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工业园区范文

2024-05-08

县域工业园区范文(精选12篇)

县域工业园区 第1篇

1 园区工业与西部工业化历史任务的矛盾

1.1 西部工业化历史的不足

工业化的历史任务不仅包括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而且还要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工业化要大规模增加社会财富,并使区域居民收入普遍提高。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因素,西部的工业化一直没能很好地完成其任务:建国后西部的工业主要是国有工业,由于管理体制、产业特性、产业组织、地理区位等因素使老工业一直不能和地方经济融合发展,也不能有效推动城市化[1]。如资源采掘业在西部工业结构中占很高比重,而这种类型的工业使区域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出现偏差。研究表明,山西省以煤炭资源采掘业为主导产业的县域,存在着高工业化率与低城镇化率并存的现象,工业化仅使局部地区(有煤炭资源的乡镇)收入增加,并也未能使区域性收入水平普遍提高[2]。在这种背景下,当前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尤其需要加快带动城市化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普遍提高区域居民的收入。

1.2 园区工业的局限性

园区工业虽然具有各种优势,但其本身的局限性制约着对西部工业化历史任务的完成程度。园区工业是一种载体型工业[3],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产业空间则是由专门的机构生产、经营、维护和提升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专门性,因而易造成地方经济的“隔离”。如层次较高的国家级工业园区就继承了以往西部老工业的一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知识、文化的传播与推广,难以更大范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它局限在某一特定范围,由于知识、信息传播的空间距离衰减特征和静默知识(tacit knowledge)的存在,许多核心的技术创新知识仅局限在园区内,难以溢出和被分享,自然也难以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实行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并拥有较优越的公共基础设施条件,这些在促使企业空间集聚的同时也形成了企业转移“惰性”,一旦园区形成较强的产业集群,企业间就形成一种稳定、默契的合作关系,而这种关系降低了企业向园区外寻求合作的愿望,影响园内企业向区外转移;国家级工业园区引进技术的先进程度一般远远高于周边地区,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技术传递断层,致使技术无法向低梯度的周边地区推移。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垂直分工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处于劳动密集的低价值链环节,创新活动被发达国家严重抑制,很少掌握核心技术,即使是国家级的工业园区,也只是发达国家的“加工车间”,如我国陷入垂直专业化劳动密集型工序最深的区域——珠三角地区,近年来其技术创新能力并不令人满意[4]。不难推断,国家级工业园区本身的产业分工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堪忧,而其向县域工业园区转移的产业技术水平则就更次,县域工业园区必须慎重选择承接的产业,应加强园区产业发展的主动规划和选择性培育意识。

以上不难看出,高层次的国家级工业园区具有与西部以往老工业难以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隔离”特征,容易延续和强化西部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这种状态,因此,以园区经济形式带动西部广大地区实现工业化,需要探索新的途径。其中,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加强对县域工业园区产业的策略性选择与培育。

2 县域工业园区与西部县域经济发展

2.1 亟待发展的西部县域经济

东西部的区域发展差距不仅充分体现在城市经济层面,还突出体现在县域经济层面。第九届(2009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进入全国百强县(市)排行榜的总共有124个县(市)(有多个县(市)排名并列),其中,西部12省区中仅有区区6个,占总数的4.84%,而东部地区则共有95个,超过总数的3/4,达76.61%。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要缩小东西部的发展差距,迫切需要加快广大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2.2 县域工业园区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

县域工业园区可在西部县域经济发挥重要作用。西部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普遍障碍是生产要素不够集中,或者确切地说,是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还没有达到产生集聚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的程度。这可以从西部6个百强县的经济优势来源中得到反面验证:除了四川省双流县不是资源型县市外,其余5个县市(新疆库尔勒市,陕西神木县、靖边县,内蒙古准噶尔旗、伊金霍洛旗)全部都是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大规模开发而成功跻身于全国百强县。而县域工业园区这个载体,可以通过一定的人为努力,如区域政策、产业政策的实施、基础设施的供给、政府服务能力的改善,使有限的生产要素向特定的空间地域集中,从而突破经济发展的障碍制约,创造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最低临界环境。而这种环境对于产业的发展壮大极其重要:生产要素的集聚产生了集群效应,这包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外部经济以及区域品牌效应,有利于园区内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和分工协作程度的提高,而这将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产业来入驻,从而产生一种良性循环。这些来入驻的企业既包括大量由区外转移来的植入型产业,也包括本地土生土长而零散分布的内生型产业,这些入驻产业直接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如果彼此关联度很高而相互分工协作,那么园区将实现由“产业堆积”到“产业集聚”的质的转变。因此,县域工业园区对于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意义是促成有限生产要素的空间集中和集聚经济效应的产生,加快本地增长极的发育与成长。

县域工业园区对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还体现在对西部工业化道路的适应性上。当前西部工业化的基本要求是资源节约、生态友好、与区域的经济资源条件相协调、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并推进城市化进展。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土地、水、能源等生存性必备自然资源供应紧张,因此西部的工业化必然资源节约和生态友好,而工业园区集中分布于特定空间地域范围,占用的土地等自然资源少,一改以往“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乡镇工业布局零乱现象,有利于污染控制和土地等自然资源节约利用。另外,它还具有“实验室”的试验和发现意义,以少量的投资探索新型发展模式等局面试验成功再加以推广,避免一开始就大面积推广造成的浪费。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历史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在轻工业发展不充分的前提下就开始重工业化,从产业结构演进的正常时序来说,它需要进行这方面的“补课”[5,6],特别是在农业和轻工业方面。而县级工业园区扎根于县域范围,技术门槛较低,有利于吸收本地特色产业进入园区,这与当地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最后,县域工业园区一般处于区位条件较好的城乡结合部,这是城市化最活跃的地带,有利于吸收本地劳动力就业和加快城市化发展。

3 县域工业园区产业培育问题:以杨林工业园区为例

嵩明县是位于昆明市东北部的一个生态卫星城,处于昆明城市圈范围,农业经济是其传统优势产业。西部大开发以来,受蓬勃发展的昆明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很快,近年来第二产业产值已经超过第一产业,是一个新兴的西部工业化县城。位于其境内的杨林工业园区是云南省重点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是嵩明县工业化的重要的推进器。因此,以嵩明杨林工业园区为例,研究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工业园区的产业培育问题具有一定典型案例价值。

3.1 产业规模问题

对于不发达的县域经济体而言,在发展初期,县域工业园区在不削弱其可持续发展基础前提下努力扩大其经济规模总量十分必要,这关系到其资源使用与经济效益问题。与国家级工业园区相比,县域工业园区在技术、人才、区位、政策、管理等方面都不占优势,这使县域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中处于不利地位,入园企业规模偏小,导致园区经济总量增长缓慢。杨林工业园区的入园企业以中小型居多,2007年其企业总数33家,其中中型企业有5家,占总数的15%,小型企业有28家,占总数的85%,而大型企业则为零。2009年,杨林工业园区经济总量实现大幅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76亿元,实际到位内资11.4亿元,实际到位外资2458.83万美元,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远不及国家级工业园区:国家级工业园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经开区历年来外资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增长较快(图1),因而园区经济总量规模增长也较块,2009年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6.08亿元,相当于杨林工业园区的8倍;新注册内资企业2249家,新增注册资本110.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4亿美元,为杨林工业园区的5.5倍。而同是国家级工业园区的的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更是飞速增长,从2004~2009年的6年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035.8亿元,营业总收入2498.2亿元,税收137.25亿元,财政总收入90.69亿元,而杨林工业园区自1992年建区开始到2009年底,累计工业总产值仅16.54亿元,营业总收入15.79亿元,税收0.79亿元。因此,县域工业园区应发挥区域增长极的作用,大力引进中外大型企业,壮大县域经济总量规模,争取为本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

3.2 产业关联问题

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各种正面经济效应实际上是由于产业内部相互关联良好而产生的协同效应。县级工业园区在产业培育过程中不能单纯关注园区产业的规模问题,还要着力提高园区产业的内部关联合作问题,这不但关系到园区的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也关系到园区产业的生产成本、品牌优势等产业竞争力问题,进而对园区产业的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如改革开放最早的珠三角部分工业园区,由于引进之初单纯从做大经济规模考虑,对入园企业未加规划和筛选,导致入园企业互不关联,对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的利用十分粗放,并使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反观之浙江地区的“块状经济”,园区产业由于内部相互关联而形成有机分工协作关系,这使企业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进而在国际市场上都具有一定竞争力,而园区产业的同质性形成区域品牌合力,使区域产业的美誉度得以长期保持。

当前西部工业园区内产业普遍处于“集而不聚”的组织松散阶段,但县域工业园区则更甚。如2007年杨林工业园区的主要产业是关联度较低的食品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39%)和冶金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39%)构成,而机械工业、医药工业、环保工业,产值比重都在10%以下,整个园区缺少一个起龙头组织作用的“关键企业”(图2);从不同产业的功能组合来说,县域工业园区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不充分,从2002~2007年,杨林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由原来的7家增加到31家,但是服务业性质的企业始终只有1家,而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功能组合则比较协调,生产型、贸易型、服务型三类企业协调发展(图3)。

3.3 产业融合问题

西部县域工业园区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充足的自然资源供给和优惠的投资政策吸引了外来植入的“转移型”工业,但如果这些工业园区只单纯发展这些外来植入产业,那么这将进一步延续和加深西部工业发展的二元结构现象,并如苏南的工业园区一样,过多的FDI投资产业严重打击了本地民族工业的发展[7],还由于完全被动的承接性和对区外输入的过分依赖,使本地的经济发展面临更多的风险,经济发展缺乏自主性和稳定性,如东莞的工业园区发展过分依赖外来投资,在去年金融危机时许多工厂纷纷倒闭,这使当地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打击。更重要的是,本土产业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产业,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市场需求,而本土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的存在,将使本土的超常需求引起大规模生产和高效率,使得该地在满足本土需求之外还能捎带出口[8],成为最有竞争力的对外贸易部门之一。另外,具有根植性的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也更容易带动地方城市化的发展。如浙江省中小产业集群多数是依托当地特有经济社会文化条件发展而来,而这种产业集聚的工业园区作为地方工业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在带动地方经济结构与产业空间组织调整的同时连锁性地引发就业结构的变化,并从多方面、全方位地驱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和地方城镇化发展[9]。而事实上西部本地工业的发展条件也正在不断改善,如区域特色型工业由于植根于本地特有的人文地理条件和市场上的“地理识别”认可特征,就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再如,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家的出现,民营性质的小型企业不断涌现,客观使西部工业具有内生发展的初步条件,这些都要求西部的县域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时能给本地工业一席之地并加以大力扶持。但从当前杨林工业园区发展来看,地方政府的GDP规模偏好和引进外商资金倾向使本地工业受到了忽视。园内虽然有食品园、医药园、花卉园等这些本地传统优势产业“园中园”,但这些“园中园”中的企业规模偏小,数量上也未能形成集聚效应。如医药园(即兰茂药物科技园)就是为我国杰出医药学家、音韵学家和文学家兰茂而设(兰茂为嵩明县杨林镇人,其所著《滇南本草》比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还早140余年),该园包括兰茂药用植物公园、制药工业园、兰茂中医学院、兰茂中医研究院、兰茂中药材药品交易市场,占地总面积达182 hm2,嵩明境内还有药灵山,山上药材遍布,因此,本园区发展医药产业是具有一定先天优势条件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本地的医药产业发展还是未成气候。

4 县级工业园区产业培育的思路与对策

4.1 培育思路

西部的县域经济普遍不发达,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而产业的培育也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和若干条件,因此,以工业园区来带动县域工业化,可根据县域现实条件采取阶段性推进策略,即:对于以传统农业经济为支柱产业、工业化尚未广泛开展的县域经济,这时区域条件相对不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不妨碍区域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可广泛承接区外转移来的产业,壮大GDP规模,以增加区域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在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后,及时制定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对入园的产业加以过滤和筛选,促进相关产业在工业园区的的聚集和合作,促使产业集聚优势的形成,同时,根据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大力扶持本地特色产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增强区域产业的根植性与本土经济的稳定性;在经过一段高密度的开发后,园区的拥挤成本日益突显,这时着手开辟和建设新的工业园区,将在本园区不具有发展优势和不符合园区产业升级方向的产业逐步转移出去,以促进工业发展的空间扩散和农村城市化。

