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整合范文

2024-07-07

发展整合范文(精选12篇)

发展整合 第1篇

笔者拟在深入研究阳煤集团整合化工企业情况的基础上, 借鉴企业并购与整合理论, 着重研究煤炭与化工产业如何整合, 重点在供应链整合、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整合、财务整合和公司治理整合, 以及整合风险与防范措施方面进行阐述, 希望对煤炭企业协调发展起到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阳煤集团并购化工企业的背景

阳煤集团按照山西省政府资源整合、转型发展的统一要求, 2008年重新确定了“强煤强化”发展战略, 将产业链向下游企业延伸。阳煤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 其无烟块煤是化工产品的上好原料, 年平均400-500万吨的煤炭销往化工企业。基于此先决条件, 并购下游化工企业成为做大做强、快速发展的途径, 它可以充分发挥无烟煤特殊品种的自然优势, 延伸产业链, 提高附加值, 保证煤炭市场的稳定。

2008年开始, 阳煤集团通过在目标区域内企业的并购, 控制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 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建立产品的定价权;并逐渐从单一的化肥、甲醇企业, 延伸至更大范围的化工产品结构。由此, 阳煤集团实施收购其下游化工企业, 经过整合, 实现规模的扩张。

二、阳煤集团并购化工企业的具体情况

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建立稳定的煤炭市场, 发挥阳煤集团的规模效应;2008年, 阳煤集团按照“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 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思路, 出资13.5亿元, 通过股份收购、先后控制了原来长期供货的客户——山东齐鲁第一化肥厂、山西丰喜肥业 (集团) 公司、河北深州化肥厂、青岛恒源化工公司、烟台巨力化肥公司, 河北正元化工集团六家化工企业, 总资产增加85亿元。这些化工企业原来全部为阳煤集团的长期客户, 固定使用阳煤集团的煤炭。通过收购后, 阳煤集团产业规模急骤增长。

2009年, 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漫延、化工行业跌入低谷的严峻形势下, 阳煤集团抓住机遇, 对收购企业再次增资3亿元, 控股了河北正元集团, 绝对控股山东齐鲁一化;并购山东恒通化工。2010年, 面对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市场价格波动加剧、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等不利条件, 为了形成产业合力, 增强抗风险能力, 阳煤集团引进战略投资者对收购后的化工企业进行产权整合, 设立了化工投资公司, 组建上市工作稳步推进。

目前, 化工产业已成为阳煤集团“十一五”期间增长最快、增量最多、增幅最大的产业, 实现了由小到大的飞跃。

三、阳煤集团整合化工企业遇到的问题

阳煤集团通过上下游的纵向并购整合, 完成了煤炭到化工产品的产业链延伸, 实现了多元化发展。但是, 在实施并购后, 双方企业并购跨行业、跨地域、混合所有制度等因素, 影响到了并购后的整合工作。

(一) 与被收购企业主和员工利益的矛盾

阳煤集团收购的煤化工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末, 绝大多数改制为民营企业;阳煤集团为国有企业, 直接受到国资委及政府的监管。由于所有制的不同, 在并购后, 新的企业在管理方式、技术能力、用人等方面与过去的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阳煤集团多看重的是企业规模与生产能力, 承担者社会责任;被收购化工企业的企业主则看重自己现实的经济利益与未来的收入;企业员工则关心未来自己的工作与前途。双方在所有制上的不同, 带来对经济利益认识的不同。

(二) 管理体制和机制上的差异

阳煤集团一直受国家和政府等部门的直接监管, 管理方式、用工制度、业绩考核等格式化、程序化, 执行政策性强;而被收购的化工企业在市场调控下运行, 制度、规定灵活, 适应性强。双方重组后, 在管理模式、决策事项和办事程序等方面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 在文化上存在差异。

(三) 地域跨度大、专业性强带来管理和控制问题

阳煤集团以煤炭生产管理为主, 相对于化工生产管理是门外汉, 在化工产业的管理上人才和经验匮乏, 必须依靠原有人员进行管理;而对于化工企业下一步的发展, 必须融入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因此, 整合后必须强调管理和控制的协调与统一, 解决跨地域和专业管理的问题。

四、阳煤集团整合化工企业的策略和措施

阳煤集团对下游化工企业实行并购后开展整合工作, 第一步, 对其资源进行整合, 以自身煤炭资源优势来弥补化工企业对资源的依赖性, 进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第二步, 对人力资源、企业文化、财务及公司治理进行整合;最后, 使其共同发挥作用, 达到一体化。

(一) 供应链整合

供应链的整合是指并购企业的双方利用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 通过对原料供应、产品销售方面的战略协作, 形成一个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的过程。阳煤集团采取了以下措施。

1. 优化供应链效果

对收购化工企业的供应商进行整合, 剔除了其他提供煤炭原料的供应商, 优化供应商网络, 由阳煤集团直接供应, 稳定了被收购企业的煤炭供应量和质量, 保证了自身生产的连续、平稳, 使得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状态。被收购的化工企业不仅在原料采购上节约了精力, 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运行效率。

2. 发挥技术效应

阳煤集团在收购化工企业后, 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 与一些有实力的化工设计研究院所联合, 参与前端技术的设计和开发, 与整合后的企业共同面对终端市场的激烈竞争, 为化工企业提供了从设计、施工、设备制造到试车、投产一系列服务;由原来的外部委托设计全部转向内部服务, 大大降低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3. 降低运行成本

在生产流程中, 阳煤集团还与整合后的化工企业实行“零距离接触”。化工企业由于有稳定的煤炭供应, 可以根据市场行情, 与自身产品的销售情况, 因时制宜地调整煤炭的库存和需求量, 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因原料煤占用资金, 合理了煤炭供应。在这种供应链方式下, 既提高了供应链环节的反应速度, 又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资金占用和化解了企业运行的风险。

4. 保证质量

在货物检验环节, 阳煤集团规范煤炭质量检测, 保证了化工企业用煤的质量和稳定, 促进了生产稳定。

5. 提高效率

外向物流方面, 阳煤集团用自身物流经验规范整合后化工企业的物流环节, 在化工企业周边严格控制成品仓库, 成品下线后, 立即直接发送。通过设立配送中心和销售网点, 高效地消化产品库存, 增加资金的回笼;较大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二) 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是指通过供应链内企业间的互动整合, 使企业文化保持独立性的同时, 上升为供应链文化, 从而形成供应链所特有的文化优势。阳煤集团采用融合方式, 有效推进双方企业文化融合。

1.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自的优势

阳煤集团在保持原有组织结构的情况下, 派驻相应的管理人员, 充分沟通;运用集团的战略思想, 参与化工企业的决策;引进集团的管理体制, 取长补短, 结合灵活、简单、高效的手段, 严格规范管理和决策程序;逐步引导化工企业完善制度, 重新规划各自的战略, 在集团总部的统一指挥下运行;避免出现大的问题和发生大的决策失误。

2. 充分认识大企业与小企业在管理方法上的不同

阳煤集团为大企业, 收购的化工企业为小企业, 管理方法各有侧重;整合后, 阳煤集团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管理人员互相调整, 逐步用大企业的管理方法影响化工企业, 是化工企业在管理方法上的改进, 通过制度约束人, 通过规范促管理;同时将化工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在集团公司推广, 以保证集团经营宗旨的实现。

3. 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集团要整体发展, 必须上下协调一致, 在管理的力度、幅度上必须掌握好度。阳煤集团坚持:一是在总体战略下各自确定自身的发展项目;二是在保证集团整体利益的前提下组织自身的管理;三是统一执行集团公司的经济政策和考核规定, 实现员工价值观的统一。

(三) 人力资源整合

人力资源整合就是使整合后双方企业的管理层及全体员工能够充分认同, 并发挥各自的优势。

1. 发挥人才优势

阳煤集团在整合化工企业后, 将技术、管理人才继续留在企业, 并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才提拔到关键岗位, 或充实到管理薄弱的单位, 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发挥, 体现其价值和成就感。

2. 做好与员工的沟通, 避免信息不对等

整合后, 采用职工代表大会、发布文件、传递集团报刊、工会慰问、文艺汇演等方式, 积极在化工企业的员工中作宣传, 讲解阳煤集团的政策、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愿景规划等, 解除员工的忧虑。

3. 加强对人员的培训

整合后, 按照集团公司的全员培训规划, 对化工企业人员进行培训和人才储备, 并对集团公司派出管理人员进行化工相关知识的学习, 为未来发展储备人才。

4. 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 做好对人力资源的激励工作

整合后, 化工企业的员工与集团公司的员工享受同等待遇, 与集团公司的组织活动、评比活动等融为一体。

(四) 财务整合

阳煤集团财务整合遵循了以下原则:及时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具体做法如下。

1. 优化财务管理组织系统, 发挥多层次的财务管理职能

(1) 准确定位集团公司财务职能, 为整个集团、包括新公司经营活动以及发展提供支持, 确保财务目标实现。 (2) 集团公司总部向并购后新公司派驻财务总监和财务人员, 代表集团公司对新公司的财务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 使财务管理体制与集团公司一致。 (3) 成立化工投资公司, 建立产权关系, 管理被收购的化工企业。

2. 对被收购化工企业资金集中管理, 并为其提供金融服务

(1) 资金账户纳入集团财务公司管理。阳煤集团将被收购化工企业的银行账户与集团财务公司绑定, 适时掌握其资金动态, 便于集团的整体管理。 (2) 发挥大集团优势, 对被收购化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和帮助, 确保项目的及时完工、达产。

3. 将被收购化工企业纳入集团业绩考核范围

(1) 对化工企业建立自身的统计评价和业绩考核体系, 以同行业同类装置的平均水平为参照, 推行对标管理; (2) 加强自身管理。深入开展全员参与的增收节支活动, 减少跑冒滴漏, 降低生产成本, 压缩非生产性支出, 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五) 公司治理的整合

阳煤集团并购成化工企业后, 由于并购前两公司之间治理模式不同, 更需要做好并购后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整合工作。

1. 组织机构和监控机制的整合

(1) 按照《公司法》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首先, 按照股权结构重新设立股东大会, 制定了《公司章程》, 明确职责。同时, 设立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 切实保障各股东的利益。 (2) 完善对新公司的管理机制。阳煤集团整合化工企业后, 对新公司进行资本控制、组织控制、财务控制等, 实现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3) 强化对新公司的监督机制。集团公司在监督各公司财务工作的同时, 还要监督、评价其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内部各个组织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

2. 对新公司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整合

整合后, 阳煤集团无论是决策、还是规划经营活动, 都始终兼顾了集团公司与化工企业股东之间、与化工企业的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与化工企业员工之间、与化工企业原债权人、供应商、客户以及政府之间等相关者利益的关系, 使其协调、平衡, 达到新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

五、阳煤集团整合后的效果

(一) 供应链整合, 提高了双方营运效率

阳煤集团对化工企业进行供应链整合, 维护了双方原有的独立利益, 既保证了煤炭产品的稳定销售, 也保证了并购后化工企业的原材料稳定供应。从而增加了被收购化工企业的信心, 稳定企业发展, 增加了员工对企业整合的认同感, 缩小了企业双方交流的差距。

阳煤集团在公司总部的统一领导与指挥下, 提高了企业双方的生产、运营效率, 减少了交易、财务成本, 最终实现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二) 双方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新的管理文化

在并购化工企业后, 阳煤集团采用了融合模式, 主要从发展战略、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三方面进行整合, 使被并购化工企业保持了自己的文化和组织标识, 达到价值观念统一, 打造了供应链的统一文化, 使煤炭企业与化工企业的文化互相融合, 增强了供应链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三) 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 实现了经营宗旨的协调

