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临床医学专业

2024-07-04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精选11篇)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岗位能力

通过对本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改革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我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1届毕业生51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3人。和2011届毕业生54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22人。

2. 方法。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发放调查表110份,收回105份,有效回收率95.45%。

二、结果与讨论

1. 医师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1)对课程设置的要求。从表1可以看出,毕业生普遍认同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基础、药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普通课程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预防医学、传染病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这一结果与目前的课程设置基本一致。但是2001届毕业生中有50%,2011届毕业生中有17.65%认为组织胚胎学没用,2001届毕业生中有66.67%,2011届毕业生中有70.59%认为英语少许有用,与目前这两门学科的课时安排不符合。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多、学时多,学生学习负担重,妨碍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构建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讲座课为补充”的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2)对技能的需求。从表2可以看出,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医学生应具备病史采集、系统规范的体格检查、心电图和X线片阅读的判读能力、心肺复苏术、常用诊疗穿刺术、外科打结、洗手、戴手套等操作能力。但2001届毕业生中有11.11%认为常用诊疗穿刺术少许没用,22.22%认为外科打结、洗手、戴手套少许没用,这与毕业生就业岗位有关。(3)对能力的需求。从表3可以看出,毕业生普遍认为医学生应具备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与我们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能力要求是一致的。人才培养必须抛弃一次性教育的理念,应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加以考虑。知识、技能、能力必须协调发展,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技能提高融为一体。

2. 毕业生岗位适应情况。

在调查问题你认为岗位技能匹配吗?2001届毕业生认为匹配33.33%,不匹配66.67%。表明我校2001届毕业生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够适应学生就业岗位的需要。过去我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订部份脱离岗位需要。课程设置没有完全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理论课课时过多,而实践课时偏少;医学专业课程偏多,而人文学科课程较少;学生接触临床时间过晚,时间偏少[1]。经过十年多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基础理论课教学以适用为目的;临床专业课教学以实用性为目的,增加临床实践技能实训课时,减少不必要的验证性实验。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011届毕业生认为匹配70.59%,不匹配29.41%。表明2011届毕业生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能够适应学生就业岗位的需要。在调查问题你同意下列有关岗位技能不匹配成因的说法吗?从表4可以看出,2001届毕业生认为主要是单位内欠缺资深、富有经验的医师指导新进的医师;医师的专业技能提高机会和业内的发展机会较少和学校未能提供足够的实践技能操作。2011届毕业生认为医师的专业技能提高机会和业内的发展机会较少;学校未能提供足够的实践技能操作。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较低,引起的原因有二个:(1)单纯性验证实验过多,综合性实验和实践技能操作实训课较少;(2)教学方法单一,实验设备落后,使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不高。积极研发建设理、实、虚一体的实验室,开发计算机虚拟软件、使用智能模拟人辅助实践教学,产教融合,院校合作给学生提供早期接触临床和多接触临床等方法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3. 学校的教学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在教学目标的问题上毕业生都认同我们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医学思维方面的培养。在教学安排的问题上大多数毕业生认为见习、实习时间不够。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既不被学生认同,也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只有精简理论课,重实践教学,才能培养出技术技能医学人才。在教学方式的问题上,毕业生认为传统的照搬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师生互动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维,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职高专医学毕业生缺乏临床思维能力[2]。大多数毕业生认可启发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老师导,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三、建议

从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01届和2011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基本能满足毕业生工作岗位的要求,毕业生总体认为多数课程设置合理、教学内容安排恰当。但在课程设置中某些课程在学时、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教学安排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几个方面将在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予以考虑:(1)构建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讲座课为补充”的课程结构,以“拓宽基础、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为目的;(2)根据就业岗位,开设不同的选修课,在注重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通过课程或课程内容的前伸、后延,实现早期接触临床、多接触临床,基础课与临床课的双向渗透[3];(3)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原有课程进行调整,增加医患沟通学、卫生法学等课程,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社科课程体系;(4)产教融合,校院合作,以工作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基础,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考核标准,校院合作开发课程,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5)创建理、实、虚一体化的实训环境,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突出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6)强化实习前和毕业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7)通过第二课堂,组织与课程相关的知识竞赛和技能比赛活动,通过比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我们必须密切关注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内容的优化,提高办学质量,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冯燕俊.社区定向型医学教育概况[J].西北医学教育,1994,12,(1):15-17.

[2]黎八保,张德炎.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开发[J].科技资讯,2008,(25):176.

高职医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策略 第2篇

关键词:高职 医学类专业 有机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9—183—02

有机化学是医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和基础课。对于医学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学好有机化学这门课程非常重要,它是学好后续医学课程(如药理学等课程)必要的基础。有机化学在化学学科中属于较难学的一门课程,它涉及了大量的有机物质的性质、结构以及反应方程式、有机反应机理等等。在学习有机化学物质性质及结构时,许多有机物质结构和性质相近,许多学生易混淆;而在学习有机化学有机反应机理时,许多学生往往感觉非常吃力,这是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高职院校生源复杂,有来自技校、中专和职校的学生,也有来自高中的学生。不同的生源对有机化学的掌握程度相差极大,他们的有机化学基础参差不齐,这给教学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本文对如何在高职医学专业有效开展有机化学教学展开讨论。

1 了解学生化学基础,因材施教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生源复杂,其中来自技校、中专以及职校的学生,其掌握的化学知识停留在初中的水平,对有机化学的认识非常有限;而来自高中的理科学生,其有机化学基础相对扎实。由于高职医学专业学生的有机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因此许多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厚此薄彼,不能面面俱到。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太难,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会因为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而对有机化学学习反感,产生排斥心理;而当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太简单时,基础较好的学生则会对有机化学掉以轻心,同样学不好有机化学。因此,在高职医学专业中开展有机化学,要兼顾这两部分学生。笔者认为,在有机化学教学正式开始前,可通过各种形式(如交谈、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化学基础。通过对学生情况的了解,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做的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如在讲授有机化学时,对于跳跃性比较大的知识点,教师要向学生简单地介绍高中化学中相关的知识点。又比如在每次课堂结束前,向学生介绍下堂课中涉及到的高中化学的知识点,让学生在课前自学相关知识点。

2 保持高职医学专业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相对于其它化学学科,有机化学相对较难,存在知识点多、易混淆、反应机理复杂难懂等特点。对于化学基础较差尤其是来自技术、中专和职校等没有高中化学基础的学生而言,学习有机化学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情。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他们容易因为强烈的失败感而失去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和信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有机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克服各种阻力,争取学好、学精这门课。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有很多。(1)有机化学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结合学生生活中的有机化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向学生讲述他们生活中常用到的洗涤剂,就是一种有机物,那么洗涤剂拥有什么独特的结构让它有洗涤作用,它起洗涤作用的原理又是什么呢?通过这种结合生活实例的设问式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势必激起他们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2)强化学生作为一名医学专业学生的神圣感和责任感,强调有机化学是学好后续课程的关键。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学好有机化学的重要性。目前市场上95%的药物是通过有机合成的有机物。如常用的感冒药的主要成份为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可用于感冒发烧、关节痛、神经痛、偏头痛及手术后止痛。对这种常用的感冒药的主要成份就是通过硝基酚钠还原成对氨基酚,然后再酰化制得的。

