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毕业论文

2024-08-16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精选12篇)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 第1篇

步入21世纪以后, 伴随着国内科学技术与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 高等教育正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开来, 大学毕业生人数每年呈爆发式的增长, 据最新数据统计, 2014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27万。这么庞大的数字随之也带来了快速下滑的就业率问题。显然, 社会对高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毕业设计质量高低与否无疑是评判一个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与培养人才水准的最好体现, 此教学环节是四年本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对于一个在校生来说, 其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在他们四年的学习生涯中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毕业设计可近似看作为架构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 在校大学生更应该学会如何将自己四年间所学所闻更好地倾注到毕业设计完成的过程中去, 其不仅体现着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熟练程度还折射出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如将毕业设计 (论文) 划分为两大类可拆分为理工科类毕业设计与文科类毕业论文, 不同于文科类毕业论文的是理工科类毕业设计对学生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其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而且也需丰富熟练的实践技能而实现两者的互补。就理工类别里面最为典型的机械工程学科来说, 其毕业设计需要学生具有颇为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 (如较为典型的钳工操作技能、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制图技能等) 与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如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制造工艺学等) 并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即其中任何一方都不能孤立存在。但纵观理工科高等院校机械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课程的完成质量, 多数不尽人意, 非但没有起到当初设定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能力提高的作用, 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时间与精力, 多多少少存在各种问题。如从源头挖掘问题的所在无非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与学校课程设置的问题。

二、机械专业类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存在问题

由于近年来高校的大量扩招, 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质量日渐低下, 毕业设计完成质量亦是如此。由于种种原因, 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质量与教师完成毕业设计教学任务的质量之间的矛盾激化严重, 随着时代跨越式的发展, 此情况已越演越烈。陈旧的毕业设计课程设置模式已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总结起来可归结为, 一方面, 学生无法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另一方面, 部分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等原因对学生的毕业设计不够重视。将其用流程图表示如图1所示并进行细分如下。

(一) 从学生层面看待问题

1. 就业形势。

由于毕业设计课程被多数高校置于大四这个时间段, 而学生此时心里考虑的是如何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或考取硕士研究生。尤其是机械专业, 就业形势尤为严峻, 在沉重的压力下, 在校大学生无法将心思完全放在如何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上以完成自己的最后学业任务, 加之有些高校无法把握住学生的心态以作出正确的心理指导。

2. 对“毕业设计”重要性认识浅显。

由于有些高校机械专业类本科生一年级至三年级课程计划中, 没有类似于“毕业设计”的课程诸如课程设计、在工厂实际操作等学习安排, 导致学生对于其认识极为匮乏, 认为毕业设计类似于一些基础课程, 临考试前加班加点复习一些考试范围就可以轻松过关, 从而导致多数学生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加之部分高校对于最后毕业设计答辩管理过于宽松, 使得学生运用独立科研能力与扎实实践能力完成毕业设计并取得较好成果的前期憧憬提前流产。

3. 无法灵活运用学校文献资源。

一个良性的毕业设计完成过程离不开大量的文献检索, 在机械领域尤为如此, 如一些工程应用实例、经验公式、典型设计案例等对毕业设计帮助极大。但经调查, 学生在此重要环节存在严重脱节状况。即便能够使用纸质图书资源, 也是一些过于陈旧的国家标准与工程应用数据, 以致最后设计出来的机械零部件根本无法应用于实际。

4. 无法灵活运用计算机软件

在机械专业毕业设计的完成过程中, 一些计算机软件如绘图软件、分析软件、仿真软件 (UG、Pro/E、Solidworks、Catia、VERI-CUT、ANSYS等) 等都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功能。但因为学生前期对这些软件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后期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工作量非常庞大, 继而出现学生心理上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情形。

(二) 从高校层面看待问题

1. 高校毕业设计课程设置问题。

包括毕业设计安排时间、毕业设计前期安排工作与选题工作等在内的所有环节都能体现出其课程设置模式的合理性。不少高校将毕业时间安排在大四这个学生提前找工作的时间段并不是非常合理, 此安排方式对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时干扰性极大。部分高校毕业设计前期安排并不到位, 致使学生对在什么时间段完成什么事情浑然不知。关于选题工作, 多数高校毕业设计题目过于陈旧, 同样的题目每年重复使用, 毕业设计题库不能及时得到更新, 远跟不上工厂应用的前沿技术。学生在选题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掌握选课题的主动权, 大多是各个学院随机将指导教师分配给学生并由教师来分配毕业设计题目, 此类型选题方式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所选毕业设计题目得不到充分匹配, 自然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2. 高校教师问题。

现多数高校负责指导学生的教师为年青教师, 由于教学经验得不到长年的积淀, 并缺少一个与教学时间长且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交流经验的机会或没有经过专业的教学培训, 多数教师的教学经验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 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时, 时常出现学生某个时间段内应该完成的任务长时间得不到跟进, 答辩过程不能保质保量, 最终只能流于形式。如此每届学生反复这样的过程, 毕业设计进况与答辩结果不能及时得到学校总结与改进, 久而久之, 自然导致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每况日下。

3. 毕业设计实践内容安排。

机械专业本科生步入社会更多的是需要其拥有能够解决生产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更应该有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减少公司培训的成本。但部分高校为了节约资金、提高学生的毕业率等目的, 学校里面的实验仪器长时间得不到更换, 加上教学管理上的脱节与陈旧实验仪器的不能使用, 导致基础年级安排的实践课程变为理论教学课程。而毕业设计课程规划里面多半没有实践操作或者做出实物的环节, 此环节的缺失必定会造成学生毕业时的实践操作能力不足而低于公司引进人才的标准。

三、改进措施的提出

(一) 学生层面改进措施

1. 心理辅导并及早介入毕业设计课程。

针对学生在大四阶段所出现的这种心理问题学院辅导员应及时作出心理辅导等相关措施为学生提供正确导向, 在毕业设计课程规划时间层面可以将毕业设计时间段其提前至3年级第2学期, 及早的介入毕业设计对学生的帮助较大, 可有效缓解四年级学生心理上的压力, 对于机械专业学生更是如此。

2. 加深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

高校开设的课程中, 基础年级的课程安排应开设2至3门类似于课程设计性质的课程, 使学生提前接触此性质的课程。再者, 高年级学生进行答辩时, 可以让低年级学生在现场感受毕业答辩这种氛围以使学生对毕业设计课程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3. 提高学生文献检索技能。

基础年级的课程设置中须有1至2门文献检索课程, 课程设置的场所可以是图书馆, 教师可以将检索电子图书及文献的不同方法教给学生,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快速查找并利用资源。查找纸质图书也是一样, 查找一些最新文献资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 激发其创新性。

4. 提高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

对于工科类机械专业学生来说, 一些基本的绘图软件、三维仿真软件、分析软件操作技能尤为重要。其可以快速高效的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繁琐的问题以节省大量的计算与分析时间。因此, 学校必须开设此类课程并加以重视, 基础软件操作能力可以形成厚积薄发的作用。

(二) 高校层面改进措施

1. 及时更新题库并合理分配任务。

高校的毕业设计题库须及时更新, 多数高校毕业设计题目跟不上企业实际应用实例, 有些题目严重时五六届学生都在使用, 导致有些学生直接就能从网上找到资源并原封不动地下载, 即使是这样, 学生也可以轻松通过毕业答辩。如毕业设计题目任务量过于庞大, 导致学生不能较好的完成任务, 如任务量过小, 学生轻松就能完成而达不到毕业设计初始的目的。因此须合理分配毕业设计题目, 如任务量大, 合理分解设计内容并规定好各个学生所做内容不相重复, 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实践经验教师之间交流。

以学院为单位组织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与年青教师之间互相交流, 将好的教学案例与想法提出来与大家分享并交流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 加大投资成本及时更换实验仪器。

一个实验仪器俱全且完好的实验场所更有利于教师将实践技能教给学生,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若单纯依靠以上方法还远远不够, 学生是否能够接触到公司里面前沿的技术难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这一途径达成, 而且此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三、典型教学案例的提出及实际效果