4.2 培育对策

4.2.1 外来植入型工业

在外地转移过来的植入型工业中有两种类型,(1)远距离的转移工业,如跨省际的梯度推移型产业,跨国界的FDI投资,(2)近距离的转移型工业,一般局限在省域或某个城市群范围中。第一种类型的植入型工业,其植入地经济发展水平与迁出地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差距悬殊,空间距离跨度也大,具有“飞地”特征,因此把第一种转移型工业称之为远距飞地型工业;而第二种转移型工业虽然也具有梯度推移特征,但它具有较强的区域合作性质,因此将它称之为近距合作型工业。

远距飞地型工业转移的动力主要来自对降低产品成本的追求和产品消费市场的开拓。它是植入型工业的主力部分,也是总部经济时代欠发达地区参与区域分工合作的主要形式,对欠发达地区摆脱生产不足、就业不充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对这种类型工业的培育需要欠发达县域工业园区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劣势和对今后的发展战略准确把握,做好招商宣传工作,让外界认识自己,尽可能寻找国内外的合作机会,并根据合作伙伴的要求改善园区的投资条件和管理体制等。但对这种产业的承接比较被动,需要植入型工业园区加快提高自身的自主化程度。依托工业园区发展特色产业集群、通过资本质量提升摆脱园区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困境、构筑园区企业大幅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开拓园区营销通道引导价值链提升、实施产业链招商促进园区的专业化发展等途径都是嵌入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背景下的工业园区发展战略选择[10]。

比起远距飞地型工业的成本压力驱动型转移,近距合作型工业的推移动力主要来自于空间临近的吸引和地理区位条件的相似,如原来上海的工业向临近的苏州和杭州两个方向转移,这是由于他们都处于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内,发达的交通系统把它们连在一起,而相似的地理区位条件使转移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当前西部的工业主要集中于省会城市,今后有更多的工业从省会城市转移到县域工业园区。这种产业转移需要相关的政策推动,目前我国这方面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政策比较缺乏,可借鉴国际上的有关经验促进产业区际转移,如韩国为了使其首都避免过分拥挤,推动企业向地方转移,采取区域层面协调——首都圈工厂总量管理、区位层面支持——倾斜支援产业园区在地方建设、企业层面引诱——给予地方转移企业优惠等政策框架,促进产业向首都圈外的区域转移[11]。对我国而言,在目前分税制财政体制下,采取税收共享的方式也是促进近距合作型工业发展的有力措施。

4.2.2 本土内生型工业

西部县域的内生型工业主要有两类,(1)以区域性资源开发加工为主的地方特色产业,典型有矿产资源采掘业、农产品加工业、中草药加工业以及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工艺品加工业;(2)民营型非公有制产业,这一类工业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家的出现将越来越多。

对于地方特色产业,县域工业园区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竞争优势和区域长远发展战略等,在优选、比较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培植的几个优势产业部门,并着力打造区域品牌,让区域品牌形成的集体资产为整个产业所共享。如为保护原料与生产工艺,出台地方特色资源保护规划;促进特色产业的空间集中与合作,使其形成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地方特色产业刺激政策,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方面提供支持;制定有关法律,规范市场竞争等。

对于民营型非公有制产业,县域工业园区主要应针对其发展难题,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提供有效服务。西部的民营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生存环境恶劣,成长性差,公共产品方面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县域工业园区可开辟专门的民营企业创业园,犹如对待外资企业一样,在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成立专门的办事机构和服务机构,大力改善其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谢美娥.西部老工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研究——以攀枝花为例[J].开发研究,2009,(6):119~123

[2].景普秋,郭文炯.煤炭资源型县域工业化、城镇化演进中的偏差问题——基于山西的实证[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25(2):44~51

[3].鲍克,夏友富.载体型产业空间与中国经济成长——论30年科技工业园区与经济转型中的发展[J].管理世界,2008,(7):1~6

[4].黄晶,林学军,李景海.垂直专业化下珠三角创新型城市群建设[J].经济问题探索,2008,(10):46~51

[5].董藩.西部地区工业化的路径选择(上)[J].广西社会科学,2004,(11):1~4,8

[6].董藩.西部地区工业化的路径选择(下)[J].广西社会科学,2004,(12):10~14

[7].金心异.东莞与苏州能许“中国制造”一个未来吗?[J].中国企业家,2004,(1):51~53

[8].刘青海,张志超,蔡伟贤.本土市场效应、空间政策和就业增长——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J].财经科学,2009,(6):55~62

[9].徐维祥,唐根年,陈秀君.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6):868~872

[10].刘友金,喻春光,刘天宇.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产业升级与工业园区发展战略[J].科学决策,2009,(1):35~40,74

关于县域工业园区的调研报告 第2篇

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切实解决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难题,推进工业集中区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市工信局的调研要求,XX县县域工业集中区管委会针对集中区的发展现状做了深入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集中区基本情况

XX县域工业集中区位于XX县城西部,南临203省道,东接福银高速,2010年被批准为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一期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99.97公顷,现已开发面积33.94公顷,是一个集现代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加工为主的综合性工业集中区。集中区的各类规划与环评编制及评审等前期准备工作于2011年5月完成。一期土地征收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640万元,占年计划的57%。其中征收土地700.3亩,完成投资3540万元;通往集中区的西河大桥、西河大道等外围公共设施已建成通车,功能服务区主干道的进出口跨河大桥在建,完成投资5100万元。目前,纳入集中区统计监测的投产企业8家,1—6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2.45亿元,工业增加值8211.9万元,分别占计划的54%和58%。新入驻在建企业1家,年产2000吨魔芋精粉系列产品加工项目完成投资4850万元,厂房在建,设备已定购。

经济发展中,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注重集中区层次循环经济建设。1.钒、镁深加工。以XX盛合镁业和永恒矿建两大公司为龙头,发展金属镁、镁合金等深加工,形成采、选、冶、加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同时,将“镁、钒、电联营”、“水电联产”、能源梯级利用及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为高载能产业持续和绿色发展开拓新的道路。2.有机食品加工业。以智源食品、家金商贸、天元隆魔芋精粉厂为龙头,大力发展核桃仁、核桃粉、香椿、魔芋精粉等深加工产业,形成集农副产品收购、储运、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有机食品产业链。3.生物医药。依托本县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以龙山药材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药材—医药化工—废渣综合利用”产业链。

(三)从实际出发,集中区与城市化建设协调发展。集中区建设与城市化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集中区建设是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和主力军,城市化的大力推进又为集中区发展营造了投资环境。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集中区编制的《XX县县域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XX县县域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XX县城市发展与建设总体规划》总体要求一致;2.协调做好集中区与城市的水、电、路、医院、学校、通讯、网络、健身广场、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3.集中区内企业在使用劳动力上优先考虑周边村民的就业问题。从客观上扩大了城市规模,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解决了农民工就业问题,促

集中区建设。一些虽在集中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还没有从耕地调整为工业用地,只能看不能用,影响了项目的落地实施。

(三)集中区招商引资有待突破。由于我县集中区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发展软环境欠缺,不能为企业入驻创造良好条件,新项目、新企业难于落地,缺乏集聚效应。目前,集中区入驻企业只有9家,其中建成投产企业8家,在建企业1家。总体上分析,集中区比较缺乏大型项目支撑,在产业集聚与产业配套上未形成产业链。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项目少。

(四)集中区规划面积太小,缺乏前瞻性。集中区控制面积太小,只有2.2平方公里,以目前的发展速度以及入驻企业对工业用地的需求来看,不能满足长远发展。

四、建议与对策

(一)多渠道开展融资服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首先,政府部门要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创新信贷服务机制,积极搭建集中区投融资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多元灵活的融资体系,建立多种形式的新型金融组织。金融机构要结合集中区的实际,完善信贷管理方式,扩大信贷规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领域,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融资机构,发展各类投资公司,支持集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加强集中区企业融资业务培训和辅导,支持有条

地政策,随时掌握土地信息,切实做好报批手续和报批费用的筹措工作,一旦有松动,立即申报;三要切实利用好现有的土地修编政策,加快土地储备工作,力争园区总规划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国土部门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重点考虑工业集中区的建设用地需求,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要向集中区倾斜。储备的补充耕地指标,优先落实工业集中区的占补平衡问题。

(三)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工作是园区项目实施的中心环节,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至关重要。要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确定明确的工作思路和确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工作新机制,为集中区工业经济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高效的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简化审批手续,实行一站式服务,推行“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扩大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同时,要切实做好企业入园工作。要立足集中区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以资源换项目,以优势引项目,以集中区招项目。要有计划、有目标的与省内外大企业集团实行对点招商。要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包抓责任制,加强对签约项目的督促检查和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有效益;

浅谈黑龙江省县域工业园区的建设 第3篇

关键词:工业园区县域经济产业化

0 引言

县域工业园区是指县域政府依据自身经济发展需求,在县域适合经济发展区域,通过行政,市场多种手段,对生产要素进行整合,使之成为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的经济发展区域。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域化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黑龙江省比较薄弱,很具有潜力的经济。黑龙江省县域经济中工业占的比例小,大多数县工业不强,缺少骨干企业,成为制约黑龙江经济均衡迅速发展的因素之一。黑龙江省各个县中是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很少。从这些情况来看,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发达省份县域经济发展还有一定差距。根据有关资料,在全国县域经济中,经济基础好,工业园区大的县城,地方财政增幅大。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可以是城市的产业群,也可以是工业园区。对于县域经济来讲,建设县域工业园区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应该加强黑龙江县域工业园区建设来推动黑龙江县域经济的发展。

1 建设县域工业园区的意义

1.1 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按节约型社会要求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是必要的。旧的企业发展模式,企业建设选择地点随意性大,没有很好的规划,存在土地资源浪费,基础设施建设重复,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现象。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以尽量少的物质消耗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通过建设工业园区,能够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集中规划。企业集中在工业园区内,可以实现基础设施的共享,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便于集中管理环境,加强环境治理。还可能对废气材料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符合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

1.2 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 城镇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各种经济资源向特定空间、特定区域聚集的过程。城镇的发展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建立工业园区可以增强资源流动、信息流动,不断吸引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吸引更多企业投资。逐步吸引分散的企业进去工业园区,使城镇建设和工业化建设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改善县域内厂居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将零乱分布的中小企业用优惠政策引导、土地置换等措施,梳理汇集到集中区。能够减少县内噪声、垃圾等污染,改善人居环境,使县内规划更趋科学合理,提升县城城市品位,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对工业园区的水、电、路建设也促进城镇建设,符合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策略,从而达到加快城镇化的目标。扶持中小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回报社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总量,使更多的人能享受到城市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为推动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新的活力。

1.3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县域工业化水平低,工业总量小,财政投入相对匮乏,民间积累少,生产要素投入不足,而能源、原材料、劳动力丰富。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载体,形成产业集群,可以解决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的问题。对工业园区进行规划,使工业企业布局集中,基础设施便于集中配套。产业集群需要群内生产企业分工协作,县级工业园区可以提供生产、交易空间,这意味着进入园区的企业可以获得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良好的基础设施,资源,政策等,可以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产业集群化发展可以减少消耗,提高竞争力,集中治理污染,提高外部效应,节约环境治理成本,形成富有活力的产业带。

2 加强黑龙江县域工业园区建设的对策

2.1 优化工业园区的政策环境 各政府应该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业园区吸引企业投资建厂需要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各级政府要积极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转变政府职能,为市场主题服务,取消不必要的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增强政府工作的公平,公开性和透明度,建设服务型政府。在合理适度范围内为企业积极营造优惠的政策环境。提供金融、财政、法规、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政策。加强权益保护,树立诚信政府,建设和谐工业园区,保证政策的实施和政策的连续性,树立良好政府形象,让企业放心投资,长期投资。同时监督企业信用机制,营造诚信氛围。

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选择地理位置,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既要发展经济建设又要保护耕地,尽量避免使用农用地。提高土地使用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好配套的各项服务。基础设施是县域发展的根本,只有配套措施跟上,才会吸引更多企业投资,使更多企业到工业园中来。所以要加强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做好水污染防治,解决好园区建设同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协调问题。在实施过程中量力而行,分阶段,有步骤的开发。搞好协调,搞好服务,用宏观方法保证良性发展。

2.3 促进农业产业化 从整体上看,黑龙江县域经济是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工业占的比例少,发展层次低。以农业资源为主的加工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加强,农产品的加工,深加工都有待于发展,需要发展工业。推进工业化要与农业产业化结合,县域工业园区可以成为农业加工,深加工的载体。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发展民营经济,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黑龙江省农产品总量大,应该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作为工业园区的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但要扩大加工比重,还要提高加工深度,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发展深加工,并不断延长深加工的产业链。把同类产品的企业相对集中在园区,实现规模经营,树立特色品牌。

2.4 选好主导产业 黑龙江各县选择产业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自然资源,依据本土资源优势、人才、技术、信息等,要有长远目标,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下,有特色、有创新对经济发展很重要。有特色就有潜力,就有竞争力。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特色产品进行开发,这样可以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避免结构趋同。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依托本地特色,选好主导产业,定好发展目标,这样才能有计划的长远发展,才有利于参加市场竞争,将特色优势转为竞争优势。不断提高园区知名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形成集聚效应,把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竞争力。根据园区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用全局的观点,开放的观点来规划工业园区的建设。重点考虑传统优势项目,因地制宜,合理产业布局规划,选择本地有优势产业。初级产品加工将本土资源利用高科技开发,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规划引导扶植重点产业。利用优势项目,引进先进人才,先进技术,对原有管理和技术进行提升,把产业链加长,把规模扩大,让传统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5 拓宽招商引资渠道 工业园区是招商引资的有效载体。建立工业园区,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结合招商引资政策,用原料优势吸引合作伙伴,吸引更多相关企业加入。科学规定产业发展方向,规范入园项目和企业的标准。在园区招商中要有目标,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确定招商引资重点,尽量引进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项目,注重长远发展,培育影响大,市场竞争强的骨干企业。对合适的项目可以适度在合理范围内给更优惠政策,根据投资额给相应的优惠。吸引投资使之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调动各方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工业园区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任晓红.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与政府角色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6.(1).

