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产教融合范文

2024-09-19

高校产教融合范文(精选12篇)

高校产教融合 第1篇

在CNKI(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中输入主题“产教融合”,按学科分组,职业教育的分组结果10317条高等教育的分组结果2031条,表明当前产教融合的推进主要以高职院校主体为主,应用型本科高校主体开展较少。而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区域知识积累、创造与传播的主体,是原始性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产教融合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自我发展及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1],因此研究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十分必要。

一、产教融合整合人力、信息、物资等多方面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上提供保障,巩固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发展水平

产教融合促进高校动态设置和调整专业,提升专业的社会适应性, 与创业就业需求对接,使培养的人才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动态,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前做好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探索建立多方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为创新创业教育开辟试验田。

1.产教融合促使行业要求与课程内容深度对接,课程内容围绕不能仅仅基本知识、技能等,行业企业优秀人才编写教材,从企业、行业的视角进入课堂充实专业课程,丰富其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使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积累创业储备,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健全。2.产教融合促进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更新换代,使得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扩大,数字资源跨区域跨机构共享,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实时互动,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获取企业最新动态,走在离创新创业最近的地方。3.产教融合促进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不管是创业师资培训、双能型师资培养还是聘请企业导师都有近水楼台的优势,逐步整齐教师队伍,不再纳入不懂创业、不会创业的教师,从师资选拔、培训和评价层面上充分利用企业资源[2]。

二、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产教深度融合,逐步由浅层次合作递进为深度融合[3]

创新创业教育所需要的校企合作不能简单停留在解决实习场所、 师资短缺问题的浅层次表面合作,需要高校与企业双主体在不断反思和创新中逐步深化为内涵式交互性深度“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这就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要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运行体系就离不开科学规范的产教联盟平台。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学校要摆脱创业教育导致师资数量奇缺、教师缺乏专业衔接与实际创业经验、师资培训理念落后的窘迫困境就要主动在教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与企业合作,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动性,与企业共同搭建教学能力提升平台,拓展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渠道,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创新创业教育促进校企双方人员互动机制建设,加深了产教在内涵上的对接[4]。

三、产教融合促进政、校、企三方协作关系转型,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平台

产教融合促进高等院校突破以专业与学科为抓手的传统大学组织体系限制,一方面政府统筹各方资源,进行战略性目标规划,健全体制机制、细化实施方案及后期督导落实,建立有效的管理支撑体系,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争取高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一方面高校与企业加强合作交流,建立有利于推动知识创新、应用和研究成果转化的战略中心型创业就业统筹机构[5];而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行业信息,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介入人才培养,并在企业内部建立支持鼓励政策机制, 为产教融合服务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政府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创立了一个充满变化和竞争性的生存环境,是滋养创新创业教育绝佳的沃土,来自就业、市场服务等方面的压力将促使院校突破传统办学模式,以形成政府、大学、企业三方新型协作关系,是创新创业教育成长的黄金三角关系。

产教融合与创业教育相互扶持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扎根,他们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从松散的自治学术向战略中心型组织转型[6]。但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融合的目标从根本上是有差别的,一个在创新创业,一个在应用就业。如何将松散的产学研合以作用有效的动力机制整合成双方利益共同体,既能创新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又能繁荣地方经济,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

摘要:产教融合整合人力、信息、物资等多方面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上提供保障,巩固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发展水平。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产教逐步由浅层次合作递进为深度融合。产教融合也促进政、学、企三方协作关系转型,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平台。

关键词: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柳友荣,项桂娥,王剑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05:64-68.

[2]王庭,陈拥军,张婷婷,金晓明.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5,03:87-90.

[3]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王振洪.高职:校企“网状”合作新趋势[N].光明日报,2011-05-06016.

[4]朱晓芸,梅伟惠,杨潮.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2,09:82-85.

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转型发展 第2篇

—— 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纵论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 中国教育报 》 2014 年 4 月 28 日 3 版在近日举行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4年春季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论坛提供了多方共同参与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的对话交流平台,也充分证明引导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地方高校以及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近日,“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4年春季论坛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办。国内178所地方高校、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31个行业企业,33个政府及相关部门,54位经济、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德国、英国、荷兰、芬兰、韩国等国的高校和行业协会代表,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这一主题,就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如何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加快转型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这次论坛广泛邀请国内高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政府和海外高校的代表,搭建了社会各方共议教育改革的开放性、国际化平台。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应邀出席开幕式,她赞赏论坛搭建了教育界、产业界、学术界与各级政府共同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创新和全球教育合作交流的平台,体现了主办者的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

加快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院士的呼声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企业招工难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朱高峰院士和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院士从工程教育角度出发,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

朱高峰院士认为,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我国必须保持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动摇,要建立“制造强国战略”,将制造业做大做强,必须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乔布斯不是培养出来的,更重要的是做好面向所有人的教育。高校要明确目标、准确定位,推进教育改革,紧密产学结合,开展企业与高校联合创新,通过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使高校追赶、适应乃至引领产业发展。”

如何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谭天伟院士在比较了工程师培养中具有代表性的英国模式、澳大利亚模式和美国模式后,强调工程师教育要重视应用技术,根据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系统培养从低到高三个层次的工程师。“现在中国工程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是很多老师都从校门到校门,自己都没有进过企业工厂,怎么能够胜任教学生工程能力呢?”他认为,必须构建适应工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行业企业的期盼

来自行业、企业的嘉宾们对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推动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给予了热烈的回应,认为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必须主动转型发展以适应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秘书长陈晓明认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陈建洲提出,企业需求的人才是具有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地方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

适应岗位需求,尽快缩短高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再培养的周期。维维集团董事长杨启典认为,企业是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企业在自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主动推动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是助推学校和企业发展双赢之路,企业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切实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助推企业产业技术升级,实现教育改革和自身发展的双赢。

三一重工总裁助理、人力资源总监章建纯在“行业在产教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分论坛介绍了三一工学院在传统的职业教育领域探索和开创为现代企业培养合格人才的方法与途径。在“新工业革命的挑战与教育策略”分论坛,腾讯副总裁马斌分析了高等教育应对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策略,探讨了新兴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快速进入教育领域后高校的变革举措。在用友高级副总裁郭延生看来,本科高校转型面临着深刻的教育变革,“企业正在进入校园”。在不久的将来,将构建起由大学、教师、学生和企业全面参与的,以互联网模式运营为主导的人才生态圈。构建更合理的教育结构——教育专家的思考

从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到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会的教育专家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史薇对中国与德国、美国、瑞士、英国等国的经济与教育发展进行了历史比对分析,提出建立应用技术大学是中国当前发展阶段必须作出的战略选择。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如果我们不能突破传统的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认识局限,必然无法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对各类型人才的客观需求,也不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23名国外专家介绍了国外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芬兰卡雷利亚应用科技大学校长彼得里〃瑞沃尔博士指出,应用技术大学的三大任务是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支持应用型研究和服务地区发展。印度迈索尔大学校长K.S.Rangappa认为,那些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大学才能够取得好的发展,而社会要特别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技术的转移应用。多位专家对转型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建议。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长孟庆国重点讨论了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提出转型发展要以专业和专业群的改革和建设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来进行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陈广庆呼吁树立大职业观,共同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解决产业领军人才高层次技术专家和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和研发能力薄弱的问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史静寰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路径,提出要构建中央宏观调控的引导体制,构建地方政府自主管理的责任机制,确立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职能,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搭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平台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通道,形成政、校、企之间信息沟通的机制和以评促建的质量保障体系。

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建设是推进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工作。国家教育咨询委员袁振国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八大标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诚通过对全国40多所地方高校的实地调研,指出不同类型的地方本科高校在领导与决策机制的灵活性、办学经费来源的多样性、教师结构的合理性、专业设置与市场的符合度等方面面临的不同问题,应通过改革创新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地方政府的行动

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欢迎的是地方政府。在论坛举办的地方与高校对话活动中,合肥市、许昌市、驻马店市、常熟市地方政府领导与合肥学院、许昌学院、黄淮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校长介绍和分享了校地合作的收获与体会。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高晓光评价:坚定不移走转型发展之路并取得实效的合肥学院是