笔者应用的典型案例为“自动物料搬运系统”, 该毕业设计题目较为新颖, 自动化程度较高, 系统柔性大, 覆盖领域广如电子、汽车制造、家用电器制造等领域, 该集成化系统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工厂的加工成本并且提高加工效率。学生能够查阅到的相关文献资料较少, 此课题的开展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该系统主要由机械模块与控制系统模块组成, 将其进一步细分如图2所示。

该毕业题目的设计主要引导学生从系统角度考虑自动化物料搬运系统的设计, 设计每个部件或零件时, 学生都必须考虑到其在整个系统里面的适用性, 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系统化思维。此题目可以分成6个子课题让学生完成, 既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每1个子课题又穿插了多学科知识, 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知识层面。学生可以从多个途径查找资料如机械手册、网络资源、文献资料等间接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从学生毕业课题完成的质量来看, 效果令人满意, 学生的积极性着实有了明显的提高, 体现了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求知欲更为强烈。不仅扎实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起到了双赢的作用。

摘要:毕业设计 (论文)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是跨入社会大舞台的最后一道门槛, 也是对四年本科阶段学习的一次重要检验。本文将毕业设计这个环节植入到以培养理工科专业类学生为特色的高等院校中, 以机械专业为例, 对此环节在现阶段高等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归纳和总结, 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最后, 笔者将改进措施应用于机械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实施的过程中, 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 效果令人满意, 确取得了预期希望的效果。

关键词:机械专业,毕业设计,理工科大学

参考文献

[1]冯莉媚.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点探究——基于浙江省高校毕业设计的抽查结果[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03) :15-17.

[2]李文斌, 董长双, 轧刚.机械工程类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教学探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3) :69-73.

[3]郭登明, 刘明尧, 江山.提高机械类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 (自科版) , 2004, (Z1) :104-106.

[4]季民, 马德刚.建立毕业设计管理体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05) :20-22.

[5]王金凤, 冯宪章, 高长银.普通院校“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4) :144-146.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 第2篇

硕士论文也写了大半了,就我的课题而言,整个流程其实蛮简单的。核心的.东西就是借助CAE/CAD/CAM软件对超声加工中的变幅杆进行优化设计。

呵呵,从大一开始就一直想将设计-建模-分析-数控编程-仿真-加工,这条经典的制造流程完整地走一遍,没想到在我学生时代的最后时期终于实现了^_^

先用ANSYS对拟定的变幅杆进行动力学分析,再用优化设计模块将杆件参数化,随后通过优化算法得出最优的谐振比。

其次将优化完的杆件通过iges数据端口导入Pro/Engineer里面,借助Pro/NC模块直接生成数控车机代码。

再次用斯沃数控仿真软件模拟真实的加工情况,并核对Pro/NC生成的机代码。

最后用西门子802S T机床的RS232通讯端口将机代码灌进去,:-)一切顺利的话就OK。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 第3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 本科 毕业设计

独立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本科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通过毕业设计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进行全面检验。做好本科毕业设计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根据培养目标科学选题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设计是唯一一项综合四年年来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教学环节,是距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间最近的一个模拟训练过程,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实现预期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项目。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但是选题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1)目前学生题目的确定多数以教师分配题目的方式完成,题目评审环节中空洞的条目性选题规定和无操作标准的题目评审过程达不到毕业设计选题的预期目的。

(2)毕业设计选题大多在重复前几届学生做过的研究、实验或课题,学生自己立题的很少,有的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深广度不够。

(3)设计脱离实际,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使得毕业设计的模拟课题居多,真题真做的少。

(4)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工作量过大;有的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学生由于怕难或者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

(5)毕业设计与社会生产实际缺乏联系,部分选题的实际意义不大,甚至没有实际意义。

因此在畢业设计题目选择的时候,应该遵循合理的选题原则,首先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并且应难易适度,工作量得当,既要具有一定的水平,又要使学生在规定期限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

2.落实开题环节

学生选定题目之后要进行开题,这项工作是本科生第一次完全独立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总体方案、安排设计时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万事开头难”,很多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有些学生在拿到设计任务书后,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没搞清具体要求就匆忙下笔,有的人没有认识到开题的重要而敷衍了事。结果,开题报告只是把一些原理、算法拼凑在一起,没有比较和方案选定,没有计划和统一安排。

学生在开题期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合理安排好设计全过程。通过撰写开题报告,要求学生讲清题目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对题目有更深刻理解与认识,会使原来的论文设计思路更加完善和系统,对自己的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减少盲目性,避免出现不知从何处入手的尴尬局面。

3.过程管理 一丝不苟

本科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相邻学科的知识,提高了他们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这种能力最后将成为学生的一种稳定的、综合的个性品质及素质。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阶段,老师责任心不强,学生就业不顺心,都会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过程管理。教师要言传身教,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除了有严谨的态度,还要有科学的指导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应该以激励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以启发法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指导毕业设计的全过程。

毕业设计阶段的过程管理十分重要,在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中,要对师生双向考核,首先要督促学生按照工作计划完成工作,经常组织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定期进行工作汇报。让学生定期汇报自己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互相了解毕业设计的内容,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非常重要,平常不好好抓,等答辩时算总账,毕业设计质量就难以保证。

4.毕业答辩不走过场

毕业设计成果考核阶段的指导非常重要,这是毕业设计质量的体现。学生完成了毕业设计的工作后,指导教师要对学生所设计的装配图和零部件图仔细检查,确保其图纸规范并符合标准。一般学生容易忽视的是标题栏、公差要求和表面质量标注。

毕业答辩是对毕业设计的综合检验和全面考核。科学、规范、严肃的答辩工作,可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的毕业设计教学情况,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对毕业设计工作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答辩工作的积极作用,我们在加强毕业设计教学过程质量管理机制的同时,在毕业设计答辩工作中应在各系成立有权威的答辩委员会,由教授、副教授组成,其中可以外请专家,实行公开答辩。这样,既对学生增加了压力,促使学生平时踏踏实实完成设计任务,不走过场,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促使教师认真指导,把住了毕业设计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

总之,毕业设计是一项实践性强、较复杂的教学过程,科学选题,严把选题关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前提;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开题工作是毕业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同时,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实和丰富专业知识、专业基础课知识,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关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发展动态,以爱岗敬业的精神,认真、负责、耐心、热情的工作态度,做好每个工作细节,努力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国玉,早热木,周建平.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中的突出问题探讨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3).

[2]董翠敏.如何有效提高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考试周刊,2008(42).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 第4篇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课题任务,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 获得基本训练并取得成果的过程, 它是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 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作者结合广东工业大学的实际, 从科学选题、落实开题环节、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关键环节提出了改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措施。

2 科学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 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 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 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但是选题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 深广度不够;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 工作量过大;有的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但学生由于怕难或者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另外, 系与系之间和各系内部之间的设计题目在难度和分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针对以上问题, 可以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选题。

(1) 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联系工程应用、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是真做实干, 他们就会主动去了解、熟悉有关科研情况, 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使能力得到提高。因此, 我们在为2003 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选题时, 选择了“旋转超声主轴振动系统研制”, “三座标工业机械手的设计”, “防伪矿泉水瓶盖的设计”, “自动门PLC控制系统设计”, “适合于电感的微点焊系统研制”等新颖又结合科研实际的课题, 尽量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 让学生能了解、把握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 结果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科研课题的研究中。

(2) 要考虑完成课题的客观条件。

学校毕业设计经费、教学试验条件都有限, 不是任何来自科研实际的课题都可用做毕业设计, 必须根据客观条件来选择设计题目, 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可查资料库源, 试验设施和足够的经费等, 因此我们在选题时, 一般选用能为学生提供可用的仪器设备, 试验场地等条件的科研课题, 例如“微细特种加工中心”试验样机在我们教研室已经搭建好, “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机床、超声抛光装置”等设备可以为学生做毕业设计时提供可以直接操作, 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的机会。

