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进趣味课堂

2024-06-12

让学生走进趣味课堂(精选5篇)

让学生走进趣味课堂 第1篇

一、教师要不断“积淀”, 扩大视野

一个想教好语文的人, 必然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读书使教师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增强课堂应变能力, 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 教学面貌会大大改观。读书使教学的眼界进一步开阔。我们的教学实际包含两个过程: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如果教师之前不学习, 缺乏感性和理性认识, 图方便, 到“教参”中“牵羊”, 学生得到的只是搬来的枯燥、乏味的答案。如果教师能将之前学习的流程、感受、规律一并教给学生, 引导他们一步步地尝试, 那么学生就能生动有趣地获得知识, 形成能力。

现在, 尤其多媒体更为我们教师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教师更应从中吸取营养, 设计教案, 并应用多媒体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 增加学生的视听享受,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法和学法, 引导学生步入优美的语文之境

我认为教师要强化“用方法”“教方法”的意识。不要一提“方法”就想到“花招”, 花拳秀腿我们不赞成, 要切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方法应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不教”, 突出主体训练。以下是几种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好方法:

1. 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就是在阅读教学时, 有分角色对话的地方, 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通过文章中角色语言的有感情地朗读, 把原文中人物或动植物对话的情境带到课堂上来的活动。在分角色的朗读过程中, 学生把自己当作文中的某一个角色来直观感受, 既有趣开心, 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能传授给学生知识,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教授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时, 教师可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角色, 通过对小柳树骄傲自满、洋洋自得的语言的朗读和小枣树谦虚沉着、不亢不卑的语言的朗读, 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将两个角色不同的语气表达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通过角色相反的个性对比, 刻画出了小柳树自高自大的形象, 同时小枣树那种谦虚、不亢不卑的作风得到了学生的认同, 教育了全班学生。这是最直接、最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了。

2. 配以道具

利用道具来模仿文章中的角色是学生最喜欢做的事情了。因为小孩子最喜欢扮演, 如想扮演电视里的小红军打敌人、扮演警察抓贼等。面对道具的稀奇感, 每一位学生都想玩一玩、戴一戴、穿一穿, 感受感受这个角色, 体验扮演角色时的乐趣, 享受表演时高兴、欢乐的心情。以课文《坐井观天》为例, 教师在课前准备好道具:青蛙、小鸟。上课时, 板书课题便引出文中两个角色———青蛙、小鸟, 接着问学生:“青蛙和小鸟说了些什么?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好!下面有谁想模仿青蛙和小鸟来说说?”于是, 就请出两位同学戴上道具分别扮演这两个角色, 拿着书面对面地有感情的朗读起课文来。一次绘声绘色的表演, 引来了教室里的情境效应, 引起了学生更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因为文章较短, 此时还可以让两位学生来表演, 最后再让大家来对话, 让学生自己谈谈对话后的感受。一节课下来既激发了学生的情趣, 学好了课文, 又训练了他们听、说、读的能力。通过利用道具扮演的有趣教学活动, 文章中生硬的词句变成了形象的身势语, 帮助了学生理解文章, 记忆语言文字和其他语文知识。同时, 符合孩子天真无邪的个性, 满足孩子喜爱扮演的童心, 从而激活他们热爱读书的强烈欲望。

3. 做游戏兼学文

游戏以它覆盖面广、趣味性更强的优点进入课堂, 受到了学生的喜欢, 它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情绪放松、改变师生互动状态的最好礼物。因为一个班里几十个学生, 要同时让他们得到情绪的放松或者激起他们兴趣的热情谈何容易!有经验的老师都体会过, 在课堂上的游戏就像一块磁力很强的磁石, 就不怕学生不被迷倒。只要教师抓住与文章内容相关的一点, 便可以随机应变地设计游戏课堂教学了。像这样既给学生传授了知识, 又增加了课堂趣味, 真可谓两全其美。

4. 在实践中创新

创新学习与实践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 应向生活延伸, 向社会拓展。教师要善于寻找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融通点, 让学生心灵与课文产生共鸣, 与周围的事物息息相通, 给课堂注入活力。例如, 《找春天》是二年级口语交际课, 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文图意, 初步感知春天的特点。然后, 我再带学生到学校旁边的公园去“找春天”。孩子们在公园里欣喜地发现了嫩绿的柳枝、泛青的小草、池中的蛙鸣、归来的燕子以及各种各样绽放的花等。回到教室结合课文, 学生一个个兴趣盎然, 此时他们观察到的实物很自然地跟课文联系在一起。我让学生自由分小组互相交流, 谈论春天的景物和特点,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对春天的景物反应是多样的, 教师应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当学生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春天时, 我巧妙地引导:“春天这么美好, 你想到什么?”这样就把谈话引向高潮。有的学生说:“我想照相, 把美好的春天留住。”有的学生说:“春天万物生长, 百花吐艳, 到处像美丽的大花园。”有的学生说:“我们就像春天的花朵, 是祖国的希望。所以, 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 学好本领……”这些来自生活实践中的学习, 教师只是个组织者和引导着, 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放飞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的智慧火种被点燃, 创新灵感被激活, 条理、灵活、敏捷等优良品质得到了锻炼。