3 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板书式教学具有许多优点:(1)多媒体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直观性、趣味性。多媒体技术可以非常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复杂难懂的有机物结构等。在讲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演示模型。比如讲到化合物成键时,可以向学生展示碳、氧、氢和氮等元素是如何互相连结形成有机化合物的。用红色带有四个孔的小球代表碳原子,用绿色带有三个孔的小球代表氮原子,用蓝色带有两个孔的小球代表氧原子,用白色带有一个孔的小球代表氢原子,再用一个圆柱小棍代表键。同时,向学生解释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分别可以连接四个、三个、两个和一个键,通过棍与球之间的连接,可以非常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有机物的成键过程,这就是典型的球棍模型。如讲到甲烷的结构时,教师可以事先做好多媒体动画,先出现一个红色的小球表示碳原子,然后四根圆棍接在碳原子上表示四个键,然后再将四个白色的小球连接在圆棍上,表示形成四个碳—氢键,最后就形成甲烷分子。同时,对于复杂的有机反应过程,可以通过动画分割成多个可见的步骤,让学生直观明了地“观察”反应过程。(2)多媒体教学可通过结合视频、图像、声音和文字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3)对于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教师需要书写大量的板书,而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记录老师书写的笔记用于课后复习。在传统课堂经常存在学生来不及记笔记现象,这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热情,甚至有学生因此而对学习有机化学产生抵触心理。同时,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忙于记笔记,自主思考的时间非常有限。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只需要适当地记笔记,大部分的时间可以跟着教师的思路并做积极的思考。课后学生可以复制教师上课使用的课件,在课后即可以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再学习。

4 适当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 第3篇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类型, 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 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 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2]。药理是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专业核心平台课程, 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人为分割, 致使高职教育特色不特。按照工作过程开发课程, 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改革的突破口[3]。我们结合药物基本理论、临床岗位需求、执业医师资格要求及我院学生实际情况, 积极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 并通过教学实验, 取得较好效果, 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我院临床医学专业2010级的一个班为实验班 (50人) , 另一个班为对照班 (50人) 。两个班均为高中毕业的统招生, 实验班男生23人, 女生27人;对照班男生24人, 女生26人, 年龄19~21岁, 学制三年。两班入学时成绩、已修课程、年龄和性别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1.2 方法

1.2.1 课程改革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 采用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的由芦靖、叶莉主编的《药理学》教材;实验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方法授课, 采用自编教材。两班均为72学时。课程改革由药理教研室全体教师和实验教师、临床见习和实习的带教教师共同参与, 1人授课, 其余跟踪评价, 两班均由同一教师授课。

1.2.1. 1 课程标准制定

在充分进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临床岗位和西药房调研的基础上, 坚持面向市场、依托行业、服务社会、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进行课程设计。实践引导理论, 实践与理论由原来的1:3改为1:1。构建以工作过程的顺序为主线的项目课程, 实施“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1.2.1. 2 课程内容开发

课程打破原来的学科体系, 按照病人就诊顺序和药物治疗工作流程设计, 并参考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将课程内容从简单到丰富、从单一到综合, 形成一系列彼此联系、层次渐进的项目序列。构建了5个学习情境、13个学习单元、56个项目任务。5个学习情境包括临床见习药物治疗过程、依托临床典型病例亲自完成制定治疗方案-选药-开处方-观察疗效-防治不良反应-调整用药方案的基本用药循环、角色扮演、动物实验、临床实习用药过程。13个学习单元包括药物基础、传出神经系统用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血液系统疾病用药、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泌尿系统疾病用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用药、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感染性疾病用药、肿瘤治疗用药、中毒治疗用药。其中药物基础单元有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等3个项目任务;传出神经系统用药单元有激动胆碱受体用药、阻断胆碱受体用药、激动肾上腺受体用药、阻断肾上腺受体用药等4个项目任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单元有麻醉用药、镇静催眠用药、抗惊厥用药、抗癫痫用药、抗帕金森病用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用药、抗精神失常用药、镇痛用药、解热镇痛用药、抗痛风用药、兴奋中枢用药、恢复大脑功能用药等12个项目任务;心血管系统用药单元有抗高血压用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用药、抗心律失常用药、抗心绞痛用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用药等5个项目任务;血液系统疾病用药单元有促进凝血用药、抗凝血用药、抗血栓用药、抗贫血用药、促进白细胞增生用药、扩充血容量用药等6个项目任务;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单元有镇咳用药、祛痰用药、平喘用药等3个项目任务;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单元有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调节消化功能用药等2个项目任务;泌尿系统疾病用药单元有利尿用药、脱水用药等2个项目任务;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用药单元有兴奋子宫平滑肌用药、抑制子宫平滑肌用药等2个项目任务;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单元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使用、甲状腺激素的临床使用、抗甲状腺用药、降血糖用药、性激素类药物使用、避孕用药等6个项目任务;感染性疾病用药单元有抗化脓性感染用药、抗结核用药、抗麻风病用药、抗真菌用药、抗病毒用药、抗寄生虫用药、抗变态反应用药等7个项目任务;肿瘤治疗用药单元有抗恶性肿瘤用药、调节免疫功能用药、基因治疗用药等3个项目任务;中毒治疗用药单元仅有特殊解毒用药1个项目任务。每个项任务设计上述5个学习情境。每个单元结束后, 先用一个综合实训项目 (仿真病房综合模拟药物治疗) 将所有内容串联在一起, 然后选择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的药理模块和临床疾病药物治疗部分进行考核。

1.2.1. 3 教学方案设计

按照明确任务-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等六大步骤组织教学。首先教师根据工作过程确定任务, 再明确为了实施工作任务, 必须要做什么。课前从布置任务入手,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教学医院相关科室见习、收集资料、自学课程相关内容;课上首先学生展示课前任务完成情况, 进行案例讨论或角色扮演, 教师与学生共同点评, 教师再答疑解惑、提炼总结, 如此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第二, 每个项目任务的学习均让学生先学会选什么药物、如何应用此药, 再明确为什么用此药物、如何监测和防治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是什么, 即学生在“做中学”, 教师在“做中教”, 实践引导理论;第三, 改变传统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 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或动物实验融入到每一个项目任务中一起完成, 教、学、做、评一体化。

1.2.1. 4 教学方法实施

教学过程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和引导文教学法, 辅以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场景教学法, 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专业网站、辅助教学系统等辅助手段, 组织学生参与、探究、讨论。多种教学方法和辅助措施的综合运用, 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的弊端, 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克服其依赖、懒惰心理, 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1.2.2 评价方法

课程进行过程中由授课教师、带教教师、学习组长进行形成性考核, 包括出勤、课上表现、实验操作、处方分析、阶段性考核、见习表现、实习表现等, 突出职业行动、专业内容、职业情感、关键能力的综合评价;课程结束后由未授课的4名专职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综合终结性考核, 包括期末理论考试和综合实训考核, 期末理论考试尽可能采用执业医师考试题型和历年真题, 主要考察学生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药物治疗问题的能力, 两个班采用相同试卷考核并统一标准, 最后将总评成绩进行比对。此外,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实验班学生、医院带教教师进行调查。学生共发放问卷50份, 收回50份;向医院带教教师发放问卷18份, 收回18份, 有效收回率均为1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10.0进行u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班综合终结性考核成绩比较

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对照班 (77.90±5.73) 分, 实验班 (89.36±3.64) , 两班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14.752, P<0.01) ;综合实训考核成绩比较:对照班 (73.52±6.41) 分, 实验班 (83.42±2.77) , 两班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13.033, P<0.01) 。

2.2 实验班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见表1。

人 (%)

3 讨论

3.1 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只起引导、组织、答疑解惑的辅助作用。例如在学习抗心绞痛用药时, 课前先组织学生到教学医院心内科见习, 然后全班分为8个“诊疗小组”, 教师精选7~10个真实病例, 各组抽签选择病例, 以病例的药物治疗为项目任务, 课前通过小组合作自学心绞痛的病机、表现、诊断、治疗及相关的药物知识, 通过小组内头脑风暴法为本组病例选择药物, 通过思维导图法制定用药方案。课堂教学时, 在高仿真病房借助多媒体、药物、高仿真模拟人等辅助手段, 综合模拟演练用药方案实施、控制、评价等环节, 教师采用苏格拉底式提问[4]进行必要的引导, 增进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最后由其他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评价和补充。课程改革初期, 部分学生并不适应新的授课方式, 他们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方式, 但很快接受并喜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98.0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 86.0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兴趣。

