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课程发展

2024-07-15

中学地理课程发展(精选12篇)

中学地理课程发展 第1篇

一、融合在综合课中的地理知识

课程综合化主要是解决中学特别是初中阶段课程划分过细、过多, 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缺乏综合掌握和利用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的问题。现有的综合方式多种多样, 基本上是按大的科学分类, 把中学的课程分为综合理科和社会科。综合理科包括分科时开设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中的地学部分;社会科则包括历史、政治、社会常识、地理等内容。

综合课程的发展给地理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其一、地理课程涉及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 并为这些基础知识提供了一个综合利用场所。其二, 地理课程综合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在初中文、理科内部分别综合的背景下, 单独保留地理课, 使学生有一个综合利用所学文理科知识和进一步学习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的领域。然而, 地理课如果想承担起这样一个独特的角色, 必须进行课程结构的改革, 打破传统的地理学科体系, 建立一种以地理思想为中心的, 能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课程结构。

二、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

地理课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是既有重合又有区别。从广义的环境教育概念看, 有关人类生存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的知识, 大部分都已含在现有的地理课程之中, 因此地理教育实际就是环境教育。从狭义的环境教育概念看, 环境教育主要是环境问题或环境保护教育, 而传统的地理课内容以环境为组成和要素本身的特点及其演变为主, 如构成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及其变化。此外, 地理课程中的行政区划知识等许多内容也不属于狭义的环境教育内容。中学地理课近几年的变化也反映了地理教育界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虽然地理课程的历次改革主要从内容的更新或重新组合和数量的增减方面进行, 但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已经在内容的更新方面体现出来, 即增加和强化了资源及环境问题的教学。明确素质教育方向性, 而从实际上看, 说这样的大纲“更具有鲜明的环境教育的方向性”也许更恰当。

三、地理课程的分化

当今人类社会出现的大量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使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 也使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 仅仅让学生懂得分子、原子、物理过程、化学过程是不够的, 他们还应该懂得地球本身的一些知识, 地理课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例如:美国正在进行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实验。我们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探讨一种新的地理课程的分化模式。

适当加强一下小学高年级的社会课程中的地理部分, 把一些简单的区域地理知识放在小学高年级。其实, 现在小学社会课中的内容许多与初中有重复, 初中地理课只是在小学社会课的基础上更为详细和系统。

四、地理课程的信息化趋向

在面向21世纪所作的地理课程改革中, 不能忽视社会信息量的激增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地理教育界应为基于信息技术平台上的地理课程开发及早做出适当的思考。

1、基础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在学生发展中的独特功能日益显现。

现代地理学增强了理论体系的建设、现代技术的应用和与经济发展更为直接的联系, 形成了理论、技术和应用三个层面。不论地理学如何发展, 它都是建立在大量地理信息基础之上的。把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与学校地理课程联系起来, 可以认为, 获取、处理、使用和评价地理信息的能力应作为现代地理课程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这个特点的逐渐显现是和社会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状态直接相关的。

2、大众媒体的发展将分散部分中学地理教育的功能。

在信息量不是很大、信息技术不很发达的时代, 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地理常识, 如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各个国家的分布、特点都要通过地理课程一一传授给学生, 否则, 学生很可能无处去获得这些知识。现在或未来不太远的社会中, 信息量如此之大, 由学校地理课程传授给学生的地理知识只能是现有知识的极小一部分, 而且很可能若干年后这些知识就会发生变化。此外, 大众媒体的发展也扩大了学生课外知识面。当学生需要知道某个国家的位置时, 只要查查地图就可轻易找到, 地图册或图书、报刊杂志、光盘和网络中都可以获得有关一个国家的地理情况, 这样获取的信息不仅符合学生的需要, 而且可能比从地理课上获得的丰富和有趣的多。学校地理课程将集中精力帮助学生学习地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他们科学地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地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引导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科学并树立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

3、地理课程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当地理课程内容过于依赖地理课本和教师讲授时, 学生的主体性是无法得到很好发展的。首先, 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唯一可视来源是地理课本, 会使学生的视野和想象力受到很大限制。特别是目前常见的现象:学生大都从课本寻找现成答案, 只能满足教师提问的要求, 而无法激励学生探究更多的问题。其次, 过于贫乏的地理信息会限制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而适当丰富的教学信息环境将使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可能, 例如:除了听教师讲授外, 学生可以进行资料查询、社会调查等活动, 用自己找到的地理信息进行独立学习、网络学习、合作学习、批判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学生将由对地理知识的被动记忆和存储者变成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开发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它将体现一种现代地理教育观, 会带来一种全新的学校地理教育方式。

摘要:课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 许多因素影响地理课程的发展。中学地理课程的发展趋向, 既有各自特点的独立发展方向, 又是相互联系融合在一起的。

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第2篇

【摘要】本文以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初级中学地理教育现状为研究对象。从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就地理课程教学的学科地位认知现状、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素质现状、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的教学评价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农村地理教育的现状,揭示农村初级中学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师资状况教学现状分析建议措施

我区初级中学地理师资力量极为薄弱,业务水平层次不齐,与新课改要求差距极大,全区共有初级中学有四十四所,地理教师有82人,其中,专职地理教师40人,兼职有42人。在这些地理教师中有受过地理专业专科、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有14人约占总人数的六分之一。

一、初级中学地理教学现状

1、学生能否参与地理地理教学过程是地理教学成功的条件

2、地理教学的主导方法是地图、图示教学

3、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手段——电教设备

二、分析我区初级中学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

2、学科教研力度不够

3、教师对新课程教学要求极不适应

4、教学设施配置差

5、地理教学不被重视

三、建议和措施

1、提高地理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3、地理教师必须加强学习,适应新课程

4、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地理”这门课,为地理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中学地理新课程与创新教育 第3篇

一、地理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创新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

首先,地理新教材描述了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这些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既能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自然奥秘的志趣,又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想象、提出创新观点积累素材。其次,地理新教材还大量介绍了人口、环境、资源、能源、粮食等着眼于未来的全球性问题,这些人文地理的内容即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又可以激起学生关注社会、展望未来,进行创新活动的强烈责任感。第三,地理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等,这些都是未来创新活动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二、地理新课程的实施为创新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动力

1.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我国传统的教育一向注重知识的积累,这就使师生思维受制于书本。新课程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由过去的“教学生地理”向“教学生如何学地理”转变,这就使创新教育成为可能。

2.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创新教育的重要条件。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权威高于一切,对学生要求太死,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命活力,更谈不上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引导与开发。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师生关系得到了改善,学生在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中身心愉悦,思维积极,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敢于逾越常规、想象猜测,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便不断迸发出来。