让趣味走进高三语文复习课堂 第2篇

【关键词】趣味 语文 复习

高三的语文课,因为是复习,因为要高考,所以大多老师只重视知识的梳理、能力的训练,而忽略情感的培养和激情的激发,致使教学枯燥、冰冷,丧失生机、缺乏趣味。其实,高三语文课也应该是生动有趣的,应该是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形成能力的。

一、利用生动的故事

故事生动、有趣,本身就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最喜欢听故事。利用故事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讲诗歌炼字的时候,就用下面的故事引入: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一则故事把学生引入了情境中。

当然,故事也可以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如讲成语时,可以适当地讲讲成语故事,这样学生既了解了成语的来源,又掌握了成语的含义和字形。讲诗歌时,可以穿插作者或创作背景的小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高三语文课堂上,讲一些简短的故事是很必要的。故事本身有很强的启发性,丰富的哲理性,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整课堂气氛,同时还是不错的作文素材呢!适时恰当地运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利用巧妙的讲解激趣

人们总是把复习课比作“炒冷饭”。其实,“冷饭”也可“炒”出新滋味,关键看怎样“炒”。把过去讲过的知识换一种方法表达出来,学生听了依然会有新鲜的感觉。

例如,尧、蛲、铙、挠、饶、娆、骁、绕、侥、这些字的字音学生老是记不准,笔者就把它编成口诀:本字我读yáo,有虫金手náo,女士(食)大叫ráo,马xiāo用绳rào,侥(jiǎo)幸我没要;“尽”字有两种读音,就编成顺口溜:尽 jǐn尽量快让管先生早自习,其余读jìn。用这种方法帮助他们记忆。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印象自然也就特别深刻。同时,还鼓励学生自己想一些有趣的办法记忆。

又如,学生“箭”、“剑”二字总是混淆,我就在黑板上画上图画,学生马上明白了二者的区别,再让他们填空:刀光剑影,明枪暗箭,刻舟求剑,箭在弦上,唇枪舌剑……

在讲诗歌语言特点——倒装的形式和改变词性时,我就举方文山歌词中的句子来说明: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的美丽,你眼带笑意;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等待苍老了谁……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气氛十分活跃,学生还举了很多例子。

三、利用学生的真实事例

学生的真实事例富有说服力,对学生启发和感悟都很大。例如,有一天,复习字形,就利用学生身边的一件小事导入:前天我在班上的公布栏看到了我们班班费开支一览表,其中,有一项是:缕子:8元,请问同学们,这“缕子”是什么呀?教室里就泛起了阵阵笑声,有个学生甚至到公布栏去看。我接着解释:“缕”字是“纟”旁,从线,如细针密缕,千丝万缕等,“篓”字从“竹”,篓子最早是竹子编的,现在依旧有很多竹编篓子,所以同学们书写汉字时一定要注意字形的规范……至此,学生的注意力已完全被我吸引过来了。

学生的练习、作业、试卷、作文都是鲜活的例子,适当地借用,分析、点评,都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的表扬、肯定,可以说说他们的具体事迹,以树立榜样。用学生的真实事例,一定要多肯定,免得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四、利用竞赛激趣

积极参与,乐于实践,勇于竞争,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无强烈的竞争意识,则是学生有无主体意识的具体表现,也是开发智慧,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教学中我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例如把语基试题、文学常识,古文知识等综合起来制成试卷,在模仿和借鉴电视综艺类节目“幸运52”和“三星智力快车”的形式基础上加以改进,开展“知识大比拼”、“智力快车”知识竞赛活动。

在平时的课堂上,也开展一些小型的竞赛活动。如讲成语专题时,开展成语对对子,说数字俗语等趣味成语竞赛;在练习时,有的题目较难,就开展抢答赛,看谁最快最准地说出答案。

实践证明,语文复习课,采用竞赛形式,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集体主义观念和竞争意识,是语文课堂从沉闷走向活跃的简单易用的好形式。