(3) 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深度。

举例说我们选择“旋转超声主轴振动系统研制”课题时, 考虑到该课题涉及了声学, 机械振动学, 电力电子学, 数电, 模电等多个领域, 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设计工作量较大, 有一定的深度, 学生可以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锻炼, 但是考虑到本课题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毕业设计工作时间内, 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或做出阶段性结果, 我们安排了两个同学参加, 在掌握总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 分别进行硬件结构设计、驱动电路等不同部分的, 有侧重点地进行研究, 经过分工合作, 完成了整个课题的设计任务, 效果良好。

3 落实开题环节

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和探索出适用于毕业论文设计全环节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 可借鉴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中新增开题环节, 以强化学生包括查阅文献资料广泛获取信息, 提出问题、拟定实验研究方案和设计方案, 科学实验与测试, 数据整理与分析, 撰写实验论文, 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述等能力在内的基本创新能力。

(1) 开题环节的必要性。

开题的意义在于完善论文设计方案, 使论文设计方案更加系统化, 收集信息, 听取各方意见, 明确思路以坚定论文设计者的信心。一般说来, 将思考的东西正式地讲出来和写出来, 会比原来所思考的更有升华的意味, 因为从“思”到“说”和“写”, 其间加入了逻辑的创造过程。通过撰写开题报告, 要求学生讲清题目的来龙去脉, 从而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 对题目有更深刻理解与认识, 会使原来的论文设计思路更加完善和系统, 对自己的工作做到“胸有成竹”, 减少盲目性, 避免出现不知从何处入手的尴尬局面。

(2) 开题环节的组织。

在开题会之前, 每个学生按规范

书写了开题报告。学生持经指导老师签字同意的选题报告书、任务书及其它相关资料上台汇报选题的目标和意义、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工作基础、预期成果和工作计划等内容10分钟。评审小组根据学生自述和选题报告书及其它文本内容, 对学生论文设计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完成论文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考核, 并对论文设计广度、深度、贴切度、重点和难点等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 保证毕业设计答辩的质量

答辩是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 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 (论文) 。学院可根据本院及所属各系的具体情况成立若干答辩分委会, 分委会下辖若干个答辩小组。分委会主任和答辩小组组长均由副高职称以上教师担任。答辩前应认真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 毕业设计 (论文) 应由除指导教师外的答辩小组1名以上教师认真评阅, 写出评阅意见与评分, 评分不及格者不得参加答辩。凡毕业设计 (论文) 拟评“优秀”的学生, 都必须参加各系答辩分委会组织的集中答辩。对毕业设计平时不认真、小组答辩成绩较差的学生, 由相关分委会组织复答辩后视情况决定是否给予通过。答辩时间应控制在学生汇报15-20分钟, 教师提问20分钟为宜。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 严格要求。“优秀”的比例应严格控制在本专业参加答辩总人数的20%以内, 优良比例应严格控制在60%以内。对毕业设计 (论文) 的质量, 除了本身的学术水平、应用价值

外, 还应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工作中查阅处理信息和应用各种工具的能力、撰定科研报告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的团队协作能力等。答辩委员会要办事公正, 治学严谨, 严把质量关, 对毕业设计 (论文) 达不到教学要求的, 决不姑息。

5 结论

搞好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 重要的是要做到“五个到位”, 即认识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指导教师到位、学生到位和管理工作到位。另外, 科学选题, 严把选题关是做好毕业设计 (论文) 的前提;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开题工作是毕业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消除学生毕业前的各种干扰, 专心做好毕业设计, 是本阶段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 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 (论文) 。

摘要:毕业设计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 也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性内容。从科学选题、落实开题环节和保证毕业设计答辩质量等关键环节阐述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机械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第5篇

机电一体化应用及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中的电机控制与保护

PLC类交通灯设计

当前数控机床机床应用及发展趋势 电梯控制系统

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

交通灯控制系统

典型零件数控加工难点

数控设备维修技术分析

数控加工工艺与传统工艺的结合浅谈精密加工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应用及发展趋势 中国机床工具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带式输送机设计

加工中心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数控铣床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数控车床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数控铣床维修维护技术

加工中心维修维护技术

数控车床维修维护技术

立式加工中心主轴箱结构设计

专业铣床主轴箱结构设计

颚式破碎机设计

CA6140主轴箱车床主轴箱齿轮工艺工装设计 机械制造概论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程序编制问题分析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

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工艺分析及数控加工编程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浅谈机械加工精度

数控机床维修与故障排除

浅谈数控机床与编程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与排除措施

彩灯控制器的设计

电动机的装置与维护

机床夹具的技术应用

继电器的发展及应用

刀具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PLC在机床书控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切削刀具的主要缺点及改进措施 电动机的故障维修

减速器的整体设计

四层楼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

CAD/CAM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浅谈机械制造毕业设计与探索 第6篇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尝试。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地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的能力,在实验测试、试验分析、数据处理等基本技能方面对学生进行初步训练。也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对大学生的成长及适应社会需要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基本教学要求如下:

(1)通过毕业设计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技术经济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通过完成具有一定理论或实践意义的科研性课题,使其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技术经济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4)通过对重点问题的独立钻研,使学生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

(5)使学生在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理论分析和方案制定、绘图、计算、实验、数据处理、使用计算机、外文阅读、撰写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

要使学生达到上述要求,仅仅依靠在较短的一个毕业设计设计周期中完成是很困难的,我们的做法是在学生入学后抓住几个阶段做好相应的工作,使学生在整个大学三年的学习中,始终围绕着如何提高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的教学环节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新生入学专业介绍

入学后的新生绝大多数同学对本专业(机械制造)不了解,尤其是对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实践环节以及大学毕业后做什么、三年的大学怎样学习一无所知。因此,我们在新生入学后军训结束,马上进行上课之前进行专业介绍。专业介绍由各个专业的牵头人负责。十几年的工作积累了一些较成熟的做法总结如下:

(1)学校总体情况介绍

新生入学后对具有3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背景一概不知。尤其是我院2000年转制以后从2001级以后入学的学生对学校总体印象,特别是我校30多年办学凝练的“韶钢精神”和“宽厚平和精神”,是如何在办学过程中体现的更是一无所知。我们通过制作幻灯片收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通过播放和讲解教育学生,让学生发扬这两个精神,为建设广东建设祖国努力学习。

(2)专业介绍

我院机械系建立的初衷,是为韶关钢铁现代化大生产培养技术人才。学生的生源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来自本省。尽管目前本专业的毕业生遍布全国,但是养育松山职院的“钢铁之恩”我们始终不能忘记。通过介绍专业的历史沿革及与韶钢的现代化大生产的关系,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此外,还介绍入学后对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不同课程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与就业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从一入学开始就注重综合素质的训练,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以便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改革金工实习与工艺实习的模式

金工实习与工艺实习是本专业两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本专业方向实践实习是在学院实训中心进行;工艺实习是在韶关钢铁集团公司、韶关轴承厂、韶关机修厂进行。以往的实训模式是实习时间固定、学生分组固定,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实习目的也只是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在对学院院办工厂与机械系资源整合改进后的金工实习,训练中心全天候开放,学生随时可以进行实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设计图纸,自己加工零件自己装配机构,更重要的是参与到真正的一线生产中去,参与校办工厂的生产生活,提前进入工厂状态,为以后工作提前作好充分准备。

除此之外,我们系由系领导牵头,专业教师带队,学生为骨干积极参与广东省与全国的金工大赛和数控大赛,定期举行“金工操作大赛”,大赛题目学生自己拟定。实训中心组织教师对参赛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和论证,指出其中的不足指出。学生可自由结合组成若干小组,每一组派代表进行作品答辩。作品完成后专家组进行逐评判,评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等不同那个档次的作品。通过举行金工大赛活动,促进了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其中也得到各种锻炼。通过实习方式的改进,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习效果明显提高。

学生毕业设计能力的培养学要双方的努力,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其途径也有许多。我们只能先在在某一方面做一点好的改变和突破,更多个好的方法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也衷心的希望各位同行和专家多提出宝贵的意见。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 第7篇

一科学选择毕业设计题目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衡量教学质量及学生素质的标准, 主要是看毕业生是否具备企业所需职业技能, 机械类专业尤为明显, 毕业设计也是就业上岗的一次训练, 如选择脱离生产实际的课题, 则很难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因此, 做好出题和选题工作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