3.2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医学类高职教育, 学生将来的服务对象是病人, 任何知识上的缺失和技术上的失误都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要求很高。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 通过实践引导理论,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课程内容[5], 使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建构专业知识体系, 发展相应的职业能力。由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在教上实现了“手把手、放开手、育巧手, 手脑并用”, 在学上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学做会, 做学结合”, 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用人单位调查显示学生刚参加工作要经历一段“发呆期”, 医患关系、护患关系、上下级关系因缺乏沟通而变得不和谐, 甚至僵化紧张, 而这是从事医疗工作的大忌, 因此, 教学中对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就十分必要。从表1不难看出, 学生的团结协作、沟通交流、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应变能力、岗位适应等能力大大提高, 使学生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于一身。

3.3 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要有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最新的诊疗理念。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 需要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很多年轻教师经过努力考取了执业医师资格证, 积极申请临床进修学习, 创造机会外出短期业务培训, 以增加临床实践经历、提升职业素质;很多高年资教师通过订阅专业期刊杂志、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加强学习, 丰富自身内涵。另外, 授课前不仅要备知识, 还要备学生, 熟悉每位学生的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授课过程中, 建立班级反馈小组, 通过定期座谈, 探索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 并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解决问题、弥补不足。参与课改的教师均认为自身素质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3.4 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临床诊疗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能够体现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教学情景与工作环境、教学情境与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6], 注重的不是结果, 而是完整的工作过程, 并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 以工作过程为坐标, 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7], 并以过程性知识为主, 同时参考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考核时大量采用历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以临床医师身份进入学习状态, 增加学生见习、实习机会,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职业意识, 最大限度地贴近临床, 消除学生进入临床后的不知所措。医学知识更新和诊疗技术创新日新月异, 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学会终身学习,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前必须自主合作学习、动手收集资料, 课堂参与模拟或讨论, 学习方法逐渐得到完善, 学习潜能不断得以开发。结果显示72.22%的医院带教教师认为学生能够很快适应临床。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药理课程改革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选择同一教师授课的两个班级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班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实验班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 按照病人的诊疗流程和用药过程设计课程内容, 构建5个学习情境、13个学习单元、56个项目任务, 每个单元用一个综合实训项目将教学内容串联在一起。授课后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实验班学生、临床见习和实习带教教师进行调查, 并对两个班终结性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班终结性考核中期末理论成绩和综合实训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班 (P<0.01) ;实验班98.0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 100%教师认为营造了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氛围。结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药理课程改革, 适应目前高职教改要求, 更加注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临床用药,课程改革,工作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S].教职成[2011]12号文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高[2006]16号文件.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7 (1) :9-10.

[4]黄晓明, 沙悦, 王玉, 等.住院医师如何进行临床教学[J].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2, 32 (10) :1115-1117.

[5]王慧玲, 金玉忠, 张骞云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11:77-78.

[6]于丽娜.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路课程改革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6:127-128.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 第4篇

高职中医学教育是临床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更新理念,构建新模式,进行《中医学》教学改革和实践,中西诊疗思路和技能结合形成优势互补,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综合临床人才,为广大劳动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突出的贡献。

中医学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医学共同承担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任务,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模式,其根本宗旨就是为基层地区输送合格的、实用的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因此审时度势,如何提高中医教育教学质量也是我们中医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1明确优势、突出应用

中医学注重“以人为本”,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为特色。针灸、拔罐、刮痧、熏洗、温熨等临床操作技术具有廉价、高效、易学、易普及推广等优点,这种方便性和实用性是其他医疗手段无法比拟的。国家加大民生投入,注重基层卫生建设,这是我们高职中医教育争取发展的好机遇。目前,国外市场对拥有中医诊疗技术的人才亦颇为青睐。

高职教育本质是就业教育。现代社会特别强调综合能力在职业活动中的运用,为了使高职临床专业学生更好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拓宽就业渠道,有必要开展好《中医学》课程,培养学生临床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关键所在,发扬中医诊疗特色与优势,中医临床教育和现代临床教育模式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2更新理念、构建新模式、注重临床思维培养

摒弃传统观念,建立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遵循高职临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结合我校《中医学》课程安排情况,突出中医诊疗思维和技能培养,序化教学内容,整合为中医学基础知识、中医诊疗程序与方法、中医临床技能三大块,构建“多元教学法五步学习环”的教学模式,注重特色中医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习环的第一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中医诊疗必备基本理论和知识,渗透中医诊疗程序和方法。传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为主。第二步,深入学习中医诊疗程序和方法。教师针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中医临床诊疗的实际应用优势,编写病案,采用以PBL为主的多种教学法,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中医临床思维。第三步,教师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模拟培训系统,进行中医临床技能实训,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形成初步的技能操作印象。第四步,把学生带入模拟的临床环境中,采用“病案情景剧”表演的方法,以及课间见习的标准化病人,实行“讲-演-练-评”的.步骤,实现技能操作的反复训练和中医诊疗程序和方法的应用,为应对临床打下基础。最后一步,临床实习,教师临床带教,指导现场操作,进行真实医疗环境下的思维和技能训练。

通过此教学模式的应用,循序渐进地将中医学课程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技能消化吸收,形成一定的中医临床思维,获得坚实的职业能力。

3因材施教、合理教学法应用

学生虽然高中毕业,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学习能力,但是中医学理论抽象、深奥,其中相当部分内容难以在完全理解之后进行记忆。其次,中医学课程相对教学时间短,老师要想讲清楚,学生要想听明白,难度很大。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师带徒是传统的中医教育模式,启蒙无不是从大量的背诵开始,因此,我们在上述多媒体教学、PBL教学法、“病案情景剧”等教学法应用的同时,融入“给出预习任务-突出重要知识点-检验记忆结果-再次突出知识点”的“强化记忆”教学法,更好地完成《中医学》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论、技能的学习。

经过实践应用,在“多元教学法五步学习环”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有把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的满足感,认为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掌握程度,教师也能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出真正的“教学相长”。

4加强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技能

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就是要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针对高职高专教育,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1]。我校自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以来,我们一直在着力探索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1 人才培养突出职业性

1.1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新医改方案》中指出“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专科临床医学教育指明了方向。《方案》又指出:“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初级诊疗服务。”这从政策上指明了高职高专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岗位的技术要求。根据《方案》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确定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适度的医学理论基础、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和较强的临床诊疗实践技能,拥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以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从事医疗、保健、预防、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工作。毕业以后能适应基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一线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专门人才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1.2 改革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

为了保证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设置更为科学,针对性较强,我们邀请县级以下医疗卫生单位专家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结合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综合需求,展开分析、讨论,尽可能准确地定位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最合适的就业岗位和培养方案。删除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无法开展的诊断技术和单病种治疗相关的知识内容;增加、充实部分专业重点课程中的实用技术内容;合理调整理论课程、实训课程、见习课程、综合培训课程之间的比例;重新规划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支撑与衔接等。

2 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筑面积10000m2,包括临床技能综合实训室、常用诊疗技术实训室、多媒体心肺复苏实训室、物诊操作技能实训室、心电图实训室、影像诊断实训室、模拟手术室、外科实训室、妇产科实训室、儿科实训室、五官科实训室等44个实训室。仪器设备总价值1600多万元,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66台,实训基地为河南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坚持走“院系一体、医教结合”的专业发展特色之路,充分利用学校三所附属医院和64所校外实习基地的资源优势,把医院变成课堂。为学生早临床、早实践、多接触、多动手创造了条件,使培养的学生见识广,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同时也为我系教师实践锻炼及开展医学科研提供了有利条件。