组织机构的整合是完成整合的保证。阳煤集团紧紧围绕发展目标, 积极构建新的组织管理体系, 保证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根据集团的管理目标, 以及并购双方的关联度, 确定集团公司对新公司的决策权限, 对业务管理的程度、履责的要求等进行了明确, 理顺了管理程序, 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 保证了整合后的公司财务正常运行。

(四) 并购效应明显, 集团多产业协同发展

阳煤集团整合化工企业的五年间, 效应明显:资产规模增加, 收入迅速增长, 形成了技术优势, 为下一步化工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 阳煤集团总资产

并购前2007年未到402亿元, 并购后2010年达到911亿元, 比2007年增加了510亿元。其中, 化工产业2007年未并购前资产总额为57亿元, 2010年达到245亿元, 增加188亿元, 是原来的三倍还多。

2. 阳煤集团营业收入

并购前的2007年未到200亿元, 并购后的2010年达到652亿元, 比2007增加了452亿元。其中, 化工产业2007年未并购前营业收入为31亿元, 2010年达到141亿元, 增加110亿元, 是原来的三倍还多。

3. 后续发展势头良好

阳煤集团在完成了收购整合后, 积极跟进, 充分发挥化工企业的技术优势, 围绕建立化工发展原料基地和新型能源基地的思路, 按照起点高、规模大、工艺技术先进的标准,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不失时机地新上一批技术上国际或国内领先、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代表阳煤集团化工形象的新项目, 为提升化工产业整体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六、阳煤集团并购化工企业后整合的主要经验

从阳煤集团整合下游化工企业的实践可以看出, 阳煤集团进入煤化工领域, 不是为了追求短期效益, 而是一种长期战略投资。综合来看, 阳煤集团并购实践的主要经验如下。

(一) 坚持经济效率原则

阳煤集团对下游化工企业整合后, 产品生产规模扩大, 资源得到补充和调整, 实现最佳规模经济, 使经营成本最小。通过并购充分利用煤炭资源, 年可消耗煤炭400多万吨, 占全部产量的10%;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 通过销售化工产品取得高于煤炭的收入。同时, 保证化工企业的原材料供应, 使其达到最佳经济规模要求。

(二) 紧围集团战略不偏离

阳煤集团在国家对煤炭行业有效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宏观要求下, 在山西省政府要求关闭整合、做大做强的战略框架下, 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强煤强化, 在产业链上做文章, 收购其下游化工企业, 增加市场份额, 降低风险;通过低成本扩张, 丰富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 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 抓住有利时机保双赢

阳煤集团靠自身煤炭优势, 利用化工企业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性;在化工行业不太景气的形势下, 利用所有者的利益驱动, 采取并购手段, 取得对其的控制权;从而实现低成本扩张战略, 也保证了化工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

(四) 有效整合达协同

教师发展中心整合工作汇报 第2篇

为进一步落实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进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意见》和《邢台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有关文件精神,按照3月7日在南和县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现场会要求,广宗县积极行动起来,全力做好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整合工作。

一、工作进展

广宗县注重优化资源整合,今年已将成立县教师发展中心的请示上报到县编办。将县教师进修学校、县中小学教研室、县电教馆等相关部门实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达成了资源、人才共享,成立广宗县教师发展中心。中心下设四个职能中心:教师学习中心、教师研究中心、教师教育资源中心、教师教育服务中心。

二、项目建设情况

我县拟将县教师发展中心迁入新址。新址位于广宗县教育产业园区内,教师发展中心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能同时承担开展500人以上的培训。专业教室数量充足、配套设施齐全,建有能适用于各学科教师培训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报告厅、心理健康辅导室、图书资料室等专业教室。该中心将建有双向视频教学系统,实现网上远程教学。

三、新成立的县教师发展中心职能情况

教师发展中心下设的教师学习中心、教师研究中心、教师教育资源中心和教师教育服务中心,职责和任务明确,运行平稳高效。将开展新招教师岗前培训、小学教师地方业务培训、班主任培训、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中小学教研员培训、教育干部行政培训、研训一体培训等各项培训及管理工作。培训培养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及教育管理干部。广宗县教师发展中心同邢台电大联合办学,充分利用高校的优质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积极开展学历培训。同时,在教育科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信息上求得突破。在师资管理上,特制定一系列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规划、管理制度,完善相配套的执行机制,且执行良好。制定《广宗县教师发展中心教师队伍建设目标、规划和管理制度》、《广宗县教师发展中心教师个人进修规划》,出台了《项目培训实施方案》等,对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和发展性评价,从指导思想、培训原则、任务目标、培训形式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奠定培训工作的基础。

四、下一步工作

(一)积极向县请示,争取早日批复。

(二)对于整合对象,在人、财、物上,按“不提高机构规格,不改变经费形式,不突破现有人员编制、领导职数总量”的原则,提前谋划、建章立制,为实质性整合打下基础。

整合检索系统发展概述 第3篇

关键词:整合检索 跨库检索 发现系统 统一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5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5-0025-04

The Development of Unified Retrieval Systems

Xia Cuiju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Librar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20)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unified retrieval system. Then, the author analyses two kinds of unified retrieval system: search in just-in-case metadata central indexes,and just-in-time search in cross-database resources that are not indexed. Finally,the author introduces discovery system and unified resource management.

Key words: federated search; unified retrieval systems; discovery interface; Unified Resource Management

CLC number: G254.9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5-0025-04

整合检索由最初的“Google-like”一站式检索图书馆电子资源发展到强力存取图书馆各种资源(物理馆藏和虚拟馆藏)的探索发现系统,更进一步提出以统一资源管理平台管理图书馆的各种资源。系统开发商积极开发新功能组件的系统,图书馆面临更多的选择,也有了更多思考。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整合检索系统的发展脉络,引发图书馆思考如何让读者利用整合检索成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所需信息资源,并以整合检索系统为新的信息服务起点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1 整合检索系统的兴起

面对复杂多元的网络信息环境,图书馆与数据库商、系统服务商等都在努力开发可以像Google一样一站式检索图书馆各种信息资源的工具——整合检索系统。整合检索并不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概念,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的Z39.50及90年代与网络资源搜寻有关的Metacrawler都体现了整合检索的诉求,它们均是架构于透过一个共通的搜寻接口检索异质信息来源概念所形成的信息检索通讯协议或程序工具。也有的通过API程序对检索接口的分析、指令的包装与数据的重整达到整合检索。这类型的通讯协议与程序工具的设计目的都是希望能够透过一个共通的检索接口,降低信息使用者检索多个信息来源、重复输入多次相同检索策略的繁琐。[1 ] 但由于技术限制,不论是Z39.50、API程序或者Metacrawler,检索范围多限于单一形态资源,整合程度有限。近年来随着OpenURL以及相关程序工具的发展,整合检索在图书馆运用的成效也日见显著,metasearch, parallel search, federated search, broadcast search, cross-database search, search portal这些词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检索图书馆电子期刊、电子图书、自建资源等多种异构数据库信息资源的探索。

在整合检索系统的功能要求上,2005年美国国家信息标准组织(National Information Standards Organization、简称NISO)在“整合检索先导计划(NISO Metasearch Initiative)”的网站上对整合检索系统提出了三点要求,即:整合检索系统服务商能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内容供应商提供更多的内容并能保障他们的知识产权;图书馆能提供异于Google和其它免费网络资源的服务。[2 ] 这三点要求是开发整合检索系统的基本要求,整合检索系统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初步发展到相对成熟的过程。

2 整合检索的技术方案

目前进入商业化开发的整合检索的技术方案有两种。一是基于备用性(just- in-case)处理的元数据集中索引式整合检索,预先将各个数据库资源的元数据集中到一台或几台中间服务器上,用户通过向这几台中间服务器发送检索请求的方式来完成整合检索。[3 ]二是基于即时性(just-in-time)处理的跨库检索系统,用户即时将查询提交给整合系统,通过整合服务器向源数据库发送请求,获取实时检索结果的整合方式。[4 ]这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也都各自的适用范围。

2.1 基于元数据集中索引的整合检索系统

基于元数据索引的整合检索系统就是通过抽取、映射和导入等手段对分布异构资源的元数据(也可能包括对象数据)进行收集和聚合,安装在本地系统或者中心系统平台提供统一的检索和服务。[5 ]这是一种备用性的整合检索,需要预先集中外部数据库源的元数据,检索是针对本地系统或中心系统平台的元数据库进行的,不需要跨多个外部数据库源,也不受源数据库访问方式的限制,检索速度快。从读者使用体验看,检索速度快是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

元数据整合是目录信息的整合,基于元数据的整合检索系统会充分发现各个源数据库的共性,它会按照异构数据的共性,重组新的学科体系,做到分类体系统一,实现对所有异构资源的学科聚合,实现学科导航检索功能。[6 ]

基于元数据索引的整合检索系统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集中式索引,强调元数据的提交与处理,注重元数据的更新与维护,存在着较大的管理难题。最初由于这种方式由于涉及数据库厂商的商业利益,不要说将所有资源的元数据集中到一起,就是集中图书馆订购的那些资源的元数据也很难操作。而且由于源数据库不断更新,已经集中索引的元数据也面临数据更新和维护问题。随着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这一困境正在得到缓解。传统数据库商担心免费资源会影响到他们的用户,开始与 Google合作,一些学术性商业数据库和出版商已将其全文或文摘让Google Scholar编入索引。有些学术性商业数据库和出版商与图书馆系统服务商签约,同意系统服务商从他们数据库中直接收割元数据甚至是全文文本,并可存取这些元数据和生成索引。

元数据集中索引的整合检索在电子期刊整合中用的比较多。SwetsWise的元数据库SwetsWise MetaData收录了22000种刊名目录、3.5亿条篇名目次信息。[7 ] 360 Core的Knowledge Works是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及其它资源的权威知识库,Serials Solution公司与全球各地的资源提供商合作,从中收集元数据,并集成到Knowledge Works中,通过Knowledge Works合作伙伴认证计划,确保数据库商按要求正确收集和呈现元数据。目前Knowledge Works包括来自2700多个全文和4720多个非全文的出版社权威数据库的18.5万多种电子期刊、50余万种电子图书的元数据,并以每月新增150个数据库资源的速度增加。[8 ]

元数据集中索引的整合检索也应用在资源探索发现系统。Ex Libris公司的Primo Central就是这样一个元数据集中式索引,它由Ex Libris统一维护、更新,将来自不同数据库商的数据进行集中索引,力求整合、揭示全世界的各主要电子期刊、电子数据库。Ex Libris公司与各个数据库商协商并签订合同,定时从供应商处直接收割元数据甚至是全文文本。从不同供应商收割回来的数据全部进入Primo系统中,进行统一的数据加工、规范化,最终建立一个单一的集中式索引。目前,Primo Central中已经整合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外文电子期刊文章和部分报纸、电子书元数据,目前已收录记录超过2.5亿条。[9 ]

Serials Solution公司的Summon Unified Search Index 也是这样一个元数据集中式索引。经加工处理的元数据(部分包括全文)被预先收割到Summon Unified Search Index,并可深度索引,内容涵盖了数字资源库、报告、引文、灰色文献、会议录、学术仓储、电子期刊、报纸、电子图书、学位论文、图书馆书目记录等。[10 ]与Summon签约的出版商和内容供应商持续增长,目前,已有超过6800家出版商、约10万种期刊向Summon提供超过5亿条的记录。[11 ]

2.2 基于即时性处理的跨库检索系统

基于即时性处理的跨库检索系统指用户即时将查询提交给系统,系统将用户的检索要求转化为不同数据源的检索表达式,并发地检索本地的和广域网上的多个分布式异构数据源,并对检索结果加以整合,在经过去重和排序等操作后,以统一的格式将结果呈现给用户。[12 ]

