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教范文

2024-08-04

不需要教范文(精选9篇)

不需要教 第1篇

语文教学怎样才能从“教”达到最后“不需要教”, 下面谈三点体会。

第一, 教师先要“教”, 才能过渡到“不需要教”。

“教”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的积极性更多地要靠教师去调动。这道理看起来很明白, 但实践时并不一定就能处理得好。回顾自己过去的多年教育教学工作, 有时事事包办, 影响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有时强调了自学, 没有注意相应的指导, 使自学变成“放羊”。我教过一个班级, 他们自学能力较强, 我也习惯于放手;后来换教一个起点班, 学生来自四面八方, 我对他们情况了解不够, 仍以过去教过那个班级的要求来要求这个新班级, 强调了要独立分析课文, 而没有相应的指导, 结果学生就吃了“夹生饭”。有时该讲的, 必要讲的, 如果不讲或少讲了, 或者在学生“议论纷纷”以后, 不作归纳总结, 学生也并不满足。通过实践, 我逐渐明白了教是为了不教, 要教好了才能不教。如果放松了“教”, 让自学变成“放羊”, 必然达不到“不教”的目的。

第二, 要“教”些什么, 才能过渡到“不需要教”。

要学生独立学习, 首先要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分析情况, 辨别是非, 总要有个出发点, 那就是立场、观点;总要有个标准, 那就是符合不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总要有个方法, 那就是阶级分析的方法、辩证的方法。具备了这些东西, 才能独立分析问题。孩子们看戏、看书的时候, 对其中人物, 开始时要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 逐渐地也会自己辨别谁是好人, 谁是坏人。这一个简单的辨别, 其实也包含了观点、标准和方法在内。但是世间事物是复杂的, 不像舞台上、连环画上所表现的“好”和“坏”分明。学生从课内和课外接触到的, 古今中外, 错综纷繁, 有些人物、事件、问题, 要经过具体细致的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而不能简单地以“好、坏”、“是、否”来评定。例如:对古代人物中爱国和忠君的问题, 鲁迅笔下“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人物形象的问题, 对社会现象中光明与黑暗的问题, 对切身有关的前途、幸福的看法问题……诸如此类, 在阅读和写作中常会碰到, 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 就无法作出恰当的结论。我们要培养学生具备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观点, 要有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生死观、价值观。这些观点的形成, 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更不是不“教”而能自发地形成的。要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 这正是教师“教”的责任;而学生一旦能具备正确的观点和方法, 则将终身受益, 在这些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读书、写文以至做人。这正是从“教”到“不教”所首先要注意的。

从语文能力来说, 还应掌握读书、写作的方法。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学生能阅读、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那我们就要把有关的读、写方法教会给学生。虽然文章的形式是千变万化的, 却是有基本规律可循的。教学, 就应让学生掌握基本规律;学生掌握了规律, 就能自己读, 自己写了。以阅读议论文为例, 一篇议论文从构成要素来说, 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从篇章结构来说有序论、正论、结论;从论证方法来说, 还有各种方式……这些都是基本规律。文章的形式尽管每篇不同, 但基本规律总是可以找到的。教会学生掌握了议论文的基本规律, 就可以从“教”到“不教”, 独立地分析一篇议论文了。

此外, 还要教会学生治学方法, 诸如:要会使用工具书, 要善于积累资料, “不动笔墨不读书”, 等等, 学生学会了这些方法, 不但在校时能赖以自学, 还将终身受用。

总之, 要教观点, 教知识规律, 教读书方法;学生能具备一些基本观点, 掌握各种读写知识的规律, 学会读书方法以后, 就可以达到“不教”了。

第三, 怎样“教”, 才能过渡到“不需要教”。

怎样教?原则上是从感性材料提高到理性认识, 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从实践中发现问题, 再总结提高。各种观点、各种知识, 都是在具体文章中体现的, 教学时要着重读文章, 从文章中提炼出观点来, 概括出规律来。

例如:读鲁迅先生的《药》,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性质及其不彻底的悲哀。再读到《阿Q正传》, 又有意识地加深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使他们在领会鲁迅作品的深刻含义的同时, 对当时的社会历史有所了解, 有所剖析, 也就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语文课虽然不是历史课, 但能从形象化的文章中学到历史知识、历史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教”, 使学生在今后看历史小说、历史戏剧时, 具备独立分析的能力, 也就达到了“不需要教”的目的。

讲授读写知识、读写方法, 也要从具体文章着手。经过对课文的阅读、分析, 从课文中提炼出知识、方法来, 用以指导学生的读写实践, 在读写实践中发现问题再行总结。这样容易从“教”过渡到“不需要教”。以写作为例, 对某种文体的练习, 要在读过一定数量的课文之后, 再运用具体材料讲述这种文体的性质、特点、方法, 与其他文体的异同等知识。写作前宜对文章怎样写进行指导, 写作后再对这篇文章怎样写进行评讲。这样的“教”, 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帮助较大。有位学生说:“老师详细讲了读写知识以后, 感性知识提高到理性知识, 写文章时虽然没有去死背写作方法的条条, 但学到的东西却直接指导了写作。”应当说这个学生的意见是有相当代表性的。