3.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创新教育的动力

新课程倡导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这就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与空间,例如,学习地球公转的有关内容时,让学生用肢体来演示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方向;对于“四合院的开发与保护”、“全球气候变暖”等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展开讨论。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引发跃跃欲试的心理,对要表达的信息进行加工、创造,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些都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猜测、验证,鼓励学生去发现、探索、研究。在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会不断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探索和创新的欲望,形成创新的动力,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当前,创新教育已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我们要率先垂范,锐意进取,有意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积极投身创新实践,这样才有创新方面的深刻体验,才能自觉地将新课程改革和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珍惜和保护学生在创新方面的潜能与闪光点,塑造学生的创新个性,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中学地理课程发展 第4篇

(一)地理教师结构状况变化对比

地理教师的数量变化对比:课改之前专职教师较少,由于长期受学科的偏见的影响,从事地理学科的教师很少,有的学校甚至连一名专职地理教师也没有,地理教学工作就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兼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各学科必须配备专业的教师,专业地理教师数量随之增加,但任然紧缺。由于近几年来高中学生人数的扩大,各个学校的地理教师的人数都在增多(具体数量与班级规模有关),但与实际教学需求人数比,都处于紧张、短缺状态。使得地理教师的工作量偏大,如大部分农村中校高一年级的地理教师要上6或7个班的课,就意味着每周的工作量为18或是21节课,压力大;许多地理教师还要跨年级任教,备课的任务重。

地理教师的年龄结构变化对比:课改之前农村中学地理教师年龄分两个极端,一部分是年龄大的非专业地理教师附带上课,一部分是刚毕业的老师担任很多班级。新课程改革之后,由于高中规模的扩大,地理教师在短时间内增加了很多,引进的新毕业生多,导致年轻教师多。学校的地理教师的平均年龄均在35岁左右,教龄在3年以下的教师在每所学校的比重都非常高。

地理教师的学历结构变化对比:课改之前中师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占多数。新课程改革之后,学校地理教师已经达到100%为本科学历。有些学校的还有硕士学位的地理老师,总体知识层次比较高,保证了教师的专业业务素质。

地理教师的性别比变化对比:课改之前是男地理老师多。新课程改革之后,女地理教师大量增加,使得学校的女地理教师稍稍偏多。

地理教师的职称结构变化对比:课改之前与课改之后教师职称结构大致相同,都是一级和二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在65%以上,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的人数不多。虽然,学生的数量和教师的数量都在增加,但是教师评定职称的名额还是很少。

(二)地理学科教育理念的变化对比

课改前,地理课程教学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过程,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更为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递所谓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以行为论和信息处理论为基础,讲述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职责是将基本的地理知识点和地理原理、地理分析技能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做作业,熟练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基本的地理规律,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即使老师非常讲究教学方法,大多的时候也只不过是“填鸭式”的注重知识传授的途径和方式,仍然没有摆脱教师是课堂思维的控制者和操作者的情况,只是学生喜欢学罢了。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作为教学的目的。教师需要逐渐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强调规律的探索和原理的应用。真正的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自行将知识进行连接,能够通过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内化,形成属于自己的地理能力。这种背景下,教师需要对自己长期形成的教学观念做一个深入的分析和变革,才能真正培养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具备地理思维和能力的学生。

(三)地理教学方法的变化对比

课改之前,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宰,经常是教师说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老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讲到底。大多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注重知识传授的途径和方式。新课改之后要求地理老师灵活使用多种地理教学方法教学。针对不同的目标,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新课改要求,首先,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多使用读图法。其次,要突出新课程的特点,积极开展小组活动。

(四)教学手段变化对比

课改之前,大部分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设备落后,地理教学器材严重缺乏,有的学校地球仪仅有一个而且历史久远;其各种地理挂图残缺不全,大部分地理老师上课时只能在黑板上绘简图,人为假设这就是某地、某事物,给人感觉抽象,难以理解。新课改之后,为了减小城乡差距,许多农村中学配备了教学设备,教学器材。现代化的教学手段GIS、RS、GPS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利用,互连网与电脑已经在各个学校得到了普及与运用。地理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多媒体在处理信息方面容量大,速度快。我们可以利用手中的笔记本电脑把每节课开发为地理课件,形成一个系统,使每节课不仅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

二、新课改之后农村地理教学新的发展方向

(一)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教学实践

1.地理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主导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及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含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享有对教育的“参与性”和“选择性”,注重学生的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全程发展和个性发展。

2.改变教学态度,给学生积极鼓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在课堂上经常选一些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让他们解决,把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鼓励学生与同伴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同伴的肯定与认同对他们也产生了积极的鼓励作用。从而赢得了本来对地理学习丧失信心的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喜爱。

3.发挥学科优势,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地理在各个不同的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生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地理的优势所在,中学地理有其它学科所没有的丰富性、趣味性、边缘性与实用性。地理教师应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科特点,完全可以让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回到这些学生当中来。

(二)地理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对学生生活有用

1.地理教学要贴近生活,对学生的生活有用。地理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教学中要提供给学生与学生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注重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各种能力,使地理从“科学世界”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这种能力包括认识生活、适应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地理课在于培养“善于生活的公民”,帮助学生认识现实世界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确鉴赏各具特色的人文地理景观。

2.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价值观。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如对家乡、祖国与世界的热爱,树立全球意识,在学习全球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特点,展现与其相关的不同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让学生从全球的范围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角度去认识把握世界,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责任感,树立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的志向。

3.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地理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对美的欣赏能力,从而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学生接触各具特色的文化,领略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从而体验到人类丰富的精神养料。“在理论的地理学之外,还有一种美学的地理学”,赫特拉说得好,地理涉及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的内容。在教学中,地理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美,展现这些美,让学生学会欣赏。

(三)地理教学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

新课改要求地理教学应变知识教学为能力培养,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当前课程教材改革的主旋律。我们要勇于摈弃陈旧琐碎的地理知识,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地理教学之中。

1.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地理教材中融有大量的图像,地形图、政区图、饼状图、柱状图、曲线图等以逼真形象的方式经常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发展,开发大脑潜能。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读各种地图的能力,不仅是地理教学的特点,是学习地理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需要,对学生的潜能的开发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2.注重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新地理教材中自始至终贯穿“方法”因素,这里的方法是指地理思维的方法,也就是地理学家看待世界的科学方法,以及地理学习的方法。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么学。地理教学要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