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以技术专项课题占大多数, 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 应以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和创新素质为目标, 由教师提前拟定多个研究方向的题目,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专长选出题目, 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 督促学生及早进入角色, 积累研究素材, 做好早期准备工作。在选择题目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题目必须满足教学需要, 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要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 能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 还要有一定的工程生产方面的知识。 (2) 题目难易程度要适中, 题目要理论联系实际, 最好与科研生产相结合, 我院机械类专业题目主要是设计出实物的外形, 并且要求利用数控车床、铣床等进行加工, 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 创新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针对设计题目遇到的问题,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 选择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 如在设计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及其程序编制时, 设计的内容与实际加工存在一定的区别, 并且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与操作者的技能相关, 教师对学生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纠正, 并提供相关资料。 (4) 下达任务书及课题审批。任务书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主要依据, 课题确定后, 任务书的拟定需要学生自己完成, 指导教师把关, 任务书中包括开题报告、项目背景、方案论证、具体的工作步骤、资料数据、人员分工等内容。

毕业设计的课题由学生申请, 同时完成开题报告, 包括课题内容、工作量、分工等, 经毕业设计小组审批后, 方可下达任务书。

二加强毕业设计指导

教师的精力投入和责任心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 指导方式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并要有针对性, 要做好指导工作, 教师要明确以下几点: (1) 明确设计任务、理清思路、掌握设计进度, 并且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切实把握指导与学生思考空间相结合。 (2) 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设计的具体进度, 对学生定时和不定时监督检查或答疑, 掌握学生在设计中存在的疑问, 并及时予以解决。 (3) 分层次进行设计指导, 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存在较大差异, 如参加全省技能大赛选手的专业水平要达到高级工水平, 而普通学生缺少更多的专业训练专业素质要差一些, 因此指导教师要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 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做好毕业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

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道“哨卡”, 是检验评价学生毕业设计效果的重要依据, 对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应做到客观、公正, 调动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指定统一答辩的要求及评定标准, 毕业设计最终成绩主要由工件加工质量成绩、交叉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 其比例分别为30%、30%、40%。 (1) 工件质量成绩是根据毕业设计制作出的工件的实物的尺寸、加工精度、加工工艺是否合理等给予评定成绩。 (2) 交叉评阅成绩由答辩委员会指定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工艺及方案的可行性、分析问题的能力等进行评定。 (3) 答辩成绩由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四结束语

毕业设计工作是学生对大学所学课程的一次综合运用的过程,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 增强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毕业设计, 可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满足就业单位的需求, 这样教学质量才会显著提高。因此, 做好毕业设计题目选择, 加强教师指导, 做好答辩和成绩评定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鸿业.在毕业设计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化工高等教育, 2005 (1)

[2]洪金德.加强毕业环节的教学与管理[J].化工高等教育, 2002 (4)

[3]宋守许、刘志峰、夏链等.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调查及其结果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4]刘夫云.提高机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探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2 (4)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 第8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机械类,材料类,思考

毕业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也是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项实践教学活动。大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既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1],笔者所在的学院是机械工程学院,大部分是做机械设计、机械制造以及控制技术等相关课题的毕业设计。工程材料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机械”和“材料”是不分家的。因此,在机械类专业从事材料类课题毕业设计是可行且必要的。

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本次毕业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研究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关于这一指导思想,热处理是个工艺,她的目的就是改变材料的性能,这是最终的结果,但是这个工艺是通过改变材料的组织来实现改变材料性能这一结果。因此,本次毕业设计的思路是比较明确的:研究材料组织-材料性能的关联,这个关联的转轴就是热处理工艺。根据学院实际情况,选取了45钢、2A12铝合金两种具体材料。

1 实验材料及设备

由于是研究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因此,材料的具体化学成分并没有测定。本毕业设计选取的是45钢,2A12铝合金两种材料。实验设备从原材料切割-金相制备-组织观察/性能检测;具体有不同目数的砂纸,Q-2金相试样切割机,M-2金相试样预磨机,P-2金相试样抛光机,SX2-12-10箱式电阻炉,BMM-200倒置金相显微镜,HRS-150数显洛氏硬度计。腐蚀剂根据具体材料选取了氢氟酸(浓),盐酸,硝酸,水,酒精。

2 实验方法

45钢进行淬火,回火热处理,2A12铝合金进行固溶处理及时效处理,然后分别比较初始试样,热处理前后试样的显微组织以及硬度。

3 实验结果以及讨论

由于本毕业设计是验证性试验,所以实验结果事先知道。45钢淬火后组织变成了马氏体,回火后组织变成了回火马氏体,硬度淬火后升高,回火后比淬火后低,比初始状态要高。而2A12铝合金固溶处理后组织变成了单相组织,硬度降低,人工时效及自然时效后均变成了多相组织,硬度的变化是固溶处理后降低硬度,时效后提高硬度。

4 毕业设计的一些思考

当时的本意是要学生熟悉材料组织-材料工艺-材料性能的关联,熟悉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给机械类专业的学生一些材料与工程思想的初步培养。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根据学生进行的实际情况,存在以下一些思考。

(1)本次毕业设计两个学生的主线是一致的,只是选择的具体材料和实验结论不同。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是腐蚀剂的选择。学生是按照资料上的腐蚀剂来腐蚀材料的,材料腐蚀后在金相显微镜下并没有看到所谓的金相组织,学生很沮丧,不清楚其中的原因,是材料的原因还是金相制备操作的原因,还是腐蚀剂的选择、配比以及腐蚀技巧的原因。学生反复思考,在确定了是金相腐蚀剂的问题后,学生仔细在腐蚀剂的方面下了苦功夫,终于在金相显微镜下看到了不同颜色衬度的显微组织。对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金相制备应该不是个大问题,这是基本功。但是对于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并没有相关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思想,对于金相制备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不是小问题,金相制备的过程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最后优美的显微组织在光镜下一片“茫然”。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分析,找到金相制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恰当的解决问题,这基本上达到了毕业设计的初衷,使学生能够独立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毕业设计中非技术问题的处理。本次毕业设计技术问题就是一些专业问题,如热处理温度的选择,腐蚀剂的选择,金相组织的观察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非技术问题。比如热处理过程中,45钢要观察初始试样、淬火后试样、回火后试样这三种试样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而回火必须是在淬火后才能进行。因此,淬火试样必须同时多淬火几个,一是自己要观察组织和力学性能检测,二是要为后面的回火热处理提供样品,而且这几个步骤均有可能失败,因此还要有多余的备份试样。实验室只有一台热处理炉可供毕业设计使用,因此,学生在安排试样热处理必须提前根据时间安排好,一要计算自己的时间(如淬火必须保证在白天进行),同时也要和同伴的时间搭配好,以免发生“撞车”现象。

(3)毕业设计中的“同异”现象总结。本次毕业设计两个学生题目虽然不一样,结论也不一样,但是这两者之间有很多可以进行类推。从热处理工艺和材料组织的角度说,2A12铝合金的固溶处理和45钢的淬火处理实际上是等同的,都是把材料加热到单相组织然后快速冷却的过程,都是非平衡组织。但是从力学性能上看,这两个工艺对初始试样的硬度性能的影响却是相反的,45钢淬火能提高初始试样的硬度,而2A12铝合金的固溶处理却降低了初始试样的硬度。究其原因,就要从材料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来解释[2]。45钢淬火加热时候材料组织变成了单相奥氏体,而冷却时候却又变成了马氏体组织,这种马氏体组织硬度较大,所以45钢淬火后硬度变大;而2A12铝合金的固溶处理后由多相组织变成了单相组织,快速冷却时,此生相来不及从主相中析出,也即是单相固溶体,所以相对于初始试样的多相组织而言,固溶处理后硬度反而降低。而45钢的回火热处理和2A12铝合金的时效处理也有同异之处。45钢的回火实际上是淬火后的马氏体中的碳原子析出来形成第二相的过程,而2A12铝合金的时效处理也是从固溶处理的单相固溶体结构中析出第二相粒子的过程。但是同样的道理,这两个过程类似,但是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却又是相反。45钢回火过程中马氏体中过饱和的的碳原子析出使之形成铁素体,因此材料的硬度降低,而2A12铝合金的时效处理第二相粒子的析出又能产生弥散强化,所以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因此,深刻理解了这两组材料的热处理对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那么对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就有较深的理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材料类毕业设计和机械类毕业设计也有相通之处,材料类课题最终的目的是开发满足某种性能的新材料,而为了得到这种新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制备工艺,传统的机械设计也是为了实现满足某种运动的机器需要,而要满足这种运动要求,可采取不同的运动机构组合,这也正是机械的魅力所在。