“合肥人民自己的大学”,是“培养合肥自己的工程师的摇篮”。黄淮学院虽然只是一个刚满6岁半的本科院校,但在驻马店市市长武国定眼里,是驻马店的城市名片。据武国定介绍,驻马店市之所以能够吸引投资达30亿元的银泰电动汽车生产项目,就是企业看到了黄淮学院转型发展以来真心实意为企业服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式、师生精神面貌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常熟市副市长陈惠良介绍,常熟理工学院的办学始终面向常熟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助推了常熟产业的转型升级,市政府对学校的支持不遗余力。许昌市委书记王清义说,许昌学院列入河南省转型试点高校后,市委、市政府一个月内就作出决策全力支持许昌学院转型发展。地方政府领域表达了共同的心声:只要地方高校紧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会赢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展之路就越走越宽阔。

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型高校——改革创新在路上

论坛邀请了重庆、云南、安徽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交流了省级试点工作情况。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认为,以产教融合为导向、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型高校之途径,抓住了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关键、地方本科高校之内核、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之精髓,应以此为主题重新审视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定位与规划。重庆已建立起由6所高校组成、市直相关部门参与的转型发展高校联盟,明确了各转型高校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邹平介绍了云南省创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的实践,计划根据滇西特色产业布局兴办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学院,实现“办一个学院,振兴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介绍,安徽省率先提出了“应用性高等教育”这一区域性高等教育体系,正在探索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地方性、应用型、合作式、一体化”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此外,黄淮学院、浙江科技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上海电机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等10多所地方高校报告了转型发展先行者的经验和体会。

高校产教融合 第3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产教融合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迫切要求地方高校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这不仅可以解决目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而且可以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加快现代教育体系的建设。邵阳学院每年培养一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作为地方高校如何适应转型,为企业、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我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金融危机后,为什么德国能够成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不仅因为其强大的实体经济,更因为其有“双元制”的中职、应用型的高等专业学院、面向工业技术创新的工业大学和面向基础科学的综合大学所构成的强大教育支撑。英国,在大众化过程中实行了双元模式,之后出现了牛津和剑桥等著名古典大学与城市大学、新大学、多科技术大学的共同繁荣的景象。分散治理的美国,逐步完善起研究型大学、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系统,24个州立社区学院允许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形成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高校体系。法国,更是走了一条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完全不同的道路,培养高级应用人才的工程师学校其地位甚至超过了综合大学[1]。

职业教育发展促使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应运而生,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兴起比较早,一般认为,“产教融合”这一术语是欧洲兴起职业教育后才出现并得到频繁使用的。一方面行业企业为了产业转型或者技术升级,自身成立培训机构或采取与高校联合共同培养所需人才,另一方面是高等职业院校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与行业企业主动融合,依照行业企业规范要求规划人才培养路径。西方发达国家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做了多方面尝试,比如宏观上的政府的政策制定、经费投入机制、法律约束机制,微观上的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澳大利亚的“TAFE”、日本的“产学合作”等产教融合模式,都积累了值得借鉴的经验。然而“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有区别的,经常被人们错误地理解为同一含义。相比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一个双向整合、双向发力的过程,这期间企业和高校都应该是产教融合的主体,双方为了各自的发展必须水乳交融地合为一体,因此产教融合需要双方组成一个关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产教融合[2]。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在与重点高校相比不具优势的情况下,地方普通高校也在通过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提升自身优势。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管理模式的转型、专业课程建设的转型、师资队伍的转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等。目前针对转型普遍社会抱有认知偏见,高校存在分类管理体制和机制未完善、师资队伍不适应、学校实训教学条件不充分、校企深度合作多障碍等突出问题,只有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办学特色,才能真正实现成功转型,而这一切转型的关键就是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产教融合。

我国的职业教育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兴起较晚,校企合作相对滞后。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必须主动向企业靠拢,寻求与企业的联合。这样的校企合作主体是高校,是一个单主体的单向过程,很难真正与企业形成合力,尤其是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初期,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还没有形成、企业短期内还无法从高校获取人才红利时,企业几乎很难有合作热情。因此,这种校企合作关系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难以持久的低层次合作关系。

建立“课内外相结合、产学研联盟”的实践教学模式,课程教学采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3]。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经向应用型转型迈出了第一步,依托2010年邵阳学院质量工程教改项目“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近年来本专业集思广益定位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了以培养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培养计划,努力解决地方高校普遍存在专业知识陈旧,专业范围太宽的问题,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更具优势,努力缩小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通过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保障各项教学条件努力保障应用型特点;基于新的培养方案开展了各项教学手段改革,努力探索我校校企合作,采取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进行讲课和辅助指导实验,制定了严格规范的指导书和实施细则;本专业还一直在寻求与行业公司和企业建立合作教学,努力尝试通过课程置换,承认学生在公司和企业所获学分,这项工作还在摸索之中;努力探索和构建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综合的、多方位一体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考核体系,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就业率较以往有所提高,证明转型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转型发展的关键途径是“产教融合”,然而,我们的改革与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仍相差甚远。

二、转型发展关键之途径“产教融合”的改革探索与构思

区别高职高专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作为向应用型科技大学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改革要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把握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这一转型发展的重大跨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认识,健全机制,进一步明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搭建良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和优质的合作平台,深化合作内容,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推进“双证制度”、建立“双元制”的教学体制。针对目前转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具体研究对象,调研存在的认识和实践误区,探讨如何走出误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研究和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化改革,促进本专业成功转型。

有了更科学、更明确的改革思路和目标,还要制定一系列恰当的改革措施加以保障。

1.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完善和保障。

针对地方高校转型期产教融合的现状,分析普遍存在的认识和实践误区,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成功经验,提高自身认识,探讨地方普通高校如何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下健全和完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明确院校和企业合作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切实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这一转型的关键途径。为实现充分产教融合做好准备,使高等院校和行业企业成为效益共同体,真正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可以通过政府和职能管理部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联合培养出行业企业真正需要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解决“企业用工荒”与“学生就业难”的矛盾,从而使学生、企业、学校乃至社会受益。

2.建立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良好的合作运行机制。

针对校企深度合作存在的问题,如校企合作不稳定,融合渠道不畅通,以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建立深入持久的合作运行机制及优质的合作平台、如何通过平台切实开展校际合作、产教融合、院校与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突出专业特色,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和规模优势。很多地方高校刚刚从普通高校转为应用型高校,原来的师资以理论教学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实验、实践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实际,更谈不上和行业、企业联合进行科技研发等应用型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而企业师资虽然实践动手能力强,但多数理论功底不好,而且缺乏从事高校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训练。拟解决途径是采取共同制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培养计划,完善教师资格标准,落实政策导向,调动教师转型的积极性。不间断输送专业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培训,加强青年教师到生产实际中的锻炼,使教师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真正掌握本专业的主流、热门技术,以此传授给学生;直接与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由合作企业优先选拔优秀人才,并利用企业的生产平台和研发中心共同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等。

3.深入考察产教融合的发展,探讨如何创新合作模式。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身优势,在继承和扬弃原有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实践,比如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科技研发中心,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项目合作,等等。学校可以将部分实践教学活动直接在校外实践基地完成,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企业实践充分了解行业的具体情况,特别是针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高年级学生可以了解行业和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将来的就业选择能奠定很好的基础;此外可以从和企业联合开展的项目合作平台中寻找适合高校教学的实际项目,合作编写应用型教材,共同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用行业企业的标准要求学生、教授学生和考核学生,使这部分教学环节尽可能贴近市场和行业生产实际,提高学生的工程技术和应用能力。

4.探讨如何有效推进产教融合,深化合作内容。

产教深度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专业的设置与改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内容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校内外专业实训平台及科研平台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评价体系建设等,推进“双证制度”、建立“双元制”教学体制。可以采取邀请行业和企业的技术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及兄弟院校有相关经验的专家教授共同组建本专业的学术委员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环节,使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真正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更能满足企业的要求;邀请合作的知名企业中的相关技术人员兼职为学生授课或者开展专题讲座活动,使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充分了解企业用人要求,了解所学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对所学课程有较充分的认识;邀请合作企业优秀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本专业毕业设计的指导,可以采取毕业设计选题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实际相结合,以企业项目实战开发的标准要求和考核学生,改革毕业设计教学和考核模式以此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使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应用型转型的大环境下脱颖而出,快速提升转型发展的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为社会培养真正所需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与学院管理、教学运行与管理、师资力量、软硬件条件和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密不可分,但不管是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还是经济发展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给我们带来任何影响,产教融合的深度校企合作是我们实现成功转型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改革实践中要突出的是以下几点:坚持“应用型转型”、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理念;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强调学生工程技术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坚持学生综合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凤武.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4(11).

[2]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2015(1).

[3]陆丽娜,李联宁.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计算机教育2009(13),3.