3.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地理教学中叙述地理知识的同时,要结合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教育等观念教育,特别要渗透国情教育因素,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国情,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树立为了使中华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读书的决心。

新课改对地理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年了,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取得了一些成就。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长期发展战略,作为农村地理教师,还得不断学习,确立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课改,成就,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石峰.《对提高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2。

中学地理课程发展 第5篇

地理一班:杨世龙 2009022112 学习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心得

2001年7月,由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颁布。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解放思想、勇于开拓,鲜明地体现了当代教改新理念,密切针对地理教改重大课题,高屋建瓴,“解放”了地理教学,开创了中学地理教学的新局面。同时,也给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修订的教学大纲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地理教育思想和社会要求。最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在新时期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全面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理论纲领性文件,它在课程理念、评价机制、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与现行地理教学大纲有较大的不同,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一、《课程标准》体现了最新的教育理念

1.《课程标准》依据情感心理学的教学论思想和罗杰斯的“人本化教学”思想,取代了赫尔巴特的“学科三中心论”。在基本理念方面强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思想,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共同发展;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设置课程目标,以培养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未来公民。

2.《课程标准》基于布鲁纳“认知结构教学理论”的发展观,淡化、粗化具体知识内容,强化、细化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倡导以技能和能力培养的详尽要求或建议带动地理知识的学习,特别倡导探究式学习和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致力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构建,以形成学生终生学习、探索新知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改变现行教学大纲过分注重教师“教”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弊端,转而注重师生互动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教育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教育思想具体化。3.《课程标准》突出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地理学科特点,既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又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充分发挥地理学科文理兼备的综合优势,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科学原理为基础,以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对象,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的支撑下,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我国国情的地理课程。

4.《课程标准》大幅度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7个选修模块给了学生很大的课程选择空间。既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又给地方、学校、教师留下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余地。

5.基于“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的课程理念,突现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生活能力,《课程标准》突出了一些应用性强的领域,如设置“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三个应用性强的模块。

二、《课程标准》改变了单一的评价方式

1.在《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要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这一思想将逐渐改变我国当前把考试成绩作为惟一标准的评价方式,改正“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病。通过对地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评价、对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形成的评价以及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等全方位、多角度、综合的评价机制,充分体现现代教育心理学“三维度认知心理”理论,有利于学生形成金字塔型的健全人格结构。

2.学分制的实施和必修、选修模块的设置,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便于“因材施教”,也有利于学生“发自兴趣的学习”,同时对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发展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课程标准》构建了多维度的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选择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中,基础的且“有用”的知识为学习内容,关注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整理、分析、综合、归纳、解释地理信息,并将地理信息应用于地理学习、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中,“在做中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以激发兴趣为主,包括“理解周围的世界”、“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等情感观念。渗透点具体、广泛、可操作性强。

四、《课程标准》调整了内容标准

1.《课程标准》在内容选择上,瞄准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常见问题以及国民利益和民众兴趣所在,瞄准当今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终生发展需要,在保留经典地理知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增加相应内容,删除部分“繁、难、偏、旧”的知识。如在《课程标准》中,大量引入了现代地理学的最新知识、观点和理论:“地理2”中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地理3”中有“区域可持续发展”;“选修1”中有“宇宙大爆炸”假说;“选修2”中有“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选修7”中有“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但是,有关“土壤”的具体内容却没有在《课程标准》中出现。

2.《课程标准》摒弃了现行《教学大纲》中的传统的学科内容划分体系和传统的“条述法”的叙述方式。在教学内容上,通常围绕学习主题组织知识点,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但对于主题下的每个知识点都给以较多说明和教学建议。

3.《课程标准》突出“教学案例”的地位,注重学生的体验。通过对“教学案例”的阅读、讨论、分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主动参与意识,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

五、《课程标准》设计了切实可行的“活动建议”和“实施建议” 1.在《课程标准》中设计“活动建议”和“实施建议”比之现行的教学大纲是一大进步。在这两个“建议”中,有大量的地理科学方法教育和学法指导,其目的是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有序和谐发展。因此,这两个“建议”是实现三个维度课程目标的必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必经之路。

2.“活动建议”内容清晰、要求明确,便于操作,对开展教学活动有指导意义。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之我见 第6篇

关键词:学科素养;地理学视角;校本课程

地理视角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地理教育界的关注,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编写说明中把“注重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作为教材编写的第一个指导思想,认为地理视角是地理学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并提出了高中地理教材提供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即综合的、差异的、联系的、动态的视角。笔者综合各研究中对地理视角的有关论述,将地理视角定义为:地理学观察、认识世界的角度和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其内涵包括两方面,即认识地理事物的切入点和分析地理事物的思维方式。其实质是人们用于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的模式、思想方法及思维运作程序。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地理课程教学中,过分偏重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覆盖的全面性,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轻视了地理技能和地理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地理思想观点的教育,更没有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视角,对于学生,地理学习成了记忆的过程,为了应试死记硬背,考试之后就忘记了。也造成大多数人以为地理就是一门有关地名的学问,影响着人们对地理教育价值的全面认识。

既然传统地理课程教学对学生地理视角的培养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那么有没有其他方式能在地理教学中为学生打开“地理眼”?笔者认为,近年来大量的校本课程为我们打开了思路。校本课程是近年来世界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各种举措,其中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切入口。校本课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受到各国教育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在我国,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校本课程成为课改的亮点之一。

在地理校本课程教学中,紧抓地理思维特性,通过培养学生从地理视角出发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地理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只有把握校本课程中地理视角的特征,才能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好地体现地理性和“地理味”,也才能更为全面、彻底地贯彻地理素质教育。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

实践证明,国家课程在推广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些许缺点,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因此,各国在教育改革方面普遍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结合。国家课程往往强调教育的统一性和基础性,忽视了地区性和个性。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免带有普遍适应性和较长的周期性,很难及时吸纳新信息,及时反映科技进步的成果和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教材的老化和知识的陈旧成了国家课程的通病。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克服国家课程的弊端,正如国家高中地理课程提供了学生所需要的核心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则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视角。

如今,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校越来越注重办学特色,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可以从多方面来体现,其中课程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学校的办学特色会因他人的借鉴而不再鲜明,所以学校要有特色地办学,要不断创新,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以赢得不断发展的空间。这就要求学校根据本校的师生特色、教育资源和学校环境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是学校发挥自主性的权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特色有个性的课程,使其内容更贴近自然,更具有人性化,更适应学生的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校办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往往穿插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其目标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共同、综合的学习机会和空间,使其将知识学习、实际体验、态度养成、能力培养等统一起来,最终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进行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学习,这样学生能从授受式的学习定式中解放出来,在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参与,逐步走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地理视角,为学生提供丰富复杂的问题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让学生在面对不同问题时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相应的解决对策,使思维更加敏捷、灵活和广阔。另外,地理校本课程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的学习对提高公民的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地理视角的形成教育,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做一名能对家乡、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学阶段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学生地理学视角的培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之美,用“地理眼”看世界!