[2]万文涛.工业园区发展应注重产业集群[J].当代经济.2005.(4).

[3]李婉平,罗显栋等.工业园区的竞争力分析[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4]刘云.中国工业园区发展策略及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辽宁县域产业集聚与园区发展 第4篇

县域经济是一种小尺度的区域经济类型, 是宏观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 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特色产业的发展。县域经济通常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 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 (旅) 游”, 注重发挥比较优势, 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为方向和目标, 全面推进区域经济高速发展。辽宁省现有44个县和县级市, 县域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9.2%, 县域总人口占全省人口的57%。以县域产业为经济增长极而形成的主导产业发展, 将成为辽宁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一) 辽宁县域经济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 县域经济呈现“辽中高两翼低”的梯次分布。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基本呈现三个梯次水平:第一梯次包括瓦房店、海城、庄河、普兰店、大石桥、东港、开原、凤城、辽中、新民10个县 (市) , 经济总量约占县域经济总量的1/2;第二梯次包括宽甸、岫岩、台安、辽阳、昌图、灯塔、凌海、法库、盘山、盖州、大洼、北票、凌源、铁岭14个县 (市) , 经济总量约占县域经济总量的1/4;第三梯次包括兴城、阜新、本溪、抚顺、建平、康平、建昌、新宾、长海、义县、桓仁、朝阳、清原、西丰、黑山、喀左、调兵山、彰武、北宁、绥中20个县 (市) , 经济总量占县域经济总量的1/4。

辽宁县域经济格局呈现中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两翼、南部高于北部的特点。就全省来看, 沈阳、大连、鞍山县域经济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占全省县域经济总量的43%;以沈阳为中心的沈阳经济区和以大连为中心的沿海经济带的县域产业园区发展好于辽西北地区, 大城市周围好于其他地区。

就全国来看, 辽宁省县域经济总体规模在全国处于上游偏后水平。各省百强县基本竞争力评价排序中, 辽宁有7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 分别是海城市、普兰店市、瓦房店市、大石桥市、庄河市、开原市和东港市。其中大部分为辽南沿海县市, 而辽宁北部平原, 东、西部山区县域经济基础非常薄弱, 尤其是缺少主导产业, 难以形成经济集聚效应。辽东、辽西等第三梯次的县市不仅数量多, 而且发展水平低, 产业层次和劳动力水平普遍偏低, 竞争力不强, 发展后劲不足, 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增长方式粗放化等等问题, 与百强县相比差距很大。

2. 政策促进县域产业园区投入增加、承接能力增强。

2000年以来, 辽宁省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呈逐步上升趋势。2006年, 全省经济总量的1/3、第一产业增加值的80%、第二产业增加值的30%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5%是由县域经济创造的。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辽宁省九届十次会议提出了“以工业理念谋划农村经济发展, 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方针。政策支持促使县域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县域产业园区的建设逐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在省委、省政府确定以工业园区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工作方针后, 全省对县域工业园区的投入加大。2008年底, 全省县域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243亿元, 已建面积221km2, 在建面积150km2, 有23个县市的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达企业入驻条件。随着县域工业园区投资环境改善, 全省县域产业园区综合经济实力增长较快, 逐渐成为所在县域的经济增长点, 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要的支撑作用。县域空间的发展使辽宁产业承接能力不断增强。

3. 服装产业集群形成, 其他产业集聚明显。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县域产业发展会根据企业特点和区域条件, 充分利用聚集效应。当前, 海城市西柳服装业集群已经形成, 具备了波特的钻石体系四要素, 尤其专业化企业、辅助性生产企业、流通企业非常活跃, 限制其加速发展的要素是知识和技术创新网络。

辽宁其他县域在各级政府培育扶持下的工业产业集群和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有明显增强趋势, 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全省县域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模式。例如, 法库县的陶瓷、瓦房店市的轴承、大石桥市的镁质材料、开原市的起重设备、大洼县的船舶制造以产业集聚之势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促进一批特色农业形成明显的主导产业优势, 如义县和昌图县的花生、北镇市的棚菜、建平县的马铃薯、北票市的辣椒、鞍山市的南果梨、凌源市的花卉和肉牛、瓦房店市的肉鸡、彰武县的白鹅、西丰县的梅花鹿等。

在辽宁县域经济发展中, 已形成具有产业化特点的五大产业分区:以特产农业和生态农业为主的辽东产业区;以畜牧、干鲜果、优质杂粮为主的辽西产业区;以特用专用粮食及农区畜牧业为主的辽北产业区;以精品农业、设施农业、城郊农业为主的中部产业区;以“两水一牧”农业、出口创汇农业、现代园区为主的南部沿海产业区。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 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交通、运输、邮电等服务业全面发展, 将县域内的各种资源要素重新整合, 带动产业调整, 将极大地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

4. 产业结构层次低, 产业链不完善。

辽宁省作为老工业基地, 工业基础十分雄厚, 但县域产业规模以上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布局零散、集中度低、规模实力与竞争不足, 尚未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总量少, 二、三产业不够发达, 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少, 高市场占有率、高利润回报的产品数量少等现象已构成制约县域产业升级的因素。一般来说, 县域规模大小与其二、三产业发展程度呈正相关, 辽宁现有县域经济密度较低。

全省农业型县域约21个, 占全省县域总数47.2%。除经济发达地区的少数县域外, 农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仍占据优势;第二产业中仍以农、林、矿产品的初加工业占主导地位, 其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辽宁县域产业园内的工业未能有效地扶持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 县域工业园内的农副产品多半是以出卖原始产品或初级产品为主, 其精深加工处于起步阶段, 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由于受政策、机制、市场、地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全省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在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 农业大、工业小、第三产业薄弱、产业升级慢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导致县域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辽宁县域产业园内的产业链短且不完整, 产业集群内缺乏细致的专业化分工, 未形成网络化分工优势, “产业链的企业化倾向”严重, “小而全”的经营方式使产业聚集程度不高。以辽南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为例, 尽管这些产业已经形成了以主导产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 但以高新技术为保障的网络分工与协作并未形成。许多企业进入园区的动因是来享受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 而不是园区本身产业聚集效应的吸引。此外, 区内企业之间在业务上的关联并不多, 中小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上向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的还不多, 没有真正形成专业化产业网络, 使得区内企业的供应商和市场在产业园区外部, 与本地联系较少。

(二) 辽宁县域经济研究意义

1.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近年来, 辽宁区域发展呈现出新局面, 形成沈阳、大连率先发展, 沿海、中部加快发展, 辽西北地区奋起直追的发展态势。但是也必须看到, 当前区域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突出的是区域发展不协调, 主要体现在:第一, 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沈阳和大连的经济总量占全省的50%, 若再加上鞍山、营口等周边城市, 这一比例超过80%。辽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的46.2%, 人口占全省的35.8%;而生产总值仅占全省16.2%, 人均生产总值为全省的45.9%, 比我国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还低。辽西北有10个省定扶贫重点县 (市) , 贫困人口150多万人, 占全省的80%。第二, 区域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辽西北地区财政底子薄, 困难群体多, 就业压力大, 水土流失和沙化治理任务艰巨。市、县、乡三级财政都很吃紧,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11.1%, 人均财政收入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1.5%, 相当于我国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的59.7%, 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中央和省的转移支付。34个县区中, 财政收入排到全省100个县区后50名的就有25个。第三, 区域开放程度不协调。辽宁处在东部沿海地区, 辽西北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及经济基础比全国西部地区要好得多, 但辽西北在全国东部沿海地区处于经济发展的“洼地”, 这与辽宁区位条件很不相称。综上所述, 以县域为单位的经济发展将有利于辽宁整体区域协调发展。

2.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区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以区域的眼光, 统筹辽中地区、沿海地区和辽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 必须从区域的角度考虑大中小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 必须依托县、市来安排区域交通网络节点以及节点上居民点的合理布局, 包括新城、新镇的分离。从县域层面实现辽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3. 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进程。

作为老工业基地, 辽宁省多年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县域经济一直是全省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全省经济份额中比重最大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沈阳、大连等大中城市, 县域经济规模小、工业化水平较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探索应以特色产业的县域为基础, 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 从而助推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辽宁县域的发展建立在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基础之上, 改变了传统大而全的模式, 以区域特色为本,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样本。

4. 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促进新农村建设。

县域经济的基础性, 源于域内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县域经济的农村性又同农业相联系, 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因素;发展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 二者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两个方面;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 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 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因此, 县域经济涵盖了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县域经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二、辽宁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路

(一) 辽宁县域产业发展基本原则

辽宁县域产业发展在坚持科学发展观, 统筹城乡发展基础上, 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坚持体制机制创新, 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好的体制环境;坚持扩大开放,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把经济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以人为本, 调动、发挥、保护好各方面积极性,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县域经济发展中要保持整体管理机构的综合性、保持乡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等局部发展的层次性、保持县际发展的开放性和合作性。

(二) 辽宁县域产业发展模式

1. 工业/农业产业化推动模式。

工业/农业产业化推动模式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和初级加工工业, 以实现“规模经营”或“专业经营”,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把县域经济的发展置于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以发挥市场的作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其特点是农业资源和产品的再加工、再转化、再利用, 自身提供所需的资源, 减少中间环节, 因此成本较低、风险小、回报率高。例如瓦房店的轴承、义县和昌图的花生等推行“公司+农户”或“公司+基地”的创新销售模式。

2. 工业带动模式。

长期以来, 辽宁农业产值在县域经济中占首要地位, 种植业成为县域经济结构主业。随着县域工业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崛起, 使县域经济的基本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单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比重不断下降, 相应的工业比重在上升。大量的农民摆脱了土地的束缚, 涌入乡镇和县城, 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 促进第三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优化了县域的经济结构。工业带动模式就是通过县域工业的发展, 改变并优化县域经济结构, 促进县域农业的发展, 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推动县域各项事业的进步。

3. 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模式。

特色产业模式就是要从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出发, 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经济要素的效用, 形成主导产业, 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最终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例如本溪市拥有关门山、汤沟、观音阁水库等独特旅游资源, 所在县域把发展旅游作为经济发展首选, 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 将资源优势与资金、劳动力相结合, 通过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进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 辽宁县域产业发展内容和目标取向

1. 县域产业发展主要内容。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 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 做大做强优质粮、畜牧、渔业、水果、蔬菜五大优势产业和油料、花卉、食用菌、中药材、林产品五大特色产品。推进优势特色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 形成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示范体系,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发展粮食、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水果、蔬菜和特色产品等系列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着力培养一批发展潜力大、辐射面广、技术含量高、与农户联系紧密的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建设, 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完善动植物病虫害防治体系, 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抓住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 围绕中心城市企业配套, 发展零部件生产, 大力发展一批为主机配套的零部件、铸锻件、工模具等专业化加工企业;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在保护好资源和生态的前提下, 积极发展矿产加工企业, 通过外引内联搞好资源深度开发, 创一批名牌产品, 形成一批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开发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培育一批食品生产企业,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开发地方特色产品, 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提高县区产业集中度, 建设产业群, 支持发展县域经济重点县, 每县建立一个工业园区, 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加快向园区聚集, 依托园区促进县域工业发展。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培育农村市场, 重点搞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农村资金市场建设, 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十一五”期间, 全省建设100家农村商品配送中心, 发展10000家乡村连锁农家店, 建设100个规范化管理的品牌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培育100户重点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支持为农产品流通服务的各类营销组织发展。注重培育和完善资本、技术、劳动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 逐步建立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市场体系。加快交通运输、通讯、保险、金融、信息服务等行业发展, 为生产性企业发展提供支撑。推动有条件地区积极发展农村房地产等新兴产业, 促进旅游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加快开发以民俗风情、山水原貌、观光农业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 带动餐饮、住宿等行业发展。