要从“教”到“不需要教”, 一定得反复实践。规律都是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 方法也要通过实践才能掌握。我们要让学生掌握知识, 但又不宜在教学中孤立地去大讲各种知识, 而应该通过一系列读写训练, 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牢固掌握知识, 逐步提高能力。其中, 采取各种措施, 提倡学生亲自动手是十分重要的。课文讲读, 要从教师的精讲, 到教师点拨下的阅读, 直到学生的独立阅读。写作指导, 要从读过渡到写, 从模仿过渡到创造。在学习方法上, 编订词语手册, 使用工具书, 指导记笔记方法、资料的搜集等等, 教师都要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课文要一篇篇地读, 作文要一篇篇地写。读好一篇课文, 写好一篇文章, 当然是必要的;但不能满足于教一篇课文, 写一篇文章, 应该指导学生解剖麻雀掌握规律, 再通过反复实践提高能力, 学会本领。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 发挥主动性, 读更多的书, 写更多的文章, 提高读写能力, 从“教”过渡到“不需要教”。有一位学生说:“老师应该更多地放手让我们自己去学习。老师给我们指出一条路或给我们一把钥匙, 让我们自己在这条路上前进, 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一位初进大学的学生来信, 说起大学学习与中学时的差异, 他说:“我觉得大学的学习生活更合胃口, 自修时间较多, 我喜欢自学, 这也与您平时强调要大家培养自学能力有关, 特别是您的关于浏览与精读的一些教诲, 现在仍然对我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教师需要细“教”慢“研” 第2篇

今天,我们的课题研究以及常规教学研究似乎开展得很红火。那些课题研究一两年就出“成果”,而后通过专家“评审”,结题,拿证,然后……然后就没有了然后,只在写总结或者是评职晋级的时候,这个证书才派得上用场。其实,很多课题只有开题,没有过程,待到自定的结题时间到来时,找“度娘”,复制粘贴,而且整理得像模像样,所谓的“成果”就是这样出来的,很显然,它根本没有推广价值。那么,常规的教学研究呢?也是随便订个主题,上几节课,大家聚几次,完善相关的材料,一切就OK了。活动结束后,各回各“家”,课堂“涛声依旧”。

这是我们今天搞研究的实际情形。肯定地说,这是我们的功利心在作祟,是浮躁所致。

教研是“教”与“研”的融合,且“教”且“研”。“教”为“研”提供土壤,搭建平台;“研”为“教”提供阳光、空气和水分。“研”的成果必须转化为“教”的生长力,才是有效和有意义的。

然而,我们在研究中选择过多,搞得过快,使研究没有了生长的“根”,缺少了生命力,成为了一种形式,使得我们的教学工作只能“年年岁岁花相似”,贻误了孩子的成长。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不是生产流水线。教研也是如此。作为农业的教研,也有其生长期,它是慢的,它与快(以及所谓的超常规、跨越式)是格格不入的。有语云:“慢工出细活。”教研必须严格按照农业生产的规律去做,“选地”(选准研究平台)――“选种”(选择研究主题)――“播种”(确定方案、准备研究)――“田间管理”(实施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其中发现问题,再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收获”(获得成果)――“成为食物”(成果转化)。不难想象,省略种粮的过程还能种出粮食来吗?粮食种出来了,却不能食用,那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对于研究,这些过程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必须沉下心去慢慢做的。

细“教”慢“研”,应该是“教研”的常态。有细“教”,慢“研”才有“根”。

细“教”,不是把“教”大卸八块,剁成肉末,而是有一颗细致入微的心、一颗平静的心,静静地去感受、去经历、去发现“教”中的问题,为“研”提供行走的方向。心细,静心,才会无旁骛,在“教”的原野放飞心灵,去走一条(仅仅是一条)属于自己的教之路。单一的选择,才不会消耗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才会瞄准一个点去前行、去坚持。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窦桂梅的主题教学、吉春亚的本真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徐斌的无痕教育等等,这些无不是他们于教学中找到一个点,并认准这个点,然后持之以恒地走下去,是“一条道走到黑”的结果,要知道,“一条道走到黑,能最早见到太阳”(可喜的成果)。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集结了一大批追随者,影响和引领了许多教师。唯有细“教”,我们对自我的教学才会细致入微,才会练就一双慧眼,一双火眼金睛,才能真正发现其中的问题,自然,我们所牵引出来的问题才是源自于教学的“田间地头”,才最切实际,才发自于自己的内心,才是自己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也才会因此投入自己的真心、诚心和耐心去研究,才可能有成果面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强调了一条人成才的铁律,那就是“慢”。而关乎育人的“研”也是慢的。古人强调“欲速则不达”。一场来得快去得也快的暴雨是不能解决土地的干旱的,而一场细雨慢慢地下,一下两三天,雨水才能渗进土层深处。我们的研究,也只有沉下心去慢慢地进行,才能真正解决“教”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没有看到像马一样奔跑的骆驼,但骆驼一生所走的路却是马的两倍。“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慢慢地研究,一步一步地走实,等一等研究的“魂”,别在研究中迷失了自我,别因匆忙而斩断了研究的“根”。开展研究,表面看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事实上是让我们从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因为没有教师的成长,又怎能有研究成果的“挂枝”呢?又怎么能有学生的发展呢?瞎子牵瞎子只会跌入深渊。所以,在慢慢的研究中,只有心才会真正融入其中,就像“牵着蜗牛散步一样”,在静静地前行中,默默地去探索,去通过思考和实践把问题想细想深,而后在教学现场去进一步实践,从而积淀成果,发现新的问题并再投入研究,这样就能不断地品味到研究的“芳香”,享受到成长的快感,从而又助推自己的研究向更深处漫溯。如此,才能发现我们所要解决问题的“魂”,即根本之所在。高原红柳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就是因为它把根扎得很深,把触须伸得很长,最深、最长的可达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我们只有在慢慢的渐进式的研究中,思维的“根”才会像高原红柳一样有时间、有精力去伸出一些根须(相关的问题,以及新的问题),向四周延伸开去并暗暗地汲取更多的营养(去学习旁的相关理论,为本研究服务),从而让自己的研究之树屹立不倒,真正为自己的发展、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生命的绿荫。

