的精华。檐板图案内容丰富, 选材极具岭南特色。瓜果类有芭蕉、葡萄、枇杷、石榴、桃子等各式岭南特产, 寄托硕果绵绵、多子多孙的美好寓意。动物类有喜鹊、蝙蝠、鱼、猫等, 象征喜事连连、多福多寿。植物类有松、梅、竹, 述说着坚强、勇敢、高洁的精神追求。细腻传神的刀工再配以漆色点染, 赋予了整座建筑沉甸甸的历史厚度和艺术深度。

综上不难发现, 整座会馆建筑是建设在石材之上:台基、檐廊地板、天井、柱础, 全为石制构件, 有效应对了岭南多雨多潮的气候, 风雨难侵;在檐柱、檐枋、门楼金柱、门框等支承重量的落点处, 均设以石材, 发挥了石材的坚固稳定优点, 营造出安如泰山的建筑格局;梁架、檩、桁则使用木材, 发挥其轻盈的长处, 减轻压力。恰到好处的石雕、木雕工艺, 则为整座建筑锦上添花。因此, 英家粤东会馆是一座石木结合、技艺高超的古建筑典范。

5 会馆的保护利用

贺州优越的地理位置, 吸引了大批的外省商人到此定居经商, 各地的会馆也将各地的历史文化带到了贺州, 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会馆文化与本土的文化融汇, 极大地丰富了贺州的社会文化内涵。在新时期下, 对于英家粤东会馆最好的保护就是合理利用, 如果没有被合理有效地利用, 就不会产生真正的社会价值, 被破坏的命运迟早就会降临。而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历史建筑, 就必须将其纳入现代经济发展的体系之中。

1)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 使之与红色旅游资源整合, 再通过旅游业的带动, 逐渐产生经济及社会效益;

2) 在文化部门的指导下, 将其辟为专门性质的博物馆或陈列馆, 以门票收入作为保护的基本费用。亦或利用其场地, 开设有文化底蕴的茶庄、戏台, 供人们休闲和娱乐。旧物新用, 既可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 又可广泛吸收社会力量用于古建保护, 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下一步的保护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只有使文物古建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它们的地位才会得到真正的稳固, 才能最终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双赢互动, 这些精美的古建艺术才能够得到可持续的保护, 更好的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摘要:介绍了贺州英家粤东会馆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作用, 阐述了英家粤东会馆的石木结合建筑特色, 探讨了该建筑风格产生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因素, 以期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会馆建筑。

关键词:会馆,石木结合,建筑特色,保护利用

参考文献

[1]唐择扶.贺州市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1:372.

[2]侯宣杰.清代以来广西城镇会馆分布考析[J].中国地方志, 2005, 7 (49) :36.

湛江广州湾商会馆的建筑艺术分析 第7篇

1 商会馆平面布局分析

商会馆建筑属于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在建筑的总体布局、平面立面中均强调轴线对称、主从关系,提倡统一性和稳定性的构图。

商会馆平面总体布局为长方形,占地面积约357m2,包括一个两层半主体建筑物与门前两个左右对称的小型长方形花园。

主体建筑平面呈“凸”字形,占地面积约245m2。一层平面由一方形门廊、两厅堂、两廊道、一过道组成,整体呈轴线对称形式。方形门廊处于平面布局凸出的部分,两厅堂分别位于中轴线的两侧;两廊道垂直于中轴线位于入口处与室内过道尽头;过道尽头设置着两道通向二楼的单跑楼梯。四条方基座圆柱身大石柱分别位于两厅堂内,起到支撑作用(图1)。

二层平面由一个开阔的主厅、两廊道和凸出空间组成。按照人流线路径分别是:楼梯通道、开阔大厅、与轴线垂直的廊道、与一层方形门廊对应的凸出空间。八条方柱对称列于开阔大厅内,起支撑作用(图2)。

三层平面即是商会馆平屋顶空间、楼梯通道及钟楼的平面。钟楼的位置安排在“凸”字形平面图凸出的位置,与一层、二层的空间相呼应。平屋顶四围用女儿墙做防护,每个方向对称布置八个长方形滴水(图3)。