3 院系一体化管理,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增加专业课教师中具有一线实践工作经历的比例。“校院一体,医教结合”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临床医学系则坚持走“院系一体、医教结合、共育英才”的专业发展特色之路。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三级综合医院)院长兼任临床医学系主任,医院各科室主任分别兼任各教研室主任。学校要求医院临床科室的执业医师应该承担一定量的临床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带教、实训带教或实习指导任务,期间享受专兼职教师待遇;要求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师每5年中至少参加1年带薪带贴的临床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并把它作为晋升高一级职称的必备条件。同时学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专职教师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无课时间到医院坐诊,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学校鼓励临床课教师与临床科室的执业医师职称的相互转评。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逐渐增加,专业课的理论讲授、实验教学、实训及实习带教全部由 “双师型”教师完成。

4 改变临床课程的考试内容和方式

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课以往都是在期末课程结束时进行一次结业考试,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现在我们把临床课考试改为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综合考试,考试方式为把每一门临床课的理论知识考试与实践技能考试衔接起来,设计为一个统一的考试,考试课成绩理论占80%,实验占20%,考查课成绩理论占60%,实验占40%,这样有利于对各门临床课实践技能部分和理论知识部分全面、系统的考查。另外增加了实习前的实训考试和实习后的技能考核。

5 改革临床实习的考核评价方式

以前对实习的评价是由毕业考试、实习鉴定和毕业论文三部分组成。改革后按照执业助理医师的考试方法进行,考试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两部分,理论知识考试范围以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实践技能考试实行三站式考试方法。整个考试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并与职业资格考试相接轨,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毕业后的考证能力。

由于院校一体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相一致,实践教学条件改善,双师队伍建设加强,临床课程及临床实习的考试内容与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毕业生不但知识结构合理,更具有熟练的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符合基层一线医疗卫生机构的用人需求,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参考文献:

高职高专医学营养专业现状分析 第6篇

医学营养专业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20世纪20—50年代, 当时的燕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家政系开设有营养学知识课程。解放后, 我国医学营养专业经历了在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中开设到因医学专业目录调整取消, 最后顺应市场经济需求而又恢复的艰辛历程[1]。1985年, 中山医科大学重新设立营养系, 开设医学营养学专业。两年后, 浙江医科大学也随之招收营养学专业本科生, 由此, 营养师由高校培养。1999年, 教育部进行专业目录调整, 撤销了医学营养学三级专业。在随后的10年间, 本科层次就只有极少数院校还保留医学营养专业。例如, 中山大学在预防医学专业开设医学营养学方向培养, 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我国营养医师的培养基地。但这种少量的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营养师的需求, 医学营养专业人才渐渐萎缩。近年来, 医学营养专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2006年我院医学营养专业开始招生。目前, 高职高专层面开设医学营养专业的学校有辽宁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甘肃中医学院、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数十所。2012年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根据行业和学科发展对部分专业门类进行了增减、拆分、合并及更名。如医学门类中的“预防医学类”更名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同时新增了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等新兴学科专业。随后, 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徐州医学院、贵阳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等十余所高等院校在本科层面增设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据统计, 国内在硕士研究生层次开设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的高等院校约有46所。总之, 我国医学营养专业被纳入高等教育的时间不长, 尚处于起步阶段, 还不成熟, 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亟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 高职高专医学营养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传统的专科教育被视为“本科教育的压缩版”。高职高专医学营养专业课程设置与本科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基本类似。多数本、专科院校都开设有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健康教育学、基础营养学、公共营养学、临床营养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毒理学、食品工艺等课程, 部分院校开设有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烹饪学基础、保健食品、药膳食疗、中医养生学等课程。多数高职高专医学营养专业过度强调学科建设, 对技能培养重视不够, 实验实训课所占学时比例较低。硕士研究生层次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偏重于学术研究, 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 较为灵活。不同院系及不同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不尽相同, 多数院校开设有学位基础课 (临床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 , 专业基础课 (营养与疾病、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前沿讲座, 公共基础课 (计算机应用基础、医学文献检索) , 专业选修课 (实验动物学、医学分子遗传学、多元统计方法与SAS软件、医学分子生物学、高级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等课程。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多层次人才的培养, 将给社会输送大批医学营养专业人才, 为营养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3 高职高专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对我校近5年500名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 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乐观, 就业单位多集中在医疗卫生机构及健康服务行业。具体是:医疗卫生机构 (医院营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占25%, 健康服务行业 (健康管理中心、保健食品生产和营销企业、餐饮和配膳公司等) 占39%, 商贸企业占16%, 专升本或读研占10%, 其他占10%。但是, 高职高专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仍然存在就业率较低、就业单位层次不高等问题。

4 居民的营养现状迫切需要医学营养专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病症患病率持续下降, 同时我国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结构失衡的双重挑战。近年来,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人们更加关注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 注重饮食卫生和合理营养。广大居民迫切需要医学营养专业技术人员对营养相关疾病进行诊治, 对合理营养及平衡膳食进行指导, 以提高全民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

5 营养立法步伐缓慢, 制约医学营养专业发展

目前, 国内营养立法步伐缓慢, 临床营养师处于尴尬境地。本科层次的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学生毕业时被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按规定理学学士不能参加医师资格考试。2000年, 卫生部出台了营养师资格考试制度, 医院的营养师必须参加这项考试, 考试通过后可以在营养科工作, 但没有处方权。在美国, 70%以上的医院设有由医师、临床营养师、药剂师和护士共同组成的营养支持小组 (nutrition support team, NST) [2]。美国的临床营养师在医用食品的使用决定方面已超过医师而起主导作用。目前, 国内尚无医学营养方面的立法, 未对医用食品进行定义, 医用食品或临床营养制剂无相关法律法规, 没有专门的分类。因此, 临床营养制剂只能通过药品或普通食品进入市场。但实际上, 临床营养制剂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药品, 更不同于普通食品或保健食品。医学营养专业的发展亟待完善的法律提供支撑。

6 建议

6.1 加强医学营养专业建设

6.1.1 高职高专医学营养专业合理定位有助于提高就业稳定性

目前,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层次要求高, 在医院营养科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占主导地位。因此, 高职高专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就业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医疗机构和健康服务业, 应向基层社区及其他行业拓展就业渠道。医学营养专业就业面广, 可供就业的领域很多, 如餐饮服务管理行业, 幼儿园保健医岗位, 为个人、社会公共保健领域和社会服务部门提供营养服务的专业咨询机构等[3]。结合社会实际需求, 高职高专医学营养专业定位应该是培养面向健康服务行业的能够胜任公共营养师和临床营养师工作的高端技能型医学营养专门人才。根据专业定位, 调整课程设置, 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现阶段, 医学营养不只是营养缺乏病的防治, 也不仅限于疾病的营养治疗, 机体营养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均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对已有营养不良病的患者实施营养治疗, 还要对具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提供营养支持。要求公共营养师和临床营养师有足够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去完成本职工作。例如, 我国传统的营养治疗模式“以肠外为主、肠内为辅”, 不仅造成肠外制剂滥用, 而且增加患者并发症的机会。当前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标准是“采用全营养支持, 首选肠内营养, 必要时肠内与肠外营养联合应用”[4~6]。因此, 医学营养专业只有合理定位, 才能适应专业发展。

6.1.2 加强医学营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医学营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培养高端技能型医学营养专门人才时, 应重视对专职教师的培训和对兼职教师的筛选。通过多种渠道培训专职教师, 如到医院营养科、食品生产企业、健康咨询公司、食品卫生监督等部门进行培训, 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专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在兼职教师选择上, 应严格选择标准、切实核定带教能力, 聘请一批业务能力强、责任感强的外聘教师授课。多种形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信心和热情。

6.1.3 重视医学营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

注重医学营养专业专科学生技能培养, 加强与省市级医院及食品企业的联系, 建立高水平的实训基地。目前我校已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等多家省级医院联合, 建立了较好的校外实习基地。在已有的省内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 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重视实践技能考核, 探索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模式, 探讨校院 (企) 联合办学管理机制。根据学生自身条件, 结合职业发展方向, 引导学生考取公共营养师、临床营养师及营养配菜员资格证书, 培养和提高医学营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7]。针对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 以适应医院、幼儿园和企业等健康服务行业的需要, 保证人才培养和实际需求的对接。