任何没有成果,或者有所谓的“成果”,但不可能转化为“教”的生产力的“研”,都是对“教研”的亵渎,是对自己和学生的伤害,是对教育的残害。要知道,真正有价值的成果是需要慢慢积淀的。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第3篇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卓越的文学家、教育家和“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他对语文教育的巨大贡献,被誉为“一代宗师”,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更是对中国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段时间,我怀着崇敬之情,细心拜读了《叶圣陶论语文教育》,令我获益匪浅。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给我感触最深的就在于他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见《叶圣陶论语文教育》第170页)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句至理箴言看似简单,却是对于我们教育最终目的的最好诠释。但要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我个人浅薄地认为应该要有以下几点认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切实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正如叶老所说:“教师既然要引导学生看书读书,自己就得比较地善于看善于读,不然怎么能引导呢?看看参考资料,只能起辅助的作用。真的自力更生,还在于自己教育自己,培养真功夫。”(《跟初教语文的老师说的话》,见《叶圣陶论语文教育》第167页)

事实证明,教师水平高低和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而教师水平与能力的练就需要经历一个长期修炼、长期积淀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靠投机取巧。首先,教师必须持之以恒地多阅读,读与自己的教学有关的教育著作,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读文学作品、教育随笔、教学案例,开阔自己的视野。其次,必须脚踏实地地多学习,学习各位专家刻苦钻研,孜孜不倦探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学习各位名师在教育教学上的宝贵经验。再次,必须坚持不懈地多实践,要让学生读的,我们先读,并要读通;要让学生学的,我们先学,并要学透;要让学生写的,我们先写,并要写顺。因为“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认真学语文》,见《叶圣陶谈语文教育》第7页)最后,必须一丝不苟地多反思,反思自己文本解读的成败,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得失。

当我们不断阅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提升了专业素养与能力,才能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也才初步具备了“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资本。

二、充分认识语文教学的目的

正如叶老所说:“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分开来说,听和读是一类,说和写是一类。有了听和读的能力,就能吸取人家的东西,化为己有。有了说和写的能力,就能表达自己的心意,让人家完全明晓。这两类能力,无论在学习中,在工作中,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必需的,所以是最基本的能力,非着力培养不可。”(《说话训练决不该疏忽》,见《叶圣陶论语文教育》第142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那我们就应该在“听说读写”的引导与训练上多研究、多琢磨。在语文课上,我们应当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文章的内涵,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逐步让学生自己走近文本,畅游文本,去理解、去感悟。这一点,对于我们西藏的藏族孩子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汉语作为藏族孩子的第二语言,他们在学习上存在很大困难,首先是语言上的障碍。其次,他们缺少一定的语言环境,大多藏族孩子,尤其是县、乡等基层的孩子们,他们平时与人沟通主要使用藏语,很少采用汉语沟通,这就导致他们对汉语语言的体验不够,积累不够,运用也不够,体现在汉语学习上就倍感吃力,对于这样的孩子,要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我们除了要有更多的耐心外,还要花更多时间让他们接触汉语、运用汉语。我们要鼓励他们在课上、课下多读,以“读”来促“悟”,以“读”来实现一定量的“积累”,同时还要鼓励他们多说,多写,以“说”“写”来规范他们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强化他们对语言的运用。

但是,对于学生通过读也无法理解的内容,我们就要讲解,还要训练,但我们要避免蜻蜓点水般的一带而过,而要给学生讲清、讲透,又要避免单纯地“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方式,要让学生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双边活动中获取知识,得到训练,提升能力。同时,我们的讲解不能仅局限于字、词、句、段、篇的理解分析,在语文课上,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从整体上把握那流动的文字,用心去感受语文,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在听一听、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的语文实践中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当我们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我们才能为了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用心钻研教材,确立教学重难点,分析学生现状,审视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充分认识方法的重要性

叶老曾说:“国文是语文学科,在教学的时候,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见《叶圣陶论语文教育》第53页》)