参考文献:

[1]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

[2]胡红杏.课程实施与教师课程观的转向:以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6).

[3]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4).

[4]朱少庆.校本化:初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之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16(17).

[5]李金乐.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9.

浅谈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第7篇

1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与意义

1. 1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地理校本课程是一个新的概念, 1999 年全国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和2001 年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确定把我国课程分为: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从此我国的课程体系和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为长期以来坚持国家课程为主的教学体系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即如何照顾各个地方的差异性以及体现各地文化背景下的特色教学等问题。而校本课程以 “学生获得”为根本目的, 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导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的具体实际情况和本校的传统与优点开发的, 这恰好弥补了国家课程在这方面的不足。地理校本课程是对地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近十几年来, 我国地理校本课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各种理论研究和校本教材层出不穷, 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 1. 1 校本课程仅仅是国家课程的翻版, 无法突破应试教育的阴影, 不能体现地方特色, 学校特色和学生特长, 曲解了国家放权地方的初衷;

1. 1. 2 研究的主体和范围存在很大的不合理与差异性, 偏重理论建设, 缺少实践行动;

1. 1. 3 偏向单一学科或单一知识, 缺乏整体性,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意识淡薄;

1. 1. 4 以学校和教师为本, 忽视了学生的需求, 课程多数流于形式不能实现;

1. 1. 5 开发过程中出现了 “闭门造车” 的现象, 没有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姿态融入社会;

1. 2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地理校本课程作为地理国家基础实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计划、编制、实施的课程, 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的, 是以学生个体差异性为目标, 承认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 课程的开发者主体是一线的教师和学生而并非学者专家, 所以决定了地理校本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2. 1 实施校本课程是推进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 并且也扩充了课程的概念。由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带有普遍的适用性和编制的周期性, 所以难以反映每个学校的差异性, 也不能及时的吸纳新信息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化, 而校本课程虽然有其缺陷, 但是能够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 具体优缺点见下表:

1. 2. 2 推动实现教与学的创新, 有助于促进教育民主化的发展进程。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要求教学方式要由教师的教逐步转变为学生主动的学和探究, 而校本课程恰好是在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参与下编订的, 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 2. 3 教师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变, 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良机, 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教师是校本课程的主要参与者, 在编制过程中把自己的角色从授课者转为研究者, 一方面其体验到了课程改革的权力, 另一方面使自己明白了应该承担的义务, 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积极探索和学习的欲望。

1.2.4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 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过程的选择内容, 体现了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课程的选择。

2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所在地区教育政策的基础上, 结合各自学校自身的传统与资源, 并且兼顾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组织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士共同参与, 做好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开发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2. 1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对于教育者来说, 教育学生的核心理念是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 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在地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心灵与心灵的互动, 所以地理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要把学生当作主动的获得地理知识的主人,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工具。

2. 2 综合性和针对性的原则地理学科是一门自然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 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时要结合其他学科, 并且内容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不能单是按照教师的经验而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要针对自己学校的情况, 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 而绝非按部就班。

2. 3 适度性原则地理校本课程并非越多越好, 开发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 不能因为学校资源丰富等条件, 想开发多少就开发多少。结果导致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本末倒置, 加重学生的负担。

2. 4 兴趣性与价值性原则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 学生对地理校本教材主要存在两种误区; 第一种喜欢, 主要是因为考试没压力、上课不用开动脑筋和没有任务要求; 第二种不喜欢, 主要是地理校本教材没意思, 自己不会用, 对考试没有帮助。所以一本好的地理校本教材要求有思想、有情况、有收获、有价值和有启发性。在内容的选择和问题的设计上要有趣味, 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选择、乐于接受、乐学其中,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补充国家与地方课程的不足, 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学生在学校获得什么样的地理课程, 这是由国家、地方和学校决定的,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有着最直接的责任。新课改后国家设置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 要求我们在开设好国家课程的同时, 同样要开设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学校必须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中来。从此, 学校由原来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但是每个学校的地理环境、师资力量、认识水平等又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所以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可以有 “范围”和 “行为”上的不同, 笔者从微观方面分析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3. 1 首先学校要明确目标, 地理校本课程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由于现实和历史等多方面原因, 地理课程并不为大多数人所重视, 长期以来以可学可不学的眼光看待; 而且很多地理教师也没真正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特点 “教了一辈子地理却不懂地理是何物”的人大有人在, 这样的现状使我们需要帮助一线教师对地理学科本质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3. 2 学校以学生需求为本, 注重校内校外合作, 突出学校和地方特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要达到培养人的目标, 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 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 只有学生的主主性被唤醒、被培植起来, 才能发挥其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 所以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满足学生的需求。我国教育经过长时期的发展, 校外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 服务的对象和功能也在逐渐扩大; 但是对校外教育资源的定位和归属问题还没有解决。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发展的一般性和一致性; 而校外教育侧重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在地理校本教材的开发中要把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统筹结合, 避免把两者孤立。

3. 3 学校要有统一的地理校本课程核心理念, 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不同的学校,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 地理校本课程的内容也应该有所差异; 这种差异性恰好为学校创造了自由的空间, 为学校展示自己提供了平台, 为特色学校创设了条件。但是无论哪一所特色学校必然有其核心的理念, 所有学科的校本课程都应该为这个核心理念服务, 学科与学科之间要相互融合, 取长补短。一个地方的风土民情、名人轶事、人文地理、环境保持等等校本内容, 其并不仅仅只涉及到一门学科。例如: 学校附近的一座小小的山包也许潜伏着一段惊天的历史, 一段历史又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 上演了一场场生离死别; 人们为了传衍下去, 形成脍炙人口的小调或者以某某名称来命名, 从而体现了历史文化与地理的有机地结合。

3. 4 学校要成立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中心, 专门负责对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 统筹各方面资源, 内容上要与时俱进。地理学科与社会经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如当地的人口、资源、环境、工农业的布局等等问题都可以作为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面对如此丰富和复杂的内容, 要求我们一方面整合有限的校内资源, 成立专门的中心对地理校本课程的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储存; 另一方面要注意开发的内容是在不断变化的, 选择的内容要同当代地理科学发展的主要潮流及各个地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吻合, 这样才更有价值。