6.1.4 规范营养师培训

自2003年全国大规模开始营养师培训认证以来, 全国营养师培训机构培训各类别、各领域的营养师已经超过10万余人, 对医学营养专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培训不规范, 存在学员缺乏医学知识、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培训教材不规范、培训时间短、缺乏实践教学等一系列问题, 拥有营养师证书的人员职业能力参差不齐, 且根本没有医学专业基础的人员占较大比例。营养师培训工作亟待进一步规范。

6.1.5 强化医学营养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对营养师开展营养知识宣传、膳食指导等工作十分重要。医学营养专业开设人文素质课, 有利于临床营养师、公共营养师与患者、被服务人群的沟通与交流, 有利于临床营养师和公共营养师正常开展工作, 提高服务效果。

6.2 加快营养立法步伐

目前, 在我国只有47%的医院设有营养科, 具备营养师资格的人员仅占22%[8], 对营养师、医用食品、临床营养制剂等缺乏完善的配套管理机制。因此, 加快营养立法步伐, 规范医学营养专业的教学管理, 界定营养师的地位和权限, 已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我国亟待尽快制定和出台营养相关法律, 明确医用食品审批、生产、销售诸多环节的基本技术要求、法律责任, 使用对象、使用范围, 以及由谁开出营养制剂或医用食品的资质等。并逐步在医院、幼儿园、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公共食堂及餐饮服务业推行营养师制度, 促进营养行业的规范管理和营养学科的健康发展。

7 前景展望

时代呼唤营养师, 时代需要医学营养专业。为满足近期营养工作需要, 中国营养学会根据中国科协的指示精神, 在各省设立了营养师培训基地,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目前, 中国营养学会受国务院法制办的委托, 组织专家起草了《国民营养管理条例》。根据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新形势, 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对医学营养专业人才的相关规定。其中, 卫生部2009年印发的《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 》规定, “三级医院和具备条件的二级医院应设立临床营养科, 其他医院可设立营养诊室”“营养医师人数与医院床位数之比至少为1∶150, 营养技师与营养医师应按照1∶1的比例配备, 营养护士应不少于3人”。《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明确提出, 要“提高营养师的社会地位, 逐步在医院、幼儿园、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公共食堂及餐饮服务业推行营养师制度”;并规定, 今后各医院、学校、幼儿园、养老院、食品企业、运动队、健身俱乐部、大型宾馆、饭店、体检中心、100人以上的职工食堂将强制配备专门的公共营养师;只有持有公共营养师或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才可以进行保健品直销工作。这些规定若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 必将为营养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为医学营养专业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营养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 目前, 国内尚有400万的人才缺口。随着相关部门领导和广大群众对营养学认识的不断提高, 人们普遍认识到营养、保健、健身和养生的重要性, 将会大大增加营养师的市场需求, 医学营养专业及营养师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摘要:医学营养专业是一个新兴并具有前景的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医学营养学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 医学营养专业在医院、社区等健康服务行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急需完善相关的法律支撑。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营养专业,营养师

参考文献

[1]杜寿玢, 李珏声.我国营养专业教育的历史回顾[J].营养学报, 2006, 28 (2) :106-107.

[2]翟青, 朱斌, 安国华, 等.肠外营养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药房, 2005, 16 (11) :862-864.

[3]曹华, 杨凤琼, 兰小群.医学营养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14) :114-115.

[4]王建, 易龙, 舒晓亮, 等.我国临床营养学科的现状与存在问题[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2, 18 (7) :5-9.

[5]熊睿.临床营养支持方法发展研究[J].中外医疗, 2010 (29) :179.

[6]黎介寿.临床营养支持策略的变迁[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9, 16 (12) :953-955.

[7]饶春平, 句连云, 徐文慧.浅谈如何培养医学营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 (16) :14-15.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 第7篇

急诊医学是近20多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 是研究临床急危重症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规律及急救处理的学科。

发达国家摸索出急诊医学基础教育和专科职业教育训练连贯化的急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1], 对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对于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而言, 如何搞好急诊医学基础教育,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高职高专急诊医学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掌握基本生命支持技术和临床急危重症处理方法与措施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 笔者提出“三基、两训、一专多能”的急诊医学基础教育模式。

首先必须使学生掌握“三基知识与技能”。三基:指急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理论:包括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儿科学、五官科学与传染病学及相关理论知识等;基本知识:指急诊医学基本知识即内容较全面的急诊医学教材所含内容;基本技能:指急诊急救的基本技能, 包括心肺复苏术、开放气道与人工通气、输氧技术、电击除颤、洗胃术、外伤急救技术及胸腔、腹腔穿刺术等技术。

通过学习急诊医学三基知识与技能训练, 只能使学生的急诊急救知识与技能达到知晓水平, 要达到熟练或掌握的程度, 还必须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实现。故提出“两训”。第一训:指完成了以上临床课与急诊医学课程学习后, 在各教学点进行为期1周的急救基本技能强化训练, 训练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术、开放气道与人工通气、输氧技术、电击除颤、洗胃术、外伤急救技术及胸腔、腹腔穿刺术等技术, 由急诊医学任课教师指导。第二训:指学生在实习阶段必须完成为期1月的急诊科实习, 进行急诊临床实际工作的训练。是将所学理论与技能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 应用于具体病例中,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在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 并将感性认识再提升到理性认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牢固掌握急诊医学理论与急救技能。因此, 两训是培养急诊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

通过“三基、两训”可以初步实现“一专”。“一专”即掌握基本生命支持技术。而农村与基层医院面临的是多学科的急危重症病人, 因此, 不能忽视临床各科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处理临床各科的急危重症患者。首先, 必须重视临床各科的教学, 使学生较好地完成实习前各科理论学习、临床技能强化训练和实习阶段临床各科实习训练, 才能实现“多能”。其次, 只有让学生具备了“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与高技能, 才能在今后临床工作中从容应对急危重症患者, 为培养适应农村与基层医院的全科医师打下坚实基础。

高职高专急诊医学基础教育模式中, “三基与两训”是手段与途径, “三基、两训”的综合运用也符合急诊医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2]。“一专多能”是目标与要求, 只有达到这一目标, 才能适应农村与基础医院的临床实际需要, 才能完成高职高专面向农村和基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医学人才这一主要任务。当然,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农村、基层医院高水平医师, 还需毕业后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及岗位学习与深造[3]。

摘要:针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培养任务, 提出“三基、两训、一专多能”的高职高专急诊医学基础教育模式。“三基、两训”是培养手段与途径, “一专多能”是培养目标。通过“三基、两训、一专多能”教育模式, 培养出适应农村、基层医院实际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临床医学人才。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急诊医学,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Bielecki, K.Trauma care for the yeay 2000[J].Przegl-Lek, 2000, 57 (5) :127~128.