此处,叶老明确指出方法比内容重要,因为任何书籍文章只是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范文,若教师不注重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那学生就只能在教师的牵引下被动学习,被动吸收,即使这篇文章听懂了,但再拿一篇类似文章时,学生依然不知所云,无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归根究底就在于学生没有将所学知识化为己有,无法灵活运用,欠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能力。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钻研教材,设计教学,选择教法时,更应该在学法指导上下功夫,指导学生读书时做好圈点、勾画、旁批,听课时做好笔记……切切实实地在“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体味、整饬思想语言,获得表达技能等种种事项上多下工夫。”(《认识国文教学》,见《叶圣陶谈语文教育》第35页)因为“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的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叶圣陶论语文教育》第178页)

当我们深谙教法学法的重要性,才能为了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积极寻求办法策略。

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老曾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养成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略谈学习国文》,见《叶圣陶论语文教育》第92—93页)可见,养成习惯成为了“知识”与“运用”之间的桥梁,也只有良好的习惯才能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

就养成哪些习惯而言,叶老也有详细阐述。在阅读方面,他说:“所谓阅读书籍习惯,并不是什么难能的事,只是能够按照读物的性质作适当的处理而已。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的习惯也就差不多了。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见《叶圣陶论语文教育》第73页)

在写作方面,他说:“写作教学的目的,在养成学生两种习惯:(一)有所积累,须尽量用文字发表;(二)每逢用文字发表,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工夫。这并不存在着奢望,要学生个个成为著作家、文学家;只因在现代做人,写作已经同衣食一样,是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这两种习惯非养成不可。”(《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论语文教育》第61页)

叶老还在他的《习惯成自然》一文中谈及:“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事实上,习惯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巨大的作用。有调查表明,人们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是习惯而已,比如有的人习惯晨起锻炼,有的人习惯饭后散步,有的人习惯挑灯夜读,有的人阅读“不求甚解”,有的则精心钻研等等。可以说,习惯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好习惯往往能造就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坏习惯则会导致一个人事业的失败。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其实,习惯也决定了成败。

众所周知,好学生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正是这些好习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锤炼了他们刻苦学习的意志,塑造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品格。

当然,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教师首先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增强自身人格与教学魅力,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当我们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热爱语文,愿意在语文天地里探索、游历,就为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找到了突破口。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切实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充分认识语文教学的目的,充分认识方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选择恰当教法,注重学法指导;课堂上,多一点引导,少一些灌输;多一点倾听,少一些讲解。我们的教学不就逐步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浅析“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第4篇

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提出

叶圣陶从1912年18岁开始走上教坛, 此后便长期从事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他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使学生“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 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 乃为教学之成功”。1962年1月22日, 他发表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 指出:“在课堂里教语文, 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 不待老师教, 自己能阅读。……因此, 一边教, 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打基础的办法, 也就是不要让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 而是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在听讲的时候自觉地动脑筋。……怎样启发学生, 使他们自觉地动脑筋, 是老师备课极其重要的项目。”据我们掌握到的资料, 叶圣陶关于“不需要教”的完整提法是从这次开始的。这个新观点的提出, 可谓石破天惊, 振聋发聩, 立即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77年8月, 叶圣陶应《人民教育》杂志之约, 作诗二十二韵, 再次用更精练更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这一观点:“诱导与启发, 讲义并示范。其道固多端, 终的乃一贯。譬引儿学步, 独行所切盼。独行将若何?诸般咸自办:疑难能自决, 是非能自辨, 斗争能自奋, 高精能自探。……逐渐去扶翼, 终酬放手愿。当其放手时, 此才必精干。”诗中“独行将若何?诸般咸自办”后边的四句中都有一个“自”字, 指的是学生经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之后, 一切都能够做到自行解决, 自行处理。众所周知, 一个年轻人离开学校走上社会, 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各种各样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尽的问题, 有思想方面的、工作方面的、生活方面的、学习方面的、交际方面的、婚姻方面的, 所有这些问题, 既不可能依靠老师, 也不可能依靠父母, 只能主要依靠自己。而培养出能够依靠自己解决和处理问题的“精干”之才——社会的合格成员, 国家的合格公民, 这正是叶圣陶心目中理想的育人观。“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主张体现了叶圣陶的这个育人观。

二、达到“不需要教”的教法和途径

1、明确学习目的, 为学习实践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学习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搞清楚为什么学习的问题。众所周知, 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 学生才会产生学习动机, 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周恩来总理就是明确了“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的目的, 以至于他能够勤奋努力, 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最终成为人民尊敬和爱戴的伟人。教师可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 从少年儿童肩负的重任、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事实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等方面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 为中华民族的更加强盛而努力学习。

2、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仍然普遍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做法。这种被动的、单一的学习方式灌输给学生的只是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和概念, 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便会产生“要我学”的被动学习情绪。这种自己不感兴趣, 在他人逼迫之下的“要我学”, 学习效果肯定是事倍功半。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看到了当前学生的这些问题, 提出“改变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 表现为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 学生会越学越想学, 越学越爱学。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3、重在教会学生掌握方法, 学会学习

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学会学习比学到什么重要得多。学得方法的价值远远大于知识学得的价值。因为通过教育获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 而掌握了学习方法, 就将随时可以获取所需的知识, 且获得的知识是无限的。我们通常的所说的“授人鱼, 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教师必须明白一个不会学习的人是永远无出路可言的。

三、达到“不需要教”的困难和阻力

困难和阻力之一来自语文教师本身。语文教师都是学校培养出来的, 他们当学生时的老师大多数都是以讲书为务的, 长期的耳濡目染, 早已习以为常;自己当老师了, 很自然就用老师当年教自己的办法来教学生。每教一篇文学作品, 总是“作者简介—时代背景—词语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 一个也不能少。习惯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 要改掉它, 谈何容易?