五、利用教师自身的才艺

教师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才艺,不仅能更好地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容易在学生中心中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同时,教师的行为本身就是对学生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学生容易模仿。

我喜欢朗诵、演讲和写作,工作之余喜欢读书,偶尔也写写东西。有时候在课前,我会给学生朗诵一些自己读到的好文章,好段落,甚至是一两个经典的句子。记得有一个午后,我给学生念读一首情诗——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情诗: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呀/不为修来生/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

我抒情的朗诵伴随着缓缓流淌的轻音乐,把学生带入了一种自然深邃又情谊绵绵的境界中,过了一阵,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作文课上,我就把自己的写作心得和学生交流,有时,也秀秀自己的作品。或许是因为这种熏陶,学生喜欢上了阅读,喜欢上了写作,喜欢上了语文。

六、利用练习激趣

高三学习,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练习题的选用除了紧扣考纲,有实用性、针对性外,还可以考虑到趣味性。如阅读练习,可选择新颖的科普文,生动有趣的古文,文质兼美的散文或脍炙人口的诗歌。这样学生即便是做练习也丝毫不觉枯燥。如在改错别字的练习中,我就设计了“改正《广告人的情书》中书写错误的成语”这一练习,学生觉得有趣、实用。做题的劲头上来了、学习的尽头自然也就上来了。当然,练习不能一味地求新求趣,而忽视、脱离考纲。

让趣味性和人文性走进语文课堂 第3篇

一、兴趣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

1.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学校教育中, 学生与老师存在着各种关系, 如长幼关系、情感关系等。在语文教学中, 师生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气氛建构。对于小学生来说, 老师的形象往往会让他们害怕, 但是做个令学生害怕的老师并不是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体现。教师首先应该是个快乐的教师, 用自己积极健康向上的情绪去带动学生。这种情绪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构建快乐的学习氛围。

痛苦的学习氛围不仅会使学生降低对知识的渴求度, 也同样会影响师生间的关系。相反, 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热情。在课堂中, 我让一些预习过或者学过的学生充当小老师, 让小老师领读本课的拼音或者生词。同时提醒其他学生, 检查下小老师是否读对了。

3. 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低年级的小学生天性好动、活泼, 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自制力也较差。他们的注意力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 要使学生保持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的手段就不能单一, 适时地利用多媒体改变教学手段, 可以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除此之外, 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往往需要借助图片或者声音。课堂上适当使用动画片可以让小学生在相对自然和放松的情境中感知、体会所学, 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这样记忆也就会持久。

二、人文陶冶是语文教学的目标

1. 人文陶冶需要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顾名思义便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 专门为儿童创作、适合他们阅读的文学作品。从这个角度来看, 儿童文学自然成为了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龄在七至十二岁的孩子尚处于刚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的“人之初”阶段。语文课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会非常深刻, 甚至是终身的。语文课文中占非常大比例的儿童文学也就成为对孩子们人文熏陶的主要内容。

2. 人文陶冶需要课外延伸。

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能够在语文课上培养孩子爱语文, 进而愿意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美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在信息时代强烈的冲击下, 青少年的读写能力在降低, 语言的不规范现象也愈发严重。对于可塑性十分强的小学生来说, 语文课的文化及人文熏陶必须带动他们在课后大量阅读合适的文学作品。不难发现,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孩子的注意力往往被视听文化所占据, 被动接受代替了主动思考。为了避免信息化带来的某些副作用, 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用丰富、幽默的内容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他们走向儿童文学作品的道路上来, 也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使其在阅读中找到乐趣, 在阅读中积极思考, 在阅读中积累生活经验, 在阅读中提高读写能力。

三、趣味性与人文性相辅相成

1. 趣味性可以激发人文探求欲望。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该让小学生在习得语言交际的技能和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同时, 获得美的享受, 接受灵魂的洗礼。如此, 语言技能和语文知识才不至于死板, 知识和技能在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才能渗透进学生的思想中。机械地记忆及强迫学习往往使学生对文学的探求欲望越来越低。不得不说, 语文的工具性必须次于人文性。明确了这一点, 教师才能把课上活, 而不是为授课而授课, 为考试而授课。课堂活跃了, 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 求知的欲望也就强烈了。课后, 学生也会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总之, 人文教化依赖的是潜移默化而不是强迫灌输。“只有游戏者沉浸到游戏活动中去之时, 游戏活动才会真正充满其所具有目的……游戏就是具有魅力地吸引游戏者的东西, 就是游戏者卷入可以卷入到东西, 就是在游戏中赢得游戏者的东西。”教师就应该把语文课看作游戏, 共同投入, 教育的人文陶冶也能成为可能。