(4)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随着大学扩招的进行,大学实验室平时实验课很难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实验条件,而毕业设计却是一次让学生充分实验的好机会。本次毕业设计,由于实验室相关实验材料的不充足,很多原材料都是学生亲自动手解决。从金相砂纸的购买,抛光布的选择,金相腐蚀剂的选择等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特别是在磨金相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学生自己反复试验终于得到了领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实验室的金相显微镜历史较为悠久,只能观看材料的显微组织,不能把金相图片拷贝到电脑中,而金相组织图片又是本次毕业设计的重点内容。学生后来用自己的相机把金相图片拍下来再拷到电脑上,这样虽然不专业,但是从说明实验结果的角度看,也把问题给解决了。

5 问题和建议

虽然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学生的动力能力得到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基本满足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要求。但是还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本次毕业设计的实际完成情况,有以下几个建议:

(1)毕业设计过程中老师应加强指导。

材料类毕业设计中的实验经常是一环扣一环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因此,老师应定期检查学生的进展情况,也可以让学生定期汇报自己的工作。如果指导老师同时带了博士、硕士研究生,可在每次博士、硕士研究生课题的探讨时候把本科生带上,让本科生知道自己课题的在整个课题组中的位置。

(2)加强毕业设计的宣传和指导。

目前,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理解不够,由于很多历史的原因,很多大学的教学和科研的方向并不完全一致,比如在机械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有做化学的毕业设计课题,有做控制的也有做材料科学等方面的课题。同时,由于学生大学后两年和专业课老师接触比较多,因此选择毕业设计老师时候一般都先考虑专业课老师的课题,而从事一些基础科老师的课题确少有人问津甚至没人选择。因此,学院对毕业设计应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使学生在思想上对毕业设计有着清醒的认识。其实,毕业设计主要是一个过程,不管从事哪个类型的课题,只要好好做,完全按照毕业设计的程序走,学会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并查找资料来分析问题,动手操作来最终解决问题,就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

(3)毕业设计时间的理解应更加灵活。

大家知道,材料类课题毕业设计主要是靠做实验来完成的,很多实验周期性较长,仅仅依靠毕业设计那段时间来完成可能效果并不好。其实现在大学的实验实践课程以及各种科技创新项目,都为学生进入实验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有较多的时间来从事课题研究。这些都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创造了条件。如果学生在以前的实验实践课程或者科技创新项目中有较好的基础,那么他在大四从事相关该课题的毕业设计就显得游刃有余,也会把毕业设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毕业设计的时间实际上可以贯穿整个大学期间,只不过最后展现成果就在大四那段时间。

(4)毕业设计的模式可多样化。

传统的毕业设计都是老师定好题目,学生被动的接受相关课题。实际上,毕业设计的课题选择、导师指导模式等方面都可以多样化。有些老师和企业有横向课题,这些课题完全可以由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在完成部分工作。有些课题需要实践经验很强的老师来指导,而目前很多高校教师缺少相关实际工程背景,因此,可和企业商定选取外聘导师。有的学生在参加毕业设计之前已经找好工作单位,这时候可和签约单位商量,把企业的相关课题课题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这些模式都可以丰富学生的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1]郭登明,刘明尧,江山,等.提高机械类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04,1(9):104-106.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 第9篇

一、传统毕业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

1. 设计过程复杂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 学生首先要构思总体设计方案, 在头脑中建立所设计机器的三维实体, 然后通过投影把三维实体通过二维工程图表达出来, 即绘制机器总体装配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等。在后续的工艺设计和理论计算过程中, 还要将分散于各个视图中的局部信息, 再通过想象恢复成原来的三维实体。整个设计过程繁琐复杂, 费时费力。

2. 设计质量不高

采用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 学生的大部分精力耗费在零部件的常规设计中特别是繁重费时的绘图工作中, 而对整机全局问题难以进行深入研究, 很难获得最优方案;在分析计算过程中, 采用静态的或近似的方法而不是动态的精确的方法计算, 计算结果未能反映出零部件的真正工作状态, 影响了设计质量。

3. 复杂曲线和曲面设计困难

机械产品零部件形状各异, 其表面轮廓不乏一些不规则的曲线或曲面, 特别是在许多模具和钣金件的设计过程中。基于传统的二维设计方法, 对于复杂的空间曲线或曲面表现能力比较差, 二维图纸绘制比较困难。

4. 设计结果短时间内无法检验

传统毕业设计的最终结果是图纸, 短时间内没有条件制造出样机。设计方案是否可行, 只能靠理论推导和计算, 难以进行实际检验, 使学生感到毕业设计只是“纸上谈兵”。

5. 设计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 恰逢学生择业的关键时刻, 分散了学生的部分精力, 因此, 很多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态度是应付差事。同时, 采用传统的毕业设计方法, 学生主要是用学过的知识完成设计任务, 接触不到新的方法和手段, 难以调动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二、机械类毕业设计中引入现代设计方法的必要性

现代设计方法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融会新的科学理论和新的科学技术成果而形成的, 主要内容包括:三维CAD技术、优化设计、有限元法、可靠性设计、工业艺术造型设计、人机工程、并行工程、价值工程、反求工程、模块化设计、相似性设计、疲劳设计等。现代设计方法是以动态分析、精确计算、优化设计和CAD为特征的设计新方法, 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 无疑是发生了质的飞跃。国际上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推行现代设计方法, 大大推动了机电产品设计工作的进展, 使设计水平、设计质量和新产品的开发速度都有很大提高, 缩短了设计周期。目前, 我国正在推行现代设计方法, 对于未来的机械产品设计工程师—今天的机械类专业大学生, 学习和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将现代设计方法引入毕业设计中, 可以使学生从大量的计算和绘图工作中解放出来, 将主要精力放在创新设计上, 调动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提高毕业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可以使学生结合设计课题的具体问题, 在有限的时间内, 对设计过程中用到的现代设计方法进行系统学习, 掌握设计思想、设计步骤及上机操作要领, 提高设计素质, 增强步入社会的竞争能力, 为未来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三、几种常用现代设计方法在机械类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1. 三维CAD技术

采用三维CAD技术可将设计者头脑中构思的零件或产品的立体图形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 其零件造型过程如同零件在车间加工的过程一样, 例如拉伸、切除、钻孔、倒角、圆角等特征造型, 符合设计人员的思维方式。由零件的虚拟装配可以得到部件和产品的总装图, 也如同在装配车间真实零件的装配过程一样, 并能进行干涉检查和运动仿真, 可以更准确清晰地反映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需要工程图时, 可以将三维模型自动生成二维视图, 不但避免了投影错误, 而且使设计人员不必费时费力去找投影关系, 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采用全数据相关, 在设计中任何一处的修改将反映到整个设计的其它环节中。例如, 如果修改工程图中的基本数据, 三维实体模型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在加工中的数控加工路径也会自动更新。这将给产品的设计和生成带来很大的方便, 大大地减轻了设计人员的重复性工作, 提高设计效率。目前广泛应用的三维设计软件有Solidworks, UG, Pro/E等, 这些软件功能强大, 易于学习, 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提供了更为有效的设计方法和手段。采用这些软件进行零部件设计及产品虚拟装配, 能够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2. 有限元法