对异构分布资源的整合,最佳的方式是采用标准的数据格式XML和标准的通用检索协议,如Z39.50、Open URL、Zing、ODL、OAI以及Web Service等,但实际上大多数电子资源并不支持或者并不开放这些接口,在实际情况中, 也经常遇到资源提供商不公开他们所遵循的协议情况。针对未知协议, 通常采用“页面分析技术”实现跨库检索,即通过分析各数据库的URL和HTML页面, 通过抽取、尝试和分析去判定检索请求和页面内容。[13 ]通过标准的通讯协议和标准的数据格式来进行的整合检索能够提供准确、全面、及时的检索结果,而通过Http页面分析和模拟进行的整合检索由于受到源数据库访问方式的限制, 整合的效果和准确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基于即时性处理的跨库检索系统,使用完全实时的目标资源数据,可即时检索到源数据库的最新数据,也避免了数据的更新与维护问题。但当源数据库检索接口、数据字段、数据结构发生变化时,跨库检索系统必须重新配库。

基于即时性处理的跨库检索系统的具体产品,国内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有Metalib元搜索,已有许多详细介绍,此处不赘述。Deep Web Technology在检索获取集成分析深层网页数据库资源方面有独到之处,它开发的Explorit能同时并发检索数百个资源库,在几秒钟内返回高度相关性的检索结果,并将检索结果以智能聚类方式呈现给用户。[14 ]360 Secarch将全球领先的两大联邦检索引擎360 Secarch和WebFeat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功能强大、齐全的服务,可对检索结果进行整理和综合,并以聚类方式显示在一个简单易用的界面中。[15 ]Innovative的Encore通过Research Pro来检索资源,Research Pro异构资源整合检?系统采用的是Muse异构资源整合检索引擎。Swets 公司的SwetsWise Searcher采用的也是Muse的技术,2010年2月,Swets宣布与Deep Web Technology合作来改进SwetsWise Searcher的功能。[16 ]

3 整合检索的发展

整合检索的两种技术方案各有优缺点,也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让这两种方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呢?资源探索与发现系统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而整合检索也从最初尝试按Google族的使用习惯为读者提供一个简易的检索入口来查找图书馆丰富的电子馆藏,发展到强力存取、管理图书馆各种资源(物理馆藏和虚拟馆藏)的统一资源管理平台。

3.1 从整合检索到探索发现系统

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也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元数据集中索引的整合检索需要学术性商业数据库、出版商等数据提供商的配合,经许可才可采集、索引元数据。基于即时性处理的跨库检索实现了对异构资源库的并发检索,但若要访问多个外部源数据库,则检索进程缓慢,且受外部源数据库访问方式的限制容易出现检索中断。如果将两种技术集成,既可解决元数据集中索引中未提供元数据的数据库的整合检索问题,又可减少跨库检索中要访问的外部数据库数量,换而言之,既扩大了检索范围又提高了检索效率。随着数字环境的形成,两种技术也整合在一起,并作为关键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的资源门户中,单一技术的整合系统发展到两种技术并用的资源发现与获取平台。

Serials Solution公司的探索发现解决方案集成了Summon互联网级探索发现和360 Search联邦检索服务。Innovative的Encore Discovery通过Research Pro 联邦检索工具和Encore Harvesting Services收割OAI元数据生成的索引集来发现资源,2010年1月宣称所整合的内容供应商的文章层级的内容,都是基串流XML模式而成,而不仅仅提前作内容的收割与索引。[17 ]

Ex Libris将MetaLib整合检索集成到Primo中,成为Primo的组件Primo Metasearch。Primo设计为通过Primo Central提供的元数据集中式检索方式和MetaLib元搜索提供的整合检索方式进行检索和发现资源,采取了以下几种检索:

①本地Primo检索。通过检索Primo本地索引、Primo其它用户的远程索引、Primo Central索引来进行。本地索引来自当前图书馆资源的元数据,其它用户的远程索引指Primo其它用户图书馆的索引。

②Primo深度检索。没有被预先抽取元数据索引的资源,而且这些资源符合Primo的深度检索的要求。

③Primo元搜索。适用于没有被预先抽取元数据索引的资源且不符合Primo深度检索。其核心组件是Metalib元搜索。[18 ]

3.2 从整合检索到统一资源管理

整合检索则由最初的“Google-like”检索界面改进到发现界面,以此为基础建立服务导向的架构,一方面提升读者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与开放链接、聚类导航、个性化空间与信息定制、用户认证和权限控制等功能一起构成一个实用的数字资源整合系统。国外图书馆和软件商相继开发出十几种数字资源整合系统,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资源管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如Ex Libris提出的统一资源管理(Unified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URM),OCLC推出的 Web-scale Management Services(简称WMS);国内ALIS提出了三期建设和服务计划。

Ex Libris的统一资源管理平台将可处理各类资源(包括印刷资源、电子资源和数字资源),统一整合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电子资源管理系统、机构仓储管理系统及其它系统,2011年1月 公布了Alma解决方案。Alma采用统一资源管理框架,支持图书馆所有资源的全部业务,不管这些资源是什么载体或格式、是在本地还是远程,全部业务涵盖了采分编、元数据管理、数字化以及日常业务。[19 ]如:Alma提供高质量、可共享的元数据,统一管理图书馆的各类资源,简化图书馆的工作流程,智能的馆藏管理让图书馆在有限的经费范围内实现最优的馆藏发展计划等。

OCLC指出WMS可让地方图书馆拥有完整自动化解决方案,而不需本地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希望通过扩展WorldCat Local的功能来取代本地图书馆自动化系统。OCLC将WorldCat Local定位为探索发现工具,即WMS的发现层,加入流通、采购与许可管理的功能模块,旨在将现有的OCLC服务和最新开发的应用模块集成到一个协同在线网络中,希望开发一个可支持数千个图书馆有效处理数据的全球技术平台。目前已经形成三个主要的WMS模块:许可和订阅管理、流通发展、采购和工作流程。[20 ]

CALIS三期项目的建设目标是为全国近2000个高校成员馆提供标准化、低成本、自适应、可扩展的数字图书馆统一服务和集成平台,既要建立多级共建共享中心,又要为不同规模的高校图书馆提供低成本、本地化的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21 ]

虽然统一资源管理目前仅为概念模式,Alma、WMS和CALIS的三期服务计划仅有少数图书馆开始早期试用,但对图书馆的影响不可忽视。以Exlibris的URM理念为例,在传统图书馆自动系统中,OPAC由图书馆提供元数据(MARC书目记录)和内容(纸本馆藏),自动化系统只是图书馆更好管理资源服务读者的工具,若元数据由Exlibris整合,内容由数据库商提供,那图书馆除了购买服务内容和服务平台,还能干什么?新技术带给图书馆的挑战前所未有!但数字化的浪潮不可阻挡,图书馆要在关注变化中寻找行业的发展机会。

4 结语

提供一个单一整合接口让读者能够非常容易地获得所需的信息是图书馆界一直追求的目标,整合检索系统让图书馆朝这目标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准确便捷的一站式整合检索也是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巨大挑战,如何让整合检索入口成为图书馆服务的起点,而不是服务的终点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思嘉. 信息搜寻与异质数据库整合查询系统建置之初探 [EB/OL].[2011-07-26]. http://www.lib.ncku.edu.tw

/journal/15/4.htm.

[2]NISO Metasearch Initiative[EB/OL].[2011-05-20].http://www.niso.org/workrooms/mi/#background.

[3][4]窦天芳等.以Exlibris&Metalib为例谈整合检索的几个关键技术及应用[J].情报科学,2007,(8):1235-1239.

[5]姜爱蓉.数字资源整合系统的技术发展与应用趋势[J].图书馆杂志,2006,(12):14-18.

[6]蒋继平,姚倩.文献资源整合中的统一检索系统应用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72-76.

[7]SwetsWise MetaData[EB/OL].[2011-05-16].http://www.swets.com/sites/default/files/factsheet/sw-md-03-2011-web.pdf.

[8]The Authoritative E-Resource Knowledgebase[EB/OL]. [2011-05-16].http://www.serialssolutions.com/assets/resources/Brochure-Serials-Solutions-KnowledgeWorks.pdf.

[9]资源发现与获取系统[EB/OL]. [2011-05-16]. http://www.exlibris.com.cn/product/primo/index.html.

[10][15]电子资源整体解决方案[EB/OL]. [2011-05-10]. http://www.serialssolutions.com/assets/publications/SerialsSolutions_Catalog_sch.pdf.

[11]Your Library Discovered[EB/OL]. [2011-5-10]. http://www.serialssolutions.com/assets/resources/Summon-Br

ochure-2010.pdf.

[12]李广建, 张智雄. 国外跨库检索系统研究项目及其特点[J]. 图书情报工作,2004,(4):444-447.

[13]姜爱蓉等.分布异构资源整合管理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应用趋势——MetaLib& SFX综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4,(4):1-5.

[14]Explorit Overview[EB/OL].[2011-05-16]. http://www.deepwebtech.com/products/explorit-overview/.

[16]SwetsWise Searcher improves its federated search performance with Deep Web Technologies[EB/OL].[2011-05-20].http://www.librarytechnology.org/ltg-displaytext.pl?RC=14516.

[17]Marshall Breeding. Automation Marketplace 2010:New Models,Core Systems[J].Library Journal,2010,135(6):22-36.

[18]Primo Search[EB/OL].[2011-05-20].http://www.exlibrisgroup.com/de/files/Germany/Produkte/PrimoSearchWh

itePaper.pdf.

[19]Ex Libris announces the cloud-based Alma Library Management Service[EB/OL].[2011-05-17].http://www.librarytechnology.org/ltg-displaytext.pl?RC=15322.

[20]David Rapp. OCLC's Cloud-Based ILS Enters Next Phase[J]. Library Journal,2010,135(13):16-18.

[21]王文清,陈凌. CALIS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模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4):13-18.

整合:现代品牌的发展趋势 第4篇

一、生产和营销的人本主义思潮:转向对人内心需求的关注

从文化哲学的意义上看, 这实际上是社会的生产过程从以客体本位——产品, 到主体本位——心理感受——的位移, 是人的生产观念从“为物”的生产转向了“为人”的生产。这意味着生产和营销过程把关注的重点从基于对产品和营销的关注, 转向了对人的需求的关注、对人的内心的关注、对影响人的体验要素的关注。作为对人的心理过程影响最为深刻的传播活动和社会环境构成的重要因素, 自然成为了品牌建构的核心环节。品牌传播决定了现今生产活动的成败。从生产——营销到关注人的需求这一人本主义倾向, 折射了当今整个社会的人本主义思潮的背景, 也标志着现代工业文明新的精神价值取向。同时, 新的技术革命和传播媒介的日新月异, 更进一步推动了生产——营销过程的变革。品牌建构作为营销的策略和工具, 自然要反映和顺应这一趋势。因此, 品牌的基本立足点已经从营销向传播以及消费心理发生了转移, 产品的极大丰富、营销方式的改变、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传播环境的变迁, 从根本上决定了当今的品牌形态、品牌特征和品牌建构方式。

品牌已经进入了以传播彰显和提升品牌价值的时代。传统大众传媒依然旺盛不衰, 互联网悄然崛起, 流媒体春潮暗涌, 口碑传播异军突起。不同传播方式所形成的分力和合力, 在不断地改变着信息的形态、价值、方向和力度, 改变着受众的观点和态度, 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市场环境和品牌传播方式。从过去的大众传播、分众传播, 发展到当今的小众传播和适位传播, 受众不断地细分, 传播模式不断地创新, 媒介叙事方式不断地解构。甚至有人提出要把“广告”的概念变为“窄告”。这一切都对品牌传播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挑战。固然传播创造品牌价值, 但是只有正确的品牌传播方式才能创造最有效、最优化、最经济的品牌价值。