2 商会馆立面分析

商会馆主体建筑为两层半高(包括钟楼在内),是仿法国钟楼样式设计的,外观整体色调为白色,风格别致。该建筑虽然是拥有现代材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但在外观上仍然采用仿砖石结构的外形处理手法,披上一层古典风格的外衣。屋身通体饰以窗户为中心发射点的立体横向长线条,优美的线条韵律感来塑造建筑的形体美。会馆顶部没有采用传统的法国高屋顶,而是采用了意大利式的平屋顶,这样使建筑整个立面更加简洁,从而突出中部的中心地位,加强建筑的整体性(图4)。

商会馆正立面是规整的“三三式”布局,即竖向、横向分别分为三部分。整个正立面长18.5m,高15.4m,以凸出的中部为主体地位,样式完全一致的两翼位属次要地位,对称分布。一层中心主体为一个方形门廊:门洞为圆拱形,并在门洞的两侧分别匹配两个细长的圆拱形窗户相呼应,四个方形科林斯壁柱把门与窗分隔开来。居于次要地位的两翼各面阔两扇等大圆拱形百叶窗,百叶窗下设置圆形宝瓶状栏杆作为装饰。二层中心主体部分由圆拱形窗户、宝瓶状栏杆、壁柱构成。圆拱形窗户、宝瓶状栏杆组合成类似阳台的形式。主体部分两侧的壁柱无柱础,柱身饰以立体竖向凹槽线条装饰,柱头采用横向立体凹槽线条形式突出层次感与柱身相呼应。檐部加入一层装饰带,上面布满成行排列的小正方体。居于次要地位的两翼处理手法与一层一样,都是由等大的圆拱形百叶窗和宝瓶状栏杆组合成阳台式样,只是与一层的百叶窗相比,这层的百叶窗小很多,这种立面大小窗的设置手法,使立面在统一的基础上又有了变化。三层主体钟楼正立面分为两部分,下层呈长方形由方柱、圆拱结合的门洞和宝瓶状栏杆构成,如同一个瞭望台,两侧的壁柱用立体凹槽线条装饰,没柱础柱头,直接与檐部相接。上层是个山花造型,统领全局。山花两侧以低矮的方形柱子为依托,中部则是一个立体的圆洞,山墙面左右对称运用曲线、反曲线造型增加建筑的柔美感,顶部则用硬朗的线条冲出小尖塔的轮廓作为结束,增加建筑美感的同时强调了垂直方向的连续性,在视觉上产生了挺拔向上的效果。

商会馆的侧立面为三段式。每层各为一段。由下而上一二段屋身饰以窗户为中心发射点的立体横向长线条,优美的线条韵律感来塑造建筑的形体美。第三段则是由宝瓶状栏杆构成的女儿墙和一个钟楼组成,钟楼的侧立面形式同样是半圆形门洞和宝瓶状栏杆构成。商会馆的侧立面外墙开口甚少,以厚重的实墙为主,只开设四个等大的窗洞(不算入方形门廊的两个窗洞),而方形门廊的侧立面同样运用了大小窗的设置手法,在统一协调中追求变化(图5)。

3 商会馆装饰艺术分析

商会馆厅堂内的柱子属于砖砌结构,是用砖一圈一圈围出来,而不是混凝土浇铸。一层厅堂内的柱子由柱础、柱身、柱头构成,整体较厚重。柱础组合丰富,是多层叠加的复合式方柱础,并用几何形图案装饰;柱身为素身圆形,柱头带有丰富线角,并以星形纹样装饰。

1一层平面图

2二层平面图

3三层平面图

4正立面外观图

5建筑立面图

6室内柱子图式

7正门入口

8窗户

二层大厅的柱子比例符合西方古典柱式比例,细高利落。方形柱身,在方柱转角处用凹槽线条装饰。柱身与柱头交接的四个转角处,装饰一个花型构件。柱头的顶部搁置在天花格子的交汇处(图6)。