高校产教融合 第4篇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 也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

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以“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为主题, 旨在通过建立教育界、产业界、学术界与各级政府共同参与的中国教育改革创新和全球教育合作交流平台, 推动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 支持地方高校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培养产业转型升级急需人才, 探索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 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合理人才结构。

鲁昕在论坛开幕式上指出,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 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 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 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当前, 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已经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形成了广泛共识。

要实现这一任务, 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 更需要行业企业、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鲁昕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学校要增强改革的紧迫性和主动性, 牢牢把握建设应用技术型这一转型发展的目标, 将为经济社会创造价值, 为学习者创造价值, 作为转型发展的评价标准, 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实到学校管理、教学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二是希望地方政府更好地发挥支持作用, 促进地方产业和高校双转、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双赢。三是希望行业企业能发挥好积极能动作用, 为转型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四是希望共同建立转型发展的良好环境, 呼吁社会各界和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出谋划策, 积极参与转型发展这一教育改革的重大进程。

鲁昕同时表示, 正是由于黄淮学院的创新实践, 才诞生了今天中国教育的“达沃斯”论坛———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黄淮学院“升本”还不到7年, 但是走出了一条产教融合、率先转型的路子, 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 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经拉开序幕, 相信黄淮学院未来一定能建成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

徐济超在致辞中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向论坛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 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驻马店市召开, 是教育部对黄淮学院和河南教育工作的激励和鞭策, 必将有力推动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共赢发展。近年, 河南紧紧围绕需求, 强力推进教育转型发展, 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催生了一批职业教育品牌, 极大地提升了河南的竞争力。论坛以“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为主题, 具有较强的建设性、针对性, 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河南省委、省政府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 大力推动高校的转型发展, 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通过行业内协同创新, 提升校企工程科研技术研究水平, 服务行业、区域经济发展

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背景下, 如何实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之路?在论坛上, 院士、政府官员、国内外高校校长、行业企业的专家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从不同角度出发, 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开出了药方。

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朱高峰院士认为, 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 我国必须保持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动摇, 要确立“制造强国战略”, 将制造业做大做强。教育培养的人才结构要与产业需要相匹配, 要根据人才需求分类推动高校分类, 建立立体的人才结构。高校要明确目标、准确定位, 推进教育改革, 紧密产学结合, 开展企业与高校联合创新, 通过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使高校追赶、适应乃至引领产业的发展。

高校如何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院士把脉工程教育, 开出了药方。在比较了工程师培养中具有代表性的英国模式、澳大利亚模式和美国模式后, 谭天伟重点探讨了工程教育师资问题。“现在中国工程教育最严重的问题, 是很多老师都从校门到校门, 自己都没有进过企业工厂, 怎么能够胜任培养学生具有工程能力呢?”他认为, 必须构建适应工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北京化工大学让年轻教师带着问题到企业, 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课题立项研究的方式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 校方提供资金支持。这样既提高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又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要通过行业内协同创新, 提升校企工程科研技术研究水平, 服务行业、区域经济发展。

来自行业、企业的嘉宾对两位院士的观点表示赞同。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秘书长陈晓明、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陈健洲、维维集团董事长杨启典、万呈集团董事长康耀江等行业代表、企业家分别从各自所在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的角度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目标任务进行了探讨。陈健洲提出, 地方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要适应岗位需求, 尽快缩短高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再培养的周期。杨启典认为, 企业是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 企业在自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 要积极推动校企合作, 为教育改革发展贡献力量。陈晓明认为, 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适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 推进产教融合, 服务制造业, 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新兴教育技术大潮来袭改造着传统教育产业, 互联网思维快速进入教育领域,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面临着深刻的教育变革。在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郭延生看来, 正是这种新技术革命提供的新技术和新思维回馈着教育改革和高校转型。郭延生说:“我们提出了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把企业搬进校园, 已经服务了很多院校。在智慧教室的场景, 有我们为学校提供的虚拟商业学习环境, 让学生既是上班又是学习。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将构建起由大学、老师、学生和企业全面参与的, 以互联网模式运营为主导的人才生态圈。”

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 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教育领域改革的重中之重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建设教育强国, 必须有强大的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强国的标准是什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袁振国认为有八大标准:一是职业教育有独立的中职到高职再到本科、硕士、博士上下衔接的体系, 与普通教育平行发展又相互贯通。二是职业教育有系统的建设标准、质量标准和管理标准。三是职业教育在规模、层次、结构、布局、质量上与产业对接, 在内容和设施走在产业发展的前面, 促进产业不断创新, 带动升级。四是职业教育与行业、与企业紧密结合, 有完备的共同培养学生的保障制度和动力机制。五是专业课遵循国际标准, 按国际标准设计, 在参与国际标准的评估、考试中成绩领先, 具有研发、制定标准的能力和影响力。六是职业教育能够适应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需要, 及时更新专业和课程, 综合性、新兴产业课程比例不断扩大。七是有一流的教师队伍, 能够吸引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优秀骨干人才从事职业教师工作, 教师能够参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八是经费不低于同层次普通教育, 毕业生收入不低于同层次普通教育水平。

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 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对外经贸大学史薇教授认为,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受到传统的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认识局限, 无法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对各类型人才的客观需求, 也不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步伐, 建设应用技术大学, 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教育领域改革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对主要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国际经验进行分析借鉴, 探索避免无效重复照搬的结论, 谋求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实现跨越式发展。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史静寰教授认为, 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路径, 要构建中央宏观调控的引导体制, 构建地方政府自主管理的责任机制, 确立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职能, 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搭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平台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通道, 形成政、校、企之间信息沟通的机制和以评为建的质量保障体系。

建设独具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 是一个持续、艰苦、充满激情的探索与实践的过程, 也是一个蝶变、超越、脱胎换骨的转型和提升过程

不同类型的地方高校, 转型发展既有共性的问题, 又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诚研究员通过对北京、黑龙江、陕西、四川、江西、福建等省市的40多所地方高校的实地调研, 指出不同类型的地方本科高校在领导与决策机制的灵活性、办学经费来源的多样性、教师结构的合理性、专业设置与市场的符合度等方面面临的不同问题, 应通过改革创新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邹平结合云南省创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的实践探索, 探讨了应用技术大学的内外动因、内涵等问题, 认为应用技术大学应面向区域支柱产业, 开展协同创新与应用研究。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认为, 以产教融合为导向、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之途径, 抓住了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关键、地方本科高校之内核、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之精髓, 以此为主题重新审视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定位与规划。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认为, 高等教育求大、求全、求高趋同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和生产管理现实问题多样化的需求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 需要通过打破高校发展的趋同思维, 树立特色意识, 实现分类指导、特色发展, 构建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来解决。

“建设独具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 是一个持续、艰苦、充满激情的探索与实践的过程, 也是一个蝶变、超越、脱胎换骨的转型和提升过程, 需要很大的勇气、信心和决心。”黄淮学院院长介晓磊对此深有感触。黄淮学院作为一所历史短、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矛盾多、困难大的地方本科高校, 升本以来, 牢牢抓住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任务, 转观念、抓改革、强建设、调结构、搭平台、破难题, 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强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 趟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办学道路, 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招生就业呈现“出口畅, 进口旺”的良好局面, 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最欢迎的是地方政府。驻马店市市长武国定说:“驻马店市之所以能够吸引银泰电动汽车项目, 就是他们看到了黄淮学院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雄厚实力, 才下决心在驻马店投资30亿元建设电动汽车生产项目, 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 电动汽车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为了深化合作, 银泰集团与黄淮学院已达成协议, 共建银泰汽车学院。”虽然只是一个刚满六岁半的新建本科院校, 但在武国定眼里, 黄淮学院是驻马店的城市名片, 最好的政策支持都给了这个“独生子”。据武国定介绍, 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配套政策, 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造更优环境, 提供更大支持。对开展校企合作的学校, 在人才引进、双师教学团队、项目评审、平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 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 并加大经费投入, 建立了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对实施校企合作的项目, 出台了建设用地、项目审批、行政收费、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 充分调动了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积极性, 推动了地方高校与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 高校和地方政府实现了双赢。

据了解, 本次论坛共吸引了国内178所地方高校、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 31个行业企业, 33个政府及相关部门, 54位经济、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 以及来自德国、荷兰、芬兰、印度、韩国等国的高校和行业协会代表参加。为期两天的论坛设1个主论坛和11个分论坛, 与会代表研讨了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之路、国外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经验、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合作、行业企业和高校的合作、新技术革命对教育的挑战等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