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研究零部件的应力和变形问题, 为强度和刚度的设计计算提供依据。有限元法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的一种现代数值计算方法, 不仅能用于工程中复杂的非线性问题、非稳态问题的求解, 还可用于工程设计中进行复杂结构的静态和动力分析, 并能准确计算形状复杂零件的应力分布和变形, 成为复杂零件强度和刚度计算的有力分析工具。例如在农业机械机架的设计过程中,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限元模型, 分析机架上的应力分布和应力水平, 从而选择在小应力区域钻孔与焊接, 在高应力区域采用加强板, 使整个机架尽量符合等应力分布原则。改进设计后, 可以通过修改有限元模型, 分析改进后的实际效果。在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中应用有限元方法, 首先要使学生了解有限元基本原理, 掌握有限元结构分析过程和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然后熟悉有限元软件的使用方法, 能够建立有限元模型, 分析计算结果, 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目前广泛使用的有限元软件, 如NASTRAN, ANSYS等, 具有功能强大的前处理 (自动生成网格、形成输入数据文件) 和后处理 (显示计算结果、绘制变形图和等值线图、动态显示结构的动力相应) 程序, 使用方便, 计算精度高, 其计算结果已成为各类机械产品设计和性能分析的可靠依据。

3. 优化设计

在机械产品设计过程中, 常常需要根据产品设计要求, 合理确定各种参数, 例如:重量、体积、成本、性能、承载能力等, 以期达到最佳设计目标。也就是说, 一项产品或工程设计总是要求在一定的技术和物质条件下, 取得一个技术经济指标为最佳的设计方案。优化设计就是适应这一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设计方法。它将最优化原理和计算技术应用于工程设计领域, 是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优化设计工作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建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把影响设计方案选取的那些参数称为设计变量, 设计变量应当满足的条件称为约束条件, 设计者用来衡量设计方案优劣并期望得到改进的指标表现为设计变量的函数, 称为目标函数。设计变量、约束条件、目标函数组成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二是选用适当的最优化方法求解数学模型, 得到目标函数的极值点。常用的优化算法有黄金分割法、鲍威尔法、变尺度法、惩罚函数法等。由于寻优的过程是采用计算机自动搜索, 因此该方法的应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可行域中寻找出最佳设计方案。实践证明, 最优化设计是保证产品具有优良的性能, 减轻自重或体积, 降低工程造价的一种有效设计方法, 可以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 同时可以使设计者从大量繁琐和重复的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 使之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创造性的设计。例如对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进行优化设计, 要求确定该减速器的结构参数, 在保证承载能力条件下, 使减速器重量最轻。通过分析, 选定齿轮宽度、小齿轮齿数、模数、轴的支承跨距、主动轴直径和从动轴直径共6个设计变量, 以减速器重量最轻为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由强度条件、刚度条件、结构工艺条件和参数限制条件组成, 可列出16个约束条件。选用内点惩罚函数法求解, 得到的优化设计结果比原设计方案重量减轻了53.9%。可见, 优化设计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四、现代设计方法在机械类毕业设计中应用的效果和前景

在近年来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 笔者引导部分学生学习并应用三维设计、优化设计、有限元法等方法进行毕业设计, 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了现代设计的方法和手段, 开阔了视野,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设计的积极性、主动性, 毕业设计质量明显提高。

当今社会的发展, 对创新人才的极大需求, 决定了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创新教育, 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出发点的教育。将现代设计方法引入到毕业设计中, 可以使学生不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械设计, 而且能够掌握一至两种现代设计方法, 利用这些方法解决设计中的问题, 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增强现代工程素质和设计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鄂.现代设计方法[M].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

[2]陈芳, 郑玉才, 邓春岩, 等.SolidWorks软件在机械类毕业设计中的应用[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 4

[3]舒大文, 陈永星, 董为民, 等.采用三维CAD/CAM技术探索毕业设计技术创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4, 1

[4]宋燕鸣, 刘兆君.机械设计中的现代设计技术[J].煤炭技术, 2004, 10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 第10篇

河南科技大学 (原洛阳工学院) 的工科机械类专业已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 面向机械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所在的洛阳市是新中国建设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机械类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林立, 为产学研合作办学提供了有利的契机。近年来, 学校充分利用形成的产学研合作办学优势, 结合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着眼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采取了多种旨在提高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的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该方面的具体做法做一介绍。

一、增加与科研、生产实际相结合题目的数量

机械类专业是典型的技术应用性专业, 有大量的实践性知识包含于其中, 所以毕业设计选题应本着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前瞻性和综合性的原则, 尽量从科研、生产和社会的实际问题中选定, 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提高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目的。具体来讲, 对于机械类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中应有相当数量的结合科研课题和生产一线的机电产品的开发与改造、数控加工、工艺装备的设计, 并特别注重结合现代工程软件CAD/CAM/CAE的应用。

近年来, 我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 并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科研活动。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下设机制、机电、机设、液压和轴承五个专业方向) 毕业设计 (论文) 结合教师科研课题、生产实际的题目比例逐年提高, 达到了85%以上。毕业设计与科研、生产相结合就是采用真题真做, 能让学生体验到毕业设计将来要付诸实际, 不得马虎,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的热情、做事的严谨及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例如, 典型的毕业设计与科研课题相结合的题目“准双曲面齿轮加工的CAM软件设计”, “圆柱度自动化测量系统”, “主从分布式计算机数控系统设计”, “多路电力参数交流采样系统”, “喷射机械手设计”, “图像处理技术在产品在线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滚动轴承CAD/CAPP集成系统”, “无心夹具定量调整机构模型研制”等;典型的毕业设计与结合生产实际的题目“门架式凿岩台车设计”, “拉床液压系统改造”, “10米车床数控改造”, “T70系列拖拉机覆盖件逆向工程”等均已得到推广应用,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毕业设计与科研、生产相结合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而且也提高了学生走向社会的自信心。

二、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

按照目前机械专业的就业趋势, 许多学生在毕业设计开始前, 就已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为了使学生尽快熟悉企业, 提前结束培训, 许多用人单位希望学生能到单位去一边做毕业设计, 一边进行培训, 而越来越多的学生也愿意到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多年的实践表明, 在企业做毕业设计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毕业设计, 加深了学生和企业双方的了解;2.缓解了校内教学资源紧缺的矛盾;3.密切了教师和企业间的联系, 有利于产学研的实施, 促进了双方的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的全面合作;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5.使学生上手快, 有利于学生就业。

通过这种形式的毕业设计, 使学生将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特别是参加单位某一项目或课题的研制工作, 这种作用是在校内进行毕业设计很难达到的。更重要的是, 在整个毕业设计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中, 学生经历的是真实的情景和过程, 强化了学生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能力, 从而提高了他们将来适应现实社会和为现实社会作贡献的综合实力。例如:04届毕业生赵文胜同学签约于人本集团有限公司, 结合该公司研究所的科研课题, 撰写了《电机轴承漆锈问题研究及其控制》论文, 既有理论公式推导又有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 在04届我院毕业设计成果展中荣获得了一等奖。签约于美国实用动力公司 (上海) 的05届毕业生尹海兵同学, 承担了南通体育馆顶盖开闭台车实验装置的毕业设计任务, 其设计的系统方案合理、实用, 被单位采用, 给单位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06届毕业生黄建祥同学签约于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毕业设计题目结合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挖掘装载机液压系统改进设计》, 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期间, 能够吃苦耐劳, 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和作业现场, 详细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状况, 在消化吸收系统原方案的基础上, 提出了改进建议方案, 并被企业接受, 受到了企业领导的好评, 毕业设计答辩成绩为优秀。

三、课外科技制作与毕业设计相结合

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制作活动, 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实践活动之一。特别是对机械类专业学生来说, 是开展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的最佳平台。近年来, 结合“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南六省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全国和河南省“挑战杯”大赛, 组织机械类专业学生开展了各类机器人、手腕康复训练器、轴承滚动体及铆钉缺失在线检测仪等作品的课外制作活动, 并将这种制作活动延续到毕业设计, 不但使毕业设计的质量明显地提高, 而且还代表学校在全国和河南省大学生科技作品课外制作竞赛中获奖16项, 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如03届机电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制作的“六足行走小型智能机器人”和“线追踪小型智能机器人”分别获“中南六省区港澳特区首届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造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 其中科技论文《基于PIC单片机的小型六足机器人制作》, 发表在2003年第六期《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上;06届液压专业学生制作的“气动人工肌肉并联驱动手腕康复训练器”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07届测仪专业学生制作的“轴承滚动体及铆钉缺失在线检测仪”和07届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制作的“系统全局最短路径规划的可视化装置”分别获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