二、市场营销进入4C和整合营销 (IMC) 时代

市场营销在经历了以生产、产品、推销观念为指导的4P (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 营销时代之后, 开始进入以社会、关系、定制观念为指导的4C (Cost, Consumer, Convenience, Communication) 和整合营销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简称IMC) 时代。原因在于: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加和产品的高度同质化, 企业的生存发展单靠产品优势已难支撑, 要赢得市场, 必须了解消费者。4C的提出, 从真正意义上确立了消费者在营销活动中的核心地位, 同时也带来了广告理念的一次革命, 即广告是针对消费者的信息传播活动, 应该一切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 一切从消费者的切实需要出发, 一切从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出发。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人们从内心深处渴望被爱、被尊重, 渴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产品设计、定价、配销等营销变数, 是可以被竞争对手仿效、抄袭甚至超越的, 存在于消费者心中的价值, 才是真正的营销价值, 才是企业唯一的差异化特色。重要的不在于你实际怎么样, 而在于消费者认为你怎么样。这是为什么舒尔茨认为沟通与传播会快速成为现在与未来营销主力的原因所在。“由行销过程来看, 从产品或服务的发展开始, 产品设计、包装到选定销售管道等, 都是在跟消费者进行沟通”。“广告、公关、促销、直效行销, 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沟通、传播, 但是不要忘了, 店内商品陈列、店头促销及为产品做的零售店头广告、店员的待客之道、体态语言、售后服务等也是传播, 都属于整个流程中的一环。甚至当产品售出之后, 售后服务也是一种传播。总之, 在20世纪90年代, 营销即传播, 传播即营销, 两者密不可分”。因此, 正确、适时地整合所有的品牌信息, 在最易与品牌关系者接触的时间、地点、方式与他们进行双向沟通, 是品牌成败的关键。

整合, 是指一切行事上的统一, 包括目的、过程、目标与行动的统一。整合必须先从内部开始, 然后才能对外整合。公司内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影响顾客的潜在能力, 企业内部必须首先整合, 不同的部门、个人, 向外界传播的信息保持策略性的一致。通过一致性的策略思考, 形成及表现整合的一致性的品牌信息, 并创造有积极意义的互动关系, 从而使品牌在顾客的不断对话中, 建立起顾客对品牌的忠诚。

一致化策略, 是指按照整合营销传播的需要, 构建一个以整合核心价值观、以客为尊的营销哲学、品牌识别、品牌信誉、品牌定位以及设计信息的系统化处理程序。一致性是面向沟通传播的。如何表现一个整合的信息, 是当今企业活动的主要传播难题。“整合的信息, 即在策略上维系信息的一致性。一致性, 对于在传播环境日益复杂, 消费习性、生活形态变化莫测的情况下, 其重要性再明显不过了”。维系品牌信息的一致性, 就是将整个运作体系连结起来, 即一致地整合, 以确保品牌信息朝着“创造品牌资产的有效关系”这一唯一的长远目标前进。

三、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是进行品牌整合的有利手段与方法, 预示着品牌整合的新方向

整合营销传播从传播产品价值转入到传播顾客价值和关系, 从企业与消费者的单向传播到企业与消费者的双向传播;从单纯地企业导向转向了顾客导向, 强调了对顾客的价值, 从单一的沟通方式转向了多样化、多层次的沟通, 使得企业的品牌整合建立在一种与消费者更和谐、更融洽的关系之上。它是企业实施品牌整合最为重要的传播工具与手段。

约瑟夫·莱普勒与林恩·帕克认为, “整合指的是, 建立品牌要以自己公司的实力及顾客价值为基础, 公司上上下下要一致贯彻该品牌。品牌整合有别于仅靠宣传推动的品牌, 它将在引领市场、确立公司重点及获取利润方面使公司长期稳定收益。”“品牌整合战略是一个组织策略, 指明公司及其产品的方向, 并推进公司及其产品向该方向前进—所有行为和信息都基于公司所体现的价值。该价值又建立在公司在什么方面干得出色, 以及顾客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因此, 在他们看来, 品牌整合是一种具有长期远见性的战略, 简而言之, 品牌整合就是你信守承诺。公司不遗余力地追求就是为了履行对顾客的承诺。因此, 品牌整合并非有些公司所误认为的仅仅是宣传或做广告, 它触及到公司的组织结构—公司的决策方式、公司的策略方向、企业文化以及顾客关系等多个层面。

品牌整合的目标是, 创造可信可靠的体验, 使顾客在理性和感情上完全认同公司品牌。这被称为与顾客的密切关系。如下图。

图1显示了公司与顾客之间可能出现的几种关系, 这几种关系是渐进的, 最高层次关系的顾客会说:“我们目标一致。”与顾客建立这种真诚关系, 必须建立在公司信仰基础之上, 并以长期稳定的行为为后盾。

品牌之所以对人们具有如此强的影响力, 是因为它反映了人类的本质, 以及人类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它与我们的希望、信任、灵感及友情休戚相关。“人是重视关系的动物, 倾向于寻求与所接触的一切事物产生关系在品牌整合模式中, 购买产品成为建立某种关系的活动, 通常会对人的自我形象产生深厚的影响, 而并非仅仅为满足需要的功利主义”。因此, 品牌经营应把重心放在内部实力和顾客信仰方面, 实现这种品牌经营的整合方法揭示了公司和产品与众不同的核心之处, 并将这些实力以诚实的态度, 转移给员工和顾客。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是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信任, 并且长期维系这种信任, 使其永久存贮于消费者心中。可是, 一个企业不可能简单依靠产品本身就能建立这种信任。因为许多产品实质上是相同的, 只有与消费者建立起和谐、共鸣、对话、沟通的关系, 你才能够脱颖而出。

愿意与顾客保持协调一致的伙伴关系, 并积极维持伙伴关系的公司自然而然地会与顾客建立起长期关系。而认为产品不过是满足顾客需要的交易行为的一部分, 这样的公司势必会令自己的产品成为平庸商品。“能反映顾客的世界观、目标及感情倾向, 这样的产品才能得到顾客的青睐。我们愿意与反映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的人呆在一起, 同样, 我们愿意购买反映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的商品”。

摘要:品牌不仅仅是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或是企业一个产权、一项资产, 品牌更重要的是它是企业、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载体。品牌包含了企业、消费者、产品三者之间的所有关系, 是这三种关系在不断的商业整合与互动中形成的关系模式, 它强调的是消费者对于品牌的情感与体验。因此, 品牌营销的发展已进入“整合”的时代。

关键词:品牌营销,品牌整合,整合营销传播,人本主义

参考文献

[1]唐·舒尔茨.整合行销传播[M].吴怡国.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2年.

[2]李世丁.整合致胜:打造强势品牌的锐利武器[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1年

[3]约瑟夫·普莱勒, 林恩·帕克.品牌整合战略[M].苏德华.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整合发展幼儿教育的论文 第5篇

一、何为幼儿的“整合发展”?

整合性是上海二期课堂改革的核心。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儿童的能力是多元的,这是幼儿发展的智能基础。笔者看来:整合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内容、环境、材料以及方法、方式等要素的作用,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服务;二是通过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把幼儿各种智能整合到活动过程中,促进幼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这里把前者叫做“活动整合”,后者叫做“整合发展”。“活动整合”要以“整合发展”为中心开展音乐活动教学。

二、为何在音乐活动中“整合发展”?

音乐学科虽是个独立学科,但是其富含的教育价值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从广度来看,音乐既是一项技能,也是交流的工具、审美的平台、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游戏,对于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世界观人生观等皆有积极作用。从深度来讲,音乐蕴藏着深刻的思想与情感内涵,对音乐的发掘与个性化诠释,体现一个人的心理倾向与成长背景。例如:。

音乐活动也是一种游戏。游戏是学前期幼儿天然的朋友,音乐活动天生的游戏性与综合性,非常符合幼儿的兴趣取向。游戏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能力要素,是幼儿教育的宝箱,在音乐活动中整合幼儿发展是非常可行的。理解了这一点,就理解了幼儿音乐活动蕴藏的教育价值,发掘这些价值,对于促进幼儿整合发展具有积极价值。

三、在音乐活动中如何“整合发展”?

1、幼儿各种音乐技能的“整合发展”

幼儿音乐技能包括很多方面的能力,如歌唱、乐器演奏、欣赏、韵律活动。各部分内容有听、唱、动、奏等不同活动和特点。所以,幼儿音乐活动的组织也应该注重综合性、整体性,把音乐教育的各要素进行多样化、多层次整合。

多样化的音乐活动比单项技能训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整合可以为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提供空间。例如:在幼儿园的集体音乐活动中,通过既唱又跳,或边唱边奏,边跳边奏;或者通过歌、舞、乐活动交替;或者让不同的幼儿分别承担唱、舞或演奏的.任务,进行合作表演等,这样能够整合音乐技能,促进幼儿的技能的全面发展。例如

2、音乐活动中“非音乐能力”的“整合发展”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音乐课程,应拓宽音乐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所以,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能力、审美能力、交往能力等“非音乐能力”要进行整合训练,促进幼儿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确立好活动的多元化目标,发掘活动中各种教育资源,并围绕目标进行整合。其次要采取多元化的手段,对音乐活动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发掘活动资源中的教育要素,选择性地进行各种能力的训练。例如(加例子):在音乐活动中训练语言能力;再如:在音乐活动中训练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在音乐活动中训练探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等等。

二期课改特别强调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现,通过让幼儿去动手实践、观察思考、合作讨论、表演展示等。探索发现式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思维、实践、表达能力以及交往等各种能力的发展。甚至可以通过与文学作品、体育技能、自然科学等进行结合,让音乐活动成为教育的百科全书。当然,整合性的音乐活动不是一个松散的拼凑,而是一个有轻有重、有取有舍,纵横联系、上下通透的结构优化的活动。

3、音乐活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发展”

音乐与情感价值观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音乐的审美价值与思想道德发展密不可分。音乐活动要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受到音乐的感染,为音乐感动,与音乐共鸣,在音乐的熏陶中获得情感的升华、理性的回归,促进处于萌芽时期的幼儿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发展。

所以,在音乐的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幼儿从理解音乐的美、理解音乐的内在语言,拓展到理解生活中的美,学会欣赏世界、欣赏他人、关爱生命。让幼儿稚嫩的心灵在音乐的柔美中获得最为幸福的成长环境与最为丰富的精神营养。在活动中我们要创造出与活动主题吻合的意境、氛围,帮助幼儿理解、体验、把握与欣赏音乐,将感受、体验和创造几个层次的活动整合起来。例如:节奏是构成听觉艺术的重要元素.它既能表现文学作品情绪的起伏.又能引起欣赏者的情绪变化,它们和故事中的形象、情节、节奏等美的规律具有相通性.可以根据二者共同点加以整合,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等。

四、“整合发展”的前提与要求

整合是一种理念,其次才是方法。教师要树立整合意识,发掘音乐活动中多样化的资源,发掘音乐教材背后的东西,对教材进行深度与广度的拓展。在整合音乐活动的过程中,要处理好这样几个问题:在活动中如何介入音乐?音乐在活动中如何体现整合?该赋予音乐活动哪些新的内容和理念?