2. 人文性可以带动学习积极性。

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为例。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课堂上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朗读, 并且配上音乐 (班得瑞的《童年》) 让学生尽情感受课文语言的美, 进而感受宋庆龄女士一身的正气。在教学过程中, 这位老师用PPT课件重点出示了樟树“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常青、蓬蓬勃勃”。樟树的可贵之处便是“香气可以永久保持”!课文的重点句子更是配上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樟树的蓬蓬勃勃。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中, 学生重点朗读了描写樟树外形的句子, 把句子读得美极了。我相信, 在配乐朗读及配图朗读的过程中, 学生深深地领悟到樟树的可贵之处, 随后他们也就非常自然地感悟到宋庆龄女士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最后当老师引出课文的主题是赞美宋庆龄女士及写作手法是借物喻人时, 学生都能深刻地理解。当学生再一次齐读课文时, 他们已经带着自己的感情和理解, 读出了更深的感受。课后, 学生自发地搜集了许多关于宋庆龄女士的资料。我认为这节语文课成功了。教师通过课文给了全班学生人文的熏陶, 这种熏陶让他们可以沉浸在课堂上, 感受到了伟人的品格, 也把兴趣带到了课外。

如何让学生走进课堂? 第4篇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 教材 教学 因材施教

应用文写作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已经存在着“被边缘化和被附属化”的危机,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样的状况就要从教师本身入手进行从思想到行为的教学改革。如果教师本身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所教授的课程的作用和意义,那么即使学校和社会再重视这些知识,也只是走走过场,不会在学生的思想里留下一点痕迹,如国家再三强调的思政教育课程在学生的心里仍然是“公共课”的概念。但是仅仅只是从思想上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是不够的,教师要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做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改革才能真正的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使高职生不仅仅是职业技能专门人才,也是综合素质合格的人才。这样才符合国家提倡高职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力资源的要求。

本文以笔者数年的教学实践为基础,从教材的编选,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方式等方面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工作进行思考与探讨。

一、教材选择中的新旧观

很多学者都认为教材要新,从范例到知识点都要跟上时代的变化,但是笔者却认为教材不能一味追求新潮。应用写作本身是写作的一个分支,但是在应用写作的范围内也包含有很多与时代同行的文种,例如申论。申论从2000年开始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内容,经过这些年考试专家们的巩固,加上人们对公务员考试的热捧,申论成为一种专用于选拔录用国家公务员的应试文体,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教材中,申论已经有理由占一席之地。新,固然要新,因为不新则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都是储备型人才,知识点如果过于陈旧自然不能吸引他们,但是也不能把教材中不为人知的知识点当作陈旧的抛弃掉。例如行政公文,在应用写作中,行政公文永远都是有它的固定位置的。对于有考公务员志愿的学生们而言,行政公文写作将是他们必须学习的知识,并且在校园里的教学,永远都不能完全地满足他们今后要遇到的实际写作的需求。课堂上教师再三强调的模式性语言,如果没有日积月累的写作实践,学生是不会体会其中“模式”的含义的。不过在高职院校里,大部分学生还是会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因此常用应用文中例如请柬、求职信等知识点就因为其常用性而成为应用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走进社会生活的人们都“常用”它们。所以教材要新,但不能全新,也要旧,但不可太旧。新的知识点的教学不能冒进,要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点。

在例文的选择上一定不能太陈旧,一般三年前的文章就不适合拿来做例文了。像行政公文这样的固定知识点的例文更加不能旧了,可根据高职院校不同的专业特点进行选择。例如文科类的高职对写作要求比工科类自然要高一些,例文可以选择国家级别的行文规范。但是在不同的专业类写作知识点的教材编排中,例文一定要结合专业进行。例如调查报告在文科类院校多是选经济类市场调查报告,而在工科类院校则建议选社会类的调查报告。

这里说的课堂是指不同类型的教学环境。因材施教一直是古老的教育方式,在这里笔者将其阐述成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采取不同的教学。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高职院校强调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而给予应用文写作这种基础课程的边缘化环境。教师本身认识到应用文写作对学生的培养意义,在教学中钻研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达到教育的目标。但是必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自身院校提供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合自己开展教学的教学方式。有的院校的教学资源以教室、讲台、粉笔和黑板为主,所以教师一般采取讲述为主的课堂教学,板书与写作实践都会有一定的限制的进行。但是我们的教学不能被空间限制住,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进行。课堂上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是绝对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走出课堂,安排写作比赛,开展合作写作,评论他人作品等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延伸至课堂外。笔者曾经就采取在教授完“通知”一课后安排学生去搜集自己能接触到的通知,于是就有学生将居民社区里张贴的《开业通知》搜集并提出这是一例文种错误的写作,在课堂上教师进行分析后,学生们对通知的使用就有了更加具体、明晰的概念。有的教学资源相对多样化,那么采取多媒体教学与写作实践相结合是目前最流行的教学方式。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展现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习,在思考中学习,这样的课堂才会有吸引力。