2. 县域产业发展目标取向。

“十一五”末, 辽宁省基本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确保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增幅持续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县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 “十一五”末达到5500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一番, 地区税收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以上。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县域工业, 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时期,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十五”时期的平均水平, 现有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260万低收入人口收入明显增加, 缩小收入差距。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乡村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有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助学制度, 县乡群众性文化设施达到国家建设标准。

三、辽宁县域产业发展对策与措施

(一) 重构县域经济空间布局, 发挥产业集聚优势

1. 重构小城镇的空间布局。

重构城镇空间布局一直以来是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国家和辽宁省对小城镇采取的发展政策基本上是均衡的一般政策, 没有明确的区域针对性。从目前的发展状态看, 沿主要交通走廊的城镇发展较快, 其中沈大高速公路沿线城镇已经成为提高县域综合实力的主体;而远离交通干线的城镇发展缓慢, 特别是人口增长出现停滞, 个别城镇甚至出现负增长。因而, 小城镇发展政策的均衡化, 会导致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结果。

辽宁人口的空间分布表现为: (1) 沿沈大高速公路的城镇带, 人口不仅向沿沈大高速公路的城镇带转移, 而且也向沿线、沿岸的村庄转移, 甚至出现整体搬迁的现象, 如海城、瓦房店等。 (2) 沿沈山高速公路的城镇带及沈阳至抚顺、丹东、铁岭、朝阳公路、铁路和沿海岸线发展的小城镇, 人口主要向沿线的小城镇转移。 (3) 远离交通干线、经济相对落后地域的小城镇, 人口主要向中心镇转移, 如建平、建昌、西丰地区等。

生产力的空间布局表现为: (1) 沿沈大高速公路的城镇带依托自然资源优势, 较早建立起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和良好的产品营销网络, 在同一层面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2) 沿沈山高速公路的城镇带及沈阳至抚顺、丹东、铁岭、朝阳公路、铁路和沿海岸线发展的小城镇较沿沈大高速公路的城镇带发展稍晚, 沿路企业分布较零散, 逐渐形成一定规模。 (3) 远离交通干线、经济相对落后地域的小城镇主要依托自然资源, 企业的分布主要在中心镇和资源点附近, 分布零散, 尚未形成规模。

根据人口和生产力空间布局, 辽宁小城镇的分布密度与交通条件、地形特点关系密切, 小城镇的空间结构改变能促使相近县域产业链衔接和产业格局的变化。

2. 发挥产业领先、集聚和拉动优势。

小城镇空间分化不仅体现在垂直层面, 还体现在经济水平层面。缩小这种空间差距需要有的放矢地制定非均衡发展战略, 承认地区差别的客观存在, 使小城镇协调发展。针对全省经济发展不同的三个区域应分别制定“领先战略”、“集聚战略”、“拉动战略”区域政策。

领先发展沿沈大高速公路城市带 (省域一级发展轴) 的小城镇, 促使其新兴产业形成规模、合理产业布局, 通过人口集聚、活跃民营经济、加强城镇建设等方式积极建立达到有效规模的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 突出区域可共享规模经济的建设。

集聚发展沿沈山高速公路的城市带及沈阳至抚顺、丹东、铁岭、朝阳公路、铁路和沿海岸线发展 (省域二级发展轴) 的小城镇, 使其产业初具规模。通过强化交通干线上小城镇的产业和载体规模经济, 以线带面;突出重点镇和中心镇的产业集聚优势, 积极培育交通干线上小城镇的经济职能。

拉动发展远离交通干线、经济相对落后地域 (省域三级发展轴) 的小城镇, 保护萌芽阶段的民营经济, 稳定产业布局。通过重点镇和中心镇的产业和载体基础建设, 以点带面 (镇域内的农场) ;强化中小城市 (县域内) 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镇首位度, 通过提供财政援助, 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二) 合理规划产业园区, 协调县际发展

1. 梯度推进县域空间产业园区发展。

辽宁县域产业园区的发展需结合县域空间发展差异和发展要素, 由南向北形成三级梯度推进模式, 总体上形成“线—面—线”的空间布局。辽南沿海地区, 形成大连、盘锦、营口、丹东、锦州和葫芦岛为一体的线状县域产业园区格局, 建立竞争型县域园区, 伴随县域城镇体系的空间整合和良好的沿海地理优势, 承接先进产业进入园区, 加强县域产业园区竞争水平。辽宁中部地区, 形成沈阳、鞍山、辽阳、抚顺和本溪体系的面状县域产业园区格局, 建立增长型县域园区, 随着县域产业园区的空间扩张, 延伸产业链, 形成产业园区的有序化、集约化。辽西北地区, 形成朝阳、阜新、铁岭为一体的线状县域产业园区格局, 建立缓变型县域园区, 随着县域空间的缓慢发展, 以农业产业化为园区主导类型。

2. 政府与市场协调推动产业园区发展。

县域产业园区内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市场推动的结果。各国园区经济发展经验表明, 园区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合理干预, 由政府合理、统一规划的县域产业园区可推动其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辽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须借助政府力量, 通过工业园区实现产业集聚。政府要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集中, 依靠骨干企业, 推动资产重组, 带动县域工业发展;要通过工业园区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 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和产品换代, 提升产业竞争力;要采取多种方式, 积极引导县域中小型企业加入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 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同时注重园区内功能分区, 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向产业园区集中。辽宁省西、北、东部综合经济实力薄弱的以农业为主的县域, 要扶持和培育当地特色农产品成为产业的核心, 引导农村走农产品加工的道路。在入园项目引导上, 政府要把辽宁县域产业园产业集群化战略纳入政府计划, 最终形成一个具体的切合实际的产业集群化战略。

(三) 培育产业集群, 加速园区产业升级

1. 发展产业集群, 增加集聚优势。

以特色产业为契机, 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县域产业园区成熟发展的重要手段。辽宁都市经济圈内的县域主要发展精品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等农业产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和承接大中城市辐射的二、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企业;辽宁沿海县域应搞好滩涂开发, 促进临港经济、高新技术企业和开放型经济的合作发展;辽东山区县域重点发展林下产业、特色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循环经济;辽西县域以发展生态经济、“一退三还”、农业节水旱作、畜牧业等产业化项目为主, 同时搞好资源精深加工。

对于工业园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地区, 如瓦房店市的轴承、开原市的起重设备、大洼县的船舶制造等工业制造大项目, 将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 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而对于一些还未启动工业园区建设的地区, 可在当地选择有发展前景的工业产业, 建设适宜于工业实体进驻的园区环境, 利用县域资源, 加速园区产业升级。

2. 延伸产业链条, 保持产业跨域发展。

随着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产业分工将越来越细化, 也就要求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整合区域资源, 使分工的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起来, 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 对区域整体竞争优势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要实现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效率和利润的最大化, 就要将资源专注于特色领域的生产, 保证产品在市场上顺利实现利润, 拉长整个产业链条, 以促进整个县域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以工业崛起推进县域经济崛起 第5篇

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县域经济的崛起必须首先是工业经济的崛起。近些年,会昌县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特点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四大支柱产业构成县域经济基础

1999年以来,会昌县有重点地扶持了一批有技术优势、有规模优势、有发展优势的工业企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了以矿产品加工业、食品工业、机械制造业、医药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200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4198万元,工业增加值4846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3446万元,利税1958万元。

1、立足资源优势的矿产品加工业。会昌是个矿产资源大县。现已探明开发的矿藏有锡、盐、萤石、石灰石、稀土等30余种,其中锡金属储量54万吨,列亚洲第一,岩盐储量19亿吨,居江西第二。目前,金龙锡业公司已形成日处理矿石1320吨、年产销金属1000吨的规模;石磊、鹰鹏两家公司形成年产11万吨萤粉的能力,取得了产品自营出口权;华昌水泥厂具备年产8.8万吨的能力;九二盐矿达到年产2万吨碘盐规模,是全国96家碘盐生产单位之一。2001年,矿产型企业产值突破1亿元。

2、依托特色农业的食品工业。会昌作为农业大县,有31万亩耕地,盛产稻米、大豆、辣椒等作物。五丰、华达昌公司形成了年产1.5万吨米粉的能力,目前开发研制了四大系列32个品种的米粉,其中通心米粉被国家科技部列入2001年农业成果科技转化基金项目;制糖厂具备日处理1500吨工业蔗的能力,产糖率达到10.5%,兴昌、家家丽两家企业年产辣椒制品250吨;传统食品酱干已形成年产8000吨的能力,其中“倡寿”牌酱干列入东方航空公司顾客消费产品。2001年,食品工业出口创汇334.31万元。

3、市场看好的机械制造业。1994年,原会昌制革转鼓厂进入全国轻工机械百强企业行列,产品畅销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泰国、越南、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改制后的裕同转鼓公司研制开发了4M高档程控转鼓,具备年产600台转鼓的能力;金马蓄电池隔板厂跻身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

4、锐意创新的医药工业。侨兴制药公司开发了12种片剂、10种丸剂、2种散剂、8种口服液的产品,形成了年产10亿片片剂、1.5亿粒丸剂、1000万支散剂和2500万支口服液的生产线。其中“通脉降脂片”、“八宝惊风散”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通脉降脂片”、“清火片”分别列入江西公费医疗用药和上海市政府药品采购品种。

实现工业崛起的关键措施

充满活力的工业经济,不仅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而且催生出红红火火的第三产业。目前,会昌县工业规模总量偏小、经济实力不强、工业运行综合质量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实现工业三年翻番目标,工业占GDp的比重要由2001年的22.4%提高到2004年的30%,工业增加值达到32988万元。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抓住六方面的关键措施:

一、帮扶优强企业,大力培植支柱产业。除在信贷、税费、产品销售、政策服务等方面做好协调工作外,还要完善委派管理人员帮扶优强企业制度。按照经济效益、市场潜力、地方特色、“领头羊”产业、高新技术“五个优先”的原则,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委派一些长期在经济部门工作的机关干部到企业任职,从人才智力上扶持企业把产业做大,加快优势企业上特色、上档次、上规模。扶持的重点企业有:五丰、华达昌两家公司开发面式、保鲜、功能性米粉,三年内米粉产量达到3万吨,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利税达到1400万元;金龙锡业公司与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实行股份制合作,新上一条生产线,锡金属年产销量达到1500吨,销售收入4000万元、利税达到600万元;石磊、鹰鹏公司年出口萤粉达到15万吨,鹰鹏公司建好4000吨氢氟酸生产线,两家企业销售收入达到8000万元、利税1000万元以上;县糖厂建好3万亩甘蔗生产基地;九二盐矿加入省盐业公司;裕同转鼓公司开发高档转鼓,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利税1000万元以上;引进外资新上20万吨旋窑水泥生产线,年销售收入达到4000万元,利税500万元。今年全县纳税2500万元,工业企业上缴税收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占地方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二、抓住招商引资切入点,增加工业发展投入。随着206国道、赣龙铁路近年内改建或修建通车,会昌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但四大传统工业产业仍然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因此,会昌县要始终把引进外资作为主攻工业的切入点,为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活力。一方面,要坚持“四个倾斜”抓好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三年实际利用外资要达到10亿元人民币、2000万美元以上。第一,坚持领导力量向招商引资工作倾斜。今年起安排6名县级领导各带一个招商小分队,常年住在闽粤、江浙发达地区开展招商;第二,资金向招商引资工作倾斜。县财政安排100万元建立专项基金,各个小分队每年完成实际进资2000万元;第三,人员向招商引资工作倾斜。乡镇、县直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招商引资专业队,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全力以赴招商引资;第四,宣传舆论向招商引资工作倾斜。县有线电视台每天在新闻栏目滚动播出小分队招商引资工作进度,县委、县政府两大院设置招商引资公开栏,将带队领导、小分队成员、签约项目、实际进资进行公开。另一方面,结合招商引资,在原有1000亩食品工业园区的基础上,从规划高起点、施工高质量、建设快进度、企业快进园“两高两快”入手,依托县城建好7000亩燕子窝工业园区,三年内确保20家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进园,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