要让主体在活动中积极探索。让幼儿去动手实践、观察思考、合作讨论等,激发学习兴趣与思维,整合幼儿发展。曹冰洁老师提出“持续性共享思维”,就是在合作学习中大家共同进步,在幼儿个体的充分发展基础上,通过集体教学与合作探究,让幼儿在合作讨论、互相学习、互相示范中成长发展。

整合性的音乐活动还需要多元化评价。评价不仅要检查幼儿技能学习的效果,更要关注幼儿学习过程、方法,重视对幼儿情感、意志、态度、思维等的评价;不仅要让评价成为诊断的工具,更要让评价成为激励幼儿发展的动力,评价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区别优劣,而是激励成长,教育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发展。

整合促“重庆机电”跨越发展 第6篇

2008年6月13日,股票代码为HK2722的“重庆机电”在香港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上市,重庆直辖近10年来的首家境外上市公司诞生了。这一天,标志着重庆机电集团重组整合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标志着重庆国有工业企业进入了国际资本市场,实现了从资产经营向资产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的真正转型。

重庆机电集团8年奋力拼搏历程表明,正是通过不断地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从调整中发展,到发展中调整”,才能使企业在不断的变革中走出一条艰辛的脱困发展之路。

重组整合成就集团实现跨越

政府职能调整,催生整合型企业。2000年,国家深化政府职能改革,实行政企分开,经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机械局、电子局、冶金局撤局合并,整合当时重庆市大部分国有机电企业,组建了大型国有企业——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旨在通过资源整合组建大集团,以振兴重庆的装备制造业。

然而,成立之初的机电集团并不是优良资源有机整合的优势企业,而是由众多亏损企业叠加而成的劣势集体。集团所属63户企业共计亏损5.1亿元,亏损面高达68%,亏损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多达19户,资产负债率达到127%,许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一半以上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集资款、养老金、失业保险等。由于长期困难,企业各种矛盾突出,包袱沉重,几乎难以为继。

面对这样一个先天不足的企业,集团领导集体“不抛弃,不放弃”,在认真分析集团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调整中寻求发展”的思路,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重组,对企业体制、机制、债务、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及企业文化等进行整合,使集团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积极引资重组,推进体制结构优化。体制的束缚是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打破这一瓶颈,集团从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股份制、公司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方面入手,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改革重组。

集团成立之初,所属企业几乎都是国有独资企业,这种一股独大的体制结构,既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了打破这种格局,集团提出了“先打扮,后嫁娶”的招商引资工作思路,积极寻求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合资合作,采取策划包装招商引资项目、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组织企业参与各类经贸及引资项目对接活动、以及走出去开展招商引资等,先后与30余户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引资重组、合资合作。通过引入资金、技术等资源,对数十户企业实施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股份制、公司制改造,使混合所有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引资重组不仅引入了外部优质资源,实现了体制结构的优化;同时,在企业建立起了高效、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体制基础。

实施减幅缩链,促进优良资源集中。管理幅度过大,直接影响集团对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及企业的执行力,同时,也因企业各自为阵造成资源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集团按照“三退出,三合并,一提升”的工作思路,对所属193户二三级以下企业进行了减幅缩链整合重组。通过国有股从发展前景不明显的企业退出,部分独资企业清盘注销退出,部分劣势、无发展前景的企业破产退出;合并相关产业和工艺的企业,合并相同管理模式的企业,参股企业合并到普惠公司;提升部分骨干企业管理层次等措施,共减少二层次企业39户、三层次以下企业43户,提升管理层次3户。实现了突出主业、清析资产纽带、精干管理结构的目标,为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资本向优秀企业家集中、资金向优势产品集中创造了条件。

整合处置债务,优化企业资产质量。为促进劣势企业退出,集团从成立之初就开始对部分无发展前景、已经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退出。减少劣势企业6户,减少负债26.58亿元,使集团资源得到优化。

为了尽快卸掉沉重的债务负担,使企业轻装上阵,集团充分利用市国资委打包处置不良资产的利好政策,通过豁免、打折等方式,用5.9亿元,处置了26户企业25亿元的债务,成为全市通过打包处置债务最多的集团;用1.9亿元打折处置了12户企业在资产管理公司的9.06亿元债务;对5户企业实施债转股3.4亿元;帮助3户企业用6 600万元回购3.4亿元债务;争取豁免1995年以前在技改公司的借款3 800万元;核销历年破产企业在财政的专项借款3 081万元。同时,集团加大融资力度,加强资本运作,通过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直接融资、土地置换、变更土地属性获取出让金转赠国家资本金等,调整了债务结构,提高了资产质量。到2006年,集团资产负债率下降到67.8%,资产质量得到极大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五大支柱产业。针对集团产业结构分散、主业不集中、不突出的特点,为了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核心竞争力,集团以项目为支撑,狠抓产业结构整合调整,努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通过争取国家和市政府资金支持、自筹资金等,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投入,先后通过国债项目、国家级技术创新项目、重大装备技术创新项目、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和市新兴工业化项目等,总计投入资金达23.78亿元,增强了优势企业发展后劲。与此同时,集团加大资源重组整合力度,按照同行业、同工艺资源集中原则,实施相关企业集中整合,形成合理的产业链,先后组建了通用集团、机床工具集团等二级集团。加大集团内部优势企业整合兼并劣势企业,利用优势企业良好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工作,2005年,集团将企业形成“重型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工电器、通用环保、机床工具、军工电子信息”五大支柱产业纳入规划,并明确了优势企业产业发展的战略投资、步骤、措施等。至此,大集团、大产业结构的格局基本形成。

调整产业布局,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集约化、企业集群化,加快推进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链形成,集团提出了“旧貌换新颜”的工业园区建设思路,并成立“重庆普惠机电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负责园区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形成了以北部新区和空港工业园区为区域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以南岸茶园工业园和长江工业园为区域的通用环保和机床工具产业集群;以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合理布局在其他工业园的单项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的建设,形成了集团招商引资的共享平台、自主创新的前沿阵地、创新创业的战略高地、创新产品的集聚地,为机电集团转变经营方式、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大基地带动大投资,大投资带动大发展,大发展产生高效益,高效益营造大氛围”的目标。

企业文化整合,打造竞争软实力。由于集团由4个不同行业、100多户企业组合形成,不同的行业特质、不同的历史沿革使企业保留了原有的文化。为了在物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实现精神资源的整合,集团在企业文化整合上作了大量工作。通过对集团大部分企业的调研走访,经过多次研讨,几易其稿,提炼出集团核心价值观和各种理念,对集团理念识别系统和形象识别系统进行了统一规范,形成了集团企业文化MI和VI手册。新的理念和形象识别系统,既传承了集团和企业的优秀文化,又结合集团整体发展战略赋予了新的内涵,体现了集团整体价值观和外部形象特色,成为引领集团下一步发展的思想纲领和精神动力以及对外塑形的良好载体,大大提升了集团的软实力。

改革重组带来的体制、机制转变,使集团焕发出勃勃生机,经济指标连年攀升。2005年,经济指标10个翻番,实现了第一次跨越;2007年,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跨过200亿元大关,完成208亿元,成为重庆市属国有企业中为数不多的200亿元级企业。集团连续两年以优异的业绩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完成了高起点上的第二次跨越。

整合上市促进集团转型提升

如果说在前一阶段的整合中发展是为更大发展打牢体制、机制及经济基础的话,那么,策划重庆机电在香港实现H股成功上市,则促进了集团脱胎换骨的根本转型,开启了集团走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大门。

为了符合上市要求,又一次艰苦复杂的重组整合在机电集团全面展开,通过近一年的艰辛工作,按照4个程序完成了重组。首先,回购机电集团间接拥有的三层次及以下公司的股权;其次,发起人股东以现金出资,注册成立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发起人中国华融资产向重庆机电注入所持的重庆通用工业股权,重庆机电集团将直接拥有的14户企业的股权注入重庆机电;最后,重庆机电收购重庆康明斯、綦江齿轮和重庆通用工业股权。

这样,经过改制重组,一个拥有机电集团80%优良资产、涵盖商用车零部件、电力设备、通用机械、机床工具四大主营业务、下辖43户企业的重庆机电于2007年7月27日顺利诞生。

自2006年6月上市筹备工作开始,通过近两年的努力,重庆机电终于在2008年6月13日,进入香港资本市场,这是重庆市在耗时近两年时间所推进的大型国企整体上市中诞生的第一桩成功案例。重庆机电的上市,是重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成功运用,实现了重庆直辖10年来国有企业与国际资本市场成功对接,标志着国企改革的“重庆道路”进入了新的时代。

体制的转型提升,更加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截至2008年,机电集团资产总额达到220亿元,是2004年的2.4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0亿元,是2004年的4.8倍;利润总额17亿元,是2004年的17倍;4户企业跻身重庆工业企业50强,10户企业成为重庆市重点增长工业企业。目前,集团拥有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16户,其中5亿元以上企业6户,10亿元以上企业5户;拥有国家级名牌产品1个、市级名牌产品51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3户。产业布局进展顺利,集团在工业园区征地达4 921亩,投资总额150亿元,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达产后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2008年底,集团中已有21户企业搬迁或拟搬迁入园,现入住企业已达19户。集团竞争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利益整合与体育经济发展 第7篇

一、体育的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作为

矛盾对立体, 它们之间是相对独立的概念, 没有主次之分, 其地位应是平等的

所谓体育的经济效益是指人们在体育投资这一经济活动中, 劳动的占有和消耗与所取得有用成果的比较, 即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的实质是指在体育劳务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占有, 获取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所谓政治效益是从政治角度讲, 体育产业有较强的政治负载功能, 能够通过轻松活泼、潜移默化的方式宣传、承载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所谓文化效益是指体育产业的文化因子活力在推动审美、休闲、娱乐、享受等方面所特有的传输、媒介功能。所谓体育的社会效益, 是指体育产品大都是精神产品, 其产品的主要功能是增强人民体质振奋民族精神, 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其实质是体育产品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因此, 它的上位概念大致属于社会文化娱乐范畴。由于它们所属的范畴不同, 做为相区别的一面, 它们之间是没有主次之分的, 其地位应是平等的。

二、体育的经济效益与政治、文化、社会效益作为相互联系

的一面, 其关系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研究的领域不同而有不同的涵义

1. 就微观而言, 在体育产业的经营开发中, 应该把经济效益

放在首位, 兼顾体育的其他效益。体育的经济效益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因从事体育活动而直接所得的经济收益, 如体育比赛门票收入、体育场地使用费收入、体育广告费收入、体育训练用品收入、体育纪念品收入及其他体育衍生品收入等等。间接经济效益。体育活动的间接经济效益就是指由于体育活动及其相应的社会影响力, 而表现为其他部门和行业所得的经济效益。如体育的广告效益、旅游业收入等。体育作为产业进行开发, 走自主经营, 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的企业化道路, 这说明推向市场的体育产品是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必须遵循社会经济运行规律, 即以利益为杠杆, 通过公平竞争, 等价交换, 优胜劣汰, 最终实现对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保证体育产业的高速运作。因此, 各体育经营单位必然想方设法, 在尽可能降低劳动占有和劳动消耗的条件下, 争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与之相适应, 经营者还必须兼顾体育的社会效益, 要服务对路, 增添花色,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档次, 满足人们丰富多彩的体育需要, 惟有这样, 才能获得更多、更长远的经济效益。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 占领市场, 一些有远见的投资者似乎并不急功近利而是在提高体育的社会效益方面下功夫, 像高薪聘请外藉球员、本国优秀运动员, 以及培养二、三线梯队等, 目的当然是服务于经济效益。

2. 从宏观而言, 发展体育产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体育为人民

服务, 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宗旨, 因此必须把政治、文化、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经济效益服从服务于社会效益。宏观而言, 体育产品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不能作为商品推向市场, 诸如学校体育、职工体育, 其基本任务是解决人口素质问题, 福利性、义务性突出。像人们健身必备的基础设施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 若按市场经济规律自由支配, 其生产建设将无法进行。这就需要国家无偿投入, 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逐渐增加投入的比重。这一点我国体育法第4 1条已做了明文规定, 即“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这里充分显示了人民政府把体育的政治、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无疑是英明正确的举措。