困难和阻力之二来自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某些领导。毋庸讳言, 这些领导未必全都研究过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其中有的领导对语文课程标准都很少接触, 当然不可能了解原来那种“逐句讲解”“精批细改”的做法是事倍功半、大错特错的。仅以阅读教学而言, 有个别领导甚至会认为语文教师以讲书为己任是天经地义的, 讲课生动、学生喜欢听的就是好教师。其实, 语文教师的教学, 如果学生没有从中受到启发诱导, 没有掌握语文工具, 没有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 那么, 教师讲得枯燥、乏味、不生动固然不好, 教师讲得天花乱坠、津津有味难道就好吗?除了能给学生留下些许对教师的羡慕之外, 到底还有什么用?

困难和阻力之三来自一部分学生家长。家长对子女的学习都是相当关心的, “望子成龙, 盼女成凤”之心, 人皆有之, 可惜未必全都知道怎样才是对子女有利的真正关心。他们对中小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发言权或许不大, 但对语文学科的教学却会指指点点, 只不过常常会用他们自己学生时代的老观念来指点。比如, 有的家长见到小孩作文本上改动得极少或基本未改, 心里就不高兴, 倘若教师将孩子的作文基本上改写了一遍, 他们或许会很高兴。殊不知, 任何人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是靠自己多写、多改练成的, 哪里是教师改出来的?叶圣陶说得好:“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所以, 我们一定要反复向家长宣传, 让他们“懂得无谓的‘改’对学生并无好处”。当然, 让学生自己改并不等于放任自流, 学生的作文教师至少应该认真看过, 否则你就不了解学生的写作实际, 但绝对不要去搞什么“精批细改”。按照叶圣陶的观点, 语文教师的任务只是从旁指导, 万不可越俎代庖地把本应由学生自己做的事情包揽下来, 因为那样做不但对学生无益, 反而有害!不鼓励和指导学生改, 学生就学不会自改, 以后毕业离校了, 身边没有老师了, 到那时写了文章自己却不会改, 岂不是害了他们?

不需要出众不需要高雅初二作文 第5篇

有人赞美伟岸的大树,有人讴歌绚丽的花朵,有人歌颂碧蓝的大海,而我却要高声赞美嫩绿的小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虽然体态纤细,却能经受住大自然的风风雨雨,越是狂风暴雨,小草越坚强。每当春天刚刚来临时,小草便迫不及待的.探出了一个个小脑袋,即便是一片大火扑来烧断了它们的茎和叶,但第二年春天来临时,它们又生机勃勃的长了出来,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似的。

“天涯何处无芳草。”你可别小看小草小,但它的生命力特别旺盛,在荒芜人烟的沙漠、没有人走过的古道,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碧绿的身影,它们默默地装点着大地,从来不索取一丁点儿报酬。

“没有树高,没有花香。”的的确确,小草没有伟岸的身躯,没有芬芳的味道,但你是否想过,没有小草的衬托,就显示不出树木的高大;没有小草的点缀,就烘托不出花朵的美丽。更何况小草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固堤。

一阵微风拂来,小草跳起了团体操,像一个个婀娜多姿的少女在嬉戏,时而弯腰触地,时而扭动身骨……我不禁被这景色迷住,陶醉了。

小草,它没有伟岸的身躯,没有芬芳的香味,但它坚强不屈,默默无闻,难道我们敬爱的老师不是这样吗?讲台是它们辛勤耕耘的地方,几十年如一日,在讲台上默默无闻的奉献,他们不慕荣华,把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默默无闻换来的是人们对老师们的尊敬!

只需要30分钟,教孩子火灾逃生 第6篇

一、防患未然篇

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安全知识和意识传授给我们的孩子。

(1)别把烟花冲着楼房或院子的草垛放。

(2)点燃的蜡烛、蚊香应放在专用的架台上,不能靠近窗帘、蚊帐等可燃物品。

(3)到床底、阁楼处找东西时,不要用油灯、蜡烛、打火机等明火照明。

(4)阳台上、楼道内不能烧纸片,燃放烟花爆竹。

(5)吸烟危害健康,学生不要吸烟,躲藏起来吸烟更危险。

二、火灾篇

真的发生了火灾我们该怎么办呢?