三、深化企业改革,优化资本结构。从会昌工业企业的实际来看,优化资本结构,应从三个方面抓好企业改革,使各类要素顺畅地流动起来。一是进一步改制、放活,加大国有企业的退出力度。该退的要坚决退出,而且要退够。对目前还有效益,发展前景好的制糖厂、九二盐矿等企业,要通过置换职工身份等方式进行改革,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使企业今后发展得更好。二是拓宽企业改革领域。在工矿企业基本实行改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商业、供销、外贸、物资、交通运输、林业等单位企业的改革。宜股则股,宜租则租,宜售则售,宜破则破,以革促进发展。三是搞好企业内部改革。已经改制的企业,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形成资本经营有法人、工业增值有责任人、企业监督有制度的符合国际惯例的新机制,加快工业资本产权、区位、形态、功能置换的速度,让死资本变活资本,活资本更加活跃起来。

四、调优产业结构,实施工业名牌战略。目前,会昌米粉集团和鹰鹏公司建立了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五丰公司“汉仙”米粉连续三届被评为江西省著名商标,“云戈利”服装、“倡寿”牌酱干被评为赣州市知名商标。今后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就是要突出扶持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帮助支持企业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强强联合,实行资产流动与重组,精心打造米粉、酱干、保鲜辣椒、服装、医药、转鼓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促进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以这些产品为“龙头”,发挥名牌的集聚作用,形成一批对县域经济带动力强的拳头产品、支柱产业。同时,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创建既融合革命老区精神和客家文化意蕴,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文化,丰富产品内质,提高品牌的文化含金量。

五、围绕农业产业化,推动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会昌工业要迅速崛起,必须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展开生产力布局。首先,突出生产力布局中的工业特色。建立和完善企业反哺农业机制,提高工农业的相关度,带动农业产业布局调整和结构升级;其次,以农业促食品工业。食品工业是会昌县的一大优势,农业大县要向工业强县迈进,一定要加快食品工业的发展。为此,会昌县要在稳定18万亩优质稻、3万亩甘蔗、1万亩辣椒、1万亩大豆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米粉、食糖、保鲜辣椒、酱干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规模。目前会昌城乡居民拥有6.2亿元的银行存款余额,当务之急是要创造一种具有相当活力的投入机制,用最活的机制、最简单的办法促进民间资本投入,让民间资本以最小的成本投入,收获最大的利润,从而使传统食品成为民间持久的投资方向,做大做强食品工业;第三,以工业促三产。尤其是要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带动城乡之间的人流、物

流、资金流,促进消费需求,链动三产发展。

六、适应市场变化,创新企业管理机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只有通过企业科学的管理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会昌工业要在崛起的大潮中先人一步,顺利实现三年翻番目标,必须在创新企业管理机制上着力:一是创新企业利益激励机制和弹性用人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企业的人力资源潜力;二是创新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使企业每个职工都能自觉地承担为企业发展出谋献策的责任和义务;三是创新企业信用机制。结合开展塑造“诚信会昌”新形象的活动,教育企业职工牢固树立“个个是企业形象,人人是企业竞争力”的意识。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职工按照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原则进行生产活动,企业之间按照公平公开、互利互惠的原则进行交易,从而以一流的产品、一流的团队精神、一流的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

以工业强县助推县域经济腾飞 第6篇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和基础条件。而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持续增长,又是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两化”融合深入推进,四川省几乎县县建有工业集中区,县县拥有支柱产业,县县出台扶持工业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工业经济名符其实地成为了县域经济的主体。同时,实践也一再证明,农村、农业、农产品需要工业中小企业发展转化,小城镇、城镇化建设需要工业中小企业产业支撑,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工业中小企业是重要载体。据统计,全省中小企业上缴税金占税收总额的50%,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的60%,70%以上的专利、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为全社会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机会,中小企业数量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已成为四川省国民经济的生力军,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四川正深入推进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强省步伐,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展望新的一年,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继续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快工业尤其是中小工业企业发展是落实多点多极战略、构建全省竞相发展新格局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形成“四化”同步发展新态势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创新驱动,增强转型发展、跨越提升新动力的有力支撑;是推进“工业强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抓手;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各级各部门有责任和义务为当地企业发展履职尽责搞好服务。尤其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大胆解放思想,主动打破国企和民企的人为划界,破除各类制约、影响、阻碍企业发展的“弹簧门”“玻璃门”,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宽松的舆论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

二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主体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部门在处理与市场的关系上,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一定要切实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突出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把政府的职能回归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上来,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把应该由市场承担的功能交还给市场,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

三是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优化法制环境,清理、废止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依法保护中小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优化政务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并进一步减少、合并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审批内容、标准和程序的公开化、规范化,为中小企业设立、生产经营等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优化金融环境,健全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融资主渠道作用,发展并推广重点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专业金融机构,建立银企对接和银政合作机制,积极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治理“三乱”,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四是进一步加强要素保障,破解发展瓶颈。针对工业用电、用气等趋紧形势,做好生产要素保障预案,进一步完善好生产要素协调机制,提高应对经济运行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需要。要把中小企业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必要的空间。要用好工业园区的存量土地,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区规划建造一批标准厂房,通过厂房低价租赁及财政补贴,减免各种税费,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发展。

五是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施创新驱动。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水平仍较落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优秀品牌。因此,应进一步加快转型成长步伐,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进产品、技术升级。同时,要加强企业梯度培育工作,从培育小微企业成长升规入手,培育一大批“成长型、小巨人”进入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扶持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为切入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大企业利用现有的技术、设备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重点扶持示范性中小企业中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特色优势鲜明、促进就业的项目。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中小企业生产“专精特新”产品,限制落后产品、产能,对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资源浪费、安全生产条件差的中小企业坚决实施淘汰、关闭。实施中小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应用的主体。

总之,大力发展工业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工作的主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快工业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成长,工业强县就一定能够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腾飞,并最终实现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

县域工业园区 第7篇

关键词:产业集聚,农村,就业,新疆

引言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民经济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乎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新疆县域产业集聚发展的状况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征分析,结合伊宁县实际,得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在于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程度和潜力。产业集聚区内的产业集聚成长、发展对用工的需求,其本身如同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吸纳市场,在给城镇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农村人口,并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人口城镇化。

伊宁县以农业发展为主,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的较大比例,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伊东工业园区的建立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劳动力的集中反作用于工业园区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有利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对劳动力数量、素质及所掌握技术也有新的要求。通过对新疆伊东工业园产业集聚与农村就业的现状分析及互动问题的研究,促进地区产业的有序协调发展及农村就业增长,有助于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及理论依据。

一、产业集聚与农村就业的互动问题的研究

(一)产业集聚相关理论综述

关于产业集聚的理论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与之相关的一些理论也逐渐出现在学术领域,在理论综述之前,先对产业集聚的含义做简单整理。比较公认的产业集聚定义是指特定产业及其相关经济活动在特定区位的集中。通常认为,产业集聚出现在产业革命之后,是工业化时期的典型现象[1]。

随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特色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新疆特色产业主产区的建立,商品供应基地的建成,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带的形成,优势工业区的进一步发展,吸引、带动了一大批企业,进入特色产业优势产区、商品供应基地、特色产业带、优势工业区,出现了在空间和地理上的产业集聚现象[2]。

(二)产业集聚与农村就业互动机理

产业在某一区域的聚集会引起其他区域劳动力向这一区域的集中,同时劳动力的集中又会进一步促进产业的集中[3]。在中国宏观区域经济格局下,具有能源资源优势的区域依靠资源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在当地集聚,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4]。企业集聚对劳动力的需求可以通过劳动力在两部门的流动来满足,这些又强化了工业的地理集中、更高程度的专业化和经济发展[5]。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产业就业关系的变化状况。产业集聚区的成长可以创造各地竞争优势,同样对就业空间的拓展、就业层次的提升、就业结构的改善产生积极的效应。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聚区发展好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略有上升,农民工就业稳定,如广西制糖业、新疆屯河番茄、山东寿光蔬菜等产业集聚区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增加了区域内就业门类,扩大了就业容量。产业集聚区内的产业集聚成长、发展对用工的需求,其本身如同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吸纳市场,在给城镇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农村人口,并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人口城镇化。因此,扩大县域产业集聚驱动城市化进程,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之对劳动力的巨大吸纳能力成为现实[6]。

二、伊东工业园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范围

伊东工业园区位于伊宁县城以东30公里,地处伊宁县青年农场北山坡一带,在218国道以北,距离218国道约12公里,距伊宁市43公里。近期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可控制面积35平方公里。

(二)伊东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

伊宁县是全疆人口大县,总人口41.7万人,农业人口3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1.36%,少数民族34.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2.53%,农村劳动力18.5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8.5万人,由于地处偏远,人多地少,信息闭塞,大量劳动力沉淀在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伊东工业园区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2007年创造就业岗位4 997个;2010年创造就业岗位7 000个;2011年创造就业岗位7 947个。

(三)工业园区发展优势和发展方向

伊宁县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地表水径流量43.36亿立方米,拥有耕地100万亩,草场470万亩,盛产粮食、油料、甜菜、亚麻等农作物。县境内已探明具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有煤、金、铜、锌、石英砂、石灰石、花岗岩等20余种,尤其是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已探明储量100亿吨。伊宁县位于伊犁河谷中部,半环抱伊宁市,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在县境内,设有两个客货站点,围绕铁路规划的9条铁路专用线位于园区核心地段。另外随着伊宁飞机场改造工程的实施,伊宁县周边将形成公路、铁路、民航联动发展的对外交通框架,可满足大运量货流和人流进出要求。便利的交通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流动提供了条件,促进县域产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集聚。

园区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和集中—集聚—集群的轨迹发展,重点打造产业关联度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企业所需专业技术员工,提升劳动力素质。

三、伊东工业园产业集聚和农村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及农村就业的现状

伊东工业园自2005年启动规划建设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4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实现了道路、供电、通信、网络、供排水和场地平整等“六通一平”条件,成立了统一负责园区行政综合管理及服务工作的伊东工业园管委会以及负责园区整体开发建设、筹融资、投资经营服务的园区开发公司,并在全县形成了“一园三区”的产业布局。一园:伊东工业园;三区:核心区、城南产业区、维吾尔玉其温工业长廊。累计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0亿元,初步形成了农牧产品精深加工、新型建材、矿产资源开发加工、煤电煤化工、仓储物流大产业聚集区。

单位:个

资料来源:伊东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2007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8.6%;实现工业增加值3.78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39%,实现税收3780万元,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32.3%,创造就业岗位4 997个。

2010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24亿元,同比增长25%,伊宁县开展历史3个月约6 000人的农民工大培训活动,涉及工种10个,伊东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组织企业举办用工招聘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供劳动就业岗位7 000个。

截至2011年,园区实现工业企业总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16.1%,工业增加值4亿元,同比增长15.4%,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35%,税收收入604.65万元,提供劳动就业岗位7 967个。通过发展以上优势产业,预计到2015年末,工业企业从业人数达到2万人,形成以新型建材及矿产资源开发加工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区。

由此可见,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增加了区域内就业门类,扩大了农村就业容量,促进伊宁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业集聚区如同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吸纳市场,在给城镇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农村人口,并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人口城镇化,农村劳动力流入又进一步增强了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两者为一种正反馈机制。

(二)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及农村就业的问题分析

伊宁县总人口41.8万人,属农业大县,农村人口12.35万人,少数民族34.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2.53%。2011年末,伊东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现状,园区内41家企业现共有员工7 967人,其中少数民族员工3 311人,占总用工人数的41.56%;大中专以上员工3 252人,占总用工人数的40.82%;初中以下员工4 713人,占总用工人数的59.16%;35岁以下员工5 168人,占总用工人数的64.87%;特种技工502人,仅占总用工人数的6.3%。

资料来源:伊东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资料来源:伊东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单位:人、%

资料来源:伊东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伊东工业园区虽然在依赖资源、交通、能源等优势条件下,园区工业生产总值呈逐年递增状态,但是由于园区内主要产业都是依赖区外要素推动的,而不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因而,园区内的各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分工和共同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相互认同和协作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和支撑产业的相互关联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企业用工人员对高新技术知识的匮乏不利于园区产业发展。

园区企业所用员工民族员工比例较大,学历和专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受民族传统思想及长期以来靠农业生产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形成其计划性差,“温饱即富”的想法普遍存在,同时也影响到学习专业技能及汉语水平的提升,导致与企业骨干或负责人语言沟通不畅。由于培训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脱节形成县培训机构所培训的员工不是园区企业真正所需要的,产生“培训多,培训期短,使用少,企业依然缺工”等结构性缺工现象。

四、加快园区产业集聚促进农村就业的对策建议

第一,伊宁县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发展规划。在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时,既要考虑本地资源禀赋特点和产业发展的前景,又要考虑区域聚集资源的能力和技术创新潜力,要加强集群中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培育完善的产业网络体系,建立企业间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协调机制。

第二,注重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在新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号召之下,努力提高产品的精深加工,推行循环经济。注重生态保护,目标长远,优先发展新兴技术产业,保证发展的可持续。

第三,结合企业缺工情况及应聘者所处位置实际情况,进行技能培训,并在伊东工业园区周边召开招聘会,尽量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的同时促进就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第四,优化企业用工结构,增加企业员工上岗技术培训,适当提高员工工资,保障工休日及其他福利待遇,进一步增其对企业的依赖度和向心力,促进园区企业健康发展。

第五,引导企业加强宣传教育,包括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企业文化,同时引导企业员工加强“双语”的学习培训,促进交流和民族团结。

总结

通过对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及农村就业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得出伊东工业园区的发展增加了区域内就业门类,扩大了农村就业容量,促进伊宁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园区企业转移的同时又进一步增强了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两者为一种正反馈机制。伊东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园区内的各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分工和共同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相互认同和协作关系,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企业用工人员对高新技术知识的匮乏不利于园区产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素质偏低,不符合园区用工条件等。本文及时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促进地区产业的有序协调发展及农村就业增长,有助于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及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胡晨光.产业集聚的集聚动力、效应与演化——基于集聚经济圈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2009,(6):58.