建筑外观的壁柱:一层入口门廊处的壁柱,由柱础、柱身、柱头构成,方形柱身素净没有任何装饰,只在柱头位置装饰了花草纹样;二层主体部分壁柱无柱础,方形柱身用立体竖向凹槽纹样装饰,柱头立体横向凹槽线条叠加出层次感。钟楼壁柱无柱础柱头,只有立体竖向凹槽纹样装饰的柱身(图7)。

商会馆的入口大门位于台阶上,没有休息平台也没有雨蓬,处于正立面的中心位置。使用壁柱来强调大门,门洞是半圆拱形,简单朴素,和两边的小窗洞一致,门洞上有一圈白色灰泥线脚装饰,

与檐过渡的空间,采用了花卉纹样进行装饰。门是木质材料,以排列整齐的若干正方形取得装饰效果。一层室内只有圆拱形门洞,无门,二层室内门洞是长方形形式,每扇都是用五个正方形来装饰,木质材料(图7)。商会馆的窗是内外三层,里面是玻璃窗,中间是铁栏杆具有防盗作用,外面是木质百叶窗,成为商会馆的一大特色。百叶窗的好处是既可以通风,内外又看不见,私密性很强,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窗(图8)。

4 商会馆的保护与利用建议

历史文物建筑是城市气质的体现,在湛江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空间形态日新月异变化之时,我们应采取合理有机的保护措施来继续树立商会馆作为历史见证的象征,来减少商会馆与城市发展的摩擦,从而挖掘新的功能与城市更好的融合共生。

(1)本着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态度对商会馆的物质与精神空间进行合理的保护。贯彻“修旧如旧”的原则与理念,进行整体的、合理的、有机的维修与保护,而不是彻头彻尾的翻新,避免出现“翻新=维护”的现象。

(2)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加大维护资金的投入,资金的有力保障才能更好的保障商会馆的维护到位。在商会馆的再利用方面,可以考虑下与重视文物建筑保护的企业合作,从而可以实现在保护与再利用方面的协调平衡,从而也保障了商会馆维护的资金问题。

5 结语

广州湾商会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室内空间是开放、互通的,没有门的限定,空间的划分是用圆拱形的门洞加以区分,只是在第二层的走廊用门限定空间。

室内装修简单,表面用灰泥粉刷,墙面白色,只做了简单基本的处理,天花为石膏板材质,采用格状天花的形式,分成若干个小格子。

一层、二层地面铺装是20cm见方的红色砖石,楼梯则是实木材料。现在室内陈设呈中式风格,明式家具、画家的书画等陈设品,为整个商务馆增加了人文气息。

湛江广州湾商会馆是1923年~1943年广州湾作为法国殖民地时期的一个见证。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上的多元共存,赋予了湛江市独特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冠贤,魏清泉.湛江历史建筑特征及其保护[J].规划师,2003(3):4-7.

[2]王其钧.西方建筑图解词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320.

[3]陈镌,莫天伟.建筑细部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10-280.

会馆建筑 第8篇

据聊城山陕会馆的《旧米市街太汾公所碑》记载:“聊摄为漕运通衡,南来客舶,络绎不绝,以故吾乡之商贩者云集,而太汾两府尤伙,自国朝初,来者踵相接,侨寓旅舍几不能容,有志诚解事者,议立公所。”聊城因运河而兴盛,拥有数百年的经济繁荣。位于聊城东关古运河西岸的山陕会馆,坐西朝东,面河而立,是山西和陕西的商人集资兴建的一处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古建筑群。

1.聊城山陕会馆的建筑空间组合

聊城山陕会馆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始建, 历经四年,山门、正殿等主体工程竣工。之后逐年扩修添建,至嘉庆十四年 (1809年),方具现在的规模。作为同乡、同业聚会之地,会馆兼具了联络、 居留、处事与活动娱乐等功能,这一点是不同于民居或衙署等建筑形式的。

会馆呈西高东低之势,逐级而上,整个建筑群的最高建筑——春秋阁护卫其后,运河在其门前源远流长,形成“背山面水”之势。山陕会馆现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总面积为3311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过楼、戏楼、左右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关公大殿、财神大王殿、文昌火神殿、春秋阁、望楼、游廊、南北跨院、配房等组成, 三进院,亭、台、楼、阁等共计一百六十余间。会馆的建筑布局采用我国的传统做法,山门、戏楼、春秋阁等主体建筑位于东西向的中轴线上;钟鼓楼、看楼、碑亭等在主体建筑两侧作对称式排列。