3. 5 学校对地理校本教材的开发要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和制度上的保障。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费时、费力并且要不断进行调度、交流和完善的过程; 开发是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所以对其评价主要分为对进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对地理校本课程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评价, 又要将地理校本课程的评价作为学生学业评定的一部分, 纳入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对其结果进行肯定, 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本校课程的开发, 对开发的精品课程要进行奖励, 典型经验做法要及时推广, 好的作品成果可以进行展览, 同时要建立长远的校本课程开发补充和完善机制。在制度上, 要按照开发的规模成立各个开发小组, 选定相应的负责人, 将管理制度明确细化, 做到责权分工明确, 在后勤上学校要给予一定的支持。

4 小结

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并且难度较大的工作, 它不仅有利于特色学校的建立还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在开发过程中要秉承为 “学生终生发展”着想, 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 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个性与潜能, 使他们的知识、能力、个性、情感等都能够得到提高和发展, 为新课程改革增添内容和动力。

摘要:地理校本课程是国家和地方地理课程的外延与补充,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中学阶段的地理课程应由国家、地方和学校三方面课程共同构成, 但是在三者之中又以学校地理课程最为缺失和薄弱, 开发地理校本课程能够更好的发挥地方和学校的优势与特长, 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促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学生全面发展, 为地方打造特色学校以及提高我国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理校本课程,现状及问题,开发策略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4]钟启泉, 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王述华.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初探[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12 (1) .

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第8篇

(一)目标上的创新

体现在强化地理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改变过去刻意追求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改变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地理课程目标由知识中心向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转化;在不同阶段,从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提出地理课程的目标体系,尽可能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个体能力,尤其是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学生明确掌握地理知识对自身、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地理信息的功能和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二)内容上的创新

改变过去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状况。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涉及人类面临的全球化问题,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其一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将会遇到的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组织材料,突出人口、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城市化、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形势等;其二是充实灾害地理的内容,目前,自然灾害的影响不断扩大,引起全球关注,在内容上要充实自然灾害的危险性,新教材编排有防灾措施,也可留有空隙带学生探讨;其三是环保意识,突出保护自然环境对每个人的重要性,防治自然原因和环境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危害性,防范措施由学生设想、探究。地理教材内容要富有开放性和弹性,课程内容的设计要具有可选择性,既为教师主体留有个性化开发和选择的空间,又为学生主体留出自主取舍和拓展的空间。

(三)地理课程评价观的创新

地理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从单纯地掌握地理知识和训练能力转向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综合。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改变过去以考试作为单一评价的方式,可结合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机制从单向的教师评价转向师评、生评和自评三者相结合,突出学生个体在课程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构建与现代信息技术“一体化”的地理课堂

(一)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师教学技巧的重要途径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和“突破口”,也是当前信息技术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地理课程改革也应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发展信息技术,目的在于带动教育现代化。

利用多媒体CAI课件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层次来教学,容易被学生接受;动画可将静态的文字或图形动态化,可跟踪或演示事物的全过程,把抽象的、教师所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按其本来面貌完整、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教学的多功能性为教师提供了一方创造性教学的新天地。

(二)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突破口”

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已成为课堂改革的必然趋势,地理CAI课件进入课堂已日趋普遍,把它作为课堂教育的“突破口”,给地理教学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一是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其二是它恰恰弥补了地图教学的不足之处,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加了课堂密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自然界中的一些宏观和微观现象学生往往不能通过观察获得其运动和变化的具体过程。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形象地展现这些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过程,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这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现象,理解和认识运动和变化的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

三、开设开放性地理课程

(一)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

在现代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每天都有新知识在产生,学生即使把学校所授知识全部掌握,也不能适应社会,因此重要的不是看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会新知识,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的需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就必须构建开放性的地理课程。所谓“开放”,就是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的需求,包括把学习到的理论放到实践中去验证,这就要求地理课程目标不仅要指向某种知识内容,而且要指向学生的探究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平等相处,尽量给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引进电视新闻地理

电视新闻地理反映了国内外时事动态,突出了影响重大的自然和社会热点问题,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并揭示了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地理学科作为一门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其内容极其广泛,可谓“生活处处有地理”。这从本质上决定了地理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也不能局限于45分钟,而应该把课堂与社会、知识能力、继承与创作结合起来。

电视屏幕上所显示的信息具有强烈的现场性和真实性,所展示的地理事件都是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真人真事,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是一种难得的“教学现场直播”,也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资源。在中学地理中,很大一部分教材内容有相关的电视信息,如果辑录电视节目中的相关信息,通过电教手段用于课堂教学,则既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可使学生产生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操和环境意识。

中学地理课程发展 第9篇

一、合理选择和配置人口问题产生的伦理原因的内容

有关人口的知识一直在中学地理课程内容体系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这些内容无疑会对学生正确人口观 (包括人口伦理观) 的形成发挥重大作用。当前中学地理课程中人口内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人口问题的表现形式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个别发达国家的人口负增长)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产生的负面影响、人口政策三大方面。而对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 尤其是人口问题产生的伦理原因的内容几乎很少涉及。实际上, 人口问题产生的伦理原因的内容对于学生正确人口伦理观念的培养更具价值, 其原因在于:首先, 从人口内容完整性的角度来看, 这一内容是人口内容体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其次,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这类知识更具吸引力与挑战性。一般来说, 只停留在表层的现象介绍、现状说明的知识对学生往往缺乏吸引力, 引起学生兴趣与探究欲望的程度也较低, 而涉及深层原因的分析或探究, 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就会明显提升, 最终内化的效果也较好。基于上述原因的考虑, 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这一内容的欠缺进行修正与补充。中学地理课程可在现有人口内容的基础上, 将体现“多子多福”、“儿孙满堂”、“重男轻女”、“早生贵子”等旧有的人口伦理观念的内容纳入其中, 分析这种旧有人口观念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 对于人口政策所蕴涵的伦理成分的内容也应是地理课程内容选择和配置上应关注的一个角度。

二、合理选择和配置资源有主、资源有价的内容

有关资源的内容也是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科学资源观 (包括资源伦理观) 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学地理课程中“资源”内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分布与特点、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问题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均是资源伦理教育的切入点, 但切入的角度主要是“资源有限”这一维度, 对“资源有价”和“资源有主”的内容的关照力度明显不够, 这对于完整资源伦理观念的培养是不利的。为了达成中学地理课程的预设目标——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有必要将有关体现“资源有主”、“资源有价”观念的内容纳入到现行的中学地理课程中, 使学生在明确资源有限的基础上, 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主的, 即它属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 不能随意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是有价的, 应有偿使用。