[3]刘杰.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良性互动的政府功能研究——以江苏产业集聚发展问题为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12).

[4]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J].经济研究,2003,(8):74-82.

[5]范剑勇,王立军.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阴[J].管理世界,2004,(4):22-29.

县域工业园区 第8篇

一、常德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 共有县级行政单位9个, 其中县域单位为6县1市, 包括澧县、桃源县、石门县、汉寿县、安乡县、临澧县和津市市, 常德市城区包括武陵区和鼎城区。常德市总面积为18, 190平方千米, 县域国土面积15, 441平方千米, 占总面积的84.9%。2013年末, 常德市总人口达到607.23万, 其中县域总人口为463.13万人, 占总人口的76%。

2013年, 常德市县域经济虽然发展有所减慢, 仍延续了2010年以来的增长势头, 特别是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高于GDP的增长, 见表1。除安乡县外, 其他县 (市)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市10.9%平均水平。从GDP的增长来看, 除汉寿、桃源略高于全市10.3%的增速外, 安乡只有2.1%, 其他4县 (市) 都全市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因此从整体上看, 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仍然偏慢。 (表1)

常德市县域经济工业化水平判断。从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7个县 (市) 的人均GDP均高于2, 980美元, 已达到工业化中期的发展水平。从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石门县、津市市A<20%, I>S, 属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其他5个县A>20%, 且A<I, 均处于工业化初期。从工业结构分析,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除津市市外, 其他6个县都在40%以下, 也属于工业化初期水平。从人口城市化率分析, 2013年常德市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 远低于工业化中期50%的水平。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常德市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还处在初期水平。

二、常德市县域实施新型工业化的有利因素

(一) 资源丰富, 有利于新型工业发展。

常德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富, 沅水、澧水两大河流横贯境内, 地形大体上是三分丘陵三分山, 四分平原和水面, 其西北部属于武陵山系的低山区, 西南部为雪峰山余脉, 东部为洞庭湖平原, 这既有利于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的生长, 也有利于淡水养殖和畜牧业发展, 使得常德市各个区县形成了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 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同时, 常德市各个区县主要旅游资源丰富, 而县域旅游资源的优势, 在于以山水田园风光为主体, 并与历史文化相结合, 这有利于常德旅游业的发展, 将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 县域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

根据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会首次发布的2013年湖南县域经济“三量齐升”排名, 津市市、澧县位列第16位和第20位。常德市县域7个县 (市) 都形成了基本适合当地条件的工业部门, 且都建立了自己的工业园区。 (表2)

(三) 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网络发达。

常德市位于湘、鄂、渝边境, 史称“黔川咽喉, 云贵门户”, 是湘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G55、G56、G5513等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常德城区至各县均由二级以上公路构成, 95%的县至乡公路通了水泥路, 99.5%的行政村通公路;桃花源机场常年开通北京、上海、海口、广州等航班;石长铁路连接京广线和洛湛线;水路北通岳阳, 经洞庭湖入长江。常德已经形成了以公路为骨架, 空运、铁路、水路协调发展的立体交通网络, 为本地产品的便捷输出提供了条件。

(四) 县域农业具有自身的优势, 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应以农业繁荣为前提。结合县域实际, 立足自身优势, 发展特色农业, 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目前, 常德市形成了以桃源县、澧县等为主的粮食产区;以澧县、安乡县等为主的棉花产区;以各县城郊及石门高寒山区为主的优质蔬菜产区;以石门县、桃源县、澧县等山丘区为主的柑橘、茶叶产区;以桃源县、石门县、临澧县等省定烟叶生产区为主的优质烤烟产区等。这有利于各个县 (市) 利用各地的优势, 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优质的原料。

三、制约常德市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 县域基础设施条件差, 竞争能力弱。

由于常德市位于湘西北地区, 属于内陆地区, 与沿海地区相比, 缺少对外开放的地缘和人缘优势。同时, 常德市又是传统的农业地区, 县域工业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 加上各县 (市) 财力不足, 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 造成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明显落后, 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二) 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 工业化程度仍然较低。

常德市农民在县域居民中占有较大份额, 农业和农村经济仍占相当大的比重, 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缺乏鲜明个性, 产品、产业结构趋同, 停留在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上。而工业企业少而不大, 7个县 (市) 631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只有6个, 中型企业84个。特别是龙头企业和拳头企业少, 支柱产业发展缓慢, 知名度不高, 市场影响力小, 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效益, 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 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三) 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缺乏。

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是人才匮乏。根据安福工业园区企业人才状况的调查结果, 全部从业人员中高中以下学历的占64.7%,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只有269人, 平均一个企业只有7.7个人。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总量明显不足, 尤其是一些关键岗位的高技能人才非常短缺, 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 一部分家族式管理的企业因为由家族亲属或朋友独揽企业人、财、物大权, 也制约了人才作用的发挥, 导致了人才难以引进。

四、常德市县域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策略

(一) 基本思路。

以增强常德市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从常德市各个区县的区域实际出发, 遵循科学发展观, 突出县域工业发展特色, 以湖南省“3+5”城市群开发为契机, 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发展, 促进县域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 具体措施

1、突出县域特色, 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农业产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 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常德市县域工业化的基础在农业, 推进新型工业化要以市场为导向, 要建立适应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种养结构, 为工业发展创造广阔的原料和产品市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农产品加工, 要延伸农业产业链, 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的连接点, 作为农业产业调整的重点, 作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农业一直是常德市县域的主导产业, 各类农产品资源丰富, 可以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常德市县域要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 高起点、高标准和高水平地创建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如石门县已基本形成了6大区域化、规模化的特色产业带, 即以秀坪园艺场、蒙泉镇、皂市镇为核心的30万亩优质蜜橘种植带;以白云山、壶瓶山、太青山三大山脉为核心的3万亩有机茶生产带;以南北镇、东山峰、壶瓶山等乡镇为核心的5万亩高山绿色蔬菜生产带;以二都、易家渡、夹山等乡镇为核心的2, 500万羽家禽养殖带;以蒙泉、夹山等乡镇为核心的10万头生猪养殖带;以南北镇、壶瓶山、太平镇等乡镇为核心的3万亩优质烤烟生产带。临澧县建立以太浮、陈二、文家等乡镇的烟叶基地, 以柏枝、佘市等乡镇的优质稻米基地;以合口、新安等乡镇的优质油菜基地;以修梅、停弦等乡镇的优质油茶基地;以杨板、文家等乡镇的优质柑橘基地;以安福、望城等乡镇的蔬菜基地;以官亭、烽火等乡镇的桃子基地;以安福、杨板等乡镇的清水鸭基地;以四新岗、陈二等乡镇的养殖基地。澧县已形成了高效农业的区域化布局, 目前葡萄、有机茶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8万亩和1.2万亩, 初步形成平原区葡萄、丘岗区优质林果、湖区水产、山区茶叶为主的规模种养格局, 特别是张公庙镇高效农业产业区, 万亩葡萄园连成一片。这些县域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 在转变农业的发展理念, 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完善产业体系, 创新经营方式, 培养新型农民, 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引领传统农业产业改造升级, 培育壮大新兴农业产业等方面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加强县域工业园建设, 形成以点带面的工业发展格局。

澧县应积极对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 推进产业集聚, 全力打造工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在初步形成食品、新型建材、医药、机械、纺织等几大产业的基础上, 将重啤国人、盈成油脂、新鹏陶瓷、平安医械、运达机电、天源纺织、银盛纺织、深泰虹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寰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运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做强做大。津市工业基础雄厚, 拥有工业企业170余家, 并已全部实现民营化, 形成了以汽车、盐化、食品三大工业板块为支柱, 多种门类配套的工业体系。因此, 津市应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招商引资, 以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的主体, 企业发展应立足本地资源和形成产业特色, 各个区县市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建设, 着力建设特色产业园。汉寿县着力抓好太子庙生物医药园、蒋家咀棉麻纺织工业园、城关镇杨木及食品加工工业园的建设, 培育棉麻纺织、食品加工、黑杨加工、生物医药、汽车制造及新材料、精细化工六大县域支柱产业。安乡工业发展应以机械、化工、纺织、生物加工产业为主, 因而安乡工业园区应根据经济发展特点和企业需求, 要重点抓好以凯斯机械、晋煤金牛、锦豪纺织、丰康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化工业、纺织业、生物加工业等4个产业的发展。临澧县工业园区应形成以化纤纺织、新型建材、食品医药、烟花鞭炮、机电化工等为主的五大产业集群。津市市经济开发区在打造汽配、盐化工、纺织、造纸、食品等五大产业格局的基础上, 要大力引进产值过亿元的重大项目, 使其经济开发区的功能显著增强。

3、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循环经济。

由于常德市各个区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特殊性, 决定了农村与城市、工业与农业、矿藏开采与加工的相互依存关系。发达的农业、丰富的矿藏资源, 为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 形成了目前以加工业为主的工业格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 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也要调整技术结构, 做到技术升级。对资源开发型县域经济, 不能搞粗放式开发, 要从开始就注重开发的技术含量。常德市各个区县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切实转变观念, 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合理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 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 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加大力度调整能源消费的品种结构, 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好能源紧张问题。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强制淘汰落后的设备和工艺, 着力推进清洁、低耗生产, 减少资源与原材料浪费、工业三废排放和农业的水土污染。石门、澧县等要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 要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大矿业秩序综合整治力度, 做到规范、合理开发, 注重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 禁止非法采矿和非法冶炼。

参考文献

[1]常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常德地理[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2.

[2]杜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出路[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7.18.