结合各类大赛的“设计与制作”的毕业设计题目,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为了把作品制作的更好, 同学们主动放弃周末与节假日的休息时间, 无论白天和晚上学生都在实验室与制作室埋头苦干, 主动到生产企业中请教工人师傅和工程师。通过设计与制作,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动手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明显提高。

四、毕业设计成果展

为了展示同学们在毕业设计中取得的成绩, 加强相互交流和学习, 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学院每年举办一年一度的毕业设计成果展。邀请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处、电信学院等相关院系与本院的教师组成评委会对参展项目进行分组评审。评审中首先由学生就设计项目的整个方案、关键技术、特色以及创新点等内容进行讲解、演示, 然后由评委就该项目进行提问、考察, 并由学生根据提问问题进行现场回答或操作演示。最后评委根据设计项目所用知识涵盖课程的多少、工作难度、工作量、创新点、课题是否结合科研、生产实际、实用性等评审标准, 评出一、二、三等奖。并规定每个一等奖项目选出一名学生, 其毕业设计成绩自然为优秀。2003年以来, 我院连续举办了五届毕业设计成果展, 参展项目多达120多项, 其中一等奖21项。

通过毕业设计成果展, 不仅展示了同学们取得的成果, 获得成就感与自信心, 更重要的是吸引了众多低年级同学前来观摩、学习, 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创新欲望,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从而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五、结束语

高校工科类毕业设计 (论文) 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升华、拓展、综合应用的过程, 对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对毕业设计 (论文) 的指导实践过程中, 我校机械类专业通过采取增加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的题目、结合各类课外制作大赛、校企共同指导以及毕业设计成果展等措施, 增加了题目的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与理论性, 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保证了毕业设计质量的逐年提高, 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学生走向社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政荣.提高工科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5, 2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 第11篇

摘要: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课程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是一个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学生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情况的运用熟练度,从而达到一个总和测评。结合学生水平特点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由浅而深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社会当前的真正需求,让学生在毕业后不但拥有一个良好的品质和丰富的学识,更加拥有一个更强的社会适应力,这才是毕业课程设计,才是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机械设计;兴趣培养;深入学习

中国分类号:G642.477

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工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机械技术在当前运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了。社会对机械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要求自然也是不断提高了。对于中职学校,虽然教授的一些专业方面的技术知识都比较初级和基础,但唯有良好的基础培养才能更有助于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而毕业课程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实践机会。

一、了解学生当前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

1、合理的了解当前学生的实际水平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学生对于学习内容都能够深刻理解,对于每一个实操都能熟练掌握,了解当前学生的真实水平才更有助于去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就以之前的毕业课程设计来说,对于学生的教授,一开始就选用二级减速器直接讲。这些东西对于老师而言肯定是没有任何技术性难题的,但对于学生们当前水平来说还是比较难以接受的。

并且学生虽然在课堂下面听,即使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也不会马上就跟老师提出来,特别是当着大多数人的面。最后只能老师们自己把握好程度,觉得难懂的点就重复讲几遍,容易的就一次带过,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老师没法实时的去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就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

学生一旦有什么不懂的点也很难开口找老师去主动询问,这就导致问题越累积越多,越来越听不懂,最后集中在一起,毕业课程设计也就根本无从动手。其实学生的水平和实力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就有一个很好的体现,耐心教导,细心指导,真正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是第一步也是最为基础的。

2、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切合实际教学方案

每一个学习机械专业的学生在未来都极有可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并被市场验证,机械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在社会中占有着主导地位也是评判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

因此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机械专业人才就是为今后的社会发展,技术革新做出贡献。那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性格特点就十分重要了。学习状况的了解其重要性无须赘言,知道了学生的真正知识了解情况才能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教学。还有学生的性格特点也是需要去仔细关注的,因为个人的性格影响着其学习方法和方向的形成,不仅仅是对于专业知识教授需要重视,学生们的精神文明发展也需要得到一个正确的引导。

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和个人的性格特点来制定一个真正适合学生们实际情况的方案才是最合适的,一味的按照老的模式来制定和进行教学有时并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结合实际状况所制定的教学方案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良好的学习。

二、 由浅而深,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学习

1、逐渐深入才能便于理解引起兴趣

一开始就讲一些技术难点比较多比较枯燥的东西学生是肯定没有办法投入足够的精力和兴趣去学习的。毕竟对于一门比较难学的全新的学科任何一个人在本能上首先就会有一种排斥情绪。因此,由浅而深的教学自然是很有必要也能更好的让学生学习的时候不产生排斥感的方式。

可以从简单的徒手画开始,慢慢的引起学生们去了解、学习的兴趣。因为对于理工科的课程内容,大多是有些枯燥和乏味的,简单的徒手画图再穿插一些课外知识能更好的帮助减少学生的排斥和陌生心理。有了这样的一个前提学生就能更好的融入之后的教学计划中。之后慢慢的将一些复杂的模型拿出来给学生画,学生们也会越来越感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了接下去了解的欲望,就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之后的学习任务。

2、实际操作的融入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良好的兴趣能顺利的帮助学生持续的保持一个高昂的学习情绪,但仅仅有这么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还是远远不够的。毕业课程设计并不是仅仅靠一些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就能达到要求的,它是需要具体实操来完成的。

之前的徒手画和慢慢引入模型给学生画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终是希望能够很好的将这些模型以及相关实际应用引入到设计课堂上。只有实际的操作教导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们的整体能力,达到培养标准,毕业课程设计也才起到真正的效果。

理论知识的学习毕竟只停留在书本上,任何没有经过实践的理论都是空谈,这也就是毕业课程设计所想要达到的真正效果。结合实际操作不仅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还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当前课程教授的内容,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实际效果,最终完美的完成毕业课程设计。

三、 兴趣的提升帮助养成学习习惯,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

1、兴趣的提升是为了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上所讲述的由浅到深的教学方法等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兴趣,学习这件事本身就是要去接触全新的事物,自然会本能的有所排斥。兴趣能引发学生继续了解学习的愿望,但最终兴趣的提升还是为了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机械专业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枯燥的学习过程,有很多公式要去背去记,有很多的实验还有具体操作要去熟练掌握,那么面对着这么一个很容易让人感到乏味的学科,老师就更有义务在教授的过程中不只是完成教授知识的目的,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们喜欢上这门学科,真正学懂这门学科。合理的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带着更多的兴趣去学习,不但能很好的学懂当前学科的知识,还能培养出一个自主学习的习惯。这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是老师、学校培养学生的真正目的,才会对学生今后整个人生都产生一个良好影响。

2、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才是学校的真正作用

并不是一味的按照教学大纲来施教,合理的了解学生的真正所想结合实际来制定教学方案才是最重要的。毕业课程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对学生进行一个综合能力的考核,更多的是反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学校的目的是教书育人,培养出学生的优秀个人品质的同时还要更好的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消费者们对产品的需求。学校教育的学生在未来都会成为发展壮大社会,改革创新技术的人才,只有良好的符合了社会当前对人才的需求,才是学校培养和教育的最终目的。

畢业课程设计就是一个良好的检验环节,所以对此一定要重视。并且结合实际的制定出教学方案,让社会需求更加贴近当前的设计中,让课堂所学很快就能在工作所用,让学生更好的在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才是学校所最终起到的真正作用。

结束语:

毕业课程设计是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环节,学校在校内对学生进行教授课程的同时,首先是对学生个人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对于毕业课程设计由浅而深的讲解并逐渐培学生兴趣在学习的同时,更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社会的需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只有更好更快速的适应社会的需求,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更快的加入到社会之中,为生产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景阳,康玉辉.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问题和优化[J].科技信息, 2013,21:251.

[2]董世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改进措施探索[J]. 电子制作,2014,06:98.