三、合理选择和配置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

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是环境伦理学的两个核心理论, 也是环境伦理教育中必须予以重视的内容。从对人教版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分析来看, 对于自然价值内容的体现, 其着力点还是在自然的经济价值 (或资源价值) 上, 虽然在自然的生态价值上有所体现, 但力度还有待加强, 尤其是在自然的内在价值、自然价值多样性方面更是如此, 这样的内容选择和配置必然影响学生正确自然价值观的形成。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就更显不足, 亟待充实与完善。基于此, 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应适当增加有关体现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自然除具有供人类使用的工具价值外, 还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除具有经济价值外, 还具有其他多方面的价值;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态都具有生存的权利, 人类应尊重其他生命形态的生存权利。其中, 有关自然权利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要求中学地理课程在相关内容的素材选取上要力求生活化、具体化, 使学生能从中领会到其蕴涵的道理。

四、合理选择和配置体现“代内公正”原则的内容

“公正”是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内涵所在。中学地理课程在渗透国际公正、国内公正、代际公正、种际公正等内容上均具有一定的优势。“种际公正”内容与自然的内在价值、自然权利的内容存在密切关联, 即只有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自然权利的存在, 才能真正体现“种际公正”。从某种程度上说, “代际公正”是“代内公正”在“时间序列”上的反映, 只有首先意识到“代内公正”的存在, 才有可能去顾及“代际公正”的问题。基于此, 本部分着重分析地理课程内容中体现“代内公正” (国际公正、国内公正) 原则内容的选择和配置问题。从对人教版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分析来看, 对于国际公正、国内公正的内容均有一定的体现, 相比较而言, “国际公正”内容的呈现要较“国内公正”内容丰富。其中, “国际公正”内容主要是呈现发达国家的发展 (资源利用、污染转移等) 侵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而对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责任分担、责任有别”内容的体现力度不够。关于“国内公正”的内容, 本应是中国区域地理教学的优势所在, 但从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内容分析来看, 中国区域地理的内容选取主要集中在区域特点、区际联系两个方面, 应该说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均是“国内公正”内容的切入点, 但实际的利用率却很低, 对其所蕴涵的“公正”内涵的挖掘力度明显不够, 表现为“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丧失了培养学生“国内公正”观的良好机会。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中学地理课程有必要在上述四方面环境伦理教育内容的选择和配置上, 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此外, 中学地理课程在选择和配置环境伦理教育内容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 所选取的环境伦理教育内容应是地理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或是地理课程内容的必要延伸, 不能因为要达成环境伦理教育的目标, 而将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容统统纳入其中, 不顾地理课程本身的特点;二是, 地理课程中环境伦理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注意权衡各部分内容的比例, 既要有所侧重, 又不能顾此失彼, 要把握好选择的“度”;三是, 地理课程内容的选取要注意其背后所蕴涵的环境伦理观念是否有偏颇, 如果存在偏颇, 有必要作出正当的解释与分析。只有如此, 方能保证地理课程所选择和配置的环境伦理教育内容具有科学性、适切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耀星.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中学地理课程发展 第10篇

一、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完全唱主角。教育方法陈旧,教育内容脱离实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育效果自然欠佳。针对这一状况,我改变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落后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内容,采用阐述式、启发式、讨论式、自学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尽量提高教学艺术,使学生听之有趣,自愿学习。如在“地球运动” 一课中 , 在讲授地球自转时 , 我用手电照着地球仪,对大家说:“假设这把手电为太阳,大家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对着手电的那面是亮的,反面是暗的。”我启发:“亮的这面表示白天,暗的那面表示黑夜,大家注意观察我转动地球仪以后看到什么现象? ”教师边演示边启发,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这一道理。在教学中教师不断启发学生,甚至让学生亲自演示,使学生勤于思考,展开讨论,勇于发言。

在指导学生阅读“是天转还是地转? ”时,我启发同学们,可以展开联想,大胆提问:“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面对窗外皎洁的月光,联想‘嫦娥奔月’、‘吴刚划桂’等美丽传说,举目望去,银河璀璨星辰,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否? ”结果,同学们的思绪活跃起来,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诸如:什么是黑洞? 太阳黑子是什么? 是否有外星人? “UFO”是什么? 我国准备什么时候实现登月计划?等等。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当主角,积极主动参与“教与学”,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互动式教学氛围。教师充当课堂的导演,使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实现由教师“要我学”到学生“我要学”的合理转变。

二、采用直观教学,由“学会”地理到“会学”地理

地图是中学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 既是学好地理的基础和重要工具,又是“特殊的地理敦科书”。教师运用地图教学能给学生最直观的感知,把遥远的、抽象的、零乱的地理事物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形象、具体、生动地阐述地理事物;可以简化语言,让学生听起来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且能巩固所学,发展思维,激发兴趣。

现在采用的地理教材中,编入众多直观图像,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直观图像,包括图片、地图、图表等,结合实物、“阅读材料”,图文并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平时收集一些与地理教学有关的图片、录像带(VCD)资料,并发动学生留心电视、报纸上有关地理知识的播映和出版,并多方收集资料,发现身边的地理,然后根据知识分类,搞个“地理知识宝库”,经常组织学生观看、阅读,并交流体会与看法。这样多角度、全方位地接触地理知识, 可以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我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VCD,通过对祖国美丽壮观的山山水水的欣赏,可以拓宽学生视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他们爱国爱乡的热情。

三、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 ,知识结构日新月异 ,信息传播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知识更新周期更是越来越短。加上电脑的日益普及,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今后,大家都是自觉主动地寻知求学的。因此,有人认为,21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上过学的人,而是不会自学的人。因此,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所以,教师应对学生加强学习能力培养。

《地理课程标准》强调指出 :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知识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改变以往单一的地理学习方式,倡导多元的地理学习方式。地理学习方式按行为分类,可分为自主性和互动性地理学习方式。自主性体现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调控,自我组织,也突出了自觉能力的培养与发挥;互动性追求的是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对话与交流。在这里,我特别强调自主性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因为它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力的提高,符合终身学习的需要。为了提高学生处理信息、搜寻信息的能力,我经常要求学生利用电脑、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进行知识探究。如“地球和地球仪”中有关“月食”的知识,我故意不加以说明,要求学生上网,进入相关“天文地理”网站查。网络世界,奇妙无比,学生通过上网,不仅自己弄明白所学内容,而且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有利于学生探索求知精神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探索活动。”