2.聊城山陕会馆的建筑装饰

2.1建筑装饰手法

聊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的主要手法概括起来大致有木雕、石雕、砖雕、楹联匾额以及彩画、建筑装饰构件和建筑色彩的装饰等等。

(1)木雕

作为山陕会馆艺术雕刻之一,木雕所占比例较大,建筑挑角、额枋、屏风、神龛、梁柱、门窗以及天棚、隔断等,无处不有,大都采用具象的表现手法,形式有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其中大多是透雕。同时,木雕与彩画相结合装饰建筑。

(2)石雕

石雕分布遍及山门、戏楼、钟鼓楼、关帝大殿、 文昌火神殿、财神大王殿、南北碑亭、春秋阁等建筑。院内高大的石狮、石柱、柱础、照壁、折壁、栏杆、栏板之上雕有人物、山水、鸟兽、松石等图案。 山陕会馆石雕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浮雕、透雕、平雕、 圆雕、线雕等。

(3)砖雕

清代砖雕艺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北方砖雕源于山西,风格浑厚朴实。山陕会馆内的砖雕规模和面积不大,重点分布在山门、戏楼、钟鼓楼月牙门以及西北跨院门处。雕刻内容多为瑞兽和吉祥花卉。砖雕技法相对于木雕和石雕来讲,较为单一, 主要是浮雕和圆雕。

(4)楹联匾额

建筑中的楹联匾额作为建筑装饰的内容,不仅仅是视觉形象,也综合利用文学、书法等方面来完成对建筑的装饰。如柱上的楹联,额枋上的匾额,室内壁面的条幅诗画等。山陕会馆的山门、戏楼、钟楼、鼓楼、关帝大殿、财神大王殿、文昌火神殿等,都有对仗工整、用意深刻的楹联匾额。

1 | 山陕会馆 ( 图片来源 : 自拍 )

2 | 钟楼 ( 图片来源 : 自拍 )

2.2建筑装饰题材

山陕会馆建筑装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类别:

(1)祥祈福题材

会馆的建筑装饰艺术中大量运用民间吉祥祈福题材,主要有植物、动物、文字等,造型上包括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以象征、寓意或谐音、借语的手法,表达商人求财、求福、求平安的愿望和追求。

如会馆山门两便门门框用青石雕出祥云蝙蝠,“蝠”者“福”也,取其“福比天高”之意; 戏楼后山墙上的两影壁刻有“松鹤”“梅鹿”, “松鹤”象征着多寿,而“鹿”者“禄”也,乃多财之意;大殿前月台下石狮须弥座上部刻“花瓶”“鹿”“小瓜”“石榴”,取其“平平安安”“福禄绵绵”“甜甜美美”“多子多孙”之意。同样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愿。

(2)德育教化题材

德育教化作用隐含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中,儒教的伦理教育,如忠、孝、节、义;佛教的处世教育, 与人为善,博爱修身;还有道家的人性教育。还有古代英雄、小说演义、神话传说等,作为载体,供人们在欣赏之余,体味寓意。

(3)宗教题材

山陕商人在信佛的同时,具有敬道观念和崇儒意识,建筑装饰艺术也表现出融佛道儒的特色。以会馆山门正楼顶下的木质浮雕垂花门罩装饰为例,其内容为托塔天王等佛教人物,大象、骆驼、麒麟等佛教吉兽。在大殿前月台下的一对石狮,底座四面雕刻佛教八大法宝,前为剑、杵;左为伞、塔;右为铃、琶; 后为印、钵,用以驱妖避邪。道教中八位神仙使用的宝物也是会馆所运用的装饰题材。同时,表现儒家的德育教化的“二十四孝图”也有运用。