[2]韩继媛, 孙鹏, 唐泽海, 等.急诊医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 (6) :68~70.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 第8篇

1 外科实训课课程改革

1.1 课程学时规划

增加外科学实训课学时数, 拟由原来的80个学时增加为108个学时, 实训课与理论课学时之比为6∶5, 而原实训课与理论课学时之比为4∶5。实训课学时增加, 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外科基本功训练频次的增加, 增加的学时, 主要进行课外实训;另一方面体现在将部分原理论课教学活动在实训教学中完成, 按理实一体教学进行调整。实训课学时的增加, 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 使同学们通过实训课反复练习, 牢固树立外科无菌操作观念, 熟练掌握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

1.2 课程组织形式

实训课采用多种组织形式完成, 如: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力本位—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问题式数学 (PBL) 模式。高职学生普遍对操作性实训课感兴趣, 但千篇一律的教学形式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灵活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 课程内容选排

为了适应高职教学的需要, 我们认为高职外科实训教学内容选排原则为:基本理论懂, 基本技能熟练且规范。由于目前已出版高职外科实训教材较少, 又不适合我院的具体情况, 故我教研室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编写了《外科学实训教程》。在编写过程中坚持实用性原则, 根据国内、省内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际情况, 选择临床广泛开展的实训项目, 使之更加实用。其次坚持先进性原则, 根据当前外科学发展现状, 增加了一些近几年新开展的实训项目, 使学生能够掌握新技术, 使教学内容适应时代需要。再次坚持系统性原则, 教材通过从实训目的、实训用品、实训流程、内容与方法、注意事项、考核标准及课后作业进行全面阐述实训, 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掌握实训操作,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为学生走入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增加课外训练, 确保教学质量

2.1 开放外科实训室

开放外科实训室, 让学生有更多的操作机会。外科实训室全天对学生开放, 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外科实训室练习无菌术、打结、换药、清创缝合等操作项目, 现场有教师指导[1]。

2.2 开展外科技能竞赛

我院医学系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每学期进行1次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竞赛 (例如:外科切开、打结、缝合、外科洗手、消毒等比赛) ,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了学生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受到了学生普遍的欢迎。

2.3 观摩外科手术及外科基本操作临床实践

通过观摩外科手术及外科基本操作临床实践,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对手术及外科基本操作产生直观、具体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4 开展外科实训第二课堂活动

近2年来, 我院医学系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展外科实训第二课堂活动。从第二学年开始, 在6个临床医学教学班级中, 每班选取4~5名对外科有浓厚兴趣且动手能力强的同学, 共计30名同学, 进行外科实训第二课堂教学。实训内容较日常的外科实训教学内容提前讲授, 且讲解内容较日常的外科实训教学内容深。经过2年的实践, 外科实训第二课堂受到同学们极大的欢迎, 具有以下作用:①开拓学生视野,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②参加外科实训第二课堂的学生可以在日常的外科实训教学中起到“小老师”作用, 有助于提高外科实训教学水平。③这些具有娴熟外科操作技能的同学代表学院参加一些活动, 比如:省教育博览会等, 起到了良好效果。④在第二课堂的学生的带动下, 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学专业整体学生学习外科的兴趣[2]。

3 严格考核标准, 提高考核质量

3.1 实训课考核形式

实训课考核分单元能力考核及综合能力考核两种形式, 单元能力考核随堂考核, 综合能力考核在每学期实训教学完成后进行, 综合能力考核整个考核流程完全依照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技能操作考核的形式进行, 现场抽签, 然后分三站进行考试, 最后成绩通过这三站给予综合评价。使同学们提早熟悉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技能操作考核的流程及形式, 有助于毕业后顺利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实践考试。

3.2 实训课考核内容

单元能力考核内容包括实训课中能否独立、准确地完成教师要求的操作及提出的问题。综合能力考核以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 从无菌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和熟练程度等多方面对每个操作考核项目都制定了全面、客观、严格的评分标准, 并制成了专门的评分手册。学期末实训成绩不达标者不得参加理论考试, 外科学最终成绩为理论成绩占50%, 实训成绩占50%。这一改革明显改变了学生重理论, 轻实训的现状, 有利于学生重视实训技能的练习[3]。

4 加强实训室建设, 改善实训条件

外科实训室是培养医学生外科基本操作技能和强化无菌观念的重要场所, 是实施外科实训教学必备的条件。加强外科实训室建设, 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我院近几年加大了实训室建设的投资, 建立了1个标准化模拟手术室、2个标准化洗手室、1个动外实训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腹腔镜实训室。并先后购进了动物实验台、无影灯、深部打结器、电刀、自制50套缝合及打结训练模型。硬件设施的投入, 实训条件明显改善, 有力保障了实训课的进行。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实训教学管理

5.1 加强师资 (实训教师) 队伍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实训教师普遍存在:①实训教师队伍不稳定。②实训教师实训操作技能差。③实训教师教学技能薄弱。针对这些现状, 学院提高实训教师待遇, 保证了实训队伍的稳定。同时学院鼓励实训教师提高学历, 对于新进实训教师进行一对一师徒帮扶, 使新进教师的实训操作技能及教学技能迅速提高, 以适应新时期实训课要求, 并定期选派实训教师到本科院校进修深造。这些举措使我院实训教师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5.2 强化实训教学管理

完善实训教学的管理制度, 加强实训教学的管理制度的落实。学院积极完善教研室主任管理制度、实训教师考核制度、听课、评课制度, 学院医学系及学院教学督导小组定期检查实训教学教案、教学进度、听课、评课, 使得实训教学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总之, 只有坚持课程改革, 不断改善实训条件, 规范实训考核标准,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 才能提高外科学实训教学质量, 培养出合格的高职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菊.外科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14, 27 (4) :299-300.

[2]刘平, 彭军飞, 朱荣林.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第二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 (5) :70.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 第9篇

1 实验对象

本次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基础课的改革与实践在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3个班级 (102人) 中进行。

2 实验方法

2.1 进行专业课程对接

作为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医学微生物学的课堂教学一定要符合护理专业临床工作的要求。我们研究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从而确定护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涉及的医学微生物学的知识与技能。通过课程对接, 确定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教学内容, 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课程对接还可以确定护理专业课对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要求, 从而确定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2.2 通过社会调查, 掌握临床护理工作对本课程的需求

为了使本课程更能满足护理专业的临床实际要求, 我们对大连市三级甲等医院、二级甲等医院、社区医院进行了关于“护理工作中需要的医学微生物学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调查, 确定了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2.3 研究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研究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从中筛选涉及医学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技能, 从而确定学生必学的医学微生物学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调查研究, 确定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制订出医学微生物学的实施性教学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 , 确保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为临床教学、临床工作服务。同时, 凸显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课教学“必需、够用”的原则。

2.4 修订课程改革的实施性教学大纲

根据护理专业对医学微生物学的要求, 大纲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满足护理专业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的要求、满足护理专业课程的要求、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 兼顾学科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根据调研结果选择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 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实践教学内容, 统筹学时分配, 并制订相应的考核方法。这样制订出来的教学大纲更能体现医学微生物学在护理专业中的作用, 明确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掌握的基本内容、重点内容、必会内容, 可以指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 将医学微生物学的课堂教学落到实处。根据以上要求, 我们编写了大纲, 并根据大纲开展2011级护理专业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

2.5 课堂教学的改革

2.5.1 授课形式的改革

目前, 像医学微生物学这样的专业基础课通常采用合班授课的形式。合班授课虽然可解决师资和教室等资源紧张的问题, 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 但经过调查我们发现, 医学微生物学合班授课的效果远不及单班授课。提示我们在教学活动中, 应该遵循教学规律, 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 慎重使用合班授课[1]。为避免合班授课的弊端, 教师在合班授课的过程中应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使用, 增强合班授课的教学效果。我们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合班授课:教学内容生活化, 将教学内容尽可能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内容工作化, 将教学内容尽可能与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紧密联系, 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学形式时代化,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 将他们所熟悉的卡通人物放在课件中, 增强课件的观赏性, 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以上做法, 大大增强了合班授课的教学效果, 提高了教学质量。

2.5.2 教学理念的改革

教学理念主要包括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果、关注教学的可测性和量化。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进步和发展, 而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通过教学效果的积累来实现的, 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增强教学效果。但是应注意的是,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规定时间内讲完规定的教学内容不一定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的知识量决定的。因此,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上我要讲什么、怎么讲”, 而应更多地考虑通过什么手段能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 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发展。

2.5.3 教学方法的改革

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都应注重学生智能的发展。可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注重引导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学习情绪等。我们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要使学生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 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目前, 高校课堂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特别是合班授课时运用得更多。在这种情况下, 更应考虑学生的学习情绪, 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要避免多媒体课件的幻灯片化。多媒体课件是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诸多媒体素材运用到课堂中, 在有限的时间更好、更有效地将要讲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果简单将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幻灯片中, 不仅达不到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而且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时, 应将概念、微生物的结构及变化过程等抽象内容转变为学生熟悉的图片、动画、视频, 以学生熟悉的形式直观展示出来。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使学生自觉学习。