四、加强实地考察与调查,提高学生地理能力

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走出去,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到田间、到工厂,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通过实地考察与调查,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应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如“永资源”部分,指导学生调查学校或家乡等周边环境的水资源状况,学生通过查资料、采访等途径,可以认识到水资源对于人类和生活的重要性;通过观察水资源分布状况,可以发现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通过经常进行实地考察与调查,理论联系实际,发现“身边的地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文观、环境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习惯,地理能力也能不断提高。

中学地理课程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地理;区域地理;教学策略

【分类号】K90-4

引言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科加入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大潮。我校也开始新课程改革,加入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之中。中学地理学科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越来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能力。中学区域地理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地理学习的基础,而区域空间定位又是区域地理的重点。在中学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是困扰笔者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响应新课程号召,更新教学理念

新课程已经成为一个潮流,我们应该响应新课程号召,加入新课程的大潮。加入新课程的大潮,我们必须要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

二、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中学区域地理的教学,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地图法、综合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區域地理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地图法。借助地理图,将学生们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通过动眼、动脑、动手,真正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挖掘学生的读图能力、画图能力、析图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综合能力。其次,综合法。事物是有着联系的,在相同的一个地理区域中,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种区域各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区域综合性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如能够采用综合教学法,找到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再次,比较法。在区域地理教学中,不同地理区域的地域特点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即使是同一区域也有不同之处。那么,在教学中,通过运用表格、图像的对比,就可以准确地掌握各地理区域的不同特点。最后,归纳法。在区域教学中,教师针对一些较为分散和零乱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归纳法,把具有相同特点的地理区域进行分类归纳,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区域的深入理解。

三、强化区域定位

(一)全面熟悉地图

要强化区域定位,离不开地图的熟悉。区域空间定位的实质是地图运用问题,地图不仅能简明表述地理现象的分布,而且通过这种现象,我们能认识地理过程和地理现象的实质,分析现象的成因与变化趋势,诠释地理问题。因此,学会运用地图掌握基本地理事实的分布,是学好地理的基本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花较多课时来解决经纬网、地图和等值线的问题。注重指导学生读图方法,如在区域地图判读,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读图基本程序:先读图名、图例以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此来确定地图类型、地域范围等,教学上将对地理事物的讲授,尽可能的落实到各种图像上,做到图文结合,图文互换。通过读图活动,不仅可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分布状况及规律的理解,建立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等空间概念,而且在阅读地图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理解和记忆地图得出的结论,使学生能熟悉读图步骤,掌握读图技能,养成读图用图习惯,形成地图思维。

(二)区域定位的方法

要掌握区域定位,就要先掌握区域定位的方法。区域定位的方法包括经纬线定位法、相对位置定位法、区域轮廓定位法、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等。

经纬线定位法:借助一些经纬线或经纬线的交点来进行定位,这是空间定位中最常用,也是最准确的方法。地球表面的任何地点,都可以利用经纬网进行准确定位,这也是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依托。但地理学习不是科研不可能像全球定位系统要求那么精准,根据经纬度明确大致位置位于哪个大洲、哪个地区或者哪个国家就可以了。有时我们可以借助特殊的经纬线穿过的地区进行定位,平时还要多看图,多描图填图绘图,建立自己的“心理地图—区域控制经纬网图”。

相对位置定位法:以熟悉的地理事物或控制点为参照物,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去推导陌生的地理事物,实现区域定位。

区域轮廓定位法:一些国家、地区、省市、河流、湖泊等都有自己轮廓特征,可以作为确定地理事物的重要标志。这要求学生对世界或中国地图的轮廓比较熟悉。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踢足球、黄河则像个“几字”形。

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如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位于0°经线、埃及的金字塔、法国巴黎的卢浮宫。

四、突出区域特征,注重区域比较

(一)区域特征

在进行几个区域教学后,可指导学生建立地理特征的描述模式。

区域特征:自然环境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社会经济特征(工农业生产、人口、城市、交通等)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十地形分布+地势起伏;

气候特征:气温十降水+季节;

水文特征:流量十水位+含沙量十结冰期

水系特征:支流+流程十流域十流向+流速

自然资源:种类+数量+分布

根据这些模式,指导学生对一些区域进行自学,归纳概括其区域特征。区域地理囊括的知识内容很多,在学习中要从区域的各个特征中找出最具特色的特征, 而不需面面具到。例如,西亚主要突出特征:三洲五海之地,气候炎热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缺乏,石油宝库。

(二)区域比较

不同区域特征既有相似、又有差别,容易混淆。区域特征的差异要通过对比分析的思维过程才能得出结论。但并不是任何对象都可以相比,应该是同类地理事象才具有可比性,如区域与区域比较、气候与气候比较、工业与工业比较等。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下中学区域地理的教学,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强化区域定位,突出区域特征,注重区域比较。在高考中,区域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区域的规律是相通的。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要注重区域规律的教学。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会不断推向前进,学生的成绩也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陆芷茗,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中学地理课程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环境教育,中学地理课程

一、中学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意义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 (草案) 》中提到:地理教育最主要的是国际教育和环境教育。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空间为载体, 具体体现了环境问题的发生地域;以人地关系为切入点, 具体体现了环境问题的发生原因;以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为基础, 具体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为背景, 具体说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2002年, 在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上, 将2005年~2014年确定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 强调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教育立足于环境教育, 同时涵盖社会、经济等各领域, 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一个决定性的纲领。

与此同时, 在我国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了《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 (试行) 》。决定在新课程改革中, 将环境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这就为我国环境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也为环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说明环境教育在地理课程中已成为一个关键性的组成部分。

二、我国几次课程改革中学地理环境教育内容变化

自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首次提出“环境教育”的概念, 到1975年《贝尔格莱德宪章》中提出明确的环境教育定义, 再到1977年《第比利斯宣言》的进一步修订, 形成了明确的环境教育的概念、课程目标及指导原则。而在此阶段, 我国也经历了几次大的课程改革。下面对我国几次课程改革中中学地理环境教育内容变化分析如下:

1.1977~1985的课程改革。1973年, 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 会上提出了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设想, 标志着我国环境教育的开端。

这次课程改革并没有将环境教育明确列入课程目标中。但是, 在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中宣布环境保护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明确了环境教育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的作用。这就为后来将环境教育正式列入中学地理课程目标作了铺垫。

2.1986~1991年的课程改革。1986年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规定: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