二、教学要因人而异

这里的“人”是指教师。教学方式因人而异是笔者在数年的教学实践中的感悟。不同的人教学方式不能、也不会一模一样。有不少从事应用文写作的教师照本宣科的念教材,其教学效果非常的差。笔者建议这样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特质编写教案、设计课堂,尽量发挥出个人特色来吸引学生。例如有的教师语速较慢,那么在板书设计上就要相对简明,因为讲述同样的内容要花的时间会比语速快的教师要长,那么就在板书上节省时间。有的教师语速快,板书也快,但是从学生吸收知识的特点来分析,过快的语速不利于学习,因为在编排教案的时候要考虑到知识点的排序,教学讲授内容要轻重分明并且重点部分要详细讲解反复强调,在学生实践写作的时候可根据教师的语速快的特点对学生的当堂作业进行详解,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的教师讲课时总是苦恼文例少、陈旧的问题。其实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很简单,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地与时代紧密接触,“走出户外——去探险”。在生活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细察深思。应用文本身就是应用于工作、生活中的,因此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文例就在身边。在高等院校中随处可见行政公文,只要教师肯留意,身边的文例很丰富。我们的教学改革就是要从“人”做起,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方式,会让这个课堂丰富多彩。

让学生走进趣味课堂 第5篇

强烈的好奇心和对新鲜事物的新奇感使我产生了将这一神奇的现象搬上讲台, 与孩子们共享神奇实验魔力、体验物理实验魅力所在的冲动。我的这一想法马上得到了同组理化生及科技、信息各科老师的积极支持, 同组8位老师的共同特点:喜欢动手、善于实验探究。于是, 那一周的教研活动时间乃至接下来的一整天, 我们一旦有空便泡在实验室里选择器材、调试水压、调试现象……从最初的水流基本顶不起乒乓球, 到后来的球能离开吸管口一小段距离, 但空中停留时间过短, 且极不稳定, 我们不断改进吸管切口的平整程度, 进而将提供水压的水流换用自来水管供水, 直至实验达到了惊人的效果:乒乓球不仅能在空中喷泉漩涡中翩翩起舞, 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控制水压的大小 (水龙头开关) , 随意控制乒乓球在空中停留的高度, 达到完美神奇的效果!

神奇的实验现象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 是接下来我要思考的问题。如果仅仅是突兀地向孩子们展示该现象, 最多也就是赚得大家的唏嘘赞叹, 仅此而已, 并不能给他们留下多少印象。真正地学习必须要亲身经历才能印象深刻, 让孩子们在欣赏精彩神奇的实验的同时, 自己也必须成为课堂的主人, 每个孩子都得真正融入到实验中去, 才能体验物理之美。于是, 我提前在班上布置任务, 分小组收集能反映物理知识的趣味小实验,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 每一个小组展示一个趣味实验, 并阐明实验原理, 随后辅导全班同学一起完成该实验。

经过每个小组组员的群策群力, 全班6个小组很快有了自己的绝活:“巧取硬币”“气球吸杯”“瓶吞鸡蛋”“筷子提米”“神奇的摩擦力”“分子间有间隙”。课前我逐一对每组的组长 (主持人) 进行了精心的培训。

课前老师对每个小组实验的独立保密的技术指导和对主持人的单独培训无疑增添了这个课堂的神秘色彩。上课铃一响, 我走上讲台, 待和孩子们相互问过好之后, 马上旋开讲台上水龙头开关, 瞬时, 水流至下而上冲到半空, 顿时引发了孩子们的唏嘘之声, 我再不慌不忙地把手中的乒乓球随手往水柱中一放, 乒乓球稳稳地停留在了空中。孩子们看得目瞪口呆, 短暂地错愕之后, 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孩子们的热情被切底点燃了!接下来6个小组的表现又不断地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实验现象本身的精彩, 主持人的艺术现场调控, 听课嘉宾的现场指导与参与, 让整个课堂如一个欢乐热情的海洋, 听课老师“咔嚓”抓拍镜头的声音、孩子们成功完成一个实验后的惊叹声、鼓掌声, 共同构建了一幅美丽物理课堂的画面。

上一篇:多元评价促发展下一篇:厦门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