三、体育政治、文化、社会效益能否实现, 体育产业能否健

康发展, 并不取决于经济活动本身, 而取决于法制的健全和完备, 取决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

在全民健身方面, 我们推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美国推出《健康公民2000年》, 加拿大推出《积极人生》, 英国推出《90年代体育——迎接新的地平线》, 他们颁布的时间似乎比我们更早。在计划的操作实施方面, 我们有实施的步骤, 他们更有完整的目标体系。以美国的《健康公民2000年》为例, 该计划7 0 0多页, 通篇都是对实施目标的陈述, 其中包括3个总目标, 22个子目标, 47个次子目标和300个再次一级的目标。这些规定似乎并不亚于我们。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 同时又是法制的经济。在微观经营中, 谁都可以为追逐利润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但前提必须光明正大、遵纪守法。这就要求在微观搞活的同时, 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 即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去引导、规范人们的利益行为, 再配之以有效的监督, 就能妥善地处理宏观与微观领域的经济效益与政治、文化、社会效益的联系。

总之, 在看待和处理体育产业发展中, 政治、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时, 一定要注意, 从思想观念上摆脱“左”倾思想的束缚, 从理论研究上分清宏观与微观不同的领域, 以实现利益的整合。

参考文献

[1]刘春来:论体育的经济功能与价值[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2) [1]刘春来:论体育的经济功能与价值[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2)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及其发展趋势 第8篇

根据2010年10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颁布的《社会保险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属于基本医疗保险范畴。按照国务院各部门的职能划分,基本医疗保险由人社部门主管。因此,在整合城乡居民医保经办管理体制方面,应当依法将整合后的城乡居民医保归并到主管医疗保险的人社部门统一管理。这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政府部门职能分工的,具有法定的依据。

早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就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00年11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2009年,中央决定实施新医改,并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提出“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统筹城乡医保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全局和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方面加紧实现制度统一和管理整合。因此,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势在必行。近年来,各地根据中央有关精神,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居民医保,并取得显著成效。

1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进展情况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是在城居医保继新农合之后建立起来才开始出现的。从两者逐步整合的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 启动探索阶段(2007 年-2012 年)

自2007年开展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以来,一些地方自行探索统筹城乡居民医保。有些地方从试点初期就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农合进行整合,并统一管理。到2012年,天津、重庆、青海、宁夏、广东以及新疆建设兵团等6个省级地区(或单位)、41个地市、162个县(市、区),先后以多种不同形式实行城乡居民医保的统一或整合。在上述6个省级地区(或单位)中,城乡居民医保都归并到人社部门统一管理。在上述41个地级市中,有90.2%的地市实现制度整合并将经办职能归并到人社部门,有92.7%的地市将有关行政管理职能归并到人社部门。在上述162个县级地区中,有76.5%实现制度的整合,有55.6%将有关行政管理职能归并到人社部门,有64.8%将经办职能归并到人社部门;也有一部分县(市、区)主要是在启动城居医保试点时,鉴于辖区内城镇居民比较少,便由主管已经建立的新农合的卫生部门将城居医保纳入统一管理范围。

1.2 徘徊渐进阶段(2013 年-2015 年)

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就明确提出整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职责等,由一个部门承担。在随后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国办发〔2013〕22号)明确提出,上述整合任务由中央编办负责,并在2013年6月底前完成。

在新一届政府成立之后,就曾立即开始研究制定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方案,并由中央编制办公室牵头研究相关管理机构以及职能的整合方案。但是,由于相关部门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分歧,并且一直没有达成共识,以致有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相关管理机构以及职能整合的方案也未能确定下来,悬而未决,一直拖延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在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方面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只有一部分地方积极而又艰难地推动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其中,上海、浙江、山东等省市是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实现整合的。加上此前已经实现整合的6个省市(或省级单位),目前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省级地区(或省级单位)已经增加到9个,并且全部归口人社部门统一管理。此外,还有其他省份的39个地市已全面实行城乡医保整合,其中超过90%以上的地市划归人社部门统一管理,只有一个市划归卫生部门统一管理,其余个别地市暂由其他部门管理或尚未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另外,还有42个地市的91个县(区)也实行城乡医保整合,其中58%划归人社部门统一管理,划归卫生部门统一管理的县(区)只占34%(这些县区主要是在继新农合之后启动建立城居医保时,便由主管新农合的卫生部门顺势延伸将城居医保纳入管理范围),其余不足8%的县(区)暂时由政府托管或未明确管理部门。上述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地区覆盖参保人数已经达到3.17亿人。这些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并划归人社部门统一管理的地区,都是地方党委、政府根据《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医保的精神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法作出的决策,并且在已经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地区中成为主流,充分反映了绝大多数地方党委和政府在整合城乡医保并且划归人社部门统一管理方面已经形成广泛的共识。

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在城乡医保整合方面采取了不同的做法。除少数地方将城居医保与新农合进行整合并划归卫生部门管理之外,还有个别地区采取了比较特殊的办法,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福建省三明市。2014年,三明市政府在整合城乡居民医保的过程中,决定组建直接隶属于市政府的医保管理中心,暂时划归财政部门管理。

1.3 全面实施阶段(2016 年-2017 年)

2016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号),提出要推进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整合,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实现在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全面统一,推动保障更加公平、管理服务更加规范、医疗资源利用更加有效,促进全民医保体系持续健康发展。上述文件要求各地在2016年6月底前对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工作作出规划和部署,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并在当年12月底前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因此,预计2017年将在各地全面实行城乡医保整合。这标志着本届政府已经下决心在任期之内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发展目标。目前,各地根据国务院的上述文件精神,正在加紧研究制定整合工作规划和部署。

2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主要成效

上述地区整合城乡居民医保的实践经验表明,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取得显著成效,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增强医保制度的公平性,使城乡居民都能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险。在推行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统筹地区,通常都按照医保待遇“就高不就低”、医保目录范围“就宽不就窄”的原则处理整合之后解决原有的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制度整合后的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就医范围和医保药品目录范围都大幅度扩展,允许农村居民享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定点医疗服务机构提供的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可以使用与城镇居民一样的更大范围内的医保目录中的药品,医保报销待遇水平也显著提高,因此受到广大农村居民的普遍欢迎。同时,各个实行整合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在医保筹资方面采取“一制一档、两档或多档”等不同的办法,允许城乡居民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来选择不同档次的缴费并享受与之相应的医保待遇。

二是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跨城乡流动就业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从而促进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以及管理体制的统一,消除了居民城乡流动的制度障碍,使城乡居民在跨城乡流动过程中的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更加方便快捷,适应了农村劳动力跨城乡流动就业的客观需要。

三是有利于理顺医保管理体制和整合相关公共资源。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并由人社部门归口管理之后,普遍推行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管理及服务,彻底解决了过去由于城乡分割所造成的不同部门管理不协调、难衔接等问题,在医疗保险领域促进了公共服务管理的均等化,增强了基金的安全性和管理的规范性,推进了信息化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系统的衔接和统一,从根本上防止或清理重复参保,减少或避免财政对居民参保的重复补贴。同时,通过整合也避免了经办机构和信息系统重复建设、财政重复投入,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政府管理成本,提高经办管理效能。许多地区在整合之后,主要依托现有的城镇医保管理系统来延伸到农村地区,增强医保经办机构对农村医疗机构的监管能力,并将过去新农合采取的人工记账、手工审核转变为先进的信息系统实时监控,极大地提高了医保监管效率。

四是有利于医疗服务机构提高诊疗与管理效率。在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之前,由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医保制度并分别执行不同的医保药品以及诊疗目录,医院需要按照过去设置不同的结算系统来应对两种不同的医保制度及政策,医生也必须针对患者的医保类型不同而需要熟悉掌握两套医保政策和药品及诊疗目录,医院和医生都对为应对这种复杂的局面而感到烦恼,对于医生诊疗和医院管理都产生负效应。在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地区,这种状况得到根本转变,医院和医生都不必再为应对两套医保制度、政策、目录以及结算系统而疲于应付,有利于提高医院的诊疗与管理效率。

2.2 主要问题

在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归属管理存在着争议和对立。在有关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方面存在争议的核心问题是究竟将整合之后的城乡医保划归哪个部门统一管理?一种观点认为,新农合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因此整合之后的城乡居民医保应当由主管医疗保险的人社部门统一管理;另一种观点认为,卫生部门可以“一手托两家”,即主张由卫生部门同时管理医疗服务机构和医疗保险。由于有关部门在这一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导致国务院至今未能在这方面作出明确职能归属的决策。二是有的部门对一些地方政府作出有关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之后归口管理的决策进行直接的干预,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屈服于来自上级有关部门的压力,导致一些地方在整合城乡居民医保遇到很大的阻力而徘徊不前。三是新农合与城居医保在筹资标准、待遇水平、药品目录、结算方式、信息系统以及经办管理等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在整合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的难度较大;等等。

3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发展趋势

我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逐步进行探索和深化改革而发展起来的。从国际医保制度以及管理体制的发展状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医疗保障体系,并且成为国际医疗保障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根据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收集整理170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资料,剔除其中资料不全或无相关制度的国家之后,对115个具有可比性的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保障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其中实行社会医疗保险的74个国家中,由社会保障部门主管医疗保险的有39个国家(占52.7%);而由卫生部门主管医疗保险的国家仅有1个(占24.3%);由卫生与社会保障部门主管的有7个国家(占9.5%);另有4个国家(包括中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由社会保障部门和卫生部门共管或分管(占5.4%)。由此可见,在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中,超过半数以上的国家都是由社会保障部门主管社会医疗保险。与此相比,完全由卫生部门主管医疗保险的国家仅占不到1/4,而这些国家的卫生部门一般都不负责直接管理医院。不仅如此,在医疗保障经办管理体制方面,在上述国家中有78.3%的国家由人力资源(劳动)、社会保障(社会保护、福利)部门及各类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负责经办管理,只有15.7%的国家由卫生部门负责经办管理;其余少数国家由其他独立机构或组织来承办。由此可见,大多数国家都是由人社部门负责医疗保险经办管理业务。上述分析充分表明,由人社部门主管社会医疗保险是国际医疗保险领域的主流。

基本医疗保险是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代表参保人购买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而并非对医疗机构的补偿。因此,在管理体制上,应当将医疗服务支付方与医疗服务提供方分开。在我国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并由人社部门统一管理,不仅符合有关法律规定、政府管理体制和现实国情,也符合国际医疗保险管理体制发展的主流趋势。各地区应当根据最近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文件精神,在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方面依法作出正确的决策,并将整合之后的城乡居民医保划归人社部门统一管理。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克服部门利益和本位主义,依法解决相关部门之间在医保管理方面的职能划分问题,从根本上改变医保领域的城乡制度分设和部门割据的状况,消除相关部门之间的摩擦和内耗,在全国范围内依法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整合以及管理体制的统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保证党确定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因此,在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方面,应当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依法决策和依法整合,促进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为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医疗保险和促进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中央精神和国务院的部署,近期已经有一些省市政府经研究制定整合规划和方案,并决定由人社部门负责管理整合之后的城乡居民医保。预计今年各地陆续出台整合方案之后,绝大多数地区都会将城乡居民医保划归人社部门统一管理。随着今明两年各地整合方案的陆续出台和付诸实施,城乡居民医保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现整合,并且主要由人社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开创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的新局面。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属于基本医疗保险范畴。在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以及经办管理体制方面,应当将医疗服务支付方与医疗服务提供方分开,依法将整合后的城乡居民医保归并到主管医疗保险的人社部门统一管理。这不仅符合《社会保险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现实国情,也符合国际医疗保险管理体制发展的主流趋势。

关键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国办发[2013]22号)[Z].2013.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号)[Z].2016.