论坛还特别举办了地方与高校对话活动, 合肥市、许昌市、驻马店市、常熟市地方政府领导与合肥学院、许昌学院、黄淮学院、常熟理工学院领导以公开对话交流的方式, 与参会代表分享了校地合作、互动共赢、共同发展的历程、收获与经验。

在论坛闭幕式上, 参加论坛的178所高校共同发布了《驻马店共识》, 一致表示将为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

链接:《驻马店共识》

2014年4月, 178所高等学校聚集驻马店, 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 以产教融合发展为主题, 共同探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我们愿意成为这一改革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

我们深知所承担的使命与责任。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各国经济、教育文化间相互关联也日益加强, 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迅猛发展, 科技型小微企业成为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 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启动, 这一切的深刻变化, 都要求高等教育向现代生产服务一线提供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接受系统技能训练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特别是产业链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

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时指出, 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 “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让青年人有更好的未来, 使高校毕业生更好地走向社会, 是高等教育最朴素和最基本的职责。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 必须聚焦到更好地服务青年就业上, 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

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国家的需要、人民的期盼, 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中国已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要建立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 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还需要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人才, 将科技进步的重大成果应用到生产、生活领域,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大众化的高等教育, 更需要加快先进技术的转移、应用和积累, 把培养面向现代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

应用技术型高校因时代而生, 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证明, 不断深化的工业化进程和国家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战略, 催生了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的快速发展, 使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 为实体经济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青年就业得到了更好保障, 社会更加稳定和公平, 国家竞争力不断提升。

我们深知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李克强总理指出,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国家已经把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摆上了议事日程。基于实体经济发展需求, 借鉴国外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经验, 服务国家技术技能创新积累, 融入区域产业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 (学院) , 是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破冰之旅, 是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打开一线劳动者成长空间的必由之路。

这更是一种挑战, 是对我们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挑战, 是对学校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挑战, 是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的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 (学院) , 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困难和挑战, 需要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形成共识, 凝聚合力, 以更大的勇气、信心与决心, 发新时期地方高校改革之先声, 唱响产教融合主旋律, 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

我们期盼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期待国家加快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 加快高校设置、评估、拨款和管理制度的改革, 为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期待各级政府加大政策创新力度, 统筹规划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校转型发展, 推进校企合作, 建立地方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共同体;呼吁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使高校自主地探索现代大学制度,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变化迅速做出决策;呼吁行业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共同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技能积累创新体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合作互赢、共同发展;希望得到更多兄弟院校的支持和帮助, 共同面向产业转型升级, 建立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和产业化服务协同创新体系。

转型刚刚开始。我们要直面历史和现实, 在困境中突围, 在改革创新中发展。定位已经清楚, 方向已经明确, 但每一所学校都要走自己的路, 拓展发展空间,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实现多路径的突破和多样化的发展。我们坚信正在进行的探索和实践, 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我们终将实现这样的愿景:因为我们的存在, 社会更加美好;因为我们的进步, 国家更加繁荣。我们的学生将站在先进技术转移、应用的前沿, 充满创新创业的激情, 在社会每一个领域的进步和繁荣中创造价值、做出贡献。

关于推进产教融合的思考2[推荐] 第5篇

2017年岁末,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未来走向至关重要的一个战略性的指导方针,一个方向性的顶层设计。

邢台技师学院在产教融合转型发展方面已有两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很多不足,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务处针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有一些初步设想。

一、指导思想

以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科学论断为指引,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突出“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特色,建立校企双制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办学模式,完善工学一体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二、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学院专业设置和企业生产是否吻合是产教融合的关键,专业建设要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健全学院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

1.加大企业调研力度,深入研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开设的可行性。结合京津冀等邢台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特点,针对3D打印技术与服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电子商务等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航空服务、高铁乘务等国家支持发展的社会领域专业,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关专业进行广泛深入调研,调查人才需求情况,探讨专业开设的可行性。

2.制定新专业申报办法。按照河北省新增专业申报办法要求,规范学院新增专业申报流程。各二级学院新专业申报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至少提前三个月向教务处提交申报材料。

3.出台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教务处每年对学院各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评估,根据招生就业情况、人才培养质量情况建立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根据各专业发展情况对专业进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三、全方位贯彻产教融合理念

1、人才培养模式。各二级学院各专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题会议,建立产教融合的教学机制,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促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建设、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考核评价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标准全面对接。在二级学院和专业的层面,自觉、自然、有效地融入有关的产业活动,同时把产业理念、产业技术、产业文化、产业力量引入教学活动,参与育人过程。

2、专业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一体化课程改革,促进技工教育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从课堂教学向生产教学转变,从书本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推进和深化一体化课程改革:

(1)进一步扩大人社部一体化课程改革覆盖面:在教学中继续推进并不断完善第一、第二批一体化课程;组织机械工程学院和自动化学院积极配合其他七个兄弟院校完成第三批试点“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化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开发任务(现已完成企业调研、专家访谈、典型工作任务提取、一体化课程转化、第一学期工作页的开发)。

(2)将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为一体化课程:以商务软件解决方案、木工、工业控制、家具制作、信息网络布线、平面设计、美发、精细木工等8个重点项目,以及CAD机械设计、汽车喷漆、车身修理、电器装置和电子技术等5个二线项目为载体,借鉴世界技能大赛先进的技能理念、技能标准、评价体系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建设配套一批学习资源库、学习工作站,培养和认定一批一体化教师。将竞赛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为载体,构建工作过程课程体系,首先在自动化学院和汽车工程学院世赛班实践,然后在其他二级学院逐步推广。

(3)以企业冠名班为依托,与合作企业共建一体化课程:各二级学院以引进的企业或产教融合项目为基础,参照行业企业标准研发专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教材、教学辅助产品,开展专业建设。如京东店长班(电子商务专业)、永旺班(会计专业)、多米琪班(烹饪专业)、三星电子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灵牛影视动画班(动漫专业)、北京现代班(汽车维修专业)、航空高端项目精英班(航空乘务专业)、海尔机电班(数控技术专业)、市政机电班(机电一体化专业)、栋梁班(工业机器人专业)、奕杰阳光班(学前教育专业)等等。

3、文化课程改革。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制订学生通用职业素质的培养标准,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标准作为职业素养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与企业文化对接,培养学生具备职业人的良好形象和行为规范。每周三下午全院统一安排为职业素养课程,将“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中华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心理健康、法律常识、通用能力训练”等内容依次贯穿到每个学期。

4、教学质量评价体系。2017年3月,我院成立了由主管教学院长牵头、教务处及各二级学院教学科长共同参与的“构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课题研究小组,该课题被批准立项为市“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

(1)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背景下教学质量评价的构建原则

将企业对人才质量的需要转化为学校内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引导学院的教学向企业的方向发展;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的设计要符合实际,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符合技工教育的特点。

(2)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质量观为指导设计评价标准

树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观、基于工作情境的设计观、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观等新的教育教学质量观,结合我院自身特点,研究设计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请行业企业、高校专家对我院教学计划进行论证,根据专家意见,进行有针对性调整和修订;要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采用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进行评价;要用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评价标准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要全面、合理、公开,可定量、可测量。

(3)强化企业实践教学的评价

跟岗、顶岗实习是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模式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加强实训课、实习课等实践教学评价的比例。

四、培养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坚持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对接,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方面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员互用、双向挂职锻炼力度。学校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企业专业参与学院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人才评价、兼职上课、专题讲座等。另一方面,将教师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条件,激发教师进企业学习积极性。主要做法如下:

1、在烹饪等几个重点设立大师工作室。聘请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担任大师,通过指导并参与专业课程设计、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带动专业教师团队成长。

2、企业骨干到学院“上挂”任教。合作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到学院承担一学年的实践性教学与培训任务,将行业发展、生产一线的最新成果带进课堂,积极参与学院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习实训建设,结合企业实际及工作经验提出更适合的行业企业需求的建议。借鉴企业“师带徒”的办法,强化学院教师与“师傅”之间的交流,促进学院专业课教师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及“师傅”教学能力的提高。

3、专业教师“下派”到企业锻炼。专业教师脱产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挂职锻炼,并要求所有专业教师每年实践锻炼的时间不少于10天,逐步形成学院专业教师参加企业的长效机制。通过直接参与企业一线的生产管理实践,专业教师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掌握对口专业的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加强理念与实践的融合,积累教学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五、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促进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体现了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全面推进教学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工作中并构建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有利于人才培养和教育现代化建设。