[3]方秀荣.校企合作培养机械制造业应用型人才探索[J]. 新西部(理论版), 2015,03:130+124.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 第12篇

一、我国高校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科毕业设计主要沿用导师命题, 提出解决方案和具体实施步骤, 学生在实验室中被动完成的传统模式, 在选题、开题、设计研究、论文撰写、答辩、评价等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1,2,3], 突出表现在:

国内大学的毕业设计选题存在问题: (1) 无论是以结构设计或以工艺设计为主的工程设计类题目, 还是以软件设计为主的计算机编程类题目, 都偏重于某个方面, 综合性不够。 (2) 选题环节中, 导师发布课题与工程实际或科研不能相结合, 设计内容和要求不明确。

作者对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2008—2013年毕业设计的选题类型及来源进行统计分析, 如表1。真实题目所占比例基本不足2成 (除2011年外) , 80%以上为自拟课题, 务虚化严重。

(3) 设计类课题所占比例不足4成 (2008年及2011年除外) , 有理科化的倾向。论文类 (包括以软件应用和程序编写为主) 题目的比重较设计类题目 (包括机械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机电专业硬件设计) 所占比例过高。

2.原因分析。 (1) 教育体制要求高校的定位:重视研究的同时, 搞好教学。这导致研究类大学对教学不够重视。 (2) 扩招之后, 资源紧张经费不足, 现有经费很难做出成果。 (3) 就业形势严峻, 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无法全身心投入本科毕业设计。 (4) 大学里一些不良学术风气, 使毕业设计粗制滥造的现象较为严重。 (5) 教师选题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够, 启发学生设计目的不明确。师生比例极不合适。对设计质量要求及把关不严。

二、国外高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与要求

1.美国高校。仅为大四学生开设顶峰 (又译高峰) 体验课程, 基于工程学开设, 绝大数高校 (如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 是 (专业) 必修课, 从3学分到9学分, 学生自行选择, 有的甚至长达三个学期, 学分也从9学分到18学分不等。还有课程属于选修课, 通常能拿到3~4个学分, 教师提出课题, 学生解答, 不要求写毕业论文。教学的模式是接受 (Receive) —联系 (Relate) —反思 (Reflect) —提炼 (Refine) —建构 (Reconstruct) 。接受指教学内容和方法。打通学生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壁垒。科目基础上选择恰当的主题, 整合经验。专家评估后, 编写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考核方案等[4]。

2.德国高校。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和内容多偏重于应用, 毕业设计以校企合作的方式为主。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均提供经费、制定法规和优惠企业的政策, 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1) 本科生教育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般为两年, 通过考试进行选拔和淘汰。第二阶段学生选择专业方向, 完成必修课、选修课和任选课程的学习任务, 还要完成规定实验、课程设计、专题报告、实习和毕业论文, 第五学年, 学生花3~6月时间写毕业论文[5]。

(2) 毕业设计选题。 (1) 大企业在网站或报纸杂志上贴出课题信息, 学生申请企业选择是否录取。 (2) 小企业由校内相关部门发布企业需求信息和课题内容。 (3) 发布一些校内课题信息。

(3) 毕业设计管理方式。 (1) 一旦学生被企业选中, 企业就会派一名工程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 包括给出具体的课题名称、任务要求、课题截止时间、预期结果等。 (2) 学生在设计课题一段时间后, 要找导师审查课题。

(4) 毕业设计基本要求。 (1) 大约100页的文字材料、论文格式、需要的图表说明。 (2) 对于论文的质量控制, 坚持应用为本。即使课题未能完成, 以科学的方法进行课题研究, 也可以获得通过。

(5)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五分制评定。毕业论文分数加上专业考试分数而得出的平均分数是毕业的总分。评定毕业论文原则上有两位考官, 其中一位是毕业论文题目的指定者, 另一位 (教师或毕业设计单位工程师) 由考试委员会主席委派。两位考官在评定毕业论文中发生意见分歧时, 以地方性考试规则的评分办法为准。成绩由学校教授给出, 毕业设计单位不参与成绩评定。

三、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探讨及实践

提出毕业设计与生产、科研、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指导老师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管理, 对毕业设计全程质量监控。

1.时间安排。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基本都是安排在大四下学期, 16周, 每周5天, 要求学生每天必须保证8学时, 学时总数是640学时, 便于集中做好毕业设计, 管理与指导学生。缺点是学生没有充足自由安排时间, 设计质量得不到保证。

暑期期间, 重点学习冶金工艺、相应重点设备结构、传动原理及零件或材料加工机理。大四上学期, 基础知识学习、夯实及拓展专业知识、研究及设计工具掌握。如本课题组研究重要方向之一, 金属材料控冷强韧化, 就需要学生学习流体力学、传热学及材料相关理论, 并且熟悉研究及设计工具, 如流体仿真软件Fluent、有限元软件ANSYS、设计软件CAD二维或三维等掌握及熟练应用。大四下学期, 进入学校规定的毕业设计阶段, 重点是研究及设计方案的创新。

2.结合生产实际或者实验室建设任务, 努力做到真题真做。本专业选题绝大多数仍然以冶金行业中课题进行设计及研究。

作者所在的“金属材料控冷强韧化”研究团队, 分为钢板、钢管、棒材及型钢等方面控冷题目的设计或研究, 根据品种规格, 在一大题目下, 分若干小专题。如“浸入式钢管淬火装置研究与设计”题目下, 有几小专题“浸入式钢管淬火装置影响因素研究”、“浸入式钢管淬火装置上料装置设计”等, 这样选题能对学生进行流体力学、传热学、液压传动及机械等各专业的综合训练。

对于已经明确就业意向或者是找到就业单位的学生来讲, 作为指导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在就业时的选择以及需要设计相关的毕业课题, 如准备读研学生分配做论文 (研究) 类题目, 拟到公司就业学生分配做设计类题目。

3.借鉴国外高校做法,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如“浸入式钢管淬火装置研究与设计”题目的几个专题, 研究题目可以为设计题目提供设计合理结构参数, 设计题目又可为液压设计或研究题目提供合理结构模型。

4.国内设计成果主要有二类:设计类提供图纸, 设计类课题的设计图纸工作量, 一般控制在4~7张 (折合A1) ;机类专业学生必须有用计算机绘制的图纸;研究类提供毕业设计 (论文) , 要求使用计算机打印。将毕业设计成果多样化。只要能反映学生的创新成果, 达到学生锻炼的目的成果形式均可。

5.采取“专题讲座”、“学术汇报”、“个别辅导”、“科研实践”、“小组讨论”等多种指导方式指导学生。

第三类是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 提高设计质量。但必须组织得当, 在校企联合中“以我为主”, 坚持学校主导作用。

6.毕业答辩时, 一般会根据专业大类分成几个小组, 学生单独答辩, 答辩组对学生的态度、能力水平、论文质量及应用价值给出评定意见, 给出成绩。以答辩组成绩为最终成绩。建议还是建立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及答辩组共同给学生成绩较为合理, 当然可以给答辩组成绩更高的权重, 有的高校达到50%。

作者所指导本科生中, 优良率一直较高, 尤其是在设计方面, 图纸规范, 结构合理, 较好地传承了我们工科院校对本科生进行良好设计综合训练的传统。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作者对本科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指导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对毕业设计出现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其次, 通过对美国及德国高校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设计的理念、选题、过程、评价等方面比较, 发现差距。借鉴国外做法, 进行有益的探索, 并在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效果。希望在培养人才和创新模式上有所突破, 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摘要:通过对国外高校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设计的调研和比较, 发现差距, 提出毕业设计与生产、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规范的毕业设计管理方式。通过对毕业设计时间安排、选题、指导方式、成果形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有益探索,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关键词:中外高校,机械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周军.中外工程应用型本科大学生毕业设计问题比较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9, 21 (2) :62-65.

[2]夏伯乾, 冯静, 郭红.中外高校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比较与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4 (6) :64-67.

[3]王乐梅, 张巍, 唐宏哲.中法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的毕业设计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 (4) :132-135.

[4]佟君.关于毕业设计与顶峰体验课程的比较研究——以中美本科工程教育为视角[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上一篇:综合社会支持下一篇:供应链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