逃跑不能坐电梯

提示:发生火灾的时候记住要往下跑.为什么?因为火是往上蹿的。要知道在火灾中很多人不是被烧死的而是被呛死的.呛死的人占80%到90%。逃跑时不能坐电梯.危险的时候挥手大声叫.被困在屋子里要挥舞衣物并大声叫喊.让别人来救助你。这些是发生火灾后我们逃生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火势向上,要弯腰。

(2)火灾多呛死人,要用湿毛巾捂嘴。

(3)不贪财物。生命是最重要的。

(4)缓降逃生,滑绳自救,千万不要盲目跳楼。

(5)火已烧身,切匆惊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6)发出信号,寻求救援。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外发送求救信号。

身上着火怎么办?

提示:火场上的人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应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就更有效了。请记住:就地打滚虽儿狼狈.烈火焚身可免除。

火是一只大恶魔

(1)不能乱拉电线,随意拆卸电器,用完电器要及时拔掉插销。

(2)发现燃气泄漏时,要关紧阀门,打开门窗,不可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3)使用电灯时,灯泡不要接触或靠近可燃物。

平安检查:

您的孩子会背这几首歌谣吗?

您的孩子知道哪些是危险物品吗?

教语文需要“瞻前顾后” 第7篇

听上去好像有点故弄玄虚, 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 笔者是说, 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况, 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地将学生从感性的形象思维经济有效地过渡到理性的抽象思维上来, 学生就不会感到突兀:从小学到初中, 一个是山脚, 一个是山腰甚或是山顶。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学生, 他们大都是留守儿童, 仅靠爷爷奶奶抑或亲戚朋友管管吃喝, 家庭教育缺失, 原有知识功底薄弱, 学习习惯随意, 老师只有这样做才不至于让这些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恐高症, 望而生畏, 失去继续学下去的勇气, 以至于半路掉队。这叫无缝对接, 善莫大焉!

不过, 笔者之前还压根就不曾有过这种想法。所想到的只是, 初中学生刚接触文言文, 单调、枯燥、死板, 农村孩子大多本来就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 见到作业就头疼, 现在再来学文言文, 谈何容易啊。因此, 教师需要花大气力使之形象、生动起来, 让学生对它产生兴趣。同时又要让初一学生早知道, 高中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大部分文章是文言文, 学生从初一开始就学好它, 将来好处多多。甚至, 笔者还告诉他们, 我的一部分学生写信给我, 他们在高一年级中最拿手的就是文言文, 每次语文考试中得分率最高的就是文言文, 以此来激励学生从一开始就把文言文学好。另外, 当教到鲁迅、朱自清等作家的作品时, 笔者喜欢列举他们另外的作品, 并告诉他们, 这些你们将在高中课本中学到。笔者认为, 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前瞻性, 让学生学好现在, 同时做好铺垫, 让学生自然地过渡到高中。

这叫“瞻前”吧, 那么, 怎么会想到“顾后”的呢?还是先让笔者说说自己的“良苦用心”吧。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有一篇文章叫《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这是初一学生进入初中后接触到的第一篇议论文。在老师的潜意识里始终有这样一种思维的定式:在此之前学生没有接触过议论文。如何让学生能顺利地进入议论文的天地呢?老师先给学生讲故事———

有个幼儿园的小孩缠着妈妈要买旁边有保险轮子的小自行车。

“你要自行车干嘛?”

“我要骑自行车。”

“你还小, 骑车有危险的。”

“阿姨的宝宝叫我哥哥的, 他不是有自行车了吗?”

“阿姨有时间陪弟弟, 我哪有空陪你呀?如果你摔下来, 哪个来扶你呀?”

“不要扶的。上次我走路摔倒了, 你在旁边都没有扶我。还说‘你能自己爬起来, 给你香蕉’。”

“好啦好啦, 我有钱了一定给你买。”

“妈妈有钱。昨天我看到爸爸给你很多钱的。”

……

老师问学生, 从上面的母子对话中, 你看出孩子为了什么目的与母亲交涉的?孩子又用了哪些办法来让母亲满足他的要求的?

“母子对话简洁明了, 朴实无华;但细细品来, 句句在理, 层次分明。”让学生看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要求学生找出文章要阐述一个什么观点, 摆了哪些理由, 然后才引导到议论文的知识上来。尽管这样, 部分学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

后来, 有一天, 初中与小学联合搞了个“加强小初衔接, 共商教学良策”的活动。上午初一语数外教师听小学六年级语数外教师的课, 下午换过来听课。

笔者惊讶了。笔者听的一堂语文课是《学与问》, 是比较典型的议论文, 浅显易懂。只是教师在上这堂课的过程中, 始终没有提及文体知识, 但由于教师课上的循循善诱, 议论文知识的内涵渗透得恰到好处, 只是始终没有把最后一层纸撕破———这是议论文, 这是论点, 这是举例论证, 这是引用论证……笔者觉得这堂课上得挺好。当然, 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机“瞻前”一下, 让六年级学生朦胧地了解一下初中的文体知识, 真是会有好处的。如果初中教师知道小学里会有这么好的一篇议论文, 在学生要学议论文前先把它印发给学生, 既让学生回味小学学习的趣味性 (形象思维) , 也让学生懂得初中学习知识的体系性 (抽象思维) , 从而完成从小学到初中语文学习上的无缝对接。