[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资料汇编(内部资料)[M].北京,2015-12.

[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研究(内部资料)[M].北京,2015-12.

发展整合 第9篇

一、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大力推进自我教育

学生是班级教育合力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班主任必须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一是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约, 让学生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不该怎样做。二是建立健全自我管理机制, 根据学生的特长设置卫生管理员、小小事务长、绿色小卫士、纪律监督员、小小通讯员等为集体服务的岗位, 让同学们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逐步学会自我管理。三是实行承包责任制, 把班级工作具体化, 分类别承包到个人或小组, 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责任意识。四是推行民主管理, 通过开展“师生共商班级事”“说说心里话”“班级管理之我见”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主人翁意识。

二、协调班级人际关系, 形成班级内部合力

班级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与学生间的关系、班主任与学生个体的关系、班主任与班集体的关系、班主任与班干部的关系、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与科任教师间的关系等。班主任只有协调好这些关系, 才能形成集体合力, 促进集体内每个成员的发展。一是协调好学生个体间的关系, 指导学生互相尊重, 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与同学交往以诚相待, 消除误会, 增进了解, 为学生发展创设和谐的同伴关系。二是协调好班主任与学生间的关系, 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全面了解学生,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掌握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 积极与学生交往,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是协调好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通过开展师生交心、师生联谊等活动, 增进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了解, 促进理解和沟通。

三、注重引导家庭教育, 形成班级家庭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对学生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而, 班主任应该注意引导家庭教育向积极方向发展, 让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 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班级家庭合力。一是班主任应帮助家长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培训班、家庭教育知识讲座, 邀请优秀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等方式, 加强对家长的培训, 提高家长素质。二是帮助家长树立起自信并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的观念, 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家访等方式, 积极向家长介绍班级工作计划、学生发展情况、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发放意见征询表, 了解家长对学校、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同时积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职责, 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四、开发社会教育资源, 形成班级社会合力

社会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但有许多属潜在的, 有待班主任去加以开发利用。一般而言, 社会的教育机构和公共文化机构对学生的影响较大, 是社会教育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如聘请法制副校长到校为学生上法制课, 以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聘请消防人员举办消防知识讲座及消防器材的使用演练, 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聘请交警到校为学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责任感;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电影和文化展览, 参加社区共建活动, 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宜春市美容产业整合发展探讨 第10篇

宜春市美容产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步发展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历史,在解决就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安定社会秩序、交纳税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为使宜春市美容业进一步健康有序的发展,对产业的整合势在必行。本文从宜春市美容产业现状出发,参考文献报道[1,2,3],对行业的分类整合、如何加强行业规范、避免或减少美容纠纷及如何将美容业真正做大做强,迎接国际化的挑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 宜春市美容产业发展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宜春市美容市场从小到大,从业人员由少到多,现已进入逐步成熟的阶段,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主要存在形式有:美容教育与科研机构、美容培训机构、专业美容医院、生活美容馆、美容美发店等。目前,我市已有美容高等教育教学机构两家,美容科研机构一家,美容培训机构数十家,专业美容医院两家,生活美容馆和美容美发店数百家,美容消费已成为我市消费热点,对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影响越来越大。

2 宜春市美容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2.1 美容行业管理不规范,市场混乱

目前,我市美容市场秩序较为混乱,缺乏行业准入标准,服务项目不规范,收费标准不统一等现象使消费者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1)美容行业划分不明确,医学美容与生活美容概念模糊,导致一些美容机构利用消费者对美容业的模糊认识,超经营范围经营,从事一些非法美容活动。如部分生活美容院在缺乏专业医务人员的情况下,开展药物减肥、吸脂、针灸减肥、纹刺术等医学美容项目,给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损害整个美容行业的声誉;(2)由于美容市场缺乏行业准入标准,导致美容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我市生活美容院中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有取得美容从业资格证书,甚至没有经过相关培训便匆忙上岗,美容专业知识缺乏,操作不熟练,使消费者美容消费达不到预期目的,从而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美容业的诚信受到强烈质疑;(3)为了追求更高的知名度和经济利益,一些美容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发布虚假广告,夸大手术效果,隐瞒手术风险,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有些美容机构甚至不考虑自身人员、设备和条件,盲目开展服务项目,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4)美容项目无统一收费标准,给消费者的选择带来困难,且目前美容业收费均较昂贵,“天价事件”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行业声誉,给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2.2 美容业人才缺乏,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美容高等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招收美容专业的高等院校为数较少,导致美容专业高等人才供不应求。我市宜春学院设有美容医学院,为全国最早招收美容医学专业的院校之一,现开设临床医学(美容方向)本科、医学美容技术本科、医学美容技术专科专业,每年毕业生有两百人左右。此外,宜春职业技术学校也设有医学美容技术专科专业,两所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到沿海发达地区工作,在本地美容行业就业者人数极少,而宜春作为内陆经济不够发达的城市,难以吸引外来高素质美容人才。因此,我市美容行业人才严重缺乏,现有美容机构从业人员大部分只具有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大学以上学历者为数极少,部分甚至没经过专业培训就匆忙上岗,理论知识储备不够,实际操作经验缺乏,导致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人才的严重缺乏成为制约我市美容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我市美容业要迎来新一轮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有高素质、高学历专业人才的加入。

3 宜春市美容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3.1 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美容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地区经济的发展,只有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美容院美容。而宜春市地处内陆,为农业大市,城市化水平目前还比较低,经济不够发达,人均收入不高,而目前美容服务项目往往收费昂贵,大部分工薪阶层无力消费,使美容服务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从而严重制约了美容产业的发展。

3.2 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

美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完善。美容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从兴起至今经历的时间不长,政府对美容业的管理经验不够,很多方面仍在摸索中,在管理制度上仍存在一些漏洞,而我市美容业一起步就进入高速发展期,致使管理体制明显滞后,成为制约美容业整体发展的重要原因。

4 宜春市美容产业的发展优势

4.1 美容业在我市具有传统优势

宜春学院是我国最早招收美容专业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1993年,原宜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经原江西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在全国率先创办美容医学专业。因此,宜春市享有美容医学理论“根据地”的美誉。同时,随着宜春市经济的发展,美容行业也蓬勃地发展起来,这些行业既有传统的美容美发店,也有现在流行的生活美容会所;既有传统的中医针灸推拿美容,也有现在流行的养生SPA。这些行业为宜春市美容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2 美容专业高等教育基础雄厚

宜春市有两所高等院校招收全日制美容专业大学生,分别是宜春学院和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宜春学院是我国最早招收美容专业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现宜春学院下设美容医学院,招收临床医学(美容医学方向)和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学生,其美容医学学科是江西省重点学科,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是江西省特色专业。学院还拥有美容医学研究所、药妆研发中心以及对外营业的美容专科门诊。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医疗系现招收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学生,毕业生主要在美容行业就业。这两所院校为宜春市美容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后备人才。

4.3 美容行业在宜春市具有广阔的市场

宜春市地处赣西,享有“月亮之都”的美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锂电池基地”的建设,宜春市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为美容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即使得越来越多的美容行业兴起,也使更多的人成为美容消费者。同时,宜春市作为赣西重镇,其美容业还可以辐射到赣西其他的城市,为赣西地域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5 促进宜春市美容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5.1 正确把握美容业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美容消费者美容观念、美容需求也在转变。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下降,亚健康人群比例加大,特别是作为美容消费主导人群的城市“白领”女性,其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在长期的美容消费中,这些高知职业女性认识到靓丽的容颜单靠皮肤护理、美容外用药、整形等手段是不够的,还必须调节身体的各项机能,使之运转正常方可达到从内而外的美容作用。美容业投资者和经营者必须敏感动向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把握美容发展趋势,及时做出调整,把美容业和健康产业结合起来,才能繁荣美容市场。

5.2 加强管理,制定合理的美容产业发展规划

每个行业的良性快速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管理和合理的规划,美容业作为一个一起步就快速发展的行业,其管理和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规划,不仅会减慢美容业发展的速度,还会导致美容市场的混乱。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促进宜春市美容产业良性快速发展对促进本市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3 做好人才工作,提升美容产业人员整体素质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美容业也不例外。由于美容高等教育的缺乏,致使美容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高学历人才极少,要做好人才工作一方面要有计划的引进高素质美容管理人才、美容专业人才,尤其是有美容管理经验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同时,充分利用宜春美容高等教育的优势,留住人才,鼓励宜春学院及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美容专业学生服务本地经济。另一方面,加强自身人才的培养工作,注重人才的再学习,有计划的进行各类培训或进修,使没有获得美容从业资格的现有人员迅速获得相关资格,尽快成为工作能手,鼓励从业人员加强行内交流,多参加国际国内会议,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掌握美容新技术、新方法,从而把我市美容业做大做强。

5.4 加强宣传,塑造品牌,拓展消费市场

品牌是美容业发展的龙头,是体现一个地区美容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现代人们品牌消费意识越来越强,宜春市美容市场要想辐射周边地区,必须要有知名品牌作为依托。目前,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在国内美容界享有较高声誉,被誉为“美容医学理论根据地”,但目前宜春美容企业、医院等对外营业机构知名度不高,一些美容医院如宜春学院附属美容医学门诊、天泽医院均具有很强的实力,拥有高素质的专家团队,但由于缺少宣传,知名度并不高。因此,加强宜春美容业的对外宣传,将消费市场扩展到周边地区,是宜春市美容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总之,随着宜春市经济的发展,美容行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它的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经济。因此,为了宜春市美容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宜春市的传统优势、教育力量、地域关系的基础上,对美容业加强监管,提升美容人才素质,拓宽消费市场,使其为宜春市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宜春市美容产业发展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历史,在宜春发展过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宜春市美容产业现状出发,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宜春,美容产业,整合

参考文献

[1]周霖,周彬.我国医疗美容服务管理现状与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09,260(5):32.

[2]刘淑红.我国医疗美容市场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医院,2006,10(12):27.