(4)山陕地域特色题材

会馆采用了建筑的象征手法,以商人故乡的人物、山水、花鸟以及戏剧、民间传说等题材,创作建筑雕刻、彩绘以及楹联匾额,用于会馆的装饰。如会馆石雕中出现的“鹿鹤同春”图就是山西民间最为常见的吉祥图案,仅晋中地区的王家和常家这两处古宅大院中就有近十幅这样的图案。

3.聊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

3.1蕴涵地域特色

作为同乡会馆,乡土的意念与形式特征已经融入了会馆的整体构成与建筑装饰中。聊城山陕会馆的建筑与装饰以烘托故乡的地域气氛为主题,从建筑布局、建筑用材、结构技术、建筑装饰、建筑的象征等角度创造一种乡情融融的意境,以唤起同乡商人对故土的怀念。同时,亦向世人展示会馆主人的原籍文化。

异地经商的同乡在精神上需要有神灵的保护,因此在会馆内供奉他们所崇拜信仰的神灵。信仰关公, 崇拜关公仁义礼智信五德俱全的精神,已经成为晋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金龙四大王主要是凭借其漕运河道保护神的独特作用,在明清时期民间信仰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山陕会馆的“金龙四大王行略”碑, 记载了对金龙四大王的崇拜,体现山陕商人对运河的依赖性,也是聊城山陕会馆的特色。附祀的增加,则包含了山陕商人追求全面或多方面发展的进取性。

3.2德育的教化与宣扬

山陕会馆建筑装饰中许多内容极富浓厚的伦理色彩,颇具传统道德方面的“说教”味,起到日常教化的作用。

除了教化观者,众多建筑装饰题材和内容表达着建造与使用者的意志与追求,并且告知世人山陕商人宣扬关公的仁义礼智信,宣扬忠孝节义,向世人展示山陕商人的道德观念与行为标准,宣扬山陕商人守信用、重仁义,从而提高山陕商人的可信度。

钟楼的楼门门楣上方镶有石刻匾额,上书“振聋”。两侧石柱上阴刻有楹联:“其声大而远,厥意深且长。”鼓楼的楼门门楣上同样镶有石刻横额,上书“警聩”。两侧石柱上阴刻有楹联:“当知听思聪,岂可耳无闻。”根据周均美先生《中国会馆志》的观点,“振聋”“警聩”绝非仅限钟鼓之声的描绘,而是让世人知晓山陕商帮的人势、气势、财势有振聋警聩的气概。“其声大而远,厥意深且长”也有宣扬山陕商帮营商有术,经营有德, 美名而声播远近的意思。

3.3彰显商人本色

陈清义先生曾在《中国会馆》一书中谈道:“明清商人会馆对建筑装饰尤其讲究,追求富丽堂皇、精美华丽的建筑风格,体现出商人喜好铺张奢华、繁缛喧器的审美情趣。在明清宫殿与寺庙建筑中常用的斗拱、彩画、藻井、天花、砖雕、木雕、琉璃饰品等装饰技术,皆被应用于商人会馆的建筑装饰。”

的确,在建筑等级限制十分严格的清代,聊城山陕会馆却能呈现如此讲究的建筑装饰特色,正是商人审美情趣的体现。同时,也是受商人经济实力、社会奢侈之风影响。但究其深层心理原因,则是商人渴求通过会馆的宏大规模与奢华铺陈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为商帮在客居地形成文化震撼穿透力, 与传统的“贱商”观念抗争,以及清代商人求上,求学,求财,求富,求禄,讲究诚信,讲究进退,讲究门面的理念的现实表现。

3 | 石雕柱础(图片来源:自拍)

4.结语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考工记》)意思是说,所有的物质因素最终经过人的整合,才能成为建筑。除了材质和结构体系方面的因素外,探究建筑及其装饰所承载的文化、历史、政治、宗教、风俗、礼仪等方面的人文思想及内涵,方能帮助我们理解建筑。

摘要:以聊城山陕会馆为研究对象,结合历史文献、现存实物及大量碑刻资料,进行实地调研,考证和分析会馆的建筑及建筑装饰,摒弃对建筑装饰内容的赘述,深究建筑装饰背后的思想文化内涵,论述聊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上海会馆舌尖惊艳 第9篇