围绕“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校企远程视频互动平台、校企共建学习资源开发平台、顶岗实习校企共同管理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高学校信息化整体水平,助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校企远程视频互动平台:将企业延伸到课堂,企业专家借助互联网,可将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场景,实时传输到课堂,学生在课堂就可了解真实的生产过程,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

校企共建学习资源开发平台: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课程学习资源包,对生产过程进行分解剖析,采用微课、慕课等在线学习方式实现学校课程教学和企业员工培训。

产教融合,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第6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     订单培养     预岗实习

一、目前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主要方式

(一)订单培养模式

由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企业提供实习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为学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养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如我县嵩县中专曾与上海中锐集团合作,开设汽修班,由学校负责招生,中瑞集团提供实习设备,提供教材,并对教师进行培训,学生毕业后由中瑞集团安置就业。目前,大多数学校校企合作采用这一模式。这种模式培养目标明确,切合实际需要,企业又参与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顶岗实习模式

这种模式是劳动与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学生在学校学习系统的课程,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素质,然后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在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培训,掌握相应岗位操作标准和要求,通过技能提升训练,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離”对接;接着学生以企业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习工作,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

(三)参观和见习模式

学校根据教学进程,适时安排学生到企业、工业园区、生产基地作坊参观、见习,使学生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及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

(四)生产车间进校园

企业把生产车间搬进校园或由学校自办经济实体,实行市场化运作,对外承接业务,自负盈亏,学生进入校园后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学习与生产相结合。如嵩县中专曾在校内建有菌种场,由老师常带学生生产种植平菇、金针菇,生产菌种;美术装潢,对外承接,广告设计等业务,许多作品由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完成。这种模式实现了“四合一”,即“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学生不出校门,既能掌握企业生产及经营相关知识,又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五)组建职教集团

通过职教集团来整合教育资源,协调各学校的专业设置、开发教材、评估教学质量。如嵩县于2012年成立了嵩县职教集团,把县城内现有的嵩县中专、洛阳中医药学校、昌琳中专、教师进修学校、洛阳畜牧中专等5所学校重组,调整专业设置,突出学校骨干专业建设;同时为更好地服务于产业聚集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县城经济发展,又新增了采矿专业、生物制药专业。职教集团采取开放式管理、联合办学、校企合作、阳光工程培训等合作创新,这一模式对更新教育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开发、学生就业等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企业来说,满足了用工需要。因此,集团化办学是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有效实现形式。

二、找准对接点,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企合作,就需要学校、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就需要职业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办学方向,调整学校与企业关系,改变育人者与用人者之间的脱钩现状。通过对接,构建由学校与企业用人单位之间合作培养学生的课程体系。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对接点:

1.教育观念上,校企合作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规律,也体现了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

2.专业体系建设上,学校应整合教育资源,在专业的设置上,不能贪大求全,要立足自身的实际,结合区域发展经济情况、企业用工需求,建设好示范性企业、骨干专业;新设专业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应邀请相关部门,用人单位的专家和实际工作者进行充分的论证,以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课程体系设置上,在对接过程中,学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调整等教学工作应征求企业或行业的意见,使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教师要深入企业一线,熟悉生产过程,掌握企业需求,校本教材的编写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校企合作,不只是把生产流程搬进课堂,也不只是让学生走进企业,融入生产第一线。企业产品、服务需提升,新兴科技成果要转化,企业产品要创新,离不开大批掌握新科技的人才。因此,如何把新科技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出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提高人才生产力,是企业与学校面对的共同课题。因此,企业参与学校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开发,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也十分必要。

4.逐步探索建立与企业对接的招生、学籍、教学管理制度。

5.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内容、形式、场地、纪律、安全效益、考核评价等管理机制。

6.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与县域经济对接,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各类人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找准对接点呢?要真正实现“招得进,留得住,送得出”、“上岗率高”的办学效果,实现为地方经济服务,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与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区对接的计划、措施,全面了解企业的产业情况、工种项目、技能人才要求等;同时认真分析学生情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开发、对接的企业岗位,选准对接点。

总之,校企合作,校企双赢,这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与趋势。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必要性,认识到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对接点,校企合作之路必将越来越宽。

【参考文献】

[1]鲁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2011年中职校长研究班上的讲话.

[2]刘炜英.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探究 第7篇

1 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机制问题

目前的体制所决定的中职学校办学方式,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它的目标追求是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对企业来说,是以投入产出比为衡量发展的主要指标,获取更大经济利益是企业的价值追求。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与经济存在着内在的需要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学校和企业就是在这种关系下联系合作起来的,它们既是两个不同主体,又是在校企合作下的共同体,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但是,目前中职学校和企业在合作育人办学方面,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校有热情、企业冷面孔,校企合作基本上是索求合作。究其原因,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切身利益难保障,企业是支出多、回报少、责任重、风险大,大多数企业认为这是阻碍校企合作的最大障碍。

1.2 育人问题

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学校培养的人才,同时企业发展中对员工进行培训、产品更新和技改等方面都离不开学校支持。目前校企合作双方是在义务和权利不很明确,没有明确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指导和依据下运行。所以,在校企合作中产教难融合,浮在表面上,培养出的人才与企业需求有距离,难以对口和衔接,宏观上影响着我国产业的发展与创新,微观上影响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2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意义

2.1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实现“双赢”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本质就是就业教育,是一种重实践,以能力为本,促进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发展的一种教育,如何实现其教育目标,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的教学只有和产品结合起来,和企业结合起来,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正的本领。一方面,学校可利用企业设备对学生进行实训,另一方面企业也可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能够大大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人才成长周期,使学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对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2.2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利于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能够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学校的专职教师通过在企业的教育实践环节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和提升,另一方面,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又成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同时双方人员在教学配合中互相切磋,统一认识,共同提高。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力地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有利于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能力的加强,有利于提升师资的整体水平,培养学生对企业规范流程的适应性,在校学习期间就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了职业素养,让他们受益终身。

3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

根据企业与学校联系紧密程度以及办学目的的不同,目前我国产教结合的模式有以下几种:投资合作式、引企入校式、产学研结合式、来料加工式、定单式校企合作等。而我校和天来大酒店合作,采用“定单式校企合作模式”,培养酒店企业需要的新型人才。

附:模式图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以订单式合作企业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以培养“订单教育班”学生面向订单式合作企业的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订单式合作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为主要途径,以人才订单作为学生高就业率保障,通过校企双向参与,为订单式合作企业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的人才培养方式。定单式校企合作就是学校根据企业在发展中的用工需求,与企业达成协议,变企业招工为学校招生,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安排、毕业考核和毕业生的接收等学生学习和实习全过程。

1)目标维。学校与天来大酒店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培养从事酒店前厅、餐饮、客房、康乐等服务与基层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能型人才。

2)途径方法维。

(1)校企达成协议。学校与天来大酒店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合作关系。根据天来大酒店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学校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设置、开发课程、组织教学,培养天来大酒店需要的优秀毕业生;天来大酒店优先满足学校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就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向学校提供人力资源需求方面的信息,并录用学校的毕业生。

(2)校企共定计划。学校与天来大酒店紧密合作,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重构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的学生专业技能更扎实,更适应行业的用工需求。第一、二学期在校学习酒店职业素质课和部分酒店职业技能课,使学生具备初步酒店服务技能;第三学期和暑假进行专业阶段性实习,使学生达到酒店准服务员的标准;第四学期学习职业技能课,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酒店各项管理知识;第五、六学期进行就业顶岗实习和综合考核。已有的实习形式包括:参观实习、临时援助、专业实习、就业实习。

(3)学校培养人才。学校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一是职业素养:具有从事本专业的职业道德与修养,熟悉本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服务意识,能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能文明接待,礼貌服务,塑造自身职业形象;具有团队合作,协调人际关心的能力;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二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能根据酒店各岗位服务流程和主要服务要求,提供规范化、个性化的服务工作;具备酒店主要岗位的服务技能,能熟练应对服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具有使用及基本维护保养相关设施设备的能力;能较娴熟的利用计算机进行接待服务和业务沟通;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三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前厅服务、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康乐服务)。

(4)企业使用人才。学校按照天来大酒店人才规格要求设置、开发课程、组织教学,培养天来大酒店需要的人才;天来大酒店优先满足学校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就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向学校提供人力资源需求方面的信息,并录用学校的毕业生。

3)保障措施维。

(1)环境保障:学校教学楼、运动场、学生教室,拥有计算机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语音教室等,具备完善的办学硬件条件。

(2)组织保障: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合作办学计划的制订,工作的实施,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落到实处。

(3)管理保障: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管理制度,分工明确,主任到人,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形成了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局面。

4 取得的成效与思考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面向社会需求的开放式教育模式。通过对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能够实现中职学校与企业间的紧密合作,能够实现学生、企业和中职学校的三方共赢。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学校学生在岗实习率达99%,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企业和社会对酒店专业的学生评价满意率为98%,毕业生更容易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总之,学校探究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模式,体现了两个视角,一方面是“对接”地方现代产业,另一方面是行业企业要“参与”职业教育。“对接”要求职业学校主动,“参与”要求行业企业主动配合。2016年3月30~31日,教育部在贵阳召开2016年度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要求,2016年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要健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力做好职业教育工作。

摘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创新的根本。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学校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与企业联系,为学生提供优质实习就业服务。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以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夏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探析[J.职教通讯,2015(8).