整合校外资源,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  校外资源 教育 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7-042-01

一、本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一)《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第三章教育活动中第12和14条要求:“校外教育机构应为开展教育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校外教育机构应利用社会资源,搭建活动平台,丰富教育活动。”

(二)北京师范大学李亦菲博士依据国内外教育实践编创提出的“开放学习环境理论”,对开放校外学习环境理论有三项主张:一是校外教育单位要开放人力环境资源,二是开放物力环境资源,三是开放制度环境资源,通过科学研究寻求校外教育最佳效果。

二、整合校外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资源的重大现实意义

(一) 是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需要

和谐社区是社会区域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谐,要求社区群体中形成人际间相互关爱尊重、相互促进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青少年作为社区内的重要群体,与社区组成部分——家庭直接连接。有针对性地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既能使青少年在校外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也能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实现和谐社区的共建共享。

(二) 是构建大教育格局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由于历史、地区以及青少年家庭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目前无论是学校教育资源分布,还是青少年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都显得不够均衡。社区作为开放的课堂,应使其教育资源面向广大青少年,充分挖掘社区各部门、各组织的教育功能,将各种教育形式有机整合,协调发展,与校外教育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满足青少年的学习愿望。

(三)是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校外教育的对象面广泛、数量大,时间、形式、地点不固定,资源短缺和资源过剩共存。在这种情况下,难以期望政府投入大量财政来推动青少年校外教育,只有有效整合社区资源,盘活资源,才能克服财政投入“瓶颈”,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校外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资源的内涵

(一)教育资源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资源

青少年在社区开展各类活动所需要的包括科技馆、图书馆、电影院、体育场馆、敬老院、孤儿院、车站、码头、公园、商店、工厂、农场以及其他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等在内的基本的活动场所等,是青少年校外教育最基础的资源。

2.人文资源

(1)小区内的文化风貌、生活习俗,这些都能对小区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社区内外的社会名人,可以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社会效应,邀请他们为青少年作辅导,参与社会文化、教育和学习活动,在名人的感召下更能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整合校外与社区教育资源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整合校外教育与社区教育资源,就是要将一切潜在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地变为现实的教育资源,赋予不具有教育意义的资源以教育意义,即社区资源教育化。必须立足于校外教育的实际,通过摸排资源、统筹安排、创设载体等途径和方式整合资源,使校外教育更加体现就近便捷、实效便宜、实践体验的特点和要求。重点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既要了解校外教育对资源的需求,也要掌握社区潜在资源供给方的意愿和现实条件。

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推进校外教育,必须把对需求和现状的调查研究放在首位。首先,要了解校外教育主体要求,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特别是增强社区教育实践性要求出发,通过抽样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掌握社区教育资源“消费者”——青少年的现实需求。通过与学校教学工作者进行沟通,对照素质教育要求,找准社区教育资源不到位的情况。其次,努力掌握能为社区教育提供资源的供给方的意愿,因为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社区内的群体具有不同的需求:如社会成功人士,在拥有财富和地位之后,更想得到的是社会的尊重,更希望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我价值;要从各类群体的需求中寻找资源,要建立社区教育资源信息库,在对社区资源进行大排查的基础上,根据资源的可使用性、实践性、适用性等特点,对社区教育资源进行分门别类,建档入库,以便校外教育机构统筹谋划,统一调度。

(二)既要注重硬件资源的挖掘,也要注重软件资源的开发。

社区是个小社会,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征。社区本身就拥有无穷的校外教育资源宝藏。

1.对硬件资源的挖掘方面。要打通各类教育资源使用和配置的界限,使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和共享,为社区青少年提供高质量、均衡化的基础教育。

2.要注重软件资源的开发。软件资源具有精神性,更能使教育入心入脑,使校外教育事半功倍。软件资源也是没有围墙的资源,一经开发,可以产生乘数效应,让各地效仿。

(三)校外教育机构和社区资源优势互补,实现资源效能最大化。

就校外教育职能机构来说,要设法增强优质资源效能最大化,社区资源和校外教育机构优势互补,达成“校外教育与社区资源共享方案”,开展校外教育活动进社区活动,使社区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五、结束语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劳动、学会服务、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社区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丰富的社区资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熟悉社会的主阵地,是学生进行社会服务、公益劳动的基地。通过对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使隐性资源成为显性资源,通过社区资源与校外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实现校外教育效能最大化。

当今中国的文化整合及其发展趋势 第12篇

一、文化与意识形态整合:新时期的转型

新中国伊始, 包括共产主义美好憧憬、民族主义动员、集体主义原则、领袖魅力宣扬等在内的革命型意识形态和宏大叙事, 被党和政府用来进行意识形态整合, 取得巨大成效。而新时期, 该领域的整合主要表现为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弘扬传统文化, 强调民生主义等。

当今中国的意识形态是顺应世俗化时代趋势的开放型、发展型意识形态。自改革开放后, 住房商品化、土地承包、股份持有等私有产权的历史性进展使得公私利益分别十分明显, 集体主义只被谨慎接受, 宏大叙事也已相当程度上被消解[1]。世纪之交, 中国共产党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对已经变化了的社会采取包容的态度。2003年,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随后, 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与时俱进的意识形态宣示也是对民间心理诉求的回应。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新时期的文化舆论与意识形态整合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 强调壮大主流舆论, 达成国民共识。

具体而言, 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宣教手段有:大中小学校教育的系统学习、各单位的集中学习汇报活动、官方媒体的正面宣传 (如新闻联播) 、党报征订与“理论热点面对面”等图书的出版发行、举办官方网站 (如人民网、新华网) 、要求社会新闻网站转载官方要闻、中央最新精神和先进人物事迹巡回宣讲、支持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等。这种宣传手段有很大创新, 如人民日报近年来就做较大的改进, 在文风和社会监督方面有明显进步;新闻联播更突出民生新闻;宣传战线正在深入贯彻“走转改”精神, 推出一大批来自一线、感人至深的报道, 引起广泛共鸣。

在文化与意识形态整合方面, 还有一种中国特色的方式, 即领导人亲民宣示。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人情社会, 私人化的情感联系对社会人心的凝聚仍有很大作用。这包括国家领导人的率先垂范, 表现出强烈的亲民姿态, 在现实中确实赢得了赞誉。从新闻联播等反映出的直观的亲民与“民亲”形象, 说明政府的合法性权威和秩序合格。领导人基层视察, 到处受欢迎。另外已形成传统的是, 各级党政领导人都要在年关、节日进行各界慰问, 访贫问苦, 嘘寒问暖, 这些“送温暖”“春风行动”等亲民宣示, 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家还有意识地放任商业主义和消费文化, 强调民生主义意识形态, 以迎合现代市民的物质性心理需求, 某种意义上形成一种所谓“去政治化的政治”[2]。另外, 国家还力图通过发扬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秩序与社会和谐的文化因素来促进政治整合, 如各处立孔子像、国学热、国家性传统祭典等。国人自古以来有尊祖敬宗的传统, 亦有尊崇英雄圣人的心结。借道传统、回归根脉来促进民族人心的整合, 确是一种有效途径。“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本身就表明传统资源的功用。

十八大以来, 我们在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整合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中央凝练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与时俱进精神, 有利于和世界对话, 成为新时期的宣传主角。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等重要思想, 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 也提升了国民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新一届中央还提出“中国梦”的概念, 鼓舞国人为“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召力。除此之外, 中央继续进行民本宣示和领导人亲民形象塑造, 朴素的群众观被时刻强调, 直白实在的话语迭出, 切实地为民行动不断开展。政务宣传与官民沟通的时代感在增强, 话语方式更亲切、接地气, 回应社会关切更及时, 取得良好的效果。“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反腐的显著进步, 都使民众增强了对执政者和体制的信心。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扬, 国人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增强。

二、虚拟场域的话语整合:网络时代的呼唤

在今天的思想文化领域, 网络话语成为新的景观, 新媒体舆论阵地的占领也成为文化整合的重要考量。社会话语近年来在网上兴起, 政府随后平衡网络社会话语, 促成虚拟场域的文化整合。

网络新媒体正成为舆论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5年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在网络媒体发达的大众媒介时代, 公众的话语权实现空前的普及。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测算, 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最具影响力的10家网站上, 网民每天发表的论坛帖文和新闻评论达300多万条;微博每天发布和转发的信息超过1.5亿条[3]。社会话语在网络这一崭新平台上获得空前的展示空间, 并形成互联网所特有的网络话语现象。网络主体多元化的言论表达方式, 一定程度上消解专家、权威等少数对社会舆论的主导权, 网络社会的公众不再是传统媒体时代“沉默的大多数”, 网络成为言论、信息集散地。

面对网上社会话语的来势,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掌握网络话语权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并就如何掌握网络舆论提出总体的要求, 即“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 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 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政府在新场域的文化与话语整合努力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官网报道和宣传, 加强在网上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 积极疏导公众情绪。正如官媒所言:“直面社会问题, 积极引导。要敢于触碰热点, 不回避矛盾, 主动发出权威声音, 做到敢说话、早说话, 摆事实、讲道理, 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引导人们摒弃偏激言论和非理性行为,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4]近年来人民网、新华网等评论文章越来越“给力”, 更主动地自我批评与监督, 主动迎合民间话语诉求。可以看出, 官网的话语更客观理性, 照顾公众情绪。

二是政府上网, 主动占领网络话语阵地, 包括开设政务官网、开通官方微博、官员网谈、培养官方网评员队伍、建设“电子议院”等。据人民网统计, 我国已建立政府门户网站4.5万多个, 开设政务微博的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超过4万[5]。政府部门的“微博问政”在突发事件的处置中尤其凸显话语力量, 清除谣言, 获得社会信任。另外, 各级官员还纷纷“触网”, 与网民直接沟通交流。比如, 2008年是典型的网络问政年。在该年中, 仅被媒体广泛报道的高级领导干部“触网”的事例就有十数起。同时, 政府还在培养一支网络评论员队伍, 扩大网络化条件下组织领导力和话语权。2007年, 国办和中办联合发出《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 明确提出要求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 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 分期分批地开展网络评论员培训。官方还积极进行话语吸纳, 通过人民网“E政广场”、“网上两会”等渠道吸纳民间话语, 使官方话语和社会话语对接, 扩大影响力。

三是认真对待民间话语质疑。对于网上社会话语的逼问之态, 政府越来越懂得宜疏不宜堵, 必须坦率直面, 坦诚交流, 真诚解决。如云南省委宣传部就因开创性地组织“网民调查委员会”调查云南“躲猫猫”案, 一夜间成为网络政治明星。还有, 2011年秋四川会理县领导考察乡村公路的照片被天涯网友发现做了PS处理而遭受批评。会理县迅速注册微博账户, 向网友道歉, 以自嘲的心态做了一次漂亮的“反向营销”, 被网民称赞。

四是法规政策和管制方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都对网上信息传播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性管理规定。国务院新闻办等机构则是进行网络监督管理的部门。在实践中, 政府部门还会通过多种方式来管制网上话语传播, 维护社会稳定。

三、文化整合工作的趋势

在看到当前文化整合工作取得的成效的同时, 也需看到现实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我们进一步解决。

首先, 应继续弘扬主流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 坚持人民史观, 继续进行民本宣示。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党政领导干部须率先垂范, 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 我们必须认识到, 要继续加大问责追究力度, 使党群干群进一步“打成一片”。同样重要的是, 实施公民教育是刻不容缓的基础性政治工作, 关系到长治久安。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 民主共和国的存亡取决于公民“品德”。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认为, 民主的健康发展取决于良好的民情或民俗。

其次, 对于网络话语与文化整合而言, 社会需更加理性, 避免激进和虚与委蛇。实事求是地讲, 网络社会话语既有真知灼见, 又有急躁倾向;既有反映事实的一面, 又有信息不全的一面;既有利于社会治理的因素, 又有危害社会稳定的可能。且网上话语表达存在阶层、群体差异, 力量不均衡。社会力量在网上开拓话语空间的时候, 需要和政府话语达到某种平衡, 以理性使虚拟话语和现实话语、民间话语和精英话语进行对话, 形成一种全息型话语供给市场, 全方位地反映并展开公开竞争, 在竞争中求理解和合作, 达致比较理想的公共话语空间。当然, 在这中间, 政府负有更大责任和更多义务。

再次, 文化整合还需有一定的前瞻性。政治教育是面向未来的, 而未来属于青年。“80后”、“90后”的成长将使文化整合模式产生明显变化。独生子女潮再加上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使传统的家长制失去存在的经济与社会土壤, “80后”获得社会解放, 新型理性权威的建构成为历史要求与可能。而完全生活在比较富足和信息化条件下的“90后”更是新鲜的一代。网络给青少年提供了自由探索的渠道, 也培养了他们独立的思维方式。“80后”、“90后”共同作为“网络新一代”, 其普遍特点是具有自主的社会观察力。在近年的系列重大公共事件中, “互联网原住民”都显示了自己独立而强大的力量。他们还生活在一个传统与现代交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激荡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文化整合的内容和方式要与时俱进, 更生动灵活, 更“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1]王蒙.中国现代国家成长过程中的政治整合研究[D].南京大学, 2012.

[2]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3]中国微博账户达3.2亿网络民意促社会公开透明[EB/OL].中新网, 2011-12-09.

[4]如何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EB/OL].新华网, 2011-12-19.

上一篇:网络端口论文下一篇:量子化学计算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