这是徐震中、徐力两位亲手打造的美食道场。闹市中心有这样一个装潢精美的会馆,不简单!而且,品尝活动(共来了17人),其中不乏“燕子姐姐”陈燕华等重量级人士,还有许多名厨、食客。大家一起品尝来自台湾东港含水量20%的A级樱花虾、乌鱼子、外婆的澎湖湾的土鱼,还有半野生黄鱼。

菜单

樱花虾野生茭白、樱花虾崇明白扁豆、樱花虾干捞粉丝、樱花虾藕饼、樱花虾咸肉菜饭、樱花虾面筋、樱花虾泡饭、樱花虾白巧克力。

火焰乌鱼子、牛油果乌鱼子色拉、薄脆乌鱼子卷(甜、咸)。

干煎土鱼、酸汤土鱼。

野生黄鱼汤。

点评

正如叶子在微博中所说,还来不及拍照,大家已风卷残云,横扫樱花虾野生茭白。茭白来自长兴岛,大厨说:“这是今天最后一份,每天也仅1.5千克。”这么嫩的茭白,我也未尝过。茭白原属禾本科,其籽曰“菰”、“胡雕米”,因感染了黑穗病菌,不再结籽,却有了肥的茎——茭白。齿颊留香之际,感到樱花虾和野生茭白真是绝配。

8道樱花虾佳肴中,和崇明白扁豆炒的,豆酥虾鲜。干捞粉丝真有点干了,不过很好吃。藕饼是将虾夹在藕片中,成“藕夹”而烹,鲜糯有加。咸肉菜饭是炒出来的,樱花虾是增鲜了。还有做在面筋里的,当然比纯肉做的鲜。烧在泡饭里似比龙虾泡饭鲜,虽然“码子”很小。至于做在白巧克力里,真是难为徐力了。他本是大厨,一差二错,做了股东老板。台湾吴先生仅对他讲了10分钟,他下厨2小时,还时时窜进来吃喝,就已全部搞定——包括下面所说的乌鱼子、土鱼和黄鱼。

乌鱼子也是极鲜一族。用“火枪”烧,做在牛油果里,夹在青苹果片中,做在“薄饼”中,均系美食,无一不佳。

闽南语称马鲛鱼为“土鱼”。马鲛鱼是海产上层鱼类中品级较高的一个鱼种,肉汁绵软,鲜松少刺。我幼时此物不稀奇,“艰难时势”没得吃,才去吃它。如今对不起,身价百倍、千倍了。当然也是因为好吃,干煎和酸汤两种烧法,酸汤能吊鲜,更佳。

“野生黄鱼”严格说是养在网箱中,在自然环境中长大的半野生黄鱼。如从网箱中逃逸,被韩国人捕到,就算“全野生”了。烧成鱼汤,非常醇鲜。

因为食材不常有,没标价。不过,店中烹饪水平可见一斑。这真是一次“舌尖上的惊艳”!

上海会馆

地址:上海市河南南路489号

电话:021-63357779

会馆建筑 第10篇

关键词:体验经济,体育,健身会馆,个案研究

一、认识体验经济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博士在其名著《未来的冲击》中预言:“经济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制造经济、服务经济之后, 体验经济将是最新的发展浪潮。体验经济是服务经济的最高层次, 是以创造个性生活和商业体验获得利润的。”所谓体验经济, 是指企业以服务为重心, 以商品为素材, 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功能强大、外型美观、价格优势, 现在趋势则是从生活与情境出发, 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 以此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 改变消费行为, 并为产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体验经济不仅为任何企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规定了必须选择的产品战略和服务战略, 同时也向企业指明:唯有产品和服务的兼收并蓄有机结合, 充分重视消费者的多方位需求, 并设法满足这些要求, 才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法宝。

二、体验经济时代的体育健身会馆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 体育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 健康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 国内健身俱乐部在蓬勃发展, 国外的健身俱乐部和各种执境外证书的健身教练, 纷纷涌入我国的健身市场, 健身市场出现了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健身俱乐部正在从会员制概念的逐步流行到现在大型俱乐部诞生的转变。如今, 中国健身业产业结构和规模初见雏形, 成为目前最热门的项目之一。体育健身会馆集健身、游泳、餐饮、商务、休闲为一身, 提供的各种休闲项目使健身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身体运动, 而成为了一种生活享受。高贵典雅的环境、完善的服务、先进的塑身美体健康理念, 时尚与健身的结合, 使健身会馆成为追求时尚的人们常常光顾的地方。