(2) 利用丰富的网络素材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互联网上众多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素材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 能简化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 使课堂教学更加立体、生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基本素材, 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二是编辑、整合, 就是将上述的基本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首先, 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 熟悉各种素材的下载方法, 根据教学需要下载与教学相关的基本素材;其次, 应掌握素材的编辑方法, 将基本素材转化成能够在课件中使用的素材;再次, 选择一个平台, 将课件的素材有机结合, 让各种素材在需要出现的时间和位置正确出现。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 制作出了符合课程要求的、学生喜欢的、能够辅助课程教学的高品质课件[2], 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

(3) 将抽象的理论直观化。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往往是教学中的难点, 这些难点通常是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多媒体课件就是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理论、变化过程等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更易理解并帮助学生记忆。因此, 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视频、动画等是课件制作的关键。我们利用现有资源, 经过编辑后制作成Flash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课件[3]。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以动态的多媒体形式展示给学生, 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2.5.4 实践教学的改革

传统医学微生物学实践教学通常是提高理论授课效果的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 内容多为验证性或演示性实验。我院高职护理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实践教学总共12学时, 在有限的学时内怎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实践技能并将其应用到今后的护理工作中, 这是我们考虑的重点。无菌技术不仅是医学微生物学重要的操作技能, 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操作技能。因此, 我们在实践教学中以强化学生的无菌操作为训练重点, 通过学生的操作、训练, 不仅强化了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无菌意识和技术, 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改革实践结果

将参与了教学改革的2011级与未参与改革的2010级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效果进行比较 (由同一教师授课) , 结果见表1。

4 讨论

本次改革与实践从护理专业的需要出发, 根据学生的实际, 以大纲为切入点改进教学方法, 使学生明确了本门课程的地位与重要性, 端正了学习态度,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 而且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意识、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为学生学习后期的课程乃至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次教学改革与实践我们认识到, 教师不仅要精通课程的知识与技能, 还要精通将这些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有效手段, 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将不断学习与探索, 为提升教学质量而努力。

摘要:根据护理的临床要求、专业课的要求、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 结合课堂教学实际, 通过调查研究, 对护理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 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为学生学习后期的课程乃至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护理,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基础课

参考文献

[1]全立群.高职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合班授课利弊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17) :51-52.

[2]全立群.利用网络资源制作高职护理专业多媒体课件的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 2012, 9 (3) :112-113.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 医学检验专业 实验室 生物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091-02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检验等专业知识的检验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呈现多元化,但主要去向是各级医院检验科。检验科是患者血液、体液等各类标本集中的场所,也是医院重要的污染源和传染源,控制不好易发生医源性感染。作为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养、输出机构,高职医学院校应有效展开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基于此,本文探析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

一、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为避免微生物和医学实验室各种活动中生物因子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措施和人员素质及管理措施,以达到对人、环境和社会的安全防护目的的一种综合行为。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具有必要性。

(一)专业特点要求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高职层次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进行基础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课程)、专业课程(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等课程)的学习,而在这些课程尤其是在专业课程的实训课中,学生进行实验时必须接触血液、尿液、体液等未知标本,这些未知标本是重要的污染源和传染源,可能携带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然而在上实训课时,有的学生生物安全意识淡薄,不穿工作服,接触标本不带手套,书本、水杯随意放在实验桌上,甚至在实验室里喝饮料,吃零食,下课不洗手等。同时,对医学检验专业二年级学生的无记名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标准预防的概念、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概念、生物安全柜的使用范围、哪些操作可以产生气溶胶、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等认知率低,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匮乏。因此,必须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

(二)岗位的性质要求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各级医院的检验科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习和就业的主要场所,同时是患者各类标本(血液、体液、尿液等)的集中场所,这些标本可能携带有各类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是主要的污染源和传染源所在,也是造成医技人员职业感染的主要因素。而且我国乙肝病毒携带率高,艾滋病感染者也逐年增多,这些都给检验科医技人员造成了威胁。调查显示,实习生是发生职业感染的主要人群之一,这可能与实习生的工作经验、基本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心理素质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缺乏,不懂得个人安全防护有关。因此,在校学习期间要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使学生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在以后的实习和工作中预防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降低感染率。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方式

由上可知,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具有必要性,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已成为医学生尤其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

(一)在基础课程学习中增加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第一学期就开始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这时就必须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内的规章制度(不穿工作服严禁进入实验室,严禁在实验室喝饮料、吃零食等),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并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在以后的实验课中不断得到强化。

(二)在专业课学习中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进入专业课学习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就逐渐接触到血液、尿液、痰等标本,同时标本中的未知生物危险因子也威胁到学生的安全。因此,带教教师要以身作则,反复强调进入实验室时要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规章制度,加强生物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传授学生标本采集处理的注意事项,使其正确掌握操作技能。同时,对于实验室废弃物(如注射器、血液等)的处理,要按照实验室的规定进行处理,不能随意丢弃。同时,要做好实验室的清洁与消毒工作。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

(三)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进行系统教育。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主要立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规范化实验操作技能和相关法规,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提高防护水平。针对医学检验专业操作要求较强的特点,以及结合学生未来岗位的特点,尤其是要增强学生防范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的意识,加强个人生物安全防护。对学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系统教育,使学生掌握实验室中存在的生物安全隐患及处理相关问题时应采取的措施,增强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从而有效降低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发生。

(四)在见习、实习过程中强化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在见习、实习过程中,带教教师要尽职尽责,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帮助学生熟悉操作技能,提高对锐器伤、标本污染、气溶胶等职业感染因素的认识,掌握安全防护措施。同时,还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题讲座或培训,促使(下转第96页)(上接第91页)学生不断提高、加深生物安全认识,培养、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三、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保障措施

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具有必要性,在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教育的同时,还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措施加以保障。

(一)提高教师对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重视。我国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可能会有一些困难,这就需要使教师认识到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取得共识,从而更好地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

(二)建设规范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医学院校实验室最低生物安全防护要求是一级、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但现有的医学检验教学用实验室建成早,实验室设计不规范,不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要求,因此,需建设规范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只有具备了规范的实验室,才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同时也是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基础。

(三)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高职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差,其学习知识主要来源是教师,因此,要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要在校内教师中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使教师掌握全面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知识,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在专业课和其他基础课程中融入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对学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可以选择有生物安全实验室科研和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参与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教学, 并安排他们参加一些“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班”之类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总之,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因其未来岗位的需要,应对其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全面、系统的教育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规范化、标准化操作技能,并终身受益。同时,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实验室中存在的生物安全隐患及处理相关问题时应采取的措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发生频率。

【参考文献】

[1]覃仕锋,徐红.医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教育[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4)

[2]于声,段斯亮,闭雄杰.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调查[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2)

[3]王鲜平,侯世科,高进,等.重视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预防[J].中国医院管理,2004(12)

[4]杨永刚,陈松,童波,等.检验人员发生显性职业暴露的调查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4)

[5]胡仕仕,徐晓明,赵卫,等.广州市医科大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认知情况的调查及对策[J].热带医学杂志,2009(10)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课题(2012B09)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 第11篇

1 传统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全国高职高专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大多采用“1+1+1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临床实习三段。根据临床工作特点, 将教学过程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期一年, 以校内学习为主, 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 由校内专任教师授课,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为期一年, 以校内学习为主, 完成临床专业课程 (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 的学习, 穿插临床见习, 由附属医院临床经验丰富且教学能力较强的专家授课。

第三阶段:为期一年, 为临床实习阶段, 学生进入县级以上教学医院实习, 在指导教师带领下, 进行工作实践, 积累临床经验, 形成工作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承上启下、循序渐进的优点, 但由于各教学环节联系不紧密, 特别是临床理论知识学习与实习间隔时间过长, 容易造成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脱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弊端, 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 不能很快适应临床工作, 从而影响实习质量。学生在学习临床专业课和实习时, 往往会把基础课学到的知识搁在一旁, 导致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