[2]刘俊新.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推进教育改革新思路[J].经营管理者,2013(10).

高校产教融合 第8篇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 年) 》总体指导思想中指出, 现代职业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传承技术技能, 促进就业创业[1]。因而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产业结构及职业岗位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个核心和关键问题。

近年来, 我校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办学中, 突破学校自身无法办专业产业的困境, 探索和尝试与企业共同建设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以期实现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1 以企业为依托实施产教融合的措施

1.1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高职三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2+1”形式, 即2 年校内专业理论和实践学习, 1 年校外教学基地实习。为实施产教融合, 我校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1.5+0.5+1”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1.5 年在校内进行理论和实践学习, 0.5 年在企业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和岗位技能实践课程, 1 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具体内容见表1。

1.2 改革课程体系

学生有0.5 年 (第四学期) 是在企业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和岗位技能实践课程, 教学课程与内容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大不同, 其指导思想是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设计理念是培养科学严谨、向善乐群、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原则是: (1) 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基础。 (2) 实训教学以围绕岗位技能训练为核心。 (3) 以增强专业技能实训为宗旨, 专业核心课程理论和实训比约达3∶1。 (4) 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和个人终身发展需求。具体内容见表2。

1.3 开展企业教学

在企业, 校企双方利用真实完备的职场环境条件, 开展素质教育、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与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三轨并行,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1.3.1 通过企业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企业的0.5年, 企业选派专职班主任负责学生管理;举办“企业文化宣讲”主题活动, 如宣讲企业明星成长经历、优秀员工典范和企业晋级奖励等;组织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及社团活动等, 如军训、学生职工联谊会及各类比赛等活动。在以纪律、敬业、合作、责任、服务、创新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教育中, 学生在职场中亲身体会到未来职业岗位所肩负的重任, 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了职业责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1.3.2 通过“教学做”一体化传承技术技能以企业为依托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是由学校教师去企业教授专业理论知识, 由企业技师教授及培训岗位技能。这种融合职业岗位真实生产环境的“教学做”无缝衔接, 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的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

1.3.3 通过企业引领规划学生职业生涯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 通过入厂认识、岗位技能考核及综合评价三步骤教学, 帮助学生完成对自己未来从事专业职业岗位的认识。 (1) 入厂之初, 参观车间和开展学做“企业人”活动, 了解了不同工装颜色代表不同职业岗位等级, 从而认知企业和岗位, 确定喜欢什么岗位, 在校企双方教师指导下初步规划职业方向; (2) 在岗位技能培训后, 采取制作岗位作品竞赛考核评价方式, 进一步确定最适宜的岗位和能够胜任什么岗位, 修正职业方向; (3) 学习结束后, 综合各岗位面试结果、学习成绩及个人意愿, 确定适合什么岗位并定岗, 开始顶岗学习, 完成最后选择。这种明确职业岗位方向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让学生通过对自身专业能力的早认知和评价, 从而避免对未来从业岗位的盲从性。

2 以企业为依托实施产教融合的意义探讨

2.1 有助于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师资水平

传统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从学生入学第三年开始顶岗实习, 在这一模式下, 学校、企业和学生均感觉到入岗后存在明显的操作技能薄弱、无法胜任岗位等问题。而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教学程序是“专业理论学习—技能操作—发现问题—补充知识—再强化技能操作”, 有效地解决了学校理论教学与实践需求脱节的问题、实践技能教学与岗位能力培养关联度不够的问题;有效地突破了学校设备和场地缺乏、师资力量不足及实训技能项目滞后和与职业岗位需求脱节的瓶颈。校企协同, 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进行产教融合教学, 推动了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

另外, 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师基本都是从高校毕业直接分配的, 理论知识丰富但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这极大地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实施产教融合, 提高了教师对对接岗位标准开展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认识, 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 推动了教师自身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的提升, 进而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更是为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优秀的师资。

2.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企业的管理和实践, 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 学生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知欲望。其实, 产教融合带来的最大效应是激发了学生创造、创新的愿望和热情, 激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这正是我们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2.3 有助于企业储备人才

近些年来, 职业教育不断被“就业难”和“技工荒”所困扰, 一方面是许多职业院校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 另一方面是企业所需的技工无处可求[2], 这直接反映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以企业为依托实施的产教融合, 课程内容设计源自于职业岗位需求及立足于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有效地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的割裂 (对学校而言) , 学与用的分离 (对学生而言) , 教与学的脱节 (对教学而言) [2]。实践证实, 通过实施产教融合, 企业因为培养了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湛的技能和未来能胜任岗位工作的人才, 为未来储备了一批高技能人才。

3 结语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持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3]。以企业为依托的产教融合就是学校和企业双方站在彼此的角度上, 积极探索出的互惠多赢的利益驱动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学校为企业“量身打造”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从而解决企业“好技工比研究生还难找”的问题[4];另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拥有真实职场环境的实训教学基地,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学校实训教学水平, 奠定了培养高规格专业人才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R].教发[2014]6号.

[2]耿洁.工学结合的概念与模式框架[C].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

[3]张继冬.密切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强化职教特色——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 2010 (31) :267.

服务外包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研究 第9篇

2015 年1 月16 日, 国务院正式下发《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标志着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级战略, 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重点部署、推动产业升级, 打造外贸增长新亮点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这是继2014 年11 月26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加快推进服务外包产业之后, 国务院首次对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作出的全面部署。服务外包产业是我国承接国外有关企业非核心业务进行管理经营的一种现代服务业, 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强等特点。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出口结构、扩大国内消费和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

截至2015 年1 月底, 我国服务外包企业从业人员为609.6万人, 其中大学 (含大专) 以上学历406.6 万人, 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6.7%。在服务外包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 高端人才、实用性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瓶颈,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每年的人才缺口高达20 万人。同时,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工作, 明确提出重点支持10 所院校成立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学院, 大力加强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政府的高度重视, 再加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 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问题备受关注, 许多高校都开始探索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但关于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的研究尚不成熟。本文以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 创新提出“校政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服务外包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构建集理论教学、实习实训、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满足国际标准、贴近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服务外包人才。

通过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能够极大地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 促使高校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特色, 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 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打造服务外包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中心、服务外包高端人才培养基地、服务外包企业孵化基地和服务外包人才输出基地, 成就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品牌院校;可以为京津冀地区服务外包企业快速培养大量足以胜任外包工作的复合型服务人才, 拓宽人才培养路径, 丰富校企合作渠道, 整合办学资源, 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二、当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一些高校的办学宗旨倾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办学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学校在教学、实训等方面需要企业的参与;企业的发展需要应用型人才, 这就决定了产教的融合是应用型教育的命脉。但产教深度融合的现状离“创新构建集理论教学、实习实训、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尚有差距。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益难以保障, 付出多、回报少且存在着学生实训安全等方面潜在的风险, 导致当前“学校热情, 企业冷淡”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地方对产教深度融合的认识不够、支持不足, 地方教育等部门没有很好地发挥协调、指导、规范的作用, 使院校难以充分利用政策、信息等资源, 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产教融合滞后于产业发展与转型, 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造成了产教融合的环境不佳。例如, 各地、各院校建的许多高水平实训基地或校级实训基地, 与产业贴合度不够, 滞后于企业技术革新。