这一次的课程改革将环境教育明确列入了教学大纲中。但只是将环境教育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一部分, 要求地理教师在地理课程中建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 并没有在教材中具体体现环境教育的作用。

3.1992~2000年的课程改革。这期间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环境教育关注度的提升, 我国的地理教育也在环境方面做了更多的关注。1992年, 第一次正式的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 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 教育为本”的方针, 明确了环境教育的方向和任务。从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发布, 我国环境教育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到1997年, 国际上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 环境教育开始重新定位,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逐渐纳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

4.2001年至今。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环境教育更是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贯穿地理课程始终的主线。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地理课程必须具有很强的基础性、经典型和继承性, 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 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 以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这一点是最基本的。”这表明我国的环境教育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三、中外环境教育发展对比分析

1. 发展现状。

(1) 国外环境教育发展现状。在欧美及世界其他一些地区, 正规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 学校环境教育的发展与课程改革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环境教育更强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和项目设计等教学方式。

环境教育起源于美国。1970年, 美国发布《环境教育法》, 在联邦教育局内设环境教育办事处。环境教育法制定后, 美国各地展开了以野外活动为重点的环境教育。如西部的科罗拉多、俄勒冈、华盛顿各州, 都以全州的规模, 组织了环境学习的野营活动。目前美国绝大多数的中小学都结合传统的地理学科的教学, 广泛开展了环境教育课程。

英国环境教育的重要研究反映在学校委员会的环境计划中, 该计划规定了包括土地利用与规划、资源的利用与再生、水、土壤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法国的国立教育中心编写了不少可供各校使用的环境教育资料。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的发现、农村的自然环境、城市儿童和环境破坏的现状与未来展望四个方面。这种特色的校外活动充分体现了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更能够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日本在1981年公布了环境教育课程设计草案, 其内容包括了地球、国土、周围环境、资源、人口增长、食物、污染和生物八个方面。

(2) 我国环境教育发展现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环境教育在近四十年的发展中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特色, 从前期向发达国家的学习和在地方学校的不断实践中, 逐渐形成了我国的环境教育体系

2. 课程设置内容对比。

目前国际上开展的环境教育, 其课程设置的模式主要有6种:独立设课模式、渗透结合模式、跨学科课程模式、混合模式﹑户外课程教学模式、环境主题活动模式。各国的环境教育又各有各的特色。

(1) 国外环境教育在地理课程中的内容设置。美国没有统一的中学地理教科书, 但都是按照“美国科学教育标准”来编制的。美国中小学地理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国家地理标准》的教学内容要求划分为六大基本因素, 即从空间观察世界、地点与区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环境与社会和地理的应用。每个基本因素都渗透了环境教育的内容。

英国的中学地理教育地位较高, 发挥的作用也较大, 现代化程度也比较高。1991年通过的教学大纲将整个地理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十个等级, 涵盖地理技能、区域知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地理五个大的方面。

法国地理课程设置具有系统性, 在课程结构编排上, 将传统系统地理内容划分为阶段明显又循环进行的内容体系结构。同时非常重视区域地理。

法国中学地理虽然没有明确的将环境教育作为大条目列在课程内容中, 但是对于人类当前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也给予了相当多的关注, 同时对人类当前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都做了比较突出详细的讲授。

日本地理教材在20世纪后期就开始实行“一纲多本”的模式。日本中学2003年开始使用的地理教材是在2002年由文部省颁布的《中学学习指导要领》下新编的地理教材, 重视全球问题和国际协作是日本地理教科书的一个重要思想。现以清水书院的《新地理A》和《现代地理B》为例说明日本教科书中关于环境问题的内容。

(2) 我国环境教育课程内容设置。我国在新世纪推行的新课程中,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知识、价值观与态度、技能和参与四大目标在各学科中得到体现。高中地理新课程设计更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核心论题, 将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成可持续发展基础教育的主渠道。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奉行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以当前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为重点, 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的原则, 一方面, 在每一个内容主题的标准中渗透人地关系的思想;另一方面, 还加重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容量。

具体表现有, “必修二”人文地理部分最后一个内容主题“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要求学生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能够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能够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领悟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认识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新增“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标包含了三个主题, 即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选修模块“环境保护”, 是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和资源观的重要依托内容, 这一模块重点介绍了环境、资源、环境保护、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几乎与高中必修选修的各个模块都有紧密联系。

所有以上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设置, 都是基础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以及养成保护环境行为习惯的需要, 也是地理学发展新趋势——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体现。

四、小结

通过以上对我国中学地理中环境教育的现状分析, 可以发现:我国中学地理环境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思想方面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 课程内容安排也得到了具体的体现。但是在具体操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课标要求明确, 但可操作性不强。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就如何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没有具体的操作方式, 授课效果受教师的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大。 (2) 社会各阶层缺乏对环境教育的重视。潜在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形成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影响因素。 (3) 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内容较抽象, 不易于学生内化。具体体现在教材中的问题是:虽然教材中有案例安排, 但是案例距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 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去, 无法真正实现课程资源“在做中学”的理念。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改进意见: (1) 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教师环境科学素质和环境意识的提高, 是搞好中学地理教学的关键。王爱勤老师认为, 对担任环境教育核心工作的中学地理教师, 需加强环境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 以使他们能将环境教育很好地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去。因此,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有关环境教育的培训和学习, 可使他们在不断提高自身环境意识、转变观念的同时,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2) 提高社会对中学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 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社会活动。通过参加活动, 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使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意识到环境问题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 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学目的。 (3) 注重课程环境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进一步开展中学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工作。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校本教材的研发、实现课内渗透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认知过程的深化。

参考文献

[1]陆静, 王必亚.环境教育价值及目标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9) .

[2]姚莉.国外环境教育概述[J].教学与管理, 2001, (6) .

[3]金萍, 李淑荣.国外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J].中小学教师培训 (中学版) , 1997, (3) .

[4]李素敏, 邓双进.国外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设置的模式.[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2, (1) .

[5]毕超.美国《国家地理标准》[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0, (3) .

[6]王家骏, 英国中学地理教材的特色[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1997, (2) .

[7]汤标, 张胜前.法国中学地理课程设置特点探析[J].地理教育, 2008, (5) .

[8]段玉山, 李曼.日本新编中学地理教材特点浅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 (3) .

[9]宋世云.日本中学地理教科书的编纂思想[J].地理教育, 2002, (6) .

[10]樊笑英.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与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教育进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97, (3) .

[1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选修模块“环境保护”解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5, (6) .

上一篇:工业垃圾下一篇:商贸市场