语文教师的“瞻前顾后”, 还可以引导学生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初一下学期有“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说到《西游记》, 当然是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上到八十三, 下到手上搀, 都能说出点孙悟空的故事。单说银幕上的《西游记》, 就有好几个版本, 更何况, 小学六年级也有课文《三打白骨精》。问题是, 银幕上的《西游记》是视觉形象, “家喻户晓”的《西游记》是故事情节, 小学书本上的《三打白骨精》是现代文, 而初中“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是原著白话文, 是文言文的弟弟。虽然综合到一点都是“西游记”, 但一个是“热闹”, 一个是“门道”, 有道是“外行人看热闹, 内行人看门道”, 这“热闹”和“门道”之间相差十万八千里之遥。如何把学生从“热闹”转向“门道”, 也就是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其实难度确实不小, 更何况还要咀嚼整整“一百回”的生硬的白话文。笔者就让学生把小学六年级的《三打白骨精》找来, 与原著中的相关情节做对比阅读, 比较出两者之间的异同, 然后谈谈看原著的价值何在。学生的反响超出了教师的预料, 看白话小说的劲头一发不可收拾。老师因势利导, 导向了初二要看的《水浒传》以及《三国演义》等。

不需要教 第8篇

两年前第一次执教时,我以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应该轻而易举,因为文章清新质朴,叙述简洁明快,容易读懂,可是教学效果却令我大失所望。

再教此文,不敢轻率。反复研读文章,发现文章看似很简单其实却情真意切,想真正读懂并不容易。再三分析学生,找出了学生生活与文章背景之间的距离,决定为他们架设沟通的桥梁。精心设计教法,执教后才知道“真情”尽在不言中,需要我和学生用心发现。

“圣诞节前夕,正好是星期四。晚上,我照常去收报费。我按响第一家的门铃,没人开门,走到第二家,也没人……走了一家又一家,每一家都没有人应门。我急得快哭出来了。明天———星期五,我必须上交报费。难道他们都在圣诞节前夜逛街去了不成?最后,我来到基尔恩先生家门口,按响了门铃。门忽然大开,我几乎是被基尔恩先生一下子拉了进去。”

这段文字曾经被我一笔带过,这次,我发现其中的一个“疑点”:为什么订户们要全都集中在最后一家?让作者“走了一家又一家”?于是,就此让学生展开讨论,结果真如我所料,“疑点”成了“亮点”,成了学生理解“真情”的“生发点”。

师(引读):那是圣诞节前夜,正好是我收报费的日子,晚上,我照常去———。我按响第一家的门铃———,走到第二家———,走了一家又一家……

师(充满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他们要把地点放在最后一家?这不是在捉弄作者吗?

(引导学生同桌或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巡视时提醒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思考)

生1:我想,他们是为了让“我”惊喜,当“我”濒临绝望时给我希望,那是一件令人多么高兴的事情啊!

生2:他们选在圣诞节前夜也有特别的用意,因为这是个团圆的日子,“我”还要独自出来收报费,一定很孤独,他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为我精心设计了这次特别的聚会,一定会给“我”留下永生难忘的美好记忆。

生3:在生活中,只有朋友和家人才会为我们这样精心策划节日,所以,在订户的心中,“我”已不只是一个报童了,而是一个朋友,一个家人,一个他们自己的孩子!

师:可是,他们就不怕“我”中途回家吗?那他们的准备不就白费了吗?

生4:不会不会!“我”平时送报那么负责,怎么会半途而废呢?

生5:订户们可谓用心良苦啊!他们十分了解“我”,知道“我”是个有责任心的孩子,不会轻易放弃,一定会走到最后一家的。

生6:这让“我”明白了“付出不会白费,付出总有回报”的道理。假如“我”没有坚持下去,也就不会收获到喜悦了。看来,坚持,就会有快乐在前方啊!

……

文章疑点的设置可谓匠心独具,用心良苦,它始终存在并一如既往地望着我,等着我,教学中一旦找到这个“点”并想办法去突破,这种感觉就如同一朝分娩,堪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真是一身轻松啊!没有奥妙,没有捷径,文章疑点的发现只有依靠对教材深入的钻研。

师:说得真好!你们和订户一样善解人意,心中同样充满了爱与关怀!就让我们陪小主人公一同感受这动人的场景。(出示第5节课文)

师:请大家静心默读,用心品味,看看哪些地方令你感动?

生7:平安夜是个团圆的日子,可订户们为了送圣诞礼物给“我”而“无一缺席”,说明他们都很重视“我”,这令我感动。

生8:我从“充电车灯”看出订户为小作者考虑十分周到,为了让他起早贪黑送报的时候能看清楚道路,真是煞费苦心。这份关爱让我心动。

生9:订户为什么要送崭新的自行车给“我”呢?因为自行车是“我”送报必不可少的工具,“我”曾经有过,可为还债卖了,他们了解“我”的心事,这实在是“我”梦寐以求的礼物啊!