三、服务外包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具体途径

实现校政企合作只有先构建双方互利共赢的制度体系, 产教融合才能深化。首先, 要树立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的合作理念, 要充分发挥专业人才集聚的优势, 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大学生创业基地等丰富的实践资源, 对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与企业进行技术、产品等研发合作, 以校政企合作实现“双赢”;其次, 重塑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的架构,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从这一点上审视产教融合,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主体需要不断改革, 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 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 形成集理论教学、实习实训、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导致毕业生与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用人需求无法有效对接, 这种相互隔离的状况使企业在人力资源供应方面提高了培训成本, 降低了对快速增长的外包市场的反应能力。因此, 应准确的把握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岗位需求及技能要求, 建设基于理论教学基础的实训体系和基于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实际综合业务的实训体系, 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按照各种金融产品处理流程创新教材和教学, 发挥学校银行、保险以及金融机构财务的实训室, 把银行各种存贷转、保险各险种业务流程、金融机构财务流程纳入实训中去, 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在实训中学习理论, 在理论学习中融入操作技能;其次, 建立基于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实际的外包综合业务实训体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在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参与下, 基于企业具体岗位业务操作及技能要求, 建设金融票据录入、档案整理、大堂经理、核保理赔、客户服务等综合实训室, 模拟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实际工作环境, 达到实训教学与企业场景的深度融合。

(二) 构建以“学习+ 实践+ 实习+ 创业+就业”为核心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要编制基于金融基础理论和产品流程的新型教材, 完善课程和实训教材建设, 为实训教学提供保障使之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加大实训教学环节比重, 充分发挥实训楼“学习+实践”的功能。在校内实训体系建设中充分借鉴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设置和场景布局, 按照企业工作流程组织实训教学活动, 确保实训室功能与企业业务中心的基本一致, 实训教学体系必须紧跟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演进, 及时调整实训教学活动, 为实训教学贴近金融服务外包实务提供保障, 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三) 在原有金融专业内增设服务外包课程。在传统的金融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增加服务外包类课程模块, 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就业的领域。将服务外包类课程模块 (如服务外包概论、服务外包项目管理、服务外包创业实训等课程) 嵌入到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满足主流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在内的外包需求及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以特色课程模块来满足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对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

(四) 建设一支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为校企合作的串联者, 师资是院校面临的现实难题“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专任教师生产实践经验欠缺。要解决这一问题, 应将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相融合, 有计划地把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送到企业挂职锻炼, 提高其实践技能, 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担任学院兼职教师,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国际标准的专业化训练, 具备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实践应用能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勇, 徐蓉.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实训体系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2.9.

基于价值链的产教融合路径选择 第10篇

自从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波特创立了竞争战略理论以来, 企业如何通过价值链来获取竞争优势, 成为了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外一些学者纷纷从竞争战略的角度来论述外包、战略联盟、虚拟经营、供应链管理的机理。Shank和Gowindarajan (1992) 所描述的价值链比波特的范围更广一些。他们认为, “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包括从最初的供应商手里得到原材料直到将最终产品送到用户手中的全过程[1]。Christopher (1992) 指出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越来越取决于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而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优势。Jacques H.Trienekens (2001) 从价值链的角度探讨了跨企业之间价值链管理的必要性, 强化整个价值链的价值增值, 提高价值链的竞争优势。价值链管理思想体现了企业管理重心从内部到外部的发展过程, 价值链管理的本质是强调跨企业的集成管理。国内学者也从各种视角研究了企业价值链的管理与构筑。杨海波、于云飞 (2002) 从顾客导向、产品需求的性质、组织结构等三个方面讨论企业价值链的优化[2]。刘海虹、王长征 (2003) 指出内部化或外包是确定企业价值链活动的关键性问题, 完全一体化或内部化在现实中均很少见。社会分工高度专业化促使优秀企业也会在它的价值链活动范围内做出选择[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理论界又相继提出了“虚拟价值链”和“价值网”的概念。可见, 尽管理论界关于价值链的界定虽有分歧, 但有一点形成了共识:把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又互相关联的活动, 其总和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2 产教融合的切入点

产教融合的关键点在于高校要融入企业价值链。无论是传统的价值链理论, 还是发展后的价值链理论, 校企双方都可以从价值链中找到产教融合的切入点。

2.1 切入价值链的核心环节

尽管传统价值链理论认为, 企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往往能为企业创造较高的价值——利润, 需要依靠企业的内部化来保持竞争优势, 但在虚拟价值链和价值网理论中却将价值链的所有环节均纳入价值创造过程中, 核心价值环节一样可以引入外部市场资源和能力, 甚至直接将其外包。比如原料入库、生产、市场营销等环节, 完全可以引进外部力量。原料入库在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中, 已经被广泛引进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机构;生产环节广泛存在外包、代工、贴牌;市场营销中也有众多企业直接借助市场中的营销通路或渠道。可见, 在企业的边界范围内, 虽然有内部化的冲动, 但只要有利于价值创造和竞争力提升, 企业依然有借助外部资源的意愿。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 在企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寻找切入点。这种切入点一旦形成, 校企合作将会进入核心层次, 真正形成深层次的产教融合。

2.2 切入价值链的辅助环节

研发设计、人力资源等价值链环节虽然被视为辅助性环节, 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似乎属于从属地位, 但在价值链中却不可或缺, 特别是在现代企业竞争中, 往往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一环。比如在知识密集型行业, 研发设计创造的价值正在与日俱增, 部分跨国公司甚至将其作为核心竞争力, 反而将生产过程外部化, 苹果公司的手机产品即是如此, 新产品研发设计是其价值创造的核心, 生产则外包给了富士康等专业代工公司。人力资源在价值链中属于价值创造主体, 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了价值创造的质量和效率, 在这类企业的价值链中, 辅助性环节成为企业创造新价值、提高价值量的关键, 尤其在高科技领域, 更是集中了企业的主要资源。高校天然具有知识密集型基因, 在知识管理和创新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因此, 高校同样可以切入这些所谓的辅助性价值创造环节, 与企业形成资源和优势互补。

2.3 协作创造新的价值链

现有产业价值链往往经过较长时间形成, 通常较为稳定。企业在产业链中常常根据自身优势资源与能力, 切入整个产业链中的某些环节, 在产业链的上游或下游创造自己的价值, 获得一定竞争力。成熟的产业链价值创造空间较小, 创新和获取超额利润难度相对较大, 所以常有企业为了扩大利润空间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扩张, 甚至变成大而全的全产业链集团, 而投入产出比并不令人满意。在现有产业价值链周边寻找新的环节, 或者建设全新的价值链, 成为避开激烈竞争、获取较高利润的重要路径。这种创新需要投入额外的资源和能力, 企业有时会借助外部力量和资源。高校一般拥有数量庞大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来产业价值链的创新或升级。因此, 高校与产业有着目标一致的需求, 产教融合也因此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3 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

3.1 进入企业价值链内部,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价值链各环节都能创造价值, 有些是显性的, 有些是隐性的, 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都能找到产教融合的路径。显性的价值创造集中在生产销售环节, 往往被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 高校在这些环节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通过技术改良、工艺革新、生产线故障诊断维护、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等介入生产过程。具体产教融合的路径是: (1) 签订技术改造合同, 由高校科研人员承接应用型课题、项目, 进行技术攻关, 改造现有的企业生产技术和工艺, 让企业获得更大地竞争优势。 (2) 生产线设备维护, 由高校师生承包, 对于设备故障及时诊断修复, 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3) 直接组织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 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做出修订, 规定学生需有一定的时间在企业实习见习, 并保证生产活动的连续性。企业则可拿出专门的场所、下达正常的生产任务给学生实训车间。 (4) 承接服务外包, 销售环节和售后服务则可以通过承接企业服务外包介入, 高校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可以在显性价值链环节创造价值, 直接帮助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隐性价值创造集中在研发设计和人力资源环节, 虽然没有直接开展产品生产活动, 但研发设计和人力资源本身却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创造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尤其是研发设计, 在目前的价值链中, 实质上已经是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很多企业为使得价值创造最大化, 将有限的资源进行集中投放, 投向价值量较高的研发设计环节, 价值链的其他环节则相对收缩战线。高校一般有着较多的发明创造、科研成果储备和人力资源优势, 可以直接介入企业的研发设计活动。而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和短期培训, 由高校主导再合适不过。