县域工业园区 第9篇

一、徐州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 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国内外学者对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钱纳里和赛尔奎的方法。陈佳贵等人在《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中依据人均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结业结构、城市化等标准将工业化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实现和后工业化三个阶段, 其中工业化实现阶段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 (如表1所示) 。参考该标准, 下文将对徐州地区县域工业化发展进行总体的描述。

从2013年人均GDP来看, 在统计的6个县中 (包括撤县设区的铜山区) , 4个县的人均GDP介于22519元与45033元之间, 占县总数的66.7%;2个县的人均GDP介于45038元与84409元之间, 占县总数的33.3%。因此可以判断, 徐州六成以上的县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 2个县已经跨入工业化后期。

从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来看, 5个县第一产业的比重小于20%, 并且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三产业;1个县第一产业的比重低于10%, 并且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三产业;1个县第一产业的比重低于20%, 并且第二产业比重小于第三产业。这进一步表明, 徐州市绝大多数县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二) 产业特色化引发高速增长

六县均已基本形成鲜明县区特色的主导产业, 丰县正在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动三轮车生产和研发基地;沛县主攻铝产业、盐化工、煤化工、煤电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产业;铜山区重点打造食品、机械、钢铁、车辆制造、电子电器“五大百亿产业”;睢宁形成了白色家电、纺织服装、皮革、钢铁机电、医药化工五大特色产业;新沂重点发展基础化工、精细化工、能源和生物化工;邳州以板材为龙头的木材产业快速扩张, 成为全国四大板材加工基地之一。县域经济“特色化”引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2013年, 六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73.8%, 同比增长24.8%, 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7.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分别高于全市8.2和8.9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彰显。

二、徐州县域工业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 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

徐州县域经济整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截至2013年, 徐州六县第二产业产值平均规模为224.17亿元,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工业产值平均规模为183.7亿元, 在全省13市中位列第九, 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这说明徐州县域工业整体实力有待加强。大多县域企业项目是资源消耗型项目。县域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企业研发投入不足, 产业聚集度差、效益不高, 缺乏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 造成信息化水平低下, 制约着新型工业化的有效发展。

(二) 增长方式粗放

目前徐州县域经济还是以粗放经营和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主, 层次低下、重复建设直接导致了低下的生产和资源集中度。在县域工业结构中, 资源依赖型产业突出, 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还没有发挥应有的带动作用, 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企业生产产品大多技术含量不高, 经济效益低下, 资源消耗大。在发展过程中, 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 没能实现节能减排, 工业体系的循环发展水平低下。因此, 虽然经济总量得到了增长, 但是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 产业集群规格不高

当前徐州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缺乏有效协作。传统块状经济大多产业关联度不高, 产业链较短。内部各个企业独自发展, 对周边其他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或带动性不强。二是产业集群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徐州县域块状经济大多处于采购商驱动型价值链。多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底端, 难以实现功能升级。三是产业链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块状经济”产业集群的企业在经历了初期粗放式的快速增长后, 传统体制下的活力释放已到尽头。

三、徐州县域工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

(一) 煤炭的过度开采导致煤炭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

徐州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的电力基地, 随着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 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 出现了矿竭城衰的问题。首先, 矿产资源开采占用了大量土地面积且逐年呈上升趋势, 毁坏了大面积的耕地和草地, 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其次, 矿产资源开采造成地表塌陷, 形成大面积采煤塌陷地。第三, 地下水污染。矿产资源大量开发不但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和区域降落漏斗的形成, 而且促使受污染的地表水向地下渗透, 使地下水受到污染。

(二) 重工业为主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中国各省市之间的激烈竞争, 导致能源密集型重工业投资飙升, 造成了污染状况的迅速恶化。徐州是一个工业经济结构以资源加工型为主、能源资源依赖性较强的城市, 长期以来, 形成了以煤炭、机械、食品、电力、水泥、冶金、化工、纺织为主导产业的经济结构, 其中八成以上是重工业。钢铁、水泥、电力生产供应、化学品制造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对县域工业经济的贡献率高达70%, 因产业形成的粉尘、烟尘、扬尘、二氧化硫及废水、废渣等工业污染严重制约着环境治理和改善。

(三) 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增加节能减排压力

徐州市作为江苏省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之一, 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 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5000亿元, 经济的持续增长导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也在逐年加大, 污染物新增量居高不下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四、徐州县域工业优化升级路径

根据本地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的相对份额等要素禀赋结构, 发挥本地比较优势, 在相关产品或产业上构建经济增长极, 形成接续主导产业,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已形成的产业集群优化升级, 是化解资源环境约束与经济持续发展矛盾的必由之路。

(一) 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存在自然资源约束的情况下, 人均工业产出增长的决定因素包括技术进步率、资源消耗和再生率以及人口增长率。在工业化中, 资源消耗和人口增长起着阻碍作用, 技术进步和资源再生起着促进作用。由于资源规律决定资源再生率, 所以在资源环境约束下, 技术进步就成为工业化进程中唯一可控的经济变量。随着徐州县域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县域经济增长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在未能使其他因素改变的前提下, 就要转变工业化发展路径, 实施新型工业化, 通过技术进步破解资源环境对工业化的约束, 推动徐州县域工业持续发展。

(二) 发展接续主导产业

1. 科学选择接续主导产业

产业的选择要基于国家未来支持的产业, 地区加大发展具有潜力的产业, 在未来发展中能够取得发展优势的产业, 三者的交集才是地区接续主导产业选择的基础。

一是发展新能源产业, 彻底摆脱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产业发展桎梏。徐州应抓住国家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机,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 经济技术效益都非常好, 还能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兴起。徐州当前发展太阳能、光伏、风能有一定的基础和技术优势, 因而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解决资源枯竭带来产业问题的重要手段。

二是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 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随着国家开始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布局, 各项扶持政策陆续出台, 未来8到10年, 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黄金增长期。经过多年以市场换技术的积累之后, 徐州市的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积累和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既可以带动钢铁、水泥等上游供应链以及交通运输、电力行业等下游需求链的发展, 又满足了提升徐州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构建接续主导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 促进技术进步。政府和企业加大对特色产业的科技投入力度,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特色产业科技研发, 充分发挥科技资金的效益, 增加特色产品的科技附加值, 提高科技在发展特色经济中的贡献率。建立和完善特色产业科技服务体系, 推广特色行业新技术, 实施特色产业行业标准, 逐步建立试验、示范、推广和应用的技术配套服务体系。二是加快流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整治市场经济环境, 加快县乡公路建设和改造, 加快县乡信息网络建设, 运用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和通讯技术来支持县域特色经济的生产、研发、销售等环节, 逐步实现县、乡电子商务和全面供应链管理。三是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特色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制定和完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加强特色产业发展宣传力度。不断加强特色经济服务机制的建立和培育, 整合各方面的力量, 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 建立企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各个环节的服务体系, 为企业提供资金筹备、指数指导、信息咨询和产品加工销售服务。

(三) 优化升级产业集群

当前, 县域经济要从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中抓住产业重组合作机遇、产业空间结构调整的机遇实现转型升级。地方产业集群只有突破价值链底端锁定, 在产业链与价值链上实现升级, 并与县域经济互动, 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

1.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推动主体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密集型转型, 从粗加工向深加工提升, 力争高产业层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占据块状经济的主导地位。抓好招商引资, 实现外力推动型的产业升级, 着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 形成新型产业区。

2. 打造全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

围绕着一个主导产业, 拉长和延伸上、中、下游的产业链条, 提高企业间的关联度和集群效应, 推进产业对接和配套协作, 推进和发展产业链经济, 完善区域产业配套体系。通过深度专业化和灵活专业化, 形成纵向和横向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高度发达的分工协作网络, 提升单体企业和集群的效益和效率。

3. 培育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

为取得价值链高附加值及提升产业竞争的优势, 产业集群必须壮大龙头企业的带领作用, 培养具有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 对产业内部优化资源配置, 在专业市场上构筑起集群的市场势力, 发挥大企业在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营销网络等方面对集群的核心带动作用。

县域工业园区 第10篇

近年来, 进贤县紧紧围绕“一年强基础、两年求突破、三年大变样”的发展目标, 大力实施七大指挥部项目推进机制, 拼搏奉献, 敢于担当, 着力项目建设, 强攻工业园区, 努力推进县域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1 2014年工业运行情况

1.1 规模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4年,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95.7亿元, 同比增长9.34%;实现工业增加值70.4亿元, 同比增长11.8%。

规模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表1。

其中:医疗器械、服装加工、钢构网架、五金机电、烟花鞭炮等五大重点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县平均增幅。

主要经济指标按不同行业分类的完成情况如表2:

单位:亿元

1.2 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 总体实力稳步增长。2014年, 规模工业总产值295.7亿元, 同比增长9.34%;规模工业增加值70.41亿元, 同比增长11.5%;企业资产总额108.4亿元, 同比增长0.9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4.35亿元, 同比增长10%;全年从业人员平均人数31445人, 同比增长1.04%。

(2) 支柱产业作用凸显。医疗器械、钢构网架、纺织服装、烟花鞭炮、五金机电等五支柱产业共完成增加值44.6亿元, 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3.4%。其中:医疗器械行业实现增加值20.0亿元, 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28.4%;钢构网架行业实现增加值11.7亿元, 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16.6%;纺织服装行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 占比2.1%;烟花鞭炮行业实现增加值5.9亿元, 占比8.4%;五金机电行业实现增加值5.5亿元, 占比7.8%。全县医疗器械、纺织服装、烟花鞭炮、钢构网架、五金机电等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占规模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

(3) 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614.26, 比同期提高38.18个百分点。其中, 总资产贡献率13.52%, 提高0.5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47.66%, 提高6.65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3.42%, 全员劳动生产率22391元/人。

(4) 节能减排取得进展。2014年, 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13.17万吨标准煤, 同比下降2.8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35吨标准煤, 同比增长3.04%;工业用电量36605万千瓦时, 同比增长4.7%, 规模工业用电20278万千瓦时, 同比增长2.57%;单位GDP电耗306.9千瓦时, 同比增长5.8%。能源综合利用效益不断提高, 节能减排取得进展。

2 存在的问题

(1) 工业增速放缓, 全市占比下降。2014年, 规模工业增加值70.4亿元, 同比增长11.5%, 增速比上年 (13.0%) 下降0.5个百分点, 总量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1%, 比上年占比 (5.47%) 下降0.37个百分点。

(2) 产品附加值低, 研发投入不足。以传统产业为主, 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少, 产品档次普遍不高, 附加值偏低。2014年, 全部规上工业成本费用利润3.42%, 低于工业经济指标平均水平 (3.71%) 0.25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企业R﹠D资源投入1730万元, 同比-9.2%, 技术研发经费增长缓慢,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产品附加值低、更新换代慢。

(3) 生产成本上升, 企业利润下降。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工资总额101426.4万元,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31445人, 人均工资32255元, 工人工资占据企业流动资金较大份额。主营业务成本257.4亿元, 其中企业三费13.2亿元 (销售费用5.5亿元、管理费用6.5亿元、财务费用1.2亿元) 占用企业流动资金较大份额。实现利润9.2亿元, 同比-3.03%, 企业利润下降。

(4) 市场需求疲软, 企业库存增加。工业企业产销率96.7%, 产品库存加大, 市场需求疲软。企业产品以低档为主, 比如医疗器械大部分是三类产品 (即接触血管、皮肤的一次性器械) , 钢构产业大部分是轻钢产品 (如门式结构为主导) , 市场扩张能力不足, 占有率不高。企业库存增加, 产品积压, 销售形势走低。

(5) 企业税负较重, 产品竞争力弱。受需求萎缩、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 盈利能力下降, 企业应交税收2.8 亿元、利润总额9.2亿元, 分别占利税总额24%、76%。税负较重, 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

(6) 发展环境偏紧, 投资意愿不足。当前, 国内经济增长放缓, 工业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 外需持续萎缩、内需增势放缓, 新兴企业培育不足、传统企业发展不足, 企业面临发展升级难、用工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 部分企业的赢利能力下降, 投资扩张动力减弱, 抗风险能力不足。

3 几点建议

工业是县域经济根基所在, 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应主动适应新常态, 走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打造县域工业升级版。

3.1 推进生产自动化, 提高生产效率

面对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消失的趋势, 企业面临“招工难”和技术工人短缺双重困境, 给企业长远发展带来阻碍。针对县域工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现实, 应引导鼓励企业引进自动化生产线进行生产, 减少用工量, 节约人工成本。充分利用信息化发展成果, 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 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3.2 调整产品结构, 提高产品附加值

积极改变工业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等现状, 适应市场需求, 调整产品结构, 努力生产中高端产品。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优秀人才和较为先进的管理方式, 积极消化吸引再创新, 逐渐淘汰低端产品, 生产中高端产品, 提高产品附加值。

3.3 实施创新驱动, 提升市场占有率

发展县域工业, 应从主要依靠劳动力驱动的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驱动的技术密集型中高端制造业, 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 实现工业发展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应大力发展教育, 特别是职业教育, 提升劳动者的素质。政府、企业共同努力, 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加大对企业扶助力度,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加强新产品研发, 快速更新产品, 优化产品结构, 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

3.4 突出项目带动, 优化工业结构

围绕打造产业集群、培育骨干企业的目标, 大力搞好招商引资, 实施项目带动, 全面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着力培植壮大骨干企业, 搞好跟踪服务, 加大招商引资和产业对接, 落实帮扶措施, 重点培植拉动力大、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 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成为县域工业的龙头、财源建设的根本支撑。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积极抓好项目谋划、推进和建设, 既要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和新项目, 又要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紧抓实际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实际产出率等, 使项目尽快达产增效。通过新兴产业项目建设, 以投资增量促产业壮大、结构调整, 切实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3.5 搞好企业帮扶, 优化发展环境

深入企业调研, 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抓好产业规划的组织实施, 加强对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工作, 营造服务企业的良好环境。切实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加大企业资金扶助力度。注重资金使用绩效, 切实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研究落实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对策措施, 抓好企业治乱减负工作,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等问题, 助力企业持续发展。加强民营企业技能培训和业务洽谈对接等各项工作, 为民营企业发展搭建平台和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慧霞.加快济南市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 2011, (9) .