生10:这辆崭新的车是一辆有灵魂的车。

生11:这辆新车,承载了订户们给“我”的太多关爱和温暖!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爱与感动。(齐读)

这段关于自行车的描写是我一开始不屑一顾的文字:描写不够优美生动,甚至连一个值得学习的好词都没有。可是,同事提醒我,可不要小瞧了它,值得咬嚼的地方可不止一处哦!于是备课时细细品读,果然发现了不同凡响之处,于是让学生用心品味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动。简单的文字,果真包含了不简单的“真情”。

师(过渡):此时,“我”又是怎样的反应呢?(出示第6节课文)自由朗读这段话。

师(指名范读后):订户们送给“我”的圣诞卡上会写些什么?“我”不知道说什么,其实心中却有千言万语,你能帮“我”表达出来吗?

师:请同学们分别来做“我”和订户的代言人,写出他们没有说出的话。(出示小黑板:圣诞卡上写着:迈克,_____/我目瞪口呆,心中涌动着一股热潮:______)南边两组是迈克,北边两组是订户。(播放深情的轻音乐)

(教师巡视,发现优秀作品,交替请学生朗读,营造对话氛围,形成互相倾诉的场景)

生12:迈克,你是一个了不起的男子汉,你用自己诚实的劳动分担着家庭的负担,你是我们见过的最好的送报人。祝愿你父亲快快康复。爱你的订户。

生13:亲爱的朋友们,我只不过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们却给了我一次又一次的帮助和惊喜。我无以回报,我会用我更真诚的劳动来感谢你们。

生14:迈克,你的诚实让我们感动。你送报及时,报纸保管完好,处处为大家考虑,你是个细心的孩子,更是个善良而坚强的孩子。我们爱你!

生15:你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你们爱我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你们的这份真情我不会忘记。谢谢你们!

……

美学原理指出:“作品的美学原理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和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创造的基础便是作品的空白。”文本中的“空白”虽然指向文本中没有写出来的部分,但文本中已经做了一些暗示或指示。因此,“补白”是文本解读的一个独特的视野,是文本解读的一个永不枯竭的源泉。“补白”式文本解读会给学生打开一个五彩缤纷的情感世界,从而让学生体验到“真情”与“回报”的交替往复、密不可分,带领学生奔向文本的中心。

《林冲棒打洪教头》需要教什么 第9篇

一、教什么内容

《林冲棒打洪教头》可以用来识字、学词以及学习标点符号的使用;可以理解句式,学习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学习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个性;可以学习人物性格的塑造;还可以联系前后章节进行比较研究,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史等等。但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这篇课文应该学什么?教师应教些什么?我认为,紧扣语言,领悟人物形象非常重要。

本文是一篇小说,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生动地刻画了林冲武艺高强、谦虚忍让的英雄形象和洪教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的性格特点。我选择将“理解语言、理解人物个性”作为教这篇课文时引领学生学习的重点。同时,我认为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对林冲武艺高强、谦虚有礼的特点能有所体会,但其性格中的一个“让”字学生不一定能体悟到。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又将体会林冲“让”的美德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引导学生阅读文本,通过比较林冲和洪教头的语言动作,体会林冲的礼让、谦让、忍让、宽让,感受林冲的形象。正如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所主张的那样,“学生已懂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懂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不教”,教师要将有限的时间集中在那些具有核心价值的教学内容上,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教什么方法

1. 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

文中“来!来!”简洁、传神地写出洪教头无端挑衅的嚣张气焰。怎样读出语言的深意呢?在这里,我教给学生由人物动作揣摩人物心理,再教给朗读的方法:脱——轻装上阵,急于求胜,读出“急”;掂量——胜券在握,读出“得意”;耍——炫耀武功,读出“轻视”;喝——示威,先声夺人,气焰嚣张,读出“威吓”。学生在想象中揣摩人物心理,在揣摩中模仿人物语气,同样的“来!来!”读出了不同的韵味,语速上有急缓,语调上有高低,语气也各有轻重。学生在这样的朗读尝试中学会了朗读的方法,也在朗读中感受到名著的语言魅力。

2. 教给学生品析人物的方法。

在课文中,作者用了对比反衬的方法,对主要人物林冲的比武情节写得十分简略,而洪教头的语言动作却写得浓墨重彩,两相对比,更有力地表现出林冲的英雄形象。在以往的训练中,学生已学会了品词析句读懂人物的方法,但学生并不善于用纵向的联系比较法认识人物。因此,在教学中,我提出“比”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比二人语言:一个急不可耐,一个被逼无奈;一个示威挑衅,一个谦逊知礼……比动作:一个求胜心切,一个临危不乱;一个心狠手辣,一个手下留情;一个拼尽全力,一个轻描淡写……在比较阅读中,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学生理解林冲“让”的美德水到渠成,同时学生在比较中学会了品析人物的方法。

3. 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着力引导学生品读人物的语言动作,认识人物形象。在读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文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再让学生看图,练习用语言、动作描写“暴怒的爸爸”“恍然大悟的爸爸”……这样由读到写,读写结合,学生在训练中学会了写作的方法。

上一篇:学习矢量量化下一篇:现实与浪漫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