3.2 节省企业外部交易成本

企业价值链属于整个产业价值链的一部分, 通过为产业链创造价值获得生存空间。出于竞争战略需要, 企业通常会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和周边进行扩张或收缩, 实质上就是在价值链环节上做出适当的增减, 以获取利润最大化或者提高竞争能力。即企业会根据交易成本决定自身边界, 确定外部化还是内部化。市场交易成本高, 则选择外部化节省成本, 反之则有内部化的冲动。高校作为产业链和企业价值链外部非市场竞争主体, 可以在多个方面介入价值链, 介入的深度取决于市场交易成本的高低。一是可以在市场调查领域提供专业服务, 充分利用相对低成本的专业人力资源优势、时间优势, 开展市场调查、预测、竞争状况分析等工作, 向企业提供专业的调查报告, 节省其调查成本, 促使这部分价值链环节的外部化。二是向企业提供售后服务。售后服务能产生顾客价值, 企业将售后内部化成本较高, 外部化又可能涉及商业秘密。高校本身并非产业链上竞争者, 而且具有成本优势, 因而能够节省企业售后外部化的交易成本, 从而促使企业做出外部化决策。此外, 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整合营销方案、管理咨询、员工培训等方面也存在着外部化的可能性, 但前提是交易成本的降低。

3.3 价值交换实现双赢

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推动已经多年, 但仍然广泛存在单向的合作驱动模式, 存在企业积极性不高、经费投入不足、合作关系不稳定等问题。究其原因, 主要是校企双方没有实现价值交换, 不能形成双赢。企业通过自身价值链创造价值, 提供给市场和高校, 调动可利用的资源, 协助高校全面提升办学能力。高校同样可以主动参与行业应用技术研发, 创造价值, 提供给产业链上的企业集群。两者之间可以各取所需, 进行价值交换活动, 通过稳定的价值交换形成双赢式深度融合。其实现路径较多, 比如:可以借助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 推动校企价值交换。高校往往本身具有众多科研成果积淀和人才优势, 缺乏的是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机会。科研成果一旦产业化, 意味着新的价值链将会形成, 或者会对现有的价值链予以一定程度的优化, 这些都会吸引产业资本的关注和资源投入。这对校企双方而言, 都是合作的良机, 双方可以此为契机, 实现价值交换。高校获得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并创造出应有的价值, 企业获得新的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这种基于价值交换的合作、融合会比较稳定而持久。

可以成立行业职教联盟, 推进产教融合自发走向深入。根据地方产业优化升级的目标、任务和阶段性要求, 为产教融合双方搭建信息沟通、技术支持的平台, 紧密行业、高校、企业关系, 提升内涵建设质量, 共同开展教学、科研、生产、职业资格鉴定和职业培训, 实现人才、项目、技术等方面的全面共享。

可以设立产教融合基金。产学政多方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产教融合相关课题的研究, 或将资金投入到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增强企业参与创新的动机, 另一方面也能缓解产教融合中资金的缺乏。政府要制定政策和法规, 为产教融合提供保障, 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和税收政策,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

摘要:产教融合在现实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无法深入开展, 其原因主要在于双方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粘合剂——价值链。因此, 校企双方都需要从企业价值链出发, 找准合适的切入点, 有效切入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并选取合适的产教融合路径。最终通过介入价值链内部、节省企业外部交易成本、实现价值交换等路径, 以达成深度的产教融合。

关键词:价值链,产教融合,切入点,路径

参考文献

[1]Shank J, Gowindarajan V.Strategiccost management:thevalue chain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1992 (4) .

[2]杨海波, 于云飞.企业价值链的优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2 (2) .

高校产教融合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5-0080-01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它以“教”为主,以产促教,其关键在于实现三个“零距离”对接:实训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距离”对接;实训内容与生产工艺“零距离”对接;实训教学管理环境与生产流程管理环境“零距离”对接(张玉臣,2008)。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一线对接的问题,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与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相一致。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具体实施如下:首先,应成立学校实训中心,组建专业实训基地。例如天津于2011年建成的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是一个设施好、规模大、功能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建设的重要配套项目,方便了附近职业学校的学生培训。其次,应成立由企业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请企业专家到学校来共同商讨专业计划、实训内容、组织实施等重要问题。最后,要制订实训教学计划,这需要教师把实训涉及的工作技能与学生要养成的专业能力融合在一起,以企业实际产品的典型工艺为案例,将其逐层分解成若干教学项目,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训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同的专业应采用不同的模式,具体内容见表1(王文槿、陈鸿、荀莉、康树林,2008)。

表1中的岗位训练模式针对的是具有典型性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按照部门的不同工作内容也不同,但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是固定的,因此适用于服务类专业的教学。比如酒店管理专业,前厅部就是负责招待客人入住登记的,客房部是负责整理房间卫生的,餐饮部是负责向客人提供食物的,因此采用岗位训练较为合适。而过程训练模式强调的是工作的连续性,对于那些采用流水线生产的工作较为适合,主要培养学生能够熟练完成生产环节的各种操作任务,因此适合生产加工类的专业。比如电子制造和食品工艺等,这些专业的工作都是在工厂内采用流程式的加工方式进行的,不同生产环节的工人操作内容不同,所以采用这种过程式的教学更能贴近生产过程,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任务训练模式适合那些有明确工作任务的专业,这些工作通常是完成一个个的项目,因此适用于室内设计或者文秘类、数控类的专业。最后仿真训练针对的是比较复杂或者需要远程控制的专业。比如电子商务是通过互联网远程进行商品买卖,还有证券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股票、基金的买卖,这类专业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操作仿真的模拟软件来熟悉交易过程。

综上所述,采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把工作岗位的职业需求与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以解决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生产岗位的吻合度问题,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掌握未来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的就業。因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目前职业学校采用的一种基本教学模式,也是未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趋势。

高校产教融合 第12篇

面向市场,确立“以服务求支持”的合作办学理念

海职院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持“兴琼富岛,育人惠民”的办学宗旨,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行业企业发展服务、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近年来,我校确立“以服务求支持”的校企合作理念,开门办学,深入企业、社区,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和合作共赢的诚意,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把行业企业作为职业院校教育服务的用户和办学支撑。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校逐步打通校企合作壁垒,合作机制更加通畅,取得了明显成效。

构建校企联盟、产教融合的事业发展共同体

近年来,海职院与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罗牛山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海南省农信社联合社、海口农商银行、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一汽海马有限公司等海南本土重要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的校企合作。例如,我校与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构建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的“八双”模式,获得了2014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与海南省农信社联合社合作,紧扣金融业服务海南“三农”主题,已连续三年开设了校企联合培养的“农村金融专班”,招生136名。这些校企合作,都是按照“责任共担,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原则,做到了有协议、有组织、有过程、有考评,因此,赢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同。

与省农信社联合培养农村金融专业实用人才

一是成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农村金融专班、项目合作与研发、共建教学实训实习基地、专家互派协作交流、企业员工培训等5个项目组。省农信社联合社副主任陈奎明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部门负责人担任项目组长。

二是招生即招工。学生在通过高考招录后,需要经过学校与企业的共同面试才能进入农村金融专班。

三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业务发展需要,重构专业课程体系;由教师和农信社业务骨干人员,根据金融业务活动需求,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核心课程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方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编写的课程标准和核心课程教案,最终由海口农商行吴敏行长亲自审定。

四是企业深度参与教学过程。核心专业课均由企业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讲授或现场指导。

五是实施质量评价与教学诊断改进。校企双方派出人员的课程教学,通过全程录像、小组评议、多方评价等方式,对师生教与学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质量。

在专业服务产业发展方面与企业合作

一是依托我校畜牧兽医专业和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工作站,校企联合申报,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了海南省种猪育种工程技术中心。校企共建了优质种猪人工授精站,师生参与罗牛山10万头猪场建设,构建了以企业为依托、校企共建的产学研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二是我校烹饪工艺、食品检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与海口罗牛山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的中央厨房、农产品检测、调味品加工、冷链物流等项目开展对接合作。通过深度合作,我们感觉到一所高职学校、几个专业远远不能满足园区的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需求。

三是我校园林技术、园艺技术、旅游管理专业参加海口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项目建设。其中,我校承担设计、建设和运营100亩热带农业有机种植园子项目,包括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有机果蔬种植、有机农产品展销、生态农业旅游等项目内容。

合作成效显著

经过不懈努力,我校在校企合作探索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连续两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是省内唯一获此殊荣的院校;拥有了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多次为我省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其中2015年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这些成果,使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受益。

在校企合作实践中,我们有很多体会,但最重要的体会是: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与管理机制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1.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学校办学主体之一,给学校的校企合作带来了来自母体的无私支持和原动力,使学校具有了校企合作的天然优势。

2.政、校、企三方联办的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使学校确立了“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盯市场和企业需求”的“用户思维”。

3.企业的市场、竞争、效益意识和执行力文化等企业思维,给学校办学思维注入了鲜活的创新基因。

上一篇:施工质量技术下一篇:疲劳损伤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