[2]孙矫.加快县域经济工业主导产业形成和发展研究[J].北方经贸, 2011, (10) .

[3]马全.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对民和县工业经济的思考[J].青海经济研究, 2001, (6) .

加强县域工业经济管理的几点思考 第11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工业化发展;县域经济管理

1、引言

县域工业的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对于该地区的总体发展提供者有力的保障。只有地区工业经济繁荣,县域经济水平才能有所提升。可以说,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县域的现代化,必须要走工业化这样一条道路。

2、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首先,县域经济的工业化是县域发展的前提之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能够保证县域财政收入,因此,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工业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枚棋子,工业的高速发展有利于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以工带农的发展策略就是很好的选择,工业经济属于高回报产业,比农业收入高出多倍,其生产速度也远远大于农业的生产速率。而且其收益时效短,见效快,因此,县域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增加经济总额,并且带动农业发展和增速,从而有效的带动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县域经济的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化在城镇的发展有助于城镇朝向城市的推进。工业发展能够保持生产的集中性,从而促进县域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并且,工业经济所提供的工作岗位较多,能有效的解决地区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在地区增开一些小具规模的工业企业,根据县域特色开展一些龙头企业,十分有助于县域经济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相互衔接性,带动工农一体化,产供一体化,丰富整个产业链,实现多渠道的经济发展。这种良性循环也同时有助于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当然,合理的企业建设也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充分利用县域自然资源。有效的整合自然资源,能够保证县域工业的可持续增长,尤其是节约型集中化的县域工业十分有利于改善环境问题,同时不浪费自然环境。而且,企业在县域的建设也有利于带动县域第三产业的生长和发展。在企业工作的员工有利于带动企业周边的餐饮业、住宿类、日用百货等方面的发展和扩大,有效的帮助县域服务业的兴起和进步。同时,发展县域工业,为县域经济提供有力支撑,更有利于该地区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3、加强县域工业经济管理

要加强县域工业经济的管理,必须先通过管理县域经济,再过渡到对工业进行管理,这是加强县域工业经济管理的必由之路。下面将具体围绕三个方面来谈如何加强县域工业的经济管理。

3.1 加强县域政府对经济的掌控

加强县域经济管理,首先要加强对经济管理方面的掌握程度。良好的掌握程度有助于县域政府依仗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经济管理原则,并且做到自觉遵守这些针对不同经济模式所设立的管理原则。只有熟悉这些经济管理原则,才能让县域政府的经济头脑更加科学,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的采取一些解决措施来解决管理困境。因此,必须提升县域政府对于经济管理的干预水平。县域政府必须做到不推卸自身经济管理责任,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提升自己的管理意识。各地区政府部门需要提升自己的经济管理能力,有效地发挥其管理职能,提升政府管理服务质量,从而更好的完成对县域经济的管理工作。

3.2 明确工业化发展方针

县域政府在加强对经济管理的基础上,完善对县域工业的管理程度。首先要做到明确县域工业化的发展大方向。只有明确发展方针,坚持正确的道路,才能让日后的发展不走歪路,更加健康持续。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的发展道路,用科学的头脑来解决县域工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管理问题,摒弃传统的工业管理思想,理性面对工业化道路上所出现的管理困境。必须要加强县域工业管理,有助于实现县域工业经济的深入发展,也同时有效推进县域政府对工业经济的管理。

3.3 深化工业经济管理系统改革

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发展必须要依靠良好的工业经济管理系统,这是提升工业化发展速率的有力支撑。要建立符合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管理系统,有效维护经济发展秩序,鼓励企业的良性竞争,规范企业发展道路。县域政府要注意引进先进的工业经济管理技术,比如加强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工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管理信息的资源共享,更能够提升管理效率,并且加大管理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而且,要注意加强管理系统内的教育建设,努力培养出一批有责任、能实干的管理层,用先进科学的工业经济管理技术来哺育优秀的经营管理者,从而促进县域工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良好发展。同时,要转变管理思想,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科学的县域经济管理机制。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和困境,其县域经济管理机制应当因地制宜,才能真正适合该地区的经济运营。县域经济工作者必须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经济管理工作。科学高效的县域经济管理机制有助于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效的规避可能出现的经济风险和财务风险,让企业更能放开手脚猛抓发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自主融合的信心,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更能够促进县域经济较好较快发展。

4、总结

在国民经济较好较快发展的今天,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十分良好的势头。唯有加强对县域工业经济的管理,改革传统管理方式和手段,才能促进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县域工业化程度的加深。

参考文献

[1]伍相文.浅谈加强县域工业经济管理的经验与体会.《城市建设》,2012年15期

[2]赵定涛,毕军贤,林寿富.中部县域工业化与环境负荷关系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11期

[3]卢新波,黄滕,郑建明.经济分权与县域经济增长:以浙江省为例.《财经论丛》,2011年1期

[4]杨勇.产业集群与县域工业园区视角下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县域工业园区 第12篇

1 招商引资发展模式

就是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的模式,主要表现为“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筑巢引凤”就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为客商和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兴业环境,并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引凤筑巢”就是将整块土地实行整体出让或出租,让引进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知名企业自行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健全园区的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并由其招商引资发展工业。招商引资发展模式是解决县域工业在发展中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缺管理经验的最好途径,是推动县域工业上档次、上水平的重要举措。目前招商引资发展模式在全国做得最为成功的是昆山,昆山在全国首创第一个县级城市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吸纳了4800多家外资企业,综合实力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当前,正处于国内外产业转移和升级的历史机遇期,各地可创造条件,大力降低本地区的商务成本,走引进发展型道路。但我们也应清醒地注意到,当前招商引资竞争日趋白炽化,应量力而行,不可违法行事,尤其不要引进污染型企业,否则得不偿失。

2 资源转化升值模式

就是通过兴办一批加工企业,加大县域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开发力度,重点围绕产品精深加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转化升值的发展模式,使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工业经济优势。如广东的云浮,素有“石都”之称,依托本地丰富的花岗石、大理石等建材资源,发展起包括大理石板材、水泥、玻璃、陶瓷等建材工业,形成了华南地区最大的石材产品集散地,1994年升格成为地级市,2003年被评为“中国石材基地中心”、“中国石材流通示范基地”。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发展资源导向型产业,尤其是发展那些不可再生资源导向的产业,必须以可持续性发展为前提。具体说,就是要在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要做好资金的充分积累,确保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转化资源的同时,要保护好环境,确保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

3 传统产业升级模式

就是将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生产,通过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改造升级,使其逐步向现代化工业模式迈进。传统产业的升级,使这些企业逐步增强了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使传统产业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如永兴县靠父子相传的家庭式金银冶炼有300多年历史,“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无序发展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为规范提升金银冶炼行业,永兴县委县政府通过整治、取缔、集中发展三个阶段,开辟和建设了5个专门的金银产业项目园区,大力推进企业科技环保化发展,引导其从简单的废物利用(冶炼)向较高级的循环利用(废旧制品回收、冶炼粉尘回收)和更高级的高效利用(精深加工)转变,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扩大经济循环圈。永兴县年产白银占全国产量的1/4以上,2004年在第三届中国国际白银年会上,被授牌为“中国银都”。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各县市产业升级任重道远,必须高度重视,明确目标,采取措施,有效推进。

4 专业市场带动模式

主要是以培育壮大专业市场为基础,以要素市场的发展为动力,通过市场机制,使资源、资金、技术在城乡之间,在不同产业之间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促进县域工业持续发展。如浙江义乌市20年来紧紧抓住“兴商建市”的发展方针不动摇,并根据发展进程不断赋予“兴商建市”发展战略新的内涵,先后提出了“以商促工”、“以商强农”、“以商兴城”、“以商富民”、“强商强市”等一系列发展策略,实现了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交额连续18年位居全国同类市场之首。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实现了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推进了区域经济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发展。到目前全市培育了2.5万多家工业企业,发展了20多个小商品制造产业。这也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具有基础性作用,但专业市场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奋斗。也并不是所有的县市都具备发展大型专业市场的潜力。这种模式中专业市场的定位和培育壮大是关键。

5 联大靠强发展模式

就是把本地工业企业挂靠到国内外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上,与之实现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资源共享,形成牢固的利益共生体,并不断在协作中学习先进的技术和营销手段,不断发展壮大自身实力,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如嵊州的浙江宏达制衣公司按照优势互补、互促互进、互惠互利原则,与意大利友谊公司、浙江省丝绸集团公司、杭州华谊服装公司共同组建了浙江凯利斯玛制衣有限公司,全部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电脑横机,迅速成为浙江省绢丝服装业的一艘重量级“航空母舰”,现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针织服装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此模式可实现互利多赢,比较容易实施,各地都可借鉴。

6 企业繁殖发展模式

主要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通过积累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市场营销经验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市场占有空间、人际关系的拓展,大胆进行跨行业扩张,发展成为多层次、宽领域的企业集团的一种发展模式。也可以是通过一个企业的发展,培养出一批生产技术和管理营销骨干人才,这些人才又大胆脱离母体,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独立创办同一产业的工业企业,发展成多个具有一定市场和竞争力的企业群,从而在一个地方形成一个规模产业。陕西省武功县的华龙集团最初是一个只能生产空心砖和机制瓦的砖瓦厂,通过办砖瓦厂培养的一批管理人才和积累的创业经验,先后创办了建材厂、面粉加工厂、保健品厂、制药厂等企业,目前已发展成为了10多个企业的集团公司。现在集团公司跻身于省“百强乡镇企业”之列。这一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创办企业缺项目、缺技术、缺资金、缺经验等一系列问题,并有利于形成在某一领域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基地。

7 集群发展模式

产业集群是指产品价值链相关的企业在某一特定区域的聚集。具体表现为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同类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中间服务业高度密集地集中在一起,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显著地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产业集群的最大威力还在于它能使专业化分工获得空前发展,直接带动着整个产业水平的提高,提高当地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资本的能力。所以产业集群是创造县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式。如湖南邵东县铸塑打火机产业集群聚集了120家企业,年产铸塑打火机120亿支,已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铸塑打火机生产基地。除塑体需进口外,其余零部件都可在境内采购,实现了小火机“打”出了大产业。

产业集群本质上是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必备的条件。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竞争性、支持性产业四大因素的互动。发展产业集群当然需要在这几方面同时努力。作为县市政府来说,培育产业集群当前要抓住几个重要的环节:规划和建设好工业园区,使产业集群更为集中;努力促进先导企业的落户或发展;围绕先导企业引进或培育中小型配套企业。

8 龙头带动模式

就是依靠核心产业,带动相关产业,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群。核心产业就是指科技含量高,牵动能力强,关联度较高的技术和产业。湖北省京山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提出了“抓重点、培骨干”的工业经济发展思路。近年来为支持“兴工富县”战略的实施,采取切实措施,精心培植骨干企业,打造富有特色的企业“小航母”,催生了京山轻机、华贝、戴蒙德等一批“行业龙头”和“小巨人”企业,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企业的发展。目前京山县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50家;其中亿元企业14家。京山轻机的前身是一家乡镇农具厂,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先后兼并收购了10多家县内企业,并与8家国内外企业合资合作,使企业总资产达到15亿元,现已成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全国同行业的“霸主”,在世界同行业中也名列前茅。著名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曾提出“隐形冠军”理论,他认为,德国出口贸易乃至整个经济的砥柱并不是西门子、奔驰等这些世界知名的工业巨头,而是一些名不见经传、在某一个领域做到极致的中小企业。正是这些不同领域的优秀中小企业支撑着德国的经济发展。赫尔曼·西蒙的“隐形冠军”理论同样反映了我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规律。一个地区县域工业经济要获得突破性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倾力培育自己的“隐形冠军”。

9 劳务输出带动型模式

就是通过向沿海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进行劳务输出,使外出务工者在学到先进的操作技术和管理经验,积累一定的资金之后,返乡创办、领办企业的一种模式。如湖南蓝山县过去有8万大军在广东务工,他们不少已掘得创业的第一桶金,大多是所在厂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蓝山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他们返乡创业,投身家乡的建设。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多次鼓动下,黄树兴等打工能人毅然回乡创业,并带动了几千名打工能人纷纷带资金、带技术回家,投资外向型加工、农业开发、三产流通等各个领域。目前全县有毛织企业510余家,其中大部分是由打工能人兴办的。打工能人是一些县域工业发展(下转P46)(上接P44)的一支不可忽视的潜在力量,县(市)政府应在支持企业发展、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 采取一些深受企业欢迎的措施,才能有效促进打工者回归创业。

1 0 生态工业园模式

上一篇:人生底色下一篇:历史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