2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我校按照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标准, 遵循医学教育规律, 完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并实践“三级能力、二元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三级能力”是指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基础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在能力培养过程中, 融入职业素质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要求, 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从低级到高级的职业成长规律, 符合医学人才培养特点。“二元循环”是指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医院两个教学环境中完成, 实现校内教室、实训室与校外医院、社区循环。教学工作由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临床一线兼职教师共同完成, 技能训练通过模拟教学实训与床边教学完成。二元循环符合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要求, 符合高职高专“做中学、学中做、做学合一”的人才培养规律。

2.1 具体做法

基础技能训练, 通过校内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校内实训基地基本能力培训与教学医院职业意识培养、职业道德教育、观摩实训结合进行校—院循环, 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 对未来工作岗位有初步认识, 尽早了解医生职业行为规范、职业素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专项技能训练, 通过校内专业知识和教学医院床边 (现场) 教学循环, 校内实训基地仿真模拟训练与教学医院床边示范教学循环, 学生先在实训基地进行临床技能模拟训练, 然后在医院进行床边学习。通过边学习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边进行临床实践能力训练, 将课堂学习内容灵活运用于临床医疗活动中。通过以上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训练, 将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践能力训练中。

综合技能训练, 指校外实训基地各科室实习教学与校内实训基地健康教育 (如Sim Man综合模拟人实训、CCS计算机模拟病例等) 实训循环。学生进入教学医院实习后, 在指导教师带领下, 进行工作实践, 积累临床经验, 形成工作能力。教学医院由临床培训基地 (原则上为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 和基层实践基地 (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组成。临床培训基地主要培养学生的常见病和健康问题的诊疗技能, 在基层实践基地学习不少于一个月, 主要培养学生开展预防与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特殊人群保健及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能力。毕业前一个月, 学生返校接受技能强化训练, 包括Sim Man综合模拟人实训、CCS计算机模拟病例实训、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培训及客观结构化考核。

2.2 特色

两个早期:早期接触临床, 早期接触社区。在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中, 通常学生要到二年级才开始接触专业, 三年级才接触病人, 不符合医学教学规律。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借鉴国内外经验, 在一年级即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 穿插医院和社区见习, 使学生尽快了解本专业基本情况与能力要求。早期接触临床是一种新的医学教育模式, 是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1]。学生早接触社区, 早接触临床, 有利于巩固专业思想, 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避免与专业学习脱节。

一个真实:以真实的医院工作环境或模拟真实的实训基地为主要学习场所, 学生反复接触、多接触临床、接触病人, 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融合。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学习, 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环境的统一,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为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

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组建的专业建设委员会, 对医疗行业深入调查研究后, 围绕行业需求及任职资格要求, 进行课程设置;围绕职业能力, 制定课程标准;围绕职业岗位工作过程, 序化教学内容, 构建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的新课程体系, 将人文关怀意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到整个课程体系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改善教学环境, 加强实践教学, 注重职业能力、素质培养, 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 实施优质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构建多方位的教学评价体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由素质教育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临床综合技能模块组成, 分公共领域、医学人文领域、医学基础学习领域、基本技能领域、专项技能领域、拓展学习领域、综合技能学习领域7个学习领域, 以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实际工作任务为主线, 以临床病例 (教学病例) 为载体, 通过校—院循环、模拟—真实循环, 实现对学生基础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培养。

4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创新

4.1 教学模式创新

依据“三级能力”要求, 提出“一个主线、两个真实、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一个主线”, 即以医生职业工作过程为主线;“两个真实”, 即以模拟真实和临床真实为手段, 以模拟病房、医院现场为依托;“三位一体”, 即以医生职业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 将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有机融合,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4.2 教学方法改革

在以“一个主线、两个真实、三位一体”为特征的专业教学模式下, 根据不同课程特点, 选择不同教学方法, 尝试启发式、案例式、虚拟式、研究式、总结式等教学方法, 精讲多练。如在内科学、儿科学理论教学中, 开展“以病例诊疗为先导, 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授课时, 教师通过对具体疾病诊断、治疗的介绍以及适当的师生讨论, 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明确诊疗思路, 提高临床思维和诊疗能力, 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性。积极探索具有医学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方法———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法。依托临床教学基地, 借助多种手段, 采用“理论与技能示范教学—初次模拟训练—分析总结—再次模型训练—进入临床实际操作”教学模式, 通过反复训练, 帮助学生在接触真实病人之前掌握规范、熟练的医疗技术, 以弥补学生临床实践机会少的不足, 其优点是有与临床相似的医疗环境而无医疗风险[2]。借助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 使学生早期了解医院, 了解医生职业, 了解医疗辅助设备的使用管理方法等。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 借助临床教学模型进行临床技能强化训练。如利用外科实验室开展动物外科手术实验, 帮助学生了解手术过程, 学习术前术后处理、外科无菌技术、切开缝合技术、伤口处理等外科基本操作。临床实训基地建立标准化病人 (SP) 队伍, 在诊断学问诊教学、内科与儿科见习教学、实习资格多站考试中合理运用SP。模拟教学有效解决了在真实环境下开展临床教学存在医疗风险高、病人资源不足、操作一过性无法重复的问题。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我们将学生和教师的角色转换为下级医生与上级医生的角色,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示范和评价, 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改革目标。

5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效果

5.1 创新并实践“三级能力、二元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高职生的认知规律和临床工作特点, 确定学习阶段和学习项目。按照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要求和学生特点, 创新并实践“三级能力、二元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以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 实现校内教室、实训室与校外医院、社区反复循环, 将学校教学过程和医院工作过程紧密结合。随着教学的深入, 采用逐步深入的课程模块, 实现职业态度、沟通与诊断技能、基本操作技术和临床思维、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

5.2 关注医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 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 逐渐融合[3]。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的人文属性更加凸显, 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培养高素质、符合21世纪社会发展要求的医学人才, 必须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构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现代医疗环境中,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医患关系、医疗与社会的关系及如何成为合格医生等方面内容。为此, 我校加大了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的融合力度, 在课程设置、学习要求等方面体现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教育的相互渗透, 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规等必修课, 人际沟通、艺术欣赏等选修课, 使学生系统掌握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 具有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处理临床问题的思维方式与习惯, 填补医学技术与人文实践结合课程的空白。此外, 我校还通过专题讲座、党团活动、文体活动、送医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 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为社会提供不仅有合理知识结构, 而且有健全人格的医疗人才。

5.3 加强课程间融合与渗透, 避免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脱节

为避免教学内容繁多、陈旧及过多重复等缺点, 在实施新的人才培养计划过程中, 我们重构了学科知识体系, 调整了教学内容。通过基础阶段课程融合、早期接触临床知识, 临床阶段再回归基础, 反复循环, 实现基础医学知识之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之间的渗透, 有效避免了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脱节。同时, 通过临床见习、床边教学、实习前后临床技能强化训练, 突出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5.4 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成果突出

通过构建“三级能力”课程体系, 完成了10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和学习情境设计, 先后建成了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两门省级精品课程和两门医学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7门院级精品课程, 编写工学结合教材14部, 参加说课比赛获省级二等奖一项、校级二等奖两项, 成功申报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承担“3+2”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研究。目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已通过省级改革试点专业验收, 成为省级重点专业;同时建成一个省级校内实训基地和一个省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使得临床医学专业在全省医学专业建设方面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摘要:按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遵循医学教育规律, 完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并实践“三级能力、二元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相应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方法, 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三级能力,二元循环

参考文献

[1]张凤, 乔宇琪.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意义与方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12) :71-72.

[2]汪芝碧, 黄雪玲.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 2010 (19) :2684-2685.

上一篇:燃烧运行论文下一篇:政策管理的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