三、五台山健身会馆的优势分析

1. 资源优势

江苏省五台山健身会馆建成于2001年, 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 总投资超过1600万元, 是国内首家由体育主管部门投资建设的高档的综合性健身休闲中心。会馆以先进的设施、优美的环境、细致专业的服务为会员提供个性化健身计划、运动指导、营养配比、健身培训等一整套健身服务, 成为南京地区时尚生活的领跑者。会馆每年接待健身群众10万人次以上, 成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单位。如今, 五台山健身会馆已成为整个行业的典范。会馆以其人性化、个性化的专业服务, 为南京市具有小康生活层次的人员提供了一个健康、高雅、时尚的运动休闲场所, 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富有朝气的生活环境。

2. 器械优势

会馆选用的设备为意大利进口的Technogym, 包括锻练心肺功能的有氧器械和力量练习的无氧设备, Technogym是目前欧洲最大的健身设备生产厂家, 其产品科技居世界领先地位, 是世界公认的名牌产品, 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唯一指定健身器械, 是著名法拉利车队的专用锻炼器械。

3. 专业人员优势

会馆拥有全省最专业的教练和丰富多彩的健身方式, 在这里, 会员可享受到体质测试 (个性化处方) 、世界顶级有氧器械训练、专业力量器械训练、莱美国际训练体系、1 6种有氧健身操课程、水中韵律操、游泳、时速单骑、瑜珈、跆拳道、壁球、乒乓球、击剑、按摩、洗浴桑拿、简餐……在五台山健身会馆的省国民体质监测车上装备了国外进口的身体成分分析仪、骨密度仪、功力自行车等先进设备, 能准确帮助人们测定体质, 还有运动专家分析体质指数, 有针对性地开出运动处方, 很受全省各地老百姓欢迎。“健康新干线”为会员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指导, 会馆的教练可根据会员的体质条件, 为每一位会员制定一套针对个人的训练方案, 让会员能更有效、更安全地健身。

4. 网络系统优势

会馆采用的是一整套电脑内部网络系统, 在服务的每一个环节, 包括入会、会员的登记、课程的选择、在每个营业点的消费、付款方式等都能让您随时感受到会馆的安全、便捷。会馆拥有自己的卫星视频系统, 使每个来健身的会员在健身的同时可以了解音乐、新闻、文艺、体育、商业等各方面的全新资迅, 掌握世界的脉搏。

5. 优质服务优势

会馆按照国际流行的康体标准, 致力于专业健身运动的推广和健身新理念的打造, 引导会员不再满足简单的锻炼, 向会员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 再配以健康的生活指导, 为会员提供真正的专业健身服务。会馆采用一对一的服务, 不断引入国际最新潮、最流行的教学模式授与会员。注重教练与会员、会员与会员之间的交流, 为繁忙的都市人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社交的活动天地。2007年年底, 五台山健身会馆向华安联合认证中心提交了健身房五星级服务认证申请, 并已与认证中心签订了体育服务认证合同。成为江苏省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以健身休闲、竞技表演和运动训练等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 制定实施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体育场馆等级划分和体育活动组织等服务标准, 保证体育服务安全, 提升体育服务质量水平, 创造体育服务市场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

四、结语

南京五台山健身会馆充分利用体育无形资产, 发挥体育系统的专业优势, 进行特色经营和规模经营。在营销策略上非常注重与顾客之间的沟通, 发掘他们内心的渴望, 站在顾客体验的角度, 去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这些和传统的营销又有很大的差异。体验式经济时代的到来, 对企业影响深远, 体育健身会馆要善于寻找和开发适合自己的营销方法和工具, 并且不断地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吴超林 杨晓生主编.体育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张 岩 张尚权 曹缔训:体育经济学[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8

上一篇:科学论文下一篇:福建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